ZKIZ Archives


聽古和駁古 蔡東豪

 
2014-10-30  NM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指領導者應該同是Chief Storyteller;意思是,領導者應具備在適當場合說適當故事的能力,因為故事容易牽動人心。看後我的即時反應是同意,我以為自己也喜歡聽故事,不期然對懂得說故事的人產生好感。身為企管人,我雖然沒有系統地把說故事作為企管技巧,但經常有跟同事說故事,自我感覺良好。

近年說故事在企管界變成認真的一回事,有些跨國企業真的創造Chief Storyteller這職位,包括微軟、SAP等,目的不似是嘩眾取寵。說故事不只是企管技巧,漸漸變成一種專業。專業當然不能靠空談,有科學研究指出,人喜歡聽故事,因為故事製造清晰標誌,使腦部容易認識一些形式,留下深刻印象,推動採取實質行動。故事容易記低,容易傳播,作為牽動人心工具,看似非常有用。

想深一層,故事不單是有用,甚至是理所當然。人生是一連串故事編織起來,有些關於自己,有些關於身邊的人,有些關於遙遠的人,加起來就是一個自己的故事。故事無處不在,分別是有些人有技巧地說出來,特別動聽,有些人選擇埋藏在心裡。故事的重要性看似無可置疑,特別是作為領導者的工具,直至我最近從一個企管人處聽了一個我覺得有問題的故事。我當時反應跟很多人一樣,「聽古不要駁古」,不應糾纏在故事細節,故事寓意才是重點。後來我突然醒覺,如果故事情節有問題,關於故事的所有事情都有問題。

領導者故事的結構通常分開三個部分:一、領導者面對挑戰;二、下定決心克服挑戰;三、結局是正面改變。簡單說,有難題,有決心,最終決心戰勝難題。故事三部曲的問題是,事情通常不是跟着三部曲走,故事發展大都是不能預料,以為出現的事情偏偏不出現,不應出現時卻靜靜現身。真實故事大都是欠缺秩序,非順着一二三個步驟,不受控跳來跳去,是一個亂字。還有,有些故事峰迴路轉,但更多故事沉悶,平鋪直敍。最後,真實故事大都不齊整,不是故事橋段的合適材料。

硬要把不齊整故事,套進整齊的故事結構,領導者需要改動細節,然後暗示聽故事者不要駁古。如果所有人包括領導者,都知道這是虛構故事,不要盡信,問題可能不大,但當有人開始相信故事,特別是說故事的人,危險出現了。故事容易牽動人心,不幸地,很多時最常牽動的人,是說故事的人。故事說一遍不夠,須說一遍又一遍,過程中不斷修改,才能令故事變得有信服力,當說故事的人深信不疑,便不能自拔。當領導者覺得有些大話不算是大話,改動內容只是想令故事更齊整,很多事情都變得「有彎轉」。從歷史看,領導者走向自我滅亡,路途上不斷自我麻醉,元兇很可能是一個又一個經後期加工的故事。

作為企管工具,故事有它的好處,例如容易感染他人,但企管大部分時間的狀態是不明確,需要的技巧是認真分析。分析最依賴的條件,不是人心,而是事實,不加工的事實。我的工作生涯大致分開前後兩部分,前部分接觸的人,強項是說故事,說得最動聽的,通常升職最快,後部分接觸的人,信科學,講求的是事實。能夠游走兩邊,細看不同,我認為是珍貴的人生經驗。

我對故事的戒心勾起三十年前大學時光。我就讀的商學院,採取一種叫Case Study的教學方式,兩年時間,每日每堂都是討論個案。報讀這學科,主要是慕名,對教學方法半信半疑,接觸之後,驚為天人。個案交代背景,道出問題所在,但沒結局,上課模式是任由學生主觀討論,老師主要責任是指揮交通,未必存判斷。同學言論沒對或錯,大家從主觀討論中領略個案的意義。個案內容可能不全是事實,但這不重要,因為個案只是供學生討論的框架,討論才是戲肉所在。我喜歡這種沒結局的故事,它的存在目的,是聽古最緊要駁古。

蔡東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170

【專題籽】主題導賞認識香港 墳場聽古仔

1 : GS(14)@2017-03-22 00:32:02

(左起)陳得、陳露絲打、陳達芬妮及溫佐治,四人成立程尋香港。



【專題籽:胚芽故事】「香港有很多有人情味的不同故事,隱藏在城市之中,希望好像尋寶一樣找故事。」溫佐治和陳達芬妮,兩年前與另外兩個中學同學,一起成立了facebook專頁「程尋香港」。堅持每月舉辦一個公眾導賞團,帶香港人認識真正香港歷史。



「透過籌辦不同導賞活動,讓大眾了解更多,不想直到一些古蹟拆除或老店關閉,人們才關注。」佐治對導賞團的理念,由2015年1月開始,他們每個月也會規劃不同的路線和導賞活動,大部份路線也不會重複,只有一些特別受歡迎的活動才會舉辦多次。導賞活動主要以地區、時節及個人喜好為主題,曾經參觀尖沙嘴回教清真寺、在油麻地尋寶、介紹屏山的親子團和中上環寺廟等多元化選擇。大約兩小時的導賞團,一開始也是零收費,幾個月後象徵式收取50元行政費,有時與不同機構合作的導賞團也是免費的。陳達芬妮說:「我們也是文科文商班的同學,本身對歷史方面很有興趣。」對歷史有豐富的認識,令佐治有「歷史硬碟」的外號,很多知識對他來說是一個常識,所以他主力帶團工作。從事公關工作的達芬妮一樣發揮自己的專長,負責對外溝通合作以及facebook聯絡工作等。至於另外兩位拍檔,陳得有份帶團,陳露絲打則做回自己職業相關的推廣宣傳。



五十至六十年代初,香港的墓碑開始普及使用瓷相。

程尋香港與浸會大學合辦墳場導賞團。

佐治有「歷史硬碟」的外號,主力帶團解說工作。


相片融入瓷片 永久保護瓷中彩

記者今次參加了程尋香港與浸會大學合作的香港墳場(又稱跑馬地墳場)導賞團,講解墳場歷史人物故事之餘,同時了解一些關於瓷相的知識。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李泳麒講師說:「瓷相早在1910至1930年代,在保良局或廣華醫院用作紀念一些捐獻的慈善家。」直到五十至六十年代初開始普及,有很多墓碑開始用瓷相,用作紀念先人。而傳統瓷相做法為瓷中彩,師傅會將相片放入專用焗爐,調校800度高溫、約焗20分鐘。透過高溫熱能加化學反應,讓相片融入瓷片中間形成永久保護膜,一般瓷中彩的耐用性也較高。佐治帶團時介紹了何東爵士墓碑、遮打爵士墓碑、東正教標誌的墓地相信是俄羅斯人死後葬於香港。說起俄羅斯,佐治表示:「相傳皇后飯店有一個廚師,在山東學藝,地理位置非常接近俄羅斯,引入了羅宋湯到香港。」所以俄羅斯最影響我們飲食文化是羅宋湯。在4月中他們將會舉辦一個百貨百客的深水埗歷史故事團,講述不同特色街道,有興趣亦可以留言他們的專頁。



團友Henry表示:「很喜歡他們的做法,讓人知道香港很多平常也無人為意的舊事情。」

團友Carol(左)初初以為瓷相是一件普通的事,可以直接印上去如複製貼上一樣,但事實比想像中複雜。

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講師李泳麒


帶團了解薄扶林墳場的歷史。

因應需求更加開了屏山親子團,讓一家人也能參與。

中上環也有很多值得參觀的寺廟。

facebook:程尋香港 Hide and Seek Tour



記者:翁怡富攝影:林栢鈞(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梁浩維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20/199615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1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