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智美集團(1661)優勢顯著,聚攏用戶拓展多元化模式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58

本帖最後由 WENBEN 於 2015-5-22 10:36 編輯

智美集團(1661)優勢顯著,聚攏用戶拓展多元化模式
作者:王錚

1、智美集團:體育龍頭公司,盈利模式趨多元化

1.1.智美集團為國內賽事運營與大眾體育服務龍頭公司

智美集團為國內知名的體育賽事運營及傳媒產品提供商,結合籌辦體育賽事及活動、電視節目制作及提供品牌服務於一體。公司成立於2006年,主營智美品牌、智美節目、智美體育三大業務;2013年公司在香港上市,將原有節目與品牌兩大業務體系合並為影視娛樂事業部,原有體育賽事運營部升級為智美體育娛樂事業部,快速擴張體育賽事運營、體育社交等業務,並構建了“體育+”運營、服務、營銷、互聯網四大業務體系。

2014年底,《智美控股集團2015-2017年發展戰略》發布,確立智美將“中國人-健康夢”作為未來發展的方向指引,並從戰略規劃、業務布局、產業協同等方面對此予以踐行,培育中國體育市場;在業務上將自身定位為領先的賽事運營商和大眾運動服務商。


公司的收入結構目前仍以品牌服務與節目制作帶來的廣告為主,2014年占比68%;體育相關收入占比32%。毛利構成中品牌服務與節目制作貢獻度60%,體育業務貢獻度40%。公司品牌服務與節目制作服務在成立以來快速發展,直至2013年上市後戰略升級啟動,體育業務成為增長的主要驅動,收入已率實現兩年複合增長率116%;未來公司的擴張增長空間將主要來自於體育板塊。

2014年公司體育業務收入達2.53億,毛利達1.52億,在尚處於起步階段的體育產業中,為收入、盈利規模領先的龍頭公司.


1.2.媒體運營與客戶優勢顯著,賽事運營快速規模化

智美集團核心創始人任文女士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早在2001-2003年即擔任《全國一升油極限挑戰賽》、《全國萬里駕駛技能挑戰賽》、《紀念汽車工業五十周年大型專題片“突破”》等節目主策劃人、制作人;與央視等主流媒體平臺及大量汽車行業廣告主客戶具有長期密切合作關系。智美自成立以來,即擅長以多樣化的媒體資源與節目創意,並結合體育賽事運營為汽車行業廣告客戶提供綜合品牌營銷服務。截至2012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共有41家公司,智美集團為其中的34家提供服務;公司與超過30家本地或外資汽車公司維持長期業務關系。通過廣泛服務汽車行業廣告主,智美積累了關於國內高收入人群的消費模式與喜好的深入認識,借勢將品牌營銷服務優勢拓展至金融產品、消費電子品、葡萄酒與烈酒、高端時裝及旅遊等領域的廣告主。

由於具備媒體運營與掌握高端廣告主客戶兩大優勢,2013年智美戰略升級打造體育娛樂事業部後,賽事運營規模快速擴張。與公司已與CCTV5簽署獨家運營協議,與由政府合作的大型賽事項目均可由CCTV5進行直播;大量高端廣告主客戶優勢保障了規模化舉辦體育賽事的盈利基礎。2013年以來公司獲得“中華龍舟大賽”、“龍舟世界杯”長期獨家運營權,簽署了馬賽拉松賽10站賽事2014-2018年獨家合作協議,並獲得13個省和直轄市社會群眾體育賽事的獨家長期商業開發權。


2015年公司賽事種類及數量在2014年基數上將進一步擴大:(1)自營的馬拉松數量將由杭州、廣州2場增加至5-6場;(2)“四季跑”將升級為全年10站的系列賽事;(3)推出跨省群眾體育賽事聯賽模式,“踐行中國夢、閃耀中國心——幸福足跡-城市徒步大會”將於4月開啟,地跨10省35市;(4)將在全國共計16站舉辦CBL籃球聯賽;(5)與教育部成立“中國青少年足球聯盟”,並打造相關聯賽.




1.3、培育體育消費市場,聚攏用戶拓展多元商業模式

2015-2017年,智美集團的戰略定位是做“中國體育消費市場的培育者”;為體育消費者提供消費場景,培育消費習慣,拓展大眾體育消費收入。

根據成熟市場體育娛樂產業收入結構,賽事運營具有版權、贊助、門票、商業開發等多種盈利模式;目前國內的賽事運營盈利則依賴於贊助收入。


根據廈門等馬拉松統計數據,賽事期間拉動的餐飲、娛樂、購物等消費具有龐大的市場潛力。賽事舉行往往會拉動舉辦地多項消費爆發式增長,其中餐飲、娛樂、購物消費往往在人均消費支出的40%以上。


智美集團規劃的消費場景的搭建涵蓋:1.愛約賽社交運動平臺:公司旗下動樂網去年11月即開通報名功能,今年以來視頻分享、約戰、培訓、場地預約等功能陸續上線,並提供場地、裁判、培訓等複合功能。2.Let’sgo嘉年華:公司通過與士林夜市合作,將廟會餐飲引入比賽現場;通過與優秀培訓師資合作,打造線下線上系統服務培訓;通過與旅行社合作,為廣大運動愛好者提供體育旅遊產品。2015年5站四季跑、10站馬拉松舉辦期間,將推出集跑、吃、玩、秀、購一體的嘉年華。3.動贏網組織球類比賽:公司旗下動贏網已聚集了廣泛的籃球愛好者,2015年將舉行16站巡回賽,成為中國參賽人口最多的非職業籃球賽。

公司通過線下線上的賽事、嘉年華、約戰、培訓等消費場景搭建,將積累海量運動愛好者的報名、偏好、行為數據;在聚攏廣大運動愛好者會員體系後,基於數據定位,將設計打造面向細分領域的體育消費人群產品,開拓O2O市場。

在運動愛好者會員體系、體育消費場景搭建推廣後,智美體育業務將形成社交培訓、廣告營銷、B2C消費、版權收入等多元的盈利模式。




2、行業:供給創造需求,大眾健身進入黃金時期

2.1、大眾健身業潛力最大,將拉動消費進入黃金增長期

2014年我國城鎮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已經接近4500美元,健身、體育娛樂等消費需求具備龐大的發展潛力;我國體育產業在GDP中占比僅0.6%左右,與各國體育產業GPD占比相較,產值爆發的空間巨大。


2014年9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未來體育產業將引入市場化手段、簡政放權,擴大體育產業市場規模,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註。10月《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中明確提出:“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要求到2025年,人均體育消費支出明顯提高,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體育產業體系;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12月全國體育局長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多個體育領域的改革定位。供給創造需求,體育產業化大幕已經開啟。






在美國體育產業結構中,大眾體育休閑健身業、體育用品業、運動競賽表演業占比分別達32%、30%、25%;而國內即使經濟發達的北京地區,體育產業中大眾休閑健身業在現有體育產業中占比遠低於海外,為最具增長潛力的領域。

美國體育產業發展經歷了專業競技小眾市場時期、專業競技轉型大眾體近育帶來近30年高速增長時期、體驗型消費崛起時期幾大不同階段。在專業競技轉型大眾體育階段,體育用品消費市場進入增長的黃金階段。


2.2、馬拉松參與人數超過美國,“主題跑”快速擴張

在歐美,跑步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核心戶外運動;龐大的中產階級是跑步人群的主力。在知名論文《一個習慣的歷史:1960年代美國,作為工業緩和劑的慢跑》中寫道:“慢跑能讓中產階級成功地把自己同頹廢、煙酒不離身的左傾青年和大腹便便、乏味老朽的右翼大亨和政客區別開來”。2008年以來,中國的跑步市場也呈現高速發展;2011年國內舉辦馬拉松賽事22場,2013年增加至39場,參賽人數從2011年的40萬上升至2013年75萬,超過了2013年美國51.8萬人參加的馬拉松賽事。

跑步市場空間巨大,全球運動裝備每年3300億美元銷售額中,跑步相關裝備銷售占比30%,對應1000億美元規模。根據2007年“北京馬拉松”測算,當年賽事帶動北京市消費5000多萬,涉及領域包括運動服裝、器材、培訓、餐飲、交通、住宿、旅遊、購物等等。

2013年,知名體育傳媒公司IMG將“彩色跑”引入中國,“主題跑”市場興起。“彩色跑”被譽為“地球上最歡樂5公里跑”,2011年開始於美國,至2013年在全球發展至超過30個國家,170站活動;進入中國後加入了本土特色,2014年已經擴展到在6個城市成功舉辦。由於“趣味、健康、快樂”的主題特色被廣為傳播,且具備社交經營特色,“彩色跑”在中國吸引到各行業的贊助商,包括服裝鞋帽、汽車、地產、美妝、保險、電子產品、飲料、金融等多個領域的知名廣告品牌。

2.3、供給創造需求,體育創業熱普及大眾健身觸發消費

體育產業龐大的市場空間與發展前景預期,扶持政策陸續出臺,一二級體育概念受到追捧,各種因素綜合作用觸發大量創業團隊投身於大眾健身市場的培育。目前國內已經有過50個體育創業項目獲得風投,場館預定、興趣社交、數據服務、智能設備、賽事運營、體育媒體等領域是目前創業的熱點;供給創造需求的浪潮下,體育創業熱在普及大眾健身觸發消費需求的過程中,將不斷實踐出符合國內體育愛好者的盈利模式。



3、體育業務高增長,關註消費場景搭建事件落地

3.1、智美集團業務成長性:體育業務高增長

體育業務將成公司未來增長的主要驅動;2015年已規劃的業務包括:

(1)2015年將有5場馬拉松比賽由智美自營,智美預計涉及21萬參賽人群、2千萬現場觀眾、2千萬消費人口和2億媒體受眾。余下約5場馬拉松比賽集團僅負責賽事的轉播部分。

(2)4月起,將舉辦10場四季跑。

(3)將在國內多城市舉辦約40場“幸福足跡城市徒步大會”。

(4)將在全國共計16站舉辦CBL籃球聯賽。CBL籃球聯賽的規劃,始於2015年3月智美集團收購“動贏網”,“動贏網”原為北京市組織線下籃球約站的小型團隊;旨在讓普通的球隊專業的比賽。

(5)與教育部成立“中國青少年足球聯盟”,並打造相關聯賽。旨在打造全國最大青少年足球運動平臺。

其中馬拉松與四季跑系列賽事將成為主要的業績增長驅動因素。國內一二線城市的馬拉松盈利能力分析:


智美集團影視節目業務運營情況趨於穩定;2015-2016年,隨著舉辦賽事數量的快速提升,結合一二線城市跑步賽事收入與利潤率分析,我們預測今明年體育業務收入分別達4.4億、7.1億,對應年增速分別為75%、60%。

預測2015-2016年公司凈利潤分別達3.23、4.05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2、0.25元。


3.2、投資要點:關註體育消費場景搭建事件性標誌

大眾體育健身產業空間巨大,將進入黃金發展時期。體育公司創業浪潮興起,供給創造需求成為消費、服務市場培育,及盈利模式探索的重要驅動力。在盈利增長之外,我們更為關註智美集團多元消費場景搭建過程中,聚集運動愛好者規模的提升、基於愛好者大數據的相關應用及O2O的服務推廣等事件性標誌。

公司當前股價對應2015-2016年PE分別為29、23倍,首次給予“增持”評級。

4.盈利預測表


5、風險分析

1.經營風險業務快速擴張帶來的管理風險、人力資源不足的風險、公共安全風險。

2.市場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廣告節目主業下滑風險。

3.其他風險

政策風險、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控制風險、股票價格波動的風險、不可抗力的風險等。


來源:光大證券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326

「米粉」之父回鍋 能救小米銷售? 黎萬強曾不花一毛 就聚攏五千萬粉絲

2016-01-18  TWM

「閉關」一年後,黎萬強回來了!曾扮演小米粉絲經濟最大推手的他,能否突破目前小米出貨量停滯困境,以及幫助小米再登巔峰?無疑是今年中國手機市場最關注焦點之一。

小米的救星回來了?「閉關結束,我重新歸隊了!」二○一六年開工第一天,離開小米一年的創辦人之一、小米副總裁黎萬強,選擇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宣告重回小米。

過去一年,對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小米而言,絕對稱不上是好的一年。一五年初,小米創辦人雷軍還意氣風發地預估,小米手機的全年出貨量將會達到一億支;然而,一五年最終交出的成績,卻是打了七折的數字。就連小米的四五○億美元公司估值,都被業界質疑是否還有那麼高。

更不用說,一六年智慧型手機的成長幅度將更為趨緩,一五年率先突破一億支手機出貨量的華為,已讓小米的壓力越來越大。黎萬強的歸隊,被外界期待將是小米突破困境的希望。事實上,早在一五年中,雷軍就希望黎萬強能趕緊銷假,重掌小米市場部門。

他,是小米第二把手

靠社群讓小米占一席之地

黎萬強,雷軍稱他為「阿黎」,被業界稱作雷軍之外,小米的二號代言人。現年三十八歲的他,做設計工作出身,加入小米前,他在中國軟體公司金山軟件工作了將近十年,曾是金山軟件的設計總監,並參與金山詞霸的開發,而當上了詞霸總經理。

○九年,黎萬強打算離開金山軟件,熱愛攝影的他,原先打算開一間攝影棚,辭職之前,黎萬強與雷軍一起吃飯。就在黎萬強告訴雷軍自己想開影棚後,雷軍要他「別鬧了」,並要黎萬強與他一起創業。

也就是隔一年,黎萬強正式加入小米,一開始,黎萬強負責的是MIUI業務,這是小米基於Android(安卓)系統,打造的手機作業系統。雷軍曾指出:「小米手機第一次發布會是在一一年八月十六日,是在MIUI發布了一年後,而那個時候MIUI已經有五十萬用戶了。

不過,真正讓黎萬強成為小米第二代言人的,是他的行銷能力。黎萬強並非行銷科班出身,一一年雷軍開始找小米的行銷人才,找了兩個月,來面試的人多半要小米「打廣告」、「開實體店面」;但小米要的不只是透過傳統行銷手法衝銷售,而是要能與使用者進一步連結,真正了解互聯網手機理念的人。

他,創造「米粉經濟學」讓粉絲high 出貨成長兩倍也因為求才不順,有一天,雷軍對黎萬強說:「阿黎你上吧。」沒有受過正統行銷訓練的他,在初期連行銷預算都缺乏的情況下,靠著運用社群軟體微博,經營與小米用戶的關係,讓小米機闖出一條活路。中國業界有句話是這麼說:「中國營(行)銷哪家強?小米雷軍黎萬強。」顯見黎萬強的地位。

一四年出版、由黎萬強所寫的《參與感:小米口碑內部營銷手冊》一書,更被中國行銷界譽為寶典。在書中,黎萬強就曾提到,剛開始接手小米行銷業務時,先是做了一個人民幣三千萬元的行銷計畫,但卻沒過雷軍那關。雷軍說:「阿黎,你做MIUI(行銷)時沒花一分錢,做手機是不是也能這樣,我們能不能繼續不花一分錢去打開市場?」雷軍的一句話,讓黎萬強重新思考了小米手機的行銷計畫。因為當時的小米是全新的品牌,沒有錢、沒有通路、沒有廣告投放,黎萬強只能「巴著」當時的新媒介微博。他堅信,要抓住粉絲的心,靠的是「參與感」。

因此,黎萬強創造的不僅是與粉絲的線上交流,甚至舉辦起實體活動,讓粉絲一同參與。米粉(小米粉絲)經濟學中,最讓外界熟悉、一年一度與粉絲狂歡的「米粉節」,就是黎萬強的主意。

一位熟悉小米內部運作的業內人士就分析,小米透過微博與其他線上平台等運作廣告,一次就可以吸引五千萬人,但成本是零元;相較之下,三星可能要花人民幣一千萬元成本才能達到。她說:「阿黎擅長的,就是如何在這個零的基礎上,把五千萬人擴大,變成一億人關注。」一四年,小米聲勢如日中天,手機出貨量突破了六千萬支,年成長率超過二○○%,搶走三星手機在中國不少市場。一四年底完成新一輪融資後,小米這家未上市公司的估值,飆升至四五○億美元。

他,在公司巔峰時退出遇中年危機 跑到雲南拍照然而,黎萬強卻選在最輝煌的時刻,用「再出發」向外界宣布,將到矽谷閉關。一四年底暫時離開小米的他,並沒有向外界說明離開的原因,就這麼消失在眾人眼前。

事實上,黎萬強離開小米後,沒有前往矽谷,反而去了雲南。當年加入小米之前曾想開攝影棚的他,竟在雲南拍照拍了一個月。等他再度出現在眾人眼前,已經是去年八月的事。黎萬強辦了一場攝影展,會場中,他反戴鴨舌帽、穿著一件藍綠色T恤,就像位不修邊幅的藝術家。

「他人不高,瘦瘦小小的,但在會場內卻很耀眼,包括雷軍在內的所有人都圍繞著他。」一名小米關係企業主管講起黎萬強散發的個人魅力。也就在這場攝影展後,黎萬強才給了外界他為何離開的答案。

原來當時的他,正歷經一場「中年危機」。「我是一九七七年生的,三十八了,算是四十不惑的前夜。你不惑之前注定會困惑,就像黎明前的黑暗。」而放下小米出走的他,也在攝影展上宣布將回歸的消息。

其實,當時就有傳言,雷軍希望黎萬強能趕快回到小米。原因無他,正是因為小米的手機銷售受到市場需求減緩的衝擊,加上與華為的手機一哥之爭,小米敗陣下來。業內人士透露,一五年小米手機在雙十一(光棍節)的銷售,就能看出明顯差異。雙十一活動凌晨開始後,小米的銷售數字就一直落在華為之後;相較於過去幾年,小米每個小時都不斷刷新銷售紀錄,「會整個晚上興奮到睡不著。」去年的雙十一卻讓大家都笑不出來,「雷軍在辦公室壓力非常大。」這名業內人士指出。最後,小米雖然靠著發現金紅包衝買氣,銷售金額險勝華為,但更凸顯小米的困境。

他,要重燃市場熱情鞏固手機市場 闢影視版圖「小米的問題在於和其他品牌沒有差異性,過往強調高性價比的小米,反而遭遇打不進高價格帶的困境。」擔任過外資券商產業分析師、騰昊資產管理股份創辦人程正樺分析。

一名中國手機供應鏈業者直言,安卓手機的規格差異已不大,但如何讓用戶覺得,你的產品就是比較好,靠的是行銷。「這就是黎萬強的長項。」光從黎萬強宣布回歸小米後隔兩天,在微博上公布小米下一代手機「米五」即將推出,瞬時引爆討論熱度,就能看出雷軍為什麼急需黎萬強歸隊。

「小米一六年的政策就是,阿黎帶的部門只專注做手機,他會把大家逼得更緊、更極致。」小米供應鏈員工透露。此外,除了帶領手機市場部門,黎萬強自己也公開此次回歸,將執掌「小米影業」的訊息。

儘管小米官方並沒有對於小米影業的發展揭露更多資訊;但業內人士預期,小米投資影業的目的還是在內容產製,從參與影視內容製作到後段的發行,都是小米影業可能將插旗的市場。

對在客廳娛樂系統積極布局的小米來說,無疑又拼上一塊重要拼圖。

帶著眾人期待回歸的黎萬強,能否帶領小米突破手機銷售困境,成功扮演救星角色,時間將會給出答案。

撰文 /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26

TPP無力回天,亞太RCEP為何快速聚攏人氣?

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16國共700名貿易談判代表於27日齊聚日本神戶: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放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第一次重新開啟談判。

TPP的擱淺為RCEP帶來變數:一方面,作為全球為數不多仍在進行的大型自由貿易談判,RCEP談判各方有加速談判的願望,另一方面,考慮到TPP生效無望,日本、澳大利亞等原TPP國家希望將TPP部分透明度標準及投資規定引入RCEP之中。

中國前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日前(21日)談及RCEP時則表示,將盡快和有關各方加緊磋商,盡早結束RCEP談判。

據第一財經記者翻閱資料,自特朗普在2016年11月以美國當選總統身份表達退出TPP意向至今,中國商務部方面已5次表示將力爭“盡快結束RCEP談判”。

三種立場訴求

高虎城透露,RCEP談判已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但仍然面臨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難。

高虎城表示,RCEP談判自2012年啟動以來已歷經16輪,目前傳統領域有實質性推進,電子商務等新議題也進展迅速。作為談判的兩大階段性進展,經濟技術合作章節談判和中小企業章節談判均已成功結束。“中方將在這一談判當中繼續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和支持東盟發揮主導和核心作用,盡快和有關各方加緊磋商,爭取就剩余的問題達成一致,盡早結束這一談判。”

此次召開的第17輪談判,各國將在會議上將討論取消或減少商品關稅、放寬投資及服務貿易相關限制等余下的13個領域的內容。

不過,由於TPP生效無望,日本、澳大利亞等原TPP國家也希望給RCEP談判註入新的內容。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Hiroshige Seko)在會前的吹風會上表示,此次談判中,在“投資與貿易上達成自由化和高標準規則”十分重要。

《日本經濟新聞》則將參加談判的16國按照談判立場分成了3個陣營。其中包括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其他TPP參與國支持上述“自由化和高標準規則”立場,並計劃反對達不到他們標準的協定。

中國、印度、菲律賓等國家則希望迅速達成協議,秉持這一立場的國家希望在美國轉向貿易保護主義的當下可以抓住機會盡快在亞太地區推行貿易自由協定。

持第三種立場的則包括老撾,柬埔寨等發展中國家,他們希望能夠通過RCEP為國家帶來額外的補償:考慮到高水平等貿易自由化有可能傷害到上述國家國內工業,這些國家希望RCEP能為其帶來來自科技和基礎建設等方面的支持。

為此,能夠贏得第三種立場國家的陣營則將更有可能主導RCEP談判的走向。目前,印度等國家認為,較低要求的貿易自由化水平將最適合發展中國家;而日本正在努力爭取發展中經濟體,世耕弘成即建議,在培訓和其他領域的援助都可以超過過去的水平。

除此之外,日本還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如能盡快達成一個高標準的沒有美國的RCEP,也許這一行動本身就可以讓特朗普陣營改變對於TPP的想法。

RCEP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共同參加(“10+6”),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若RCEP談成,將涵蓋約35億人口,GDP總和將達23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1/3,所涵蓋區域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

美國國會下屬顧問機構--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曾在其報告中援引數據稱,如TPP失敗而RCEP生效,這將使中國獲益880億美元。

具體來說,上述報告援引數據稱,如TPP生效而RCEP也同時生效,那麽中國可獲利720億美元;在TPP生效而RCEP未能生效的情況下,中國將損失220億美元;而如果TPP失敗但RCEP生效,中國就將獲益880億美元。

日本對TPP還不死心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兩度親赴華盛頓說服特朗普改變對TPP立場,鎩羽而歸後仍不死心。在TPP參與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已經表示要轉向RCEP的當下,也有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仍希望挽救TPP。

3月,澳大利亞計劃在智利特別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同TPP參與國就修改現有TPP協定進行商討。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表示,雖然澳大利亞對於美國的決定表示失望,然而澳大利亞決定繼續同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國家進行討論,考慮如何挽救TPP。不過此前加拿大方面已經多次表示,由於TPP的法律結構設置,沒有美國就無法令TPP生效。

實際上,由於TPP的30.5條款,即“至少有6個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占到85%的最初締約方完成國內立法批準程序,TPP才可以生效”,考慮到美國TPP成員國GDP總量約62%,美國的退出,令TPP擱淺了。

此前對於澳大利亞表示的期盼中國等亞洲國家加入並挽救TPP的倡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回應稱,願與各方一道,在充分考慮本地區經濟發展差異性和多樣性的基礎上,秉承開放、包容、透明的精神,繼續致力於推進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推進RECP談判和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建設,努力為亞太和全球經濟的發展註入新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062

升級雙邊自貿協定,這些國家向中國聚攏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一些經濟結構依賴自由貿易的國家和地區正逐漸向中國聚攏。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1月15日至19日出訪瑞士期間,兩國簽訂了一攬子協議。其中,雙方宣布啟動中瑞自貿協定升級聯合研究尤為引人註意。

當然,瑞士並非近期首個與中國升級雙邊自貿協定研究的國家。去年11月下旬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會議期間,已有新西蘭、秘魯、智利;今年1月下旬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之後,瑞士、澳大利亞也在已有的自貿協定基礎上,重新啟動了與中國的升級談判聯合研究。其中,智利和新西蘭已經與中國啟動了談判。

中國商務部網站發布的最新消息又稱,2月20~24日,中國-加拿大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暨探索性討論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加拿大位於北美大陸,鄰近美國,是世界第十大經濟體。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學院院長屠新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與特朗普上臺後即宣布美國正式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談判有關。

美國當地時間1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國退出TPP

“這對中國是個好消息,不僅可以提升與這些發達國家的合作水平,也可以推進國內的改革開放。”一位接近自貿協定升級談判的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中國傳達力挺自由貿易信號

從南美洲的秘魯、智利到歐洲大陸腹地的瑞士;從大洋洲的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再到北美的加拿大,近期陸續與中國升級或啟動自貿協定聯合研究的國家都有一個重要的特點:經濟結構非常依賴自由貿易。

上海瑞士中心主席莫西·尼古拉斯(Musy Nicolas)常年往返於中瑞之間。今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辦世界經濟論壇前夕,他也參加了某赴瑞代表團,準備一個低碳項目。包括莫西在內的多位瑞士商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坦言,在歐洲大陸,瑞士缺少自然資源,經濟的發展主要靠高端制造業、服務業,以及國際貿易合作。

作為中立國官員,瑞士駐華大使戴尚賢則在談及TPP時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瑞士一直就沒有參與到TPP或是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中瑞兩國升級自貿協定聯合研究,與我們都不在其中的另外一個組織,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但從更廣闊的角度說,若所處區域或全球範圍主要貿易夥伴有較大爭端,從而影響到國際貿易發展,包括瑞士在內的這些依賴國際貿易的國家,必然會受到負面影響。

傳統上,瑞士與歐洲關系密切,是歐洲最重要的商業夥伴之一,雙邊簽署了諸多合作協議。瑞士是歐盟第三大產品和服務供應國、第二大投資國,歐盟是瑞士最大的貿易夥伴。

莫西就對第一財經記者直言,身處歐洲,他非常關註法國、德國的大選進展,一些國家“類特朗普”候選人的崛起讓人“警惕”。

比如,自2015年開始,瑞郎與歐元脫鉤自由浮動,對瑞士企業而言便是一個挑戰。自那時起,瑞郎已經對歐元升值了15%,向歐盟國家出口越來越困難。“這也是為什麽,中美兩國的市場,或是與中國締結雙邊經貿協定,對瑞士的企業如此重要的原因。”莫西說。

位於拉美西海岸的智利和秘魯都擁有狹長的海岸線和有限的國土面積,這樣的地理特征令兩國的經濟也都非常依賴國際貿易。除了都是WTO(世界貿易組織)和APEC成員外,智利和秘魯還都是TPP的早期成員。當然,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擁有類似特征,它們不僅是TPP成員,還加入了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談判。而對北美的加拿大來說,中美分別為其前兩大貿易夥伴。

為何那麽多依賴貿易的國家都在希望升級對華自貿協定?

從參與大選開始,美國總統特朗普便頻頻釋放“反全球化”言論,當選後又宣布退出TPP,還打算重新評估與加拿大、墨西哥等鄰國的NAFTA(北美自貿協定)談判。

另一方面,中國自去年的G20(二十國集團)峰會、APEC會議,到今年年初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都展現出力挺全球自由貿易的態度。

對於習近平的瑞士之行,戴尚賢幾天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4天都在單一國家的出訪,在中國外交史上也不多見,這次訪問比預期有著更務實的意義。他分析,瑞士是眾多國際組織的所在地,這也是為何習主席選擇單一國家訪問多日的原因。習近平的到訪和講話產生了積極影響,所有從事國際金融貿易行業的人或多邊領域觀察者,都非常關註這兩次發言。此外,瑞士聯邦主席出席5月召開的“一帶一路”論壇也表明,瑞士對“一帶一路”倡議持開放積極態度。

戴尚賢強調,與世界一些主要國家采取的措施不同,大家都非常贊賞習主席幾次講話中展現出來的開放精神,以及希望推進多邊交流、促進自由貿易等領域的信號,“習主席在這些場合所展現出來的,正是一個大國強有力的形象。”

自貿協定升級如何研究

從技術層面看,這些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簽訂雙邊自貿協定到底談些什麽,又是如何調整升級的?

2013年,中瑞兩國正式簽署中國-瑞士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與歐洲大陸國家、與世界前二十大經濟體國家之間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這也是中國所簽署的最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之一,涵蓋傳統貿易、服務、金融、知識產權等多個領域。

2013年7月6日,中國商務部長高虎城(右)與瑞士聯邦委員兼經濟部長施奈德-阿曼在北京簽署中國與瑞士的自由貿易協定後握手

以瑞士為例,戴尚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瑞自貿協定簽訂之初就有“複審”(review)機制,每兩年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條款。根據規定,政府每年都會搜集海關和各個機構及公司的反饋,確定自貿協定是否實施較為順利。若有公司在貿易交換過程中發現問題,就會上報。最後工作組會搜集數據進行研究。總體來看,整體實施得非常好,但是有很多細節需要微調。

“比如,最初的自貿協定並沒有把一部分機床工業產品納入其中,未來希望能納入其中。”戴尚賢說。

談及升級談判的時間預期,他回顧說,與中國其他一些曠日持久的自貿談判相比,中瑞自貿談判僅僅用了2年半,非常高效。

從基本面來看,聯合國貿發組織官員梁國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瑞士和中國相比是小國,貿易立國,產業高端,競爭力強,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穩賺不賠。瑞士產業結構高端,附加值高,奢侈品多,在發達國家中比較特殊,與中國的出口同質競爭也少。瑞士的金融服務、奢侈品、制藥和旅遊都太需要中國這個大市場了。另一方面,中國也需要與瑞士簽訂協議,撬開與發達國家、歐洲自由貿易的“堅冰”。

智利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菲利普(Felipe Munoz Navia)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除了中國智利的自貿協定升級談判外,還十分關註RCEP的進展,“也許RCEP的進展速度還不夠快,協定內容也不夠全面,但達成一個總比沒有好。”

RECP第17輪談判已於2月27日在日本神戶開幕。分析人士認為,RECP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參與國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等議題上還未達成一致。

屠新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RCEP目前的進展主要看日本。日本制造障礙的主要原因,還是不想讓中國主導,這也是日本一貫的態度。

全球化潮流依然湧動

雖然2016年的各類黑天鵝事件、即將進行的歐洲主要國家大選都在提示我們,保守主義和反“全球化”浪潮已經在一定範圍形成,但“全球化”的支持者們也在集結,並發揮作用。

盧旺達、阿曼、乍得和約旦4國2月22日向WTO遞交了《貿易便利化協定》(下稱《協定》)批準文件。至此,批準《協定》的成員已達112個,超過生效所需達到的WTO成員總數2/3的法定門檻,《協定》正式生效並對已批準《協定》的成員正式實施。

WTO總幹事阿澤維多(中)與四國大使

貿易便利化議題最早在1996年新加坡部長級會議上被列入WTO工作日程,中國則於2015年9月批準接受《協定》。根據WTO經濟學家2015年研究測算,《協定》如能有效實施,將使全球貿易成本減少約14.3%,到2030年時可為全球貿易增長貢獻2.7個百分點,發展中經濟體和最不發達經濟體出口商品的海外市場規模將分別擴大1/3和60%,帶動全球經濟增長9600億美元,同時增加2000多萬個就業崗位。

多位接近談判的核心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起了表率和積極促進的作用。原本G20成員商定,在去年年底前完成,但印度一直將協議與糧食公共儲存問題的永久解決方案掛鉤,在國內批準遇到一些困難。這次,印度也在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壓力下,最終做出了批準的決定,這個協定最終生效,意義重大。

斯坦福大學國際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項目部主任尼克·霍普(Nicholas Hope Am)曾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既然TPP即將被拋棄,中國就可以更積極地推動其他貿易談判,比如RCEP。如果美國留下了真空,中國就可以在亞太地區制定貿易和投資新規則。

對於莫西來說,他也在默默關註特朗普對中國政策的進展,以及中國十九大的最後結果。而他也被中國在特朗普上臺前夕出臺的積極引進外資的優惠政策所吸引。這份文件里的20條措施,每一條都堪稱重磅,直指外資對華市場準入的痛點。

他相信,面對特朗普的政策壓力,不論中國還是歐洲,都可以更好地團結在一起。

“事實上,瑞士企業的信心在提升,如果美國企業受到壓力離開中國市場,瑞士和歐洲企業在中國便會有更多機會。”莫西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中國若成功改革,對中瑞商界帶來的影響,將大大超過特朗普的沖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4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