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島耕作之父:追夢前 先訂好截止日

2015-08-03  TCW

他,是日本長銷三十二年的漫畫主角,「島耕作」。從一九八三年首度登場以來,該系列作品銷售量至今累計突破四千萬本。

一手創造出《島耕作》的作者弘兼憲史,就像他筆下人物一樣,即使年近七十,不但外表保養得宜,至今仍活躍於第一線創作不輟。

夢想,九成不會實現隨時做好「沒飯吃」準備

弘兼的漫畫人物,歷經了日本最漫長的經濟衰退,他本身也見證了日本世代交替面臨的挑戰,在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時,更是對於年輕人提出最敏銳的觀察和建議。

自己當年拋棄大企業光環,孤注一擲成為漫畫家的弘兼,對年輕人耳提面命的一句話,是「夢想有九成都不會實現。」在日本,成功成為漫畫家的機率,據說只有○.○○三%,遠比成為棒球選手,或是考上第一志願東京大學難上許多,可謂是真正的「夢幻職業」。

「其實這背後的本意,是希望鼓勵年輕人,只有努力,才能抓到那一成圓夢的機會,」弘兼認為,就算追求夢想,也不能就此懈怠,要為自己一旦「沒飯吃」的時刻做準備。不管如何偉大的夢想,也應該訂下期限,在無法達成時,壯士斷腕,督促自己邁向新階段的人生。

在弘兼筆下,島耕作的一生等於縱貫出一部「日本的上班族史詩」。「島耕作最大的貢獻,就是開啟了九○年代,以漫畫談論日本金權政治的風潮,」因在政大開設 每年超過千人選修的通識課「從漫畫看日本」,廣受學生歡迎的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蔡增家說,「寫實,是他作品中最重要的概念。」

這不但是弘兼四十一年漫畫家生涯中,最一貫鮮明的特色,更是他的作品,能夠歷久彌新,深入人心的關鍵。

島耕作從一登場的課長時代開始,就是東京街頭隨處可見,每天煩惱不斷的平凡上班族。即使對不合理的事感到義憤填膺,但面對商場上的陳規陋習,也只有輕描淡寫的接受。對於同為上班族的讀者,正說中他們在組織中消磨自我,為了工作、為了維護人際關係之下,身不由己的無奈。

日本第一夫人、首相安倍晉三的妻子安倍昭惠說,「島耕作不會因為對象不同,就因此改變自己的態度,明明在做正確的事,也不會彰顯自己的正義感。他溫和的個性,盡可能不傷害他人的寬廣胸襟,都讓人對他產生好感。」

弘兼把島耕作的生日、家鄉、畢業大學到就職企業,都設定成和自己一模一樣。「他做為我的分身,和我的真實人生同步生活著。」他一九四七年出生,屬於戰後嬰兒潮的「團塊世代」,從鄉下到東京求學,從名校早稻田大學畢業後,順利進入一流企業松下電器工作。

「我在松下電器只待了三年三個月,卻是CP值超高的三年,」和他同時進入松下電器就職的新人,光一年就有九百人之多。這些人加上他身邊同世代的同窗好友,都成了島耕作作品中豐富經歷的題材。

「當時的日本公司,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個個都是黑色企業,」弘兼在《商業周刊》越洋專訪下,快人快語的他,特別暢談起世代間的差異。

當時適逢經濟安定成長,人人都幹勁十足,上班族每週工作時數輕鬆就超過一百個小時,「六日都在加班,反而成了件自豪的事。」相對的,忠心為公司賣力賣命,也能相對得到豐厚的福利與報酬,和一生無虞的保障。

員工不相互競爭、企業不挖角跳槽、以保障工作安定為優先──這就是傳統日本企業的最大特色。但過去只看員工忠誠度,不論工作表現的雇用黃金年代,早在日本經濟停滯的壓力下逐步瓦解。

「倘若島耕作現在才進入職場,就算是進了大公司,心態上也不再是附屬於公司的一員,而是剛好在公司工作的自由工作者,」現在的日本企業,已經一點一點朝向美式的「成果主義」改變。

除了裁員、減薪時有所聞,像優衣庫(Uniqlo)等企業,也開始為年輕人規畫了跨越年資,只要有作為就能加官晉爵的藍圖。

不為公司,為己負責新成功模式:上班後創業

「只有身上帶著種種裝備,加強自己的工作經驗、特長、語言能力,與其說是上班族,不如說是以自營業者、當自己老闆的心態來工作,」弘兼說。也因為如此,從名校畢業,經過大企業洗禮後獨立創業,已成為日本另一種新興的「成功」模式。

「獨立自主、為自己負責,這是我認為任何年輕人都必備的條件,」弘兼認為,年輕一輩比他們的父母更強調追求夢想、重視夥伴關係,跟年紀尚輕不無關係。一旦 進入社會工作,唯有自己主動,才能了解夥伴以外的對象。就算是討厭的上司,也有值得學習之處,打破舒適圈、多方面嘗試,更是必要的訓練。

問到弘兼,現在的他是否還有夢想?他仍舊不改舉重若輕的島耕作精神,「如果能像《哆啦A夢》作者藤子.F.不二雄一樣,一邊畫著原稿,手中還拿著畫筆,就這樣倒臥在辦公桌前……,說不定就是我離世最理想的方式吧。」

【延伸閱讀】搶先書摘》弘兼憲史給上班族的建言:丟掉好惡成見,勇敢向惹人厭上司搭訕

弘兼憲史右手畫漫畫,左手寫散文,為了創作,對職場生態觀察入微,有獨到的見解。以下是他對上班族處理人際關係的建言。

我在上班族生活中最大的收穫之一,是學到人際關係的處理方式。

長期活躍在漫畫第一線的人,多半也是和編輯相處融洽的常識人。自詡為藝術家而言行傲慢,或是個性乖僻的人,就我所知,很難成功,即使一時成功也難以長久。

我問過編輯,如果有兩個能力相同的新人漫畫家,一個性格陰暗、拙於應對,另一個陽光開朗,會找哪一個合作?答案是後者。

良好的人際關係帶來幸運,運氣會避開孤立的人而過,這些事並不罕見。

組織裡面必定會有怎麼也無法喜歡、就是看不順眼的人。在惹人厭的上司底下受苦,或許算是現代的悲劇之一。

這時,該放棄成見,乖乖遵從?還是保持不即不離的態度?甚至和他對著幹?事實上還有別的選項,不妨大膽投入他的懷抱。我在上班族時代,會積極向大家畏懼或敬而遠之的上司搭訕。我想知道,「為什麼大家討厭這個人?」

我喜歡觀察別人,好奇心比別人多一倍,所以能超越「個人的好惡」,帶著「越是可怕的東西越想看」的心理接近他們。有人對我說,「你畫的惹人厭上司很傳神」,那也是根據我的人物觀察和分析體驗,再以漫畫重現。

透過這種經驗,明白人際關係的要點之一,是「越是大家討厭的人越有能力、有幫助」的概率很高。如果你身邊有討厭的人,你可以不必勉強自己去喜歡他,最好也不要只以「討厭」的理由遠離他。不如帶著興趣,把他當作觀察、研究、分析的對象,更有意義。

因為討厭的人比好人更容易顯現人的本質。這是我認為觀察他人也是工作做法之一的原因。

(本文摘自第二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82

耕作如何學



我對於耕作的實踐,僅限於小學一年級的失敗經驗。如今,幾十年後要再試一次,實在不知從何入手。

我在腦海裡努力回想,自己真的對耕作毫無認知?嗯⋯⋯勉強來說,當年搞選舉,好像辦過一些探訪音樂農莊的聯誼活動。

早幾年的通識課上,談起高鐵爭議,也帶過學生到菜園新村,落手落腳採金針花,為菜苗定植下土。當天勞碌之後用溪水洗手的涼快感覺,還有即炒鮮摘金針花的美味,到現在還記得。

也曾到過盛產「鴨賞米」的宜蘭旅行,膽粗粗參加了當地的耕作團,穿著拖鞋踩進田裡插秧,濕泥湧進腳趾罅的感覺,很爽。

再久遠一點,大學時代到日本,寄住過大分縣的農家,每天早上幫忙把果實量重、分類、入袋、包裝,再送到市場賣,後來也落田幫忙翻土、播種,一家人一起勞動、流汗,說說笑笑很快樂。

不過,偶一為之、從旁幫忙是一回事。一個人由零開始去照顧和打理一塊田,又是另一回事。究竟耕種如何學?我周圍問人這個傻問題。讀書?上課?工作坊?然後大部分人答我:「做做下,就識架啦。」

然而,因為小時候有過「生命在自己手上被搞死」的陰影,我不想拿農作物來做實驗。除非不種,種了就對它們負責。如果,可以先實地體驗一下,才作出承諾,好像穩妥一點。就在這個時候,我遇上了E

緣份好奇怪,我與E素不相識,去年她讀了我寫禪修的文章,又發現我倆之間有共同朋友,於是某個晚上,三個人相約出來吹水,很是愉快。踫巧E就有塊田,每周一度,拋下繁忙的工作,與陽光、泥土為伍,不知不覺,已耕耘了三年。我聽得雙眼放光,央求她帶我去看看。(耕耘記/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72

耕作物流


開始學習不久,已隱隱覺得,有機耕作,其實是條不歸路。因為,吃過有機蔬菜的鮮甜,回頭太難。

還記得那天收割秋葵。一條條修修長長的女人手指,有常見的翠綠,也有罕見的鮮紅品種。不論是顏色與光澤,超市賣的,跟它們無得比。剪下來,洗乾淨,咬下去,爽口清甜。第一次生吃秋葵,相對平日煮熟再吃,質感沒那麼「潺」,各有滋味,視乎做甚麼菜。

聞說,秋葵的收成期很長。幾個月下來,每周必有果實。嘩,長收長有,豈不是好抵種?卻原來,秋葵培苗的時間,也不短。世上本無不勞而獲,要收果,先要等待。關於培苗,我好奇,為甚麼很多農作物,如秋葵、羽衣甘藍、椰菜、西蘭花……都要先培苗,成熟了才定植下土?

原來,那是時間與效率的考慮。一種蔬菜平均培苗二十天,假設每年種六款蔬菜,合共培苗一百二十天,已是全年的三份一時間。這段日子,主要是等待,未有收成,卻佔用了土地,不划算。

相反,如果把培苗的過程,放在小小的培苗格內,偷回這些時間,把土地留給其他已成熟的植物開花結果,生產效率則大大提高。土地是珍貴的資源,當然要物盡其用。而培苗的程序與行事曆,何時最適合做甚麼,都是由無數農夫的耕作經驗總結下來的。

有些植物,若不用培苗,就要疏苗。例如白蘿蔔,直接下種,每個泥穴放三顆種子,待苗出了,就拔掉較弱小的兩棵,把空間留給最茁壯那一棵。汰弱留強,幼苗豈不浪費?不打緊,用來清炒或煲湯,一樣清甜鮮嫰。反之,如只播一顆種子,萬一長不大,才真是把佔用的土地都浪費掉了。耕作,殊不簡單,原來是管理思維與物流操作的上佳訓練。(耕耘記/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0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