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山寨兆元商機 讓明日之星鋌而走險

2013-09-09  TCW
 
 

 

什麼樣的動機,會讓一個年薪新台幣一千五百萬元以上、備受看好的明日之星,甘願鋌而走險,寧可背叛一手提拔他的公司,也要竊取商業機密?

答案是,一個高達新台幣一兆元的龐大市場!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的預測,二○一三年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到三億六百萬支,比前一年成長四三.二%,有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最大市場,其中人民幣一千五百元(約合新台幣七千三百元)以下的低價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達到一億八千六百萬支。若換算成產值,即人民幣二千八百億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三千億元)。

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經理謝雨珊指出,今年中國的智慧型手機用戶將達到四億六千萬戶,將引爆一波換機潮。而既有的本土品牌廠商如華為、中興、聯想、酷派等,加上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並不能完全滿足此一市場需求,這讓三、四線本土手機廠商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因為市場太過龐大,一度沉寂沒落的山寨產業開始起死回生。

走一趟深圳的華強北,第一排正規商場,想花人民幣五千元買一支正版的iPhone 5或New HTC One,很可能因為缺貨,有錢都買不到,但若一路往後走到第四個街道、俗稱的山寨大本營,竟然隨處都是各個品牌廠的新機,不只外觀相似,一開機,就連使用者介面、圖形都一模一樣,而且售價只要人民幣七百元到九百元!

製造環境大躍進山寨業者不只抄,現在還自行研發

實際使用才會感覺到,該支「New One」的外殼設計雖然相同,但缺少了金屬拋光質感,一體成型的背板竟然可以輕易拆開,上下揚聲器也只有上面有聲音,下面根本就是裝飾用,並且觸控體驗差,也沒有Zoe、Blink Feed等酷炫軟體功能。

一位中國品牌手機製造業者觀察,上一波功能型手機山寨風潮過後,雖然淘汰掉大部分的廠商,但也有不少本地設計工作室(design house)技術升級,拿著各個品牌廠流出的設計圖操兵,三、四年來竟也練出一身功夫,不少人已跳脫出模仿的範疇,自己進行研發。

硬體製造環境也大幅升級。該業者指出,這些山寨商砸下比之前更高的成本,蓋出無塵生產車間、成品倉庫等,有些甚至可以開出八條生產線。軟、硬體能力都大幅升級,加上聯發科去年十二月推出四核心處理器MT6589,一下子加速了整個山寨市場的發展。

該業者推估,若不計算研發設計的成本,一支山寨機的製造過程從購料、開模到組裝、銷售,製造成本大約在人民幣兩百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元)左右,而售價是隨市場喊,中間的利差相當大。

諷刺的是,會刺激山寨市場重新蓬勃發展,竟然也跟宏達電、蘋果強調創新設計與差異化的文化有關。

中國最大平板電腦晶片供應商,瑞芯微電子副總裁陳鋒觀察,三年前,智慧型手機還屬於非常高端與個人化的技術,大家拚的是手機的軟體功能,而非外型,「每一家出的都是一塊黑色板子,你叫山寨商怎麼仿?」

軟體功能都趨同山寨品牌打天下,自己變身品牌廠

但從去年開始,軟體功能大勢底定,高端智慧型手機成長開始趨緩,品牌廠不得不再回到外型上做文章。例如蘋果(Apple),把iPhone 5拉得更長更薄,索尼(Sony)持續做出優美圓滑的弧線,宏達電則是砸重本,弄出鋁合金一體成型外殼,這些創新反倒讓重視外觀的山寨商有機可乘。

但這些畢竟還是違法的生意,事實上不用去搞山寨模仿,像宏達電研發部副總經理簡志霖這樣擁有十年以上手機設計製造經驗的人,只要找到人肯投資,搞定通路,再套上聯發科的晶片,很容易就可以在中國自立門戶,甚至拓展海外。

斐訊科技就是一個例子。這家連在中國都很少有人知道的手機品牌,創辦人顧國平年僅三十六歲,沒有通訊科技的背景,卻靠著上述的模式打下一片天。成立不過五年,已經推出十四支產品,平均售價在人民幣一千五百元上下,年營收達到人民幣三十億元,預計今年還會再翻倍。上海松江區政府為了鼓勵創業,甚至還補貼他廠房租金、水電等費用。

「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現在是處於一個百花齊放的狀態,」陳鋒說。除了中華酷聯四大品牌之外,還有更多像斐訊一樣的不知名品牌不斷冒出頭,將價格不斷往下拉。未來宏達電在中國最大的對手,既不是蘋果、三星,也不是底層的山寨商,而是這些挾著成本與通路優勢狂打價格戰的攪局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68

《業者告白》為打通關節 鋌而走險?揭密!台灣建商行賄文化三大手法

2014-06-16  TWM
 
 

 

桃園合宜住宅弊案意外揭開台灣產官學界長久以來糾結的行賄文化,究竟台灣營建業行賄文化有多普遍?建商又是如何進行得不著痕跡?

撰文‧梁任瑋

「如果一切可以按照遊戲規則來,建商何必要鋌而走險?」桃園合宜住宅爆發行賄弊案後,一位不願具名的上市營建公司主管下了這樣的註解。在業者的口中,除了「取得標案」必須打通關節之外,一個建案從申請建照到完工,至少還有三大關卡,會讓業者起心動念「用錢解決」。

營建業普遍面臨卡關的三個環節,就是建照申請、環評與土地變更。

在建照申請部分,「過去在台北市,建商送件申請建築開發執照平均只要半年即可拿到,但現在普遍都拉長到一年左右。」一家建設公司工務主管以此解釋建商之所以寧願用錢解決的原因,「就是行政效率低落、官員怕事的心態。」

送現金

最安全也最危險的作法?

「一件公文送上去,即使可以當天批准,官員基於保守心態,也不敢馬上籤字,為了避免被說圖利廠商,一定先把公文擱個兩天再說。」業者並說,有些官員就是要想辦法在案件中雞蛋裡挑骨頭,一定要找出一個問題,證明自己很認真在審查案件。

在這個環節,建商必須用錢擺平的主要對象是官員,至於手法,「像遠雄這樣直接送現金,可以說,是最安全卻也最危險的作法。」一家上市公司財務主管透露。說安全,是因為「現金交易」不會留下任何匯款紀錄,如果真的要打點對方,直接給現金最快速。但另一方面,「一旦被檢調跟監、搜索,證據一翻兩瞪眼擺在面前,相對於匯款,現金交易可說完全沒有辯駁的機會。」較常見的作法,是購買對方手中的未上市、未公開發行公司股票,「例如他手上有某未公開發行公司的股票,每股淨值價格只有十元,但買方願意用每股七十、八十元的天價吃下股票。」儘管對買方來說,這些股票毫無價值,但實際上已達到目的,而且過程不易被旁人看穿。

「但一定要是未上市、未公開發行的股票,才不會被外人一眼就看出買價與市價之間的誇張差距。」他強調。

此外,環評審議幾乎是所有建商一致認為最容易拖長時間的關卡,「一個環評進行二、三年是基本的,一位委員就有一個意見。」一位曾經擔任台北市政府環評審議委員的學者也承認,「漫長的環評時間,對建商的耐心及口袋深度都是極大的考驗。」

互動佳

外部委員可以用錢搞定?

在業者的解讀中,環評時間冗長,與「外部委員」擔任評審委員審案必然有關。某建商表示,外部委員出席費領得不多,但要扛起幫政府背書的責任,自然會從防弊而非興利的角度審案。

一位曾經參與過台北市政府雙子星BOT案審議的學者也說,擔任大型標案的評審委員,每次出席車馬費兩千元,但事前要花時間仔細閱讀上百頁文件,在審議的過程中還要特別小心,萬一出了事情還會被檢調約談。為了評審一件案子,要擔負如此重大的責任,讓很多學者專家根本不想替公部門背書。

以上說法,固然是業者困境之一,但在不肖業者的眼中,卻也得到了「外部委員可以用錢搞定」的想法。

建商與學者常見的「互動」模式大致有二:首先,是透過贊助學者成立的協會、學會活動討好專家。舉例來說,不少協會積極推廣國際建築設計獎,由於這些協會成員不乏知名學者,往往也是各縣市政府聘請的「外部專家」審議委員,建商為了與學者專家打好關係,基本上都會參與贊助,「建商甚至會以顧問費名目長期支助部分學者,不著痕跡的給予好處。」業者並透露,部分建商手邊若有基地規模龐大的建案,往往也會積極委託環境設計系教授參與設計,「學者的加入,當然有助於建案規畫;但建商心裡盤算的,更多恐怕是與學者打好關係。」無論是招標、環評或土地變更,目前各縣市政府的外部評審委員名單,皆來自公共工程委員會的「專家學者建議名單資料庫」,這個資料庫的學者專家由總統府、五院、各縣市政府議會與各大專院校推薦,基本上被推薦者一定要有多年相關實務經驗,在學經歷相關背景也有一定門檻限制。

依辦法,評審委員的編製為五至十七人,外部委員不能低於三分之一,地方政府必須先從資料庫中篩選出應選外部委員人數的「五倍」數量名單,而後一一詢問參與意願。由此可知,雖然必須從資料庫挑選,但相關經辦人員還是有一定的勾選自由,這也就是可以操作的空間。換言之,「如果已經打通了官員,就可以請他挑選自己熟識,或是建商早已『認養』的學者專家。」某業者表示。

打包票

﹁土地變更絕對處理到好﹂?

而當建案涉及土地開發規畫暨變更申請時,建商則通常會委託專業工程顧問公司「處理」。業者透露,市場上存在幾家「知名」的工程顧問公司,「土地變更案只要委託他們進行,基本上都可以全部處理到好;只不過顧問費也不便宜,基本門檻是千萬元起跳,並依個案面積大小、處理難易度收費有所不同。」但是,這幾家工程顧問公司為何總有辦法向客戶「打包票」,承諾「土地變更絕對處理到好」?

表面上,是因為團隊成員內擁有土地規畫、環境影響評估、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市場研究及財務等各專業領域技術人員,「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長年與各縣市政府承辦機關打交道,不論就人脈與消息來源都比建設公司好,說白了,他們才知道哪些人能用特別的方式處理!」業者甚至直接以「白手套」形容這類顧問公司的角色。

總的來說,這次讓遠雄陷入營運泥淖的行賄文化,說穿了就是業界心知肚明的「潛規則」,這樣的文化結構不改變,難保不會出現第二個遠雄案。

卡關時,

建商通常會這麼做

1.購買對方手中的未上市、未公開發行公司股票價差不著痕跡,且過程不易被旁人看穿。

2.贊助學者成立的協會與學會因為學者往往是各縣市政府聘請的「外部專家」審議委員。

3.透過白手套處理

工程顧問公司長年與各縣市政府承辦機關打交道,比建設公司更瞭解其中的「眉角」。

用人欠缺防弊機制

多人曾檢舉 葉世文卻能風光轉任桃園縣前副縣長葉世文被收押後,有關他索賄、收賄的傳言不斷,日前傳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去年初曾遭時任營建署長的葉世文索賄,尹衍樑不但悍拒,還轉向法務部廉政署檢舉,行政院長江宜樺當時就曾接獲舉報,可惜未見積極調查。

對於這項傳聞,尹衍樑在友人查證時態度低調,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行政院則於6月7日曾發佈新聞稿,強調江宜樺並沒有接獲過尹衍樑之檢舉函,但也證實,江宜樺去年四月接獲法務部報告,指廉政署發現葉世文疑似向營建廠商要求不當利益。當時江宜樺的作法是要求內政部長李鴻源立即調整葉世文職務,葉不願調非主管職,提前於六月初退休,還風光到桃園縣出任副縣長。

在這過程中,暴露出政府用人缺乏積極防弊機制的兩大問題。一是江宜樺應要求廉政署加快偵辦動作,甚至要求檢調加入偵查行列,也應堅持葉世文要調職處理,而非「私了」似的讓葉提前退休,還到桃園縣政府胡作非為,進一步在八德合宜住宅案收賄。

其次,一個在中央政府風評有問題的人,轉任地方政府高官,竟然沒有預警機制,令人匪夷所思。廉政署、內政部政風處,與桃園縣政府政風處之間,顯然缺乏縱向與橫向聯繫機制,讓縣長吳志揚或桃園縣政風處錯失防弊時機。對此,廉政署相關官員避談此問題。

律師陳長文10日投書媒體,也認為葉世文在營建署被逼退,卻能在桃園受聘,這似乎也顯現若干制度漏洞;他並建議政府,可以思考建立中央、地方政風參考資料庫的互聯機制。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為防止下一個葉世文再出現,政府的防弊措施,有必要再加強。

(郭淑媛)

他山之石

比照香港,才能讓官員不敢索賄政府為了杜絕公務人員涉貪,2011年於《貪汙治罪條例》修法增列第六之一條,其中規定,檢察官調查涉貪公務員的過程中,若發現公務員本人或家人在犯罪時及其後三年內,有財產增加與收入顯不相當時,須就來源可疑之財產提出說明,無法提出合理說明,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一法條,即是「財產來源不明罪」。不過,同樣是財產來源不明罪,世界各國的立法精神不一。簡單來說,台灣是「官員被發現貪汙後,才須對不合理的財產提出說明;但在香港,廉政公署會常態性的對公務員平日消費及財產進行稽查。」業者認為,比照香港,較能防堵官員索賄、收賄的惡行。

據瞭解,若以立法精神區分,台灣現行的財產來源不明罪屬於「個案型」,先有貪汙案進入訴訟,才「推定財產有問題」,除台灣外,英國與新加坡亦屬此類;至於香港則屬「經常型」,廉政公署必須常態性蒐集公務員「所得與生活水準顯然不相當」的證據,澳門目前亦採此類作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50

碧桂園偽造政府公章辦預售證 地產項目鋌而走險拷問考核機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151.html

對周轉率和回款周期的極致追求,讓碧桂園(02007.HK)最終觸碰了法律的紅線。

5月4日下午,一份出自廣西南寧五象新區規建局辦公室的通報,讓碧桂園這輛高速列車遭遇尷尬。根據通報,碧桂園南寧天璽灣項目為了銷售搶跑,在未能達到預售條件的情況下偽造證明辦理了預售許可證。

網絡資料圖

據悉,涉案項目已經在“五一”前完成了首批銷售,收金6億。

晚間時分,碧桂園集團發布的聲明顯示,廣西區域南寧項目公司“采取非正常手段辦理預售證”屬實,且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協助調查。碧桂園集團也成立了特別調查小組。

多渠道消息顯示,該案件已在南寧市公安局良慶分局接受調查,最終將如何演變目前還不得而知。該事件極有可能成為碧桂園自2007年“零地價”風波後所遭遇的最嚴重品牌危機。

偽造證件騙辦預售證

南寧天璽灣,是碧桂園進駐南寧的首個項目,於2015年7月24日公開競得,地塊總成交價4.56億,占地約100畝。定名為天璽灣,顯示碧桂園試圖將此項目打造為集團旗下偏高端的產品。但該盤剛剛步入銷售階段便踩到了政策法規的地雷。

網上流傳的五象新區規建局辦公室印發的全名為《關於碧桂園偽造我局公章違規辦理商品房預售情況的通報》文件披露:“碧桂園公司偽造我局公章及科室負責人簽名,持偽造現場進度核驗表在市住房局違規辦理了天璽灣項目4#-7#、9#樓商品房預售證。”

據稱,該局已就碧桂園公司偽造公章及簽名一事進行了報警處理,並將碧桂園公司列入黑名單,停辦該公司在該局的一切審批手續。

而另一份由廣西南寧五象新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規劃建設局發布的文件也證實了此案已在公安機關調查處理。

公開的消息顯示,天璽灣已在南寧市住房局取得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並在4月底開盤銷售,首推產品正是被曝違規造假騙辦預售證的4#-7#、9#樓。開盤當天,火爆的場面曾經在網上大面積被刷屏,並一舉制造了銷售6億的佳績。

截至目前,核發天璽灣《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南寧市住房局暫時未就此事表態。已經核發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是否繼續有效,以及違規銷售的房源將如何處理,暫時不得而知。

唯有已經購買了天璽灣的業主陷入迷茫。有當地媒體披露,天璽灣的售樓現場已經有多個業主前去詢問。

對此,碧桂園方面表示,會積極配合政府部門調查此事,以及對事件造成的損失負責。同時,公司將加快施工進度,確保盡快達到辦理預售許可證的形象進度,依法依規重新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考核機制或是違規動因

對於碧桂園在南寧首個項目遭遇的滑鐵盧,一位在當地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的人士評論稱,按照當地規定,只要樓盤施工進度達到基礎並造起地上二層,便可以獲得預售許可,該規定相對一線城市來說已非常寬松,碧桂園搶跑或許另有原因。

而碧桂園對於事件調查結果所發的公告稱:天璽灣項目的4#-7#、9#(共5棟樓)進度尚未完全達到南寧當地預售條件,項目開發報建部新進員工趙某某、吳某某在未向領導匯報的情況下私自虛報了4#-7#、9#(共5棟樓)的《商品房預售許可實地查看表》,違規辦理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網絡資料圖

該公司稱,涉嫌造假的兩名員工均是新人,並已向當地派出所和有關政府部門自首,等待有關部門的處理。

但5日早間,一名自稱碧桂園涉事員工的趙某某在其朋友圈刷屏,稱並未自首,且造假事件並非其個人在沒有匯報的情況下的私自行為。對此,碧桂園方面未給予更多說明。

事實上,大多數業內人士也對“私自行為”之說表示懷疑。上述南寧的房地產從業人員便質疑,一個小員工不可能也沒有動力在未獲得上面授權和首肯的情況下去造假。

一名曾經就職於碧桂園的前員工評論稱,公司在項目進度的節點上有嚴格的考核規定,會逼迫大家在一些細小的事情上做靈活處理。“一邊是公司追進度,一邊是地方政府辦事效率低下,我們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會做一些無傷大雅的處理,如果什麽都嚴格按照規定來,光走完報建流程都要大半年,是不可能做到半年開盤銷售的。”

網上流傳的趙某某朋友圈

而這里所謂的考核,指的是碧桂園基於對高周轉的追求而對項目進度設置的一些硬性規定和獎懲措施,例如從拿地到開盤要盡量快,最好半年甚至三四個月就開盤,例如項目要盡量在一年時間做到現金流回正等等。

一直以來,碧桂園以快速周轉作為核心競爭力。該集團首席財務官吳建斌曾透露,碧桂園集團的周轉率在1.7到1.8左右,已經遠遠高於同行平均水平,而公司正努力將周轉率做到2這一極致狀態。

目前,碧桂園在旗下項目中實施“同心共享”計劃和“成就共享”計劃,無論總部還是區域公司、項目公司的管理層,都與項目收益直接掛鉤。項目的現金周轉越快,內部收益率越高,管理層的獎金也就越高。

從南寧天璽灣的進度來看,該項目自去年7月拿地,到今年4月底首次銷售,時間周期已達到10個月,要想實現1年時間正負為零,剩下的時間並不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