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聯營公司美化報表法(留言回覆)


Knman:


湯兄,有野又想問問
見你們提到私有化,想問問283,主席增持公司股份到95.幾%都不用全面收購公司嗎???都好耐la
同埋想問問一般地產公司的長期負債係唔係一直都好高?
因為見佢d市盈率,負債......比同業好,有留意開


greatsoup:





knman:
這主要是因為它在2007年供可換股債及換股權導緻的,所以如這批可換股債及認股權兌換,他的持股比例會下降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29/LTN20070629148_C.pdf

因為地產公司發展一個地產的項目,最少都需要一兩年,但需要作一定前期投資才可以賣,故有一段時間的空窗期,故極依賴的長期的融資,所以長期負債一般較高。

由於這樣,香港地產公司發明了一樣項目融資的技術,由一家A上市公司持有49%,自己的B上市公司持有49%,其他人持有2%,從而在會計上隱藏負債,令報表好看,增加融資的能力。


Knman:


本人有點笨,想問過明白:
例如一個地產發展項目要借$100,a,b 2間公司各佔項目49%,其他人佔項目2%
a公司 和 b公司 也會有$49的負債吧??
是否隻是找其他公司幫手借錢??
是否隻是隱藏了51%負債??
如果50/50%,or 51/49% 又會如何??
為何其他人要佔項目2%???其他人應該是地產公司的人吧??
到項目完成後地產公司要將49% 利潤/損失 分給人??
有請師兄賜教!感激!!!


greatsoup:


49%是聯營公司,所以隻要在資產上攤佔聯營公司權益一項即可,過50%,就是附屬公司,要把資產及負債併入報表。

Knman:


想問問是否就一些項目開一間公司?
用這間聯營公司借錢?
如果公司要開聯營公司會否有公告?(需要聯營都應該是大項目,投資得一舊錢相信都會公告)
想問問 如果聯營公司有損失有需要向公眾交代嗎...如果有2間老千上市公司隨便找個項目開一間聯營公司之後買入股東的資產...會有公告/新聞嗎?


greatsoup:
1. 是。


2. 無錯,如果不用,那如何用OPM做生意,把生意做大。如果投資夠大,就一定有公告。

3. 如果超過聯交所披露的界線,一定要披露,不然年報都會發現到一些的。


4. 至於利潤,你可以由你自己持有2%和另外旗下—間上市公司持有49%,所以獨佔利潤不是問題。

假設A公司持有購入項目公司B。

A公司總資產100,負債20,淨資產80。
B公司總資產1,000,負債900,淨資產100。

若A公司購入 49% B公司,作價以淨資產釐定,並假設A公司有足夠現金購入B公司。
那報表並無變化(當中49為會由現金變作聯營公司權益),負債比率是25%(20 / 80 x 100%)。

若A公司購入 51% B公司,作價以淨資產釐定,並假設A公司有足夠現金購入B公司。

報表的資產變作1,049 (100-51 +1,000),負債變作920(20+900),淨資產仍是80,剩下的列作少數股東權益,即49(100 x 49%)。

那負債比率變為1,161.25% (920/80x 100%)。

到B公司賺1,000元的時候,雖然購入51%及49%賺錢的差別隻是20元(1000 x 51%-49%),但報表的數字會變成(假設A公司無賺錢,此外B公司賺的錢都在資產上體現):


49%方法: 資產590(聯營公司權益100+1,000 x 49%),負債20,淨資產570元,負債比率3.51%(20/570 x 100%)。

51%方法: 資產2,049(1,049 + 1,000),負債無變化,仍為900,淨資產變作590,少數股東權益變作539((100 + 1,000) x 49%),負債比率為152.54%(900/590 x 100%)。

由此可見,負債大的公司不併入報表,會起到美化報表的作用,令負債率降低。

如旗下附屬公司,負債大,淨資產少,最好方法,都是分為3方持有,這樣自身借到錢,旗下公司都借到錢。


clclc兄稱:


湯兄, IAS27 改了例, 介定是 Subsidiary Company or Associate Company 入賬方式, 不再隻是單純看股份比例, 而是看 控制權 ( Control ).

ISA 27 CONSOLIDATED AND SEPA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

[IAS 27.13] Identification of Subsidiaries

Control is presumed when the parent acquires more than half of the voting rights of the enterprise. Even when more than one half of the voting rights is not acquired, control may be evidenced by power:

1) ver more than one half of the voting rights by virtue of an agreement with other investors; or

2) to govern 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policies of the other enterprise under a statute or an agreement; or

3) to appoint or remove the majority of the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r

4)to cast the majority of votes at a meeting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佢地會唔會要做多一場戲, 去說服核數師,他們沒有控制權,用聯營公司方式入賬。


greatsoup:

我想真是可以做多些東西。雖然現在具控制權則可以,但是相反來看,現在不隻超過50%,連超過50%都可以玩,會計簡直為這些人而設呢。

我們把不是上市公司的人,但是是他們私人公司人放入去,又或是找些等錢使的社會賢達就可以。那就是不是實際上可以控制到,但是表面上我們是不能控制。

不過這就要再多一重功夫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8

獨家踢爆 富味鄉刻意美化財報 覬覦90億上市暴利 一滴麻油暗藏的炒股陰謀

2013-11-04  TWM
 
 

 

一個被刻意美化的財報數字,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炒股陰謀。

他深知,麻油賣再多都賺不了大錢,只有透過股票上市,才有可能成為巨富,一連串的造假謊言於焉展開。

混充油事件爆發後,本刊深度解讀富味鄉的財報與公開說明書,揭開董事長陳文南不為人知的貪婪運作……。

製作人.郭淑媛 撰文.梁任瑋、張弘昌、林麗娟 研究員.黃家慧、蔡曜蓮股票市場,有股令人無法抵擋的金錢魔力!一家有賺錢能力的公司,放到股票市場,只要能得到投資人青睞,就能獲取高達二十或三十倍的本益比。換句話說,半澤直樹的「十倍奉還」一點都不夠看,在這裡,是「二十倍奉還」!

這二十倍暴利的誘惑,讓富味鄉董事長陳文南鋌而走險。他深知,靠著賣一瓶瓶的麻油,再怎麼樣都無法變成巨富,唯有進入資本市場,才能「美夢成真」,這也讓他走上了知法犯法的不歸路。

在富味鄉以棉籽油混充事件爆發之後,本刊深入解讀富味鄉近三年的財報與公開說明書發現,在亮麗財報背後,竟暗藏著不為人知的炒股陰謀。近一千個日子以來,陳文南透過四大手法,意圖謀取上市後的暴利。

這暴利到底有多大?答案很驚人,富味鄉上興櫃時資本額是四.九五億元,掛牌前後增資三次,估計將來如果順利上市,市值有機會膨脹到九十億元。九十億元,這個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數字,不斷蠱惑著陳文南,一步步進行致富計畫。

這故事,得從他接手父親陳百川的製油廠談起。

富味鄉前身是陳百川於一九六五年創建的建發製油廠,一九八三年,年僅二十六歲的陳文南接下這家彰化縣芳苑偏鄉小油廠,靠著一百萬元資金,成立富味鄉食品公司。

二十多年來,陳文南內心唯一的目標,就是要完成父親「走向資本市場」 的遺願。近十餘年,他毫不手軟砸下重金,花了近一億元改善生產流程,並參加ISO國家認證、GMP認證;二○○九年並通過CAS台灣有機農產品加工品認證,是全台第一家通過有機芝麻製程驗證的芝麻廠商,更進入里仁有機連鎖店販售。種種作為就是為了博得消費者認同,把富味鄉品牌做大。

一○年,富味鄉以品質優良獲得代表國家品質保證的磐石獎,以及象徵企業最高榮譽的金商獎後,陳文南不僅帶領公司攀上高峰,他的野心也跟著變大。

為何要摻棉籽油?

降低成本衝高EPS 上興櫃傳捷報 準備上市櫃領了獎後,他立刻轉頭變臉,從「金商」變成「奸商」。

把富味鄉推往上市之路,是既定目標,陳文南很清楚,如果要獲得資本市場認同,必須有漂亮的財報。

過去,富味鄉的毛利率平均都在一二%左右,並不特別出色;但是就在上興櫃前一年,也就是一一年,毛利率突然攀升到一四.八%,一二年更突飛猛進飆升到近一九%,成長了近六成。不只毛利率大幅增加,營業利益率也同步上揚,一○年只有二.四%,一二年暴增為九%,成長近三倍。

至於為何毛利率與獲利大幅成長,富味鄉在一二年公開說明書指稱:「一一年營業毛利較一○年增加,主要係一一年度原料進貨成本與一○年度相較為低所致。」本刊查詢國際與台灣芝麻的原物料價格,自○八年之後,價格均呈現大幅上揚趨勢,公開說明書指稱原料進貨成本降低,根本是謊言。

毛利率這麼高,的確令人匪夷所思,因為與富味鄉有競爭關係的大統益與福懋油,毛利率都只有三.五%到五%,富味鄉卻近一九%,約是同業五倍,如果不是摻廉價油(棉籽油),不可能這麼高。

製油同業說,「做油這行只能勉強過得去,要想賺多,除非是壓低成本才有可能;一般芝麻油還是會調入沙拉油,一瓶油正常比率是芝麻占兩成,其他油脂占八成,富味鄉有此暴利,應該是芝麻比率低於一成。」此外,獲利數字也呈三級跳,一○年,當時還沒有進口棉籽油,稅前獲利只有六千五百萬元,到一一年暴增至一.六億元,一二年更跳升到二.一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一○年為一.六一元,但是一一年添加棉籽油之後,飆升到三.四九元,一二年也維持三.七一元的水準,一三年光是上半年就高達三.○七元(若依除權後股本計算為二.五八元),法人更預估今年全年可望上看五.五元。

對照陳文南坦承,富味鄉自一一年起,三年來進口棉籽油五千八百噸,只有一八五二噸棉籽油用於外銷,另二五七八噸用於內銷,添加於二十四項產品中,足證陳文南為了美化財報,竟把腦筋動到造假上頭;關鍵作法就是,大量買進棉籽油加入芝麻油壓低成本,藉以提高每股稅後純益。除了棉籽油,陳文南的弟弟陳瑞禮接受檢方約詢時還供出,富味鄉有三款黑麻油摻了較低價的黃麻油。

果然,在用棉籽油大幅降低成本之後,挾著亮麗的財報,去年十一月,陳文南順利將富味鄉推上興櫃,他還預定今年底送件申請上市。

富味鄉在興櫃掛牌後,持續傳來「捷報」,今年前三季營收高達二十六.四億元,不只較去年同期大增四八.七%,更超越去年全年營收十六.三億元;股價也從興櫃掛牌的三十六元,一路升至今年九月十六日的八十四元高點,漲幅高達一三三%;市值更由掛牌時的十七.八億元,來到今年最高峰的五十.七億元;讓三十年前僅以一百萬元創業的陳文南三兄弟身價扶搖而上,財富暴增數十億元。

諷刺的是,在棉籽油風暴之後,富味鄉雖然被追討四.六億元不法獲利,對照他的身家,根本是微不足道。

如何保持高獲利?

疑以現金增資大買原料 塞貨讓營收暴增陳文南深知資本市場「獲利不能掉下來」的道理,他也透過各種方式增加手中現金部位,購買製油原料,因而累積大量庫存,存貨金額由一二年下半年的七.二七億元,大幅攀升至一三年上半年的九.四九億元。

證券界人士揣測,有些公司為了創造業績,經常把貨塞給經銷商,製造假交易,可以立即認列營收,這是資本市場典型營收灌水手法。就富味鄉而言,今年上半年的存貨與應收帳款同時增加三成與四成三,顯然陳文南為了讓公司順利掛牌,富味鄉的營收與獲利很可能是塞貨而來,藉此手法來美化財務報表,也讓公司股價一飛衝天,和胖達人的炒股案有異曲同工之處。

資本市場推升股價與市值的魔力,就像興奮劑般讓人無法戒除,也讓陳文南愈玩愈大。這兩年,他藉由大舉現金增資與向銀行借貸方式,提高手中現金部位,作為購買棉籽油的銀彈。

富味鄉光是一一、一二年與今年上半年,前後辦理三次現金增資,募集金額分別是二億元(每股溢價二十元)、九千八百萬元(每股溢價二十八元)、二.二七億元(以每股四十六元溢價發行),加上一三年上半年向銀行借貸二.一五億元,使得現金與約當現金部位由一二年上半年的一.八九億元,攀升至一二年下半年的二.六八億元,一三年上半年更增加為五.三七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三次現增大多數由陳文南家族認購,顯然他已經從資本市場嘗到甜頭,透過增資,有意印股票換鈔票,準備坐享日後股票上市的利益。

怎麼墊高股價?

編織中國夢 拉抬成市場熱門股並不難有了高獲利成長當靠山之後,想要衝高上市價格的富味鄉,下一步就是拉高投資人的「本益比」預期。於是,陳文南開始找題材,編織美麗的「中國夢」故事。

從○六年開始,富味鄉就在中國進行擴廠與購併,一一年投資了上海富味鄉奉賢廠後,產能一口氣增加十倍,擴大中國芝麻製品製造銷售與油品裝罐業務,且百分之百內銷,中國全聚德、鼎泰豐、海底撈等連鎖餐飲業都是它的客戶,光是一一年就認列了來自中國的新台幣三三七三萬元獲利。

陳文南曾公開表示,在中國芝麻油事業持續成長下,富味鄉去年合併營收為二十五億元,對照當年未合併前,台灣營收十六.三三億元,足見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龐大的中國市場內需夢,讓富味鄉的興櫃轉上市之路,更增添許多想像空間。

如果細看富味鄉近三年來的財報,赫然發現富味鄉積極操作食品股股王佳格股票,且大賺七千萬元。市場人士研判,陳文南會想進出佳格,想必對佳格有深入研究,甚至不排除想循佳格在食品股的地位和評價,來拉抬富味鄉掛牌後的身價。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顯示,佳格去年EPS三.九二元,今年上半年為一.五八元,以目前股價約九十二元換算,全年本益比約二十九倍;而富味鄉去年EPS三.七一元,今年上半年大幅拉升到二.五八元(依除權後股本計算),未來掛牌後一旦和佳格比價,股價將有機會衝到一五○元,成為食品股股王,市值將高達九十億元。持股占六成的陳文南家族,將一舉成為巨富。

尤其佳格股本高達六十六億元,而富味鄉不過六億元,籌碼輕、好拉抬,要成為市場熱門股並不難,可惜陳文南為衝高獲利不循正道,現在反而無法獲得投資人認同。

富味鄉的股權,幾乎集中在陳文南家族手中,他與弟弟陳瑞禮、陳錫銘不僅成立宏貿、瑞宇、全景三家投資公司掌握股權,三人並在五席董事、二席監察人中,擔任兩董一監,陳文南家族持有富味鄉股權就高達六成。

如何增加公信力?

拉攏學者與官員 公開說明書謊稱「重視食安」值得注意的是,陳文南善於拉攏教授、會計師與退休政府官員等有力人士,來替他的芝麻油加持。不僅請來台大農化系榮譽教授李敏雄擔任監察人,也邀經建會前副主委葉明峯、中華民國關稅協會理事長蔡俊彥、利眾貿易公司董事長王清水擔任獨立董事。

今年年中,富味鄉新任董事、監察人名單更赫見曾擔任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的國營事業台船董事長賴杉桂,華僑銀行副總經理謝榮桂也代表陳文南個人的投資公司宏亮投資出任監察人。但詭異的是,賴杉桂、謝榮桂六月二十八日當選,七月九日就辭職,上任短短十天就閃人。

富味鄉爆發黑心油風暴,無論是曾任或現任董監事皆臉上無光,紛紛撇清關係。本刊向賴杉桂查證,賴桂杉說,他原本認為卸任政府職務後可以出任監察人,但查了法規發現,台船的職務也不能兼任,因此馬上請辭富味鄉監察人。

他並強調,只到過富味鄉辦公室一次,沒有到過工廠,也不了解其業務。現任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副董事長葉明峯,十月二十七日也公開向社會道歉,表示未來會斟酌是否續任獨董。

不過,李敏雄則遭立委質疑不但擔任富味鄉研究總監,○八年起還出任富味鄉監察人,一二年還受衛生福利部委託擔任「市售包裝調和油標示符合基準之研究」計畫的審查人,根本是球員兼裁判。李敏雄第一時間受訪指出,已在七月初辭去富味鄉監察人,自己只是研發顧問;但富味鄉今年七月十七日公告訊息,李敏雄接任富味鄉香港子公司金籽公司的代表人,顯示與富味鄉關係頗深。

另一方面,為了取信投資大眾,富味鄉更在一一年上興櫃之前,更換了會計師事務所,由原本長期簽證的台中富鋒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更換為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外界質疑的是,富味鄉營收、毛利飆升,簽證會計師竟毫無察覺?資誠與富鋒均表示,依法不能對客戶事宜發表評論。

不過,富鋒元老級的會計師洪敏章在今年六月成了富味鄉新任董事,實際處理財報會計事務的林益民竟成監察人,足見與富味鄉關係友好。

而為了取信投資大眾,富味鄉在公開說明書上白紙黑字寫著:「本公司一向秉持專業和誠信的經營原則」、「玉米油與棉籽油以外銷為主」;談到競爭利基更強調,「食品安全受嚴格重視」、「以提供國人健康優質的產品為業務發展的主軸,透過持續不斷的開發及科學技術的研究,發展出滿足各種顧客的新產品。」同時還大剌剌地說:「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塑化劑、瘦肉精等議題相繼發生,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將更趨積極,故未來天然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將更加被消費市場重視。」「因芝麻漲價、供應量緊張等因素的影響,偽劣品於銷售市場流竄之情形,這種問題將會長期存在。」對照富味鄉被查出摻廉價油,更是諷刺。這也顯示,為了衝高獲利,陳文南謊話連篇。

事發之後毫無悔意

至今仍推託僅是「產品標示出問題」而對於富味鄉第一時間說謊,指摻棉籽油產品沒有內銷,陳文南事後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部門主管統計棉籽油相關資料有誤,是嚴重疏失,但絕非惡意。」犯後態度不佳。

且事發至今,陳文南從頭到尾都不承認為降低成本,在產品摻偽假冒,欺騙消費者,更不曾為此公開道歉,只是一再強調是「標示不符」。富味鄉公司網站發表的聲明仍強調,「因產品標示問題,而延燒擴大,造成客戶、消費者與社會驚恐,富味鄉深感抱歉。」明明是摻假,卻硬說是標示不符,實在令消費者難以接受。

富味鄉股價過去十天大跌四八%,股價從最高八十四元,到十月二十九日腰斬到只剩三十八.二五元,市值蒸發二十七億元,只剩下二十三億元。

儘管陳文南強調不會停止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但資本市場是一翻兩瞪眼的金錢遊戲,看似順利的上市夢,在開香檳慶祝前卻爆發摻假油事件,毀了辛苦經營的商譽,也讓投資人信心大失,陳文南九十億元的暴富夢想,終成泡影!

富味鄉

改組時間:1983年改組為富味鄉

董事長:陳文南

主要業務:生產芝麻油、芝麻醬、芝麻粉年營收:16億元(2012年)資本額:4.95億元(2012年)特別表現:全球第一家芝麻全產品生產公司、芝麻單位產值全球第一混充油衝獲利 圖謀90億上市暴利——富味鄉美化財報四大手法

手法1.為提高EPS

摻廉價油降低成本

2011年起大量使用棉籽油壓低生產成本,藉以拉高EPS,圖謀上市後90億元的市值效益。

手法2.現增備銀彈

塞貨美化營收

三年現增三次,作為購買棉籽油的銀彈,再大量塞貨給供應商讓營收大增。

手法3.編織中國夢

吸引投資人追價

積極在中國購廠,產能一口氣增10倍,利用中國題材將股價拱上百元。

手法4.拉攏學者

公開說明書強調食安

請來台大農化系榮譽教授李敏雄、經建會前主委葉明峯,以及台船董事長賴杉桂當董監事。

1983年

100萬元創業

2011年

開始為上市鋪路 市值8.3億元

2012年

11/26掛興櫃 市值24億元2013年10/25 市值50億元

預估

2013年底上市

未來富味鄉掛牌後,若比照目前食品股股王(佳格)的本益比,股價有機會衝上150元,市值將會超過90億元

有力人士充斥

監督機制何在?

——富味鄉董監事名單

職稱姓名身分

董事陳文南富味鄉董事長董事陳瑞禮陳文南弟弟董事陳錫銘陳文南弟弟董事洪敏章富鋒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

(前簽證會計師)

獨立董事葉明峯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副董事長、經建會前副主委獨立董事王清水利眾貿易董事長獨立董事蔡俊彥中華民國關稅協會理事長監察人王添定富味鄉大股東、明鼎工業董事長監察人林益民富鋒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

(前簽證會計師)

監察人王伯鑫東亞證券董事長

資料來源:經濟部商業司

一桶混充油

不法獲利4.6億——富味鄉摻廉價油大事紀2009/11富味鄉三種黑麻油開始摻入黃麻油。

2011/07因應國外客戶要求代工,開始進口棉籽油精煉,發現棉籽油適合當調和油,開始在油品摻入棉籽油。

2013/10/21衛生福利部次長許銘能指出:國內進口粗製棉籽油只有大統(四成)及富味鄉(六成)兩家。

富味鄉執行副總經理林秀蓉開記者會表示,所有使用棉籽油產品全部外銷。

2013/10/23新北市衛生局發現富味鄉進口棉籽油僅32%外銷,其餘流向不明。

2013/10/24 富味鄉董事長陳文南承認國內24項產品中添加棉籽油,調和花生油添加花生香料。衛生局重罰800萬元、下令25項標示不實產品全面下架。陳文南以250萬元交保。

2013/10/25陳文南弟弟陳瑞禮被列被告,承認公司三款黑麻油摻黃麻油。

2013/10/26 衛生福利部擬向大統追討不法所得18.5億元、富味鄉4.6億元

金商變奸商

打敗國家掛保證!——富味鄉歷年所獲認證1998 通過ISO 9004國際品質認證2000 通過ISO 9002:1994國際品質認證2003 通過ISO 9001:2000國際品質認證2004通過HACCP食品安全衛生體系認證2009通過芝麻醬產品食品GMP認證、CAS台灣有機農產品加工、ISO 22000:2005認證2011產品導入TFDA加工食品追溯網建立生產履歷、通過英國零售商協會食品技術標準BRC認證

資料來源:富味鄉網站

輕信財報大賠的投資人 如何求償?

因輕信富味鄉亮麗財報而慘賠的投資人,急於尋找求償契機,投保中心處長楊順生表示,富味鄉案和過去投保中心經常受理投資人因「財報不實」或「非常規交易」,致使投資權益受損的情況不同;富味鄉所涉及的可能是「資訊傳達不實」,投保中心必須等檢察官起訴之後,針對起訴內容與事實,才能有進一步動作。

另外一種投資人可寄望的途徑,則是由興櫃主管機關櫃買中心與金管會證期局在第一線了解後,研議確保投資人權益的處理方案。 (劉俞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702

藉併購美化帳目 股領袖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8/05/%e8%97%89%e4%bd%b5%e8%b3%bc%e7%be%8e%e5%8c%96%e5%b8%b3%e7%9b%ae/

筆者於上兩個星期談討過如何利用併購活動營造估值低廉、盈利大幅增長的假象。繼上次談過原理之後,今次則想深入一些,透過例子向讀者們公開揭露如何「收買」每股盈利的增長。

先假設有公司A和公司B。它們各自的每股盈利、股價、市盈率、已發行股數、總盈利及市值已詳細展示在下表當中。

螢幕快照 2016-08-05 上午10.48.49

(表一:公司A及公司B的背景資料。筆者自行整理。)

相信讀者們對於上述數字及它們的計算方法並不陌生。當理解兩者的數字後,現在假設公司A深知未來盈利前景有限,以現價$20計算,市盈率已高達20倍,根據坊間智慧,公司A現價毫不便宜。為了繼續吸引股東進場,公司A便希望透過財技手段,致力營造增長假象,讓其不滅的增長神話繼續。誠如筆者前文所言,透過收購低市盈率的項目或資產,有助溝淡自身的市盈率,出現增長盲點。在這個例子中,公司B明顯就是市盈率較低的項目,所以成為了公司A的收購對象。

公司A價值$2,000,而公司B只值$1,000,假如A要收購B的話,A只需發行50股,其股份價值便可足夠收購B。因此,當收購完成後,新公司的已發行股數將變成150股。理論上,兩者合併之後,新公司的價值就是兩者相加,所以市值會變成$3,000,總盈利亦會隨之上升至$200水平。

問題來了。對於新公司而言,總盈利$200元,而已發行股數則變了150股,等如每股盈利為$1.33,而假設股價不變,合併後新公司的市盈率便會拉低至15倍左右,以反映每股盈利出現了增幅。這個情況已在下表「真象」一欄中展示出來以供讀者參考。

螢幕快照 2016-08-05 上午10.49.05

(表二:合併後新公司的兩種演繹方法。筆者自行整理。)

可是,真象當然不會輕易被市場發覺,或者懂得背後數學原理的人始終不多,大部分投資者則會被蒙在鼓裡,錯信併購陷阱,漸漸墮入「假象」一欄中的解讀方法。首先,坊間評論員、大行、基金經理等若然沒有撇除公司收購的因素,便會直接以為公司錄得33%的盈利增長,自然繼續賦予公司高估值水平,所以市盈率並未會如「真象」一般大幅拉低,總盈利$200元而市盈率不變,間接令新公司的估值推升至$4,000元。在已發行股數不變的情況下,股價相等於$26.67。

兩者直接比較之下,「假象」的影響可見一斑,最直覺以為公司來年繼續會有高增長,令市場對於其股票趨之若鶩。這樣不但令股價大幅偏離了其合理價值(幅度足足三成!),更順帶令公司整體市值含有不少水份。針對這多餘出來的$1,000元市值,管理層可以透過配股、向銀行尋求更多融資額度等,順利將市場錯估、虛空的價值部分轉換成實際的利益。如是者,當公司獲得更多貸款額度,轉過來又將該筆款項投入併購之中,形成循環效應。遇上財技高明者,收購後進行若幹粉飾帳目繼而分拆上市,只要在marketing方面多下功夫,聯同財演界別等發表報告落力唱好,又是另一條好漢。相比專註本業,這些利益才是王道。

當市場上的低市盈率項目已成稀有資源,公司難以尋找新項目時,這股「增長動力」一下子消失了,「出得嚟行,預咗要還」,盈利表現自然出現急劇倒退,將以往多年來所「透支」的盈利真象全部反映,等同正式爆煲。因此這種公司在好景時,通常都能成為基金愛股,集萬千寵愛在一身;但稍有差池之時,這種「化妝」神技便會向股東反噬,一次便可令股東輸得血本無歸。別以為上述動作是財技股細價股的專利,在恆生指數成份股當中,有不少股票過去也曾以這種方式存活,可是都沒有好下場。如今又有一隻新晉「股王」,其生意模式或多或少與上述例子有不謀而合之處,其下場如何,筆者拭目以待。

歡迎到我的專頁作進一步討論及交流:

「股領袖」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ocksleader

(利益申報:於執筆時,筆者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勸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983

【專題籽】美化變醜化 屯門公路植物枉死

1 : GS(14)@2016-11-10 08:03:53

荃灣區議員陳琬琛身處屯門置樂花園,該處也有同類植物牆,他認為護養綠牆浪費人力物力,建議政府以壁畫或展板取代。



【專題籽:易零壹綠】屯門公路發生大屠殺,傷亡慘重,過萬受害者葬身黑色垃圾膠袋中,手法殘忍。我寫的不是小說,是現實。現實總是離奇過小說,一株株矮種蚌花、短葉虎尾蘭及金邊虎尾蘭在車來車往的公路旁慢性中毒,近乎斷水,從翠綠變成枯萎,死相醜陋。



親眼在屯門公路目睹成千上萬的植物乾枯,被丟在一旁,然後又看到其他「壯丁」被安裝上隔音屏,即將犧牲,sad到唔識講。荃灣往屯門方向的屯門公路裝置多個隔音屏障,路政署去年年底重建部份公路路段,順便搞綠化,問題係喺數以公里計的屏障種小型植物,同處死佢哋根本零分別。每天都會乘車經過的荃灣區議員陳琬琛,近日發現植物枯萎情況嚴重,部份綠化面板上的數百株植物無一生還,即使其他有些仍未完全枯死,都已半隻腳叉入鬼門關。



每棵植物的生長空間極小,又吸盡廢氣,死得好無辜。

路政署提到承辦商做護養工作及補種植物時會實施臨時交通管理措施,但貨櫃車、巴士等在旁風馳電掣,可能對公路上工作的工人構成危險,根本不值得。

數十袋植物魂斷公路,被棄屍路邊。


破壞環境增加堆填區壓力

部份路段的植物懷疑因凋謝而被悉數移走,一個個空洞讓人密集恐懼發作,美化變醜化,公帑就係咁樣白白浪費。陳琬琛說:「差不多一個月前開始,工人每日更換植物。啲植物無幾耐又枯萎又要再換,無止境咁換,好浪費納稅人金錢。」現場所見,五個工人把植物逐一放入拳頭般大的洞內,估計需要很久時間才能完成一塊面板,公路上有過百塊板,真係諗吓都覺得浪費人力物力。到底路政署做此綠化工程前有沒有先諮詢植物學家意見?記者去信查問,當局迴避問題,答案呼之欲出。路政署強調矮種蚌花、短葉虎尾蘭及金邊虎尾蘭「具耐風及耐旱特性,適合於公路旁生長」,這三種植物的確屬於粗生品種,可是部份屏障頂部傾斜,遮擋陽光,而且從植物的乾枯情況看來,水份似乎不足。路政署提到上月已完成安裝自動灑水灌溉系統,但現場難以查看系統在哪。部份剛完成補種植物的面板,當中有十數棵已長出枯葉。路政署另提及工人會施肥、清除野草和病害,但很多洞口都長有雜草,認真諷刺。記者更發現近屯門的一段公路旁,有上百袋打了結的黑色垃圾膠袋堆叠而放,解開後發現全是半枯竭植物,相信不久就會有垃圾車把植物送到堆填區。所謂的綠化工程,破壞環境,增加堆填區壓力,無數植物枉死,毫無成效。這類用生命去換取的表面美化工程,其實醜陋至極。



同一面板上有空洞、半枯植物,也有雜草,完全沒一點「美」。

置樂花園植物牆側有展板介紹屯門歷史,比枯萎綠牆好看得多。

部份路段的面板伶仃地只有數株植物,空洞極多,密集恐懼者要迴避,下面棵草都靚過佢。


此乃10月26日陳琬琛在屯門公路拍到的情況,他把照片上載到社交網站後,很多網民都表示工程浪費公帑。

記者:葉青霞攝影:許先煜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0/198281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47

稱緩衝區 鄉村旁再劃美化帶

1 : GS(14)@2018-03-19 04:56:57

【本報訊】政府在洪水橋新發展區新增逾2.5公頃「鄉村式發展」地帶,被質疑「明益」新界鄉紳,但其實政府在規劃新發展區時亦特別照顧原居民鄉村的需要,如在圍繞鳳降村、祥降圍、錫降圍、新屋村等多條鄉村位置,預留土地作「美化市容地帶」,更劃作非建築地帶,成為鄉村及新發展的緩衝區,有團體質疑此舉變相減少了可供興建公營房屋的用地。翻查土木署及規劃署在2016年發表的第三階段參與報告,當局回應公眾意見時指天水圍河道旁的擬議住宅發展,擬議地積比率是5至5.5倍,建築物高度為28至35層,已比在天水圍河道對岸的現有住宅發展一般為低,現有住宅地積比為6倍及建築物高度37至39層。

部份闊度達50米


不過,當局仍在新發展區大綱圖上增加在新建住宅與現有鄉村間的分隔距離,更加設美化市容地帶作為緩衝,該地帶闊約5至50米。當局稱為回應部份村民在第三階段諮詢的關注,在經修訂建議發展大綱圖上再重整了部份土地用途,除原先已規劃在鳳降村、祥降圍、錫降圍、東頭村、舊李屋村及新生村等美化市容地帶外,大綱圖上沿新李屋村、石埗村、橋頭圍及洪屋村邊緣再增設了「美化市容地帶」,更在洪屋村和橋頭圍鄰近地盤加入了6米非建築用地要求,以減低對居民的影響。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指雖然在鄉村與新發展之間設緩衝的做法以往新發展區亦有出現,但若該類土地面積太大,亦有機會犧牲了可建屋用地。他亦留意到部份在發展大綱圖上最終被劃為鄉村式發展地帶(V zone)的土地,在公眾諮眾期間往往標示為「RR4」用地,即「鄉郊住宅發展密度第四區」,並非直接列為「V zone」地,質疑當局是為了減少爭議。規劃署指該「RR4」用地說明用地可用作重置村屋用途,與鄉村式發展地帶規劃意向一致,並無改變。■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80319/203360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