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普京下令武裝部隊提高戒備示威烏克蘭 美俄對峙升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265

普京下令即日起俄羅斯部分武裝部隊提高戒備等級。美國務卿克里隨即警告俄羅斯“對烏采取行動將釀成大錯”,白宮也敦促俄方尊重烏主權,俄方回應“正計劃擴建國外永久性軍事基地”,美俄對峙火藥味兒逐步顯露。周三美元指數錄得一個月內最大漲幅,俄盧布繼續下跌。 當地時間周三(26日)京下令,從即日起俄羅斯西部和中部武裝部隊進行戰備水平突擊檢查,並提高戒備等級,以此作為對烏克蘭反對情緒的示威,軍事行動似乎一觸即發。烏克蘭事件近期對金融市場造成了較大沖擊,恐慌導致了市場中大規模資金流向避險資產。 但俄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仍堅持稱此次命令“並非主要與烏克蘭事件相關”,而美國國務卿克里隨即警告稱,任何幹預侵入的跡象對於美國來講都是不可接受的。美國白宮也發表聲明表示,作為“外人”,俄羅斯應該尊重烏克蘭主權,應該避免“挑釁性”的行動。 紹伊古表示,此次檢查將分為兩部分,將從今天一直持續到3月3日,被檢查的部隊包括西部和中部軍區的陸海空各兵種,包括空降兵部隊。此次行動將包括對武裝部隊戰備準備程度的測試、靶場射擊等內容。 目前,俄駐黑海艦隊已經要求官兵結束休假,進入戰備狀態。 克里敦促俄羅斯“要非常註意自己對烏克蘭事態的判斷。我們並不是在尋求正面沖突,只是要表明態度,任何國家的領土完整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俄羅斯也曾說過會尊重烏克蘭領土完整,我們認為俄羅斯信守承諾是很重要的。” 克里還表示,美國正在考慮給烏克蘭提供10億美元貸款擔保,在烏克蘭與IMF進行長期貸款協議談判期間幫助烏克蘭度過金融困境。美國提供的資金將成為烏克蘭接受國際援助的一部分,此外歐盟也在考慮提供15億美元貸款擔保。 克里稱,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采取行動將釀成大錯。據俄新社報道,俄方據此回應稱,俄方正在計劃在數個國家部署軍事基地,以此來擴大俄方在邊境以外的永久性軍事規模。目前,俄羅斯在前蘇聯國家之外僅設有一個海軍基地,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俄羅斯需要在全球戰略重要區域建立軍事部署,來擴大其全球影響力。 另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羅斯石油公司LUKOIL已經停止向烏克蘭敖德薩精煉廠輸送石油,最後一批石油於去年12月29日輸送完畢。2月24日,精煉廠主管Valery Chakheyev辭職,執行主管Sergei Kuznetsov和其它高管也紛紛離開。報道稱該精煉廠或將很快停止運營。 因烏克蘭動亂引發的金融市場動蕩進一步對俄羅斯盧布造成沖擊,周三俄羅斯盧布兌美元下跌0.8%: 美元指數當天漲幅創一個月內最大: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花旗集團內部連線中交易員們都在用此次事件與2008年格魯吉亞事件作比較。 事件回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召開當天,格魯吉亞抱著僥幸心理對欲獨立的阿布哈茲動武,認為俄羅斯會顧及國際影響不會直接出兵。結果大家都知道,俄羅斯果斷出兵,狠狠地教訓了格魯吉亞,在背後撐腰的美歐也沒敢做出什麽實質性回應。如果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這將是美歐最為擔心和恐懼的事情。 此前,英國《每日郵報》25日報道,在不到一天之內,一份呼籲普京出兵烏克蘭東部的請願書便收集到烏克蘭近10萬民眾的簽名。據悉,該請願書甚至附上一幅地圖,顯示出莫斯科連上烏克蘭東部地區的版圖,稱其可以成立一個新的國家,或者形成一個名為“新俄羅斯”的地區。該報據此評論認為,烏克蘭親俄地區的分裂主義跡象日益增大,烏克蘭局勢正在變得越來越危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45

美俄分別大舉軍演 隔烏克蘭本月“開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56

俄羅斯,美國,烏克蘭,普京,奧巴馬

烏克蘭政府軍打擊東部分裂武裝出現轉折、烏方指責俄羅斯軍事幹預之際,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和俄羅斯相繼決定本月舉行大規模軍演,西方與俄羅斯的文明“武鬥”即將開場。(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北京時間今日下午,據俄羅斯國家通訊社俄新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透露,俄軍戰略導彈部隊將在本月進行有關遠程核武器的大演練。預計將有4000余名俄羅斯現役軍人和約400支技術部隊參與,其中包括航空技術部隊。

路透等西方媒體認為,俄方在本周威爾士舉行北約峰會以前發布上述軍演消息,其指向意義明顯。預計北約會在威爾士峰會上同意成立一支上千人的全新快速反應部隊。

今日稍早,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本月的軍演從16日持續到26日,地點接近烏克蘭與波蘭的邊境,將有200名美國軍人以及1110名來自烏克蘭、阿塞拜疆、英國、加拿大、德國、波蘭、挪威、羅馬尼亞、西班牙等國的人員。

美國也在將坦克和600名士兵派往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參與10月的聯合軍事演習,替換輕型裝備的傘兵。

近來烏克蘭的局勢出現戲劇性的逆轉,政府軍在東部地區與分裂分子的激戰中受挫,而此前政府軍接近攻下東部重鎮。

上周華爾街見聞援引《華盛頓郵報》消息稱,為增加應對烏克蘭危機的北約軍力,英國等七個北約組織成員國將組建至少萬人的遠征軍。

不過,普京上周五就在講話中警告:

“我們的夥伴應該清楚,最好不要觸犯俄羅斯。我認為,目前沒有誰想要和俄羅斯展開某種大規模沖突。”

“我想提醒大家,俄羅斯是世界上一大核武強國。”

意大利媒體稱,前日普京還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通話時宣稱:

“如果我想做的話,俄軍能在兩周內占領烏克蘭首都基輔。”

前日烏克蘭國防部長Valeriy Galetey表示,烏方的軍事目標發生轉變,從鏟除東部分裂勢力變為抵禦俄羅斯可能廣泛入侵。他警告,歐洲面臨二戰來最嚴重沖突。俄方要的不只是親俄派占領地區,而是試圖進攻烏方其它地區。

昨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出席威爾士峰會的行程中臨時增加了中轉地,到訪愛沙尼亞。他在當地發表講話,安撫面臨烏克蘭危機威脅的波羅的海國家,重申北約對盟友的軍事安全承諾。

白宮的歐洲事務高級主管Charles Kupchan透露,與愛沙尼亞、拉托維亞和立陶宛三個北約成員國的總統會晤期間,奧巴馬正告俄羅斯

“想都別想在愛沙尼亞或是波羅的海的任何地區使用你們擾亂烏克蘭的那套手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609

法國向“伊斯蘭國”全面宣戰 美俄能否與法攜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810.html

法國向“伊斯蘭國”全面宣戰 美俄能否與法攜手?

一財網 方向明 2015-11-18 22:07:00

巴黎警方在18日的行動中消滅2名恐怖分子,另有7名嫌疑人被捕。法國的全面反擊已然開始,下一步,巴黎將試圖聯合美國和俄羅斯,給極端組織重重一擊。

13日的恐怖襲擊發生之後,法國和比利時警全球通緝在逃恐怖襲擊嫌犯。據報道,巴黎警方在18日的行動中消滅2名恐怖分子,另有7名嫌疑人被捕。法國的全面反擊已然開始,下一步,巴黎將試圖聯合美國和俄羅斯,給極端組織重重一擊。

突擊行動有斬獲

18日淩晨,警方根據情報在巴黎北部郊區Saint-Denis展開了三次突擊行動,主要目標為一名名叫Abdelhamid Abaaoud的主謀。其中,在一棟建築內展開的突擊行動中,一名恐怖分子在與警方對峙時引爆了身上的炸彈背心,而另一名則死於警方的手榴彈。

奧朗德密切關註行動之後稱,Saint-Denis的行動是向“伊斯蘭國”宣戰的進一步確認。隨後,他還宣布將會提出一項法案將目前的“緊急狀態”延長至三個月。

警方的突擊行動取得進展,但是在此之前的安保疏漏仍舊難以找到解釋。17日,一名律師稱,法國警方曾有三次機會在巴黎抓住此次恐怖襲擊的嫌犯,但是最終均放行。

法國警方曾於當地時間14日早,也就是襲擊發生數小時之後,在法國和比利時邊界攔下嫌犯之一——26歲、出生於布魯塞爾的薩拉赫(Salah Abdeslam)——並檢查其身份證件,但最終放行。據報道,薩拉赫在執行這次恐怖襲擊的過程中駕駛的是一輛借來的大眾Polo汽車。

當薩拉赫在襲擊發生兩小時後向朋友阿姆里(Mohammed Amri)說自己的車壞了,想跟他借車去趟布魯塞爾時,阿姆里並沒察覺任何異常。

為阿姆里辯護的律師澤維爾(Xavier Carette)表示,法國警方雖然在事發當晚曾三次攔下該車,但是最終均給予放行。

很顯然,警方也未曾料到,這輛當時順利通過檢查的車輛上坐著的竟然是這次襲擊事件的主謀之一。

此前,法國警方已經確認了7個參與自殺性襲擊的恐怖分子當中5個人的身份,其中有4個法國人,另一個身份顯示為持希臘護照的難民。

在巴黎發生系列襲擊事件之後,歐洲各國加強了安保,任何風吹草動都能令各國安全部門神經緊繃。17日,由於受到炸彈威脅,德國警方取消了原本在漢諾威舉行的德國和荷蘭之間的足球友誼賽,按照原計劃,默克爾將出席該場球賽。

同樣在17日,兩趟從美國飛往巴黎的法國航空班機在受到匿名炸彈威脅之後出於安全考慮被迫更改航線,機上700余名乘客安然無恙。

法欲聯合美俄加大攻勢

在城市以外的反恐戰場上,法國已經在過去3天里內對敘利亞北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實際首都拉卡進行了3次空襲。17日,俄軍也動用12架遠程向該地區的一些設施發射了34枚巡航導彈。

雖然俄法此前並未針對“伊斯蘭國”開展聯合行動,但是,法國總統奧朗德已經呼籲全球討伐恐怖分子。奧朗德24日將會出訪華盛頓,隨後兩天後到訪莫斯科,將分別同奧巴馬和普京會面,推動共同打擊“伊斯蘭國”的戰略安排。

但是,對於美俄來說,盡管俄方已經表態打擊“伊斯蘭國”的最佳方式就是和西方聯手,奧巴馬也對此表示同意,但是提出俄方需要在結束敘利亞內戰上做出努力,在此基礎上才有“更多合作的可能”。

克里姆林宮稱,普京已經和奧朗德進行過電話溝通,並已下令俄羅斯海軍和法國海軍建立聯系,共同以航母編隊的形式向地中海中部地區進行部署。

普京稱需要和法方制定一個“聯合海空作戰計劃”,法國國防部長德里昂也表示,“有可能”和俄羅斯進行聯盟。

此前,莫斯科已經正式承認,10月發生在西奈半島上空的俄航班墜毀事件是一起恐怖襲擊,導致224人死亡。

此外,伊朗總統魯哈尼也在和奧朗德通話之後表示將支持反“伊斯蘭國”的聯合戰線。

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國防部長會議上,德里昂請求歐盟啟動歐盟條約中的互助條款,即“如果成員國領土內遭到武裝襲擊,其他成員國有義務向遭襲國提供各種形式的援助”。該請求在得到了歐盟28個成員國支持之後首次啟動了該條款,對法國在敘利亞、伊拉克和非洲境內打擊極端分子的行動提供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支持。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07

歐洲反導系統收尾 美俄爭“勢”白熱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028.html

北約本月13日正式啟動了部署在羅馬尼亞南部的導彈攔截站,這令俄羅斯大怒,認為北約此舉對俄羅斯構成了直接威脅,因此,便在邊境地區增加兵力部署作為應對。外界的不安在於,雙方為了爭奪軍事存在的你來我往,將導致軍備升級,造成新的冷戰恐慌。

在羅馬尼亞啟用的導彈攔截站位於該國南部軍事基地代韋塞盧(Deveselu),該項目從2013年10月開始動工,耗資8億美元,設計意圖為抵禦中短程彈道導彈,這也是北約在歐洲的第一個陸上導彈攔截站。

據北約網站的介紹,設計這種代號“陸上宙斯盾(Aegis Ashore)”的導彈攔截裝置目的在於“偵測、追蹤、進攻和摧毀飛行於大氣層外的彈道導彈”,是宙斯盾導彈防禦體系的組成部分。

更令俄羅斯坐不住的是,第二天美國還宣布位於波羅的海沿岸的波蘭軍事基地瑞茲科沃(Redzikowo)的另一個導彈攔截站開工建設,並將於2018年完工。這意味著,北約在兩年後將在歐洲擁有兩座陸上導彈攔截設施。

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北約這一系列的動作,意味著美國在歐洲的導彈防禦體系進入收尾階段。

 

美國下的一盤大棋

從小布什政府到奧巴馬政府,在歐洲構建導彈防禦體系一直是白宮和五角大樓的一項重要任務。2009年,美國設計出了“歐洲分階段適應性方案”(European Phased Adaptive Approach, EPAA)。

該方案實際上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地中海永久性地部署裝備海基“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的軍艦,並在土耳其東部部署陸基防空雷達,對以色列的雷達進行補充。第二階段正是在羅馬尼亞的德韋塞盧空軍基地建設陸基導彈防禦系統,部署了雷神公司的地對空導彈,而第三階段則是剛剛宣布在瑞茲科沃空軍基地破土動工的第二個陸基導彈防禦系統。

導彈防禦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衛星偵測到導彈發射,然後利用雷達跟蹤導彈路徑,再利用反導系統發射攔截導彈,在空中擊毀目標。

目前,北約還在土耳其境內設置雷達,在西班牙部署了4艘美國的導彈驅逐艦,德國的拉姆施泰因還有北約在歐洲最大的空軍基地,還在丹麥和荷蘭的多艘軍艦上都安裝了雷達裝備。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稱,羅馬尼亞在建立北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兩個基地“將提升北約戰略部署和操作的能力”。這兩個基地分別是位於東南部的多國部隊總部和布加勒斯特的北約一體化部隊。

除了羅馬尼亞,北約還在立陶宛、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都擁有上述一體化部隊。這是一種非軍事化基地的小型軍事指揮部,主要任務是協助訓練和演習,為集體防禦計劃及北約聯合部隊的快速部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準備。

北約強調,該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有效保衛北約的歐洲成員國不受侵犯,針對的是來自伊朗和中東國家的威脅,而非俄羅斯。按照計劃,到2018年,北約的反導系統將覆蓋所有成員國,最終於2022年全面建成歐洲反導系統,包括雷達、陸基和海基的導彈攔截系統。

北約在羅馬尼亞南部軍事基地代韋塞盧的一處雷達設施

北約俄羅斯各執一詞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歐洲擴張軍事存在的做法長期以來被俄羅斯認為是一大心腹之患,俄羅斯對北約的主要訴求是,應該清楚地告知所部署的導彈和雷達的數量、型號和地點等具體信息,並且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固定下來,但是這些美國都沒能做到。

一方面,奧巴馬對俄羅斯在歐洲的軍事存在顯示“日漸增長的進攻性”而表示擔憂,另一方面,普京指責北約的導彈防禦體系並非意在保護歐洲,而是對俄羅斯的安全構成巨大威脅。

斯托爾滕貝格給出的理由是,無論是從地理還是物理角度上講,北約的反導彈防禦系統都不具備射落俄羅斯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不僅因為反導系統的數量少,也是因為它們離俄羅斯邊界要麽太遠,要麽太近”。

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稱:“毫無疑問的是,反導彈防禦系統對俄羅斯的安全構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威脅。”因為即便羅馬尼亞的反導系統威脅較小,但是北約的反導網絡不止這一個基地。

早在2012年,莫斯科就在安全會議上提出,在波蘭建設的導彈防禦系統足以構成對俄羅斯洲際彈道導彈的威脅。而且,有專家認為,到本世紀20年代,更美國一旦研發出更先進的導彈攔截武器,則能從美國本土的西部地區發射,攔截俄羅斯的戰略導彈。

普京增兵應對

面對北約咄咄逼人的態勢,普京稱,俄羅斯“將會盡全力維持戰略平衡,這是避免大規模軍事沖突的最可靠保障。”此前,普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北約東擴和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是俄羅斯與西方關系受損的主要原因。

於是,為了達到這種“戰略平衡”,俄國防部正在西部和南部邊境增派軍力,但不妙的是,美國和北約也表示將在中東歐地區加強部署以維持平衡。

根據北約的官方信息,目前北約在28個成員國內共有10個指揮和控制中心,其中就有5個集中在德國、比利時和荷蘭。、智庫、國際戰略研究院(IISS)2014年的數據來看,北約一共在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部署了1萬多人的兵力,以及將近500臺導彈發射器。但另一方面看,當時俄羅斯在西部和南部部署了14萬兵力、1600臺導彈發射器、1200架坦克和320架飛機。

2015年2月,斯托爾滕貝格又公開表示將可能把當時1.3萬的快速反應部隊兵力增加到3萬。近日,北約又放出消息,可能在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等地增派4000人的部隊。

而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本月初也表示,到今年底,俄羅斯將在西部和南部共新建3個師來制衡北約東擴,每個師約為1萬人。

最妥當的權宜之計

目前來看,北約正在按照其既定計劃完善著歐洲導彈攔截系統,最後和美國本土的導彈攔截系統對接之後,很大程度上講,五角大樓的這盤大棋就算下完了,無論是來自伊朗和朝鮮的導彈,還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導彈,都將被覆蓋在美國主導的攔截系統之內。

而俄羅斯多年來的強硬指責和制衡,正是為了遏制這一局面。不過,從目前的經濟形勢看來,俄羅斯正深陷於由油價下跌而導致的衰退中,恐怕難以負擔大規模軍事沖突產生的巨額成本,增加兵力部署是目前來說最妥當的權宜之計。

烏克蘭危機為北約的擴張提供了機會,目前的俄羅斯正在努力維持不斷被北約侵蝕的勢力範圍,尤其是在波羅的海三國這樣反俄情緒較重的國家,北約擴張幾乎沒有阻力。比較令人擔憂的是,從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之後,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對話窗口越來越窄,閉塞的溝通非常不利於二者共同致力區域安全。不過,北約畢竟有多個成員國,相互之間都各有訴求,任何北約的決定還需要成員國表態,這一點客觀上約束了二者走向冷戰態勢的基礎。從這個角度講,7月將舉行的北約峰會將十分值得期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139

美俄達成敘利亞停火協議 但繼續存在不信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0日報道,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表示,美國和俄羅斯周五宣布了一項計劃,敘利亞政府將結束在指定地區與反對派的鬥爭。

克里表示,協定將在周一日落時生效,並呼籲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尊重這項全國停火計劃。

拉夫羅夫(左一)與克里(右一) 圖:法新社

據俄羅斯衛星網10日報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強調,落實敘利亞問題的第一步是確定48小時停火制度,並且停火期限可以延長。

報道稱,美俄就敘利亞問題成功起草了一攬子文件,文件共5份。

“盡管存在各種問題,盡管繼續存在不信任,盡管有人企圖破壞我們今天達成的協議,我們今天還是成功制定了一攬子文件。今天達成的文件不是1份,而是5份”。拉夫羅夫在會談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說道。

他強調說,這些文件“使我們建立有效的協調反恐工作,使我們能夠擴大向居民提供人道援助,首先是阿勒頗市居民。 這一切都在為恢複政治進程開創條件”。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俄羅斯和美國還將建立一個聯合中心,應對“伊斯蘭國”和“敘利亞自由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12

普京:特朗普確認願修複美俄關系 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

11月21日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20日稱,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向其確認,願意修複美俄關系,普京對此表示認同。

據報道,普京20日在利馬APEC峰會結束後的一個新聞會上稱:“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表示願意實現美俄關系正常化,我也這麽告訴他。我們尚未商定見面的時間和地點。”

此外,普京當天也向奧巴馬致謝,並稱隨時歡迎其再訪俄羅斯。“我告訴他,我們很高興在俄羅斯與他見面,只要他願意、能夠或者想要去俄羅斯”,普京說。

另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消息,普京在談及特朗普時還表示,特朗普選前言論與現實政治有很大的區別。

在回答他是否認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會阻礙亞太經合組織貿易發展的問題時,普京稱:“不會。”他表示:“我們都非常了解,幾乎在所有國家,選前言論與現實政治都有很大的區別。至於特朗普先生有關讓企業返回美國並在自己的國家保障工作崗位的言論,有什麽不好?”

特朗普先前多次對普京表示贊賞

此前,特朗普宣布贏得美國總統選舉後,就收到了普京的祝賀:“我想祝賀美國人民完成了選舉周期……我們聽到美國總統候選人選前發表希望恢複俄美關系的聲明……俄羅斯準備盡全力,將俄美關系恢複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在美國大選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多次公開表達對普京的贊賞。他不止一次地提到,“普京比奧巴馬強太多了”、“他(普京)對自己的國家有巨大的掌控力”。特朗普甚至展望當選後,“會與普京相處很好”。

特朗普的熱情也得到了普京的回應,普京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對美國總統競選發表看法,稱特朗普“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耀眼、非常有才華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38

親俄石油大亨將任美國務卿,美俄關系有何變化?

特朗普過渡團隊周一晚間公布消息說,特朗普決定提名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首席執行官蒂勒森(Rex Tillerson)擔任美國下一任國務卿。另外,有媒體報道,此前國務卿的另外一名熱門人選、前小布什政府的著名鷹派代表伯頓(John Bolton)將擔任副國務卿。

64歲的蒂勒森來自得克薩斯州,所有職業生涯都在埃克森美孚公司度過的蒂勒森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石油大亨”,上周末,蒂勒森稱贊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參與者和決策者”。

多家美國媒體指出,蒂勒森的提名將在美國國會內部遭到大量反對。已經有多位重量級議員,包括來自共和黨的議員都表示,因為蒂勒森和俄羅斯的關系,他們很有可能不會讓蒂勒森的提名得以通過。

此外,蒂勒森手中持有的2.038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公司股票,也被認為是其提名的另外一大障礙。

《華盛頓郵報》指出,在此前一直被看好的多位國務卿人選中,特朗普或許確實“真誠”地考慮過羅姆尼,也或許其實是他“玩弄”了羅姆尼,因為後者曾是自己的批評者。

有美國媒體稱,“政治圈外人”蒂勒森是在得到前國務卿賴斯和前國防部長蓋茨的推薦後,於上周私下同特朗普舉行會面,而特朗普過渡團隊的一位成員說,特朗普在談話中對蒂勒森的個人風格和職業經歷印象非常深刻。

蒂勒森的提名之所以引起極大關註,是因為他與俄羅斯的關系以及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不同尋常”的私人友誼。由於當前美國國會和情報機構都指責俄羅斯影響了美國11月份大選的結果,蒂勒森的名字剛一披露,就引發美國各界的密切關註。

“最親俄”國務卿?

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系教授沙德斯(Elizabeth Saunders)表示,對一位沒有公共政府經驗的總統來說,他的周圍圍繞著一群什麽樣的顧問就非常重要。因為,一旦有一件重要的國際危機發生時,美國總統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那些和他一起在情報室聽取簡報的人,包括國家安全顧問、國防部長和國務卿等。

因此,盡管蒂勒森本人以敏銳、勤奮肯幹以及在美孚公司的海外運作中的出色表現而被外界認可,但也同時因為他參與美孚公司在俄羅斯的多年運作飽受爭議。

多家美國媒體詳細梳理了蒂勒森同俄羅斯的歷史和關系。這包括在蒂勒森主導下,埃克森美孚曾在2011年與俄羅斯最大的國營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了一個數十億美元的石油開采和生產協議,隨後的多年里,兩家公司已在俄羅斯成立了10個聯合運營公司。

2014年,俄羅斯因烏克蘭危機遭到美國和歐盟的制裁。但在當年的夏天,雖然為了“避嫌”沒有前往俄羅斯參加聖彼德堡經濟論壇,蒂勒森卻公開表示自己反對美國和歐盟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並仍然派出自己的副手參加了論壇。在論壇期間,頂著多方壓力的埃克森美孚公司還和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了另外一項能源協議,雖然之後這項協議因遭到美國政府的制裁而被擱置。

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到2016年10月為止,埃克森美孚公司因為白宮對俄羅斯的制裁而損失了至少10億美元。

俄羅斯媒體報道說,俄羅斯國家杜馬“熱烈歡迎”對蒂勒森的國務卿提名。雖然這並不讓美國各界感到意外,但是,有關俄羅斯幹涉美國大選以及蒂勒森同俄羅斯多名政界和能源領域重要人物的密切關系卻引發了美國多方的擔憂。

向俄羅斯釋放了什麽信號?

多名美國政治學專家認為,特朗普對蒂勒森的提名以及多次對俄羅斯的“示好”,很有可能會被俄羅斯解讀為美俄關系積極轉變的信號,並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埃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政治系教授阿里納(Phil Arena)稱,因為俄羅斯經濟的不穩定性,俄羅斯很有可能考慮在周邊區域推行擴張主義,而這個時候特朗普提名知名親俄派人士擔任美國國務卿,很有可能會被普京政府解讀為某種對東歐局勢的“放任”。阿里納表示,普京的賭酬砝碼將是,“美國和北約部隊不會做出軍事上的反應”。而到那個時候,特朗普就會面臨兩難的選擇。

一些美國媒體指出,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許美國需要的是一位有著豐富和整體的公共政策和外交經驗的人,而不僅僅是只有43年美孚石油公司主管工作經驗的人。

多名共和黨議員反對

上周末接受福克斯新聞網采訪時,特朗普在被問到有關俄羅斯介入美國大選的問題時,立即替俄羅斯“打抱不平”,稱相關指責“愚蠢可笑”。然而,多名美國國會共和黨大佬卻在周一紛紛表態,表示支持美國情報機構對相關情況立即展開詳細調查。

“俄羅斯不是我們的朋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參議員麥康奈爾在周一告訴媒體說,他支持對有關俄羅斯介入美國大選進行調查。

同之前特朗普批評中央情報局(CIA)“情報工作不力”不同,麥康奈爾表示,美國情報機構由大批“無私的愛國人士組成,許多人都匿名為了美國人民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對於特朗普有意提名親俄派石油大亨蒂勒森為國務卿的決定,多位共和黨重要議員都表示“值得引起警覺”。

“當他(蒂勒森)和普京發生友誼的話,我認為這需要進行調查。”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周一表示。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上周日也在推特中表示:“和普京成為了朋友不是我們所期望的下一任國務卿應該具有的品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469

國務卿訪俄前繼續“不和諧”,美俄關系降至冰點

按照此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透露的消息,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計劃跳過4月的北約(NATO)外長會議,在本周一參加完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後直接奔赴俄羅斯訪問。俄羅斯外交部最近的聲明也稱,蒂勒森將在4月11日~12日訪問俄羅斯,並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會晤。

然而,因為最近的敘利亞問題和此前的“通俄門”事件,美俄兩國的關系持續惡化。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俄羅斯期待兩國關系“重啟”的熱情已經冷卻成了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說的“零點”。甚至有俄羅斯官員稱,此時兩國的關系比冷戰時期還要糟糕。

頗具象征意味的是,作為普京的“重要朋友”和埃克森美孚公司前老板,蒂勒森卻在訪俄前夕挺身而出,大聲譴責俄羅斯在敘利亞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中的“失敗”。而在即將出發的訪俄之行中,蒂勒森也將就諸多相當棘手的問題與俄羅斯直面溝通,其中包括質疑俄羅斯幹預美國大選的“通俄門”等。

蒂勒森訪俄前夕仍在譴責

根據外媒報道,蒂勒森在訪問莫斯科前表示,雖然美國並沒有證據證明俄羅斯參與了上周導致逾100人死亡的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但是因為俄羅斯的“失敗”而令如此多無辜的人喪命。據公開報道,這場襲擊事件所導致的死亡人數中包括30多名孩子。

目前,美國正在調查該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與俄羅斯的聯系。在剛過去的周日,蒂勒森在接受美國主流媒體采訪時表示:“就目前所了解的情況,並沒有任何信息證明俄羅斯是(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的參與者,但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沒有責任。”他表示,早在2013年,俄羅斯就在與美國以及聯合國安理會達成的協議中做出了“一定的保證”,承諾成為“銷毀敘利亞化學武器儲備的保證者”。但顯然,俄羅斯並沒有成功實現這種“保證”。

蒂勒森還針對俄羅斯做出了更多批評,他甚至嚴厲地提出,俄羅斯“有時扮演了替巴沙爾·阿薩德掩蓋罪行的角色”。

此前一直奉行“美國優先”、在一周前還承認“敘利亞的政治現實”、不再認為推翻巴沙爾是美國外交政策目標之一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被敘利亞疑似化武襲擊事件激怒,於4月5日公開表態稱,敘利亞可怕的襲擊事件改變了他對敘利亞當局的態度以及對戰爭的看法,並表示敘利亞沖突“現在成了我的責任”。

在這樣的公開表態後,美國迅速發動了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國防部6日發表聲明稱,美軍當晚向敘利亞一軍用機場發射數十枚導彈,以回應此前發生的化武襲擊事件。但俄羅斯媒體7日援引克里姆林宮方面的表態稱,普京總統認為,美國用巡航導彈打擊敘利亞空軍基地的做法違反了國際法,並嚴重損害了美俄關系。

美國海軍7日還發射巡航導彈攻擊敘利亞政府軍空軍基地。隨後,俄羅斯外交部、俄外長拉夫羅夫立即進行了譴責,稱美方有意忽視事發地的“實際情況”,此舉只會縱容恐怖分子,損害俄美關系。

俄外交部聲明說,在不了解敘利亞伊德利蔔省“化武事件”真相的情況下,美國就以此為借口對正在打擊恐怖主義的敘利亞采取軍事打擊,這是對主權國家的“侵略”,只會讓問題更加複雜,破壞俄美關系。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道,俄羅斯黑海艦隊一艘護衛艦格里戈羅維奇海軍上將號,正在駛向美國軍艦發射導彈攻擊敘利亞的區域。兩國在敘利亞的沖突迅速升級。

然而,即將踏上俄羅斯領土訪問的蒂勒森卻似乎並不擔心俄羅斯在美國打擊敘利亞後做出反擊報複。“我看不到任何理由俄羅斯會報複,畢竟俄羅斯人並不是美國打擊的目標。”蒂勒森表示,“這是一次針對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的非常蓄意、非常均衡也非常有針對性的打擊,而俄羅斯從來不是目標的一部分。”

“通俄門”陰影難消

2016年12月29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被情報部門報告俄羅斯黑客直接幹預美國大選之後,宣布了對俄羅斯的懲罰措施:驅逐35名俄羅斯外交官,同時關閉了在馬里蘭和紐約的兩個據稱用於情報收集工作的俄方辦公地點。

這一做法已讓兩國矛盾激化。隨著特朗普的上臺,原本兩國領導人都釋放出善意以改善關系的苗頭不料又迅速被撲滅,進入了歷史上的新低谷。

拉夫羅夫上周五表示,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時明明聲稱會把國際上的恐怖組織和“伊斯蘭國”極端組織作為主要的打擊目標,並強調了建立全面的全球合作的重要性,“但現在一切事情都正好相反。我們對此非常遺憾也非常關註”。

除了敘利亞問題,此前曝出的“通俄門”事件也在持續幹擾美俄原本試圖實現的關系“重啟”。

2月9日,《華盛頓郵報》的獨家爆炸新聞稱,有9位現任和卸任白宮官員證實,特朗普團隊核心成員、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弗林曾與俄羅斯駐美大使謝爾蓋•基斯利亞私下討論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問題。5天後,《華盛頓郵報》再發重磅炸彈稱,在1月下旬,後被特朗普炒魷魚的時任司法部長莎莉•耶茨就曾明確警示白宮,弗林與俄羅斯大使的通話記錄清楚顯示,此人一直在撒謊。

幾個小時後,履新才只有區區24天的弗林辭職。但弗林的辭職並沒能平息疑慮。20多個小時後,更多信源證實,特朗普競選團隊中有多名高層保持著與俄羅斯情報官員頻繁的聯系。

雖然對於這些指責,特朗普團隊矢口否認,稱只是希望與俄羅斯修複關系,多一位有力盟友。但來自主流媒體和國會就“通俄門”事件的質疑,以及聯邦調查局(FBI)的持續調查,讓原本對普京不吝贊美之詞的特朗普不得不收斂,也讓雙方關系陷入了尷尬境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900

美俄口水仗升級 普京:美國準備“偽造”化武襲擊並再襲敘利亞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二表示,有情報顯示美國準備對敘利亞進行新一輪的空襲,並已經制定計劃在當地偽造化學武器襲擊現場。

普京當天會見了到訪的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當記者問及是否認為美國會對敘利亞進行第二輪空襲時,普京表示,我們有情報顯示,類似的空襲正在準備中,可能會針對敘利亞其他地區,包括大馬士革南部郊區,在那里他們計劃放置一些裝置“偽造”現場,然後指責敘利亞政府軍實施了化學武器。

普京表示,俄羅斯可以承受西方對其在敘利亞地位的指責,希望各方態度能有所軟化。呼籲全球化學武器監管機構,總部位於海牙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the Organisation for the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Weapons)立刻對上周發生在敘利亞北部伊德利蔔的疑似化學武器襲擊展開調查。

在普京作出上述表態前,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並未在敘利亞問題上就制裁俄羅斯達成一致,東道主意大利外長阿爾法諾表示,G7不希望對俄羅斯施壓,對話解決問題最好。俄羅斯有能力幫助解決敘利亞沖突,戰勝“伊斯蘭國”和恐怖主義。出席G7外長會議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表示希望俄羅斯認識到與敘利亞政府為伍是錯誤的,阿薩德政權不應在未來敘利亞的規劃中。周二下午蒂勒森已經抵達莫斯科,開始為期兩天的俄羅斯之行。

周一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已經宣布,周三普京將不會與蒂勒森會面。但根據部分俄羅斯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相關會面依然會舉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063

美俄為敘利亞在聯合國互懟 玻利維亞機智神助攻

4月6日淩晨,美國將50多枚巡航導彈,射向敘利亞霍姆斯的一個空軍基地,造成重大傷亡。

這是特朗普上臺後,美國首次對敘政府軍目標采取“軍事打擊行動”。敘利亞政府稱這次襲擊是“公然的侵略行徑”

起因是敘利亞在4月5日發生了化學武器襲擊事件,據稱超過100多人喪生,包括20多名兒童,慘狀讓世界震驚。

盡管敘利亞政府矢口否認,但西方一致將矛頭對準了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隨即美國在7日對敘利亞發起導彈襲擊。

安理會當天舉行緊急會議,俄敘代表與美英代表針鋒相對,現場火藥味十足。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薩夫龍科夫還表示:在化武疑雲還沒有得出調查結論之前,美國就對敘利亞發動襲擊,這正是因為美國害怕,不願接受調查真相。

就在雙方唇槍舌劍之際,俄敘的好夥伴玻利維亞上線了。

玻利維亞駐聯合國代表約倫蒂(Sacha Llorenti)也在會上發言,他先是指責美國襲擊是“侵略”。然後,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一張照片——美國時任國防部長鮑威爾的著名“試管照”。

約倫蒂說,“美國人覺得自己是調查員、檢察官、法官、行刑官。國際法可不是這麽規定的。”

“我們有必要吸取歷史教訓,也是在這個場合(2003年),美國聲稱有證據證明伊拉克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結果他們什麽也沒找到......什麽也沒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0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