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投信篇》追求相對績效 贏的關鍵在小型股 投信尋找飆股 祕笈大公開

2010-03-29  今周刊





投信操盤目的在追求「相對傑出」的表現,選股重點在漲幅剽悍的個股。

這類型股票,多是籌碼較輕的中小型公司,透過挖掘潛力股方式提前大量布局。

投資人可從投信買超名單中,發現明日之星。

撰文‧歐陽善玲

若說外資是大鯊魚的話,主要以中小型魚類為食,常成群結伴的「雙髻鯊」,或許可形容本土投信。投信在台灣有三十九家,但資金規模約三千四百億元,只有外資 的六.五%。就像雙髻鯊,投信操作是競合關係,既需要互相取暖,彼此又有績效競爭壓力。透視他們時而犀利、凶猛的特性,透視他們的操作方法與選股邏輯,散 戶也可以跟著賺。

儘管投信「分量」遠不如外資,但進出動作仍具意義,特別是對中小型股的影響力「舉足輕重」。投資人若要掌握投信操作技巧及選股邏輯,可從三方面著手。

掌握投信對盤勢想法及操作技巧首先,從基金持股比率,看投信對市場多空想法;其次,從投信買超個股,看大盤強勢族群;第三,參考投信選股流程及指標,建立 自己的核心持股。

跟著投信操作前,要先釐清基金經理人對盤勢的想法。如果態度樂觀、偏多操作,那基金持股比重就會逐步增加;反之,態度保守、偏空操作,持股就會逐步降低。

舉例來說,投信投顧公會每個星期都會公布基金持股比重,如果基金持股從第一周的七六%,明顯增加到第二周的八五%,就能大致判斷投信對後勢看法偏多。

但要注意,投信資金動向有時也反映出散戶對大盤態度。例如,當市場行情好、散戶信心強時,就會透過申購基金方式參與股市。而國內股票型基金有持股最低七成 的限制,當資金湧入,基金規模變大、持股比重相對不足時,為符合法令規定,基金經理人就算沒有特別看好後勢,也必須加速布局。

同樣的道理,當散戶對市場感到悲觀,大量贖回基金時,就算基金經理人再看好盤勢,也會被迫賣股求現、以應付贖回潮。因此,投資人透過基金持股比重,判斷投 信多空動向時,最好能多觀察幾周時間,才能確實掌握投信的操作態度。如果偏多,投信就會站在攻擊一方,尋找營收成長性佳的個股;要是偏空,也會狠砍中小型 股票,以降低波動風險。

觀察投信如何營造作帳行情釐清投信對盤勢態度後,接下來就要瞄準投信看好的個股。一般而言,台股基金操作首要目標,在打敗大盤指數;其次,是在同類型基金 中勝出,一旦成為市場佼佼者,就可能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換句話說,投信操盤目的在追求「相對傑出」表現,選股重點在漲幅剽悍的標的。這類型股票,以中小型公司居多,而提前大量布局,也是投信最有價值的部分。

如何挖到金礦,是各家投信研究團隊的本事。但如何炒高手中標的價格,擊敗對手、爭取排名,就有戰術考量。受到過去投信績效獎金制度缺失影響,市場常在年 底、季底甚至月底,傳出所謂的「作帳行情」。

舉例來說,公司規定,基金報酬率在同類型中排名第一,績效獎金就有二百萬元;第二名獎金就只剩下一百萬元、第三名獎金只有五十萬元。名次每差一名,獎金就 銳減一半,而這當中報酬率差距,可能只有○.一%、甚至更小。對基金經理人來說,作帳動機就很強。

一般情況下,投信作帳手法有二。一是握有跟其他同業不同的「冷門股」,以「鎮單」方式進行;二是反手賣出同業持有較多的股票,破壞對手績效的反作帳行為。

首先,有作帳需求的基金經理人想要勝出,必須先鎖定獨門個股,也就是對手沒有的股票,最好是具有業績題材的小型股。如果與對手差距僅在一%以內,基金經理 人只要靠著自己的力量,在一、二天內,就能輕易將小型股價格拉抬上去。

像去年底的年度績效火拼,電子書概念股振曜,股本僅六.八億元,作帳行情起跑前一個月,股價就從七十六元上漲至一百三十四元,漲幅達七六%;而股本十一. 五億元的天瀚,同樣搭上電子書列車,股價表現也不遑多讓,不到一個月時間,漲幅也逼近六成。股本小、有題材的個股,就容易成為作帳標的。

若一切進行順利,冷門小型股即是基金經理人決勝關鍵。但要注意,如果經理人籌碼估計錯誤,砸下銀彈卻拉不動股價,就有可能淪為幫人抬轎或出貨,作帳不成還 名利兩頭空。不過要是缺乏「獨門生意」,持股中沒有適合作帳的標的,經理人也會改變策略,直接賣掉持股比重較低的個股。

例如,A基金持有某檔股票二%、B基金持有相同股票達八%。A、B兩檔基金對壘,績效競爭激烈,報酬率差距極小。而A基金經理人在衡量持股後,自知拚不過 B基金,在加碼買進反而會拉抬對手考量下,就會乾脆將手中持股二%賣出,藉由打壓B基金績效,爭取排名超前的可能。

過去就曾發生兩檔持股相近的基金,因疑似反作帳行為,而使原本績效一直保持領先的基金,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最後一天收盤時,出現情勢大逆轉,由先前位居第三 名的基金奪得年度績效冠軍。

不過,宏利投信投資長王彥傑表示,隨著投信公司獎金制度改善,市場參與度逐漸成熟,基金作帳情況已逐漸不存在。

更何況,過去作帳失敗的案例其實不少,靠基金經理人一路買上去的股票,到了隔年第一個交易日、作帳行情結束,報酬率就會落後同業,等於把未來績效先拿來 賠。投資人只要留意投信買超的個股即可,太過迷信作帳行情,有時反而會增加持股風險。相較於有爭議的作帳策略,投信的選股邏輯及挖掘潛力股能力,反而更具 參考價值。

理解投信選股策略

一般投信選股大致可分為三大門派,包括一、注重營收成長性,二、公司獲利及股價評價,三、市場趨勢及投資題材。

例如,近三個月績效第一名的柏瑞巨人基金經理人鄭智文,就偏重趨勢選股策略,及營收高成長公司。截至二月底,柏瑞巨人基金第一大持股,為相片印表機廠誠 研。在觀光景點即時沖印與自助沖洗盛行下,全年營收可望有二位數成長。二月以來,誠研股價漲幅達四八%,同期大盤僅上漲四.九%,兩者相差近十倍。

另外,大部分投信會設立一定的選股標準,要求基金經理人依循,以達到風險控管效果。

以寶來投信為例,基金經理人選股程序就有好幾道關卡。寶來投信副投資長劉興唐解釋,首先要在上千檔股票中,選出五百檔一般觀察名單(watch list),條件是流動性不能太差,市值不到一百億元的公司就會被剔除。

接著,研究員及基金經理人要依照自己負責的產業,從五百檔個股中再推薦八十檔股票,作為「購買名單」(buy list),基金經理人所有買賣持股,都要從這裡來。

要成為「購買名單」沒有一定的條件,全靠產業分析師的專業判斷。但大致歸納,這些個股都有一定競爭優勢、產業利基,股價評價也相對合理;若是搭上市場主流 題材,例如兩岸政策開放、節能環保,就更能吸引產業分析師青睞。

如果基金團隊中有不同聲音,像是看好的個股卻沒有被該產業分析師推薦,也可透過會議討論方式,把「漏網之魚」再撈回來。另外,「購買名單」並非萬年不變, 每月最後一周,投信會針對八十檔個股營收、業績狀況做調整。只要有一檔股票被剔除,就會有另一家公司遞補上去,使選股名單維持在八十檔個股。

跟隨投信腳步挖掘飆股

為使績效脫穎而出,這些選股流程在外人看來十分複雜,也難以仿效。因此,一位投信總經理就建議,如果要跟隨基金經理人挖到飆股,可以觀察整體投信針對某一 檔個股的持股比率,如果全部投信的總持股比率在五%以下,就先觀望。

倘若投信後來積極加碼,從五%一路增加到一○%,甚至一○%以上,那就表示這支股票已獲得投信圈的「共識」,這時股票往往就會進入飆漲的「甜蜜期」,投資 人最好趁機搭順風車;但假如開始靠近一五%或以上,則要小心恐怖平衡,隨時可能有投信會搶先拋貨,此時最好見好就收。

至於投信選股功力跟大盤相比究竟如何?以近半年投信買超前十五大個股表現來看,漲幅最高的啟碁近半年漲幅達三九.五%,同期大盤漲幅只有四.九六%;其他 像是投信買超第一名的中石化、第五名的頎邦、南科、華紙、國巨及新纖等,漲幅也都超過三成。總的來看,投信買超前十五名漲幅均在大盤之上,顯示投信進出動 向,確實是飆股的先行指標,也是相對聰明的選擇。

而基金多數偏愛小型股,投資人也可將投信視為小型股的動態指標,長期鎖定並持續追蹤。

漲幅勝過大盤

近半年投信買超前15大個股公司代號公司名稱3/23收盤價(元)近半年股價漲跌幅(%)近半年投信買超(張)1314中石化13.80 30.19 71062 3481群 創48.4517.74 55702 3474華亞科25.4018.14 45826 2337旺 宏18.806.52 41282 6147頎 邦36.5530.07 39443 2408南 科31.30 39.11 38209 2327國 巨12.6035.92 35763 1440南 紡12.957.02 34625 3034 聯 詠98.9025.19 33762 1905華 紙16.5032.53 33156 1409新 纖11.7034.17 28218 2409友 達36.2010.37 27867 2102泰 豐25.0535.04 27354 6285啟 碁 61.1039.50 26435 2332友 訊33.0018.28 26262 TWA00加權指數7811.874.59 -

資料來源:CMoney

從投信動向擬定選股策略

1. 透過投信投顧公會每周公布的基金持股比重,判斷投信多空態度,若基金持股比重每周增加,代表投信看法偏多,開始留意營收成長性強或投信持續買超的小型股。

2. 觀察整體投信對某一檔個股的持股比率,如果持股比率在5%以下,就先觀望。若一路加碼至10%,甚至超過10%,就表示這檔股票已獲得投信圈的「共識」, 投資人可搭順風車,但要見好就收。

投信一般選股指標

1. 股價評價

本益比低於10倍、股價淨值比0.8至1.2倍

2. 流動性

市值100億元以上、或每日成交量大於1000張

3. 題材性

市場趨勢、企業購併、產業利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1

(重要!) 如何量度投資績效? - 天知公式 (一)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625

如何量度投資績效?當遇上這個問題時,很多人都會用一個很簡單 的方法,即現價和買入價的差別,因為這是既簡單又明確的方法,沒有一點兒爭論的餘地。但如果你是抱著一個投資心態的話,你應該清楚明白長期的股價才能反映 投資績效,短期的升跌與績效扯不上關係。但如果不用股價去量度的話,又該用什麼呢?

投資者一般都知道,內在價值是一個概念,而非實數,投資績效也是一樣。最近我自己就採用了一套明確的方法去作投資績效量度,是建基於Gordon Growth Model再修改些許。

首先講講GGM。從Investopedia裡抄了一幅圖。

到底GGM如何得出又或者有何作用,我在此篇不會詳談,而要理解我的算式也不必對前者有透徹的理解。參照右面的格,“預期回報”等於“股息率”加“股息増長率”,因此當要量度績效時,我將以上公式改一改:

回報 = 股息率(過去) +股息増長率(過去)

但因並非每間公司都有穩定的派息政策,又會因行業或公司特性(例如周期性)而不穩定,我再將以上公式改一改:

天知公式:回報 = 股息率(過去) + 權益變化(經股本調整)

我認為,以權益變化去取代股息増長率有以下好處:

  1. 權益變化可以代表公司內在值的轉變,
  2. 更加穩定,不會因行業或公司特性而相差太遠。

舉個例子:一年前我以$100買入一間公司,當時公司權益是$50,一年後我取得$5股息,公司權益是$55

 

 

 

補充

股息率(過去)

5%

5/100

權益變化

10%

(55-50)/50

回報

15%

 

原因其實很簡單,我投資了一間公司,它給了我5%的股息,而公司又比以前大了10%,我的回報自自然然就是15%了。

第二年,一年後我取得$6股息,公司權益是$60

 

 

 

補充

股息率(過去)

6%

6/100

權益變化

10%

(60-55)/50

回報

16%

 

實例:

1. 中移動(941.HK)

 

假設半年前買入價

$75

現價

$82

以股價計回報

9%

 

 

股息

$1.417

股息率

2%

31.12.09權益

Rmb506,748mn

30.6.10權益*

Rmb538,796mn

權益變化

6%

以天知公式計回報

8%

*未經股本調整,不過影響輕微。

以半年來計有8%的回報,我認為還不錯。

2. 金界控股 (3918.HK)

 

假設半年前買入價

$0.96

現價

$1.2

以股價計回報

25%

 

 

股息

$0.0554

股息率

6%

31.12.09權益

US$287,748k

30.6.10權益

US$300,538k

權益變化

4%

以天知公式計回報

10%

以半年來計有10%的回報,我認為很不錯。

每個人都有一個準則,我的準則是:

如果自己擁有的公司的管理層能創造15%或以上回報給股東,我會感到滿意。但對於其他公司,就必須覺得有20%或以上的回報才考慮買入,中間的5%你可以說是“安全邊際”。

我自己的公式僅能作參考,並不能盲目使用,它可以給你一個明確合理的答案,但是否準確就不得而知。

下篇會講機會成本,如果能把投資回報和機會成本活學活用,長期投資回報應該合理。

後記:
最近巴黎先生的超大現代(682.HK)和在下的宏利(945.HK)都下跌很多。對於超大現代我並不能說什麼,因為我並不懂,宏利我是頗有信心的,並不是在“死雞撐飯蓋”。今日又“溝淡”了宏利,有時間我會寫寫它。

不過我和巴黎先生有著共通點:(1)認為價格下跌不構成風險﹑(2)獨立分析﹑(3)逆市而行。我並不是想拿自己粗淺的學問和巴黎先生相比,只是想說以上都是價值投資者應有或應該學的特質。

當人人都在大談體育用品股,師奶們都在問:『1968應該幾時放?』『2020好唔好追貨?』時,我對我的朋友說宏利,反被他們說我傻,原來,價值投資者都是孤獨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77

重績效,更重員工生活品質 張忠謀

2010-12-13  TWM




今年,張忠謀開始要求員工必須減少工作時數,把時間拿來經營家庭與生活;他希望與社會分享他的信仰與價值觀,讓台積電成為社會向上的一股力量。

回任台積電總執行長時,張忠謀曾說,「我將是一名『外向』的執行長,會更積極與外部連結溝通。」因此這一年半,他常出國拜訪客戶,了解市場變化,甚至曾有四天飛三個國家的紀錄。

張忠謀的勤奮,的確對台積電帶來相當大的幫助。今年台積電繳出成立以來,獲利最佳的成績單,而且前三季的稅後純益,高達一二○八億元,更創下台灣上市公司的新紀錄。張忠謀更預估,未來五年,台積電每年稅前盈餘要成長一成。

不只如此,因為張忠謀真正貫徹當一位「外向」的執行長,讓他發現客戶的需求真的很大,也讓台積電的資本支出,從年初規畫的二十七億美元,增加一倍以上達五十九億美元,創下台積電投資新高。

有意思的是,就在張忠謀勤奮不懈之際,對內,他卻開始要求台積電員工必須更重視生活品質。他這麼說,「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應超時工作,最理想的工作 時間,是每周不超過五十小時。」而且,張忠謀不只是講講而已,還真的從自己做起,他先減少不必要的會議,也要求每個會議的參與人數減少。

接著,他在內部推動「八○八」專案,也就是八成的員工每天要在晚上八點以前下班。張忠謀是「玩真的」,他每周與各廠區開會,只要那個廠區超時太多,他就要求主管檢討,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張忠謀認為,大家應把工作之餘的時間,拿來經營家庭、朋友及興趣,如此,才能對自己、家庭及工作都有承諾。「子女都大了,不住在一起,但也經常打電話互相 關懷;至於經營婚姻方面,我估計禮拜一到五,每天要花一、兩個鐘頭,禮拜六、禮拜天則花更多時間。」去年張忠謀的夫人張淑芬,就這麼形容過他,「從他身 上,我看到的是一股更勝年輕人的拚勁;對他而言,重回第一線就是要全力以赴,沒有一絲一毫可以妥協或是放鬆的空間。」但到了今年,已經順利讓台積電重回上 升跑道的張忠謀,顯然想法已不同,或許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年初所經歷的員工跳樓事件,讓他心有所感;他也更願意撥出時間,關懷環保、教育與台灣未來競爭力 等議題。

兩年前,在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告別式上,他就說過,「王永慶是一代巨人,他的過世,象徵一個時代的終結。」從這段話不難看出,年近八十歲的張忠謀希望留下的,不只是一個基業長青的台積電,他更想與社會分享他的信仰與價值觀。

〈林宏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34

年績效逾十倍的興櫃操盤達人祕技大公開 四大攻防心法突破興櫃新制魔咒

2011-5-16  TWM




近一個半月台股大盤漲逾一二%,興櫃市場卻交出下跌八.○二%的反向成績,在興櫃新制成為緊箍咒下,興櫃投資人要如何因應?興櫃操盤達人用攻擊與防守的四個心法,教你戰勝興櫃市場新遊戲規則。

撰文‧賴筱凡

﹁ 為什麼台股大盤一直漲,我的興櫃股票卻跌個不停?」這是一位闖蕩興櫃市場多年的林姓操盤人近期最深刻的疑問。近兩年他靠著一檔正達,從股價十五元一路喊上 一六九.五元。然而,日本大地震後,台股大盤從八○七○點走到四月底的九○八八點,漲幅達一二%,上櫃指數也漲了七.八四%,反觀興櫃市場成交量前六十大 的股票(扣除轉單與成交量單月不足一億元股票),股本加權後,不漲反跌八.○二%。

林姓操盤人觀察,今年三月興櫃新制(又稱盈正條款)上路,最直接衝擊交易量退燒的,正是興櫃公司上市掛牌後的前五個交易日,投信、自營商不買進的潛規則。這樣一來,不只過去令投資人高度期待的掛牌行情沒了,就連興櫃公司掛牌後五個交易日,還可能進一步破底創新低。

儘管沒有熱絡的新掛牌蜜月行情,但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資深的林姓操盤人依然觀察興櫃新制運作模式,得出四心法,用全新思惟來操盤興櫃市場,挖掘下一檔股王。

攻擊心法一:

長 期看好 就要有長期抗戰準備去年太陽能逆變器廠盈正一掛牌,股價在短短十四天內驟跌四六%,讓金檢局頻頻拜訪各券商,只要曾出具推薦盈正報告的分析師,都被要求說 明推薦理由。為了怕麻煩,於是投信和自營商形成共識,不在興櫃公司掛牌後不受漲跌幅限制的前五個交易日進場,「等無漲跌幅限制的五天過去,我們再進場。」 一位券商說得明白。

另一方面,興櫃新制裡要求承銷價不得低於均價七成,更是替興櫃公司設下漲幅「鐵板區」,等於掛牌前的高點已昭然若揭。以 光頡承銷價訂在每股四十元為例,如果光頡在掛牌前股價超過五十八元,承銷券商就得重新定價,導致為了省麻煩,承銷券商炒熱掛牌行情的興致全無,甚至股價一 漲至五十八元就回跌。

興櫃股價上有天花板,下是無底洞,如何破解,林姓操盤人提出攻擊兩大心法偷吃步。林姓操盤人說,掛牌前能因應的就是要有耐心,因為沒有耐心的投資人,可能等不到掛牌行情,掛牌前就認賠出場,在券商、大戶都沒有拉抬掛牌行情的意願下,投資人等到的可能是跌不停的股價。

攻擊心法二:

設好低點區間 無漲跌限制五日天天買像是五月十八日即將掛牌的藍寶石基板新星兆遠,一月來到今年高點一○五.四元後,近期股價只剩七字頭,耐不住股價直落的投資人,可能等不到掛牌,就直接認賠出場,因為在兆遠承銷價六十八元訂出後,等同於天花板價位的九十七.二元已現。

「如果你長期看好,就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只是林姓操盤人大嘆,這種遊戲模式就失去了興櫃市場漲跌幅不受限的初衷。

不 過,積極攻擊型的投資人也還是有機會,依林姓操盤人觀察,「興櫃新制的箝制,反而讓投信、大戶得以趁機壓低進場成本,因為五個交易日一過,投信、自營商買 盤歸隊,股價隨即噴出。」在低點區間設定好的前提下,林姓操盤人反手陸續分批買進光頡,就在無漲跌幅限制的五個交易日裡天天買,最後以績效逾兩成出場。

確 實,光頡今年以來股價波段新低就出現在掛牌後第三個交易日,跌至四十九.五元,掛牌蜜月行情完全失效,但無漲跌幅限制的五天一過,光頡股價即噴出,一度最 高拉到七十七.七元,漲幅幾近五七%,「『機靈』一點的大戶,他就趁掛牌前丟出持股,反正只要在無漲跌幅限制的前五天重新接回來,成本壓低了,甚至更有利 做出噴出行情慶祝。」他說。

只是,林姓操盤人坦承,這樣的作法隱藏風險,因為投資人無法預知底部會在哪裡,又或者大戶會在掛牌後第幾個交易日開始回補,甚至掛牌後若遲遲等不到噴出行情,就連賺價差的抽籤,也可能在無價差下,中籤戶沒了價差還倒賠。

防守心法一:

看對產業趨勢 從產能缺口處下手在兩大破解新制箝制的心法下,也代表去年碩禾演出的興櫃傳奇戲碼,可能已難見!

儘管興櫃新制打亂以往的興櫃秩序,但有題材、有人氣的興櫃股票,還是有機會,「因為好的股票一定有人做,只是不一定得在興櫃市場做。」林姓操盤人認為,興櫃新制掐住了交易意願,興櫃要有動輒兩、三倍的報酬已難,但不變的原則是,回歸基本面。

「看對產業趨勢,再從供應鏈下手,哪裡產能缺口最大,就是投資機會所在。」在林姓操盤人眼裡,好公司還是不少,像是他從十五元就不斷買進的觸控面板玻璃廠正達,就是他眼中足可長線力挺的優質股。

隨著觸控面板成為市場新寵,「未來觸控的技術主流在一片式觸控面板,現在的觸控面板是由兩塊玻璃組成,可是未來若能將觸控感應器整合在保護玻璃上,成本大幅縮減,擁有保護玻璃產能的人,就贏在起跑點。」他說。

所以,宸鴻近期不斷擴充自家保護玻璃產能,就是為了布局一片式觸控面板的先機,「拿不到料的人就剉咧等,手握關鍵零組件的人,才有搞頭!」

防守心法二:

瞄 準小股本標的 股價較有漲勢此外,林姓操盤人也建議,可以從一些小股本的標的下手,因為近期大集團的小金雞們難獲投資人賞臉,反倒是股本小的公司股價活蹦亂跳。總之,在 投資人尚未於興櫃新制裡尋找到可操作模式前,都可試著用攻擊型的作法搭配防守原則,才能在波濤洶湧的興櫃市場駛得萬年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73

沒有高獎金 免談好績效?

2011-7-4  TCW




金錢,或說高薪常是企業吸引人才最重要的胡蘿蔔,但如果以金錢做為最重要工作激勵誘因,好處是短期可發揮直接作用,壞處是企業不僅無法利用金錢與人才建立長期承諾關係,更可能失去發展更為成熟的管理制度契機。

然而以成本為導向的台商企業,卻經常陷入胡蘿蔔困局: 不用金錢誘因無法吸引人才或留才,但只用金錢做為誘因,人才與企業的關係又十分脆弱。如果不以高薪吸引人才,企業又想留人,應該怎麼做?

台 灣大學副校長暨管理學院國際企業學系教授湯明哲(以下簡稱湯):上次我們談到許多醫院都陷入成本迷思,以量做為管理績效依據,而非以病人為主的品質。可是 談到這裡, 我想別的醫院經營者一定會問,和信是癌症專門醫院,定位較高端,其他醫院能學和信的模式嗎?健保遊戲規則在那裡,感冒就給付兩百元,他們不可能脫離現有的 經營邏輯呀!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以下簡稱黃):可以的。健保裡面的人,也有我們。我們有(治療)癌症,也有(治療)糖尿病、高血 壓、其他慢性病,我們稱為comorbid condition(合併症)。人家怎麼會想到一家癌症醫院也會有六位內分泌醫生?這些不處理,你癌症也無法處理了。

湯:但如果別的醫院希望學,它首先要做什麼?

績效評估:業績與態度何者為重?

黃: 第一個,醫院內部的業績,績效制度要去除。(如果)做多少,拿多少錢,醫生就會做多,但做多就無法控制品質。看病需要時間,怎麼有人能三到四小時內看一百 個病人?我看了快五十年的病,我做不到。如果花一小時看一個病人(健保給付)才兩百元,所以我就決定要看一百個病人,這就是把賺錢當作目的。但這不對,我 認為做醫生要覺悟,做醫生不可能賺(大)錢的。

湯:你可以說,我這家醫院我不管利潤,不用金錢來做主要激勵手段,可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台灣念醫學院的,還是有「我以後要賺多少錢……」這樣的想法才來的。你怎麼做?

黃:我想你觸碰到問題的核心,他(想當醫生)的目標是要將來的經濟生活比人家好……。

湯:不只期望好,是期望比別人好很多!

黃: 如果你(當醫生)勾一個治療就想到女兒的鋼琴費,勾一個,就是下次去巴黎玩的費用,這會讓你越來越渺小,那就不會有一個considered Life(深思熟慮的生活),如果人生要怎麼樣沒有想清楚,就像船開了錯的方向,你要學習怎麼樣做出判斷,所以當誘惑來了,有賄賂或什麼,你願不願意拒 絕?這是判斷,你不接受,人家沒辦法硬要把你關起來。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妻舅克雷格.羅賓森(Craig Robinson),本來在財務機構做事,賺了很多錢,後來發現人生是空的,跑去布朗大學當籃球教練,因表現很好被挖角到Oregon State(俄勒岡州立大學),他把球隊變好了,本來是贏六輸二十五的,結果變贏三十輸八。我要說的是,即使是很好的教練,你的球員不是很好,你也只能做 到這樣(不可能全贏)。

所以第一個,社會裡面假如要進醫學院的人有兩千個,你要選dedication(有奉獻精神)的,有commitment(願意下承諾)的。假使原來(醫學院學生)一班有五個是好的,現在變成五十個,那樣我就贏了四十五個。

人才挑選:道不同不能相互為謀?

但當然你環境要好,師長隨時都要身教高於言教,學生都在看,老師偷雞摸狗的話,你再講多好聽都是沒有用的。

你必須花時間在選人上。我選人,主要是看志同道合者。但他還是這個社會裡面的產物,所以我只是在這個社會的產物裡用心選,去找那些不是想要金錢,去找那些認為學習做為一個好醫生、去照顧病人是更重要的事的人,然後我還要看他的經歷。

另外,你還要提供一個環境,是以病人為中心的環境,裡面的流程不會讓你做很多盲目的決定,提供有效的醫療。

我是經過一番挑選,所以我醫院的醫師離職率很低,大部分都留下來。也許你們會說太舒服所以留下來,事實上我們也是很 demanding(嚴格要求)。

獎勵標準:分數由誰來打最公平?

湯:如果不以看病的次數為評考的依據,你怎麼去衡量醫生表現?怎麼給獎勵?

黃:我們做三百六十度評考,不只是你的主任給你評價,你的同事、連下屬都給你評價,例如需要你會診你不來,連護士都可評價你。他們都知道,評考前十名,不見得是看最多病人的。

而醫生的年薪是基於他的經驗、年資、他的訓練與貢獻,另外一個就是三百六十度評考之後,還是有紅利排下來。

湯:醫療是服務業,跟教育一樣,我看過太多老師開始時滿懷熱忱,十年、二十年後很容易就失去最初的熱情,那你如何幫助他們維持熱情?不是每個人都是黃達夫呀(笑)。

黃:幾個方法,一個送他們出去,有些人我送他去哈佛大學,最近有一個去賓州大學。

還 有一樣事情很重要,就是我們後面的二十年要做什麼?我要成立一個教育中心,醫院各階層、各個專業,也要教,也要學,center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英文縮寫叫作COLT,就是小馬的意思。我們新大樓蓋好的時候,至少有一層樓是專門為這件事的。

湯:你醫師淘汰率是多少?

黃:其實因為我們在選的時候很小心,所以淘汰率很低。曾經有人問杜克大學校長,雇對人的成功機率是多少? 他說不會高於五○% 。

湯:那你呢?

黃:我想我成功機率高一些,我有八○% (笑)。

管 理精華醫生是很特別的一個行業,每個醫生在執業之初,都必須對希波克拉提斯宣言(The Hippocratic Oath)宣誓,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憑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將病人的健康做為首要考慮。然而,實務上,像醫生這類高度專業人才,因為供給受到 控制,素質高,加上養成不易,因此也期待能夠贏得高收入。

台灣在健保實施後,醫生的收入開始與績效考核綁在一起,醫院所訂的遊戲規則,直接 影響了醫生看診的態度與病人的醫療品質。許多醫院為了績效,不得不在績效指標之中,將「量」做為主要的衡量指標,和信醫院特殊之處,是以「質」做為衡量指 標,並且相信,只要選對有一樣價值觀的人才,遊戲規則訂得合理,提供發展和自我成長的空間,即使給的金錢誘因並非市場最高,也能吸引一流人才。

【延 伸閱讀】和信選才與養才的遊戲規則1.360度績效評估除了自我評量與上司評價之外,醫生必須接受同事、部屬的評量,以全方位意見做為績效評估基礎,藉由 這種評考方式引導上對下、同儕與下對上,深度溝通與團隊合作。由於醫生在台灣是高度權威的職業,採取360度評估的做法較罕見。

2.醫生看診人數限制20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每個門診醫生看診的人數限制為20人。由於薪酬制度不以醫生看診人數為計算基準, 不以看的病人次數「抽成」決定獎金,得以保持看診的品質。

3.留才比率達80%尋求與企業經營理念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因此留才比率可以高達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64

為了績效 台塑竟然也造假

2011-8-8  TCW




模範生會做弊?你可能會聯想到其他前科不良的企業,但是你很難想到會是台塑集團旗下的公司。

七月二十九日,桃園縣政府下重手了,因為台塑旗下的華亞汽電廠,涉嫌以電腦程式不實申報空氣汙染物監測濃度,期間可能長達五年,要追繳空汙費,高達六億五千多萬元,這才讓真相大白。

這個事件讓一向在管理上被視為模範生的台塑集團蒙羞,內部暗藏造假,而且不是短期的問題,是積累已久的弊病,讓人不禁質疑,台塑長久培育的企業文化,是否變調了?

為省成本,長年違規排放硫化物!

台塑集團一連串工安事件背後,凸顯管線老舊之類的設備問題,這是看得到的表象;但華亞汽電空汙事件,出現內部員工造假數據來粉飾太平,反映的卻是在數字管理上嚴重漏洞,反而不容易發現徵兆,這對於台塑集團來說,反而是一個比管線問題更需要防範的警訊。

二 ○一○年五月,桃園縣環保局發現台塑集團旗下的華亞汽電申報的空氣汙染監測濃度,涉嫌不實。經過將近一年追查十多萬筆資料比對,桃園檢調與縣環保局在今年 四月收集足夠的證據,才動手抓了台塑集團的華亞汽電廠的廠長與幹部,問話之後,相關人員坦承電廠脫硫設備的「觸媒氧化鎂」成本太高,於是沒讓設備正常運 作,但卻利用電腦假造空汙正常的數據。

「華亞汽電廠的空汙數據太過整齊且似乎有規律的變化,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桃園縣環保局專員湯學新說,追查近一年,才動手揭發台塑集團華亞汽電廠涉嫌假造空汙數據。

湯學新說,他們主動稽查華亞汽電廠,壓力非常大,知道華亞汽電廠的背後就是台塑集團,如果抓錯了,影響就大了;為求慎重,還把數據送往桃園縣內的國立大學環工中心,請專家進行空汙數據模擬分析,結果出爐後還是認為華亞有問題。

難堪的是,在這五年發生的事,王永慶當時還在世,可以想像一下,王永慶經常驅車到林口長庚養生村視察時,每次必經的華亞汽電廠正在做弊,直接燃燒煤炭發電,排放出硫化物。

除了直接的空氣汙染,下雨的時候就變成酸雨降到北台灣,嚴重影響北台灣民眾的健康。

從 華亞汽電廠遠遠望去,就是王永慶理想的養生天堂—— 林口長庚養生文化村,這些本來要來養生的長者,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台塑管理出現異常,高層管理者卻無法發現這個情況,擔任華亞汽電董事長,也是台塑集團 七人小組的台塑董事長李志村,像他這樣經驗豐富的台塑老臣也都無法發現這樣的弊端,台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一年燒了七把火,花錢換管子就能改善,但管理制度出現漏洞,才是台塑集團的大問題;一連串工安事故背後,不僅是設備材質太差、遇到惡劣環境,而是王永慶引以為傲的魚骨理論、追根究柢到異常管理,這些被台灣中小企業奉為企業管理聖經的台塑管理模式,已經變了調。

一位不願具名、長期觀察台塑的國立大學管理學教授說,王永慶去世之後,留下了管理制度,如果接棒者沒有管理哲學,徒有管理制度,最後就會變成了管理者依賴制度,制度依賴電腦,電腦靠表面數字,做好表面數字就能掩飾一切。

而華亞汽電空汙事件,就是依賴數字管理出現死穴的重要案例。

為廢水回收成績,消防演習狂排水!

什 麼是台塑管理?簡單說,台塑已經進入全面電腦化管理,集團各部門相關數據均於一次輸入之後,即做多層次的傳輸應用;環環相扣、資料統一一致,所以台塑集團 即便營業額再大、數據再多,都會按照設定的方向正常運作,即便沒有人指揮這個大集團,它也會自己運作,管理者最終只需要管理「異常」即可。也正因為一個數 字的影響力太大,當有人蓄意要做假,像是華亞汽電空汙事件,只要表面數字一改,「異常」就不見了,甚至還能騙過所有人。

也就是說,過去,經營者管理「異常」,但當員工們害怕因有異常而被檢討、處罰,開始習慣把異常變成「無異常」時,這套管理制度就變了調。無異常的背後,很可能就是異常,反而更值得警戒。

造假的,還不只空汙數據,這三年來台塑集團最引以為傲的節水成績,也可能有造假的嫌疑。

今年五月初,台灣面臨了八年來最嚴重的缺水之苦,總統馬英九親自召開防汛與抗旱會議,等於將抗旱與防汛拉高到國安層次,行政院長吳敦義還到北、中、南視察旱情,希望台灣不要進入第三階段限水,台積電等公司都展開了應變計畫,隨時準備動用水車載水。

就在這個時候,台塑集團麥寮六輕卻舉行一個小型的消防演練,演練完成之後,把消防炮塔對著地面,不停的灌水。員工問主管,水還要開多久?答案竟然是繼續開,而且是直接把水開到最大,往水溝蓋衝,於是水就流入排水溝裡。

台灣到處在搶水,台塑卻在放水,下面的員工也看得一頭霧水,台塑集團為什麼這麼做?原來,淨水流入排水溝就變成了廢水,但六輕的排水溝可以回收,於是剛剛的水,再回收就變成了廢水回收。

收回廢水是一項節水的功績,有機會升官加薪給獎金;下面的主管、員工也知道水拚命開,成績就越好。這一天六輕這個廠動用了至少三支消防炮塔噴了一整天,目標是製造近一千公噸的廢水回收成績。

於是,一次又一次消防演練,積累越來越多的廢水回收成績。

我們可以想像,再過一年後,台塑四寶的年報上會記錄這一筆節水成績,告訴台塑四寶的股東與外界,台塑集團節水成績卓著;更不能再罵雲林地層下陷、高鐵可能停駛是台塑的錯。

接著可能出現的場景,經濟部長施顏祥、經濟部水資源局還會頒獎給台塑集團,獎勵他們在節水的努力。過去,台塑集團就是因為節水成績卓著,幾乎年年得獎,是台灣企業界的節水專家,廢水回收的技術非常好、而且回收量又大。

為怕連坐處分,員工跌倒也隱瞞!

這不是異常,台塑管理層自然無法發現這個「異象」,地方上的單位利用符合獎勵的事實,去迎合管理最高層,甚至騙過了在台塑大樓辦公的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

再看另一個面相,如果工安事故也可以掩飾,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六輕廠區有一個員工因為精神不濟不小心跌倒了,流了滿頭血,周遭同事趕忙去救人,並且準備叫救護車,結果這位流著滿頭血的同仁連忙阻止,說血擦一擦就好,貼一下繃帶,連醫護室也不敢去。

因為一叫救護車,就會驚動廠區主管,按規定就必須往上通報,最後跌倒可能會以「安全意識不足」被處罰,或者是更嚴重的定義為「未嚴格遵守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連相關主管都要連坐處分。

在相關辦法中,類似的處分有多嚴重?未嚴格遵守SOP罪名,最高記過一支,該年度考績不得為優良、甲等,只能從乙等往下考評,調薪還得比基數低個一、兩百元以上。他的各級主管,從主辦、課長到廠長,都可能受到一至兩支警告處分,因為未切實督導人員遵守SOP。

如果是更嚴重的工安意外,例如受傷、裝備損害等,那個月,全廠績效獎金內的工安項目獎金全數歸零,每人損失約一千元左右。

對月薪只有三到五萬元的基層員工來說,考績乙等恐怕要少掉一、兩個月年終獎金,幾萬元飛了;隔年調薪減少又是幾千元沒了,而且還連累全廠的人沒獎金。嚴厲處分與連坐法的制度下,有些六輕員工發生工安事故或是小意外,就出現了能隱瞞就隱瞞,以免自己受罰還要連累人。

同 樣的事情,去年《聯合報》一篇讀者投書說,台塑貨運的汽車撞壞了客戶的車輛,司機竟然想私了,也不願用汽車的保險理賠,怕動用保險就會被公司發現發生工安 意外,導致被懲罰扣薪。這件事情雖然台塑集團曾出面澄清,是民間人士亂投書、亂寫。但類似的事件,在台塑集團內部已經不是新鮮事了。重視工安是好事,過於 苛責員工卻未必能得到更高的效果;制度是好事,但過度了,恐怕也會成工安意外的幫手。

在一個組織裡,如同螺絲鬆了,固然要鎖緊,但鎖過頭,反而可能引發崩解。今天的台塑工安管理,若成造假文化溫床,這樣的制度到底是成為模範生必要的過程,還是摧毀模範生豐功偉業的不定時炸彈,將是台塑集團未來要面對的課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26

第三課:目標學》利他,績效更大!

2011-9-26  TCW



我認識一位高階主管,在美國一家頂尖企業擔任策略副總。她上任不久,寫了封信給十二位資深主管,邀他們開會
,並請他們把設定的公司目標帶來開會。
公司執行長收到信後,打電話告訴她:「等等,妳才剛來,我們已經來好幾年了,我們知道公司的目標。」 其他十二位資深主管都把他們設立的公司目標帶來開會,策略副總把目標寫在白板上。最後,那十二位資深主管發現,他們的目標其實不只一個、兩個或三個,他們總共有十四個目標,而且多數目標還互相矛盾,這時他們才驚覺情況不妙。

關於目標的達成,有許多相關文獻。研究顯示,設定目標是一個人可為自己做的一件大事,光是設定目標這個舉動,就可以讓績效提升二五%。
如今的情況是,不是「人們不知道該找出與達成目標」,而是「沒有人這麼做」。 為達成目標,你也需幫對方變得更好。 你需要幫助對方,因為多數人不知道如何設定目標或達成目標。他們不知道如何聆聽或了解別人腦中的想法。大部分的人面對談判時,都是抱持對立與防衛的立場,態度都不對。
幫助對方,不表示你得承擔風險 強勢的交涉者大多欠缺技巧,他們不知道其他的談判方法,但是除非對方讓你看到那交易注定沒希望,否則你應該試著幫他。這不表示你自己要冒很大的風險,你可以循序漸進,看看情況如何。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租金的問題。塔瑪拉.克勞吉克想在租約到期後繼續以同樣的租金再多住兩個月。在去找房東談 之前,她先上網Google,跟他(房東)聊了許多她在網路上找到的相關資訊。「結果他跟我說了很多生意上的故事。」塔瑪拉說。同時塔瑪拉也帶了一個對另外一間公寓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去。「我認識很多國際學生。」塔瑪拉說。

結果塔瑪拉可以用較低的租金續住,這替她省下四百美元。房東也告訴她,她每介紹一個新住戶來住,就可以得到 一百五十美元。塔瑪拉以不等值的東西來交易,但所有人都很滿意。

納許(John Nash)用數學證明一七五五年瑞士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理論:各方合作時,整體 利益幾乎都會擴大,所以每一方得到的利益比孤軍奮鬥時還多。最典型例子是每個獵人各自行動時,只能捕獲一隻 兔子,但一起合作則可捕獲一隻鹿。

我們常以為,唯有犧牲別人,才能達成目標。其實你必須思考別人和自己的目標,否則別人很快就會縮減給你的東 西。如果你為了達成今天的目標而犧牲長遠的未來,對自己也沒好處。爭取更多(Getting More),意指讓所有相 關的人都達成目標。 (本文摘自第一章、第六章、第八章與第十一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2

煤炭現十年不遇寒潮 山西國企停發績效工資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20/zMNDE3XzQ1NzgzMQ.html

「怎麼少了三分之一?」6月18日下午,看著剛打入卡中的5月份工資,山西焦煤呂梁某分公司員工劉浩(化名)頗為不解,在單位裡一打聽,同事工資也大多打折,少則幾百元,多則千餘元。

劉浩公司的情況絕非孤例,而是山西乃至全國煤炭行業的寫照。而其背後,更反映了宏觀經濟的顯著失速。

今年以來,宏觀經濟寒意持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品零售總額三大指標增速總體均呈下降態勢。

發電量的增長速度也隨之回落到個位數,相比去年同期兩位數的增長,明顯墜入低谷,尤其是佔發電量八成以上的火電,今年4、5兩月甚至分別出現了0.4%和1.5%的同比負增長。

以發電為主要用途的煤炭,出現庫存上升。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作為國內煤炭市場風向標的秦皇島煤炭庫存量已達940多萬噸,全國重點電廠存煤9313萬噸,同比增長了48.3%,可用28天,兩項指標均為歷史最高水平。

煤炭價格也自5月起再度下跌,至 6 月中旬出現加速下跌態勢。環渤海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5500大卡)由4月25日的787元/噸,持續下跌至6月13日752元/噸。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現貨交易數據顯示:5月平均成交價格為757.2元/噸,比4月下降5.66%。

一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表示,為了應對慘淡的銷售形勢,山西多家大型煤炭國企已停止發放獎金等績效工資,更有甚者開始打折發放工資。

面臨日益嚴峻的形勢,多家煤企喊出了「量價齊保」、「保增長、保市場」的口號,並各出奇招,應對這波十餘年未見的「寒潮」。

從「電求煤」到「煤求電」

蘇經是山西某大型煤炭國企華中片區的業務經理,過去十年,甚至更長,蘇經在集團總部就可以辦公。同客戶吃飯,他總是最後一個才到,席間從不主動舉杯。

「以往請客埋單的總是下游用戶,他們求著買煤,多少都行,質量差點也不敢吭氣。」蘇經告訴記者。

但從2012年初開始,他失去了這樣的優越感。這一改變來得太快,他自己都極不習慣。

「現在我們甚至要排隊請下游用戶吃飯,希望他們能多買我們一些煤,或者按照年初計劃,提高執行率。」

從今年3月份起,蘇經開始常駐華中一家電廠。這段時間他總是飯局的發起者,在酒桌上頻頻舉杯拚命喝酒。

與談判桌不同,酒桌上的規矩是,誰先提議乾杯,誰便失去了主動權,這也意味著業務員和他的公司失去了談判優勢。

但即使是拉下臉來陪客戶吃飯,工作還是不好開展,因為排隊等著請電廠吃飯的煤企和經銷商很多。「這些情況領導也瞭解,我們常駐客戶廠裡,眼睜睜看著存煤不降反升,能答應收點煤都是靠以前的一點面子。」

像蘇經這樣奔波在外的山西國企業務經理,不在少數。

「大部分銷售經理都在外地跑業務,個別在太原的也只是短暫停留。」6月19日,山西焦煤銷售公司一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據其介紹,以往公司的合作意向訂單都是一月一簽,訂單快到期時,用戶會主動上門續約。但現在訂單是一天一簽,且隨時有爽約的可能。

一個更為嚴峻的事實是,即使雙方在年初簽訂了購銷合同,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合同不能按計劃執行,煤企也沒有辦法。

慘淡的煤炭行情,也讓過慣苦日子的電廠,迎來難得的風光。截至目前,全國重點電廠電煤庫存平均可用28天,而電廠的正常存煤一般為7~14天的可用量。

據山西一名業內人士介紹,山西電廠的電煤庫存有的已經達到30天以上,這在以前根本無法想像。

但對於一直虧損的電廠來說,積壓數量眾多的電煤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他們開始有意識地減少電煤採購。據山西焦煤一名長期和電廠來往的員工透露,從3月開始,電廠開始挑剔煤炭的熱值、灰分、含硫量,不達要求的堅決不要;後來又開始嚴格控制運輸損耗;最後嫌價格太高,幾次降價後,電廠乾脆告訴他,不收了。

「也不是我們不收,場子裡存煤還很多,用量又少,如果一味地進煤,對於我們虧損企業來說,會壓住很多資金。」山西某電廠燃料科負責人說,這是眾多煤炭下游用戶的普遍心態。

煤礦減少工時

一方面要儘可能削減開支,一方面卻是絲毫不減的任務。作為經濟下滑終端體現之一的煤炭行情,如果沒有新一輪政策刺激,僅靠市場正常運行,回暖所需時間太久,因此煤企只能靠自己來應對這場危機。

然而,他們所能做的並不多。

在山西焦煤集團銷售總公司政工部部長毛曉阜的記憶中,煤炭行情上一次如此慘淡,還是1998年金融危機之時。對於此次低谷,毛曉阜並不樂觀。此前業內估計9月行情將有所好轉,但毛曉阜認為「會持續到明年,甚至更久,企業必須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毛曉阜所說的「持久戰」態勢,已在山西煤炭行業內顯現。

6月19日上午,太原某煤礦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煤礦庫存已達到10萬噸上限,再賣不出去,挖出來的煤都無處可放,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品質。無奈之下,該煤礦將每週單休改成了雙休,變相減少礦工的下井次數。

本報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悉,呂梁某國有煤礦也已經開始實行類似政策,但為了安撫職工情緒,該煤礦將其中一天的休息時間,改為學習安全生產。

在毛曉阜看來,這也是企業應對危機的無奈之舉。據其介紹,該集團已經儘可能地減少開支。比如以往用集團總部會議室開會,每次都得上萬元的租賃費用,現在除非大型的會議,一般都在自己樓內召開。據毛曉阜估算,單就會議一項每年就能節省近20萬元。

除此以外,更多的煤企選擇了減少發放福利獎金等來削減開支。上述煤企員工劉浩告訴本報記者,他們公司領導說未來幾個月的工資發放只少不多,甚至可能會更低。

讓利保市場

面對市場地位的轉換,煤企似乎多了些悲涼色彩。

本報記者在山西省國資委6月的一份內部文件中看到這樣一段話:「我去南京,你們抓緊去山東、東北、華北等地,要徹底轉變觀念,恪守誠信,胸懷大局,做好新一輪的量價互保工作……」

對於煤炭企業而言,在煤價和煤炭銷售數量明顯下滑的時候,更重要的營銷工作可能就是保市場。山西焦煤集團在一份關於「多措並舉應對危機」的文件中就提到,「山西焦煤煤炭銷售總公司建立駐區入戶制度和領導幹部包區聯戶制度,要求區域市場公司營銷員全部駐進用戶區廠。根據業務專長安排分管市場公司的6位副總駐區域市場公司包區聯戶,檢查營銷員日常工作。」焦煤營銷的基本原則就是「讓利不讓市場」。

該集團另一份文件中稱:「5月底,該銷售公司班子成員兵分4路,互道珍重、囑平安,行色匆匆地分赴各煤炭重點用戶單位,接洽煤炭銷售事宜,應對經濟下滑對煤炭市場帶來的衝擊。」

互道「珍重」、「平安」,此情此景,不免讓人想起戰士出征時的悲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7

一攻一守 三十三歲夫妻協力創造高績效 節流、投資分工控管 每年多存一百萬


2012-8-27  TWM




六年級後段班、自行創業的王傑民,與太太羅婷玉剛結婚時,都想搶當「家庭財務長」,經協調後,他們決定用共同帳戶的方式經營,再依各自的個性和專長來負責「開源」和「節流」兩個面向,讓家庭資產年年穩健成長。

撰文‧何珮郁

「Jimmy,你這星期的消費紀錄快彙整給我吧!」「還有,這兩周和朋友聚餐的費用已經快超支了,下半月social(應酬)的場合可能要少去一點了!」這是每逢周日晚上,王傑民(Jimmy)和羅婷玉夫妻二人結婚四年多來,每周固定的「晚餐會報」。夫妻倆總是時間一到,就很有默契地坐在餐桌前、打開電腦,討論家庭收支狀況,並在每一季檢討投資績效內容。

「算算每年的儲蓄,以及每年投資報酬率都有二成左右的績效計算,我們每年的結餘,至少都能存到一百萬元。」王傑民笑著說。其實結婚後,他的理財計畫想得更長遠了,因為存下來的這筆錢,他們將拿來作為未來退休與孩子的教育經費。

和大多數夫妻一樣,剛結婚時,王傑民與羅婷玉一直認為,家裡的錢「理所當然」應該由老婆管,「但我發覺老婆的理財方式太保守了,我們還年輕,可以多冒點風險、創造更高的收益。」六十七年次的王傑民指出,雖然太太擅長收支控管,卻不善於投資,幾乎所有的儲蓄都放在定存,不僅很難為家庭資產淨值創造更高的成長率,定存所得的微薄利息,還很容易被通貨膨脹吃掉。

各退一步 開共同帳戶、訂遊戲規則「後來,我們決定各退一步,乾脆開一個共同帳戶,建立『雙財務長』的制度。」王傑民笑著說,為了給太太多一點安全感,他用太太的名字開了一個家庭共同帳戶,並且約定每月各自匯入五萬元,作為家庭開銷和投資的基金,其餘則各自保有用錢的空間,像購買名牌精品或送禮給對方,就屬於私人開銷範圍。

除此之外,兩人還協議分工合作的方式,王傑民自認個性較大而化之,無法勝任記帳這類的細節,於是就由擅長投資的他負責「開源」的任務;而婚前就有用Excel軟體記帳習慣的羅婷玉,則負責「節流」的監控任務,以「雙財務長」的形式,各自負責自己擅長的領域。

「要讓規則持之以恆運作下去的動力關鍵,一定要先設定好財務目標和共識。」羅婷玉認為。制定好「遊戲規則」後,兩人就開始確實執行,只是,考量到目前王傑民仍在創業初期階段,現金流較不穩定,他們先訂下「十年內先存到一千萬元」的短期目標,換句話說,每年至少要存下一百萬元;而長期目標則是在退休時,能夠擁有三千萬元的資金。

有了具體目標後,羅婷玉在年初都會先製作預算表,將共同帳戶中每月十萬元的資金按比率分為三類,有四成是家庭生活固定開銷,三成的資金用來投資,另外三成則為儲蓄,作為出國旅遊計畫和緊急準備金。此外,兩人在國外投資的房地產租金收入,每月約三萬五千元也會進入共同帳戶。

每周查帳 隨身記錄消費明細並檢討為了能精確地掌握每月收支狀況,羅婷玉不管再忙,都一定堅持每周日晚上記帳的習慣,彙整一周以來所有的消費帳單和發票,輸入到電腦的Excel表中,自動算出各項比率。她認為,婚後兩個人的消費狀況比單身時複雜許多,如果沒有每周及時記錄,難免會有漏網之魚,甚至連婚前沒有記帳習慣的王傑民,也開始用手機的App程式記帳,隨身記錄消費明細。

「剛開始,我們連買一瓶牛奶都會記下來。」王傑民對於如此細節的記帳方式曾經大感吃不消,但力行記帳一段時間後,開始較能掌握每個月大概會花多少錢,也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消費項目中,較容易「失控」超支的部分在哪裡。

同時,羅婷玉也會固定在月中和月底各檢視一次「消費進度」,確認花費是否已超過當月預算,「像水電瓦斯費這種金額都很固定,如果不小心超支,大都是花在social場合的錢。」羅婷玉說,如果在月中就發現和朋友聚餐的花費已經瀕臨上限,她會立即和先生商量,有默契地推掉一些邀約,三餐也盡量在家裡開伙,才能確保每月不超支。

謹慎節流 當月透支下個月嚴格省回來「萬一真的不小心超支或是有意外支出,下個月當然就要更嚴格地『省』回來!」羅婷玉不忘補充道。他們同時也以自己的心得建議,若要使用家庭共同帳戶,除了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記帳明細要清楚,讓兩人都對錢的去向了然於心;另一方面,對於哪些項目由共同帳戶支出,哪些項目屬於個人支出,也可以趁輕鬆的氣氛下討論釐清,以免心生芥蒂,「情願先講好,好過後來吵。」羅婷玉心有戚戚地說。

王傑民舉例,例如太太近視,有戴隱形眼鏡的習慣,到大賣場採購家庭日常用品時,通常也會一併購買結帳。不過王傑民認為,隱形眼鏡並非共同必需品,在與太太討論之後,兩人都認同這筆金額應由太太個人支出,才不失公平原則。

不只在日常生活消費習慣上進行討論,兩人在非必要性的奢侈品消費也有調整。原本在婚前,兩人各自擁有一輛車,婚後,為了節省油錢、稅金和停車位費用,他們也決定只留一輛車,每年因此省下數萬元的費用,「我精算過,如果只是應付偶爾交通需要,搭計程車還是比養一輛車來得省錢。」羅婷玉肯定地說。

顯然,在雙財務長的制度下,羅婷玉負責將上游的水龍頭拴緊,王傑民則負責積極提升家庭帳戶淨值的成長。婚後兩年,兩人便決定先減少負債比,用過去累積的儲蓄一起將房貸還清,降低應付的貸款利息,讓每月現金流規畫更單純。

投資開源 趁年輕積極創造高投報在投資帳戶中,王傑民強調,自己和太太都還年輕,所以大部分的投資標的屬性都偏向積極,其中有四成投資於美國股票,四成配置在加幣和人民幣等外幣投資,其餘則是配置在收益穩健的私募基金和現金部位。

而美國股票的投資風險較高,他也相當注重資產配置和避險的重要性;持股的內容約五成五在中長線投資的標的上,短線波段操作的標的只占三成,另外一成五的資金則是用來避險。

會有這樣的風險意識,王傑民坦言,是從大學時代的「慘痛」投資經驗而來。在二○○○年網路科技股正盛時,他用自己的儲蓄加上向父母借來的錢共四十萬元開始投資,獲利一路上升,累積最高金額一度達五六○萬元。

「我那時候真的覺得投資太簡單了,以為只要把錢丟進去,看著錢滾錢就好了。」王傑民苦笑,因為太得意忘形,完全忽視風險,在網路泡沫化之後,他的資金只剩二十萬元,反而慘賠本金的五成。

有了這樣的慘痛經驗後,王傑民意識到財務規畫的重要性,所以不論自己的投資性格多麼「積極」,都會配置部分的資金在避險標的上。即使在○八年美國次貸風暴剛爆發時,王傑民的投資虧損也能降到最低;景氣反轉向上時,不但能損益兩平,甚至創造更高的報酬率。

首先,美國次貸風暴後,王傑民除了多單部位,也同時放空房地產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和金融股ETF,為資產組合進行避險,也正因這層避險保護,讓他在○八年股市重挫超過三成時降低虧損,到年底結算時,整體資產報酬率為負一○%。

歐債爆發後,股市震盪難測,他也選用與VIX指數(恐慌指數)相關的標的進行大方向的避險操作。整體來看,從○九年至一一年期間,王傑民每年的投資報酬率分別是一六%、三○%及二三%,符合他每年投資成長率至少一五%的目標。

循序漸進 逐步運作順利再加碼在建立家庭財務模式的過程中,王傑民認為過程並非一步到位,而是在溝通和嘗試中逐漸建立共識,像兩人約定要提撥到共同帳戶的金額,一開始是以實驗精神,先放入二萬元,後來運作順利後才逐漸增加。

他也分享,雖然是採分工的方式,也別忘了約定每月或每季一起檢視、討論,才能有共同參與感。「我們除了看投資獲利狀況,偶爾也會一起討論持股的財報和市場。」「不過,也不要過度頻繁地檢視,以免讓投資市場的短期波動影響彼此心情!」王傑民笑著補充。

現在,羅婷玉完全放心將投資全權交給另一半,也是因為王傑民已做好分散風險的配置,即使有小幅虧損,也不至於影響感情。兩人都覺得,透過分工合作的方式,擁有共同努力的目標,感情也更緊密了!

王傑民

出生:1978年

現職:iGen愛居人創辦人

經歷:台積電資深工程師

學歷: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資管碩士、台大化工系

家庭:已婚

羅婷玉

出生:1978年

現職:諾華公司人力資源顧問經歷:帝亞吉歐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經理學歷:英國德蒙特福大學企管碩士

家庭:已婚

王傑民、羅婷玉的

家庭財務計畫書

步驟1家庭財務目標: 60歲退休時,擁有3000萬元資金。

步驟2階段財務目標: 每年家庭帳戶結餘至少100萬元。

步驟3可行性收支目標:夫妻每月各提撥5萬元至共同帳戶,再將資金分成家用40%、儲蓄30%、投資30%(投資帳戶績效設定15%)。

步驟4定期檢視程序:預先規畫家庭年度預算,每周詳實記帳;每月檢視收支表,檢討超支原因,下個月嚴格將超支部分省回來。

王傑民、羅婷玉的

財務整理3心法

設定共同帳戶:初期可試行提撥少數金額,運作順利後再逐步擴大。

分工合作:由細心的一方負責收支控管,擅長投資的一方主導投資理財,並約好一起定期檢視,雙方都有參與感。

記帳明確:一方面確實掌握消費狀況不超支,另一方面讓雙方都了解錢的流向,避免模糊地帶而產生爭執。

王傑民的私房投資要訣

1. 重視資產配置,將資金分為三部分,四成投資美股,四成投資外幣,其餘則配置在私募基金和現金部位上。

2. 美股以中長線投資為主,並根據市場變化,固定配置避險部位。

3. 投資與工作領域相關或較熟悉的產業股票,深入了解產業趨勢和基本面,作為買賣判斷依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93

台大自選股績效 贏過校友捐贈股

2012-11-12  TCW
 
 

 

十月底,來自北中南三地學生,癱瘓教育部舉辦調整學費公聽會。一九九九年至二○○八年這十年,各大學幾乎年年漲學費,以台大文學院為例,從一萬八千七百元調漲到二萬五千九百三十元,漲幅將近四成,後因全球不景氣暫緩四年的學費調漲,今年十月再度捲土重來。

只是,有的學校不見得需要以提高學費,才能夠開闢出財源,資源豐厚的台灣大學,更是有很多賺錢的管道,口袋麥克麥克。

一九九六年前,各公立大學經費全額來自政府輔助,在經費逐年遞減下,正式實施「校務基金」,期盼能夠賦予各大學「財務自主」,又紓解政府財政壓力。為自籌經費,各大學積極開闢不同收入。

捐贈標的》去年績效負值,兩家歇業

台大目前經費收入四成來自於教育部補助,約有六十二億元,但是台大去年總計收入約達一百五十億元,亦即校務基金各方生財,竟然攢出了八十八億元,比一般私立大學一年總收入還要高,其來源包括了學雜費、出租場地設備、活化土地利用、廣設建教合作等各種收入。

台大從校務基金提撥部分經費成立永續基金,於二○○九年「積極投資」股市。校務基金底下的股票,分為捐贈與轉投資,在約十億元淨值規模的二十七檔標的中,十一檔來自捐贈,其餘轉投資中,台大基金選擇的標的,屬於台大校友經營的企業不到三分之一。而有趣的是,如果比較成績,明顯看得出來,校友送上門的股票,表現還是沒有校務基金轉投資的好。三年過去了,台大轉投資操作績效,勝過校友所捐贈標的。

翻開台灣大學二○一一年決算書,在去年歷經了歐債危機、中國緊縮政策、景氣趨緩疑慮等利空衝擊之下,轉投資報酬績效為一七‧五五%,戰勝大盤指數報酬負一七‧九八%,但是校友所捐贈標的報酬率則為負值,同時還有兩檔股票,如茂永科技和恩基科技則是已經歇業,也就是說,股票已經成了壁紙。

轉投資標的》選高配息企業,獲利穩

只是,好景只有一年。截至今年第三季,台股基金年平均報酬率約一三‧○八%,但台大轉投資績效卻為負一‧四九%。但細數轉投資標的,聯發科、台灣大哥大、台積電等都是高配股利、息的企業,若將所得股利、息相加,台大校務基金轉投資在這幾檔,也算穩穩的賺。

台大去年共獲得股利約五千萬元,較前年增加三成比率。近兩年投資淨額規模增加超過四千萬元,相當七百八十一個台大學生一年學費的總額。

台灣大學副校長湯明哲曾指出,金融海嘯期間,哈佛校務基金一口氣蒸發了一百一十億美元,但去年獲利四十四億美元,規模回復到三百二十億美元。就算曾賠了三分之一,但二○○一年到二○○七年獲利六○○%,仍有四倍獲利空間,投資規模也從新台幣兩千億元成長到新台幣一兆元,「只要長期投資仍會賺錢,」他觀察。

【延伸閱讀】坐擁全台一% 土地,外包一年賺近十二億

點閱教育部統計資料,台大校地面積約一百二十三公頃,是私立世新大學的四‧四倍,但這僅僅只是羅斯福路校地面積而已,若將遍布於中部的實驗農、林場加入,那麼差距恐將突破百倍。

正因為手上土地、建物資源多,台大早開始援引《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採BOT或者OT等委外經營模式,活化手上約三萬六千公頃土地,相當於台灣本島一%面積的總校地,更為台大帶來一年近十二億元的外快。

翻開台大二○一一年決算書,尊賢會館、第二活動中心,與校內其他委外或對外自營如餐廳、理髮、販賣機等OT案收入,以及公館、新生南路停車場等資產使用及權利金收入,就達七億九千萬元;而隸屬於台大實驗林的溪頭森林遊樂區門票,和旗下水里木材加工廠製作訂單收入,亦進帳近三億元。

台大第一個委外案是尊賢會館。得標廠商是太平洋立德旅館事業。二○○四年,立德再拿到台大溪頭實驗林大學、漢光、鳳凰與紅樓,以及好客餐廳樓共五棟樓委外經營權。台大從立德身上賺了近四千萬元,立德也因台大進帳約兩億元生意,且打開知名度。看好校園飯店委外商機,今年連五星級飯店晶華都來搶得經營標案。

【延伸閱讀】轉投資和受贈股票,績效差很大——台大校務基金持有標的近2年報酬率

轉投資標的》

校友是負責人:聯發科、台灣大哥大、正新、國泰金、中興保全非校友是負責人:統一、統一超、中華電信、中鋼、台積電、宏?痋B中信金、台塑石化、福懋科、寶來標智滬深30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摩根富林明JF中國亮點基金

2012年報酬率(註3)-1.49%2011年報酬率17.55%

校友捐贈標的》

校友是負責人:生達化學製藥、訊連科技、智泰科技(興櫃)、茂永科技(2008年歇業)、台大創新育成(未上市櫃)、恩基科技(2006年歇業)、鈺創科技、安克生醫(未上市櫃)非校友是負責人:台達電子、遠傳電信、太平洋電線電纜

2012年報酬率(註3)-5.9%2011年報酬率-27%

註1:投資報酬率計算方式:(今年投資淨額—去年投資淨額)╱去年投資淨額註2:投資淨額與績效,不含該年股利收入註3:以截至2012年11月1日投資金額估算。股數以台大公布2011年決算書股數為準,股票面額以11月1日公告股價為準資料來源:台大2011年決算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