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以色列首富伊丹·奧佛爾 遊蕩在新興經濟體的猶太巨賈

http://www.infzm.com/content/83858

熱衷研究地緣政治,善於捕捉新興經濟體崛起之良機,加上擴張再擴張,奧佛爾建立起一個市值近千億元人民幣的產業帝國,並在中國斬獲頗豐。

剛剛進入位於以色列最大城市特拉維夫Millenium大廈20層的Lynav船運公司,一位穿著卡其布褲子、戴著粗粗項鏈的壯漢放下手中的iPad Mini,起身從玻璃門窗的會議室踱步出來招呼。如果不是事先看過其照片,或許難以認出眼前這位便是2012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的以色列首富、身家達62億美元(約390億元人民幣)的伊丹·奧佛爾(Idan Ofer,下稱奧佛爾)。

奧佛爾今年57歲,是以色列控股集團(Israel Corporation)的控股股東。

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之前,他把手插進褲袋,站著與大家聊天,帶領記者參觀他的辦公室——一間十來平米的狹小屋子,狹小的辦公桌、蘋果電腦和液晶電視。茶几上一堆書,其中一本的封面上印著大大的「China(中國)」字樣。

「這裡是我的小辦公室——『私人空間』,樓上那間大的才是『公共空間』。」奧佛爾笑著說。白色的牆上掛著一張黑白照片,三個小孩簇擁著一位中年男子,那是奧佛爾的父親及兩位叔叔和祖父的合影,算起來至少拍攝於70年前;另一張彩色父子照是年幼的奧佛爾和他已故父親薩米·奧佛爾(Sammy Ofer)的合影,後者曾是以色列船王、首富。

奧佛爾稱自己性格「天真(Naive)」。他帶我們四處參觀,親自刷卡開門,送我們進電梯,而他的助理則在一旁與人聊天。採訪中,他會不經意間跑題,甚至起身去隔壁辦公室翻出一堆他見過的中國企業家的名片,評價說太盟投資集團主席單偉建「非常非常聰明,對以色列的瞭解比我還深」,而SOHO中國的聯合創始人、潘石屹的妻子張欣則「口才絕佳,難以置信」。

在以色列,從機場安檢員到大街上的百姓,幾乎人人都知道奧佛爾的財富故事。

「只做大生意」的猶太商人

「中國的領導人善於長期思考,中國經歷了『文革』時代、工業時代和消費時代,接下來將發生什麼?」

縱橫商海整30年,奧佛爾成功的秘訣之一,正是這種對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精準把握。而聽奧佛爾講述他及前輩的經商傳奇,似乎是在跟隨一位「活化石式」的人物回顧東亞、中國乃至整個第三世界國家的雁陣形經濟起飛過程。

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奧佛爾的祖父帶著家族從羅馬尼亞移民到以色列。上大學時,奧佛爾讀了一本在當時很有名的書Shogun(大將軍),這本書敘寫了英格蘭一個家族於20世紀初舉家移民到香港後的種種經歷,書中對亞洲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的描繪深深地吸引住了奧佛爾。

1982年從倫敦商學院畢業後,27歲的奧佛爾決定來到亞洲,在此拓展家族本業——原油和成品油的貿易、運輸。「當時我感覺到全球經濟增長的重心將從西方轉向東方,但1982年時我預見不到後來中國會發生如此大的巨變。」奧佛爾說。

奧佛爾選擇的落腳點是當時的船運中心香港,背靠剛剛啟動改革開放的中國內地,香港船運業的發展一日千里,而同期日本船運業則受經濟停滯的影響急劇衰落。

初到香港時,奧佛爾僅有一艘油輪,他收購日本人的輪船,與後來成為第一任香港特首的董建華及來自寧波的一位鮑姓商人展開競爭。他還記得當時英國人控制著的香港天際線比現在低很多,「沒有匯豐銀行、中銀大廈等高樓」。

後來新加坡崛起為新的全球油運和船運中心,1990年,奧佛爾離開香港,前往新加坡繼續經營他的船運業務。頂峰時,他擁有97艘船。

但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東亞船運業開始走下坡路。七年後,奧佛爾賣掉亞洲的生意,前往紐約開拓船運業。但在美國,那兩年他幹得並不成功。

1999年初,他從泰國回紐約途經以色列中轉時,看到報紙上報導索爾·艾森伯格(Saul Eisenberg,下稱艾森伯格)去世後,他的六個子女決定出售家產。艾森伯格是大名鼎鼎的以色列巨富,美國《國防週刊》稱其旗下公司的收入曾佔據以色列國內生產總值的10%,他也是最早對華出售軍火的以色列商人之一。

艾森伯格留下的以色列集團旗下的資產包括以色列化工公司、以色列集裝箱船公司Zim,以及幾家珠寶公司和房地產公司。奧佛爾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花6億美元購買了55%的以色列集團的股份,他因此離開紐約回到以色列。

如今以色列集團旗下的上市資產市值為50億到60億美元,加上沒上市的煉油、半導體、化工等業務,總市值約150億美元(約940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奧佛爾與他的前輩艾森伯格的事業軌跡有諸多共通之處。兩位風雲人物都從東亞起家,都善於抓住新興經濟體起飛的良機,都躋身最著名的以色列超級富豪之列,他們做生意的路徑和偏好也異曲同工。

艾森伯格原是二戰難民,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時,9歲的他隨家人逃到上海,卻被日本人俘虜,奧佛爾說艾森伯格「裝在一個罐子裡被運到了日本」,但倖存下來的艾森伯格戰後定居日本,還娶了一位日本妻子。

195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時,艾森伯格靠向日本鋼鐵公司推介鐵礦石,攫取了第一桶金。朝鮮戰爭結束後,艾森伯格又到韓國做生意。他結識韓國的軍政領導人朴正熙,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艾森伯格被迫離開韓國回到以色列,三年後從別人手裡購買了以色列集團,成為以色列當時的首富。

1982年,艾森伯格看到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機遇,前往北京定居。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需要大量工業設施,艾森伯格成為了中國領導人的朋友,他重複其1950年代在日本和1970年代在韓國做的事情,後來在中國建立了25個合資和1個獨資企業。

「他提供一切中國急需的物資和商品,玻璃、石油、電力、食用油等等。」奧佛爾說,「他只做大項目。」

「我仍是做決定的人」

收購以色列集團後,奧佛爾的興趣由船運轉向工業,其間他也曾做過一年以色列第三大銀行的董事長,但發現自己不喜歡金融業,「我喜歡製造東西」。

此後幾年裡,奧佛爾開始對以色列集團的業務進行重新佈局。2003年至2005年間他賣掉了很多不感興趣的資產,比如比薩連鎖店、連鎖酒店、房地產等。他也出資回購了旗下船公司Zim的另一半由政府持有的股份。

但船運行業江河日下,奧佛爾必須尋找新的市場機遇。

如今奧佛爾的產業遍及全球。他選擇進入拉丁美洲電力市場,因為意識到拉美經濟將與中國經歷同樣的高增長階段,那裡最大的產業是礦業,而礦業最需要的是電力。於是他投資了10億美元,在秘魯、智利、玻利維亞、巴拿馬和多米尼加共和國建造了當地最大的水力發電廠。隨後,他在非洲做同樣的事。

他還進入了超深水鑽井船行業,為此建立了總部位於美國休斯敦的Pacific Drilling公司,後來該公司在紐交所上市,市值超過20億美元。

此外,以色列集團旗下的Tower Jazz半導體公司還在日本、美國投建半導體廠,生產用於發電設備和相機的芯片,「我不與台灣人競爭,只做利潤很高的縫隙市場」。

但中國仍然是奧佛爾的事業重心,以色列集團在中國的鞍山、昆明、濰坊、連云港、青浦等地有7家合資或獨資公司,業務涵蓋水處理、化工、殺菌劑等。南方週末記者獲悉,以色列集團在中國的年銷售收入高達8.4億美元(約53億元人民幣)。

奧佛爾在中國傾力打造的新事業,則是觀致汽車(Qoros)公司。2005年時,有人把正尋覓合作夥伴的奇瑞汽車公司介紹給他,他認識到可以把技術和人才引入中國,使中國造出能出口歐美市場的汽車。

於是他投資了2.7億美元,與奇瑞成立股權各半的合資公司,在上海設立總部和研發中心,在江蘇常熟投建工廠。

奧佛爾對南方週末記者透露,2013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上,觀致將推出符合歐5環保標準的車型,「這意味著我們能向歐洲、德國出口觀致汽車,讓德國人見識一下中國產的車。」他介紹說,目前觀致已經收到三倍於預計產量的銷售商訂單。

兩年前,奧佛爾辭去以色列集團董事長職務,保留CEO(首席執行官)職務。在南方週末記者採訪間隙,一位矮個子俄羅斯人進到會議室與奧佛爾交談一番後離開。「這是我的COO,來問關於在波蘭建風電廠的事。」伊丹·奧佛爾說,「瞧,雖然不是董事長,但我仍是那個做決定的人。」

科技天才「下課」

事實上,這位眼神和笑容酷似前重量級拳王霍利菲爾德的猶太裔富豪,不只有這隨和、親切的一面。「他是個強硬派。」在特拉維夫街頭隨機詢問的一位以色列老人對南方週末記者評價說。

奧佛爾最近的一次強勢表現在幾星期前的一件事上。彼時,在奧佛爾和其他股東的要求下,他投資的以色列著名電動車先鋒公司Better Place標誌性的創始人兼CEO夏嘉曦(Shai Agassi)不再擔任行政職務。

這在以色列是件大事。因為夏嘉曦是知名的商業天才,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稱為「繼喬布斯之後科技行業最出色的銷售員」。他23歲時創立軟件發行公司Quicksoft,33歲成為世界最大管理軟件公司之一SAP董事會最年輕的成員。2007年,夏嘉曦與奧佛爾在舊金山見面談了45分鐘,奧佛爾當即決定投資1億美元給夏嘉曦,從而使夏嘉曦創辦的Better Place公司得以啟動。

奧佛爾稱,他第一次聽到夏嘉曦的創意時,就意識到這是一個「為中國量身定製」的計劃,「大多數中國人第一次買車,他們會接受新事物」。

「夏嘉曦很聰明,我喜歡他,也喜歡他的創意,但創建一家公司與運營一家公司需要不同的能力。」2012年12月6日,奧佛爾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公司創始人淡出管理在以色列很正常,夏嘉曦先生仍擁有Better Place公司10%的股份。」

Better Place公司野心勃勃地試圖用純電動汽車來取代汽油動力車,其商業模式的核心是夏嘉曦提出的更換電池模式和按里程計費。目前Better Place與雷諾·日產合作,由後者生產電池和汽車,Better Place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在以色列、丹麥、荷蘭、日本、澳大利亞等地商用其雷諾FluenceZ.E型電動車。如果這一計劃成功,Better Place將顛覆性地改變汽車業、石油業以及電池行業。

南方週末記者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在以色列一條高速公路上駕乘體驗了FluenleZ.E型電動車。在換電站,耗時6分鐘換一塊可行駛140公里的「滿格電池」。

「夏嘉曦和股東之間有分歧。他主張把當前的重點放在建造電池更換站上,但他不是出錢的人。」一位Better Place的員工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而資方則主張把公司的重點放在電動車銷售上,因為以色列境內即將建成50個電池更換站和近1000個充電樁,已經足夠覆蓋全國需求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305

圖示世界四十大經濟體規模對比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774

全球各個經濟體的規模大小排行是一個相對穩定較少變動的排行榜,如今,全球前十大經濟體依次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巴西、英國、意大利、俄羅斯和印度。

雖然中國如今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比較美國這個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而言,還相距甚遠。美國經濟增長毫釐,就夠得上中國經濟飛速增長很長一段時間。

而值得關注的是,日本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如今推出了超大規模的寬鬆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這意味著其領導人冒著相當大的風險在進行這一次賭注。

下圖來自奧本海默的經濟學家John Stoltzfus,顯示的是全球前四十大經濟體的經濟規模對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263

面對收縮QE最脆弱的五大新興經濟體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8668

當今年夏天當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即將削減QE時,一些新興國家意識到必須嚴肅對抗國內的金融改革,當時資金大幅抽離導致新興市場資產暴跌。 這一次當市場再次預期美聯儲最快將在本次會議後開始Tapering時,摩根大通指出存在“五大脆弱經濟體”:有五個新興國家面對美聯儲的縮減龐大購債計劃將尤其脆弱。 事實上,巴西、印度、印尼、南非和土耳其這五國都在忙於加息應對變化。但是這些國家的仍然沒有展開包括勞動力市場、稅收等困難但是必要的改革,而只有這些結構性的改革才能進一步釋放其經濟活力,吸引更多他們所需要的長期投資。 巴西 四年前,當Lucimara Tavares的前夫跑路時,他留下了一筆1.2000雷亞爾的貸款,而現在這筆貸款本息達到60,000雷亞爾,因為巴西的消費貸款利率可以高達3位數。 Tavares說:“貸款利率一路上漲,但是我的工資不漲。我意識到自己永遠還不請這筆錢,我這輩子都要花在與銀行的討價還價上。” 今年年中全球流動性的巨大波動,令巴西利率一度降至歷史低點,但現在又回到了兩位數。如果美聯儲啟動Tapering,那麽將影響包括Tavares在內所有的借款人。(5年內巴西私人部門信貸規模翻了一倍,目前相當於巴西GDP的50%。) 今年夏天對美聯儲收縮QE的預期,已經暴露了巴西經濟嚴重失衡,但是這並沒有促使當局采取行動。政府財政赤字仍然在飆升,而政府試圖用管制汽油等商品的價格遏制通脹。而最終的結果可能是,更疲軟的本幣匯率,更高的通脹和利率。 由於2014年面臨大選,巴西現政府試圖阻止這一切發生,但是市場是否願意傾聽官員的聲音要另當別論。巴西正面臨信用降級的風險,政治示威可能發生在明年世界杯期間。 巴克萊認為“不管誰贏得大選,都必須重整商業信心並促進投資。”   印度 印度很有可能是在今年第一次Tapering預期高潮時受沖擊最大的國家,這一次美聯儲如果展開行動,將威脅到正在反彈的盧比和上漲中的印度股市。 上周印度股市創歷史新高,投資者預期明年大選後的新政府將有利於該國工商業發展,這將令亞洲第三大經濟體發展前景看好。 由於印度央行新行長Raghuram Rajan繼續嚴厲控制黃金進口,旨在吸引印度僑民儲蓄投資的政策意外獲得成功,目前對美聯儲收縮QE沖擊的憂慮有所平息。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說:“黃金管制加上吸收海外居民儲蓄,讓印度建立了600億美元的緩沖資金,再加上本次Tapering很可能將是良性的,所以美聯儲此次沖擊影響可能有限,除非這次收縮規模出乎意料的大,並導致10年期美債收益率大幅上漲。” 如果美聯儲展開強有力的行動可能將顛覆印度溫和的複蘇。三季度印度GDP增幅只有可憐的4.8%,上周最新的數據顯示通脹繼續上漲,同時工業產出仍然在下滑。 Ahya 說:“印度還沒解決自己的問題,資金流入為印度贏得了時間,但是他們必須在三到六個月之內做更多事情。” 土耳其 安卡拉對即將到來的Tapering反應是什麽?答案是“就讓它來吧”。但這個看似勇敢的回答似乎更讓人憂慮土耳其政府無視自己面臨的問題,並使得土耳其在“脆弱五國”中更引人矚目。 伊斯坦布爾股票交易所總裁Ibrahim Turhan認為,什麽地方資金稀缺,什麽地方強有力的股市將會起到關鍵的作用(對他而言這個地方就是土耳其),土耳其財長Mehmet Simsek 認為,今年夏季的動蕩,已經讓市場做出了調整適應寬松資金減少的局面,現在投資者的美元更傾向購買有較高收益的本地資產。 一些投資者認為美聯儲行動的最初沖擊將是有限的,尤其是如果“前瞻指引”強調將保持低利率政策不變時。但問題是土耳其的基礎經濟狀況堪憂。 如果從政府債務和赤字看土耳其經濟還算健康,尤其是與印尼和巴西相比;但是由於土耳其高度依賴熱錢,其經濟前景就顯得不那麽樂觀。超過80%的經常帳赤字(相當於7.5%的GDP)屬於短期融資而不是海外直接投資。與此同時,一些土耳其企業積累了大量短期外幣債務。 不單單是美聯儲的Tapering,土耳其目前還面臨潛在的政治風險。土耳其明年進行大選,目前執政聯盟內部正在自相殘殺,數名政治人物正在接受犯罪調查。這將使得解決低勞動力參與率,儲蓄率下滑等結構性難題變得不太可能。 南非 除了Tapering預期之外,非洲第一大經濟體正受到國內問題困擾,而對潛在的資金外逃只會惡化這個局面。 南非經濟增長率降至2009年衰退來最低,失業率高達25%,貧困率居高不下。分析師預期今年GDP將跌至2%以下,遠低於2006年5.6%的高峰值。南非經常帳赤字已經達到了相當於6.8%的GDP。 南非財長Pravin Gordhan年初說,美國貨幣當局應該增強溝通和透明度,來幫助應對潛在的沖擊。但是他承認新興國家必須“做好自己的功課”減少赤字增強經濟信心。 盡管面臨各種不利因素,Gordhan 承諾未來3年將保持支出每年增長2.2%,盡管執政的南非國大黨明年要面臨大選。 但是分析師認為他們現在希望看到減少支出浪費,更多可持續的措施促進增長和出口,並降低赤字。 印度尼西亞 自6月以來印尼央行把基準利率總共上調了175個基點,部分原因是夏天的資本外逃對印尼盾構成了巨大壓力。印尼經常帳赤字已經加大至90年代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最大。 盡管利率提高,但是印尼盾目前處於歷史低點。本幣走軟有助於實現政府明年把經常帳赤字率降至2.5%的目標,因為低本幣匯率有利於出口,預期今年印尼經常帳赤字占GDP比率為4.4%。經濟學家認為高利率很快將抑制進口需求,從而進一步降低經常帳赤字。 但是另一些人認為一旦美聯儲展開Tapering,印尼需要做更多事情穩定經濟。目前外國人持有了印尼政府三分之一的債務。世行最近把印尼2014年經濟增長展望下調至5.3%,而2012年該國經濟增長率為6.3%。與印度一樣,印尼今年也將大選,這將使得亟需進行的結構性改革前景黯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250

未富先貴!印度已成高成本經濟體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212

26歲的印度Charan農民在距他家鄉700英里之外古爾岡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這個繁華的城市呆了三個月後,他迫切需要老板至少加薪10%。否則他就要辭掉這份在工地扛磚頭和黃沙的工作,現在他每月薪水不到100美元。 盡管缺乏電工、水管工等技術工人長期以來困擾著印度社會,但是現在像古爾岡這樣的大城市已經開始缺少像Charan這樣的農民工勞動力。 過去缺乏技能的農村勞動力湧入大城市,為印度社會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但是物價上漲,特別是食品通脹暴漲,讓農村勞動力薪酬要求迅速提高,他們還需要雇主提供社會福利保障。 如果雇主不能給一個滿意薪酬,像Charan這些印度農民工非常自信能找到更多的工作,因為在古爾岡遍布工地。 勞動力成本上漲不僅僅在壓縮印度企業的成本,藍領工人工資上漲正在威脅印度央行遏制通脹的努力。 9月份,前IMF首席經濟學家 Raghuram Rajan成為印度央行行長,他宣稱印度經濟增長要重新恢複動力,物價穩定是先決條件。現在印度GDP增速已經跌至5%以下,創10年來最慢。 Rajan自上臺以後連續兩次上調利率,以防止食品價格上漲蔓延到更廣泛的經濟領域。他警告如果價格上漲不顯著降溫的話,下一個月可能將繼續加息。 印度評級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Devendra Kumar Pant說: “印度已經成為一個高成本經濟體。持續高通脹正在導致災難。” 比如印度人每餐必吃的洋蔥,其價格在過去1年中上漲了190%至每公斤1.60美元。印度洋蔥的價格甚至高於美國,而後者的人均收入相當於前者的35倍。洋蔥價格飆升導致印度蔬菜過去1年中上漲95%。11月印度CPI達到7.5%,創下14個月新高。 藍領漲薪 距印度政府數據,藍領工人工資(包括技能工和非技能工)每年的上漲速度約為15%,快於6%的平均通脹速度,但只是略高於13%的食品通脹。建築工人的狀況略好,據印度建築工業發展委員會的數據,自2009年以來,建築工人工資平均每年上漲18%。 印度開發商Gera Developments主席Kumar Gera說: “通脹導致漲工資不可避免。當工人告訴你掙到的錢趕不上食品上漲速度時,你必須漲工資。” 為了留住工人,一些公司除了提供工地現場的住房外,還設有免費供應食物的食堂,診所,甚至日托和學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59

2014年全球11大經濟體將需發債7.43萬億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996

G7和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這金磚四國(BRIC)2014年將需要為各自國家的主權債務融資7.43萬億美元。在債券收益率開始走出創紀錄低位之時,如此高額的舉債需求無疑給努力縮減預算赤字的國家帶來威脅。

彭博數據顯示,繼2013年發債總額由7.6萬億美元降至7.43萬億美元後,上述11國2014年的發債規模將與2013年相差無幾。計入利息之後,2014年11國再融資的債務規模將增加約7120億美元,增至8.1萬億美元。

預計全球最大債務國美國的發債佔比最高,2014年的市場交易債券規模將在11.8萬億美元基礎上增加約1870億美元。

俄羅斯、日本和德國的融資需求將減少,意大利、法國、英國、中國和印度的這類需求將增加。

中國今年的到期債券金額將增加12%,增至1430億美元,規模居新興市場經濟體之首。

預計日本今年再融資的發債規模為2.38萬億美元,比2013年減少9%,德國今年的發債減幅約為5.3%,減至2680億美元。

發達國家的預算赤字比已經由巔峰期2009年的7.8%降至4.1%,但仍然遠高於本世紀危機爆發以前的水平,相當於截至危機爆發時十年內平均赤字比的2倍。

截至2013年12月底,全球政府債券收益率升至1.84%,全年上漲0.41%,漲幅創2006年以來新高。

這使得各國政府每舉債1萬億美元全年需支付的利息增加了41億美元。

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好轉,美聯儲縮減購買美國國債等資產的QE規模,今年收益率可能還會上漲。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歐洲利率策略主管Luca Jellinek預計:

許多發達國家的再融資需求依然高企,特別是美國。

關鍵並非供應,而是需求。

在經濟增長回升的同時,需求隨之減少,我們預計會對借款成本施加壓力。

經合組織(OECD)預計,該組織34個成員國2014年的債務與GDP之比將由2013年的70.9%升至72.6%。2007年這一比例僅有39%。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固定收益國際首席投資官Nicholas Gartside指出,

儘管債券方面有所好轉,仍要經歷許多去槓桿。去槓桿過程還在繼續,將持續多年。

匯豐全球固定收益研究主管Steven Major認為,外界預測高估了政府債務成本上升的可能性,因為全球經濟復甦仍脆弱,而且開始出現通縮。

美国国债, 国债, 收益率, 利率, 金砖国家,中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581

中國的“遠慮”:一幅圖展示三大經濟體長期競爭力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7412

近年來,在談論中國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時,越來越多地提到老齡化。目前全球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只有中國一個。“未富先老”成為中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 去年11月,彭博的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McDonough展示了下面這幅圖,它讓我們發覺,二十年後中國的人口金字塔同今天的日本驚人地相似。 近日,McDonough又展示了以下圖表,它由上至下分別展示了日本、中國和美國分別在1990年、2014年、2025年和2050年的人口結構。 如圖所示,截至本世紀中葉,中國與日本雙雙邁入人口嚴重老齡化階段,中國55-65歲國民人口占比最多,日本70-79歲國民最多。而美國人口結構大致和2025年相似,25-39歲國民仍是主流。三國一比,高下立見。 總體而言,在保持經濟發展和人口動態平衡的前提下,一個國家的年輕勞動力增加得越快,越有利於經濟增長,反之,如果人口老化越快,適齡勞動力減少得越快,經濟增長的難度就越大。 從這個角度看,在今後約兩代人時間里,老齡化會越來越明顯地影響中國經濟發展,其負面影響比美國和日本國內人口問題的都要大。如何在人口紅利迅速消失和老齡化加速時保證均衡的經濟發展,這是中國迫在眉睫的“遠慮”。 具體來看,雖然同為迅速老齡化國家,但中國和日本的人口結構依然有些不同。中國在2025-2050年期間老齡化速度極快。日本在2025年就已經是50-54歲和75-79歲兩個年齡段人口占比最高,中國那時人口占比最高的是35-39歲和55-59歲年齡段。 到2050年,中國60-64歲年齡段占比最高,其次是55-59歲年齡段,日本則是75-79歲和70-74歲年齡段,兩國人口最多的群體年齡差距明顯縮小。 老齡化差距縮小的同時,中日兩國的少子化現象也更趨一致。 2050年,日本0-4歲、5-9歲、10-14歲、15-19歲這四個年齡段的人口占比分別處於倒數第四到第七名。90歲以上年齡段占據倒數第一到第三的位置。 在中國,到2050年,0-4歲、5-9歲、10-14歲、15-19歲這四個年齡段的人口占比幾乎並列倒數第四,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三的是85歲以上的高齡年齡段,20-24歲的比例和80-84歲年齡段相當,並列倒數第五。 去年8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曾提到美銀美林的報告發現,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2012年達到了頂峰,比人口統計學家預計的提前了3年,拐點已經到來。 該報告認為,和總人口峰值相比,適齡勞動者的人口峰值同經濟的關系更密切,適齡勞動者人口影響GDP增長率、消費支出和需求。 同年12月,中國社科院發布的藍皮書也認為,中國迎來了人口轉型的拐點,人口紅利將進入逐漸收縮時期。 今年2月,中國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稱,截至2月,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已超過2個億,占總人口的14.9%。當時華爾街見聞的文章曾做比較:2億老年人口數超過了巴西、俄羅斯、日本各自的總人口數。如果作為一個國家的總人口數,也能排世界第四位。 《人民日報》去年4月的報道認為,面對“未富先老”的巨大考驗和壓力,如果不加快健全“積極老齡化”、“健康老齡化”的制度和服務體系,人口結構迅速老化將使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活力“窒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578

拉美第三大經濟體遭遇還債難題 阿根廷苦戰禿鷲基金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971

圍獵13年後,一家約300人的對沖基金將拉美第三大經濟體逼入了債務違約的牆角。這場風波的走向,或將改寫全球主權債務重組的遊戲規則。

「釘子戶」債權人發威

「這件事從阿根廷來說沒有違約,因為它已經把錢付給銀行了;從債權人角度來說,只要我沒按期收到利息,就算技術性違約。」

奇蹟沒有發生。在5個小時的會議之後,調停人丹尼爾·波拉克於2014年7月31日在紐約宣佈,阿根廷與「禿鷲基金」債權人之間的談判破裂。

這場全球關注的談判,事關阿根廷是否會在13年後再次陷入主權債務違約漩渦中。阿根廷是拉美第三大經濟體。

禿鷲基金是以Elliott基金旗下的NML資本為首的幾家對沖基金,持有7%阿根廷政府發行的債券。在這場主權債務風波中,它們被稱為「釘子戶」債權人(holdouts),因為另外持有93%阿根廷債券的債權人都已經於2005年或2010年接受了債務重組方案,同意削減收益並以舊債換新債,而這幾家「釘子戶」一直堅持阿根廷必須全額償付其持有的債券。

名詞解釋

禿鷲基金

(Vulture hedge fund)

通過收購違約債券,等待時機發起惡意訴訟,進而謀求高額利潤的對沖基金。常喜歡購買陷於困境的公司債券,等公司無法償付的時候,就開始打官司索取巨額賠償。

也有一些禿鷲基金將目標鎖定在貧窮重債國家。當這些國家發生債務違約,或達到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定的債務減免標準之後,對這些國家下手,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購買其債券,然後進行惡意訴訟,要求全額償還債務本息,甚至要求支付債務違約金,以攫取巨額回報。

雙方談判破裂後,標準普爾將阿根廷主權信用評級降至「選擇性違約」,但阿根廷卻並不承認自己違約。「阻止某人償債,不能算是一種債務違約。」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事後在國家電視台說。

「違約」直接針對的是一筆應該在7月30日之前向已接受債務重組的債權人支付的到期貼現債券利息。此前,阿根廷已將5.39億美元匯入美國紐約梅隆銀行賬戶,但紐約聯邦法院凍結了這一賬戶,要求阿根廷先向釘子戶債權人支付13.3億美元的違約債務。

許多美國金融專家和律師都承認,這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止付」,而是較為複雜的一種情形,這種情況如何定義尚無明確的概念。

「這件事從阿根廷來說沒有違約,因為它已經把錢付給銀行了;從債權人角度來說,只要我沒按期收到利息,就算技術性違約。」曾經在阿根廷工作6年的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安對南方週末說。

阿根廷國內大部分經濟學家則贊同阿根廷並未違約。曾主導阿根廷2005年債務重組的前經濟部長拉瓦尼亞指出,阿根廷已經支付了利息,並且將這部分資金轉到美國梅隆銀行的賬戶上,只是沒有到債權人手中。他認為,目前的局勢還處在一種開放的狀態之中,不能說是一種違約。拉瓦尼亞在阿國內屬反對派陣營,他的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否認違約的同時,阿根廷譴責美國法官格里塞成了「禿鷲基金的代理人」,指責法院指定的調停人「不稱職」。

最新的消息是,8月2日,阿根廷經濟部長指示國家證券委員會(CNV)開始調查禿鷲基金的投機運作中是否存在犯罪行為,CNV將向美國證監會(SEC)徵求禿鷲基金的阿根廷債券交易信息。

而做出上述判決的紐約聯邦法院法官格里塞則要求雙方繼續協商談判。他公開說,「本週發生的所有事情都不能動搖達成和解的必要性,讓我們從互不信任中冷靜下來,能被信任的是提議、建議,這才是重要的事。」

禿鷲圍獵十三年

「我們不會簽署一份以阿根廷的未來為代價的、被敲詐勒索的協議。」

要瞭解一家約300人的對沖基金如何將擁有4100萬人口的潘帕斯雄鷹逼入債務違約的牆角,需要回到2001年。

2001年12月20日,經歷了三年金融危機、失業率高達25%的阿根廷陷入內亂,示威民眾和警察在街頭對峙,三十多人在衝突中喪生,阿根廷時任總統德拉魯阿被迫辭職。此後短短12天內,阿根廷換了四位總統。

德拉魯阿的繼任者薩阿宣佈,阿根廷止付其高達812億美元的巨額外債,成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主權債務違約。

這之後,阿根廷債券大幅貶值,美國華爾街Elliott對沖基金進場抄底,花了4900萬美元購買了面值為2.2億美元的阿根廷債券。過去13年中,這些債券的本金加利息已經達到了8.32億美元。

Elliott的盟友還包括其他幾家華爾街投機基金如奧裡勒斯(Aurelius)基金和藍色天使(Blue Angel)基金,他們一共持有13.3億美元的阿根廷債券。

2005年,阿根廷希望恢復其對外關係,開始與債權人談判。阿根廷提出一個方案:債權人可以放棄之前已經被止付的債券,換成利息率更低、期限更長的新債券。

當時約75%的債券持有人接受了這一方案。2010年,又有18%的債券持有人接受了阿根廷提出的新方案。

Elliott等對沖基金和一些個人投資者一直拒絕阿根廷的方案,成為要求阿根廷全額償付其債券的「釘子戶」。

但阿根廷斷然拒絕這一要求。因為阿根廷在兩次債務重組中,與債權人簽訂了所謂Rufo條款,該條款規定,將來不能給予沒有接受重組的債權人比接受重組的債權人更優惠的償付條件。

換句話說,如果阿根廷全額償付釘子戶,其他接受重組的債權人也將向其索取全額償付,包括阿根廷在重組中減免掉的約70%的債務。這意味著阿根廷將立即面臨150億美元的賠付壓力,超過該國外匯儲備的一半,進而將面臨1200億美元的債務總額。

「我們不會簽署一份以阿根廷的未來為代價的、被敲詐勒索的協議。」阿根廷經濟部長阿克塞爾·柯西洛夫說。

Elliott的老闆、今年69歲的辛格爾原是一位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律師,從事禿鷲基金行業多年且屢有斬獲:2002年他迫使剛果賠付9000萬美元,而他的買入價僅為2000萬美元(關於其收益,多家媒體說法不一,也有報導說花了3000萬美元獲利超過1億美元)。

更早的1995年,他還迫使秘魯償付了5800萬美元,當初購買這些國債僅花了1100萬美元。

這次辛格爾也沒善罷甘休,他向債券發行地紐約的聯邦法院發起了對阿根廷的起訴。根據紐約州法律,債務人付給一部分債權人而不付給另一部分債權人權益,是違法的。

該院法官格里塞認為,「債務並沒有被勾銷,沒有進入清算程序,沒有破產倒閉或無償債能力的情況發生」,據此他判決阿根廷有法定義務全額償付釘子戶債權人13.3億美元。

之後阿根廷曾將此案上訴至美國最高法院,但最高法並未受理。

過去阿根廷也曾被如此判決過,但因美國法院在阿根廷沒有管轄權而難以執行。2012年辛格爾跟蹤阿根廷海軍訓練艦自由號(Libertad),趁其行至加納港口時說服一位當地法官扣押了該艦,索要數百萬美元,但阿根廷隨後向國際法庭提起抗訴,根據國際海洋公約,該艦艇遂被歸還給阿根廷。

最近這次情況不同,大部分債券的償付都需要通過在紐約開展業務的金融機構,格里塞法官禁止美國境內的金融中介機構執行阿根廷償付其餘債權人的轉賬活動,除非阿根廷先償付禿鷲基金。這直接導致了上述債券利息被凍結在梅隆銀行無法支付。

截至發稿前,Elliott基金尚未對南方週末記者的採訪約請做出任何回覆。

「扔向全球經濟的炸彈」

斯蒂格利茨:「遺憾的是,我們有應對私人公司破產的制度,卻沒有主權債務重組的整套規則。」

對阿根廷來說,目前的壞消息是債務危機可能繼續擴大。

8月4日,阿根廷《金融界日報》報導稱,約5萬名意大利債權人要求阿根廷政府償還28億美元債務。這些債權人之前也未接受阿政府前兩次重組。

好消息是阿根廷國內目前「情緒穩定」。

「與上一次債務違約不同,由於長期被國際資本市場隔離,此次違約風波並未明顯衝擊到阿根廷國內的經濟社會秩序。」阿根廷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卡斯特羅向南方週末記者分析了相隔13年的兩次債務違約風波:2001年在宣佈止付債務後的一週內,阿根廷主權債券的價格下跌了70%到80%。而這次在被宣佈債務違約後,阿主權債券價格的下跌幅度在10%到12%之間,波動幅度不大,「這說明市場判斷阿根廷不存在止付債務或陷入危機的風險」。

近期阿根廷國內的一次民調顯示,50%的民眾歡迎政府對禿鷲基金的強硬立場,只有25%的民眾認為這是負面的。

但也有外媒指出,阿根廷需要警惕債務風波的長期影響。目前阿根廷國內正面臨滯脹,上半年通脹率高達15%,資本外逃對阿根廷比索構成貶值壓力——2014年1月份,阿根廷比索曾在一天內貶值了16%。目前的阿根廷正需要依靠外資來保增長和就業,以及維持物價穩定。

2001年阿根廷債務危機的源頭之一,正是外資的大進大出。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長江時學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上世紀90年代之前阿根廷政府一度可以隨時開動印鈔機彌補財政赤字,造成嚴重的通脹。

1991年阿根廷通過法律,實行比索1︰1釘住美元的貨幣局匯率制度。這對遏制通脹十分有效,但由於本幣幣值高估大量外資流入,出口銳減,而阿根廷是一個依賴資源和農產品出口的經濟體,而且是消費社會而非生產型社會,收入減少的政府入不敷出,不得不大量借債。到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波及南美,資本逃離阿根廷,導致其經濟崩盤。

這次阿根廷債務風波將何去何從,還將對國際上的主權債務重組影響深遠。一些經濟學家擔心,它可能導致將來的主權債務重組更加困難,其中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斯蒂格利茨。

斯蒂格利茨最近召集了上百名學者要求美國國會立即對紐約聯邦法院的判決進行干預,因為這一判決「將對美國有直接影響」,他擔心法院的禁令會使得美國不再被視為發行主權債務的最佳市場。

斯蒂格利茨還在《紐約時報》撰文,猛烈抨擊「曼哈頓的貪婪而不負責任的對沖基金」,「我們有很多炸彈正扔向全世界,這次就是美國扔向全球經濟體系的一枚炸彈,我們不知道它的威力將有多大」。他認為,任何投資者都知道主權債有風險,這是為什麼它的利息率遠高於美國國債的原因。誰也都知道,一旦一國宣佈債務重組,將不能全額償付債務。但現在禿鷲基金們破壞了通行的遊戲規則,使得債務重組不可能,而此類重組是市場經濟發揮作用所必需的。

「禿鷲基金對債務國和其人民沒有任何利益關係,他們抄底買入債券,希望花費訴訟成本來找到一位同情他們的、不明就裡的法官,做出利於他們的裁決。」斯蒂格利茨說,「但遺憾的是,我們有應對私人公司破產的制度,卻沒有主權債務重組的整套規則。」

2001年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曾經提議建立這樣一個全球性的主權債務破產機制,其中包括一項「集體行動條款」(CAC),即允許一國與大多數債權人達成的協議自動適用於所有債權人。這一動議因為未得到一致的支持而沒有下文。

這次風波中,巴西、法國和墨西哥政府也都明確表示了對阿根廷的支持,法國政府在給美國最高法院的聲明中說,格里塞法官的判決「將使一國尋求通過有序協商來進行債務重組進而避免債務違約的努力化為泡影,增加不穩定因素」。

2005年沈安在阿根廷全程見證了債務重組的過程,他介紹,這次債務風波正是那一次重組留下的後遺症,「當時有大約200億美元債務沒有重組,分歧很大久拖不決,雙方都不積極,留了個尾巴造成了現在的問題」。

沈安認為,紐約聯邦法院的判決是違背公平原則的,這個原則是西方人定下來的「少數服從多數」,他舉例說,像希臘、法國、意大利等都有債務重組,都不是在所有的債權人全都接受的情況下,而是主要債權人接受的情況下就重組了,否則債務危機就解決不了,最終損害的是大家的利益,債務人和債權人都要受損害。

「如果這個案子最後美國最高法院判阿根廷敗訴,現有的國際經濟秩序就能被美國隨便地改了。」他指出,「這是政治強權,也是經濟強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69

拉美最大經濟體——巴西經濟正式陷入衰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586

周五,巴西二季度GDP環比年化跌0.6%,一季度下修為環比年化跌0.2%,表明巴西經濟陷入衰退,為經濟危機來首次。巴西投資和制造業下滑嚴重。今日數據意味著現任總統Rousseff連任難度加大。(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巴西

巴西統計局IBGE數據顯示,巴西二季度GDP環比年化下跌0.6%,一季度GDP下修為環比年化下跌0.2%。通常連續兩個季度GDP萎縮被視作衰退,也即巴西經濟已陷入衰退,為2008~2009年經濟危機以來首次,這令現任總統Dilma Rousseff連任難度加大。

二季度巴西投資下降5.3%,降幅創2009年來最大;制造業下滑1.5%,為連續第四個季度下滑。巴西世界杯於6~7月舉行,花費超110億美元,巨額花費已引起本國部分人的強烈不滿。對於世界杯對巴西二季度經濟的影響,路透社和網絡財經雜誌QZ觀點不同:

路透社稱,世界杯期間,因擔心交通阻塞,許多城市宣布放假,一些工廠也在減產,也就是說世界杯對GDP有負面影響。

QZ認為,世界杯提振了巴西經濟活動,對二季度GDP有正面影響,也就是說巴西GDP實際可能更糟。

Rousseff認為,巴西經濟下滑,主要受歐洲南部經濟糟糕影響。據路透社報道,巴西財長Guido Mantega表示,巴西GDP環比下滑,是由於季調原因,實際經濟並未陷入萎縮。Mantega稱,哪怕是組織結構非常好的國家也面臨經濟增長問題;從好的層面看,巴西失業率低且比較穩定。

過去三年多,巴西經濟增長較此前大幅放緩,有分析人士認為,這與現任總統Rousseff經濟政策有關,她的政策對消費者和企業信心有負面影響,金融投資者也遭受了損失。Rousseff的反對者們認為她在處理通脹問題上不得當,沒有讓巴西經濟延續此前的增長動能。經濟學家們認為,Rousseff的政策是以投資為代價的促進國內需求。

2003~2010年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任總統期間,巴西經濟平均年增長4%;路透社預計Rousseff任職期間經濟平均年增長不到2%。與過去輝煌年代相比,巴西主要商品如鐵礦石、糖、玉米的出口也在放緩。

巴西將於10月舉行總統選舉。上周民意調查顯示,在第二輪投票中Rousseff很可能落後於巴西社會主義黨參選人士Marina Silva。Silva接替Eduardo Campos進行總統競選。兩周前Campos墜機身亡,他提倡的政策對企業友好,獲得諸多銀行和工業界支持。

巴西二季度GDP數據公布後,股市小幅上漲,因為投資者預期Rousseff連任總統的概率降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502

OECD:全球主要經濟體7月通脹下滑 歐洲國家墊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22

周二,經合組織(OECD)稱,其34個成員國7月年化通脹率1.9%,低於6月的2.1%,上半年經濟增長較為疲軟;截至7月的12個月,消費者價格為負的六個國家均來自歐洲,主要受食品和能源價格低迷拖累。印度是大型經濟體中唯一通脹攀升的國家。(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通脹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OECD的34個成員國在7月的年化通脹率為1.9%,較6月的2.1%有所下滑。20國集團通脹率為2.8%,較6月的2.9%也有下滑。20國集團包括世界主要發達和新興經濟體,GDP之和占全球GDP總量的90%。

OECD指出,7月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等發達經濟體,以及印尼、俄羅斯、南非、沙特阿拉伯等發展中經濟體的年化通脹率都有所下滑,主要受能源價格低迷影響。截至7月的12個月,能源價格增幅為2.3%,大幅低於上月的3.1%。

從通脹表現看,印度最好,歐洲多國表現最糟,包攬倒數六位:

印度是大型經濟體中唯一通脹攀升的國家,從6.5%增至7.2%。

7月,歐洲六個國家消費者價格指數較去年回落,包括愛沙尼亞、希臘、波蘭、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能源價格和食品價格低迷對這些國家的通脹影響是巨大的。

通脹方面,歐元區18國與美國也相差甚遠。截至7月的12個月,歐元區食品價格下降1%,美國上漲2.7%;歐元區能源價格下滑1%,美國上漲2.6%;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物價水平方面,歐元區僅增長0.8%,美國為增長1.9%。

總體看,盡管其它產品和服務領域歐元區價格增速也不及美國等重要經濟體,但食品和能源領域的差距非常明顯。通脹率低令歐元區企業、家庭、政府削減債務的困難加大,歐元區國家仍面臨高債務負擔的問題。歐元區經濟和通脹表現糟糕,市場預期未來歐美央行政策將出現偏離,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在此前Jackson Hole央行年會中的講話也印證了這點。

OECD表示,7月全球幾大經濟體消費者價格上漲速度都有所放緩,表明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較為疲軟、令人失望。盡管二季度OECD成員國經濟環比增幅為0.4%,較一季度的0.2%有所提升,但比去年任何一個季度都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619

德銀:中國幾年內會奪去美國的頭號經濟體地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74

美國不可能永遠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也不可能將這種地位維持得更久。德意誌銀行(德銀)全球基本面信用策略主管Jim Reid就用下圖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GDP,美國,中國,前蘇聯,英國

Reid在報告中寫道:

“1998年以來,美國的全球經濟主導地位就在下滑,那是早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前的事。”

“大部分這類下滑其實與美國的行動幾乎毫無關系,而是與一個世紀以來的長期經濟反常在消解有關。中國開始回到工業革命以前在全球經濟領域占據千年的地位。”

如上圖所示,從根據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GDP占全球百分比走勢看,中國要不了多久就會趕上美國。Reid預計:

基於目前趨勢,在購買力方面,中國會在未來幾年內超過美國。美國再也不是全球唯一的超級經濟大國,實際上它的全球占比已經跌破20%,這是歷史上評判全球經濟霸主的一個有用跡象。

站在經濟的角度,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兩級世界。以PPP計算,美國和中國今天控制著全球三分之一的產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