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秀峰怒踢陳松青細數三十年恩怨

2009-07-30  NExtMagazine





八十年代轟動一時,令無數小股民血汗錢化為牆紙的佳寧詐騙案。案中的主角,被稱為詐騙鼻祖的前佳寧集團主腦陳松青,自九八年出獄後,仍然生活富泰,活躍於國際金融市場。

而 另一重要人物,是與陳松青一同牽涉入金門大廈(現稱美國銀行中心)虛假交易案,恒生銀行創辦人林炳炎之子林秀峰,他風光時住過山頂,做過佳藝電視老闆,還 開着掛上HK1車牌的勞斯萊斯來追求港姐繆騫人。然而隨着佳寧爆煲,他亦受拖累而輸掉身家,如今仍對陳恨之入骨。佳寧案後從未正式接受訪問的林秀峰,今日 更因五件古董而向陳松青開火,二人並為爭奪古董而鬧上法庭。

兩名昔日同撈同煲的金融大鱷,今日所爭奪的五件古董,包括一隻○五年十月, 在蘇富比拍賣會以一億三百萬成交的清朝《乾隆琺瑯彩「古月軒」錦雞圖雙耳瓶》,售價更刷新清代瓷器拍賣的世界紀錄。這批古董,林秀峰指是他在七十年代中, 以總數不多於五百萬港元在倫敦的蘇富比及佳士得拍賣會中買回來的。

「呢批古董,係我八二年借俾陳松青,作為裝飾佢喺佳寧中心嘅辦公室,當時連放古董嘅櫃,都係我幫佢搵返嚟嘅!」說話時挺着鷹鼻,眼神凌厲的林秀峰說。

根 據林秀峰的回憶,八三年底,佳寧集團爆煲,商業罪案調查科到佳寧中心帶走大量文件進行調查,這批古董自此失蹤。事情峰迴路轉,○五年林秀峰從報紙得悉,已 經失蹤的乾隆「古月軒」瓶竟然在蘇富比以逾億元天價成交,而另外兩件失蹤清朝瓷器當天亦透過同一拍賣行以合共七百八十萬售出,遂立即向蘇富比發律師信表明 自己方為古董擁有人,嚇得蘇富比急忙扣起拍賣收益。

林秀峰檔案

今年七十三歲的林秀峰,是恒生銀行創辦人林炳炎次子。原在美國做建築工程師的他,七二年曾夥拍前聯交所主席李 福兆、金王胡漢輝等,合作經營假髮廠「廠聯」。七六年入股佳視,只玩了兩年便結業收場,其間曾追求港姐繆騫人。八十年代中與陳松青被控串謀虛構金門大廈 (今美國銀行中心)交易,後來獲無罪釋放。九十年代初他又與徐展堂及鄭裕彤狙擊誼父何善衡的大昌行而名噪一時。○二年因行使六億美元假信用狀罪成被判監廿 個月。

陳松青檔案

今年約七十六歲的陳松青,七二年由新加坡來港,在鍾正文家族的益大集團任工程師。後來鍾、陳合作發展地產,陳於七七年成立佳寧集團,以空殼公司及行賄手法,向裕民財務及其他銀行借入巨款,進行連串收購,包括以近十億元買入金門大廈。

佳寧集團八一年高峰期業務擴展至旅遊、保險、銀行、航運以及飲食業,市值近七十億。八二年中英談判致樓股大跌,佳寧資金周轉不靈並於八三年清盤,陳松青被捕後多番拖延審訊,終於在九六年以訛騙罪被判入獄三年,至九八年獲釋。

古董羅生門

這 些古董的賣家正是陳松青,但陳松青卻堅稱自己才是真正物主。他在證人供辭中指,八一年時,新鴻基證券創辦人馮景禧對他表示,正為中文大學籌款,希望他能買 下林秀峰的古董,再將金額捐贈給中大。陳松青說,他最後在林秀峰位於山頂甘道十一號的大屋,以一張一千萬美元的個人支票,向林秀峰買下四件古董;至於另外 兩件古董,就說是向一名古董收藏家買入,但賣家名字及金額卻統統忘掉。

「我問過馮永祥(馮景禧之子),佢都話無件咁嘅事(馮景禧叫陳買林之 古董)。而且陳松青講向我買嘅四件古董,其中一幅係元朝畫,我根本就無擁有過。我有中大發出嘅證明,我或陳松青都無捐過一千萬美元去中大,如果我有收過佢 嘅錢而無捐去中大,馮景禧仲唔唱衰我?」林秀峰勞氣道。得悉林秀峰發出律師信到拍賣行自稱物主後,陳松青遂入稟控告林誹謗,林秀峰即順勢反索償,官司將於 明年初開審。

這場古董爭奪戰,源自佳寧案的「蘇州屎」。林秀峰和陳松青的相識,要數到八○年轟動一時的金門大廈(今美國銀行中心)交易。當年佳寧以近十億向置地購入金門大廈全幢,大半年後由林秀峰的上市公司百寧順(Bylamson,意為林炳炎之子),以十六億八千萬向佳寧買入金門大廈,刺激佳寧股價飛升。

當時二人儼如沙煲兄弟,不時商討發達大計,林秀峰回憶有次看《南華早報》,得悉香港電話公司與大東電報局一樁官司勝訴,將令香港電話公司攤分長途電話的收入大增,遂與陳松青食飯時談及,指香港電話的股價將大升,陳松青就為他預留了八百萬股的香港電話股份,翌日股價由十多元升至三十多元;林秀峰雖然沒有收下股票,但說:「八百萬股,每股賺十幾蚊,總共一億!佢連一億都肯送俾我,點解唔信佢?」

買其昌輸身家

對於陳松青做生意的手法,林秀峰認為在他之上。他坦言:「我唔否認自己有段時期認為陳松青可以做到啲嘢,我亦有幫過佢手。」買入金門大廈後,林秀峰於八二年再跟陳松青做「大買賣」。

八十年代初佳寧已是一間大型上市公司,林秀峰說,八二年七月在陳松青介紹下,以九千四百多萬元,買入一千三百萬股佳寧旗下其昌保險股票,支付方法包括他以四千六百萬新買回來的甘道大屋,他又將三成百寧順股權及部分其昌股票,抵押給陳相熟的銀行家,借取二千八百萬用以支付收購。「爸爸以前喺上海好鍾意投資保險公司, 我當時好希望將其昌當家族事業般經營落去。」可惜事與願違,八二年十月,中英前途談判拖垮地產事業,銀行信貸緊縮,佳寧更因資金周轉不靈被銀行提出清盤, 轄下的其昌最終破產收場;林秀峰一夜間賠上整副身家。八三年佳寧倒閉,與佳寧甚多生意來往的百寧順亦於八四年清盤,負債高達二億六千多萬,而林秀峰、林秀 榮兩兄弟,以及陳松青等人,同被控虛構金門大廈交易,後因按察司柏嘉指陳松青同時涉及裕民財務案,因控罪重複而將一干人等無罪釋放,林秀峰才逃過一劫。

對於金門大廈交易,林秀峰至今仍覺「無問題」,「當時陳松青話幫我俾印花稅,如果要融資可以幫忙。美國銀行又肯同我買金門大廈其中十五層,大家簽咗協議讓美銀有優先權進一步買入更多層數,甚至全幢大廈。如果政府認為陳松青做假賬,與我何干?」

詐騙鼻祖 生活優悠

至於事件另一主角,有詐騙鼻祖之稱的陳松青,其佳寧案成了香港史上最嚴重商業罪案,港府花了足足十三年才將他繩之於法,九六年兩項串謀訛騙罪成,被判入獄三年。其間以患有心臟病為由,一直住在醫院羈留病房,沒有坐過一日監,到九八年出獄重獲自由。

陳松青獲判罪後,現時是三間家族公司的董事,經營投資及地產業務,這些公司的股權神秘,大多以陳的女兒及海外公司名義持有。

現時陳仍住在以女兒名義持有之清水灣大宅。上週二在太太陪同下到中環上班,記者問他有關古董一事,戴着助聽器的他顯得呆呆滯滯,反而他太太緊張地擋駕:「你唔好問佢啦!Please!」隨即叫保安阻擋記者。

對官司胸有成竹的林秀峰說,未驚過打贏官司後陳松青會無錢賠。陳松青透過「人頭」仍持有倫敦一間上市公司China Western Investments兩成六股權,公司在 蘭州擁有地產項目。有熟知陳松青的人士指,陳在瑞士銀行的戶口,存款數以千萬美元計。相反含住銀匙出世的林秀峰,去年曾被律師行入稟申請破產,現時名下並 無物業,但仍能以月租約十萬,租住堅尼地道二千多呎豪宅,出入有司機。問及他的財政狀況,他斬釘截鐵地說:「我個人無負債!我有隻古玩值成兩億,我使驚無 錢?」

往事雖如煙,但搞公司的確令林秀峰周身蟻。七六年位居恒生副總經理的大哥林秀樑一死,林秀峰得以在家族中話事,他與弟弟秀榮,即入股商台何佐芝及渣甸持有的佳藝電視。林秀峰高薪請得無綫副總經理周梁淑怡做總經理,隨即掀起一股挖角潮。然而兩年間,銀紙如倒水般花掉,佳視最終在七八年倒閉收場。

九一年他又聯同徐展堂及鄭裕彤,狙擊誼父何善衡和梁球琚的大昌行,其吃裡扒外的做法,氣得何善衡憤而將大昌行售予由李嘉誠和中信泰富為首的財團。對此,林秀峰說:「大昌行係我老豆創辦嘅,我只係想買番佢。梁球琚都贊成,係何善衡話怕我呢個契仔舉債收購,會影響間公司而 唔同意。我老豆創辦嘅恒生落入滙豐銀行之手,又可以怪邊個?係我老豆搵咗班junior partner返嚟者。」說時眉宇間仍有一股傲氣。他指的junior partner是指何善衡及利國偉等恒生元老,事關恒生一九三三年開業初期十一萬元股本中,何善衡只夾一萬元,林秀峰父親林炳炎是大股東。

詐騙銀行暮年入獄

畢 生想做「大買賣」光宗耀祖的林秀峰,九九年遇上機會,夥同職業騙徒賀瑞誠,以興建港珠澳大橋為由,向投資顧問行使偽造的德意志銀行六億美元信用狀,企圖借 取兩億美元貸款,當時雖有夥計得知賀的信用狀是假,叫他小心,但一向甚為主觀的林卻當耳邊風。林最後於○二年罪成,鋃鐺入獄廿個月。「我唔介意人地知我坐 過監,我嘅朋友無一個取笑過我!你睇番判詞,連個官都認為我喺事件中並無個人得益。」

他在赤柱監獄獲分配到獨立囚室,天天看《莊子》和《金剛經》,出獄後開始寫書法,每日在家起碼狂練一百張宣紙。近年又愛上鑽研古董歷史,幾乎每星期都走去中大文物館找資料,連文物館館長林業強都說:「佢真係癲嘅!」

而 林秀峰做佳視老闆時,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揸住掛上HK1車牌(現為何鴻燊擁有)的勞斯萊斯和遊艇,追求當時的港姐繆騫人。「HK1係七三年我用十萬元拍 賣得來,九一年華東水災我將兩個車牌HK1及AZ1(寓意由頭帶到尾)捐出嚟籌款,俾何鴻燊用二百萬買咗。十幾年間,架車(HK1)用嚟車阿某某(繆騫 人)周圍去,乜都抵番晒啦!」說起往事,林秀峰臉露得意神色。現時他仍保留住掛在一部積架上的BY1車牌,以紀念其父親。

生命中三個女人

當年繆騫人與周潤發拍攝無綫電視劇《網中人》時,中途罷拍失蹤,最後導演要安排繆騫人在劇中撞車死亡才能收科,原來也跟林秀峰有關。「TVB控制啲藝人嘅拍劇時間,搞到佢無得瞓成日病,係我叫佢唔好拍,不如一齊去玩。」

今 日提起這位佳人,林仍讚不絕口:「佢英文同普通話都好過我,係我識咁多女人之中最叻嘅一個。我同佢去見葉劍英、廖承志呢啲國家領導人,佢絕無失禮我。」當 時他雖與太太譚莉兒分居,但在女兒懇求之下,二人至今未有離婚。而繆騫人在佳視倒閉後亦離開了他,遠嫁美籍華人導演王穎。

現時林秀峰每星期 仍與分居的妻子見面,週末去飲茶時也不忘打包點心叫司機帶去給她享用。林說:「佢幫我湊大三個細路,勞苦功高,點都要俾啲面。」風流的林公子當然不愁沒女 人,現時陪伴在側的還有一名同居廿多年、年約四十多歲的女友,二人育有一名還在唸書的廿一歲女兒詩嬣。女友沒有名分,多少曾對林秀峰作出埋怨,林說:「我 同佢講,我帶你同個女返去見我阿媽,等佢叫你家嫂,認個女係孫,仲想點?」為逗女友開心,他又當着記者面前大聲講:「佢係我認識眾多女人之中最靚嘅,仲靚 過戚美珍同柏安妮!」引得女友笑嘻嘻地拍打他手臂。

奄尖大少嗜好下廚

出身大富之家的林秀峰對食相當講究,九二年曾與前政務司曹廣榮、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等友人,合作斥資逾百萬元在山頂開西餐廳LOBS(由繆騫人命名),中文名為「末代豪客」,當時餐廳連免治牛肉都指定用牛排做,但定價太便宜,結果這件百萬玩具半年間便玩完。

閒時喜歡下廚煮幾味的他,拿手好菜包括牛尾湯和葡國雞。他是西苑旗下銅鑼灣富瑤酒家的熟客仔,每次去食飯,廚師一定要依足他的吩咐去烹調,稍有不對,侍應耳朵動輒受罪。

上 週四他便興高彩烈地與朋友到富瑤吃晚飯,還特意點了一條清蒸老虎斑。「點解我叫呢條老虎魚呢?因為陳松青屬虎,我今晚就要嗒咗佢。不過條魚好似陳松青,老 咗啲。」他還邊吃邊吟誦《滿江紅》其中兩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舉筷時似乎要把二人近三十載的恩怨,全部傾注出來。

林氏家族圖

A 33年與何善衡等創辦恒生銀號,49年病逝。

B 曾任恒生董事兼副總經理,76年心臟病逝世,享年四十歲。

C 曾任恒生常務董事兼副總裁、蘇富比亞洲區主席、浙江第一銀行董事孔祥勉私人顧問和教資會主席,剛於5月1日卸任教統會主席。

D 前佳視老闆,前百寧順執行董事。

E 於68年結婚,自七十年代中與林秀峰分居。

F 曾任恒生經理,百寧順副主席及佳視董事局副主席。

G 前保良局主席。

H 曾任香港大昌行執行董事。

I 美國大昌行(DCH Auto Group)總裁。

J 分別為林麗冰、林麗明和於早年已歿的長女。

K 蘇富比亞洲區主席兼鑽石主席。

L 東亞銀行非執董黃頌顯之孫。

M 曾與友人合夥投資See's Candy。

N 利豐主席馮國經之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10

陈晓细数黄光裕四项“罪名”:欲工具化国美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24/xOMDAwMDE5MzkxOA.html

据网易财经报道,在8月23日国美的2010年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细数了黄光裕造成国美股价下滑、无视管理层努力、欲工具化国美电器、不顾员工就业岗位等多项“罪名”,并称机构投资者会在9月28日的股东大会上做出理性投票。

陈晓认为,8月4日黄光裕提出的三项提议,是黄光裕个人利益驱动,是他想用他的意志控制公司,但这并不符合国美全体股东的利益,是不理智、不恰当、不受欢迎的。

造成国美股价下滑

陈晓表示,过去两年来,国美电器股价的变化明显受前主席黄光裕先生被捕事件影响,导致资金紧张,最为严峻的时候基本依靠全额的抵押或者现金的方式支付供应商货款。

陈晓列举了2008年9月、2009年8月、2010年5月、2010年8月等多个时间节点来证明黄光裕造成国美电器股价的下滑,并给投资者带来不良影响。

“这一系列事件令投资者和公众对国美这个企业的关注焦点由营运的基本面一次一次转移到与黄光裕先生有关的负面及不明朗的因素,每次国美股价的价值受损都与黄先生相关的行为和举动有关联。”陈晓道。

无视管理层努力

在日前的公开信中,黄光裕要求撤销陈晓执行董事和董事职务,撤销孙先生执行董事职务,同时提名其胞妹黄艳虹女士及私人律师代表周先生为董事代表,并要求撤除今年刚刚通过的增发新股的一般性授权。

陈晓称,黄先生的提议无视管理层过去做的艰苦努力,不顾企业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再次将上市公司带入极其不明朗的形势当中。

“黄先生提议的两名新的人选,相信所有投资者都会去和现有管理层对比。废除增发新股的一般性授权也将会限制公司未来的筹资能力,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使集团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陈晓说。

陈晓指出,对此黄先生突如其来的诉求,董事会一致认为这样的提议为大股东单一利益驱动所致,并不符合国美全体股东的利益,是不理智、不恰当、不受欢迎的。

陈晓说,董事会建议所有的股东全面地去了解公司的发展过程和在过往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一切,反对黄先生的提议,继续支持当前管理团队继续推进过去19个月以来的各项努力措施。

欲工具化国美电器

陈晓认为,所谓的陈黄之争、股权之争、利益之争的说法,都有很大的偏颇。

陈晓说,股权是不能改变的,除非黄先生愿意卖或者愿意买,股权才有可能发生变化。至于利益之争,黄先生作为大股东,过去两年来,其股权价值大概从50亿增加至其要求召开股东大会前的160亿左右,黄先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以我相信这不是股权之争,也不是利益之争,更不是陈黄之争,我仅仅是管理层的一个代表、一分子,所以真正的焦点是要他想用他的意志控制公司。”

陈晓称,黄光裕先生这次要求改组董事会真正目的在于,他要的是对国美电器绝对的控制权,是他工具化的国美电器。

“而管理层认为我们应该以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以单一股东意志来决定公司的命运,这是矛盾的焦点和真实的原因。”陈晓道。

不顾员工就业岗位

陈晓说,上半年国美电器的利润率已回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是公司全体同仁肩并肩、经历风雨换来的成就,是全体员工的努力使企业存活下来。

“我们尊重所有股东的合法权益,然而在经营一家公众公司的过程中,我们肩负的责任是不同的,行为中所要遵循的法理也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支持黄先生的提议去违背公司所有股东的最佳利益和整体利益。”

陈晓表示,公司深知资金短缺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风险,为了保障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和员工的就业岗位,不能接受对必要的融资灵活性加以限制,也即大股东提出的撤除今年刚刚通过的增发新股的一般性授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73

新金島「太子」細數廣東道

2012-11-08  NM  
 

 

名店林立的尖沙咀廣東道再起風雲。繼蘋果電腦以一千一百萬天價租下彩星大廈地下至三樓,踢走食肆「糖朝」後,開業六年的「新金島魚蛋王」亦不抵租金誘惑,自動離場,將自置地鋪以月租一百八十萬租予溥儀眼鏡。人稱「太子」的業主兼餐廳老闆馬德發(Faddy),立即成為風頭人物。馬家原在廣東道賣花梨木傢俬,並用二十萬買下自住的唐樓,七十年代末與鄰居聯手重建,成為現今市值數十億元的海威大廈,家族財富亦水漲船高。八十年代已在廣東道開餐廳的Faddy,見證這裡由傢俬街變成夜店街、名店街。為迎合時勢Faddy搞過夜店,賣過燒味,再轉做魚蛋牛雜,但最後發達原來靠「磚頭」,一鋪養活三代人,才是金科定律。

新金島粥麵小廚於上月廿三日開張,由主打魚蛋牛腩變為小炒蒸飯等。「以前地鋪主要做遊客生意,流量快,粉麵上菜最快。依家上咗樓,以寫字樓、街坊客為主,流量慢咗,牛雜擺得耐會變黑﹑柴皮,唔新鮮,所以就轉型,做啲襟擺嘅嘢,例如柱侯牛腩﹑焗飯等。」Faddy說來頭頭是道,做了二﹑三十年餐廳,已是半個老行尊,不過雄心壯志就沒有了,反而經常把父親掛在口邊﹕「我同阿爸講,搬上樓上地方仲大咗,生意會做得更大,佢先肯租個地鋪出去。」今年初,蘋果電腦以天價租下糖朝舖位後,一鋪之隔的馬氏見勢即主動以一百二十八萬放租地鋪。地鋪只有六百呎,四樓全層有逾三千呎,馬家持有三分二業權。四月,夾在糖朝與新金島之間的卓悅亦一度被「逼遷」,馬氏「唔執輸」,六月時曾叫價至二百萬,最後以一百八十萬租予溥儀眼鏡,Faddy瞪大眼笑說:「每日要賣二千碗魚蛋粉,仲要唔計成本先賺到(新租金),我覺得租市已經到頂。」

九倉帶挈重建致富

忙完午市,Faddy走出閣樓休息,望著廣東道說﹕「五十年代呢度好多鋪頭都係賣傢俬嘅,附近大多係四層高嘅唐樓。我老豆白手興家賣花梨傢俬,那時尖沙咀較多外國人遊客。」Faddy指著對面的海運大廈再補充﹕「九倉係尖沙咀嘅大地主,以前對面都係佢哋嘅貨倉。」翻查資料,九倉於六二年取得港府資助,將第一號碼頭重建為海運大廈。六六年三月,海運大廈落成,由瑪嘉烈公主剪綵揭幕,第一艘停泊的貨輪名「坎培拉號」。近水樓台,Faddy家族亦開始參與物流運輸行業。「以前廣東道呢邊又叫『細番區』,因為好多潮州苦力聚集,聲大夾惡,俾人形容為野蠻無文化嘅紅番。九倉那邊有條街叫『水師街』,出曬名三不管,係九倉自己話事。呢啲係獨家料嚟o架!」Faddy招積道。後來他父親以二十萬買入當時居住的唐樓。七十年代初,在葵湧貨櫃碼頭相繼建成後,香港航運進入貨櫃化時代,尖沙咀碼頭運輸式微,九倉遂策劃重建,打造今日的海港城。馬氏和鄰居「有樣學樣」,聯手重建,「當時老豆問親戚﹑朋友借錢,又抵押曬物業,再和其他業主聯手同銀行借咗一千五百萬,大廈係八五年起好,業權由三戶人平分。」地鋪亦一分為三,馬家分得A鋪,並用舖位繼續經營傢俬鋪。

歌舞昇平八十年代

Faddy年過五十,留有一頭鬈髮,外表較實際年紀年輕,電話待聽鈴聲是譚詠麟的《愛在深秋》,現時餐廳內兩部電視播的也是譚詠麟及已故巨星Michael Jackson的演唱會錄影。原來,他八十年代已獲父親打本開設餐廳「珍寶」,夜晚為酒吧,播的正是譚詠麟等當時得令歌手的歌。「當時好興Disco,廣東道成條街都係酒吧,最出名係Canton Disco,梅艷芳、陳百強等明星好鍾意落去玩,後來仲有Hot Gossip﹑Apollo 18等,可以話係歌舞昇平。」珍寶就開在Canton Disco對面,白天做飲食,夜晚鋪上枱布做夜店,請人現場唱歌。「初出道嘅劉德華都來唱過,唱得麻麻,反而呂方唱得幾好。」Faddy笑著憶述,大家都知他是「少爺」,便稱他做「太子」,他亦過了幾年紙醉金迷的生活﹕「飲酒﹑『砌』車,玩到累就去廣東道間明煌芬蘭浴揼骨,瞓醒再返工。」雖貪玩卻堅稱不入黑道,「黑白兩道都識,亦有人叫我一齊搞生意做酒吧,我話﹕『錢可以借俾你,借幾多還幾多,但生意唔好預我了』。」幾年後,珍寶因業主收回舖位而結業,「依家你講太子或Faddy Ma,呢條街好多人都知係我﹗」Faddy攤開雙手說。

九億物業衣食無憂

隨著遊客增加,九五年,父親將傢俬店搬往樓上,將地鋪交予Faddy做飲食,開設新永豐燒臘粉麵,只賣燒味及米粉。「因為係獨市,生意好好,一日可以賣二、三十隻燒鵝﹑四十隻雞,有好多明星幫襯,三樓有間錄音室,沈殿霞錄完音鍾意落嚟食叉燒。」至○五年,Faddy為「一啖氣」,將餐廳關閉。「有個做咗十年嘅女工追討假期賠償,其實請佢那時已講好俾多啲人工少啲假,但法庭判佢贏,我唔忿氣,問咗律師﹑會計師,俾完第一期賠償金,就執咗間鋪,咁就唔使再賠。」事件只是導火線,Faddy指當時已留意到愈來愈多餐廳做燒味,「好似大家樂﹑中國廚房,生意愈來愈難做。」Faddy指,要繼續做遊客生意,就要有香港特色,於是三個月後,開了新金島魚蛋大王。

「因為老豆以前好鍾意幫襯金島潮州酒家,所以改呢個名。」Faddy解釋。開舖後,生意暢旺,七成來自內地遊客。但生意再好也不及租金升幅,他指就算月做八至九十萬生意,對比租值,仍是蝕本。現時,馬氏仍是海威大廈的大業主,物業市值逾九億元,就算「繑埋雙手」,亦夠養幾代人。有當時參與重建的家族早早賣掉物業,Faddy指他和兄弟姊妹們都尊重父親的決定,不會賣鋪,並多次提到﹕「所有物業仲係老豆揸住,佢好保守,當初佢睇到珍寶因業主收鋪而結業,更加覺得做生意一定要有鋪揸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04

這一年,細數互聯網企業組織架構大調整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512.html

 
细数互联网企业组织架构大调整
 范俊傑 /鈦媒體

百度、阿里、騰訊、新浪、人人、凡客等這一年都陸續進行了大規模組織架構調整,鈦媒體特將最近一年,互聯網業的變動進行梳理分析,在傳統互聯網用戶增長紅利漸失的今日,看這是一種怎樣的新遊戲?

組織架構調整是企業戰略的投射,也是企業對於外部市場環境的一種反應形式。面對互聯網行業多變的環境,及時調整戰略和相應的組織架構,對於企業來說顯得尤為重要。而這似乎也成為了互聯網企業競相追逐的「新遊戲」。

6月7日,百度宣佈對公司的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將原有的四大業務體系再度整合為兩大業務群組。這與2011年7月份百度的那次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內部組織結構變動僅僅相隔兩年不到的時間。

至此,BAT三巨頭分別完成了各自內部的組織結構和人事的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2年5月騰訊進行組織架構調整至今,一年的時間裡,已經有不少互聯網企業相繼完成了內部組織結構的調整和人員調配。這其中有BAT三家巨頭,也有新浪、人人、凡客等中型公司。

對此,鈦媒體特將最近一年時間裡主要互聯網企業的組織架構變動進行了歸類和梳理。在傳統互聯網用戶數增長紅利逐漸消失、現有行業空間被大體切割成型、移動浪潮波詭雲譎之時,我們大體可以從中看出這些公司對下一階段發展的思考。不過,組織架構調整,緣何被這些企業競相追逐?

百度

調整詳情:

2013年6月7日,百度宣佈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組建「前向收費業務群組」,成立「搜索業務群組」,分別由百度副總裁王湛和副總裁向海龍負責。

其中,向海龍負責的搜索業務群組包括銷售體系、商業運營體系、網頁搜索部、搜索產品市場部。

特點:以營收為戰略導向,突出除搜索以外的「前向收費業務」。

阿里巴巴

調整詳情:

2012年7月,阿里巴巴集團將此前的六大子公司調整為淘寶、一淘、天貓、聚划算、阿里國際業務、阿里小企業業務和阿里云七大事業群,並組成集團CBBS市場集群(消費者、渠道商、製造商、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

2013年1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對現有業務架構和組織將進行相應調整。集團調整原有業務決策和執行體系,成立戰略決策委員會(由董事局負責)和戰略管理執行委員會(由CEO負責)構成。分工調整如下:

一、姜鵬(三丰)分管: 共享業務事業部;商家業務事業部;阿里媽媽事業部(展示廣告、P4P、淘客聯盟);一淘及搜索事業部;

二、張勇(逍遙子)分管: 天貓事業部;物流事業部(天網);良無限事業部;航旅事業部;

三、張宇(語嫣)分管: 類目運營事業部;數字業務事業部;綜合業務事業部;消費者門戶事業部;互動業務事業部;

四、吳泳銘(東邪)分管: 無線事業部;旺旺與客戶端事業部;音樂事業部;

五、張建鋒(行顛)分管: 聚划算事業部;本地生活事業部;

六、陸兆禧(鐵木真)分管: 數據平台事業部;信息平台事業部;云OS事業部;

七、王堅分管: 阿里云事業部;

八、葉朋(傲天)分管: B2B中國事業部(CBU);

九、吳敏芝分管: B2B國際事業部;B2C國際事業部。

2013年2月22日,支付寶內部架構調整為4個事業群/部,原支付寶劃分為共享平台事業部、國內事業部、國際事業部,三個事業部分別由井賢棟、彭翼捷和樊路遠任總裁。同時,阿里金融事業群併入,繼續由胡曉明任總裁。4人均向原支付寶CEO彭蕾匯報。

2013年3月7日,阿里巴巴宣佈籌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並由彭蕾任CEO。

特點:打造互聯網商業城市,多觸角、全產業鏈發展,「平台、金融、數據」三步推進。

騰訊

調整詳情:

2012年5月18日,騰訊宣佈進行公司組織架構調整。這是2005年以來騰訊的第二次大型調整。此次,騰訊將原有的業務系統制(Business Units,BUs)升級為事業群制(Business Groups,BGs),把現有業務重新劃分為六大事業群和一個獨立子公司。

這六個事業群分別是:

企業發展事業群(CDG),由企業發展系統組成。

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由管家團隊和互動娛樂線組成。

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由原來的無線部門與搜索研發線部分部門組成。

網絡媒體事業群(OMG),將繼續由原來的網媒部門繼承。

社交網絡事業群(SNG),由即通部門、社交部門,QQ會員產品部等除電商外互聯網部門組成。

技術工程事業群(TEG),由原來的運營線、平台研發線的研究院、CDC、搜索研發線的部分部門組成。

另外,成立騰訊電商控股公司(ECC),專注運營電子商務業務。

特點:重新整合,避免因業務線和產品過多導致內部交易費用增加。

新浪

調整詳情:

2012年12月28日,新浪CEO曹國偉發內部郵件,宣佈新浪將進行內部組織架構調整,稱2013年公司的戰略是「移動為先」。

門戶板塊:

1)成立門戶技術部,負責門戶產品的開發和技術支持,由公司副總裁季旭負責。原無線事業部手機新浪網以及與咨訊/新聞相關的移動客戶端產品和技術團隊併入門戶技術部。季旭向杜紅匯報。

2)原產品事業部視頻和博客產品和技術團隊劃歸門戶板塊,與相關的門戶運營團隊合併,向杜紅匯報。

3)公司執行副總裁陳彤繼續負責門戶運營工作,向杜紅匯報。

微博板塊:

1)原無線事業部移動微博產品和技術團隊,原微博商業化產品和技術團隊併入微博事業部,由公司副總裁王高飛擔任總經理。王高飛將負責微博用戶產品和相應的技術和運營,同時也會負責微博的商業化產品和技術。王高飛向曹國偉匯報。

2)原公司音樂事業部,原公司產品事業部與微博相關的項目組一併歸入微博事業部。

3)成立獨立的微博開放平台部,由原微博開放平台和微博商業拓展團隊組成。由公司戰略規劃部副總裁褚達晨兼任總經理。微博開放平台部將負責微博開放平台的策略和規則,建立垂直領域的合作,搭建微博生態體系。褚達晨向曹國偉匯報。

其他:

1)公司銷售部由新到任的公司副總裁張宸陽負責,商業運營部由公司副總裁王雅娟負責,市場部、地方站及汽車和旅遊頻道繼續由總經理葛景棟負責。此三人向杜紅匯報。

2)建立獨立的產品創新部門,負責創新產品/項目的孵化,由公司副總裁彭少彬負責。彭少彬向曹國偉匯報。

3)遊戲事業部總經理劉運利繼續負責遊戲、彩票、讀書等跨平台、跨終端的個人增值業務。劉運利向曹國偉匯報。

4)CFO Herman(余正鈞)繼續負責財務和信息系統;人力資源副總裁Connie(康穎濤)繼續負責人力資源工作;研發中心總經理符慶明繼續負責全公司統一的網絡和技術支持。此三人繼續向曹國偉匯報。

特點:押注微博,向移動傾斜。

人人

調整詳情:

2013年1月16日,人人公司宣佈對公司的組織架構和業務群組進行調整,整合旗下人人網的研發團隊,並成立獨立的無線業務事業部。

調整後的人人公司將包括人人網、無線、遊戲、糯米網、56網五大獨立事業部。人人網手機客戶端的研發團隊將併入人人網事業部,與人人網PC產品進行一體化整合研發。人人公司副總裁黃晶將擔任人人網事業部總經理。

新成立的無線事業部專注於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新產品研發和運營,包括經緯名片通及其它移動產品,無線事業部由公司副總裁吳疆擔任總經理。黃晶和吳疆直接向人人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一舟匯報。

特點:「移動為先」。

凡客

調整詳情:

2013年4月8號,凡客誠品在內部頒佈了《關於組織結構調整的通知》,提出「創新、專注、優化」,對公司組織結構做出相應調整,以加快公司的發展速度。

具體調整如下:

一、七大事業部;

二、八小事業部:襯衫事業部/童裝事業部/VT事業部/針織衫事業部/箱包事業部/褲裝事業部/針織褲事業部/箱包配飾事業部;

三、九大平台中心:手機事業部/海外拓展部/移動創新部/供應鏈中心/數據中心/用戶研究中心/市場推廣中心/品牌傳播中心/策劃中心;

四、三大運營中心:呼叫中心/倉儲中心/配送中心;

五、三大生產中心

特點:以促進增長為目的。

從組織結構的形式來看,幾家公司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了事業群/部制。事業部制結構主要適用於產業多元化、品種多樣化、各有獨立的市場,而且市場環境變化較快的大型企業。這種形式可以使得各個事業群/部權責明確,並能夠保持相對獨立、促進競爭、提高效率。但可能提高企業內部交易費用,並且對公司管理層的要求較高。

這其中,BAT三巨頭擁有在各自領域(電商、搜索和社交)的話語權,業務相對穩定,組織架構的調整更多地是它們在一定發展階段的必然行為。但三者的風格又有不同:阿里巴巴的架構調整呈現「扁平化」特點,目的是為了配合其商業生態環境的建設;騰訊則以核心業務和產品作為結構的劃分維度,以避免管理混亂,促進內部競爭;百度則體現了銷售主導的特點,直接將組織結構調整為「前向收費」和「後向收費」(搜索業務)。

而新浪、人人和凡客的架構調整則有些依靠架構調整「自救」的意味:新浪對微博的押注不得不為、有目共睹,人人已經被陳一舟玩成了徹頭徹尾的資本遊戲,凡客在經過了2012年電商洗牌和淘汰之後,同比增長率已經大為放緩。它們都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危機,希望通過組織架構調整來押注某項重點業務,並借此對外傳達「變革」的信號。

組織結構的調整是企業自適應的結果之一,但它無法決定企業的命運,更不是「一針靈」。眾多互聯網企業紛紛玩起了組織架構調整的遊戲,是一種承上啟下的階段式總結,更是一種表態。只是,這其中的滋味冷暖自知——鈦媒體編輯葉元也曾對「組織架構調整」有過分析(見鈦媒體此前文章《調得了的組織構架,救不活的病入膏肓》鏈特擷取如下:

筆者更看好的是那些高速發展導致原有構架不能滿足業務高速增長而推動的構架調整,而那些企圖通過調整組織構架來挽衰退業務的,往往並不是好主意。

在企業衰退時,坐以待斃也不是可取的措施。但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找到新的有發展空間的發展方向,而不是一味的進行所謂的改革、重組。我們看到像雅虎,AMD這些昔日的巨頭,在陷入低迷以後,多次的改革,也沒有把企業拉出泥潭。

至於這些企業組織結構調整過後的成效如何,且交給時間和市場去驗證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300

轉自知乎--吐槽價值投資者們的神啦,細數股神巴菲特巨虧的瞬間 南天云

http://xueqiu.com/1981991749/24412243
巴菲特在成為股神之後犯過哪些重大錯誤?

李淼,Portfolio Manager in Hedge Fund


哈哈哈哈!我終於要吐槽你們這些價值投資者們的神啦!快來拍磚我吧!我要蓋房!!

(其實我認為中國人喜歡「封神」,這是一種捧殺。任何投資者都不可能不犯錯誤,大師也不例外。甚至有些投資大師所犯的錯誤,放在你我身上都足夠窮三代的了。但是大師們直到今天也沒選擇跳帝國大廈或者世貿中心,一半原因是因為世貿中心已經塌了,另一半原因則是他們少數沒有犯錯的交易,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勇氣和機會。)

==============================
先說巴菲特老先生是什麼時候開始被稱為「股神」的?

巴菲特開始被街頭巷尾的投資界外行們談論,是從1986年首次進入福布斯富豪榜前10名開始的。從那時起,巴菲特的資產以穩健且迅速的增長速度,長期在前十中佔有一席。在過去的40年裡,他投資組合的CAGR已經達到了20%。

如果說「股神」的名分,是來自於他資產進入富豪排行前十的話,那麼他「股神」的實績,則是這20%的CAGR。

那麼,在這40年中平均每年以20%水平遞增的投資組合裡,巴菲特究竟犯過那些錯誤?
------------------------------------------------------------
Investopedia上有一篇寫的很詳細的《Buffett's Biggest Mistakes》( http://www.investopedia.com/financial-edge/0210/buffetts-biggest-mistakes.aspx#axzz294QPRRVJ ),成文於2010年。我們先來看看這篇文章提到的各種代表性的例子:

1. 對市場反應的錯誤預期:ConocoPhillips (NYSE: COP) 康菲石油
巴菲特從2006年開始購入康菲石油,當時是原油價格攀上70美元平台的一個歷史性時刻。而巴菲特也同樣認為,世界經濟的迅速加溫,是可以拉動原油價格繼續攀高的,於是他對於康菲石油的增持直到2008年年初仍在繼續。
原油價格:2008年9月底達到了此前的峰值。而目前的最高峰值出現在2011年4月份。
查看原圖而巴菲特對康菲的持有價,最初僅為65美元左右,到2008年年初的增持成本一度達到了90美元上方。
查看原圖根據最終的統計結果,巴菲特對於COP的持有成本是72.68。他對COP增持的原因很簡單:
1. 原油價格是COP的「價值所在」,原油不跌,石油公司的股價永遠不貴;
2. 07年次貸危機已經爆發,而隨即出現的經濟減速必將促使政府出台寬鬆政策,進一步推高油價。
但是事與願違。股票市場的波動幅度要遠遠大於現貨市場,在原油創出新高之前,市場已經對石油公司顯露出了撤退意願 ------ 完全正常,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遠超絕大多數投資者的預期,它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增速放緩,而是一些行業的崩盤。而這些早期崩盤的徵兆,使市場由一個非理性快速轉向另一個非理性:巨額拋壓使得康菲石油公司的股價,在原油如期創出新高後,迅速跌到了50美元以下,遠遠超過了原油價格的跌幅。

巴菲特對此的評語是:「對投資來說,悲觀是你的朋友,興奮則是你的敵人。」
但我認為,如果巴菲特早期對於COP的投資來自於對原油價格的過度樂觀的話,那麼他在07年之後的增持和持有則完全來自於他對於惡化局勢的過於中性化判斷,完全忽視了非理性市場下投資者的高度敏感。

2. 被陌生行業的高增長所吸引:US AIRWAYS (NYSE: LCC)
US AIRWAYS 全美航,我們耳熟能詳的著名公司。這家公司曾是美國東北地區最大,全世界排名第6的大型航空公司。然而在70年代中後期,因為業務的迅速擴張並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整合,這家公司得到了諸如USeless Air之類的外號。
進入80年代,這家公司開始進行品牌重新定位,首先調整的就是飛機供貨商。在他們與麥道商討DC-9的升級計劃未果後,這家公司一手催生了波音737的誕生,並且成為了737-300的首批用戶。
737的誕生對於航空運營業的刺激是不可忽視的,它強大的續航能力以及多達150的座位數使得航空公司的運營效益進一步得到了提升。737系列的出現直接刺激了麥道公司進行了MD-11的開發,以及加大與軍方的合作。然而隨著冷戰的結束,官方項目被大批關閉,加上MD-11項目不盡如人意的表現,麥道公司就此走上了不歸路,直至1997年被波音併購。
話歸正題,737系列是波音公司在1980年代投放的"Killer App",它不光改變了商用機行業,也促使航空公司紛紛加入了訂購737系列的行列。而我們故事的中,US Air作為第一個737的商用企業,自然佔有了先機。
80年代初期,石油危機的影響漸漸衰退,航空公司的利潤率開始回升。而US Air在此時已經有了一定的現金儲備,於是在80年代中後期,它開始了積極的併購擴張。它先後併購了位於聖地亞哥和北卡的兩家地區航空公司,業務向中西部擴展。隨著併購業務的增長,這家公司也開始尋求融資渠道。而巴菲特也就是在此時,開始關注這家US Air。

1989年,US Air給巴菲特提供的機會是優先股權:3.58億美元的投資機會。對於一個在蒸蒸日上的行業裡,過去10年時間業績迅速增長,利潤率不斷上升,明顯處於行業龍頭的公司來說,這簡直是一個你無法說「不」的絕好機會。況且對於一個億萬富翁來說,買一兩家航空公司簡直是順理成章。
可是,在這筆交易剛剛開始的時期,巴菲特就對這筆投資頗有微詞。其中最大的原因是,這家公司將幾乎全部利潤都用在併購和購買新飛機上,而對於股東的分紅則是小氣到幾乎沒有。對於重資產的行業來說,這顯然很正常:業務的擴展要麼通過併購其他公司資產,要麼通過購置新資產來開展,這與眼下的鋼鐵行業、水泥行業、傳媒行業都沒有明顯區別 ---- 前兩者是有形資產購置模式,後者是無形資產併購模式。
然而,沒有分紅的公司就是爛公司,這在當時的美國市場是不變的真理,巴菲特更是堅守這一原則。於是對於沒有分紅這件事,他當時的評語是「航空公司根本就TMD不掙錢」。進入90年代,在海灣戰爭爆發之後,油價再一次急速上升,迅速回到了80年代中期水平。而此前迅速擴張的航空公司們,顯然是被套上了一層枷鎖,股價開始明顯的滑坡。於是交易的結果就是我們所熟知的,1995年,巴菲特的這筆投資虧掉了75%。
對於航空業,當時的巴菲特留下了一句著名的咒罵:「如果那時有個資本主義者在場的話,他真應該宰了威爾伯·萊特。這會是人類的一小步,卻是資本主義的一大步。」
(「If there had been a capitalist down there, the guy would have shot down Wilbur,」 Buffett said. 「One small step for mankind, and one huge step for capitalism.」)

儘管巴菲特在1998年又買了一傢俬人飛行公司NetJets,但是似乎這次他是作為一名乘客,而不是投資者來看待這筆開銷的。

3. 過高估計了競爭優勢的可持續性:Dexter Shoes
Dexter Shoes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你已經找不到太多的描述了,因為巴菲特親手剁了這家公司。
這家公司是由猶太人Harold Alfond創立,最初是幾家鞋商的代工廠,但進入60年代後,世界進入了一個繽紛而又混亂的年代,老猶太人也開始琢磨著創造自己的品牌,於是Dexter品牌就此創立。
不去看看wikipedia的話,我也不會知道,原來Harold Alfond竟然是「工廠折扣店」,「工廠原單」等等模式的發明人:他在將產品線鋪入全國各大城市後,獲得了一定的市場聲譽,於是在80年代便開始開辦Factory Outlets。通過開辦工廠店,不僅可以將工廠中的B級品拿出來出售,還可以及時清掉庫存,並且佔領低端市場。看似一舉三得的主意確實給Dexter帶來了近10年的迅速增長。90年代時,他的工廠折扣店已經遍佈全國80銷售網點。而此時,巴菲特這倒霉的老頭兒又一次適時地出現了。
1993年,巴菲特用換股的形式,用價值4.33億美元的伯克希爾A類股買下了Dexter Shoes。用巴菲特自己的話說,這家公司有「持久的競爭優勢 (dur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這一競爭優勢似乎很符合巴菲特的偏好:可口可樂,DQ冰淇淋,Cort Furniture Rental等等,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而且在人類滅絕之前絕對不會衰退的行業。
然而好景不長,Dexter的成本優勢很快被競爭者所超越,價低質優的產品在短短幾年之內大舉佔領美國的零售市場。(我會隨便說這是來自某個東方大國的廉價輕工業產品傾銷的影響麼?)

看好那個 東方大國的羅傑斯肯定在一邊吃吃地偷笑,但是巴菲特顯然笑不出來:當年4.33億美元血本無歸,直接造成了35億美元的虧損。而如果這些股票還留在伯克希爾賬上的話,這些股票的價值在2008年已經達到了2200億。

對於這些日常消費品和耐用消費品來說,如果產品性能之間沒有明顯差異的話,其所謂的「品牌價值」是可以輕易地被低成本所擊敗的。無論是拖鞋、衣帽,還是電視、手機,或是汽車、糖炒栗子,我們能夠看到這些企業在品牌塑造上做下的功夫,幾乎都集中於功能性、特殊性,甚至是「彰顯使用者的氣度不凡」,目的就在於防止消費者發現其背後的實際使用價值。

------------------------來來來,我們繼續----------------------
上面說的是巴菲特投資史上實實在在的巨虧,而且都是對於行業或產品本身的錯誤預判導致的。但對於一個從事了60多年投資業(1951年開始)的老投資家來說,巴菲特明白每個投資人的致命弱點都在於:對不理解的行業過於樂觀。對於投資機會,樂觀和悲觀代表了激進和保守的兩種風格。很多人說巴菲特的巨大失誤在於錯失了IT業的騰飛,然而我認為這根本不算錯誤,而是由他的投資風格所決定的必然取捨。
如果說保持悲觀會讓你喪失好的投資標的的話,那麼樂觀可是會把你幾年來的利潤灰飛煙滅掉。而如果你是個充滿人情味的人,同情心、好感、認同感等等一切感情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你頭上飛來的炸彈。

巴菲特的一大嗜好是購買「日常用品」:可口可樂,冰淇淋,家具,超市...而按照這種邏輯,為什麼不買更日常更必需的水電氣呢?
對啊,為什麼不呢?巴菲特恐怕也自言自語過。在2006年買入康菲石油之後,他順藤摸瓜找到了Texas Utility (TXU) 。很多評論文章說「因為天然氣價格下降而使這家天然氣開發公司的盈利受損」,但這顯然是胡說八道。所以下面我們來好好講講這個充滿了「樂觀和感情」故事。

TXU最初是一家以供電和採掘天然氣為主業的地區壟斷性企業,在1996年與其母公司「孤星天然氣」合併後,壟斷了德克薩斯全州的供電供氣。然而,在2002年,德州宣佈放開供電行業管制,並市場化電價後,各大發電集團紛紛進入德州。競爭初期,TXU認為迅速佔領供電市場的策略才是正確的,因此他們出售了旗下的天然氣田以及海外資產,而將業務重點轉向輸配電系統的鋪設。
但前壟斷企業的競爭優勢迅速被打破,TXU的市場日益萎縮,儘管在2004年度扭虧為盈,但馬上又進入了低迷的衰退階段。2007年,由KKR,TPG和高盛PE牽頭,對TXU進行了一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LBO,交易總價450億美元。這筆交易最終在2007年10月達成,原來的TXU被改組成為Energy Future Holdings (EFH)。TXU的發電和輸電業務都被分拆給EFH其他的兩個控股公司,自己僅剩售電業務。而當新公司在償付這筆LBO的過橋貸款時,遇到了資金缺口。不得已,新公司以TXU的名義發行了39億美元的垃圾債。
我們把自己放在2007年年底時的巴菲特的角色上來想一想 ( to put yourself in Buffett's shoes):KKR!TPG!高盛!
史上最大LBO!
幾乎所有美國大投行都參與其中!
(真正參加LBO的有:花旗,瑞信,JP摩根,高盛,以及黎曼兄弟)
次貸危機前期的一劑強心針!
而且次貸危機金融危機神馬的都跟發電沒關係!
資產完全保障,產品不可替代,股東令人欽佩,市場佔有不低,行業必不可少!
TXU是伯克希爾的老朋友!(見本段最後部分的補充)
這種資產還會發垃圾債?
簡直是垃圾中的黃金!爛泥之中的鑽石!黨員中的焦裕祿!!
(交易細節參考: http://money.cnn.com/2007/12/02/news/companies/buffett.fortune/index.htm
所以巴菲特毫不猶豫,一口氣把39億垃圾債吃掉了一半,拋進了21億現金。其中有11億是用於購買傳統債券,收益率10.25%;另外10億用於購買PIK債(實物付息債,出售者可以用債券來支付利息),收益率11.8%。
10.25%,11.8%,對於一家公用事業公司的債券來說,這簡直是如同做夢一般的好機會。
然而事情發生了轉機:由於天然氣-電力的市場聯動機制,德州的電價會隨其能源價格的波動而同步波動。而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中心(http://EIA.gov)的數據:
查看原圖天然氣價格在進入08年之後幾近腰斬,而隨之帶來的就是電力零售價格的整體下調。TXU的收入僅能勉強支付債息,而無法有效籌集資金來還付本金。在其債券臨近償付期之前,2010年TXU不得不向債權人提出用股權置換債務,但這一提議被巴菲特拒絕了。原因很簡單,公司的業務基本面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在2008年之後,天然氣採掘技術出現了一次技術突破:水力壓裂技術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使得天然氣的採掘成本從2008開始迅速下降,目前的成本僅相當於2008年的15-17%。而天然氣的技術突破會導致價格的長期下滑:這與經濟危機造成的短期價格波動有本質上的不同。
於是TXU不得不要求債權人進行債務和解:要麼你讓我賴掉一部分債務,要麼到期我宣佈破產你血本無歸。而且由於這筆垃圾債是由TXU的名義發行的,EFH和其他兩家控股公司將不受影響(KKR這幫老狐狸,可能早就想好要這麼辦了)。
這使得巴菲特不得在2011年主動「和解」掉3.9億債權,並且在2012年面臨10億美元的債權減值,使這筆21億美元的投資在2012年2月時,僅剩下8.8億的市值。加上2008年至2012年巴菲特收到的全部1億美元利息,這筆投資的損失高達47%。

這個故事的發生,有其偶然性(技術革新導致價格暴跌),但也有其必然性:
2002年德州開放市場的時候,TXU面臨外來競爭,一度面臨幾乎破產(這也是前面我們說過的,變賣資產調整戰略時期),而巴菲特在那時毅然決然地抄底TXU,投入10億美元,以大約50美元每股買入5.6%的流通股,成為了公司的第三大股東。( http://www.energyfutureholdings.com/financial/corp_gov_docs/2004/2004_Proxy_Statement.pdf)
到了2004年,TXU扭虧為盈,股價飆升至67美元,巴菲特獲利30%。而這次成功的投資,無疑讓巴菲特堅定了「投資必需品」的信念,並且對TXU有了相當良好的印象。

轉眼到了2008年,TXU有難,拿不到過橋貸款那整個LBO就全白忙了。再加上一大票投行的殷切目光,奧馬哈的先知,怎麼會對這些老朋友的困境不施以援手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748

細數國內「奇葩」團購網站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772.html

第一個提倡「隨時退」的功能:

這個功能一經推出,在行業內產生軒然大波,當時其他的團購網站大多數都是利用消費者的沉澱資金作為利潤的,沉澱時間越長,對公司周轉越有利,詳情你們可以問問身邊的CFO(首席財務官)就瞭解了。但是這個舉措對於消費者是拍手稱快,網站的自有流量及用戶粘度絕對有了很大的提升,這種「欲練神功,揮刀自宮」的氣魄只有王興這類奇葩敢於嘗試。

第一個使用「商家自動化結算」體系:

王興深知團購網站是平台的特點,是消費者和商家的橋樑,如果說第一點是為消費者謀福利,提高網站自有流量和用戶粘度,而使用商家自動化結算系統不僅僅是為了商家方便結算,最大的好處是節省財務的人力成本,這應該算是精細化運營當中的範疇了。

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

這應該算是美團整體擴張戰略中的核心,那些所謂大型的網站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死磕,拚命的時候,美團則反其道而行之,深刻的運用了「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和「調虎離山」等連環計,大力開拓2,3,4線城市,而且迅速的成為當地的霸主,例如:邯鄲等城市。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美團的銷售業績報表,那他的70%以上的銷售額來自於這些「農村」城市,而一線城市位列於其他網站之後,例如:上海的點評,北京的糯米。這種「聲東擊西」襲擾的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

上述三點只是美團的過程,而真正的核心是來自於阿里巴巴的投資,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是一個以銷售為主導的互聯網公司,所以在阿里巴巴副總裁 成為美團COO(首席運營官)之後,注定美團會成為該行業的霸主,因為O2O的第二個O是線下(第一個O是線上),是基於龐大的線下團隊而產生的價值,如果管理,優化,精細化運營龐大的線下銷售團隊這是阿里巴巴的強項和核心。

總結一句話:低調的美團,戰略的清晰,精細的運營。

稱之為奇葩事能在單一,垂直的模式下生存,而且取得這麼牛逼的戰績,確實很奇葩,期待美團真正的盈利(不是毛利潤,而是淨利潤。)

二、 糯米

「糯米網」是頂著當時風靡一時,優質的親爹「人人網」誕生的。它的報表最具有實效性,真實性,誰讓人家是上市公司呢。

「糯米網」是帶著「SNS社交+O2O模式」美麗的神話出現在公眾面前,給資本,消費者+自媒體人帶來了一個美好的願景。可以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它每次公開的財務報表(虧損)都會成為團購行業的風向標。

糯米稱之為奇葩可用四點闡述:

牛X的模仿:無論網站風格,網站功能,後台功能等基本都是模仿或者說是抄襲;

流程混亂:從糯米網的員工口中得知,該公司的銷售流程絕對奇葩,無論何時只要明天商家想上線,基本就能上,沒有排期,沒有選單,同時也沒有審核。這種混亂程度對於公司整體帶來的是無法精細化運營,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帝都」是核心:身為在帝都做過團購業務員的人都流行一句話:左手人人,右手分眾,渾身上下全是人民幣。優質商家自要是合作,上面一套硬推廣全部奉上,牛X之程度史無前例。估計人人的陳一舟只看帝都的銷售報表,因為其他城市的市場佔有率,銷售額絕對是一塌糊塗,基本上屬於2流網站的水平。

挖角的繼承者: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拉手,58的很多原來的地區高層都被挖角到糯米,看來沈博洋終於看到其他城市的弱勢了,就算是挖角到糯米,能夠發揮出多少作用呢?這就要看CEO如何佈局和對待這些2,3線城市的態度了。如何改變2,3線城市商家和消費者對待美團的依賴,這是今年糯米是否能夠突圍的重點。

上述所講的還是這三年糯米的過程,稱之為奇葩也用一句話概括:陳一舟的耐心,糯米網的前程。

三、 窩窩:

窩窩團他是一直在風口浪尖上的網站,原因最根本出自於老闆 徐茂棟,這位靠「垃圾短信」起家的高科技人才,絕對給窩窩團的企業文化帶來不小的影響。

窩窩團稱之為奇葩也可用三點來闡述:

被死亡的傳說:2011年開始瘋狂裁員開始,窩窩團被死亡的消息不徑傳出,但是他的生命力絕對夠頑強,很多人都在討論誰是下一個「團寶」,誰是下一個「24券」,但是過了這麼長的時間它依然存活,我只能說:窩窩團是一個有著頑強生命力的小強。

窩窩團高管人員的能力有待考究:

一位朋友面試窩窩團銷售管理部高級經理一職:與其銷售管理部總監進行複試的時候,那位親愛的領導說出一句話:EXCLE和PPT運用的熟練比制定戰術,打法,城市管理等能力要好,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老闆喜歡看華麗的報表。當時朋友很簡單的一句話:XX總,您好!報表找助理或者優秀的應屆生可以勝任,但是戰術,打法,城市管理才是核心。最後朋友閃人了,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

所以基於此點可以看出:老徐真應該考慮一下中層領導的能力了。

窩窩商城的業務模式:我相信老徐已經對團購模式的盈利單一性產生懷疑了,所以在2012年開始大力推廣窩窩商城,這個思路本人認為是對的,必須要用流量進行變現,這是首要任務,生活服務類商城以後就是團購網站的終極模式,這一點毋庸置疑的。

我相信以徐茂棟的性格,窩窩團能夠越走越遠,只要是在商城內做足文章,利用團購模式進行流量拉取,商城模式進行利潤增值,窩窩團這個業內奇葩還能夠活的更好。

還是用總結一句話總結:你的奇葩不是在於創新,是在於承認失敗。

四、 高朋(與F團併購之後時期):

高朋,這個名字在中國絕對是一個奇葩,這裡不談與F團併購之前,只談併購期間和之後的事情。

F團,高朋在行業內的排名基本是3線選手,一直被一線選手所忽略,他們的合併,在於我來看是負負得正的結果終於在2013年合併之後擠入到行業排名前十了,這還是在「團寶」和「24券」光榮犧牲之後的時期了。

兩個奇葩的網站在企鵝的牽線下終於形成了弱弱聯合的趨勢,而且還推出了「微團購」這個雞肋的產品,在大肆宣揚之後,「微團購」的銷售額一直很弱小,基本連5%的銷售份額都沒有達到,我可以想像為:這是為微信講一個美麗的故事。

下面綜述4點可以體現出新高朋的奇葩,因為他沒有死亡,但是他離死亡是最近的:

管理的混亂:自從F團和高朋合併開始,管理的混亂就開始迅速的蔓延,雙方高管互掐,最後導致有能力的人員全部被幹掉,留下的全部都是他們所謂的心腹,或者說是「有能力」的人。F團的高管基本都被FIRE掉了,中層幹部也被FIRE掉了,分站大面積的關站,難道這就能拯救新高朋嗎?!就能帶來盈利和市場份額嘛?!基於此點:個人感覺是邪惡的企鵝做的一個陷阱,讓F團和高朋墜入到深淵當中。

沒有核心戰術,KPI隨時都在變動:經過很長時間的觀察,新高朋的奇葩之處在於沒有任何核心戰術,中層員工不知道目標,方向,既沒有區域性作戰方案,也沒有行業性質的策略方案,送給新高朋的高管一句話:四拍之 拍腦門子定事兒,拍胸脯子保事兒,拍大腿出事兒,拍屁股走人。

工作職責不能清晰化:舉個例子:在高朋的銷售團隊當中,銷售管理團隊沒有任何實權,只是負責市場銷售團隊監督,而「實權」(指的是戰術制定,打法核心等)都是由那些所謂的銷售運營部來進行策劃制定,銷售運營部的人員基本上都是工作一、兩年的小屁孩,沒有任何的銷售經驗及制定策略,讓他們去定製KPI,戰術,是否覺得可笑?!可是高朋確實是這麼做的。包括現階段編輯部的人員負責銷售運營,這有多麼的無知。

技術之硬傷:新高朋的技術本身就是一個硬傷,技術的傻X使線下銷售人員無可奈何,分店庫存設定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技術,但是就這個技術解決了8個月之久,導致連鎖商家上線佔據頁面位置多達10多個。後台ERP的功能設計是出自於產品經理的腦淫的結果。

上述只是舉幾個例子來表述新高朋的奇葩,它能夠活到現在,不僅僅是奇葩,還有很多運氣成分在裡面。還是一句話總結:邪惡的企鵝,愚蠢的高朋,死是最好的結局。

上述稱之為奇葩的團購網站,他們確實有自己的特點,有些會活的更好,有些是需要改變的,有些是瀕臨死亡的。

(文/IT耳朵作者神他爹 歡迎添加IT耳朵微信號:erduom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023

細數投資人的各種衝動 路過十八次

http://xueqiu.com/3004708315/25450980
1、看見連續漲停或大漲的票,心裡會有一種立馬也衝進去撈一把的衝動;

2、短線玩票的,今天剛買的股票一買就大跌甚至奔向跌停,第二天會有開盤就賣出的衝動;

3、自己賣出的股票大漲,會有扇自己耳光的衝動,特別是賣出的下一秒忽然啟動,大部分人都想剁手;

4、看見股票上漲下跌,會積累做波段擴大收益的衝動,其實真做的時候往往做不好,臆想自己可以高拋低吸,而且經常會有人鼓吹上漲賺錢,下跌賺股這種靠運氣獲利的模式;

5、看見持續下跌,會有不停加倉的衝動,甚至融資加倉的衝動,相反,持續上漲很少有融券的。

6、遇到自己觀察的股票,持倉的不漲,沒有買的猛漲,會有換股的衝動;

7、看好一個股,恨不得所有資金都打光的衝動;

8、持有的股遇到一點點利空,以為天塌下來了,會有清倉的衝動;

9、行業走勢不好,大盤走勢不好,自己的股也在波動,會有賣出的衝動;

10、見不到網絡媒體說自己的股票不好,會有打殘,罵死反對意見人的衝動;

11、離不開K線,一旦某一天看不上盤,會有時刻想打開手機或者撥打電話查詢行情的衝動;

還有很多各種衝動,不一一細數了。大體產生衝動的原因,是沒有理解投資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來產生收益的,收穫不可能一蹴而就。

心不寬,承受不了波動甚至見不得浮虧,基本上也無法享受長期上漲帶來的快感。

克服衝動的最好辦法,還是要多理解自己買股的原因,不理解,不瞭解的個股,漲再好,都不是你能力圈,而你一旦決定買賣某個股票的時候,要記得,你買一部車你都會考察,路試,查口碑,比差價,更何況幾十萬,幾百萬真金白銀去買一個隨時會波動的資產。

小心花你每一筆錢,這樣才能運籌帷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851

細數被中國人誤以為國貨的九大品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423.html

作者:張華

刷了這麼多年的牙,到今天才知道,原來中華是外國牌子,黑人才是國貨,快來看看,究竟還有哪些被中國人誤以為國貨的大品牌。

一、中華牙膏

上海白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牙膏廠的前身中國化學工業社始建於1912年。1922年這裡生產出了中國第一支牙膏──三星牙膏,為中國牙膏工業奠定了基礎。1967年,中國化學工業社改製為上海牙膏廠。1954年誕生「中華」牙膏。

60年代中期,在技術革新的推動下,」中華」在膏體、香型、包裝、品質上有了較大改進。

70年代到80年代「中華」迎來自誕生以來第一黃金時代,在質量上有了長足發展,同時推出新品,將中華推向強有力的市場地位。1994年1月,上海聯合利華牙膏有限公司成立。中華品牌經營權租賃給聯合利華公司。中華牙膏曾是上海白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商標品牌,於1994年將「中華」品牌經營權租賃給聯合利華公司。

聯合利華集團是由荷蘭Margrine Unie人造奶油公司和英國Lever Brothers香皂公司於 1929年合併而成。總部設於荷蘭鹿特丹和英國倫敦,分別負責食品及洗劑用品事業的經營。在全球75個國家設有龐大事業網絡,擁有500家子公司,員工總數近30萬人,是全球第二大消費用品製造商, 年營業額超過美金400億元,是全世界獲利最佳的公司之一。

2010年5月17日,*ST白貓發佈最新公告稱,因公司2007年、2008年、2009年連續3年虧損,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自2010年5月25日起暫停公司股票上市。可以肯定的是,在1994年聯合利華取得中華牙膏經營權的16年後,白貓退市的既定事實撕掉了中國牙膏市場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白貓公司無形資產評估值合計為1.39億元。白貓股份董事長馬立行事後透露,租賃給聯合利華使用的「中華」牙膏商標的無形資產價值經估算為1.33億元。截至2009年7月31日,白貓股份淨資產評估值為3.09億元。顯然,經評估,「中華」的品牌價值佔去了公司無形資產中的絕大部分,並佔到公司淨資產的四成以上。去年年報顯示,聯合利華付出的租賃費高達2607.3萬元,是*ST白貓的主要收入來源。聯合利華集團自2001年起開始投巨資建設中華牙膏品牌。近年來,中華牙膏每年為聯合利華貢獻10億元左右的銷售額,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始終在15%左右。

而與此同時,白貓股份卻要靠商標許可收入支撐其財務運作。據瞭解,國際上收購一個品牌通常的價格是其年銷售額的1-3倍。2009年,聯合利華的「中華」商標使用費為2829萬元,佔其銷售額的2.5%,由此推算,「中華」牙膏的年銷售額已超過11億元人民幣。而中華牙膏商標品牌價值則在11億至33億之間。

二、雙匯

雙彙集團是以肉類加工為主的大型食品集團,目前總資產約60多億元,員工4萬多人,在全國十多個省、市建有二十多家現代化的肉類加工基地,年屠宰生豬能力1500萬頭、年銷售冷鮮肉及肉製品200多萬噸,是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雙彙集團總部位於」中國食品名城」河南省漯河市。在2007年中國企業500強排序中列166位。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諮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服務。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

但不被大多人瞭解的是,目前雙匯已是高盛的資本運作了。2006年5月,高盛擊敗其他投資者,共計獲得雙匯發展 60.72%的股權(股改後稀釋為51.46%),這是高盛第一個控股併購。 08年,高盛又投資2—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購了10多家養殖廠。

看著逐漸發展起來的雙匯放心肉專賣店,看著雙匯不斷攀高的市場佔有率,很明顯不是這個行業的幸事。

三、金龍魚

這個牌子幾乎出現在每個中國家庭的廚房裡,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是第2名福臨門的8倍,但它徹頭徹尾是一家外資企業,屬於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跟中國沒有任何關係。然而大多數國人都不知道,一直以為購買金龍魚油是在支持國貨品牌。

金龍魚」是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著名食用油品牌。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隸屬郭兄弟集團下的糧油集團的旗艦公司。嘉裡糧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團下屬的嘉裡糧油(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的全額投資的營銷策劃及管理公司.

郭兄弟集團由郭鶴年先生於1949年在馬來西亞創立,已發展成為亞洲非常具多元化、非常富有魄力的跨國企業集團之一,集團成員包括太平洋航運有限公司、香格里拉酒店、嘉裡建設、嘉裡飲料、南華早報等等。

1974年,郭兄弟集團在香港成立了嘉裡控股有限公司,從此「嘉裡」成為郭兄弟集團在香港和中國大陸廣泛業務的標誌。嘉裡糧油(中國)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團屬下的嘉裡糧油集團在中國投資糧油生產企業的專業性投資公司.

1990年,嘉裡糧油集團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家油脂生產廠——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正式投產,它是中國較早大規模生產精煉油脂和小包裝油脂的企業。在隨後不到十年的時間,嘉裡糧油先後建立了深圳、上海、天津和青島四大糧油生產基地以及防城、成都、西安、營口等十幾個生產加工點,覆蓋全國市場,構成了非常龐大的糧油食品生產加工體系。

嘉裡糧油在中國生產「金龍魚」、「香滿園」、「元寶」、「胡姬花」、「鯉魚」、「巧廚」、「花旗」和「手標」等16個品牌的小包裝食用油。其中,「金龍魚」家喻戶曉,是中國食用油的知名品牌!

四、娃哈哈

宗慶後與達能打這場娃哈哈商標的爭奪戰可謂時曠日久,關於民族企業和商業信譽問題引來的討論鋪天蓋地。很多人認為支持娃哈哈商標在宗慶後手裡就是支持民族企業。然而卻不知這樣的理解將那個佔有51%股份的達能置於何地?

娃哈哈與達能之爭的根源在於,還是當年對娃哈哈商標的商標轉讓協議,達能提出將「娃哈哈」商標權轉讓給與其合資公司,因國家商標局不批准未果,雙方改簽一份商標使用合同。合同其中一款稱「中方將來可以使用(娃哈哈)商標在其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而這些產品項目已提交給娃哈哈與其合營企業的董事會進行考慮。」即「提交合資公司董事會考慮」是中方使用娃哈哈商標的前提。也正是這一條款,引發了達能的強行收購風波。

最新消息是法國達能集團和娃哈哈集團30日宣佈,雙方已達成友好和解方案,將終止其現有的合資關係,該方案目前尚須得到中國有關政府部門的批准。達能已同意將其在各家達能-娃哈哈合資公司中的51%的股權出售給中方合資夥伴。和解協議執行完畢後,雙方將終止與雙方之間糾紛有關的所有法律程序。

五、大寶

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大寶」系列化妝品1985年誕生至今,適應了不同時期、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已 陸續形成護膚、洗髮、美容修飾、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類100多個品種。2007年美國強生公司旗下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宣佈,已完成收購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的交易。收購事項已獲得了所有相關政府部門的批准,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為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中國日化行業可以說是整體淪陷,大寶做為在日化品這塊領域的民族品牌堅持的比較久,但也在2007年再也堅持不下去。

六、蘇泊爾

中國•蘇泊爾集團,是一家由炊具製造開始創業的多元發展的企業集團。公司始建於1994年8月。十餘年來,產業鏈發展勢頭良好,銷售額逐年上升,2006年銷售收入達40億元,比上年增長56%。集團現有員工6600多人。企業總資產30多億元,可持續發展態勢明顯。2002年國家工商總局認定「蘇泊爾」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6年8月14日,法國SEB集團與蘇泊爾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以股權協議轉讓、定向增發和部分要約收購相結合的方式獲得蘇泊爾不超過61%的股權並展開戰略合作。2008年1月,英國勞埃德國際金融週刊報導:Seb SA表示,公司成功完成了對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Supor Co.)的要約收購,目前持有蘇泊爾52.74%的股權。

七、匯源

2008可口可樂意圖收購匯源案曾引起了強烈反響,國內一片嘩然,認為可口可樂有壟斷之嫌。後來我國商務部正式宣佈,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據悉,這是反壟斷法自去年八月一日實施以來首個未獲通過的案例。

然而匯源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呢?

匯源品牌由匯源香港上市公司擁有,而匯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達能、境外公眾股東和一家美國的私人投資基金擁有。

也就是說匯源早已不是一家純粹的民企。

八、南孚

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系國家520戶重點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外經貿部重點扶持的出口企業,中國電池行業龍頭企業,福建省重點企業。在中國市場,南孚連續 13年創鹼錳電池「質量、銷量、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同行領先水平。 而南孚品牌對外宣傳也用的是「民族的力量」。

2003年8月,南孚突然被其競爭對手美國吉列公司收購。這其中有什麼內幕呢?1988年,南平電池廠與福建興業銀行、中國出口商品基地建設福建分公司(簡稱「基地福建公司」)、香港華潤集團百孚有限公司(基地福建公司的子公司)合資組建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1999年,南孚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在南平市Z F吸引外資政策的要求下,上述股東以南孚69%股份作為出資與摩根士丹利、荷蘭國家投資銀行、新加坡Z F投資公司合資組成中國電池有限公司。

其中,外方持股49%,中方持股51%。新成立的中國電池有限公司掌握了南孚的絕對控股權,也就是說外方股東只要再增加2%的股份,就可通過中國電池間接控股南孚。 丁曦明總經理回顧時說:「南孚其實並不缺乏資金,相反,我們的資金很充裕。南孚當時是被迫合資的!」談到南孚被迫引入外資,南孚的另一位高層管理人員激動地說:「摩根士丹利是一隻狼,與它合資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摩根士丹利動作南孚的情況並不好,因此幾番轉手。2003年8月11曰,生產「Mach3」剃鬚刀和金霸王電池等消費產品的美國吉列公司宣佈,已經買下中國電池生產商南孚電池的多數股權──南孚成了它的子公司了。短短幾年時間,南孚由中國電池生產業的巨頭變成了其競爭對手的子公司,而且這個競爭對手曾是它的手下敗將。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不到南孚的1/10。

現在好了,最大的競爭對手消失了,而且還得到了一家年利潤8000萬美元,擁有300多萬個銷售點的電池生產企業,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大半個中國市場。本來南孚的優質鹼性電池已打入國際市場,此時正是向海外發展的大好時機,可是為了避免和母公司爭奪市場份額,南孚只好匆匆鳴金收兵。由於不能與金霸王正面衝突,現在南孚有一半的生產能力被閒置著。南孚正漸漸地失去活力。

九、白加黑

白加黑的廣告當年做的是人盡皆知。1996年江蘇啟東蓋天力製藥廠開發「白加黑」,銷售曇花一現。1998年銷量大幅下滑。 2000年東盛集團併購啟東蓋天力製藥廠,「白加黑」易主,當年銷售額從2000萬升至2.9億。

2005年「白加黑」銷量達到4個億,成為東盛科技的最大贏利點。2006年10月東盛科技資金危機,欲變賣「白加黑」自保,拜耳與東盛科技簽訂協議。 2008年7月3日雙方正式交割財產,包括生產線、銷售網絡及銷售隊伍全部賣給拜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47

【歷史】細數大佬的第一份工作:白手起家終逆襲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1/57048.html

商界企業家是一個耀眼的群體,他們有著普通人無以比擬的財富,有著較高社會地位和較強話語權。事實上這些我們耳熟能詳企業家大佬們在成功之前,也是無名小卒,也幹著普普通通的工作,他們的成功是他們不甘現狀、抓住機遇、經歷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地結果。i黑馬帶你走進他們的早年歲月,看看他們的第一份工作是怎樣的?

曹德旺14歲退學開始放牛



\

 

曹德旺出生於1946年5月,小時候家裡窮。14歲退學後,母親向生產隊申請領養了一頭牛。曹德旺每天早出晚歸,掙兩個工分,但村裡人總是說牛沒吃飽,老告狀。過了一年,父親對他說:「我們不放牛了,你跟我去做生意吧。」


李嘉誠第一份工是掃地的小學徒
 

\


李嘉誠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舅父莊靜庵的中南鐘錶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小學徒,1945年日本投降,李嘉誠被調入一間鐘錶店當店員。1947年,李嘉誠因不願長期寄人籬下,就到一家五金廠當推銷員。直到1950年,李嘉誠用積蓄的7000美元創辦了「長江塑膠廠」。
 

宗慶後第一份工作是農場挖鹽工
 

\

宗慶後的家族曾顯赫一時,祖父曾在張作霖手下當過財政部長。待到解放之後,家庭變得異常貧困,父親沒有工作,只靠做小學教師的母親一份微薄的工資度日。1963年,初中畢業後,宗慶後幾經輾轉去了紹興的一個茶場.
 

馬云第一份工作是教師

\


馬云1988年在杭州師範學院(現杭州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畢業,此後任教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1995年,在出訪美國時首次接觸到因特網,回國後創辦了網站「中國的黃頁」。1997年,加入了中國外經貿部,負責開發其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
 

陳天橋第一份工作是幻燈放映員

\


1993年的盛夏,以優異的成績提前一年從復旦大學畢業的陳天橋被分配到陸家嘴集團公司,每天在一個小房間裡放映有關集團情況介紹的錄像片,一放就是10個月;之後剛好有機會,集團選定陳天橋擔任一家200人規模下屬企業的副總經理。

 

李書福第一份工是照相

\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第一份工作應該是照相。那年李書福19歲,剛高中畢業,父親給了他120元。「剛開始根本不是照相館,就是買了個小相機,騎個破自行車滿街給人照相。」李書福的照相生意做得不錯,半年後賺到1000元,後來他正式開起了照相館。
 

大衛·默多克第一份工作:加油站
 

\

身家達25億美元的Dole食品公司董事長大衛·默多克,從高中離開學校到1943年參軍入伍之間,在一家加油站為汽車更換零部件。後來,他因進入房地產行業發家,同時還擁有了Dole食品公司。

約翰·安德森第一份工作:賣爆米花
 

\

小時候,安德森在電影院附近賣爆米花,並採取了與電影院進行低價競爭的策略。後來,他創立了Ace Beverage公司,取得了洛杉磯地區的百威獨家銷售權,後來進軍房地產行業。如今,他擁有土地400萬平方英呎,身家18億美元。

查爾斯·施瓦布第一份工作:賣核桃
 

\

在家鄉時,施瓦布賣過核桃和雞蛋。在斯坦福大學獲得MBA之後,1971年,施瓦布創立了嘉信理財。施瓦布現在身家達到47億美元。

T.B。皮肯斯(T.Boone Picken)第一份工作:送報員
 

\

12歲時,皮肯斯成功擊敗競爭對手,將自己的送報家庭從28家擴展到156家。成年以後,拿著2500美元的啟動資金,他和另外兩個夥伴成立了油氣公司Petroleum Exploration,也就是今天美國最大的獨立天然油氣公司——美薩石油的前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457

借王昕離職,細數「搜狐系」創業者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04/59194.html

古永鏘:優酷土豆集團CEO,原搜狐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古永鏘生於香港,成長於美國,爆發於中國內地。

初時,搜狐創始人張朝陽在拉投資的時候結識古永鏘,後來在1999年將其招至麾下,擔任搜狐高級副總裁兼CFO(首席財務官);2002年,古永鏘升任搜狐公司COO(首席運營官);2004年,升任搜狐公司總裁兼COO;2004年底,古永鏘向張朝陽提出離職。

2006年6月,古永鏘創辦的優酷網公測,定位為用戶視頻分享平台。之後,其一路帶領優酷網走在了互聯網視頻行業的最前沿。

2012年3月,優酷和土豆宣佈將以100%換股的方式合併;優酷CEO古永鏘出任合併後公司優酷土豆集團的CEO。

龔宇:愛奇藝CEO,原搜狐首席運營官

龔老闆為人很謙和,不擺架子,挺幽默。其出任搜狐COO後,經常會在辦公區轉悠,也經常會和一線的童鞋聊工作。我作為底層小編也有機會和他一起吃飯聊天,而在某年的搜狐內容部年會上,龔老闆客串了時尚產業中心的演員,其當時的一聲輕咳,在引起鬨堂大笑的同時也讓我覺得,這老闆挺有意思的。

龔老闆在1999年創辦了綜合綜合門戶網站焦點網,擔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後來,焦點網專注於房產行業,並在房地產網絡媒體領域確立了領先地位。

2003年,搜狐收購焦點,龔宇進入搜狐,任搜狐副總裁兼焦點網負責人;後來的2005年,其升任搜狐高級副總裁,2007年,升任搜狐首席運營官,負責搜狐公司大部門日常業務的運營工作。2009年初,在帶領搜狐取得奧運報導大捷後,龔老闆離開搜狐去了12580,擔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2010年,龔宇創辦視頻網站奇藝並出任CEO(百度投資),後奇藝因種種原因更名為愛奇藝。2013年5月,百度宣佈3.7億美元收購PPS視頻業務,並將PPS視頻業務與愛奇藝進行合併,這也是2013年度大併購之一。龔宇出任新愛奇藝公司CEO,負責新公司的統一管理。

優酷土豆、愛奇藝、搜狐視頻,「搜狐系」幾乎壟斷了中國的視頻網站。而在早年,原搜狐高級副總裁兼總編輯李善友創辦的酷6網,也曾經活躍在視頻網站的一線。

李善友:酷6網創始人,原搜狐高級副總裁兼總編輯

大家都稱李善友為Kevin。筆者曾有幸聽過Kevin的幾次演講,整個過程中滿是激動和感動,會後就跟打了雞血一樣,渾身鉚足了勁兒!其開創的魯花獎,也一度陪著搜狐的內容團隊好多年。所謂魯花精神,也就是壓榨精神,老闆壓榨員工,而員工也樂於被壓榨。

Kevin早年曾在摩托羅拉、美國鋁業、博士倫等大型外企任職,後於2000年10月擔任搜狐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監,成功地幫助搜狐進行了與Chinaren的合併、企業裁員、企業文化建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建設等工作。2001年10月從人力資源向業務方向轉變,掌管搜狐新聞中心,任總編輯;2002年7月被提升為搜狐公司副總裁,2005年升任搜狐公司高級副總裁。

2006年,李善友功成身退,從搜狐辭職後創立了中國第一視頻分享網站——酷6網,並擔任酷6網CEO。2009年11月,酷6網與盛大旗下華友世紀成功合併,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視頻網站。

2011年3月,李善友從其一手創辦的酷6網辭職。2011年7月18日,辭任酷6公司董事。目前Kevin從事他一直喜歡並反覆提到過的的講師職業。

陳一舟:人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原搜狐副總裁

陳一舟是搜狐收購過來的副總裁。1999年,陳一舟出任ChinaRen董事長兼CEO,2000年搜狐收購ChinaRen後,陳一舟出任搜狐副總裁,後離開搜狐,於2002年創辦千橡互動集團並出任董事長兼CEO,旗下有DuDu網,dudu加速器,uume,魔獸中國,5Q校園地帶等網站,後又先後收購貓撲網、donews.com和校內網(人人網)。

2010年12月,千橡互動更名「人人」,人人旗下擁有人人網、 糯米網、經緯網、車問網、人人遊戲等。2011年5月4日,人人公司在紐交所上市。

張黎剛: e龍網創始人、愛康國賓董事長兼CEO,原搜狐產品發展部總監

張黎剛在IT圈已隱退多年。但IT圈的人應該很多都用過他公司的服務,因為搜狐、新浪、百度等大型互聯網公司都在張黎剛的愛康國賓體檢。

說到張先生,很多人會覺得他有些悲催,因為他總是在即將上市的時候離開公司。1998年,張黎剛被張朝陽遊說後放棄學業,回國加入搜狐,歷任產品發展部經理、總監,後在搜狐上市前一年離開,創立e龍網並擔任CEO。在e龍網上市的前一年,他離開e龍,收購併出任上海醫學生命科學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後創立愛康網健康科技公司並出任董事長兼CEO。2007年,愛康網與國賓健檢的合併成立愛康國賓,張黎剛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周云帆:空中網創始人、現北京昌平區委常委,原搜狐總經理/執行副總裁

周云帆也是個創奇人物。他是ChinaRen三個創始人之一,2000年,搜狐收購ChinaRen後加入搜狐。2002年,周云帆離開搜狐,與楊寧創辦空中網,任董事長兼CEO。2004年7月9日,周云帆帶領空中網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2008年12月,周云帆轉型,擔任北京市中關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2011年2月15日,任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他就這樣進入了政界。

李學凌:多玩YY總裁,原搜狐IT主編

很多人也把李學凌算到了網易創業邦裡,因為他是在離開網易後開始創辦狗狗和多玩的。

在去網易供職之前的2003年,時任搜狐總編輯李善友邀請京城四個IT名記之一的李學凌加入搜狐IT擔任主編,但這段時間並不長,幾個月後, 李學凌離職,加入網易任總編輯。

2005年,有些受挫的李學凌離開網易,創辦多玩遊戲網,2012年6月,多玩啟用新品牌「歡聚時代」,歡聚時代核心業務包括YY語音、多玩遊戲網與YY遊戲運營。2012年11月,歡聚時代(YY)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俞清木:車語傳媒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原搜狐汽車主編

俞清木在離職創業前,曾擔任搜狐汽車主編。2007年7月,車語傳媒成立,旗下業務包括全國電台汽車節目、獨家運營電台、獨家行業廣告代理等。移動互聯網時代,車語推出了考拉FM——一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個性化電台、好節目平台,包括新聞資訊、綜藝娛樂、脫口秀、兒童讀物、有聲小說等各個領域音頻內容,其服務將覆蓋手機終端,車載終端,PC終端,音視頻盒子等渠道。

目前,車語傳媒年營收已達數億規模。

黃繼新:知乎聯合創始人、COO

2008年底的搜狐內容部年會上,黃繼新主創的節目《神舟七》深切緬懷了飯島愛老師,在現場引起轟動的同時,也讓筆者對這位財經頻道主編有了新的認識。後來一起K歌,他的法語歌曲堪稱絕唱。

這樣一位多才多藝的人物參與創辦知乎,似乎並不會讓人意外。

知乎是一個真實的網絡問答社區,2010年12月開放,在上線的前兩年,知乎採用邀請制註冊方式。2013年3月,知乎向公眾開放註冊。不到一年時間,註冊用戶迅速由40萬攀升至400萬。


這串搜狐系創業者名單裡,應該很快就會正式放入王昕的名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0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