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人口紅利吃完 會計仔筆記


From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943663


我相信大量的民工已由沿海大城市的工廠流到市中心內需有關工作和內陸小鎮小廠。工資將會得到大大程度的提升, 選內需、內房, 選重工(尢其是機器類, 運輸工具類), 棄出口類、輕工業類。

晏扬:我们的“人口红利”是否已经吃完

当农民工输出大省也出现“民工荒”,那么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可能就不是暂时性的,而是今后必须长期面对的一个问题。概言之,“民工荒”以及由此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将会倒逼企业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倒逼中国经济实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 广东缺,上海缺,苏州缺,天津也缺,所有企业都缺人,人都到哪里去了?”天津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想不明白。据9月21日晚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和逐渐回 升的经济数据几乎同步,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正在加剧,浙江用工缺口达25万人,深圳市用工缺口超过6万人,连四川这样的农民工输出大省也出现 “民工荒”,建筑工月薪最高可达5000元。

   当农民工输出大省也出现“民工荒”,那么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可能就不是暂时性的,而是今后必须长期面对的一个问题。从去年年底的 “民工慌”(民工四处找不到工作)到现在的“民工荒”,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逐渐回暖的一个信号,更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劳资矛盾等深层次问题的再次暴露。

   概括而言,“民工荒”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随着中央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和落实,很多农民选择在家乡务农,觉得出门打工未必合算;二是,随着相 关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可以在当地找到工作;三是,“二代农民工”已经不可能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任劳任怨、忍气吞声,他们的权利意识越来 越强,找工作的眼光越来越挑剔,对报酬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他们的预期难以达到,很多年轻的农民工宁愿选择东游西逛,也不愿老老实实进厂打工。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而不能怪农民工挑三拣四。实际上,“民工荒”更像是农民工的一种无声反抗,对歧视性待遇的一种有力还击。农民工长期遭受的歧视 性待遇,不仅表现为低工资,付出与报酬不相称,而且表现为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高、劳动权益无保障,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比比皆是。每月1000元 左右的工资,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宿舍里,上厕所都要掐算时间……可以说,很多沿海城市实现经济腾飞,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牺牲农民工的权益,靠的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

   这种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口红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 “人口红利”振兴了一个又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依靠无数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世界上 “第一制造大国”,并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所向披靡。“中国制造”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而价格低廉正是缘于“人口红利 ”,缘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现在看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民工荒”从沿海蔓延到内地,当内地出现月薪5000元的建 筑工,“中国制造”的廉价优势还能维持多久?“中国制造”又将何去何从?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是的,我们的“人口红利”即将吃完,廉价劳动力将越来越稀缺,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提高劳动待遇才能招到工人、留住工人,再也不能靠压缩农民工权益获得长 久发展;这意味着,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将逐步提高,产品和服务成本将水涨船高,“中国制造”的廉价优势将逐渐丧失;这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 来越小,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升级转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概言之,“民工荒”以及由此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将会倒逼企业放弃劳动密 集型产业,倒逼中国经济实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经济危机的阴霾即将散去,在经济危机中幸存下来的企业也许会感到庆幸。但是,能扛住经济危机的冲击,未必扛得住“民工荒”的冲击,没有死于经济危机的企 业,未必不会死于“民工荒”。从这个角度看,“民工荒”对于有些企业而言,也许相当于另一场经济危机,能否化危为机,就要看企业能否因势而变。 晏扬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09/23/2614980.html

炒 業績的361度, 業績不錯, 宜家仲做埋童裝, 真係唔同哂, 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子政策下對孩子的溺愛去到什麼程度。當大家忙著看business model 的時候, 似乎都忘了大量人口由超大沿海城市回流到當地附近打工。這些六七八線城市的內需增長會得到超強的大提升, 而這些內需有相當部份都是比較低檔的, 來自四五線品牌的。人口由沿海工廠宿舍流到大小城市的市中心做內需相關工作亦會導致住屋需求大升。這個觀點藏了巨大的商機, 找不找到, 就要看大家功力了。

忙得很, 會繼續按減產計劃既frequency 出文。(下圖要click 才會轉年份)
Pictur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6

中國人口紅利快將結束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3350



 

最近看國內新聞,報導近來廣東省出現工人短缺的情況,就是廣州一市,已經有十幾萬職位空缺,國內工人平均工資也比去年升了兩三成,回顧一年前國內勞工市場受金融海嘯嚴重影響,工人大量失業,到現在又再鬧民工荒,中國的國情實在舜息幻變。

回顧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每年平均經濟增長近10%,但通脹卻出奇地低企,扣除通脹的實質經濟增長也達每年六、七個百分點,這個驚人成果,主要是依靠國內廉價勞工大量供應,這個年輕人口多與老年人口少的現象,在統計學上可以由偏低的扶養比率(兒童+老人/成年人口的比例)顯示出來,我們稱之為人口紅利,但未來國內工作人口將續漸老化,國內的人口紅利期將會在2015年後漸漸消失(圖)。

香港自97後,大量工種轉移內地,勞工階層人浮於事,實質工資基本上十幾年沒有增長,年青一代搵工難,就算是大學生,入職工資亦普遍偏低,相比上世紀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初的香港勞工市場,實在是天堂與地獄之別,其實勞工市場的好淡也是由供求決定,現在國內經濟結構正由輕工業轉向服務業,工人工資也在大幅提升,國內中產階級漸漸形成,當嘆世界嘅人開始多,識做野嘅人自然供不應求,工人的黃金時代又會來臨,現在年青的一代可能會覺得前路茫茫,但如果把目光放遠一點,原來前途一片光明,只要耐心等待,黎明前的黑夜始終過去,晨曦的曙光自然出現。

投資同做人一樣,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在 iPhone App 再建立並一個增長股投資組合,成立未夠兩個月,組合的個股全部跑贏大市,事實擺在眼前,長揸優質股票就是投資王道,道理簡單,人人可學,發達之路,人人可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34

首度出現虧損 北捷高層紅利自肥

2010-7-29 TNM





乘客熙來攘往的台北捷運,營運 14年來首度出現虧損!根據本刊掌握的資料顯示,去年7月文湖線通車後,不到半年,就拖垮其他7條賺錢的路線,整年營收虧損近3千萬元;但經營績效不佳的 北捷卻不知檢討,今年還為相關人員編列了8億多元、準備大發獎金,其中最該為虧損負責的捷運公司總經理蔡輝昇等一級主管,預計最高可領超過70萬元不等的 獎金。

尤有甚者,北市府為避免影響郝龍斌市長的連任之路,竟片面決定將已改裝完成的51對馬特拉電聯車,延至12月1日、即市長選舉後,才加入營運,為此,龐巴迪憤而向市府提出近8千萬美元(約26億元)的天價賠償金。

捷 運文湖線果然「帶塞」!台北捷運公司自文湖線加入營運後,最新出爐的財報竟首度出現虧損,二○○九年營業損失近三千萬元,這是北捷自一九九六年通車後,首 度出現營業虧損的情形。也就是說,去年七月四日才通車的文湖線,營運不到半年,就拖累了包括淡水線、板南線等其他七條賺錢的黃金路線。

虧錢 高官仍自肥

與文湖線通車前二年的營收狀況相較,自文湖線加入北捷後,營業淨利巨幅下滑至負成長,比前一年足足少了四.三億餘元,與前年相較,差距更是拉大至六億餘元,營收呈現逐年下滑的狀況。

北捷出現虧損,但捷運公司編列獎金卻是一年比一年多,光是今年,就編了八.二億餘元獎金預算,與四.二億餘元的福利經費;而該為營運虧損負責的捷運公司一級主管,平均竟可以領到四十萬至七十萬元不等的獎金,相當於四.五到五.五個月的薪資。

其中,董事長林崇一和曾遭本刊踢爆涉嫌收賄的總經理蔡輝昇,不含薪資在內,近幾年每年都領走逾七十萬元的績效、年終和考核獎金,就連趙雄飛、郭財明、莊稚驊、沈志藏等四位副總經理,以及主任祕書、處長和主任等一級主管,每年也各領走四十萬到五十萬元不等的獎金。

領 取北捷高額獎金的,還有政府高官的親友,包括擔任行政處副處長、馬英九總統辦公室主任康炳政的哥哥康炳雄,每年領走近四十萬元;另外,擔任財務處助理管理 師、行政院工程會主委范良銹的妻子曾容媛,與分別擔任助理管理師和站務處管理員的二個女兒范瑋芳和范嘉云,每年也各領走約二十萬元獎金,還有擔任人力處正 管理師、台北市政府副祕書長譚國光的妻子左華美,平均每年也可領到三十多萬元獎金。

通車 記功兼領錢

北捷不但將發放超過八億 多元的考核、績效與年終獎金,還有工作、久任、金路及提案等獎金共七大類,最後也都會落入北捷員工的口袋。知情人士透露,依照規定,北捷應等到審計單位審 定二○○九年度決算盈餘後,才能確定發放多少年終獎金,但北捷卻提前在二月就先行發放一個月的獎金,完全無視審計單位的規定。

此外,北捷因文湖線拖累而虧錢,但包括副總經理趙雄飛、沈志藏及多位一級主管共二十幾人,卻在年初以達成文湖線通車有功為由,各被記一至二個小功,而可多領取一份工作獎金。

知 情人士說,台北捷運每天平均有一百三十二萬人次搭乘,累計運量在今年更突破四十億人次,但會虧錢幾乎可說都是因文湖線帶塞,自去年七月四日開始營運以來, 不是列車故障,就是供電系統失火,造成民眾受困隧道,甚至得徒步高架軌道疏散,頻頻出包,讓新開通的內湖、南港段搭乘人數明顯不如預期,比原先預估每天有 十萬旅次的運量,足足少了一半。

短收 為配合市府

為了挽回民眾對文湖線的信心,市府推出各項優惠方案,就讓捷運公司的營業成本與管銷費用多出了十幾億元,財稅律師詹順貴還發現,北捷現金流量出現異常,初期還有十億多元,到了末期卻只剩一億多元。

詹順貴表示,從一家公司的現金流,可以觀察到該公司的體質是否健全,如果像北捷一樣期初與期末的現金流大幅減少八成,通常都是公司出現周轉不靈,或有倒閉風險的前兆,捷運公司應該對外交待清楚現金流為何會巨幅減少。

本 刊另掌握捷運公司內部的資料顯示,北捷的財務虧損可能不只二千多萬元,還有四億多元短收的費用,並未列入損益計算,如果這些費用被併入計算,捷運公司的損 失將上達數億元;這些短收的費用主因是系統不穩定,配合市府強推多項優惠措施而少賺的錢,捷運公司未來將備妥資料,把短收的費用,以及因系統不穩定所造成 的額外開銷,總計八.四億餘元,要向台北市政府求償。

求償 公庫搬錢貼

北捷高層以及董監事月前曾召開會議討論,認為捷運公司要向市府求償的八億多元,有一半以上是因為文湖線的系統品質不良所造成的損失,應該由負責捷運發包的台北市政府捷運局向承包商索賠。

但包含董事長林崇一在內的捷運公司高層,卻有些人悲觀地認為:「未來是否獲得承商的賠償款項,仍是未知數。」到時候恐怕又是從公庫搬錢補貼,變相由全民買單。知情人士透露,北捷甚至連可能要不回來的八億餘元求償金,都要列入員工的績效獎金計算。

為 此,台北市議員周柏雅、李文英批評,北捷出現虧損,捷運公司高階主管應該比照肥貓條款,主動聲明放棄領取高額獎金以示負責。不過,北捷主管們不但沒有這麼 做,還把福利金和獎勵金分別提高五千萬到七千萬元,根本就是「尸位素餐」,成了占住肥缺、享受俸祿、營運績效卻不振的大肥貓。

上路延期 龐巴迪求償二十六億

在捷運公司考慮向包商求償之際,龐巴迪卻率先發難,向台北捷運局求償二十六億元。原因是,木柵線原有的五十一對電聯車已由龐巴迪改裝完成,捷運局在四月底移交北捷公司後,至今卻遲遲無法上線。 改車 大選後上路

據 本刊掌握可靠的消息指出,郝市府團隊考量,為免影響郝龍斌爭取連任的選情,唯恐內湖線去年七月上線之初狀況不斷、民怨沸騰的情形再度出現,市府高層寧可不 顧目前文湖線列車不足、通勤尖峰時間乘客大排長龍的慘況,打算等到市長選舉後的十二月一日,才讓改裝後的五十一對電聯車上線。

郝市府此一片面的政治考量,已讓文湖線機電工程廠商龐巴迪公司在日前憤而向捷運局求償,將就土建工程延宕,和市府要求延後五十一對馬特拉電聯車改裝時程等項目,向市府求償近八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十六億元)的天價。

法 界人士指出,一般類似工程商務爭議,仲裁結果多以雙方責任各半,求償金額折半裁定,以過去木柵線經驗,當時機電包商馬特拉向北市府求償二十億餘元,提出商 務仲裁,後裁定十億餘元,但因市府不服,纏訟十二年,最後付出二十一億餘元的慘痛代價。如今龐巴迪提出鉅額賠償金,在市府和廠商各執一詞下,勢必走上仲裁 一途,市府鉅額賠償馬特拉惡夢恐將再現!

對此,台北市議會藍綠議員同聲譴責郝市府,市議員李慶元說,市府遲遲不讓舊車上路,恐怕是選舉考 量,而非專業考量。市議會文湖線調查專案小組成員周柏雅更指出,改裝的五十一對馬特拉電聯車,早就在三月二十六日通過捷運局的各項測試。另一專案小組議員 莊瑞雄更大罵,郝龍斌為了自己的選舉,延遲五十一對電聯車上線,台北市民被迫幫郝市府買單二十餘億元,根本是馬特拉惡夢重演。

市府人士指出,改裝的五十一對馬特拉電聯車遲遲無法上線營運,市政府和龐巴迪雙方最大的爭議點,就在於馬特拉電聯車依合約,應由龐巴迪改裝成「系統相容,一車到底」,但雙方對於系統整合到什麼程度和工程延遲責任的認知不同。

測試 停靠失準度

台北市長郝龍斌和北捷高層堅持,改裝的電聯車靠站不準的情況始終無法改善,龐巴迪對馬特拉的煞車及推進系統和更新設施的界面負有整合責任,停靠站準確度也屬於合約驗證項目,所以龐巴迪難脫工程延遲責任。

但龐巴迪則認為,依合約,僅規定更換木柵線車輛的自動控制和通訊系統成龐巴迪系統,至於影響發車測試和停靠站準確度的,則是因為二十多年前設計的馬特拉電聯車推進和煞車系統已經老舊,不應歸責於龐巴迪。

市府人士透露,日前,北市府高層透過捷運局向龐巴迪表示,改裝後的馬特拉上線時程考慮訂為十二月一日,即等到市長選舉後才上路,更讓龐巴迪忍無可忍,透過電子郵件向捷運局表示,要向市府求償。

龐 巴迪的求償項目共五大項,求償金額高達八千萬美元,包括市府要求全線加裝第二套UPS不斷電系統費用、北市府為求系統穩定度要求進行的網路優化工程,還有 去年下半年要求龐巴迪暫停木柵線五十一對電聯車改裝,讓原本預訂交車期程,從一月延到三月二十六月才完成測試,這四十一天的延誤。

不過,龐巴迪求償金額最大宗者,是和當年馬特拉求償理由一樣,同樣是針對土建工程的時程延展四百天,和水電、環控等工程延誤三百六十八天,共索賠四千四百萬美元。

索賠 捷運局叫苦

如 今,最啞巴吃黃連的,可算是夾在市府和龐巴迪中間、負責監督合約執行的台北捷運局。捷運局高層指出,馬特拉五十一對電聯車改裝後,包括停靠站精確度等測 試,都已在三月二十六日前全數過關,因此捷運局才會從四月六日起,和捷運公司陸續辦理列車點交作業,並在四月二十一日將五十一對電聯車全數移交捷運公司。

如今,郝龍斌和台北捷運公司高層堅持改裝的電聯車仍不符標準無法上線,讓捷運局暗暗叫苦,認為若不是市府高層在指控捷運局測試不實,就是另有考量,而讓龐巴迪索賠有據。

木柵線 馬特拉求償大事記

時間事件

1988.07 北市府捷運局和法商馬特拉公司簽約,興建木柵線。

1993.01 馬特拉公司因土建工程落後,向市府求償20億元。

1993.10 商務仲裁後,北市府需支付10.25餘億元,並按年利率5%計息。

2008.08 最高法院判定北市府敗訴,北市府需賠21億30萬餘元。

馬特拉51對電聯車大事記

2009.07.04 內湖線正式連接木柵線通車營運。

2009.07.10 全線首度大斷電,乘客被迫走在軌道上疏散。

2009.08.09 北市府要求龐巴迪暫停改裝51對電聯車。

2010.03.26 馬特拉51對電聯車改裝測試完成。

2010.04.06 捷運局開始將改裝完成電聯車點交台北捷運公司。

2010.04.21 51對電聯車點交完成。

2010.05.01 台北捷運公司就51對電聯車展開夜間測試。

2010.11.27 直轄市長選舉。

2010.12.01 馬特拉51對電聯車預計上線、加入文湖線營運。

回應

台北市政府表示,台北捷運公司2009年度盈餘3億4,900萬元,有關虧損的說法與事實不符,而員工支領獎金全依相關規定辦理。

不過,檢視捷運公司的最新財報,搭乘人數再創新高的北捷,在運輸本業方面確實首度出現虧損,但還好有業外收入,包括小巨蛋租金、車廂廣告…等,才得以由虧轉盈。

另 北市府表示,在確認龐巴迪改裝的馬特拉電聯車都安全穩定之前,市府不會允許這些電聯車上線營運。捷運局長陳椿亮也說,3月26日的測試是合約上的驗證,要 經過專家組成的小組認定符合市民感受標準才進行初勘、履勘,之後才會上線。市府強調,龐巴迪針對合約履行的一切主張,都可以透過合約機制來處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86

人口紅利沒了又怎樣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4-16/100248998.html

葉翔

  西方經濟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結構性調整的主動力是技術進步,表現之一是新產品的發明,擴大了工業經濟的範圍,如電報、電話,鐵路、輪船, 以及家電、汽車、飛機等;之二是新的生產與管理技術,提高了工業製造的生產率,如機械化與自動化設備、計算機、泰勒管理等。技術進步大幅提高了社會的經濟 價值,但新增的價值對資本、知識與勞動等生產要素的分配上並不適當,根本上說,新增的價值過多地為資本所佔有,因而需要通過週期性的危機來加以調整。但是 危機的調整主要不是為了消滅生產效率不高的企業,或效率不高的資本,而是改變各行業的價值鏈,使得某一個行業的價值更多地分配在勞動及知識的擁有者上,調 和經濟運行中的矛盾,使供需平衡。

  中國經濟在30年的工業化發展過程中,工業化首先是為了發達經濟體的消費而發展的,而後才有內向型的製造業,且始終面臨外向型製造業的競爭。中 國經濟中絕大多數的工業產品與設備,並非全新的發明創造,基本上是從發達經濟體中引進的。因而,中國的資本沒有過多地佔有經濟中產生的價值,至少在改革開 放後的近30年裡,中國經濟尚未出現結構性問題,也無須週期性危機來調整。但是近幾年,經濟中的價值在不同的勞動力群體間分配的不平衡,似乎預示著中國經 濟正面臨結構性變化。

  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十多年間,中國一、二線城市的中高端勞動力的年收入增長了十幾、二十多倍,但全國的中低端勞動力的收入大概增長1倍不到,低於GDP的增長速度。與西方經濟中橄欖型人口結構不同,中國人口結構仍然是金字塔型的,即中低端的勞動力仍佔多數,中低端勞動力在新增價值中的分配比例過低,使中國經濟發展乏力。

  中低端勞動力收入分配過低,除政策性的因素,最關鍵的是中低端勞動力長期供大於求。但自去年始,出現了一些變化,中低端勞動力已出現供不應求,既是結構性的,更是總量性的。

  中低端勞動力出現總量上的供不應求,大體上有三大因素:一是加工製造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增加了生產需求;二是一些勞動力或者由於年齡因素,或者 因素質提高,退出了中低端市場,減少了供給;三是最重要的,中低端的消費服務業進入較快的發展期,提高了對中低端勞動力的需求。

  中低端消費服務業的發展對中國經濟結構性變革的影響將是深遠的。首先,改變了中低端勞動力近30年來供大於求的局面,結束了人口紅利期。其次, 中低端勞動力成本的增加,意味著勞動密集型行業、企業,經營將面臨困難,需要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型。第三,如果中國GDP增長未來數年仍維持在 8%-10%,新增價值將更多分配於中低端勞動力。這意味著,或者資本的收入分配比例下降,或者中高端勞動力的收入分配比例下降。這兩個下降將對企業的利 潤與中高端的消費產生影響。第四,由於多數的生活必需品是由中低端勞動力生產製造或提供的,在多數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轉型完成之前,這些中低端的生活用品與 服務價格將面臨持續的上漲壓力。這是中國經濟結構性轉型過程中需要承受的痛苦。

  可見,人口紅利期的結束並非中國經濟發展的終結,而是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開始。

  現階段促進中國經濟轉型的核心動力,就在於中低端勞動力收入的持續且較快地增長。為此,就要維持中低端勞動力求略大於供的局面。這要求在政策上 發展鄉鎮的基礎設施,以促進中低端消費服務業的發展;也要提供較寬鬆的環境,幫助勞動密集型的製造加工業,轉為資本與知識密集型的製造加工業。

  作者為匯信資本董事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3

遠東、潤泰、統一超 拉攏結盟搶大餅 三大集團火併一年三百億紅利點數商機

2011-8-29  TWM




過去紅利點數不是吸引人的生意, 但隨著市場商機擴大,愈來愈多競爭者加入,包括潤泰集團、統一超商和遠東集團,三家重量級的公司進場卡位,紅利點數大戰即將引爆。

撰 文‧朱景文

今年初,一家才成立三年,員工人數不過二十人出頭的台灣網路公司里斯特資訊(Richtor),擊敗全球上百家新創公司,榮獲有 「矽谷創投聖經」美名的趨勢雜誌《紅鯡魚》(Red Herring),選為「二○一○年全球科技一百強」,讓他們脫穎而出的,並非什麼高深技術,正是「點數交換」這個別出心裁的點子。

里 斯特

有大潤發實際金援力挺

就在里斯特獲選「二○一○年全球科技一百強」後,今年六月擁有兩岸最多家量販店的潤 泰集團,旗下創投決定投資里斯特三千萬元,取得二○%股權,這意味著,里斯特將擁有大潤發上百萬名會員的紅利點數,成為台灣點數交換市場的強力競爭者。

不 只潤泰集團看到這塊大餅,其他業者也搶進卡位。有「點子王」稱號的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劉奕成,也進場暖身。

去年五月劉奕成上任悠遊卡董事長 後,將悠遊卡與統一超商的icash卡結合;今年,他啟動另一項大計畫,就是五月底找上中華電信與統一超商,合資成立點數交換的點鑽整合行銷公司。

究 竟點數交換的市場有多大?若將其分為三塊:由各家金融機構所發行信用卡產生的紅利點數,實體通路如在大潤發、統一超商與全聯社消費產生的紅利積點,以及網 路遊戲或電子購物產生的紅利點數,一年合計至少超過三百億元,即使只能分到其中的一成,都是筆可觀的數字。

那消費者對於點數交換的需求又有 多大?想像一下,在A信用卡消費累計的點數,可透過交換平台,兌換成B量販店的點數進行消費,如此一來,各種紅利積點就可互相流通,不需要在特定商店或單 一信用卡慢慢累積。

「我們等於挖掘各種點數的閒置產能,大幅提升加值空間。」里斯特營運長戴季全解釋。隨著網路與金融業的發達,各種線上虛 擬貨幣與紅利點數不勝枚舉,有了如里斯特的點數交換公司,就能活化消費者已有的虛擬貨幣與紅利點數,透過點數交換系統增加價值。里斯特第三季會正式上線, 落實點數交換商機。

點鑽

有三大超強股東撐腰

推動點鑽的劉奕成,也是相同思惟,他 表示,「虛擬點數背後代表的意義,就是錢。」點鑽這個平台,為的就是要把平常民眾不知道該怎麼使用的點數,變成更有價值的貨幣。

據了解,在 劉奕成幾經奔波之下,點鑽除找齊中華電信、統一超商與悠遊卡三大強力股東外,劉奕成的老東家國泰金,也已率先答應加盟點鑽,並將把銀行信用卡的紅利點數, 全部轉換到點鑽,讓點鑽這個點數交換平台,未演先轟動。

點鑽的股東陣容,包括中華電信、統一超商與悠遊卡這三家,幾乎是國內消費者每天都會 「消費」到的,加上國泰世華銀行發行的SOGO百貨聯名卡,實力驚人。

面對點鑽如此強勁的對手,已有大潤發實際金援力挺的里斯特,則選擇 「螞蟻雄兵」策略,除積極拉攏中國信託、安泰銀行與台新銀行等發卡銀行外,在特約商部分,積極洽談MOMO購物、GOMAJI團購網、國賓影城、神來也麻 將,與擁有三千多家廠商的開店123開店平台網站,算是以量取勝。

觀察兩家競爭,一位網路業者認為,「誰能走得越快,誰勝出的機會就越 大。」畢竟點數交換的概念很好,但要克服的細節還很多,「如果自己沒有大起來,要讓平台間彼此銜接是很困難的。」

快樂購

有 遠東集團的豐沛資源

此外,不管里斯特或點鑽,都將碰上遠東集團所發行的「Happy Go快樂購」紅利集點卡。事實上,「Happy Go快樂購」是跨越紅利集點門戶概念的始祖,只不過,「Happy Go快樂購」能一戰成名,全拜遠東集團的觸角極廣,「光整合旗下資源,就已吃不完。」不像里斯特或點鑽,是以第三方身分來串連各個合作夥伴。

攤 開「Happy Go快樂購」紅利集點卡的陣容,包括遠東百貨、太平洋SOGO百貨、愛買量販店、遠企購物中心、遠傳電信、遠東商銀、遠銀保代、亞東證券與遠東飯店等,全 是遠東集團旗下公司;近年來還陸續加入威秀影城、金石堂書店、全家便利商店、台塑生醫Forte與福懋、西歐、台灣優力加油站。

為閒置的紅 利點數找尋「出口」,說穿了,就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不過,這簡單概念的背後,卻是上百億元的龐大商機;也難怪,大潤發願意以每股超過百元的價格投資里斯 特,也難怪會破天荒出現統一超商、悠遊卡、中華電信三個「台灣第一」合組成的一家新公司。

雖然台灣點數交換市場尚待證明,但隨著大集團的加 入戰局,彼此間的角力戰已正式開打。

大戰開打!

——三大紅利點數公司各擁山頭成立時間股東點數商特約商點鑽 100/5統一超商悠遊卡

中華電信統一超商

國泰世華銀行中華電信、統一超商與悠遊卡等鼎鼎聯合行銷(Happy Go快樂購)93/10遠東集團遠東百貨、太平洋SOGO百貨、愛買量販店、遠企購物中心、遠傳電信、遠東商銀、遠銀保代、亞東證券與遠東飯店等 威秀影城、金石堂書店、全家便利商店、台塑生醫里斯特96/6潤泰集團之初創投中國信託、安泰銀行與台新銀行、遊戲橘子、PChome等 全家、萊爾富、OK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24

投資微軟回報率多少?不能忽略紅利單看股價 申文風

http://xueqiu.com/5457416114/20641206

過去十年,亞馬遜股價累計上漲1495%,蘋果股價漲幅更是高達3512%,2004年上市的Google上漲也達到493%,而微軟股價卻幾乎原地不動,但有些投資者認為微軟公司2003年至今發放了巨額股利,其投資回報率可能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差。

 

微軟股價十年原地走
如下圖所示,過去十年間微軟公司股價在15美元-34美元區間運行,2007年年創下34美元的高點,2008年因金融海嘯跌至15美元,進入2011年,則保持在25美元附近波動。

     

 

連續30個季度分紅 股息+回顧達1565億美元
微軟公司2003年2月首次發放股利,至今已連續30個季度發放股利,累計發放股利約662億美元,同時期間股票回購計劃大致在902億美元左右,總計向股東返還現金約1565億美元,但微軟股價幾乎保持在25美元。

   

 那 麼如果在微軟公司第一次發放股利前買入其股票,至今的回報率將會怎麼樣,簡單的計算一下,假設一名普通投資者在2003年發放股利前日以收盤價 (24.96美元)買入1000股微軟公司股票,總計耗資24960美元,如果投資者將其持有至2011年12月31日(收盤價25.96美元),賬戶資 產將達31999美元,總收益率約28.20%,年復合收益率約2.80%,期間微軟公司累計發放股利32次,每股累計股利6.72美元(按10%的紅利 稅計算,不考慮紅利再投資和相關手續費)。

            

 

股利空間提升有限
通 過上面的計算,我們會發現投資微軟的股票收益率跟存銀行差不多,那微軟是否可能大幅度提高分紅比例的,哥倫比亞的股利收益基金(Columbia Dividend Income Fund)基金經理斯科特•戴維斯認為憑藉巨額現金(570億美元)和龐大的用戶群體,微軟公司可在未來三、四年內輕而易舉的使其股息翻倍。


下 圖為剔除特殊分紅之後微軟公司股利支付率變化趨勢(股利支付率=當期股利/淨利潤),可以看出微軟公司的股利支付率20%—35%之間,其平均值在 25.8%,而如果我們計入2004年11月每股3.08美元的特殊分紅,則微軟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達51.5%,如果再算上股票回購,則其利潤和現金流 基本上100%返回股東了。
      

 毫無疑問在盈利沒有大幅增長和大幅縮減股票回購規模的前提下,股利支付率的提升空間也將有限,另外微軟2011年5月份宣佈83億美元收購Skype,相應微軟公司也減少了股票回購規模,其2012年第一財季的股票回購金額只有7.12億美元。

 

與縮減股票回購相反,微軟公司將2012財年一季度的股息從每股0.16美元提高至0.20美元,上升幅度達25%,因此更可能的情況是微軟將繼續保持股利平穩的增長,而當現金積累到一定程度進行特殊分紅。

 

微軟股價不變  市值不斷減少

那 目前股價25美元微軟的估值和9年前開始發放股利的微軟有什麼變化,如下圖所示,2003財年和2011財年股價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但其市值因股票回購減 少,微軟發放股利和股票回購似乎是一個股價不變,市值不段縮減的過程,但同時其營收和淨利潤均保持大幅增長,市盈率也從27.51倍降低至9.54 倍。       

假設五年內微軟公司股價仍然不變,淨利潤保持6%的增速,五年內其季度股利每年提升0.04美元,同時微軟保持每年150億美元左右的股票回購規模(股本變化按線性關係計算)。


仍 然買入1000股,成本26000美元,五年後資產將達到31040美元,收益19.38%,年復合收益率3.61%,當然這還沒考慮可能的特殊股利,而 如果微軟股價不變,五年後其市值將縮減至1800億美元左右,現金及短投積累至800億美元左右,而盈利增長至大約300億美元,市盈率滑落至5~6倍之 間,剔除現金後的市盈率在2~3倍之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20

思考的片段---5/18 GFW紅利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whx.html
思考的片段---5/18GFW紅利

GFW紅利

Goolge下,好像沒這詞,那就算我首創。

人口紅利制度紅利說過很多,其實在中國互聯網的世界GFW紅利才是最大的紅利。

早期文章有寫過中國互聯網和internet有兩大壁壘,語言+GFW,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語言人口。

具體到GFW紅利,觸發思考的是昨天@牛博羽良 的一個推

趁早山寨,水軍營銷,聽黨的話。這才是互聯網口訣/@第一財經週刊 新浪机构认证: 「互聯網七字訣就是專注、極致、口碑和快。」雷軍說。「用互聯網思想武裝自己後,你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專注』:『少就是多』『大道至簡』;極致就是把自己逼瘋,把別人逼死;口碑的核心是超越用戶的預期;快速反應是我們這個時代裡面最核心的競爭力。

推的核心就是少扯淡,沒GFW紅利你們早玩完。

大家懂的GFW最大紅利是某娘。其次是不讓FB和T進中國的最大得益者。

這裡反而QQ的勝利更多是市場競爭的勝利。因為那時候還沒有GFW,OICQ戰勝ICQ主要是語言優勢。當時是C/S結構。同時QQ順應消費者習慣把Roster存儲在云端。

另外一個是阿里巴巴。正好外貿供應商在國內,順應WTO潮流。這是真正市場競爭中獲勝的產品。


特別是B/S結構後的產品。語言從來不是問題,如果沒有GFW,FB和T在國內流行是不會有任何障礙。語言早就不是問題。

So別在那裡扯,安心山寨即可。吃完GFW紅利你們統統完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33

香櫞二度打擊傳銷:「中國紅利」消散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2-1/1NNjUxXzU3NDg1NA.html

做空機構的「中國紅利」正在消散,相關的報告越來越不能引起市場的興趣。

美國時間11月29日,著名的做空機構「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發佈報告,指稱美國醫藥化妝品企業優莎娜(USANA)在中國涉嫌傳銷,其相關中國境內的一名銷售人員被捕,而優莎娜並沒有向投資者正確披露這些信息,投資者面臨極大的風險。

這是繼8月初香櫞發佈報告攻擊如新企業集團(NU Skin)之後,第二次將打擊目標指向涉嫌在中國市場從事非法傳銷的企業。

11月29日全天,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優莎娜股票被做空表現十分明顯:當天交易量為131.26萬手,超過前一天10.2萬手的十倍,此前該股票的交易量始終維持在10萬手以內。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天股價僅順勢跌去5.60%,報收41.17美元,相比如新報告出台當日直接跌去約9.21%,市場反應平靜,沒有達到報告撰寫人、香櫞創始人安德魯·萊福特(Andrew Left)的期望。

「無論如何,『因為別人也這麼做』不是違反法律的藉口。」他告訴本報記者,並堅持表示,「我沒有針對中國公司,只是根據單只股票來抓問題,而不是根據行業或者其他標準。」

但讓萊福特尷尬的事實是,無論是美國資本市場的投資人,還是遠遠觀望的中國公眾,對他的報告越來越不「買賬」。實際上,早在幾年前,國內就有人質疑優莎娜涉嫌傳銷,香櫞報告中的大部分內容沒有什麼新意。

從緊盯著中國概念股不放,到退而求其次攻擊在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做空機構的「中國紅利」正在消散。

截至發稿,記者未能聯繫上優莎娜對此置評。

優莎娜問題幾年前已有披露

香櫞此次出手的報告,多少有「江郎才盡」的意味。

根據中國2005年11月開始實施的《禁止傳銷條例》,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這是我們第一次對一隻股票做空的情緒如此高漲,因為這家公司的銷售人員被拘捕了。」萊福特在報告中寫道。

他同時表示,優莎娜和如新一樣涉嫌在中國從事非法傳銷活動,但前者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它並沒有在

中國直接獲得直銷牌照,很難想像其巨額收入和盈利是從正規的直銷渠道而來。

不過,這些問題並非香櫞首度發現。

優莎娜是一家以保健品為主,也兼營化妝品與清潔用品的企業,成立於1992年,總部位於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1996年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有傳聞稱其在中國市場銷售超過6億美元。

優莎娜並沒有直接在中國境內獲得直銷牌照。2007年8月,優莎娜以6270萬美金注資葆嬰(中國)日用品公司的海外母公司,間接控股中國葆嬰。而後者在1個月前剛剛獲得中國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通過這種方法,優莎娜間接獲得了在中國市場的直銷牌照。當時,這一行為已經引起業界討論。

記者注意到,在這份報告中,萊福特最主要的證據收集方法,與之前的報告如出一轍:使用線人進行暗訪。其線人接觸了一個在傳銷網絡中的中層,跟隨後者開設香港銀行的賬戶,並收集到各類證據,證明優莎娜正在進行金字塔形傳銷。

此後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公開信息中,還多次指稱優莎娜有涉嫌傳銷的可能。

更早前的2007年,美國欺詐追查協會曾指控該公司在中國境內從事法令禁止的多層次傳銷活動,其公開報告比香櫞目前獲得的證據更為有力。

萊福特緊盯著這樣一家多次「觸礁」的企業,其邊際效應自然遞減。

記者發現,優莎娜的銷售人員遭到拘捕一事,則是萊福特及其團隊從今年7月4日樂山市夾江縣工商局的通報文件中發現的。

公開的通報結果指出,楊秀琴(音譯)涉嫌參與優莎娜的食品傳銷網絡,沒收非法所得9047.04元,並處罰金15萬元。

「當我們看見銷售人員被抓……優莎娜如何向投資者宣稱其在中國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萊福特表示,他手中的這些儘管都是公開材料,但仍然有必要告知美國投資者。

當被問及報告本身有何新意時,萊福特並沒有及時回覆記者的郵件。

「中國題材」走到盡頭?

當大部分做空機構正在轉移戰場時,香櫞卻用另外一種方式留了下來。

前不久,另一家著名做空機構——渾水公司的創始人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公開表示,目前很難做空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因為可以押注的股票比去年減少了50%,很難找到合適的機會。

渾水公司已經調轉槍頭,將目標瞄準新加坡商品貿易商、淡馬錫持有其六分之一股份的奧蘭公司,並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全球市場的關注。

幾個月前股價一度被渾水打壓至個位數的新東方學校,近日大力反彈,重回20美元以上的高位,無形之中給渾水巨大的壓力。

另外,因跟隨香櫞持續做空奇虎360而為人所知的「匿名分析「(Anonymous Analysis),也已經有半年多時間沒有出台與中國市場有關的報告。

「渾水退出中國,香櫞也三月前就轉移戰場回美國了。」創新工場CEO李開復表示。

此前,他聯合60多位企業家與投資人狙擊香櫞,試圖形成保護中概股的內生力量。

但事實上,香櫞並沒有完全離開。

「對於這個(直銷企業)名單,我很有興趣逐一查看,看看誰在從事金字塔傳銷,誰是真正的直銷。」萊福特向本報記者透露。

他在此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坦言,由於美國投資人對於與中國有關的情況不瞭解,因此圍繞中國市場展開各類調查,總會有些收穫。而此前調查中概股時培養的團隊,此時仍然可以派上不少用場。

這家創立12年的小型機構,共發佈過150多份做空報告。在其2006年開始關注調查的近20家中國公司中,總共有15家股價跌幅超過66%,其中有7家已經悄然退市。其最被外界關注的做空案,是香櫞在2011年首先揭發東南融通財務造假問題,使得後者最終因此醜聞關門歇業。

但從現狀看來,香櫞似乎已成強弩之末,「中國題材」似乎走到盡頭。

美國德匯律師事務所(Dorsey & Whitney LLP)合夥人潘惜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做空機構此前打壓中概股,主要是因為這些股票盤子小,幾乎沒有什麼業界分析師關注,給了做空機構一定的空間。」

但萊福特顯然不願就此收手。此前,他向法院起訴,要求李開復等因毀壞其名譽而道歉。他向本報記者表示:「這是和他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他似乎掌握了公共輿論,但是我要掌握的卻是真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93

喬布斯的紅利蘋果還能吃多久 hotashang

http://xueqiu.com/7062290132/22749301
$蘋果(AAPL)$自2003年以來一直採用公司的業績與管理執行層的年終獎掛鉤的激勵政策。銷售收入與淨利潤是蘋果衡量公司管理層業績的重要指標。同時蘋果也設定了年度的目標業績與最高業績。在2011年以前,蘋果對於管理執行層年終獎封頂是管理層當年年薪。具體來講,若公司當年業績超過目標業績,則公司管理執行層獎金額度為當年工資的50%,若公司當年業績超過年度最高預期業績,則公司管理執行層獎金額度為當年工資的100%。喬布斯從未不參與這些激勵政策,因為他的工資年薪一直是1美元,而獎金一直是零。在2012年,就是庫克當政時期,蘋果調整了管理層激勵方案。若公司當年業績超過目標業績,則公司管理執行層獎金額度為當年工資的100%,若公司當年業績超過年度最高預期業績,則公司管理執行層獎金額度為當年工資的200%。另外,身為CEO的庫克仍舊會參與這項激勵政策。

另外,相對於2011年,蘋果2012年的目標業績與最高預期業績的增長幅度有所降低。2012年蘋果目標業績與最高預期業績相比2011年實際淨收入分別增長25%與29%,淨利潤分別增長15%與20%;而2011年蘋果目標業績與最高預期業績相比2010年實際淨收入分別增長36%與43%,淨利潤分別增長25%與33%。

對比2012年與2011年的獎金分配方案,可以看出,蘋果2012年獎金方案相對於2011年目標相對寬鬆,獎金也相對較為豐厚。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相對寬鬆的方案,蘋果公司的薪酬委員會也是振振有詞,認為庫克的薪酬相對於其他公司的CEO來講,報酬還是低了,而其他執行層的獎金與薪資與其他大公司相比也只是差不多而已。

當管理層薪酬獎金與公司的業績相關時,管理層有時需要在公司的長期發展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予以平衡。由此看,蘋果在2012年財年的最後一個月份發佈iphone5可能有其業績考量的因素。倘若在2012年不發佈iphone5,iphone5的收入自然將全部記入2013財年,那麼要想完成年度最高預期目標顯然並不是胸有成竹。如果業績達不到年度最高預期目標,那麼整個管理層就只能拿相當於工資100%獎金,而拿不到200%。而蘋果近幾年均完成最高預期目標,如若庫克履職的第一年不能完成最高預期目標,想必庫克未來的蘋果CEO職業生涯將會受影響。有此因素考慮,蘋果於2012年9月13日推出了iphone5.之後的iphone5出現的一些故障問題說明,當時iphone5上市時機並不成熟,但蘋果仍舊堅持提前推出iphone5.蘋果2012年超額完成年度最高預期目標之後,是以犧牲公司品牌為代價。而蘋果管理層在獲得相當於其工資200%背後,換來的是蘋果股價的一路狂洩。

庫克本身或許並不是很看重一些小的利益。他曾放棄其持有的限售股的分紅,也曾要求公司董事在公開市場上購買一定數量公司的股票。但是,庫克如今代表的不是他一個人,而是以他為代表的蘋果管理層團隊。庫克需要維穩,需要建立自身的威信,要讓蘋果擺脫喬布斯的影子。喬布斯不需要一分錢報酬,也不需要一分錢的獎金,因為迪斯尼大股東的身份就夠他好幾輩子;不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信與統治,因為喬布斯本身就是名片;還有喬布斯被蘋果踢出局的歷史,他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在蘋果他沒有任何功利心,只有產品與技術。顯然庫克做不到,他需要在各種利益面臨做諸多平衡。

針對於2013,庫克對於其他管理層的期望是要加強團隊協作。蘋果於2012年12月27日向SEC提交PRE 14A報告第30頁提到公司管理層的一項重大舉措。該舉措鼓勵公司硬件、軟件及服務團隊之間加強協作。為此,公司薪酬委員會將公司管理層(庫克除外)的年薪從80萬美元上漲至87.5萬美元。蘋果在iphone5推出遭遇一系列問題後,有所反思,開始強調各部門的協調與合作,以避免出現iphone5上市時出現的諸多問題。

對於2013年蘋果的業績增長預期,庫克們自然也不會制訂得太高。想必增長率會比2012年目標業績與最高預期業績更低。同時庫剋期望加強硬件、軟件及服務團隊之間的協作,管理的順暢有時需要犧牲GDP增速。個人預計,其最高預期淨收入增長將對於2012年實際收入會低於20%,而最高預期淨利潤會低於15%。只有這樣,庫克們的獎金進口袋自然是沒有太多障礙。

功利心逐漸膨脹、創新進取心逐漸減弱、公司管理問題日益顯露。喬布斯的紅利蘋果不知道還能吃多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43

【方舟評論】期待自貿區再創製度紅利

http://www.infzm.com/content/93639

再造一個或多個香港似乎不是夢。繼一個多月前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後,2013年8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決定草案,內容是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務院決定的試驗區域內」暫停實施有關法律規定。這體現了對法治的尊重。像自貿區法律適用這樣的國是,最高民意機構的授權乃是題中應有之義。

許多人把上海自貿區與自由港香港相提並論,驚呼上海有一天會把香港甩出幾條街。短期內應不會那麼快。

其一,根據方案,「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建立上海自貿區,規劃面積為28平方公里。此前有報導說,上海希望將整個浦東新區納入自貿區範圍,那有1210平方公里,超過了香港的面積。實際與期望差了兩個數量級。

其二,所謂保稅區,是一個「境內關外」的概念,一線放開,二線管住,貨物從境外運入或從保稅區運出境外,免關稅及各種進口稅、無需辦理報關手續;但從國內非保稅區運入或從保稅區運往國內非保稅區,那視同中國的出口與進口,稅收與報關等一個都不能少。

現行上海自貿區方案,大致是一個增強版的保稅區:在實現貨物自由貿易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尤其是金融業的對外開放。此外,大家可以去區內免稅商店購物,不用再跑去香港了。顯然與自由港意義上的自貿區仍有諸多不及之處,香港可是一個居住功能完整的自治城市。

不過長期看就不一樣了。誰能低估上海創造制度紅利的潛力呢?上海的優勢是有獨特的區位稟賦和濃厚的商業底蘊擺在那兒,那是滅失不了的,可以從其自由港歷史汲取靈感。

看上海輝煌的過去。自1840年代開埠以來,上海向全世界張開了雙臂,將自由與開放做到了極致。外國人來上海生活、工作與經商,連簽證都不需要。就這樣,上海從一個小地方成長為遠東的貿易與金融中心、遠東第一大城市,令東京和香港瞠乎其後。1923年,匯豐銀行在上海外灘建造了古典主義風格的大樓,迄今仍是上海的地標。

再看深圳特區的歷程。1979年7月,蛇口工業區全面動工,只有2.14平方公里。一年後,深圳特區才成立,面積為396平方公里。同樣地,現在規劃的28平方公里上海自貿區,如果創新與運作得當,在將來擴展到浦東地區甚至整個上海,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於今觀之,深圳特區似乎只是特在人大授權立法權上。不過回到1980年,那可大不一樣。深圳率先在經濟上鬆綁,可以吸引外資來開辦企業,私人可以自由擇業,可以雇工辦廠。當在改革開放初期全國還在討論僱傭8人及以上算不上剝削時,深圳用實幹讓這樣的討論變得不合時宜。深圳是經濟自由的先行者,後面大家也慢慢趕上來了,這是深圳給全國的制度紅利。

現在中國又到了一個新的節點。經濟與金融的進一步改革,必須要有相應財稅、法治與公共治理上的制度突破才行。原有的經濟特區模式在這方面已經提供不了現成答案了,大家希望能從自貿區模式那裡索取到新的制度紅利。

理論上,自由港是原型,經濟特區與自貿區均是其摹本,但顯然自貿區與自由港的擬合度更高。所以上海、深圳前海、廣州南沙、舟山與天津等地都想搭上自貿區的早班車。可見,上海雖然第一個獲批搞自貿區,但不會是唯一,許多地方都有機會,但成就大小全靠自個造化。好在大家都有香港這個現成的模板和客觀的標準擺在那兒,可以隨時參考與對照。

可以想見,自貿區中國改革探路,可能創設的制度紅利包括但不限於:(1)稅制改革。上海自貿區力圖爭取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將最高邊際稅率為45%的個人所得稅也降為15%的單一稅(Flat Tax),就與香港看齊了。單一稅稅制簡單、徵稅成本低及對經濟扭曲小。

(2)法治。既然一些全國性法律不再適用於自貿區,那意味著自貿區得另行創設公正的法律體系及司法體系,對產權等自然權利的尊重與保護要向國際標準看齊,以與其高度的經濟與金融自由相適應。沒有高度的法治,就沒有發達的金融市場。

(3)公共治理。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轉變政府職能,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所謂負面清單,是定出一個投資領域的「黑名單」,在此之外,法無禁止即可為。這比現行行政審批改革在存量審批上做減法更好,等於是從零開始往上加,那就真是小政府了。

國務院寄望上海自貿區能「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發揮示範帶動、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我們要從兩個視角理解這一點。一是國內地區競合的視角,二是國際經濟競爭倒逼制度競爭的視角。唯此方能理解自貿區對中國改革的歷史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