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法界專家看資產管理業的法規限制 問題不在法條 是管理者心態!

2012-6-18  TWM




台灣資產管理業走入困境,業者普遍呼籲政府放寬法規限制,但在法界專家的眼中,即使法規有所調整,但只要管理者的心態不變,限制永遠都會存在。

撰文‧何珮郁

國內資產管理業者普遍認為,法令規定過度限制,是造成產業發展走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對於這樣的說法,台大法律系教授王文宇評論:「法,本身沒有那麼偉大!」他強調:「問題還是在於主管機關的態度。」除了擔任專任教授,王文宇目前也是台大企業暨法制中心主任、亞洲法律與經濟學會委員會委員,經常發表私募基金、共同基金、衍生性商品、信託法等相關文章;在二○○八年,他並與財經專家共同主持了「我國成為亞太資產管理中心之建立及立法方向」研究。在金融及資產管理相關法規的研究,堪稱國內權威。

主管機關態度偏向保護消費者「主管機關對於金融業的管理,很多不是按照法律。」王文宇說,以一位法律人的角度看台灣金融業,「其實很有趣的是,在台灣,金融業是一個政府介入很深、管得很嚴的產業。」往好處想,這樣的管理不容易出事,但若一旦出事,「接下來的處理,幾乎只看政府的態度,很少真正走到法院。」他以連動債事件為例,政府的處理方式是金管會直接找銀行公會和業者,研究所有的消費者申訴,「在多數國家,不見得會這麼做,通常還是依法行事,法官敲了就算。」此外,○五年發生的投信結構債事件,當時金管會為了保護投資人,要求投信業者自行吸收所有損失,「在我看來,這樣的要求,恐怕也沒有法律依據。」王文宇不願評論這種管理方式的對或錯,但他強調,主管機關的心態上,顯然就是從「保護消費者」出發,「而對產業發展來說,這樣的心態相對不利。」回到資產管理產業,王文宇解釋,資產管理就是「管錢」,出錢的一方和管錢的一方簽訂「契約」,而業者口中的法規限制,關鍵就在於這個「契約」是否限制太多、管理太嚴。

「在國外,資產管理相關契約的精神,說難聽一點,叫作『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雙方對等,客戶很清楚業者要怎麼做,也願意盈虧自負。」但是在台灣,因為執法的精神就是從「保護消費者」出發,因此對於「契約」的解讀、執行,也自然會演變成「盡量不讓消費者受傷」。

他舉例,銀行財富管理部門必須執行所謂的KYC(Know Your Customer風險屬性分析),了解客戶的風險承受度,「但法律上並沒有講KYC是什麼東西,於是,金管會設計制度時就會採用嚴格的方式,如果業者還是不清楚,主動詢問主管機關,得到的解釋可能又更嚴格。」嚴格解釋的結果,是銀行業不小心違反法規的風險提高,也就愈來愈不敢引進新的商品,創新的動能不夠,商機自然愈來愈少。「這就是我說的,當你的執法是從『保護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一定相對不利於產業發展。」在「亞太資產管理中心之建立及立法方向」研究中,王文宇提出七項立法建議,「我知道,有些建議已經在做了,但我還是要強調,心態沒有變,法規調整的效果恐怕也有限。」心態不改變 法規調整效果也有限報告中的第一項建議,是「現行金融機構組織應增加有限合夥之組織模式供企業選擇」(亦即讓金融機構可以選擇以合夥制設立),王文宇半開玩笑地解釋,「與公司制相比,有限合夥制的優點就是『管理鬆散』,管制少,比較靈活彈性!」透過合夥制的建立,應能有助於金融產業多元發展。

「就我所知,關於合夥制的法律,至今已經寫了七、八年了。」他說,一開始是經建會在主導,案子到了經濟部之後,「或許是為了管理方便,法律條文愈寫愈嚴,明明是合夥制,寫的卻像︽公司法︾。」他表示,合夥制某種程度像是一個事業「隨便你搞」,這必然會增加主管機關控管上的困難,「他們會立刻想到接下來有多難管理,法律恐怕也就愈寫愈嚴。」「你問我,這條法律通過對產業有沒有幫助?我會說一定有。」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王文宇仍然認定合夥制的建立能夠帶來正面效果。

但能有多少幫助呢?王文宇表示,如果主管機關的心態還是一樣,任何法律條文的調整,對產業發展的正面效果都是有限。

「法,沒有那麼偉大,重點還是管理者的心態。」他再次強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6

險資管理業協會: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中的投資比例仍有上升空間

截至2016年底,資產總量突破15萬億元,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突破13萬億元,中國保險業站上新起點。在被監管部門認為可能是保險資金運用非常困難的2017年,保險資金何去何從引人關註。

保險業是高負債行業,保險資金並非保險公司自有資產,管好這筆錢,並確保資金保值增值是保險公司的應有職責。在當前低利率環境持續和“資產荒”加劇的背景下,隨著保險業總資產不斷做大,新增保險資金投資需求以及大量到期資金的再投資需求迫切,保險業資產端和負債端的矛盾突出。

化解矛盾是當務之急,根據保險資金特性,為其找到好的“出口”則是有力抓手。目前保險資金投向包括銀行存款、債券、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及其他投資。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險資運用要“穩”字當頭,嚴格控制風險,固定收益類資產仍是其最主要的配置方向,但隨著收益率下降,加大權益類資產投資是理性的商業選擇。

這位負責人說,保險公司謀求的是長期穩定收益,現階段資金配置選擇空間並不是很大,適當提高在資本市場中對業績穩定的藍籌股的投資配置,對保險資金而言是大勢所趨。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中的投資比例仍有上升空間。

一位資深保險資管人士表示,保險公司應加強市場形勢研判,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控制能力制定投資策略。固定收益類資產安全性相對較高,投資配置必不可少,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現金流相對充裕的保險公司則可以適當提高權益類資產的投資占比。

經濟社會發展對保險資金的需要也十分強烈。保險資金特別是長期壽險資金,與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類項目的投資周期匹配,對接實體經濟具有天然優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教授徐高林表示,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既符合政策方向,又能帶來實際投資收益,應緊跟國家戰略,通過參與資產證券化、基礎設施和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等方式,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和成效。

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保險業累計發起設立債權、股權和項目支持計劃659項;合計備案註冊規模1.7萬億元,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提供資金支持。

投資有風險,小心駛得萬年船。低利率環境和“資產荒”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保險資金面臨的利差損風險和債券市場信用風險等形勢嚴峻,部分中小保險公司的短期流動性風險不容忽視。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表示,保險行業應對低利率環境和“資產荒”唯一的辦法就是降低負債成本,降低收益預期。保險公司要建立產品開發和投資運作的協調機制,產品、精算、投資、銷售要協調一致,嚴防產品定價風險和利差損風險。在產品設計環節,要與資產管理部門充分協商,考慮投資能力和市場狀況,真正實現資產端和負債端良性互動。

保險的本質是服務實體經濟,保險資金投資應把握這一本質。在保險行業資產負債匹配整體呈現“長負債、短資產”的情況下,資產端和負債端良性互動才能有效防範風險,促進保險資金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484

何國良:港資產管理業逆風見機遇

1 : GS(14)@2016-10-17 08:00:31

【明報專訊】由於上市公司林林總總,從事基金投資界別時常有機會接觸不同行業,為了可以深入瞭解相關行業的特性、行業盛衰週期和各種行業經營特色,投資業同仁都會投入不少研究資源作出行業分析。

北水南下 先註冊機構有領先優勢

筆者從事基金投資多年,發現一個頗有趣的現象:投資同仁在做投資研究時,很關心上市公司的經營情况,老是追問管理層可有什麼策略,可以令公司的成本減低,如何提高盈利,如何在整體的產品線上加入更多高毛利的產品等。但當他們面對自己公司的經營運作時,這份客觀而商業為本的分析能力彷彿就變得模糊。

在市場上,分析資產管理行業特性的研究,主要會指出行業幾大特質。首先,資產管理行業是一個行業集中度低的行業。以全球資產管理行業來看,龍頭的公司亦只佔7.5%(以資產管理規模計算),另外,由於產品的同質性強,產品的價格成為公司相互間競爭的一個常用手段,再加上近10年,低收費的ETF不斷搶佔市場份額,整體行業盈利能力因而亦承受了一定的壓力,因此,市場對這個金融子行業的前景並沒有太高期望。

如上述,雖然全球資產管理行業在吹逆風,但筆者對香港資產管理行業卻有比較樂觀的看法。大家在股票市場已感受過北水南下的威力,在資金配置方面,大陸的投資者中應會有不少人是願意以基金形式作為其海外資產的一部分。而且這趨勢,在更多合資格公司在基金互認的框架下北上宣傳後,將會有更大的效果,並可以持續而非短暫的現象。另外,由於要符合基金互認框架銷售的基金需要在香港已註冊滿一年,因此,為此早有準備的基金有着不可忽視的先發優勢,因為在好一段時間,競爭對手並不能在同一通道上進行銷售,形成寡頭壟斷。

規模效應 盈利可大幅增長

基金公司另一行業特色是規模彈性,當銷售成功而促成資產管理規模上升時,在成本沒有同步上升的情况下,盈利的增幅會比資產管理規模的升幅高,這是驅動盈利增幅和估值的最好時機,股價的表現亦會特別優於大市。而且,在基金行業中,顧客投資經歷和感受十分重要,因此,如果首輪的北上產品有明顯的口碑,這些領頭公司的優勢將可持續。

安保投資亞洲區股票投資主管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60&issue=2016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