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容積移轉藏玄機 黃金地段變身鑽石地段 潤泰天價拿下黑松土地的背後盤算

2012-10-08  TWM




九月底,潤泰新以每坪將近六一○萬元的天價標下黑松位於微風廣場旁的千坪土地,引起外界譁然,到底潤泰私下打的是什麼算盤?這筆交易真是買貴了嗎?

撰文‧李建興、梁任瑋

眾所矚目的黑松微風停車場一三四五坪土地,潤泰創新在九月二十八日以八十一.九九億元的價格標下,每坪單價高達六○九.六萬元,創下住三土地(微風停車場 土地使用分區為住三)的歷史新高,而且足足比底價五十七.八八億元高出四一.六五%;潤泰手筆之大令人咋舌,也為沉寂許久的台北房市,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只是許多人不解,何以潤泰會在政府積極打房、土地建築融資不易,甚至房價盤整修正之際等利空因素下,還以極高的天價買下這筆土地?

另外,這次市場上推算潤泰的建案成本,普遍以黑松土地的容積率只有二二五%來計算,因而推估潤泰推案價須站上一九○萬元以上才能回本,但若以目前微風周邊預售案成交價皆未超過每坪二百萬元的情況來看,這似乎會是件「賠本生意」!

看似虧錢實則划算的投資

然而,潤泰這樁看似虧錢的買賣,地產界專業人士卻一致認為這是一門「划算的投資」。「很多人都忽略黑松土地所擁有的『容積移轉』隱藏價值!」宏大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執行長郭國任,一語道破了外界錯估黑松土地容積率的狀況。

他解析,由於黑松土地位在捷運忠孝復興站五百公尺內,根據北市府規定,對於捷運站周遭五百公尺內的開發案,可適用容積移轉辦法(對於移出容積和接受容積的 土地,都有條件規定),也就是假使潤泰手上握有來自其他土地的容積移轉額度,可以轉至黑松土地使用,未來就可蓋更多樓層來銷售。

國內使用容積移轉降低土地成本的知名案例包括信義計畫區的「皇翔御琚」、「亞太會館」,就因受惠於容積移轉,而分別多了二五.二五%與四○%容積率。換言之,目前手上握有容積移轉額度的潤泰,一旦將其他土地的容積移轉給黑松土地使用,將會大幅提升該案投資價值。

郭國任精算,依現況規定,黑松土地一經容積移轉,容積率可再增加五成。

所以,若潤泰操作得宜,可將原本僅有二二五%的容積率,提升至三三七.五%,也就是原本每坪只可蓋二.二五坪樓地板面積的土地,後來可加蓋到三.三七五坪 樓地板面積;另外再加上未計入法定容積範圍,但仍可進行銷售的樓地板面積。例如大小公設、地下室、停車場,及每坪二十六萬元的造價,潤泰建案成本其實只有 一三五.四六萬元,與這次市場上認知的一九○萬元有極大的落差。

另外,就算再加上市場上普遍忽略掉的每坪容積移轉成本十三萬元,以及一五%的管銷、利息費用,實際上,潤泰未來推案每坪至少要賣一七○.七萬元才能夠回 本,這也還是低於一九○萬元。郭國任進一步推算,以目前建商推案獲利會抓一五%利潤,因此推估未來潤泰每坪開價應該會在一九六萬元以上。

「潤泰的算盤,別的建商也會打,這也就是何以黑松微風案有多家建商爭相競逐的原因了!」據透露,此次投標者除了潤泰之外,還包括皇翔、富邦、微風廖家、基泰、豐泰地產等多家業者。

世邦魏理仕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林俊銘表示,這次每一筆競標價格的差距在千萬元以內,約僅五%的價差,甚至第二高標出價為八十一億元,與潤泰的出價更只差了一%,顯見這塊地以每坪六百萬元得標是建商認同的合理價格。

消費者是否買單才是關鍵

另外,潤泰願意出高價買黑松土地,也與台北市土地資源稀少,奇貨可居有關。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就比喻,土地就像建商的原料,沒有原料就不可能有產 品和業績,因此,建商在大台北地區搶地已成常態。例如以往宣稱只看五百坪以上土地的昇陽建設,礙於土地難尋,尺度就放寬至二、三百坪了。

郭國任表示,潤泰這次出手搶標的價格是「刀口價」,但這塊地如果是其他小建商得標,可能無法塑造高房價;不過,潤泰品牌知名度強,加上基地條件夠漂亮,隔 壁又緊鄰微風廣場支撐生活機能,若引進國際建築團隊規畫先建後售,四年後以精品豪宅推出,房價站上每坪二百萬元不成問題。

郭國任指出,黑松土地創住三最高價,主要是產權單純,格局方整的素地,其他產權複雜的都更土地,想喊天價但不見得會有人買單。

但仍有業者對於目前房市景氣低迷,尤其黑松土地鄰高架橋旁,該區開價與實際成交行情有差距,潤泰能否在黑松土地案獲利,持保留態度。

對於黑松土地的規畫與推案的房價,潤泰創新董事長簡滄圳在接受本刊記者查證時指出,「目前產品未定,所以也不會有定價。」不過,潤泰近年推出幾個建案,皆 已成功刷新區域高價;如萬花園、萬囍等建案成交價創萬華地區的歷史新高。而目前興建中,位於松山的「松濤苑」更喊出每坪三百萬元以上天價,顯見潤泰對於買 下黑松土地,早已老神在在,但結局如何,就看消費者買不買單了。

黑松土地

地點:台北市市民大道四段、八德路二段366巷口

面積:1345坪

得標者:潤泰創新

得標總價:81.9999億元得標單價:每坪609.6萬元使用分區:住三、住三之二

容積率:225%

建商大幅降低土地成本的利器近年來,常可聽到土地標售創新高的消息,許多人都誤以為建商的土地成本很高,但其實不然,主要是因為這沒有把公設、虛坪等面積 計算進去,而這些所謂的「大公」、「小公」、地下室、停車場??等都不算在容積,卻都可出售獲利,最重要的是,建商還可以運用「容積移轉」或「容積獎勵」 增加容積率,讓原建物得以多蓋一些樓層,如此一來就可大幅降低土地成本。

所謂「容積移轉」即在政府規定條件下,建商若參與一些有容積移轉條件的案子,如面臨老舊的歷史建築、開放空間、農地或政府規範之特殊用途土地,可以將上述 未用盡的容積率部分或全部移轉至另一宗可建築土地使用,例如宏普建設用一億多元買下嘉新水泥在台北市新生南路上清真寺的容積,移轉到大直重劃區推出的建案 使用等。

至於「容積獎勵」也就是政府因都市發展或政策性考量,而容許某些在獎勵範圍內的土地,可依獎勵的幅度擴增容積率,如部分區域容積得以加碼3成,也就是原先 住三的土地容積僅為225%,經獎勵後,就變為292.5%,即原先1坪土地只能蓋2.25坪,後來可以蓋到2.925坪,將大幅提升建商可銷售的面積或 戶數。 (李建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54

奇異、3M改革推手夏藍 剖析金權大變局 全球經濟移轉的致勝思惟

2014-01-06  TWM  
 

 

企管大師瑞姆‧夏藍,是多家企業如奇異、3M改革的幕後推手,他以良好的執行力著稱,企管專書全球熱銷200萬冊,新作特別針對全球經濟傾斜危機,提出了企業因應之道。

撰文.辛曉昀

「現金就是企業的活血」

《執行力》一書於二○○二年問世,闡述領導者如何持續精進策略與執行流程,良好的執行力不僅能幫助企業度過艱困期,也會在環境持續變動時,大幅提高企業成功的機會。

此書推出即熱賣,攻下《紐約時報》連續一五○周最佳暢銷書排行榜;戴爾電腦創辦人兼執行長的麥可.戴爾(Michael Dell)一句:「如果你想成為執行長,或者你已是執行長,但是想保住工作,一定要讀《執行力》,並將它提出的作法付諸實踐。」讓許多企業將它視為最時髦的改革動力,已翻譯成十多國語言,全球蔚為風潮。

此書作者之一,瑞姆.夏藍(Ram Charan)就此奠定他企管大師的地位,自一九九八年起開始出版企管相關書籍,至今已達十五本,總銷售達二○○萬冊;同時他也是數百家國際大企業的重要顧問,奇異、美國銀行和3M都是他的客戶。

報告濃縮成一頁重點

夏藍出生於印度北方、以農業為主的城鎮,七歲時曾目睹父親與叔叔所經營的服飾店遭火吞噬,改而經營鞋店。「每天上學前我都會去幫忙開門,下課後顧店直到打烊。」夏藍回憶起幼時幫忙家中的生意,打烊後盤算當日賺了多少,從小便建立他的企業管理思惟:現金是最重要的。

「現金就像是企業的活血,沒有現金,你現在就有問題了!」夏藍說,不管到任何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他們的現金、現金流量。

利用看店的空檔,他將學校所學的東西,每個科目都整理出一頁的重點,這樣的方式沿用至今,和客戶報告事情時,也是簡明扼要地只列出一頁重點。在他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學生中學畢業後,就幫忙家裡做生意,但他卻是個例外。「很謝謝我的中學老師,他來我家,跟我的父母說:『夏藍工程學得非常好,你們一定要讓他讀大學』,才讓家境不是很好的我能有升學機會。」就讀大學的夏藍才十五歲,比其他同學年紀小,周遭環繞著大企業家的小孩,英語不夠流利的他更是奮發,以全班第三名畢業,但對他而言已不容易,給了自己「Incredible Learning(不可置信的學習)」的注解。

畢業後,他被邀請參與一項到澳洲的交換工作,祖母為了幫他買機票而典當珠寶。他記下這筆支出,以及家裡為了他的教育所花的每一分錢,這些款項全都在一年內還清。

如同許多印度的鄉下人,只有名字沒有姓氏,於是在填寫護照表格時,他將自己的名字「Ramcharan」一分為二,變成「Ram Charan」。抵達澳洲,花了些時日找到一份繪圖工作,並利用晚上的空檔上課,勤奮地生活引起老闆的注意。

有一天,老闆請他進辦公室,詢問他是否有任何問題,而夏藍對於財務報表確實有疑惑,打從他進公司開始就注意「現金流量」不合理的地方。解釋過後,老闆也同意他的看法,夏藍的商業天賦就此嶄露頭角,工作四年後,在老闆的鼓勵之下,前往美國進入哈佛商學院就讀企業管理碩士。

六○年代的哈佛商學院學生必須每天做三份個案分析,一星期六天都在準備,許多同學都會一起分享他們的筆記,但夏藍卻是一個人夜以繼日地完成他的作業,認為即使被當了也沒關係,只要能學到東西,這就是他的成功,最後不僅順利畢業,還得到哈佛商學院最高學術成就「貝克學者(Baker Scholar)」的美名。

暑假時他在美國一家名為Hololulu的汽油公司實習,同樣地再次發現財務報表的問題,而這次老闆交由他來解決問題,便在深夜去工廠了解狀況。他觀察到工廠負責生產線的主管,與負責配送的主管有過節,除了利用工程與商學背景來處理財務報表的問題,也擔任協調者的角色;這就是他擔任企管顧問的第一個開端。

從無意義中找出精華

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後,曾在哈佛、西北、波士頓大學擔任教授,十餘年的教職生涯在一九七八年結束,轉而擔任全職的企管顧問。他如同年輕時期,總是全年無休、馬不停蹄飛遍全球,以飯店為家、終日工作,沒有絲毫怠惰的時刻。

《執行力》另一作者包熙迪(Larry Bossidy)曾表示:「大多數的企管顧問會說顧客想聽的話,但夏藍不這樣做,他會用非常正向的態度。他不是個口出豪言、狂歡作樂的人,他為人客觀、誠實。」奇異(GE)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讚揚夏藍擁有傑出的能力,在不重挫你的信心下,從無意義的事情中找出精華,並將它轉化成平緩、有效率的改善方法。

「夏藍從來沒有錯過任何一場會議,」醫療保健公司NDCHealth的董事長霍夫(Walter Hoff)表示,夏藍在業界是出名的準時。

除了工作,他私底下非常低調,沒有結過婚、沒有子嗣,即使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記者問及他是否照顧印度的家人,夏藍也不願多談,只表示工作是他的全部,他很幸運,因為他熱愛這份工作。

如今全球經濟、市場、財富的熱流正竄向南方,如何在這樣的趨勢下建立企業與個人的競爭力,正是夏藍今年所推出新作《大移轉(Global Tilt)》倡導的課題,以全新觀點看大局,利用此機會打造你我的優勢,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瑞姆‧夏藍

(Ram Charan)

出生:1939年

現職:夏藍企管顧問公司創辦人經歷:哈佛大學商學院、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教授學歷:哈佛大學商學院博士、印度貝拿勒斯大學工程學系

家庭:未婚

書摘︾為什麼金錢流向南方?撰文.瑞姆‧夏藍因為北方企業轉移廠房、倉庫、物流鏈和零售店的投資,使得大部分資金流向南方。過去十年間,大部分資金流到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即所謂的金磚四國。近期隨著一些新興國家陸續進入開發中的行列,亦出現新熱門標的,包括哥倫比亞、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CIVETS)。為防全球性災難再起,今後數十年新國家將陸續加入這個群體。

雖然由北往南已是大勢所趨,但整體局勢並沒有那麼單純。部分資金其實是逆向流動的,因為南方公司也尋求進入北方的巨大市場以及技術訣竅,而南方公司尋購不敵移轉力量的廉價北方公司,也加劇了從南到北的資金流量。

同一產業內,資金甚至可能雙向流動,因為不同策略的參與者可能反而看到另一頭的機會。例如在二○一一年底,美國服飾商GAP宣布,計畫關閉美國五分之一的店面,並把中國分店數擴增到三倍。相反的,其日本競爭對手優衣庫(UNIQLO)正在美國開設分店,因為儘管美國經濟成長相對而言比較緩慢,但規模仍然可觀。

巨大的成長機會

南方公司經常透過國內外多個來源汲取資金。例如在一一年底,印度的信實電力公司(Reliance Power Limited)獲得政府批准向美國與中國銀行借貸二十二億美元,作為一座電廠興建計畫的部分資金。

此外,已全球互通有無的資金供應者也組成了夥伴關係,尋求南方的超大型投資機會。這解釋了印度最大的巴帝電信(Bharti Airtel)為何能拿出一○七億美元買下善恩(ZAIN)公司;看到成長潛力的銀行家們非常樂意提供資金,讓該公司進行全球擴張。

金融資產的跨境投資(境外機構投資,FFI)也正隨著對外直接投資(企業投資於硬資產上)向南方移轉。證券交易所蓬勃發展、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資人前往南方,其中原因很簡單:巨大的成長機會。近年來,資金大量湧入推高本益比,甚至一些大本營在北方的公司會讓在南方的子公司公開上市,從差異中獲益。

這些資金的流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哪些地區和經濟產業將會茁壯發展,哪些又將會貧瘠荒涼。但是金錢的氾濫並不一定是福氣,對成長的渴望很可能造成冒險過度或產能過剩。隨著進入障礙被推平,剩餘資金可能毀掉整個行業的投資報酬率,一如美國、歐洲和印度的航空業的遭遇。

境外機構投資也會影響貨幣的估計價值、收支平衡以及地緣政治的關係。中國巨大的主權財富投資於美國國庫債券,不但維持西方國家的消費胃口,也抑制中國人民幣的價值;危機爆發後,來自中東的主權財富拯救了美國和英國的金融公司。這類關係鏈將相關各國的命運聯繫起來,並改變了權力的互動。

中國的貿易順差已經使得移轉更加陡峭,讓金錢直接流入和北方競爭的南方公司。中國政府擁有不少該國最大企業的多數股權。這些國有企業占中國所有產業資產三○%左右,由遵行中央政府目標與政策的經理人來經營。其他國家也以同樣的目的使用其外匯收入。

在一九七六年創立的沙烏地基礎工業公司(SABIC),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就占了七○%的股份。這家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製品生產廠商之一,並積極拓展到全球。它正在收購技術(○七年買下奇異塑料集團GE Plastics),並進軍成長型市場,例如和中國石化公司(SINOPEC)成立合資企業,進軍中國。

南方比北方有耐性

南方還具備獲得資金投資的一項理由:南方公司及其所有權人在獲得投資報酬方面,比北方要來得有耐性。美國機構投資人秉持的信念,是過分注重短期績效的「短期主義」(short-termism),而這些機構又持有絕大部分的美國股票。

華爾街股市執迷於單季利潤,青睞的是基本上放棄自己未來、甚至不惜犧牲企業與本國經濟長期健全的公司。判斷力在此並沒有發揮多大作用;特有的計量經濟模型(或稱為黑盒子black boxes)導引金錢湧向或撤離某個經濟區塊、產業或特定公司。

在大多數公司,執行長的薪酬激勵辦法主要視短期績效的表現,那些不隨著資金市場起舞的「大師」卻常遭到批評並撤換。只要金融服務業的力量持續控制北方實體經濟,來自南方的競爭者就可能因著眼於未來而茁壯,北方的競爭者則被迫放棄類似的機會。

(本文摘自第二章.辛曉昀整理)

大移轉

作者︰瑞姆‧夏藍(Ram Charan)全球知名重量級企業顧問、作者與講者,曾入圍2009年《時代》雜誌百大人物,《富比世》亦於2009年2月將他列為「商界遠見人士」系列報導的大師之一,《經濟學人》譽之為「時代的導師」;《高速企業》雜誌曾指出:「讓夏藍贏得諸多一級主管美譽的原因,除了他全心投入,最重要的是他見解獨到。」

譯者:侯秀琴

出版:天下文化(2013年12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58

公函助解套 李鴻源「沒說可以移轉」 交通部的爭議解釋讓美河市交屋

2014-01-06  TWM
 
 

 

新北市小碧潭捷運站的「美河市」建案,是台北市捷運局與建商日勝生活的聯合開發案;二○一二年底,監察院糾正該案包括土地賤賣等諸多不當,檢調近來則約談台北市捷運局聯合開發處前處長高嘉濃等十人,查出相關人士涉竄改鑑價報告。

不過,監委糾正內容中直指的另一項問題||開發案土地不得移轉給日勝生,卻在內政部一三年七月十日發給新北市政府一紙公函後,順利解套;公函中表明,美河市案的土地登記移轉並無法律問題,美河市建案自此始能順利交屋。

然細看這紙公函相關內容發現,交通部的意見,才是讓美河市順利交屋的真正關鍵。

簡單地說,這紙公函就是整理法務部及交通部對於本案土地移轉的意見;其中,法務部認同交通部在二十年前一則關於「捷運開發地是否屬於交通道路用地」的解釋,認定「捷運用地」並不屬於「交通用地」,因此得以移轉。

「土地的主管機關明明就是內政部,交通部沒有權限去解釋,而且,函釋本身並無法律效力。」長期關注美河市案的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重信強調,「把公共交通道路轉為私有,是︽土地法︾第十四條第五款明訂禁止的。」該條文明訂「公共交通道路用地不得為私有」,而交通部的解釋,除了認為「捷運用地與道路用地性質不同」外,也認為︽大眾捷運法︾第七條中明訂,捷運用地可與私人或團體聯合開發,「既是聯合開發,土地部分移轉給私人係屬必然」,不受︽土地法︾限制。

到這裡,爭議又來了,︽大眾捷運法︾在九十三年修正後,「聯合開發」字眼已不復見,交通部用「聯合開發」作為解套說法,其中自然存在高度爭議。監察院報告即認為,交通部的解釋已逾越母法規定。

至於監委質疑土地「以公用徵收後轉予私人」的問題,交通部認為,本案的土地徵收性質應屬︽土地法︾第二○九條所規定,「因國家經濟建設而須徵收土地」,屬於「政策性徵收」,而非「公用徵收」,因此沒有「僅能公共使用」的問題;但有趣的是,在另一項說明中,交通部又說,捷運局辦理用地取得是依據︽土地法︾第二○八條,而這一條,即是關於「公用徵收」的規定。

對於爭議,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表示,回函只是說明土地移轉適法性,「沒說可以移轉。」這場被監委稱為「政府搶地,坐莊賣掉」的開發案,一路闖關走到交屋;但到目前為止,彷彿還沒有任何政府單位能給地主一個清楚交代或說明,這,或許也是本案的另一怪象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63

2兆美元資產大移轉

2016-04-11 TWM

沙國正籌組2兆美元規模的國家投資公司, 今年各投行會很忙,台灣必須留意這項大機遇。

外電報導,沙烏地阿拉伯將籌組金額高達兩兆美元的國家投資公司。資金來源是出售國有石油公司股權,基金投資組合中,將有一半是海外資產。

此事傳聞已久,看來已差不多要實現。這是筆大生意,以對沖基金一年收二%管理費來估計,單單後台管理、交易事務這些細瑣業務,一年就是四百億美元。基金組建過程是,投資銀行從全世界找人出資,以兩兆美元買沙油公司股票,再全球走透透找到可容納兩兆美元的投資標的,可預測的是,今年各家投行會很忙,當然也很賺。明年一定有幾位明星仲介,靠這筆生意的獎金來買飛機、遊艇。台灣沒有製造飛機,但有遊艇產業,或可因此多賣幾艘百米以上的大船。

理專看到兩兆美元的額度,會嚇一大跳,這數字夠台灣金融商品賣一個世紀。麥肯錫這些顧問公司,一定會建議高盛、拉薩德這些投行,從其他石油公司、主權基金、央行下手。這不是新的生意模式,電信業就是這樣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實際上,日本的石油公司在半世紀前第一次能源危機後,一直竭盡所能地從世界各地收購石油資源,沙烏地這場盛會,少不了他們。

至於採購名單,肯定有蘋果電腦。嗯,兩種意義都是,他們會買很多蘋果手機、平板與電腦,也會買很多蘋果股票,員工午餐還會提供蘋果。沙國最有名的投資人阿瓦里德王子,成名代表作就是買了每股四美元的蘋果,在賈神回歸蘋果之際,用一.一五億美元買下蘋果五%股權。蘋果電腦市值每增加一千億美元,這筆投資就增值五十億美元,配息啥的就當成零用金好了。

會被列入投資組合的公司,市值應該都逾千億美元,不然放不下這龐然大物。

想在台股裡找沙國概念股,就用這指標。至於小型成長股,如果他們想投資,應是透過其他基金來完成,不會自己做。連資產只有幾千萬美元的家族基金,都不會自己投了,何況這兩兆美元的巨鯨。

顧問與仲介這兩者,賺第一層的錢,靠腦、靠人力、靠資歷、挑毛利最高的,台灣在這層並無指望。而不論買賣,都不會只有一家,肯定要搞銀行團、承銷團、顧問團之類的;不論哪種模式,都有規模上的天然門檻,台灣的服務業太小,沒半個夠實力。但作為被交易的對象,第一波裡中油、台塑集團可能會被問到:要不要買沙油股票?至於吸引資金,頂新集團名下一○一大樓的股權,也有機會列入被投資對象。

似乎我們只有看戲的份,可是別忘了,台灣就是擅長從看戲的往台前擠擠擠,擠到台上變主角,鴻海買夏普,就是經典案例。二十年前,鴻海與液晶面板半點關係都沒有,幾番折騰,卻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的生產與消耗集團。兩兆美元資產移轉掀起的金融海嘯,不論如何一定會掃到台灣,這可是個大機遇。

分析了半天,萬一沙國王室半途抽腿,那就只是夢一場。

撰文 / 黑傑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