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聚焦大資管】專訪中行宋福寧:2017年資管更側重資產的流動性管理

經歷了“資產荒”、“銀行理財新規”征求意見稿出臺、表外理財將納入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項下的廣義信貸考核、美聯儲加息、債市去杠桿等諸多變化,2016年的資管市場走過了跌宕起伏的一年。

站在2017年展望銀行資管行情,一系列問題依舊牽動市場的敏感神經:一季度表外理財正式納入央行MPA考核,銀行表外理財將有何影響?銀行借助委外投資的業務模式是否還會持續?在債市揮別牛市、迎來震蕩行情,今年銀行資管在資產配置策略將如何調整?資產收益率將何去何從?……帶著一系列問題,近日第一財經專訪了中行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宋福寧。

“在資產方面,通過對大類資產不斷調配,抓住每輪資產的周期性的升值空間。往年大家側重資產,今年在尋找資產的同時可能更側重流動性。”訪談伊始,宋福寧將2017年資管業務的流動性管理放到了首位。

宋福寧強調,除了關註資產的收益性,今年資產的流動性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去年末市場錢緊發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在收益性、流動性之間,在某些時點資產的流動性比收益性重要程度更高,流動性的重要性甚至高於收益性。

在訪談中,宋福寧多次強調中行資管業務堅持的穩健風格。今年該行資管業務符合國家定調的“穩中求進”風格。他表示,中行始終不追求絕對規模,規模增長太快了,會涉及到MPA監管考核等,且中行資管業務這幾年始終不是在拼規模,更是追求資產質量和安全性,不一定做到巨大的規模,“穩”這一點今年不會改變,一言以蔽之即“穩字當頭”。

宋福寧稱,中行不一味追求規模,強調穩健,更加立足於根據自身的能力、隊伍和人員情況踏實地拓展業務,不追求規模增長在排名中的快速晉升。

至於看好的投資機會,宋福寧認為:“權益類市場始終是吸引人的地方,今年權益類資產肯定有結構性的機會,不敢說一直上行或者一直向下走,但是階段性、結構性的投資機會一定會體現出來。”

 

表外理財納入MPA短期影響較小 委外絕對規模仍會增長

第一財經:從近期央行表態來看,將於2017年一季度評估時開始正式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範圍,盛傳已久的表外理財納入MPA體系即將照進現實,您如何看待明年的表外理財擴張的趨勢?將對中行2017年的表外理財業務布局帶來多大影響?將如何應對?

宋福寧:此次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範圍,具體為:表外理財資產扣除現金和存款等之後納入廣義信貸範圍,納入後廣義信貸指標仍主要以余額同比增速考核。對全國性系統重要性機構、區域性系統重要性機構、普通機構廣義信貸的評分標準為廣義信貸增速與目標M2增速偏離分別不超過20、22和25個百分點時,此項指標為滿分,否則為0分。以2016年M2增速13%測算,三類機構廣義信貸增速分別要在33%、35%和38%之內。

根據前期測算結果顯示,只有個別銀行不達標,因此短期內整體影響較小,尤其是存量已經很高的銀行。受影響相對較大的可能是近幾年新興的一批銀行資管,業務伊始基本處於建倉期,資產和負債均會快速增加。對這些銀行而言,納入MPA考核後,由於受制於資產端的增速,其負債端,也就是發行理財產品的規模將放緩。當然,理財業務規模的實際變動會受很多因素影響,主要還是由市場環境決定,但納入MPA考核後,確實增加了拓展業務規模需要考慮的因素。

新政策的出臺,短期內對中行表外理財影響有限。從我們行理財的實際情況看,最近三年並沒有一味追求規模的增加,而是在總體穩定的同時,註重依據市場變化進行投資品種的細分調整和布局。因此,從總量上看,無論是產品規模還是資產數量都處於比較穩定的水平,出現劇烈波動的可能性較小。

新政策對我行未來的資產管理能力,尤其是投資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下來,我們會更加註重專業投資隊伍的建設,將會加強對人員的培訓,也會更加註意防範風險,完善風險預警機制。

第一財經:您如何看待表外理財納入MPA體系後,商業銀行委外業務的趨勢?目前中行在委外業務開展情況如何?貴行在委外投資的合作對象遴選標準有哪些?

宋福寧:委外業務主要受表外理財規模影響,表外理財納入MPA體系後,近兩年規模激增且資本金不夠充足的機構所受的影響會相對大一些,會降低其資產配置的速度,放緩其規模增長。但只是就增速而言,委外的增長不會再像過去兩年那種井噴式的增長,但是委外絕對規模應該還是增長的,而且無論是對哪種體量的銀行,短期內委外需求都會持續存在。

對於大型機構而言,存量暫時沒有別的辦法可以管理和消化,而且有很多是銀行的通道,他們會選擇繼續委外,等到條件成熟為止,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對中小機構而言,在業務伊始往往缺人員和經驗,只能通過委外方式彌補這部分資源的欠缺,且其成本較高,更需要委外做高收益率,而從委外到獨立管理的過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但是由於增速受限制,委外中的受托機構(券商資管、基金、信托等)的競爭會變得激烈,會出現兩極分化,業績好的資金會越來越多,業績不好的面臨資金抽走的風險,畢竟新增的市場沒有那麽大了,資金不是那麽好獲得了,而銀行對其業績要求也會更高。

中行為推進理財產品資產配置多元化,提升資產管理業務綜合競爭力,正在推進自營理財資金委托外部機構投資管理相關工作,目前相關管理制度已制訂下發,對機構準入、策略選擇、存續期管理和後評價等進行全流程管理與規範。

至於遴選標準,首先看機構的市場聲譽、歷史業績、管理規模。在這三個方面比較優秀的公司普遍有著更強的風控能力、管理能力以及雄厚的資本背景,安全邊際也更大。其次,我們會比較註重事前溝通。中行會派專人對接,去詳細了解各合作機構的風格、策略以及為中行所做的目標和方案。找出最擅長投資我們所需配置資產領域的機構進行合作。

銀行資管配置重點仍在債市 權益類市場不乏結構性機會

第一財經:過去銀行理財依托銀行債權類投資能力優勢,股票股權類投資比例相對較低,在當前利率走低、債市去杠桿背景下,您如何看待2017年權益類資產的投資趨勢?

宋福寧:我們對於2017年境內股票市場的判斷是維持震蕩格局,但其中不乏結構性的投資機會。對銀行理財而言,堅持穩健的投資風格是投資管理的基本準則。

去年底這一波債券的回調,使得固收類資產出現了一定的配置機會。在我們投資的資產中,有比較大比例的是配置性的投資。在過去的三年中,債券市場利率不斷走低,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不斷收窄。我們在投資方面也通過縮短投資久期等方式進行了應對。去年底的債券市場調整,使得債券投資方面又出現了一定的配置機會。同時,如果債券方面整體收益能夠提升,也為增加權益配置打開了空間。比如,類似CPPI這樣的策略,在去年的債券收益率水平下,幾乎是無法執行的。而當無風險收益率水平擡升後,也為這些固收+權益的策略打開了空間。

今年,我們會動態調整包括高分紅、打新、定增、EB、港股等權益投資的比例,來增厚整個投資組合的收益。與此同時,我們還會加大產品創新,通過開發凈值類產品、私行專屬類產品,為風險偏好較強的高端客戶推出權益類配置比例較高的產品以及長期股權產品,滿足客戶多元化投資需求,同時也分享到境內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帶來的紅利。

第一財經:在當前全球資產收益率下行、美元步入升息區間背景下,您認為明年國內市場如何做好資產配置?中行2017年資產配置的策略規劃是什麽?

宋福寧:正如前面提到的,銀行理財穩健收益的特征,決定了銀行理財的基礎資產還是固定收益類資產,包括債券、ABS、非標等。因此,今年銀行資管配置的重點依然還是在國內債券市場。但是,伴隨金融市場廣度不斷加大,僅僅通過固收類資產來構建組合是不夠的。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嘗試“固收+”的資產組合投資。近幾年,在低利率環境中,各機構也在積極找尋新資產構建了一些較為有效的策略。

對中行而言,在2017年,做好固收類基礎資產的配置,在“+”的方面不斷豐富多樣化風險收益特征的資產,是我們2017年在資管方面的工作重點。

2017年國內外市場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需要投資者更加謹慎地運用資金,至少資產的風險需要在價格/收益率中有所反映,並且配合負債端,管理好組合的久期,把握好短中長期資產的配置比例。要更加關註流動性風險,拓寬融資渠道,選擇配置一些高流動性資產,以應對間歇性資金緊張。2016年債市爆發了不少信用事件,在接下來的資產配置中也要註意防範信用風險。

銀行資管重在加強流動性管理 資產收益率或將波動震蕩

第一財經:2016年年末市場遇到資金面緊張,您認為銀行資管部如何做好下一年度資產負債管理?在市場利率走低的時機,銀行資產管理產品如何進一步降低負債成本?您預期明年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走向如何?

宋福寧:此次資金面緊張一方面是臨近年末,機構在流動性方面更加保守,有意願儲備更多的現金頭寸,使需求一直不減,另一方面是受債市調整以及MPA考核影響,導致資金面結構性緊張。

銀行資管首先要增強對流動性的風險管理意識,不能一味追求利潤,去犧牲流動性;其次,做好資產端和負債端的匹配,將杠桿率和組合久期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最後,在資產配置方面,除了考慮收益率、信用評級、發行主體資質等方面內容,還要考慮資產的流動性。在負債端方面,盡量保證其穩定性,降低規模波動性。

市場利率走低的時候容易出現“資產荒”,安全又有較高收益的資產較為稀缺,這時候機構對規模的偏好會比其他市場情況下的要低,有可能會通過降低產品收益率的方式降低成本;此外,由於市場利率走低,從市場融入的成本要低於給客戶的收益率,很多機構在此時會增加其杠桿,降低其負債端平均成本,以保證利潤。

2016年整體由於利率走低,資產難配,機構紛紛出現不同程度下調產品收益率的現象,在年末資金較為緊張,市場出現轉變的情況下,部分機構提升收益率的跡象有所擡頭。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決定由許多因素共同決定,比較直接的就是目標規模和資產端收益率。不同機構對規模的看重程度也不同,中小型機構在這個業務上有些是剛剛起步,可能更看重規模,他們會選擇提高收益率來吸引客戶,打造品牌,大一點的機構可能就會比較穩定,不會輕易調整。

今年的資產收益率不像2015、2016年那麽明朗,一致看往下走,更多的可能是波動和震蕩。在所有的資產種類里,每個細分市場的走勢也未必一致,權益、債券、貨幣市場、商品、外匯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不確定性,而且未來也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資產種類。一般出於維護客戶和產品連貫性等考慮,產品端收益率的變動會滯後於資產端的變動,所以看明年資產端的走勢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預知理財收益率的走勢。

第一財經:今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加大了對房地產業的調控力度,尤其是對流入資金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比如嚴令禁止理財資金流入房地產,房地產行業歷來是銀行理財非標資產的主要提供者,現在加強地產調控,是否會加劇本來就存在的“資產荒”,銀行將如何應對?

宋福寧:這兩年的“資產荒”不是說沒有資產,而是沒有合適的或者是收益風險成正比的資產,換句話說,缺的是性價比高的資產。而年末流動性趨緊,債市調整,貨幣市場、債券市場整體收益率出現明顯擡升,這種高性價比的資產也在慢慢出現,如果是債券牛市真的結束或者延續目前的震蕩行情,那麽將會有越來越多適合配置的資產湧現,屆時可能會出現新的資產品種。在市場有可能出現變化的情況下,倒不一定會因為地產一個行業受管控,而加劇這種“資產荒”,說不定還會以資金為王。

銀行理財能做的還是兼顧安全性和收益率,對管控行業要嚴格把關,重視信用風險管理,可以組織專門的信用研究團隊,及時跟蹤相關行業和企業的動態,做好事前事後控制。

第一財經:目前理財業務轉型成了市場共識,很多銀行都有動作,發行凈值型產品成為趨勢,但是目前來看市場接受度不如預期,中行的理財業務轉型有什麽方向?

宋福寧:伴隨理財投資資產風險收益特征的不斷豐富,凈值型產品一定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凈值型理財增速還是比較快的,但絕對規模還比較有限。

銀行管理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和公募基金會是不同的兩個方向。銀行管理的凈值型產品是絕對收益類型的產品,而公募基金主要是相對收益類型的產品。雖然凈值型產品的風險和收益都主要由客戶承擔,但是作為管理人,管理產品的主要目標是取得絕對回報而非超越業績基準。根據客戶的偏好,設定明確的收益目標,尋找適應的策略,完成資產配置,控制產品回撤是我們在凈值型產品管理中需要做的一系列工作。

但是,銀行凈值型產品和公募基金的區別,大部分客戶還沒有理解,總認為凈值型產品就是大起大落的產品,因此不願意選擇這類產品。當然,另一方面,銀行的凈值型產品也都還處在起步階段,豎立自身的品牌和口碑也需要一段時間。

中行去年陸續推出和完善了中銀精選、中銀策略、中銀全球配置三個凈值型產品系列。希望今年我們的凈值型產品能夠逐步做出品牌,形成自身的特色,服務好我行的理財客戶。

中行投行資管業務在全球布局初步建立

第一財經:目前四大行中,只有中行將資產管理部與投資銀行部合歸一個部門,這一調整的邏輯何在?投行資管業務在商業銀行整體業務布局中如何定位,尤其是當前存款仍然是各行考核的首要內容,如何平衡兩者關系?

宋福寧:中行的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部是在2013年設立的。這個部門是原公司條線的投行部和金融市場條線的代客模塊合並成立的。在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部設立之前,中行的公司條線和金融市場條線依托各自的資源稟賦和業務優勢,均開展了一些表外投資和融資業務,為客戶提供相應的產品與服務。公司條線方面更擅長非標資產和結構化融資,並基於這些資產推出了一些理財產品。金融市場方面的優勢主要在債承和標類資產的投資方面。

伴隨業務發展,為了更好的集中業務資源,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全面的服務,總行在2013年決定設立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部。同時,將原來一些分行管理的理財產品都收回總行,由投行資管部統一管理。2014年,中國銀監會發布了《關於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監發[2014]35號),要求“設立專門的理財業務經營部門,負責集中統一經營管理全行理財業務。”應該說我們在這之前就已經實現了集中統一經營全行理財業務。

目前,商業銀行仍然是資產規模最大和客戶數量最多的金融機構。伴隨境內金融市場的發展,我們客戶的需求也從傳統的存貸匯逐步擴展到理財、發債、資產證券化、並購及財務顧問等等。來自客戶的需求不斷推動商業銀行拓展自身的能力,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也正是這些服務構成了投行資管的業務體系。可以說,商業銀行的投行資管業務還處在起步階段,但來自客戶和市場的推動力,要求我們能夠不斷增強自身的能力,來服務好我們的客戶。

說到存款,雖然存款仍然是各行考核的重要內容,但這與發展投行資管業務並不矛盾。因為,金融是一個服務行業,為客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服務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只有客戶滿意,能夠穩定和增加客戶基礎,才能獲得存款。我們做過一些理財和存款的統計,結果都印證了這一點,存款和理財是互相帶動的。

第一財經:您曾表示,一個大集團能夠利用多元化平臺進行資有效源整合,中行如何聯動海內外、集團與子公司的資源?

宋福寧:中銀集團在國際化及多元化領域深耕多年,海外布局和多元化平臺運作的覆蓋邊界和運營經驗在境內同行中處於領先地位,國際化是中行百年經營中一貫的策略。

作為在境內同業中境外業務開展最早也最為專業的銀行,中行的國際化戰略布局一直緊緊服務於政策的指引和方向;為支持“走出去”戰略,中行利用豐富的海外資源和國際化服務經驗為企業提供了優質跨境金融服務;為踐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中行與眾多優秀企業站在西拓的第一線並在沿線積極布點;人民幣國際化及自貿區相關業務中,中行通過境內外的業務聯動也立於行業領先的位置。

中行目前在投行資管業務方面的全球布局已初步建立,資管業務以集合了總行,香港分行和上海自貿區平臺的亞洲資管臺及盧森堡分行的歐洲資管臺為核心,各平臺發揮其在各自區域的輻射作用在符合相關政策框架下打通跨境資產與跨境資金的聯結,為全球化大資管戰略打下基礎。

投行業務方面,憑借著與境內眾多優質企業維持的良好合作關系及海外分支機構債券承分銷的豐富業務經驗和實力(香港分行、倫敦分行),中行在海外債券承銷方面占據著市場的主導地位,2016年中行在亞洲美元債券(日本除外)承銷業務中承銷總量位於所有境內外機構的第四位,中資機構中排名第一。

除了長期以來的海外布局和聯動,中銀集團對於境內多元化平臺的建設和整合也傾註頗多。除了專註於商業銀行這一集團主體經營之外,集團亦在保險、證券、基金,金融租賃等金融鄰域設立了相關的子公司和附屬公司,通過不同機構各異的經營鄰域和特點,聯動包括境內外機構與商業銀行主業間的業務機會、人員和金融產品,大大拓展了集團的業務邊界和為客戶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的能力。

探索投行業務切入投貸聯動、債轉股 資產證券化將成資管業務的重要突破口

第一財經:當前國家倡導投貸聯動和債轉股試點,中行也在這些領域開展探索,您認為銀行資產管理部如何在股權投資中發揮創新作用?未來是否會通過結構化的理財產品設計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投貸聯動和債轉股?

宋福寧:投貸聯動和債轉股相關業務的研究是產融結合和資產投資多元化戰略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商業銀行發展投行業務的較好切入點。

在投貸聯動方面,中國銀行積極聯動集團內部具有投資功能的附屬公司,例如中銀投、中銀國際等,並已經成功在集團內部試點成功投貸聯動項目,未來條件成熟將全轄推廣。在債轉股方面,中國銀行也與四大行其余三家一起,根據國家政策積極開展嘗試、積累經驗。

面對目前資產端價格不斷走低,負債端價格卻停留在相對高位的情況,我行正在積極探索采用結構化理財產品吸引有相對風險承受能力社會資本。依托銀行本身在客戶群維護、行業風險判斷、客戶資質審核等方面的優勢,尋找相匹配的資產對接,在保證投資人利益的前提下,以合理的方式對接企業的融資需求。

第一財經:2016年上半年,中行已經發行了三期企業不良資產支持證券,市場反響如何?您認為如何資產證券化與資管結合的空間有多大?

宋福寧:2016年是不良資產證券化重啟的元年。2016年全年,工農中建招交六家試點銀行發行不良資產證券化項目共14只,發行規模達156億。按照三季度季報數據來看,發行量僅占這6家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的1.8%,由此來看,這塊市場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大。不良資產證券化為銀行提供不良資產陽光化、市場化的處置渠道,促進結構調整和市場出清,對於推動實體經濟轉型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在現階段,積極推行不良資產證券化仍需要更為成熟的法律體系、健全的稅收保障和更完善的信息披露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盡管面臨上述多項挑戰,但不良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便捷的市場工具將成為批量處置銀行不良資產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將進一步豐富我國債券市場的現有品種。

資產證券化作為大資管領域的新興業務,近年來規模增長迅速,創新不斷。2016年全年共發行488單資產證券化產品,總發行量8827.97億元,同比增長44.32%。隨著金融創新的不斷深入,資產證券化是未來資管業務發展一個重要突破口。

從資金端來看,在不斷創新利率市場化和債務融資化的發展下,中國的金融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資產證券化階段。資產證券化產品一般有穩定可靠的現金流支撐,且大部分產品均有信用評級,產品結構設計使得投資者具有一定保障,符合資管的資產配置需求。因此,深耕資產證券化市場,尋找這個市場的價值,從中尋找可能的業務機會,是銀行資管投資的重要部分。

第一財經:面對龐大的資產管理市場,請您透露下,中行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的長期戰略和短期“小目標”是什麽?

宋福寧:從長期看,我們希望中行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能夠成為投行資管細分領域中的專家,成為中銀集團內部聯動、集合集團海內外資源,服務中行客戶的紐帶。

短期的“小目標”就是做好人才隊伍、業務基礎的建設工作:在投行方面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化的融資產品和服務;在資管方面,做好資產配置,推動凈值型產品發展,在市場中鍛煉一支素質過硬的隊伍,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