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磨爛蓆的局限 蔡東豪

2013-02-14   NM
 
 

 

回想初出道工作的時候,跟現在最大分別之一,是我以前星期六早上上班。那時候我從事財經,公司在星期六休息,上班是自願的。因為星期一至五工作時間長,星期六較清閒,可清理一週積下來的事項和準備新一週工作,動機頗合理。不過我一定不排除自願上班的另一動機,是在上司和同事面前,表現自己勤力。

今日有互聯網和手機,理論上可隨時隨地工作,但是,在大公司環境,做一些事情表現自己勤力,星期六上班仍然有效。未來一年,閣下的起心肝,定期星期六上班,我擔保年底的表現評審報告,會出現Dedication和Commitment的字眼。即使是今日,我做了上司,Poacher turned gamekeeper,看穿這把戲,我仍會加分給這位星期六上班的同事,至少這位同事懂得利用這種心思。即使在科技世代,見面仍然是重要。很多公司的香港辦事處在星期一是最忙碌,例如在內地設廠或牽涉跑大陸的公司,星期一齊齊坐,三口六面拆解大小問題。在外面怎辛苦,為公司立下多少汗馬功勞,也不可取代在同事面前領功的重要性。記得一位舊同事,不大清楚他做過什麼特別事情,但他永遠出現在附近,他不多言,只是出現,我們對這個人的評價是,勤力和可靠。出現,可以是成功的一部分。我不是鼓勵各位在公司磨爛蓆,只想說明這一招確實有用。這一招不能助閣下平步青雲,但在一些五五波情況,被視為勤力的一位,永遠着數。人生就是爭取每一個微小瑣碎的可能性,加起來就是一場小勝仗。然而,大勝利不能靠小聰明,靠的是大是大非的生產力。在知識型社會,我們都是食腦,不可能把磨爛蓆和生產力混為一談。生產力是所有進步的引擎,包括企業和個人,做一件事的過程當然是重要,但這件事的結果,最後決定成敗。只有失敗才安慰自己,指過程比結果重要。

很多人覺得我很忙,問我關於提升個人生產力的方法。以香港人忙的程度,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我每晚七點在家吃晚飯,週末不工作,而我覺得有足夠時間完成手上工作。我相信個人生產力因人而異,不過有兩招,我覺得有用,讀者不妨參考:一、減少開會。我怕開會,特別是內部會議,同事之間溝通有很多渠道,見面可促進感情和有利拆解難題,但不可能過分頻密和花長時間。開會時間長過一小時,我肯定這個會的生產力會下降,應盡快散會,讓同事休息一下,把會議內容沉澱,擇日再談。更大可能是,會議後三兩個電郵,便能解決 難題。假如閣下明知這個會又長又悶,避之則吉,找個理由不出席,一定要出席的話,事先張揚,只能留一小時,開會長加悶可殺死人。開會目標不一定是解決問題,能夠了解問題所在,已經足夠,不過散會時一定要做到一件事,是所有人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否則整個會是浪費。二、寫快一點。很多人問我,是否很早便發現自己善於寫作?答案是知知地,寫得好與否,見仁見智,不過我肯定我寫得快。我記得自小我已快手快腳,包括寫東西,那時候寫英文為主。各位留意一下,我們每日有很多機會書寫,由文件到電郵到短訊,我們怎樣寫和寫什麼,大大影響我們的生產力,更重要的影響是,人家經過我們的文字來認識我們。我不認同慢工出細貨,慢是有理由的,或者理由是我們身體狀態不好(遲一些才寫),或者是我們對這問題不夠熟(先惡補才下筆)。我眼中慢不代表仔細,而是浪費時間。在分數A和B+之間,我揀B+,因為B+夠好了,而且會用少一點時間,拼命由B+提升到A的時間,我可用來做多一件B+的事。生產力的地位不能替代,做一件事成功與否,大部分時間取決於生產力。人家三扒兩撥做出B+成績,閣下嘔心瀝血,雕龍雕鳳,一年到晚,閣下輸一條街,就算年初一返工也幫你不到。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34

對冲人生:震盪市離場好過磨爛蓆

1 : GS(14)@2012-05-19 11:48:5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18/163474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461

西環集中營:林鄭班子最叻「磨爛蓆」游說

1 : GS(14)@2017-06-25 09:57:24

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公佈新班子及行會成員名單,由於有梁振英「地獄班底」在前,正如林鄭所說,新班底屬無驚喜、但亦沒有驚嚇,雖然有立法會及政界亦質疑這個班底的「戰鬥力」不足,但也有人唱反調,要視乎林鄭如何用這個新班,他們未必如梁班子般有「戰鬥力」硬攻,但要他們與立會打「磨爛蓆」式游說戰,效果可能更勝梁班子。若以三司份量與梁振英三司作比較,除了留任律政司的袁國強外,林鄭做政務司司長、曾俊華做財政司司長,不論個人能力及戰鬥力,均較張建宗及陳茂波優勝,之前更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林鄭班子只是「二流班底」,質疑各局長能力不足。


效果或更勝梁班子

有政界中人坦言,若拿林鄭班底與梁班底比較,要林鄭班底為政府「打硬仗」相信很困難,「唔係講局長層次,就算係張建宗,佢都唔會同你搞硬闖立法會」,就以梁近日離任前推強積金對沖方案,張建宗就私下向立法會議員說要在月底前有決定不易,明顯不想在得失勞資任何一方下,強闖對沖方案。該政界中人認為,由於林鄭班底戰鬥力不足,對社會、立會議員挑釁性亦較低,「如果林鄭用呢班人打軟功,用磨爛蓆式同各界由唔掂傾到掂,呢班人有可能發揮功用更大」,例如有教育界中人對他說,候任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做副局時,不介意與家長開會,「佢仲要由頭坐到尾,唔怕慢慢傾,唔同吳克儉根本唔想同人傾」。亦有曾與候任運房局局長陳帆開過會的地區人士說,陳帆是那種「肯同你慢慢傾嘅人,唔會唔肯見人,亦唔會亂惹火」,所以此班子是否「打得」,「視乎林鄭點同呢班人,用軟功定硬功對社會同立法會」。季陶周一、三、五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3/200658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8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