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比特幣一周暴漲30% 這次是真瘋還是假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0109.html

連續三個10%的漲幅讓上海的李先生懊悔不已,今年2~3月份他剛剛將手中的比特幣清倉,沒想到自上周五(5月27日)開始,比特幣迎來了一波瘋漲。

“2014年我開始投資比特幣,被套了一年多終於解套了,現在看到價格漲得那麽厲害,又有點心動了。”李先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比特幣自誕生起價格就很少“緩慢上升”,一直都是不漲則已,一漲驚人。“上周初的價格還在每個3000元左右徘徊,到了周日(5月29日),價格一度漲到了每個3944元(約合601美元)。”李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比特幣當前的價格已經創出2014年7月以來的新高,“我是3000元左右賣掉的,每個少賺了900多元。”

事實上,人們對於已在爭議中走過近8年歷程的比特幣向來愛憎分明,支持者堅信比特幣及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能顛覆現有貨幣體系;反對者則認為其“去中心化”難以實現,因此一文不值。那麽比特幣的這一波啟動,究竟是迎來“第二春”,還是“回光返照”?

憑啥一周瘋漲30%

剛剛過去的一周,沈寂許久的比特幣價格迎來一波小高潮,全周累計漲幅超過了30%。這讓業內人士不禁直呼“瘋狂的比特幣又回來了”。

近一個月比特幣價格走勢

有分析人士認為,比特幣的再度“瘋狂”與近期美聯儲加息預期重燃致美元指數走強、人民幣匯率再度承壓有關。“人民幣貶值預期刺激中國投資者對於比特幣需求大增。”該分析人士表示,來自中國的巨額個人存款正在尋找新的投資方式,比特幣或是備選之一。

中國投資者近年來在比特幣並不大的“盤子”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2013年9月~11月的短短3個月時間里,比特幣價格一度從每個800元漲至8000元,9倍的漲幅吸引了大量中國投機客湧入。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人民幣交易量占到了整個比特幣市場份額的67%以上。

火幣網是國內比特幣交易平臺之一,2013年5月上線僅10天,比特幣日交易額就突破了100萬元。火幣網創始人李林對第一財經回憶稱,當時的開戶量高峰達到了每天1萬個,上線半年後的日交易額已達15億元。截至2015年12月12日,火幣網單日交易額已突破61億元,刷新了全球比特幣的交易紀錄。

由此可見,來自中國的投資者足以影響全球比特幣市場的走勢,但將此次比特幣瘋狂漲勢完全歸因於人民幣波動,又有些牽強。“比特幣作為虛擬商品,體量很小,遠不到和人民幣匯率掛鉤的地步。”某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比特幣中國(BTCC)副總裁淩亢此前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比特幣不像股市有漲停和跌停,因此價格可以在瞬間大起大落。加上‘盤子’小,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迅速引起連鎖反應。”

對於上周比特幣大漲背後的原因,多名業內人士表示,作為比特幣“基石”的區塊鏈被全球追捧、比特幣市場供需變化、投資環境與政策環境的好轉都可能促成了此輪價格上漲。

火幣網聯合創始人杜均稱,從供需來看,由於比特幣算法設置每4年產量減半,今年6月底比特幣恰好迎來減半日,因此供應量將減少一半,對價格有助推作用;投資環境方面,P2P、股票等投資類別自去年9月以來始終疲軟,大量投資者及資金需要新的投資出口,所以比特幣這類便捷的投資品成為新的標的物。

很多人不禁疑惑,比特幣到底值多少錢?這個問題估計比特幣的玩家、交易所、“礦機”制造商,甚至比特幣的創造者都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但業內普遍預期,隨著短期投機客離場、比特幣相關應用的不斷開發及基礎設施的完善,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未來或將迎來新的良性發展階段。

比特幣究竟死了沒

國際支付應用軟件 TransferWise的CEO辛里克斯近日直言“比特幣已死”,甚至連比特幣的核心開發團隊成員麥克·赫恩也認為“比特幣已經失敗了”。

赫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在已經沒有人使用比特幣,沒有交易,整個系統走到了技術崩潰的邊緣。”

BTCC官網顯示,比特幣5月29日的成交量超15萬個,赫恩所說的“沒有交易”顯然有些誇張,但不容忽視的是,比特幣從誕生以來爭議不斷,令其成長之路格外艱難。最受爭議的問題之一在於它“去中心化”的特性。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院研究員應展宇表示,“去中心化”意味著國家放棄現有權力,由市場自我糾錯,但目前來看,無論是現實還是理論,條件都不成熟。中國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也認為,比特幣是一種超主權貨幣,而超主權貨幣沒有匹配的貨幣政策。

不過,看好比特幣及區塊鏈技術的也大有人在。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近日表示,區塊鏈技術極有可能永久改變金融市場。“40年後,區塊鏈及其相關技術將會創造出較比特幣更為耀眼的故事。”高盛也提出,從金融到房地產,區塊鏈技術將顛覆一切。

的確,作為比特幣技術“基石”的區塊鏈概念,過去一年已成全球創新領域最受關註的話題,尤其受到風險投資基金的追捧。僅2015年,全球範圍內投資與比特幣和區塊鏈相關的初創公司的資金規模約為4.8億美元,2016年第一季度已達1.6億美元。

“比特幣作為一種創新事物,過去幾年能夠生存並且穩步成長,已經標誌著一種成功。”BTCC總裁李啟元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李啟元認為,比特幣的有限數量與目前各國央行大肆印鈔導致通脹與法定貨幣購買力下降形成了鮮明對比,“比特幣產生的目標不是去代替現有貨幣,而是變成世界上通用的數字資產,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從政策層面來看,美國、日本、歐洲近期對於比特幣的政策有所松動,相繼允許比特幣作為結算貨幣,合法監管比特幣交易所及交易行為。

中國早在2013年12月下發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中提出,比特幣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

但值得註意的是,近期中國央行多次談及數字貨幣及比特幣底層技術區塊鏈。

今年1月20日舉行的央行數字貨幣研討會議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央行將爭取早日推出數字貨幣,並透露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團隊。

央行行長周小川也公開表示:“對於央行掌控的數字貨幣,會采用一系列的技術手段、機制設計和法律法規,來確保數字貨幣運行體系的安全。”

但他強調,央行正在研究的數字貨幣從一開始就與比特幣的設計思想有所區別,“央行將運用包括密碼算法在內的多種信息技術手段,來保障數字貨幣的不可偽造性。未來的技術也會有升級換代,我們會提前將技術升級考慮在內,從最初就引入長期演進的發展理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67

這個人真瘋了,馬雲都失敗了,他還要挑戰微信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9/158018.shtml

這個人真瘋了,馬雲都失敗了,他還要挑戰微信
盧旭成盧旭成

這個人真瘋了,馬雲都失敗了,他還要挑戰微信

當一個巨人把拳頭伸出來的時候,一定會留有空檔。

微信已然是個巨人。據騰訊公司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財報,微信和WeChat的月活躍用戶數已達7.62億。

這個時候,如果有創業者跟你說,要做一個產品跟微信正面競爭,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腦子進水了吧?”“秀逗了?”

確實,稍有理性的人都不會在微信如日中天的時候去正面挑戰微信,因為結果不言自明——財大氣粗的中移動做過“飛信”,現在偃旗息鼓了;阿里巴巴在馬雲的帶頭下狂推過“來往”,沒了;網易跟中電信推過“易信”,打出通訊免費的口號,使用者依然寥寥……只有陌陌靠著“約炮”的錯位定位,存活下來並成功上市。

在中國,還沒見過哪個大公司或創業團隊能挑戰微信成功。

筆者卻遇到了兩位執意要正面PK微信的瘋子——劉巖和姜洪。

8月7日,在由創業黑馬與達晨創投聯合主辦的第二屆黑馬創交會上,六間房創始人劉巖和超信CEO姜洪宣布,“生命不息,挑戰不止,這次是微信”,他們準備用來挑戰微信的產品是——超信。

現場一片嘩然。

劉巖並不是一個屌絲創業者,他是跟優酷創始人古永鏘、愛奇藝創始人龔宇、YY語音創始人李學淩等視頻、直播界“大咖”齊名的創業家,姜洪大家不熟悉,據介紹也是頗有背景的互聯網產品經理。

人們竊竊私語——他們是有錢燒的嗎?

貌似是的。2015年3月19日,創業板“演藝第一股”宋城演藝發布公告,以26.02億元的價格收購六間房100%股權。劉巖的財富自由毋庸置疑。

其實不僅是現場的創業者不理解,就連劉巖的大學老師退休的嶽父也不理解,有一次,劉巖跟他嶽母聊起超信,他嶽父在旁邊說,“你最近掙點錢也瘋了,別人(有錢)去遊山玩水,你就玩這個?”

劉巖說:“所有的神都是瘋子變的,有幸的是我們真的瘋了!”

劉巖這個超信的幕後推手和實際操盤超信的姜洪內心深處卻是信這個事的。

現年44歲的劉巖是互聯網江湖的老人,他見過馬雲神叨叨的狀態——到處跟人說阿里巴巴未來要做到100億元交易額,那時很多人都認為馬雲是個大忽悠,現在阿里巴巴一個“雙十一”的交易額就遠不止100億元。

2008年,劉巖推動六間房轉型秀場模式時,也被古永鏘等視頻網站老大鄙視——“‘劉巖做的那個東西太低俗了!’現在他們都做了,見到他,我說,老古你還會說我低俗嗎,你不也做了嘛。那一瞬間我還是挺有快感的。”

即時通訊情結

做超信,是劉巖、姜洪和團隊一個長達十幾年的情結。

1996年,劉巖大學畢業,第一個工作單位是美國投資銀行羅伯森·斯帝文思公司(RobertsonStephens),做現在聯創策源創始合夥人馮波的助手。劉巖當時跟著做了兩個項目—亞信和新浪,劉巖經歷了它們的融資和上市,並在這個過程中跟新浪創始人王誌東熟識。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新浪第一次爆發——並不像外界想的是靠新聞,而是靠在線聊天室。1999年3月25日,香港鳳凰衛視的名主持人吳小莉做客新浪,當時叫SRS Net聊天室,網上直播,聽說吳小莉要來,數千名網友一起湧進聊天室,服務器一下癱了。之後,新浪才靠及時報道“科索沃戰爭”、“北約導彈擊中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等熱門事件擴大影響力。

2001年,王誌東從新浪出走,創辦點擊科技,拉第一次創業失敗的劉巖參與。當時王誌東憋著一股勁要做企業協同軟件,但彼時的企業級市場太小了。

劉巖一直認為,王誌東最擅長的是他在新浪做過的面向C端的即時通訊軟件。當時劉巖最喜歡一款即時通訊軟件——Yahoo! Messenger,中文名字叫“雅虎通”,他力主點擊做這樣的產品,那就是後來的Lawa-Lawa。

2006年,劉巖創立六間房,最開始是一家類似Youtube的視頻分享網站,2008年後轉型為一家在線秀場平臺——美女主播跟二三線城市帥男和大叔視頻聊天。這種模式中,也或多或少能看到他的情結。

可以說,做一款即時通訊產品是劉巖心中長期的“使命”,這種情結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只不過六間房的成長壓力壓抑了他的這種情懷。

直到他遇到上海拓盟CEO姜洪、CTO萬俊峰團隊

社交本質

姜洪不像劉巖天馬行空,他是個典型的理工男,特悶。

姜洪最早跟盛大網絡創始人陳天橋創業,是盛大網絡5名初創員工之一。萬俊峰曾是微軟 MSN和Hotmail團隊的核心技術工程師。2003年,姜離開盛大,創立上海拓盟,他研發的web端聊天產品 123FlashChat,客戶遍布全球150多個國家,其中包括 IBM, Hi5, WWC, Sony Ericsson, Yahoo Maktoob等知名企業,美國市場曾經最大的網頁聊天室Chat Avenue、中東最大的聊天室Maktoob 也都是采用123FlashChat。

劉巖見到姜洪(丹尼爾)的第一面就問,聊天的核心是什麽?因為123FlashChat是采取SaaS模式,每個人的聊天記錄他們都看得到,姜洪告訴他,“在全世界的聊天服務器上,陌生的兩個人對話,出現頻次最高的是ASL,這是一個縮寫,就是Age(年齡)、Sex(性別)、Location(地域)。”

這跟劉巖對陌陌的評價高度契合——“我們對陌陌的贊嘆是別人沒有的,別人不在這個圈它不懂,你看陌陌,連ASL三字都不用問了。”劉巖說,探探這種新興的社交產品則更進一步——確保用戶信息真實性和準確性。

正是基於對陌生人社交的英雄所見略同,姜洪在拓盟的基礎上成立上海聊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匿名社交產品——聊聊。

劉巖把產品分為幾個層次——毒品、酒精、飲料和白水,跟“約炮”靠邊的聊聊看起來容易做,“它可能是一個毒品,但它大不了。”

姜洪2年前就起了要做一個類微信的即時通訊產品的念頭,但當時阿里在推來往、網易在做易信,如果姜洪他們加入戰團,產品很容易被對比,比的全部是功能賣點。“雖然產品沒扔出去,但內心我們已經像實戰一樣,沙盤推演了多少回。”姜洪告訴創業家&i黑馬,比如易信的賣點是免費短信,我們的賣點即使比這個好,也不會有斬獲,時機不對。

咬一口微信的機會來了

很多人跟劉巖說,即便不做陌生人社交,可以做個針對垂直人群的通訊工具啊,比如針對財經人士,不一定要做一個產品跟微信對著幹。

但在劉巖看來,第一、選擇更小、更垂直的方式去做,未必能做得活。第二、那樣的事不夠理想主義色彩和沒有革命性。劉巖很多朋友的父輩都是老革命,他深受這些人的影響。

“其實這些年,你不覺得我壓抑嗎?比方說直播這件事,今天外面寫直播的歷史,講的全都是YY第一,早就忘了當年我說的這個事。但我也接受這個結果,因為我做得不大,六間房不叫成功,你說這叫成功嗎?劉巖說,“在退休前,恐怕我沒有太多時間從頭到尾做一款能夠傳承下去的產品,但我一定要有一個產品能讓我自信地在站在這個舞臺上”,劉巖就這樣成了超信的幕後黑手。

劉巖是第一個帶姜洪跑馬拉松的人,“我先跑了幾年。為什麽跑?因為我覺得過40歲了,如果我兒子長大了問我,你是男人嗎?是男人。馬拉松跑過嗎?壞了,沒跑過!那時我可能已經60歲,來不及跑了。”再後的四年,姜洪已經是中國業余鐵人三項前十名的選手了。

姜洪和劉巖經常想的是,40歲以後還有多少機會去做一個大的東西?

映客,是一個全民直播App,它在很短時間內躥紅,今年收入有可能過10億元。劉巖研究過映客為何能取得成功:劉巖一直以為微信是一個封閉的、熟人的社交平臺,匿名娛樂平臺很難和實名社區對接從而從微信引流,但事實上,當微信月活躍用戶達7.62億的時候,已變成一個“魚龍混雜”平臺,它已經不在是個單純的實名熟人社區了。映客抓住歷史性機會,從微信獲取流量紅利,迅速崛起。

從映客的成功身上,劉巖看到了微信帶來的另一個戰略性外部機會。

微信正變得臃腫,微信旗下的微信支付已變成中國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微信公眾號已變成中國最大的自媒體平臺,微信朋友圈已變成中國最大的社交平臺……有傳言微信還打算推出直播平臺。一如當年QQ的成功,騰訊在其身上無限疊加產品和功能,讓QQ變成一個無比龐大臃腫的社交平臺一樣,微信已走在這個路上。

劉巖認為,當一個巨人把拳頭伸出來的時候,他的腋下或者腰部一定會留有空間,這就是要去打的地方。微信已變成了一款有悖社區產品倫理的產品:

“比如姥姥、媽媽、女兒都在用微信,女兒可能16歲,晚上去酒吧拍一張照片發朋友圈,媽媽看了會很不舒服。就跟我們買房子一樣,一個高端社區如果住著剛畢業的學生、農民工兄弟,大家可能都會覺得很不舒服,因為理念、生活方式、消費習慣等都不一樣。”

而劉巖周邊的精英階層人群——比如金融界人士、律師、警察、政府官員等人對簡潔、流暢、安全的即時通訊工具有明顯的需求。

之前,市場上曾出現過一款輕巧的、專為私密聊天而生的即時通訊產品Telegram,在國內,沒做任何推廣情況下,短期內獲取了超過500萬的用戶。這堅定了劉巖、姜洪的信心。

正如上文所說,劉巖對即時通訊並不陌生,而姜洪也有13年的做即時通訊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不管即時通訊產品如何變遷,超信想做到極致的語音、私信、電話等功能是底層功能,“在通訊這個事情上,再過100年恐怕也要強調接通率。比如我在超信上呼叫你,如果你消息通知打開的話,手機會有振鈴,這實際上是電話的功能。”

當然,精英人群非常重視安全私密特性。姜洪說,超信會提供一個類似“閱後即焚”的模式:當一個手機往另外一個手機發私聊的時候,消息不會經過服務器的中轉,並且消息經過強加密。姜洪曾經請國內頂尖的安全團隊做過測試,無法攻破。“從今天開始,如果有人能破解我們兩個手機之間發送的一條超信消息,我們會獎勵他100萬元。”姜洪說。

當超信這個產品出來的時候,有投資人想投,但劉巖告訴創業家&i黑馬,如果這個項目很看好,幹嘛不自己投?這樣劉巖成為了超信最大的投資者。

最後,我問劉巖,“如果超信這把推出去,成不了,怎麽辦,你會有壓力,怕別人恥笑嗎?”

“沒什麽壓力,大不了繼續養著,它是個富貴產品。”劉巖告訴我,他自小喜歡動手,做匠人要有耐心打磨產品,要耐住寂寞等待,他在剛搬的新家的地下室,專門建了一個小車間,他經常和他父親、兒子在里面做各種手工。

劉巖超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