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蒙古礦產:看起來很美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517

蒙古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80多種,礦點多達6000多個。截止至2010年蒙古開礦潮大熱之時,蒙古礦產資源管理局發放的礦產資源勘探許可證的總面積已經佔蒙古國土面積的1/3。蒙古一度也因如此豐富的礦產儲藏而被國際礦產市場寄予厚望。但是,從2008年至今,蒙古的表現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喪失信心

備受矚目的力拓投資的Oyu Tolgoi銅礦,今年2月1日傳出因當地政府要求佔該項工程更大的利潤分配,力拓考慮暫時停止對Oyu Tolgoi銅礦和金礦場的承建工程。這給本來預計今年投產的Oyu Tolgoi銅礦前景黯淡。對此,蒙古國總統態度強烈的表示:「已經到了蒙古自己掌控奧尤陶勒蓋銅金礦(Oyu Tolgoi)的時刻了」

西方輿論一致抨擊蒙古內部的黨派之爭,被認作是礦產發展的重要障礙。實際上黨爭的背後,是利益集團的博弈和選票背後的民眾情緒。2005年開始,蒙古就出現了一批社會運動團體,諸如「我的蒙古土地」、「50:50」運動等,提出將資源還給人民,反對政府偏向國外投資者。2006年的新礦業法也是在這個背景下成立的。該礦法對於戰略礦的股份問題作出了安排:利用國家預算資金進行勘探並已確定儲量的「戰略礦」,國家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0%,沒有利用國家預算資金自行或合資勘探並確定儲量的「戰略礦」,最高可達34%。而今年對礦法進行的修改則要求礦業企業更加規範的經營,並且限制礦權轉讓。本週二蒙古礦業部撤銷了加拿大Entree Gold公司在Oyu Tolgoi附近的採礦許可證。蒙古政府本月要求力拓將所有與該項目有關的許可證交予政府與力拓的合資企業,其中就包括力拓持股23.6%的Entree Gold。

相比力拓在蒙古的遭遇,中國企業的局面似乎稍好一些,但也紛爭愈來愈激烈。中國是蒙古資源最重要的買家,也是蒙古最大的投資國,佔蒙古FDI比重近60%。但正因為如此,蒙古也分外警惕。其總理巴特包勒德曾在接受國外媒體採訪時說,

「我歡迎中國投資,但我也要小心翼翼地推進多個國家的利益平衡與投資平衡」。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蒙古近期的兩次遭遇足以說明蒙古對待中國企業的態度。2012年7月5日,中鋁向加拿大所屬蒙古SouthGobi公司發出收購要約。SouthGobi位於蒙古南戈壁省的Ovoot Tolgoi煤礦,煤儲量約為1.68億噸,目前由加拿大Ivanhoe公司百分之百控股。中國中鋁有意出資收購南戈壁沙漠煤礦股份的消息傳出後,在蒙古國內引起激烈反應。該國民主黨相關議員舉行新聞發佈會稱,蒙古政府應該支持本國企業參與戰略礦開發,限制外國資本所佔股比。有議員建議修改礦產法,將Ovoot Tolgoi煤礦納入戰略礦,由於法律對此類煤礦收購的股比有明確規定,蒙古政府就有權決定是否批准收購。迫於各方壓力,蒙古礦產能源部礦產局代理局長阿倫巴亞爾16日正式公佈,暫停SouthGobi公司在南戈壁沙漠煤礦特別許可證,即停止開採和勘探活動。

而今年1月蒙古單方撕毀同中鋁簽訂的「煤炭換貸款」合同更是將另一個公司中國神華牽扯其中。2011年,中鋁同蒙古國有企業EET簽署「TT東區煤炭長期貿易協議」,以開發號稱世界最大潛在煤礦的塔本陶勒蓋。根據合同規定,中企向蒙古方面貸款3.5億美元,用煤炭償還。2013年1月25日,蒙古國駐中國大使登扎布蘇和巴托稱,中鋁2011年只是利用蒙古政府急切需要融資的機會獲得了這筆交易,

「從正常國際貿易的角度來說,令人難以接受」。

他還稱,蒙古方面已經償還了中鋁3.5億美元貸款的2/3,現在希望就協議重新進行談判。

「蒙古現在希望在雙邊煤炭業務上與中國神華集團交易,而非中鋁集團。神華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煤炭公司,他們有基礎設施,是國際性大公司,中國鋁業則沒有任何煤炭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蒙古礦業投資在熱潮過後,各種問題也浮出水面。蒙古很多礦的勘探資料都比較早可靠性比較差,數據不透明使得很多企業需要自己單獨做勘探。蒙古鐵路運力十分有限,這一直都是制約蒙古礦業發展的瓶頸。另外,蒙古的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是個缺電缺水的國家。許多企業在當地開礦都需要自己發電。近些年,由於氣候變化以及之前缺少管理,蒙古地下水大量減少。對企業來說即使有礦,沒有水,礦也無法開採。此外,蒙古氣候寒冷、風沙大也制約著採礦生產時間,一年中的開工時間只有半年,基本也就是每年的5月到11月適合開工。這些都會變相增加企業的投資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19

【看起來很美】——愛康國賓與醫療產業的8大王國

http://xueqiu.com/4629600247/30090436
提示:這個系列我會寫$愛康國賓(KANG)$,看空。
我創建了一個100人群組"聊聊愛康",歡迎點此申請加入: http://xueqiu.com/g/2820609429

前言:我想大部分人是通過教育領域認識我的,更準確的說,是通過「達內科技」認識我的。

而我想說,我還有兩個很厲害的能力圈,其中一個便是醫療,尤其是藥品及醫療器械。(我是全面發展的好孩子)愛康上市了。作為中國體檢第一股一路高唱鮮有緋聞,35倍的高估值也是如同帶著花冠的待嫁少女,引來各種垂青。

然而,我想說,你所看到的,並非你所想。

一個「比IT行業還大的市場」日交易量卻不足20萬,股價的拉伸依靠著500~20000不等的小額交易。

體檢第一股不僅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美好,甚至比想像中的要差。

那片市場是荒礦,卻是面臨著紅海的競爭。

在大部分對愛康的股評中,都會提及「3億人的健康剛需」「健康醫療行業有著廣闊的前景」「良好的服務彌補了市場上的不足」。這樣的說辭在我看來完全是忽悠不懂中國國情的鬼佬,以及忽悠對股市和醫療行業似懂非懂的青頭仔。

即便是愛康偷換概念,將「體檢中心」改為「醫療中心」這依然不能掩蓋他在醫療行業的邊緣狀態。

不負責聲明:
我接下來的文章裡將描述的內容,僅限於我所知範圍內的判斷,難免有偏頗和個人的錯誤判斷。
因此本文僅作為各位投資過程中的參考,不作為判斷依據,本人也拒絕為這個系列文章的真實性負責。

正文:

如前言所說,我認為愛康招股書上將「體檢中心」偷換為「醫療中心」是一種對自身行業的不自信。

他們放大了自身業務範圍的描述,從而造成一種繁榮的假象。

這種假象,就好比是一個叫做「習近升」的人掏出名片的那一霎那給人感覺。我們潛意識的將這個人和某個更高級的存在關聯了起來。

醫療健康行業如此之大,以至於我們模糊了醫療健康和體檢之間的邊界,將這兩者誤認為「差不多」。

醫療健康行業有多大?我把這個行業裡分支分成了8個部分,稱為8國。這8國互相關聯,又各有其獨立的生態。

接下來我將逐漸的解析這7國之間的關係,讓大家瞭解真正的醫療和體檢之間存在多大的差距。

他們是:

宗主國:醫療體制

殖民國:藥品、器械

藩屬國:保健、信息化

獨立國:藥房、服務、體檢

一、宗主國:體制醫療


提到宗主國,我們能想到的是霸權、迂腐、古板、壟斷。

改革開放的這35年裡,其他面向市場開放的壟斷行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包括銀行、能源、重工等;而國家控股的醫療體制卻是一塊毫不松動的堅板,他們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實施者、裁決者。他們既是執業醫師協會、又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是醫療事故認證機構,同時是科研中心及醫院,更可怕的是他們彼此互相不受監管和制約。不管我們是否承認,中國醫療體制始終是國有壟斷最有效的行業。他們通過了複雜的資格認證體系,佔據了所有的權威、資源和業務,甚至把控了行業內從業者的人生軌跡。

中國醫療體制是以各地三級以上的醫院為核心及其所輻射的領域展開的。這些醫院100%歸屬於國有。任何服務於這個核心的產業均能獲得極大的利益,任何背離這個核心均將邊緣化。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一傢俬立醫院要主推一個「體制外」的名醫,需要花費的廣告成本不下千萬;而一個三甲級醫院只需要將這個醫生的名字掛在醫院內「今日出診專家」欄上即可達到同樣的效果。以至於會出現中小型的醫療機構會到三甲醫院門口做醫托這種奇葩的市場行為。

所有人一邊辱罵這個體制,一邊順從的遵循這個體制所建立的規則;可以說所有對這個體制抱有怨恨的人,均是因為無法進入這個體制。醫生的怨恨是因為無法進入最好的醫院;病人的怨恨是因為掛不到最好的號;公眾的怨恨是因為沒有和體制議價的能力,卻又不能接受那些價格低廉的體制外醫療服務。

冗述無益,以醫院為核心的醫療體制是整個醫療健康行業的核心,其他所有的醫療分支行業與之同行則昌,與之悖行則怠。

二、殖民國:藥品、器械

殖民國和宗主國之間的關係是高度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類似於近代的英國和印度的關係。

藥品王國:這裡代指了醫療所用的藥物、配件、耗材等一切消耗品。他們遵循同一套生產規則——GMP;同樣的營銷方式——醫院代理和藥房代理。

器械王國:這裡代指醫療過程中所涉及的診療設備,包括分析儀器、檢測儀器、實驗設備、治療設備等。他們的生產規則已經營銷方式與藥品稍有不同。

這兩種企業要存在的足夠好,就必須滿足他們的第一個存在意義,為宗主國醫療體制服務。這裡面的道理和潛規則大家都清楚,這裡不詳細展開。

以上三個部分,構成了整個醫療健康行業50%的產能。準確的說是醫療健康行業中「醫療」的這部分剛需。

判斷這兩個行業中企業的好壞,除了看產品本身(批文,劑型,療效,專利保護)之外,還需要看這些企業與醫院合作的密切程度。

三、藩屬國:保健、信息化

藩屬國和宗主國的關係,是相對獨立,但無條件支持宗主國。這種關係類似於現在英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

這兩個部分是上面三個核心產業的外圍。他們佔據了30%的產能。

保健王國:實際大部分指的是保健品,和藥品產業不同,保健品產業雖然遵循了藥品的製造規則,但本質卻是相對獨立,他是醫療和藥品的延伸。

判斷保健品企業好壞的原則和產品毫無關係,決定他市值的不是產品的功能,而是營銷的手法。

簡單地說,在中國,保健品的品質不重要,重要的是忽悠的方式。

信息化王國:是近年才興起的一個產業,從前景上來看,這個部分有著極其廣闊的空間,但由於醫療的專業性實在太強,導致這個部分的發展還停留在掛號管理系統、藥房管理系統這些簡單的服務層面。即便如此,由於醫療和藥物法規的複雜程度高,即便是簡單的服務層面的醫療信息化,基本上開出的也是百萬級的項目。這足以支撐一個龐大的市場。

而要想真正的做到遠程醫療這種高級的信息化變革,我預計至少還要10~20年,這個領域不可限量。

四、獨立國:藥房、服務、體檢

獨立國與宗主國之間的關係,是從宗主國中獨立出來的業務並與之競爭。這種關係類似於大陸與台灣之間的關係。

原本由醫院承擔的職能,由於市場的需要而獨立出來的一個板塊,他們提供優於醫院體系的服務與醫院體系直接競爭。

「規則的制定者」做出的任何政策規範,都有可能對這個行業裡的企業產生極大的打擊。

簡單一個例子,2012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抗生素管理規範,僅僅要求抗生素類藥物必須有醫師處方才能購買,武漢馬應龍連鎖藥店當月銷售額銳減30%以上(內部人士透露,非官方消息)

藥房王國:因為沒有醫師這種專業人才的限制,使得各大藥房獨立於醫院體制之外,蠶食醫院的藥品業務。

但又因為其市場化屬性屬於「分銷渠道」——既面對客戶選擇(比醫院貴不如去醫院買藥)又面對競爭對手,所以其成本管控是競爭力的核心,其利潤嚴重受限。

例如我們去藥房賣藥,我們需要的是拜耳或者楊森的藥品,藥店的工作人員100%會推薦一款沒聽說過的河南小廠牌藥物。

大廠牌的藥品成本高讓藥店沒有利潤,使得藥店通過推薦次品的方式獲取更高的利潤,這種打擊高品質品牌扶持劣質廉價貨的普遍行為使產業正走向嚴重的扭曲。

服務王國:是泛醫療的服務,比如代掛號、特需門診、護工、醫療接送、陪診甚至月嫂等非直接醫療服務。

這也是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行業,感謝中國迂腐的醫療體制和糟糕的醫護服務,使得幾乎所有人的看病經歷均是極其糟糕而悲壯的。

這類提升病人就診體驗的服務慢慢的被人民所接受,但由於病人的醫療成本本來就很高,而這些服務不能計入醫保,使得這成為少部分有錢人的奢侈品。

有趣的是,愛康在10年前的創立初期,正是從事的這個部分業務。
從elong出來的張黎剛,最開始是想做一個類似於攜程的網絡掛號系統,但這個部分觸犯了體制內的「既得利益人群」這部分業務無法推進。

之後愛康又轉入高端醫療服務,通過掌握的掛號資源提供高附加值的特需服務(高級掛號黃牛),愛康曾在幾個大型醫院都建立了VIP接待中心,由於分成和資源的穩定性等因素,之後這部分業務又不得不再次轉型。

直到2007年8月愛康和國賓合併後才開始正式運作連鎖體檢中心的策略,同年12月獲得了美林等公司2500萬的融資後才獲得了迅速開始併購;2009年開始放風要IPO。

在愛康的歷史介紹和招股書上都有意無意的抹去了這段歷史,而直接描述為「從事了10年的體檢服務」。

而我認為愛康國賓將體檢業務正式的運營只有09~14年這段時間。

體檢王國:完全是生生的造出來的行業,是從醫院分裂出來的一個業務。目前只能滿足企業級的健康管理需求。在以上所有的行業裡,這是極小的一個分支。

下篇文章裡我會詳細的描述中國的體檢行業狀況。這裡我先賣個關子。

總之,三個獨立王國的業務,均因為為病人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而存在;卻因不為醫療體制服務反而在蠶食現有醫療體制的市場,而情況均不樂觀。

ok,扯了這麼多,我只想說,中國的醫療健康行業油水很多,但國情所限,不是任何涉及這個大行業下的分支都能賺錢。

體檢不等於醫療健康,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是整個醫療行業的一個極小的分支。

愛康的支持者們啊,請不要被美好的錯覺迷惑,更不要急於和我爭辯。下一篇文章我要告訴大家,即使在體檢這個小行業裡,愛康依然極不樂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55

歐洲壓力測試結果比看起來更好:真正存在資本缺口的銀行僅八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98

XU6034546@Jean-Claude-Trich

歐洲壓力測試結果比看起來的更好。

歐洲央行昨日發布的銀行資產質量評估報告顯示,截止2013年末,區內有25家銀行未能通過資產質量審查,共存在250億歐元的資本缺口。 不過,在這25家銀行中,有12家銀行今年共增資150億歐元,彌補了自身的資本缺口。

實際上,今年仍存在資本缺口的銀行僅8家。評估報告的腳註顯示,在剩余13家銀行中,有5家(希臘和斯洛文尼亞各兩家、比利時一家)並不需要再額外進行增資,因為它們已經充分地削減了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

歐洲央行在報告中指出,投資者應該關註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該行希望通過資產質量審查報告讓投資者相信,銀行是幹凈透明的,並且能在經濟複蘇中扮演重要角色。

資產達3.9億歐元的APG資管公司基金經理Eli Haroush告訴彭博社:

有些人試圖因為壓力測試沒有產生“流血事件”,就否定其可信度。我認為它是可信的。這是一項非常嚴肅的工作,並且歐元區銀行今年確實顯著增加了資本。

半壁江山

在這8家銀行中,意大利占據了一半,其中以Banca 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 SpA的資本缺口最大,達到了21.1億歐元。據彭博社,當前該銀行已經聘請了瑞銀和花旗幫忙出謀劃策,尋求可行的彌補方案。

律師事務所 Shearman & Sterling的合夥人Barney Reynolds表示:

我的直覺告訴我,質量審查充分可信。

歐洲央行拖著銀行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讓它們達到該行希望它們達到的目標。這應當足以幫助它們走在這條路。

要通過該資產質量審查,銀行的核心資產充足率至少要達到8%。在壓力測試設定的“不利環境”中,達標要求為5.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08

風口理論,看起來很酷然而並沒什麽卵用!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7/151839.shtml

1111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雷軍一言,語驚四座。

“現在這年頭,找到合適的風口,賣一根按摩棒、造一張課程表,甚至連攤一個煎餅,估值都可能上百億。不把風口掛在嘴邊,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聊及國內互聯網,一位朋友如是說。

“照你說的,所有企業都能成為風口上的豬咯?”

“那是自然,關鍵是找到風口。”

“產品不好怎麽飛?”

“產品是其次,主要是要進行包裝,引起風投的關註,把產品包裝的無比高大上、有逼格。比如講一個老人賣煎餅的故事,5塊錢的煎餅咱兒賣50塊,每天限量還100個,售完即止,這樣才夠得上逼格。”

“那假如風投不關註呢?”

“那就不斷的上電視、做訪談,大量曝光,持續炒作,上來就說我要發一個億給員工,話題炒熱就有人氣,眼球來了風投自然就來了。”

“風投的錢燒完了呢?還能好好的做點實業麽?”

“做實業那麽簡單,大家還搶什麽風口!”

……

聽,風口上空傳來夢想破碎的聲音!

這兩年在互聯網風口上飛起來的豬不少,夢想著飛起來的就更多。“xxx將是下一個風口”或者是“xxx,新的萬億級市場”,各種預測更是讓人眼花繚亂,讓人覺得中國現在簡直是前景無限、遍地流油。

現實當真如此嗎?那些找到風口的互聯網公司,真的從此高枕無憂了麽?我們先看一組統計數據。

2014年11月,搜狐裁員1500人;

2014年12月,拉手網裁員30%;

2015年,紅星美凱龍電商團隊裁員80%;

2015年,酷6網先後經歷兩次大裁員,幅度分別達到20%和40%;

2015年8月,一畝田裁員1500人……..

從曾經的風光無限,到如今的窘迫裁員,這才是所謂風口上互聯網企業的真實寫照。

近些年,電商在中國經歷了近乎爆炸式的增長,無數的人夢想著通過它來賺取高額利潤,但在我看來,找尋風口的互聯網電商就是大海上泛起的美麗泡沫,如果離開了大海的滋養,破裂只是早晚的事情。

有人會說,中國的互聯網電商只是暫時遇到了挫折,通過時間的沈澱和電商人的不懈努力,這樣的瓶頸早晚會得到突破。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我就告訴你,你大錯特錯了。風口理論不僅在中國遇到了瓶頸,在國外的日子也不好過,甚至於變成了傳統企業的附屬。

風口論的冰火之歌:國內熱火朝天,國外尷尬遇冷

先說說與中國毗鄰而居的日本吧!據統計,2012年日本電商市場年流通額約9萬億日元,而同年中國僅淘寶一家就輕松超過萬億。而憑借7300億日元年度營業額占據日本電商冠軍寶座的亞馬遜日本,銷售成績還遠差於國內京東商城一家。可以說在日本,電商的地位並不高,跟傳統商超或賣場相比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再放眼亞歐大陸中部的德國余額寶等備受國人追捧的服務項目,在德國卻遭遇了滑鐵盧。原因何在?除了德國擁有全球最嚴厲的金融監管條例外,每家德國銀行都擁有十分完備的網絡營銷系統和經驗。當德國人的金融需求可以被銀行徹底滿足之時,余額寶們自然在德國難以大紅大紫。

此外,小米模式的互聯網企業在德國很難發展。原因在於,開拓德國市場的手機廠商很多,他們往往與德國各大手機連鎖店直接合作,德國人在連鎖店就可以購買最新款的現貨、享受一整套的後期維修保障服務。當手機店能輕松、全面滿足德國人購機需求時,小米的預約發行模式自,怎會讓德國人心甘情願的買賬呢? 

電商的野馬,無法馳騁於傳統企業的廣袤草原

為什麽在發達國家,一向姿態甚高的電商會備受冷落?原因很簡單,這些發到國家的傳統企業已經足夠強大,強大到其制造水平、服務意識足夠讓其在電商時代閑庭信步。

還是先看日本吧!日本企業除了在產品設計方面的完美程度備受推崇外,日本企業的服務水平更是舉世聞名。舉2個極其微小的例子:日本很多賣場不僅提供免費嬰兒車,而且提供嬰兒專用的消毒紙巾,便於消費者擦拭嬰兒車;如果去日本旅行,日本賣場不僅提供大尺寸的儲物櫃,甚至還在前臺專門配備了會說中文的服務人員,專門為中國遊客提供服務…….當日本的傳統企業將服務體驗做到最佳之後,電商企業想要通過低價和便捷打動消費者變得異常困難。

再說說德國。德國的工業制造和管理實力位於全球前列,產業鏈的數字化更是領先於其他國家。當中國傳統企業還在使用紙質賬本管理進銷存的時候,德國企業已經提出要步入“工業4.0”時代了。這樣的差距還體現在生產和制造的每一個環節中。例如,最近德國西門子推出了一個整合了大數據與車聯網概念的停車系統。當西門子發現,在汽車保有量極高的歐洲,每天有大約⅓的交通流量在於司機們正在憤怒的找尋車位。捕捉到這一市場痛點後,西門子特別研發這套停車系統來滿足車主需求。

互聯網+”≠電商,核心在於對企業運作環節的層層滲透

也許有人會說,因國家發展水平不同,國內外傳統企業不能一概而論,弊端重重的中國傳統企業迫切需要電商進行顛覆性的創新和改造。你看,李克強總理提到“互聯網+”概念便是最好的佐證。

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是荒謬的。我認為“互聯網+”與如今眾人倡導的風口理論有著本質區別,準確的說,他們不過是套用了總理的概念而已。

“互聯網+”關註的是利用互聯網的力量從設計、生產、包裝、物流、銷售等每一環節上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而風口論上的互聯網思維則重視概念包裝和銷售策略的制定,對於產業鏈的其他環節幫助不大。因此,互聯網思維只能被認為包含於“互聯網+”之內,但絕不能替代。

以淘寶為例,作為中國領先的B2C電商平臺,淘寶一貫以設計精美的頁面、打動人心的文案讓人稱道。然而卻鮮少有人知道淘寶真正的核心在於背後龐大的產業鏈體系。如果沒有強大的數據後臺支撐,沒有高效的後期物流保障,沒有連貫有序的產品供應鏈體系,僅靠一些頁面及文案的堆砌,淘寶絕不會獲得如今的成功。

所以,一個企業想要在互聯網時代致勝,最重要的是將互聯網融入到整個企業的產業鏈中,從每一個環節上提升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同時加以一些消費者喜愛的營銷手段輔助,而非僅僅的去炒作一些概念或者是包裝一個情懷。

“互聯網+”沒有捷徑可走,提升企業運營數字化是正途

我認為,企業想要提升產業鏈的整體效率,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分別是產經銷環節的深度挖掘、數字化管理體系的建立以及服務質量的提升。

首先是產經銷環節的深度挖掘,從生產到銷售環節,其實每個企業都有很大的效率提升空間。企業需要在經營中鼓勵員工進行自發的效率創新,同時對公司進行適度的扁平化體系改造,縮短各項業務的審批流程的同時讓一線員工進行快速決策,公司總部則逐步演變為後臺支持和服務體系,提升市場反饋速度。

關於數字化管理體系的建立,目前可行的辦法是像萬達和紅星美凱龍一樣自行研發企業管理體系,並與企業的實際運營進行無縫對接;此外,還可以與千米網、商派、金蝶等第三方企業服務提供商進行協同作業,借助其專業的企業管理工具,最終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佳的服務。

企業想要提升服務質量,最主要的是將客戶放在心上,最好的辦法就是充分接觸市場、捕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通過一線員工不斷的觀察和反饋找到運營中的不足,用日拱一卒的方式逐步改進服務水平,去贏得客戶和市場的認可。

寫在最後:仰望星空,不如腳踏實地

豬,飛上天了還是豬,不會因為風大就變成雄鷹。所以,忘掉那些無聊的吹噓,忘掉那些花哨的概念,忘掉華而不實的風口理論吧,別再被他們所迷惑。多低頭看看自己的產品,是否有改進的空間;多關註自己的運營和銷售團隊,是否能提升服務體驗。因為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互聯網時代下更好的生存下來,生命之花也才能在貧瘠的沙漠中嬌艷盛開。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溫二爺,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060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但不是那麽好做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8/158012.shtml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但不是那麽好做的
於斌於斌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但不是那麽好做的

沒有規模化帶來的盈利出路,那麽燒錢也只會加速生鮮電商生命力的流失,最終只能錢盡人散。

上周,水果電商品牌“果食幫”突然宣布正式關門歇業的消息再次震驚了生鮮電商行業。就在7月30日,半成品凈菜電商青年菜君因為傳拖欠員工工資而進入了破產清算程序。

今年的生鮮電商市場變得步履維艱起來,美味七七、愛鮮蜂、天天果園等品牌也是破產的破產、關店的關店。一場生鮮電商的死亡大潮似乎已經轟轟烈烈地到來,這讓看起來很美的生鮮電商不再顯得那樣美好。

冷鏈物流成本難以負荷,燒錢大戰又背沈重負擔

很多生鮮電商退出市場的原因都是由於資金鏈的崩潰,這充分說明了成本的不能承受之重。由於生鮮果蔬產品的特殊性,生鮮電商必須為之配備相應的冷鏈物流,然而冷鏈物流又有著“兩高一長”之痛,即設備投入高、運營成本高、回報周期長。

而據估算,一般水果的毛利潤在25%左右,而按照每單30元的配送成本,那麽每單必須超過150元才能盈利。也就是說,在冷鏈物流的高昂成本之下,生鮮電商如果無法實現規模經營必然會產生長期耗損直至退出死亡。

而作為互聯網經濟的一個細分市場,生鮮電商又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其他領域用燒錢搶用戶、占市場的弊端,這無疑又為企業增添了沈重的負擔。

燒錢模式比拼的就是資本力量,用瘋狂的補貼執行低價競爭策略、排擠競爭對手,達到用市場規模換來企業盈利的出路。然而外賣市場、網約車市場都能在短時間內瓜分市場、打擊傳統銷路,而生鮮電商既不可能消弱傳統生鮮經營模式,又很難在如此大的市場內形成瓜分或壟斷。沒有規模化帶來的盈利出路那麽燒錢也只會加速生鮮電商生命力的流失,最終只能錢盡人散。

上遊產品難以形成標準,用戶市場尚未開發成熟

除了日益加重的成本問題,生鮮電商還面臨著產品標準難以建立、用戶市場尚未完全成熟等根本性難題。食品行業專家朱丹蓬認為,國內電商並沒有做到上、中、下遊完整的商業模式,部分電商平臺主要集中在中、下遊發力,而忽略了上遊產品的重要性。

但是果蔬生鮮的品類眾多,消費者對產品包裝、口味等因素的關註點不一致,使得品牌企業很難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這種供應鏈上遊難以實現的標準化正是阻礙生鮮電商擴展市場的一大難題。

此外,我國消費者對生鮮果蔬等產品的購買仍然主要依靠線下實體店、社區營銷點等渠道,家庭中購買此類產品的成員也多是年長人群。因此生鮮電商雖然較多地吸引了CBD等區域的白領人群,但是無法保證他們長期頻繁購買的穩定性。

而這些年輕的購買群體又諳熟電商間低價競爭的策略,往往挑選低價平臺購買產品。一旦生鮮電商取消價格補貼,他們就會逃離平臺,因此根本無法建立有效的用戶粘性。而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還是由於用戶消費市場尚未完全成熟。

盈利模式仍未摸清,品牌發展前景不明

果食幫聯合創始人張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就表示,沒有找到能夠做大的健康的商業模式是果食幫選擇停業最重要的原因。這說明盈利模式沒有建立是導致眾多企業最終退場的根本原因。

據《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統計的數據,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實現盈利的只有1%,基本持平的有4%,有88%略虧,剩下7%則處於巨虧狀態。可見,虧損是生鮮電商行業的基本面,建立健康的盈利模式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難題。

而盈利模式不清的更深層原因是生鮮電商仍然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的處女地,各方對該領域電商發展的前景仍沒有清晰的認知。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白皮書》就指出,中國的生鮮電商還是一塊未經有效開墾的處女地,目前中國的生鮮電商滲透率僅1-2%。

由此也造成了目前品牌模式的同質化,而如天天果園的“門店+前置倉庫”模式和愛鮮蜂的“社區服務+物流配送”模式都基本宣告失敗了。未來的生鮮電商行業的盈利模式和品牌發展模式仍需要各方不斷的探索和努力。

行業資本由狂熱歸於理性,破而後立能否找出新路

從生鮮電商的發展趨勢來看,行業發展已經度過了2014年的瘋狂期,無論是資本力量還是品牌企業都已經從狂熱進入到了理性階段。

從數量上看,僅2015年就有14家生鮮電商就宣布下線,而今年以來這種關門退場的趨勢還在愈演愈烈,這背後顯露的是看不到盈利希望的資本力量選擇另尋投資高地。從業務上看,經歷陣痛的業內品牌正在收縮自己的戰線,如天天果園不但關閉了業績不佳的門店,而且推出了“閃電送”意圖向更多元化的產品銷售進軍。

果食幫在告別辭中說道:“生鮮行業異常殘酷,O2O補貼大戰、產品低價競爭……也許我們還是不夠努力,在效率上無法領先一步,更低估了生鮮行業的經營難度。”可見果食幫對行業現狀有著清晰而理性的認識,而它的垮掉說明生鮮電商已經進入到了行業的拐點。

生鮮電商不是那麽好做的,而能否破而後立建立健康的商業模式、能否痛定思痛突破行業發展的迷局仍然是一個充滿懸念的未知數。

生鮮電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63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但不是那麽好做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8/158012.shtml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但不是那麽好做的
於斌於斌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但不是那麽好做的

沒有規模化帶來的盈利出路,那麽燒錢也只會加速生鮮電商生命力的流失,最終只能錢盡人散。

上周,水果電商品牌“果食幫”突然宣布正式關門歇業的消息再次震驚了生鮮電商行業。就在7月30日,半成品凈菜電商青年菜君因為傳拖欠員工工資而進入了破產清算程序。

今年的生鮮電商市場變得步履維艱起來,美味七七、愛鮮蜂、天天果園等品牌也是破產的破產、關店的關店。一場生鮮電商的死亡大潮似乎已經轟轟烈烈地到來,這讓看起來很美的生鮮電商不再顯得那樣美好。

冷鏈物流成本難以負荷,燒錢大戰又背沈重負擔

很多生鮮電商退出市場的原因都是由於資金鏈的崩潰,這充分說明了成本的不能承受之重。由於生鮮果蔬產品的特殊性,生鮮電商必須為之配備相應的冷鏈物流,然而冷鏈物流又有著“兩高一長”之痛,即設備投入高、運營成本高、回報周期長。

而據估算,一般水果的毛利潤在25%左右,而按照每單30元的配送成本,那麽每單必須超過150元才能盈利。也就是說,在冷鏈物流的高昂成本之下,生鮮電商如果無法實現規模經營必然會產生長期耗損直至退出死亡。

而作為互聯網經濟的一個細分市場,生鮮電商又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其他領域用燒錢搶用戶、占市場的弊端,這無疑又為企業增添了沈重的負擔。

燒錢模式比拼的就是資本力量,用瘋狂的補貼執行低價競爭策略、排擠競爭對手,達到用市場規模換來企業盈利的出路。然而外賣市場、網約車市場都能在短時間內瓜分市場、打擊傳統銷路,而生鮮電商既不可能消弱傳統生鮮經營模式,又很難在如此大的市場內形成瓜分或壟斷。沒有規模化帶來的盈利出路那麽燒錢也只會加速生鮮電商生命力的流失,最終只能錢盡人散。

上遊產品難以形成標準,用戶市場尚未開發成熟

除了日益加重的成本問題,生鮮電商還面臨著產品標準難以建立、用戶市場尚未完全成熟等根本性難題。食品行業專家朱丹蓬認為,國內電商並沒有做到上、中、下遊完整的商業模式,部分電商平臺主要集中在中、下遊發力,而忽略了上遊產品的重要性。

但是果蔬生鮮的品類眾多,消費者對產品包裝、口味等因素的關註點不一致,使得品牌企業很難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這種供應鏈上遊難以實現的標準化正是阻礙生鮮電商擴展市場的一大難題。

此外,我國消費者對生鮮果蔬等產品的購買仍然主要依靠線下實體店、社區營銷點等渠道,家庭中購買此類產品的成員也多是年長人群。因此生鮮電商雖然較多地吸引了CBD等區域的白領人群,但是無法保證他們長期頻繁購買的穩定性。

而這些年輕的購買群體又諳熟電商間低價競爭的策略,往往挑選低價平臺購買產品。一旦生鮮電商取消價格補貼,他們就會逃離平臺,因此根本無法建立有效的用戶粘性。而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還是由於用戶消費市場尚未完全成熟。

盈利模式仍未摸清,品牌發展前景不明

果食幫聯合創始人張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就表示,沒有找到能夠做大的健康的商業模式是果食幫選擇停業最重要的原因。這說明盈利模式沒有建立是導致眾多企業最終退場的根本原因。

據《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統計的數據,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實現盈利的只有1%,基本持平的有4%,有88%略虧,剩下7%則處於巨虧狀態。可見,虧損是生鮮電商行業的基本面,建立健康的盈利模式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難題。

而盈利模式不清的更深層原因是生鮮電商仍然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的處女地,各方對該領域電商發展的前景仍沒有清晰的認知。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白皮書》就指出,中國的生鮮電商還是一塊未經有效開墾的處女地,目前中國的生鮮電商滲透率僅1-2%。

由此也造成了目前品牌模式的同質化,而如天天果園的“門店+前置倉庫”模式和愛鮮蜂的“社區服務+物流配送”模式都基本宣告失敗了。未來的生鮮電商行業的盈利模式和品牌發展模式仍需要各方不斷的探索和努力。

行業資本由狂熱歸於理性,破而後立能否找出新路

從生鮮電商的發展趨勢來看,行業發展已經度過了2014年的瘋狂期,無論是資本力量還是品牌企業都已經從狂熱進入到了理性階段。

從數量上看,僅2015年就有14家生鮮電商就宣布下線,而今年以來這種關門退場的趨勢還在愈演愈烈,這背後顯露的是看不到盈利希望的資本力量選擇另尋投資高地。從業務上看,經歷陣痛的業內品牌正在收縮自己的戰線,如天天果園不但關閉了業績不佳的門店,而且推出了“閃電送”意圖向更多元化的產品銷售進軍。

果食幫在告別辭中說道:“生鮮行業異常殘酷,O2O補貼大戰、產品低價競爭……也許我們還是不夠努力,在效率上無法領先一步,更低估了生鮮行業的經營難度。”可見果食幫對行業現狀有著清晰而理性的認識,而它的垮掉說明生鮮電商已經進入到了行業的拐點。

生鮮電商不是那麽好做的,而能否破而後立建立健康的商業模式、能否痛定思痛突破行業發展的迷局仍然是一個充滿懸念的未知數。

生鮮電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61

和30年前相比,這波“VR元年”看起來更加樂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08/158626.shtml

和30年前相比,這波“VR元年”看起來更加樂觀
AlterAlter

和30年前相比,這波“VR元年”看起來更加樂觀

即便這仍舊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這波“VR元年”顯得更加真實。

從莫頓·海利希構造出第一套虛擬現實系統至今,有關“VR元年”的論調已經出現了三輪。一輪又一輪的火爆與沈寂鑄就了VR漫長的發展史,而當媒體紛紛將2016年譽之為“VR元年”的時候,有關VR的未來也引發了新一輪的非議。

VR歷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出現在60年代,正式走出科幻小說在現實社會中有了實物的雛形,並引發了軍方和民間科學家的探索熱情。VR的2.0時代出現在80年代,這時的VR走出了實驗室並被推向市場,熱衷於VR的創業者拉尼爾也被稱之為“VR之父”。在這個邏輯下,2016年理所應當的成了VR的第三波浪潮。

由此便不難理解外界對VR前景的質疑,畢竟如今的VR設備並沒有徹底脫離80年代的形態,甚至連商業化的模式和突圍領域都相差無幾。現階段的VR究竟是爆發的初始期還是發展歷程中的又一個階段,沒有人能夠給出準確的答案,至少對比30年前來看,情況要更加的樂觀。

首先,硬件層面的技術積累令人興奮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移動電話誕生於1983年,重量高達兩磅,且耗費了摩托羅拉10余年的研發。而今天智能手機的質量普遍在200g以內,且在功能、續航、便捷性等方面已經不能和30年前的產品同日而語。VR設備又何嘗不是如此。

30年前最著名的VR公司莫過於傑倫·拉尼爾打造的VPL,尤其是VPL為VR頭盔推出了配套的追蹤手套,極大地提升了人機交互的體驗。按照當時較為出名的VR產品Atari VR所公布的參數,20度的視野寬度和30HZ的刷新頻率,已經被今天流行的VR眼鏡甩了不知道幾條街。即便是任天堂在1995年推出的Virtual Boy,搭配了一顆32位20MHZ的處理器,384 × 224 分辨率的顯示屏,以及高達750的重量。如果按照今天的標準來看,處理器的延時問題簡直難以忍受,且分辨率和可視角度也是糟糕至極,就重量來說,完全是一把戴在頭上隨時可能喪命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2012年Oculus Rift登陸Kickstarter進行眾籌,首輪融資就達到了驚人的1600萬元。兩年後Facebook斥資20億美元將Oculus收入囊中,再加上HTC、索尼等大大小小的入局者,VR的第三類浪潮越發的洶湧。單就HTC Vive消費者版來看,單眼1200*1080的分辨率、90fps的刷新率、20余款交互傳感器等等,同Virtual Boy相比已然進入了VR的黃金時代。

不得不承認,在處理技術、顯示技術、傳感技術、材料等基礎技術方面,較於80年代已經有了質的改變。特別是VR的核心技術中,捕捉、重現、反饋、合成、感知這五大技術的積累完全可以滿足聽覺和視覺的需要。且相比於30年前,從VR眼鏡到一體機再到PC類設備,產品種類、易用性和售價早已符合了在消費級市場爆發的條件,這無疑是件讓人興奮的事。

其次,VR在內容方面有了更多的場景

30年前國內的很多家庭還在使用黑白電視,即便是美國也處於顯像管成像的時代。硬件上的局限性無疑束縛了人類對VR應用場景的想象空間,更重要的是,這個層面的進步對推動VR的爆發尤為重要。

VR最早的應用場景是NASA用來幫助宇航員增強太空工作的臨場感,顯然這個理由並不足以打動消費者。隨後遊戲和娛樂瞄準了VR,但直到90年代才展現出繁榮的跡象,比如說199年VR電影《剪草人》的上映,在當時的大眾市場引發了一個小高潮,並直接促進街機遊戲VR的短暫繁榮。接下來的幾年里,《披露》、《捍衛機密》、《X檔案》、《睜開你的雙眼》、《少數派報告》等都或多或少帶有VR的橋段。只不過,真正的VR電影和VR遊戲幾近於無。

回到現在來看,視頻、遊戲、圖片、廣告等已經成為VR內容的主流,盡管優秀的VR電影還尚未出現,卻也有不少好萊塢大片樂意制造一款VR版本的電影宣傳片。細究VR市場的參與者來看,既有Oculus為代表的創業者,也有HTC為代表的手機廠商,以及索尼等遊戲廠商,和不為人關註的硬件設備生產商,比如為Oculus提供鏡頭的歌爾聲學、涉及眼球追蹤技術的歐菲光等等。這些廠商的加入,一方面使VR徹底走出實驗室,成為一個被商業化的市場;另一方面內容創業者看到了信心,各類工作室和影視公司躍躍欲試,無疑將加速VR內容的發展和繁榮。

此外,VR在近30年的沈寂期中,不只是理論的完善和技術的醞釀,人們對於VR的認識已經從下一代顯示設備轉向新一代計算平臺。也就是說,VR有可能成為PC、手機之後的又一代計算平臺,這就不難理解一些公司在VR領域進行平臺式布局的野心。當然,如果VR會成為新一代計算平臺,也就意味著擁有更豐富的應用場景,諸如醫療、教育、健康、旅遊、社交等等都有可能被VR所顛覆,這些恰是上一個“VR”元年所不曾提到的,也是現階段智能手機所追逐的。

再次,現階段的資本更有利於VR成長

矽谷的繁榮和資本的活躍不無關系,喬布斯創業時的投資者剛剛崛起,那時的中國更是沒有風投的概念。可在30年後,眾籌、天使投資、VC、PE等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已經相當普遍,並在影響VR的走向。

剝離技術和內容層面的因素,80年代的VR繁榮更多的是有軍方背景的研究院,任天堂、Hasbro等巨頭,波音、世嘉等為了特定目的的研究者,鮮有拉尼爾等能夠載入史冊的創業者。這個資本市場的成熟度以及對VR的態度不無關系,而在今天又是怎麽樣的局面?

對於資本的態度,不同媒體各據一詞。有媒體報道稱創投市場開始看衰VR市場,並以VR公司Magic Leap 7.94億美元的C輪融資和今年7200美元的D輪融資作為“證詞”。看好VR的媒體同樣存在,以FellowData的數據為例,自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金買下Oculus之後,無論是融資數量還是融資額度都在逐年上升。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媒體報道和統計數據都有其片面性,但VR市場融資的頻率和數額的增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很多人抱怨廉價的VR眼鏡充斥著市場,VR內容多粗制濫造,而眩暈感、延時等仍然影響著用戶體驗。或許這些問題恰是資本不看好VR的外在因素,所幸的是在這些“負面”之外,投資者看到了更大的價值。至少暴風魔鏡、樂相科技、蘭亭數字等公司在技術和內容不占優的情況下依然走紅,足見現階段資本的真實態度,且恰恰是有利於VR市場進一步成長的。 

結語

號稱“VR之父”的拉尼爾在媒體采訪中對虛擬現實的回潮表示樂觀,並認為目前技術突破的時機已近成熟。即便這仍舊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既有3D、全息等悄無聲息的先驅,又有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資本層面的競爭對手,和30年前相比,這波“VR元年”顯得更加真實。

 

VR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153

十年前,巴菲特设立了一个赌局,看起来妥妥地赢了

http://www.xcf.cn/jrdd/201709/t20170901_781215.htm

如果说过去几年流入被动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业绩不佳的主动基金,那么剩下来的都是我们可以称之为好基金的主动基金。

作者:艾特拉克特·穆尼

本文刊发于《新财富》杂志2017年9月号

原标题为《主动式管理卷土重来》

巴菲特曾在2014年透露,他曾经向妻子建议,在他去世后,她应该投资低成本的指数基金,而不是劳心费神地与精选个股的投资经理打交道。这番话似乎为主动式资产管理作了盖棺定论。

在写给股东的一封信中,以精选个股闻名于世的巴菲特甚至表示,主动式管理很少有值得投资的。他说:“相比于绝大多数托付给高收费管理人的投资者——无论是养老基金、机构还是个人,投资于指数基金这一策略的投资者长期收益都将优于他们。”

此后几年中,试图击败市场的基金经理们迅速失宠,让位给跟踪指数的低成本基金,因为失望的投资者出于对收费过高和业绩不佳的担忧避开了精选个股的策略。

数据提供商晨星(Morningstar)的统计显示,在2016年,相比于主动式管理的基金,被动式共同基金所管理资产的增速快了4.5倍,达到了6.7万亿美元。

在这一背景下,评级机构穆迪在2月份预测,在美国,被动式管理的基金最迟在2024年将赶上主动式基金,占据市场半壁江山——如今它们的份额是28.5%。但在穆迪作出预测后的几个月中,主动管理基金行业似乎扭转了颓势,缩小了与被动管理行业快速增长的差距。在截至2017年6月末的半年中,被动型基金吸引的新增资金是主动型基金的1.4倍,达到5900亿美元;主动型基金吸纳的资金为3690亿美元。

根据晨星的数据,这与2016年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被动型基金吸引的新资金比主动型基金多出了5.1倍。

主动型基金开始反攻

晨星被动策略研究副总监约瑟·加西亚-萨拉特(JoseGarcia-Zarate)说:“主动基金似乎正逐步加大反攻力度,在美国尤其如此。”

问题是,主动基金能否保持这种势头?

摩根资产管理公司欧洲、中东和非洲的首席执行官麦克·奥布莱恩(Mike O'Brien)认为,未来几年,主动式基金取得成功并吸引新资金的条件已经成熟。摩根资产管理是摩根大通银行旗下的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到1.87万亿美元。

“在金融危机后,客户用脚投票,主动管理基金业遭遇了很大的冲击。整个行业都曾面临挑战,”奥布莱恩说,“但现在主动式管理应会跑赢大市。”

在奥布莱恩看来,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牛市中,主动基金艰难战胜了指数。不过,他表示,随着市场对于股市(特别是美国股市)能否继续上涨的疑问日益加大,主动基金将有机会发掘出最好的公司并展示他们的投资技能。

瑞士Syz银行旗下Syz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卡蒂亚·库德雷(Katia Coudray)认为,被动管理基金的成功是由2009年初以来的牛市上涨推动的,其公司管理的资产达161亿美元。

“对投资者来说,不幸的是,股票市场不会永远直线上升,我们会看到行情反复,从而影响指数的表现,”她说。

精品基金公司Orbis Investments UK负责人丹·布洛克勒班克(Dan Brocklebank)补充说:“如果未来三到五年内出现熊市,被动基金将全面下滑,但至少有一部分主动基金能更好地渡过这段时期。”

主动式债券基金受青睐

主动基金行业今年也受到资金强劲流入固定收益产品的帮助。在2017年上半年,主动式管理的债券基金吸引了大部分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的资金,吸引了多达2920亿美元,被动债券基金则为1450亿美元。

2016年,被动管理的固定收益基金吸引了1196亿美元,而主动式管理的债券共同基金则吸引了1800亿美元。

奥布莱恩表示,随着各国央行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一些投资者希望固定收益投资组合能得到主动式管理。

加西亚-萨拉特说:“在固定收益方面,主动基金仍有一定的优势。与股票相比,固定收益是主动基金更容易证明其工作能力的一个领域。”

还有迹象表明,相比以前,如今的财务顾问们将资金从主动基金向被动基金转移的规模已经下降了。

根据瑞士信贷银行对33个财务顾问的调查,财务顾问新客户的资金中,48%为主动基金,42%为被动基金,10%为另类基金。

瑞信分析师指出:“除非新资金在未来6个月内大幅向被动基金倾斜,否则我们会认为,这是又一个迹象,表明在2018年的美国,主动基金向被动基金的转换将可能放缓。”

加西亚-萨拉特说,近几年来,已有“数量庞大的资金”从简单的主动管理基金转向被动基金,这可能也对未来指数基金规模的增长放缓有所影响。

“被动基金的增长肯定是由低成本驱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主动基金都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所以,如果说过去几年流入被动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业绩不佳的主动基金,那么如今日益明显的是,剩下来的都是我们可以称之为好基金的主动基金,投资者愿意向它们支付管理费用。”

大势待定:被动管理终将胜出?

穆迪分析师史蒂芬?杜(Stephen Tu)表示,尽管主动基金行业今年出现复苏迹象,但总体前景仍然没变:主动式管理正在败给被动式管理。

“被动基金比主动基金吸引了更多新资金,这其中的差额会时小时大,但总体而言,我们认为,这个差额将始终存在。”

“这个差额将持续扩大,最终被动基金的规模将超过主动基金的水平,”史蒂芬?杜说。

加西亚-萨拉特也认为,被动基金业的快速增长不太可能很快结束。

“被动基金行业已经极具创新性,因此我预计,未来几年,被动基金业的产品开发将产生许多成果,在非传统金融产品方面将尤为如此。”

“这将继续为投资基金业中的主动管理基金带来挑战,”他说。

主动基金可能也很难摆脱如下的形象:收费高昂,业绩却令人失望。

研究发现,主动基金未能跑赢其基准指数,而且监管机构也表示担忧,认为主动基金管理人收取高昂费用,但基金表现却甚少优于指数追踪型基金。

十年前,巴菲特对一个低成本的标普500指数基金投资50万美元,赌它将在十年内带来优于一个对冲基金组合的回报——看起来,今年他可以轻松赢下这一局。

身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首席执行官,巴菲特在今年致投资者的信中表示,他正考虑主动投资事宜,但“问题在于,绝大多数企图超越市场的基金经理都将失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