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價值投資與人性弱點 閒看花

http://xueqiu.com/1456239271/23240126
選自 millionaire
茅台,在價值投資者罕見地引起了眾多分歧,梁軍儒認為因為未來兩三年茅台的不確定性和目前階段性高估(因為業績下滑導致的PE升高),決定拋售茅台買入銀行股,如果站在巴式投資的角度,但我個人完全不認同這種做法,首先,我們應該站在實業角度看茅台,茅台的核心競爭力並沒有下降,其次,我們的眼光應該更遠大,兩三年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期限。這可能是價值投資的其他表現形式,但絕對不是巴式投資,如果是巴老,絕對不可能因為兩三年的不景氣而拋售有經濟特權的優質企業。

我們經常因為對股價過分關注而迷失了方向,對股價一個勁的往下掉,我們的思緒就會變得凌亂,將利空放大,把很多不相關因素考慮進去,然後我們就會把符合自己感性認識的操作用理性的理論來解釋,迎合部分跟自己相同傾向操作的名家,然後作出符合我們自己預期的操作,比如說,在當前股價不停下滑的背景下,我們可以毫無依據認為茅台的業績應該要降一半,推導出茅台的PE要回到30倍以上,套用巴菲特理論過度高估可以賣出的操作和梁軍儒階段性高估操作,我們小手一方,心裡就輕鬆了,看著股價進一步下滑,還有甜甜的滋味。但其實,茅台業績真的要降一半嗎?持續的時間要5年10年嗎?即使PE回到30倍,算是過度高估嗎?梁先生的操作用在你自己身上,你本身有獨立思考嗎?理性客觀地看問題,這些有可能都是我們浮想聯翩的結果,全都是違反價值投資原則的思想,我們有時候只是中了人性弱點的計。借用但斌的話,知與行--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對於股價的態度,我目前是平時三幾天百度新聞搜索一下持股公司的新聞,新聞類的消息一般都不會帶上股價,偶爾對公司有影響的大消息會透露股價信息,但我不會刻意瞭解股價,持股公司的股價有一段時間沒有瞭解了。雖然偶爾會迫切想知道(廣東人叫發錢寒),但理智思維大多能戰勝感性認知。

股價其實並沒有意義,它只不過是市場先生無聊的舉牌,企業在某一個時間段價值是確定的,恆定的,我們持有的始終只有企業價值部分,簡單說,云南白藥,70塊錢左右就是白藥的價值中樞,去年49塊的時候掃貨,我也認為我持有的白藥是70塊的,現在好像白藥在73塊以上了,我也只認70塊的白藥(不是裝B,因為壓制自己知道股價,現在多少錢確實不知道)。

懂價值投資的人最終注定是要財務自由的,但實際上自以為懂的人多(可能也要算上我自己),真懂的人少之又少,確定財務自由的決定性因素並不是你現在擁有多少錢,也不取決於這兩年的投資收益率,而取決於是長期收益率,比如,即使10%收益率,堅持25年,我們仍然能把財富翻成10倍。而長期收益率我們並不是要做到收益最大化(比如出白藥換銀行),而是長期穩定盈利,我寧願要穩定的確定的10%,不要短期波動的不確定的50%。所以,目前股價持股茅台10年,你告訴我只能穩定10%收益,我表示滿意,但你讓我持股銀行,這兩年翻倍,但3年後不知道地方債和房地產的影響有多深,我認為這種遊戲不是我能玩的,我只能用腳投票,茅台的穩定性和確定性遠比銀行高。

我們經常要分清楚什麼是我們需要的,什麼是對我們不重要的。比如說,我們知道自己的生活很重要,我對生活舒適定義為寧靜舒適,即使像華爾街那種躁狂,像炒股大賽那種緊盯著屏幕過日子能實現更多的財富,我也不會選擇這種令人神經病的工作,既然注定了財務自由就沒有必要為多餘的財富操心。我們並不貪心,永遠只追求合理的回報,如果風險很高,即使能賺大錢也不能使我的眼球稍微動一下。價值投資者最後實現的巨額財富好像並不是主動爭取的,好像是上天為獎勵我們足夠努力但不貪心而送給我們的禮物。

一下子分享不完的,以後有時間繼續討論。個人認為我自己此前對茅台的態度充分體現了這種質樸的思維,雖然是炒冷飯,我想還很多博友沒來得及看這篇博文,下面再複製一下讓大家分享:
 政府的厲行節約,三公消費的大幅削減成了茅台的致命傷,梁軍儒明確表態基於考慮未來兩三年茅台的不確定性和成長性大幅放緩可能,同時考慮有更好的投資標的,已經空倉茅台。梁老師和李劍老師的觀點是一致的,只有擠掉三公消費和大型國企的泡沫,商務消費和個人消費上來,才是投資茅台的最好時候,目前有很多不確定性。林園是持有(但不增持不減持);但斌、林勁峰是重倉並先後增持;段永平是初步建倉後的輕倉狀態。上述是各大師級對茅台的態度或者實際操作。

梁軍儒先生作為我最早接觸的老師,我認為他的觀點是對的,事實上,我們都看到,茅台正在面臨危機,前所未有的中期的危機,按梁先生的推算,政務消費佔茅台30%-40%,兩三年後民間消費才能彌補,仔細看過梁先生上述博文的可以看出,梁軍儒是對茅台有政府消費長期跟蹤,而且通過各種努力,獲得較為完整的有一定可信性的數據,也有經得住推敲的結論,我對梁先生的態度和能力表示佩服,但最終賣出的操作我並不認同。

如果巴菲特也持有茅台,我相信:  巴菲特絕對不會賣出茅台

個人認為,巴菲特投資思想的精髓(以前有文章寫過了)不在於長期持股,能力圈,甚至安全邊際等等,巴菲特理論的精髓在於以經營者的思維做生意,他思想裡面一點買股票做投資的想法都沒有,如何獲取超額收益的思想沒有,評估行業景氣不景氣的思想沒有,什麼時候嚴重高估賣出的更沒有,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生意人,忠誠於自己的事業,絕對不會因為事業面臨兩三年的困境而把珍貴的收藏的事業賣出。下面容許我轉載一段巴老巴菲特的信的內容。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1984)

(喜詩糖果) 我們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我們在實際售出的糖果磅數停滯不前,事實上這是這個行業普遍遇到的困難,只是過去我們的表現明顯優於同業,不過現在卻一樣慘。過去四年來我們平均每家分店賣出的糖果數事實上無多大變化,儘管分店數有所增加(而銷售費用有同樣增加),當然營業額因我們大幅調漲售價而增加許多,但我們認為衡量一家店經營績效的標準在於每家分店賣出糖果磅數而非銷售額,1983年平均一家店的銷售量減少了0.8%,不過這已是1979年來較好的表現了,累計的降幅約達8%,集體訂購量(約佔整體銷售的25%)在經過1970年代成長高峰後已停滯不前。

(保險業務)  如同去年我們所揭示的原因,我們認為1983年的慘況仍將持續好幾個年頭,不過並不表示情況不會好轉,事實上一定會,只是要未來幾年的平均Combined Ratio明顯低於前幾年的水準將不太可能,基於
對通貨膨脹的預期,除非保費收入每年以超過10%成長,否則損失比率將很難壓到比現在的水準還低。
 我們自己的Combined Ratio是121(低於100則是不利 millionaire注),由於最近Mike Goldberg以接手負責保險事業的經營,所以這個燙手山竽交給他來解決,要比本人親自處理要來得好得多了,然而不幸的是,保險這行業前置期很長,雖然企業政策與人員可隨時改進,但其效果卻須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顯現,(事實上我們就靠這點在投資GEICO上,賺了很多錢,我們可以在公司營運效益真正顯現之前,先一步預期),所以目前的窘境事實上是我兩三年前直接負責營運時所捅下的僂子。

 A我確實為巴菲特的高瞻遠矚所折服,像李嘉誠講的一樣,我們需要更遠大的目光,李嘉誠把他自己成功的秘訣歸結為「常人總在思考目前的問題,而我總在思考10年後事情會變成怎樣」,如果用兩三年的視角看,梁先生的立論很有力,但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我們看到5年後,我相信,茅台順利度過危機獲得長遠的發展是大概率事件(前面已經有博文詳細論述了),我們目前的危機其實是機遇,茅台轉型的機遇,這是長遠來講始終必須面對的。

 B優秀是有慣性的,特別是茅台擁有強大商譽和龐大的現金儲備的基礎上,商業和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什麼時候才能看清楚茅台業績的轉折點成為不可能的事,只要長遠來看茅台繼續有可能成為偉大的公司,目前困難導致股價的中期下滑在10年之後可能僅僅是一個調整的小低谷,中期投資者可能錯失良機。

 C對於我本身來講,建立紮實的企業觀,擁有大股東、首席執行官視角比賺錢重要;堅守能力圈,不貪不應該獲得的收益比短期賺錢重要;建議長期穩定盈利體系的建立比短期賺錢重要。價值投資時一種信念,我不會用我需要的珍貴的東西(價值投資思想等種種)去換取我不需要的東西(比如說多餘的錢)。

 D更實際一點的,我沒有找到我能理解的更優秀的投資標的,擁有強大壁壘的事業盈利更穩定,我目前還沒找到比茅台壁壘更深的替代品,個人認為,從長遠看來,國內市場不一定就能找到比茅台更優秀的投資標的。即使被大眾公認的便宜且有持續成長能力銀行業,經過深入研究探討,我並不認為在我能力圈範圍內,我認同一句話,銀行除了風險,剩下的都是利潤,但是風險是什麼,地方債展期?房地產泡沫破裂?鐵道部巨額貸款不良資產?經常聽到的行長為謀私利放貸?,我確實搞不清楚中國的銀行業風險控制是怎麼做的,一旦發生風險,銀行資產是否能抵禦,這條算術我確實不會算,所以我只能選擇放棄。

 說得太多了,獨立思考最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94

安全邊際的本質——張東偉 閒看花

http://xueqiu.com/1456239271/25838513
「安全邊際」可謂是投資的核心原則。但很多人想到「安全邊際」,就是想著市盈率、市淨率要如何的低。但市場早已證明,低市盈率並不代表投資必定「安全」。

  對這個問題,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芒格說過一句看似簡單很富哲理的話:我知道可能在死在哪裡,那我儘量少去那些地方。想知道如何找到安全邊際,只要搞清楚一個股票何時最容易高估就好辦了。

  一家公司的經營,大都要經歷兩個階段:一個是價值擴張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要麼公司的權益收益率不但具有超額收益且持續上升,要麼公司的超額權益收益率可以在更大的資本上實現。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有個限度。這是市場有限及競爭的必然結局。於是,公司遲早要進入另一個經營階段——價值保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之前公司通過以往的經營積累已經保持了一定的業務優勢,績效顯著,企業當然試圖保持這種優勢,但是不同的公司結局是不同的:少數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將繼續保持超額收益,但卻難以將收益繼續擴大,留存的收益要麼變成現金變為低效資產,要麼分紅派息。而大多數的企業,缺乏穩固競爭優勢(即所謂護城河),平均而言,長期看頂多能獲得與資本成本一致的收益率,而很多這類企業必然步入衰退。

  由此可見,對投資人而言,如果清楚一家企業上述的經營過程,恐怕沒有人願意在其「價值維持階段」去投資,或者如果願意,那麼其期望值最多也就是「債券型」的——至少不要指望這類投資能獲得兩位數字的年均回報率。於是,證券市場必然對之作出「高效「或提前的反映:給與這類公司非常低的市盈率或市淨率,使之僅具有債券的收益率。

  因此,那些已步入價值擴張中、末段的公司,這時其經營業務看起來很繁榮,都具有很好的收益率,最易為廣大投資人接受,但是,真正懂價值的精明投資人卻已意識到公司經營的輝煌階段已步入中、末期因而不會接受其正常的溢價,因而這類股票往往具有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市盈率。詳細的計算可表明,即使這類公司未來收益率能維持,其公允的溢價也應比市場平均水平低。但看似很低的市盈率,卻容易吸引了很多很「價值」的投資人,其實,這正是典型的價值「陷阱」——高估最容易發生的時候!

  當然,市場上出現低市盈率並非都是如此而來。但在一個經濟經過繁榮後步入調整後的時期,可以說低市盈率主要就是這麼來的。2007年後,中國經濟結束了自2003年開始的多年來以重資本投資而來的經濟繁榮期,以此背景而取得超額收益的公司從2009年開始,實際上已經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價值保持階段」,即使很多這類公司帳面利潤還在增長,但一點也不改這種經濟的必然趨勢,這是不以投資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價值規律的必然結果。還停留在2003-2007年投資盛宴思維(所謂的「大藍籌」)的投資人,不得不面對這幾年市場的殘酷現實。

  相反,這個時期的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之中,經濟結構調整使得很多之前從未繁榮過的細分的子行業出現了新的景氣,研究表明,這類行業的公司很多集中在中小企業之中——它們就像2003年時的「五朵金花」,市場賦予這類股看起來較高的溢價,其實並不為過。如果願意可以計算一下,按照正常收益率折現,03年時的那些景氣行業的股票,那時即使40、50倍PE也算公允(但是,那時這類股票哪有這麼高的PE呢?因此才有了後面06-07年的大牛市)。

  所以,安全邊際問題,很多時候並非在於計算所謂的市盈率的高低等,首要的,是識別公司經營處於什麼階段。不同經營階段的公司,其公允的溢價應有極大的不同。重要的是要記住,市場在任何時候都沒有能力去高估一個深具內在競爭優勢,但價值擴張僅處初期的公司——即使在大牛市的頂端,比如97年牛市頂峰時期的云白藥、萬科,或者07年牛市頂峰時的天士力。但最容易高估的就是看起來市盈率很低,但其經營本質不過是借行業景氣而輝煌,且已持續了多年的公司——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經營已處於價值擴張中末段的公司。明白了這點,可以說才真正明白「安全邊際」的本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959

用VC的方式去投資股票——我的2013投資總結 閒看花

http://xueqiu.com/1456239271/26902649
知道用這樣的標題很有爭議性,但社會需要和諧,而投資有爭議恐怕不是壞事,畢竟沒有爭議、沒有分歧哪來的交易?股市從來就不是和諧社會哈。[俏皮]

按照雪球投資總結模板所示,好像應該先報一下投資成績——今年9月份以前,一直同時做A股和美股兩個市場,9月初清空A股,只做美股了。單純算美股部分,今年的收益是131%(12年是25%);但A股部分是虧損的,並到美股後雖有所增長,但拖了後腿,使得最終總回報是72%。只關心數字的童鞋,可以閃了[跪了]

不得不說,在標普指數大漲29.6%創下自1997年之後的最大年度漲幅的大背景下,取得這一業績運氣是主要的,是不可持續的。要說自己有一點貢獻,那麼恐怕就是在9月初清空A股,把全部資金集中到了美股,這可能算作最簡單的一種資產配置吧。但是好像前兩天哪裡看到有研究,說是投資業績的93%是來自資產配置」[俏皮]。當然在盈利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們通常更願意相信主要是自己選股選時的能力使然。前兩天看到一句話挺好玩,說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如果你不在其中,那麼它就是泡沫;如果你在其中,那麼它就是牛市。」[大笑]

雖然會被他人看作是隨著池塘水上漲而浮起的鴨子,或者說是被風吹起的豬——恐怕也真的是[滴汗],但有這樣的收益總不是壞事,特別是這樣的收益加上去年的收益,已經將我在07-11年投資摸索期的學費彌補了回來,甚至還超越了很多。[跪了]

拋開收益,13年對一些投資理念有了的新的心得體會闡述如下,估計會爭議很多,但我不想說服誰,因為我知道投資理念這種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正確的,也許大家都對,只要是合適自己的,能靠著長久發財的,就好!下面主要是記錄給自己以後回頭看。

價值投資和A股:

到了年底這幾個月我終於不再聲稱自己是價值投資了[摊手]。因為,投資前面的「價值」二字本來就是多餘的。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我發現我對投資的理解似乎和很多「價值投資者」對價值投資的理解漸行漸遠,乃至大相逕庭了,很多時候大家用的是一個詞,但說的完全是相反的理解,所以我從此不在混用價值投資這個標籤了[滴汗]。不要誤會,我對價值投資充滿敬意。我認為其重要理念如安全邊際、護城河、能力圈、對公司治理、管理層的考量等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也是對其他各類型的投資方法具有指導借鑑作用的。然而,如果你真正理解並嚴格遵循價值投資的這些理念,你就會發現A股是適用但不適合價值投資的地方!原因如下:

1.     A股的中小投資者面對的投資環境極其惡劣:具有重大缺陷的規章制度、看得見的行政手的無預期的頻頻干預、對違法行為的監管懲治無力,繼而造成對各種暗箱黑幕行為的事實上的縱容和鼓勵(好人都有變壞的動力)。。。。(此處省略500字),吳老曾有賭場論,我認為則連賭場不如,因為賭場裡面不能看你的底牌吧?或者至少不能邊打邊修改遊戲規則吧?但在A股,這些行為並不罕見。2013年甚至出現了個人投資者因採用公開信息質疑上市公司而被跨省的事件[不说了]。。。

2.     A股的公司治理問題嚴重。很多企業壓根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其領導人根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他們當然不會甚至即使主觀願意但客觀無力把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放在應有的地位上來考量、尊重和保護。看到雪球上有很多「價值」投資者樂此不疲的對這樣的「企業」進行種種財務、經營的分析,這不是緣木求魚嗎?!真是哀嘆其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其投資的長久杯具是必然的。

3.     A股市場較為封閉,數以億計的股民需求面對著有限的供給,造成了A股在絕大多數時候是高估的堰塞湖。

。。。。。。

就上面幾個不完全的原因來看,一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我是說,那種對安全邊際、能力圈、公司治理、管理層的考量有著嚴格甚至苛刻的標準的投資者在A股可能大多時候都無法找到足夠的合適的標的,在這種情況下,能說A股適合做價值投資嗎?!如果還不明白,那麼請看看中國最有名的一些價值投資基金經理們在A股多年下來的投資成績吧(我就不點名了,地球人都知道)。當然,雪球上的「價值」投資者們可能會認為自己的水平是遠超他們之上的[大笑]

總之,我認為,從價值投資的角度講,A股是貧瘠的荒漠(我還說過是垃圾堆),注定是學藝不精對價值投資理解一知半解的偽價值投資者的墓地,而真價值投資者可能不會賠死但很可能會被餓的營養不良。用一位球友總結我前兩天說的一些話來說就是:在A股,偽價值幹著大概率的挖墳工作,真價值幹著低概率的尋找沙漠之花的工作。當然,我願意相信雖然概率極低,但是還是有真價值投資者在A股找到了他的沙漠之花或者說在垃圾堆中翻到了金子,如果你找到了,恭喜你!

我發現,很多皈依價值投資的人們把價值投資當做是唯一正確的投資方法,而把一切其他投資方法都BS為投機,至少曾經的我是這麼認為的,但今年以來我意識到投資方法有多種,價值投資只是其中靠譜的一種,無論什麼方法,無論在哪個市場,只要你能找到使你的投資業績多年達到自己滿意的回報率就好,不必非要給自己貼上價值投資標籤的,或者,至少也不要動不動就站在道德高地上憑著莫名的優越感指責其他方法都是投機。我認為,如果一個投資者不能在一個市場上連續多年達到自己滿意的回報率,一定是他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市場的問題!價值投資絕不應是虧損的遮羞布!連年虧損還說自己是價值投資,似乎越套越光榮,那是對價值投資的侮辱!不過不要誤會,我雖然認為從價值投資的角度講,A股是貧瘠的荒漠、是垃圾堆,但是如果你有自己的方法在A股上多年賺到自己滿意的回報率,那麼A股對於你就是沃土,就是良田。

根據自己的情況,選對了市場,就是選對了起跑線!


估值和PE:


估值可能是投資中最重要,但也是難度最大的了。我認為價值投資最重要的一句話,沒有之一,那就是,投資就是投企業的未來現金流折現。看到了嗎?這裡面有提到PE了嗎?這句話重點是未來,而PE和其他眾多指標一樣,反映的只是後視鏡看到的東西。PE作為對股市整體估值的衡量或者構建一個低估值的組合,具有較大的參考意義,而對個股而言,意義則小的多,那種只看PE炒股的人,真的就是輸在起跑線上了。不再展開了。

市值、行業和週期:

經典的價值投資理論裡面,好像沒有強調過市值這個概念,但我今年的開竅的一點就是會參考市值和行業空間,以及對比其他參照標的,來作為估值的一種維度了。另外,大市值的標的雖然可能還能漲,也許還漲的穩,但是漲的速度和幅度要比其市值小的時候難度大多了,這一點好像中美股市都有研究數據證明的。

13年茅台可穿越週期的神話破滅告訴了我們,沒有真正非週期的東西,任何企業的發展都有其生、長、活、病、死或新生的規律,企業在發展中也是有起伏的,投資不去過多預測宏觀經濟是對的,但是對於所投標的所處的行業、發展階段、未來走向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

安全邊際:

經典的價值投資理論是說用4毛錢來買一塊錢的東西,而這一塊錢的估值往往是基於對製造企業淨資產或者對穩定發展的消費價值股的DCF分析得來的,其確定性是由企業的淨資產、內含價值或者具有可預見的具有穩定的現金流所保障的。而我現在對標的的考察更多的是由對其市值、行業、發展階段、週期、其競爭性、成長性等,其在幾年內有5倍甚至10倍的發展可能性構成了我投資安全邊際的一半,因為我看到它能有5倍10倍的可能性,也許它最終只有一兩倍或者甚至相反的結局,即我追求以4毛錢來買2塊錢甚至4塊錢的東西,當然僅憑自己的眼光,這樣確定性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自己一定會犯錯,而且還會錯的比對的多,那麼怎麼辦?這就要求分散投資,這構成了我投資安全邊際的另一個基石。若干較小概率但是有較大倍數盈率的組合是有較大確定性較好盈率的可能性的。即高成長性和分散性是構成我投資安全邊際的兩個基石,其實這也是我理解的VC投資的理念。每個標的的實際成長性越高,判斷的眼光越準,加上適度的分散,那麼安全邊際就越高、越有確定性。(估計這裡會引起很多爭議,不過我前面說過了,我不是價值投資哈,雖然我談的是安全邊際這個概念。[俏皮]

能力圈和(移動)互聯網:

投資講究恪守能力圈,這是對的。但是能力圈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擴展的,君不見,老年的巴老也終於投資了IBM了嗎?

懶得再碼字,就引用我今年的一個舊帖中的話吧:「互聯網實質上是把人類個體的大腦聯繫了起來,構建成了史無前例的,由所有互聯網使用者的個體大腦所組成的「超級大腦」。有了這樣的超級大腦,人類個體就可能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潛能,當這樣的潛能釋放出來,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政治、經濟、文化。。)都會被重新塑造。在雪球上,就舉個投資相關的例子吧。我認為互聯網正在改變傳統的投資業,第一,打破了傳統上信息對於專業投資者和業餘投資者的嚴重不對稱性。第二,極大的拓展了個人投資者的能力圈。互聯網使得個體/業餘投資者可以和各個領域各個地域的專業人士的聯繫成為可能,眾包的信息可以勝過傳統一個投資研究機構所能獲取的調研成果。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必然會出現更多的個人投資成功者、成功投資小團隊!
當然,互聯網只是提供了這種可能性,並不能代替個體的主觀努力。個體大腦的學習思考分析判斷能力、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對不同意見的開放心態、跟他人的溝通能力等等,是決定了你的個體大腦是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併入到「超級大腦」,從而決定了你的投資高度和生命力!
一句話:互聯網時代,個體的競爭優勢取決於個體的大腦有多大程度併入了「超級大腦」系統,如何用好這個「超級大腦」,如果你做不到做不好,你絕對就OUT了!」(別跟我講老巴不用互聯網,老巴的人際圈獲取信息的渠道是你我能比的嗎?!再說了,OUT不一定就是loser,也可能會是土豪哦[大笑]

用VC的方式去投資股票

投資的方法千千萬,我目前的方法想了一下,發現竟然和VC的投資方式比較相似,當然,VC的方式恐怕也有千萬種,我這裡說的只是我自己認可的VC方式。自此,在我的眼中,從投資的角度看,自把「價值」二字從「投資」前面拋掉簡化後,又把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統一了——投資的本質難道不該就是這樣一致的嗎?

1.     投行業優於投個股。VC考察投資項目時不會一上來就把財務指標如PE(可能都沒有PE呢)、PB等放在首位考慮,而是會優先看所投項目的行業前景、生意模式、增速、發展空間等,在有錢景的行業裡再去進一步選個股,投資成功的概率會大很多。選行業也是我現在找投資標的的首要考慮。這裡面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以開放的心態、動態的、發展的、預見性的眼光來看待一個行業。比如這幾年一些股市老手錯失了投資互聯網大牛股的機會,這是因為他們經歷過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那次慘痛的教訓,讓他們仍以舊眼光看待互聯網經濟,沒有看到互聯網就是當今的消費品,不同於2000年很多互聯網公司擁有的僅僅是「眼球」,現在的一些互聯網公司的股價早已是有著漂亮的財務業績支撐的了。

VC投資的核心競爭力是投資眼光,我覺得個人投資者要戰勝市場、要賺大錢,最重要的是不是財務知識或其他,而是投資眼光。所以我以後不會再把精力放在煙蒂股的挖掘上了,因為在挖掘煙蒂所需的細緻的層層剝繭能力、紮實而廣泛的財務法律等知識方面,這不是我的強項,我面對機構投資者沒有任何優勢,甚至比不上很多專業的個人投資者。但是在面對一個處於早期的成長股,機構投資者的優勢則並不大,甚至由於機構投資受到的種種限制,讓他們無法(及時)投資。彼得林奇在其著作中對個人投資者打敗機構投資者的可能性方面有著更多的論述。比如我今年在搜房、歡聚時代上的介入時間相信會比很多投資機構介入的時間早。

我相信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個人投資者借助雪球這樣的平台,和其他個人投資者、產業專業人士更容易建立溝通獲取信息,機構投資者在獲取信息方面的優勢會大幅下降。我們在雪球上已經看到一些眾包模式的草根研報質量根本不輸於許多正規投資機構的研報了。個人投資者如果能有效的組織起來,那麼則在信息處理方面也有可能超過機構。說到這裡,我希望我現在參與的或者將來參與的投資草根組織有機會成為這樣的成功案例。

2.     VC投資高度重視管理層(領導人的因素)、公司治理和股權結構。這也是我投資時所應重視的。老巴大意說過生意模式比人更重要,因為總有一天一個企業會被個傻瓜領導。很多人就真的只看重生意模式,而不太重視對管理層、公司治理和股權結構的考察了。不管老巴說這話的背景和真正意思所在,但老巴在實際投資中對管理層的誠信、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可一點也不低哈。再好的企業,管理層不行也會搞垮的。

3.     VC投資的邏輯在於廣撒網捕大魚,即投資多個項目,每個項目都追求高回報率。投10個項目,7死2不溫不火,但只要有1個翻百十倍就賺回來了。追求投資項目的高回報看似貪婪,其實是對安全邊際的要求,也是對投資標的選擇的高標準(不能單純為了多而多)。這裡面實際上也暗含一個不能為將來預期的成長性付高價,成本越低回報才可能越大。具體到我的投資,我一般會持有5-10只個股,每隻個股的倉位高於25%時就會讓我考慮減倉了。適度的分散是我歷經各種黑天鵝還能活到現在的法寶,也意味著我認識到自己的投資判斷一定會出錯,而且錯的可能還會比對的多,即使這樣,還要贏的策略吧。集中和分散的爭論永遠不會有結果,適度就好,適度是因人而異的,反正極端集中和極端分散都不可取,極端集中遇到黑天鵝恐怕就得裸奔了(大家13年也都看到了[摊手]),而極端分散還不如直接買(幾)個指數簡單。


13年投資的得失

最大的失敗是儘管從12年初就開始投資美股,但仍對A股報有幻想,導致這兩年的投資回報因在A股的業績不佳而拖了後腿。特別是今年6月份就想清空A股全力只做美股,但是由於一念之差不得不拖到在9月初才清空A股,把資金轉移到美股,致使錯過了美股賬戶漲幅最驚人的7月份,在這個月,資金賬戶漲幅高達50%[赚大了],相信炒美股的朋友們大多都會在自己的賬戶資金曲線圖看到在7月份有個大的上升陡坡吧。

但最大的可取之處也在於把A股賬戶清空全力轉戰美股,導致全年收益遠超預期。美股有著世界上相對最健全的投資環境(監管、律所、空頭、公司治理、經理人的信用。。。),有著豐富便捷的投資手段(下跌也很方便賺錢,當然能不能賺到錢那要看你的本事了),豐富的投資品種(股票、期權、ETFs,。。。),彙集著全世界最優秀的公司(包括最優秀的中國公司),實在是包括價值投資在內的各種投資流派的樂土。

對業績貢獻最大的是$搜房(SFUN)$$歡聚時代(YY)$$諾亞財富(NOAH)$ ,賠的最大的是在A股賬戶的白酒股,最有爭議的一筆投資是$網秦(NQ)$ ( 網秦、做空與風控 http://xueqiu.com/1456239271/25828503)。

這裡面值得一提的是對$歡聚時代(YY)$ 的投資,不僅是因為在YY上面賺到錢了,而是因為抓到YY,除了運氣,就是我開放的心態和過去的經驗起到了作用。看到了很多投資大佬因為不是YY的用戶或者對YY這種「網上夜總會」很不屑一顧而錯過了YY,我就不免小[俏皮]一把,因為我也完全不是YY的用戶,但是當我從雪球上通過文章瞭解到YY後,立刻去研究了一番,雖然實在很難欣賞裡面的內容,但是我認為很有生命力,結合當年不屑QQ而錯過了騰訊,我知道,這個YY我不能再錯過了!所以這裡面的經驗就是,投資這回事,必須要有自己的獨立態度,但是一定要有開放的心態,不能抱偏見,先入為主!

最想感謝的人是@國老。不僅是因為他的很多言論對打開我的投資思路很有啟發,而且通過他的引薦還結識了很多優秀的專業和非專業投資人。特別是有幸見面(可是在雪球之夜之前哦~),他慷慨熱情的招待我和其他投資小夥伴,成為很快樂很有收穫的一段經歷和回憶。記得大家歡聚一堂吃飯K歌時,我時不時的會在心底發出感概,是互聯網時代才有可能讓我們這些朋友在線上相識在線下相聚,從未見過面的人,一見面竟也能如此一見如故,相聚甚歡,毫無生疏距離感,真的很神奇![鼓鼓掌]

另外,還有幸和@weald @許志宏 @從易 幾位大牛一起吃飯論股,這也是今年一段很快樂很有收穫的經歷,感謝幾位!

@weald 是我在雪球上神交已久的朋友,他不僅在美股,特別是TMT方向投資上有著豐富的閱歷、深刻的見解和很好的收益,成為我學習的良師,也在很多價值觀上跟我很契合,讓我感到非常的親切,希望大家以後能有機會更多的線上線下交流成為益友。

作為被採訪報導過的雪球大V,@許志宏 的投資經歷大家可能有所瞭解,有些不瞭解的人說他是幸運。但是見到他本人跟他聊過後,你就會知道他的投資經歷可真不是運氣使然,讓我相信世上真的有投資天賦這種東西,他好像一開始就樹立了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而不是像我以及很多朋友從K線開始蹉跎了多年歲月後才皈依到基本面投資的[哭泣]。跟他聊天後的最大感受就是有後遺症——腦子被衝擊的很厲害、信息量超大,需要好多時間才能慢慢消化[大笑]。真的有很多啟發,希望有機會大家再聚!

在雪球上自@從易 的帖子中學到很多,見面後聽他談股更是一番受益,大家可能在網上更熟悉他對旅遊業的見解,其實他涉獵很廣,對光伏和搜房的認識和挖掘相信比大多數人要早的多。可惜幾個小時的聚會時間還是太短!希望有機會再次當面討教。

此外,還有幸見到@心燈永續William,並承蒙他的盛情款待,感謝!@心燈永續William 兄是我在雪球上較早結識的朋友,他深厚的財務功底使得我早就把他當做自己的財務老師來學習了(他的幾個企業財務分析的帖子,我都打印出來學習過)。見面後,發現是個儒雅俊朗氣度翩翩的大帥鍋哦!他作為資深的業內人士,談吐卻很謙虛內斂,大家相談甚歡。可惜時間太短,另外我說的多些,希望以後有機會大家再見面,跟我談談你多年的投資經歷和見聞,相信會讓我大開眼界大有收穫的。

還要感謝我線上線下認識的一些投資小夥伴,他們一些人在雪球上發言不多很低調,但是水平很高,給我很多教益,我就不一一at了,希望以後你們也能多發言不要太低調哦。另外還感謝許多交流過但未曾謀面的球友,希望今後我們有機會線下見面。

感謝@雪球 這個平台讓我有機會跟許多朋友交流結識,提高了投資水平收穫了金錢和友誼;以及i美股的分析師團隊,你們出品的研報都是精品,讓我學習提高很多!我的投資業績目標現在錨定為你們i美股啦,希望有機會打敗你們[加油];如果做不到,就希望有機會買你們的基金嘍![跪了]

14年展望和心願

1.     加深對許多標的的認識和追蹤,方向是TMT、光伏、高科技以及幾隻醫藥股;

2.     希望有機會線上線下結識更多的球友,擴大自己的交流圈;

3.     完善自己的投資手段,把期權的使用納入進來;

4.     取得15%+的收益;

5.     現在的狀態還算滿意,但若有好的機會,可以考慮換份自己喜歡的投資相關的工作。

6.     希望球友@天地俠影 早日出來[跪了]

祝各位球友2014年都能發大財,個個發愁藏錢難![赚大了]


附錄:

2013年9月清空A股貼: 清倉A股,遠離垃圾堆!願賭服輸,繼續在肥沃的土地上去戰鬥http://xueqiu.com/1456239271/25071945

後記:

寫完此文後,有看到下面兩篇球友文章,正好是同一天發在雪球上,感覺大家對A股的看法有很多共鳴,寫的很不錯,轉載這裡,作為資料參考。

轉載不代表我完全同意他們的觀點,僅供看官參考,版權屬於他們各自[献花花],若對他們帖子中的觀點有評論,請去其原帖處跟作者交流[笑]

@立春
中小投資者有什麼可保護的?!http://xueqiu.com/9428236477/26892992

@張運輝
嚴重供需失衡的股市,藍籌將長期淪為低市盈率垃圾
http://xueqiu.com/4318577537/269038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44

VR概念霧里看花 換裝炒作其實難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1245.html

VR概念霧里看花 換裝炒作其實難副

一財網 王娟娟 2015-12-27 19:34:00

在專業人士眼中,虛擬現實還處於技術摸索階段,國內企業多數條件儲備不足,少數推出產品的企業也面臨產品體驗較差,難以產生業績貢獻,多數企業則存在舊瓶裝新酒,換概念炒作之嫌

太陽底下無新事,A股的炒作風潮由來已久,尤其在部分創新概念身上。雖然概念股遍地開花,其中以“皇帝的新衣”姿態存在的不乏少數,這一規律在今年火熱的一幹虛擬現實(VR)概念股身上,可窺見一二。

Wind指數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虛擬現實指數累計漲幅167.71%,近兩個月交易日累計漲幅也錄得58.12%。但股價飛漲背後,卻是前景豐滿技術骨感,以及業績的名不副實。在專業人士眼中,虛擬現實還處於技術摸索階段,國內企業多數條件儲備不足,少數推出產品的企業也面臨產品體驗較差,難以產生業績貢獻,多數企業則存在舊瓶裝新酒,換概念炒作之嫌。

VR很豐滿

在這33只概念股中,暴風科技當屬最早推出實打實產品的公司。資料顯示,2014年四季度,暴風科技高調推出一款虛擬現實頭盔產品——暴風魔鏡。

“暴風魔鏡需要Andorid手機提供視頻、遊戲等內容,成本低,替代性則比較高。”一位曾體驗過暴風科技產品的市場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作為創新概念產品,雖然行業前景廣闊,但暴風魔鏡上目前核心技術並不高端,甚至可以說只是部分年輕人的玩物,而市面上普遍反映的“眩暈感”、“片源少”、“效果差”等問題有待改進。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的1季度,這款售價100元左右的產品累計銷售僅18萬臺,由此帶來的收入,與暴風科技傳統的廣告業務相比相差甚遠。

實際上,在上述產品之後,暴風科技確實相繼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以及最新的第四代產品。在第四代產品上市之初,暴風魔鏡暴風魔鏡CEO黃曉傑曾對外表示,暴風魔鏡其未來一年將實現“推動中國VR用戶達到1000萬,每月給遊戲合作夥伴分成達到1000萬,每月給內容合作夥伴分成達到1000萬”的“三個1000萬”目標。

不過,已有數據卻顯示,截至十月,暴風魔鏡的銷量僅達到40萬臺,如何達到1000萬用戶的目標,對於暴風魔鏡來說挑戰艱巨。

和暴風科技尚有拿得出手的產品相比,部分VR概念股則有“純屬跟風炒作之嫌”。

“A股開始炒‘虛擬現實’概念,這些股票以前曾經叫過以下名字:蘋果概念、智能穿戴、全息概念,炒過這麽多回還接著炒,還是要自己騙一下自己。”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師洪灝曾指出。

以另一VR龍頭易尚展示為例,雖然該公司對外宣布,與北京大學和深圳大學成立了虛擬現實實驗室和研究中心,但實際上該公司此前曾沈浸於火熱的“3D概念”之中。“公司是3D數字化技術服務商,其中有虛擬展示設計等業務,因而也被當做炒作標的的。”有分析師稱。

業績貢獻幾何?

資本的追捧確實讓不少上市公司在概念炒作上頻換“新衣”。2014年憑借“全息手機”概念一路上漲的深天馬A在今年就搖身一變成為虛擬現實概念股,股價連續漲停。值得玩味的是,深天馬A的股價從2014年7月的每股12元一路飆漲到8月的32.67元,但熱炒過後又在2014年12月跌回18.11元。

無獨有偶,曾經火熱的蘋果概念板塊一員的歌爾聲學,如今也在虛擬現實板塊中分得一杯羹。面對消費電子行業增速放緩,該公司宣布向新領域轉型,不過轉型創新概念領域並未拯救公司業績。

財務數據顯示,歌爾聲學2015年上半年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54.2億元和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9%和下滑14.7%。三季報則顯示其業績下滑趨勢不改,當季凈利潤同比下滑28.72%,前三季度凈利潤也同樣同比下滑20.38%。

“我們預期2015年公司營業收入增幅為10%,低於年初預計的30%,同時凈利潤也將有所下降。”華創證券相關研報預計,歌爾聲學的虛擬現實新業務短期難以貢獻業績。

歌爾聲學業績如此,作為明星公司的暴風科技又如何?2015年一季報顯示,暴風科技在營業收入增長24.24%的情況下,凈利潤卻虧損320.85萬元,同比大幅下滑146.72%。上半年報告顯示,其營業收入雖同比繼續保持增長,增幅26.12%,但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仍然高達70.73%。

到了第三季度,暴風科技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49億元,但凈利潤僅2400萬元,同比下降兩成。而暴風魔鏡持續“燒錢”,成為拖累凈利潤的原因。

《第一財經日報》發現,對於虛擬現實概念,多數賣方分析師對前景給予了較多認可,但對當下概念公司存在的問題卻不置可否。

華泰證券相關研究團隊如是分析稱,在目前的VR行業中,各廠商各行其是,僅操控方式就包括傳統操控(PC、手機)、遙控器、手柄、體感設備、跑步機、座椅、方向盤、麥克風等,每種操作方式又有多家廠商產品,無論是頭戴設備廠商還是內容廠商,需要廣泛適配市面上的這些操控臺設備,如果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行業的混亂後局面難以想象。不管是龍頭企業發起的行業標準,還是國家主導的行業標準,都須臾奧較長的周期。VR行業標準的產生時間和質量,決定著VR行業的發展標準,也再次昭示VR產業的成功不會是速戰速決,而是一場持久戰。

(更多精彩財經內容可掃碼關註壹資本)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