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只要動手指,就能監控23棟雞舍 老雞農iPhone養雞 年增兩百萬業績

 

2011-3-28  TCM




今年六十二歲的順興牧場主人周銀 水,腰間所掛著的手機,是時下最「潮」的iPhone。談話間,他就像一般年輕人一樣,不時拿出iPhone,點閱螢幕。

只不過多數人拿iPhone看的是即時新聞、玩的是應用程式(App)、臉書(Facebook),但周銀水卻拿iPhone來日理萬「雞」:在他的手機 上監控二十萬隻雞的生長情形。

一般雞農,得隨時到雞舍巡邏,沒有休假可言;但周銀水帶著一支iPhone,不但可以和朋友遊山玩水,還能同時遙控他的二十三棟雞舍,透過鏡頭察看雞群的 活動,動動手指就能連線操作雞舍的風扇、料線等設備,更有效率的管理他的六萬隻母種雞、十四萬隻雛雞。

iPhone不但讓周銀水得以偷閒,而且科技的監控降低了人為疏忽的風險,因此讓雞舍運作效率大幅提升,母雞產蛋期平均產子數(子代數量)從一百五十二‧ 八隻提升到一百五十五‧八隻,依照現有市場價格計算,一年至少增加兩百萬元的營收。

更自由! 用軟體監控,減少巡雞舍

把iPhone等科技設備變成養雞助手,幕後的功臣是周銀水的兒子——周志遠。他曾在台北當工程師,一年半以前回家接手家業,也把科技帶回了傳統的雞舍。

傳統雞舍為求密集飼養,乃是用水簾、風扇打造出全密閉的空間,雞群生長的溫、濕度,吃的水和食物,皆由人為訂定操作,一旦人為控管有所疏失,密集的雞群, 會產生連鎖反應,嚴重情況如溫度過高,甚至「半小時內(雞群)會全死光,」周銀水解釋。

雖然異常時雞舍會發出警報系統,但一律以震耳欲聾的鈴聲示警,無法判讀原因。警報一響,就算僅是十座風扇中的一座故障,不會影響雞群,也得等周銀水衝到現 場後,才能抓出肇事元兇、解除警報。「一般牧場都只是傳統的控制箱方式,沒有(連線)到個人身上,管理者需要被綁在廠址內(才能操作),」台大生物產業機 電工程學系教授方煒觀察。

因此過去的周銀水,深怕來不及搶救緊急異常,只敢在距離雞舍一小時車程內的範圍活動,「連和朋友吃頓飯,都是坐立不安的樣子,」周志遠回憶。

周銀水長年來全年無休,白天每小時得到雞舍巡邏,檢視雞群生長情況,更得隨時視天候變化,調整雞舍溫溼度、甚或雞隻的給水量,遑論只要警報一響,「不管颳 風下雨,半夜也要進去,」周銀水說。

更精準! 自動偵測異常,即時搶救

「每天都要被綁在雞舍,連過年也是,」周志遠回憶:「從小到現在,我們全家一起出門的次數,一隻手就數得出來。」爸爸的養雞方式,看在周志遠眼裡,是不 捨,也是耗費人力、時間,於是他拿出科技業的看家本領,自行撰寫出一套現場監控軟體,想讓電腦代替人工。

「這可不是偷懶,電腦能做的,就不應該給人做,」周志遠強調。例如曾有一次,本應自動將飼料打入料線的馬達故障,偏偏工人沒有察覺,導致該條料線上的公 雞,因飢餓而睪丸萎縮,造成雞蛋孵化率減低。獲報後的周志遠,沒有要求工人加強巡邏,反而在各個飼料桶中放置感應器,往後只要感應器偵測到投料數量不足, 就會自動通報異常,因此一勞永逸。

他還將原本各自獨立的飼料、水簾運作等監控設備整合成一套全面系統,原本每項設施得在現場一一設定,但整合到電腦系統上後,不但可以隨時透過iPhone 監控,更可直接重新設定。例如一座風扇壞掉,可直接關掉警報、打開另一座風扇。方煒評論:「周志遠這套系統的強項,主要是自主開發,應用最新資通訊技術做 系統整合,不是單兵作戰。」

此外,對於影響小雞孵化最主要的因素——溫度、溼度,他則以每分鐘為單位紀錄,就算一天沒進雞舍,事後也能憑著圖表判讀當天雞舍的運作。「看這個 curve(曲線)會說話,」周銀水滿意的笑說。

例如打開出雛機(雛雞破殼時所在的設備),其溫度、濕度會驟降,但在十分鐘內能回升至標準值,因此只要看報表,就能知道工人有沒有準時打開出雛機檢查,甚 至當圖線起伏不定,就是機器快要故障的前兆,好讓他們提早準備維修。

更先進! 市場和期貨價格,全報上

儘管現在iPhone不離身,坐在電腦前眉開眼笑,但在七個月前,周銀水卻無法接受周志遠的「革新」,還和家族中的其他長輩們異口同聲數落周志遠:「偷 懶!哪有養雞的不進雞舍(隨時巡視)!」

為了降低爸爸對科技的疏離感,周志遠絕口不提遠端監控、程式設計等專業技術,只敢問爸爸:「那收發簡訊你OK吧?」他為爸爸買來iPhone手機,讓警報 化為解釋異常原因的簡訊,讓爸爸得以判斷是否需要回到雞舍。還把複雜的系統資訊,簡化成一頁單純頁面,只要按下不同選項,就只會出現所需資訊。

此外,他更從網路上蒐集飼料、肉雞、雞蛋……等當日價格,甚至連芝加哥玉米期貨價格,也通通整理在同一頁面上,讓爸爸和舅舅們省去打電話、翻報紙的工夫, 只要拿出iPhone點兩下,就掌握市場行情。

兩個月後,這套系統成功讓周銀水「上癮」:「有了iPhone我才敢出門。」而少有的抱怨是:「兒子,你把畫面的顏色換一下。」甚至還自發的學上網購物、 下載各式Apps,趕上時下最「夯」的流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2

【案例】解密順豐:內部360度監控,創始人王衛穿破牛仔褲見PE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2/56776.html
順豐是當下最熱門的公司之一。雖然它是一家快遞公司,但誰也沒把它僅僅看做快遞公司。

這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快遞公司?物流公司?金融支付公司?大數據公司?

記者歷經數週採訪調查,甚至訪遍了深圳市福田區新洲十一街萬基商務大廈順豐總部的每一個樓層。

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順豐公司。第一個角度,我們無法否認順豐是一家好公司,是一家有規模的公司,是一家有利潤的公司。第二個角度,我們從懷疑主義角度出發,順豐能不能成為一家具有國際管理水準、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巨頭公司?它可以和聯邦快遞匹敵嗎?

在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產業重構時期,這個曾經拒絕過馬云和馬化騰合作的公司,現在尤其值得密切關注。

順豐20年融資破冰

今年10月,記者曾以快遞員的身份,來到了坐落於深圳市福田區新洲十一街的萬基商務大廈。這棟26層高的大樓門前只有兩條車道,並且不像騰訊那樣將LOGO放在顯眼處。這就是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的總部。

「它(順豐)太低調,低調到不想被人發現。當年我入職時,下公交後在這附近找了半天」,一名順豐內部人士回憶。

順豐佔據萬基商務大廈大部分樓層,物業管理交給了福田當地地產商金地集團。每層順豐辦公佈局基本上一致。落地玻璃門上刻有SF字樣。走廊上兩個掛壁電視循環播放寄快遞規範指南。

記者抵達大廈門口時,恰逢CEO王衛與客戶洽談完畢,從順豐前台方向走出。約1米75的身高,身材略微發胖,皮膚白皙。王衛身穿淺藍色的工作襯衫,休閒款的白色褲子,脖子上掛著工作牌,笑著送走一身西裝革履的客戶。

正是這個人,正在改變和塑造著整個快遞行業、甚至是更多行業的生態。

王衛的順豐版圖不止於快遞業務。根據第三方機構盡職調查報告,王衛通過五大控股實體,控制旗下快遞、電商、航空、信息系統、呼叫中心、第三方支付等業務。早在幾年前,順豐速運就低調註冊了「順豐銀行」、「順豐支付」等金融類域名。

截至今年,順豐旗下已有31架全貨機(12架自有19架租用)、5000多個營業網點、150餘個一、二級中轉場和一萬多台營運車輛。這個體系看似已經足夠龐大,然而從去年開始,順豐不再固守中高端快遞市場,在電商、合約物流、廉價快遞等領域多線出擊,資金掣肘的問題將越來越明顯。

兩個月前,王衛穿著白襯衣、破洞牛仔褲去見了西裝革履的招商局總裁。

很快有媒體報導,順豐引入中信資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古玉資本作為戰略投資者,四家投資方將獲得不超過25%的順豐速運股份,成為順豐新股東。

這是順豐成立20年來,王衛第一次向資本打開大門。順豐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合作時王總就已經和股東們談好,PE股東不參與日常經營,也不會對順豐現有的品牌有所改變。順豐還是會保持原來的戰略方向和品牌主導權,這些都沒有變化。」

這些年來,形形色色的PE大鱷一直在試圖接近順豐,最終央企資本的進入,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儘管古玉資本入股比例僅1.53%,遠低於其它三家,但其董事長兼總裁林哲瑩拿下了新順豐副董事長的席位。林哲瑩的另一個身份是,商務部外資司的前副司長。

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點評這筆注資時說,「因為央企佔的股份很少,25%不到,沒有什麼話語權,所以王衛願意讓他們進來。」

早在2004年,聯邦快遞(FedEx)在佈局中國業務時就接觸過王衛,試圖以50億元左右收購順豐,被王衛拒絕。此後,試圖接觸王衛投資順豐的PE和VC越來越多,但王衛從未應允。

隨著不引入PE的規矩被打破,順豐會不會上市的問題也被搬到了檯面。

對此,順豐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順豐雖然是融資,但這些並不代表順豐要上市或者是打算邁出上市的第一步。我們在和這些新引入股東溝通的時候,不上市是我們之間合作的前提。上市暫時還不是我們計劃中的事。」

一票順豐快遞的旅程

哪怕是最瞭解順豐的人,也難以定義順豐。

「順豐本質上是一個IT公司,一個大數據公司。」順豐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每天,數以百萬票的快遞、14萬多員工,在龐大的信息系統中高效運轉。順豐也將呼叫中心和信息系統定為最高商業機密和核心競爭力之一。

當你撥打順豐客服電話4008-111-111時,你的訂單數據信息已開始進入順豐龐大的數據庫,並將經過至少10道程序到達收件人手中,用時可能只有12小時。

支持快速的的秘密武器是其自主研發的數據中心系統。

這個數據中心的開發和運營,有著多達2000多人的精英團隊。順豐遍佈全國的5000多個網點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對快遞包裹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及管理,實現了物流、信息流、人流、現金流無縫對接,快速周轉。

這個數據服務中心,位於順豐深圳總部萬基商務大廈3樓,是整棟樓管理最為嚴格的地方,也是整個順豐的大腦中樞所在。

黑灰色制服、黑色背包、巴槍是順豐快遞員的標誌。某種意義上,順豐更願意把自己定義為一個技術公司,而非勞動力密集型快遞公司。

當你下單時,順豐的呼叫中心客服人員就已經將你的訂單需求錄入信息系統。這個指令將會發送到快遞員的巴槍上,一個小時內,穿著黑色工作服的順豐收派員就會手握巴槍出現在你面前。

快遞單經過巴槍掃瞄後會形成條形碼,這將成為該快遞單的身份證。業內人士介紹,這個長得像POS機的機器最早是順豐開始使用的,目前價值大約在2000—3000元。巴槍主要有三個功能:打印憑條,運單,發票,它成了每個順豐快遞員的標配。每名快遞員都對應著其專屬的巴槍,可以說它是帶有業務員個人ID的信息入口。

收派員將你填好的訂單信息錄入進巴槍中,而該地區的分部以及深圳總部的系統中都將同步收到關於該訂單的詳細信息寄件人、收件人、寄件地址、收件地址、收件員、價格等所有信息,隨即系統會生產一個運單,並自動傳入快遞信息系統。

當你將包裹交給該快遞員時,你不必擔心你的包裹是否被哪位快遞員給私藏了,因為該系統存在一個嚴格的內控系統。如果快遞員在收件時不掃瞄該快遞單號的話,當它到達下一站分撥中心時,它是不能被接受的。如果下一環節的快遞員發現該包裹破損,會提前報備,公司將追究上一環節負責人的責任,一環一環都緊密銜接。

之後,你的快遞將被帶到分站點進行分揀。從早上7點到晚上11點,全國各地1萬多台順豐貨車,在聽候巴槍的發車指令。

在順豐大大小小的中轉場,裝有密密麻麻的攝像頭,360度監控。如果發現分揀員分揀時扔件的距離超過30釐米,就會扣分,牽涉到每個月的考核分,牽涉到年終獎和工資,一次扣分是50塊。這也是為什麼市場上公認順豐的毀壞件最少的原因。

緊接著被打包好的包裹將發往分撥中心。深圳的分撥中心一共有四個,其中最大的是寶安機場的黃田分撥中心。

順豐目前的分揀系統,主要是「全自動」加「半自動」。全自動的分揀,機器會自動識別出目的地代碼,流水線送到指定的區域,這個區域都是到同一個地方。打包後快遞件將通過汽車、飛機等送到目的地的中轉場,目的地中轉場再細分下去。大城市只是粗略分流,包括華南、華東、華北、東南、華西、華中。

在深圳龍華分撥中心,在這個佔地4000平米的廠房門口的柱子上,一個標牌上面赫然寫著:你已經進入攝像監控範圍。工作人員指著吊燈旁邊的攝像頭說:「我們包裹郵件在這裡都有監督的,你看掛在上面的攝像頭,我們就有80個。」幾乎屋頂上每個橫樑的節點上都安裝有一個攝像頭,正對著運動著的傳送帶和一旁的分揀員。

一位年輕的分揀員告訴記者,這裡的分撥中心一般都是24小時營業的,員工實行兩班倒,白班是從上午10點到晚上6點40。

這裡工作人員主要是分揀員和運作員。分揀員在這裡一共有60多名,進行收件和發件的分揀。而運作員就是負責裝車和卸貨。

接著這個快遞單將發往目的地。負責順豐信息錄入的工作人員稱,一般順豐分為陸運和航運,除了省內和一些不能航運的物品如化妝品等,其他物品都採取航運的形式。現在順豐主要是四條航線,包括西南、北京、杭州、山東,幾乎覆蓋全國的大部分區域。

當司機拉著滿車的貨物送往目的地時,也是逃不過總部信息系統的監控。車輛上的GPS系統通過數據對接器連著分撥中心和深圳總部,車輛是否安全,中間是否有偷盜行為完全都在系統的掌握之中。

在順豐深圳總部最大的調度中心,所有中轉場、人員、車輛、快件運行情況,都可以從快遞信息運作系統中實時調出查看。任何一個投訴電話,都可以實時找到問題所在。

最後,這封快遞件到達目的地分撥中心後,再分撥到具體的某個站點,而該站點的快遞員一定會在兩個小時之內將快遞件送到客戶手裡。

「我們也有巴槍,但順豐的整套信息運營管理系統是學不來的。我們自己就是私人老闆,雖然都是圓通公司,但每個私人老闆定價不一樣,一件快遞賺個8、9毛已經不錯了。車是自己買的,我們從圓通公司手中買快遞單,一份3塊錢。」一名圓通三級代理商說,「快遞太多,分揀員壓力大,亂扔很正常。所以,我們物品毀壞率比順豐高。質量和速度肯定不能像順豐那樣,我們的優勢就是便宜。」

如此高效的信息系統運行,也與順豐十年前確立的直營模式密切相關。

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順豐的優勢在於直營模式。「快遞公司之間是有業務橫向關係的,比如快遞從北京到上海是有業務上的關係的,這和旅館的加盟不同,比如如家分店之間是沒有關係的,只和總部之間有關係。這方面還是有差別的。這就說明快遞行業不適合加盟模式。」

目前,進入世界500強的快遞公司,沒有一家採用加盟模式。直營模式更適合快遞企業一體化、標準化、集約化、品牌化國際化、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一位長期從事物流研究的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圓通快遞、中通快遞、韻達快遞正在轉型,從加盟轉到直營,在90%的省會城市現在已經轉為直營模式。

順豐離聯邦快遞有多遠

42歲的王衛注定是中國快遞史上一個標誌性人物。

這家低調隱秘的公司,用了20年時間,顛覆了草莽層出的快遞行業,也顛覆了中國快遞行業的既有格局。

根據第三方盡職調研數據,2012年,順豐集團收入210.18億,3年時間差不多翻了一番。從市場份額看,順豐是民營快遞公司中市場佔有率最高。截至2012年,順豐集團的經營規模僅次於國企中郵速遞,市場佔有率為20%,「三通一達」申通12%、圓通10%、韻達8%、中通6%。

但「三通一達」並不是王衛真正的競爭對手。早在幾年前,順豐就把目標定為「中國的聯邦快遞」。

「順豐的模式是和國際慣例接軌的。順豐在服務上很多已經和國際接軌,但在服務覆蓋範圍上還有很大差距。」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順豐快遞現在還不是中國的聯邦快遞,從數量、市場份額各個指標看,還不是絕對領先地位。」

從競爭格局看,順豐與「三通一達」定位不同。順豐走的是中高端路線,而「三通一達」走的是中低端路線。

王衛把目光標準了國際巨頭。聯邦快遞成立於1971年,這一年,王衛剛上海出生。而UPS更是有106年的歷史。

「順豐快遞信息系統是國內最強的,但在服務範圍,信息化、標準化、自動化、企業文化方面,和國際巨頭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徐勇說,「差距比較大的是在自動化方面。在一些代碼運用方面,比如一個城市代碼、區域代碼方面,老外運用得更好一些。

事實上,順豐在信息化的一些應用方面已經開始和國外接軌了。比如運單查詢。在順豐快遞總調度室,你可以根據識別條碼,實時查詢到任何一件快遞的在途狀態。

從國際化程度看,聯邦、UPS已經覆蓋超過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順豐服務覆蓋範圍僅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王衛更注重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倒不是說要把企業做大,更多心思還是在如何做強上。順豐將來可以成為中國的UPS和聯邦快遞。順豐要成為國際上的UPS和聯邦快遞還需要很多年,可能需要十年以上。」

初涉電商江湖

快遞以外,無論是順豐銀行,還是第三方支付,王衛在布更大的局。

在順豐內部,快遞業務體系被稱作大網,足見其在順豐集團的核心地位。但是目前,最讓王衛偏頭痛則是電商吹來的風。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6月,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4.35萬億元,同比增長24.3%。其中,B2B交易額達3.4萬億,同比增長15.25%。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7542億元,同比增長47.3%。

而在這個市場中,天貓依靠其影響力牢牢佔半壁江山,佔50.4%;京東佔20.7%,蘇寧易購佔5.7%。

而電商行業一定程度上也在重構原有的快遞競爭格局。數據顯示,2012年整個快遞行業增長率達到50%,其中電商對快遞行業貢獻達到72%。

這是組讓王衛頭疼的數據。以天貓的物流需求來看,阿里物流數據中心顯示,雙11當天,申通以1210萬件居首位,圓通1110萬緊隨其後,韻達累積總數達1027萬,中通為1020萬,EMS407萬在「三通一達」之後,而順豐只有316萬件。

「順豐很早就在做電商了,但是一直也沒做起來,這與順豐的快遞基因有關。」一個前順豐優選人士表示,「快遞的基因使得順豐和互聯網需要磨合。」

早在順豐優選上線之前,王衛就涉足到電商領域,先後在2009年和2012年推出了「順豐e商圈」和「尊禮會」,效果不甚理想。

而在2011年的一個私人聚會上,已經涉足電商的王衛,談起順豐做電商的生死,「順豐現在做電商物流是個死。順豐現在不做電商物流,將來可能也是個死。」

「其實順豐嘗試電商不算晚,但是等到真正做起來,中間浪費了很多時間和成本,起了個早,沒有趕到集。而順豐優選也存在著一些業務瓶頸和模式制約」前述順豐優選人士表示,「順豐優選是模仿的京東模式,但是整個管理還是有太多快遞的基因。」

「所以,如果順豐去做電商的話,原有體制會得到挑戰,京東作為電商去做快遞也是同樣的問題,兩邊的業務線高度不匹配。」

而在新CEO李東起上任之後,順豐優選開始在戰略上作調整。

一直以來為高端用戶提供健康生活的方案,在李東起來了之後被推翻,開始以線上營銷為主,走中低價值路線。

「順豐選擇食品行業為突破口是很正確的,電商很難滲透。順豐利用運輸優勢,做冷鏈市場,是很明智的。」一位中國快遞協會人士表示。

順豐內部工作人員也介紹,「我們想在電商市場提供差異化服務。我們研究電商的供應鏈特點、價格特點,然後對照我們現有的資源,看怎麼樣做一個更好的匹配。對電商,我們也在研究如何提高他們的產品附加值和客戶滿意度。」

無論是內部結構還是外部擴張,順豐優選都在不斷突破和調整,最大表現無疑是入股菜鳥1%、聯手易迅。

很多年前,馬云兩次香港約見王衛,王衛避而不見。很多年後,電商徹底改變商業形態,王衛杭州約見馬云,馬云不見。

馬云和王衛,是兩個極致。一個高調到極致,一個低調到極致。這兩個男人的真正交鋒,才剛剛開始。

「你可能只聽說過王衛拒絕馬云的事情,其實他還不理馬化騰。當然,也有很多人不理他,後來馬云、馬化騰也不理王衛。」上述順豐優選離職人士表示。在他看來,愛玩戶外極限運動的王衛「有點極端」。

「電商的發展應該是超過了王衛的預想,但是他應該不會後悔,他會努力找辦法解決。」一位順豐內部人士表示,「而且現在也已經開始了合作,可能還是擔心馬云做物流,畢竟從上面走下來容易,從下遊走上去難。」

而市場對於馬云有很多猜想,菜鳥會不會讓快遞行業更艱難?

「菜鳥主要做的事情是利用數據提供的平台,幫助整個快遞行業提升效率的。菜鳥是不可能做快遞的,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力不在做快遞上。菜鳥網絡主要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主要是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打造一個數據平台。」菜鳥網絡內部人士表示。

「馬云可能想壟斷市場,菜鳥把快遞業拉進去,又不給決定權。他是想壟斷快遞下游產業,他不進入快遞,它主要是通過三通一達佔有的市場來進入,然後他利用自己的互聯網優勢讓你進來,你不進來行嗎?」一名快遞行業分析師表示,「順豐進的話,是錦上添花。三通一達70%以上的業務是來自淘寶,不進的話肯定被邊緣化。」

順豐內部人士如此解釋為什麼參股菜鳥網絡1%股權:「(馬云)他們需要,我們友情提供幫助。」

而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更是毫不客氣地指出:「快遞的低價惡性競爭,促成了中國電商的非正常繁榮。美國的網購併沒有像中國那麼發達,因為快遞成本比較高。順豐,包括三通一達都是惡性市場競爭的受害者。」

「順豐不會降低自己的身段,參與到電商的價格競爭。既然和電商成為夥伴關係。我們要瞭解夥伴的需求,去滿足他們的需求。大家是有商有量的一個關係,絕對不是誰依附誰的關係。我們為電商做物流做服務,不是用低價來侵蝕市場,而是以服務來滿足。」順豐內部人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612

中國企業巨人 遭遇美國頂級監控

http://www.infzm.com/content/99545

中國企業被NSA監控的消息曝光,反映出美國在為一場潛在的網絡戰做準備。

2014年3月22日,華為公司公關吳林(化名)的電話響了一天,面對眾多問詢的電話,他重複回覆著同樣的內容:公司對這件事已經做了聲明……

就在當天,德國《明鏡》週刊和《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稱,美國前情報人員斯諾登提供的內部文件顯示,在華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美國國安局(NSA)對華為已經實施了長達7年的監控,獲取了大量信息。同時被監控的,還有中國商務部、各銀行、通訊公司以及前國家領導人胡錦濤。

射殺巨人

「美國政府所做的,正是他們一直指責我們的理由。」

華為無疑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如果這是真的,那諷刺的是,美國政府所做的,正是他們一直指責我們的理由。」新聞出來後,華為聲明。

《明鏡》週刊報導,從2009年起,通過入侵華為深圳總部的網絡,超過1400名公司客戶的名單信息,包括華為CEO任正非在內的大量員工的電子郵件被NSA竊取,部分產品的源代碼也被美方掌握,後者是產品的核心機密,通常有著最高級別的保護。

美國針對華為的監控,有著頗具雄心的名字——「射殺巨人(Shotgiant)」,用巨人來形容華為並不為過,這個世界第二大網絡設備供應商,2013年營業額超過380億美金,為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提供網絡服務。華為不僅生產手機和平板電腦,還是重要的網絡通信供應商,生產包括無線路由器、光纜在內的網絡基礎設施設備,後者是讓NSA緊張的地方:在物理層次上,互聯網和電話網絡最終的通道都是光纜。

華為更像是NSA想像中的阿喀琉斯之踵,「我們相信中國政府有動機、手段和機會,通過他們的網絡通訊公司,進行網絡間諜活動。」美國眾議院特別情報委員會的一位議員說。

美國決定先下手為強,監控華為。

儘管,在一份機密報告中,NSA的情報人員發出「得意的苦惱」,「我們獲取了太多的信息,甚至不知道拿這些信息怎麼辦。」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一種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華為在通訊市場上佔有份額的飆升,令美國企業乃至美國政府緊張。

這絕不是唯一的案例。

2010年,中國檢測到48萬個木馬控制端,其中有22.1萬個位於境外;13782個殭屍網絡控制端,其中6531個在境外。

「美國擁有最強大的網絡攻擊實力。」《解放軍報》2013年3月11日報導,僅僅是2012年11月到2013年1月,三個月的時間裡,中國遭到了來自美國的黑客攻擊共5792次。美國是破壞中國網絡安全的頭號國家。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寧家駿認為,網絡安全領域,本來就是易攻難守,徹底防住非常難,「一定數量的程序語言裡,一定會產生漏洞」。

美方利用的,正是這些漏洞。

TAO

「有影響力的企業可能都會成為監控的對象,商業銀行、證券保險等要加強安全保護。」

據《紐約時報》2014年3月22日報導,承擔網絡入侵任務的,是美國國安局下屬最高情報蒐集機構——「針對性訪問行動部門」,簡稱TAO。

「獲得無法得到的情報」是TAO的信條,上千名情報分析師、網絡黑客對外國目標電腦和通信系統進行入侵,獲取並複製信息。

2005年以來,TAO入侵了全球85個國家的258個外國目標網絡,光是2010年,TAO就在全球執行了279項行動。到2013年底,全球有超過85000台電腦被TAO有計劃地入侵。

TAO設置了專門的「對華監聽小組」,在「射殺巨人」行動執行一年後,TAO找到了入侵華為總部的方法。其下屬的網絡技術部門,為華為的產品還開發了專門的惡意代碼,用於入侵和監控。當竊取信息時,為了不至於因為產生大量的數據流量被發現,信號以雷達電波的形式傳輸出去。

「TAO可以說是一個美國真正比較高級的職業黑客小組。」寧家駿說,TAO刺探各國,包括中國的情報,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在TAO發明的上千種病毒中,最有名的是2010年發明的「震網」病毒,由美國TAO和以色列合作,將病毒植入到伊朗布什爾核電站計算機系統,當2010年9月病毒爆發後,核電站內超過1000台離心機徹底癱瘓。

如果遠程的網絡入侵難以奏效,TAO還有專門的「堵截」行動,目標訂購的產品會被秘密攔截,植入監控軟件或者硬件設備。而僅僅是2010年,華為就從美國購買了超過61億美金的產品和服務。

遭遇美國的網絡入侵,並不是華為一家公司面臨的問題。

在「射殺巨人」行動開展兩年後,美國白宮情報委員會對中國華為和中興兩大公司進行了長達11個月的調查,雖然調查結果沒有發現兩家公司與中國政府有關的任何證據,美國依然堅持認為華為不可信任,需要阻止其在美國境內開展「收購、合併」等業務。

「有影響力的企業可能都會成為監控的對象,我擔心其他重要信息洩露。比如商業銀行、證券保險等都要得到重視,加強安全保護。」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寧家駿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數據冷戰

「我們不相信任何人,我們檢驗所有的東西」,這似乎成了中美網絡安全領域的真實寫照——一切都不被信任。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指責中國對美國發動網絡攻擊,竊取情報。2013年以前,美國總是先下手為強,幾乎在每次中美軍方高層交流中主動提出這個問題。

2013年3月,NSA聲稱,中國的黑客攻擊已經成了影響中美雙邊關係的重要因素。

當華為被NSA監控的消息曝光後,美方並不否認,只是重申,美國所做的,都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安全。這才是「射殺巨人」的精髓,美國在為一場潛在的網絡戰做準備。

全球互聯網一共有13個根服務器,其中有1個主根服務器和9個輔根服務器在美國,這對於美方對互聯網的監控來說極為有利。

國防大學教授司光亞長期研究網絡安全,他表示,在網絡安全上,與美國相比,中國處於被動的地位。

當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歐洲會面時,中美之間的數據冷戰似乎愈演愈烈。

對華為的不信任,反映的是美國對中國的不信任。阻止華為在美國開展業務,似乎是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難得能夠取得一致看法的事情。

僅僅當成經濟事件,就小看了美方對這一監控的重視程度,在長達七年的時間裡,美國政府一直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拒絕華為在美國開拓市場。

「我們不相信任何人,我們檢驗所有的東西」這是華為公司2012年發佈的網絡安全白皮書中的內容,但諷刺的是,這成了中美網絡安全領域的真實寫照——一切都不被信任。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這無疑將帶來尷尬的處境。而事實證明,即使華為放棄了美國,美國的「眼睛」也會一直盯著華為,盯著中國。

「國防部計劃繼續在國安局緊密支持下,在2016年將網絡司令部由專業人士構成的網絡部隊增至6000人,並與美軍在全球的作戰司令部緊密結合。」2014年3月28日,即將訪華的美國防部長哈格爾在出席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局長基思·亞歷山大上將的退休儀式時回應說,「一切衝突都少不了網絡空間的參與,美軍有必要繼續提升在網絡安全領域的能力,以應對新形勢。」

哈格爾將於2014年4月7日訪問中國,這一信息耐人尋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32

美聯儲更關註資產泡沫 成立專門委員會監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75

美聯儲,耶倫,資產泡沫,金融穩定,利率

有跡象顯示,美聯儲目前更加關註資產泡沫等威脅金融穩定的不安定因素,已成立由聯儲二號人物領導的委員會特別監控這類威脅。(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知情者向《華爾街日報》透露,擁有美聯儲副主席Stanley Fischer領銜、兩位理事Daniel Tarullo和Lael Brainard參與的這一委員會將監控金融系統正在出現的問題,並分析聯儲應如何應對。

考慮到Fischer和兩位理事均擁有美聯儲貨幣政策決策機構FOMC的投票權,《華爾街日報》報道認為,在美聯儲內部,該委員會可能在金融穩定問題方面很有發言權。

美聯儲六年來一直將短期利率保持在接近於零的極低水平。而今年全球各主要資產的波動率都大幅降低,存在投資者可能過於樂觀持有風險的威脅。現在聯儲官員希望保證超低利率不會再次誘發金融市場過度持有高風險資產,避免美國房地產泡沫和金融危機的悲劇重演。

瑞銀的美國經濟學家Drew Matus認為,至於美聯儲的這支監督團隊今後能否比大家更早發現泡沫的危險,這還是未知數。

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和其他監管機構最為外界詬病的一大原因就是,未能迅速發現金融市場的問題並做出反應,也未能制止問題惡化,忽視了大銀行持有的巨大風險敞口。

今年7月,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國會作證時表示,某些金融市場的估值看來是有些牽強,比如利率較低的企業債券,聯儲決策者正密切關註市場動向。

耶倫當時還說,她將維持金融穩定視為美聯儲“不成文的第三項使命”,將它提升到了與價格穩定和充分就業同樣重要的地位。同時,耶倫認為,股市和債市的估值並未脫離歷史正常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55

Twitter狀告美司法部 要求有權披露監控信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16

美國知名社交媒體公司Twitter當地時間周二向聯邦法院提交訴狀,狀告司法部限制其發布政府監控的完整信息。這起訴訟表明,圍繞著禁止披露安全部門對用戶信息請求的性質和數量這一問題,美國互聯網公司與美國政府的爭端進一步升級。

Twitter公司7月發布最新透明報告,揭露了美國政府要求提供用戶信息的數據。但是該報告遭到美國政府審查。由於FBI對於報告的發布與否模棱兩可,最終發布的報告並不包括來自國家安全的數據請求。

Twitter副總裁Ben Lee表示,“公司行為符合信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要求。我們希望能夠分享完整的透明報告。我們完全擁有發布完整信息的自由,而非是閹割版本。”

2014年年初,美國司法部曾與谷歌、微軟、雅虎、Facebook以及LinkedIn達成和解。這些公司都希望能夠向公眾公布更多政府監控信息而向法院提起訴訟政府。作為和解的一個方面,美國司法部同意允許這些公司公布更多政府監控信息。不過Twitter並未參與此次起訴,因此未獲得更多公布信息的權利。

司法部發言人Emily Pierce表示將會考慮Twitter的要求。政府官員認為FBI和國土安全部通過獲取信息的方式來消除威脅因素並不過分。獲取潛在危險份子行動和方式的越多渠道,就可以更好的維護國家安全。

在長達19頁的訴訟請求中,Twitter指控政府一方面大張旗鼓宣揚信息監控是為了國家安全,一方面則限制相關公司發布完全透明的信息。Twitter認為政府要求科技公司按規定發布信息的行為已經違憲。

自斯諾登事件爆發以來,美國民眾對自己隱私權的保護越發重視。多家科技類公司都在致力於安撫用戶的擔憂情緒。

在另一起訴訟中,圍繞FBI是否有權禁止美國公司公開收到的“國家安全信函”(NSL)數量這一問題,位於舊金山的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將於周三召開聽證會。此前,一家地方法院法官已做出裁定,FBI的這些保密規則違反了美國憲法。(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99

當網路監控攝影機龍頭安迅士把自己給賣了…安控產業上演存亡戰 18個月見真章

2015-03-30  TWM
 
 

 

被稱為「從沒有停止成長」的安控產業,在物聯網趨勢底下,前途仍是一片大好,但近一年多來,一樁又一樁大型購併案卻接連發生,連位居全球網路監控攝影機龍頭的安迅士都在二月將自己給賣了,究竟安控產業發生了什麼事?

撰文‧何佩珊

當一家產業龍頭廠商將自己給賣了,意味著什麼?如此不尋常的動作,正發生在安全監控業裡。一場激烈無比的淘汰賽,將要席捲全球安控產業。

今年二月,長期穩居全球IP CAM︵網路監控攝影機︶第一大廠的安迅士︵Axis︶,將自己以二十八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八九一億元︶賣給日本數位相機大廠Canon,對全球安控產業丟下一枚震撼彈。

更令人玩味的是,這其實不是單一購併事件,過去一年多來,我們頻頻看到世界大廠的合縱連橫,如:Canon購併VMS︵視訊管理軟體︶第一大廠Milestone;而另一家美商安控大廠Tyco則買下VMS廠ExacqVision;日本安控大廠Panasonic則是收購VMS業者Video Insight;還有三星也將旗下監控公司Techwin賣給Hanwha。這場整併潮至今還沒有休止跡象。

這一波整併風也影響到台灣的安控公司。相較於二○一三年之前的亮眼成績,在一四年除了奇偶和彩富維持水準,多數業者如晶睿、陞泰、杭特和天鉞電等,都陷入獲利腰斬的窘境;昇銳、云辰、慧友和悠克更見虧損。業界人士大膽預言:「安控退場潮就要來了!」殺價、拔樁 陸廠強勢崛起單純從需求面看,這波退場潮,其實來得一點都不合理。

長期觀察安控產業的安防專業媒體︽a&s︾雜誌總編輯侍家驊指出,九一一事件之後,安控開始受到各國重視,因而逐漸發展成「產業」,而在此之後,這個產業的成長就沒有停止過,即使是在○八年金融海嘯,成長也只是稍稍趨緩。更不用說未來在物聯網發展趨勢下,不論冰箱還是車子等,將有更多智能應用必須與監控結合。他形容:「這個世界永遠都缺少眼睛。」在他看來,安控產業的成長還看不到盡頭。

只是需求面雖無虞,但若是將「大陸廠商」這個因素加進來,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

○八年金融海嘯導致各國財政緊縮,也讓安控品牌的價值被重新檢視,再加以中國政府的大力扶植,都給了中國安控廠商崛起的機會和養分。在去年達到一定的學習曲線後,「(陸廠)漂亮的價格讓市場翻盤翻得很快。」侍家驊指出,中國兩大安控廠海康與大華在全球安控產業的排名,已經分別竄升至第三和第六位。

「海康、大華非常積極,殺很凶。」台灣安控大廠彩富執行副總葉善鈞說。曾位居台灣安控一哥的陞泰也指出,大概前年第四季,陸廠的殺價壓力就已經很明顯,「他們(陸廠)的報價有時候只有我們的一半。」而陸廠帶來的威脅還不僅僅止於價格。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許桂芬以安迅士和海康兩家公司為例指出,安迅士員工總數約兩千人,而海康光是在研發就投入高達四五○○名人力,因此在新產品推出市場的速度上,陸廠也帶給其他業者很大的壓力。

加值差異化 台廠唯一出路可以想見,要拚出更好的規格,又要提出更低的價格,還要比別人更快推出新產品,在這樣的競爭態勢下,明顯不利於規模相對小的企業。

這也是為什麼在整體產業成長前景仍長期被看好的情況下,卻接連出現多起大型整併案,目的就是希望藉由經濟規模,以及前後端軟硬系統整合的差異化,守住市場地位與獲利。

以Canon對安迅士的購併案為例,安迅士已經預見,硬體成熟化後的差異化困境,以及愈來愈低的價格與利潤都是眼前巨大的挑戰;同時Canon則是在數位相機市場的成長遭遇瓶頸,但Canon擅長的影像處理技術與安控卻是再好不過的結合,再加上先前已經購併的VMS大廠Milestone可以和安迅士的網路監控攝影機進行前後端整合,發展出一套整體解決方案,在愈來愈難做出差異化的硬體市場找到突破。

陸廠的崛起,讓全世界都受到挑戰,但對同樣以高性價比作為主要競爭優勢的台廠而言,面臨的威脅恐怕又是別人的倍數,「可以說是具體地被打到了。」侍家驊說,「標準化市場已經輪不到台灣,未來只能往加值差異化去走。」許桂芬認為,目前台廠相對還是保有一些技術領先優勢,但重要是提升系統整合能力,如結合門禁、交通、零售業等等應用。

另外,葉善鈞對未來展望還是持比較樂觀看法,他認為在陸廠的競爭壓力下,歐、美品牌大廠基於成本考量,預期將會有更高的委外意願,這對以代工為主的台灣安控廠來說反而是好機會。

不論如何,各方都相信,一場安控產業大洗牌是絕對避免不了的。侍家驊直言,在這波產業重整中出局的廠商不會只有一、兩家,他更預言,「一切就會發生在未來十八個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04

智慧馬桶 靠臭味監控腸道健康

2015-07-13  TCW


「哇,好臭!」便便的臭味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卻可用來檢查健康!在日本市占率達六成的馬桶一哥TOTO(東陶),準備讓每家必備的廁所,都化身為健檢中心。

其實大便的氣味,代表了腸道是否健康。味道越重,表示腸道中充斥著壞菌,容易產生毒素,使腸道細胞產生惡性變化。健康的腸道好菌多多,能促進腸道細胞代謝,氣體少了,大便的味道也不會太臭。

這 座預計五年後上市的馬桶,除了能檢測臭味的氣體濃度,更能和網路連線,把數據傳送至雲端分析,追蹤腸道健康變化。早在二○○五年,東陶就曾與建設公司大和 房屋推出智慧廁所,能在家中浴室,一次檢測尿糖、血壓等。隨著免治馬桶在日本普及率已超過七成,業者除了搶灘海外市場,更積極開發省水、抗菌等進階功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81

在台北可監控花蓮的家 一顆小按鈕83國搶著買 成功案例》全球募資平台 最多人贊助的台灣團隊

2015-09-28  TWM

去年底,在花蓮海邊,出現了一座「物聯網住宅」。 屋旁草坪上的自動澆水器,每天傍晚澆水前,會自動連上網路,查看氣象局的測候站,「如果下雨,澆水器這一天就不會澆花。」屋主陳紹俊說。 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會記錄發出的電力,賣出多少給台電;家裡的電燈,即使主人不在,也會隨著主人平時的生活節奏,開開關關,讓外人難以分辨家裡有沒有 人。

陳紹俊還在陽台上,裝上物聯網捕狗系統。「每天早上都會有野狗偷偷在陽台上大便!」他結合感應器和攝影機,一有陌生動物出現,就會自動拍照,傳到陳紹俊手機,通知他下去驅趕入侵者。

陳紹俊的另一個身分,是新創物聯網公司酷比令(Qblinks)的總經理。這家公司很特別,七個人的小軟體公司,小到全公司共用一個辦公室;第一個物聯網 產品還沒上市,就已經收到全球八十三個國家、六千筆訂單,以及二十一萬九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七一四萬元)的現金,連印度洋上的法屬留尼旺群島,都有人下 單。

先賣點子,再生產產品他的商業模式 跟別人不一樣這家小公司發展出物聯網時代的新商業模式。酷比令是目前在全球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上,得到最多人贊助的台灣團隊。做物聯網產 品,賣的是沒人賣過的產品,一不小心就會製造一堆庫存,酷比令卻發展出一套有效的方法,降低風險。

一般公司是先製造出產品,再想辦法賣產品,陳紹俊則是先想辦法在全球最熱門的舞台上,把點子賣出去。

一家台灣小公司,怎麼被全世界看見?「我們是把Kickstarter,當成測試想法的平台。」陳紹俊說,剛開始,他們只知道要做物聯網,但摸不清楚市場 要什麼,就設計了一個兼具手機來電通知、控制,甚至還有測量溫度功能的小產品,花六、七十萬元拍宣傳影片,最後竟只有四○一個人願意買單,還有更多消費者 寫信來罵人,計畫失敗。

「什麼都想做,卻做不深。」陳紹俊直言。第二次,他們再推出產品測試市場,這一次,什麼宣傳都不做,不過這一次,只有七十九個人願意付錢買他們的產品。

音樂、自拍、智慧家庭

都是最受歡迎的關鍵應用

失敗,讓他們學會如何專注把一件事做深。酷比令行銷暨媒體公關經理連爾歡說,第一次推出產品失敗後,他們對所有願意買單的客戶發出問卷,有兩百多人回覆,結果發現,他們自以為會大受歡迎的溫度計功能,有興趣的客戶,「一個也沒有」。

他們也發現在Kickstarter上,只要有防水這項功能,就自動會有一群死忠用戶,音樂、自拍、智慧家庭,都是受歡迎的關鍵應用。他們按照問卷結果重 新設計產品,這次,他們專心把「物聯網按鈕」功能做深。設定之後,同一個按鈕,可以在開車回到家中車庫時,通知家裡的「電器們」,點亮車道燈光,開啟冷 氣;同時也可以是你跟朋友開心自拍時的快門按鈕,或透過雲端服務,串聯飛利浦、Nest的雲端服務,通知「電器們」你要離家;如果有野狗入侵,發簡訊通知 你。

「我們學到,在群眾募資網站上做行銷,一定要投入成本。」陳紹俊說,這一次,他們精準切入外國用戶需求,影片在台北關渡拍,卻像在加州實景拍攝,連GPS顯示的路名、路旁的房屋風格,都設定在加州爾灣一模一樣,他們吸引到的人,是第一次的十五倍!

「賣出去才是頭痛的開始。」陳紹俊坦言,用募資平台做生意,是先有概念,再有產品,「跟傳統先有產品,再想怎麼賣的作法完全相反」,好處是,降低新產品賣不出去的風險;壞處是,他們還不了解如何事先掌握生產成本。

酷比令其實是軟體公司,硬體是請電子公司合作研發,當初為了吸引消費者,產品外觀用金屬設計,量產才發現,金屬會阻隔無線訊號,只好另外設計天線。

有了訂單,如何更精準控制硬體成本,是他們下一個要克服的關卡。

酷比令真正的目標想靠軟體賺錢,他們開始替這個小小的智慧按鈕設計App,一個物聯網按鈕,也可以發展收費服務,這家台灣小公司,要的是被全世界看見的大機會。

200公里外住家狀況,他一秒就知道陳紹俊自行設計的物聯網宅裡,澆水器、信箱、電力系統等都連上網,要不要澆水、該開燈或關燈,家電都能自行判斷。

狀況:花蓮住家:有動物入侵!

任何動物如果入侵陳家,感應器會自動指揮攝影機拍下照片,傳到陳紹俊的手機。

通知:台北屋主:趕走牠!

一秒鐘內,陳紹俊在200多公里外、台北市的辦公室裡,就能辨別是不是野狗入侵,下令驅趕。

即使主人離家,也會按照日常作息,控制燈光防盜。

澆水前會自動和氣象局測候站連線,再決定當天要不要澆水。

收到信會發訊息,通知陳紹俊。

陳紹俊專心把「物聯網按鈕」功能做深,同一按鈕設定後可以控制多種物聯網服務。

Profile酷比令

成立:2013年

總經理:陳紹俊

資本額:2100萬元

成績:全球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

最多人贊助的台灣團隊

撰文 / 林宏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09

常超速、急煞車,它的監控器都會「說」台灣車聯網小兵 賺贏美國老大哥

2015-11-23  TCW

一個市場後進的台灣小兵,為什麼能夠打敗「美國老大」,擁有超高獲利率?

十一月二十日,成立不過五年的威潤科技以每股六十九元掛牌上櫃,是台灣車用衛星定位監控器(GPS Tracker)營收規模最大的公司。今年上半年毛利率達五七%,比全球龍頭美國CalAmp高二十個百分點;上半年淨利率一九%,也比CalAmp高十二個百分點,比興櫃同業康訊高十八個百分點。

威潤的產品和一般人熟知的衛星定位導航機不同,最大差別在多了無線通訊功能,不只能定位,還能讀取行車資訊,「就是讓車子說話!」威潤董事長湯潤?解釋。行車資訊透過通訊模組回傳後台解讀,適用於車隊追蹤管理、物品監控等,是車聯網最新應用。

舉例來說,有了監控器,駕駛有沒有常超速、猛踩油門或急煞車、急轉彎等,全都能記錄下來,還能知

道油料有沒有異

常減少,防範駕

駛偷油;透過溫

度監控,當冷凍

物流車溫度異常

時,也可第一時間響起警報,提

醒駕駛即時處

理:甚至運鈔車

裝上監控器,還

能指定特定地點

才能打開金庫,

離開就會自動上

鎖。該產品以物流業者等商用車為最大客戶。

威潤創業時,全球龍頭CaIAmp已推出相關產品約五年,台灣也有七、八家業者投入,但規模都不大。哪怕現在,全球龍頭的年營收也只有新台幣七十億元,代表這個利基市場還很新,仍有拓展空間。

湯潤濶曾在宏碁、華邦電子等公司任職,五年前受過去同事、現任威潤技術長吳柏慶邀約,看好對方在工業電腦通訊領域近二十年的經驗與眼光,決心共同投入新領域創業。

闖藍海》讓車「聽」得到

關鍵天線技術,美國掛保證要讓車子說話並不容易,時速、位置、耗油量、引擎壓縮、車門開關等行車時的各種資訊,都得先讓監控器「聽到」,才能把行車資訊「說」給後台知道,這是第一個難關。

關鍵在於天線。不像手機可以容忍偶爾收不到訊號,車用監控器從插上電源那一刻起,就不允許有任何閃失,否則客戶不會採用,因此,解決電源千擾問題的天線設計是關鍵。

「天線就像人的耳朵,耳朵越大能聽到聲音一定越多,小耳朵(該產品僅約十公分見方,天線又只是其中一個零件)怎樣聽到很多聲音,是很大的技術考驗。」吳柏慶透露,同業有的不知道關鍵在天線,有的知道,但技術無法突破。

技術的突破,讓威潤成了亞洲第一家同時取得美國電信商AT&T與Verizon認證的衛星定位監控廠,有機會率先切入全球最大的美國市場。

鑽缺口》客製化訂單練兵

不挑單,一年虧一半資本額第二個難關在於,光讓車子說話還不夠,隨不同客戶需求,要讓汽車說的話也不同,也就是客製化。全球通訊模組供應商泰利特(Telit)台灣暨東南亞地區業務總監王釭德觀察,威潤最強的,是依客戶不同需求客製化的研發能耐,一般廠商不容易做到。

身為後進者的威潤,不像先行者有挑訂單的本錢與資源。

唯有對各種客製化訂單來者不拒,持續投入金錢與時間挑戰,才有贏的機會。全球通訊模組大廠、u-blox台灣分公司商業開發經理劉彥呈觀察,威潤抓住的正是這樣的市場缺口。

「最小十、二十個訂單也

接,」湯潤濶說,一個新客戶從開始接觸、了解需求,進展到買樣口叩、反覆測試,再到真正下單,最少三個月,一般來講九個月、一年甚至一年半都算正常。@這生意很不好做是事實,大廠怎麼受得了這種業務週期。」例如,加拿大冬季須派剷雪撒鹽車清除道路積雪,對於鹽、水的噴灑量與比率,須監控以達最佳效率。威潤為了符合客戶需求,甚至去整合全球五大鏟雪車撒鹽控制器通訊協議,並讓產品能在零下四十度的環境運作。

這類特用車都不是大訂單,是一般廠商嫌量小且技術複雜、不願承接的苦差事.敢挑戰客製化訂單,讓威潤創業第一年營收一千六百萬元,卻虧掉近一千四百萬元、超過半個資本額。

「急不得,每天認真把事情做對,當能量夠了就會開始爆發。」迫於後進者的現實,湯潤濶仍堅持挑戰難度更高的客製化訂單。

拓市場》目標切人大車廠

數十億行車資料庫成賣點

沒想到透過一次次練兵,威潤的技術更純熟,第二年彌補虧損,至今共累積超過一千次客製化服務,甚至建置出高達數十億種行車情境應用組合的資料庫,供客戶挑選。當同業需要三到五天,甚至數月做到客製化,它最短在一小時內就能修改完成,成了客製化秘密武器,開始享受客單價平均比龍頭高一五%、比中國同業高逾一倍的高毛利率。現在連豐田汽車、美國前三大快遞業者都主動上門談合作。

但客製化的代價是,每年投入研發經費至少占營收的八%,公司每四人就有一人負責研發,薪資、分紅與獎金更占研發經費八成,這樣的研發投入在業界極少見。

如今,它打算藉上櫃,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並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隨豐田汽車近期宣布,明年出廠新車將全面配備車與車通訊(V 2 V)功能,美國也將在後年強制立法,威潤能否切入汽車廠的車聯網市場大餅,是接下來的挑戰。

威潤的例子告訴我們,切入市場的時機落後,不代表成績注定落後。勇於挑戰別人不願做的,墊高客製化的門檻後,哪怕營收規模無法快速擴大,仍能替自己創造高獲利率,後來居上。

撰文者萬年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23

深交所回複欣泰交易對倒對敲行為傳言:加強盤中交易監控

深交所發布《關於欣泰電氣投資者關心問題的說明(三)》,回複欣泰交易對倒對敲行為傳言,表示將繼續采取多種監管措施,對可能存在的重大異常交易行為、涉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影響其他投資者投資決策的行為進行針對性監管。

關於欣泰電氣投資者關心問題的說明(三)

1、自2016年7月12日*欣泰複牌交易以來,交易所針對性做了哪些工作?

“*欣泰”自7月12日複牌以來,本周四個交易日連續跌停,成交金額11869.19萬元,換手率11.37%。買入成交和賣出成交均以個人為主,本周3212個個人賬戶買入該股,其中2994個賬戶資金規模在100萬元以下;共有989個賬戶賣出,其中759個賬戶資金規模在100萬元以下。買入居前賬戶普遍資金規模小,其中買入5萬股以上的賬戶共有26個。本周投資者買入總金額前五名的會員歸屬於廣發證券、東方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海通證券。

自*欣泰複牌交易以來,我所持續性開展了以下針對性工作:一是嚴密監控交易。將“*欣泰”列為重點監控股票,專人專崗,對交易情況密切監控。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刻采取針對性的監控措施,及時對買入量較大的會員、賬戶提示風險。例如,僅複牌首日上午交易時段,我所就通過電話對買入成交居前賬戶所在的10家會員進行了盤中風險提示。二是督促會員做好客戶工作。我所針對客戶買入量居前的27家會員,一對一發出《關於加強欣泰電氣風險警示工作的函》,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提升風險警示工作效果。針對客戶買入相對集中的34家會員,及時通過電話、郵件督促其采取短信、微信或走馬燈等多種形式,向客戶充分揭示風險。我所還聯系行情軟件商通過行情軟件揭示*欣泰退市風險。在此背景下,東方證券要求客戶買入股票前,現場簽署風險揭示書;國信證券、新時代證券等會員優化了交易系統,在客戶買入股票前設置彈窗警示交易風險。三是督促上市公司繼續強化揭示風險。我所要求上市公司每日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四是加強市場宣傳。我所繼續通過官方微信、微博、官網,進一步向市場加強風險宣傳。

從實施效果來看,買入賬戶分布已逐漸趨於分散,單賬戶買入數量已明顯減少。總體上成交下降明顯,從7月13日最高換手率3.59%下降到7月15日的1.84%,投資者風險意識明顯提高。我所將繼續采取多種監管措施,對可能存在的重大異常交易行為、涉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影響其他投資者投資決策的行為進行針對性監管。

2、有媒體報道稱,近期*欣泰複牌交易可能存在對倒對敲行為,實際情況怎樣?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光大證券江門東華一路部於7月13日和7月14日分別登上“*欣泰”買入和賣出龍虎榜前五名,質疑其中可能存在對倒對敲行為。我所對該營業部自7月12日“*欣泰”複牌以來的交易情況進行了核查,情況如下:7月12日,該營業部1個賬戶買入“*欣泰”1.74萬股,成交金額22.79萬元。7月13日,2個賬戶分別買入“*欣泰”5.23萬股、4.17萬股,合計買入9.4萬股,成交金額110.83萬元。7月14日,上述3個賬戶均賣出所持“*欣泰”全部股份,合計賣出11.14萬股,成交金額118.2萬元。上述賬戶買入和賣出交易的對手方,不存在明顯關聯關系,也未發現該營業部的賬戶存在對倒對敲行為。同時,深交所將繼續加強盤中交易監控,嚴厲打擊可能的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

3、欣泰電氣公司是否一定會退市?

“欺詐發行”這一違法行為具有不可糾正、不可消除影響的特征。根據有關規則,欣泰電氣在暫停上市後無法恢複上市,在終止上市後無法重新上市,即“一退到底”,退市進程已經確定。欣泰電氣將成為創業板第一家終止上市的公司,更將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家因欺詐發行被退市的上市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