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馬云刮骨療毒 阿里巴巴CEO、COO引咎辭職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22/0OMDAwMDIyMTY0OQ.html

2月21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團組織部會議剛剛結束,馬云最後對與會者說道:「記住,這就是阿里巴巴。別人看是折騰,我們視價值觀如生命。」

當 天,該集團旗下B2B公司阿里巴巴(1688.HK)發佈公告,衛哲辭任執行董事兼首席兼執行官,陸兆禧代替衛哲擔任新的首席執行官。陸兆禧擔任阿里巴巴 首席執行官之後,仍將擔任淘寶網CEO。該公告同時宣佈李旭暉辭任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原B2B公司人事資深副總裁鄧康明引咎辭去集團CPO職務,降級 另用,支付寶CEO彭蕾將兼任阿里巴巴集團CPO職務。

衛哲等人辭職的原因是:2010年該公司有約0.8%,即1107名「中國供應商」 因涉嫌欺詐被終止服務。馬云在發給阿里巴巴所有員工的一封內部郵件中認為,這樣的行為已經「觸犯商業誠信原則和公司價值觀底線」。他說自己這一個月來很憤 怒,也很痛苦,並要求B2B團隊必須進行深刻檢討,要有「面對現實,勇於擔當和刮骨療傷的勇氣」。

馬云語氣嚴厲地表示,「所有直接或間接參與的同事都將為此承擔責任,B2B管理層更將承擔主要責任。」

約100名直銷員工涉案

馬云的公開信稱:「幾個月前,我們發現B2B公司的中國供應商簽約客戶中,部分客戶有欺詐嫌疑。同時有跡象表明直銷團隊的一些員工默許甚至參與協助這些騙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

約一個月前,阿里巴巴董事會委託專門的調查小組,對上述事件進行了獨立調查,查實2009、2010年分別有1219家(佔比1.1%)和1107家(佔比0.8%)「中國供應商」客戶涉嫌欺詐。

阿里巴巴信息顯示,從2009年開始貫穿2010年全年,該公司國際交易市場上有關欺詐的投訴時有發生。雖然從2010年第三季度開始,B2B公司已經開始關閉涉嫌賬號並採取措施以圖解決問題,但上述投訴仍未絕跡。

這些店舖提供高需求的消費電子產品,並以非常具吸引力的價格、較低的最少購貨量和相對不安全的付款方式進行交易,吸引買家。

阿里巴巴提供的資料稱,有跡象表明B2B公司直銷團隊的一些員工,為了追求高業績高收入,故意或者疏忽而導致一些涉嫌欺詐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先後有近百名銷售人員被認為負有直接責任。

除了對高管進行處理外,上述普通員工將按照公司制度接受包括開除在內的多項處理。涉嫌員工約100人,而阿里巴巴直銷團隊員工約為5000人,佔比約2%。

除了內部整肅之外,阿里巴巴還將處罰違規的「中國供應商客戶」,上述中國供應商賬戶已經被全部關閉,並已提交司法機關參與調查。

針 對B2B高層管理團隊在上述事件中的盡職情況,阿里巴巴董事會稱,雖然管理層從2010年第三季度開始關閉涉案中國供應商的賬戶,並採取行動以圖解決問 題,而新的詐騙賬戶也明顯下降,但董事會認為,這種組織性的問題需要本公司繼續強化價值觀才得以解決。為此,衛哲為首的高管團隊辭任。

外界揣測衛哲及部分高管涉嫌在「客戶欺詐」案中獲利,阿里巴巴公開信則否認了這種揣測,公告稱,無論衛哲、李旭暉或其他高管人員均沒有參與任何關於不誠信供應商詐騙買家的活動。馬云在公開信中肯定了衛哲、李旭暉勇於承擔責任的行為。

自我修復

「0.8% 的客戶欺詐行為導致CEO離職,馬云可謂下了重手。但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正望諮詢CEO呂伯望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部分企業甚至官員來說,誠信並不 重要,撤個謊,做個假文憑,一些事情上裝個糊塗,並不會因此而承受任何懲罰,而阿里巴巴巴則不同,沒了誠信,阿里巴巴就沒有了生意,以衛哲辭職換取阿里巴 巴的誠信,物超所值。

業內評價說,這種類似於「壯士斷腕」般的自我整肅,將會有助於阿里巴巴從一個公司向一個社會化企業轉型——馬云也強調 說,「這是我們成長中的痛苦,是我們發展中必須付出的代價,很痛!但我們別無選擇!如果今天我們沒有面對現實,勇於擔當和刮骨療傷的勇氣,阿里將不再是阿 裡,堅持102年的夢想和使命就成了一句空話和笑話!」

在更早的時候,阿里巴巴集團B2B業務集群已經進行過管理層微調,原支付寶總裁邵曉鋒已經於去年接任B2B中國事業部總經理職務。其和淘寶網的融合也在進一步推進中,由B2B客戶組成的「無名良品」業務模塊已在淘寶網上線。

實際上,很多偉大的公司,之所以長盛不衰,就是因為公司本身具備了修復問題的基因。

吉列前任CEO基爾茨就曾表示:吉列是一家「異常強大」同時又存在「可修復問題」能力的公司。擁有自我修復的基因,正是吉列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得以螺旋式上升的根本原因。

2001年初,基爾茨上任,其對吉列的修復圍繞「利潤」展開。不同的是,以前的吉列偏重於從每個顧客身上獲取利潤,而基爾茨的側重點是每個部門的利潤,這樣就迫使每個部門去重視控制成本。2年後,吉列的利潤率從18.5%,提高到了21.7%。

此番馬云對B2B團隊的調整,實際上也是為了捍衛阿里巴巴的價值觀,確保公司能夠長久經營下去的自我修復。「在阿里巴巴發展歷史上,必須正確地面對,並且勇於面對這個問題。」馬云解釋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8

刮骨療毒 謝國忠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7-27/100415853_all.html

 新興經濟體正在面臨資本外流風險。2009年至2011年,發達國家的低利率導致大量熱錢湧入新興經濟體,加速了其資產通脹,也刺激了經濟增長。後者給人們造成了新興經濟體同發達經濟體脫鉤的印象,由此引發了更多的資本流入,最終引發全面通脹,導致經濟放緩和資金逃離。由此引發的資產緊縮又進一步拉低了經濟增長。人們看到新興經濟體的增長不可持續,因此熱錢逃離。

  印度盧比和巴西雷亞爾已經從最近的高點下跌了五分之一,反映了資本外流的壓力。中國的資本外流要晚一些,因為投資者相信由政府所支持的匯率的安全性。然而,2012年的經濟疲軟似乎已經引發了人民幣的貶值預期。政府對匯率的支持已經成為資本外流的加速器,因為這越來越被視作是對趁早離開者的補貼。

  中國的銀行系統通過對地產開發商實施債務延期來支持房地產市場。這扭曲了市場價格,去年房地產銷售額佔GDP的13%。開發商通過降低銷量來放緩價格下跌。由於很大一部分熱錢流入了房地產市場,銀行正在有效地資助其清算價格。這種補貼也正在鼓勵資本外流。

  二季度的貿易盈餘總量,FDI以及外匯儲備的下降總量達到1640億美元。基本逼近了資本外流的規模。這還不包括外匯儲備存量的應計利息,否則總量還要再增加300億美元。

  困難的經營環境和不景氣的前景促使大量商人移民。灰色收入似乎正在尋找安全港。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為93萬億元,是外匯儲備總量的4.5倍。正規銀行系統外還有超過外匯儲備的貨幣資產。按現價計算,僅是空置的房地產價值就超過了外匯儲備總量。外匯儲備發生擠兌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中國的資本賬戶雖未開放,但仍有很多方式可以把錢捲走,地下渠道已經很完備了。澳門賭場的收益是拉斯維加斯的4倍,資本從澳門逃離的可能性很大。另一個渠道就是以國內資產作抵押,獲得國內貸款來購買海外資產。在當前的體系下,資本外流可能每個月超過1000萬美元。

立即浮動人民幣匯率

  現在的中國和15年前的東南亞各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應當汲取它們的教訓,在當前不確定的環境裡控制金融風險。

  1992年至1996年間,美國的低利率促使大量熱錢湧入東南亞。這些錢大多被借給了該地區的銀行,而後又通過借貸從事大宗商品和房地產投機。這種趨勢在1997年翻轉,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貶值和經濟收縮。

  面對資本外流壓力,東南亞各國運用外匯儲備來維持匯率,像現在的中國一樣對匯率施以控制。在資本外流壓力剛出現時,它們還有大量外匯儲備。但一段時間之後,固定匯率的政策導致外匯儲備耗盡,不得不貶值。一些國家甚至還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了大量資金來繼續此錯誤政策。而這最終只是資助了資本外流。

  沒有了外匯儲備,這些國家再也無力支持其金融系統。金融崩潰導致了大規模經濟收縮,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如果這些國家在資本外流壓力剛開始出現的時候就能施行浮動匯率,其損失就不會如此慘重。這種不理智的、代價高昂的、持續的維持固定匯率的行為,個中奧秘在於,正是一些統治精英在向國外轉移灰色收入。

  中國外匯儲備的絕對數量是巨大的,但並非全部都能動用。如果外匯儲備減少五分之一,就會引發恐慌。中國的貨幣資產是外匯儲備的好幾倍。恐慌會導致外匯儲備迅速耗盡。即使政府像1998年那樣實施更加嚴格的資本控制政策來減緩外流,由此導致的信心崩潰也將會給銀行系統帶來巨大損失。

  東南亞國家失去外匯儲備以後,政府就沒有任何信譽可以恢復其銀行體系,不得不維持極低的匯率水平來獲得國外資金來重振經濟。

  儘管五六月的房地產銷售有所恢復,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需要經歷多年調整。這給中國的銀行系統帶來了長期的陰影。中國的信貸擴張主要依賴土地升值。在投資主導的經濟戰略下,資本回報率很低,因此,信貸擴張主要取決於抵押物而並非商業現金流。由於土地是抵押物的主要形式,土地升值和迅速的信貸擴張在過去十年中互相支持,泡沫的出現也至少有五年了。這種態勢一旦逆轉,將會嚴重破壞銀行體系。

  中國的銀行股很便宜,但即使是如此低價,也反映了市場預期政府可以在某個時點施以援手。對政府的信心主要來自大量的外匯儲備,這給政府的財政能力提供了信譽擔保。市場對政府財政能力的信心是中國金融穩定的基石。否則,一場全面的金融危機就會發生。

  中國應當立即浮動匯率,鎖住外匯儲備。央行一旦承諾不再購買和出售美元,將會消除中國經濟中一個很大的導致熱錢流入和經濟泡沫的風險。這一直是中國同西方國家經濟爭論的焦點。通過這一舉動,中國既能化解與西方國家的矛盾,也能保障政府支持金融系統的信譽。

信心難以反彈

  中國的「穩增長」政策有賴於對投資項目注入資金。儘管2012年上半年經濟增長放緩,淨融資總額卻增加了17%,達到7.78萬億人民幣,相當於同期GDP的34%,廣義貨幣增加了13.6%,名義GDP增長11%。有一種猜測認為增長下行是政策緊縮的結果,但事實恰恰相反,流動性和財政形勢都很寬鬆,經濟下行是由於房地產泡沫在重壓下破裂導致的,並非任何政策推動的結果。

  現金短缺主要是在房地產和土地銷售方面,這兩者是相關聯的。去年,房地產銷售佔GDP的15%,土地銷售佔GDP的6%。官方數據顯示,房地產銷售在今年前半年下滑了10%。由於房地產銷售很多都是提前預定,很多開發商今年都沒有現金收入,因此實際的資金缺口可能更大。今年上半年真實的現金短缺可能超過1萬億元,我對此並不驚訝。

  雖然統計數字並不完整,但可以說土地銷售在今年上半年基本停滯了。中國房地產業的利潤主要來自土地升值,而非來自建造的房子本身。土地價格下降,開發商卻沒有錢購買土地。儘管房地產銷售可以通過降價來維持,土地銷售卻不能。

  由於房地產市場調整造成的投資現金短缺可能達到GDP的3%-5%。這個數字很大,但卻可以通過增加其他地方的融資來抵消。比如,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就在努力擴大融資。企業債券市場今年下半年也可能迅速增長。似乎投資在下半年將會有所反彈,但是信心難以反彈。

  中國大多數行業都存在產能過剩,成本增加進一步削弱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經濟過度依賴土地升值。從銀行到高利貸,金融行業主要依靠土地升值來維持貸款利息;商品行業的利潤主要來自面向高利貸者和房地產開發商的商品貿易;設備供應商依賴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而這也取決於土地銷售。當然,這種維持利潤的模式只是一個泡沫。隨著泡沫破裂,利潤也就會被擠出。通過增加其他融資來源來維持投資,並不能改變盈利模式。

  當企業看到利潤下降,它們很可能會減少業務。如果沒有任何盈利希望,在很多情況下,它們就會變現並離場。除了利潤縮水,企業也可能受到地方政府在放鬆土地銷售之後為了在其他方面增加收入所施加的壓力,這種壓力是很可怕的,可能擠走現存企業過去所有的利潤。因此對很多企業來說,關門是最好的選擇。

結構性改革可以恢覆信心

  企業信心最終取決於盈利前景。土地通脹可以起一時的作用,但只是泡沫而已。利率最終有賴於投資與消費之間的理性平衡。中國政府通過推動投資管理經濟。投資主導的增長模式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產能過剩、低利潤率以及不良貸款。投資推動將不可避免地創造泡沫,換言之,投資靠泡沫獲得利潤,在這類泡沫破裂後,金融系統就將不可避免地背負巨額壞賬。

  如果中國的政策旨在文過飾非,比如,永遠向欠債的借款人提供貸款,中國經濟就將重演1992年日本房地產泡沫開始通縮的一幕。然而,與日本不同的是,中國可以選擇增長。2012年中國人的平均收入估計將為6000美元。這只是經濟合作組織(OECD)國家平均收入的15%。如果中國提高生產力,做大的蛋糕將足以抵消任何泡沫收縮所可能帶來的金融代價。

  正如我曾經多次呼籲的,中國需要減稅,並且降低政府支出以促進消費,鼓勵企業提高技術和質量。後者需要中國有適當的資本成本。過去十年的低利率促使企業關注投機而不是技術和質量。減稅可以降低國家儲蓄水平,提高資本成本,消除過剩產能。

  如果中國政府想要鼓勵企業和家庭把錢留在國內,就應當大規模削減稅收,並且按照具體的數字目標和時間表收縮國有部門。否則資本外流很可能將會繼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69

刮骨療毒!雲南大理40條措施重拳整治旅遊市場亂象

據央視4月11日報道,4月9日,雲南大理州召開全州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發布《大理州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安排部署全州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任務,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刮骨療毒,鐵腕整治旅遊市場亂象。

《大理州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中提出:取消旅遊購物店等級評定,取消旅遊定點購物。所有旅遊購物企業納入社會商品零售企業進行統一監管;嚴厲查處虛假宣傳、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誘騙購物、不明碼標價、商業賄賂、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對旅遊商品質量檢測抽檢範圍和頻率,重點加強遊客聚集區域旅遊商品市場秩序的管理。

對備受關註的旅行社和導遊問題,《大理州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表示,嚴禁旅行社在組織接待團隊的行程中指定購物店安排購物活動,堅決禁止“不合理低價遊”。嚴厲查處旅行社及司陪人員串通景區、公路沿線休息區、旅遊廁所、車站、碼頭、演藝、住宿等購物場所,以“停車費”“茶水費”“人頭費”等形式收取購物回扣、返傭,變相安排和誘導購物;出臺加強導遊職業道德教育,提升服務質量的培訓實施辦法,制定並實施《大理州導遊人員計分制管理制度》,強化導遊培訓和管理工作。保障導遊合法權益,監管導遊勞動合同的簽訂,保障導遊合理薪酬。完成好電子導遊證制作權限下放工作,簡化導遊證制證程序等。

《大理州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包括加強旅遊購物市場管理、規範旅行社經營行為、提升導遊管理水平、加大景區標準化管理、維護遊客合法權益、建立健全綜合監管和保障體系六個方面40條措施,於4月15日起施行。

具體內容如下:

一、加強旅遊購物市場管理

(一)取消旅遊購物店等級評定。由州旅遊標準等級認定委員會發布通知,取消全州現有旅遊購物企業的等級認定,不再開展對旅遊購物企業的等級評定工作。

(二)取消旅遊定點購物。所有旅遊購物企業納入社會商品零售企業進行統一監管。

(三)開展旅遊商店誠信經營服務活動。嚴厲查處虛假宣傳、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誘騙購物、不明碼標價、商業賄賂、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對旅遊商品質量檢測抽檢範圍和頻率,重點加強遊客聚集區域旅遊商品市場秩序的管理。

(四)加強旅遊商店納稅管理。逐步在旅遊經營企業推行稅控機管理制度。

二、規範旅行社經營行為

(五)嚴禁旅行社在組織接待團隊的行程中指定購物店安排購物活動。取消旅遊合同中的購物附加條款,對違規者予以依法從嚴處理。

(六)嚴厲查處旅行社及司陪人員串通景區、公路沿線休息區、旅遊廁所、車站、碼頭、演藝、住宿等購物場所,以“停車費”“茶水費”“人頭費”等形式收取購物回扣、返傭,變相安排和誘導購物。

(七)加強對接待旅行社團隊餐飲企業的管理。接待團隊的餐飲企業必須經過等級評定。嚴禁設置主次顛倒的餐飲配套購物區域,規範餐飲場所通道設置。嚴厲查處旅行社以就餐為名變相安排購物,杜絕形成新的灰色利益鏈條。

(八)堅決禁止“不合理低價遊”。以《大理州主要旅遊線路誠信指導價》為標準,禁止旅行社發布、銷售“不合理低價遊”產品,組織、接待“不合理低價遊”團隊。對違規者依法從嚴處理。

(九)嚴厲查處“黑社”行為。對擅自經營旅行社業務,或以客棧、租車行、“旅拍”等新業態為平臺組織遊客,安排行程,涉嫌經營旅行社業務的行為進行從嚴查處。

(十)嚴禁旅行社和司陪人員安排另行付費旅遊項目。通過在遊客服務中心、酒店、景區擺放宣傳品、宣傳冊的方式,加大對民族特色旅遊產品的宣傳,提供相關購物信息,合理滿足遊客的購物等消費需求。

(十一)制定並實施《大理州旅行社計分制管理制度》,強化對旅行社的管理。

(十二)規範旅遊合同的管理。旅行社組織團隊必須簽訂組團合同,旅行社之間轉接團隊必須有委托接待合同。針對大理散客組團的需求和特點,使用新的旅遊合同示範文本。新合同文本中必須載明遊覽、娛樂項目的具體內容和時間,載明交通、住宿、餐飲等旅遊服務標準。嚴厲查處未簽訂合同,簽訂虛假合同、陰陽合同的行為。對違規者依法從嚴處理。

三、提升導遊管理水平

(十三)強化對導遊的管理。出臺加強導遊職業道德教育,提升服務質量的培訓實施辦法,制定並實施《大理州導遊人員計分制管理制度》,強化導遊培訓和管理工作。

(十四)建立遊客對導遊評價體系。通過“大理旅遊服務微信公眾號”和“來大理網”等渠道,建立導遊人員信用公示平臺,開展遊客對導遊服務質量的直接評價。積極申請導遊自由執業試點,開展競爭上崗,形成導遊良性競爭機制和良好執業環境。

(十五)保障導遊合法權益。監管導遊勞動合同的簽訂,保障導遊合理薪酬。完成好電子導遊證制作權限下放工作,簡化導遊證制證程序。

四、加大景區標準化管理

(十六)建立旅遊A級景區標準化管理的日常監督機制,對服務質量下滑、配套設施老化的景區,要堅決取消或下調等級。

(十七)加快推進大理古城和其它景區的創A工作。全面完善旅遊景區配套設施,提升服務質量。整治重點景區拉客攬客、尾隨兜售行為,維護景區周邊良好的交通秩序、社會治安、環境衛生。

(十八)核定全州A級景區最大遊客承載量。以安全為前提,兼顧提升遊覽品質,重新研究旅遊景區遊客荷載問題,並分時分段細化執行。

(十九)嚴格落實“白族三道茶”旅遊產品的服務規範。對擅自進行營業性演出的旅遊演藝產品進行清理整頓,確保旅遊演藝產品的服務質量。

五、維護遊客合法權益

(二十)完善涉旅案件快速接處警機制。110接處警平臺和各地公安派出所,對旅遊案(事)件優先受理,快辦快結,嚴厲查處擾亂旅遊市場秩序、損害遊客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違規行為。

(二十一)嚴厲查處“藥托”、“酒托”利用公路沿線休息站、旅遊廁所和酒吧、餐廳等場所,誘導欺詐旅遊者消費的行為。

(二十二)嚴厲查處以“祈福”、“燒香”、“點燈”等宗教活動為名,欺詐遊客錢財,侵害遊客合法權益的行為。

(二十三)規範旅遊餐飲企業的經營行為,嚴厲查處旅遊餐飲企業利用節假日期間,遊客相對集中時段,哄擡物價、陰陽菜單等欺客宰客行為。

(二十四)嚴厲查處客棧隨意漲價、霸王條款等不誠信經營行為。

(二十五)嚴厲整治旅遊客運市場秩序。嚴厲查處“黑車”,堅決整治出租車“不打表”收費行為。

(二十六)規範重點旅遊景區及交通沿線停車場設置,對擅自圈占停車位收費的行為進行嚴厲查處。

(二十七)強化旅遊安全工作。梳理旅遊安全問題清單,排查旅遊安全隱患。規範環洱海區域租賃電動車經營秩序。加強對登山涉水、探險高空等旅遊經營項目的審批。查處旅行社不購買“雲南省旅遊組合保險”的行為。

六、建立健全綜合監管和保障體系

(二十八)完善州、縣市旅遊市場監管綜合調度指揮部及指揮中心建設。建立工作制度和運行機制,發揮信息匯集、分析研判、統籌調度、協調指揮、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的工作職能。

(二十九)落實旅遊市場“1+3+N+1”綜合監管模式。在全州重點旅遊縣市正在開展旅遊行政執法權相對集中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向全州推行,建立旅遊市場監管綜合調度指揮中心加旅遊警察、旅遊巡回法庭、旅遊工商(市場監管),其他涉旅部門,監察部門綜合監管的新格局。

(三十)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監管機制。嚴格落實縣市政府主要領導為轄區旅遊市場監管的第一責任人制度,強化縣市政府責任,實行區域嚴防,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所有問題“有人抓、有序抓、有效抓”。

(三十一)配齊配強縣市旅遊執法力量,加強旅遊執法隊伍建設,強化文明執法。

(三十二)發揮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作用。成立大理州旅遊業協會,統籌推進各旅遊行業協會的機構建設。推動各旅遊行業協會結合各自行業特點建立誠信自律體系,積極發揮旅遊糾紛調解等自律監管作用。

(三十三)積極倡導文明旅遊,開展“人人都是旅遊形象,處處都是旅遊景點”文明旅遊宣傳活動,同步推進旅遊從業人員的文明素質教育與遊客文明行為的規範引導,倡導全員共同守護文明,保護好洱海等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

(三十四)建立旅遊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樹牢“大旅遊”的理念,建立健全旅遊工作議事協商和跟蹤督辦制度。

(三十五)建立違規旅遊企業的退出機制。創新管理手段,通過各級職能部門實施單一發力或聯合懲戒的方式,對觸碰旅遊市場監管“紅線”的旅遊企業堅決實施限時退出。

(三十六)建立旅遊違法舉報獎勵機制。建立旅遊違法行為舉報制度,依法保護舉報人,對舉報旅遊違法行為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三十七)完善旅遊企業信用公示機制。結合社會信用評價體系,建立紅、黑名單制度,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構建旅遊行業優勝劣汰良性競爭機制。

(三十八)加強旅遊輿情預警、監控和引導,確保第一時間積極應對、正面發聲、及時處理,掌握工作的主動性。

(三十九)建立旅遊綜合監管考核評價制度,結合職責清單,制定旅遊市場監管工作的考核辦法,納入全州綜合考核評價體系。

(四十)建立旅遊監管履職監察問責機制,發生重大涉旅事件時,監察部門啟動監督、問責程序,把各級各部門是否履職情況作為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嚴格追究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012

萬億降準為流動性“刮骨療毒” 去杠桿還在醞釀大動作?

釋放1.3萬億元資金,為銀行提供4000億元以上流動性,力度“空前”的降準之後,持續推進中的去杠桿,正在醞釀一盤怎樣的“大棋”?

4月25日,央行最新降準措施正式開始實施。不同於以往的單一操作,此次降準采取了以降準資金償還到期MLF(中期借貸便利)的方式。根據測算,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1.3萬億元,扣除償還MLF部分外,凈釋放資金規模約為4000億元。

在央行近年的流動性操作中,這種方式還是第一次出現。有業內人士分析,如此操作有兩方面意圖:一方面,降準釋放的資金,主要註入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改善中小銀行流動性;降準後,銀行以自有的長期資金,替換MLF短期資金,改善了銀行的流動性結構,可以更為有效的熨平市場波動。

“央行的流動性工具里,中小銀行占比不多。”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中小銀行高度依賴同業市場,從大中型銀行拆入資金,期限錯配嚴重。正因為此,監管很難摸清銀行間的杠桿情況。降準後,中小銀行流動性結構改善,有利於監管摸清真實杠桿水平,及時把握市場波動。

更為重要的是,監管此次“不對稱”降準,可能另有深意:借助降準摸清銀行間真實杠桿情況,是下一步去杠桿政策的前奏。通過改善銀行流動性及其結構,為進一步去杠桿做準備,並為在此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違約等風險,提前做好準備。

熨平短期流動性波動

銀行的流動性壓力,在央行的最新統計數據中,已經暴露無遺。即將於4月25日生效的降準,無疑將為銀行的流動性註入解渴的“活水”。

根據央行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3月末,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為174.44萬億元、130.45萬億元,存貸比已經接近75%;今年一季度,存、貸款余額分別增加5.06萬億元、4.86萬億元,即期存貸比更是達到96%的高點。

與2017年底相比,今年一季末,存貸比顯著上升。去年底,存、貸款余額分別為169.27萬億元、125.61萬億元,存貸比約為74%,低於今年一季末約1個百分點。去年底,存、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8.8%、12.7%,而今年一季度存貸款余額則同比分別增8.4%、12.8%,存款增速下降的同時,貸款增速繼續超過存款。“表內貸款快速增長,主要是嚴監管形成的擠出效應,造成非標融資向表內信貸轉移。”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今年一季度,貸款增速相對平穩,而社融增速大幅下滑,說明企業的社會融資渠道受到顯著抑制。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末,社會融資存量規模179.93萬億元,比去年底增加5.29萬億元,其中今年一季度社融規模增量5.5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33萬億元,同比大幅下降逾19%。“影子銀行受到抑制,非標融資回表,但受制於負債成本、存款流失,銀行表內負債增長緩慢,社融雖然下降,但卻沒辦法用表內存款承接,信貸投放不足。”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說,降準為銀行註入表內流動性,利於銀行信貸投放。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並不是所有銀行的流動性都緊張,資金壓力主要體現在中小銀行。劉東亮說,中小銀行資金來源單一,表內負債增長緩慢,而且資金成本持續擡升,加上去年以來監管不斷加強,同業渠道壓縮,中小銀行的資金壓力要遠大於大中型銀行。

“如果說信貸需求旺盛,銀行滿足不了所以降準,未免有些牽強。”魏偉說,此次釋放的4000億元增量資金,將主要註入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而中小銀行感到資金緊張,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資金風險溢價上升,資金收益率卻在下降。

“央行貨幣、流動性工具,註入的資金增量,主要享受者是大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中小銀行占的份額,一直都比較少。”華南某股份制銀行高層也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正是因為如此,降準償還到期的MLF,對於大行來說,意味著收回流動性。但對中小銀行來說,這種方式實際是註入流動性。

值得註意的是,通過降準對沖償還到期的MLF,這在央行的流動性操作中,還是首次出現。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央行此次降準,大小銀行之間一“收”一“放”微妙之處在於,變化的是流動性結構,而非流動性和資金總量,更不是貨幣政策轉向。

“從產生的影響來看,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變化在於存量流動性結構有了優化。” 魏偉說,降準前後出現的主要變化,是大行與股份制銀行流動性邊際收縮,而相對更為“缺錢”的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流動性邊際放寬。

摸清銀行杠桿

資金利率上行,加上監管強力去杠桿的大背景下,負債來源相對單一,長期依靠同業負債的城商行、部分農商行,流動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中小銀行向央行借錢,一來份額不多,二來成本較高,而且有期限限制,不太敢把短期資金用於長期投資。”劉東亮說,存款準備金是銀行自有資金,而且不存在期限限制,使用起來得心應手。同時,MLF等流動性工具的成本,要高於央行支付的存準金利率,這種“不對稱”降準,有利於中小銀行對沖資金成本壓力。

而中小銀行獲得流動性,其中可能更有監管深意。受負債來源限制,長期以來,同業負債成為城商行、部分農商行解決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之一。每當市場波動,中小銀行承受更大壓力。

“中小銀行受市場、政策影響更多,流動性承受壓力更大。”魏偉說,4月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就提出,要把握好結構性去杠桿的節奏。而此次降準,可以看做是對不同金融機構去杠桿的節奏把握,其核心目的是為了對沖監管與去杠桿的流動性壓力,防範系統性風險暴露。

“在央行流動性工具里,中小銀行占的比例不多,但業務還得做,資金問題也要解決。”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說,最近五六年來,除了自有負債,為了解決流動性和資金來源,中小銀行高度依賴同業市場,從大中型銀行拆入資金。

某城商行人士也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同業負債往往伴隨著層層加杠桿,如果單純通過流動性工具和降準,監管無法清楚識別銀行間的杠桿情況。降準之後,中小銀行可用自有資金增加,可以降低對同業、杠桿的依賴,其流動性結構會趨向穩定,有利於監管摸清銀行間的真實杠桿情況,及時有效把握市場可能出現的流動性波動,並及時采取措施平抑波動。

劉東亮認為,從去年初的清查“三套利”到年底的資管新規,影子銀行受到抑制,同時監管對杠桿情況也掌握的較為清楚。降準釋放的資金,不會通過影子銀行成為變相加杠桿的工具,是此次降準的重要前提條件。

繼續去杠桿前奏

“從政策方向上看,防風險仍是主角,貨幣政策難言寬松。”魏偉說,2018年“兩會”結束後,中央財經委第一次會議再度強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首次提及結構性去杠桿。由此可見,去杠桿仍在路上,在這樣的背景下,貨幣政策並無轉向寬松的政策前提。

而2017年以來的金融嚴監管也並未放松,反而出現了加快推進跡象。“一行兩會”格局落定後,央行、銀保監會相繼表態貫徹嚴監管,證監會則出臺了期貨、投行、證券股權管理等規範政策。更重要的是,資管新規正式文件已經中央深改委通過,正式落地指日可待。

“央行此次降準,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而是為後續金融嚴監管政策的繼續推出,以及結構性去杠桿政策的落地做準備,防範在此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系統性風險,”魏偉說,“等於在刮骨療毒之前,先要打點麻藥。”

既然如此,通過降準向城商行、非縣域農商行,提供多於以往的流動性,監管的核心意圖又指向何處?

“中小銀行的資金並不是非常緊張,主要問題是資產結構不合理。降準更重要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進一步去杠桿提供緩沖。”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說,長期以來,中小銀行期限錯配問題突出,資產收益甚至倒掛,抵禦流動性風險的能力相對更薄弱。

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稱,如果不能摸清銀行間的杠桿情況,去杠桿繼續推進,便不能及時掌控市場波動,會導致風險暴露。作為杠桿拆入的主力,中小銀行在降準中獲得資金,不僅能讓銀行間的杠桿變得更清晰,更能及時有效掌握市場情況,對沖市場波動。

更為重要的是,繼續推進降杠桿之前,首先要對沖短期流動性波動影響,而MLF等屬於中短期流動性工具,降準釋放的資金是銀行的自有長期資金,兩者置換之後,中小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更穩定;降準之後,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的流動性更為充裕,防禦流動性風險的能力更強。

“選擇此時降準,向市場註入長期流動性,來置換短期資金,有助於穩定市場的流動性預期,為金融機構的業務調整提供更為充足的空間。”魏偉說,此次降準,旨在提前防範可能由於政策調整而引發的金融風險。

提前對沖風險

去杠桿持續推進的前提下,為做好風險防範提前準備,留足風險處置空間,是央行此次降準的主要邏輯,這是業內人士的普遍共識。

“資金緊的不是銀行,緊的是企業。但並不是說流動性緊張,央行就會放松。單純的資金緊張,無非是成本高一點,還是能借到錢。”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說,問題在於,企業端資金緊張,反過來會影響銀行。從目前來看,預計下半年可能會有大量不良貸款暴露。如此,銀行資金緊張與不良貸款互相加強,將可能形成風險的局面。

值得註意的是,3月初,原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就曾表示,當前銀行不良貸款反彈壓力仍然較大,信貸資產質量潛在風險依然存在,特別是結構、周期、體制等因素造成的不良資產風險,仍然會持續暴露一段時間。

“銀行資金緊張制約投放的情況下,如果企業資金鏈斷掉,引起的不良貸款和各種違約風險怎麽消化,是監管下一步要考慮的事情,預計下一步會有措施出來。”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說,此次降準,除了改善銀行的負債結構,也是為去杠桿的風險留足後手。

平安證券也認為,今年一季度,金融數據的快速回落,已體現出嚴監管與去杠桿的沖擊,一方面非標融資向表內信貸擠出,導致社融增速大幅下滑;另一方面,緊信用格局下貨幣供應量增速持續走低,這種情況限制了金融機構的業務騰挪空間,也使得嚴監管與去杠桿的推進存在隱憂。

“非標融資回表,讓銀行的資本承受壓力,即便不擴張,僅僅是置換原有業務,銀行也會承受資本壓力。”魏偉說,從種種跡象來看,下一步可能將有更大力度的去杠桿政策。在此情況下,銀行體系需要有更多的資金來處置信貸、債券,以及其他表外違約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