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Line姊妹作 三趨勢專打臉書痛處

2014-06-23  TCW  
 

 

即時通訊軟體Line母公司Naver,繼半年前收購台灣新創公司「走著瞧」(Gogolook)之後,如今又有大動作!

今年三月初,它旗下的第二個子公司Camp Mobile,悄悄來台設立辦公室,這位已幫大女兒Line在台安頓好的母親,如今又把小女兒請來,為的是旗下手機社群軟體Band。

Band是目前韓國主打「私密群組」的第一大社群軟體,自前年八月上線以來,當地市佔率達八○%,成長速度比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還快,是繼Line之後,Naver寄予厚望的作品,甚至為了它,不惜砸重金成立新子公司、從總公司調度所有負責行動應用程式的員工支援,並派總公司兩位大將擔任執行長。

一個App,讓Naver如此大手筆,令人不免好奇,已經有一個搖錢樹Line的Naver,在行動社群軟體市場看到什麼機會?

趨勢一:讓功能單一化一個App,專做一件事

PunApp總編輯鄭國威表示,「這是Naver的戰略!」在臉書還是主流的情況下,「要跟這些大的(社群軟體)硬碰硬很難取勝,」Band把Line和臉書的群組功能拉出來,可以另闢一個新市場,「可以接觸到不同的群體,」Inside網路論壇共同創辦人李致緯說。

事實上,這不只是單純的公司策略,也是行動應用程式市場正在發生的趨勢。

觀察全球行動應用程式社群類前十名,以聊天和可愛貼圖在台、日受到歡迎的Line、主打網路交友的i-Pair,以及一樣是網路交友,且有騰訊血統的BeeTalk,不約而同擁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一次只做一個功能」。

以LinkedIn為例,因具備完整產業人脈而熱門,但近期陸續出現專為工程師、設計師和醫師等特定職業媒合的社群,顯見包山包海的局勢,不太受使用者青睞,「一個App專做一件事情,使用者也會比較印象深刻。」鄭國威說。

「通信類的App將朝功能單一化,」矽谷頂尖創投KPCB的網路女王瑪麗‧米克(Mary Meeker)在今年的網路趨勢報告中指出,集眾多功能於一身的臉書,將成為一張更廣泛而脆弱的網,其用戶之間的交流,不如微信(Wechat)和WhatsApp緊密。

趨勢二:重視隱私主打私密溝通成為新寵

不過,一個App只做一件事還不夠,Line母公司創第二個社群軟體的目的背後,透露出另一件事的重要性,那就是「隱私」。

根據iStrategyLabs在美國所進行的調查,二○一一年以來,臉書五十五歲以上的使用者增加八○%;同時間,十三至二十四歲年輕用戶數卻下降三三%,高達三百萬的年輕人離開臉書。

逐漸高齡化的社群已不能滿足年輕人需求,而在這波棄臉書潮中,最大受惠者竟是去年底拒絕臉書三十億美元聘金,主打保密、讀後自動銷毀功能的Snapchat,上線三年,終以每月三千萬活躍用戶之姿一吐怨氣,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年輕族群的移情別戀。

「如今臉書比較像是一個傳播媒體,」鄭國威認為,隱私功能在推特和臉書架構下沒有做得很好,再加上近期隱私、資料外洩的新聞頻繁,像Band這類主打私密溝通的社群通訊軟體,反而有其市場。

年輕用戶因隱私問題而離開,讓不少社群軟體急跳腳,因為這個現象,會直接反映活躍用戶數字上。

趨勢三:主打強連結功能累積故事,留住活躍用戶

「無法累積歷史,就無法留住年輕用戶。」一位長期關注社群軟體的App開發者指出,一些在臉書上買廣告的行動交友軟體,上方會顯示正在使用的好友人數,「你會發現,這個數字一天比一天少。」

Camp Mobile台灣總經理邱彥錡認為,用戶沒有忠誠度,App用完即丟,這樣就無法累積社群間的歷史,那些主打陌生人之間互動的社群軟體,終將面臨流失活躍用戶的問題。

站在網路公司的立場,最終目的就是要讓用戶持續使用,蒐集用戶的使用資料,這是目前以聊天為主的社群通訊軟體所遇到最大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已經擁有一個聊天為主的Line,還要推出第二個社群軟體,「就是希望使用者在它的生態系裡面移轉,」鄭國威分析。

李致緯將Band比喻為手機版的「Yahoo奇摩家族」,認為這是一個累積使用者故事的方式。不過,目前大多數台灣使用者已經習慣Line的群組功能,「Band的最大競爭者,就是自己人,」李致緯也不諱言表示,市場上一直有「私密群組」的需求,但是否重要到需要獨立成另一個App,還有待觀察。

四年前,由臉書工程師創立、同樣主打私密群組的Path,剛推出時被譽為「手機版的臉書」,只可惜,用戶數始終跨不過三千萬大關,熱門程度逐漸減弱;三年後,同樣功能、且已累積超過三千萬用戶的Band,仗著富媽媽的名氣,抓緊時機,搶進行動社群市場。

繼WhatsApp、微信和Line三分天下之後,下一波衝著臉書來的社群通訊軟體之戰,似乎正要開打。

【延伸閱讀】更重視隱私,「強連結」App陣營大——各大行動社群App比較《強連結》●Band:主打私密群組的社交平台/註冊人數破3,000萬●Cubie:類似Line的聊天平台,主打保密性/每月活躍用戶150萬●Snapchat:照片、影片和文字分享應用,可讀後銷毀,主打保密性/每月活躍用戶3,000萬●Path:主打私密群組的社交平台/註冊人數超過2,000萬●.Line:一對一、群組聊天,以可愛貼圖在台、日受到歡迎/註冊人數破4.2億

《弱連結》●BeeTalk:網路陌生交友平台/註冊人數破1,000萬●Twitter:線上微網誌社交平台,有新聞現場直擊的媒體功能/每月活躍用戶2.5億●Facebook:線上社交平台,讓六度分隔理論變四度,維持泛泛之交/每月活躍用戶13億

整理:莊雅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68

百富環球的痛處?

圖為百富中期報告。
百富環球(327)可謂是非纏身,先有CFO李書沸大鬧分析員後黯然下台,後有謠言說海外銷售涉造假,前後夾擊令股價一蹶不振。本月10日收報6.78元,本月19日跌至6.02元,累跌逾11%。其實與分析員過不去非新鮮事,前任特首曾蔭權在回歸前出任財政司長時就大罵別人是「二流分析員」,氣勢逼人。李先生是否有樣學樣無法得知,但故事給我們的教訓是,若要罵分析員,最好先衡量自己有多少斤両,若不如曾爵士般霸氣,還是忍一忍海闊天空。

說也奇怪,李先生一派官仔骨骨,除CFO一職外,還兼任公司投資者關係主管,按理應精於與分析員打交道。再者,看看百富環球股價於2011年8月李先生加入前才不過2元,與現價相比,成績有目共睹,反映李先生能力極佳,為何沉不住氣?有人說是被分析員踩到「應收帳」這痛處,才氣急敗壞。實情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肯定,就是該股應收帳升了不少。

截至今年6月底,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14.54億元,較去年12月底增15.3%,比去年6月底更增30.7%。但期內收入只增20.3%,前者升幅高於後者,反映應收款回籠時間延長。有幾嚴重?今年上半年應收帳周轉期186天,較去年上半年高出21天。看看應收帳帳齡,截至今年6月底,180日以內帳款共10.37億元,但今年上半年收入僅13.33億元。即期內有77.8%收入於半年結前仍未收妥,較去年上半年的59.9%和去年下半年的53.5%高很多。

新債增加,舊債也未見有甚麼改善。截至去年12月底,帳齡在180日以內的帳款9.44億元,當中24%或2.26億元(即今年6月底帳齡在181日至365日的應收款)在半年結前仍未收回。此外,去年帳齡在181日至365日及365日以上的應收帳合共1.23億元,當中83.6%或1.02億元(即今年6月底帳齡在365日以上的應收款)仍未被償還。

應收帳周轉情況轉差,按理會加重流動資金壓力。但今年上半年存貨周轉期大減36日,加上應付帳周轉期延長8日,現金周轉期不升反跌23日,至171日。留意該股在今年上半年用保理(Factoring)作融資,將部分應收帳「出售」換取資金,並出現736.9萬元財務費用。因中期報告未披露詳情,不知具體金額、條款和費率。但應收帳周轉期沒有改善,估計該股沒有將應收帳賣斷給保理商。

應收帳上升原因,按管理層解釋發生一次過物流事件,該股須向巴西出口重要部件,故延後向其他客戶交貨。另一原因是延長客戶信貸期限,帳齡超過180日的帳款主要來自內地銀行和巴西客戶,管理層認為風險不大。但為何延長信貸期,是百富環球還是客戶提出?客戶周轉不靈?措施是暫時還是永久性?涉及個別還是所有客戶等,冀管理層進一步說明。要知道該股有信貸集中風險,如去年來自五大客戶銷售佔總收入44.4%,佔應收帳結餘37.5%,若延長信貸期涉及五大客戶,勢必對應收帳和現金流帶來負面影響。應收帳和現金流息息相關,如今年上半年應收帳增1.93億元,加上應付帳減1.96億元,難怪錄3.07億元純利下,經營業務現金流卻現1.17億元淨流出。可幸流動資金仍豐厚,手頭現金20.2億元,流動比率高達5.4倍,暫看不到償付能力有何問題。綜合而言,應收帳在今年下半年會否續增,應收帳周轉期會否延長,影響經營業務現金流,甚至令保理費用趨升,都是投資者須留意的地方。

原文刊於:am730 2016-08-26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0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