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畢馬威假賬調查:財務醜聞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0403/00144703279.shtml

畢馬威不會破產

2002年,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破產,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Arthur Andersen & Co)因“欺騙及偽造賬目”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罰款700萬元,最終破產清算。

6年後,歷史可能重演。上月末,全美第二大次按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下稱“新世紀金融”)清算進行時,一份美國破產法庭的解密報告顯示,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下稱“畢馬威”)與新世紀金融的財務醜聞難脫干係,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舉證,如果證據確鑿,超過450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即將起訴畢馬威。

“但是,畢馬威和安達信不一樣,畢馬威不會因此破產。如果美國司法部取證顯示畢馬威對新世紀金融的會計醜聞負有主要責任,那麼畢馬威將不得不面對美國司法部和新世紀金融投資者的起訴。”美國《當代會計》(Accounting Today)的總裁Bill Carlino4月2日對本報表示。

3月26日,美國破產法院解密了一份破產法院特派研究員Michael Missal于2月29日提交的關於新世紀金融破產清算的報告。因為新世紀金融的員工表示,除非獲得更加詳盡的細節,否則就否決新世紀金融的清算計畫。

“畢馬威在新世紀金融的財務醜聞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份報告稱,“畢馬威對新世紀金融違反會計準則的做法持默許態度,並對其他專家提出的異議視而不見。”

“安然破產,損失最慘重的無疑是那些投資者,尤其是仍然掌握大量安然股票的普通投資者。在申請破產保護之後,安然的資產將優先繳納稅款、賠還銀行借款、發放員工薪資等,本來就已經不值錢的公司再經這麼一折騰,投資人肯定是血本無歸。投資人為挽回損失只有提起訴訟。”Bill Carlino說。

他表示,按照美國法律,投資者可對其會計師事務所在財務審計時未盡職責提起訴訟,如果法庭判定指控成立,會計師事務所將不得不為他們的損失做出賠償。

7條違規

曾輝煌一時的新世紀金融就掛起白旗,於2007年4月2日申請破產保護。事實上,其在2006年就發行了6000億美元針對可疑和不良信用記錄借款人的次級按揭抵押貸款。

“該公司窮兇極惡的持續放貸,完全無視風險的存在,他們放貸的目的只是為了轉手再賣出去。”Missal表示。

在破產法庭上,新世紀金融的債券人稱尚有350億美元借款未償清,該公司表示大概只能按比償還17%。

本報獲得的這份由Missal完成的新世紀金融公司清算報告共有581頁。報告詳細敍述了新世紀金融是如何“名目張膽”地增加貸款,直到市場上的借款人不願再購買其融資債券。

“新世紀金融公司至少違反了7條‘應用廣泛、不正當的會計手法’,其中大部分都不符合國際會計準則GAAP的要求。”Missal在報告中寫道。

“違規會計準則的使用,幫助新世紀金融公司在2006年第三季度報出利潤6350萬美元,但按照正常的會計方法新世紀金融2006年第三季度本應虧損。”Missal表示。

此外,2006年第二季度該公司還公佈每股盈利增長8%,而按照公允的會計方法,每股盈利至少應該有40%的跌幅。

畢馬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份報告是目前最全面深刻地披露風起雲湧的按揭倒閉潮背後原因的檔。“其中一些指控激起了七年前安然倒閉時的回聲。”紐約時報評論說。

報告的作者Missal曾做過律師,又曾供職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目前負責監督新世紀金融的破產全過程。他用了5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份獨立調查。

在Missal提出的指控中,貫穿始終的是畢馬威對新世紀金融公司會計準則的改變持默許甚至鼓勵態度。

報告顯示,畢馬威曾經建議新世紀金融通過降低回購準備金比率放大貨幣乘數。

“2006年10月,新世紀金融宣佈改變撥備標準,這項改變會降低壞賬計提比率和降低回購要求。當月12日,新世紀金融公告稱,對風險借款人的利率在標準利率的基礎上再削減1%。”

“新世紀金融曾在2004年、2005年、2006年數次調整會計準則,其中部分調整違反了國際會計準則,對此審計公司畢馬威均採取默許態度。”Missal寫道。

報告披露,畢馬威合夥人John Donovan在2005年新世紀金融年報發佈之前,針對內部員工提出的關於會計準則的異議回復過一封電郵:“我對此感到非常失望,我們到現在還在討論這件小事。我只關心我們的客戶認為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叫其他的意見滾蛋。”

新世紀金融看似破產突然,其實早在這些會計準則改變之初就有徵兆了。

至於新世紀金融的資產估值模型,在其公司內部也早有爭議。“調查顯示,對於新世紀金融使用的剩餘利率估值模型很多意見爭執得很激烈。”Missal認為,這些模型在2006年之前就已經過時了。

Missal稱,畢馬威不應對這些模型採取默許的態度,特別是在2005年12月監管層已發覺其中一個剩餘利率估值模型產生了900萬美元高估的情況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2

畢馬威前合夥人好友承認內幕交易罪行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579

週一加利福尼亞州珠寶商人Bryan Shaw向法庭供認利用從他高爾夫球友,前KPMG高級合夥人出獲得的內幕交易交易5家公司股票非法獲利。

上個月《華爾街見聞》報導畢馬威前合夥人Scott London因洩露保密信息被捕,London承認對向Shaw提供了五個畢馬威客戶的內幕消息。作為回報London得到了1萬美元現金酬勞,音樂會門票和一塊價值1.2萬美元的勞力士手錶。

作為認罪協議的一部分Shaw同意支付127萬美元的罰款,這與其非法獲利所得幾乎相當。根據此前作為污點證人與檢察官達成的協議,他的刑期在37個月至46個月之間,而基於合作的表現現在的他的刑期可能會縮短。

這一內幕交易案曝光引發了對審計行業的衝擊。畢馬威為此辭去了營養品公司康寶萊,和製鞋商斯凱奇的審計師,並表示不能完全信賴對兩家公司「最近的審計結果」,因為審計人的「獨立性已經受到了影響」。

自從今年年初美國執法部門發現Shaw的股票賬戶有異常交易後,Shaw就作為污點證人配合聯邦調查局,SEC和洛杉磯檢察官的調查。

FBI指令Shaw攜帶竊聽器記錄與London談判購買其審計的公司非公開信息。在警方的布控下,Shaw攜帶一個裝有5000美元的信封與London在停車場交換信息。

7年前Shaw 和London相識於高爾夫球俱樂部 North Ranch Country Club,兩人很快成為好友並成為高爾夫搭檔。

2010年開始 London開始向Shaw透露畢馬威審計的公司的信息。London說他這麼做是為了幫助朋友走出困境,後者因金融危機其珠寶業務大受打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12

審計師搞PE,畢馬威創辦投資基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115

專業性服務公司巨頭畢馬威(KPMG)日內將發佈首隻自營投資基金——畢馬威資本(KPMG Capital),該基金將投資數據和分析行業。

畢馬威將拓展新業務領域,也預示著金融服務行業將發生巨大變革。科技板塊被看做能從經濟復甦中獲益的增長板塊,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青睞。

作為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畢馬威在全球156個國家擁有15.2萬名員工,營收達到230億美元。它正在創辦的畢馬威資本將是一個全新的自營投資基金,總部將設在倫敦,並進行全球化投資。

新基金首席執行官Mark Toon表示,

過去兩年產出和存儲的數據比人類歷史上的總和還要多,許多企業都在尋找具有戰略性和實用性的解決方案來管理這些數量龐大、快速變化和各式各樣的數據。

就在上月,另一著名會計事務所德勤(Deloitte)宣佈購入社交媒體營銷機構Banyan Branch。

德勤併購Banyan Branch是另一例證,表明大集團正期待利用科技、社交媒體和數據提供商的迅速改變。

畢馬威資本將投資若干關鍵業務領域,包括提升企業適應力、金融、風險、合規與監管,提高勞動力生產率,以及消費者和收入增長。

此外,該基金在建立初期將共同投資、贊助並與其他集團形成夥伴關係,以鼓勵創辦者大膽聚焦於增長板塊,比如衛生保健、金融服務、能源和電信。

畢馬威與數據編撰機構Markit上月發佈了首份科技報告,該份分析英國科技板塊,並追蹤該板塊就業和增長前景的報告將在每個季度公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527

畢馬威:中國境內投資創十年新低 境外投資興致仍強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5099.html

畢馬威:中國境內投資創十年新低 境外投資興致仍強勁

一財網 徐燕燕 2015-10-30 15:50:00

10月30日,畢馬威發布最新分析報告指出,由於各種不確定因素和國內經濟放緩,2015年上半年,中國吸引來自發達市場的境內收購跌至十年來新低,但境外投資於發達市場則仍處於十年來的高位。

報告稱,2015年上半年,發達市場在中國的收購與六個月前相比下跌了27%,僅70宗,創十年來新低,不過,中國對發達市場的投資達53宗,仍保持在十年高位。從全球看,同期發達市場在新興市場的收購下跌了19%,共516宗,也是十年低位。

據了解,該分析報告包括買方取得海外公司至少5%股權的交易數據。報告跟蹤15個發達經濟體與13個新興經濟體之間的交易,其中不包括由政府、私募股權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支持的交易。

畢馬威中國合夥人張浩柏(Rupert Chamberlain)指出:“由於目前資本市場的調整令資本退出產生不確定性,貨幣價格走勢不明朗亦使外國投資者對實際回報產生疑慮,投資者對中國的並購興趣有所減緩。這些因素不僅影響到中國,也影響到東盟等其他新興市場。”

盡管在新興市場的並購投資從長遠看前景仍趨樂觀但短期的形勢卻難以確定。

發達市場對金磚四國中的俄國和印度的收購分別下跌了62%和30%。巴西卻逆勢上揚,境內收購錄得10%的增長。報告還顯示,新興市場之間的並購較2014年下半年下跌了25%至112宗,是十年低位。其他新興市場在亞洲的交易數額暴跌,具體來看:東盟下跌33%,僅8宗,中國下跌50%創十年低位,僅12宗。中國在其他新興市場的收購下跌四分之一,共9宗。

不過,新興市場投資於發達市場的興致依然十足。2015年上半年,新興市場對發達市場的並購與六個月前相比輕微下跌了11%,達232宗,其中中國錄得境外並購51宗,仍處於十年高位。

另外,報告指出,共有五個發達市場錄得更多來自新興市場收購,香港是其中之一,由18宗上升至26宗,是2010以來六個月交易量的高位。英國增長最強勁,達63%,共31宗。

張浩柏稱,中國國內並購市場的影響和規模經常被人們所忽視。然而隨著國內更有實力的商家,特別是本地私募股權開始更為積極地參與市場改革,這對境內並購的影響可能將越來越大。

編輯:薛皎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49

惠普巨額減記股東訴訟:德勤、畢馬威成被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240
路透:一起針對惠普收購Autonomy的最新的股東訴訟將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二德勤和畢馬威列為被告,他們被指控忽視了Autonomy財務處理中的多個問題。
 
這起訴訟於週二向加州的聖何塞聯邦法院遞交,惠普的董事會、官員、前CEO都在被告之列,他們被指控違背職責,在惠普的收購案中玩忽職守。
 
在宣佈88億美元巨額減記後,惠譽預計將面臨一系列股東訴訟,其股票上週下跌12%至近10年低點。
 
惠普CEO惠特曼反覆重申惠普的收購決定是基於德勤出具的Autonomy審計報告。
 
惠普在上週的聲明中將88億的巨額減記中的絕大部分歸咎於Autonomy的不當會計處理。
 
惠特曼還表示惠普在收購案的盡調中依據的是畢馬威對德勤報告的審計。
 
在一份聲明中,畢馬威表示其並未參與對受質疑的德勤審計報告的審計或審閱工作。畢馬威提供的服務範圍有限,與Autonomy的審計工作無關。該公司表示:「我們可以自信的說我們的工作是負責任的、遵守職業道德的。」
 
德勤表示其對上週已發佈的聲明沒有補充,在上週的聲明中德勤稱其對惠普收購Autonomy案的盡調工作不負有相關責任。德勤上週還表示對Autonomy財務報表的不當會計處理或錯誤表述並不知情。
 
德勤表示其對Autonomy的最後一份審計意見的期間是截止至2010年12月的財年。
 
而對於惠普,禍不單行的是,穆迪週三將惠普的長期信用評級從A3級下調到Baa1級(僅比垃圾級高了三級)。穆迪認為,惠普參與競爭的能力以及該公司的「執行挑戰」等問題令人擔憂,因此下調了惠普公司的長期信用評級。
 
穆迪公司的高級副總裁理查德·蘭恩(Richard Lane)通過聲明稱:「儘管惠普在多數產品領域仍維持著強勁的領先勢頭,但是,該公司的近期信用狀況卻比此前預計弱了很多。」
 
穆迪方面還稱,惠普的「多數業務,包括PC、一些企業服務器業務、打印業務和其它服務約佔公司75%的營收,未來幾年這些業務都將面臨緩慢增長甚至是零增長的風險。惠普公司恢復增長和盈利的能力仍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11

畢馬威:中國領導全球金融科技創新 螞蟻金服名列榜首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咨詢公司畢馬威(KPMG)與投資公司H2 Ventures的年度研究表明,隨著中國創新公司數量迅速上升,英國可能失去全球領先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其中,全球排名前五的金融科技創新企業中有四家都來自中國,反映了中國金融科技“無可爭議”的增長。

名列榜首的是總部位於杭州的互聯網支付服務提供商螞蟻金服,這一排名是由所籌資本金額以及消費者吸引力等因素決定的。今年早些時候,螞蟻金服在一輪創紀錄的金融科技私募中籌得45億美元。

這份報告顯示英國正在喪失自己的陣地,去年有18家英國公司進入前100名,而今年為13家,且只有Atom躋身前十。Atom是今年上線的一家專註移動業務的銀行。

畢馬威金融科技業務全球聯合主管沃倫•米德(Warren Mead)表示,中國成為“市場領導者”以及金融科技的日益全球化意味著,英國政策制定者和監管機構將“必須繼續努力維持我們的地位”。

全球金融科技競爭不斷升溫,這次前50大企業分布在17個國家,去年為13個國家。英國仍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美國在前100大公司中占據四分之一。

金融科技的融資越來越高,自去年以來前50大公司吸引到了146億美元資本,短短一年就實現同比增長逾40%。但繼英國退歐公投和來自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國的競爭加劇之後,英國的融資已出現不確定性。

英國金融科技行業機構Innovate Finance最近報告稱,英國金融科技公司的風投資金出現下降,今年上半年下降了三分之一。

上半年這些公司獲得3.86億美元投資,低於去年同期的5.8億美元。Innovate Finance將英國退歐列為這一下滑的主要原因。與之相比,全球金融科技公司的風投融資增長了近150%。

與此同時,許多P2P貸款機構在過去十年得到了成長,它們提供了比傳統銀行更高效的貸款方式。P2P通過網站將投資者與借款人相匹配,加快了貸款過程。

而值得一提的是,P2P在中國增長迅猛,中國的貸款由大型國有銀行主導,它們更傾向於貸款給國有工業企業。中國P2P平臺陸金所(Lufax)在畢馬威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在今年早些時候獲估值190億美元。

最後H2 Ventures的托比•希普(Toby Heap)還表示,雖然中國在該領域增長迅速,但有多家“令人興奮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全球浮現,比如在印度和菲律賓等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54

畢馬威:三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全面落地

作為償二代最關鍵的指標之一的風險綜合評級在保險業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全面落地。根據畢馬威近日發布的《償二代2016年三季度公開信息披露分析》報告,就保險公司三季度表現,與償一代下的評級結果相比,人身險公司在償二代下的分類監管評級較償一代下降,相反財產險公司呈現提升的結果。

第三季度,保監會總共對160家保險公司進行了償二代下的風險綜合評級。根據各家公司披露情況來看,總共有148家公司公布了第二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其中A類公司有50家,B類公司有95家,C類公司1家,D類公司有2家。風險程度較低的A類和B類公司合計占比達到98%。

報告稱,綜合考慮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和非量化風險管理水平的評級是償一代下分類監管的升級版,更加科學全面,進一步提升了償付能力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償二代第二支柱的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要求與評估(SARMRA)首次監管評估順利推進,計劃在今年底前全部完成。保險公司編制今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時,將根據本次SARMRA評分計算最低資本要求,實現公司風險管理能力是“真金白銀”的激勵約束機制。

“總體上來看,大多數公司分類評價結果與償一代的評級相比較為穩定。從可獲得的披露信息來看,人身險公司有9家公司分類監管評價結果上升,同時有16家下降;財產險公司有15家公司分類監管評價結果上升,有7家下降。”畢馬威表示。

從保險公司已披露的風險評級結果看,人身險公司中風險較低的A、B類公司占比上升為97.1%,而風險較高的D類公司只有2家。壽險公司最近兩個季度分類監管評級的變動主要集中在A類和B類公司。總體來說人身險公司在償二代下的分類監管評級較償一代下降,特別是銀郵系保險公司。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壽險公司有6家公司分類監管評價結果由B上升到A,同時有15家由A下降為B。與其他類型公司相比,中資中小壽險公司風險較高,風險綜合評級較低。在償二代下,大部分人身險公司在第二季度被評級為B類公司。

而從財產險公司已披露風險評級結果看,風險較低的A類和B類公司占比為98.5%,風險較高的C類公司只有1家。報告分析稱,財產險公司第二季度償二代下總體風險綜合評級要優於第一季度償一代下的評級,例如風險評級上升的公司有15家,而下降的只有7家。

對於第二季度險企出現惡化趨勢的現金流情況,第三季度不管是人身險還是財產險均有所好轉。報告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保險行業總體凈現金流較上季度有所好轉。凈現金流為負的公司由第二季度的61家減少到第三季度的58家。

不過,畢馬威中國保險業主管合夥人李樂文表示,“對於壽險公司,市場風險依舊是最重要的風險類型。不同類型的壽險公司最低資本結構不盡相同,傳統大型公司由於長期儲蓄業務較多,資產負債管理難度較大,市場風險占比遠遠超過其他類型的壽險公司,同時因保障型業務較多,保險風險占比也較大。而外資中小壽險公司經營策略較為保守,最低資本結構較為均衡,保險風險占比遠遠超過其他類型的保險公司。”

此外,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全面實施之後,一方面車均保費的下降和綜合賠付率的下降體現出改革的紅利,另一方面綜合費用率的上升也給產險行業的經營帶來了明顯的壓力。預期下一階段監管部門將從擴大車險產品條款和費率市場化改革深度,以及落實市場行為檢查和監管進一步發力,“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財產險及再保險行業方面,報告認為2016第三季度財產險行業保險風險占比略有下降,市場風險占比則略有上升,信用風險占比基本不變。再保險公司的保險風險占比上升,而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占比則有所下降。

報告同時還分析稱,與上一季度分析結果比較,5家中小人身險和8家中小財產險公司整體綜合實力從中上降到了較低的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保費收入波動較大(無論是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以及因虧損或凈利潤減少導致凈資產收益率下降。中小保險公司在快速發展業務的同時,應該兼顧業務的結構和質量,以提升自身的資本充足水平和可持續經營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43

畢馬威陶匡淳:達沃斯年會將展現中國擔當,改革應加速推進

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冬季達沃斯論壇”)即將揭幕。今年達沃斯論壇(1月16-20日)的主題為“領導力:應勢而為、勇於擔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率隊前往,並在當地時間1月17日發表主旨演講。外媒紛紛預計,此次中國將成為論壇核心。

習近平主席此次可能將釋放怎樣的信號?海外高度關註的中國改革議程將如何推進?達沃斯所關註的技術革新將給全球帶來什麽影響?

就此,畢馬威中國主席陶匡淳接受了第一財經的專訪,他將赴瑞士參與此次論壇。過去兩年來,陶匡淳致力於提供有關國有企業改革等方面的專業咨詢,並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並購具有多年經驗。

向世界釋放中國信心

第一財經:習近平主席此次親赴達沃斯,如何看待這一罕見的高級別亮相?在這個高端的經濟盛宴上,預計習近平主席會如何釋放中國信心?

陶匡淳:此次達沃斯年會旨在號召全球領導者重新審視曾經支持全球合作的一系列現有國際體系,並重塑適應當今更加複雜的多極世界需要的新體系,以切實促進具有包容性、平等性的未來增長。

回望2016,雖然國際金融危機已過去將近10年,但世界經濟依然在種種嚴峻挑戰中砥礪前行:金融市場動蕩、國際貿易持續低迷、主要經濟體走勢日漸分化、全球經濟形勢愈加複雜,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等機構於近期相繼調低了世界經濟增長預期。這些使得各方焦慮情緒升溫。

為應對經濟疲弱帶來的複雜挑戰,世界各國都在尋求經濟轉型升級。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走勢更受到世界關註。尤其在過去數年中,中國以逾25%的貢獻率穩居世界經濟增長頭號引擎。據IMF測算,2020年前這一數字還將進一步增加到30%。

習主席此次出席達沃斯年會,將為世界了解中國經濟形勢、經濟前景,了解中國政府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提供絕佳機會。

2016年,中國經濟運行平穩,多項指標回暖。作為當前世界經濟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事實上,中國此前已針對區域經濟合作等議題提出“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方案。順應此次冬季達沃斯的主題,我相信中國將在世界經濟大局中進一步展現領導力,體現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正如習主席在不同場合下所強調的,我們的信心來自於全面深化改革、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決心和行動。中國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力帶動了亞太和全球經濟增長,也提供了多樣的機遇。

2016年11月19日,習主席在秘魯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時曾表示,“預計未來5年,中國進口總額將達到8萬億美元,利用外資總額將達到6000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出境旅遊將達到7億人次……這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這與我們去年對全球CEO的調查結果也相吻合:他們認為,中國和印度是未來三年為企業提供新增長機會的最具吸引力的市場。

第一財經:達沃斯論壇密切關註“工業化4.0”趨勢,並認為技術革新的步伐將重塑全球格局。此次對這方面有何期待?

陶匡淳: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當前全球經濟的熱門話題之一,也是此次達沃斯的主題之一。現在人們普遍認同,移動互聯網、雲技術、大數據、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徹底顛覆傳統生產和組織方式。根據我們去年對於中國CEO的調查,大多數CEO把創新推動增長作為首要戰略任務,持此觀點的比例高於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CEO。此外,新產品、物聯網和數據分析能力都是中國CEO的重點投資領域。

最近十幾年,中國已在多個工業和科技領域取得長足進步,尤其是高鐵、建築工程、通信、無人機、互聯網等方面,已躋身世界領先行列。中國如何與世界一道搭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快車駛向未來,或將在此次冬季達沃斯上亮出更明確的答案。

國企改革任重道遠

第一財經:主流觀點認為,十九大結束後結構性改革將加快步伐,國企改革是主要內容,而中國的改革進程也可能是此次論壇的關註焦點。你認為國企改革應該側重哪些議程?

陶匡淳:先談兩組數據。一個是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16年1-11月,全國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增長了9.4%,增長率不低,不過,同期國有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只增長了2.4%,比全國平均水平低了整整7個百分點。

再來看一下財政部的數據。同樣在2016年1-11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8%,其中,中央企業同比下降2.8%,地方國有企業同比增長16.9%。

從這兩組數據可以看出,在2016年前11個月,國有工業企業的經營情況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而在國企中,央企的運營效率又低於地方國企,當然央企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職能。

在產能過剩行業中,尤其是鋼鐵、煤炭、電解鋁這三個行業,國企數量多、產能占比較高,這對國企在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五大任務的2016年的業績帶來短期的不利影響。但是,即使考慮到這一點,我仍然認為,國企經營效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在“十三五”期間,國企改革還任重道遠。

未來工作重點之一: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債轉股,把它作為企業降杠桿去產能的有效手段。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市場化、法治化的前提下推進債轉股,加大股權融資力度。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

通過解讀這些信息,我們看到這一輪債轉股重點強調了市場化原則。什麽是市場化?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當企業出現問題的時候,在沒有行政幹預和政府保護的情況下,是不是有商業化運作的機構也就是戰略投資者願意介入,幫助企業實現債轉股。

市場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的高杠桿率主要集中於非金融國有企業部門。結合《指導意見》可以看出,未來過剩行業龍頭企業、新興產業高杠桿成長型企業將是新一輪債轉股的重點,央企和省屬大國企是主要的債轉股對象。

另外,在債轉股的過程中,實施機構也是大家關註的焦點。《指導意見》中提出,“鼓勵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等多種類型實施機構參與開展市場化債轉股。”但“除國家另有規定外,銀行不得直接將債權轉為股權。”

如何建立有效的市場機制來保證選擇出有效的實施機構成為一個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債轉股的過程中定價公允、交易公平,並對債權人和各方的利益提供有效保障。還有就是債轉股最終要有資本市場的退出通道,希望在這方面有一些配套政策出臺,給實施機構後續的退出提供保障。

未來工作重點之二:把混合所有制改革向縱深推進。

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經推出了好幾個年頭,出現了一些經典案例,但是距此次國企改革要達到的宏偉目標還很遠,市場上還需要有更多實質性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功案例。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混改是增強國有企業活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需要指出的是,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混”,社會資本的參與要達到一定規模,投資人要能夠真正參與到公司運營決策中,通過“混”不僅為國企帶來了資金支持,同時也能在管理運營、資本運作、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法人治理機制為國企註入先進的思想和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通過市場化運作,增強國企的綜合競爭力,提高運營效率。

未來工作重點之三:公益類國有企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目前,市場上對於公益類國企的改革問題關註較少,但是我們認為,其也存在較大的改革空間。

政府提出,公益類國企的改革目標是要“積極引入市場機制,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能力”。我們認為,PPP,也就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能夠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公益類國企可以通過公建民營、特許經營、購買服務、委托代理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進入社會公共產品和服務領域,不僅可以為企業帶來資金,還能引入市場機制,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效率。

我們曾經為一些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內的PPP項目提供咨詢服務,經驗告訴我們,在PPP項目開展過程中,有一些問題值得註意,比如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有關PPP的指導性意見,但PPP的法律體系還有待完善;再比如,並不是所有公共服務領域的項目都適合采用PPP模式,需要根據項目具體情況加以甄別;另外,選擇合適的PPP模式十分重要,不同模式對項目的收益會產生不同影響。

未來工作重點之四:加強對國有企業的社會監督和信息披露。

2015年11月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指出,要“切實強化國有企業內部監督、出資人監督和審計、紀檢監察、巡視監督以及社會監督”。

未來國資監管將轉向以“管資本”為主,資本運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一整套有效的外部監督和內部控制體系的運行。目前對處於壟斷行業或公益類的國企,社會關註度非常高。國企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承擔了大量的社會職能工作。由於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同社會公眾的溝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

社會監督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企信息披露的數量和質量。目前,國企信息披露情況還不能充分滿足開展高效社會監督的要求。而在國外,很多國家將信息披露作為國企公司治理的關鍵內容和重要基礎,比如,瑞典政府規定:“由於國有企業最終屬於瑞典人民,所以公開且專業地披露信息和保證透明度是一項民主訴求,因此政府認為國有企業至少應該像上市公司那樣透明。”另外,高標準的會計和審計是信息公開披露的前提,經合組織就指出,“國有企業應該像上市公司一樣遵循高質量的會計和審計標準。”

中企需要“制勝未來”的全球化戰略

第一財經:近兩年來,中國跨境並購、海外投資不斷放量。此前中企的海外投資並購主要以大宗商品等順周期行業為主,其副作用也十分明顯,如今並購方向則不斷向金融、科技領域轉型。你對下一步發展有何建議?

陶匡淳: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變化趨勢與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和特點息息相關。在經歷了30年的高速增長以後,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和驅動條件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需要調整增長方式,以實現高效、高質和可持續的發展。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趨勢下,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目標和重點行業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中企將更多地關註海外市場中那些能夠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強自身創新能力,提升服務品質,促進綠色環保生產的現代產業體系。這些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引領型領域內的投資將有效推動中企在經濟“新常態”下實現轉型升級,促進中國經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具體來說:一方面,中國企業將致力於在海外獲取經驗、技術、品牌和人才以增強競爭力,並引入適合在中國市場推廣的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重點行業包括先進制造業、信息通訊技術、農業和食品生產、醫療保健和養老服務等。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也將充分利用政策支持,以及政府間的倡議(如“一帶一路”)創造的有利的國際環境,為在國內市場面臨產能過剩問題的優勢產品和服務創造出新的市場需求。而在這一領域,我們可能將看到越來越多中外企業在“一帶一路”項目,以及在發達國家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項目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成功案例。

第一財經:隨著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去全球化”的趨勢也將成為今年達沃斯論壇的熱點議程。在這一大背景下,你認為未來中企應該如何融入全球?

陶匡淳:中國企業全球化戰略制定與實施中機遇與挑戰並存。

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1456.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8.3%(同期全球外國直接投資1.47萬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1.8%),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近十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3.5%,未來也將可能持續快速增長。中企全球化進入了快車道,但將面臨更加複雜的海外投資環境,據我們估計,如果考慮到企業在投(資)後100天或者更長時間里面臨的整合難題,包括實現協同效應、迎接跨境跨文化的挑戰等,可能只有不到20%的中國企業能夠通過海外並購最終實現企業價值的增長。

究其原因,主要是中企對外投資的業務領域與目標市場都呈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投資目的地國家既有歐美諸多高度發達的經濟體,如美國、德國、英國,也包括貧困或欠發達國家,如尼日利亞、坦桑尼亞,或是政治動蕩地區,如利比亞;另外,中企對外投資環境也愈發易變、不確定、複雜與模糊,這主要表現在發達國家政治的敏感性和行業壁壘,來自跨國和本地公司的競爭,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帶來的稅收變化以及新興市場匯率巨幅波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等方面,這對“走出去”的中企制定與實施全球戰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制勝未來的全球化戰略是中企成功“走出去”的重要前提。中國企業在進入全球化發展階段後,需要有成為世界一流跨國公司的戰略願景,並將全球化戰略納入到企業整體戰略中進行通盤考慮;同時,還要克服本土企業“走出去”的盲目沖動與機會主義,才能擁有全局性的認知和規劃。

對於外部環境,如果沒有提前建立戰略信息的收集和溝通渠道,照搬國內發展模式,通常會使企業對海外市場產生信息誤判,與實際脫離;同時,由於缺乏系統的風險評估體系以及對於海外政策的全面了解,中國投資者往往會在合法、合規方面產生過多不必要的成本和風險隱患。

從內部運營來看,大多數中企在全球價值鏈中仍然處於附加值較低的環節,競爭優勢不明顯。隨著國內用工成本的逐年上漲,性價比優勢正在全球範圍逐漸削弱,在未來則更多需要加強創新、營銷與技術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408

畢馬威公布全球科技領袖榜單:馬斯克第一 馬雲第三

近日,國際著名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對全球科技行業的高管進行了問卷調查,特斯拉CEO艾隆·馬斯克、蘋果CEO庫克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獲選全球科技領袖前三名。

畢馬威針對全球800多位科技領袖進行了調查,無論是創業公司精英還是《財富500強》高管都是他們的調查範圍。他們列出的科技領袖評估指標包括人才可用量、技術基礎設施的使用、提升用戶普及度的能力、建立聯盟和合作夥伴關系的能力、融資能力、教育項目培訓能力。

顯然在他們看來,馬斯克是最符合他們的這一評判要求的人選。與馬雲並列排名第三的還有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和公司CEO桑達爾·皮采。畢馬威創新部負責人Egidio Zarrella在榜單中表示,馬雲一直以來所做的都是通過科技創新來應對商業挑戰。

“未來,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將會深刻地影響到中國、世界和所有人。”在2016年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以數據作為新能源、計算作為新技術,引領新零售、新制造和新金融的變革。

在互聯網科技的基礎層上,阿里巴巴自主研發的飛天操作系統成為全球通用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操作系統。在支撐電商業務的同時,飛天為全球超過230萬用戶提供計算服務,覆蓋全球主要互聯網市場,讓任何開發者、企業或者機構通過聯網就可以獲得彈性的計算能力。

黑科技方面,進入榜單的特斯拉CEO艾隆·馬斯克則在航空領域創立了SpaceX,可回收火箭成為關註的焦點。

量子計算機也成為各大科技公司的關註焦點。2015年,阿里巴巴和中科院成立量子計算聯合實驗室,投入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等研究。人工智能領域,阿里巴巴研制的人工智能程序ET在交通、氣象、制造、城市管理等領域得到應用。其中,杭州市就在使用阿里雲ET來進行交通調度,數據顯示在試點中將車輛通行速度提高了11%。

不久前,美國權威科學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阿里巴巴憑借“強化學習”和“刷臉支付”入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15

專訪畢馬威王立鵬: 金融科技加速滲透傳統銀行 推動深度變革或需5到10年

“相對於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我們已經在彎道超車了。”近日,畢馬威中國銀行業主管合夥人王立鵬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

近兩年來,“金融科技”(FinTech)火爆全球,傳統金融機構也在大數據、社交網絡、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區塊鏈技術運用等方面積極探索。在終端用戶產品方面,不斷加大針對領先信息科技的投入,打造金融“網紅”產品,例如:此前部分商業銀行就搶先推出了基於移動應用的智投工具。

中國的傳統銀行業,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背景下,凈利潤增速減緩,不良擡頭趨勢未改,再加上金融同業以及新型互金機構對傳統客戶群的沖擊,商業銀行過去多年的“黃金十年”光景不再。不過有觀點認為,隨著領先信息科技的逐步產業化,金融科技可能是推動銀行業開創下一個“黃金十年”的重要力量。

“現代金融即科技。”這是王立鵬一直持有的觀點。他在第一財經專訪中認為,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的滲透需要一個過程。商業銀行承接了大眾儲戶的信任,在經營中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風險管控,所以銀行業一定要“謀定而後動”。隨著領先信息科技的產業化,金融科技能夠很好的解決傳統銀行業中諸多痛點問題,比如利用數據技術提升信貸風控能力,以及利用智能技術提升經營效率,創造新的服務價值,等等。因此,中國的傳統銀行業應該改變思路去應對挑戰。同時,銀行業在這一輪信息技術提升中的深度變革,可能還要經歷5年到10年的發展期。

加大投入,傳統銀行打造“金融網紅”

金融科技的不斷變革也在推動“金融網紅”產品層出不窮。從支付寶、余額寶,到微眾銀行的微粒貸,再到招行的摩羯智投等,打造“金融網紅”的戰火燒到了傳統銀行。

“通過對這些產品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就是這些產品的背後都是有強力的科技作為支撐,而推廣開來的,而且他們都達到了一個普惠的效果。”王立鵬稱。

以招行在2016年底的智能投顧產品摩羯智投為例,在名字的揣摩上就具備了“網紅”特質。招商銀行零售網絡金融部總經理江朝陽表示,打造“金融網紅”要“有料、有情、有趣”。

給摩羯智投取名的時候,最初起了一個非常傳統銀行的名字,不過經過反複琢磨還是用了“摩羯”這個名字。摩羯是星座,是具象化的,很容易引起共鳴。這種“有趣”的取名嘗試,也讓招行嘗到了甜頭,摩羯智投的規模在2017年3月就已經將近20億元,與排在第二位的銀行拉開了很大的規模。

“首先你要有料,即給客人創造價值。在今天科技進步的背景下,或者是網絡銀行領域里面,要給客戶創造‘真金白銀’,才有“網紅”的基礎。”江朝陽表示。

“歸根到底不管怎麽打造‘網紅’,最終還是銀行本身的產品、本身的服務,是否能給用戶帶來價值。”中信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吳軍也表示,打造“金融網紅”最關鍵的在於為用戶創造價值,與網絡紅人的打造途徑不一樣的是,銀行打造“金融網紅”需要給客戶帶去信任感。

王立鵬認為,金融“網紅”產品的推出,只是現代信息科技推動金融業發展的第一波,未來還會有第二波和第三波。在技術的進步過程中,所有的企業都會受到影響,都會受益,傳統金融機構也在調整和改變,而且也有很多亮點,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有發揮的機會。

實際上,銀行已經加速了在金融科技的投入。“銀行這些年在移動金融的投入還是非常大的,”江朝陽稱,招行在兩年前就提出了移動優先的戰略,希望把招商銀行APP打造成零售金融的操作系統,整個投入很大,例如招攬人才方面,招行行長田惠宇表示“沒有限制”。

據了解,2016年招行移動金融人員翻了一倍多,還有幾百人的團隊專門做APP。業績考核方面,江朝陽表示,沒有利潤的壓力,卻有流量的壓力,銀行不缺變現的工具和產品,但是希望引進更多的流量。

同時,吳軍提供的數據顯示,中信銀行手機銀行客戶2000萬左右,而2017年的任務是再增加1000萬。同時,中信銀行接近98%的交易已經是純線上交易。據吳軍透露,智能機器人和智能客服,也是中信銀行下一階段馬上要去做的事情。

深度變革或需5~10年

近期,新上任的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公開場合談及科技金融的創新發展時稱,研究表明,2016年全球約50%的金融科技投資流向中國。銀行業主動適應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新趨勢,創新服務渠道入口,註重服務渠道協同發展和資源整合。

銀監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銀行業離櫃交易率達84%,同比提高6.6個百分點。

“傳統銀行需要積極應對挑戰,因為業界出現了新的金融業態,比如互聯網企業獲取牌照,參與金融業的競爭,使得市場變得更為多元化。”王立鵬認為,金融科技的應用可以解決傳統金融業不少痛點,例如如果采取技術驅動模式,比如基於物聯網模式開展物聯網金融,基於電子商務平臺推廣交易金融,配合大數據風控技術,風險管控效率會有數量級上的提升。

利用新技術降低營銷與運營成本已經是業內共識,例如用移動渠道替代物理網點,用大數據技術定向拓展客戶,采用智能助理替代人工客服。這些都是大幅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的有效手段。

中國光大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楊兵兵表示,人工智能會對銀行的崗位產生影響,例如銀行用了智能文字客服,以前只要30多個人員在微信上回答客戶問題,現在至需要9個人。這意味著,銀行的人工成本在大幅降低。

例如區塊鏈技術的運用,今年1月份,郵儲銀行與IBM就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資產托管系統,采用超級賬本架構(Hyperledger Fabric)將區塊鏈技術成功應用於真實的生產環境。

郵儲銀行行長呂家進表示,區塊鏈技術能夠低成本地解決金融活動中的信任難題,將為多方交易帶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信用的高效交換,具有推動金融業深刻變革的潛力。

“區塊鏈未來會讓整個金融行業變成什麽樣,現在還不好說。但是,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領先科技,可以幫助金融業重構底層設施,這個基礎設施構建以後,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多便利。”王立鵬稱,“基礎的打造需要時間,就像高鐵一樣,要修好多年,可一旦鋪好了,時速會迅速提升。”

不過,他也認為,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業的滲透需要一個過程,銀行要面對的最大問題是風險管理。在平衡安全性和收益性時,前者擁有優先級,所以銀行必須“謀定而後動”。

“考慮到這一輪技術躍升,至少還有5年到10年的周期,在這個過程技術的應用會不斷給金融業,包括銀行業帶來發展機遇。”王立鵬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8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