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天津爆炸案中有“氰化鈉” 大量企業用其低成本“煉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0376.html

天津爆炸案中有“氰化鈉” 大量企業用其低成本“煉金”

一財網 黎雨 2015-08-15 23:11:00

巨量的氰化鈉,一個重要用途便是提供給黃金礦公司用於提煉黃金。紫金礦業一位內部管理層8月15日晚上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確認,該公司就使用氰化鈉作為提取黃金的方式之一,“這是國際通用的做法”。

8月15日上午10時,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的第四次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安監局副局長高懷友說,8月14日、15日,安監部門對各部門及人員做了調研詢問,並調出天津市交通委信息系統、海關、報關數據,以及企業人員回憶所掌握的數據資料,初步認為事故危化品主要集中在裝箱區和運抵區。裝箱區的危險化學品可能有鉀、鈉、氯酸鈉、硝酸鉀、燒堿,硫化堿、矽化鈣、三氯乙烯、氯碘酸等。運抵區的危險化學品可能有環己胺、二甲基二硫、甲酸、硝酸銨、氰化鈉、四六二硝基、鄰仲丁基等。

這一表態與此前媒體報道的“天津爆炸地點附近有危險品氰化鈉”一致。不過對於外界所傳聞的“總量高達700噸”這一數字,官方未確認。那麽,這批危險的化學品一般又會用在何處、是否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不良影響?這一系列的問題還無法一一解答,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國內低品位礦山中的黃金,有不少都是通過氰化鈉的“堆浸法”來提煉的。

8月15日11時許,北京衛戍區某防化團在前期監測、取樣基礎上,進入爆炸核心區展開生命大搜索

氰化鈉存放天津港

據其他媒體的報道稱,2015年8月14日下午3時許,河北一家化工企業的老板帶著一群技術人員急匆匆地趕到天津港,找到了公安部“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的現場指揮部。他們告訴指揮部工作人員,自己公司還有700噸氰化鈉,在發生爆炸的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下稱“瑞海物流”)倉庫里。

巨量的氰化鈉,一個重要用途便是提供給黃金礦公司用於提煉黃金。紫金礦業(02899.HK,601899.SH)一位內部管理層8月15日晚上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確認,該公司就使用氰化鈉作為提取黃金的方式之一,“這是國際通用的做法”。

他否認河北公司是供貨商,也否認這批天津的氰化鈉供應給紫金礦業,“我們有自己的供應渠道。從氰化鈉的運輸到儲存、使用等都有非常嚴格的制度,公安部門也會跟蹤。氰化鈉並不那麽可怕,主要用雙氧水或者漂白粉做降解,分解為二氧化氮等。”對於天津當地發生爆炸後氰化鈉這一物質可能產生的後果,他表示不是特別清楚,“這需要問專業人士”。

氰化鈉為一種立方晶系,白色結晶顆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氣味,它能溶於水、氨、乙醇和甲醇中。我國大量黃金公司使用的黃金提取方式,也加入了氰化鈉。

19世紀的淘金熱潮中,人們無需使用氰化鈉,而是拿著一個篩盤,在小溪邊用水浸,就可以篩出金子。淘金熱過後,淺層的黃金已消失不見,不少黃金都深埋在幾百米的地方,必須要有技術手段才可能獲得。

堆浸法鑄造“紫金礦業”

在我國,黃金礦山的品位並不高,而且黃金企業中的75%都是小型礦山,資源利用率很低,國內礦山的綜合成本在380美元/盎司以上,與國際綜合成本337美元/盎司有不小的差距。

但是,福建的紫金礦業卻在多年前就降低了黃金的開采成本,超越美國、加拿大及南非等多個公司。

據公開資料,2006年起,紫金礦業的黃金生產綜合成本為290美元/盎司,相當於72.93元每克,相比加拿大的Barrick Gold、美國的Newmont Mining、南非的Gold Fields成本(分別高達90.2元/克、76.38元/克、110.05元/克)都要低。

紫金礦業的低成本開采奧秘在哪呢?原來,與其董事長陳景河密不可分。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曾報道,國內最著名的礦山企業---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就從使用氰化鈉溶液、成功提煉出黃金起步的。

上世紀80年代,陳景河從福州大學地質專業畢業後進入福建省的閩西地質大隊工作,開始進行紫金山金銅礦普查項目。11年後,陳景河赴國有性質的上杭縣礦產公司工作,這家公司也是那時更名為福建省上杭縣紫金礦業總公司,隨後再改制。

陳景河冒險地將傳統上只在北方幹旱地區使用的“堆浸法”黃金提煉工藝引入濕潤多雨的紫金山區,用氰化鈉溶液對礦堆進行噴淋,使礦石中的擬提取組分溶解進入溶液,然後從溶液中回收黃金。

運用氰化鈉這一提取方式,讓原來並沒有什麽開采價值的低品位礦“活色生香”了起來,不僅大幅降低了金礦的開采成本,而且也奠定了紫金礦業在行業中的地位。紫金礦業對此毫不諱言的表示:“本公司通過技術創新,不斷降低入選地質的品位。”

2003年12月,紫金礦業在香港H股上市;2008年4月回歸國內A股上市,2008年3月,核心企業——紫金山金(銅)礦被中國黃金協會評為“中國第一大金礦”。

氰化鈉方式引爭議

然而,這種國內普遍的黃金提煉方式,並沒有得到世人的高評價。一位來自同濟大學的化學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氰化鈉的管理難度仍然不小。

有說法稱,其口服的致死量為0.05~0.25克,所以國家對於這一危險品有著嚴格的管控。作為劇毒的有機化合物,在堿性環境中較穩定,酸性環境中容易揮發,在大自然中容易分解為無毒物質。紫金礦業自己也承認,在采礦過程中需使用爆炸物和氰化鈉,若在儲存和使用該等物料過程中管理不當,可能發生人員傷亡的危險。

假設一家企業沒有任何的經營銷售許可,而非法買賣並使用它,就會觸犯我國《刑法》的相關條例。2009年10月27日,因涉嫌非法買賣危險物質罪(氰化鈉),湖南省桃源縣牯牛山鄉煌山村村民高建斌被湖南省沅陵縣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就在最近的2015年2月21日19時58分,河南嵩縣的大章鎮三人場村有群眾被困硐內,經過一天兩夜的連續施救,3人被救出,經搶救無效死亡;6名群眾在自行施救過程中吸入氰化鈉氣體出現不同程度中毒癥狀並送往醫院。原來有人使用“氰化鈉洗硐”(即用氰化鈉藥劑噴淋廢棄硐壁、回收黃金的非法行為),經公安部門初步調查,這是一起非法鑿開廢棄封閉礦井、非法使用氰化鈉的刑事案件。

此外,由於國內的礦源成份並不純粹,金精礦中的鉛、銅及鐵等貴金屬含量有的甚至高達6%,因此所需的氰化鈉消耗量也不小,雖然部分地區將每噸金精礦消耗的氰化鈉從9公斤這一數字大幅降低,但國內黃金的總體產量和需求量並不低,使得實際的氰化鈉需求量仍較高。

第三,用氰化鈉的“堆浸法”提煉黃金,產生含氰化鈉的劇毒廢水、含其他重金屬的有毒汙水也妥善處理,否則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法制日報》曾報道稱,2000年8月,山洪沖垮了紫金礦業攔截廢礦渣的大壩,帶有氰化鈉殘留液的礦渣呼嘯而下,沖毀當地農民的莊稼。10月,一輛載有10余噸氰化鈉的汽車傾覆在紫金山山澗並泄漏,造成102名村民中毒,飲用水源被嚴重汙染。

不過,盡管氰化鈉工藝存在不少非議,但並不影響中國黃金產量的繼續增加。2015年上半年,全國累計生產黃金228.735噸,比2014年同期產量增長8.37%;黃金的消費量達561.35噸,與2014年同期相比減少8.1噸,下降1.42%。2014年,國內的黃金產量約為460噸,遠遠高於第2位的澳大利亞(約270噸),連續8年位居首位。俄羅斯和美國分別以260噸和210噸位列3、4位,秘魯以170噸排在第5位。

盡管氰化物是公認的浸金劑,但其“劇毒”的物質屬性仍會讓人覺得有些忐忑不安。而且,氰化廢渣對於環境也有嚴重的破壞,因而我國在氰化尾渣處理方面也有包括氯化、酸化及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等多種方式。而最好的提金做法,還是使用無氰和微氰等替代產品。

中國黃金集團副總經理杜海清就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們公司現在會更多的使用無氰產品來降低對環境的汙染。

而在世界各國,也會運用例如氯化法、硫脲法、硫代硫酸鹽法、溴化法等來提煉黃金等金屬。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8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