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合股-時富金融(510)、亞科資本(8088)(純粹猜測,不要當真)

http://gem.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20/GLN20080320014_C.pdf

亞科資本(將易名為Crosby,8088)宣佈把股份十合一,由三十億股變成三億股,並沒有削股本,市值約四億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19/LTN20080319091_C.pdf

剛轉主板的時富金融(510),公佈一份亮麗的業績後,竟宣佈5合1,並削股本,由合併後0.50元,變成0.10元,一手由4,000股變成2,000股,股數由16.95億股,變成3.39億股,市值約十億,難道想變10元股,還是剩下一塊錢一股?

greatsoup:
兩隻股票合後,雖股數合理,但升的機會以上者較後者高,因為難保後者會以低價發股才炒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4

無端擴股本-優能數碼(8116)(純粹猜測,不要當真)


http://gem.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18/GLN20080318057_C.pdf

經過由一元跌到一毛錢的過程後,公司的法定股本由二億元(由二十億一毛錢的股票組成)變成五億元(由五十億股一毛錢的股票組成)。

greatsoup:
看來這家公司想低價發行大量新股或供股,目的在攤薄小股東權益後合股,但市況淡淨找不到包銷商之類,所以先擴股本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5

工業股猜測之結果

(1) 凱普松國際(479):
業績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15/LTN20080415582_C.pdf
所以這一家公司的前景顯然遭人低估,增張不比部分的國企差,但其市盈率則顯然較它們偏低。
(這項預測錯誤,以公司扣除上市費用後的業績來計,只是持平,加上人民幣升值的因素,其實約升5-10%。)

以 下半年預期營業額為上半年1.2倍計,該公司營業額預計為10.56億人民幣(11.09億港元,以1人民幣= 1.05港元計算),並預期其全年盈利率較下半年高1.5%(上年上升1.8%),即8.3%,並加以其900萬人民幣的小數股東權益,即今年盈利約為 9,700萬元人民幣(1.01億港元),上升25%,以發行數共8.44億計,每盈利約11.9分港元,以價0.52元計算,預期市盈率僅 4.7倍,以派發盈利30%為股息計,即下半年的派息可能只得0.5分港元,全年共3.5分港元,股息率約6.73厘,較定期存款息率只得2厘高。另外表面的帳面值超過1元,但大部分為廠房,其帳面值無甚意義。

(營業額只得10.16億人民幣,較預測低4%,但計及人民幣升值因素,其實相差不大,唯一失算的是投產後令折舊增加1,300萬人民幣(如hiking文所言,
詳見:
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2273)
,及出售物業所得的虧損約400多萬,加上上市的費用約1,000萬,三項不利因素影響盈利少了2,700萬,致使盈利只得6,700多萬,但加上這三項不利因素後計出的盈利約9,400萬,較我預計的9,700萬為少,但是加上人民幣的升值因素,也是相差不大。
不過錯了倒是錯了。

派息估計只有0.5仙,但是最後出來是沒有,這個又猜錯。公司股息率以現價0.36元計,已經有8厘多,但是下一年能否維持這樣高的息率,也難以確定。)

所以,賣樓可視為大股東因缺乏現金擴張,但又不想發行新所致,即是對該公司有信心,但另該500多萬,其實可謂大股東家族派息3仙所得的款項,亦可視為他們用公司的錢來奪取公司值錢的資產,反而對公司的前景不太有信心。
(但是我仍保留對他們的信心,對今次業績的完整分析,要多等幾天,因為要和德普科技比較一下。)

(2) 達進精電(515)
http://space.zkiz.com/?38/viewspace-862.html

業績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15/LTN20080415456_C.PDF
營業額本年應有八億元至九億元,以 7.5%毛利計,盈利接近六千萬至六千七百五十萬元,折合每二角五分至二角八分。

(營業額較我預期差,只得7.4億元,猜錯了,但盈利卻為我預計的下限,可見人民幣及除美元外的貨幣升值的因素令公司盈利達到我預計的下限。)

以八倍市盈率計,應超過兩元至兩元二角,尚未計未來的每年的兩成增長, 另外,該公司在上年在廣東省開新廠,業績仍有高機會大舉增長。以一般工業股計,回報可能達一倍以上,現價顯然遭低估。

(公司的價已經超過了2.3元,現價略貴。派息只有5.83仙,息率約2.6厘,也是偏低。)

總結而言,原來影響工業股的因素也很多,我要多學習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2

猜測預期EPS的遊戲 王雅媛victoria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a65540100iuz9.html




 

除非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走勢派,不然你不可以不承認一只股票的股價必然是與其財務狀況相關的。而所有財務數據中,則 以損益表中的每股收益(EPS)是資本市場最為關注的指標。基本上超過九成機構投資者的報告都是以EPS做 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這也讓股票市場變成了一個不斷猜測企業預期EPS的遊戲。

 

不過近日麥肯錫卻對華爾街做了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原來在過去的25年 間,分析師們始終一成不變地過於樂觀,他們預計的每年盈利增長率的範圍是10%-12%,而實際的增長率為6%。 平均來看,分析師的預測幾乎百分之百都過高。其實這背後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買市場預期高增長的高市盈率股票是很危險的。因為大部份時間這些股票股價都 是過度反映的。

 

三種財務報表都重要

 

還記得很久之前去面試一份分析員的工作,考官問我一個問題,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這三樣財務報表,你認為哪一個最重要?當時我的答案是現金流 量表,因為我認為損益表中的盈利很容易被扭曲,只有反映現金流的現金流量表才能夠真正反映一間公司的真正盈利。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這個問題有一個更好的答法,就是三種財務報表都是重要的,而重要性的次序視乎你看什麼股票,或用 什麼身份去看。比方說,如果你是看地產股的,你看它的損益表及現金流量表來決定合理價沒有多大意思。它可以一年不賣房子,沒有盈利,難道那年它的股價便應 該變零?當然不是的。故此對於看地產股,資產負債表肯定是最重要。其次,才是現金流量表,然後到損益表。相反,如果你是那種專捕捉盈利爆炸,比較市場面的 投資者,損益表才是你第一要關注的地方。剛才不是說過了市場上超過九成機構投資者是以EPS做 出投資決策的,因此只要一只股票有任何新的消息,導致市場有重估它EPS可能性的時候,短期內大量資金一定會瘋狂流入或流出那只股 票。如果在那個時候,你還在執著於資產負債表或現金流量表有多差或多好的時候,很容易便錯失了買貨或走貨的機會。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65

永保林業(0723)的交易賣方猜測

今日先寫東西熱熱身,稍後再寫別的。

(1)

永保林業(723,前安歷士、華晉國際、中國鎂業、晉盈控股)宣佈把當年注入的林業業務控股公司沛源控股有限公司(Amplewell Holdings Limited)中的一家俄羅斯附屬公司OOO Zabaikalskaya Lesnaya Kompaniya出售予一個英文拼音中國人Chen Li Hua持有的煒源有限公司(Source Bright Limited),作價2.08億元,以現金支付,估計出售事項之收益約為港幣120萬元。

根據當年通函資料,OOO Zabaikalskaya Lesnaya Kompaniya 為一在俄羅斯成立的公司,現時持有一項特許權,可開發約174,904公頃之俄羅斯森林,由二零零三年二月十八日起計,為期25年,包括(但不只限於)清理及即時銷售木材與及其後之栽培及種植。

在出售原因方面,公司指出是「尋求具更佳投資回報之森林資產或業務之持續策略一部分,從而提升為股東帶來之價值。董事會亦相信出售事項可讓本集團提升其營運資金狀況及進一步改善其流動資金。」

(2)

講完正題,現在講講交易有何深意和自己的猜測。

如果細心發現,並利用港交所的股權披露尋找的話,其實會發現有一個同名同姓的名稱出現在股權披露名單上,中文全稱叫陳麗華,是劉志和的妻子。

劉 志和曾持有為一在2004年認購中國燃氣(384,前岩井國際、恒進國際、聯網商業、海峽集團)8,000萬認股權的投資者,當時認購股價格1仙,行使價 66仙,即行使成本是67仙,使其持有的股權增至5.14%,後來經多番增減持後,在2005年在1.45元減持571.8萬股後,股權再次降至 4.62%之不需披露水平,此後亦無股權的披露紀錄。

同時,我們熟悉的簡志堅先生亦同時認購1.8億同類認股權,使股權增至9.03%,其後陸續行使,並在1元以上陸續減持至不需披露水平。

兩位都是在「社交場合」中認識。從兩位購入的成本和當時的出售價格來看,可說是大獲其利。

在 以前的炒法來說,發行購股權通常這是一種較低成本的炒作方法,相對認購新股份而言,因為不用拿出大量資金來購買股票,股價跌只是損失少量購股權的價錢,股 價上升的時候就可行使購股權減持獲利,金額則和投資正股相若。但現時市況極差,這方法已不太適用,但在旺市時多數會有奇效,所以也值得留意。

(3)

再看深一些,其實簡志堅也有入股曾持有中國燃氣的相關公司大中華集團(431),後因為出售該公司當年最值錢資產擺花街物業失敗,故把股權出售予陳長貴,並辭了在公司的職位。這兩家公司的主要股東均曾為特速集團(0185,前建煌新記、恆鋒集團、聯網信貸、中國信貸)。

以上的事件中,當中有沒有巧合? 那要他們才知道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77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樂視網今起停牌 引發市場三大猜測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9/2085509.html
9

月14日晚間,樂視網(300104)發佈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將自9月17日開市起停牌,待公司發佈相關公告後復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引發市場三大猜測

自樂視網發佈停牌公告後,市場輿論紛紛。據記者查詢可知,目前市場對此有三種猜想:一種說法是與收購有關,一種說法是樂視網要做電商,還有一種說法是樂視網將基於自己的內容優勢和平台技術推出自己的智能電視終端。

首先,有部分人認為,樂視網將有重大收購計劃,收購對象為搜狐視頻或PPS。暴風影音副總裁崔天龍在微博上稱,樂視網停牌了,週三開發布會,提前這麼多天直接停牌說明肯定是併購級別的大事件,而如果是合併,最好的選擇毫無疑問是暴風或PPS,次優選擇是搜狐,我賭了PPS吧,如果真的出現,這家公司必將成為中國網絡視頻行業的王者,拭目以待。但搜狐視頻戰略合作部高級總監於濤卻表示,所謂收購消息,可以當個笑話,樂看其表演如何繼續。並表示就報導中提及的sohu.letv.com已侵犯了搜狐視頻的著作權,構成不正當競爭。

其次,則是有消息人士透露,樂視網將於發佈會當日宣佈進軍電商領域。相關資料顯示,早在2011年11月中旬,就曾有媒體報導稱,樂視網正暗中進軍線上酒類領域,其旗下酒類B2C網站網酒網欲在春節前正式上線。

最後,有猜測稱樂視網將基於自己的內容優勢和平台技術推出自己的智能電視終端。目前樂視網已經有自己的機頂盒業務,而新推出的終端產品很有可能是智能電視。現在視頻網站擁有電視牌照的公司很少,而樂視網已經通過CNTV間接獲得了電視牌照,如果推出自己的智能電視,結合本身的版權資源,完全可以打造一個家庭影院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由於本身樂視網的機頂盒就是安卓系統,借助樂視網的智能電視完全可以觀看其他視頻網站的免費視頻,可以說一個電視屏幕可以容納互聯網、高清電視等所有視頻內容。而這樣的終端也可以帶動樂視網自身機頂盒業務的增長。

行業併購大勢所趨

對於上述猜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顧問表示:「有土豆、優酷合併在前,樂視網合併PPS也不會讓人意外。畢竟視頻行業是個很燒錢的行業,集中度不高,市場格局較為分散。行業整合是大勢所趨。」

目前有消息稱,http://pps.letv.com這個以樂視網為域名後綴的網頁可以打開,而之前樂視網與其並未合作,或這是個兩家家網站已經開始合作的信號。據悉,樂視網是目前唯一實現盈利的視頻公司,其半年報顯示,樂視網實現營業收入5.53億元,同比增長147.86%;淨利潤為9067.63萬元,同比增長55.28%。另外,樂視網擁有4.3億現金,再加之二期債券2億,總共6億現金。從這點看,樂視網收購PPS「底氣十足」。

事實上,關於視頻行業間的收購傳聞不斷。今年3月12日,優酷、土豆宣佈以100%換股的方式合併,新公司命名為「優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這項交易也成為視頻行業最大整合案例。4月份,則有消息稱,網絡電視PPS意欲出售,已經與搜狐、奇藝等多家視頻網站有接觸。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視頻產業的進一步成熟,產業門檻的提高,視頻網站之間的競爭已經開始向競爭合作並存的態勢發展,2012年視頻行業或將迎來更多併購與整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507

上海自貿區方案遲遲不出台引發猜測,南華早報稱法律漏洞導致規則難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125

自7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設立上海自貿區後,自貿區的具體實施方案一直沒有出台,這也引發外界猜疑。昨日《南華早報》的一篇報導引發各大媒體大量轉載,該報導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部分官員在諮詢了法律專家的意見後意識到,上海自貿區與現有的關於金融監管法律存在衝突。

據知情人士透露,按照原計劃,中國政府應該在7月下旬公佈相關新規則,但政策制定者敦促立法者對規則進行更多商榷,因為他們認為應該收緊法律框架,以減少牽扯到海外投資者的法律衝突風險。

據報導,提議中的新規則可能包括旨在吸引海外投資的21項激勵措施,涵蓋了各個行業,其中包括金融服務、大宗商品交易和文化行業等。在諮詢了政府法律專家後,部分中國官員意識到,上海自貿區與現有的融監管措施以及相關法律存在衝突。

知情人士透露,「在21條新規中,一些規則看起來非常微妙。如果你公佈並開始執行自貿區的新規則,在國外投資者與其國內合作夥伴存在爭議時,政府就會陷入兩難境地。如果爭議最後到了被訴諸法庭的地步,事情就會變得更加糟糕。屆時,政府將會面臨兩難選擇:遵守國內現行法律,還是遵守關於上海自貿區的新法律。」

此前,同樣是南華早報報導稱,自貿區計劃在提出後面臨著大量反對意見,但李克強總理堅決地推進這一計劃。「總理非常熱切地想要將自貿區計劃打造成伴隨而來的經濟改革方案的一個重大成就。」

這些反對意見主要來自銀監會和證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在最新的報導中,該報稱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法律漏洞或許會成為這些持反對意見的監管者的藉口。

一名政府內部人士稱,「現在我們遇到了所謂的『法律漏洞』,我不知道這些是否只是一些監管者想要緊緊控制中國金融行業的藉口。」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援引上海財經大學國際貿易系副主任、上海自由貿易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的觀點時稱:

——陳波透露,最大的癥結點是在金融開放方面,包括「人民幣怎麼自由結算,在區域內的企業如果能夠自由兌換美元,放開的額度又該多大,如何去監管」。

——陳波表示,這些都要中央放權,跟上海進行協調,「但是協調非常困難,上海想要成立國際金融中心很久了,老做不成,就是因為這種博弈過程太複雜。」

——此外,貿易開放方面也並非一帆風順,需要與海關總署協商免稅商品種類、免稅範圍、建立多少個免稅區、如何建立等,陳波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44

好奇蘋果2014到底要變什麼花樣。從2013年收購的一堆小公司做點猜測。 BigOnion

http://xueqiu.com/8958758582/26959775
好奇蘋果2014到底要變什麼花樣。從2013年收購的一堆小公司做點猜測。

1. Snappycam - 都知道了這個是家用軟件提升連拍功能的公司。這個併購能優化iOS設備上的連拍,但從5S的10張增加到20張到底也不算有多大意義。如果能買到Lytro Camera,把它的技術微縮到手機上,實現拍後聚焦比連拍多爆個10張對產品的提升大多了。 這個併購的期待指數給個5吧,不算什麼innovative的突破。

2. Topsy Labs - 這是個社交網絡數據分析公司。蘋果這一收購應該是為了完善自身營銷戰略,對產品線不會有什麼提升。期待指數1。

3. PrimeSense - 3D感應技術公司。它的產品功能類似於Wii搭配的感應條。它的技術主要用於電視和移動設備。蘋果這一收購,很可能是為了iTV,也有可能是為了增加iOS設備觸摸以外的控制模式。能在iPad上玩玩Wii上才能玩的感應動作的遊戲,是個很大的產品提升。期待指數9。

4. First Solar廠房 - 猜不出這一舉動是為了什麼,但就憑蘋果目前的任何產品線都沒有涉足太陽能,這一收購就有足夠想像空間。期待指數9。

5. CUE - 材料公司,主要做一些塑料方面的產品。期待指數1。

6. AlgoTrim - 編碼和解決方案設計公司,主要從事數據表現優化,圖形處理。蘋果的收購意圖可能是想利用AlgoTrim技術優化iPhoto和相機,提升iOS效能,降低電池能耗。期待指數5。

7. Embark - 公共交通時刻表應用公司。如果把時刻表編入Apple Map,或者單獨做一個App,還是蠻實用,不過這也不算什麼大突破,只能算是對Apple Map的優化。期待指數5。

8. Matcha.TV - 網絡收視指南應用公司,收集Netflix, Hulu等服務的數據,並有獨有社交網絡算法,通過社交網絡上有相同愛好的人的收視興趣,推薦節目。蘋果這一收購必然會應用在Apple TV和可能的iTV上,不過收視指南,推薦節目這些東西聽上去也不像什麼大賣點,最多是邊緣性質的優化。期待指數4。

9. Passif半導體集團 - 主要生產低能耗移動半導體組件。這項收購涉及的肯定是很技術性的東西,直接反映在產品線、用戶體驗上的可能不大。期待指數1。

10.  Locationary - 定位公司,從事地理大數據服務。這一收購無非是為了完善Apple Map。蘋果自己的地圖應用確實不如Google,我居住的小區建成一年半了,在蘋果地圖上依然是一片樹林,地圖更新太遲緩。幾個月前,我用蘋果地圖應用找一家必勝客,大致位置是表出來了,但在一個諾大的Plaza中,標註位置和實際位置偏差甚遠,夠我好找。提升Apple Map是當務之急。期待指數5。

11. Hopstop.com - 跟Embark一樣,公共交通信息服務公司。期待指數5。

12. WiFISlam - 室內定位技術公司。利用WiFi hotspot彌補室內不能依賴GPS只能靠基站信號定位的缺陷。有點雞肋,如果在室內,應該不會有誰需要特別准的定位,除非在很大的商場或者其他建築中,不過那些地方無不有標識。期待指數1.

總的看,蘋果奉行自我創性加購買創新。從2013年的收購看,整體想像空間不大,能猜測到的基本是一些小邁步性質的優化。主要創新還要看蘋果自己葫蘆裡面倒騰什麼。亮點比較大的是,從PrimeSense的收購猜,蘋果有很大進軍客廳娛樂的可能性,或者能向iOS設備添加3D感應控制,這算個比較大的提升。2013我最滿意的就是5S上的指紋識別,指紋識別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以前我的IBM T43和索尼UX-180上都有。不過蘋果指紋識別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曾經的指紋識別依賴光學掃瞄,靈敏度、準確度、反應時間都很糟糕。iPhone 5S上的指紋識別依靠指紋電阻,反應非常流暢精準,整個識別解鎖過程毫無煩擾,真的讓生活簡單了不少。2014我期待至少有一個屏幕大一些的iPhone,把iCloud和地圖做好得更好一些,能有一個全新的產品或者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07

我對攜程收購藝龍的三個觀點一個猜測 tobeyhuo

http://xueqiu.com/4416948359/30025766
霍博華發於獵鷹資本
  在線旅遊市場的風剛起來,卻大局已定。

  外媒報導,攜程有意以換股形式收購美國在線旅遊網站Expedia持有的藝龍65%股份,這筆交易對藝龍估值8億美元至10億美元。

  這並不是一場溢價更多的交易,儘管藝龍因此從12美元漲到了20美元附近,接近翻倍的漲幅。

  [1.藝龍為什麼要賣?]

  自從攜程把同程和藝龍強行拆分以後,藝龍已經孤立無援,大股東曾經期待藝龍可以在中國與酷訊和酒店點評網站捆綁在一起能夠狙擊攜程。

  移動互聯網風起以後,沒有打倒攜程,梁建章的回歸讓藝龍節節敗退。與此同時,去哪兒和同程的崛起也讓藝龍更為尷尬。

  回到Expedia,大股東的日子其實也很難過,雖然賬上躺著一些可憐的現金流(有心的小夥伴自己查),但同時債務要比現金流更高。

所以一直以來,藝龍想跟攜程打價格戰,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戰者,兵草先行,空喊口號只能把自己拖死。

  但是藝龍前些年既然曾經和攜程叫過板,在OTA領域積累的很多東西其實是不錯的。尤其是酒店,只是因為沒有攜程的內部管理那麼細緻以及充足的現金流支撐,結盟騰訊但是卻沒瞭解騰訊的風格,在你沒能靠自己的實力打出個123的時候,不要期待別人會幫你,我雙手贊成這一策略。

  股東方只會給你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讓你白燒。

     藝龍輸在管理,在於大股東Expedia80%以上的投票權遠在他方,以及自認為比藝龍更懂得酒店管理,事實如此,沒辦法。但隨後Expedia看到了攜程的強硬財務報表以後,大勢已去。

  [2.為什麼不是去哪兒?]

  曾經有圈內人猜測,去哪兒會不會拿下藝龍補足自己還在燒錢的領域?這某種程度會給攜程以強大的壓力!

  我笑了一下說,這純屬意淫,你知道這裡面的阻力有多大麼?

  1.去哪兒自己不產生現金流,拿什麼收購?如果要收就得增發。你收購的目的是開戰,不是弄跪股價。

  2.所以你就得找老大百度商量一下。百度是有實力可以跟EXP談談的,但是,你覺得百度會和騰訊站到一個陣營談麼?這是最簡單的邏輯。

  3.EXP,絕對不能忽略。EXP之所以還維持在100億美金以上的估值,很大程度在於還在拿中國故事忽悠老美股東。EXP是藝龍大股東啊,誰收購不是前面兩個說了算,是這位大哥。是靠攏一個擁有充足現金流的老大還是一個還要繼續開戰的對手,如果是你你怎麼辦。一招定輸贏吧。
      換句話說,只有跟EXP談攏了,才能決定是否就不做價格戰了。沒見過哪次收購不跟大股東談的。。。

  複雜的股權結構關係,蒼白的現金流與並不夠誘人的協同效應,決定了這場猜測是個雙輸局面。

  3.收購溢價很高麼?

  我粗略找了下當年的入股消息,具體EXP的入股價格小夥伴們補齊。財務上的我沒那麼多時間去查報表,我只從腦子裡的幾個粗略數字定位戰略。

  隔夜Expedia股價和藝龍一起創出新高,如果按8億美金估值計算,這其實不是一次溢價很高的交易,但是對於攜程的股權來說,太誘人了,所以其實無論是騰訊還是EXP都算是在股權上並沒有太過糾結。

  Expedia目前持有藝龍65%股權以及82.4%的投票權,後者第二大股東騰訊持有15%投票權。所以收不收藝龍,還真不是跟700對話。。。否則隨時被大股東看著不順眼就給狙了。

  Expedia當年從人人公司購買其在藝龍公司(NASDAQ:LONG)的股份,藝龍公司的每個美國存托憑證(「ADS」)定價為23美元,總額約7240萬美元。

2011年5月17日,騰訊宣佈收購藝龍約16%的在外流通股,收購總價為8440萬美元,成為藝龍第二大股東。同時,藝龍的第一大股東Expedia以412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藝龍約8%的在外流通股,至此,Expedia已持有56%的藝龍在外流通股。

 彼時騰訊、Expedia對於藝龍的估值為5億美金上下。

 時間從2011年到2014年,3年過去,連豬肉都漲價了,但是按海外消息來說,攜程這筆交易只給了8億估值折算。

  即使這8億估值全部折算成攜程股權是多少?8/88,9%股權上下。如果再加上EXP的協同效應及海外酒店市場,預估EXP會持有攜程15%以內的股權。

   攜程會繼續維持股權分散,基友遍地的格局。
   消滅了國內的價格戰,壟斷OTA酒店,拓展基友海外酒店格局。一石三鳥。但這裡其實我還有另外一些糾結,也將會是如果收購成形的焦點!
  1.收購藝龍應該是EXP非常樂意的,如果還能換成攜程股權,那真是天上掉餡餅的美事。所以雖然溢價不高也足以接受。但對於攜程來說未必就那麼有必要,反而是我認為,EXP的股權要比一個藝龍更有吸引力一些。所以如果我以很侷限的思維認為,為什麼就是EXP要來換攜程股權呢?這個有點慣性思維了。攜程現在的市值不比EXP差,而且未來發展也會比EXP更好。現金流狀態至少是10個EXP。
  2.EXP能夠吸引攜程的關鍵還在於海外酒店體量的佈局以及出境游全球市場短板的補足,藝龍算是送的。
  所以媒體上關於對於攜程拿股權換藝龍的事情,我始終覺得有點腦殘。藝龍自始至終應該只是一個充當交易的媒介,不是一塊肥肉。交易的核心雙方的持股關係與協同效應,才是本輪洽談的關鍵。
  所以某種程度上,談不成吃虧的是藝龍,從哪裡來回哪裡去。談成了,算是送的才對。核心在於哪個公司入股哪個公司拓展全球業務。這是交易的核心,這也是我無從猜測的焦點。
 以上,全是我的個人分析。不涉及對涉及公司的未來、股價有任何意圖。
 我持有EXP/攜程的多頭倉位。所以你可以認為這全是我自己的一廂情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9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