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為什麽小眾電影排片量少?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428

小說里,大徒弟天鳴第一次吹《百鳥朝鳳》就忘了曲,師父焦三爺後來去給小徒弟的工廠看門。而電影里,師徒二人對嗩吶都有著一種理想主義的堅守。(勞雷影業供圖/圖)

近來,制片人方勵下跪求排片事件的余波仍在發酵,輿論聚焦之後,《百鳥朝鳳》絕處逢生,上映22天票房突破7000萬。甚至獲得了“密鑰延期”,放映時間延長至7月6日。問題是,為了給《百鳥朝鳳》排片,擠掉了其他國產小眾文藝片的上映檔期。

那麽,是不是院線多了,大銀幕數量多了,就有了多余的資源去承接那些小眾電影的放映?

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即便電影院對於影迷群體出現供大於求的狀況,小眾電影仍然很難分享到排片檔期。這就要從中國電影發行的分成制度談起。

2001年,廣電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業改革的若幹意見》,開始正式推行“院線制”改革。而在此之前,中國電影產業的發行制度主要遵循以1993年發布的《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幹意見》為藍本的初步市場化改革方案,簡稱“片源制”。

片源制的模式比較接近於現在的視頻網站“搶片源”,制作方公開競賣影視產品版權,視頻網站公開“競拍”,通過層層角逐、討價還價,價高者獲得獨家播放權。片源制與之類似——各地有實力的電影公司通過經濟或者行政手段,在一個區域內“壟斷”放映權。

院線制則受了國外大片“進口分賬制”的啟發,大致模式為電影在各個院線均有投放,制片方與電影院對票房按照一定比例分成。所以院線制也可以稱之為“分賬制”。

通俗而言,片源制為“一次性買斷”,而院線制則是“業績抽成”。姑且不論兩種制度各自的優劣,電影院肯定都是希望賺錢的,為了多賺錢,他們肯定傾向於播放那些熱門影片。

在片源制環境下,並不是所有電影院都能搶到熱門影片的播放權,只有有實力的大電影公司才能搶到新片、大片的放映權,電影放映在一定區域內具有排他性。而那些小的電影院發不了新片、大片,只能放老片,“小片”,客觀上就給小眾電影留下了一線生機。

而改革成為院線制之後,每個電影院可供選擇的片子目錄一模一樣。影片排片量的競爭,不再是影院與影院之間的獨家放映權的爭奪,而是影院內部,不同電影之間對一天內24小時時間段的爭奪。

而且,電影院的排片是實時調整的,哪些電影看得人多,就有機會得到更長的拍片檔期,更多塊銀幕數,從而形成一個“倒金字塔”形狀的自然排序。

影院、銀幕數量增減不會對倒金字塔形狀產生影響。當一個地區看電影的人數多,電影院少,供小於求,賺到錢的電影院老板會擴大規模,建更多的電影院。但是排片目錄仍然與其他電影院大同小異——看的人多的,就多排,看得人少的,就少排。

擁有完整產業鏈條的影視集團“近水樓臺先得月”,有時會讓下遊的院線多排一些上遊電影公司制作的影片,從而對電影票房產生影響。但是這種人為幹涉,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院線制度下影片的排序結果。因為,如果觀眾不買賬,多排出來的場次上座率一定不會高。投資拍的電影賺錢了,但是旗下的院線賺得就少了,“得之東隅,失之桑榆”,全國一盤棋算算總賬,劃不劃算還真不一定。所以,最後會把排片權歸還給市場。

在中國,“倒金字塔”排片結構是為數不多的,完全按照“無形的手”自由發揮的結果。

在片源制階段,很多電影院規模小、設施差,甚至根本稱不上是電影院,只能是算作“錄像廳”。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搞幾盤盜版錄像帶關起門來放就能賺錢。躍過短暫的VCD光碟機過渡時期,進入互聯網“播種”新時代,只需一根網線資源應有盡有,設施陳舊、用戶體驗差的電影院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電影講究的是“視聽享受”,重金打造的大屏幕、大音響,只有放有大場面的大片,才算物盡其用。所以,高大上的電影院本質上是拒斥小眾電影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9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