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SENSE隨筆130904爭辯即是戰爭;時間就是金錢。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9/04/sense%E9%9A%A8%E7%AD%86130904%E7%88%AD%E8%BE%AF%E5%8D%B3%E6%98%AF%E6%88%B0%E7%88%AD%EF%BC%9B%E6%99%82%E9%96%93%E5%B0%B1%E6%98%AF%E9%87%91%E9%8C%A2%E3%80%82/

SENSE隨筆130904

「爭辯即是戰爭;時間就是金錢。」: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一)****

掌門執筆

 

〈楔子〉

如果你回家向大人報告 ,今天從掌門學得一條sense「愛情是戰爭」。 那將會發生甚麼事?…..你會迎來一場戰爭而我會成為戰犯。

當此吃緊關頭,你不要慣性慌亂,要強作鎮定,再上禀大人, “掌門已預先估計到你的反應,他說這適足以証明「愛情是戰爭」這命題是對的。”….. 於是你會迎來一場屠殺而我會晉升為甲級戰犯。

此時,如果性命尚在的話,你要改口抵賴, “不好意思,今天上課不專心,一時記錯,掌門說的其實是:夫妻間的 「爭辯是戰爭」。” “車,係人都知剌,駛鬼佢講咩。”

對了,「爭辯即是戰爭」是盡人皆知的「譬喻」。

註:記憶中「愛情不是和平,是戰爭。」是某位前聯合國秘書長說的。 又,這個「連環局」實驗設計了很久,基於 “貓頸繫鈴原理”,沒有白老鼠敢於冒死執行。A字人或阿Kan可否抵下諗…..

 

〈爭辯即是戰爭〉Argument is War.

「生成語義學派」宗師 雷可夫Lakoff就是用「爭辯即是戰爭」作為他的經典名著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開宗明義的首個案例,闡釋其獨門武功「譬喻建構論」。

先審視「爭辯即是戰爭」的豐富內涵。作者舉了多條描述爭辯的日常用語: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

這些語句中的粗體字短語全是借自戰爭的用語,本質上全都是譬喻,*** 爭辯本身不必然是那樣子的。

但是 “講下講下講成真” …..,上述意象內涵反過來形塑出這個社會文化對「爭辯」的行為要求。***** 互為攻守,有勝有負,才是爭辯!

 

接著宗師雷霆出手,大派sense: 如果有個社會文化不將爭辯視為戰爭,拋棄攻守輸贏,地盤論點等等觀念,那麽他們怎樣子 “爭辯”? 讀者才猛然驚覺,這竟是個不易解答的難題!

他又sense縱橫,如入無人:設使有個社會文化以「舞蹈觀念」入於爭辯,又當如何? 他們合理地會將 “爭辯” 塑造為 “表演” ,追求平衡和美感, 拋開勝負,擁抱創意…..

這樣子的爭辯形式上是全然可行的,甚且是更為賞心悅目的。 只不過不復是我們知曉的 “爭辯” 罷了。 我想,恐怕也不適合用來在議會中作為集體決策的工具了。

 

結論:「爭辯」究為何物?全由文化塑造,而其塑造手段則是透過語言工具。那語言工具正是「譬喻」。****

所以,譬喻不單只是修辭手段,且更是語義生成手段。*****

不是基於兩類事物相類似而衍生譬喻,而是一類事物透過「譬喻」形塑了另一類事物。*****

這說法逆轉因果,非常厲害。

 

〈學理論述〉

傳統觀點將「譬喻」視為修辭手段,譬喻突顯和強調原概念某些面相,但對原概念甚少具備修訂和塑造能力。

舉例:「大人美若天仙。」 以“天仙” 譬喻 “大人” 用意當在….. 但對 “大人美” 這事態本身則不具備影響力。

 

宗師的開創性想法則反是。他推出「譬喻概念建構論」作為語義生成的學理。

Th. 「譬喻」的性質是由一類事物去理解和體驗另一類事物,***** 這是語言的本質。

以「爭辯即是戰爭」為案例:戰爭是「來源域」,爭辯是「目標域」。(域即domain)由域至域存在一種「映射」mapping,**** 映射是數學用語,指涉一一對應的關係。

經過「譬喻」映射, “戰爭域”裡的諸般想法便投射到 “爭辯域”上面,使「爭辯」概念得以建構起來,成為結構類同於「戰爭」的場域。

即此之故,人們先天上傾向以戰爭模式去理解和體驗爭辯。***

 

雷宗師的第二個案例更加精到:

〈時間就是金錢〉Time is Money.

同樣審視下列日常用語:

You’re wasting my time.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I’ve invested a lot of time in her.

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

Is that worth your while?

He is living on borrowed time.

 

在當代西方資本主義文化中,「時間」是珍貴物品;*** 是人們達成目標的 “有限資源” ;生產工作與之掛鈎,按之計酬;而且它是可以量化的。

想深一層:時間絕非 “物品”,是否 “珍貴”因人而異,相對其他資源反倒充裕,不那麼 “有限” ,按時計酬不見得合理,它以石英震盪量化除了精準外,與個人毫無關係。

一切都很可疑!實情這一切都是近代工業社會興起後才出現的,並且以深奧莫測的方式建構出都市人的日常生活。****  “營營役役,只爭朝夕。” 這種生活風格對人類史而言是全新的,*** 也不可能在所有文化中出現,除了 “谷高GDP” 外看不出有任何好處,甚且可能壞處多於好處。

總之,這並非人類將時間概念化的唯一方式。***

 

當代西方資本主義文化運用 Th. 語言的「譬喻」性質, 透過蘊涵關係,由一個 “次範疇” 單一系統,建構出另一個平行系統。***

(拆局) 在這個社會文化中,金錢是有限資源,而有限資源是珍貴物品。

那麼,透過 “時間就是金錢” 這個譬喻,就可以推導出 “時間是有限資源” ,進而推導出 “時間是珍貴物品”。

結論:人們要珍惜時間,用來投入生產,於是GDP最大化,人們也賺了很多錢….. 但是時間都用光了,有錢沒時間用了,怎算好?

 

以上學理出自: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81

世界要與我爭辯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4r5.html

   人容易產生對立和仇恨的事情是什麽?

   意識形態和金錢。

   後者不用多說,謀人錢財僅次於殺人父母;前者很多人不理解,世界上各國各族親朋好友為意識形態撕裂的,古往今來,比比皆是。

   否則你不會明白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宗教上都屬於同源,僅因為寫經者的不同,就仇殺二千年。伊斯蘭教義稱猶太人和基督徒屬於有經者,除此外為異教徒,無神論者在古代是被格殺勿論的。摩門教的崛起以創立者被新教徒殺死為代價,只因摩門教寫了另一本經書。

    昨夜,兩個朋友和我爭論hongkong事件,只針對一個觀點:小孩子們違法上街。

   並不是爭議違法這件事,對方也承認這是違法。

   只因我認為這種行為,以正義為口號,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自由,那街邊商販、出租車司機、客運公司的生活就可以被打斷嗎?他們家庭的生存就可以罔顧嗎?

   對方拍桌子大罵道:他們沒有殺人放火,也沒有多少商販受到損害,小孩子做一點違法的事情,是不得已的選擇。

   我久久的看著他:那這些小孩子和他們要反對的有什麽區別?

   朋友繼續情緒激動的拍桌子:他們沒有殺人放火。

   小惡不是惡?

   為光明的目的,做惡不是惡?

   我很明白五四時,小孩子們的確沒有殺人放火,我年紀大了,記不起後來幾十年發生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不善於言辭,懶得說話。

   好吧,就這樣吧。

 

  我去年關了評論,因很多人要和爭論,很多人要來罵我,很多人要找我家里來殺我的女兒---這是他們的原話。

  直到不久前,還有白癡留紙條給我,要我開放評論,好來罵我。

   笑。

  我對人這種動物心知肚明,我已經沒有興趣和人爭辯。

   多次告訴看客,我寫,是因為我愛寫,你愛看不看。

  至於,挑釁我的出身,甚至寫了王海濱揭秘去試圖潑臟水的,只能說這個世界很奇妙,很多人因為意識形態恨我,很多人因為我曾經窮困潦倒和他們一樣,然後又爬起來,恨我。

   無數聲音高叫著:王海濱,你他媽應該和我們爛死在糞坑里。

   是的,我在某個論壇看到了這無數絲毫不掩飾的憤怒和憎恨,只是因為有個曾經和他們一樣,甚至比他們還慘的人爬了起來。

    老王我破產後,親手做過泥瓦活,刷過油漆,包工頭起身,住在上海的貧民窟,一家人貧病交加,沒多少人不了解。而我在窮困潦倒時,還狂妄自大,自以為古往今來了不起的人物,是郭德綱嘴下最習慣諷刺的那類人,的確挺招人恨的。

    而另一方面,我從沒期待你尊敬我,甚至尊重,我都不期待,你們不愛我,我也不愛你們,愛誰誰。

    你們聽到說:滾。那心里也不用太不舒服,那是諸位自找的。

   不過,我們都明白,網絡間隔著一層紗,人們總還以為說,老王文字還不錯啊,有些會尊敬一點。

   你身邊的人未必。

   我妻子未必,但她愛我,我只要她愛我,我愛她就行了,相互不需要相敬如賓。

   我父母未必,我還是那個不懂事似乎未來會餓死的不爭氣的兒子,但他們愛我,我愛他們,足夠了。

   我同事和很多朋友未必,因為他們看到我太多的缺點,遠超過文字上那點情懷和感性,但我們相處就夠了,因為我們誌同道合。

   最棘手的是過去落難時的好友,而好友會幫你,但不會尊重你,就像劉邦起家,身邊人人知道劉季是個流氓無賴。

   我老王在過往朋友的眼里,是一個包工頭,是一個底層的小生意人,滿嘴忽悠,只會吹牛,於是永遠都不會有一份認可和尊重。今天老王在他們眼里只是有了點錢,因為忽悠的本事,至於你會不會做交易,會不會分析,那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你老王,就是個會忽悠的包工頭,連包工頭都做不好。

  所以,朋友會來博客挑理,說你的文章邏輯錯誤,漏洞百出,你為什麽不開放評論,讓我寫一篇文字來辯論?說你公司的哲學基礎是錯誤的,你們的算法怎麽可能會對呢?歐美幾十年前就已經證明不能實現了。

  抱歉,我不想和朋友爭,我口才不如大家,知識不如大家,充其量就是一個油漆工的水平。

  我只是告訴朋友,金融世界非常簡單,非常非常簡單。

  我今天就是個油漆工泥水匠包工頭的學問,諸位哪怕是碩士、博士、博士後、博士後後後後、博士後了再後,後面省略一億個小數點。

   諸位來我的文章底下說:老王,來辯論一下,你的論點都是錯的。

   抱歉,我沒工夫和諸位爭,你到金融市場來試試。

   金融市場只有兩個字:輸和贏。

   再退一步到分析市場,分析只有兩個字:對和錯。

  諸位說我沒文化,沒才能,包工頭上不了大雅之堂,沒關系,我已經知道了,我沒在陸家嘴駐紮,我住在寶山鄉下,廠房里辦公,沒事不進城,不上堂,不拍馬屁,也不希望諸位舔我屁溝,我的屁股太臟,你們的嘴太油膩。

  無論是拼能力,還是拼運氣,十年後,諸位還活在交易市場,你來教訓我:老王,你他媽太孫子了。

  

   佛陀說:世界要與我爭辯,我不需要和世界爭辯。

   是的,我連諸位聽了這句話的反應都應知道了:你老王也想和佛陀比?

   我知道你們連這點都不知道:佛陀不知道有佛。

    見佛殺佛。

 

  所以,今天我在公開文字里告訴你們:世界要與我爭辯,老王不要和世界爭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102

學者爭辯中國經濟是否已到拐點?厲以寧說遠沒有!

當下中國經濟是否已經開始築底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因為這一判斷影響到多數人的戰略決策。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發現,經濟學家們對於這一問題持不同觀點。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如果是一個“L”形的增長,現在是接近底部或者已經到底,中國經濟基本上觸底。

但在4-5日舉行的第三屆大梅沙中國創新論壇上,86歲的經濟學家厲以寧在演講一開始明確表示,絕不能認為中國經濟到了拐點,遠遠沒有到。

厲以寧:不要輕易談拐點 L形更符合當前現實

4日,雖然有些感冒,身體不適,厲以寧仍堅持在主論壇環節發表演講。他當天講了三個問題,當前的經濟形勢,創新問題以及社會人和經濟人。事實上,厲以寧在宏觀經濟上的表態很簡短,但態度很明確。

厲以寧表示,根據統計局最近所公布的材料,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的確前三季度GDP增速保持在6.7%的水平上,但是絕不能認為中國經濟到了拐點,遠遠沒有到。什麽叫“拐點”?就是從現在的下行改為一個長期、平穩地發展,最近煤炭價格上漲,所以很多小煤礦又恢複生產了。鋼鐵價格上升了,所以鋼鐵的銷路也比較好。

厲以寧進一步分析說,鋼鐵和煤炭的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企業需要去庫存,為了保證持續前進,必須增加生產資料的儲備。生產資料的儲備料本來是在減少之中,但是物價只要有一開始上漲就會跟上去。因為再過一段時間這些生產資料貴了,所以就造成了煤炭、鋼材價格的上漲。

厲以寧表示,這是當前出現的一個正常的現象,並不意味著下行壓力已經減輕了。要知道經濟轉型絕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的,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因為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厲以寧說,所以這樣一來,不要輕易談“拐點”。明年仍然是在一個“穩中求進”的階段,但是不會有大的起色。“U”形、“V”形的都不是今後出現的情況,更多的情況還是一個“L”形的情況,這是符合當前的現實的。

那麽產業界如何看待中國當前面臨的經濟形勢?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9月28日接受CNNMoney采訪時表示,“問題是,中國經濟尚未觸底,如果將杠桿去除太快,經濟會進一步受損。所以,我們不得不等到經濟走上反彈的軌道時,再逐漸減少杠桿和債務。”

另一方觀點,中國經濟基本上觸底

但同時,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當前的經濟已經接近底部或者已經到底。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也在第三屆大梅沙中國創新論壇上表示,我們註意到在今年三季度中國GDP都是6.7%,但是我們更看重兩個數字,第一是中國PPI經過54個月以後開始緩升,意味著企業的銷售數據在增長,銷售的環境在變好,PMI表現相對樂觀。第二個指標更為重要,中國工業企業的利潤14個月度突然轉正,無論民營還是國有企業都在增長之中。

曹遠征認為,這兩個變化對金融意味著企業銷售收入增長,現金在增長,企業利潤在增長,還款能力在增長,杠桿有可能穩住。銀行壞帳率環比在下降,存量在增長,環比增量在下降,他反映了中國經濟形勢的變化。

由此,曹遠征認為,這些指標反映了中國經濟形勢的變化,如果說可能在未來中國經濟中間不會出現大的反彈,但是下行風險在減少。如果中國經濟是一個“L”形增長,現在是接近底部或者已經到底,中國經濟基本上觸底。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在此前召開的北京大學全球金融論壇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從今年前三個季度經濟增速都在6.7%來看,我基本同意宏觀經濟已經在底部運行的觀點,明年是否回升還有待觀察,但是我同意,中國當前經濟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況。

海聞說,中國現在處於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國目前的問題不僅僅是宏觀經濟的問題,還有微觀的產業結構的問題,有的行業非常熱,有的行業非常冷,有的地方非常好,有的地方非常蕭條。

看來,對於中國當前中國經濟面臨怎樣的形勢,是否已經到了“L型”底部,需要更多觀點的碰撞和實地調研來綜合考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219

爭辯“央媽”意圖 A股反彈迎接投資者返市

隨著春節長假的過去,人們開始逐漸回到工作崗位,各行各業都開始步入正常的生產工作狀態,A股市場也不例外。

在節後首個交易日創出近期地量之後,周一A股市場的交投開始逐步恢複正常,場外資金的積極入市使得滬深兩市股指均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創業板指數更是收複1900點整數位,兩市成交量也出現了明顯的增加。不過在股指反彈的背後,央行貨幣政策的新動向卻是投資者需要高度關註的,這或將決定新的一年投資者的收益情況。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股指在早盤小幅沖高回落之後,即在場外資金入市做多的推動下開始震蕩上行,創業板指數更是一馬當先。盡管午後市場出現一定的拋壓,但整體未改反彈態勢,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56.98點,上漲16.81點,漲幅0.54%,成交1501億元;深成指報收10078.73點,上漲73.89點,漲幅0.74%,成交1791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00.45點,上漲23.69點,漲幅1.26%,成交508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達到3292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明顯放大。

其實春節長假至今,對A股市場而言,有兩件事情的影響可能是最為明顯的,第一件就是特朗普上臺之後折騰的一系列新政策,另一件事情是2月3日央行上調逆回購利率和SLF操作利率。對於投資者而言,這兩件事是必須理解透徹的。

首先就特朗普上臺後的一系列動作而言,盡管其國內也是反對聲不絕,但投資者仍需高度重視其對境外金融市場的影響,以及對A股市場的傳導作用,這或將成為A股短期大幅波動的導火索。

而第二件事則更為重要,看懂“央媽”的意圖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投資者的收益情況。央行此次提高MLF利率是對貨幣政策操作轉向的確認,對投資者而言,決不能認為不提高存貸款利率就不是加息。相反,在利率市場化之後,提高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就已經是真正的加息。抑制資產泡沫,股市、樓市、債市去杠桿的政策導向已經非常明確,所以股市在當前貨幣政策環境下,不會出現牛市,只可能是震蕩市。

不過,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王德倫等認為,央行再次出手,其此前對年初貨幣流動性邊際收緊的判斷再次被確認。至少一季度,流動性環境的邊際變化和無風險利率的波動仍將是影響市場的主要矛盾。去年底,市場主流觀點認為影響今年市場趨勢的核心矛盾是分子端的改善,但其認為無風險利率將從單邊下行轉入波動狀態,並在年度策略《平衡木上的舞蹈》中將其作為分析框架中影響2017年A股行情的核心矛盾,並明確提出"年初貨幣流動性邊際轉緊",對市場保持謹慎。之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定調確認了這一判斷,12月及1月份的兩波調整即是市場對這一邏輯的印證。

興業證券認為,央行近期的操作,意在推動去杠桿和脫虛向實,並不意味著加息周期的開始:首先,調控重"價"而非重"量",1月起,央行接連上調MLF、SLF和逆回購利率,資金價格連續上行,但同時,1月銀行間資金緊張時央行也接連以定向降準、巨額逆回購等形式對沖流動性缺口。因此,雖然債券等金融資產或因資金價格上行面臨大幅波動,但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概率不大。第二,調控重點在金融體系的資金價格而非實體的融資成本。央行雖然調升了逆回購、MLF等利率,意在通過提高成本的方式推動金融去杠桿,同時推動著資金脫虛向實。經濟基本面尚好以及匯率維穩的需要,支持資金價格上行。但"穩健中性"並非收緊,並不意味著新一輪加息周期的開始。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也認為,央行節後首日上調逆回購以及常備借貸便利(SLF)各期限利率,更多的意在“抑資產泡沫”,利率上調之後將步入“觀察期”。客觀上講,當前國內經濟與通脹的讀數,並未到央行須立馬動用“市場利率”的工具。

隨著前期貨幣市場利率水漲船高,央行調升逆回購利率10 個基點,更多的應解讀為“隨行就市”,以防止更多套利空間產生;再則,或與1月份2萬多億天量信貸投放有關,“懲罰”的意味更濃,而不應過度解讀為“貨幣政策全面轉向至收緊,加息周期來臨”等,當前“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基調並未發生變化。

綜上所述,換個角度來評估對權益類資產的影響可以發現:本次央行節後首日上調逆回購以及常備借貸便利(SLF)各期限利率,更多的是“隨行就市”。之後,央行需要有較長的時間來評估本次上調後對“國內經濟、通脹、資產泡沫、金融去杠桿”的影響,而非連續的、大幅的上調利率。由此,對權益類資產的影響相對有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