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昔日高考狀元 清華研究生開燒烤店火了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2556&PHPSESSID=66956ff086221f6045aa8bb4573cdd7b

    黃金星說,開燒烤店的經驗,鍛鍊內心越來越強大。「有人說好、說不好,怎麼說,都是正常的」,以後翅香園可能更好,也可能不好,但「曾經有很多清華同學來吃過,我就知足了」。

 

黄金星
黃金星

中國青年報報導:和印象中總是煙熏火燎的燒烤鋪相比,翅香園有點「怪怪的」:佔地600多平方米的店堂顯得「過 於」乾淨、敞亮,開業4年多,牆面和地面卻沒有明顯的煙熏油膩痕跡。暑假客人不多,店裡的冷氣還開得挺足,角落裡坐著個金發外國男子——這種環境似乎更適 合端來一份漢堡或薯條,而不是烤串。

這個開在清華大學北門的燒烤店,名聲已經「傳到了地球的另一邊」。坐在此間舉著雞翅或肉串大嚼的食客們,很少有人知道,翅香園的老闆黃金星就是清華的學生。開這家燒烤店時,他還在讀研二。在他看來,年收益超百萬元的燒烤店雖不是他人生規劃的重點,卻是創業的第一步。

書生開店的「奇遇」

不知何時起,北京不少高校附近的燒烤店成了校園美食的招牌。清華西門也有好幾家,口味、環境差不多。黃金星是烤串愛好者,經常帶著女友去吃燒烤,見 慣了「滿地都是雞骨頭和竹籤子」,可「生意永遠那麼火」。「這樣髒亂,生意還這麼好,要是我開,肯定比這強!」當時這對分別在讀研二和大三的情侶就此決 定,在校門口開一家燒烤店。

也許很多大學生有過和黃金星一樣的念頭,但實施的不多。要把計劃變成行動,這個書生經歷了書本和實驗室裡想不到的「奇遇」。

第一個問題,店在哪兒開?為找店舖,黃金星幾乎轉遍了附近高校的周邊。這個性格靦腆的工科生那段時間看見店就進去:「一進門,老闆和服務員看我是客人,熱情歡迎。而我硬著頭皮問,你們的店面轉不轉?老闆臉色馬上變了。」

回想那些難聽的話,黃金星笑著搖搖頭,至今也不願重複,但這種屢碰釘子的嘗試,黃金星堅持了5個月。看了幾十家店面後,他鎖定了清華北門一家店面,毗鄰學生公寓,地段相當好,「就是面積比預想的大,預算略超」。

波折還沒完。由於產權問題,黃金星和房東談到一半,竟出現了二房東,再談著,又出現了三房東。有人找來彪形大漢,放下狠話,賴著不走,也有各種威脅 電話打來,張口就要十幾萬。說到各種「奇遇」,這個書生推推眼鏡說:「不一定都用棍子來解決。對方說白了就想要錢,我看中這裡也是覺得做生意有利。那總能 談到合適的價,打發他們。」

挫折交織成長

一個名校在讀大學生,為何執著於賣燒烤?黃金星說,當時想法很簡單,就是相信自己對此事的基本判斷,然後堅持。在各種未曾預料的困難面前,他只想著解決,而不是繞道或放棄。挫折交織著成長,讓他一路走來。

拿到房子後,「翅香園」以最快的速度裝修、採買、開業。一個在校大學生去招聘、採購等,會不會顯得很外行?黃金星說,後來發現有幾樣東西,買貴了一 些:「這沒什麼,但凡事情稍複雜一些,就會涉及多個方面。如果在某一方面往極致了去做,總要在別的地方丟失更多。要分清主次,當時最重要的就是早點把架子 搭起來,如果大量時間、精力用在砍價上,未必是賺。」

開業第一天很混亂。「不是廚師做好,客人就能吃到。」黃金星發現,由於後廚沒人分菜,幾個單子一來,後面就亂了,上菜時更亂。黃金星就前後來回跑,「整個場面都失控了」。

這個沒經驗的「老闆」以為剛開業人不多,還叫了一幫好朋友來捧場,結果「有的朋友連水都沒喝上」。忙到凌晨3點多,黃金星上校園BBS一看,各種負面的評價——有清華特色的說法叫作——「這店產能嚴重有問題!」

「忙成那樣還上網,因為我是個非常希望得到別人認可的人。」如此期待朋友和顧客的好評,這不難理解:黃金星是江西省2001年高考(微博)的理科狀元,進入清華大學就取得了特等獎學金。本科畢業後保送本校研究生。業餘愛好曲藝,一個學期演出30多場。一直以「頭腦清醒」見長,儘管不再執著於成績,但「考到70多分,就覺得自己很差了」。

由於翅香園,那段時間黃金星的人生在兩檔中不斷切換:一方面,他要寫出以《新型偏振脈衝綠光激光器初步研究》為題的論文;另一方面,為改進翅香園的 分菜機制,他每天都要在後廚站幾個小時,做一張表格,把桌號和菜單謄寫清楚。「燒烤太熱,站幾分鐘衣服就汗濕了。煙熏得沒法說話,眼睛、嗓子、鼻子都難 受。」有時出現些沒有具體原因的小事,或者僅因為客人喝多了,再有點倨傲難纏的主兒,黃金星都要出現解決,「少不了低聲下氣」。

黃金星的父母都不熟悉餐飲業,當一向自立的黃金星說要開店,並提出具體計劃時,他們沒有太多反對,後來開業,他們還在店裡忙活。但看見兒子受委屈,他們一度很難接受:「畢竟這不是個傳統意義上名利雙收的事。」

創業之初最艱難。翅香園是2007年7月開業的,時值暑假,一開始就是賠錢。「每天賠1000多元,持續了一個多月。」

不節儉、不吃苦

黃金星算不上是賣燒烤最成功的,他的創業經歷也不算戲劇性:「我只是去做了一件人人都能想到的事,去面對真實的自我,解決一個個具體而現實的困難。」但是,在黃金星看來,實踐所得比學習創業理念、聆聽專家培訓更有針對性,更能烙印在他的人生經驗中。

現在,翅香園經營紅火,多數清華學生知道這家店,大眾點評網上也有頗多美譽。有人在網上評論說,這樣的店「不光是用口味來評價的」,因為在很多人心裡,最重要的是大學生涯在這裡留下的回憶。

在經營中,黃金星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念,比如「不節儉」、「不吃苦」。

「節儉」說的是對別人。他發現,有的老闆對員工和顧客「特別摳」,捨不得開燈、開空調,看似省錢,丟失的是顧客的體驗和員工的忠誠,得不償失。

「吃苦」說的是對自己。有段時間他每天在店裡忙到夜裡2點,5點多又帶廚師去採購,持續了好一段時間。但他最終明白,現代企業「不以吃苦為榮」,而要清醒思考,如果導致身體不可持續,反而會讓勉強支撐的局面垮塌。

最重要的,是他磨礪出了「平常心」。黃金星說,開燒烤店的經驗,鍛鍊內心越來越強大。「有人說好、說不好,怎麼說,都是正常的」,以後翅香園可能更好,也可能不好,但「曾經有很多清華同學來吃過,我就知足了」。

初次創業的經驗會伴隨著黃金星的一生。畢業後,這個電子專業出身的清華學生仍然選擇創業,現在主要經營一家電信增值業務公司。

人物簡介:黃金星,2001年江西省高考理科狀元,《三星智力 快車》月冠軍,《幸運52》兩期擂主。2002年九江市形象大使。2006年以自創相聲《歷史會考》獲第三屆CCTV相聲大賽非職業組三等獎,引起各大媒 體廣泛關注。2007年中央電視台《人物新週刊》年度人物。2008年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現任北京速貝高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執行 董事、總經理。(來源:中國青年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1

80後網上賣燒烤年賺百萬:用微信送餐玩轉O2O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902.html

一名白領在辦公室內通過手機短信預訂周阿姨的私房午餐

一群上海老阿姨,利用QQ、微信等方式在線上接單,每天中午騎車穿梭於核心CBD寫字樓中,為白領們送上個性化定製的私房菜,依靠口碑傳播成為一支「傳說中」的送餐奇兵。

一家看似門可羅雀的燒烤店,開在楊浦區的偏遠角落,80後的年輕店主卻能通過玩轉微博、微信、淘寶,創下年入近300萬元的驚人業績,背後的生意經令人歎服。

O2O (online to offline,線上對線下)已是越來越多商業教父口中的創業真理,但很多市民可能未曾想到的是,就在我們身邊平凡的市井角落裡,就隱藏著最「接地氣」的O2O案例。

人物介紹

李燁或許是上海灘最有故事的燒烤店主之一,他出身豪門而又經歷破產、輟學,靠扛箱子、擺燒烤攤掙回生活費,又投身互聯網創業。在楊浦區翔殷路的偏遠地段,一家門面不到20平方米的燒烤店裡,80後李燁依靠微信、微博、淘寶等O2O營銷方式,去年賣燒烤賣了280萬元,賺了50%的毛利。

偏僻燒烤店業績驚人

李燁的店舖叫做原始燒烤,是楊浦區翔殷路和軍工路口一個不起眼的小門面。

沒有熙來攘往的熱鬧人流,離最近的居民小區也要走600米,這種選址顯然沒有按常理出牌。記者從翔殷路地鐵站走了足足15分鐘才找到這裡,眼前的景象則讓人有些愕然:沒有烤肉的油煙和香味,沒有燃氣的爐灶,店裡也沒有半個客人。

服務員帶記者走出了店面,繞到旁邊一棟兩層的小辦公樓,看到了正趴在電腦前的李燁。

或許是看到了記者臉上的茫然,這個年輕的老闆很快做起瞭解釋:「我們的總店其實在網上,線下門店只是一個O2O提貨點,頂多為顧客提供一些試吃,一般不接待堂吃的。 」他說,原始燒烤真正的店面是淘寶網上一家大型網店,信譽已高達雙皇冠,代表著超過4萬次成交和好評。

在李燁身邊忙碌著好幾名員工,有的在處理訂單,有的在撰寫文案,有的在填寫物流單據。這些年輕的面孔在網上擁有「年糕妹」、「牛排哥」、「田螺兄」、「紫薯姐」等客服工號,輪班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吃貨們提供導購和售後服務。

280萬元的年銷售額是怎麼做到的?李燁大膽地把燒烤店所能賣的一切都搬到了網上。從海鮮、肉類、水產、蔬菜等百餘個品種的半成品食材,到烤爐、燒烤叉、木炭、一次性餐具,甚至燒烤景點門票都能「拍」,解決了戶外燒烤的一條龍服務。

記者在原始燒烤的網店首頁看到,李燁顯露出了精明的電商思維。首先是人們最關心的食品衛生問題,有感於一些路邊燒烤攤色素、添加劑、假羊肉滿天飛的同行惡評,他把每批食材的質檢報告和進口報關單都清清楚楚曬到了網上。

根據季節的不同,燒烤店所賣的商品也做足了差異。「比如夏天用的炭晶和冬天就不一樣,通常夏天的燃點比較低,賣的炭晶必須不那麼容易自燃。四五月份適合春遊,一些下單量比較大的顧客會獲贈帳篷。 」他說。

李燁還大膽跨界做分銷,一手「混搭」玩得很熟練。通過對消費者心理的揣摩,他曾試探性地在燒烤店裡賣起了面膜,主打 「燒烤後護理」的概念,結果被一掃而空。他還敢賣玩具,推銷的賣點是「讓小朋友一邊玩去」,防止其在大人燒烤的過程中搗亂受傷,同樣迅速售罄。

「聰明的商人不但滿足需求,還要創造需求。 」他自豪地對記者說,其實燒烤店的地段一點都不差,「附近好幾所大學,旁邊就是共青森林公園,同時也是上中環前往崇明等地的必經之路。看似冷清,其實前來提貨的人非常多。 」

家道中落,開網店賣燒烤

李燁瘋狂的生意經,和他曲折的創業史脫不開干係。

說他「出身豪門」並不過分,李燁家原來開了一家高檔大酒店,在老家鹽城頗有名氣。他參加過3次高考,大學後拿的是每月至少5000元的生活費,是校園內的富二代。

但2003年,由於生意失敗,李燁家裡破產了。他父親嘗試過去揚州從事螃蟹養殖,但遇上非典和發大水,養殖場也黃掉了。失去經濟來源後,李燁曾幹過搬箱子等一系列苦活,最終無奈輟學,家庭也四分五裂。

回到鹽城後,李燁向一家燒烤攤老闆拜師,為其免費打工來積累經驗,隨後自己也在大學旁邊擺起了攤,沒想到生意很不錯。解決了生計問題後,他果斷地再一次參加高考,考進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院。

在讀書期間,李燁的父親也將家鄉的燒烤攤搬來上海。大學的幾年中,李燁曾經嘗試過互聯網創業,但因團隊問題而中途退出。畢業後,敢於冒險的他索性一拍腦袋,把燒烤攤搬到了網上,同時依靠線下門店形成O2O的聯攜效應。於是2008年11月,「原始燒烤」成立了,儘管第一張淘寶訂單在苦等了3個月後才姍姍而來,他總算長吁了一口氣。

上網賣燒烤是個瘋狂的挑戰,倉儲、物流都是難題。李燁一共自建了3個冷庫,最大的一個常溫庫有70多平方米,就在店舖旁邊。為了確保食材在交到買家手裡時不變質,他快遞發江浙只用順豐,備上泡沫箱和生物固體冰,可以保鮮24小時。

李燁說,一旦戶外溫度高於28℃,外地配送一律停止,上海本地也只發黑貓宅急送。 「像送到朱家角、東方綠舟的大單子,我們專車送貨,用戶貨拿到手時冰都還沒化。 」

順豐、黑貓的配送成本都很高,烤串往往是小本生意,這樣豈不賠慘?李燁迅速動起了腦筋。 「現在90%的訂單都是我們自行配送的,光物流員工就有70多人。不用詫異,這都是招聘的大學生兼職。 」他說,燒烤店附近有上海理工、水產等5所大學,他以9—15元每小時的兼職報酬招聘送貨員,利用地鐵公交體系進行配送,其實成本很低。

「這樣的好處是,雖然我只有一家店,卻可以承諾全上海任意路口地點的準時達。 」李燁說,燒烤往往是有計劃性的,用戶起碼會提前一天訂,而且更樂意直接在燒烤地點提貨。「我們訂單不需要他們填具體的門牌地址,隨便哪個路口、地鐵站內、標誌建築旁邊都能交易。 」

李燁的網店中甚至連 「燒烤師」都能買。 「每小時100元的租金,有專業的人員上門幫顧客烤,烤爐也能租賃。 」他說。

玩轉O2O線下開分店

「原始燒烤」在線上有15個員工,除了網店小二外,還有專門的寫手。在QQ群、微信群、旺旺群中,李燁聘了專人來做用戶維護,定期推送促銷信息。而原始燒烤的微信公眾平台則極力撇去廣告味,僅以「燒烤達人」的身份推送一些非商業性質的心得和小貼士,比如真假羊肉怎麼辨別,緊緊結合社會熱點。

在微博上,李燁定期會舉辦一些互動活動。比如邀請用戶分享一些烤肉照片,就送孜然、送烤肉調料、甚至送烤爐,培養自己的用戶黏性。

如何留住回頭客,李燁在營銷上下足了功夫。他讓配送人員在快遞箱中隨機放入優惠券,面值為10元到20元不等。消費者在二次購買時可以出示優惠券,通過送貨員直接帶紅包上門退現金的方式來給其優惠。

李燁說,這種實惠帶來的口碑傳播效果非常好。 「我們之前發了60萬優惠券,收回來有40萬。 」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在做O2O的過程中,李燁也曾碰到職業差評師上門尋晦氣。 「網店剛升到兩皇冠,瞬間就來了一堆差評,都是同一個人給的。他只花了200元錢,卻拍了45個品種,在電話中放話『你自己看著辦』。 」李燁說,雖然那一次他沒有妥協,但平時他信奉「佛商」心態,儘量滿足用戶退款要求。 「人家打你左臉,再把右臉送上去打。 」

作為中國互聯網的特色,李燁也多次碰到過山寨者。 「網上到處有人仿冒我們,幾十個城市同時冒出來差不多的店,其中一半盜的是我們的圖,所有的配送、售後規則、營銷活動都幾乎照抄。 」李燁說,其實很多東西都抄襲不了,尤其是線下的餐飲管理。 「從採購、加工到冷庫都要管,而廚師、串串的阿姨們別說不懂啥叫KPI(關鍵績效指標法),有的連認字都不會,好在我們上陣父子兵,我父親這樣的老法師才能鎮得住。 」

今年端午節期間,李燁跑了一次北京,他已在豐台區開了原始燒烤的第二家門店。 「年底前,上海還會開兩三家實體店,都在一些新的住宅區旁邊,前店後倉,店內都會貼二維碼。用戶可以通過微信預約,然後來店提貨,我們幫他現場加工。」他告訴記者。

重歸實體渠道,李燁有自己的考慮。O2O的輕模式優勢會消失嗎?他斷然否認。

「社區實體店一來代表品牌形象,二來是半成品提貨點,三是分倉。哈佛有一個經典的零庫存供應鏈體系,就是通過庫存分解,比如把一個2萬平方米的大倉分解成200個100平方米的小倉。當實體店達到一定密度後,相互之間的調貨成本是很低的。 」李燁說,他對店舖流水有信心,可以抹平商業地產成本的增加。目前他正在積極申請連鎖經營資質,將自己的燒烤店開到更多的城市。

人物介紹

在浦東某核心商務區,幾位老阿姨通過「線上下單、線下送飯」的O2O方式,將她們的「阿姨私房菜」做得紅紅火火。

在被就餐難問題所困擾的白領群體中,阿姨們是個傳說:行蹤不定,需提前專程預約;菜品精緻,可根據私人要求定製;限量發售,手快有手慢無。在周邊餐廳人滿為患、一份簡餐動輒四五十元的情況下,這支送餐奇兵簡直成了福音。

阿姨私房菜「征服」核心商圈

作為活躍於CBD (中央商務區)中的民間O2O大軍一員,周阿姨的故事頗有傳奇色彩。

周阿姨原本是個裁縫高手,一次偶然的機會,留了一個「大戶」在家吃了頓飯,誰知這位大戶甚是喜歡,於是索性讓她當自己的「私家大廚」。後來,「大戶」舉家出國,甚至考慮帶上週阿姨,但由於周阿姨的兒子面臨高考,只好拒絕了「大戶」的邀請。

「大戶」走後,將手藝精湛的周阿姨介紹給了他在浦東某CBD工作的朋友,讓周阿姨每天中午為他們開小灶。沒過多久,靠著口碑傳播,周阿姨的生意竟越來越紅火,常常是一個辦公室的白領中午都訂了周阿姨的飯,也有越來越多的阿姨加入到了「私房菜大廚」隊伍中。

由於只是小範圍經營,並非持證餐廳,阿姨們頗為低調。記者以食客的身份,訂了周阿姨一份盒飯,才見縫插針與她攀談起來。

對於推出「私房菜」的初衷,周阿姨說:「我就是喜歡燒燒弄弄,但家裡燒太多又吃不掉,所以退休後就找了幾個阿姨合夥,一起給白領送飯。 」

「阿姨私房菜」在該商務區白領圈內已經頗有知名度。其實,她們的訂餐模式很簡單,通過電話、短信、QQ、微信等線上渠道接單,第二天再到「承包」的幾棟寫字樓下,通知白領下樓取飯,完成線下交易。儘管周阿姨是較早的發起人,但她的接單方式比其他阿姨要傳統:不用微信和QQ,只接受短信和電話預定。

由於是「私家廚房」定製,阿姨們不會接太多單。以周阿姨為例,每日限量30份,她說:「前段時間兒子高考,量不能太多,以後數量可能會增加。 」

「私房盒飯」填補市場空白

事實上,阿姨們盒飯生意的紅火並非偶然,浦東這一CBD每天中午十一點半以後,諸如吉野家、港麗茶餐廳等常常是人滿為患,隊伍排出好幾米開外,唐宮海鮮坊、俏江南等高檔餐廳的套餐至少在40元,價格不夠親民,而便利店的盒飯則供不應求,20元一份的「私房盒飯」自然成了追捧的對象。

「每天的午飯都是個問題,中午一共休息兩小時,排隊就排掉半個小時,不如訂份盒飯,大熱天還不用出去,又吃得放心。 」白領陳小姐的這番話反映了該區域白領的心聲。

周阿姨一年多前做盒飯時,只有固定的幾位白領訂飯,但後來,隨著口口相傳,生意日益紅火。自媒體人郝智偉分析了這種傳播模式:往往是一個人幫辦公室同事訂很多份,取的時候也只是一個人取,省去阿姨一一通知的麻煩。更有意思的是,在這一商務區工作的白領即便跳槽,也大多在該區域,於是,從一個樓「跳」到另一個樓時,也將生意也帶到了其他大廈。

那麼,「私房盒飯」究竟安不安全?品質如何?上週日下午,記者以顧客的身份致電周阿姨,訂購第二天的午餐,獲悉主菜是糖醋小排,素菜還待定。 「你想吃什麼,阿姨可以幫你做。 」記者隨機點了清炒蘆筍,第二天的盒飯中果然出現了這一菜色,加上炒蛤蜊、糖醋小排、韭芽炒蛋三個葷菜,以及青椒胡蘿蔔炒茭白和油燜捲心菜,六個菜份量十足,味道堪比專業的盒飯送餐機構。

周阿姨說,有些顧客會提前 「點菜」,告訴她想吃什麼,她買菜時看到合適的便會儘量滿足,「但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就會尋找其他的替代,比如蘆筍,如果菜場裡的蘆筍都比較老,那我就會換成其他素菜。 」

為保證食材新鮮,周阿姨的盒飯都是當天做、當天賣。每天早上6點,她便根據前一日訂單情況,去菜場完成一次大採購,回家後便開始忙碌地炒菜,中午十一點不到,騎著電瓶車從家裡出發,來到寫字樓前,告知訂戶下樓取飯,完成線下交易。周阿姨說,為了保證飯菜的品質,高溫天以來,她便會開空調燒飯,菜燒完後直接放空調間,「所以許多白領甚至會多買一份飯,把它放在公司冰箱裡,晚上加班時再吃,也不會壞掉。 」

白領呼籲更多O2O解決就餐難

據記者觀察,阿姨們盒飯的成功不僅歸功於物廉價美的特色及O2O模式,還有一招保持用戶粘性的「秘訣」餐盒。周阿姨的盒飯通常都用專用的塑料餐盒包裝,記者拿飯時,周阿姨特地關照,再次訂飯時,一定要把這一盒子還給她再次利用,「這盒子通常用三個月就丟掉了,不會使用太久。」無形中,便使訂戶有了再次光顧的理由。

儘管「O2O」玩得風生水起,但周阿姨並不願透露每月淨收入,按照她的說法,多數時候訂單在30份,但也有少的時候,若按照每天接單25份來結算,一天的營業額便能達到500元,每月營業額便能輕鬆破萬元,淨收入至少也有數千元。

記者採訪過程中發現,對於這種新興O2O,許多白領都表示支持,陳小姐告訴記者:「有時候我們整個辦公室中飯都是訂周阿姨的呢,吃得挺放心的,甚至比對一些飯店還要放心。」訂戶們坦言,儘管「阿姨私房菜」並沒有申請任何衛生許可,但靠著口口相傳,用戶對阿姨們的信任度甚至高過對一些連鎖餐飲企業。

「以前微博上看到有個煎餅大叔,把原料都公開出來,轉發量有好幾萬呢。 」記者根據陳小姐的提示,尋到了「華科南三門雞蛋灌餅」這一微博賬號,看到「餅叔」曬出了自己準備原材料的照片,並直播從買油買菜到洗菜和面的全過程,讓同學們吃得放心。陳小姐說,顧客們期待更多O2O模式的送餐服務豐富白領午餐,減少排隊時間。

記者瞭解到,目前不少經營者都有自己的微博、微信等線上賬號,通過這些賬號與顧客進行互動,進行精準營銷已成為越來越多生意人的選擇,以上述「餅叔」為例,記者查閱發現,他已經通過買雞蛋灌餅發微博送火腿腸等活動開展線上業務,據悉「餅叔」還計劃開展微信訂單,做外賣服務。

業者評述:國內O2O才剛起步

無論是「阿姨私房菜」或是陳小姐所說的「餅叔」,這種「誤打誤撞」形成的原生態O2O模式究竟是否成熟?有沒有改進空間?上海徐家匯商城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目前同樣在進行O2O的探索,該公司一位高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最近一、兩年來,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已經開始滲透國內的電子商務,通過社交平台完成信息傳播,再促進線下或者線上交易,也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但這種「線上下單、線下交易」的模式,卻並非真正意義上的O2O。

該人士坦言:「真正意義上的O2O應該是線上與線下多個方面的融合,國外的超市在這方面已經能做得相當好了,比如用戶下載APP以後,平時便能收到超市的營銷活動,也能在線下單,而當用戶進入超市購物時,又會收到這款APP提供的附近貨櫃產品的相關信息,真正實現線上線下的互動。 」該人士指出,國外的O2O模式不僅推送信息,同時還能蒐集用戶不同購買習慣的相關數據,借此提出提升購買體驗的解決方案。

「對阿姨們來說,微信、QQ等線上工具只是一種信息傳播渠道,或者說是多了一種下單方式。 」該人士指出,『線上下單、線下交易』的模式雖然看起來有線上線下的互動,但這兩者的融合不僅僅是這一個方面,目前,國內的O2O模式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案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在摸索階段。 」

新聞晚報作者:秦川 滕芙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359

那些做「土生意」的大學生:網上賣燒烤年入400萬,種香菇年產值1000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139.html

7月24日,禹化普製作的金黃的台灣手抓餅

90後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闆,2年來連鎖加盟店已開遍大學城

你曾經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過台灣手抓餅嗎?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闆竟是一位剛剛畢業的90後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闆,在兩年時間裡發展了4家直營店、1個加工廠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達250萬元。

每天下午4點,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門口,已經有五六個白領在排隊。放麵糰、煎雞蛋、配作料……三分鐘後,兩個手抓餅新鮮出爐遞給了前面的顧客。和傳統烙餅不太一樣,這個餅千層百疊,面絲千連,外層是淡淡的金黃色,內層柔軟白嫩。

每天能賣400個餅

這麼多人包圍著店,為什麼還有顧客加入呢?「這五六個客人是活招牌。顧客也許不知道我們,但看著這人氣,就會吸引他們來嘗鮮。」禹化普說,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人氣旺,排隊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們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個餅。」禹化普說,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時這個快捷的方式並沒有贏來顧客青睞。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發現類似的小吃店老闆總是保持慢工出細活的狀態。即便店外已經排起長龍,也不慌。而前來的顧客絡繹不絕,等待著他們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慶,開始要求師傅一次只做2個餅,甚至有時候做一個餅。這個營銷方式反響很好,餅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隊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賣400個餅。

加盟店4個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兩個月前開的,雖然租金掏了1.3萬元,但是卻成了店裡的活招牌。北城店現在每月能賣1.5萬個餅,憑藉這樣的人氣,禹老闆在月初迎來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說,從去年的5個加盟商情況來看,基本4個月就能盈利。加盟費收1萬元,門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價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扣掉原料、房租、水電煤及人工費用,按每家店最差賣300個餅算,一個月的純利潤平均為8000元。

一開始,禹化普想做連鎖直營模式,但當他們擁有第三家直營店時,開始打磨品牌。想要與大品牌競爭打開這個細分市場領域,必須吸引加盟商。

「每賣一個麵糰給加盟商,他們賺8毛,我們只賺五毛,薄利多銷。」禹化普說,按10個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購買2500個麵糰,一年僅靠賣麵糰營業額能達到100萬元。 

大學生畢業後種香菇:年產值達1000萬元

1986年出生的李正森從小在農村長大,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村裡老人擔水燒柴困難,他總是主動跑去幫忙。每當聽到大人們談論哪個村民無錢看病可憐時,他就幻想著自己將來當了大老闆,讓那些可憐的鄉鄰都能在自己的公司上班掙錢。

2009年,李正森從安徽建築工業學院畢業,在縣城找到了一份建築工作。由於所學專業對口,加之吃苦耐勞,工作有魄力,很受公司經理喜歡。一天,李正森回老家瓦房口鎮看望父母,和同村一個15歲的少年同坐一車,這孩子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可由於父親殘疾家裡貧困,考上重點高中就沒有上。這再次刺激了李正森的那個童年夢想:創業辦廠,帶領鄉親們一起走上致富路!

2009年秋,當地政府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村裡引進了肉雞養殖企業。在建築公司上班僅兩個月的李正森辭去工作,信心百倍地搞起了肉雞養殖,租地、貸款、建棚,他把周邊一些留守老人和殘疾朋友請來打工,連自己的父母也拉進來幫助管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購買的4000隻雞苗在路上就熱死了一半,等到賣成品雞時,收購經理說2000只的養殖規模太小,相應的人工成本就會過高,賺不了錢還肯定要虧本。第二次購回的6000隻雞苗總算養大,可市場肉雞價格大跌,當他拿到賣雞款看著空蕩蕩的雞棚時,眼淚唰唰直流,賠了20多萬元,他三天三夜沒睡著覺。第四天強撐著給村民付工資時,鄉親們都知道他賠了,讓他先還銀行貸款再說,但他執意先給村民付了工資。李正森回鄉首次創業的一腔熱情就這樣被澆滅了。

李正森引種香菇純屬偶然。2010夏季,李正森為了彌補養雞的虧損,就跟著一個朋友搞起了豬苓購銷。有一次,他到安康寧陝縣收購豬苓,看到當地的食用菌產業很紅火,就動了栽培食用菌的心思。他發現柞水以前都是用椴木栽培香菇木耳,隨著人們對生態環保的重視,當地椴木食用菌產量必然會越來越少,而袋料生產香菇在柞水還很有限,這應該是一個致富商機,李正森瞅準了這一項目。寧陝的一位經理瞭解到他的創業經歷後,被李正森憨厚耿直、富有同情的心所打動,就同意和李正森合作。

2010年底,在小嶺鎮政府的扶持下,李正森在金米村租地40多畝,註冊資金300萬元成立了陝西正森農業生態有限責任公司,他還註冊了「正森」綠色食品商標。2012年李正森投資建設玻璃絲骨架大棚150個,購買高效滅菌爐、自動裝袋機、電動翻料機等食用菌生產配套設備50餘台,同時配套建設了裝袋車間、菌種室、接種室、鍋爐房、倉庫、冷庫和加工包裝車間。

金米村既是板栗大村,又是核桃改良大村,每年林木科管會產生大量的樹木枝條,還有大量的植物秸稈。自從在金米村建起食用菌公司後,他就從村民手中收購這些樹木枝條、廢棄秸稈和玉米芯、麩皮、玉米糠等,讓這些往日的廢棄物變成了錢串串。李正森還在生態循環經營上多動心思,對食用菌進行專業化生產、加工、銷售,將食用菌培養基使用後又作為有機肥料還田,整個產業流程確保不給環境造成損害,公司採取「公司+協會+農戶」模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帶頭作用,統一培訓、統一管理、統一回收、統一正森品牌銷售,提高了菇農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帶動周邊農民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2012年3月,在陝西正森農業生態有限責任公司的帶動下,金米村組建了金米食用菌產業協會,村上33戶農民加入協會,依託正森農業生態有限公司發展食用菌,僅去年村上生產食用菌150萬袋,產鮮菇1750噸,年產值達1000萬元。 

80後乞丐網上賣燒烤500元起家賺了400萬

1983年,李燁出生在鹽城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在當地經營著一家大型餐飲企業。回想起當年的生活,李燁說那時雖還沒有富二代的概念,但自己絕對已經是了,我家的酒店叫興達大酒店,按照現在的說法應該算是一個會所了。我2001年在常州上大學時,每月生活費至少有5000元,在當時的校園裡絕對算得上是富二代的水平了。

但是好景不長。2003年,父親經營近十年的酒店破產了。李燁的生活費從每月5000多一下子掉到了100元不到。那段日子,李燁在常州一家電腦城門前扛箱子掙生活費,這樣一直堅持到2003年退學。父親破產後,全家一度在揚州嘗試養螃蟹,但是2003年遇到非典,又加上遇到發大水等意外,養殖場也沒有辦成。我們一家子就又回到了鹽城。

「回到鹽城時,總共只剩下500多元,全家人都在為生計發愁。我有一天晚上出去溜躂,看到一家燒烤攤生意非常火。想著這個成本小,後來免費給燒烤攤老闆打工。」師傅看李燁不怕苦、不怕累,就把配料毫無保留的都告訴了他。兩個月後,李燁自己的燒烤攤在鹽城師範學院旁開張了。沒想到很紅火,兩個月李燁一共賺了1700元。

生計有保障後,2005年,李燁又參加了高考,最終考進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院。在學校裡李燁讀的是多媒體設計專業,說是多媒體設計,實際上就是網頁設計等一些電腦知識運用的專業。他沒有一門心思死讀書「我白天上課,晚上就外出打工,主要是幫助商家做電商服務。最讓我驕傲的是我大二的時候,去了上海一家經營遊戲貨幣的網絡貿易公司,有點類似於美國的eBay網,這段經歷給我後來的電商生涯打下了基礎。」

2008年6月,李燁大學畢業後,懷揣創業夢想的他在同學、親戚的幫助下,創立了上海天天愛購網,但是沒多久因為股份的問題退出了團隊。

又一次跌入谷底,這時,李燁又想到了他的燒烤。李燁在上海讀書期間,父親也把他的燒烤攤從鹽城搬到了上海。2008年10月的一天,創業失敗的李燁在家幫父親打理燒烤生意,那天我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在網店摸爬滾打多年,為啥不把燒烤店開到網上呢?說幹就幹,李燁開始著手創立他的網絡燒烤店。

 

女大學生投5000元開網店 年賺30萬買奔馳買哈雷

2012年4月,上大三的小魏瞞著父母,投入5000元開起了網店。「一開始也有些擔心,畢竟那麼多錢」,小魏說,網店的攝影、美工、售前售後等都需要技巧,她只能一步一步摸索,失敗了再重來。當時,她和男友每天打理網店,「從早上9點一直坐到晚上11點,還會因為壓力大而失眠」,她說,「那段時間,生活有點亂,我都長胖了好多。」提起前期的艱辛,小魏現在還有點叫苦不迭,「從廠家進貨,每次要進幾百件,壓力真的很大,害怕貨賣不走」。

2012年5月,小魏的網店終於有了起色,「算下來,第一個月我們就賺了2000元!」回憶起來,小魏難掩興奮,「當時高興慘了,覺得網店比開格子鋪更賺錢」。

一開始,小魏的網店主要賣手機殼,自己在手機殼上繪圖,然後拍圖擺上網,但生意並不好。後來,熱愛藝術的男友給了她一個建議,讓她注重獨特性,做出有自己風格的網店。

此後,小魏開始瞄準學生包市場,為了追求獨特性,她常常花錢淘一些風格奇異的進口手工包。一次,在英國的朋友說有一個牛皮包很好看,「我看了那個包的照片,感覺製作和風格很獨特」,小魏要朋友花幾千元錢買了回來,然後擺上自家鋪子賣,「好多人搶著要買,我感覺找到了出路」。

隨後,小魏開始經營風格獨特的手工包,且2012年6月起,網店的生意越來越好。「有一天,我接了300個單子」,小魏說,面對這麼大的生意,她和男友突然感覺不知所措。當時,店裡就只有他倆,包裝和發貨只能自己動手,「從早忙到晚,感覺像搬磚一樣,等到發完貨,我和他都感覺自己的手沒知覺了」。

小魏說,她店裡的商品都出自廣東那邊的廠家,為此她還去考察過廣東的廠家,看到有相關的生產資質後才同意授權。生產完後,貨堆在自己家裡,再由自己發貨出去。

「今年4月結算時,我發現竟掙了30萬元」,雖然知道賺了錢,但面對這個數字,小魏還是感到驚訝。現在,她的網店每週有200件的成交量,「算下來一個月能賣出去六七萬元的貨,除去成本能掙3萬元左右」。

在小魏的網店上,記者也注意到,她店裡的商品最便宜的7元,最貴的666元。上半年該店的好評數是2911,好評率達到99.71%。記者採訪瞭解到,好評數加起來等於賣出去商品的數額,也就是說,小魏一年內至少能賣出4000件商品,這其中還不包括打差評的數量。照她所說,一件商品利潤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算下來,一年賺30萬完全有可能。

記者還瞭解到,該店信譽級別達到了4.8%,且有4顆藍鑽。小魏告訴記者,一個藍鑽是251分,也就是要251個好評才能升級為1顆藍鑽,2001分~5000分才能到4顆鑽。她現在已經有了4顆藍鑽,如此表明,她現在至少有2000個好評。

6月8日,小魏買了一輛價值13萬元的哈雷摩托車和16萬元的奔馳smart車,「男友開哈雷,我自己開smart」,小魏說,「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賺了錢就好好玩、好好享受」。記者問及是否全款付清時,小魏回答說:「都是分期分款購買的,我們不可能一次性把流動資金用在買車上,還要用來補貨和進貨」。

接下來,小魏想成立工作室,繼續做大網店。「打算再請兩三個人,分別負責攝影、美工和客服,讓一切都專業化的操作起來」,小魏說,成功沒有秘訣,她也是從失敗中一步步走過來的。

 

90後小女孩發明磁性剪紙一年掘金30萬

2008年9月,王子月到校報到,成了杭州師範大學醫藥衛生管理學院醫藥營銷專業的一名新生。之所以選擇這所大學,是因為她聽說這是一個提倡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學校,她所崇拜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就是從這裡畢業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杭州離義烏很近,能更方便地實現她的創業夢想。

在學校裡,依託磁性剪紙等幾項專利,王子月組建起了自己的「飛點兒」磁性剪紙創業團隊,盡情地展現著自己的才華。2009年6月,她在義烏註冊了屬於自己的公司──義烏市廿分紅磁性剪紙有限公司。隨後,又與同樣抱有創業夢想的同學創立了磁性剪紙創意文化公司。2009年11月1日,王子月帶領她的磁性剪紙團隊參加了以「勵志、成才、就業、創業」為主題的浙江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與全省85所高校推選出的300餘件作品同台競技,激烈角逐,並最終榮獲此次大賽的最高獎──「雙十佳職業規劃之星」。

2009年12月24日,王子月的磁性剪紙文化創意公司摘得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學生創業訓練營暨創業大賽」頭魁,領取了一萬元創業資金援助。主辦方還在杭州濱江區為王子月提供了免兩年租金的寫字間。

2010年1月20日,杭州日報大學生創業就業俱樂部、高新區(濱江)大學生創業園主辦的「相約在高新創業在年少」杭州市大學生創業創意選拔大獎賽中,「磁性剪紙文化創意」團隊,再次榮獲金獎,並從主辦方手中接過了一份賀歲大禮──5000元獎金和一份價值1萬元的創業資助協議書。

 

瀋陽大學生創業當「擦鞋哥」月賺1.5萬元

兩年前,瀋陽人李洪福從天津輕工學院本科畢業,學電子商務專業的他也和多數懷揣夢想的同學們一樣,將人生的落腳點選在了大城市。從天津到杭州,再到青島,他整天穿著職業裝和皮鞋穿梭在各個知名企業中。「工資不高,壓力極大,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行走在大城市的燈火輝煌中,總感覺這樣的城市不屬於我,我也不屬於這樣的城市。」嚴重缺乏歸屬感讓李洪福對自己的人生開始了認真的思考。「之所以留在大城市繼續那個看似體面實則痛苦的夢,就是因為自己放不下上過大學這個事實。」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洪福發現擦鞋這個領域很有潛力。在進一步做了考察後,他發現了裡面的商機。「現在的90後多數自理能力都很差,穿的高檔鞋根本不會或沒時間去打理,而且現在奢侈品的需求加大,許多高檔鞋、包、衣服的後續保養都是個空白。」李洪福說,這個發現讓他產生了回老家創業的衝動,並開始去一些擦鞋店考察,並四處偷師學藝。

2012年12月,李洪福的「大學生香薰洗鞋店」在於洪區松山路低調開張。近30平方米的小店,他既是擦鞋工,又是老闆,每天忙得團團轉。最辛苦的一次,是除夕前的一天,他從5時起床擦鞋,一直幹到24時。「在小店打烊的那一刻,我的身體累得像散了架,但望著地上那些已經光鮮亮麗的鞋,我的心裡有了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李洪福說,他之所以將「大學生」三個字加到店名中,就是想告訴所有顧客,他這個擦鞋工是個大學生,大學生沒什麼了不起,也可以為別人擦鞋。

剛開始,也有顧客好奇李洪福的選擇,覺得一個大學生當擦鞋工有些可惜。「大學畢業當擦鞋工,那上大學還有啥意義?」每到這時,李洪福都會微微一笑:「千萬不要把大學生的身份看得如何高,其實這個身份什麼都不是,可偏有人把它當成一件虛榮的外衣。我堅信只有放得下才能站得起,許多大學生埋怨工作不好找,其實就是這個身份把他們害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334

從保安到80家燒烤店老板,他總結了餐飲四大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08/164023.shtml

從保安到80家燒烤店老板,他總結了餐飲四大坎
吳丹 吳丹

從保安到80家燒烤店老板,他總結了餐飲四大坎

今天,創業家&i黑馬帶你讀一個有煙火氣的故事。

來源 | 創業家&i黑馬(ID:chuangyejia)

采訪 | 吳丹 李曉霞

文 | 吳丹

編輯 | 劉建強

俏江南上市失利,金錢豹關停僅剩一家,高端餐飲面臨困境,大眾餐飲的擴張之路卻未曾停止。

一個燒烤品牌,14年做成82家直營店,遍布北上廣深,木屋燒烤創始人隋政軍如何找到自己的市場?他憑什麽有信心“拼搏三年,打造領軍品牌”? 

從保安到木屋老板

隋政軍21歲到深圳時,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貴人,盡管那人只是問了他一句普通的話:想找工作,你會幹什麽?

這句話啟發了他,讓他意識到自己啥也不會。之後他從一家跨國公司的保安幹起,晚上去附近的深大讀夜校。兩年半以後隋政軍畢業,工作地點從公司樓下換到了樓上——當業務員,從藍領變成了白領。

此後他的職業生涯共分三段:做銷售,去中華自行車當高管,再到日本三洋負責音頻事業部的市場營銷。

最後是創業。這也是受那位貴人之邀,“我無法拒絕”。

為什麽選擇燒烤?除誤打誤撞外,隋政軍認為和自己的基因也有關。“每個老板都有個DNA。比如木屋永遠做不了高端餐飲,我們沒這個DNA。”

隋政軍喜歡吃燒烤。他性格中有叛逆的一面,自認從小就是個比較“古怪”的人,什麽事都喜歡問個為什麽。老師說共產主義時代馬上來了,他有點懷疑,問老師:真有這麽好的事?大街上奔馳車挺好的,一人發一個?電影明星陳沖挺美,每人一個?

老師沒法解決這些問題,但追美女而不得,才是他學生時代苦惱的事。“我中學開始,一直在追我們班上最漂亮的女生,但沒追到。我當時就沒想過,人家為什麽會接受你?如果當時我明白,一定想別的辦法去追。”

由於老是被女生拒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老隋奮鬥的動力就是,讓拒絕過自己的女生感到後悔。

以至20多歲在深圳“發達”了之後,他還會開車回鄉組織同學會。“其實哪是什麽同學會,就是想讓拒絕過我的美女看看而已。人不就這點德行麽。”

他喜歡野趣、戶外。家里最多的是摩托,6、7輛,哈雷、杜卡迪、寶馬都有。他也愛吃。但並非挑剔的人,喜歡吃燒烤,路邊攤,鉆各種小巷子找美食。去了重慶,隨便找個地方吃碗小面,他都感覺“好吃得不得了”。

“人喜歡吃的,永遠都是自己熟悉的味道。我這麽大了,懷念的還是青島海邊那臭魚爛蝦的味道。”

大眾口味,煙火氣,很能解釋他為什麽做燒烤。

640.webp

(*隋政軍)

“我這人運氣比較好,做了個燒烤,可以全國擴張。不像某些品牌,雖然做得好,但局限在了東部或西部地區。”

“如果只是停留在深圳,或圍著珠三角開一圈店,也是可以的。但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做什麽。” “百城千店”,是個可量化的目標。“中國餐飲的領軍品牌”,是他的長期目標。

問題和辦法

隋政軍說,在追求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每年都會遇到問題,每三年一個大問題。

入行前三年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餐飲業的基本運營問題。“以前沒幹過,慢慢開始學,餐飲業的基本邏輯你不能違背。”

跨過這“入門”坎兒,隋政軍及團隊摸到了一點門道。

下個階段面臨的是人才問題。當門店越開越多,團隊越來越大,老板一個人管不過來了。如何管人、留人、用人成了主要問題。

第三階段是綜合運營問題。經過近十年發展,供應鏈、選址體系、後勤支持等亟需系統解決。“舉個簡單例子,有的店開10年了,有的店才1年,該如何系統解決設備的維護問題?比如開著開著爐子壞了,你還能幹什麽?”

現在木屋的很多店隋政軍都沒去看過,去過的大概五十多家。他經常跑的就是北上廣深。

第四階段是組織機構再造的問題,也就是他們最近面臨的問題。簡單說就是老臣不再奮鬥,新人很難上來。“年輕人起不來,官僚氛圍開始特別嚴重。”

2.webp

他告訴創業家&i黑馬,自己用半年時間調整了這個問題。應對辦法是,自我革命,讓老新員工進行競爭,“我不來革命,就會有外面的人來革我們的命,調整不了就要完。”

外界看好木屋燒烤,他作為創始人,卻一直有著很重的危機意識。這種危機往往並不來自外部,而來自公司內部。

隋政軍向創業家&i黑馬坦言,去年底的自己,是有著焦慮的。最大擔憂即來自組織內部,企業文化。

此外,他對趨勢、流行、風口不感興趣。“也就是看一下。”當創業家&i黑馬提到互聯網這個話題時,他反問:你看,某某互聯網餐飲品牌,你們都不關註了吧?

“大家追逐形式,忽視本質”

“餐飲就是把東西做好吃。對我們來說,就是把烤串烤好,這是我們存在的價值。”

需要講話的時候,他就在各種地方重複講這些,直到都被自己說煩了。

有年輕人約他喝茶,想取經,問木屋燒烤怎麽賺錢的。他也跟別人講這些,本質,好吃,品牌。“人家肯定忍著我,覺得我裝,怎麽還不告訴我怎麽賺錢呢?”

隋政軍一直認為,金錢是無法追逐的,而是事業成功隨之而來的東西。他有欲望,就是把木屋做好,但自認對物質生活沒有過多追求。不開車,身上北京上海各地地鐵卡好幾張;不穿名牌,平時沒事蹬個自行車,為了減肥半年能跑1 200多公里。

對於錢,他認為自己想得很明白了。“人需要的其實不多,一個月幾萬塊,就很滿足了。”

但木屋的3000多年輕員工可不是都這麽想。他們年輕,對金錢有欲望。

你想要什麽並不重要,關鍵是你為什麽可以獲得。”這是隋政軍近期培訓員工的一條重要思想。他認為現在年輕人普遍都面臨這個問題,價值觀混亂。

我是領導者,他們思想不到位,我有責任。所以我要給他們一個目標。”

他開始像早年做銷售一樣,兜售自己的理念,要員工端正思想。“有時候說多了別人會覺得我像個衛道士,但本質就是這樣,思想意識不解決要完。”

為此他還學習了源泉5S(一套管理理念,創業家&i黑馬註),並將它導入到了目前的企業文化中。他預測明年夏天前可以做完。有多少人能聽得進?他沒有給予厚望,給五十多人講有一人明白就值。

他準備將這種宣講持續下去,一直到大部分人都了解。

去年年底,他甚至專門開了個自己的公眾號,講木屋的一些問題, “什麽是木屋最有價值的東西”、“越有錢就會越快樂嗎”等等,共寫了8篇。木屋公號發的《醒醒吧,是時候該改變了》一文,五千多閱讀,77條評論,評論獲贊最多的是他自己寫的“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他目前花很多精力在建立基礎體系上。“我們還不錯,那是因為對手差。”

覺得人生不順的時候他喜歡看一本叫《故事》的書,講怎麽寫劇本的。他從中看到了“啟示”的力量。“我一直想讓我的人生活得像個故事。這書說,一個好故事就是由沖突構成的。這麽一想,面對問題就好多了。”

另外一本是《瓦爾登湖》。里面提到當時美國人貸款買房但身心被房屋困住的問題。隋政軍感覺像在說自己的事。“不能讓木屋燒烤困住我,我得控制它。”

他每天都會在朋友圈發“努力拼搏三年,成為全國餐飲領軍品牌”,說主要是發給團隊看,提醒他們道阻且長。

“人是活在對未來的期許里的。”他說。

3.webp

創業家&i黑馬對話木屋燒烤創始人隋政軍:

創業家&i黑馬:以前很流行互聯網+餐飲,你怎麽看?

隋政軍:你可以查一下我去年的文章,說互聯網就是個工具。現在還談互聯網?(它)什麽都不是。

創業家&i黑馬:之前看過一個新聞,說木屋燒烤50%的利潤不是來自菜品?

隋政軍:誰說的?胡說八道。不靠賣羊肉串靠什麽?去年的時候,(推崇)互聯網餐飲的在那吹牛,哪有這回事。

創業家&i黑馬:可能是說來自酒水。

隋政軍:酒水肯定是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利潤空間。但你想,沒有羊肉串還有酒水嗎?這是本末的問題。做燒烤的,利潤來源肯定是燒烤。如果不是,那這個燒烤店差不多要完蛋了。

創業家&i黑馬:線上互聯網這塊呢?

隋政軍:整個運營、品牌管理已經互聯網化了,工具是要用的。

創業家&i黑馬:80多家店全是一線城市直營店,開店成本很高吧?

隋政軍:那肯定,要舍得。現在付出多一些,將來收獲會大。很多問題還是取決於你到底想幹什麽,最終目標會決定你現在的行為。

創業家&i黑馬:你們現在營收是什麽情況?(詢問於2016年底)

隋政軍:全國有一兩個店虧損。

創業家&i黑馬:虧損原因?

隋政軍:一、發力點不對,二、團隊有問題。一般來講,一個店虧損無外乎是這兩個問題。

餐飲店生意不好,核心原因就是東西不好吃。但“好吃”恰恰又是最難做的,做營銷最簡單。人本能喜歡走捷徑,走了之後又發現成功沒有捷徑,又開始重新做。

創業家&i黑馬:2014年拿1億風投的目的是什麽?

隋政軍:這里要更正一下,實際上我們後來沒拿。這個我也不想說了。

創業家&i黑馬:你剛才提到企業組織再造需要激活,但有些老板不敢動手,你為什麽敢?

隋政軍:我覺得不動要死了,寧願死之前先動了再說。這和企業文化有關,先要給大家講明白了。以前我們公司形成了官僚架構,有人老想往總部跑,因為越往上越沒責任。現在我們把總部撤得差不多了,其他人都到下面區域,互相PK,做得不好換人。PK是我們公司一個傳統。

4.webp

創業家&i黑馬:城市布局方面有什麽考慮?

隋政軍:你知道中國真正好吃的東西在哪?在小地方。北上廣深沒有地方小吃。

我們分兩步走,第一是開在一線城市,另外是美食集中的地方。今年會去成都、武漢、長沙,中國最好的小吃基本在這幾個地方。

我們的根要紮在美食的土壤中,獲取營養,美食的果結在一線城市,好看、形式化。但我們生意在一線城市,那里的競爭逼著大家提高效率。

現在有些一線餐飲品牌不敢去二線城市,你知道為什麽?都是假的,蒙人的。國內某著名火鍋品牌去重慶就開不下去了。

創業家&i黑馬:你怎麽理解“好吃”?

隋政軍:我上過好多定位理論的課,但最後就發現一個問題,定來定去和別人定的都一樣了。這個燒烤好不好吃,其實是取決於創始人的,也就是我覺得好不好吃。我不可能去問每個顧客,他覺得好不好吃。

當然,前提是,你所定義的好吃和顧客定義的是大致匹配的。我能實現的是,所有門店都能達到我的“好吃標準”——前提是我真正理解什麽叫燒烤。

我認為任何一個好產品,不是迎合顧客的,而是去引領。但憑什麽是你引領?就是你對這個東西的理解是最深刻的。

但現在很多做餐飲的,根本不打算做餐飲的專家,想做賺錢的專家。兄弟,哪有賺錢的專家,你能賺錢是因為你做一個事比任何人都精通。

創業家&i黑馬:那你怎麽理解燒烤?

隋政軍:燒烤就是個重口味、火爆的飲食方式,要有麻、辣的感覺。一定要有冰啤酒,去澆這個火,澆完了你又想吃。這就是燒烤,要讓人爽。

另外,平時生活太壓抑了,吃燒烤就是尋找心靈釋放。所以門店一定要是個寬松的環境,木屋的室內設計都是原木色。

也有人抄襲我們,但他再怎麽抄,都不像,他一定會把自己的東西放一點進去。

創業家&i黑馬:你現在主要負責什麽?

隋政軍:企業文化、激勵機制,制定戰略方向。還有些基礎的培訓工作。

創業家&i黑馬:感覺你身上有很多傳統的東西。

隋政軍:這個世界從未改變過,改變的只是形式,只不過是把馬甲換一換。馬甲是經常換的,你說你最後愛上了馬甲,把人忘掉了,那就變傻了。

創業家&i黑馬:你現在還是創業的心態嗎?

隋政軍:永遠都要創業。這個世界一直在朝前走。不變就會被淘汰。

創業家&i黑馬:現在焦慮嗎?

隋政軍:不焦慮。我們內部有個PK的機制,他們要不斷PK,我讓他們焦慮去了。我跟他們講,你們放心,只要我在,就幹一件事,讓你們天天“不得安寧”。如果我不幹,等到外面人來幹的時候,你們就死定了。折騰才有生命力。

創業家&i黑馬:你們發生過信任問題嗎?

隋政軍:從來沒有。我覺得這個首先是,創始人自己是不是值得信賴的人。從創立到現在,我自己公私分開,公差不報銷,怕弄錯。

這里面會不會有人違反?這麽多人,肯定有。但一個好的管理方式,要有一定的灰度。實際上這個世界就是灰色,只要你能夠容忍。我相信主流文化是白的。

創業家&i黑馬:你能容忍多少的灰度?

隋政軍:10%-15%能容忍,這是個底線——我覺得公司也不可能達到這個水平。物以類聚,我是這樣的人,團隊也是類似的。人的相似性會帶來價值觀的一致性。

創業家&i黑馬:你的朋友圈每天都會發“拼搏三年,打造領軍品牌”,是提醒自己嗎?

隋政軍:人都是活在對未來的期許之中的。作為公司最高領導者,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給他們指明方向。所以我要天天提醒他們,目標是什麽,還有多遠。

創業家&i黑馬:你現在財務自由應該不是問題了吧?

隋政軍:我沒有財務自由。只是公司有點錢,有一定規模。財務自由的時候,就是人生最不自由的時候。因為你到時候就只關心哪天財務不再自由了。

我現在相對來說比較開心,只不過自己還有事兒沒做完。我主要動力在事業這里,而不是掙多少錢。掙錢是把事兒做好之後,一個自然的結果。

創業家&i黑馬:目標實現之後,你會退休?

隋政軍:我覺得要奮鬥一輩子了。希望把木屋做好,然後把自己多年的心得體會理一理,寫本書,給人講講我的故事和想法。這不就可以幹一輩子嗎?挺有意思的。

木屋燒烤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093

B站最火紀錄片《人生一串》,500多個燒烤攤的中國味道

7月25日,《人生一串》最後一集上線前夕,總制片人王海龍寫下《不過是別一番鄉愁》,以紀念這兩年多的漫長時間里,與“燒烤”不得不說的二三事:“城市化會消融一些東西,改變一些東西。包括那些即將回不去、今後不再來的街頭煙火氣。有些動人的東西走得快了些,留個念想。”

《人生一串》記錄幾十個燒烤攤兒上無數張歡笑或是流淚的面孔

在街邊燒烤攤兒慢慢淡出都市生活之前,《人生一串》給眷戀風味的食客們留下了回憶,它記錄幾十個燒烤攤兒上無數張歡笑或是流淚的面孔,還有那些滋啦冒著油,噴著熱氣,等待食客們大快朵頤的美味烤串兒。

2017年上半年,六個導演組兵分兩路,途經30多個省份,光顧500多家燒烤攤,積累數百小時的素材,將數百個平凡夜晚凝結在一部總時長200分鐘的紀錄片中。節目正式播出前,近一半燒烤攤拆遷或更改門面,一些屬於暗夜的動人畫面被捕捉下來,煙熏火燎的燒烤攤兒,天南地北侃大山,戲里戲外,人們吃的是烤串兒,品的是人生。

B站副董事長李旎告訴第一財經,《人生一串》是B站迄今點擊量表現最好的紀錄片,截至目前,播放量為2768.9萬,彈幕數超過58萬條,其中出現頻次最多的一條彈幕是“多謝款待”。吹著空調,點上離家最近燒烤,就著啤酒,擼一集《人生一串》,成為這個夏天性價比最高的狂歡。

中國版“深夜食堂”

翻拍劇《深夜食堂》在去年夏天遭到的猛烈攻擊,豆瓣點贊數較多的一條評論指了條明路:“中國的深夜食堂,是大排檔、路邊推車和燒烤攤。”少有人想到,如此不登大雅之堂的中華美食,還真有人拍出來了。

2016年夏天,旗幟傳媒總經理王海龍和多年老友陳英傑在路邊攤兒胡吃海聊,突然聊到想拍美食節目,美食的主題是“燒烤”。陳英傑眼前一亮:“它是特別多人固有的經歷,而且這種經歷自帶情緒,通常是放松的、愉快的、盡興的,它是很容易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美食,拍出來一定會有人看。”王海龍想得更深些,燒烤攤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每個人的共同記憶,眼下有著講述燒烤的語言環境:“它是我們這代人生活的共同主題,我相信大部分人對這個主題是很有感觸。做節目容易產生共鳴。”

民以食為天的中國每年大量出品美食紀錄片,從地方小吃到廟堂佳肴幾乎所有的美食都被拍了個遍,而“燒烤”這個幾乎所有人都吃過的食物卻無人問津。陳英傑也覺得特別納悶兒:“可能覺得它過於底層,或者覺得這種美食沒有很複雜的炮制程序,沒什麽門道可以講。”

“燒烤”這個幾乎所有人都吃過的食物,第一次被拍成美食紀錄片。

另一方面,拍燒烤有著無法回避的一系列爭議問題:健康生活導向問題、環境汙染問題,對市容市貌是否有影響,可能還有大量抽煙喝酒鏡頭……然而這就是燒烤攤的原生態。這意味著它不適宜在傳統電視臺播出,網絡平臺給創作者較大的自由空間,選擇B站作為《人生一串》的首輪獨播平臺水到渠成。

李旎告訴第一財經,選擇與旗幟傳媒合作,是因為他們在紀錄片的“普遍性”上達成了共識,讓紀錄片變得“普通”起來,讓看紀錄片成為一件非常普遍的事。體現在《人生一串》上,就是“不端著”。

《人生一串》的挑戰是要和《舌尖上的中國》有所區隔,差異化的關鍵詞就是“煙火氣”,兩部片子反差明顯:一個精致考究,一個粗糲隨性。陳英傑他們想通過抓拍去捕捉生活中的真實質感,“我們想呈現生活本身的光怪陸離,斑駁色彩,擺拍是我們相對比較抗拒的東西。”

《人生一串》追求的是粗糲隨性

中國的深夜食堂,是大排檔、路邊推車和燒烤攤。

《人生一串》里,隨處可見淩亂的酒瓶子、簡陋的餐桌,放大的嘴部咀嚼特寫,四處散亂的小廣告,歪歪扭扭的字跡,甚至人物對話中還夾雜著一些粗俗的方言,這些畫面難以稱之為美,難得的是那份市井百態與平民氣質。

開播前,總導演陳英傑攬下了配音的活兒,河北廊坊出生,雖然普通話不錯,但也沒有正經學過配音,大夥兒都覺得他飽經風霜的煙酒嗓特別符合節目的調性。陳英傑看到第一集的時候,彈幕里有人罵他,後來這種聲音慢慢變少了,轉而開始習慣老大哥的絮叨:“一聽就是有故事的人…光聽他的聲音就餓了。”

食欲

確定了“拍什麽”,“怎麽拍”又是一個難題。燒烤實在是沒什麽花樣可拍的美食,無非是一個爐子,串兒放在火上烤。王海龍是新疆人,按理說對燒烤門兒清,他起初也擔心拍不好:“甭管天南海北那麽多燒烤攤,那麽多東西,可是做起來好像是差不多的。中國人都會燒烤,無非是水平高低的問題。它里面的差異性實在太微小,沒有那麽多門道。”

陳英傑很快列好了六集大綱,“山水生”,“家鄉味”……打算從地理、人文、食材源頭的方式架構拍攝思路,然而這種典型的電視臺風格很快被否決了,“不太符合互聯網輕松、有趣、小處著眼的調性。”這群電視臺出身的紀錄片導演,想要擺脫多年浸淫的主流氣質,小到字句的斟酌,大到拍攝思路,扭轉過程極為吃力。

陳英傑和王海龍兩人討論許久,決定按照食客點菜的順序來拍。“通常要吃得過癮會點肉,接著點幾樣有嚼勁的東西比如脆骨,有的人克制一點喜歡吃素,有的人要表現與眾不同,那就再來點腦花、大腰子。”如此,看完六集,相當於吃掉葷素搭配的一整桌燒烤。

《人生一串》就這樣與觀眾建立了夥伴關系,可以暫時忘掉那些知識點,輕輕松松樂樂呵呵地看一集。特立獨行的風格也由此確立,王海龍說:“暗黑氣質的片頭曲、北方煙酒嗓的旁白、放飛自我的撰稿、直落靈活的剪輯,甚至是片尾彩蛋就滾滾而來了。不是我們要去到何方,是觀眾們招呼我們就過來了。”

拍攝內容的比重也嚴格控制——百分之七十的食物,百分之二十的人,百分之十的故事。大量的鏡頭瞄準爐火上滋滋冒著油的食物,各式各樣噴著熱辣香氣的佐料。首要目的是把觀眾看餓了,既然是拍“燒烤”,首先得讓人有食欲。“一檔美食紀錄片,如果觀眾看了沒有吞咽口水的動作,那你就失敗了。”

從涼山小豬肉到昭通牛肉小串,再到煙臺烤海腸,天南地北的烤串,能想象的燒烤《人生一串》里應有盡有,從食材的選擇到烹飪的方式,再到入口那一瞬間的炸裂滋味,很難讓人把持得住。

讓人犯罪的“食欲”首先在劇組蔓延,陳英傑吃胖了許多:“做後期也是持續長肉的過程中,其實我們和網友一樣,翻來覆去看那些食材在火上烤,油滋滋的,好像很香,還有滋啦的聲音,撒很多辣椒,身體會有自然反應,過一會兒你覺得餓了,這時候吃碗面解決不了問題。”集中剪輯的時候,他們一齊光顧樓下的燒烤小店,沒有什麽事情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不行就吃兩頓。

攤主列傳

表面上集中火力烘托美食,末了還是那些閑筆組成了“燒烤”的人生況味,說到底真正動人的還是美食背後的情感。作為第六集《朝聖之地》的分集導演,陳英傑一口氣講了好幾個故事,揚州中學門口伴隨著許多人學生時代的燒烤攤,哈爾濱見證老道外從繁華到落寞的老太太燒烤,很多人在這里留下了歡笑和淚水,結交了過命的朋友,他們在煙熏火燎的市井里弄吃串兒,回味的不僅僅是食物的滋味,還有對老地方的不舍情感。

“食欲”本身複雜,它傳遞出來的信息不僅僅和美食有關,也和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以及南北城市的風土人情相關。所以才有了片中食客的心聲:“想家的時候,除了想我媽,就是想這塊肉。”

放松的拍攝環境里,攤主們也忘了攝像機的存在,金句叠出:“老妹兒你知道我為啥這麽黑嗎?因為我不想白活一輩子。”陳英傑喜歡捕捉這種真實感和人間煙火的幸福時刻。

節目播出後,攤主們的生意一個個火了起來,陳英傑給他們建了一個群,他關心攤主們看完後的感受。“紀錄片就像給人列傳,他們很多人一輩子也不可能有這種機會了。”陳英傑是一個不喜歡端著的人,吃飯總提議去大排檔:“幕天席地,通暢透氣,桌子雖小,但人可以挨得很近,光線昏暗卻容易敞開心扉。”他能夠在一分鐘內和三教九流打成一片,某種程度上,他懷著對平凡人更深切的尊重。這也是王海龍選擇他擔當《人生一串》總導演的原因:“人文類紀錄片考驗的都是導演對人和社會的洞察力,陳英傑本身熱愛街頭美食,對這個東西抱有很深的感情,在這件事上又有很強的敘事能力。他就是非常理想的人選了。”

一年多的拍攝制作,到播出時這500個燒烤攤有近一半已經歇業或拆遷到其他門面。王海龍感嘆:“節目上線後,觀眾很喜歡,我們很高興。但內心也深知,不是節目有多麽的精妙,觀眾喜歡的不過是那別一番鄉愁吧。”

彈幕的樂趣

《人生一串》火了。多年未聯系的朋友給陳英傑打來越洋電話說片子火遍當地華人圈,說起這事兒陳英傑還有幾分得意:“他們告訴我,有些人看了《舌尖上的中國》以後,生起了一股思鄉之情,但是看了這個節目以後,他們就買了機票回來了。”

旗幟傳媒曾參與《喜馬拉雅天梯》等紀錄片的制作,王海龍發現,這些年紀錄片的播出平臺變得越發豐富,接下來還有更多重要的平臺陸續登場,另一方面,中國有越來越多觀眾喜愛看紀錄片,類型多元的紀錄片被觀眾接納:“中國一直有紀錄片的創作傳統和血脈的,只是以前不為大家所熟悉和了解。”

《人生一串》的熱播程度超出主創預期,作為B站紀錄片分區首次嘗試會員搶先看,《人生一串》也開了一個好頭,新增會員數“超出預期”。作為首播平臺,B站助推“燒烤”的火熱也讓陳英傑開始思考,一個主打二次元文化的網站為什麽存在數量眾多的真實故事愛好者。

在陳英傑看來,B站是一個宅文化濃厚的地方,大部分信息的獲取通過網絡,但實際上大千世界的豐富度遠遠高於網絡,每走十公里,美食的口味都有微小的變化,民風不一,方言不同。看紀錄片成了宅男宅女們獲取真實世界的途徑,他們看到純幻想世界之外的天地,用這種方式增長了人生閱歷。

李旎認為,紀錄片有一部分科普功能能滿足年輕用戶求知欲,其次良好的社區氛圍和彈幕也是B站與優秀紀錄片產生化學反應的重要因素:“彈幕將原本單向的信息傳遞轉變為雙向,極大地擴張了內容的邊界。在彈幕里,網友不僅共享著知識和感受,還創造了一種特殊的氛圍和共鳴。彈幕激發出了年輕人和紀錄片之間奇妙的化學反應,區別於其他視頻網站,在彈幕的加持下,用戶觀看紀錄片的體驗不再是枯燥、深奧,大家可以在彈幕中找到共鳴,找到有趣的槽點,甚至還有科普彈幕為紀錄片做註釋,讓紀錄片表達出的內容更加豐滿。”

人到中年,陳英傑也變成了彈幕文化的深度用戶,他本覺得彈幕特別無聊:“但是我們的片子上線之後我開始看,覺得這個事太有意思了,就像我們幾個人一起看場球,看場電影,實際上是邊看邊討論,討論的人里邊總有一些特別有趣,特別幽默。”刷彈幕極為上癮,做後期的時候,陳英傑總忍不住,一晃幾個小時過去。

正如第一集開頭的旁白:“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大夥兒熱熱鬧鬧地陪伴著走完夏天的燒烤之旅,最後一集片尾,陳英傑用他標誌性的煙酒嗓和彈幕里的食客們互動,回應滿屏飄過的“多謝款待”:“招待不周,但願交情不淺。江湖路遠,有緣來年再見。”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李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667

科吉烧烤:用TWIITER征服美国

1 : GS(14)@2010-09-11 17:33:15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06/148267.html
传统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你高高在上地告诉别人该喜欢什么,而是要与他们交流,赢得他们的信任。”星巴克董事长兼CEO霍华德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而他的这个灵感,竟然是来自一辆风靡美国的快餐车。

  “我们被警察耽搁了,再等十分钟好吗?永远的科吉烧烤(Kogi)!”

  美国《新闻周刊》记录了这样一个画面:每当夕阳西下,洛杉矶的Kogi粉丝们就疯狂了,他们拼命地刷新自己的Twitter页面,追踪Kogi的下落。超过百人的长队中,有人甚至已经排了两个小时,就为了买到一块价廉物美的玉米饼。

  一位韩国厨师和他的朋友将韩国烧烤和墨西哥玉米饼进行混搭,用一辆普通的卡车在美国洛杉矶满城转,通过Twitter实时通报位置,竟然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商业传奇——数万粉丝为他们疯狂,世界顶级媒体接连关注,连世界连锁咖啡巨头星巴克也通过借鉴科吉烧烤的模式赢得了转机……

  科吉烧烤到底有什么魔力?

  车轮上的餐厅

  2010年6月9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热闹异常。南非世界杯即将打响,美国小伙子们正打算创造他们最佳的世界杯战绩,而ESPN为美国球迷准备了一场世界杯大餐。

  球迷们惊喜地发现,在这儿欣赏球赛还可以享用到他们喜欢的科吉烧烤,这个流动于街头的卡车餐馆竟然成为了世界杯大赛期间ESPN的搭档。而科吉烧烤更是为世界杯推出了特别的菜单,让粉丝们大快朵颐。

  过去一年多来,科吉烧烤成为全球最牛的流动烧烤,而他们的老板也成为全球最牛的流动商贩。

  仅在科吉烧烤的网络阵地Twitter上面,已经有超过5.5万名粉丝。

  奇迹的创造者原是芸芸众生之一。

  2008年9月的一个晚上,30岁的马克•曼格兰和妻子卡罗琳、妹妹爱丽丝在酒吧喝酒。已经是凌晨四点,有些醉意的马克突然跳了起来大叫道:“如果将墨西哥玉米饼和韩国烧烤混搭在一起,会怎么样?”

  马克想到了他的韩国朋友罗伊•崔。

  38岁的罗伊毕业于美国烹饪学院,担任过洛杉矶几家餐厅的主厨。

  罗伊很快就建立起了一支厨师队伍,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墨西哥的大厨们。他们将墨西哥玉米饼和韩国烧烤结合起来,包上腌制的牛肉,配上生菜,再使用白菜辣椒酱和香菜做调料,调制出了可口的玉米饼。

  他们给自己的产品取名为科吉烧烤,将售价定在每个2美元,准备用卡车进行流动销售。

  “最初的几个星期里,我们受尽了人们的嘲笑,因为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我们做的是什么。”罗伊回忆说。那些日子,他们没来任何销售收入。

  那正是Twitter开始在美国风行的时候。爱丽丝出了一个主意:“不如我们在Twitter上碰碰运气?”2008年11月,熟悉网络的爱丽丝在Twitter上注册,名字叫Kogibbq,奇迹出现了,科吉开始如病毒般地传播开来。

  话题互动力

  最初,爱丽丝只是竭力在Twitter上宣传他们的玉米饼有多好吃,价格有多便宜,但效果并不明显,科吉通常每天只有10~20个顾客。

  转机出现在他们第一次停在好莱坞绿门俱乐部门口的那个晚上。那天,他们想到了一个主意,给一些美食博客的博主发电子邮件,邀请他们前来免费尝试产品,并在博客上写一些关于科吉的文章,这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受到这次成功的启发,他们开始号召科吉的Twitter粉丝出来免费品尝食物,然后把他们的感受分享在Twitter上。

  “在这两个星期里,话题一直在持续,‘这是什么食物,为什么每个人都在谈论?’”科吉的品牌和新媒体总监普拉萨德说。“我们在Twitter上宣传,人们会为一块玉米饼到卡车前去排上两个小时的队。Twitter上开始充满关于科吉的话题。人们就是这样开始听说了我们。”

  制造话题是科吉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发挥作用的是互动的力量。罗伊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实时通报科吉烧烤车的位置,告诉网友们在哪儿可以最方便地买到玉米饼。

 有一次,罗伊和马克在开着卡车销售玉米饼时,遭到了警察的驱赶,他们马上通过手机在Twitter上把这一切告诉网友,并承诺他们将在十分钟后到达原定的位置销售,这引起了网友的轰动。网友们感觉到自己不仅是在购买一块2美元的食物,而是一个重要事件的参与者。

  在更新这条消息时,科吉烧烤诞生了他们的一句名言:“再等我们10分钟好吗?永远的科吉烧烤。”科吉烧烤在Twitter上的粉丝数量迅速增长。

  话题与互动,是科吉Twitter推广的关键词。即使到现在,任何美食家想要找到科吉的卡车,仍然必须通过Twitter。只有在那里,你才能知道他们今天有什么特价,他们今天在哪里。而事实上,他们经常会迟到,这时他们会在Twitter上公布这些消息。这就像一场充满悬念与变化的实时定位游戏,每一个顾客,都是游戏的主角。

  仅仅在Twitter上进行宣传不到三个月,科吉烧烤的粉丝就迅速超过1万名,每天销售近百千克肉。专业零售研究机构IdeaWorks的CEO乔恩•伯德认为,科吉烤烤是世界上第一个Twitter零售模式的开创者。

  科吉现象

  美国营销专家(查看营销专家博客)迈克•麦莉这样总结科吉烧烤成功的原因:一是价廉物美;二是为平民服务;而最关键的是第三点,你永远不知道明天这个餐车会出现在哪儿,而寻找食物是一种乐趣。

  科吉很快成为一种现象。现在,科吉有四辆移动餐车,在Twitter上提前三小时播报他们的地点,5.5万名粉丝闻风而动,从四面八方赶去排队购买。很多商家也邀请科吉到他们附近,以吸引人流,实现餐车和商店的双赢。

  要保证持续给顾客带来新的吸引力,就必须不断制造悬念与话题。

  随着科吉烧烤的迅速发展,餐车越来越多,线路也越来越复杂,科吉开始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公布送餐线路,方便粉丝们提前知道该在哪儿等候美食。

  然而这并不会替代Twitter的作用,因为变数永远存在,不管是堵车、排队的人太多还是警察骚扰,都会让原定计划改变。科吉烧烤的粉丝还是必须要刷新Twitter看最新的线路,而已经在等候的人则需要用手机刷新来知道自己还要等多久。

  科吉还会根据热点事件推出相应的临时性菜品,这些变化同样被发布在Twitter上。粉丝眼中的科吉烧烤,永远是充满悬念的。它在哪里?它卖什么?谁是排在第一位的人?什么路线可以最快到达下一个售卖地点?……科吉的Twitter上永远喧闹着,吸引粉丝参与这场快乐的游戏。

  Twitter法则

  Twitter营销的效果怎样,取决于有多少人真正在现实中光顾了商家,并宣传、讨论他们。为了让Twitter上的粉丝在现实中同样也被吸引,科吉把餐车变成了一种社交方式。

  这是你在洛杉矶的繁华地带不常看到的景象:科吉卡车所到之处,人们在人行道上闲晃,一边吃东西,一边听音乐,交谈。虚拟世界里的一切被带入现实,实现了面对面的互动,然后,粉丝们在Twitter上热烈讨论着他们在等待科吉的过程中结识的朋友,发生的趣事。这正是罗伊他们想要的。

  科吉烧烤与粉丝们充满温情的互动甚至成为了一种新的营销文化。他们请粉丝为科吉烧烤设计T恤衫,给餐车起名字,甚至创作歌曲,粉丝们将照片和视频放在 YouTube等网站上,主动为科吉烧烤宣传。除了进行市场营销,提供一个场所,创造互动,科吉还使用Twitter从客户那里得到反馈和进行沟通,回应客户的问题、要求和投诉。科吉永远与粉丝保持持续的对话,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科吉的一分子,参与了公司和品牌发展的进程。

  社会化媒体正在变得日益强大。

  世界咖啡巨头星巴克深有体会。过去几年中,星巴克一度陷入低迷。模仿科吉的模式,他们创建了一个网站,叫“我的星巴克创意”,并把这一活动搬到Twitter上,与自己的顾客玩起了互动,借此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传统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你高高在上地告诉别人该喜欢什么,而是要与他们交流,赢得他们的信任。”星巴克董事长兼CEO霍华德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14

【飲食籽推介】燒烤?湯麵?定火鍋? 最緊要暖笠笠

1 : GS(14)@2016-01-23 19:30:07

隱蔽巷仔炭爐燒烤

【何嘉茵,經常四出尋食,最愛流連小店,喜好懷舊食物,重拾童年回憶。】天氣冷,更想那陣陣的炭燒香。尤其是和數位知己可以坐在小巷內,圍炭爐,吃那炭香的滋味,飲幾杯啤酒,是昔日的美好時光。在土瓜灣有一間40年的老字號——鴻福,只做炭爐火鍋及燒烤,但我最喜愛那燒烤香味,放上各類海鮮,生蠔貴妃蚌鮑魚蟶子,灑上少許鹽,不需任何調味,已特別美味,還有那爽口的白鱔、燒至半溶的鮮牛,令人為之一振,散出陣陣勾魂香。鴻福海鮮四季火鍋土瓜灣落山道86號地下巷內



鮑魚放在炭爐上烤熱,鮑魚遇熱,蠕動收縮,新鮮得很。(鴻福)

格局地,雖然食後衣服會發出炭香味,但無損幫襯意欲。(鴻福)

燒生蠔火候最難掌握,蠔殼遇熱會爆開,慎防彈到。(鴻福)



食勻亞洲暖身湯麵

【黃穎妮,外號果籽妮,甜魔轉世的偽日本妹,喝清酒之時最清醒。】天氣一凍,記者就會嚷着想吃湯麵,拉麵、pho、上海麵、刀削麵……無麵不歡。感受這幾天氣溫一直下降,無理由不找個好地方吃湯麵嘛!大賣亞洲各地特色湯麵的Foxtail& Broomcorn剛於灣仔開設新店,繼續供應日本、台灣、馬來西亞等風味的湯麵,記者這次已決定放棄平日最愛的東京風拉麵,改試限定供應的「Hanoi」越式牛河,據說其湯底採用了煮方式來提升牛肉味,好期待呀!提提大家,灣仔店今天開幕,由5:30pm至8:00pm店子會舉行「為食麵試」遊戲,大家在品嚐過用不同食材熬成的各款湯底後,只要用最短時間估中當中最多材料,最強十名就可獲得「為食麵證」,可以整整一個月每天免費換取兩碗麵食,拿別說我唔益大家,caption中可能有貼士啊!(笑)
Foxtail& Broomcorn地址:灣仔蘭杜街2號



溫泉蛋及醬牛肋肉配醬油雞湯拉麵,東京風,牛肋肉以中東調味醬Harissa醃製及低溫烹調48小時,配上以雞骨熬製的湯底,味道鮮濃。(Foxtail& Broomcorn)

五香豬肉配香菇台灣陽春麵,用上優質蘭州拉麵,配上自製的五香醬汁,加上低溫慢煮24小時的豬肉,散發傳統台灣滋味。(Foxtail& Broomcorn)

五香豬肉及鮮蝦配蝦湯油麵米粉,揉合馬來西亞及中國文化製成的蝦湯麵,五香豬肉則以自家製森巴醬醃製、低溫烹調30小時的而成。(Foxtail& Broomcorn)



灣仔新店設計型格創新,讓大家可舒適品嚐湯麵,更有手工啤酒供應啊!(Foxtail& Broomcorn)



忘不了真豬骨煲

【蘇健進,吃氛圍不吃環境,重味道更重人情,加點故事與文化便是最佳調味。】近來甚麼也要加個真字在前,彷彿今天香港甚麼都是假的,是的,至少筆者吃過不少。冬天打邊爐,不嗜辣的人多選豬骨煲,然而湯底真的由豬骨熬成嗎?答案不言而喻,早在乜乜牌濃湯乜出現前,行內人便懂用豬骨粉開成湯底。我們慣以將打邊爐當白烚,把每種食材蘸點大量辣椒豉油,兩百元一碟手切黃牛吃起來只得豉油味,多浪費。真正的豬骨煲應由大量筒骨和軟骨至少熬上四小時而成,湯色乳白,入口濃稠甘甜。牛肉在煮熟時沾上湯汁甜上加甜,根本無需調味;打開蓋子,湯料擠滿整鍋,落料前先喝一碗,臨近尾聲將湯加入筒骨裏混合骨髓,一吸一啜令人回味無窮。吃過這個真豬骨煲,真的回不了頭。和味小廚觀塘翠屏北村街市2樓101號



豬骨煲,打開整鍋已是奶白色的豬骨湯,筒骨、軟骨和紅白蘿份量極多,且非煲至散爛的貨色,兩個人叫一鍋吃已很飽。$98/小(和味小廚)

手切肥牛,從賣相已知新鮮,據說是用安格斯牛肉即叫即切,入口肉味濃有嚼頭,比不少手切黃牛更出色。$108(和味小廚))

臨近尾聲別忘記把湯倒進筒骨與骨髓混和,直接吸或插飲管吸,保證回味無窮。(和味小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123/194633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895

【奧運開幕】90年代風光一時 巴西燒烤買少見少

1 : GS(14)@2016-08-07 02:14:56

巴西燒烤提供的烤肉種類極多,豬、牛、羊和雞都有,炭香撲鼻。



提起巴西菜,你會聯想到那些美食?香港人最熟悉的應該是90年代流行的巴西燒烤。以任食形式運作的巴西燒烤餐廳,一向都吸引胃口大的年輕男士,餐廳待應們拿着一大串燒肉,一枱一枱送去,在客人面前即切即上碟。烤肉種類多,豬、牛、羊和雞有齊,大部份都以粗鹽醃後用炭火燒熟,炭香撲鼻。可惜自日式放題日漸普及,而且自助餐價錢亦越見相宜,巴西燒烤漸被淘汰。現時,全港只有一間巴西餐廳仍然提供任食的傳統巴西烤肉。


記者:謝詠琳吳宛蔚攝影:楊錦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06/197247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720

【動畫】po燒烤相=有自殺傾向?fb強制移除相

1 : GS(14)@2016-09-18 10:51:40

PO燒烤相就有自殺傾向?台灣一名陳姓女網民在中秋節把一張燒烤照片PO上facebook,沒想到隔天就被fb強制移除,理由竟是:「因為我們會擔心鼓勵或倡導自殘、藥物濫用及自殺行為。」因為不移除,帳戶就一直被登出,她只好移除照片,fb還很貼心的提供防自殺機構的「生命連線」資料。陳女隨後將事件上傳到fb專頁《爆料公社》,請大家評理:「烤個肉而已,真靠北(台語,指為死去的父親哭泣,是以粗魯方式描述一個人在胡說八道。)....fb有事嗎?」其他網民看後紛紛表示:「太好笑了」、「fb實在太靠北了」、「偵測到木炭嗎」、「烤肉是自殺嗎?XD」,有人則認為:「歪國人不懂中秋烤肉節,風俗民情不同吧」,也有人調侃:「你右邊的烤物烤焦了!所以fb認為你有自殘的可能性!」還有人判斷:「看樣子是有人檢舉,只是fb的人怎麼審核的,好好笑!」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8/197742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547

【燒得健康】6隻雞翼脂肪爆錶 一人燒烤包已等於4.5碗白飯

1 : GS(14)@2016-09-18 10:52:40

一人份量燒烤包,$36起。



燒烤動輒由朝燒到晚,不經不覺就食足一天。即使全日只食雞翼、魚蛋或腸仔這類「細細粒」的食材,食多幾粒,小心卡路里、脂肪隨時爆錶。今次記者特地買了一人份量的燒烤包,以計算一般人於燒烤時所攝取的卡路里,好讓大家BBQ時心中有數,燒得健康。



至於燒烤必食的甜品綿花糖,原來三分之一包已含10茶匙的糖份,比起每日建議所攝取的5茶匙,足足高達一倍。

選擇燒烤食材時,蔬果與肉類的比例最好是各佔50%,吃多些纖維,自然可增加飽足感。


營養師﹕一人燒烤包約逾4碗白飯

一人燒烤包卡路里表一粒牛丸﹕16卡路里兩粒墨魚丸﹕44卡路里三粒魚蛋﹕90卡路里一塊豬扒﹕210卡路里一塊雞扒﹕259卡路里三條雞肉腸﹕360卡路里兩隻雞翼﹕104卡路里總數﹕1083卡路里



註冊營養師陳秋惠。

註冊營養師陳秋惠指,上述的燒烤包所含的卡路里,相等於4.5碗白飯(1碗約230卡路里)。她又提到,一般女士每日所需卡路里約1600至1800,至於男士,則為1800至2000卡路里。故此,一個燒烤包,已佔去每日所需的卡路里逾一半。


6隻雞翼脂肪爆錶

油香滿溢的雞中翼,一隻、兩隻......只需六隻,就足以令你當日的脂肪爆錶。陳秋惠指,一般人每日需要50至60克以下的脂肪(相等於10茶匙油),而僅僅兩隻雞中翼的脂肪,即17.2克脂肪(相等於4茶匙油),已接近一日所需3成。而六隻合共51.6克脂肪(相等於11茶匙油)的雞中翼,已能輕而易舉令脂肪爆錶。記者﹕湯珮然攝影﹕許先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8/197737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