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揭秘:拉菲一年產多少? 網傳300萬瓶引熱議

http://www.chuangyeji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2&id=6395

  2012年2月28日,「全球紅酒知識」發表微博,稱「中國一年拉菲銷量是產量的十倍」純屬造謠,並援引拉菲官網數據證明其全球總產量約1273萬瓶。

  2012年2月14日,一則名為「拉菲葡萄酒中國年銷量超300萬瓶為產量10倍」的微博在網上瘋傳,並引來各方關注,李開復、薛蠻子等知名人士也紛 紛加入討論行列,打算拒喝拉菲,以免上當。2月28日,「全球紅酒知識」發微博反駁,認為「中國一年拉菲銷量是產量的十倍」純屬造謠,並帖圖證明,引發網 民對拉菲產量的困惑。那麼,拉菲一年到底產量是多少?誰又能分清「此拉菲」是不是「彼拉菲」?

  事件回顧

  

中国经营报发表的名为“拉菲葡萄酒中国年销量超300万瓶为产量10倍”的微博。

 

  中國經營報發表的名為「拉菲葡萄酒中國年銷量超300萬瓶為產量10倍」的微博。

  2012年2月14日,中國經營報發表了一篇名為「拉菲葡萄酒中國年銷量超300萬瓶為產量10倍」的微博,最後署名來源為《新週刊》。微博中稱, 「各種冠以拉菲品牌的葡萄酒在中國的年銷量超過300萬瓶,而拉菲一年的產量僅為30萬瓶。」網友對此議論紛紛,李開復回覆稱,「避免上當最好的方 法:1)不喝拉菲,2)不喝茅台」;薛蠻子亦表示,「遵命不喝」。其實,「拉菲一年的產量僅為30萬瓶」的說法是一直流傳在中國葡萄酒界的說法,但其具體 來源我們不得而知。

  

“全球红酒知识”发表的相关微博

 

  「全球紅酒知識」發表的相關微博

  2012年2月28日,「全球紅酒知識」發表微博,稱「中國一年拉菲銷量是產量的十倍」純屬造謠,並援引拉菲官網數據證明其全球總產量約1273萬瓶。

  

“红酒百科全书”的网友在1月份的时候就曾发表微博对“拉菲一年的产量仅为30万瓶”表示质疑

 

  「紅酒百科全書」的網友在1月份的時候就曾發表微博對「拉菲一年的產量僅為30萬瓶」表示質疑

  其實,暱稱為「紅酒百科全書」的網友在1月份的時候就曾發表微博對「拉菲一年的產量僅為30萬瓶」表示質疑,並稱「所有拉菲集團產品(波爾多地區酒莊、其它地區酒莊和拉菲集團精選系列)合計約1150萬瓶。」

  對此,我們不禁要問,拉菲一年的產量到底是多少?30萬瓶的說法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拉菲家族知多少?

  「拉菲」二字是由羅斯柴爾德家族所經營的「DomainesBarons de Rothschild(Lafite)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集團」的簡稱,除了擁有法國波爾多地區的拉菲酒莊外,羅斯柴爾德(拉菲)集團還在法國朗格多克、 葡萄牙、智利、阿根廷等地擁有多家酒莊。這些酒莊都隸屬於拉菲集團,因此其產品正標及膠帽上都有集團的五支箭標記,但這些產品只能算是集團產品,而不能稱 為拉菲酒莊產品。

  1 法國的拉菲

  在法國,分為出自波爾多地區和出自朗格多克地區的兩類拉菲。

  波爾多是羅斯查爾德男爵拉菲集團在全世界最重要的葡萄酒基地。波爾多地區的拉菲又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其傳統莊園,包括波爾多左岸梅多克區波亞克村的一級莊拉菲堡正牌(羅斯柴爾德拉菲堡)和波爾多左岸梅多克區波亞克村的拉菲堡副牌(拉菲卡許阿德);

  另一類是羅斯查爾德男爵拉菲集團在法國波爾多地區收購或控股的酒莊產品,包括波爾多左岸梅多克區波亞克村的四級莊都夏美隆、都夏磨房(都夏美隆副 牌)、美隆男爵(都夏美隆三牌),波爾多左岸蘇岱區的一級莊拉菲麗絲(貴腐甜白)、拉菲麗絲-卡莫(拉菲麗絲副牌之一)、科斯堡(拉菲麗絲副牌之二),波 爾多大區AOC拉菲麗絲-R(干白)和拉菲卡瑟天堂,波爾多右岸波美侯的樂王吉爾(波美侯區頂級佳釀)、樂王吉爾徽章(樂王吉爾副牌)以及波爾多左岸上梅 多克的布爾喬亞中級酒莊-岩石古堡(又叫拉菲皮亞爾),共13個產品。

  出自法國朗格多克的拉菲包括魯西榮大區科比埃法定次產區的奧希耶堡、奧希耶徽紋(奧希耶副牌之一)、奧希耶特愛絲(奧希耶副牌之二),朗格多克VDP的奧希耶西慕、奧斯葉紅、白,霧禾山谷紅、白,共8款。

  2 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精選系列

  「羅斯柴爾德男爵精選」旗下共有三大品牌系列酒:「拉菲傳奇系列-Legende」、「拉菲傳說系列-Saga」、「拉菲珍藏系列-Réser veSpéciale」。其中拉菲傳奇系列包括波爾多紅、白、拉菲傳奇梅多克和拉菲傳奇波亞克;拉菲傳說系列包括波爾多紅、白、拉菲傳說梅多克和拉菲傳說 波亞克四款;拉菲珍藏系列包括特藏波爾多紅、白、拉菲特藏梅多克、拉菲尚品紅和拉菲尚品白六款。

  3 其他地區的拉菲

  除了在波爾多的葡萄酒產業,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集團(DBR Lafite)亦在全世界各地尋覓優質的土地,拓展事業,為人們帶來更多美妙的葡萄酒。

  在智利,拉菲投資合作的酒莊為巴斯克酒莊(Vina Los Vascos),旗下生產拉菲巴斯克10世、特級珍藏、赤霞珠(著名的「窮人拉菲」)、霞多麗、長相思、桃紅、布里德和拉菲花園共八款佳釀;

  在阿根廷,拉菲集團與阿根廷卡氏家族(Catena family)聯手,在位於阿根廷葡萄酒重要產區門多薩心臟地帶的拉菲凱洛酒莊生產拉菲。旗下包括拉菲凱洛、拉菲阿曼卡(又叫拉菲安第斯)、拉菲愛汝三款酒。

  

拉菲各款酒的年产量

 

  拉菲各款酒的年產量

  拉菲年產量揭秘

  如上圖,拉菲官網標明了每一款酒的年產量,以箱為單位,按照每箱12瓶的數量計算,所有羅斯柴爾德旗下名為拉菲的酒的全球年總產量大致為1150.8 萬瓶至1273.2萬瓶之間,其中拉菲正牌,即大拉菲的年產量為18萬至24萬瓶之間,小拉菲的年產量為24萬至36萬瓶之間。

  拉菲究竟指什麼?

  通常,我們提及「拉菲」,指的都是世界頂級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菲古堡,其年產量在18萬至24萬瓶之間。正宗的拉菲只產於羅斯柴爾德拉菲酒莊,正標上有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字樣,中文翻譯為「羅斯柴爾德拉菲酒莊」,這就是俗稱的「大拉菲」或「正牌拉菲」。

  由於酒莊在生產「大拉菲」時,為了保證質量,都是以手工的方式從平均樹齡為45 年的葡萄藤上採摘並挑選葡萄。不符合生產「大拉菲」質量標準的葡萄以及低齡葡萄藤結出的葡萄就用於生產俗稱「小拉菲」或「副牌拉菲」的酒。副牌拉菲的正標 名稱為「Carraudes de Lafite-Rothschild」,我們翻譯成「羅斯柴爾德拉菲珍寶」。

  羅斯柴爾德(拉菲)集團(DOMAINES BARONS DE ROTHSCHILD (LAFITE)除了擁有拉菲酒莊(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外,還在法國、葡萄牙、智利、阿根廷等地收購了多家酒莊。這些都屬於羅斯柴爾德(拉菲)集團,因此其產品正標及膠帽上都有集團的五 根箭標記(脫胎於羅斯柴爾德家族族徽,象徵羅斯柴爾德家族創始人的五個兒子團結一致。族徽中五根箭的交匯處是一個拳頭,下方還有3 個拉丁詞:團結、正直,勤勉)。但這些產品只能算是集團產品,而不能稱為拉菲酒莊產品。

  除了酒莊產品外,羅斯柴爾德(拉菲)集團還出品了適於日常飲用的地區AOC級系列酒,如地區珍藏系列(Reserve)、地區精選珍藏系列 (Reserve Speciale)、羅氏傳奇系列(Legende「R」)、羅氏傳說系列(Saga 「R」)等。這些產品無一例外地都有集團產品標記。很多不肖商人利用消費者不瞭解拉菲產品及不識外文這一特點,常以拉菲集團的系列產品冒充正牌或副牌拉菲 誤導消費賺取暴利。

  總而言之,所有名為拉菲的酒全年產量約為1150.8萬瓶至1273.2萬瓶之間,而各方所稱的30萬瓶的概念應該是指大拉菲,即拉菲正牌:拉菲古 堡,當然,從拉菲官網上的數據來看,其中依然有不小的偏差,因為拉菲官網顯示,大拉菲的年產量為18萬至24萬瓶之間。但是,無論正牌拉菲的年產量是怎樣 的一個具體數字,都無法掩蓋這樣一個事實:在中國,每年消費的「拉菲」的數量要遠遠超過正牌拉菲的產量。(文章數據來源:拉菲官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0

最慢GDP增速下,挑戰最核心改革 博鰲熱議中國經濟

http://www.infzm.com/content/99925

一季度GDP增速為5年來最低,但同時,中國又在諸如國企產權、金融體制等最核心領域推進力度空前的改革。作為世界經濟增長曾經的領頭羊,中國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球目光,博鰲論戰就是這樣一個觀察的小切口。

2014年4月10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的主會場內,閉路電視都在直播中國總理李克強的發言。當他說到「我們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採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的健康發展,努力實現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管是會場內的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還是站在閉路電視機邊上遠道而來的幾名上海民營企業家,都舒展了眉頭。

這是博鰲亞洲論壇正式開幕的第一天。3000名全球商界和政界領袖云集中國海南的博鰲小鎮,在嘈雜聲中爭辯,呼籲,密談。博鰲的天氣幾乎就是這次峰會的寫照——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時而天空陰沉,小雨不斷,時而又陽光燦爛,澄澈無比。

博鰲這群略帶焦灼的客人,顯然沒有興致關注會場外的天氣狀況。承接去年四季度以來經濟增長放緩態勢,今年開春以來中國宏觀經濟持續承壓,進出口數據再創新低,4月16日剛出爐的一季度GDP為7.4%,為5年來最低。一些分析師甚至預計今年中國的經濟增幅將為7.4%,那將是1990年以來最慢的增速。

此前一週,以棚改、鐵路等基建項目領銜的政策,迅速被外界定義為「微刺激」,不少人擔心「四萬億」會再度捲土重來。但李克強在開幕式的那席話,讓人看到中國決策者正迫切希望擺脫過去的政策與發展模式。接受南方週末採訪的多位採訪對象,都認為中國過往的那種政策模式越來越無效,也越來越危險。

而現在,在經歷黃金十年後,亞洲經濟又走到了經濟放緩與深化改革必須同步走的十字路口。在博鰲,不管是李克強發表的主旨演講,還是論壇嘉賓關注的議題,都聚焦於中國如何尋找到更有後勁的增長路徑。在環保與民生的多重抉擇下,亞洲領頭羊能給亟需重塑的世界經濟釋放怎樣的發展動力?

混合所有制:門開了,但燈未亮

一些民營企業家在博鰲四處打聽參與混合所有制的規則和經驗。他們還期待高層會發出關於混合所有制更明確的信號,然而在開幕式上,李克強並沒有提及。

今年2月,中石化稱將率先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拿出油品銷售業務板塊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同為石化行業的中石油也可能跟進;3月份落幕的中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繼續展現了決策層推進改革的決心與魄力。

該工作報告提出將允許民資進入國企壟斷領域,同時還將簡化企業設立和投資等的審批手續。一時間,混合所有製成為了熱詞——這些主題的分論壇,也是博鰲最為熱鬧的論壇。

作為曾經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的典範,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在博鰲用聯想集團的經歷來證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帶來的活力。他回憶,當時中科院支持員工的股份比例越做越大,將股權多元化,最終使得聯想成長起來。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認為,在混合所有制推進的過程中,國企的感受並非「痛苦」,而是「舒服」。引入民資,對國企管理者來說,沒有損失,而且投資領域有良好的資金容納能力,僅靠少數國企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不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張維迎認為,混合所有制僅是一種過渡方式,不能作為一種穩定的制度持續存在,否則容易滋生腐敗。他稱絕大部分國企,最終的狀態並不是混合所有制,而是國資最終全面退出。

一些民營企業家在博鰲四處打聽參與混合所有制的規則和經驗。他們還期待高層會發出關於混合所有制更明確的信號,然而在開幕式上,李克強並沒有提及。

身處石油行業的精工集團總經理俞建良稱,自己仍將等等看。他用一個比喻來形容混合所有制經濟下的壟斷國企和自己所在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就像是一座輝煌的宮殿,敞開了一扇小小的門,裡面燈還沒有開,一片漆黑,而他自己就站在門口徘徊,期待裡面的燈光能夠亮起來。

同樣在門口徘徊的還有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十八大後國家在降低行業准入的門檻,放寬市場的准入,同時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事實上國企目前開放股權比例過低,如果民企參與改制又不能主導經營權,還是按原來的方式,改革肯定沒有觸及本質。

20年前郭廣昌就參與了混合所有制,直到近期復星開始參與全球的混合所有制——他們以10億歐元拿下葡萄牙最大保險公司Caixa Seguros(CSS)的80%股份。

民營企業家們顯然對參與壟斷行業頗有疑慮。在民營企業聚集的圓桌論壇上,面對德勤中國資深合夥人盧伯卿提出的是否會參與投資壟斷行業的問題,現場42名民營企業家中,有80%投票選擇觀望。

他們對中國政府釋放的改革投了謹慎的信任票。

金融改革加速

李克強力推上海自貿區和滬港直通,寄望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的試驗場。

「深化改革」仍是本屆博鰲的主旋律。李克強力推上海自貿區和滬港直通,希望能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的試驗場。在開幕式上論述如何「要向改革要動力」時,李克強宣佈,「我們將積極創造條件,建立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促進中國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和健康發展。」

滬港直通標誌中國資本市場開放跨出一大步,亦令香港再一次成為中國連接世界的重要橋樑,同時也被認為是中國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又一重要舉措。

就在4月3日,港交所還曾發文表示,滬港通暫未有進展。然而僅7天之後,李克強就在博鰲直接公開宣佈了滬港通的消息——港交所隨即宣佈停牌。一週以來的傳聞確認,滬指應聲而漲,尤其是那些在上交所和港交所價格倒掛的公司股票。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不得不在博鰲會議現場緊急召開記者發佈會回應。梁表示,選擇在每年一度的博鰲亞洲論壇的開幕式致辭中做出宣佈,說明總理和中央的重視,也凸顯了這件事的重大意義。他表示,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兩地的監管部門和股票市場都會盡快、盡力做好這些工作,實現滬港通。

在當天召開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之地位與未來發展」的分論壇上,關注焦點也集中到滬港通。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稱,滬港通對央行是個新挑戰,但此機制順應了國際資本市場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既有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有利於健全內地資本市場的機制。

對於上海來說,還有另外一項重要議題——對中國現有金融體制大膽顛覆的上海自貿區。在不少海外人士眼中,自貿區已成為中國「以開放促改革」的象徵,在博鰲期間,經濟學家們還將上海自貿區和三十年前在深圳展開的改革相提並論。

如今運行半年多後,上海自由貿易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民在博鰲表示,上海自貿區整體方案涉及的6大領域18個行業23條措施已經落實22條,最後一條「有限牌照銀行」正在積極推進,不久也會落地。

然而,2014版負面清單千呼萬喚未出爐。去年的第一份負面清單非常之長,上海主管官員曾公開表示這份名單在未來將可能越來越短——這被市場普遍認為是自貿區改革的重要意義所在。

龍永圖直言,對於官員和官僚機構來說,放權總是痛苦無比,這也是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很長的原因。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計葵生過去一年走遍全球,他發現紐約、倫敦等金融中心城市仍在恢復之中。他認為對上海來說,機會在眼前,又或許轉瞬即逝。

不過即使對上海自貿區感興趣的民營企業和外企,不少仍然在觀望。在博鰲,不斷有企業家向朱民抱怨,過去一年一窩蜂式的自貿區概念混淆了他們的視線。朱民不得不反覆解釋,全國各地各種自由貿易園區和保稅港區,與上海自貿區的區別。

「上海自貿區成立才六個月,也在邊摸索邊前進。不管怎樣,改革的共識是達到了。」朱民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

互聯網金融監管之爭

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的一句「馬云你不要都革命了,你也沒那本事」,更是直接劍指馬云,引起場內的一場熱議。

過去幾個月,傳統金融巨頭和資本市場新貴在互聯網金融上展開了生死對決,在博鰲論壇上,他們的交鋒並沒有停息。

在小微金融論壇上,餘額寶再度遭到與會者的圍攻。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的一句「馬云你不要都革命了,你也沒那本事」,更是直接劍指馬云,引起場內的一場熱議。

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接受南方週末採訪時表示,中國互聯網金融被炒得很熱,主要是過去被監管得太死了,金融服務的饑荒太嚴重,所以借助互聯網金融的名義實際上把民間金融民營銀行的空間增大了很多,相比之下在美國並沒有幾個人談論互聯網金融,「餘額寶們的成功是打了監管的擦邊球」。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陳龍則更關注餘額寶的創新與監管。他認為,餘額寶是渠道的創新,不是金融的創新,餘額寶本質上是一個貨幣基金,監管是必要的,關鍵是要先判斷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再確立監管的標準。

不過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則明確表示,不必監管餘額寶,應放開市場,讓其自由發展。他說,對互聯網金融不要一刀切地監管,比如P2P出了一些問題,觸碰紅線就需要監管。至於餘額寶根本不用監管,因為它是在利率沒有市場化的前提下才出現的,所以自然會吸收銀行的存款。

張維迎認為,互聯網金融只是剛剛開始,效果還沒有完全顯現,它對傳統金融的影響日後會更加明顯。政府傳統的監管方式不是管控金融風險最好的方式,對於互聯網金融來說,政府過早介入效果也不一定很好。

對此,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態稱,對互聯網金融監管今後會更關注流量變化,把存量和流量結合起來,要創新監管。

銀行家們的批評,普通消費者似乎非常反感。4月12日下午,博鰲論壇結束的第一天,鎮中心街道海濱街上行人已經稀少。一家郵政儲蓄銀行裡,一位年輕人一邊排號,一邊稱,政府為什麼要管餘額寶那麼多?

這個在樂美街上開家庭旅館的本地年輕人,對政府的反腐倡廉節儉之風則特別歡迎,「以往博鰲論壇開會,很多官員或者國企老總都要來博鰲鎮上吃海鮮。我旅店旁邊那個酒樓每年這個時候都爆滿。」

今年論壇期間的博鰲鎮則顯得比較冷清。一輛一輛巴士載著嘉賓和記者,在論壇指定的酒店與會場間穿梭,不曾在鎮上停歇。這位本地年輕人指著一家一家歇業的酒樓,「今年博鰲就沒有這樣的大吃大喝了,你看那家酒樓都關門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440

錘子手機產能不足背後:「倒羅派」和「挺羅派」熱議,贏的依舊是老羅

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9&id=143854

7月5日晚間,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通過微博表示由於產能不足,錘子手機的發售量將受限制。錘子手機Smartisan T1發售首日的發貨量不會超過1000部。此前,羅永浩已經宣佈Smartisan T1最遲將於7月8日起陸續發貨,發售首日的出貨量不會超過1000部。羅永浩解釋,產能不足是因為手機「做工苛刻」,同時他也把產能和良品率原因指向生廠商富士康的不重視。

按照羅永浩之前給出的數據,Smartisan T1已經有超過20萬的消費者預定,以此計算,即使按照最理想的狀態一天發售1800部,實現全部發貨也需要超過3個月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16G版本跟32G版本將不會同時發貨,要看生廠商的生產計劃。這也就意味著,預定32G版本的用戶,可能在幾個月內都收不到自己的手機。而羅永浩還承認,有優先購買碼的客戶將優先拿到手機,而這部分客戶有接近8000人。

對於產能不足的原因,老羅在解釋產能問題時說,我們是個新廠商,產能爬坡還需要時間。給出的理由是因為錘子手機「做工苛刻」,進而導致生產線上的良品率降低,所以發貨量才會減少。

另一方面,他還暗指錘子手機的生產商富士康對錘子手機不夠重視,因此造成了錘子手機的產能不足。如果最初的十幾萬部錘子很快售罄,富士康將為之加開新的生產線。羅永浩對此頗有信心:「這簡直是一定的。」

羅永浩微博一發,引來眾多網友的熱議,口水聲一片。羅永浩生來就是個充滿爭議的人,每件事情都能引來其他人的論戰,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也冒出了「挺羅派」和「倒羅派」的口水大戰。

「倒羅派」簡單直接,等著看錘子手機笑話,也有一些行內人士,指出了羅永浩不誠實,簡單地將錘子產能不足的原因推給了富士康。

有微博網友稱:「我對羅永浩不滿的地方就是,他不是昨天才知道產能不足和良品率的問題。既然他想表現自己的誠懇與坦白,為什麼要憋到昨天才說?這和雷軍有什麼區別,又是產能不足,又是排隊,又是爬坡,又是每天幾百台。」

對於這樣的聲音,被業界調侃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的羅永浩倒是表現得很泰然,在回覆微博時甚至表示,「不是說辭。人們通常會理解誠懇地說出自己的難處的人,但企業家很少這樣,所以我就顯得可貴一些。」

在羅永浩將很大一部分責任都推給了富士康這件事情上,也讓業內人士驚呼「看不懂,羅永浩在這點上表現得太不聰明了。他不該指責富士康,這種指責反映的不是富士康有問題,而是錘子被產業鏈棄之。

知乎用戶自稱是前三星通信研究院硬件工程師「董超」更是評論到:

1、先說日產1000部,最好1800部。要知道在研發階段為了生產研發用樣機的生產量也有每天2000左右,這都不算試生產!試生產階段更可以達到3000-5000部。目測富士康只給了一條SMD線一條PBA線一條Mainline線而且SMD用一個班PBA用一個班Mainline用一個班其他時間必須給主要機型。

為什麼只給這麼多?要麼是富士康嫌這個機型給的人工費太低,組裝難度大,虧本買賣不願意給生產線,也可能是老羅根本不想生產那麼快。

2、再說質量控制。老羅把出貨量低的原因歸結為良率太低。但是良品率低是研發不到位的最主要表現。研發流程就是提高良品率的過程。不注重研發而把良品率低歸結為「我們對產線要求高」絕對是說辭。老羅把良品率低的責任都推給了產線,要知道現代的生產線對於同一批產品的質量一致性控制的很好,檢測出的不良一般不是產線的問題,研發的問題更大。

儘管看衰「錘子手機」的網友和評論排山倒海,但羅永浩還是憑藉著自己的「情懷」的影響力,贏得了另外一群人的力挺。虎嗅網今天早些時候就發表了一篇名為《不妨給老羅和錘子們多一點時間》的文章,文中稱:

「我們已經高喊創新、鼓勵創新、包裝創新了很多年,但時至今日,似乎我們仍不解創新之真義,又或許我們只解其義,不解其行。」

「我們且不論羅永浩這等毫無手機製造經驗的創業者最終能達到什麼高度,錘子手機最終能走多遠,就算蘋果、三星這種已經成功的大企業,面對它們時有發生的創新之舉,也應該抱有鼓勵與認可的態度,這是最基礎的。」

「總而言之,創新需要寬容之水來澆灌,不妨給老羅和錘子們多一點時間。」
 

i黑馬覺得,這件事情就像詩裡寫的「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大家爭的,吵的是熱鬧,熱鬧都是老羅的。我們不要忘了,為什麼一個搞英語培訓的最後能夠轉型做手機?因為無論評價正負,他始終在人們關注的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12

網友熱議央行降準:春天來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66

222

隨著央媽的降準決定,小夥伴們又炸開了鍋。一堆空倉的財經記者開始寫稿,用稿費彌補受傷的心情。滿倉的金融民工的立春則從傍晚呼嘯的地鐵上開始了。央媽,說好的周五呢?

中國央行決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

央媽!任性!春天來了!

renxing

chuntian

lichun

天臺的朋友,先下來吧,央媽就是親媽

tiantai

maifang

hongbao

什麽你是空頭?那只能分分鐘教你做人了

guanyu

111

kongtou

葉底藏股一度,夢里踏空幾回。人家說,股市20年,漲跌都是過眼雲煙。

mancang

takong

huixin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785

“勢利眼”導演、投資人徐崢會是下一個被熱議的“產品經理”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31/149455.html

黑馬說:2014年,電影圈有兩個被熱議的“產品經理”:一個是郭敬明,一個是張一白。所謂產品經理其實是需要放下身段完全為用戶體驗服務的。
 
3月30日,徐崢推出新作《港囧》。3年前,他導演的《泰囧》曾是中國電影史上最賣座電影,收獲12.67億票房,至今未被打破。3年後,他會是下一個被熱議的“產品經理”嗎?
 
對於這個命題,我們不急著下結論,先來看他在“產品經理”這條路上做了哪些工作。
 
 \文 | 本刊記者 彭卡茜
 
一個電影產品經理的自我修養首要的是,在外部派頭上不能弱。 
 
在3月30日下午進行的《港囧》定檔發布會上,徐崢以“徐布斯”的姿態亮相,這場發布會一改往常“電影主創+遊戲+定檔儀式/合影”的常規模式,徐崢模仿起了喬布斯,將電影定檔發布會做成了“蘋果發布會”。開始前,背景板囧得連蘋果的Logo都直接沿用了,“白蘋果”隨後才變成了一個“囧”字。
 
“徐布斯”走上臺,著簡約西裝外套、牛仔褲,頂著一光頭,派頭十足,與其說是個票房上的勵誌導演,不如說他更像個精明的商人。除了耍嘴貧、說段子制造氣氛,他還舉出了一系列有理有據的數據,配合圖文並茂的PPT背景,中間還不忘穿插各種視頻宣傳片。 
 
這個“喬布斯”看起來並不極客範兒,但徐布斯還是將自己的特色做了淋漓盡致地展現。從出演《瘋狂的石頭》開始,或者更早追溯到他主演的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徐崢的“囧”式喜劇風格烙印在一步步加深。重要的是,從“豬哥哥”的蠢囧到《瘋狂的石頭》里的瘋囧,再到《泰囧》里的裹挾著些許奸詐的囧,他在表演上對喜劇角色做了更多挖掘,作為導演和投資人他也變得越來越自信了。
 
“我特別害怕上臺主持,原來想找前兩天風光正勁的汪涵來的,反正我們長得像,但他現在又更紅了,走不開。”徐崢如此調侃,最終決定自己來HOLD全場。 
 
打太極的“徐布斯”
 
從《泰囧》到《港囧》的片名來看,似乎有意將“囧”系列延續到底。就像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前面3部均在票房和關註度上獲得了極大反響。今年,《小時代4》還將繼續上檔。而面對2015年好萊塢大片年里,如《星球大戰7》、《007》、《速度與激情7》均已是系列片的第七部,徐崢表示,“真希望今天舉辦的“囧”系列8的定檔發布會。
 
說到“系列”或者“續集”的概念,隨著而來的討論就是圍繞“第二部能比第一部更好嗎?”“票房能超越此前的記錄嗎?”等。但這是一場沒有媒體提問環節的發布會,會後也沒有安排任何人的專訪時間。不過,基本上可能會被媒體提及的問題,徐布斯都做了解答,雖然很多問題也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打太極”:比如明明是定檔發布會,最終卻宣布“隨時上檔”;明明給出了具體的票房預測公式,卻最終撂下一句“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
 
徐崢給出了一個基於《泰囧》票房基數為參考的《港囧》票房預測公式,如圖:12.67億的泰囧票房/50的人均票價=2534萬觀影人次*70(觀眾的大笑次數)=17.7億-(?*20個淚點)
 
翻譯一下就是:如果觀眾在現場有50次的大笑,用票房數去除一除可以計算出每一次大笑的背後可以收獲2500萬的票房。如果《港囧》的大笑次數能夠達到70次,那麽票數應該是1773800000,但是這當中還要刨除掉電影涵蓋的20個哭點……所以是,“應該怎麽計算呢?對於一部還沒有看到內容,還不知道怎樣激起觀眾的共鳴,是沒辦法計算票房的。”
 
徐崢始終《泰囧》拍完已經三年過去了,現在碰到有人讓他預測一部電影的票房,他一般是不會輕易開口回答的,因為這樣的一個說法不科學。“我們必須做一個系統的數據的分析才能得出最後的結論。而這三年里面,中國電影市場發生了太多變化。”
 

擅於精算的投資人
 
2013年,《泰囧》票房飄紅,當年在接受《南方都市報》專訪時,徐崢就曾表示,自己就像是一個踩到了地雷的人,事實上地雷早就埋在那里了,只不過自己踩到了,結果爆炸了(《泰囧》的12.67億票房記錄至今未被打破)。
 
他還理性地分析了當時那個票房數字背後需要的若幹條件:一定的觀影人次;足夠多的銀幕數量和電影院;在電影上檔期間,保證完成那麽多次重複觀影;大家對題材的接受程度;整體的宣傳、營銷和傳播;一個合理的檔期等。
 
重點來了,他說:“我只不過是提供了(產品),引爆了這樣一個現象。我不想說它是個奇跡,因為我覺得馬上就會有15億甚至20億的電影出現。”
 
事實是,3年過去了,15億這個坎兒還沒有人跨過去。徐崢自己也忍不住調侃,為《港囧》做了一道供娛樂的算術題:一個創造了7.19億票房的女導演+一個創造了12.67億票房的男導演等不等於《港囧》的保底票房?20億?
 
如果按照徐崢謙虛的說法,他在《泰囧》的成功上只發揮了提供“產品”的作用,到了《港囧》他明顯“算計”得多了。
 
第一,分析“產品”所處市場的優劣勢。整場發布會節奏幾乎比照了他此前所參照的項目評估類別,理性分析了優勢和劣勢,包括大環境的現狀。
 
發布會上舉出了近三年來銀幕數、院線、觀影頻次等一系列對比數據,並十分有重點地提煉出幾個重要指示:1、無論是銀幕數、影院數、觀影人次等指標均有所增長,使得近兩年票房保持30%的增速;2、好萊塢大片仍是票房的吸金大戶。因好萊塢電影市場的配額達到34部,進口片數量已經達到了67部,這67部電影分得了130億的票房,和國產電影票房比是45比54。進口片在基數比較小的情況下,在票房數上幾乎跟國內是平分秋色。
 
中國電影的檔期有春節檔、端午節檔、七夕節檔等各種五碼八門的檔,但《港囧》似乎面對的是一個無檔期的“檔期”(小編YY:也可能是挑檔期挑花了眼)。
 
第二,做自己擅長的 “囧”系列創作內容。這一次較《泰囧》思考地更多了一點,三個方面的效果:主打合家歡類型,希望為觀眾帶來歡樂、帶來歡笑、帶來正能量;觀眾能在觀眾心中留下回憶;有好的口碑傳播。
 
第三,宣傳營銷在前。《港囧》這部電影關於類型、主題、甚至女主角的甄選都有宣傳片,將隨著宣傳的進度推進。宣傳物料包括:預告片13支,特輯10支,劇照100張、海報5個系列60張、落地路演38場、發布會9場等。(這些數據本來應該用在類似標題為“《港囧》xx億票房背後的營銷套路”的文章里。)
 
“勢利眼”導演的商人嗅覺
 
“趙薇,我們雖然沒有辦法透露她的年齡,但是她其實從影已經有20年了,其實她演的電視劇並不多,只有14部就已經火爆到這個程度,電影29部,總票房加一起達到35億,獲提名65次,獲獎34次;最火的《還珠格格》一年重播次數最高達到過13次;另外,她還是目前為主單片創造票房最多的女導演。”
 
這種“勢利眼”算法……真是好赤裸裸啊!不過他早就不是第一回幹這種事了。
 
話說,當徐布斯還只進化到“豬哥哥”的時候,他就對這種“榜大枝”的套路駕輕就熟了,“自我投資”的能力在當年就有顯現,挑角色的眼光也是相當犀利。
 
在一篇題為《徐崢:“勢利眼”成就影視夢》的文章中有相關描述,據說當年在拍攝《春光燦爛豬八戒》時,由於不被投資看好,劇組窘困到導演對外發話:“誰給拉來投資,誰就演主角。”徐崢剛好看了劇本,並對“弱智”的豬八戒一角很是看好,於是就拿著自己之前演話劇的全部積蓄找到導演,把存折拍在桌子上,“我要演豬八戒,這是我所有的積蓄,夠不夠?”他的邏輯是:“這部劇的投資不多,即便收視率慘淡,收回成本的壓力也不大”。結果是,收視效果很好,徐崢不僅獲得了比片酬還多出一倍的分紅,“豬八戒”這個喜劇角色也成為他的角色塑造作品中的一個經典。
 
之後是《李衛當官》、《瘋狂的石頭》,徐崢均有個人出資參與。那時候寧浩還是個“窮”導演,徐崢自己掏錢只為求個客串角色,結果“馮海”這個角色將其推向了國內一線喜劇電影演員的行列。
 
除了在電影上具備獨到的個人投資技巧,文章中還提到徐崢炒樓、炒股、炒期貨、收藏古董和投資林業等,各方受益俱佳,他早已是個低調的“億元富豪”。
 
這場名為“定檔”的電影發布會最終啥也沒定下來,最後還是要預測下票房的,這件事由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的一句願景來收個尾,大家可以自行探討下。“光線影業今年的整體目標是50億,去年的成績是31.4億,按現在來看一部票房30億的電影也不是沒有可能。”
 
回到最初的提問,“徐布斯”會是下一個被熱議的“產品經理”嗎?我們且待觀察,《港囧》能否囧好。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卡茜,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專家熱議穩增長政策:“手里一把牌,大王還沒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507.html

專家熱議穩增長政策:“手里一把牌,大王還沒出”

一財網 章軻 2015-07-03 15:35:00

姚景源說,“投資在穩增長中具有關鍵作用。曾經有人問我,怎麽理解這個關鍵作用,我在今年一季度分析經濟運行狀況的時候講,這個關鍵作用,就像打牌似的,剛剛一季度,牌局剛開,別著急。總理手里還有不少牌沒出,特別是關鍵牌,這就是‘大王’,還沒下來呢。”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7月3日在京表示,確保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中國政府的手里還有很多牌沒出,“大王還在手里呢,別著急!”

在出席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當日召開的“穩增長政策跟蹤審計專家論壇”時,姚景源說,“投資在穩增長中具有關鍵作用。曾經有人問我,怎麽理解這個關鍵作用,我在今年一季度分析經濟運行狀況的時候講,這個關鍵作用,就像打牌似的,剛剛一季度,牌局剛開,別著急。總理手里還有不少牌沒出,特別是關鍵牌,這就是‘大王’,還沒下來呢。”

“我們不但大王沒出,小王也拿手里,還有個炸。最大的炸,是政策有空間。”論壇上,中國社科院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回應說。

姚景源舉例稱,“今年全國兩會上,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講,今年中國鐵路投資8000億元。今年一季度鐵路投資只有885億元,才幹了全年鐵路投資的1/10略高一點。”

姚景源說,大家知道中國經濟已進入到增長速度換檔期,增長速度換檔是客觀規律,也是化解諸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需。“換檔怎麽換?就像一部汽車一樣,汽車在高速行駛的時候不可能一下子從‘五擋’換到‘一擋’,甚至‘倒擋’。怎麽換呢?得‘五擋’換到‘四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是四個字:穩中求進;4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有人問我,這個穩中求進怎麽理解?我說很簡單,穩中求進就是‘五擋’換成‘四擋’。”姚景源說。

在演講中,姚景源表示,所謂中國經濟“斷崖說”,其實不懂這個總基調,不懂我國是從“五擋”換到“四擋”。

“穩增長很重要。”郭克莎在演講中說,李克強總理近日一到歐洲就說了兩句話:第一句話,中國有信心實現今年7%的增長目標;第二句話,未來十年中國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長,“我個人理解這里邊有幾層含義,也有一個暗含的前提。”

郭克莎說,第一是“信心”,表明中央有信心穩住增長,也鼓勵社會增強對市場的信心;第二,表明我國有發展潛力,有回旋余地,中長期仍然能夠保持中高速增長;第三,表明我國有政策空間,有能力跟各國開展更高層面的合作。

“這里邊有一個暗含的前提,就是穩增長。”郭克莎說,“未來的宏觀政策,肯定會保持穩增長這個基調,比如積極的財政政策、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會繼續保持。更關鍵的,會通過深化改革來加強增長的活力和動力,這是更根本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財經院院長高培勇在論壇上表示,穩增長是中國處於新常態經濟背景條件下的第一要務,改革離不開穩增長,調結構離不開穩增長,惠民生離不開穩增長。

高培勇說,穩增長政策得有抓手,傳統意義上的抓手很多不存在了,而且失效了,或者打折扣了,就得有新的可以發揮原有作用或者很大程度上發揮原有作用的這種新的抓手,“現在看來跟蹤審計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抓手,也正因為如此,在國務院有關文件中明確指出,跟蹤審計是穩增長政策的督察員。解讀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今後恐怕離不開跟蹤審計。”

高培勇說,過去人們習慣於從投資角度解讀宏觀經濟,從消費角度,從出口、總需求、總供給的平衡角度解讀宏觀經濟,現在看來跟蹤審計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視角。“我們要習慣於並且逐步地善於用這樣一個新的視角來做宏觀經濟分析。”

論壇上,審計署副審計長袁野表示,近年來,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一系列重大的決策部署,出臺了涉及多個領域的重大政策措施。但在政策的傳遞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執行存在一些變形、遺漏或者偏差。

袁野介紹,審計部門發現,確實存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不同程度存在著濫作為、不作為甚至亂作為的情況,或者在政策實施過程中的“中梗阻”,“最先一公里難啟程,最後一公里難落實”的情況,影響政策措施的實施效果。

袁野分析,從國家治理的角度看,這些問題的根源還在於政府職能的轉變未到位,國家治理的執行系統在運行中還存在不暢的情況。

袁野表示,“下一步,審計部門在開展跟蹤審計過程中,將把握新常態的各項特征和變化,正確處理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間的關系,依法獨立開展審計監督。在審計過程中,要做到歷史地辯證地客觀看待新常態下出現的各種問題,用改革的思路處理好發現的情況和問題。”

穩增長政策跟蹤審計專家論壇。攝影/章軻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攝影/章軻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73

熱議新三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06/151276.shtml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監事長鄧映翎:它尚存三大問題

新三板符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但是新三板運行到今天,也存在三個主要問題。

第一,掛牌審核理念還不到位,審核公司的時間比較長。目前一家公司要到新三板來掛牌,大概兩到三個月才能批下來,而在審公司有800多家。在主辦券商制度下,應該是審券商,而不審企業。如果我們還是堅持要審企業,那麽時間肯定就長。審核的理念還是錯位,要盡快做到公司來報批,一個月內要審出來。如果券商沒有達到標準,那就報給證券業協會,讓他們去處理。

第二,新三板的流通性還不足。截至6月17日,新三板雖然有2584家掛牌公司,但有1140家公司從來就沒有交易,比例達到44%。其中,有867家公司是因為上板後沒發股票,老股改制不到一年,沒辦法交易。而有547家公司是有流通股份的,但是老股東惜售。新三板公司平均市盈率50多倍,同類公司在創業板可能有100倍市盈率,成長性好的公司,大家不願意賣股票。這和創業板不同,證監會為了防止套現離場,規定大股東在上市36個月內不能賣股票。

第三,新三板的融資功能還有待加強。2584家公司里,有1242家沒有融資,占比48%。人們所稱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寫得清清楚楚,就是讓你轉讓股份的,肯定要融資。但是股票供給不足,就形成投資難。現在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以及很多私募基金進不來,因為市場盤子太小了,買了之後也賣不出去,所以流動性也不足。因此,我們要大力發展投資者,特別是把非證券公司的機構投資者盡快引入新三板,這方面的工作還做得不夠。

有人提出另外一個問題,你要引進投資者,股票又沒有交易量,所以應該改變新三板的掛牌條件。我在設想,將來可以規定凡是到新三板來掛牌的公司,必須要拿5%以上的股份賣給大眾,這樣股票的有效供給就有了,就能解決投資難、融資難的問題,否則新三板更多的還是展示功能。

怎樣實事求是地認識新三板,使其發展思路與主板不一樣,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只有定好了新三板的方向,才能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賽富基金合夥人蔡翔:它會帶來並購大發展

投資人一定最關心退出渠道。新三板的退出雖然提得不多,卻是大家都在想的一個痛點。只有投資人的資金能夠實現退出,投資人對於新三板的投入才會是持續性的。

新三板要吸納有質量的企業,讓交易者能夠獲得長期回報,而不是短期的投機,這樣市場的活躍度才會真正起來。未來公募基金、保險機構也可以投資新三板,這可以打通流動性的閉環。如果新三板不能實現自身有效的流動性,那麽轉板機制會是另外一個渠道。企業有能力的話會去沖擊創業板,如果目前實力還不足,企業會以新三板為跳板。

並購會成為第三條主流的退出渠道。新三板市場的很多公司,某種意義上為中國的並購市場提供了一個充足的標的池。5~10年前,並購在美國是VC、PE最主要的退出渠道,在中國幾乎為零,但是現在已經有了巨大的改善。

以互聯網人為代表的新興企業家,他們的心態、年齡和視野都和之前的企業家不一樣,實現了並購活躍度的爆發。但是,如果是針對私營公司,並購成本會更高,因為在選擇標的和考察標的上都存在著很大的信息不對稱。而新三板的信息公開化,會讓並購方很清楚地看到目標行業的公司有哪些,它們大致的經營狀況如何。盡管現在的信息披露也許並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是這也比完全不透明要好得多。

新三板未來也很有可能成為主板公司並購的大標的池。一些有並購意願的公司,也會抱著這樣的目的去上新三板,在新三板上展示自己。這是一個很好的分層機制,主板公司的收購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退出方式。2014年以來,多家新三板掛牌公司被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參股子公司或擬上市公司收購,其中收購涉及金額最大的為湘財證券,達到85億元。收購市盈率最高的為屹通信息,高達80倍。

同時,新三板上的企業互相之間的並購也會非常有價值。由於新三板的企業大都體量較小,通過合並提升利潤、尋求轉板,要比各自的單打獨鬥好得多。

天星資本總裁王駿:它是未來資本市場的中心

有些投資人認為,兩年後制度紅利一旦消退,新三板還只是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補充而已。

我們不這麽看。我們認為,新三板是真正依據市場化制度建設起來的市場,它將來會成為中國在制度上最有競爭力的市場。新三板不但能夠承擔幫助中小企業融資的角色,還將扮演老大的角色,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真正的中心。在不久的將來,它的影響力也會遠超納斯達克,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

為什麽說它是老大?第一個原因,過去別的市場有的,現在新三板都有了。這次的大改革,包括建立做市商制度等,都在解決流動性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後,融資功能、市盈率等問題都將解決。

第二個原因,就是準入門檻降低。比如京東,它在納斯達克處於虧損狀態,如果想回國,現在除了新三板其他市場還是上不了(編者註:註冊制後創業板相關的規定可能會有變化)。基於市場化的制度設計,新三板不替投資者做判斷,大家都能盡 情展示自己,是好是壞交給市場來決定。它不會錯殺未來的BAT,這會讓其競爭力超過其他市場。

第三個原因,一個市場的影響力,最終取決於企業和資金的選擇。從資金角度來說,投資人覺得哪個市場能賺錢,哪個市場就會繁榮。我們最早只有上交所這一個市場,上面幾乎都是國企。中小板、創業板成立之後,資本市場上的資金都逐漸轉移到了創業板當中。為什麽大家覺得創業板能賺錢?因為創業板的成長性比主板要高很多,所以大家都去創業板。

新三板的成長性則遠超創業板,而且新三板的企業都分布在TMT、健康、環保、文化傳媒、高端制造、軍工、消費升級等代表了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行業。作為投資人,我們肯定會追逐這些企業。

實際上,政府推出新三板,不是為了服務投資者,不是為了服務券商,而是為了服務企業家,這是資本市場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過最有效的融資方式,來幫助每一家創新創業企業,當大家最需要錢的時候,配置社會資金來支持企業發展。目前來看,新三板是承載這個目的最好的市場。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i黑馬,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937

“放開限購”成廣東兩會熱議話題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095

2015年10月22日,廣東省廣州市,從空中俯瞰的樓房。 (CFP/圖)

2016年1月29日,保利地產副總經理余英在出席一樓盤活動時表態,認為廣州一定會放開限購,估計從郊區先開始,比如說南沙、蘿崗、從化、增城等。

“這也符合國家政策,國家現在讓農民進城,不放開怎麽進城呢?”余英說,廣州市的總體規劃要紓解老城區的人口,也鼓勵老城區的人去那里購買改善性住房。

和多數房企負責人不同,余英的職場經驗和閱歷,使其對政府的理解、對市場的理解,有獨到之處,在前幾年的行業預判中,他幾乎從未失手,因而也被成為“預測帝”。

作為廣東省省會,廣州去年商品房銷售狀況雖然回暖,但庫存壓力仍舊不小。截至去年12月,消化周期達到16.5個月,居歷年第二高位。

當前正值廣東省兩會期間,不少省人大代表均在為“房地產去庫存”支招。

省人大代表、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徐嵩認為,放開限購是打造人才高地的需要,是實施二孩生育政策的需要,是實際常住人口的需要。“住房市場也應進行‘供給側’改革,市場會淘汰無生存價值的房企。”

列席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原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認為:限購不一定就能降房價,放開也不一定就會漲房價,“放開限購,讓市場進行充分競爭,說不定房價還會降下來。”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黨組書記王芃列席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分組審議時透露,廣東省正擬定上報住房保障和促進住房消費的工作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91

越熱議、越爆雷 「黑天鵝」讓你想不到 川普當選、英國脫歐只是假議題?

2016-05-23  TWM

民粹主義近年來聲勢大漲,輿論對英國及美國的擔憂吵得沸沸揚揚。

但有心理準備的事情,可能被高估;眾人都沒想到的,往往被嚴重低估。

每當一件似乎不大可能,

但具有潛在顛覆性效應

的事件出現時,例如:英國退出歐盟,或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分析家們總是忙著預測一旦成真,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畢竟,這類「黑天鵝」事件發生機率滿高的,早做準備總錯不了。

不過,別忘了《黑天鵝效應》一書作者塔雷伯(Nassim Taleb)在他這本書中是如何寫的:「罕見的事大凡有兩種:一種是大家談得口沫橫飛的黑天鵝,就是那種你很可能在時事評論與電視上得知的事;另一種是沒有人談的黑天鵝,就是那種看起來不可能、讓你覺得公開討論它很丟臉的事。我敢打賭,前一種黑天鵝容易被人高估,第二種卻會遭到嚴重低估。我這麼鐵口直斷,是因為這與人性完全吻合。」塔雷伯引用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與堤佛斯基(Amos Tversky)的研究佐證他的論點。

根據這項研究,一件原本可能性不大的事,經過不斷討論,會讓人覺得它越有可能成真。你對一個狀況想得越多,越覺得它會成真。

別被預測機率騙了

全民投票只會偏向理性

近年來,記者、投資人與政治學者討論了幾隻被議論紛紛的「黑天鵝」。

前年九月,有一隻被熱烈討論的黑天鵝,就是蘇格蘭有可能在獨立公投之後脫離英國。那年七月底,有些統計模型認為脫離機率幾近五成。不到一個月之後,同樣模型認為這機率只有五%。

一年前,希臘脫離歐盟是熱門話題。在希臘以公民投票反對歐盟的改革方案之後,脫離歐盟之聲更是甚囂塵上,機率高達五0%。等到希臘政府在改革壓力下讓步,而公民投票顯然只是它使出的一種談判手段之後,這件事的機率降到不滿一成。

今天,最熱門的話題是英國退出歐盟與川普選戰獲勝、入主白宮。

博彩公司立博(Ladbrokes) 估計,英國退出歐盟的機率是三一%,政治預測網站PredictIt 認為川普入主白宮的機率有三九%。除非你是賭徒,對這兩件極不可能發生的事而言,這樣的機率已經高得離譜了。

民主國家的全民投票,一般只會出現偏向理性、相對保守的結果,不會有天翻地覆的意外。

雖說民粹主義近年來聲勢

大漲,但若回想在整個世紀中的歐美選舉,曾幾何時出現過「黑天鵝」式選舉。

民意雖也起伏不定,但從沒聽說像川普這樣的候選人能在重要選舉中獲勝,也沒有一個國家曾投票退出一個大經濟聯盟。

真正的「黑天鵝」不會出

現在口沫橫飛、熱議不斷的地方。萊斯特城足球隊(Leicester City)一開始只有買一賠五千的賭盤,結果卻贏得英國甲組足球聯賽,是隻真正的「黑天鵝」。二0一三年底到翌年年初的烏克蘭革命是另一隻黑天鵝。俄國總統普丁入侵克里米亞,這是第三隻黑天鵝。這些都是「讓你覺得公開討論很丟臉」的事,因為它們看起來不可能發生。

媒體政客興風作浪

發動議題想讓當權派倒台

新聞媒體唯恐天下不亂,喜歡誇大具顛覆性事件的發生機率,因為這樣對銷路有好處。而且這麼做或許還能防止民眾做出壞決定,讓社會保持清醒,這或許是一個避免公眾做出壞決策的保障措施。

但塔雷伯本人對媒體的評

價也不高。今年三月,他在臉書上寫到:「記者、半吊子的說客、學藝不精的知識分子、金玉其外卻胸無點墨之徒、趨炎附勢的政客,還有那些名嘴,根本搞不清事情真相,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大家不會投票給川普(或桑德斯),他們只是想讓當權派倒台罷了。」

這隻被議論紛紛的「黑天

鵝」,看來出現的機率是被高估了。

黑天鵝

指不可預測的重大事件,沒有前例可循,可是一旦發生,就會產生極大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86

世紀末中國人口降破10億引熱議 "人少"是好是壞?

第一財經網上周刊發的報道《本世紀末中國人口會比現在少一半?》引發讀者熱議,僅在搜狐首頁就有上萬條評論。中國的人口多,過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如果人口數量真的如個別預測那樣下降那麽多,會給中國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人口枯榮決定國家命運

長期研究宏觀經濟與人口關系、從業於對沖基金行業的學者黃文政發現,人口的規模和結構與創新創業乃至經濟持續發展關系密切。他認為,中國近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得益於龐大的人口規模,特別是1960到1990年初出生的大量人口。人口眾多能促成細分、多樣化、競爭激烈的更大市場,也是龐大人才規模的基礎。

“中國高鐵就是憑借著世界第一的市場規模開發出了頂尖的技術;中國互聯網公司也憑借世界第一的市場規模走在了世界前列。但長期低生育率導致的人口快速老化和急劇萎縮將會嚴重削弱中國的優勢。”黃文政說。

人口枯榮往往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命運。有人口學者認為,東北地區目前在長期人口頹勢下出現的經濟停滯並不是一個偶然現象。

南京大學人口學者陳友華表示,從過去幾十年人口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看,中國人口正在從過去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變成一個重要的抑制因素。未來養老、適婚年齡人口性別比失衡等問題都是中國必須面對的挑戰。

認識人口新常態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位人口學者發現,對於中國人口在世紀末將會衰減這樣一個預判,人口學者基本認同,只是說到底衰減到什麽程度,還沒有統一定論。

陳友華認為,人口預測基於對生育率等因素的假設,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過去沒有一個學者預測準了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生育率的變化。人口預測的效應更重要的是警示作用,提醒我們提前應對,如果等到結果發生再去調整對策,那就太晚了。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譚克儉認為,預測人口數量需要註意的是,影響生育的因素很多,特別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力也不可小覷。但二胎是一個重要的點,就是說,生二胎可能有較大比例的人口,但生多胎的即使全面放開也不會很多。

“以這樣的思路,2100年的中國人口不會少到那個程度(註:即6億)。還有就是國家鼓勵生育政策的作用,如果力度大,對生育二胎也還是有作用的。”譚克儉說。

陳友華則提醒,要註意人口數量與結構之間不是獨立的因素,而是緊密聯系互相影響的。

“如果人口真的衰減到6億或者3億,並不是大家想象得那麽富裕祥和,到時候生育率水平會很低,人口出現嚴重的倒金字塔結構,老人很多,中青年人較少,孩子更少,經濟發展動力不足,養老壓力嚴重。”陳友華說。

人口與統計學者姚美雄也認為,人口數量的衰減不是同比例進行的,減少的更多是青少年人口,人口結構扭曲將更厲害。

就讀者評論中表達的對人口衰減的歡呼,姚美雄認為,這表明社會有一些人群中還存在舊的“人口是包袱,人多消耗資源多”的觀念,對人口結構扭曲及所產生的危害性認識不足。

“未來人類壽命會進一步延長,老年人口比例進一步增加,青壯年養老負擔進一步增加,他們就更不願意多生孩子,這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老年人比重會更高,社會將演變成又老又窮。”姚美雄說。

人口越少越好?

從針對該報道的評論發現,讀者對世紀末人口衰減最主要的態度是歡迎。典型觀點包括:中國人口太多了,人口少點是好事,人口多對地球資源消耗得快。人口降到3億才能發達國家水平。表示擔憂的觀點則認為,到時候中國人口減少,同時老齡化又很嚴重,養老壓力會比較突出。

對本世紀末人口衰減表示歡迎的不光是普通讀者,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在報道發出次日致電第一財經,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如果本世紀中國人口真能減少到6億,那是“國家幸甚,人民幸甚”。

他表示,看人口不要光看數量,也要看質量。一個大學畢業生的貢獻絕對高於一個農民工。一個農民工老了就幹不動了,但是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不同。他以自己舉例,目前雖然已經73歲,按年齡標準早就該退休,但是依然應邀到很多地方做演講和講座。

“老齡化確實是個問題,但是並沒有那麽嚴重。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差不多,但是美國只有三億多人。人口不光是勞動力,也是資源消耗者。依我看,中華大地如果能養活6億人是相當理想的了。”周世儉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程恩富是控制人口數量觀點的代表者。他認為,中國應該實行先控後減的新人口策略,將人口逐漸減至適度規模,即5億左右,才能有效緩解我國社會主要經濟矛盾和巨大就業的壓力。

適度人口論1888年由英國經濟學家E.坎南在《初等政治經濟學》中提出。他認為"適度人口"是處於"最大收益點"的人口規模。這一理論得到不少西方人口學者的贊同。中國也有部分人口學者認同此觀點,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人提出中國的適度人口在6至7億。社科院學者李小平則提出中國適度人口在3億。

但是該理論的弱點在於適度人口數量難於精確計算,也不可能實現。以美國的里賓斯坦為代表的一些人口學者多次對適度人口的精確計算作了嘗試,都以失敗而告終。

譚克儉認為,適度人口只是一個概念,宏觀上人口與資源的適度有一個很大的彈性空間和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沒有規劃價值。局部的適度可能比較顯著,但也在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1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