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商業地產熱浪席捲西部

http://www.infzm.com/content/62974

2007年前成都連一個城市綜合體都沒有,但兩三年內就發展出了20家,而在未來3年,這個數字將超過90個,建築體量超過了1000萬平方米,是過去數十年沉澱的成都商業面積之和。

三年前,美國NAI新巢地產成都總經理蔣鵬就已經在成都四處轉悠。他想找的是適合投資的商業地產項目。不僅他在找,摩根士丹利、紐約銀行等眾多境外 客戶也在找。但直到現在,看了近三十個項目之後,他沒有發現一個符合其投資標準的項目。其實他們的投資標準並不苛刻——每年投資回報率僅需6%,有基本穩 定且專業的商業經營團隊。

蔣鵬一度對他們的方法論是否適應中國產生了懷疑。要知道這一切是在中國商業地產熱潮鼎沸的背景下發生的。在住宅市場頻遭政策打壓的背景下,資本正快 速從住宅流向商業地產,從一線城市流向商業生態並未成熟的三四線城市。2007年前成都連一個城市綜合體都沒有,但兩三年內就發展出了20家,而在未來3 年,這個數字將超過90個,建築體量超過了1000萬平米,是過去數十年沉澱的成都商業面積之和。

深圳方潤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舒東說,現在中國每個縣城都有一個或者多個城市綜合體,每個綜合體動輒數十萬平米,投資上百億。「很多都活不太好,將來除了炸掉沒有其他辦法盤活。」

在成都高新區,過去是一片農貿市場的地方,現在變成了場面宏大的新南天地超級商圈。 (東方IC/圖)

不商業,無土地

「只要能帶去家樂福、沃爾瑪,地都好談,否則就招拍掛拿高價地吧。」

三年前,當幾乎所有基金都在搶佔中國一線城市的黃金地段時,蔣鵬決定到西部來看一看。蔣鵬所在的NAI是一家全球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擁有很多類似匯豐銀行、麥格理這樣的金融客戶和沃爾瑪、麥當勞這樣的零售商資源。

此時,住宅市場頻遭調控高壓,限購令甚至蔓延至全國,過去兩年國有、外資和民間背景的資本都在商業地產領域集結。而在成都這個「西部最大中心城市」和福布斯「未來十年全球發展最快城市」的大帽子下,投資商業地產正在成為一件「無比正確」的事情。

2011年8月27日一早,建築面積達180萬平方米、號稱全亞洲最大購物中心的成都龍湖時代天街開盤,近萬人將開盤現場成都新會展中心圍得水洩不 通,搶購商舖、寫字樓和公寓。當天,時代天街的銷售團隊將10億元收入囊中,創下了成都商業地產的單天成交紀錄——商業地產幸運地避開了限購令,成為異地 人群可以不受限制購買的物業。

過去兩年,有一百多家開發商找上蔣鵬,希望能從他那找些救命的錢,或者找來大型零售商合作。「很多人一開口就說自己有5000畝土地,但要他們拿土 地證,卻拿不過來,我覺得就沒有接下來談的理由了。」這種原則的堅持讓他否決了大部分合作。但其後蔣鵬的團隊漸漸發現,這種情況在中國幾乎已成常態。在中 國,你問別人做什麼生意,他會告訴你他什麼生意都做,「因為他佔有了資源」。

這些項目持有者,往往是一些和官員關係密切的公司,他們往往需要和大型零售商捆綁在一起,找到地方政府要價。只要能帶來產業和人流,就很容易得到政 府支持,隨即得到廉價的土地,蓋起一個看似不錯的綜合體,但實際上大多數公司並不具有資金實力和運營能力,他們做商業的初衷仍舊是快進快出。

而地方政府「敞開懷抱」、開發商低價拿地粗放開發的蠻荒時代漸行漸遠,基於長期的稅收、就業等考量,地方政府開始熱捧集成式的城市綜合體,甚至要求 在房產之上形成產業生態,帶動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地產開發不得不「師出商用之名」:若不做商業及配套,甚至連拿地機會都免談。

「只要能帶去家樂福、沃爾瑪,地都好談,否則就招拍掛拿高價地吧。」中城建第五工程局成都總經理劉寧琳這樣表示。劉寧琳在過去一年拿下了四川省內多個縣級市新區的整體開發權。

在綿陽,萬達廣場已經開工建設,而宜賓則規劃建設四川第一高樓,德陽CBD「希望城」超大體量城市綜合體已經破土動工,人口僅70萬的自貢,號稱要做一個70萬平米的南湖綜合體……西部眾多三四線城市,已開始迎來一輪由商業地產驅動的投資熱潮。

僧多粥少的窘境

蔣鵬過去一看驚呆了——這個綜合體竟然把大體量的商業物業,隱藏在小區深處,開發商設計的時候,也沒有想好要招哪些商家進來。

在成都,政府與發展商們的商業佈局早在4年前就漸次展開。在高新區一片過去的農貿市場裡,是成都市2007年開始著力打造的新南天地商圈。宜家、歐 尚、迪卡儂等知名品牌陸續被開發商引入。凱丹廣場、富森·美家居,以及將落成的蘇寧廣場、大鼎·世紀廣場、凱德廣場等超級購物中心,組成了新南天地的超級 賣場陣容。

而新南天地更往南,沿著成都市的東大街走下來,全中國乃至全球最頂級的商業開發商就盡收眼底了。萬達、中糧、華潤、龍湖、瑞安、新鴻基、凱德、仁恆、九龍倉、太古等,這還不算打著綜合體或者產業旗號圈地的央企和製造企業了。幾乎任何行業的玩家你都能找到。

而城市綜合體的熱潮,也抬高了成都商業地產的價格。使得成都商業銷售均價從幾年前的七八千每平米,升至如今的約兩萬元每平方米。較為強勁的租賃需求,也推動了甲級寫字樓的平均租金水平,達到了110元/平米/月的歷史最高位。

從銷售角度來講,成都的寫字樓和商舖目前還沒有遇到太多問題——在中國,實在沒有太多的投資選擇。

不過,隨著全市幾十家購物中心集中湧現時,開發商們發現自己已經進入一個尷尬的局面:太多的物業裹進爭奪少量優質商家的巷戰之中。

金地集團商業地產公司常務副總裁潘韜以超市為例指出,「目前中國真正能夠成為合作夥伴的超市,以金地的標準不超過8家,全國未來兩三年要建幾百個購物中心,搶這8家超市,僧多粥少,招不來商,即使招來商同質化現象也非常嚴重,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洗牌是一定的,也許就在明年。」蔣鵬坦言,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僅在於項目集中供應過多,而是多數項目符合不符合商家和市場標準。

曾經有一家成都本土大開發商做的綜合體找他融資,蔣鵬過去一看驚呆了——這個綜合體竟然把大體量的商業物業,隱藏在小區深處,開發商設計的時候,也沒有想好要招哪些商家進來。「太匪夷所思了,」他認為,那些盲目進入且不明根本的投資者和開發商或將成為炮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29

台灣企業新標竿 第一屆併購金鑫獎出爐 黃齊元:未來兩年併購熱浪席捲兩岸

2011-10-24  TWM




為鼓勵企業擴張版圖、走向世界,《今周刊》與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舉辦第一屆併購金鑫獎,位居外資前進中國前哨站的台灣,若懂得善用自身優勢,將是此波 併購潮中最大獲利者,而台灣業者準備好了嗎?

撰文‧許瀞文、林宏文

「如果沒有意外,產業的併購熱浪,將會在未來兩年席捲兩岸,進而擴張到全球。」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大膽預言。

來自外資、陸資、私募股權基金的三路資金,利用策略聯盟、參股、合資、收購等多種方式,和台資企業緊密結合,為的就是中國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商機。

黃齊元指出,外資將台灣視為前進中國的前哨站,同文同種、較中國民主化的台灣,必須要懂得善用優勢,和外資合作形成「nike曲線」,才會是此波併購潮中 最大受益者。

為讓台灣朝向兩岸布局及開拓國際市場,進而帶動產業自我轉型,《今周刊》與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共同舉辦第一屆併購金鑫獎,這也是國內首次舉辦併購評選 活動,挑選從去年六月至今年六月間,經由參股、合資、策略聯盟、併購等管道擴張企業版圖,金額在新台幣十億元以上,且對產業有正面意義的台灣企業作為評選 標的。

第一輪的評選,是經過具有財務、會計、法律等各方專業人士所組成的選拔委員會,就架構、影響力及所創造的附加價值等各項作為評選指標,從二三○件中挑出二 十四個入圍案件,再由社會賢達及產官學界人士組成評選委員會,進行第二輪評選,選出五項年度最具代表併購案及六項特別獎得主。

因台灣社會對企業併購議題保守,符合此次評審條件的企業中,僅有台橡及神基主動報名,其他企業皆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會員及其他企業推薦,我們也從這 些得獎案例及產業變化中,勾勒出產業未來三大趨勢,當然也是投資人的另一淘金契機。

本次十家得獎企業中,僅有神基併豐達、元大併寶來、大聯大併友尚屬於國內產業整合,其餘皆是跨國、兩岸併購布局,不論在金融或科技,都有令人眼睛一亮的代 表案。

趨勢一:

兩岸、跨國併購會越來越多在金融界部分,就屬去年底中國人壽參股中國建信人壽(建設銀行持有五一%,中壽持有一九.九%)為指標,也讓中壽股價從去年十二 月二十多元最高漲到四十二元,翻了一倍;科技界則是冠捷併購飛利浦電視部門,也買下飛利浦電視品牌,這兩者皆拿下金鑫獎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案。

二○○五年,中壽登陸後,原打算採合資方式加快進軍中國市場,但遍尋不著好對象,直到一○年八月透過野村證券牽線,中壽、建行雙方高層接觸後,才開啟合作 契機。

看好建行在中國擁有一萬三千多個據點,世界級壽險業者搶著和建行合作,一開始中壽根本不被看好,「就算是陪榜,也要盡力爭取。」中國人壽總經理郭瑜玲形容 當初的心情。

中壽集結各部門協理級以上主管,成立超過十五人小組,簽下保密協定,由董事長王銘陽親自督軍,每份給建行的資料,王銘陽逐字校正,除用簡體字外,資料措詞 都採中國用語。

例如在台灣銷售保險人員稱為保險業務員,中國則叫作營銷員,而保險通路中國的習慣用語是渠道,這些小細節中壽都十分注意。「簡報主管也由董事長調教,練了 N次。」郭瑜玲說,近三個月時間不眠不休,中壽團隊獲得建行青睞,取得參股資格。

勝出關鍵在哪?「建行需要任何資料,中壽永遠第一個送達,也是競爭對手中最完整,這是讓對方信任關鍵之一。」郭瑜玲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中壽,也已在今年 第二季和建行完成交割,未來表現令人期待。

今年國內科技產業最受矚目的併購案,除了金融業的中壽,就是冠捷併購飛利浦電視部門及品牌,冠捷取得飛利浦在歐洲及南美洲的電視經營權,雖然飛利浦仍保留 三成股權,但六年後飛利浦可以把股份賣回給冠捷。此案不僅影響全球面板與電視代工產業鏈,更衝擊眾多電視品牌如三星、索尼以及眾多中國品牌如TCL、創惟 等,同時也牽動台廠競合態勢。

根據國內供應鏈指出,冠捷與飛利浦合作後,未來飛利浦在台的電視機代工廠仁寶及鴻海,勢必受到影響。此外,由於冠捷與鴻海在監視器上的競爭關係,過去與冠 捷合作較密切的面板廠奇美電子也一樣受衝擊,而且,由於冠捷之前的大股東京東方,目前八.五代的面板廠也開始量產出貨,未來在友達下單的比重也會降低,台 灣的電視機產業上下游都將受到這個合併案影響。

至於電視機品牌部分,雖然飛利浦這幾年表現不佳,在歐美等國都遠遠落後三星、LG等韓系品牌,在中國市占率也掉到第十三名,市占率不到五%。不過,由於冠 捷是目前全球最大監視器製造廠,還領先鴻海,而且冠捷轉投資的監視器AOC(艾德蒙)品牌也已躋身亞太區第二名,冠捷如今取得飛利浦品牌,未來勢必會對電 視機產業造成衝擊。

中壽和建行的參股、冠捷併購飛利浦電視部門並買下電視品牌,都只是一個開端,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表示,未來將會有更多跨國購併發生,同時也將 導致現有產業競爭版圖產生大變化。

趨勢二:

科技業將會出現另一波併購潮可預見的第二大趨勢,則是科技業恐掀起一波併購潮。

這次十一個獎項,光是科技大廠就拿走六大獎,黃齊元指出,過去短短兩個月世界發生四件大事,包含Google收購Moto手機部門、HP傳出售PC業務、 蘋果執行長賈伯斯去世、日本三大中小尺寸面板廠整合成世界第一大中小尺寸面板廠,將對台灣科技產業造成重大影響。尤其是雙D產業,包含DRAM、TFT- LCD,或是最近股價大跌的LED及太陽能,都是未來整併指標。

除了跨國際併購外,台灣科技界併購案也相當熱絡,這次拿到最佳企業責任獎的神基科技,就成功整合豐達科技,將一家破產公司救活,不僅穩住台灣在全球航太扣 件世界級地位,入主三年多,沒有裁掉任何一個員工,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高達二.九八元,還在今年十月發給豐達科技員工半個月的季獎金。

○四年神基入主豐達,由於豐達前董事長蘇名宇掏空二十億元,當年每股虧損十七.八元,銀行借款十四億元,帳上現金剩不到七千萬元,負債比高達二九○○%, 每股淨值僅剩○.三二元,幾乎與破產公司沒兩樣。神基董事長蔡豐賜說,「當時參與第一筆私募,匯入九千九百萬元,結果很快就發現錢是拿去墊底。」為了替公 司止血,當時蔡豐賜與豐達的幹部,以神基入主名義,請銀行團不要抽銀根,並到美國拜訪航太發動機客戶,將客戶及訂單穩定。另外,原本庫存高達三個多月,降 到剩約半個月,改善內部流程,例如原本一億多元委外業務,改由自己接手。

雖然公司成功改造,但豐達如今還要面對先前董事長掏空案的官司,總計投保中心受委託高達五.七億元的求償案,如今仍在訴訟中,經常出庭的蔡豐賜也不由得要 抱怨,過去公司的問題,不應由現在的經營團隊及股東概括承受,投保中心的態度,造成豐達目前最大的經營風險,由於國發基金目前也持有豐達一四%股權,希望 政府對這個案子要更加重視才行。

除了科技和金融,還有哪些產業可能成為明日之星?黃齊元表示,中國市場的零售民生消費企業一定是主軸,因為十三億人口、十二五規畫的無限商機,深深吸引世 界知名大廠。

趨勢三:

中國民生消費企業會受青睞例如中國最大方便麵廠康師傅,就有七家日商與其合作打進中國市場,也有外資藉著旺旺集團平台,成立合資公司進入中國,更有許多經 營中國有成的台商,被外資企業看中而被併,站上世界的舞台。

就像徐福記,原本只能在中國發光發熱,但在被雀巢買下六成股權後,有機會揚名歐美,這恐怕是業者永遠想像不到的契機。

除了科技及金融,傳產也有亮眼表現,如台橡打敗歐美競爭對手,拿下美國Dexco Polymers全部股權,取得品牌及技術,產能亦從原先世界排名第八前進至第五,評審團一致認同此併購案,增設特別獎給台橡,希望能鼓勵台灣傳產走向世 界。

併購最忌諱三件事:

小併大、以夷制夷、工會強大面對國際併購大趨勢熱浪來襲,薛明玲提醒企業主,有效併購必須要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對方企業最好是有穩定股權結構、過去 與他人合作紀錄優良等才來考慮,併購最忌諱的三件事:小併大、以夷治夷、工會力量強大的企業,最好碰都別碰。

且併購也該掌握景氣循環,景氣好時籌資,景氣從谷底上升時併購,不能抱著非買不可或非賣不可心態,做決策時不斷思考優缺點,才能藉由併購擴張自己版圖,錯 誤的併購案將是拖垮企業的大石。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則對政府態度相當憂心,他表示,台灣對外資來台沒有一定的審查標準,完全是個別案例來看,就算是類似案例,前面兩件過關 了,第三件也不見得放行,時間一久讓外資卻步,只是將機會往外推。

黃日燦指出,尤其是碰到比較敏感的私募股權基金,政府更顯保守,私募股權基金是帶些神祕色彩與負面印象,但不能因此就拒絕他們來台投資,只要併購案牽涉到 私募股權基金審查就特別嚴格。

在政府持保留態度情況下,企業併購當然很難活絡。黃齊元表示,從過去五年來的併購數據就可窺見一二,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統計,過去十年來的企業併購金額,在 ○八年達到近一千五百億元的最高峰,但最近三年卻快速滑落。

黃齊元解釋,政府不支持是主因,過去私募股權基金在台灣積極併購金融、科技及有線電視,如隆力集團入主安泰商銀、凱雷併購東森電視等,政府認為外資併購案 夠多,近幾年外資想要再投資台灣,都被主管機關勸阻。

站在浪頭上的台灣,若不想在此波併購大潮中缺席,政府明確表態支持,將是最重要關鍵。

第一屆併購金鑫獎得獎名單形態得獎企業(人) 案例公告時間金額

年度五大

最具代表性併購案併購元大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元大金控╱寶來證券 2011/4月新台幣489.7億元併購大富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大富媒體╱凱擘2010/11月新台幣360億元併購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大聯大╱友尚2010//11月9.49億美元合資冠捷科技有限公司冠捷╱飛利浦2011/4月 採「遞延購買價格」(註)參股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建信人壽2010/12月新台幣17.83億元最佳創意獎策略聯盟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宏碁╱方正2010/8月0.6750億美元(權利金)最佳海峽併購獎策略聯盟宏碁股份有限公司宏碁╱方正2010/8月 0.6750億美元(權利金)最具影響力獎併購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大聯大╱友尚2010/11月9.49億美元

最佳企業社會

責任獎參股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豐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神基╱豐達2010/9月新台幣4.19億元 (私募股權投資)評審團特獎併購台橡股份有限公司台橡╱Dexco2011/4月1.68億美元卓越成就獎併購白文正 白文正併購實績:在2000年時整併寶來、大順、華宇、時代四家券商,再與中央產險、華僑銀行合組成虛擬金控,躍升為國內券商第三名,2005年入主華僑 銀行調整體質後,07年售予花旗銀行資料來源: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本刊調查註:冠捷收購合贏公司70%股份,飛利浦擁有剩餘30%股份,代價將以遞 延形式支付,金額按2012年至2014年後或之後某特定年度,其間息稅前利潤(EBIT)的4倍計算。飛利浦可從2013年起,每年至少獲得5千萬歐元 的權利金,以及6年後可賣出持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4

券商創新熱浪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5-11/100389055_all.html

  按照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的說法,經歷了野蠻生長、清理整頓和規範發展時代的證券公司,進入了創新階段。

  5月7日,證券公司創新發展研討會(下稱創新大會)在京召開。這是九年來第二次大規模針對券商業務創新的討論,從官員到公司,市場各方悉數到場,經紀業務轉型、資產管理業務放開、投行業務創新、證券公司對外開放成為討論焦點。

  按照分管機構的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的要求,5月20日各家券商需向證監會提交書面創新建議。

  「證券公司靠天吃飯的日子沒有多久了,不創新,毋寧死!」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一些證券公司並沒有做好創新的準備。」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在創新大會發言中提醒。

  「創新之路必然佈滿荊棘,風險隱藏在細節之中。能夠讓市場認可、獲得穩定收益並不斷豐富資本市場投資渠道才是券商創新的終極目標。」一位市場人士表示。

監管鬆綁

  對於證券公司的創新,證監會的態度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由於證券公司的歷史聲譽不佳,從挪用客戶保證金到違規信用交易,引發無數市場風波,近年來監管層對於證券公司的管理政策一直是從嚴從緊。

  「券商現在基本上是有多少錢,干多少事,沒有一點槓桿,甚至還要準備大量備付金。」某券商高管說,「創新是沒有可能的,簡單業務可以做,複雜的業務報了也不會批准,每個新業務推出前考慮最多的是風險。」

  最具通道業務特質的經紀業務目前仍是多數券商的主要收入來源。宋麗萍在創新大會上透露,目前多數券商70%的收入來自經紀業務,而經紀佣金收入中則有63%來自資產在10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頻繁交易獲得。

  「我們的考核指標就是佣金收入的增長,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只能不斷開發客戶,甚至在客戶進行不符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交易時,也給予鼓勵。」一位大型券商經紀業務部人士表示。

  目前通道型的經紀業務不僅使得證券公司同質化競爭,甚至影響了整個市場的格局和特質。A股市場散戶參與度高,短線操作頻繁,在通道型業務模式的激勵下,短線買賣、投機操作的特點難以改變。「目前券商的這種收入格局對抑制炒新、炒小、炒差很不利。」宋麗萍表示。

  去年10月郭樹清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後,證監會開始了對資本市場的一輪較為徹底的改革,涉及體制調整、機制放鬆諸多方面,亦體現出尊重市場、鼓勵創新的傾向。發行部的新股發行改革徵求意見引發業界大討論,亦推出基金機制設計、擬推出發起式基金、中小企業私募試點、白銀期貨上市等政策。

  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在創新大會上表示,監管部門將為證券公司創造創新環境,繼續放鬆行業管制,鼓勵行業對外開放,培育本土券商的跨境服務能力,永遠不對行業創新說「NO」。

  在創新大會經紀業務的分組討論中,不止一位券商代表提出應使經紀業務從通道式業務向財富管理模式轉變,並引導投顧服務模式創新。國泰君安總裁陳耿在代表經紀業務組發言時建言優化證券公司分類評價體系,加入競爭力、創新相關指標,並建議放鬆淨資本要求,提高證券公司資金使用效率。

  陳耿建議監管部門將目前規定證券公司可以做何種業務變為規定證券公司不可以做何種業務,為證券公司創新提供監管環境。

  「以投機的心態期待下一輪牛市到來的,肯定沒飯吃了。」興業證券董事長蘭榮表示。

創新熱潮

  對於券商來說,創新不應等同於從境外市場抄些複雜的金融產品說明。

  當前,融資融券與轉融通業務以及股票買斷式回購、債券質押式回購的推進有效地放大了資本槓桿,中小企業私募債、新三板市場以及各類券商資管業務將有效地增加投資渠道。

  目前有66家券商獲得了融資融券資格,證監會還在不斷批准,行業覆蓋率已經超過75%。但2011年融資融券的規模僅為476億元,開戶總數達到42.9萬戶,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年底融資融券餘額有望突破900億元,仍顯有限。

  因為當前融資融券業務主要集中於融資業務,轉融通將是下一步發展重點。目前,25家券商正在爭取第一批轉融通的試點資格。「我們已經進入系統測試階段了。」宏源證券銷售交易部唐翀表示。

  這25家券商已於今年3月與深交所進行了一次聯網測試,5月下旬,將與滬深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聯合進行全網測試,6月進行仿真測試。

  「快的話,七八月轉融通業務就會推出。」知情人士表示。

  「目前,融資的年息在5%左右,融券的年息達到11%。轉融通出來以後,對於證券公司來講,收入也不光是利息,還會有更大的套利空間。」一位證券公司人士信心滿滿。

  作為債券市場的常用金融工具,買斷式回購和質押式回購也將逐步引入A股市場。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表示,上交所正在探索研究證券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方案,以有效連接證券市場上的投融資需求。一方面通過證券質押方式在證券行業內盤活客戶證券資源,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豐富證券市場產品,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投資選擇。

  所謂股票買斷式回購是指交易雙方在進行交易的同時,以契約方式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由「賣方」向「買方」買回該筆股票的交易行為。券商收取一定的利息和費用,股票持有者則獲得資金的使用權。

  債券質押式回購則是指正回購方在將債券出質給逆回購方融入資金的同時,雙方約定在將來某一指定日期,由正回購方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資金額向逆回購方返回資金。

  業內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目前這類業務證監會均以無異議函的形式進行批覆,第一批開展這類業務的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利差已穩定在1%-2%,預計今年試點券商的交易規模總計在100億-200億元。

  「宏源證券目前規模是1億元,5月8日開始試運行,每天的成交量在5000萬元左右。」宏源證券自營業務負責人表示,「目前90%的交易是隔夜交易,利率比較低,為2.1%,比交易所普通的質押式回購還要低。資金應用上,可以用協議存款、普通的質押式回購、打新股、買貨幣基金、債券投資等。」

  在新三板制度中,做市商制度被認為是券商新的盈利點。

  對沖基金也是各大券商佈局的重點。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的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金香港資產管理)和英國資產管理公司Sloane Robinson5月9日對外宣佈,雙方將合作開發、管理和分銷一支投資於大中華地區的對沖基金。此基金採用股票多空策略,以多頭為主,旨在捕捉大中華地區市場上漲帶來的收益,同時降低市場動盪而帶來的風險。

  中信證券亦不甘落後,也採取了與海外機構合作的形式開展對沖業務。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告訴財新記者,「我們打算把一些如股票交易、另類投資類的交易業務延伸到境外,實際上我們也已經做了很多準備,會與一些海外機構合作。」

  寶鋼集團旗下的華寶證券計劃在國內率先推出一款ETP金融產品。ETP(Exchange Tradeable Products),即交易所買賣產品,又被稱為「場內交易產品」,與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Exchange Traded Funds)類似。

  券商直接投資業務近年來亦十分火爆,中金、中信直投公司相繼取得PE牌照,可託管第三方資金。

  目前,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西南證券、廣發證券、宏源證券都已經設立了金融產品投資子公司。

  由於目前證監會對金融產品投資子公司尚未出台專門的監管條例,該類公司可以從事的業務很多,各家券商的思路也都不一樣,有以股權產品為主的,如股權回購、股票收益權的交換;也有以固定收益為主,如私募債券、資產證券化;也有以衍生產品為主。

引進來 走出去

  證監會對於證券行業的開放態度也發生了180度的轉彎,剛剛結束的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進一步放開了合資券商的持股比例。

  中方將通過修改相關規定,允許外國投資者在合資證券公司中持有不超過49%的股份,合資公司可從事股票包括人民幣普通股、外資股和債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承銷和保薦,允許合資證券公司在持續經營滿兩年以上且符合有關條件的情況下,申請擴大業務範圍。中方承諾允許外國投資者在合資期貨經紀公司中持有不超過49%的股份。

  此前外方在合資券商中的持股比例上限為33%,且只允許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由於此比例使外方在合資公司中難以擁有主導權,因此眾多對中國市場異常渴望的外資投行在多年的磨合中,不斷地在矛盾衝突中消耗大量精力,合資券商對母公司的貢獻亦十分有限。

  這一新規立刻引來外資方的積極反應。中信證券副董事長殷可在5月8日總結前日下午券商創新大會「對外開放」議題分組討論的時候提到,多家合資證券公司的老總就在S&ED成果宣佈後不久,紛紛接到合資方要求增資提高持股比例的請求。

  「合資後,母公司完整的業務鏈條被打斷,合資子公司只有承銷保薦牌照,難以共享母公司的研究和銷售平台。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成了瘸腿券商。」瑞信方正董事長雷傑坦言。

  中德證券總裁姜培興直言券商創新對合資券商「挑戰大於機遇」,創新契機與合資券商關係不大。姜培興建言全牌照合資,外資持股的比例只要不控股就行。雷傑則進一步建議對外資全面開放,認為開放後外資投行在區域業務、零售業務等領域不是中資券商的對手。

  第一創業摩根CEO貝多廣對未來並不悲觀。他對財新記者表示,目前主要是做好現有業務,第一創業摩根不依賴佣金制的業務模式,不存在很大的挑戰;但在業務運營中,也存在與母公司共享銷售和研究平台的問題。

  中資券商走出去的一大問題是理念和文化,雷傑在發言中直言自己作為證券行業的「老兵」,在與瑞信合作後,才逐漸對外資投行的管理理念有了深刻的理解。

  目前已有多家證券公司在境外設立子公司,但參與對外開放討論的券商代表普遍認為,母公司與境外子公司的協同效應缺乏建設,合力作用難以發揮。

  中信證券副董事長殷可表示,要發揮母公司與子公司的協同效應,需要重新考慮設立境外子公司這種走出去的形式,通盤考慮,在總體管理和總體運營上對國際化進行考量。

  中信證券屬於走出去的先行者之一,最近以考慮全資收購里昂證券備受關注。殷可對財新記者表示,此次收購對於整個證券行業的影響都很大。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亦稱,收購里昂證券對中信的境外業務十分重要。

  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也頗受關注,有券商建議取消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的門檻,以上市地規則為準促進中小創新型企業赴海外上市。

  一位美國監管部門資深人士告訴財新記者,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目前仍需獲得中國監管部門的實質批覆,而美國監管部門對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監管,十分希望能建立與中國監管部門的合作。

  對於境外業務產品,券商代表建議將RQFII從資產管理領域擴大到經紀業務領域,讓港、澳、台居民能夠通過RQFII進入A股市場投資。一位香港市場資深人士表示,這樣的建議很合理,其實香港居民投資A股早就可以做,而且香港的投資體量對內地股市不會構成影響。券商代表同時建議開展專項QDII業務,讓境內投資者通過QDII額度直接在境外投資。

關注風險

  創新與風險永遠是一對雙胞胎。

  創新大會上,券商對各個業務領域的放開要求都涉及創新和風控的平衡。其中放開資產管理業務範圍在業內已經討論良多。數月前面向券商徵求意見時,券商們對產品放開、業務模式放開等呼聲很高。此次創新大會,券商代表提出明確資產管理適用《信託法》的規定,產品逐步放開,條件成熟時允許資管涉足紅酒等另類投資產品,並提出券商理財計劃份額可轉讓。

  郭樹清在創新大會發言中提出,要嚴格區分公募與私募,做到風險可控;不要做自己不懂的產品,風險敞口始終保持在可控範圍,並提醒券商「必須要有最壞的準備」。

  郭樹清特別強調,投資者適應性原則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產品只適合「小眾和機構」,「要守住200人限制,不能亂發私募產品」。

  對於備受關注的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業界在寄予厚望的同時也非常關注風險。「已有不少客戶來找我們做這個業務,但我們還是很謹慎。」一位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

  他認為,中小企業私募債業務核心問題是償付風險,風險可控是他們考慮的核心因素。

  宋麗萍在此次創新大會上指出,由於許多證券公司固定收益部過去一直是買方,銷售信心不足,只好將服務對象限定在信用評級在AA級以上,符合交易所競價交易系統掛牌條件的企業,限制了債券服務範圍。

  「我認為創新的前提是風險控制,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等。我們有很多創新的計劃,但我們只做自己擅長的產品。」東吳證券董事長吳永敏對財新記者表示。

  風險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日前,證監會已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發佈「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次的徵求意見稿並未對投資者適當性細節做出具體規定,但原則是強調中介機構的風險揭示。

  宋麗萍在創新大會上建議,統一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避免一個產品制定一套適當性指導標準。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亦表示,目前各種產品的適當性管理制度很多,不利於對投資者適當性給出整體標準。

  除此之外,券商的行業自律問題亦被提及。宋麗萍認為,如果沒有有效的自我約束和行業自律,創新只能是提供另一片無序競爭的新戰場。「創新的時候要自律,業務放開時要注意秩序。」吳永敏表示。

  「與其他行業相比,證券行業透明度最高,矛盾最集中,衝突也最直接。」莊心一建議,證券公司行業創新要自覺吸取經驗教訓,堅持從行業實際出發的原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34

戰高溫:聯合國呼籲警惕熱浪造成的傷亡

高溫天氣持久不下,如果工作場所沒有空調可怎麽活?

雖然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早已制定了工作場所的溫度條件標準,然而氣候變化改變了原先的溫度條件,這對在室外或缺少空調制冷的環境中工作的勞動者及其雇主構成嚴重挑戰。

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UNISDR)28日發聲明呼籲全球各國采取措施降低因熱浪造成的傷亡。UNISDR秘書長格拉斯(Robert Glasser)表示:“全世界的人們都應當接到高溫相關的警告和建議,避免發生像去年那樣,因熱浪在歐洲和亞洲造成的數千起死亡案例。”

創紀錄高溫

UNISDR的呼籲是在今年1~6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值再創新高的背景下做出的。世界氣象組織近日宣布2016年很可能成為自188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熱年份,上周於科威特麥特巴檢測到了54℃的歷史高溫,如經核查屬實,這一溫度將創造東半球和亞洲的最高氣溫紀錄。

與此同時,UNISDR警告在如此高的溫度之下,要銘記前車之鑒。從2005~2014年,每年全球共有25波熱浪記錄在案,每年因此而去世的平均死亡人數達到7232人。

特別是在史上最熱的2015年,據報道有3275人因熱浪在法國去世,2248人在印度去世以及1229人在巴基斯坦去世。

“氣候變化加大了包括熱浪在內的許多極端氣候事件。”格拉斯表示,因此要加強災害危機管理,特別是要加重對於熱浪所造成危害的註意。

此前,國際勞工組織也發報告指出,過高的工作場所溫度是廣為人知的影響職業健康和生產效率的危險因素,也是熱疲勞、中暑,乃至在“極端情況下”導致死亡風險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

該報告還指出,高危地區主要包括美國南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南美洲北部、北非和西非,南亞和東南亞。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指出,2011年~2015年間,受氣候變化影響,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尤其是極端高溫的發生概率增加了10倍或10倍以上。

就在上周,世界氣候組織指出,在有關氣候變化的三大關鍵指標方面:即全球表面溫度、北極海冰融化速度以及二氧化碳含量方面,無一例外都在今年前半年達到了新高點。

在此背景之下,美國大陸西南部分地區、非洲東北部和西南部、中東地區、澳大利亞北等區域今年6月的氣溫均創下同期最高。

尤為值得註意的是在科威特麥特巴所出現的高溫。此前全球最高氣溫紀錄出現在1913年7月10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死亡谷,錄得56.7℃高溫,而東半球的最高氣溫紀錄是55℃,是在1931年7月的突尼斯吉比利錄得的。不過由於時代久遠,這些當年在相對有限情況下得出的測量數字並未在科學界得到一致認可。

世界氣候組織認為,今年的升溫現象仍部分源於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赤道太平洋地區的海水不斷升溫,導致大量熱量進入大氣層。不過此輪厄爾尼諾現象正在結束,因此2017年的高溫現象將有所好轉。

高溫作業條件惡化

國際勞工組織早在今年4月就發出警告,稱由於氣候變化引發的工作場所溫度條件惡化,新興經濟體將損失多達10%的工作時間。

這份報告指出,氣候脆弱國家中有超過10億勞動者及其雇主和社區已經受到了工作場所嚴重高溫的影響,然而氣候變化對於勞動作業的影響並未在全球和各國的氣候或就業政策中得到充分反映。

報告表明,氣候變化導致一國的總體有效工作時間損失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達到4%,這充分體現了高溫作業這一挑戰的現實性。

報告還指出,即便實現《巴黎協定》中提出的1.5攝氏度的較高溫控目標,在2030年之前,世界主要地區每年仍將有幾乎一整個月的時間面臨極度高溫。這樣的高溫情況導致勞動生產率下降,工休需求上升,同時也增加了健康和工傷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87

熱浪襲美西4死  鳳凰城47.7℃

1 : GS(14)@2016-06-21 07:39:04

美國西部多個州受熱浪侵襲儼如焗爐,亞利桑那州(圖)有4人死亡,最大城市鳳凰城錄得48年來高溫。



加州山火 700人疏散

4名死者全都是酷熱天氣下進行遠足等戶外活動而出事,其中3人都是20來歲年輕人。鳳凰城前天氣溫高達47.7℃,破1968年紀錄,一名28歲女私人教練早上遠足時,因天氣熱得太突然,即使帶備足夠飲用水仍不支,即場接受急救,但終告不治。在加州,洛杉磯市郊柏班克(Burbank)亦錄得42.8℃,是43年來最高;聖迭戈以東80公里鄰近墨西哥邊境前天早上發生山火,已焚毀逾600公頃土地,約700名居民要疏散;亞利桑那州與新墨西哥州等地至少有另外四處山火,高溫下越燒越旺。氣象部門已經向亞利桑那州、加州及內華達州發佈「紅旗警告」,提醒當地民眾這些地方發生山火的可能性極高、或山火正迅速蔓延;電力部門亦呼籲公眾節約用電,以免電網不勝負荷而大停電。天氣報告預測酷熱天氣起碼持續三日至今天,西南部多個州分的氣溫可觸及48.8℃。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21/196628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370

熱浪捲歐美 學生殯儀館避暑

1 : GS(14)@2017-06-23 01:44:28

除了葡萄牙,歐美多國亦出現熱浪,西班牙學生要到殯儀館避暑;英國至少五名御林軍在女皇壽辰閱兵上暈倒。


5御林軍不支暈倒


西班牙6月尾就開始放暑假,比普遍歐洲國家早,法例亦規定課室氣溫必須介乎17℃至27℃,不過這些保護措施今年都不管用,在戶外氣溫動輒逾40℃、部份地方甚至高見42℃的炎熱天氣下,課室都變成桑拿室,首都馬德里有學校要安排學生到附近殯儀館涼冷氣,地方政府衞生部門官員日前就建議學生自製紙扇消暑,言論被猛轟。法國今個月可能創下史上最熱6月紀錄,氣象部門預料熱天將持續至少10日,部份南法地區將高見35℃至38℃。英國前天在酷熱天氣下舉行了女皇壽辰閱兵,慶祝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91歲生日,難為一眾御林軍頂住高溫、笠着熊皮高帽列陣,結果至少5人疑不支高溫暈倒;氣象部門預計本周氣溫將達35℃。美國方面,氣象部門預測,西南部亞利桑那州和加州上周末氣溫已開始上升,預料周本會飆升至逾48.8℃。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9/200609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448

熱浪襲美 鳳凰城49℃航班取消

1 : GS(14)@2017-06-23 02:58:20

美國西南部近日受熱浪侵襲,其中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日間氣溫高達49℃,是當地逾20年來最酷熱天氣,超出部份客機的最高操作溫度,導致來往當地天港機場的50個航班需要取消,另有多個航班延誤。


天熱起飛需更大推力

美國航空公司發聲明指,合作公司美鷹航空(American Eagle)使用的小型客機最高操作溫度為47.8℃,受炎熱天氣影響需要取消,而其他大型客機如波音737、空中巴士A320等則可承受52.2℃和52.7℃,但為防萬一,讓下午最熱時段航班乘客自行選擇是否改航班。應用氣象學教授麥克納利解釋,氣溫上升會令空氣膨脹,導致機翼下方的空氣粒子少了,升力減少,起飛需要更大推力、更長跑道,爬升速度亦較低,降落亦需要更快速度、更長距離,否則可能超出跑道或中止升降。要紓緩問題,航行公司一般會減輕客機負重。氣象局指,當地的炎熱天氣預料仍會持續一段時間,而鄰近的加州南部今日氣溫更恐達53℃。世界氣候組織指北半球近兩個月都出現熱浪,專家指氣候轉變會令這類影響航空的熱浪越來越多。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2/200643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94

「魔鬼」熱浪捲歐 意南55℃

1 : GS(14)@2017-08-06 18:40:24

歐洲南部和東部受到被形容為「魔鬼」(Lucifer)的熱浪侵襲,普遍高達逾40℃的歷史高度,歐洲氣象網站Meteoalarm向10國發出最高級別的紅色警告,至少兩人因酷熱天氣死亡。熱浪情況以意大利和巴爾幹半島最為嚴重。意大利氣溫比歷年同期平均高出10℃,羅馬錄得43℃高溫,南部那不勒斯一帶更達55℃,中部佛羅倫斯一間藝術博物館因冷氣失靈閉館。意大利當局已向26個城市,包括羅馬和威尼斯等旅遊勝地發出酷熱天氣警告,當地早已因為旱情關閉了大部份街頭噴泉,而當地醫院病床使用率比平常高出15個百分點,當局呼籲民眾盡量避免外出,留在室內地方和多飲水,部份地區甚至發出交通限制並禁止戶外工作。希臘、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等地山火成災,而北面的波蘭亦錄得不尋常高溫,當地官員已發出警告,指醫療設施將不勝負荷。至於西歐西班牙,高溫情況比過往更為嚴重,度假勝地太陽海岸和馬約卡島周末氣溫高達43℃,氣象部門昨日向當地51省中的31省發出高溫緊急警報。


至少兩人熱死

酷熱天氣下,不少人因中暑或其他原因送院,其中波蘭和羅馬尼亞分別有一人死亡。氣象學家指,熱浪情況是受來自北非吹至地中海的熱空氣影響,預料高溫天氣將持續至本周初,而短期內亦會再受新一輪熱浪侵襲。德新社/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6/201131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848

專家警告放任暖化 天災影響歐2/3人口世紀末歐洲 熱浪或年殺15萬人

1 : GS(14)@2017-08-06 18:40:25

■法國尼斯多名兒童在街邊的噴水池戲水消暑。路透社



全球暖化的殺傷力不容忽視。歐盟專家前日發表研究報告指,警告國際社會放任氣候轉變不理,本世紀末歐洲每年將有2/3人受與氣候有關的災害影響,因此死亡的人數亦大增至15.2萬人,其中99%都與熱浪有關,歐洲南部面臨的挑戰尤其嚴重。



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的科學團隊於醫學期刊《刺針行星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刊登研究報告,指氣候轉變為社會帶來的負擔越來越大,到了2071至2100年歐洲每年有逾3.5億人因災害而患病、受傷、流離失所和死亡等,遠高於近年數字2,500萬人。



法國意大利希臘最嚴重

報告續指,歐洲每年死於自然災害的人數將由近年的3,000人,大幅飆升至2071至2100年的每年152,000人,當中因熱浪而死的佔151,500人。而法國、意大利和希臘等國的災情最為嚴重,由目前平均每100萬人有11人死,上升至每100萬人有700人死,北歐情況則相對較好。團隊翻查28個歐盟成員國和瑞士、挪威和冰島於1981至2010年間,合共約2,300份與氣候有關的災情紀錄,將這段時間視為參考年份,推測本世紀末天災、人口增長和人口流動等情況,並假設2100年的平均氣溫比參考年份提高3℃,最終得出上述結論。報告形容氣候轉變是人類在21世紀的最大挑戰,指上述危機90%是由氣候變化造成,僅10%是與人口增長和城市化等因素有關。研究員亦指出,雖然未有數據證明,但長者和窮困家庭將會更受災害影響,而歐洲目前正面臨人口老化問題,將來情況或更加嚴峻。



熱浪致死大增54倍

報告提到的自然災害涵蓋熱浪、寒潮、山火、乾旱、水災和風暴等,而它們因應全球暖化的變化各異,其中熱浪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大增54倍,水災增加37.8倍、山火1.38倍、風暴0.2倍,寒潮死亡的人數則反減至僅餘2%,惟「不足以彌補其他災害的上升趨勢」。今次研究是由歐盟執委會資助,報告總結時表明支持2015年《巴黎協定》中減排等目標,建議以改善土地利用和城市規劃方面着手,以打造出「健康、碳平衡」的社會。未有參與研究的倫敦學者威爾金森表示,今次研究結果令人擔憂,再次提醒人們若放任溫室氣體增長對人類的影響,有望「進一步提高加快減排行動的籌碼」。不過,研究是以國際放任全球暖化持續、2100年氣溫上升3℃作為大前提,而《巴黎協定》正是要壓制氣溫上升幅度低於2℃。有份參與研究的南韓首爾大學學者金浩(音譯)和李在永(音譯)指,報告「可能高估了」數字,因未有兼顧到醫療進步、歐洲冷氣普及化等因素。法新社/路透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6/201131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8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