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暴風科技創始人馮鑫:互聯網創業九死一生,“熬得住”才有紅利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942

馮鑫。 (馮鑫提供/圖)

創業是九死一生,打工是一死九生,甚至一死都沒有。所以我對創業者想說的是,樂觀地創想未來,悲觀到極致地去做計劃。

多琢磨,少動手。都說互聯網行業要快速試錯,這是一種誤導。如果你思考得夠多,就不需要試錯。

我在做產品功能改進的時候就關心兩個問題,一是你要影響的人到底是誰,二是影響的幅度能有多大。要麽這個功能的推出惠及30%的用戶,讓他們的體驗從0到1。要麽只惠及1%的用戶,但能把體驗從1拉到100。

2015年6月A股暴跌中,暴風科技(股票代碼:300431)的股價也一路下殺。

有個互聯網圈內的創業者曾篤定地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暴風科技一定會有20個跌停。他說這話的時候,暴風科技已經連續五個跌停。也就在那天,暴風科技董事長馮鑫表示,將鼓勵員工購買公司股票,如果虧了,他個人兜底。這之後,暴風科技的股價趨穩。

直到7月27日,A股創下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暴風科技再次進入下跌通道。

馮鑫1972年出生於山西陽泉的一個教師家庭,跟百度老板李彥宏是老鄉。1993年,他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先是在雷軍的金山軟件公司做市場總監,後來在周鴻祎掌管的雅虎中國待過一段時間,2005年開始創業。

作為一個互聯網公司,暴風科技無論是公司體量、行業地位、影響力還是用戶規模,都只能算是一個二線甚至是三線梯隊的公司。但暴風的知名度卻讓很多江湖地位遠高於暴風的互聯網公司艷羨不已。

2015年3月,暴風科技在創業板上市,收獲了近40個連續漲停,市值一度超過一些在美國上市的一線互聯網公司。幾乎沒有股民不知道暴風科技這只神奇的股票。從它身上賺到錢的說它是神股,錯過它的罵它是妖股。

在暴風創富故事的示範效應下,眾多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紛紛啟動私有化,打算回歸A股。很多還沒有上市的互聯網公司,趕緊拆掉自己的外資架構(VIE架構),把上市目的地轉向A股。

馮鑫的一個朋友對南方周末記者總結了一大堆馮鑫的方法論,比如面對巨頭,打不過就繞過去,繞不過就跳過去。又比如極度思考,極致執行。再比如守正出奇,反者道之動。

而馮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認可兩句話。一是極致執行,二是反者道之動。

其中“反者道之動”出自《老子》,南懷瑾曾這樣解釋這句話:快要進一步發動的時候,反而會有相反的狀況。做事和做生意也一樣。生意稍稍失敗,就要熬得住,熬得過去,下一步就會成功賺錢了。

打工是一死九生,創業是九死一生

1993年我們畢業後,中國才開始進入一個商業崛起的時代。現在的大學生比我們幸運,趕上了一個創業時代。

很多人在創業,但大多數人還是在打工,在努力地賺錢,想讓自己的生活更安全,只不過他們沒有賺到太多錢。這些人基本是靠勞動獲取報酬,但有些人是靠創造,賺錢就容易多了。

大部分人在勞動中消耗了生命。很多時候是眼界決定了成敗,你覺得資源不夠,但其實很多社會上的資源,都可以為你所用。

創業者需要特別的安靜和謹慎。不能被沖動帶著走。要知道你需要面對那些隨時可能浮現出來的被掩蓋住的風險和苦難。

現在很多年輕人還是太沖動了,創業的聲音喊得有點高。創業是九死一生,打工是一死九生,甚至一死都沒有。所以我對創業者想說的是,樂觀地創想未來,悲觀到極致地去做計劃。

除此之外,還需要屁股坐得住。互聯網行業有句話叫做“熬出來的成功”,今天互聯網行業里十億美元市值和估值的公司比比皆是,但三五年前這些公司的估值才一億美元左右,五六年前的估值是一億元人民幣。

任何一個在互聯網行業卡住位置的創業者,三五年之後都會有至少五倍以上的增長。即便你只有一款產品,但你每天努力改進,做到了沒有人能把你的用戶弄走。

比如大眾點評網,當年大家覺得不行,熬到現在也成功了。這就是互聯網紅利,只要熬得住,就是贏。當然,這個紅利時代有些公司註定要被革命掉,比如在PC向移動互聯網遷移的過程中,有些PC時代的公司不改變就只能是死。

現在大家看不上人人公司,但我覺得只要他把校園市場卡住了,三五年之後依然能翻個五倍。很多人在熬的過程中把自己賣了,但你要是活得下去,為什麽要賣呢。除非你沒有卡住位,選了一個錯誤的方向。或者說你在卡位的過程中,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反複折騰,最終一事無成。

所以創業者一定要信仰互聯網,要是互聯網的信徒。

爭不到用戶的第一需求,那就搞定第二需求

早期暴風是做播放器出身的,現在的主營業務是在線視頻服務。所謂視頻服務,主要就是視頻內容的提供。目前內容確實是我們的短板,也是用戶的第一需求,那我們就選擇在用戶的第二需求上建立優勢,即讓用戶的體驗變得很爽。這個電影你有我有大家都有,但挑剔一點的用戶會在乎視聽體驗,比如3D功能和立體聲等。內容庫之外的感受市場非常大。

大家覺得視頻內容太重要,以至於忽視了運營的基本功。暴風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讓用戶在看視頻內容的時候更爽,然後去執行出來。這也就是我們內部提到的極致執行。

有了極致的行動,自然產生了創新和提升。對於內容的過度關註,形成了目前同行相對於暴風的優勢,但我認為這個優勢不可持續。燒錢投資內容沒有辦法培養內容的自制能力。而且燒錢的能力不用培養,什麽時候燒錢都不遲。他們搶內容的時候,我們在對產品不斷叠代升級。互聯網為什麽牛,就是因為產品可以隨時隨地升級。今天和明天得到的東西不一樣,這是互聯網產品的魅力所在。

盡管我們的產品黏性和用戶規模還不夠強大,但我覺得有一款好產品就很好了,偉大的公司都是一個產品走天下。除非我們覺得是一個方向,一個很大的機會,我們才會大力布局,比如我們做魔鏡和電視。

現在對我來說暴風最大的隱患是人才缺乏。尤其是做魔鏡和電視之後,感覺人才更是不足。所以我們上市之後做得最大一筆投資就是招人。

多琢磨,少動手,不要迷信快速試錯

產品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主營產品,比如百度搜索和淘寶。一種是產品生命的自然衍生,比如百度貼吧和支付寶。比如我們做立體聲功能和左眼高清,也是暴風播放器的產品延伸。

暴風上市之後,最大的變化是我們做了魔鏡和電視項目。但魔鏡和電視不是產品的衍生,是一種突破。

魔鏡項目是對戰略方向的把握,電視項目是對戰略條件的準備。我在公司內部有個提法叫做三板斧:目標、核心打法和關鍵手段。三板斧是我在金山工作的時候就有的,主要是雷軍教的。

我們做魔鏡,是因為看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方向。前段日子Oculus開了產品發布會,發布了虛擬現實頭戴顯示器。有人評論說多年以後,這個發布會的意義將超過喬布斯發布初代iPhone,我覺得三年就夠了。

這就是互聯網大格局。以前有人質疑我們做魔鏡是不是太早或者太快了,現在這種質疑聲音越來越少越來越小。

做電視的邏輯是,我們有了一個規模用戶群,然後衍生出硬件的商業模塊,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你需要先進去再說,然後再去考慮怎麽做過別人。

我認為三年後,前三大影響力的電視品牌一定來自互聯網公司。即便現在傳統電視機廠商依然在銷量上占據牢固優勢。這是未來的方向,誰也阻擋不了。所以我們看到格力的估值就是不如小米高,這是有理由的。

傳統的電視機廠商把電視賣掉之後跟消費者的關系就結束了,而互聯網公司把電視賣出去之後,跟消費者的關系才剛開始。

暴風殺入互聯網電視市場,面對的只有小米和樂視。樂視的電視有視頻優勢,我們也有。而且我們通過和海爾日日順的合作,取得了在線下渠道的優勢。日日順雲店營銷網有30000家體驗店以及社區服務網的17000個社區服務中心,可以給暴風TV用戶直接提供周到的服務。現在傳統的電視機廠商能在量上賣過互聯網公司,就是因為消費者往往是要在線下體驗之後再購買,要求有上門安裝的服務網絡。

我們不會輕易出手,我一直跟同事們說,多琢磨,少動手。人最怕的就是手帶著腦子走,人應該是腦子指揮手。都說互聯網行業要快速試錯,這是一種誤導。如果你思考得夠多,就不需要試錯。很多人懶於思考,勤於動手,這是人類一大天性。能成功的人,一定是能克服這個天性。

我的孩子最大的才三歲,我對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做個身心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更為重要。但對心性的修煉很難,要靜下心來琢磨事挺難的,我主要是靠打坐。打坐的好處是安靜,避開個人情緒,以一種旁觀的心態來審視自己幹的事,更容易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哪里。創業者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要培養勤於反省的習慣,不斷總結自己和行業,慢慢形成一些規律。

我的這個習慣是當年在金山養成的,金山的這個氛圍是從聯想學習來的。

最大教訓是對資本的忽視

我不是一個常走彎路的人,很少從教訓中學東西,大部分是不斷地總結。這幾年最大的一個教訓是對資本的忽視,融資上開竅比較晚。

在金山打工的時候經常是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工作,那時候提倡個人英雄主義,覺得在短缺情況下,能幹出產品來,就很牛。這幾年越來越明白,要學會使用社會資源和資本。現在我決定做一件事,非常註重條件是否給夠了。

想清楚事情值得去做之後,剩下的就是極致執行了。

我在做產品功能改進的時候就關心兩個問題,一是你要影響的人到底是誰,二是這個影響的幅度能有多大。要麽這個功能的推出能惠及30%的用戶,讓他們的體驗從0到1。要麽只惠及1%的用戶,但能把體驗從1拉到100。我們做語音搜索、左眼高清技術和立體聲,都是先問自己這兩個問題。 

產品做出來之後,賣出去是王道。

銷售本質上是一個讓別人接受你的過程,跟談戀愛一樣。所以銷售的關鍵是場景,人只會在特定的場景購買你的東西。比如看球時候的閃光棒,只有在球場有比賽的時候,你在入場口賣,才會有人買。再比如我帶小孩去遊樂場,才可能會買吹泡泡的玩具。

另外,不一定是圖片精美就能帶來銷量,相反可能會讓消費者反感。比如一碗方便面,你做的圖片上都是大塊牛肉,但大家都知道方便面里的肉小到什麽程度,所以你看到這類圖片的第一反應就是“假”。

回歸A股要下百分百的決心

很多人關心我對暴風股價的看法,我想說的是,即便是前段日子暴風股價走到最高點的時候,我依然認為從未來的角度看,暴風股價不算高。

我們上市後,公司分成兩批人,一批是沒有股份的,一批是有股份的。很多人在公司做了三年以上,沒有功勞有苦勞,我們希望他們能有股票。這件事我們一直想做,正好碰到這次股災,我們就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

我敢承諾給員工持股兜底,是因為我知道自己將要做的事情的價值有多大。我們要做的是圍繞一部分高質量的用戶群,做大娛樂的視頻內容。通過大數據將暴風的各項業務進行關聯,包括視頻、音樂、遊戲等。未來暴風魔鏡與暴風TV的內容也都會打通,可以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智能視聽體驗。

現在很多中概股在做私有化,還有很多公司拆除VIE準備在國內上市,很多創業者也在談論暴風的故事。我也看到有觀點說暴風催生了這輪中概股回歸和拆VIE熱潮。最近股市不太好,證監會暫緩了IPO,很多人又開始猶豫,我的建議是,決心就得百分之百地下。在A股上市對於一個公司品牌效應的拉動是千金難買的。我覺得光這一點就足以讓人下決心。

另外,互聯網公司在中國資本市場上還是很稀缺的,這種稀缺性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就算是有100家互聯網公司回到A股上市,我覺得這種稀缺性依然存在。這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紅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