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富人為何不買股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8jlr.html


(一直在想,經濟常識應該放些什麼內容上來?深入淺出的東西看似無奇,但真要寫好卻不容易。好在終於找到一篇,作者為北京理財中心首席顧問,具有15年以上的資產管理經驗,目前在北京管理的國際基金及中國資金約為幾億元人民幣,其文啟發性強,還貼近普通投資者的實際情況,所以貼上來,也算千里之行的第一步吧。)


我認識的富翁客戶,有千萬元以上的客戶,從不沾手股票,只買國債,一年只有10%的回報,年利潤每年為100萬元——年年賺,活得挺滋潤的。如果你擁有 500萬元資金,那就說明:你的資產已經上了一個新臺階。你已經不用去承受像股票那樣上下波動50%的高風險,你只需要買些國債,或者基金,便能達到每年 10%—20 %的投資回報。文/陳作新

股票是高風險投資工具。我見過無數人炒股票輸得很慘,都是因為嘗了點甜頭,以前賺了一點股票的錢,就想在市場高峰時,全身投入——投資判斷完全被暴利所蒙蔽,根本見不到風險,而往往懸崖就在前面。全線買股票,是拼命的做法,可以結果只有兩種:暴賺或者暴虧。 假如你是20歲或30歲的話,能從頭再開始,我可以 理解“全線買股票”的拼命做法。 假如你是40歲或 50歲,已經不想輸的話,我建議你跟隨其他富翁的穩健做法:投資目標回報:定在中庸之道便足夠。 例如:[I] 整體現金,年回報達到15%。 [II] 保證年年賺,先不要虧。 如果你是500萬元的投資大戶,你已經不用去承受像股票那樣上下波動 50%的高風險,只需要買些國債,或者基金,便能達到每年10%—20%的投資回報。 對於500萬元本金來說,年回報達到15%,便是75萬元的利潤。你只需買一支好的債券基金,便已經有這個回報,債券風險很低,年年都能賺,何需再冒股票風險呢? 假如每年能賺20%,便已經是 100萬元的利潤。要達到年回報20%,專業的投資者會給你設計一個綜合的理財組合:一半買國債基金,四分之一買股票基 金,只有四分之一是買股票。這個理財組合裏面,有低風險的國債基金,有中風險的股票基金,也有少部分高風險的股票,攻守兼備。 純買股票是高風險投資行為,要求年回報50% 以上,期望太高。由於要冒高風險,也會導致虧本賠錢收場。因此,純買股票的投資行為,往往只適合一些年輕人,或沒什麼錢的人,以小博大。 我認識的富翁客戶,有千萬元以上的客戶,從不沾手股票,只買國債,一年只有10%的回報,年利潤每年為100 萬元——年年賺,活得挺滋潤的。何需買股票,冒高風險呢。 記住:股票是高風險,是以小博大。你已經是富翁後,便不用去參與了。

正確理財規則之一:先不要虧本 看起來這一條超簡單,但是要吃透這句話,是有深度的。舉個例子: 甲是超保守,有10萬元存款,全放在銀行,只買些國債,年回報10%。兩年後,變成12萬元。 乙是超冒風險,也有10萬元存款,全買股票,2006年賺了 60%,2007 年虧了35%。兩年後,還是10萬元,沒賺沒虧,白乾兩年。 丙也是超冒風險,也有10元存款,但 2006年沒參與股市,只在 2007年3月份才跟風進入股市。他買了一些藍籌股,虧了30%,10萬元變 成7萬 元。7萬元事後要追回 到10萬元,需要投資回報增長50%。以美國首富的本領,平均收益率 也只是 25%的年回報,即是說:丙要再花兩年時間,才能回本;要 再花兩年時間,才可能追上甲。 丁君,也是10萬元本金。他不幸買了垃圾 股,10萬元本金虧掉8萬元,只剩2萬元。那麼,從2萬元要增長500%,才能漲回到 10萬元。要增長500%,以年回報 30%來計算,要用15年的時間。即是說,丁君相比甲君,落後足足15年的時間。 看上去第一理財規則:“先不要虧本”好像簡單,實際上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很多富翁都會採取避開所有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工具,便是守住這條規則。投資者應該一步一個腳印,不要冒進,每年穩定增長,細水長流,這樣遠比暴發戶高明。

正確理財規則之二:年年賺 美國首富有個理財規則:年年賺,每年投資回報都要超過10%。以他的操作經驗,他平均每年回報25%,三年翻番。沒有一年虧,維持了70年。 用我們普通人做例子,現在35歲,有 25萬元人民幣存款的人,為數不少。按照以上的穩定操作,年回報25% 的話,3年翻番,請看看以下的成績。 開始: 35歲 有20萬元, 保持年增長25%
6年後: 41歲 變成80萬元, 12年後: 47歲 變成320 萬元; 18年後: 53歲 變成1280 萬元; 24年後: 59歲 變成5000 萬元 20 年後,20萬元可以變成 1000萬元;25年後,就變成了 5000萬元。 所以,千萬不要小瞧你的 20萬元存款,如果經營得宜, 20年後,你也可以變為千萬富翁。 當然,首先你要掌握到年回報10%以上的技巧。 2006-2007年,股市上升的時候,外行也能賺。但在2003-2004 年,無數人給股市套牢的時候,你能有本領賺到 10%以上嗎?以我所見,除非你有高人指點,否則以你自己的能力,一般是做不到的。

常見錯誤投資方法之一:亂槍打鳥 20萬元,購買了 20支股票或基金,每支1萬元——很多投資者由於不知道買什麼為好,道聼塗説,於是每樣買一點。一年後的結果往往是:10支賺錢,10支虧本,成績平平,甚至只是拉平,半點兒都賺不了。 要點:投資講究準確度,賺錢的股票或基金,一支便足夠。一支賺的股票或基金,可以不斷加碼,不用再去選別的了。 記住:一支賺的股票勝過10支虧本的。 正確方法:選種一隻賺的,可以不斷加碼。 要記著,選一隻新的股票或基金,有一半機會出錯,多選多錯。

常見錯誤投資方法之二:相信高回報計畫 “高回報計畫”有很多種方式出現:炒 外匯、炒黃金甚至種樹計畫等等。它們都有一個明顯特徵,就是標榜:“低風險,高回報”。 由於起了“貪婪之心”,大部分很難抵擋住它們的誘惑。但是,這個世界上哪有高回報而低風險的投資——高回報只表示高風險,你很可能會全賠。 記住:高風險,即是你會全賠的意思,不碰為妙。

常見錯誤投資方法之三:長線能賺 在我20年的理財顧問的生涯裏,客戶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我買的那支優先股票,能否長線持有? 市場上亦有很多參考資料:一些書籍偏向於理論,都贊成“長線投資”;另外一些書籍,較重圖表分析,都比較教導人去操作短線投資。 長線?短線?誰對?誰錯? 從邏輯面來分析: (a)假如股票市場是10年大牛市,那麼長線能賺錢是對的。 (b)假如市場是大熊市,比如,日本從 1991年39400 點衰退13年,跌到最低時 2004年的8000點。長線便輸到一塌糊塗。再例如,美國納斯 達克從2000年的5000點,跌到2003年的1000點。現 在2007年,退在 2500點左右。長線同樣是一塌糊塗。 (c)假如市場是長期的徘徊市,那麼,你長線多年也是一無所獲。 記住:長線能賺,是靠“超人”能力或“超好的運氣”
人們常有“事後孔明”的說法,20年前購入香港首富李嘉誠的“ 長江實業”股份,20年後便已經變為富翁。但是20 年前,李嘉誠還只是香港眾多商人其中的一位,你從何得知他會脫穎而出,成為貴人呢?你能在20年前便選中他的話,要麼是你有獨到的眼光,要麼就是你亂打亂撞,碰到“超好運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

為何不做下一步?- 華脈無線通訊(49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17/LTN20080417491_C.pdf

該公司宣佈削減股本,由一毛削至零點一分,但股分不合,看來會以低價繼續發行股份,學學老莊的手法。

其實該公司股份已達幾十億股,為何不索性一百合一,再大手供股?

最近公司和明日國際(760)的股東換股,該人更成為大股東,他應該是財技高手,我期待公司的財技表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4

女生投資周記:為何股市較經濟早見底? 王雅媛

2008-12-08  HkHeadline


主 要於香港、內地及其他亞洲地方銷售名貴商品的廸生創建(00113 )剛公布了業績,年報裏有一點值得學習的地方。公司手上有不少知名的品牌,如「Tommy Hilfiger 」,「Polo Ralph Lauren 」,「Vertu 」等等。這些品牌的價值以無形資產顯示於資產負債表上。除非這些品牌的價值於消費者心目中是貶值得很快,否則集團是沒有必要把它們攤銷的。但是廸生卻選擇 了每年都攤銷,而攤銷的幅度更是不小。如○八年上半年,如果集團沒有無形資產攤銷,盈利可達9,900 萬,比起現在公布出來的盈利足足高了30% 。所以其實集團每一年出來的盈利都是給這個非現金的項目壓低了30% 。因此,當我們研究廸生創建時,於這一點上,我們是應該為公司的價值加一點分數的。

很 多人都知道,股票市場是比真實經濟早見底。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呢?股票是一個人類參與的買賣遊戲,短線以及中線都以反映人類的行為為 主。而市場中大部分人都有一個特點,便是缺乏獨立思考,喜歡安全感,導致他們喜歡靠着人群,那一邊安全感愈高,便盡量靠着那邊。另外人亦容易偏向於極端, 因此市場時常出現看好時便愈看好,看差時便愈看差的情況。

舉一個比較生動的例子來形容現在的市場,如果你知道今晚將會有一隻女鬼出現在你的 面前,別人都告訴你女鬼將會伸出她的舌頭來嚇你,而女鬼的舌頭最多只有兩呎長。但是當天開始黑起來,天氣又愈來愈冷時,你便會開始害怕那女鬼的舌頭不只兩 呎長,可能是四呎長,甚至乎五呎長。誰知道最後女鬼一旦出現,原來她的舌頭真的只是兩呎長而已。

恐慌令股價過分拋售

於股票市 場上,這種過分的恐慌便反映在股價上。明明次按危機才是今次金融海嘯的真正原因。但是當愈來愈多人開始看淡,及投資氣氛到達最差時,一些本身影響力可能不 太大的東西,如信用卡貸款,都會被拿出來及放大,令到股票的價格過於拋售,去反映一些不存在的危機。這便是為甚麼股票市場一定是比真實經濟早見底的原因。

王雅媛(Victoria )

(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27

為何是雷曼 蔡東豪

2008-12-18  NextMagazine


每次聽到雷曼迷債的新聞,心裡都不舒服,因為新聞內容總是令人失望,不是政府財金官員口出無法兌現的豪言,便是銀行不斷以程序做藉口拖延回購方案。身為局外人,除了是同情苦主,我們什麼都做不到。

最 近我讀到一篇駭人的報導,法律專家估計雷曼的破產程序可能需時十年八載才完成。該專家指七年前爆煲的Enron,破產程序仍在進行中。雷曼破產之時負債總 額逾6000億美元,數之不盡的雷曼苦主遍布全球,雷曼破產程序的複雜程度遠超Enron。沒有人想到雷曼會倒閉,即使是雷曼自己在破產前一年動用逾七億 美元回購股份,平均回購價是50美元。

很快便會出現大量關於金融海嘯的書籍,我認為這些作者無法逃避一個問題︰為何死的是雷曼?金融海 嘯發生至今出現財政危機的金融機構,包括AIG、房利美、房貸美、花旗銀行等,它們由美國政府直接注資打救;投資銀行例如貝爾斯登、美林、高盛、摩根士丹 利等也靠美國政府在幕後施以援手,才能渡過危機。規模比雷曼小的有之,虧損情況比雷曼嚴重的亦有之,但這些金融機構或投資銀行通通用美國納稅人的錢來拯 救,為何唯獨不救雷曼?

今年3月,貝爾斯登首先爆煲,當時美國政府認為貝爾斯登在金融業跟行家的關係錯綜複雜,若貝爾斯登倒閉必定牽連很 大,所以不可不救。最後美國政府為貝爾斯登部分債項包底,並安排摩根大通收購它。今年9月,雷曼出現財政危機,美國政府選擇不救,原因是美國政府以為當時 的金融系統能承受雷曼倒閉的衝擊,並且避免因政府一救再救引發出來的道德風險。但我認為不救雷曼,是美國政府在金融海嘯至今最錯的決定。

 

投 資銀行聘請學歷最高的僱員,使用最先進的資訊和交易系統,但其實維繫着整個行業的主線,是最原始的一個「信」字。雷曼和高盛的交易員在電話中的一個 「Done」字,就完成千萬美元計的交易,不用白紙黑字,不用律師去確認交易真確,靠的是一份信任。這份信任不是來自交易員的個人誠信,而是來自雷曼和高 盛過去一百幾十年建立的互信關係。每年靠「Done」字完成的交易數以百萬宗,出現「反口」或爭拗絕無僅有,因為投資銀行尊重和珍惜彼此間建立的互信關 係。

美國次按潮爆發逾一年,投資銀行不是完全缺乏危機意識,過去一年各自加強風險管理,想盡辦法壯大資本基礎,嚴陣以待;但事實證明投資銀 行低估了次按的殺傷力。投資銀行防禦措施做得不足,某程度上咎由自取,可是美國政府不救雷曼,這決定把投資銀行一百幾十年建立的互信關係一下子摧毀,我認 為美國政府的錯誤決定是金融海嘯的轉捩點。

美國政府拯救貝爾斯登,只是救債券,沒有救股票。業內人士支持這做法,因為他們認為投資者應明瞭 投資股票比投資債券的風險高,投資者期望從債券得到的保障和回報有別於股票,若不救債券會打擊遍布全球的投資者信心,讓貝爾斯登債券違約,有可能引發國際 連鎖反應;這是雷曼破產之前大部分人的假設。

 

雷曼破產之前,沒有人想像過一間歷史悠久,規模龐大的投資銀行所發行和擔保的 債券會出現赤裸裸的違約。雷曼破產把所有人喚醒,原來投資銀行規模大不是信心保證,原來投資評級良好的債券會違約,最致命的是沿用了一百幾十年的 「Done」字原來未必可靠。雷曼引發的不只是影響自己的問題,而是投資銀行業界徹底信心崩潰。雷曼破產之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立即陷入財政危機。

美 國政府不救雷曼的兩大原因——認為金融系統承受得起衝擊和避免引發道德風險,從投資銀行業界的信心崩潰,可見美國政府錯判金融系統承受衝擊的能力。雷曼破 產之後,美國政府相繼注資AIG、花旗銀行等私營企業,沒有人再相信美國政府會讓有規模金融機構倒閉,道德風險已成笑話。我要回到最原先的問題,為何不救 雷曼?

雷曼迷債苦主發夢也未想過,他們會被捲入一場國際金融風暴;金融歷史必會記載遠在香港有數萬名迷債苦主在海嘯中淹沒,當中不少人一生積蓄化為烏有,原因是美國政府神推鬼摃,單單不救雷曼。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副主席。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718

上市公司为何“好赌”? 孙红


From

http://www.p5w.net/newfortune/cy/200901/t2125084.htm


对冲汇率风险、对所需原料套期保值、发行可转债进行股本掉期、财务投资“失控”,都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深陷“赌局”。

随着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国际投行在中国设立的“赌局”正不断浮出水面,中国传动、碧桂园 (02007.HK)、中信泰富(00267.HK)、九龙建业(00034.HK)、深南电(000037)等上市公司深陷金融衍生品困局。而从相关上 市公司投资金融衍生品的动机角度,大致可以划分为4大类型。
第一类是为公司业务对冲汇率风险。对于具有海外业务的上市公司来说,对汇率进行对 冲原本是最平常的锁定风险的做法之一,一般通过期货互换和简单期权等基本的金融衍生产品就可以满足需求,但是有些企业却与外资投行做起了复杂的金融衍生品 交易,演变成了一场类似赌博的游戏。这一类型的代表就是中信泰富。金融衍生品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黄明判断,中信泰富的巨亏应定性为恶性的赌博投机案 例,并给出了如下理由:“一是通过这些交易,中信泰富赚只可以最多赚5154万美元,而亏则是几十倍的亏;二是需求与交易量的不对称,中信泰富只需要约 30亿澳元,但最大的仓位却超过90亿澳元,所以是赌博;第三,它最担心的是澳元的升值,却要购买澳元去投资,但是它套期保值的方式,正好当澳元升值的时 候,对家会取消合约,所以这是非常恶性的赌博;第四,是使用了复杂的衍生产品。不知道是懂装不懂,还是真的不懂,但其结果就是一个恶性的投机赌博”。



第二类是对公司所需原料套期保值。对以原油等大宗商品作为主要原料的企业而言,通过一些简 单的金融衍生品(期货和简单期权)对原料进行套期保值本是对冲原料价格波动风险的措施,但原本正常的套期保值最后也演变成了一场“概率”游戏。深南电就是 典型的代表。深南电与高盛全资子公司杰润的对赌交易简单来说由两份确认书组成,第一份确认书的有效期为2008年3月3日至12月31日,由三个期权合约 构成:当浮动价(每个决定期限内纽约商品交易所当月轻质原油期货合约的收市结算价的算术平均数)高于63.5美元/桶时,公司每月可获得30万美元的收益 (20万桶×1.5美元/桶);浮动价低于63.5美元/桶,高于62美元/桶时,公司每月可获得(浮动价-62美元/桶)×20万桶的收益;浮动价低于 62美元/桶时,公司每月需向杰润公司支付与(62美元/桶-浮动价)×40万桶等额的美元;第二份确认书的有效期为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0 月31日,也由三个期权合约构成:杰润公司在2008年12月30日18 点前,有是否执行的选择权;当浮动价高于66.5美元/桶时,公司每月可获得34万美元的收益(20万桶×1.7美元/桶);浮动价高于64.8美元 /桶,低于66.5美元/桶时,公司每月可获得(浮动价-64.8美元/桶)×20万桶的收益;浮动价低于64.5美元/桶时,公司每月需要向杰润公司支 付与(64.5美元/桶-浮动价)×40万桶等额的美元。从该内容不难看出,如果油价往上涨,深南电获利有限,而如果油价低于设定价,深南电的亏损将会加 剧。虽然此事由于深南电采取了有争议的做法而暂时陷入僵局,但是如果根据目前的油价执行该赌约的话,深南电的亏损可想而知。
第三类是因发行可 转债进行股本掉期。有些上市公司为降低融资成本发行可转债,同时为了对冲股价上涨带来的可转债亏损和股份摊薄的风险而去做股份掉期,结果陷入和投行之间的 “赌局”,并且由于金融海啸引发股价下跌,陷入恶性循环:股价越跌,股份掉期损失越大,而股份掉期损失越大,则股价就进一步下跌。碧桂园、中国传动就是此 类代表。以碧桂园为例,该公司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8.5%至10.16亿元,而业绩倒退的根源便是2008年2月与美林签署的一纸“对赌协 议”。以2008年6月30日5.06港元的收盘价计算,该“对赌协议”使碧桂园损失约4.428亿元。而按照2008年12月23日1.88港元的收盘 价计算,碧桂园因为对赌产生的损失更高达14.1亿港元。
第四类是因为“不务正业”而投资衍生品。部分上市公司在进行财务投资时涉足金融衍生 品,特别是在一轮牛市之后,不少上市公司发现投资证券金融产品可能比主业更容易赚取利润。有“澳门李嘉诚”之称的柯为湘旗下的九龙建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2008年10月27日,九龙建业公告称,从2008年1月1日至10月22日,公司财务投资活动巨亏37亿港元,其中30亿港元亏损发生在最近4个月。 根据披露信息,公司订立了若干场外或然远期协议,其主要条款包括:在协议日期起52周内(约1年)按固定价格购买若干上市股份。根据协议,当股份价格上升 至预定价位时协议就会终止。此外,为对冲风险,九龙建业同时还订立了另外一份场外或然远期协议,在协议日期起52周内(约1年)按固定价格出售若干股份, 以对冲公司因投资股票及衍生工具所承受的股价风险。不过,当该协议涉及的股份跌至预定价位时,协议也会自动终止。  从这两份远期协议的特征来看,第一份 远期协议的条款很像Accumulator(累股证),而第二份远期协议的条款则很像Decumulator(累股沽出票据)。就在九龙建业披露投资亏损 之后,投行高盛宣布将该股的评级由“买入”调低至“沽售”,理由是亏损高于预期。高盛在报告中指出,这笔始料未及的巨额亏损显示九龙建业的核心地产业务和 非核心的财务投资业务已经失去平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9

為何不要太年輕時買樓 王雅媛


2009-06-05  上海證券報




  香港的大學,現在每年有越來越多的內地生畢業。畢業後留港工作,就需要租房子。租一套普通兩室一廳60平方的房子,大概要8000元左右。現在買房的按揭利率很低,房產中介紛紛打出“買便宜過租”的廣告。

  很多人知道筆者畢業後租房子,就會問,為什麼不買呢?因為只要付了三成首期,之後每個月的供款,可能跟租房子的價錢差不多。很多朋友都是這樣的想法,因此身邊有一些畢了業兩三年的朋友,打工累積了一點資本後,都蠢蠢欲動想要開始供樓。

   我就不太認同這樣的理財計劃。太年輕的時候買樓,供款期拖得長,付出的利息其實是相當驚人的。退一步講,就算每月供款跟租樓差不多,你也需要解決首期的 問題。對年輕人來說,這個原始資本的積累很難。大學剛畢業,辛辛苦苦都難儲到10萬,而有了10萬之後,50萬、100萬,就不會像當初那麼難。如果你有 了剛好付首期的資本就去買樓,便又要從零開始積累。

  原始資本的積累又很重要,越早計劃你的財富管理,成功的機會也就越高。股神巴菲特本 身是股票經紀出身,很早就把賺來的錢用來投資。另外,年輕人是可以接受更高風險的投資。太早買樓,可能會抹殺了這段搏殺時期。過了10年20年,終於供完 了一層樓,但是那時候家庭開支已經不少了。再加上人到中年,便會慢慢開始考慮退休生活的財務問題。投資上,接受風險的程度會慢慢轉趨保守。理財不善,到了 40多歲供完樓的時候,才發現手里只有一套房子,什麼都沒有。

  但是如何去投資呢?在香港,曾幾何時你只要累積一大筆現金,放在銀行做高 息定期存款便可。但是時移世逆,經過金融海嘯雷曼迷債事件後,這種把高風險包裝成低風險、看不懂的金融產品還是少碰為妙。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月供股票可 能會是一個最通用最簡單的理財方法。更積極的做法是當遇上大跌市時,把月供的金額提高,希望可以趁低價買入更多的貨。而大市急升的時間,則把月供的金額下 調。但是從歷史走勢來看,A股市場卻並不是一個可以做長線投資的地方。在港股市場中,可以選擇一些優質國企或者指數基金來供,相信回報可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04

為何要錢-泓鋒國際(2309)-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1030/LTN20021030059_C.htm


該公司在2002年11月上市,以1港元,發行6,000萬新股上市,其中2,400萬股為大股東的舊股,業務為監察紡織商人的活動是、市場及銷售推廣業務。該時候股本只2.4億股,另包銷商為長雄證券及康和證券。


在這個時候上市,市值又少,扣除大股東所得部分及包銷佣金,集資淨額只約2,800萬元,加上業務之虛無,包銷售為大凌國際(211)附屬公司之一長雄證券,可見只想玩財技,亦可預料是公司是殼股的潛在分子。


另外,我在上市公司找到一段投資訊通控股(8082,已易手至本博客另一位主角徐秉辰先生)的段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1030/2309/CWF112_c.pdf

在第十四頁(p.57)


其後,公司業務一如所料地滑坡,然後作出一個「收購」後,又被第二家公司朗迪國際(1142,又是財技之輩,先購科技又購資源)以「高價」購入股權被證監指控成立,又可見是主席等人和這家財技之輩應該是認識的。


該收購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103/LTN20031103018_C.pdf


以1,060萬購入一從事離岸公司,而雜岸公司持有本業有關業務的各51%股權,並獲保證一年利潤不少於400萬,為集資的一大部分,可見是一項套取現金的方法。


http://www.sfc.hk/sfc/doc/TC/general/general/press_release/08/08pr153c_summary.pdf


(詳閱p.3-13)


在 所有關鍵時間,泓鋒是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該公司(指朗迪國際,下同)在2003 年12 月至2004 年1 月期間分三批收購合共3,620,000 股泓鋒股份(“泓鋒股份"): (a)在或大約在2003 年12 月22 日收購第一批2,200,000 股泓鋒股份;


.....


有關收購第一批2,200,000 股泓鋒股份,該公司直接向兩名個人收購該批股份,然後將股份存入以建采科技有限公司(“建采")名義於長雄證券有限公司(“長雄")開立的戶口(“該證券戶口"),建采在所有關鍵時間均是該公司全資擁有的同集團附屬公司。


....


該公司在招股章程內表示會分散投資於上市股本證券,但其管理層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過度投資於上市股本證券,尤其是泓鋒股份。

.....


 當第一答辯人在2005 年6 月29 日的會見中被問及他投資於泓鋒股份的決定時,他表示他結識了泓鋒的管理層成員蕭俊文先生,對泓鋒的前景感到樂觀,並對其有信心。第一答辯人未能就他對泓鋒前景的看法提供任何充分理據;
.....


與第一答辯人對泓鋒前景所堅持的看法相反,泓鋒股份的成交價在所有關鍵時間均處於跌勢,其股價由2003 年6 月每股約3.00 港元,逐漸下跌至2003 年12 月每股約2.00 港元,到2005 年12 月更跌至每股0.16 港
元。此外,泓鋒在2003 年3 月至2005 年3 月期間並無宣布派息。


基於上述事宜,證監會認為,該公司在2003 年12 月及2004 年1 月收購合共3,620,000 股泓鋒股份的交易,就該公司的業務及事務而言,構成《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14(1)(b)條所指的不當行為及/或失當行為,及/或《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214(1)(d)條所指的不公平損害該公司成員(或部分成員)的權益的行為,原因是:


(1) 該公司的管理層沒有如招股章程所述般就其對上市股本證券的投資維持“平衡投資組合";

(2) 該公司的管理層無法就其收購上述3,620,000 股泓鋒股份以作投資的決定提供任何充分的商業理據;及


(3) 雖然泓鋒的股價自該公司在2003 年12 月及2004 年1 月收購有關股份後大幅下跌,但該公司的管理層並無檢討其投資政策,在2005 年仍持有上述3,620,000 股泓鋒股份。


之後完成炒作,股價回落,久久無動作,直至2007年,開始一項驚天動地之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206/LTN20070206127_C.pdf


2007年2月,批售6,400萬股,每股12.1仙,集資僅774.4萬,接貨人為和金仔及中國水業系(1129、8009、33)關係密切關係的許先生。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301/LTN20070301138_C.pdf


換董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424/LTN2007042407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08/LTN20070608177_C.pdf


2供1股,發行1.92億股,每股20仙,集資3,840萬,包銷商為金仔。大股東放棄認購,認購不足,可見為一賣殼先聲。


之後大家熟悉的故事開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51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21/LTN20070621007_C.pdf


楊家誠先生認購1.152億股,每股57仙,成為公司主要股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29/LTN20070629487_C.pdf


以2.3322億購入伯明瀚29.9%股權,楊嘉誡提供2.5億的財務資源方便收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31/LTN20071031461_C.pdf


其後股價不停炒上,公司欲配售認股權證,但因股價暴跌,不成。之後又購入酒吧股權亦不成。最終成功配售6,912萬,每股80仙,集資5,2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27/LTN20071227455_C.pdf


從2007年中期業績公告可見,尚需1.4億港元才能還掉楊先生的款項。

楊先生套現失敗之餘,更有一大筆資金需求,就是要入主成報,所以需要取回所付資金,加上市況不就,故有一更激烈的集資行動。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7977

另外楊家誡亦提供6,000萬的股東貸款予上市公司,從這篇新聞中,可知楊家誠出資約1.6億重組成報傳媒,即可知道楊家誠購入上述三項資產值1億元: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1147

成日拖糧拖到俾人告上法庭嘅《成報》,傳賣盤都傳咗一段時 間,早兩個月大股東覃輝抵押自己揸住嘅26%股權俾泓鋒(2309)老闆、號稱全球首位擁有英超球隊嘅中國人楊家誠,套現6000萬銀周轉。儘管覃生之後 出書面聲明話無意賣盤,但財雄勢大嘅楊生即刻變成「疑似」《成報》新老闆。不過,佢從未出面證實,咁到底係咪呢?

噚日楊生同包頭市市長簽約搞蒙古地產項目,吸引大班傳媒恭候,無奈楊生話要招呼包頭市市長同一行高官,唔得閒招呼記者,經過一輪擾攘,佢派咗泓鋒COO餘懷英擋駕。之不過楊生好識做,最後都「唔覺意」行咗出房答兩嘴畀大家交差。以下係答嘴內容:

記者:楊生諗住點搞《成報》呀?

楊生:一定搞得最好!

記者:咁諗住使幾多錢搞?

楊生:最少一億六。

記者:幾耐先成事?

楊生:好快。

記者:咁諗住點搞?

呢個時候,楊生已經閃咗,但餘懷英都畀個官方答案大家:「用誠意做《成報》!」就係咁,《成報》新主不經意咁被證實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22/LTN20080522389_C.pdf


向Pacific Capital 發行2億可換股債,淨集資1.87億,換股價5仙,較停牌前40仙有大折讓。


基本上這是一任其印公仔紙的票據,不惜以犧牲股權為代價。


明天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24

為何要錢-泓鋒國際(2309)-2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8624

上文如上所述,今日出埋續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22/LTN2008052238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620/LTN20080620053_C.pdf

多謝Cryus Ho眼利,因為要去睡,所以沒太清楚看過公告。

公告稱,Pacific Concord認購2億元無息可換股票據,集資淨額1.87億元,可換股債券的換股價有兩個,為可由票據持有人去選擇,選擇如下:

(1)為換股前30營業日的平均價的125%

(2)為換股前30營業日內的任5日的平均價的90%。

其中(1)擺明是對可換股持有者不利,但是(2)卻是對持有者極有利,因為條款可以選擇任何5日股價來計平均價。以換股者角度來看,他有誘因有壓低換股前5日、或每星期去壓低1天去換股,去人為地降低換股價,而這個價錢沽出股票一定是有利可圖,因為最低平均價的90%,即是可以說,起碼有10%的空間。

但是換股價不可低於票面值5仙,又因最多的換股股數40億股,為該時股本約7.6億股的526.09%,擴大後股本的84.03%,所以有限制,換股後公眾持股量必要維持於25%,若少於25%,則不得進行兌換。

可以這樣說,這個可換股債券其實是一項抑制股價上升的機器,股價升了,他可以隨時換股,套現賺錢,令股價有壓力,如股價下跌,也可以繼續拋售股票,因為換股價可以較現有價錢更低。

可以見到公司要錢的壓力不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812/LTN200808120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923/LTN200809234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120/LTN2008112025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18/LTN2009021840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13/LTN2009031325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06/LTN2009040691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30/LTN20090430618_C.pdf

這項可見公司非常要錢的協議,最終獲通過。

其後,Pacific Concord 在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共換了7次股,本金額共2,000萬元,淨集資約1,870萬,換股價由5仙到12.1 仙不等,共換315,739,000股,平均價6.33仙,若持有至今起碼值1.44億元,大賺逾億元,但剩下的本金額仍有9成,可見可換股債券若繼續被兌換,將會對股價造成壓力。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2/LTN20081212485_C.pdf

但其中換取的本金額太少,至2008年9月,尚欠大股東1.03億,扣除9月30日後換取的1,150萬,尚欠楊先生近9,100萬。

此外,公司除還債外,亦有其他資金需要,因公司稱附屬公司有重大收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1/LTN20090421496_C.pdf

近來市況好轉,集資較容易,對公司而言,可以以較高的股價集資,所以也不需要再以這樣賣公司的方法去集資這些少量的款項。這種方法而損失公司控股權之餘,也增加供應,提高炒作的難度,故公司亦有意去取消此項不平交易。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7/LTN20090607004_C.pdf


上星期日,公司宣佈取消發行可換股債券的協議,改作和金仔洽商配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8/LTN20090608531_C.pdf


星期一,公司宣佈由金仔配售1.5億股,每股40仙,集資6,000萬,但是仍較欠楊先生的9,300萬少,另外亦不足以作重大收購,此外,亦不用盡授權的20%,可見正如中亞能源(850,前永成化工、永成國際、中油資源)一樣仍有一重大收購(前稱公告已述)未宣佈,應有第二次的配股,故仍有誘因炒上,不過因為對之前Pacific Concord換的股票太多,造成市場沽壓多,故我對這隻股的上升水位仍有疑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26

渣打为何在金融危机中幸存


From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0906/t2397369.htm


 以小博大的艺术

??渣打的成功之处在于,不断巩固以资金管理和贸易融资为核心的对公业务,进而成为吸引其他大型金融机构合作的平台,使对公业务成为公司持续增长的动力。
渣 打一度将零售金融业务作为业务拓展的重中之重,甚至曾因此怠慢了对公业务的发展。尽管零售金融业务在最初的7-8年中贡献了高增长,但当新兴市场的信用卡 泡沫、抵押贷款泡沫逐个破灭后,渣打不仅承受了信用危机的损失,还面临更多全球化大银行的竞争,加上规模劣势,渣打遭遇了零售金融业务增长的天花板,甚至 被迫退出了一些市场。但在几次金融风暴中,核心对公业务担当了抵抗危机的中流砥柱,2008年重新将发展重心转向对公业务的渣打,不仅在次贷危机中免遭灭 顶之灾,还获得了新的成长机会。
??渣打的发展模式对国内地区性商业银行有一定的样本意义。目前的地区性银行虽然能够暂时享受零售金融业务高成长 的喜悦,但这个过程并不会很长。那些找不到自身定位、一味效仿全国性银行拓展信用卡、住房抵押贷款等零售金融业务的银行,将成为未来中国信用卡和住房抵押 贷款泡沫中的“重灾区”,并在长期面临零售金融业务的成长“天花板”。

  渣打银行是欧美大型银行中唯一能够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者。2008年,欧美大型银行纷纷出现巨额 亏损,而渣打营业收入增长了26%,达到140亿美元,经营利润增长13%,达到45.7亿美元,使其一跃成为英国市值第二大的金融机构,超越了苏格兰皇 家银行、巴克莱银行等许多规模比它大得多的金融机构。
与花旗、汇丰、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等拥有万亿美元资产的金融巨头相比,渣打并不是一家 大银行。2008年底,渣打总资产为4350亿美元,是苏格兰皇家银行的12%、巴克莱银行的14%、德意志银行的15%、汇丰的17%、花旗的22%、 瑞士银行的25%、工商银行的30%(表1)。而且,渣打的主要业务在亚太、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地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业务较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渣 打是全球化市场上的一家地区性银行,而且是新兴地区的银行。那么,面对众多金融巨头,渣打如何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研究表明,渣打寻求 和确立自身发展模式的经验值得中国地区性商业银行借鉴。



  地区性银行躲不过零售业务的天花板
  分析渣打银行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地区性银行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必然面临零售业务的增长天花板。

  从快速增长到问题频出
  自1993年转型以后,到2000年,渣打零售业务在并购的推动下快速增长,利润贡献比重从30%上升到58%(1999年68%的高比例是对公业务拨备政策调整的非正常结果),达到了顶峰。
但此后,零售业务的增速就开始减缓,对集团的利润贡献比例也下降到30%(图1)。尽管公司进行了多次并购,大力引入各种创新产品,但占总客户贷款额45%(图2)、占总客户贷款拨备额42%(图3)的零售贷款却只贡献了总经营利润的30%。





2001年,渣打零售金融业务开始出现问题,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下滑和香港个人破产的增 加,抵押贷款业务的坏账快速攀升。2002年,信用卡业务也开始出现问题,公司把信用卡的正常计息天数从150天缩短到120天,以加强风险监控,但坏账 拨备支出还是从2000年的1.2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3.3亿美元,2002年进一步上升到6亿美元。其中香港地区的坏账拨备支出从2000年的 8300万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2.6亿美元,2002年进一步上升为4.3亿美元。坏账的上升抵消了收入的扩张,利润几乎没变,2002年还较 2001年略有下降,从6.38亿美元减少到6.23亿美元。2003年,为渣打贡献了1/3利润的香港市场,更是出现了十年来收入的首次下降。
尤其是信用卡业务,自2001年发卡量达到600万张以后,渣打的这一业务就进入了缓慢增长阶段。从2001-2004年,年均收入增长仅为3%,此后 渣打虽然通过并购使信用卡收入规模得到扩张,但内生增长依然缓慢,回报率也在降低。公司的抵押贷款业务也是如此,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下降趋势。
为了挽回市场,渣打于2004年开始了新一轮扩张,以33亿美元收购韩国第七大银行“韩国第一银行”,同时收购的还有泰国Nakornthon银行 25%的权益和印尼Permata银行,并成为中国渤海银行的战略投资人。这些收购使公司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比重回升到47%。
但并购并没能 改变公司零售金融业务的命运。2005年,渣打信用卡业务依然停滞,收入按年仅增长3%,新加坡的零售金融业务也开始出现问题,随着地产泡沫的破灭,抵押 贷款大幅下降。此外,其在中国台湾的坏账率大幅攀升,坏账拨备支出从上年的2600万美元上升到9800万美元。公司在印度抵押贷款和信用卡市场的收益也 在下降,除了竞争导致的利差下降外,个人信用贷款本身的增速也在下降。只有在零售金融业务拓展较晚的马来西亚、中东、非洲等国,其零售金融业务仍在上涨。 但从总体看,如果剔除新收购的韩国银行,抵押贷款业务的收入从上年的6.4亿美元下降到5.6亿美元,总零售金融业务的坏账拨备支出从2004年的 2.42亿美元上升到了4.25亿美元,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内的亚太其他地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韩国之外的亚太市场)的坏账支出从 6600万美元上升到1.66亿美元,印度的坏账拨备支出从2700万美元增加到5600万美元,还有新收购的韩国银行也使坏账拨备增加了5600万美 元。
2006年,渣打启动了新的零售金融业务战,包括新运通卡推广,并在泰国、韩国、印度等地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在中国台湾和巴基斯坦各收购 了一家银行,希望通过新的资本投入来改善信用卡和住房抵押贷款的不佳表现。但是,收购“贡献”了更多坏账,2006年渣打台湾地区的收入下降了27%,坏 账拨备支出进一步上升到2.45亿美元;泰国、印尼的个人信用贷款也都处于警戒状态,结果,亚太其他地区(不含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韩国)的坏账拨备 上升到3.9亿美元,较上年大增135%,并出现了1.06亿美元的经营亏损。在渣打的主要市场上,香港的信用卡和抵押贷款出现双降,即使加上财富管理业 务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零售金融部门的整体收入也仅增长4%;新加坡抵押贷款下降13%,信用卡增长停滞;马来西亚增长停滞;印度抵押贷款下降8%,渣打 开始退出一些不盈利的零售业务;韩国坏账呈上升趋势,坏账拨备支出增加了3200万美元。
2007年,台湾地区、马来西亚等地终于从信用危机 中复苏,但危机开始在新的地区蔓延。韩国的信用危机进一步深化,渣打韩国的零售金融业务收入仅增长3%,利润却下降46%,并被迫食言,放弃了当初并购韩 国第一银行时“不更换原来管理团队”的承诺,决定对韩国业务进行重组;泰国的坏账支出上升了1800万美元,个人信用贷款的违约率大幅上升—渣打亚太其他 地区的零售金融业务在2007年再次遭遇亏损,税前亏损额高达1.15亿美元;而在中东和巴基斯坦地区,由于个人信用贷款坏账率的上升,导致坏账拨备支出 从6800万美元上升到1.29亿美元。
2008年,情况进一步恶化,渣打零售金融业务的收入按年仅增长3%,其中,信用卡、个人信用贷款的 收入增长1%,抵押贷款和汽车金融业务的收入增长2%,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长6%,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增长8%。但坏账拨备支出却从上年的7.36亿美元增 加到9.37亿美元,增加了27%,导致经营利润下降33%。而随着信用风险在亚洲各市场重新蔓延,渣打在泰国的个人信用贷款收益下降;在台湾地区的财富 管理业务快速下降,刚下降的不良贷款率在出口下降的压力下可能重新抬头;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业务则持续亏损,并且亏损额从上年的2500万美元上升到1.1 亿美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个人信用贷款不良率上升;韩国重组过程中整体的坏账拨备从9600万美元上升到1.61亿美元,上升了68%;香港零售业务 的坏账拨备增加了一倍,经营利润下降32%。中东和巴基斯坦地区的信用风险也在上升,尤其是巴基斯坦,渣打在这一地区的零售金融业务坏账拨备从1.29亿 美元上升到1.78亿美元,上升38%,致使经营利润下降51%。
总之,无论是并购还是引进新产品,都无法扭转渣打的信用卡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遭遇增长天花板的事实。

  规模效应和来自大型银行的竞争
形成零售业务天花板
  零售金融业务遭遇天花板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作为地区性商业银行,渣打面临来自国际金融巨头的竞争压力。
渣打是最早布局新兴市场的银行之一,它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已经有着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是最早将信用卡、抵押贷款、消费信贷引入这些市场的外资银行。作 为先驱者,它享受了这些市场上零售金融业务早期成长的喜悦,在香港信用卡市场上的份额曾一度达到30%以上。但作为先驱,它也无可避免地承受了这些市场第 一轮信用泡沫破灭的冲击,自2001年以来就不断遭遇来自香港地区、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印度等地的信用危机冲击。尽管今天在中国大陆、中东、非洲等 地的零售金融业务仍在快速成长,但这主要是由于上述市场的零售金融业务起步较晚,还处于风险积累的过程—一般来说,一国或一地区的信用卡、抵押贷款业务, 在推出7-8年后才进入风险释放的高危时期,而这些地区正逐步步入这一“危险地带”。
渣打的业务范围遍及亚太、非洲、中东上百个国家地区,可 以用分散的地域组合来对抗风险。因此,个别国家地区的信用危机还不至于对公司整体生存构成威胁。但对于那些集中于单一地区的中小银行来说就没那么幸运了, 很多银行成为零售业务创新的牺牲品,这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已得到充分证明,韩国、泰国、菲律宾都有大批银行倒闭、接管或被出售。
同时,能够挺过 信用危机的渣打,也并不代表它能在危机过后分享市场成熟的果实。研究显示,危机过后,花旗、汇丰等国际金融巨头都开始盯准新兴市场—危机的爆发使新兴市场 消费者更加成熟,零售业务的风险得到初步释放,达到了大型金融机构规模化进军的标准。而这些大银行虽是后来者,却因其享誉全球的声誉、更强的产品设计能力 及更广阔的成本分摊网络而后来居上,逐步侵蚀渣打等银行的市场份额。结果,作为这些市场最早的进入者,渣打用十年时间耕耘了市场,完成了消费者的普及教 育,承受了信用卡泡沫和抵押贷款泡沫破灭的首次冲击,而当市场逐步成熟后,其市场份额却被瓜分,逐步下降。
零售金融业务是一项规模效应显著的 业务,大银行可以把营销费用、产品设计费用、网络维护费用在更广泛的客户基础上分摊,而更低的成本收入比也使它们敢于进行更激烈的价格战,将很多地区的零 售金融业务利差和手续费收入推低到地区性商业银行的盈亏平衡点以下,从而迫使地区性银行主动退出—渣打就是这样被迫从印度等地的抵押贷款市场退出的。结果 是,从2000年到2003年,渣打零售金融业务在集团整体的利润贡献比重从58%下降到44%。
所以说,对于地区性银行,无论是一国之内的 地区性银行,还是像渣打这样全球范围内的地区性银行,在面临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时,除非有政策保护,否则必将遭遇零售业务的天花板。当然,这一天花板并不 会在业务开展初期显现,但这种隐蔽性使“天花板”的危害更大,因为在成长的初期,地区性银行通常会被高增长所吸引而忽视了原来的优势业务,全力投入零售业 务,甚至完全放弃一些优势业务,当天花板开始显示时,再想回头为时已晚。
实际上,渣打在1993-2005年间把大部分金融资源配给了零售业 务,但幸好它一直都没有放弃资金管理、贸易融资、现金托管等核心业务的发展。2001年,渣打正式成立财富管理部门,启动了针对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融资 服务。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2005年渣打重启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加速零售贷款的增长。但即使如此,在过去4年中,零售信用贷款(含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 年均收入增速也只有17.2%,零售抵押贷款(含中小企业抵押贷款)的年均收入增速为9.8%(图4),显著低于资金管理、托管等对公业务30%以上的增 速,如果剔除并购因素,内生增速更低。


 
零售业务的出路:借助对公平台,
拓展财富管理业务与中小企业金融
  在信用卡和住房抵押贷款遭遇增长瓶颈的背景下,渣打的策略之一是,拓展新的零售金融业务,借助对公业务平台,大力发展财富管理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
作为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资金管理业务的领袖,渣打为许多富有的家族企业(相当部分来自于其对公业务部门的家族企业客户)提供服务。2005年,通过与 家族财富管理组织Fleming Family & Partners Limited (FF&P)的合作,渣打将对公服务延伸到私人银行部门,从而推动了财富管理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此外,虽然公司将中小企业金融划入零售业务部门, 但无论是资金管理服务、结算托管服务,还是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它都更多借助对公业务的核心能力,并因此获得了强有力支持。于是借助对公业务平台,公司的财 富管理业务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快速成长起来。
2006年,渣打推出230个新的财富管理产品,使财富管理部门收入按年增长34%,其中香港的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长18%,新加坡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长30%,理财产品销售增长了40%。2007年,公司将私人银行业务推广到7个市场,建立了11 个分支机构共118名客户经理,资产管理额增长28%达到100亿美元。2007年9月收购美国运通银行后,渣打的资产管理额从100亿美元增加320亿 美元,客户经理则增加到238名。结果,到2007年末,财富管理业务已取代信用卡业务成为公司零售银行部门的第一大子业务,贡献了部门收入的45%。
在中小企业金融方面,2006年渣打开始为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快递融资”,这一创新使印度和中东地区的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增长强劲,其 中中东地区中小企业账户的增速是目标增速的3倍,而香港地区的中小企业金融也增长41%。2007年,公司又在香港设立了两个中小企业金融中心,在迪拜设 立了中小企业银行,在马来西亚设立了7个中小企业金融中心,而其香港地区的中小企业金融业务逆市再增36%。
实际上,仅2007年一年,渣打 就在财富管理和中小企业金融方面推出了1500多个新产品,推动了这两项新业务的快速成长。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渣打的财富管理业务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得 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底,财富管理业务仍然是其零售金融部门的第一大子业务(图5)。



不过,2008年,渣打财富管理业务遭遇次贷冲击,部分地区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不良贷款率 也大幅上升,未来这两项业务能否健康发展,仍取决于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借力对公业务平台。但幸运的是,渣打银行对公业务部门贡献了稳定的收益,充实了银行 的资本金,增强了客户信心,使公司的存款额非但没有减少,还因为其他银行客户纷纷涌入而大幅增加,财富管理业务也因此逃过了一场客户大规模赎回的灾难。至 于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则更多是借助公司的王牌业务资金管理、贸易融资、现金管理和托管的能力,它是零售客户与对公平台对接的产物。


  另辟蹊径,发展对公中间业务
  渣打的另一个策略是,逐步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向了对公业务。对公业务在渣打的新兴市场扩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兴市场不良贷款率高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挤压的双重威胁下,渣打专注于那些大型金融机构难以超越的对公中间业务,不断强化自身优势。

  聚焦策略下
发展核心优势业务
  分析显示,渣打的对公业务并非全面扩张,而是聚焦于三个领域:贸易融资、以资金管理为主的资本市场业务、现金管理及托管业务(其中托管主要指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代理行服务,它是由前两项业务优势派生出来的)。
作为公司的基础业务,渣打一直很注意维护自身在贸易融资上的优势。如2004年,渣打收购了一家印度银行以打通印度与日本之间的贸易融资通路,并在中东 和非洲地区进一步放大贸易杠杆。2006年,渣打注意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亚洲内部的贸易大幅上升,已经达到亚洲-美国贸易的两倍,于是公司一方面将贸 易融资部门的重心转向整合供应链融资,以支持亚洲内部的贸易往来,一方面积极建立中非贸易融资通道,并把握“金砖四国”崛起的机会,拓展在印度的对公金融 业务。结果,2006年公司对公业务收入增长29%,其中,贸易融资增长14%。
除贸易融资外,其他两项业务都属于服务客户的中间业务。2001年时,渣打对公中间业务占到对公业务总收入的60%,而到2008年时,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80%。发展对公中间业务是渣打得以稳健成长的关键(图6、图7)。




不过,很多银行将对公中间业务简单理解为“资本市场业务”。为了回避企业贷款的高风险和重 资本,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大银行纷纷转向资本市场业务,资本市场业务也成为这一时期金融系统发展最快的业务。但正是这项业务最终导致富通银行、苏格 兰皇家银行爆出巨额损失。那么,同样发展了“资本市场业务”的渣打为什么能够躲过金融危机?
研究发现,渣打的资本市场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并非 一个概念。其业务范围相对狭窄,主要是通过汇率掉期产品、利率掉期产品帮助企业管理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实现资产负债结构的期限匹配。在公司持有的表 内金融资产中,客户贷款占了58%,加上银行间贷款,客户导向的贷款类资产占总金融资产的3/4,而自主投资性资产仅占1/4,从而限制了证券化投资的损 失(图8);而在表外资产方面,在公司持有的衍生金融产品中,汇率产品占了名义金额的47%,利率产品占了名义金额的52%,信用衍生品和商品期货衍生品 的名义金额加起来只有450亿美元,不到总名义金额的2%,而股指类衍生品的名义金额更是只有10亿美元(表2)—本轮金融危机中贬值严重的信用衍生品和 证券化产品在渣打的资产结构中占比很小,这也是为什么渣打能够在金融危机中损失额较小的原因(2007年3亿美元,2008年5亿美元)。所以,渣打能够 躲过金融危机,原因很简单,就是它只聚焦于具有核心优势的少数业务,只持有与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资产和衍生品,而较少涉及其他复杂多样的金融产品。




2008年,渣打对其对公业务部门进行了重新组合,划归为三大业务集团:贷款和组合管理、 交易银行、全球市场部(表3)。其中贷款和组合管理业务主要是传统的对公业务,它在集团对公业务中的比重一般较低,在10%左右。而交易银行业务,包括贸 易融资业务和现金管理及托管业务,主要是面向渣打的长期往来客户,提供以贸易为主的金融服务,一般情况下这部分业务贡献了对公业务总收入的40%左右。新 组建的全球市场业务则包含所有与资本市场直接相关的业务,包括以汇率和利率风险管理为主的金融市场业务、资产负债管理业务、公司金融业务及自主投资业务, 这部分业务的共同特点是客户可能并非长期的,在正常情况下占对公业务总收入的50%左右,业务收入也会随金融市场变化而产生较大波动,如2008年,随着 次贷危机深化,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进一步加剧,公司的全球市场业务收入也从上年的27亿美元增加到43亿美元,增加了60%,其中金融市场业务和资产负债 管理业务都几乎翻了一倍。
在新的框架下,贸易融资、现金管理及托管、资金管理(金融市场和资产负债管理)业务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一般贷款和自主投资业务则是附属业务,收入贡献不到公司总收入的5%,而公司金融业务则是新发展的核心业务。



为了推动公司金融业务的发展,渣打曾先后收购项目融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以强化自己在银团贷款安排、融资租赁、项目融资和结构化融资安排方面的能力(详见附文)。

  对公中间业务,对抗危机的中流砥柱
  除了业务聚焦 外,渣打对公业务有较好抗风险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资本市场业务是以客户服务为主、自主交易为辅的中间业务,保障了其稳定性。渣打银行的金融负债中近 80%都是客户账户,包括客户存款和客户委托管理账户,12%是银行间存款,仅有10%是自主投资产生的金融负债,其收入的80%也都来自客户收入。以客 户服务为主的中间业务使得公司在历次危机中非但没有受到冲击,还总能获得更好的回报—每次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时,客户管理风险的需求就会增大,结果公司风险 管理产品和风险管理服务的收入也就更高。在每次金融危机中,渣打对公业务整体利润贡献比例都要比平时高出10个百分点(图9)。



2007年渣打对公业务的整体收入增长了34%(非利息收入增长37%),利润增长27%,其中,贸易融资收入增长23%,资金管理收入增长60%,现金管理和托管业务的收入增长31%。
其实,危机中,对公业务不仅贡献了业绩稳定性,还贡献了流动性。渣打通过现金管理和托管业务吸收了大量存款,到2008年底对公业务的存款额已达640 亿美元,比零售金融部门400亿美元的存款还多,其中,中小企业部门存款是贷款的两倍—与一般银行对公业务贷款需求大于存款吸收不同,以对公中间业务为主 的渣打吸收了大量存款。良好的流动性也为公司提供了更多逆市收购机会。2007年,次贷危机中,渣打逆市收购了美国运通银行,使公司的美元清算规模翻倍, 并可以直接进行日元与欧元之间的结算,公司的交易服务国家也从57个增加到70个。2008年,渣打收购了韩国的互惠储蓄银行、台湾地区的亚洲信托和投资 公司、雷曼的巴西分部、JP Morgan Cazenove的亚洲分支。
可以说,对公中间业务成为渣打转危为机的重要支撑。实际上,自2001年以来,渣打的对公业务比重逐步上升,到2008年,利润贡献比例已经达到70%,恢复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
危机中的2008年,渣打再次调整业务战略,将金融资源配置重新向对公业务倾斜—公司在零售业务上的资本支出从上年的4.28亿美元降到3.75亿美 元,而对公业务的资本支出则从2亿多美元上升到12.07亿美元。结果是,2008年渣打对公业务收入继续保持43%的高增长,剔除成本费用后的运营利润 (Working Profit)增长53%,虽然坏账拨备和资产减值增加了近7亿美元(其中,不量贷款拨备增长3.59亿美元,私人股权投资的资产减值1.71亿美元,证 券化资产减值4100万美元,债券拨备6000万美元,其他策略性投资拨备5500万美元),但经营利润仍增长28%(同期零售金融业务的利润下降 33%)。其中,贸易融资的收入增长了46%—尽管全球贸易量萎缩,但渣打的市场份额却在上升,并在中非之间“贸易通道”中,为非洲的150家中小企业安 排了与中国企业沟通的直接通道。现金管理及托管业务的收入也增长了23%。新组建的全球市场部收入大增60%,增长主要来自于资金管理业务—在金融市场的 波动中,资金管理业务再次受到避险企业追捧;资产负债管理(ALM)业务的收入也大涨84%;只有自主投资部门的收入下降37%,计提了1.7亿美元的资 产减值损失。
总之,特色化对公中间业务,是渣打抵抗和度过危机的关键。上世纪90年代以前,特色化对公业务是渣打的核心竞争优势;在随后的多 元化过程中,这一业务几次成为对抗危机的中流砥柱;而在零售业务遭遇天花板时,它又成为推动新一轮增长的主力。实际上,对公中间业务不仅能够推动长期业绩 增长,还能够吸引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的合作,就像渣打凭借自己在资金管理和贸易融资方面的优势成为众多大型金融机构的代理行一样。相比于金融杠杆,对公中间 业务的经营杠杆是一个更安全的优势放大器。

  国内地区性银行向渣打学什么?
  渣打展示的发展逻辑也适用于国内的地区性商业银行。在当前的零售业务拓展中,各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都尝到了“甜头”,大力发展信用卡和抵押贷款等零售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
从国内几家上市城商行2008年的分业务营业利润增长情况来看(表4),资金业务受降息后债券升值影响,普遍取得了100%以上的利润增长。剔除外部环 境影响后,在对公和零售业务方面,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的零售业务都取得了40%以上的业绩增长,高于对公业务的利润增长;南京银行虽然零售业务利润下降, 但2008年零售业务资产增长了55%(表5),显示公司未来在零售业务上的重点布局。




但这种高增长的时期不会很长,5-7年后中国也将经历一次零售业务的信用危机,这是各国信 用卡和抵押贷款等新兴业务发展的必然过程,而信用卡泡沫和住房抵押贷款泡沫的破灭将首先冲击地区性银行,因为它们的业务集中度更高,风险的分散度更低,并 且通常为了达到规模效应降低了贷款发放的门槛。
即使地区性银行能够挺过首轮冲击,随着工、农、中、建等全国性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市场渗透,价格战将更加激烈,在零售业务上成本收入比更高的地区性银行也将面临无利可图的尴尬境地,甚至可能被迫撤出零售业务。
与渣打相比,目前大多数中资银行的对公业务仍集中于企业贷款,所谓创新也只是中小企业贷款和简单的贸易融资业务(信用证等)。但实际上,对公业务有着丰 富的内涵,尤其是对公中间业务,与零售中间业务一样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而且不受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的冲击,甚至会随资本市场的发展而拓展出更广泛的业 务空间。从渣打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作为一家地区性银行,在信用卡、住房抵押贷款等零售创新业务面前,必须聚焦于少数可以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而 非四处拓展。跟随不是出路,地区银行需要在对公中间业务上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公司的金融业务
地区银行的新亮点


  除了传统的优势项目,为了满足企业更多样化和精细化的融资需求,渣打一直努力培育公司金融业务(财务顾问、银团贷款、结构融资、项目融资、债券 发行等)。2004年,渣打收购了ANZ项目融资公司,以加强结构化贷款能力;2006年又将新加坡对公业务的重点放到结构化融资上;2007年收购了飞 机融资公司Pembroke和石油天然气顾问公司Harrison Lovegrove,以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对公特色化服务能力。2007年公司金融业务的客户收入增长70%,并计划在未来5年投入80-100亿美元用于 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多年的培育终于有了回报,2008年是渣打公司金融业务大发展的一年,收入大增64%,年内协助印度TATA化工以10 亿美元总价收购了美国的通用化学(General Chemicals)—渣打担当TATA的财务顾问和结构化融资安排的发起人;旗下飞机融资公司则参与安排了三架波音777飞机的融资租赁业务,总共安排 了10亿美元的飞机融资;公司还在非洲安排了几次大规模的银团贷款,在亚洲,渣打的银团贷款已跻身三甲。而这些标志着渣打的公司金融业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新兴市场的公司金融业务有很强的本土化特色,它要求银行与当地企业客户和政府建立长期关系,而这些都是其他大型金融机构在短期内难以效仿的,这也是渣打 为什么在过去十年中一直着力培养公司金融业务的原因。未来,公司金融业务很可能成为渣打继资金管理业务之后的又一项王牌业务。


  渣打的发展历史 :
从聚焦到多元化到再度聚焦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证券化、垃 圾债券的发展,西方世界的金融创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适应这一过程,许多金融机构都在进行多元化扩张,渣打银行也不例外,到80年代末旗下子公司已 包括信托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International Trustee Limited、资产管理公司Scimitar Asset Management、本部位于瑞士的私人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 (Switzerland)AG、商人银行(投资银行)Chartered WestLB、汽车金融公司Charted Trust和商品期货交易公司Mocatta。
但是过度的多元化扩张让公司的风险控制开始失控,并在上世纪80年代末陷入了拉美国家债务危机 中,为此,公司累计计提了近10亿美元的损失,严重影响了盈利能力。1988年渣打开始转变战略,收缩战线、回归核心业务。这一时期,资金管理业务是公司 利润的主要贡献者。所谓资金管理,主要是帮助新兴市场国家的外贸企业或跨国公司,管理汇率风险,同时也通过利率掉期等产品为企业提供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管理 的服务。
1991年公司进一步强化“聚焦战略”,明确公司的核心业务仅包括贸易融资、资金管理、银行代理三项,其他对公贷款业务、零售银行业 务、投资银行业务均被列入“非核心业务”,公司未来将“只经营自己熟悉的业务”。为了全面贯彻“聚焦”(Focus)理念,1990年渣打对300名高管 进行了集中培训和宣讲,要求他们把精力集中于资金管理、贸易融资等主要业务,1991年又开始对1200名中层管理者进行集中培训。在聚焦的同时,公司开 始剥离出售一些非核心业务,1992年先后出售了东南亚的一些地产投资项目、设在德国的商人银行Chartered WestLB和英国的资产管理公司Scimitar。
在剥离非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公司强大的资金管理主业为它吸引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1992年渣打与当时美国第十大银行First Interstate Bancorp签定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渣打将收购First Interstate Bancorp在海外15个国家的20个分支,这些分支主要从事贸易融资和海外银行代理业务,协议还允许渣打在First Interstate Bancorp位于美国西部的1000多个分支机构内提供增值服务,而渣打则为First Interstate Bancorp提供亚太地区的代理服务。除了与欧美银行的合作外,渣打还与日本的14家银行也签定了合作协议,允许渣打为这些银行的公司客户提供补充服 务。在贸易融资方面,公司也开始研究以项目融资为代表的结构性贸易融资。
总之,聚焦战略强化了公司的资金管理和贸易融资主业,使它能够吸引众 多大银行合作,利用这个庞大的代理行网络,渣打将自己的核心能力进一步放大。从渣打后来的发展看,这一时期的聚焦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它巩固了公司在对公中 间业务上的核心优势,正是这一优势帮助公司多次对抗金融危机并保持持续增长。
聚焦战略一直持续到1992年,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影响公司战略 的重要事件,渣打在印度的证券交易业务发生了重大违规,为此公司计提了2.72亿英镑(相当于总头寸80%)的拨备,这一事件最终导致了时任董事局主席 Rodney Galpin的离职,而新任主席Patrick Gilliam对公司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在印度事件后,一些从花旗、巴克莱跳槽过来的高管接替了原来的管理层,新任管理团队不再强调业务聚焦战略,转而 强调地域聚焦战略,提出要成为立足于新兴市场的金融集团。在新的业务战略下,渣打开始努力拓展零售银行业务,并在此后的七年中享受着来自于零售业务的高成 长。到1996年时,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比例已从1993年的30%提升到50%。
2000年,渣打通过收购Grindlays在中东和南亚 的业务以及它的私人银行业务,成为印度最大的信用卡发卡行,并凭借240万零售客户成为当地最大的外资银行;然后又以13.2亿美元收购大通香港的零售金 融业务,成为香港地区最大的信用卡发卡行,并使信用卡部门利润上升40%,成为零售金融部门的最大利润贡献者。总之,并购使零售业务在集团总经营利润中的 比重上升到58%。
但是2000年以后公司的零售业务增长开始出现瓶颈,香港、韩国、台湾、印度等地相继爆发信用危机,尽管公司进行了多方努力,并尝试借助对公业务平台开展财富管理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但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比例仍在不断下降,到2008年时已下降到30%。
对公业务,尤其是对公中间业务再次成为公司的成长重心,并帮助公司顺利度过了次贷危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96

為何不救德發(928)? -志高空調(449)、德發(928)、恆寶利(3989)(略有更新)


剛才一篇都是寫老千莊、但是今篇的主角都是寫他的其中被經濟日報發現他原是志高空調(449)主要股東的德發國際(928)及和它相類的恆寶利(3989)。


星期三,我分別分析志高的值博率及黃玲的文章,分別都有講這兩家公司,其資料如下:


德發的資料: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10&searchtext=%E5%BE%B7%E7%99%BC&Submit=%E6%90%9C%E5%B0%8B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9&searchtext=%E5%BE%B7%E7%99%BC&Submit=%E6%90%9C%E5%B0%8B


志高的資料: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889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10&searchtext=%E5%BF%97%E9%AB%98&Submit=%E6%90%9C%E5%B0%8B


在星期四,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公司的招股書的股東資料有誤,報導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974


  新股浪潮中,志高空調(新上市編號︰00449)亦剛於本周初宣布招股。志高早於數年前,已先後獲多名投資者入股。但本報發現,其中一名於志高上市後持有2.66%股權的投資者,最終持有人身份存疑,招股書刊載內容與公司查冊所得,出現明顯差異。

 


  追查之下,種種迹象更顯示,有關股權可能與已經爆煲的德發集團(00928)有關,令人懷疑德發是否在爆煲前夕,出現資產流失。

 


志高公關指處理中

 


  本報於周一晚上,已開始電郵志高保薦人法國巴黎融資,及聯絡志高的公關,查詢招股書的準確性,公關一直指正在處理中,但至昨晚截稿時仍未有回應。

 


   志高招股書指出,上市前曾引入包括新世界集團在內的5名投資者,其中一名投資者是一家名為智匯動力(Menlo Dynamics)的公司。招股書指智匯動力由獨立第三者Zhang Wen Kai,透過其全資擁有的葆達實業(Potter Industries)持有。智匯動力早於2005年透過借出3,000萬元貸款形式投資志高,其後轉為股權。


-------------------------------------


greatsoup:


志高策略投資者一段: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30/00449_577768/C120.pdf

智匯動力為一家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投資控股公司,為葆達實業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葆達實業有限公司由獨立第三方Zhang Wen Kai先生最終全資擁有。智匯動力的投資目標是透過對中國具優厚發展潛力的公司作投資,以達致長遠的資本增值。



....

於2005年3月30日,本集團分別與智匯動力......向本集團提供一筆總額82.0百萬港元(約人民幣86.1百萬元)的貸款,以港元計值及須於一年內償還。

.....




於2006年11月17日,智匯動力與本公司、志高集團及李興浩先生訂立一份認購協議,據此,智匯動力認購3,110股股份,相當於緊接全球發售及資本化發行前的已發行股本約3.11%,代價為30.0 百萬港元。


---------------------------------------



德發曾擁同名公司


   不過,翻查德發過往年報,發現旗下有兩間全資附屬公司,名字同樣為智匯動力(Menlo Dynamics)和Potter Industries。根據德發6月初公布,因重組出售包括Potter Industries在內的資產,但至5月29日交易執行前,Potter Industries仍為德發的全資附屬。而德發2006年及07年報財務報表附註均指出,德發有投資一家中國合營公司非上市權益,金額也是3,000萬 元。

-------------------------------------------------------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3/LTN200906031107_C.pdf


德發6月2日公告稱:


於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九日,轉讓人(本公司之直接全資附屬公司)與Key Winner訂立契據,據此,Key Winner同意購買及轉讓人同意轉讓轉讓股份,象徵性代價總額為 1.00港元。轉讓股份指Lantern Services、Potter Industries及Sino Profit之全部已發行股本。
                                                                                                                                                                                          Key Winner由臨時清盤人所控制,乃為債權人之利益而設。轉讓根據重組建議主要促進本集團重組,亦將為本公司精簡其營運締造良機。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731/LTN20060731157_C.htm


德發2006年年報,財務報表附註14:


Potter Industries Limited    英屬處女群島/香港  2股 每股面值1美元之普通股– 100 投資控股



智匯動力有限公司             英屬處女群島/香港    2股每股面值1元之普通股    – 100 投資控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05/LTN20070805003_C.pdf


德發2007年年報,頁71-72,附註14。


Potter Industries Limited 英屬處女群島╱香港 2股每股面值1美元之普通股  –  100   投資控股 


智匯動力有限公司             英屬處女群島╱香港   2股每股面值 1元之 普通股   –  100  投資控股


---------------------------------------------------------------------------------


  至於Zhang Wen Kai名字亦似曾相識,德發於2007年5月,斥資3.3億元收購一休閒服裝零售業務,賣方同樣名為Zhang Wen Kai。


----------------------------------------------------------------------------------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529/LTN20070529160_C.pdf


於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五日,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買方與賣方及擔保人訂立該協議,據此,買方已同意收購而賣方已同意出售銷售股份,惟須受限於本公佈所載之條款及條件,代價為330,000,000港元,全以現金支付。


「擔保人」指Zhang Wen Kai先生,賣方全部已發行股本之最終實益擁有人,及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連人士(定義見上市規則)之第三方;


將予收購之資產:
Best Favour已發行總股本中9股每股面值1.00美元之股份,佔Best Favour已發行總股本之90%。Best Favour為New Profit及Think Tank全部已發行股本之唯一及實益擁有人。New Profit則分別擁有New Profit(深圳)及New Profit(羅定)之全部股權,而Think Tank則為XS Image全部已發行股本之唯一及實益擁有人。Best Favour已發行總股本之餘下10%乃由Noble Group Investment Limited擁有,Noble Group Investment Limited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連人士(定義見上市規則)之公司。


Best Favour集團之資料:
Best Favour集團主要從事其XXESS品牌時尚便服之服裝設計及管理,XXESS為中國服飾品牌之翹楚之一。Best Favour集團之目標客戶群為對時裝潮流敏銳之年青消費者。藉著逾200家自營及專利零售服裝店之龐大網絡,Best Favour集團之業務遍佈中國東北地區,覆蓋北京、上海、天津、大連及哈爾濱等城市。


Best Favour集團之管理層專業卓越,經驗豐富,彼等經營XXESS品牌之設計、市場推廣及宣傳事宜以建立客戶商譽及對品牌的忠誠度。Best Favour集團聘用一個經驗豐富之設計團隊,以為其商店及產品均帶來令人耳目一新之形象及設計。


Best Favour集團之營業額主要來自於其於中國之便服零售及分銷。Best Favour集團現正著手將其業務及營運拓展至中國南方。


根據Best Favour集團按香港公認會計原則所編製之未經審核綜合賬目,於截至二零零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Best Favour集團錄得除稅前之未經審核溢利約24,600,000港元以及除稅後之未經審核溢利約21,700,000港元;於截至二零零六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Best Favour集團則錄得除稅前之未經審核溢利約37,300,000港元以及除稅後之未經審核溢利約31,700,000港元。


--------------------------------------------------------------------------------------------------------


greatsoup:


原來該次購入XXEZZ的交易,據去年明報的新聞稱,稱賣方原本都是大股東郭榮: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1789

2008-08-18  明報


質疑交易資料指 主席曾持XXEZZ

德發2007年5月發表的交易通告,指稱阿瑟斯業務賣方為獨立第三者Zhang Wen Kai。但據本報早前收到質疑德發有關交易的資料,資料顯示,早在2006年底,德發主席郭榮曾與多家基金簽訂買賣協議,阿瑟斯業務曾經由郭榮持有。經過一系列公司重組安排,最終在德發進行收購時,交易賣方變成「獨立第三者」。

查詢德發外判公關 未獲回應

本報曾經向德發外判公關公司就有關的質疑提出查詢,但獲答覆是「不會有回應」,另外本報亦向基金Lotus Capital查詢,同樣未獲回覆。

該份日期為2006年11月的合約,列出包括Lotus Capital Management等多個基金,曾於2006年3月以2.43億元向郭榮收購阿瑟斯業務,其中一個基金及後更曾注資200萬美元(約1,560萬港元)予阿瑟斯業務內,但至同年11月,各方又簽訂協議,由郭榮以3.34億元回購阿瑟斯業務。合約指交易會分四期付款,交易完成日期為2007年3月30日,郭榮須在這日期前,支付最後一筆2.47億元款項。根據資料,用作持有阿瑟斯業務的居間公司名稱,於上述合約文件以及德發2007年5月的通告中,並不相同,中期經過一連串的公司重組以及更改英文名稱,但總括來說,整項業務主要由3間公司持有,包括用作持有商標的XS Image Ltd,以及智威服飾(深圳)及智威服飾(羅定)。



查詢德發外判公關 未獲回應

本報曾經向德發外判公關公司就有關的質疑提出查詢,但獲答覆是「不會有回應」,另外本報亦向基金Lotus Capital查詢,同樣未獲回覆。

該份日期為2006年11月的合約,列出包括Lotus Capital Management等多個基金,曾於2006年3月以2.43億元向郭榮收購阿瑟斯業務,其中一個基金及後更曾注資200萬美元(約1,560萬港元)予阿瑟斯業務內,但至同年11月,各方又簽訂協議,由郭榮以3.34億元回購阿瑟斯業務。合約指交易會分四期付款,交易完成日期為2007年3月30日,郭榮須在這日期前,支付最後一筆2.47億元款項。根據資料,用作持有阿瑟斯業務的居間公司名稱,於上述合約文件以及德發2007年5月的通告中,並不相同,中期經過一連串的公司重組以及更改英文名稱,但總括來說,整項業務主要由3間公司持有,包括用作持有商標的XS Image Ltd,以及智威服飾(深圳)及智威服飾(羅定)。

交易未公布 已付2.8億訂金

雖然德發於去年5月始公布交易,但公司2007年報卻顯示,德發早於公布交易兩個月前,即去年3月底止年結日前,支付了一筆2.818億元的可退還訂金。回購合約中指稱的交易完成日期為去年3月底。

本報獲得的資料顯示,德發及後曾經就收購,向銀行申請一筆金額2億元貸款。申請期間銀行曾就收購會否涉及關連交易,表示關注,有人曾就此出示了一份「信託聲明書」(Declaration of Trust),指郭榮當時持有的阿瑟斯業務權益,隻是代Zhang Wen Kai持有。即使郭榮隻是曾經代「獨立第三者」持有阿瑟斯權益,但以往的交易瓜葛又是否應向股東及公眾披露?


--------------------------------------------------------------------------------------------------------


   若細心查看,志高指投資者智匯動力,是一家於2003年10月22日註冊成立的香港公司,而德發的智匯動力則是英屬處女群島註冊公司。本報於是進行公司 查冊,發覺香港公司智匯動力,原來大股東是Potter Industries,但於去年4月,已將所持的2股智匯動力股權,轉讓至另一家公司Ocean Glory Trading Ltd。查冊資料顯示,Potter Industries地址正是德發原來位於葵湧的辦事處。

  查冊資料更指智匯動力於去年5月前一直沒有業務活動,07年至08年期間,智匯動力唯一的董事是郭榮,亦即德發大股東兼主席,傳聞他現身處柬埔寨,一直未有返港(見另文)。

------------------------------------------------------------------------------------





-------------------------------------------------------------------------------------

   至於Ocean Glory公司查冊顯示,其持有1股的股東為一名居於廣東省羅定市的居民張遠州。所有查冊紀錄,均看不到有Zhang Wen Kai的名字出現。為何招股書上,指智匯動力由Zhang Wen Kai,透過其全資擁有的葆達實業(Potter Industries)持有?

  既然志高早於2005年就接受智匯動力3,000萬元投資,並於2006年11月將貸款轉為志高股權,按道理應該清楚知道背後的實質擁有人。

  本報曾向德發方面了解,獲悉因為文件流失,一直都找不到海外註冊的智匯動力的任何文件。另外,記者亦曾分別向證監會及港交所(00388)查詢,前者暫時未有回應,而港交所則表示會考慮有關事件及採取適當的措施,但並不會就個別公司作出評論。


星期六,香港經濟日報稱志高昨日已發出補充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03/LTN20090703554_C.pdf


對智匯動力之澄清
就董事會所深知、全悉及確信,董事會謹此澄清及聲明下列事項︰


(a) 於全球發售及資本化發行(假設超額配股權不獲行使)後持有本公司權益約2.66%的股東智匯動力,為於香港註冊成立的公司;


(b) 根據智匯動力於2008年10月22日向香港公司註冊處提交的周年報表,兩股每股面值1.00港元的普通股(相當於智匯動力全部已發行股份)於2008年4月19日自葆達實業有限公司(「葆達實業」)轉讓予海耀貿易有限公司;


(c) 本公司與智匯動力訂立日期為2006年11月17日之認購協議時,智匯動力所發行股份乃由葆達實業持有。根據在香港公司註冊處所存檔日期為2006年11月16日的註冊辦事處座落地點通知書,Zhang Wen Kai先生當時為Active VisionInvestments Limited的授權代表,而Active Vision Investments Limited為智匯動力的唯一董事,因而誤將Zhang Wen Kai先生視為智匯動力及葆達實業的最終擁有人;


(d) 由於智匯動力


(i)為本公司少數股東;


(ii)自2006年11月成為股東以來從未參與本公司業務及營運;及


(iii)並無參與本公司董事會或出任其他代表,


故本公司並不知悉上文(b)項所述智匯動力於2008年4月19日的股東變動,而本公司於招股章程刊發前亦不知悉任何有關變動;


(e) 本公司一名中介人於2004年為智匯動力投資於本公司的利益引薦智匯動力,而本公司直至2009年6月29日晚上前並不知悉


(i)智匯動力與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德發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股份代號:928)(「德發」)之間有任何關係;


(ii)智匯動力與德發董事兼智匯動力前董事郭榮先生之間有任何關係;及


(f) 一名授權人士代表智匯動力於2006年11月17日就認購本公司的股份簽立協議,而本公司並不知悉該授權人士與德發有任何關係。


--------------------------------------------------------------------------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979



  【本報訊】志高空調(新上市編號:00449)就招股書中投資者資料有誤,發表招股章程附件,更正持有上市後2.66%的投資者智匯動力(下稱智匯),並非原本的Zhang Wen Kai,志高以「inadvertently」(疏忽)為由解釋資料失誤。

周一晚前 不悉智匯與德發關係

  志高並聲稱直至本周一(6月29日)晚上前,並不知悉智匯與已爆煲的德發(00928)及其主席郭榮有任何關係。

   志高招股書原本指智匯由Zhang Wen Kai透過葆達實業(Potter Industries)持有,但本報日前報道,公司查冊顯示,智匯股東已於去年4月,由Potter轉移至海耀貿易,後者由張遠州持有。智匯前董事為德發 郭榮,而Potter地址與德發辦事處相同。

   志高解釋,於2006年11月17日與智匯訂立認購協議時,Zhang Wen Kai為Active Vision Investments,即智匯當時唯一董事的授權代表,故「誤將」Zhang Wen Kai視為智匯及葆達的最終擁有人。此外,自智匯成為志高股東以來,從未參與公司業務及營運,或參與董事會,故並不知悉智匯的股東變動。

獲注3千萬 附件無披露資金來源

   但翻查志高招股書,智匯是於2005年3月與志高重組前的集團公司訂立協議,透過注入3,000萬元貸款投資志高,貸款並於翌年3月續期,再與公司查冊 紀錄比較,這段期間郭榮一直都是智匯的董事,直至智匯與志高簽訂認購協議前一天,即2006年11月16日才辭任董事,郭榮並於2007年1月1日,重新 再成為智匯董事,直至去年4月又再辭任。

   志高又指2006年11月17日,與一名代表智匯的授權人士簽立協議,當時不知悉他與德發有何 關係。但附件並無披露,其集團於2005年3月及06年3月,分別與智匯簽訂貸款協議及續期時,是與何人簽立協議,當時又是否知悉郭榮是董事,以及注入 3,000萬元的資金來源。

-----------------------------------------------------------------------------
極之顯然地,那位Zhang先生肯定為郭老闆的代名人,該批股份有好大機會是由郭主席持有,不過本文對這篇報導的研究純屬業餘性質,我會在下一篇講講其他更深入的東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