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徐旭東 台灣最賺錢的海派掌門人

2010-1-11  今周刊




談購併、退休、交棒、藝術收藏……橫跨10大行業,集團市值近6000億元的遠東集團,是台灣少數挺過數次金融危機,又能枝葉繁茂的多角化經營集團。

上海第二代的徐旭東,靠著既現代又傳統的「海派」經營風格,率領集團邁向新世紀。

68歲的徐旭東仍在第一線衝鋒陷陣,跨年之際特別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

談布局:2010年是大購併年談中移動合作案:只等ECFA過關!

談接班退休:70歲要退休

談夢想:最想當建築師

令5萬名員工又怕又愛的徐旭東,他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一面?

撰文‧張惠清 攝影.攝影組、遠東集團提供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清晨七點,十度低溫下的台北,天空才矇矇亮,但是位在台北市敦化南路的遠企大樓卻燈火通明。遠東集團旗下九家上市公司總經理,早已陸續抵達三十九樓的大型會議室,同時來自美國、大陸、新加坡的主管們,也出現在視訊上,現場宛如一場聯合國會議,他們正在等著遠東集團掌門人徐旭東召開會議。

「講重點!這些我都知道,還需要你們花時間去研究、做簡報嗎?」董事長徐旭東臉色嚴肅,會議室裡不斷傳出他渾厚又激動的聲音,台下高階主管們個個都繃緊了神經。這就是他的管理風格,永遠情緒激動、聲調激昂!

海派領導

父親上海生意人風格影響至深﹁罵完人後,他常會私下安撫被罵的下屬︰『我不是罵人,我只是說話比較大聲一點而已。』﹂一位在集團超過二十年的老臣說,徐旭 東凶完後一轉身,又回到一位重情義的傳統大家長,員工甚至覺得他是一位能幹又慈祥的媽媽,而不是霸氣的大老闆。連旗下的專業經理人表現不佳,他也從來不願意開除人,這是徐旭東溫情的另一面。

相對於鴻海集團郭台銘的鐵血統御、台積電張忠謀的純美式管理、台塑集團王永慶的家長式領導,徐旭東的遠東集團可說是中西合璧式的管理風格。這種管理風格來自於徐旭東的成長過程以及父親徐有庠的上海式教養。

徐旭東可說是台灣最「海派」的企業老闆。靠著﹁海派式領導﹂,徐旭東帶領遠東集團二二四家公司、 五萬名員工挺過一九九七年金融風暴、○三年SARS危機,更在去年的金融危機中及早因應,遠東集團不僅未受重傷,還成為全台灣第四名最會賺錢的企業。據中 華徵信所○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公布的最新排名,遠東集團○八年稅後純益三○七億元,排在鴻海、台積電與中華電信之後,較前一年的第七名往前推升三名。

什麼是﹁海派式領導﹂?徐旭東又如何靠著海派風格,讓遠東集團成為企業多角化發展的成功範例?

這裡的﹁海派﹂,並不是一般定義的為人四海、為情義兩肋插刀的豪氣,而是指老上海的﹁海派文化﹂,有如海納百川、融會中西文化,敢於嘗試新事物,又保守謹慎的老派上海生意人風格。這些特點都可在徐旭東做生意、管理員工、為人處世上看得到。

六十八年前,徐旭東出生在上海虹橋區的一棟小洋房中,七歲時隨著經商的父親到台灣定居,當年的小洋房如今已被上海市政府改建為虹橋西郊賓館,徐家的資產也早就被充公,但是上海生意人的性格,卻透過父親徐有庠滲透到徐旭東的每個細胞中。

敢為人先

喜歡引領風潮,有興趣的生意搶先做遠東集團創辦人徐有庠,早期跟著政府政策走,靠水泥、紡織等特許行業壯大,奠下今日遠東集團的基礎。而自稱﹁一代半﹂的 徐旭東,一九七○年回國就進入遠紡跟著父親打拚,準備接班的他,不僅要守成,還要開創新事業擴大父親的事業版圖,相對於其他集團第二代固守家業,徐旭東可 說是最有開創性的接班人之一。

過去與徐旭東一起到瑞典參加電信會議的一位企業家回憶說,「Douglas (徐旭東英文名字)精力充沛,白天忙了一天,晚上還有力氣跑去和樓下飯店員工研究附近的酒吧跟飯店!」當晚徐旭東就在地圖上畫出五條酒吧路線,一個人展開瑞典的探險之旅。

不喝酒的徐旭東,可不是去休閒消遣,他到了每家酒吧都只點一杯可樂,然後東看看、西看看,觀摩外國人如何營造餐廳氣氛,如何吸引年輕人上門消費,並拿出小筆記本做成密密麻麻的紀錄,回國後馬上拿給飯店部門主管執行。

目前擁有六百八十萬會員的HAPPY GO快樂購聯合集點卡,就是出自徐旭東的點子。當年他去土耳其參加MasterCard組織的董事會,看到當地有所謂的紅利卡概念,於是抱回一堆資料交給現任HAPPY GO營運長梁錦琳研究;如今,HAPPY GO擁有八百家合作廠商、六千個據點,台灣平均每十位消費者就有四位使用集點卡,透過卡片交易的點數多達二十億點。

這也就是遠東集團可以橫跨十大產業(紡織人纖、百貨零售、水泥、航運、石化、能源、電信、金融、觀光、社會公益),旗下事業超過二百二十四家公司,並且還不斷冒出新公司、新事業的原因。對徐旭東而言,掌握最新的商機,就等於是為集團找出新的發展命脈!

「他︵徐旭東︶的個性直率敢言,也喜歡引領風潮,有興趣的生意一定要走在時代尖端。」現任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與徐旭東認識超過十多年。王志剛說,徐旭東敢從紡織業跨到電信科技,還辦學校、蓋飯店,連現在最新的通訊技術WiMAX也搶先開台營運,甚至率先與「中國移動」結盟,創造台股大漲的契機,充分展現上海生意人敢為人先的特質。

徐旭東勇於嘗鮮的特質與上海生意人從上海一八四二年對外開放後,藉著引進西方新事物、新觀念而累積財富有很大的關聯性。當時英、美、法等國在上海陸續成立租界區,這個海邊的漁村一夕間成為與世界文化激盪、衝突的舞台,上海擁有全中國第一家百貨公司、第一條鐵路,甚至第一座電梯,快速興起的上海生意人也因此創造驚人的財富,徐有庠在一九三七年也成為上海創業家,在這樣的氛圍中致富。

在九個孩子當中,徐有庠對徐旭東最寄以厚望,不僅送他到美國聖母大學攻讀企管碩士,甚至把整個家族命脈交到他手中,就是看中他有上海人精明的特質。徐有庠曾在回憶錄中提及:「長子旭東在上海出生,是我所有小孩中對事業與管理最有才能、也最有興趣的一個!」

天生精明

只冒有計畫的風險,不搏過頭中國大陸早年流傳一則笑話,「一個外星人掉到中國,北京人會問:外星人『姓資』還是『姓社』(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上海人會把外星人拉去展覽賺門票;而廣東人則會把外星人給吃了!」具體呈現出上海人精明實際的性格。

但並不是上海企業家都是精明的,台灣多角化經營的企業集團,曾經在八○、九○年代風光一時,上海幫第二代中,如華隆翁大銘、中興紡織鮑泰鈞等,都曾叱咤風 雲,但這些企業家只能順風行船,當經濟危機來臨時,由於財務槓桿過高,都敗在周轉不靈。反觀遠東集團,雖然一樣是多元化經營,卻安度數次危機,主要關鍵就 是徐旭東在財務上的精明、謹慎。

﹁當時上海過來的企業,這六十年都沒有管理好,這些企業會倒,就是我們上海人說的『搏』過頭了!﹂徐旭東有一次對著台灣媒體分析,他說,﹁人家是拿一、二 塊錢做十塊錢生意,我起碼拿四塊錢做十元生意﹂,從不讓槓桿超越界限,是遠東集團可以在六十年後依然長青的重要原因。

「董事長十分謹慎,對每一項投資案,都是歷經長期的謹慎評估,還有精算風險,每次跨足一個新行業,並非外人想像是隨便投入」,跟在徐旭東身旁近十年的遠紡發言人鄭澄宇說。﹁別人給的報告還不夠,往往他自己還會跳下來做功課,該得的,他一分也不會讓!﹂一位幕僚分析。

「徐旭東從來不相信富貴險中求的哲理,因為太精所以總是小心翼翼,有時候也會在商場上錯失商機!」遠傳電信開台就加入團隊的一位資深電信員工說,當年徐旭 東曾經在半導體與電信業兩個領域抉擇,最後從電信業起跑,但在多起購併案上,總因為盤算太仔細而被競爭對手﹁整碗捧去﹂。

二○○○年,遠傳有意購併泛亞電信的合併案也讓外界看到徐旭東保守、謹慎的性格。當年泛亞電信有意賣給遠傳,但從二○○○年底談到○一年都沒有拍板,原來 泛亞獲利雖好,但徐旭東嫌價格太高,未能決定,○一年五月,台灣大哥大突然半路殺出,抱走金雞母泛亞,讓他十分扼腕。

注重細節

藉著跑步了解一個國家的競爭力上海生意人精明,雖然有時會精明過了頭,拘抳於小細節中而喪失先機,但是重視細節的嚴謹態度,也讓徐旭東磨練出敏銳的商業嗅覺及獲得別人的敬重。

曾經與徐旭東出國的資深媒體人、典藏文化社長簡秀枝就說,有一次徐旭東去韓國參加化纖會議,認真的他到當地的小吃店用餐後,還拿起帳單一筆一筆仔細看,然 後口中念念有詞地說,韓國這個VAT(附加消費稅)回去可以研究研究。大自裝潢、擺設,小到一張發票或是廁所角落,全都可能是徐旭東眼中的大商機。

重視細節的徐旭東,還有一套靠跑步發掘投資機會的方式。相當愛跑步的他,至今仍保持每天早上五點起床,跑步一小時的習慣,即使出國,他也一定帶著球鞋晨起 跑步。跑步對他而言不只是運動,也是親自觀察一個國家市場的好機會,﹁想投資一個國家最快的方法,就是腳踏實地感受這個國家的真實感!﹂他說,跑步就是去 smell(嗅嗅)當地國民的活力與體力,看看當地民眾臉上的表情是快樂還是毫無表情,就知道這個國家的動能與競爭力!

即使是寫一封介紹信,徐旭東也不馬虎,「徐旭東很嚴謹,凡事實事求是,很在乎自己的信譽,也喜歡幫助年輕人,他不是那種隨便給人方便的人」。一位媒體人對 當年邀請徐旭東幫兒子寫申請學校推薦函的情境記憶深刻!當時,這位媒體人以為,忙碌的徐旭東大概只有時間簽名,沒想到,徐旭東卻邀請他兒子去辦公室,闢室 面談快一個小時,接著甚至親自填寫推薦函資料。實事求是、注重細節的個性,讓這位媒體人看到了徐旭東不為人知的一面。

美國知名大學碩士、英文流利,徐旭東管理遠東集團不缺現代化的績效指標,更不用說他每天狂讀全球最新的管理書籍,比一般大學企管教授還積極接觸新知;但洋 派的另一面,他又是極度的傳統、重感情,將員工當作家人一般照顧,呈現遠東集團特殊的﹁中西合璧式﹂企業文化,而這也是他一直自豪的美式管理加上中國人情 義理的海派式管理風格。

在鴻海郭台銘、頂新魏應州的霸氣管理下,員工犯錯就是直接罰站,甚至裁員;徐旭東雖然也脾氣大、性格急,動不動就大聲責難下屬,但是他從不用粗話,也不輕 易裁撤員工。「外界都說徐旭東愛罵人,但只說對一半,正確地說,徐旭東罵完人之後就海闊天空,來得快去得也快!」一位在集團超過二十年的老臣說。

管理風格

美式作風與中式人情的矛盾重用及善待老臣是徐旭東繼承自徐有庠的管理風格,只要十年以上的幹部,不論表現如何,絕大多數可以安穩在遠東集團退休,遠東集團 高階幹部都知道,老闆是刀子口豆腐心。﹁他每次罵完人之後,下回見到你,還會跟你說,我不是生你們的氣,我只是覺得,我在外面看了一些事很生氣,說給你們 聽聽,﹂不少員工習慣之後也覺得,東哥(員工對他的稱號)宅心仁厚,儘管平常很凶,但還是願意留在遠東打拚!

雖然號稱是美式績效管理,但是遇到表現不佳的專業經理人,徐旭東總是無法狠下心,例如集團中的遠傳電信,近年來獲利逐漸被對手拋開,落到第三名,但是徐旭東顧念舊情,就是不願輕易換人。

「董事長只要碰到人的問題,內心就變得很中國,他認為去年大環境不好,加上遠傳主管都是他找來的,他永遠給主管機會,但辛苦的卻是下面的員工。」一位遠傳主管說,這也是為什麼當年不少遠傳培養的優秀主管紛紛求去,還被台灣大哥大挖角。

「集團超過一百名總經理,東哥幾乎沒有fire(開除)過任何一名總經理!」一位在遠東集團超過十年的高階主管就說,「遠東的上市公司當中,有業績從第二名滑到第三名,也有做到減資的公司,東哥每天罵、每天凶,但是仍然不輕易換人。」據員工透露,有一次一位老員工私下把公司電腦搬回家,徐旭東也未嚴加處分,只把該名員工調離原單位。他認為,這位老員工年輕時,公司大火他還衝進去救人,一輩子服務公司,一定是老了頭腦一時秀逗︵短線︶,才會這麼做。另有一次,一位資深主管因身體健康因素打算離職,徐旭東親自慰留,還答應只上半天班但給全薪來留人。對員工來說,他或許是不錯的老闆,但是就企業經營的角度,就值得商榷了。

溫情的管理加上徐旭東事事親力親為的個性,也造成董事長成為集團裡最忙碌的人的奇特現象!相較於鴻海、頂新集團外顯的攻擊性,遠傳的員工顯得有些保守的大鍋飯心態,「在電信、銀行等競爭激烈的服務產業,就得設定清楚的成長目標,賞罰分明,否則只能當老二、老三!」一位離職的銀行主管指出徐旭東在管理上的矛盾。

相對於其他集團集中資源在少數領域,聚焦做到世界第一,遠東橫跨多項產業領域,靠著徐旭東辛苦拉拔才有今天的成績。展望下一個六十年的發展,要如何讓遠東更上一層樓,可能是徐旭東內心最深刻關切的挑戰。

超過20名特助的董辦幕僚制度,郭董也愛用!

一般企業家身旁頂多兩、三名幕僚特助或是外聘顧問,但徐旭東1978年接掌遠紡後,便設立了辦公室幕僚制度,個人擁有超過20位幕僚,集團內都簡稱他們為 董辦幕僚,其中有10個人專門負責watch(觀察研究)10大產業,為徐旭東分析內外經營趨勢,也是徐旭東掌控集團關係企業、對外進行擴張的智庫。就連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兩年前也仿效成立董辦制度,希望藉此培養集團接班人才。

想進入董辦工作,要接受一定程度的身家調查,徐旭東不僅重視學歷,更重視忠誠度,這群幕僚不是台清交畢業,就是留美博碩士,也有從關係企業元智大學找來的優秀人才,他們一畢業就被網羅進入集團,是極受徐旭東重用的團隊。舉凡各關係企業呈報董事長的公文都由董辦處理,這個單位猶如遠東集團的神經中樞,出身此單位的主管也個個當紅。

遠東橫跨10 大產業

2009年營收超過5000億

紡纖人纖

遠東新世紀(遠紡)、全家福(服裝品牌)、宏遠興業

營收:1384億元

百貨零售

遠東百貨、太平洋崇光百貨、愛買、鼎鼎行銷

營收:1018億元

水泥、航運

亞洲水泥、裕民航運、亞泥中國

營收:925億元

石化、能源

東聯化學、亞東工業、嘉惠電力、亞東石化

營收:715億元

金融

亞東證券、遠東銀行

營收:209億元

電信

遠傳電信、全虹通信、遠通電收

營收:837億元

公益

亞東技術學院、元智大學、亞東紀念醫院

營收:112億元

觀光旅遊 遠東國際大飯店(營收未公告)「一代半」的徐旭東,將父親留下的基業發揚光大

徐旭東大事紀

1942年 徐旭東在上海出生1949年 7歲時,父親徐有庠於板橋創立遠東針織廠,為遠東紡織前身1965年 23歲前往美國聖母大學留學,後攻讀碩士學位1970年 28歲學成歸國,正式進入家族企業,從遠紡、東聯等工廠基層開始歷練,同時期與美國籍夫人徐瑪莉結婚1993年 51歲接下亞泥董事長, 全面接掌遠東集團核心事業,當時集團總市值約1000億元1997年 領軍遠東從傳產跨入電信產業,成立遠傳電信2000年 集團創辦人徐有庠去世2002年 取得太平洋SOGO與中國太平洋百貨經營權2003年 領軍10年,集團營收正式突破3000億元2006年 長子徐國安、女兒徐國玲首度進入集團,分別擔任裕民與遠百董事2009年 遠紡更名遠東新世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移動宣布入股遠傳

徐旭東

出生:1942年

現職:遠東集團董事長

學歷:美國聖母大學企管碩士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

交通大學管理學名譽博士

徐旭東語錄

一、每個人都會走順風,但是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走頂風!

二、全世界都在變,你必須去適應變革、參與變革,甚至創造變革!我們其實沒有什麼,一方面很傳統,一方面又要變變變!

三、我們不走簡單的路,簡單的路就是如何方便地做一些事情;如果不創新,沒有挑戰性,也不會走到現在!

四、埋首工作之餘,一定要抬起頭來看看行經方向,是否還在浪頭上,這可不是老生常談,而是力行實踐在事業經營上!

五、開會時基本上應該留一個位子給超人,超人代表法人,如果你做不對,就會被賣掉,做好就投資你,要時時提醒大家,背後有這一群超人。

六、現在的公司是無國界公司,股東也是,你不能把自己局限在這裡。

七、以不變應萬變最後必將導致失敗,因此,不要怕沒有做對決定,也不要害怕嘗試,做錯了才會有修正的機會!

八、如果要我許願的話,我不會要求財富與權力,而是渴望擁有滿腔的熱情,請賜給我永保青春和熱忱的雙眼,能夠看見可能的事。

(整理╱張惠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76

台灣最富有商幫 不敗養金術

2010-11-22 TCW




台灣淨利率最高的加工絲廠老闆、今年六十歲的聯發紡織董事長葉清澤,手持兩支iPhone,一支不斷傳來台灣的紡織市場行情,一支傳來中國同業最新行情,還用iPad連線到自家工廠的即時生產線,隨時追蹤最新的產銷狀況。

「這裡不是華爾街,而是迪化街!」聯發紡織杭州總經理李淑雅說,聯發的公司管理全部M化(mobilize,行動化),就連應收帳款也用iPhone手機在管理。

老舊的迪化街,不起眼的建築內,迪化幫採用先進方式管理。到今天,全球最時尚的紡織材料由他們提供,不僅技術領先市場,還有一套獨門的「養金術」,讓他們至今仍是台灣最富有的商幫之一。

例如,所謂「士林三寶」(士電、士紙、新紡)中,新紡土地最多,來自於迪化街的吳火獅家族是士林大地主,連帶使得身為新紡第二大股東的新纖,股價看俏。

往台北市東邊看,內湖的大地主是義隆與理隆纖維的陳家。目前擔任義大皇家酒店董事長的陳敏薰,便來自這低調的迪化街紡織家族。

目光再放到新北市的新店,一般認為該地的大地主是裕隆,但另一個大地主是正大尼龍卻鮮為人知,據說其土地位置比裕隆還要好。不僅如此,正大尼龍還是北投、關渡的大地主。上述都是迪化街的紡織幫。

約一百五十年前,大稻埕就已經是台灣最繁華之地,聚集了一批最會做生意的人,經歷一個半世紀的優勝劣敗,仍在迪化街生存,自有一套獨門絕學。

養金術一:情報力

他們的養金術第一招是「情報力」。走進迪化街,老舊的布莊偶爾可以看到在裡頭有老先生或中年男子嗑牙聊天。別以為他們在浪費時間,從上上個世紀到現在,迪化街布莊就是這樣訓練他們的第二代,清早就要開店守到晚上關門,除了顧生意還要打探消息。

如今迪化街以及周圍的南京西路、西寧北路一帶布莊,許多仍是傳統紡織迪化幫親族成員所開,這些被暱稱為「辦事處」的店面,兼具情報中心功能。

銀行放貸前,先來探問財力實虛

聯發董事長葉清澤形容:「情報要做到昨夜誰被蚊子叮了兩下,也能知道!」原來迪化街不僅是紡織聚落,又有業內與金主錯綜複雜的資金互相借貸,甚至銀行授信要先問迪化街的業內人士,就能夠知道誰的財力好壞。

如今,情報力不只是街坊鄰居發生什麼事,還包括國際金融、原物料價格、同業與上下游動態,無一不透過科技工具,即刻傳到這些迪化幫手中。

先一步看穿景氣,買股年賺近兩億

情報力能養出錢來嗎?攤開上市公司公開訊息,今年七月,聯發公告賣出台化股票,賺了六千多萬,但轉手又買了五千多張的台塑,買進價六十七元左右。

到了十月底,聯發分了兩次賣出台塑股票,最高賣到了八十六‧一七元,一次賺了五千多萬,一次賺了六千多萬,今年以來聯發光是操作自己上游產業的股票,就賺了一億七千多萬元,兩個月報酬率,至少有二○%。

短時間內有高投資效益,葉清澤的情報力下得深。他說,碳纖維過去因複合材料有些技術瓶頸拖延了幾年,但波音與空中巴士已開始大量使用碳纖維做為飛機材料,讓全球碳纖維供應吃緊,現在台塑的碳纖維非常賺錢了。

把情報變成黃金,葉守焞固定與日本、德國設備廠見面,除了看看最新設備之外,也掌握中國同業買了多少機器、有什麼功能、能做出什麼尼龍來。現在他大膽的要擴張產能,因為日、德的設備廠未來兩年都交不出設備,產能已經全滿。

葉清澤打趣的說,「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寧願當鴨,當鴨沒什麼不好,因為可以比任何人都早知道景氣的波動。」

養金術二:人脈力

養金術第二招是「人脈力」。現在資本市場熱門的話題是,威京集團旗下資本最大、營業額最高的中石化,明年董監改選可能易主,傳出好樂迪前董事長盧燕賢將挑戰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的控制權,此舉也牽動了京華城、中工到亞太會館之間複雜交叉控股,都可能一夕變天。

齊攻中石化股票,左右董監改選

如今號子裡的投資客可能都知道此訊息,但來自迪化幫的集盛、力麗與力鵬,卻早在去年上半年中石化只有十元出頭的時候就進場,消息靈通可見一斑。

但他們的目的卻不在賺短期資本市場價差。攤開其轉投資報表,集盛帳上掛著七千多張中石化、力麗二萬七千多張、力鵬一萬八千多張。以中石化股價近期一度突破三十元,這些公司帳上獲利相當驚人,賺了近兩倍。

何時會實現這筆收益,葉守焞卻這樣說,「這批股票到明年六月以前,我們都不會賣,但我們不想選中石化董監!」

原來這是人脈學之一。集盛與力麗不想掌握中石化經營權,卻要成為明年中石化改選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未來誰想掌握中石化,都必須跟他們談,成為關鍵的第三 者。等到未來經營權穩定後,中石化當權者就必須還這個人情,在原料供應上,回報支持他的集盛跟力麗集團。這是用實力來經營上游關係的案例。

陪王永慶長跑,養出夥伴關係

另一個經營上游關係的例子是葉清澤。三、四年前,他陪著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看杜拜飯店,還曾陪著跑五千公尺長跑,還經常陪王永在清晨打球。為了人脈,要練長跑還要天天清晨起床,十幾年如一日,這樣的毅力打出深厚關係,聯發跟台塑集團關係已經昇華到策略夥伴了。

人脈經營不止於上下游同業,迪化街紡織幫本身會固定聚會,雖然互相競爭卻關係深厚。上一代是街坊鄰居,第二代小時候彼此玩在一起,情分自然不同。

新纖董事長吳東昇用「大學棒球賽」來形容。「collegiate(大學的),大學棒球比賽這樣子;不像職棒,職棒打到你死我活,對不對?那這個大學棒球 賽大家都打球歸打球,以後還要喝酒聊天,還是一樣,」吳東昇並以「這個是文化很好,所以我們這個新進的幼稚園就有人帶……。」形容他接手新纖董座六年,對 其他紡織迪化幫而言,自己還是幼稚園生,蒙受前輩照顧。

迪化幫這樣獨特組織有很多,例如以前有加工絲五虎聚會、善德會、EG會,又例如現在葉守焞、吳東昇、義隆纖維董事長陳明祥以及儒鴻董事長洪鎮海等,組成固 定聚會。同業間經常彼此切磋,例如近日儒鴻董座洪鎮海就受吳東昇之邀,赴新纖演講;吳東昇在接受本刊專訪時,也頻頻強調,新纖未來雖有擴張計畫,但絕不會 搶客戶的生意。

這些人在產業上,上中下游互相支持合作,檯面下又有一個共同的嗜好:買土地、投資原物料。

養金術三:賺慢錢 不愛電子股,喜歡買土地與實物

迪化幫養金術第三招是「賺慢不賺快」。他們個性低調、保守,寧願賺慢錢也不願賺快錢,愛投資土地勝過投資電子業。

事實上,這十年來電子產業當道,他們也曾是電子業的主要投資者之一,例如宜進投資過新浪網、毅嘉,聯發投資過主機板與網路,但卻在這個行業栽跟頭。葉清澤 說,一開始投資幾千萬,然後增資到幾億,資金不斷進場卻上不了市,最後還不斷虧損賠錢,他甚至說:「電子業很多都是騙子!」宜進董事長詹正田則表示,電子 業大賺大賠,實在玩不起。

紡織迪化幫痛定思痛,多數選擇不碰電子業。這個抉擇,雖然讓他們無法賺到電子業一波波行情,成不了科技新貴,但也避開電子業的無底洞,例如面板與DRAM產業。

自掏腰包買,歹時機再賣地養公司

以實物起家的他們,最愛的還是實物,尤其是土地。

而且,他們投資土地有兩大特色,一、自掏腰包買土地,與公司資產切割;二、用零負債養土地。以確保土地價格波動風險不會波及公司財務,且老闆可用賣私人土地的錢,協助旗下企業度過難關。

集盛蘇家的三大創始股東之一蘇信,是迪化幫知名養地者。

葉守焞形容:「蘇信是早上來上班、下午就去看土地,他從公司賺來的錢,最後都變成了土地。」業者說,當年蘇信除了桃園RCA土地不敢碰之外,其餘台北、桃園能蓋房子的土地,基本上蘇信都看了。

迪化幫土地實力有多雄厚?葉清澤形容:「他們這些人(指迪化幫),買了三十年土地,到現在都還有,還沒賣完」、「所以有些迪化街紡織公司,本業連虧十年,公司卻不會倒,原因就是老闆比公司還有錢,拿自己私人的錢養企業。」

現在迪化街這群人又愛上了投資普洱茶、紅酒等實物。他們的手筆非常大,買普洱茶是用公噸做單位,買一瓶上萬元的紅酒,動輒用萬瓶來計算。

為什麼寧可投資實物也不投資電子股?這與情報力有關。葉清澤說,「伯南奇(Ben Bernanke,美國聯準會主席)上任時說,如果一九二九年全球大蕭條時,他是聯準會主席,他會開直升機到天空撒美元,刺激美國人的信心。那時候,我就 知道原物料要大漲了!」也是從伯南奇上任開始,葉清澤認定美元會走軟,不投資美元而改投資實物。

上一代做實物買賣,讓紡織迪化幫對實物價格特別敏感,也造就今日紡織迪化幫的投資邏輯,依然像當年新光集團吳火獅般,有錢不貪暴利,寧可買土地放著,積累出雄厚資產。

下次你經過迪化街時,千萬別小看這沒落老舊的地方,在那破舊布莊或大樓裡,也許就住著有錢又有土地的大地主,正用情報力與人脈力,賺世代綿延的慢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7

台灣最快樂企業家給年輕人的4個人生智慧 葉國一:別管贏過誰,只要每天超越自己就好


2011-3-14  TWM




這是入主益通之後,英業達集團會 長葉國一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從晚上六點聊到深夜一點,長達七小時中,他大談太陽能夢,談做事之道,談NB代工業的經營,更談葉家能富過三代的祕訣。

在 數百億身價的背後,有四個鮮為人知的處世智慧,請聽他娓娓道來……。

撰文‧賴筱凡、梁任瑋 攝影.攝影組 穿著咖啡色POLO衫,帶著一貫 笑容,這是入主太陽能廠益通後,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首度接受媒體專訪。這天的他精神奕奕,來到餐廳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口袋掏出一疊紅包袋,發起了福氣紅 包,「人家都說我很有福氣,趁著開春,我把福氣分給大家,讓大家沾沾喜氣。」這就是葉國一,讓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都得叫他一聲「老大」的 企業家,有他在,就笑聲不斷。他唱歌、跳舞、喝酒樣樣行,信手拈來就是好些個笑話,手腳靈活地變魔術,有他在的地方笑聲不斷,令人驚歎!

任 誰也猜不著,這樣有活力的科技大老,今年,七十歲。說他是台灣最快樂的企業家,絕不為過。

多數的人都不知道,他白手起家的背後,是在肥皂工 廠被老闆十一年「磨」成精,懂得察言觀色、習得做事之道。他的人生就像是一部活的台灣科技史,他在科技業界裡合縱連橫,所以他的好友眾多,縱使商場上爾虞 我詐,尤其NB代工業,「人人都想當一哥。」葉國一卻鮮少與人為敵,儘管手下大將難免抱怨對手,但他都是那句:「不要想說贏過誰、趕過誰,我只希望你們每 天超越你們自己。」他投資產業、常出手金援朋友,砸六億元救亞力山大健身中心後,又再拿十.五億元入主大板根(位於三峽的森林溫泉度假村,因發生財務問 題,請葉國一出手相助),「人對錢,真的要看開,只是要看開,真的很不容易!」但他做到了,雖然資助亞力山大的六億元拿不回來,他那股想幫人的心意卻沒變 過。

如今,他跨足房地產業,把產業版圖拓展得更廣闊,在他數百億元身價背後,有四個鮮為人知的處世智慧。他接受《今周刊》專訪,大方與人分 享,從晚餐時間談到深夜一點,時間長達七小時,以下為葉國一親自口述內容:

談做事

從小地方訓練自己的觀察力前一陣子,我看電 視在談蔣家的事,曾講了這麼一段:某一日,蔣經國和蔣孝嚴走在路上時,天邊有一群鳥飛過,蔣經國就問蔣孝嚴:「剛剛有幾隻鳥飛過?」蔣孝嚴先是一愣,接著 說:「我不知道。」但走沒幾步路,蔣經國又問:「剛剛一共有幾部車經過?」蔣孝嚴一樣又答不出來。

這讓我想起了我年輕的時候。

年 輕時,在老師介紹下,到他的親戚家工作,那是我的第二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師的廣告社上班,但他幾乎沒有時間來處理事件,心想,這樣不行,於是就到老 師的親戚家上班。

那是一間肥皂廠,可是你知道嗎?我第一天去上班就挨罵。

我的位置就坐在老闆對面,剛上班的第一個小時,電話 響了,我當然主動接起電話,對方要找老闆,立刻就請他接電話。老闆接過去之後,也和對方談得很開心,但電話一掛上,我就被罵了。

老闆大聲喝 斥:「你接電話時也沒先問他是誰,萬一人家要綁票怎麼辦?以後我的電話你不准接!」隔沒幾分鐘,電話又響了,我心想,老闆叫我不要接,那我當然不敢接,結 果我又被罵了,「你是聾了嗎?幹麼不接電話?」老闆又臭罵了我一頓。

後來,我學會了,人家打電話來,要先問是誰、哪裡找。

這 家公司在萬華從事肥皂製造的生意,所以在板橋也有一個甘油廠。可是那個時代工廠沒有電話,老闆都會叫我去工廠,請廠長中午來店裡。那個年代沒有什麼交通工 具,我騎著腳踏車去,從萬華騎啊騎,騎到板橋,請了廠長回來。

廠長回來,老闆第一件事就問我:「你去工廠,今天鍋爐幾度?」我愣住,於是, 霹靂啪啦又挨一頓罵。

隔沒幾天,老闆又叫我去請廠長回來,這次我去叫廠長時,學乖了,先看鍋爐。回來老闆果然又要問問題,心想,「好啊,給 你問。」我很有信心,一定能答得對。

「今天來幾名工人?」當場,我又語塞。

我的觀察力就是這樣被訓練出來的。後來我養成習 慣,出門看到什麼都記在腦子裡,我到公司幫老闆做一件事,但要會替他注意十件事,這就是觀察力。就像當年蔣經國訓練蔣孝嚴一樣,蔣經國學的是經貿,所以觀 察力敏銳,看過的各方面都會記起來,我也是這樣被教出來的。

那一年,我十九歲。

但在做這份工作時,真的很恨,因為我家環境不 好,是三級貧戶,但是他給的待遇又很好,那個年代工作一個月有三、四百元薪水就很好了,可是我可以領一二○○元。為了家庭,我能怎麼辦?這一待,就是十一 年,卻影響我非常大。後來自己經營公司,就覺得要對員工「仁慈」,當初我被罵,所以現在我對人完全用不同的方式。

談經營

不 必為了搶當一哥自相殘殺不過,經營一個事業又是不一樣的事。

像我們最近買了益通,就是看好太陽能市場。以太陽能現在所有的產能對比全世界發 電量,才萬分之四到五,太陽能市場是非常大的,比起我們做筆記型電腦,真的太輕鬆。

我們做筆記型電腦,太冤枉了!全世界九五%的筆記型電腦 都是我們做的,可是大家為了想當一哥,殺成這樣,其實不必這樣子,這樣只是讓客戶的財報一直往上修,賺錢的都是客戶,重點還是要有合理的利潤。

早 期,我們曾遇過一位印度客戶,來台灣談生意。他來的時間通常不會太早,差不多上午十一點到,大概談到下午一點,我們都會禮貌性地請他吃飯。當他要走時,他 會跟你說,這個sample(樣品)他要、那個sample他也要,可是談到付錢時,這位印度客戶卻說了,「反正你也要請我吃飯,這樣吧,飯不用請了, sample免費送我就好。」你們一定覺得很愕然,怎麼會有這種騙子?這就是經驗。所以,後來英業達的員工在生意沒談成前,絕對不請吃飯,要請也只有兩 種,就是可樂和三明治。

經營事業就是要不斷地學,像現在,有很多人心裡面不爽,不爽像郭台銘這樣的人。我就常告訴我們的幹部:「不要想說贏 過誰、趕過誰,我只希望你們每天超越你們自己。」不要跟別人比,和郭董比你也不能不服氣,他今天是首富,人家做得這麼好,人家成功啊,你還能說他怎麼樣 呢?角度不一樣,郭台銘是成功的,他怎樣成功值得我們借鏡。

像郭台銘當初去龍華的時候,我帶他去蓋工廠,台灣(代工業與零組件供應商)的中 心、衛星體系,是我第一個實踐的,在馬來西亞,我帶了廠商過去看。後來大家去大陸投資,才有了中心、衛星體制,所以我覺得,要去力行他怎麼做。郭董會成 功,是因為他把這種模式放大了一百倍、一千倍,雖然心有不甘,但你還是要佩服他。

所以,我買益通後,KY(指友達董事長李焜耀)說要找我談 太陽能,看有什麼可合作,我說:「可以啊。」對我來講,我是開放的,現在有幾家都在找我合作。

代工筆記型電腦走向微利時代對我衝擊很大,如 何不要重蹈覆轍,大家應該要做得很好、要結盟、要有合理的利潤,不要再去自相殘殺,已經有筆記型電腦這個借鏡,太陽能不能再這樣子。我們可以少賺,但我們 不能虧。

雖然我已經交棒了,一下子幾十家公司都交了出去,董事長已經不是我,可是,我告訴財務長,有一樣東西我不能交,就是我的印章。很多 人說,我應該要把圖章收回來,讓李詩欽(英業達董事長 )蓋他的印章,因為蓋下去就得要有責任感,但我的想法不一樣,我希望從中協助,讓他能做得更好。

我 是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到現在做了幾十年董事長的經驗,他(指李詩欽)一下子跳這麼高,接這麼多公司,會有困難的。所以,現在我還是每天九點就去上班,早上 都是在開會,下午就沒什麼事。

開會時,我通常都閉目養神,但每個字、每句話都聽在我耳裡,尤其碰到集團會議時,從早上八點半坐到下午五點 半,中午也坐在同一個位子上吃飯,飯我還不吃,只吃菜、喝點湯,其他時間,我都是在聽,頂多上廁所兩次,可怕吧!

談投資

看 開金錢,但心中有一把尺很多人說我投資很多,幫很多人忙,可是其實很多人誤解我。

像我投資亞力山大,當時唐老師(亞力山大董事長唐雅君)找 我幫忙,我聽完簡報算一算,大概六億元可以救兩千名員工和他們的家庭,所以就答應了。後來才發現,亞力山大有會員,他們把會員預收款當收入,這個洞可不得 了。

後來,唐老師告訴我,隔天還需要一千萬元,但那時為了收掉績效不好的點,處理一些債務,已經投下了五億九七○○萬元,我就告訴唐老師: 「你的額度只剩下三百萬元。」再舉一個例子,三峽大板根的蔡董(蔡春隆)也花了兩年,透過各種方式想與我認識,我去看了一次發現,真的漂亮!

於 是,我就請蔡董來簡報,廖董(華國董事長廖裕輝)告訴我說,「蔡董做了十八年,真的很艱困。」不過這次我學乖了,第一件事就是問大板根有沒有會員,他們有 會員,繳會費就等同股東,來消費就可以免費。

我想了兩天,才決定幫這個忙,但我要求一切得按照我的規畫。我從如何還清銀行欠債、如何與股東 協商,到銀行聯貸蓋飯店,一手替他們做好計畫。我不是隨便投資的。

像我日前開會,英業達投資的一家公司,進去八年多了,投了四千萬美元,後 來溫副董(指溫世仁)兒子又投入了一千五百萬美元。不過,這個創業團隊很有趣,那個博士一直認為這是他和溫副董創立的公司,與英業達無關,可是,這錢是公 司出的,現在虧到只剩下五百萬元。

所以他第一次到總部來簡報,聽完我告訴他:「博士,我真的很對不起,這個公司好像我生下一個小孩,就擺在 外邊,給他一些生活費後,就再也不管他,我錯了。」實際上,我哪裡有錯呢?我根本沒有錯,因為他認為這是他自己的公司,但我先把錯扛下來,要求他們董事會 馬上換人。

我和我們董事長(指李詩欽)、財務長三個人進去董事會,「你剛才講董事會要從兩個月開一次改成三個月,這不行,不僅每個月要開一 次董事會,還要每周來報告進度,在(英業達的)目標會議裡檢討,名字也要更名成英什麼達。」「做什麼就要像什麼,投資公司也一樣。」以前我們要介入很難, 可是現在博士得每周提出資料,他估今年大概可以成長三成,可是我的看法不一樣,「你不要坐在那個地方等生意,要走出去,把去年的業績提高一倍,當作今年的 目標。」你看郭董(指郭台銘)去年營業額兩兆元,今年準備要成長三○%,是六千億元耶!人家就是定個目標去衝,也許最後只達到四千億元,那也很不錯啊。但 你不可以把你的目標訂得很低,說我的目標達到了。

後來這位博士去找我們董事長(李詩欽)訴苦,覺得壓力很大,但我們董事長說:「不是我給你 的壓力,而是會長給我的壓力就是這樣。」投資要像一回事,更何況這四千萬美元是公司(英業達)拿出來的。

不過,人對錢,真的要看開,只是要 看開,真的很不容易!一般人都是拿了錢放不下。像唐老師的案子,我太太知道我以前幫了很多人,所以她也是後來才知道我幫了唐老師,她說:「我嫁給你,算四 十年好了,一個月你給我生活費五十萬元,四十年是二億四千萬元,還不到她(指唐老師)的一半。」不過,其實她是開玩笑,她能理解有兩千個家庭,如果我可以 幫得起來,是很好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我又陸續幫了很多人。

談年輕人

待人處世嚴守「奉公守法」人家看我白 手起家,到現在可以幫很多人的忙,但現在時代改變,年輕人的想法也都不一樣了。

年輕這一代,使用電腦很頻繁,可是,文字的使用就沒那麼好。 像我過年收到一封簡訊,寫著「全免鴻運大展」,應該是「金兔鴻運大展」才對!

對年輕人而言,我最大的感受是教育。現在的老師不能說、不能 打,老師管家長罵,不管也罵。用三字經的話來說,就是「玉不琢,不成器」。可是這樣的狀況,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存在,老師在台上講、學生在台下玩,讓我很感 嘆。

像我每晚睡前仍有一個習慣,檢討我今天又做了什麼,一日三省不要講,我是每日都在反省,提醒自己為人處世要有天理良知,處世的時候不要 違背天理。

所以我寫下幾個點, 記在PDA上,每天都看,每天都想。(拿出PDA念)不抱怨、不計較、不爭功、不爭利,就像座右銘,時時警惕自己,少指責、少計較、少抱怨、不爭功、不爭 名、不爭利。

你問我,那年輕人出社會後呢?其實我很八股,就是﹁奉公守法﹂這四個字。

去年政大企家班有個聚餐,廖董(華國飯 店董事長廖裕輝)問我要不要去跟他們講幾句話,我問,「有沒有什麼主題?」他們說沒有,所以我就想說講個「緣分」好了,因為裡面都是企家班的,大家職位都 很不錯,都是些高階主管。

我的習慣是任何場合早到半小時。那天是約六點半,我六點就到了,可是沒有任何人來;六點半了,開始有工人來裝音 響,下面還是沒有人來;七點半,才來了三分之一,大家在講是不是該上菜,然後請我講幾句話,接近八點,才來差不多一半。後來我上台,主題就改成講「守 時」,我說:「我知道大家都是大老闆,非常忙碌,尤其現在這個時間又塞車,遲到是應該的。」當場, 大家只敢低頭吃飯。

我沒有念很多書, 但是我學的這些,就是相信它。

葉國一

出生:1941年

現職:英業 達集團會長

經歷:三愛電子公司副總

英業達公司創辦人

學歷:士林高商、韓國清州大 學名譽經營管理學博士家庭:已婚,育有二子

葉國一富過三代的祕密

—— 傳孫不傳子

我的兩個兒子 都很乖,至少他們不學壞,我常跟他們講:「老爸給你們的夠用,你們就好好的去保持,不要去做一些壞事。」我大兒子生三個男孩,小兒子替我生了兩個孫子,一 男一女,前陣子我問他們:「決定了哦?老爸的財產是分給孫子,不是分給你們的喔。」結果後來小兒子又再拚了一個,剛好一人三個。

像我只有一 個孫女,當然很寶貝,我這麼跟她說,「以後爺爺怎麼樣不知道,可是『國揚天母』頂樓以後給妳當嫁妝,有好幾百坪。」我灌輸我兒子就是一個觀念,以後你們賺 錢,不要給你兒子,要給你孫子。俗語說:「富不過三代。」現在我把我的資產留給孫子,至少三代沒有問題,我兒子賺的錢又給他孫子,這樣就四代了,哈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8

台灣最會借錢的製片人 「賽德克.巴萊」幕後推手


2011-10-24  TWM




黃志明:

每個案子 都是一段不同的人生!

「賽德克‧巴萊」不能沒有魏德聖,魏德聖不能沒有他。

隨著「賽德克.巴萊」上映,很多人認識了這位「全 台灣最會借錢」的製片人,他是黃志明。

撰文‧鄭淳予

首周末票房一億元、第二周二億元、第三周二億六千萬元、第 四周上看三億元……,「賽德克.巴萊」製片黃志明在迷濛細雨中,點了一支菸,隨著電影上映,他結束奔走借錢的生活,卻又陷入另一個算錢的日子。

「其 實(票房)是比預期中慢了點。」濃眉虎目的他垂著眼皮,彈了一下菸灰,距離上下兩集十五億元票房的回本還有一大段距離,走出誠品一樓大廳,看著外頭的雨, 黃志明陰鬱的心情寫在臉上。

「賽德克.巴萊」再創魏德聖導演生涯高峰,也讓多位素人演員暴紅,但回想起那段調頭寸的日子,黃志明心情卻是五 味雜陳。「每天從兩三百(萬元)到一兩千(萬元)都有,就是當天都要借的錢,就這樣過了一年多。」「賽德克.巴萊」籌備到開拍的一年四個月中,借錢似乎成 了黃志明的「日常生活」;其實,一開始連他自己都懷疑,「我覺得,應該撐不過一個月就要停工。」耐著性子 ﹁算價格﹂給投資人聽黃志明的想法其來有自。他看到魏德聖為了搭建霧社街場景,能用的資金幾乎都砸下去,黃志明只好硬著頭皮,向劇組中執行製片的媽媽借 錢。他還記得,那是為「賽德克.巴萊」借的第一筆錢,兩百萬元。

「到最後借最大的金額,是我向郭台強一開口就說:『我要向你借五千萬元。』 在拍「賽德克.巴萊」的過程中,我每天都在成長,尤其是借錢這件事。」黃志明大笑:「不過,借錢這件事情不用去學。」談到這段彎腰低頭借錢的日子,黃志明 承認自己「選擇性失憶」。他苦笑著說:「我可能為了還一千萬元,借了五千萬元進來還這個一千萬元,就是不斷地有這些消耗的債,大債、小債這樣子,我沒有選 擇的餘地,就只能想辦法弄到錢。」到底黃志明借錢的訣竅何在?「通常我都是很誠懇地去向人家借錢啦!」說完,黃志明自己大笑了幾聲,又接著說:「但是沒人 有義務要借你錢啊,別人不投資你,你可以怪他沒有眼光或評估錯誤;但不借你錢,完全不需要理由。」要談投資,黃志明就必須把價值換算成價格,耐著性子把普 通股或特別股算給投資者聽,把每一股能回收多少錢說個清楚。

「『賽德克.巴萊』的台灣票房預估可以有八億元。」「怎麼可能有八億元?我覺得 頂多六億元!」類似這樣空無基礎的議價對話,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在黃志明與投資老闆的談判桌上。資方的「不識貨」,也總是激怒一旁的導演魏德聖。

「其 實他內心也生氣,但每次我一對人家發完脾氣,他當天晚上就會去道歉,要求從頭再聊。」魏德聖說,他後來知道黃志明的「善後」動作,既難過也自責。

但 讓黃志明最受挫的,竟是對朋友的不捨。開拍一個月後,黃志明覺得差不多快斷炊停拍了;此時,一位朋友以公司名義借四千萬元給他,幫劇組打一劑強心針,但這 位朋友也背負來自公司的壓力。

挺魏德聖 只為了﹁浪漫的想法﹂「二○一○年,農曆六月三十日晚上十一點多,我接到一封簡訊。他說,明天公司要查帳,他二十年建立的信用,即將毀於一旦,明天是鬼門 開,也是他的忌日。我看到那則簡訊,馬上打電話給他,講到兩個人都痛哭流涕,可是我還是還不出錢來,因為那真是太大一筆錢,我一下子根本還不了。」事過境 遷,黃志明透露,朋友現在還在那家公司工作,錢也已經還給他;但那段狼狽的日子,他只想從腦子裡徹底移除。

對黃志明賣命籌錢拍片,外界視為 「挺」魏德聖,他笑說:「其實這件事王偉忠在逼我回答,媒體也在逼我回答,到底我為什麼要去……,他們都用﹃挺﹄魏德聖,其實我們都是成年人了,不會隨便 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感動,只是覺得這個案子值得做,就是該去拚吧,歸根究柢就是一個浪漫的想法,要不然,我怎麼去跟魏德聖搞這﹃攤﹄呢?」事實上,黃志明 和魏德聖的互動很有趣。「賽德克.巴萊」開拍前一周,在北市南京東路辦公室頂樓,魏德聖為「賽德克.巴萊」召開誓師大會,對所有劇組人員精神講話,但黃志 明卻沒參加。魏德聖曾說,他總是搞不清楚黃志明是在擺爛,還是另有想法,黃志明笑著說:「如果我們要拍五、六億元的電影,口袋都沒錢,你說我要跟著他一起 衝嗎?當然要拉著他啊!他講什麼事情,我當然要賴皮啊!」堅持到底 用自己的語言說自己的故事吐槽歸吐槽,黃志明總在關鍵時刻出現,魏德聖就說:「黃志明每次都這樣,在臨門一腳的時候,他就會出現,把那個東西給定下來。這 是讓人很生氣,可是又感謝的一個點,就是……,我不知道,很複雜。」黃志明自一九九五年第一次踏入電影製片工作,就再也捨不得離開。「電影有一種獨特的魅 力,每一個案子都是一段不同的人生,你可以去開發,也可以經營。」聽過無數導演喊卡、見證一次又一次的殺青、看著一起奮鬥的夥伴離去,黃志明始終捨不得走 下自己的戲台,走回妻兒期待的正常生活。

被工作與家庭拉扯多年的黃志明,有好幾度心生離開的念頭,他不只一次對自己說:「再撐一下!再試試 看!」最後,夫妻兩人還是分居。「有時我也會想,這犧牲好大哦!」黃志明的視線焦點停在遠方,「但久了,你還是習慣了。」黃志明透露,自己非常喜歡一部美 國影集「黑道家族」。「裡頭的黑道大哥Tony Sopranos每天一出門就是要喬事情,但在家和兒女妻子的相處都有問題。有時候要做很狠的事情,有時又要扮龜孫子。他的形象,就像一個製片的真實人 生。」說著,黃志明又笑個開懷。

「今天我們所做的、被覺得是夢想的,其實只是瞎打誤撞的過程。」說穿了,面對中國電影市場,黃志明挺直腰 桿,和導演魏德聖站在同一陣線,為的只是爭一口氣;「即使借錢很辛苦,但用自己的語言說自己的故事,這是我們另外一個不能說出來的志氣。」黃昏的敦化南路 與安和路口,人群在細雨中熙來攘往,駐足屋簷下的路人,聊著昨晚才看過的﹁彩虹橋﹂。黃志明在菸霧裡,眼中透出一絲光亮。他會繼續和導演魏德聖,一起見證 下過雨後的彩虹。

黃志明

出生:1962年

現職:台灣電影製片

經 歷:金馬影展工讀生、《影響》雜誌編輯

學歷:東海外文系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

黃志明製片代表作年表

時 間 片名 重要成績 發行公司 導演 預算2002 雙瞳 好萊塢電影公司首次在台製片╱全台票房約6000萬元╱台灣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 美國新力哥倫比亞 陳國富 約2億元2006 詭絲 2006坎城影展正式觀摩片╱全台票房約4000萬元╱台灣年度華語片票房第三 中環 蘇照彬 約2億元2007 不能說的祕密 全台票房約4000萬元╱台灣年度華語片票房第三 博偉 周杰倫 約6500萬元2008 海角七号 全台票房約5億3000萬元╱台灣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 博偉 魏德聖 約5000萬元2011 賽德克‧巴萊 台灣本土電影最高製作成本 果子╱中環 魏德聖 約7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9

從燒磚窯起家到創造二六○億身價 陳珠祈 全台灣最神祕地主傳奇

2012-5-14  TWM



一棟精緻豪華的嶄新飯店,聳然而立,背後隱含的,竟是一個低調、誠樸的家族。

陳珠祈的故事,不只是一位商人靠著土地致富的傳奇,更是一個堅持傳統商道,不隨波逐流,熱情敦厚富豪的精采人生。

我們希望讀者不僅能從中學到致富的祕訣,也能領略一位殷實企業家的處世之道。

撰文‧劉俞青、梁任瑋

早晨八點鐘的台北市中山區,趕著上班的人潮步伐匆促,但每個人走到這個十字路口都會不由自主抬頭多看一眼──中山北路與南京東路交叉口,矗立起一棟十八層 樓嶄新、時尚的新飯店,飯店招牌才剛剛掛上,名為「大倉久和大飯店」。

「加賀屋」或許是台灣人熟知的日式高級溫泉飯店,但是在日本人心中,還有比加賀屋更高級的飯店,「大倉飯店」就是其一。

這家日本首屈一指的飯店首度登台,沒有選擇與國泰蔡家、新光吳家,或者是長榮集團董事長張榮發的飯店合作,反而接受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地主委託經營,他是 誰?如何累積驚人的財富?

飯店正忙著迎接七月的開幕日,四年多前,這裡還是停車場空地,當時,當地就有耳語,一位神祕地主正在整合附近土地。

沒多久,停車場收起來了,緊接著,挖土機、鑽地機一部部駛入,原來,整合已經完成,土地正式進入開發階段。只是那位附近居民口耳相傳的神祕地主,從未現 身。

四年多後,飯店工程進入收尾階段,一棟簇新的飯店已經聳然而立,新潮的線形玻璃建築,吸引許多路人駐足評論。本刊記者詢問開著貨車進出工地的包商,只得到 這樣的回答:「聽說這位老闆非常有錢,人很好、非常低調,而且,給我們的裝潢工程一概現金付款,包到這款工程我們最愛啦!」記者經過多日的駐守、等待,終 於,在某天早上不到八點的時間,一輛看起來有點老舊的進口轎車停在施工中的飯店外,一位年約八十歲的老人緩緩下車。他體型瘦削硬朗,看上去有幾分經營之神 王永慶的味道,一步一步走進工地察看,身旁的工人甚至沒多看他一眼。

我們連忙跟上去問好,原來,這位謙虛有禮的長者,就是這家日式高級飯店的台灣業主,也是我們苦尋多時的北台灣神祕大地主──陳珠祈!本刊調查了解,他的土 地資產保守估計超過二六○億元,在台灣能夠超越他的地產大亨,寥寥無幾。

他,是台灣磚瓦大王行事低調 竟是南京東路地王從外表來看,他就像一位平凡不過的老先生,衣著普通,但他的影響力卻是從新北市中和區一路貫穿台北市中心黃金地段。尤其在捷運松山線劃過 的南京東路一到三段,他的家族擁有多筆土地,可說是隱形的「南京東路之王」。但在台灣土地富豪之中,幾乎沒有人聽過「中和陳珠祈」,他的神祕更加引人好 奇。

我們幾乎是地毯式地走訪大半個中和地區,從里長、歷任鄉長,到現任的中和區區長邱垂益,輪廓終於逐漸明朗。原來,這位外表看來平凡樸素的老人家,土地資產 實力之雄厚,幾乎不輸《富比世》排行榜上的台灣富豪。但五十年來,他極度低調,低調到我們在Google上搜尋,幾乎找不到有關他的訊息。

「五十年來,他一直是中和地區的最大地主,直到今天還是。」邱垂益一句話,道盡陳珠祈令人咋舌的實力。

從台北華中橋進入中和地區,還沒下橋,老遠就可以看到河岸邊矗立著一支紅煙囪,幾乎已是中和的地標之一。而這整塊紅煙囪所在的五千多坪土地,就是陳珠祈家 族所有,但這只是他龐大土地資產的一部分。

只要談起這支煙囪,很多中和一帶的老人家,就會想起早期蓋在這裡的磚窯廠,當時蓋在這塊地上的「海山磚窯廠」,因二十四小時生產,每月生產量四十萬塊磚, 產量為國內最大,成為名譟一時的磚窯廠。後來台灣經濟發展,民國六○年代,台灣房地產一路起飛,磚窯廠收起來,改建為鋼筋工廠,這裡就是民國八○年代著名 的「泰隆鋼鐵」的原址,也是台灣前幾大鋼筋廠之一。

這支矗立的紅煙囪,說盡了中和幾十年來經濟發展的縮影。同時,這也正是陳珠祈家族從發跡到崛起的重要里程碑。

這家六十年前在台灣頗負盛名的「海山磚窯廠」,就是陳珠祈和大他十八歲的哥哥陳珠坦的共同心血。兩兄弟胼手胝足,一步步做到當時全台最大的磚窯廠,贏得 「台灣磚瓦大王」的封號。陳珠祈的次子、也是台灣「大倉久和大飯店」董事長的陳珍堉回憶說:「以前燒磚窯好辛苦,等於看天吃飯,好不容易一輛卡車載出去, 滿滿好幾千塊的磚頭,每塊磚頭只賣一元,但運費成本就要五毛錢,其實是很薄利的生意。」他,是中和最大地主買土也買地 市值超過二六○億元到了民國六○年代初期,陳珠祈才把磚窯廠收起來,在原址上和原本幫忙載運土炭的運輸公司老闆呂天時家族,以及前台北縣議會議長洪吉春合 夥經營「泰隆鋼鐵」,做起鋼筋生意。

而且陳珠祈雖然是地主,但他卻讓呂天時擔任董事長,自己擔任總經理,看得出來陳珠祈為人不計較的個性。

在那個台灣經濟起飛,到處都在蓋房子的年代,鋼筋生意好得嚇嚇叫,陳家靠此累積不少財富。但「磚」仍是陳家的第一桶金,陳珍堉說,燒磚窯的主要原料之一就 是「土」,因此當時當地很多人挖自家土地上的土賣給陳家。因磚窯需求龐大,居民土越賣越多,一挖就挖了三公尺深,後來一下雨就淹水,土地價值變差,最後連 地也一併賣給陳家。

陳家陸陸續續買進,從現在中和的立言街、立德街到板南路一帶,包括遠東科技園區,土地最多時超過十公頃,再加上紅煙囪的磚窯廠址,全部都是陳珠祈家族所 有,陳家成了中和最大地主。

隨著台灣工商業迅速發展,中和許多田地都重劃為住宅區、商業區,原本低窪的土地,陳珠祈乾脆免費讓人傾倒廢土整平,讓原本價值很低的土地,價格又恢復水 準。

之後中和土地的經濟價值日益提高,加上又有捷運環狀線的中原站,市價翻了好幾番。我們請專業機構估算土地價值,採最保守估計,陳家土地市值超過二六○億 元。

有意思的是,陳珠祈大量的土地資產幾乎都在中和一帶,因此外界少數聽聞過他的人,都以「中和陳家」稱之,但陳珠祈卻不是中和人,只是一開始磚窯廠設在這 裡,才開啟一連串的資產版圖。

陳珠祈其實是道道地地的台北市人,從早期繁華的南京西路一帶發跡,附近有許多當時知名的酒家。至今陳家老厝、一棟位在南京西路、華亭街口的四層樓建築,仍 然保存完好。據了解,現在是他哥哥的下一代在此居住。

他,堅持土地不共有事業可以合夥 但土地一定自己持有半個多世紀來,陳珠祈靠著土地致富,從一塊一塊黃土中煉出黃金;台灣曾經有許多富豪擁有比他還要廣大的土地、數倍於他的財富,但卻隨著 時代浪潮的沖刷成為泡影。為何這位低調富豪不但能創造財富,還能通過時間的考驗守住財富?

陳珠祈持有土地有一個特色,就是「不和人公家(共同持有)」。在陳珠祈心目中的資產排名,第一好,就是土地,因為只有土地是百年不崩的資產。「事業可以合 夥,但土地一定自己持有」,這是陳家家訓的第一條。

多數台灣人喜歡投資股票,但陳珠祈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股價起起落落,不確定性太多,地產才是細水長流的百年事業。因此,無論是地產大戶或小老百姓,手上只 要擁有地產,就應該盡可能長期持有。

而他自己,只要是陳家持有的地產,無論是中和的萬坪土地,或是台北市中山區一帶的土地,龐大的資產產權登記一概是陳珠祈、陳珍堉、陳珍隆(陳珠祈的么 子),這幾個陳家父子的名字。既不設投資公司,也沒有其他外人持有,單純而直接,和一般企業主用公司持有的作法很不一樣,而且幾乎沒有土地融資,當真是財 力雄厚。

陳珠祈持有土地的耐力,和台灣首富宏泰集團董事林堉璘有幾分類似。林堉璘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松壽路到松仁路一大塊鑽石地段,從重劃前就一直持有到現在,絕 對不輕易出售;而陳珠祈也一樣,這兩位台灣大地主都深諳「持有土地」就是「守住財富」之道,他至今在發跡的中和立言街一帶,仍有上萬坪的土地。

陳珠祈把這個土地自己會賺錢的觀念,也教給他的兒子,大倉久和大飯店董事陳珍隆就反問我們:「土地為什麼要賣?自己把土地開發加工,可以有更好的價值,為 什麼要賣?」陳家真正開始拿出少數土地開發,已經是民國八十二、三年的事,當時政府希望在中和籌畫科技園區,當然得找上大地主商量,陳家這才點頭,拿出部 分土地規畫。現在位在中和的MIT遠東科技園區,以及幾年前陸續完工的元隆雙子星廠辦大樓,就是陳家少數已經開發、價值暴增的土地。

他,出口之言重若泰山客戶在漲價前下單 無論漲幾倍仍賣原價陳珠祈和許多台灣第一代的企業家如王永慶、張榮發等相似,血液裡都有一股說一不二,言出必行的堅持,令人又敬又畏。

例如記者在大倉久和大飯店門口,上前與正在巡視工地的陳珠祈相談,一輩子不曾接受媒體採訪的老人家,面對記者有點唐突地到訪,沒有驚慌之色,還很鎮靜地 說:「我改天叫我兒子和你們聊聊。」這句隨口之言,很可能只是平常的敷衍之詞,但沒想到,幾天之後,我們果真接到陳珍堉親自來電,一開口就說:「我父親要 我打電話給你……」原來八十多歲老人家出口的一句承諾,重若泰山。

陳珠祈不僅身體力行,也這樣教育下一代。我們與陳珍堉、陳珍隆兄弟相約採訪當天,約定中午十二點到,我們準時到達,但陳珍堉兄弟兩人沒有半點富豪的架子, 比約定時間還早抵達會場等候我們。承自父親身上重然諾、守時的好習慣,在兄弟倆身上一樣體現。他們一致說:「父親教我們,與人家有約,守時就是誠信、守信 用的第一課。」陳珍堉說,父親做生意最重視一諾千金,而信用是一切根本。民國六○年代,台灣因為大量建設投資,對鋼筋的需求孔急,鋼筋價格幾乎一日三價, 甚至有錢買不到。但只要是客戶在漲價之前下訂的貨,無論價格暴漲幾倍,陳珠祈仍然堅持用原價出售。

他,只做自己熟悉的事專注於土地營建 不隨波逐流冒險儘管身價驚人,但陳家事業也非一帆風順。早期經營磚窯廠時,陳珠祈大哥陳珠坦的個性比較直爽,做起生意一路往前衝,曾經發生資金調度差一點 軋不過來的情形。當時陳珠祈才三十幾歲,他看在眼裡,從此記取教訓,堅持做生意一定要量力而為,絕對不做自己能力不夠的事,例如買土地不融資,就是這時期 的影響。

說起大倉久和大飯店,陳珠祈原來只在這塊土地上擁有一間四十多坪的老房子,之前有好幾家建商都動過念頭想要整合,但都沒有成功。直到換到陳珠祈手上,他從 民國八十七、八年開始,要兒子陳珍隆挨家挨戶去收購,特別叮囑:「不急、慢慢談」。前後整整花了六年,終於整合完成,才有如今這塊六百五十多坪的方正土 地,興建飯店。

但無論從最早的磚廠、鋼鐵廠,到土地開發,甚至到如今的飯店,一路走來,陳家的事業都與土地營建息息相關。因為陳珠祈堅持:不懂的不做,只做自己懂的事, 不冒沒有必要的風險。

而陳珠祈懂的事,就是土地。在他的眼裡,只有土地是幾十年、甚至百年細水長流的財富,不會因為一時的潮流而改變。

陳珠祈看土地的眼光,也與一般人不同。儘管台北市的發展早已從西區轉往東區,但陳珠祈至今依然喜歡南京東、西路一帶的地產,因為這一帶的土地價值他最了 解。不只大倉久和大飯店就坐落在中山北路、南京東路口,數十年來,他幾乎都沿著南京東路置產。

如今就連住家,也在民國九十三年時,選在靠近南京東路三段的慶城街上,自己蓋起一棟大樓來,一家人住在不同樓層,樓下還出租給日本交流協會。

對事物保有長期、一貫的熱情,成就自然隨之而來。就像美國第一傳奇富豪洛克菲勒對石油、鋼鐵大王卡內基對鋼鐵的熱情,陳珠祈一生也對土地充滿熱情!

他,對待員工大方蓋宿舍免費住 搬走還補助經費找房子一般人只看到一片雜草空地,陳珠祈卻能在荒草上看到二、三十年後的景象,大倉久和大飯店就是他熱情想像的結果。至今每天早上八點不 到,工人甚至還沒上工,他已經挺著硬朗的身子,帶著當天的財經報紙,固定出現在飯店前巡視工地。即使前陣子是梅雨季節,一大清早就大雨滂沱,雨下到視線不 清,他也維持這個習慣,因為他知道,他的夢想即將實現!

堅持只做熟悉的事,就像陳珍隆談到最初大倉久和大飯店的興建時,也不斷強調:「從第一筆土地收購到今天,已經超過十年的時間,足以證明我們蓋飯店絕對不是 為了迎合開放陸客來台。」顯然,政策所帶動的「潮流財」,不是這個家族的喜好。

熱情產生的動力令人充滿活力。民國二十年出生的陳珠祈,今年已經八十一歲,但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完所有報紙才出門。陳珍堉說父親以身作則,一直 維持吸收新資訊的熱情,讓員工也不敢怠慢。

這樣一位老一代的企業家,如果以為他對員工嚴厲,那可就錯了。一位曾經在泰隆鋼鐵工作過的員工告訴我們:「老老闆對我們最好了,早期在工廠旁邊蓋宿舍給我 們住免錢,後來工廠收起來了,土地要重新做規畫,我們當然是要搬走。白住這麼多年已經夠好了,這個我們當然知所進退,但他竟然還拿一筆錢給我們去找房子, 現在找不到這種老闆了。」事實上,不只陳珠祈如此,他的哥哥陳珠坦待人也好。我們走訪南京西路上的陳家老厝,早期是陳珠坦住在這裡,後來由他的兒子繼承。 老厝騎樓下的檳榔攤老闆告訴我們,他在這裡擺攤四十年,見證陳家的一路發展,四十年來,陳家沒有跟他收過一毛錢租金。在現在錙銖必較的資本社會裡,這樣的 企業家,幾成絕響。

從大倉久和大飯店的光鮮矗立,我們意外地發現一個敦厚、誠樸的家族。陳珠祈不只是一位靠著土地致富的隱士富豪,他堅持傳統商道的處世精神,不隨波逐流,不 但博得同業的尊敬,同時,他傳給第二代的財富智慧,樸實中自有深意,值得細細體會。

大倉飯店

開業時間:1962年5月

負責人:大倉喜彥

主要業務:經營連鎖飯店

規模:日本國內17家,海外7家,遍布亞洲、美洲及歐洲。7月中旬將開幕的台北「大倉久和大飯店」為第8家海外分店

陳珠祈

出生:1931年

經歷:泰隆鋼鐵總經理

學歷:台北工專

家庭:已婚,育有三子從磚窯廠跨足鋼鐵、營建業──陳珠祈家族發跡事紀

第1階段

民國40~60年代

成為

台灣磚瓦大王

陳珠祈與哥哥陳珠坦,共同經營海山磚窯廠,曾經是全台灣最大的磚廠,他也因此有了「台灣磚瓦大王」美名;也在此時買進大量中和土地。

第2階段

民國60~80年代

鋼筋生意

讓財富迅速成長

陳珠祈與中和望族呂天時家族合夥,經營泰隆鋼鐵,是當時有名的鋼筋大廠。在台灣大量建設投資的年代,對鋼筋需求孔急,泰隆鋼鐵曾有過非常風光的歲月。

第3階段

民國80年代之後

進入土地開發

大倉久和大飯店開幕

陳珠祈開始酌量開發手上大量的土地資產,包括現在中和的MIT國際科技園區就是陳家的土地。另外,泰隆鋼鐵舊址,也即將通過都更,陳家將在這裡推出新北市 最高摩天大樓建案。

1萬7千坪土地 市值超過260億元!──陳珠祈家族持有的不動產

大樓 大倉久和大飯店

位置 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

基地面積(坪) 646

市值(億元) 80

大樓 台肥大樓

位置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

基地面積(坪) 530

市值(億元) 10*

大樓 通泰商業大樓

位置 台北市慶城街

基地面積(坪) 661

市值(億元) 20

土地 元隆鐵工廠舊址

位置 新北市中和區板南路基地面積(坪) 3750

市值(億元) 40

大樓 元隆捷運雙星AB棟位置 新北市中和區板南路基地面積(坪) 3017

市值(億元) 30

土地 泰隆鋼鐵舊廠

位置 新北市中和區華中橋旁基地面積(坪) 5400

市值(億元) 55

大樓 MIT國際科技園區位置 新北市中和區立德街基地面積(坪) 3288

市值(億元) 33

神祕大地主

親授致富四堂課

第一課:守住地產,就是守住財富陳珠祈不做股票投資,他認為只有地產才是細水長流的百年財富,禁得起時間考驗 。

第二課:出口的話,重若泰山言出必行,說一不二,是陳珠祈再三叮嚀兒子的生意經,無論時空如何變遷,生意人開出的支票一定說到做到。

第三課:只做懂的事,不賺潮流財無論是燒磚、鋼鐵還是土地開發,或是飯店,陳珠祈一生只做自己熟悉的事,不隨潮流起伏。

第四課:保持熱情,再有錢也不忘初衷到了81歲還每天學習、吸收資訊。對周遭的人厚道,無論身價高低,都不忘記做人最基本的原則。

低調有實力

打動日本頂級飯店登台展店如果問起前總統李登輝、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及長榮集團董事長張榮發每回赴日,最常住的飯店是哪一家?答案就是「大倉飯店」。

如果站在東京街頭,向日本人問起大倉飯店,許多人都會立刻說,喔!那是全日本最好的飯店。

如果這樣還不足以形容大倉飯店的檔次,那麼,在東京還有一個「飯店米其林指南」,是日本最具權威的飯店評比機構,有一個知名的「御三家」稱號,指的就是全 日本最好的三家飯店,包括帝國飯店、大倉飯店和新大谷飯店。

這一回,這家台灣名流喜歡,也是全日本最高檔的飯店終於登台,加入台灣飯店業的戰火,當然引發中山區飯店業的高度緊張。

台北的大倉久和大飯店,就位在日本觀光客群聚的中山北路、南京東路口,旁有晶華酒店、國賓飯店及老爺酒店,還有許多其他中小型飯店,這個幾乎三步一家飯店 的區域,是台北飯店業的一級戰區。

大倉久和大飯店強力叩門,目前規畫7月中開幕,但平均房價尚未開出,同業都高度關注。據了解,大倉久和大飯店的平均房價可能比晶華酒店略高,走的是高檔精 品路線。

距離開幕僅剩2個月的時間,但到目前為止,大倉久和大飯店除了開過一場由人力銀行舉辦的招募人才記者會,尚未有任何造勢活動。

「這非常符合陳家的風格。」一位負責飯店裝潢的工程包商說。不過,陳家的低調作風和飯店的搶眼外觀,形成強烈對比。

首度接受媒體採訪的大倉久和大飯店董事長陳珍堉表示,陳家請來香港四季酒店設計師設計,利用線條展現建築之美,經營出一種含蓄、帶有矜持的奢華美感,內斂 而精緻。

無怪乎,飯店雖未開幕,也沒辦造勢活動,但只要每天華燈初上,飯店外觀燈一亮,總會吸引許多行人駐足評論。陳珠祈家族以這種特有的安靜、具實力的行銷手 法,似乎已經成功打響了第一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80

台灣最牛經營權爭議 為何落不了幕? 糾纏十年 太平洋SOGO案五大關鍵

2012-05-21  TWM

纏訟十年的SOGO案近來有爆炸性發展,不僅讓徐旭東落淚、震怒,不惜暫停集團在台投資,遠東集團兩千 位員工甚至走上街頭!究竟SOGO案歹戲拖棚的癥結在哪裡?本刊提出關鍵五問,並徵詢各方解答,讓讀者和投 資人不再霧裡看花!

撰文•林讓均 纏訟十年的SOGO(太平洋崇光百貨,以下簡稱「太百」)案,最近有關鍵性發展,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與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太流」)前董事長李恆隆啟動新一波攻勢!

時間回到五月七日,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緊急召開記者會,拋出「遠東集團暫停在台投資」的震撼彈。本周還 不惜與二千位員工走上街頭抗議。

但此場記者會最教人震驚的,是年屆七旬的徐旭東,出人意表地當眾落淚。 批經濟部犧牲遠東集團
徐旭東震怒、落淚

是誰讓掌控超過六千億元市值集團的徐旭東,如此痛心?原來,五月四日,經濟部准許太流的臨時監管人(以下 簡稱「臨管人」)在三個月內改選太百的董監事,等於挑戰徐旭東對太百的經營權。

當時法院裁定的太流臨管人有三位:台北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榮傳、中國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王弓與勤敏會計師事 務所會計師簡敏秋。前兩人由李恆隆所提名,而後者則是太百創辦人、太平洋建設(以下簡稱「太設」)章家提名。

五月十一日,臨管人風波又有戲劇性發展。台北地院撤掉陳榮傳,新增遠東提名的財政部前部長邱正雄、誠品董 事長吳清友與資深律師陳志雄,臨管人從原本的三位增加為五位。不過,邱正雄因事先不知情,火速請辭。

這樣的組合撮合三方提名的人選,也代表未來在臨管人代行職權的太流董事會中,三方勢必有一番角力,是否能 在八月四日前,改選完太百董監事,還充滿變數。

這件纏訟十年的業界奇案,為何至今落不了幕?到底還有哪些關鍵爭議? 首先從近來的臨管人風波談起,當初台北地院何以裁定臨管人接管太流董事會呢?臨管人的任務究竟是什麼? 為何選派臨管人? 台北地院今年二月裁准臨管人,關鍵就在於,去年八、九月間鬧出的太流及其子公司太百的董監「雙胞案」。 去年六月,太百董監任期屆滿,遠東八月選出以黃晴雯為董事長的董監事;同時,認為此次改選會議無效的李恆隆,也不甘示弱地選出以翁俊治(前統領百貨董事長)為董事長的董監事版本。在此之前,徐、李兩派已各擁人馬改選太流董監事,並將各自版本送交經濟部審理。

為此,經濟部當時還邀集法律、企管背景的學者專家與跨部會官員,召開專家會議,會中多位學者即拋出「臨管 人」建議。李恆隆隨即在去年底,向台北地方法院申請選派太流臨管人。

今年二月,台北地院依據《公司法》第二○八條裁定臨管人,認為「按董事會不為或不能行使職權,……得選任 一人以上之臨時管理人,代行董事長及董事會之職權……」。

法官當初在判決書中載明,太流臨管人的主要職責是「代行太流董事會職權」,還可指派人選到從屬公司太百擔 任法人董事,「不僅可解決相對人公司(指太流)無合法之經營階層以營運之窘境,……(還)可同時解決太百經 營階層之適法性……。」外界解讀,台北地院是想以臨管人一舉解決雙胞案爭議。

太流資本額到底是多少? 而SOGO案纏訟十年的過程中,所有人最想問的,甚至法官與主管機關據以為裁定標準的,就是太流資本額是多少?究竟是李恆隆主張的一千萬元,還是徐旭東強調的四十.一億元?

根據主管機關經濟部商業司的登記,目前太流的資本額是一千萬元。但在此之前,曾經有長達七年的時間登記的資本額是四十.一億元,轉折關鍵在於二○○九年十月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三年度金上重訴字第六號」的一紙判決。

此案針對「○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增資會議」一事,認定當時負責會議紀錄的郭明宗偽造文書,高檢署因而質疑當 時為增資而召開的股東會不合法,認為應撤銷四十億元增資登記。

「這紙判決之後,高檢署行文通知經濟部撤銷增資登記,經濟部才據此在一○年二月三日做出行政處分,將太流 當時登記的四十.一億元資本額,回復為一千萬元!」經濟部商業司副司長李鎂說明。
但事情至此,太流資本額的認定還未拍板定案! 因為遠東並不服氣,以旗下持股太流約五六%股權的遠東百貨(以下簡稱「遠百」)名義,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經濟部撤銷這項行政處分。另一方面,遠東也舉出另一紙有利遠東、一○年九月出爐的高等法院判決「九十七年度矚上易字第一號」。

該案是檢方提起上訴,認為徐旭東等人未徵詢太設,即私下擬定協議,讓遠東集團透過增資取得太流股權,涉及 背信。但後來徐旭東獲判無罪,遠東集團也因而據此表明當初的增資合法。

同樣是台灣高等法院的判決,卻呈現一案兩判的歧異,對增資是否有效各自表述,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並沒有互相牴觸,因為這兩個判決一個是針對『偽造文書』,一個關於『背信』,但這都是在推論過程中 的附帶說明,都只算是『旁論』,並沒有直接對經營權或資本額做出認定!」台大法律系教授、商事法學研究中心 主任黃銘傑說。

此外,李鎂也解釋,就算董監名單獲得商業司登記,也只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該登記而未登記,不得 對抗第三人的侵權行為;但登記也不代表是對經營權的最終認定!」哪些判決影響經營權認定?

既然太流的資本額認定出現歧異,那麼,哪些關鍵判決會左右經營權歸屬?
「解決經營權爭議,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直接提起對股東權的認定訴訟!」黃銘傑說。 目前,影響SOGO案經營權判定的關鍵判決有三個。其中一個,就是遠百在一○年三月提起的「確認股東權存
在」民事訴訟。

遠東集團委任律師楊政憲說,上述官司已在台北地院審理中,判決結果將對太流經營權做出最直接認定。 而第二個關鍵判決,就是在經濟部撤銷四十億元增資登記之後,遠百對高等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行政處分」的行政訴訟。但該項官司目前停止訴訟,理由在於高等行政法院正等待之前「九二一增資會議是否偽造文書(九十三年度金上重訴字第六號)」一事的上訴結果。

而該刑事訴訟,就是第三個關鍵判決。 楊政憲說,當時該案有三名被告被判有罪,除了郭明宗判刑定讞、不得上訴之外,李恆隆與正風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賴永吉(時任太百董事長),都針對偽造文書與背信案向最高法院上訴。後來,該案被最高法院發回高等法院進行更一審。

而這件刑事訴訟,也將影響高等行政法院對「是否撤銷增資登記」的判斷。 SOGO案懸而未決,投資人最關心的,則是遠東集團財報從○二年起就認列太百獲利,若經營權變天是否須重編財報?

股權變債權    遠東得重編財報?

「這其實不是會計問題,而是法律問題!」政大會計系教授許崇源說,如果經營權變天,遠東集團投入的四十億 元股權就變成債權。至於,股權如何替換為債權?債權的利息該如何換算?他說,還有賴司法機關如何判定雙方的 權利與義務關係。

但在經營權最後判定之前,畢竟SOGO案紛擾許久,資本額登記也回復為一千萬元。許崇源提醒,投資人應該 密切注意遠東集團的財報,是否據實揭露潛在投資風險。

本刊統計,分別持有太流五六%、四三%股權的遠百與遠東新世紀,光是去年兩者合計就認列了太流約五.三三 億元的獲利。而從○二年至今的十年間,遠東集團共認列了太流超過五十億元的獲利。

如此龐大的數字,又涉及太流大股東遠百與遠東新世紀共十七萬名股東的權益,一旦重編財報將茲事體大,也無 前例可循。本刊對此詢問金管會意見,證期局主祕吳桂茂表示不方便評論。

「目前的權宜之計,是在現行財報架構下加註『財報存在不確定性』;未來若經營權易主,財報是否重編,須視 財報是否有重大錯誤,以及變動金額是否達到重編條件。」一位不願具名的會計師表示,現行的財報重編條件包括:更正稅後損益金額在一千萬元以上,並且達到原決算營業收入淨額一%或實收資本額五%以上。追本溯源    遠東並未完成交易? 十年間的紛擾,至今還無法落幕。令人不禁想問,SOGO這樁商業交易案,當初是否交易完成?交易過程又有哪些瑕疵?

對此,身為太流增資前最大股東,握有六成股權的李恆隆直指「遠東並未完成交易」。李恆隆透露,當時與遠東 協議,要在開發完SOGO台北復興館、大陸太平洋百貨之後,再進行鑑價、議價,而後才履行交易;沒想到遠東 先行對外宣稱已經完成交易。

遠東集團表示不願隨之起舞,引用判決強調增資並無不法,「且藉由增資太流取得太百經營權,也屬正常商業行 為之一種!」「從結果看來,此案的爭議就在於雙方並未明確訂下交易價格、履約方式與期限,才導致一場交易、 多種認定的結果!」黃銘傑指出,「SOGO案的癥結,其實就是當初交易雙方輕忽了『程序正義』,以至於衍生 出後續的法律爭議!」他也建議,商業交易前,一定要進行「Due Diligence」(DD,實質審查)。也就是對交易 標的進行「正當注意調查程序」,以避免交易風險。

「SOGO案並不複雜,只是每個官司環環相扣,要想解決所有事情,必須等所有流程跑完才行!」他直言,SOGO案的關係人都在打「迷糊仗」,導致這場前所未見、曠日廢時的司法戰爭。

不僅走上街頭抗議的遠東員工很感嘆,台灣社會一提起此案,也直呼「十年了,吵到臭了!」只是SOGO案三 方加起來超過五十件官司,要讓這齣歹戲落幕,恐怕沒那麼容易!

股權將變債權?    徐、李各自表述 李恆隆版(增資前)
資本額1千萬元

李恆隆(太設章家信託移轉)60% 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資本額1千萬元) 78.6% 太設章家 13%
SOGO員工 8%

太平洋崇光百貨公司  40% 徐旭東版(增資後)資本額40.1億元遠東集團(增資40億元) 超過99% 李恆隆 不到1%
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資本額40.1億元) 78.6% 太設章家 不到13%
SOGO員工 超過8% 太平洋崇光百貨公司  0.1% 整理:陳兆芬

SOGO經營權爭奪案大事紀2002.01 太設集團章家發生財務危機,為免波及SOGO,委李恆隆設太平洋流通(簡稱太 流),再將太平洋百貨(簡稱太百)持股集中到太流,太百、章家各持有太流四成、六成股權,章家再將股權信託 登記給李恆隆。

2002.07 章家要賣太百,原和寒舍蔡家談妥,徐旭東洽購不成,轉與李恆隆商議藉增資太流,入主太百。

2002.09.21 李恆隆召開太流增資股東臨時會,通過太百資本額從1千萬元增資至10.1億元案。此會議後來被指偽 造文書,讓增資的合法性受到質疑。

2002.09.26 遠東集團將10億元增資款匯入太流帳戶,取得99%太流股權、掌控太百,之後又二度、三度增資,前 後總共增資40億元。

2003.02 太設章家不滿李恆隆與徐旭東,告兩人背信;李、徐也生履約爭議,自此三方纏訟10年,國內外官司多 達60件,李、徐、章先後遭到起訴。

2008.08.29 針對背信案,地院一審判徐旭東無罪,但遠東集團須增付收購太流價金。

2009.10.26 高院判定2002年9月21日太流的增資會議紀錄造假。

2010.02.03 經濟部依據高檢署撤銷太流股東臨時會增資案函文,撤銷遠東集團對太流的三次增資登記,太流資本 額從40.1億元回復到1千萬元。李恆隆成最大股東,遠東集團隨即申告反擊。

2010.09.08 高院判決徐旭東背信案無罪,埋下2011年各自改選太流、太百董監事的僵局。

2011.06 太百SOGO董監事任期屆滿。

2011.08.26 由遠東集團主導股東會選出「徐旭東版」SOGO新任董監事,李恆隆未出席股東會,「徐旭東版」新任 董監事名單送經濟部審理中。

2011.09.06 李恆隆認為遠東集團主導的股東會無效,自行召開股東會,通過「李恆隆版」新任董監事名單。

2012.02.16 李恆隆向法院聲請選任太流臨時管理人,以解董監改選僵局,獲地院裁准。

2012.05.04 三名臨管人向經濟部申請召集太百臨時股東會,改選董監,經濟部點頭,並限三個月內召開,威脅遠 東集團續掌太百。

2012.05.11 台北地院撤銷其中一位臨管人資格,增派遠東提出的三位臨管人。至此,太流公司的臨管人增為五位


整理:陳兆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8

去年買下台灣最貴地王 今年再攻下福華廖家祖產 神祕新加坡基金 撒百億買荒樓

2014-04-28  TWM
 
 

 

寸土寸金的台北市,位於慶城街與長春路口,一棟空置長達二十年的棕褐色大樓,地主福華飯店廖家近日已用百億元天價,賣給新加坡外資。

撰文‧梁任瑋

今年五月,號稱台灣最奢華的六星級觀光飯店「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即將開幕。隨著台北市敦化北路風華再起,在這棟頂級酒店後方、慶城街上一棟閒置近二十年的棕褐色大樓,今年三月也悄悄地被神祕的新加坡外資私募基金吃下,總成交金額高達新台幣一百一十億元,創下外資歷年購買台灣單一不動產最高交易金額紀錄,震撼房地產市場。

這棟位於慶城街與長春路口的大樓居然能一放二十年不開張,顯見屋主口袋深厚,而這棟房子的主人正是台北市大地主之一、福華大飯店的廖家。

今年成立屆滿三十年的福華飯店集團,為國內有最多資產與土地的飯店集團,被同業視為「觀光飯店業最有實力的巨獅」。福華因屬家族企業,長久以來經營風格保守,由於第二代子女多達九房,凡事都要經過家族會議討論,因此面對外在市場競爭環境丕變,福華集團依舊不動如山。

口袋深 買價是開價一倍不過,自二○○七年福華飯店創辦人廖欽福過世後,交棒給第三代長孫廖伯熙擔任董事長,權力結構與經營風格開始改變。巨獅甦醒,一反過去保守步調,重新整頓旗下飯店事業,如今又順利處分慶城街資產換回百億元現金。

事實上,這棟原本被廖家規畫為福華飯店慶城館的「慶城福華」大樓,二十年前即完工,但因土地使用分區為住宅區,無法申請旅館使用執照,遲遲無法營業;直到一○年才正式取得執照,但廖家已無意經營,開始找尋買家接手。

「枱面上所有外資私募基金都接觸過慶城福華,但卡在廖家內部無法取得共識,難以成交。」外商商仲業者透露,這棟大樓地理位置很好,吸引許多外資,但都因人的問題沒有進展。

直至今年三月,新加坡不動產私募基金首峰資金管理(Alpha Investment Partners,AIP)才讓廖家點頭賣出。

佔地達一二四○坪的慶城福華,是台北市敦化北路周邊碩果僅存的大面積土地,廖家原本開價五十億元,但成交金額介於一百至一百一十億元之間,高於開價一倍以上,跌破不少人眼鏡。

○九年就進軍台灣的AIP,作風相當神祕低調,事實上,其背後主要大股東是新加坡大型上市公司吉寶置業(Keppel),吉寶置業透過AIP成立六檔私募基金,在亞洲八個國家投資不動產,目前資產總額約星幣一百零五億元(約新台幣二千五百二十億元),其中台灣是最新看好的市場。

早在買下慶城福華之前,AIP去年已小試身手砸下二十四.七五億元,向夆典建設買下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的「首都門」預售案,當時一度以每坪土地一一四七.五萬元的天價,寫下台灣最貴地王紀錄,外界才知AIP來台的蹤影,雖然AIP五年來只在台灣投資兩筆個案,但累計投資金額已達一百三十五億元。

改造慶城福華 成精品旅館「他們是很有錢的私募基金,找標的沒有預算限制。」接觸AIP的商仲業者以此形容AIP的企圖心,據瞭解,目前AIP在台灣主要鎖定土地開發型投資案,並改裝為收益型商用不動產,例如去年買下的夆典中華路土地,已經打算興建為精品旅館。

而懸宕多年,廖家終於點頭賣樓的關鍵在於,AIP出價突破百億元,遠高於過去外資買方所出的價格,讓原本沒意願賣祖產的廖家第二代,決定轉手。這其中,AIP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林憲璋,扮演決定性角色。

林憲璋原本任職於老牌家電廠歌林開發,負責購物中心招商,但歌林購物中心因母公司發生財務危機,建築物尚未完工就停擺,他才在○九年跳槽至AIP。

早在歌林之前,林憲璋曾任桃園大江購物中心營運處協理、明德春天百貨,百貨零售業資歷完整的他,幫AIP買下慶城福華後,還打算投入數十億元,將慶城福華內外重新拉皮,改裝為兩百間客房的精品旅館,並引進國外飯店品牌經營,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瞄準開發土地 賺更多收益商仲業者表示,○八年金融海嘯後,過去以歐美投資銀行為主力的外資不動產私募基金幾乎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新面孔是由香港、東南亞地產開發商組成的私募基金,開始積極在市場找尋標的,目前在台灣以豐泰地產、首峰、子樂資產與基匯資本等四大不動產私募基金最為活躍。

不過,有別於以往單純收購整棟商辦大樓賺取租金,考量這幾年台北市精華區標的稀少、租金報酬率低於二%,國際私募基金因而轉向開發土地,賺取更高收益,由於口袋比國內建商深,所以在獵地時有更多籌碼。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表示,在金管會持續限制壽險業資金投資不動產緊箍咒未除之前,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仍是國際私募基金的天下。

新四大外資私募基金在台投資標的

公司 來台

時間 投資標的 已投資金額

(億元)

香港 豐泰地產

(Phoenix Property Investors) 2007 1. 敦化南路遠企旁土地

2. 大台北華城土地

3. 圓山一號院店面 150

新加坡 首峰資金

(Alpha Investment Partners) 2009 1. 台北市中華路一段土地2. 慶城福華大樓 135

香港 基匯資本

(GAW Capital) 2012 內科東京企業總部 35

美國 子樂資產

(Riant Capital) 2013 1. 新竹德安廠辦2. 新竹美麗信飯店 4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69

神祕富豪王公威 百億買下台灣最頂級五星酒店 開幕倒數 台北文華東方驚傳易主

2014-05-19  TWM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開幕前夕,驚傳易主,以約一百億元賣出五一%股權。新主人是身家兩百億元,事業橫跨電力公司、汽車代理、房地產投資的低調神祕富豪王公威。

撰文‧梁任瑋

從興建到裝修歷時逾九年的台北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 Taipei)將在五月十八日正式開幕,本刊掌握消息指出,這家號稱台灣最頂級的五星級飯店日前已悄悄易主,旗下擁有長生電力、長生能源、德產汽車、王記汽車、摩特動力的神祕富豪王公威,今年四月已買下持有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建物的開泰豐公司股權,進而成為實質主人。

事業版圖再添一筆

從汽車代理跨足飯店大亨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前身是北市知名觀光飯店中泰賓館,二○○五年停業改建,一一年完工後即登記在「開泰豐國際」公司名下,消息來源透露,開泰豐董事長原本是中泰賓館第三代林命群,但未來王公威將吃下開泰豐多數股權,並擁有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董事長派任權,總經理則由林命群派任。

據瞭解,這起股權交易案總額約一百億元,交易標的為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建物,不包含土地,目前土地仍登記在中泰賓館公司名下,最主要原因是四二六三坪的文華東方酒店土地,一九六六年持有至今,一旦售出,光是繳納土地增值稅的金額就非常可觀,業界估計,中泰賓館的土增稅高達三十二.七二億元。

本刊致電向王記汽車查證此事,王公威不願出面回應,但查詢經濟部商業司公司登記,開泰豐國際董事長已更換為王公威。

今年七十四歲的王公威事業版圖橫跨電力公司、汽車代理、機車生產與房地產投資,如今又跨足飯店經營,成為新的飯店大亨。

「能夠從政商界通吃的中部地產大亨楊天生手中拿下長生電力,王公威絕對不是簡單的人物!」認識王公威的金融業人士如此形容這位身家超過兩百億元的神祕富豪。○三年,台中長億集團旗下的長生電力下市,王公威以每股三十元吃下三○%股權,之後再陸續向銀行買下債權,成為大股東,由於獲利穩定,十年來替他賺進近百億元。

事實上,王公威當年是從轉賣「美軍車」給台灣人起家的。

一九六○年,還在念逢甲大學企管系夜間部時,王公威就一邊做美軍舊車買賣,由於當時台灣尚未開放汽車進口,掌握車輛來源的他,得以做起獨門生意,也賺進人生第一桶金。

他三十二歲成立王記汽車後,首先代理日本三菱小客車,然後又代理福特汽車、現代汽車,後來甚至還籌設汽車廠,想自行組裝生產,雖然之後因為土地變更不易而破局,因而轉向經營民營電廠。

善於經營房地產的王公威,握有台北市中心多棟商辦大樓,以及在大直金泰段與台中擁有多筆精華土地,其中他又對敦化北路情有獨鍾,目前敦化北路、民生東路口兩棟商辦大樓都登記在德產汽車名下,市值將近百億元,一年在不動產租金收入就有十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地產大亨。

家族經營不信外人

一級主管全是自家手足

「企業家族化」是王公威的經營方式,早年王公威的主要幫手就是自己的三個弟弟,老二王公武、老三王公正、老四王公燮,分別負責汽車工廠、營銷等,目前則陸續交棒給第二代兒女、媳婦。據瞭解,由於他不信任外人,因此公司一級主管全都是自家人,顯示他獨特的經營管理模式。

由於王公威三、四十年來在房地產業的投資,讓他累積兩百億元的身家,他也深刻體會精華地段不動產增值的力道,與林命群有多年交情的他,在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完工之際吃下公司股權,房地產業者都不意外。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堪稱台灣興建最久的五星級觀光飯店,前後歷時九年,由於地主林命群要求完美,原本預計一二年就要開幕,但時間一再延後,負責施工的營造廠達欣工程透露,○五年中泰賓館暫停營業、拆除重建後,歷經三年規畫,○八年領到建照後開始動工,其實早在一一年就已完工,但始終未正式營業,引發不少揣測,事實上,這兩年半來都在進行室內裝修。

本刊調查,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光是建築物結構體造價就超過六十億元,「總經理林命群很要求完美,原本有不少地方是貼磁磚的,他看了不滿意,後來拆掉重新鋪上大理石;有些原本是平面的,他都要求改為立體,不僅耗時費工,工程預算也一再追加。」廠商指出。

要打造台灣最頂級五星級觀光飯店,一定要有豐厚的銀彈當後盾,事實上,中泰賓館與開泰豐國際也拿建物與土地,向合作金庫聯貸了一九一億元,這個數字也打破了國內飯店投資最高聯貸金額,但每年光是利息負擔就高達四.五億元。

中泰賓館主管透露,中泰賓館投入二五○億元興建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引進王公威的資金進入開泰豐公司,除了可以健全財務結構,對銀行團、飯店長期營運來說,也是最好的選擇。

據瞭解,林命群篤信風水,因此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的大門並非設在敦化北路上,而是在基地內另外開了一條車道,由後方慶城街進出,為了結合台灣人文氣息,走廊上還設計天燈造型的大型燈具,搭配古典外觀,非常有特色。

打造頂級奢華飯店

客房一晚要價ㄧ.六萬元

光是硬體結構就如此費心,林命群對於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的室內裝修要求,更不在話下,六家餐廳皆由紐約華裔設計師季裕棠負責,他的作品包括上海柏悅酒店、廣東文華東方酒店,此次台北文華東方酒店最具話題的,就是位於五樓的法國餐廳「COCO」,牆上有一座半身犀牛頭,是季裕棠在國外買下的裝置藝術品,因為名稱就叫COCO,他也將餐廳以此命名。

至於客房室內設計,林命群則請來幫香港文華東方酒店操刀的美國知名室內設計事務所Chhada Siembieda Remedios,一間基本客房裝修成本預算高達新台幣六五○萬元,頂級客房平均造價近一二○○萬元,是一般五星級飯店的一倍,三○三間房間至少斥資三十五億元裝潢,破台灣觀光飯店紀錄,也顯示林命群為了打造心目中最頂級奢華的飯店,花錢毫無上限。

林命群不只極盡所能雕琢台北文華東方酒店,連中泰賓館改建時,都市計畫變更捐贈給北市府二六○○坪的松基公園與松基裡里民活動中心,他也花費二四○○萬元打造。

客房每晚定價一萬六五○○元起跳的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尚未開幕就造成話題,如今又有在電業、車壇皆得意的王公威加入,這位神祕富豪下一步將如何經營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外界拭目以待。

王公威

出生:1940年

現職:長生電力、長生能源、王記汽車、德產汽車、摩特動力董事長

學歷:逢甲大學企管系

家庭:已婚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開幕:2014年5月

位置:台北市敦化北路158號

土地所有權人:中泰賓館

建物所有權人:開泰豐國際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創台灣五大之最興建時間最長:從興建到裝修歷時逾9年投資金額最高:不含土地成本,建物造價與裝修共250億元飯店房價最貴:每晚1.6萬元起總統套房最貴:面積114坪,每晚上看50萬元婚宴桌價最貴:全台規模最大五星級宴會廳,每桌5.8萬元起

神祕富豪王公威事業版圖

類別 公司名稱

汽車代理 王記汽車、德產汽車

民營電廠 長生電力

開發能源 長生能源(生產太陽能電池片)機車生產 摩特動力(台灣第五大機車廠,生產PGO機車)飯店經營 開泰豐國際(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60

台灣最受爭議網站 你轉貼就有錢賺


2014-08-18  TCW
 
 

 

有一個專門蒐集網路文章的網站,竟在開站兩個多月後,從台灣排行千名之外,躍升第七名,不僅超越「蘋果日報」、「聯合新聞網」等知名媒體,也是國內網站流量成長最快的首例。

它是近期在網路圈備受討論的Giga Circle,只要在搜尋引擎上鍵入相關關鍵字,可見〈如何用Giga Circle賺錢〉系列文章,搜尋結果高達兩百萬筆。

據國際網路流量監測公司Alexa的資料顯示,台灣網站前二十名中,有七個類似Giga Circle內容聚合網站;其中,位居第六名的「東森新聞雲」花了兩年,但Giga Circle僅兩個多月就達到第七名,速度之快,引發不少網路圈人士猜測營利模式,有人稱它:「直銷網站!」

「這是一種聯盟行銷,」Giga Circle創辦人鄭捷文說,當初設站時,以「只要寫或分享文章就可以賺錢」為號召,讓會員去拉會員,衝高網站流量。

特色:把網站當直銷拉會員、推文章,導入流量

有錢賺,是Giga Circle會員加入的主因。據鄭捷文說法,一般會員要在該網站賺錢,有三種主要方式;一、會員拉會員,被拉進會員寫文章若達流量標準,拉人的會員可獲得額外九%分潤:二、擔任作者,在網站寫文章,依觀看人次計費;三、當推廣者,幫作者推廣文章,導入更多流量到網站,並依作者設定分潤比率,分一杯羹。

根據網站規定,文章流量若達一千人次,作者可賺新台幣六十元至一百二十元。也就是說,假設有一位作者將分潤比率設定五○%,那麼會員賺到的六十元中,有三十元要分給幫忙衝人氣的推廣者。

「這對作者有好處,有推廣者幫他(分享),推廣者只要到處貼就好,按按鈕就可以賺錢。」鄭捷文說,網站作者彼此之間也會競爭,為了吸引更多推廣者幫忙,不少作者的分潤比率高達八、九成。

不到三個月,Giga Circle擠進台灣網站第七名,隨著網站流量直線成長,網站每月付給會員的獎金高達七百萬元。

這也意味著,網站要賺錢,每月的廣告收入必須高於這個數字。

「這個月情況不好,可能虧幾十萬元,下個月情況好,可能賺幾百萬元,」鄭捷文坦誠,網站每月沒有固定支出和收入,「每天都在看報表,確認支出和收入平衡。」他說。如同站在翹翹板中間,維持收支平衡。

爭議一:文章品質不佳內文未經查證,標題聳動

如今開站邁入第五個月,網站收入跟著流量成長。從三月虧損兩百萬元,到五月損益打平,七月份營收近千萬元,扣除獎金及相關開銷後,至今累積淨利已超過兩百萬元。然而,靠轉載賺取獎金的經營模式,也引起不少網路圈人士論戰。

進入Giga Circle網站,映入眼簾的是「偷拍影片」、「韓國女星有超能力」等聳動標題。「為了吸引別人轉貼,(標題)一定會用比較露骨,」Mobile01手機遊戲主編李仁傑認為,會在Giga Circle發文的作者,目的就想要賺點閱率,往往會使用聳動字眼和圖片,甚至會有標題和內文不符的現象,長期下來,形成「閱聽人殭屍化」(編按:指閱聽人無意識接收媒體上聳動、無深度的內容)亂象。

「它的文章大部分是錯誤和有害的!」PunApp總編輯鄭國威直指,該網站上充斥未經證實的資訊,像是防癌偏方等,不但對讀者沒有幫助,甚至有誤導效果。事實上,Giga Circle早已意識文章品質的重要性,目前積極邀請知名部落客加入,以提升網站文章品質。

不過,Inside網路論壇共同創辦人李致緯,不認為部落客會埋單,他說,Giga Circle沒有特定主題,在上面發表文章,對於想要經營個人品牌的部落客來說,不但會沖淡個人色彩,也會影響個人信用。

爭議二:著作權問題抄襲盜用,等於偷文章賺錢

此外,還有著作權的問題。鄭捷文表示,Giga Circle要求作者註明內容出處,其他網站也可以要求拒受轉載。但此篩選機制仰賴作者和他網配合,且一旦發現侵犯著作權,站方大可把責任推給作者。

更重要的是,Giga Circle發文者有營利目的,如複製或轉載而未註明,難逃「偷別人文章賺錢」之嫌。

「你拿去營利的話,會有法律上的問題,」李仁傑舉其所屬網站Mobile01上,使用轉載文章須註明授權合約。

鄭國威觀察網站後發現,Giga Circle一旦有會員發表盜用文章,站方會主動刪文,但這並不保證能補償原創作者的損失。有法律背景的鄭捷文並非不知道,他解釋「根據著作權法,網路服務提供者有免責權。」

據Alexa資料顯示,Giga Circle五○%流量來自臉書,李致緯認為,近年社群網站開始注重著作權,未來難保臉書不會採取抵制行動,「一個網站若沒有良好品質的內容支撐,很難持續生存。」此意味著,靠人氣衝高流量的Giga Circle,表面上享盡流量帶來的好處,但實際上,它得看會員和社群平台的臉色吃飯。

當初Giga Circle英文版,因沒有市場,而被迫關站。如今,同一模式在台灣獲熱烈迴響,讓它站上台灣網站前十名,但內容如何具備同樣高度、兼顧質跟量,Giga Circle若想長期經營,在著作權方面,恐怕還得更加深思熟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04

雨傘革命 提醒台灣最重要的事

2014-10-06  TWM
 
 

 

「你們怕什麼,我們只有雨傘罷了」。這是香港「佔領中環」行動被英國媒體封為「雨傘革命」後,香港網友向當權者喊話的標語。

香港人變了,數鈔票的手,改握起傘對抗

香港人變了!數鈔票的手,現在卻握住雨傘,打算跟政府長期對抗。

雨傘,是用來抵擋香港警方驅散非法集會群眾常用的胡椒噴霧,但在這香港四十七年來最激烈的群眾抗議中,警察竟用了更傷人的催淚瓦斯。

溫和的香港人,於是再也不像從前那樣,規規矩矩的進行群眾運動。一夜之間,他們從佔領中環,延伸到佔領金鐘、灣仔等港島核心區域,遍地開花,由學生的罷課,演變為民眾罷工、大學教師罷教。

「佔中運動」所在的中環,是香港的政經命脈,三大地產商總部、十幾家跨國大銀行、外國領事館、行政、立法、司法部門,統統在這彈丸之地。只以雨傘防身的民眾,不惜以癱瘓香港政經核心運作來對抗,就是當權者害怕所在。

香港人讓一堆人都跌破了眼鏡。「經濟動物」、「政治冷感」,一向是他們最顯著的共同特徵,但現在香港因政治而沸騰。這是第一個改變。

他們為何改變?一波波思想箝制,經濟腦袋也受不了

觸發改變的近因,是香港人打從回歸中國以來就盼望的,寫在《基本法》裡的香港特區首長普選,卻在八月底中國人民大會常委會通過的框架下變成「假普選」,也就是由北京控制的提名委員會選出兩到三人,再讓香港人民從中挑選。

自由與開放,是香港這一百多年經濟運作的核心。香港《信報》創辦人林行止最近以系列專欄文章分析,他認為香港歷來是自由港,政府對經濟一向「積極不干預」,使得香港擁有充分的經商自由和智性自由,是香港「核心價值中的核心」,一旦香港自主性因為北京一錘定音的絕響而大降,「經濟必將因而失色,因為港人將不由自主的失去自由發揮的活力,生產潛力無法發揮。」

北京的專制政權,撞上了香港的開放社會,而開放社會正是香港「經濟動物」們習以為常的活動領域。

香港人的第二個改變,是年輕人帶動了公共議題熱潮,而且年輕到中學生也集體罷課,成為示威主角,甚至十二歲的小學生也在街頭說得頭頭是道。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指出,香港回歸前後數年出生的年輕人,成長年代是在二○○三年香港重大轉折點之後,當時有基本法二十三條爭議、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簽訂,大量中國大陸遊客進入香港。

CEPA、陸客,都是中國在香港經濟低迷時,給香港的「麵包」,但大量陸客卻讓這群年輕人心裡反感。沒有人生籌碼可失去的年輕人,接受抗爭文化也比上一輩來得容易。

香港人的第三個改變,是對公權力專業中立的信心不再。前香港記者協會主席、獨立記者胡麗雲感歎,過去香港的文官、警察等公務體系深受香港人信賴,認為他們專業、不涉入政治,是香港引以為傲的法治基石。但特區政府裡的官員,現在好像沒有獨立思考,沒有捍衛香港的自由,只會聽命於共產黨。

香港人變了,是因為香港變了。一九八四年中國與英國簽署聯合聲明收回香港時,承諾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想不到回歸才十七年就變了。北京把手伸進了香港的司法、教育和新聞自由,今年六月更乾脆在一國兩制白皮書中明言,香港的高度自治是「中央給你多少權力,你才有多少」。

當年鄧小平可能認為,中國要花五十年才能追上香港的發展程度,想要借助香港來幫助中國經濟現代化,因此願保障香港的西方制度。誰料到中國經濟開放不到二十年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英聯合聲明在如今的中共政權眼中,大概就只是歷史文件罷了。

經濟自由需要適合的政治土壤,政治自由則有賴經濟的獨立自主。香港經濟高度「中國化」的結果,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一席話最是深深刺激香港人。李顯龍在九月十八日香港學運之前訪港,他指香港是「中國南方一個繁榮的商業和金融中心」,新加坡則是「東南亞的商業和金融中心」,兩地一起競爭,也彼此受益。

雖然他的語意重點應該是後段,但香港輿論更在意自己從「國際金融中心」被看成「中國南方的一個金融中心」,連亞洲中心都不是。

美國《時代雜誌》評論,香港成功的真正因素是「它不是中國」,而保有了言論自由和法律自主性。如果香港以北京的方式治理,香港就完蛋了,成為另一個中國城市,無法抵抗來自上海的挑戰,外資將逃往更值得信賴的環境。因此佔中運動也是為了延續這個城市的經濟優勢。

對於香港的公民不服從運動,北京固然不希望香港失序,但更會極力避免它的領土內出現造反成功的骨牌效應。

共黨研究專家、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觀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個有技巧的人」,他處理與菲律賓、日本的南海爭議,都是先採取強硬立場,但不致擦槍走火,後來才轉溫和。

他認為習近平沿襲鄧小平「鬥而不破」的做法,因此雖然不會接受香港佔中民眾的訴求,但他也絕不會忘記父親習仲勛在一九八九年時曾公開反對解放軍進入北京(鎮壓天安門學運),後來遭到當權派冷凍的事,所以不可能派出解放軍鎮壓香港。如果十月一日中國國慶前無法透過分化等方式收場,北京也只好忍受這沒面子的事態,多費時日解決。

北京不會對香港人做出顯著讓步,但香港人爭民主之路也已不可逆。吳介民認為,香港群眾運動「已到臨界量(critical mass,指有足夠動能自我維持,並為往後成長提供力量)」,亦即香港人將習慣處於一個常有群眾運動的社會。

過去香港人總自認是成熟社會的「公民」,其實,香港人現在才大規模補修公民社會的重要一課,就是為政治、經濟等權利而戰的公民運動。

至於公民運動年資較久的台灣人,這一刻從香港身上學到的,除了要珍惜已有的政治主權,更要警惕別讓台灣淪為李顯龍口中的香港,只是「中國東南方的一個商業中心」。

【延伸閱讀】一分鐘認識 真普選

就像端出香蕉、芭蕉、紅皮蕉,卻號稱任君選擇的水果大餐,中國人大常委會決議的香港特首普選框架,特首候選人名單由北京控制,再由港人投票。香港民眾要求「真普選」,希望符合基本法「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

【延伸閱讀】與中國唇齒相依?從SARS站起來,靠的就是陸客—中國、香港經貿關係

●香港與中國簽訂CEPA:2003年6月,CEPA簽署後,減少關稅壁壘,強化雙邊經貿合作

●中國開放對港自由行:2003年7月,SARS期間百業蕭條,中國開放居民赴港自由行,10年來陸客比重上升至75%

●大陸居外來投資第1名:2005年大陸超越英屬維爾京群島,成為香港外來投資的第1名

【延伸閱讀】日子卻漸漸走調?搶診所、改課本,香港人越來越怒—香港反中大事紀

(1) 反對廿三、還政於民:2003年7月,50萬人上街抗議《基本法》23條所訂的叛國、分裂罪

(2) 反雙非孕婦:2011年10月,千名孕婦與家長上街,反對內地孕婦到港產子,壓縮本地人醫療空間

(3) 粵港自駕遊:2012年3月,計畫讓香港及廣東兩地車輛跨境行駛,引發強烈抗議後計畫延宕

(4) 反國教洗腦:2012年7月,9萬人抗議國民教育課程偏頗中共並忽略重要歷史事件

(5) 一國兩制白皮書:2014年6月,中共首次針對香港問題發布白皮書,主張兩制僅能從屬一國,特首人選必須愛國愛港,引發法律界上街

(6) 622全民投票:2014年6月,港大舉辦全民投票,超過十分之一的香港人表達爭取真普選

(7) 佔中與罷課:2014年9月,出現罷課潮,9月28日鎮暴警察放催淚彈,為47年來最大一次鎮壓

(8) 一國兩制動搖:香港人在回歸後對一國兩制的「不信任」比率首次超越「信任」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整理:夏嘉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