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金雞廣場漂亮脫手 新東陽不痛了


2010-6-14  商業周刊





五月二十七日,興富發建設以每坪 地價約兩百五十八萬元,總金額三十五億五千萬元買下坐落台北市士林夜市的「金雞廣場」,寫下今年士林區商業不動產交易成交總價最高紀錄;每坪容積價高達一 百一十五萬元,直逼信義計畫區土地容積價。

賣方是食品業起家的新東陽董事長麥寬成,他成立的昇陽建設,近十年靠著深凹長窗、古典風及鍛造欄 杆三項招牌,坐穩大台北豪宅品牌,但二十年前,他投資興建金雞廣場,卻重跌一跤。

一九九○年,見士林夜市攤販日進斗金,麥寬成推出金雞廣 場,將低樓層商場切割成一塊塊二至四坪的攤位,五百萬元就可買一個,並由新東陽包租三年,房東每年有九%租金收益,掀起房市旋風。

坪數縮 水,攤商蛋洗抗議 不料,一九九四年完工開幕後一個多月,卻爆發嚴重糾紛,美食街一百多名攤商,抗議實際使用坪數竟比原來少一半,同時新東陽以第三種住宅區當商業區賣,有詐 欺之嫌。

被攤商丟雞蛋、拉白布條,麥寬成眼看公司就要毀於一旦,當下決定將預備建企業總部的二十億元資金,全部用來回收產權,花了兩年才完 成。

昇陽建設總經理簡伯殷說,他們學到,蓋房子要顧及客戶需求及誠信,不能因一時暴利而昏了頭,才開始研發深凹長窗等提升品質技術。

一 九九八年,金雞廣場轉型為日陽百貨公司,但與夜市消費群不搭,二○○○年即歇業,將一樓租給ATT集團,二樓以上租給好樂迪KTV。

這幾 年,麥寬成想要處分金雞廣場的念頭從未停止,開價也從二十億元喊至二十六、七億元。由於好樂迪租約將在明年到期,今年初,昇陽積極找尋買方,興富發得知 後,第一時間與麥寬成接上線。雖然半途有其他買家殺出,但麥寬成認為應信守承諾,仍賣給興富發。興富發建設副總經理廖昭雄說,估計八月前可完成產權移轉, 明年即可拆除改建大樓。

由於房地產景氣回升,麥寬成此時脫手,不但多賺十五億元,也讓這個與他糾纏二十年的傷痛,畫下完美句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4

一通電話從美國召回 金融海嘯扛下重擔 協易郭雅慧用數字管理繳出漂亮成績

2011-6-13  TWM




郭雅慧在協易機械最困難的時候,從父親手上接下董事長位置。僅僅兩年時間,她不但扭轉倒閉命運,還帶領公司再出發,推出高技術門檻產品,背後關鍵就在「數字管理」。

撰文‧歐陽善玲

四十多年前,一位三十出頭的創業青年,提著「一卡」手提箱,準備登機飛往美國。皮箱內裝著公司的產品型錄,雖然明白走出去是早晚的事,但他心裡並沒有十足 把握,這位冒險闖將就是協易機械創辦人郭勝雄。憑著一股信念,踏上陌生國度開疆闢土,為這家本土工具機大廠立下百年基業。

當年,這個「走出去」的大膽決定,多年後不但讓協易成功切入美國市場、邁向國際,同時也為協易二代接班,奠定良好基礎。

原來,美國這塊市場,不僅是公司挺進國外市場的重要堡壘,更是郭勝雄培育大女兒郭雅慧成為公司接班人的搖籃。

世界沖床龍頭難抵金融海嘯時間發生在二○○九年、金融海嘯發生後隔年。百年一見的風暴,幾乎將全球景氣摧殘殆盡。對協易來說,機械業的競爭早已延伸至國外;經過多年努力,協易繳出超過七成外銷比率的優異成績單,但在金融海嘯襲擊下,這個成就反而成為嚴峻的存亡考驗。

「一通電話,我就被『老董』叫回來了。」協易董事長郭雅慧,回想起兩年前被父親從美國緊急召回、接班的經過。「我很喜歡美國的生活,在那邊十年了。自己經 營的分公司規模雖不大,但如魚得水,從沒想過會回來。可是金融海嘯後,公司財務並不穩定,父親一句話,我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她邊說邊搖頭。

成立於一九六二年的協易機械,在郭勝雄帶領下,曾是世界C型沖床龍頭、國內唯一產製沖床機械的上櫃公司;但受金融海嘯衝擊,公司營運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不忍看到父親辛苦打拚出來的江山,就這樣被海嘯吞沒,郭雅慧二話不說,打包行李,從地球的另一端趕回來,準備「代父出征」。

「我是學財務的,在公司危急關頭,我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穩定財務。」郭雅慧說,因為公司○七、○八年的營收還不錯,未來要持續運作,一定要先裁員。

而這個動作,在協易過去四十多年來從未發生。郭雅慧說,「換做老董,是砍不下手的,但我除了要讓公司盡快上軌道外,還必須對留下來的員工及其家庭負責。相 較於父親,我沒有什麼人情包袱,既然身負重任,就得忍痛做出這個決定。」郭雅慧在美國攻讀碩士,學成後便進入協易,並在父親安排下,負責拓展海外業務。後 來,她自告奮勇,轉戰美國市場。

績效管理 全力提高附加價值郭勝雄又先後將協易美國公司,及田納西州協易沖床公司交給她管理,培養她獨當一面的能力。十年之後,當公司陷入經營困境,她則羽翼漸豐,成了父親最倚重的幫手。

「就公司經營面來看,我先裁員;再來跟銀行建立關係,表示公司營運沒有問題;第三則是砍產品線,收掉不必要的產品;最後,為控制成本,子公司也併回來。至 於銷售端,我在印度、東南亞及美國經銷商部分,也做了調整。」為了讓公司更有競爭力,郭雅慧接任董座後,馬上重整公司,從裡到外進行大刀闊斧的革新。

「我的挑戰是,在這些動作後,如何讓外界知道,這些改變是必須的。」她坦言,初期指揮調度,多少因為父親的關係,而出現雙頭馬車情況,施展起來綁手綁腳。 為使公司運作更順暢,接班後不久,她對父親提出擁有「絕對的」領導權要求。「我跟父親的交接是很直接的,沒有任何模糊地帶。而我在做了這些改變後,最需要 的,就是與員工建立信任。」郭雅慧甫上任,就裁員約一五○人,留任的也減薪二成。公司內部員工士氣跌到谷底。她主持公司的第一個月會,花了很多時間在談為 何需要「改變」,希望員工理解。

「剛回台灣第一年,每天睜開眼,想到要上班就覺得痛苦。以前在美國,我很愛工作的,回來之後,因為生活作息大亂,沮喪了好一陣子。直到第二年,我開始授 權,公司主管也逐漸知道我要什麼,情況才好轉。」為了建立互信基礎,郭雅慧在經營會議上,鼓勵高階主管表達意見,同時也提出自己的想法,與主管進行討論, 充分溝通。

對公司高階主管來說,雖說「新人新氣象」,但「新董」行事作風與「老董」迥異,要跟上郭雅慧的腳步,主管們必須自我說服、甚至進行腦內革命。「我是學財務 的,很注重數字。以前老董不會拿著財報跟主管開會。但協易是上櫃公司,資料都是公開的,所以主管也應該重視這些數字。」郭雅慧建立報表,首先要求中高階主 管必須做好「數字管理」,定出來的績效目標務必達到。

過去,協易是生產導向,而在郭雅慧帶領下,高階主管開始熟悉財報數字,進行績效管理,並改變生產模式,加強研發技術,全力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六年到○ 八年,因為市場情況太好,所有人都把時間花在應付訂單,無暇培養研發人才。但就公司經營者角度,哪個部門較弱,就應花最大心力在那個部分。」她直言,過去 生產部花了很多力氣在客製化產品上,但拿出去跟日本、歐美比,又比不上,最多只比大陸好一點。長期來看,對公司幫助不大。

不拚量,改求質 重創中復元但現在,協易積極投入的伺服沖床,堪稱是公司未來最重要的「祕密武器」。尤其,在總經理郭挺鈞(郭雅慧的弟弟)親自帶領研發團隊下,產品有非成功不可的壓力。

「伺服沖床技術已經好幾十年了,但在台灣還不是很成熟。相較傳統產品,伺服沖床生產效率提高、品質更好。」郭雅慧說,協易已完成新型伺服沖床的開發,明年將全面導入量產,初期瞄準日本市場。

除了開發出「殺手級」產品,郭雅慧更進一步與日本廠商共同研發伺服馬達、控制系統等關鍵零組件。擺脫過去拚「量」、低毛利率的生產模式,力求以「質」為目標,向高附加價值、高毛利率的產品邁進。

郭雅慧在協易最困難的時候,扛下重擔。接班兩年時間,她改善了公司財務體質,扭轉倒閉命運,還推出高技術門檻產品,帶領公司重新出發。上個月公司公布四月營收,達三.八八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二六%;累計前四月合併營收達十二.五三億元,較去年成長更超過四七%。

看著公司逐漸從重創中恢復元氣,郭雅慧在臨危受命下,不負「老董」所託,繳出漂亮成績。「論經驗,我比不上老董,但我會從市場行銷、策略著手,將公司帶到最好的方向。」她自信、豪氣的態度,實在不輸給當年那位提著手提箱、準備登機的創業青年。

郭雅慧

出生:1968年

現職:協易機械董事長

經歷:協易美國田納西州子公司總經理學歷:紐約佩斯(Pace)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家庭:未婚

郭雅慧接班後最重要的三件事:‧數字管理:精簡人事,讓高階主管熟悉財報數字‧調整產品:加強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價值‧與日本廠商策略合作,發展關鍵零組件

協易近五年營收、獲利

年20062007200820092010 營收(億元)45.755.642.017.930.9 稅後純益(億元)1.73.01.2-1.51.1 EPS(元)2.812.921.15 -1.410.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61

平面媒體漂亮轉進電視、網路 布局全球 南非企業化身騰訊最大股東的傳奇

2013-10-07  TWM
 
 

 

中國騰訊股價大漲,最大受惠者是一家遠在南非開普敦的百年企業,它既沒有殺手級的創新技術,核心經營團隊也未曾換血,為何能成為重量級跨國媒體集團?

撰文‧乾隆來

騰訊是中國最有影響力,與庶民百姓連結最深的網路公司,今年大陸股市低迷,騰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卻逆勢一路大漲,從四月底到九月中,前後不到半年漲幅逼近一倍!騰訊股票總市值在九月突破一千億美元大關,與臉書的一○三五億美元相近,兩家公司競逐全球最大的網路社群龍頭寶座。騰訊,堪稱是中國發展互聯網的標竿,民族網路公司的代表!

不過,騰訊市值突破一千億美元,對於大陸並不算什麼利多,相反的,大陸億萬天天掛在騰訊的網民,以及北京中南海的領導們,竟然同步發出不滿的抨擊聲浪。騰訊在香港掛牌,爽到的是海外的投資人,大陸同胞傻傻地貢獻給騰訊巨額的利潤,卻賺不到一毛股票上漲的好處。

中國互聯網標竿

最大受益者竟是外人

更讓大陸領導們氣結的是,騰訊最大的股東是遠在南非的納斯普公司(NASPERS),持股比重高達三四‧三%。這家遠在非洲最南端,總部在好望角邊開普敦市的非洲公司,在二○○一年投資一一○萬美元成為騰訊的最大股東,如今已經暴漲成為三四○多億美元的巨大資產!

南非當然是中國的友好夥伴,但是如此龐大的利益,卻沒有留在中國,白花花的銀子平白送給了非洲公司的股東,真是情何以堪。

中國已經躍升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互聯網市場,但是大陸網民在騰訊股價大漲、直接與臉書互爭龍頭的熱烈期盼中,赫然發現大陸所有的網路龍頭公司,都只是空有「民族企業」外表的外國公司。

騰訊最大的股東是非洲企業,百度、新浪、搜狐、網易都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公司註冊地是英屬開曼群島,百度的創始人李彥宏拿美國綠卡,有超過五一%的股東是美國企業或個人,大陸人天天想方設法拒絕Google,期待百度,實際上百度根本就是一家貨真價實的美資企業;如今,就連阿里巴巴也已被香港資本市場拒於門外,準備轉至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

納斯普報紙起家

跨入電視、網路大鳴大放

撇開大陸民族自尊的傷心話題,南非上市公司納斯普投資騰訊大賺的過程,卻非常值得苦尋出路的台灣企業深思。台灣企業與大陸關聯如此密切,互聯網、科技、媒體的發展又比大陸先進,而且台灣企業帳上都有豐沛無比的現金,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台灣企業,面對中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什麼也繳了白卷?

南非納斯普是一家從報紙起家的媒體,地位類似台灣的《中國時報》,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九一五年創立的國家報業公司(De Nationale Pers, The National Press),是南非白人政權的保守派報紙。報紙的核心經營者,是從荷蘭移民南非的白種精英,納斯普兩位最核心的經營者是董事長沃斯魯(Ton Vosloo)以及執行長貝克(Koos Bekker),近百年來的負責人,都是荷蘭移民的後裔。

國家報業公司是南非白人少數政權的堅定支持者,後來隨著種族隔離政策的逐漸瓦解,以及報業的逐漸沒落,這群荷蘭後裔開始尋找事業轉型的機會,他們在一九八五年,與其他幾家小型的媒體合資,開始發展南非的電子付費電視,並且在五年後,將付費電視公司M-Net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證券交易所上市。

國家報業公司的董事長沃斯魯是老牌的記者,從二十歲到四十歲是專職的記者與編輯,一九八四年,四十七歲的沃斯魯晉身經營階層,成為這家老公司轉型、現代化的發動機,一九八五年公司進入電視產業、九○年M-Net股票上市,九四年國家報業集團上市,九八年開始進入網路事業,並且將老派的公司名稱De Nationale Pers,改為具有科技感與前瞻性的Naspers。

與台灣的老牌報紙相較,南非的國家報業公司很早就進入電視產業,並且接受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模式,使用股票上市集資的財務技巧,帶領老企業轉型成為現代化的公司,再藉由購併,將公司的業務從南非一路向北擴張到整個非洲。

在南非國家報業公司轉型、現代化、多角化的同時,台灣的平面媒體仍然沉浸在「文化事業免稅」、「廣告市場寡占」的政治利益中,並未把每年賺取的巨額利益拿來發展新事業。

到了一九九八年,更名為納斯普(NASPERS)的南非國家報業公司已經準備好迎接網路世紀的來臨,除了與南非電信公司發展網路事業,也開始評估華爾街與矽谷帶來的科技創投案。

入股騰訊

養出媒體集團金雞母

二○○一年網路泡沫破滅之後,投資銀行帶來一個中國的網路事業提案,原本投資在騰訊的兩大股東,香港電訊盈科與國際數據集團(IDG)希望退出,由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主導的電訊盈科,在全面整理既有的網路泡沫投資後,決定出售所有二○%的騰訊股權,條件是依照成本一一○萬美元轉讓,因為騰訊雖然沒有獲利,客戶數卻仍在快速成長;IDG跟著電訊盈科進退,但是仍然希望保留一部分股權。

納斯普的執行長貝克評估後,決定接下李澤楷等人的股權,最高時期曾經占有騰訊五成的股權,經過上市釋股調整至今,仍然持有三四.三%,還是騰訊最大的股東。

騰訊不是納斯普在中國唯一的投資,二○○四年十二月,在中國出版業重整的國家政策下,納斯普買入了九.九%的北京傳媒集團股權,北京傳媒集團是《北京青年報》的營運實體,掌握了報紙的廣告、印刷,以及發行業務。

當然,作為騰訊的最大股東,納斯普與騰訊也攜手在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一起投資,例如兩家公司聯手投資印度旅遊網站 ibibo.com網站,今年再買入紅巴士(redbus.in)的控制權,成為印度線上車票網站的主導者。

從一九九八年跨入網路與新媒體領域,納斯普投資的企業遍及全世界一三三個國家,其中,在四十八個非洲國家營運數位電視網,在歐洲、俄羅斯、南美、印度、中國以及東南亞,投資各種新興網路公司、電子商務平台以及新媒體廣告業務。其中當然以騰訊的報酬率最為驚人,此外,納斯普還是俄羅斯最大網站 mail.ru的最大單一股東,持股二九%,持股總市值也達到二十四億美元。

核心團隊未變

仍漂亮轉型成跨界巨擘

令人訝異的是,納斯普轉型如此劇烈,但是核心經營團隊卻始終如一。七十六歲的董事長沃斯魯,從二十一歲進入公司,從未離開過;今年六十歲的執行長貝克,從哥倫比亞大學MBA畢業後加入公司,一路主導公司從平面媒體、電視媒體到網路集團。

去年癌症過世的網路事業群(MIH)執行長魯斯(Antonie Roux),也是從基層電腦工程師被一路拔擢;還有,投資騰訊至今已經十二年,納斯普派在騰訊董事會的代表從來沒換過,會計師出身的席勒(Charles Searle)在一九九七年加入時只有三十二歲,至今已經是集團上市資產的執行長,兼任網路事業群MIH的投資長,掌管超過四百億美元的網路資產。

這群核心經營團隊,都是具有荷蘭血統的南非白人,操持稱為Afrikaans的荷蘭方言,僻居非洲最南端,人數甚少,早年堅持種族隔離政策,打造出非洲最先進的社會,如今又遠征中國與南美,成為超越《金融時報》、《紐約時報》、實力足以與梅鐸一較長短的跨國媒體集團。

今年九月十二日,納斯普慶祝公司在約翰尼斯堡股票上市十九年,當年用十萬南非幣買入公司股票的投資人,如今已經增值到二千六百萬南非幣,即使不算股息,十九年的投資獲利仍超過二六○倍。

遠在天邊的南非納斯普投資騰訊的故事,真的值得近在眼前的台灣企業與媒體,好好反省!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納斯普(NASPERS)成立:1915年,平面媒體「國家報業公司」主要投資:數位電視網、新興網路公司、電子商務平台及新媒體廣告

投資企業分布:133國

關鍵轉型:

1985年發展電子付費電視M-Net 1990年M-Net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證券交易所上市1994年國家報業集團上市1998年更名納斯普,與南非電信公司合作發展網路事業2001年買下騰訊股權橫跨網路、電視、出版的王國

——納斯普全球事業分布

付費電視衛星電視-8家數位衛星電視台無線電視-1家數位無線電視台網路事業電子商務拍賣網站-12個拍賣網站線上票務-18個線上票務網站線上支付-1個線上支付網站轉投資上市公司中國騰訊俄羅斯mail.ru 出版事業2家綜合性出版商馬化騰的高「抄」絕技 催生直追臉書的軟體王國總部位在深圳的騰訊,成立至今不過15年,是一家以模仿即時通軟體ICQ起家的軟體公司。現任董事長兼執行長馬化騰,在27歲時與朋友一起創業,運用深圳聯通的網路平台,推廣社群聊天的QQ服務,公司成立一年半後,QQ註冊戶數就已經突破1000萬戶。

如今,QQ有超過8億個使用戶,馬化騰與他的團隊在龐大的QQ客戶基礎上,發展出簡易的網路遊戲、email、新聞、網路視頻、電子商務等線上服務。

QQ爆炸式的發展,不只吸引所有80後、90後年輕人天天報到,連包括胡錦濤在內的多位國家高階領導人,都親自巡視這家最具中國特色的新興網路公司。

騰訊今年股價暴漲一倍,主要動力來自於成功發展手機應用APP微信(WeChat)。騰訊在2011年推出WeChat,如同當年模仿ICQ的模式,微信融合了WhatsApp與Line的即時通訊功能,再加上Facebook的社交功能。

WeChat推出僅433天,用戶數就突破1億人,比臉書的1600多天快了4倍,而且騰訊強推海外用戶,如今,WeChat用戶即將突破5億,其中海外用戶在今年4月才3000萬戶,到了8月中旬已經突破1億戶。

騰訊的飛速發展,即使是在中國同業也引發極大爭議,例如阿里巴巴的馬雲就說,騰訊拍拍(拍賣網)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創意,「所有東西都是抄來的」,前新浪網執行長王志東也說:「馬化騰是業內有名的抄襲大王,而且他是明目張膽地、公開地抄。」馬化騰並不否認抄襲,而是認為騰訊抄襲得青出於藍,抄得切合消費者的需求,抄到要害。

在抄襲風氣盛行的中國大陸,馬化騰展現高「抄」絕技,從一無所有的創業階段,抄出了直逼臉書的1000億美元總市值的「抄級企業」,堪稱空前絕後。

騰訊創業初期的股權結構,與絕大多數的中國網路新創公司類似,出錢的香港電訊盈科、IDG集團占40%,創業團隊與國內的相關利益人士,不出資卻占6成股權,如今馬化騰本人持股約11%,且牢牢掌控公司經營。

今年5月,馬化騰被大陸的《理財周報》宣布他擁有人民幣467億元身價,躍升中國首富。過去半年騰訊股價暴漲將近一倍,馬化騰的持股身價已經超過100億美元,若與《富比世》3月公布的2013年亞洲首富排行榜相較,馬化騰超越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風光晉升為中國第一、亞洲前五大富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96

美歐印度央行總裁的老師 費雪出任聯準會副主席 確保QE漂亮退場 有請祖師爺上場

2014-01-27  TWM
 
 

 

「一代宗師」費雪出任葉倫的副手,正面來看,葉倫爭取到大師,如虎添翼;但是風險卻也不小,搬了這樣一尊大佛在身邊,兩人只要稍有歧見,就可能帶給金融市場難以想像的衝擊……

撰文‧乾隆來

美國總統歐巴馬正式提名史丹利費雪(Stanley Fisher)為下一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的副主席,協助二月一日接任主席的葉倫(Janet Yellen),共同努力完成QE退場、恢復美國經濟活力的艱鉅任務。

費雪的任命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熱烈討論,也讓不少貼身觀察央行決策的評論家滿地找眼鏡;大家意外的,並不是已經高齡七十歲的費雪老驥伏櫪重出江湖,而是他以「一代宗師」的江湖地位,竟然願意屈居葉倫之下,做個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二號人物。

而費雪與葉倫成為美國聯準會的「兩個太陽」,更是聯準會一百年來從未出現的現象,未來聯準會如何運作,大家都睜大了眼睛在看。

全球金融領域的一代宗師

每年八月,全世界主要國家的央行總裁都會齊聚美國懷俄明州的傑克森洞(Jackson Hole),研討全球最新的金融情勢與政策走向。幾年前,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巨頭雲集的晚餐中笑著問所有人:「各位知道我們主桌的央行總裁們有什麼共同點嗎?」柏南克眼光瞄向當時還是以色列央行總裁的史丹利費雪說:「我們,都是費雪的學生!」正如武術大師葉問振興詠春拳,被香港武術界推崇為一代宗師,史丹利費雪在今天美國重要經濟決策者、乃至於各主要國家央行總裁心中,無疑享有與葉問相當的「一代宗師」榮耀。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曼丘(Greg Mankiw)的博士論文,都由費雪親自擔任指導教授。做過美國財政部長、也一度是這次聯準會主席熱門人選的桑默斯,在IMF(國際貨幣基金)研究員大會中說:「我永遠不會忘記一個數字:14.462」「這是費雪教授在麻省理工學院開課的代號,正因為這個代號,讓我決定將一生投注在貨幣金融領域。」「我相信,柏南克、IMF前任與現任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布蘭奇,也同樣因為這個數字,改變了他們的一生!」而現在浮上台面的年輕一輩央行總裁中,也不乏費雪的門生,例如剛滿五十歲、在去年九月接任印度央行總裁的拉詹。

引導韓國經濟轉型的幫手

相較於許多學術界的泰斗能教書卻不懂得實作,費雪則以理論與實務結合見長。九七年亞洲爆發金融風暴,韓國因為過度背負外債幾乎崩潰,當時費雪在IMF擔任首席經濟學家,他與IMF總裁康德拉蘇扛起拯救亞洲金融安定的任務,提供韓國迫切需要的金援。

最危急的時候,由IMF提供一九五億美元、世界銀行與亞洲開發銀行提供一○七億美元的金援,但是費雪同時要求韓國做出結構性的經濟改革,最終成功引導韓國經濟開放並且轉型升級,成為國際金融救援最成功的範例之一。

○五年,以色列總理夏隆及當時的財政部長納坦雅胡三顧茅廬,請費雪到耶路撒冷出任以色列央行總裁,費雪原本擔任花旗集團副董事長,兼任花旗集團國際總公司總裁,卻願意捨棄高薪,欣然出任經濟規模只有兩千億美元(約為台灣六○%)的中小型經濟體央行總裁。

帶領以色列走出風暴的舵手費雪出任以色列央行總裁後,對以色列經濟國際化產生極大幫助,就任當年以色列吸引二十二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創下多年來的新高,○六年竟然更暴增四倍至一○六億美元。

總理夏隆藉著費雪的名號,強力推動以色列經濟再造運動,舉國奮力轉型的結果,讓以色列連續多年維持高度經濟增長,打造出以科技與創新為基礎的國際化產業結構,一○年全體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無異議通過接納以色列成為會員國,以色列從老舊的戰爭經濟,轉型成現代化的開放經濟體,費雪居功甚偉。

費雪在以色列的另一個戰功,是他帶領以色列快速走出金融海嘯的陰影。雖然經濟與美國密切關聯,但是以色列在金融海嘯中,只在○九年第二季出現○.二%的衰退(當季美國GDP重摔四.六%),隨後立刻重回復甦軌道,當柏南克還深陷在零利率、量化寬鬆的泥淖動彈不得,老師傅費雪已經率先所有OECD國家,調升以色列的利率水準,正式宣告脫離海嘯。

費雪當時還出了奇招,他讓以色列幣兌美元的匯價,在短期內劇貶二五%,從海嘯前的三.二以色列幣兌一美元,劇貶至四.二比一。匯率貶值的政策迅速奏效,以色列在○八年原本有二十億美元的貿易赤字,但在匯率貶值之後出口大增,○九年竟繳出五十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簡而言之,相較於美國與歐洲被迫使用巨額量化寬鬆政策,費雪善用了以色列小型經濟體的高度彈性,使用簡單的匯率政策,輕舟巧度萬重山,成功帶領以色列走出金融海嘯。

事實上,在金融海嘯爆發初期,以色列的國內銀行曾經要求政府仿效美國,挹注龐大的政府資金來拯救銀行,但是費雪認為以色列的金融體質與美國不同,堅持銀行業必須自救;其次,當費雪的學生如柏南克、桑默斯在美國大搞自由化,過度鬆綁導致金融風暴,費雪在以色列卻堅持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分離的政策。費雪禁止銀行無止境的擴張風險,保守的金融政策與他在美國的徒子徒孫迥異。

化解經濟學派歧見的務實派費雪的任命發布之後,大家最感興趣的是他與葉倫的政策是否能夠合作無間。「一代宗師」願意屈就二號人物,正面來看,葉倫爭取到大師,如虎添翼;但是風險卻也不小,搬了這樣一尊大佛在身邊,兩人意見只要有微小的差異,或者被媒體與華盛頓政客操弄兩人的歧見,可能會帶給金融市場難以想像的衝擊。

不過,費雪的出身與四十餘年的工作紀錄顯示,他除了是一位金融學者,還同時是手段高超的外交家與政治人物。

費雪出生在非洲,十七歲之前都住在非洲南邊的贊比亞與津巴布威,直到大學才到倫敦政經學院,研究所再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大多數美國土生土長的經濟學家不同,費雪在最貧窮的非洲國家成長,並且以外國學生的身分逐漸在美國立足,作為流浪多國的猶太後裔,費雪的彈性與生存能力,超出外界想像。

美國經濟學界曾在一九七○年代,爆發長達十年的學派戰爭,以芝加哥大學為主的貨幣學派,強烈挑戰東岸的哈佛、麻省理工,以及西岸柏克萊代表的傳統凱因斯學派,這個被稱為「淡水(芝加哥)大戰鹹水(麻省理工)」的學派鬥爭,彼此鬥到不相往來。

費雪出身東岸的麻省理工,一九六九年獲聘為芝加哥大學的教授,在芝加哥教書期間,正好是淡水鹹水大戰的火熱時期,費雪夾在兩派中間,誰也不得罪,還鼓勵學生以開放的態度思考兩邊的論證,最後他回到麻省理工教出柏南克等學生,還帶著曼丘、布蘭奇等學生,發展出融合兩派理論的新凱因斯學派。

柏南克就指出,費雪的學術研究與現實世界密切連結,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理性預期」(Rational Expectations)以及廠商價格僵固性(Sticky Prices)等經濟學理論,費雪都是最早提出研究報告的開創者之一。

折衝各國利益的談判高手

費雪後來成為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以及擔任IMF首席經濟學家長達八年,經歷墨西哥金融風暴、亞洲金融危機,處理的問題都不單純,而是必須在美、歐、亞糾葛不清的複雜戰略博弈中,尋求解決方案。

費雪不只拿捏金融政策,還親自上談判桌與各國的政治人物周旋。現任英格蘭銀行總裁卡尼就說,央行總裁「必須要完全融合金融理論、政府政策、外交手腕、以及政治折衝的高手才能勝任。」「費雪無疑是我們當中最頂尖的佼佼者。」即將在二月一日上任的葉倫,非常重視聯準會的「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費雪對於央行政策透明、引導市場預期方面,與葉倫的意見一致,只是費雪對於柏南克所說「至二○一五年之前,都不調升利率」的前瞻性指引略有意見,因為即使目前看不到通貨膨脹,央行卻不能保證在二○一五年前都不會發生任何刺激通膨的意外事件。

因此,在葉倫、費雪接掌聯準會後,我們可能會看到他們微調柏南克的前瞻性指引,將聯準會的政策目標更明確鎖定在「失業率降至六.五%、通貨膨脹率不超過二.五%」這兩個具體的「前瞻性指引」上。費雪這位祖師爺爺出場,他會使出怎樣的佛山無影手,更讓各界期待!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費雪(Stanley Fischer)

出生:1943年

現職:美國聯準會副主席

經歷:以色列央行總裁

花旗副董事長

IMF首席副總裁

世銀副總裁

學歷: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學士與碩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73

【案例】漂亮寶貝:中國毛絨玩具第一品牌是如何煉成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6/59017.html

來源:商界招商網  作者:何俊峰1997年,高嘉蔓在鄭州創立“漂亮寶貝”,專註美飾零售。僅五年,在不做任何宣傳的情況下,“漂亮寶貝”在全國發展到上百家店鋪。事業輝煌之際,高嘉蔓卻突然將美飾業務全盤剝離,沈寂兩年後,重塑“漂亮寶貝”,另起爐竈進軍毛絨時尚連鎖。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推倒重來後的“漂亮寶貝”又在幾年時間里,成為新三板上市備案企業。品牌定位“二進宮”,這在中國商業案例庫中並不常見。傳奇締造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商業密碼?i黑馬分享這個第一品牌煉成的密碼。自廢武功20世紀90年代的鄭州,“肯德基爺爺”和“麥當勞叔叔”剛從美國趕來,中式快餐連鎖“紅高粱”揚言要把他們趕走。連鎖經營搭乘改革開放的春風瘋長,站在大學宿舍的窗前,高嘉蔓視野之內,思達連鎖超市接連開花。耳濡目染,大學期間,學習財會專業的高嘉蔓對商業表露出濃厚興趣。她的第一份生意從學校後的一條小河邊練攤賣鞋開始,接著又在中原路商場賣手機,成為當時整個賣場的銷冠,她甚至還專門寫了一份連鎖加盟模式的商業調查作為結業論文。1997年,高嘉蔓大學畢業,向家里借了三萬塊錢,在鄭州文化路中州影院旁,開了家飾品店,取名“漂亮寶貝”。彼時,鄭州是北方知名的小商品集散地,飾品零售競爭激烈。受資金限制,無論是價格還是品類,“漂亮寶貝”都太不起眼。她沒有選擇像多數人一樣拼價格、拼品類,從一名愛美的女孩角度來看,市場上多數的飾品店簡直是個“雜貨鋪”,各式各樣的飾品混雜堆積,找到一件心儀的飾品往往像“尋寶”一樣艱難。既然行業普遍處於低端,那麽往上走就一定有著更廣闊的空間。高嘉蔓為“漂亮寶貝”提出“美飾”概念,在今天已經被用濫了的詞兒,在十年前的鄭州卻是“漂亮寶貝”獨創。高嘉蔓不再出售“大路貨”,而是到上海、廣東等沿海地區尋找新奇時尚的貨源。 憑借“美飾”定位,“漂亮寶貝”像一群農村姑娘中的摩登女郎,在同行業迅速脫穎而出。僅靠口碑效應,截至2002年年底,“漂亮寶貝”在全國發展到上百家連鎖店鋪。然而,看著全國不斷增加的店鋪,高嘉蔓卻並不開心。商業市場沒有永遠的藍海,“美飾”概念提出後,模仿者越來越多,市場利潤不斷被擠壓,全國加盟商營業額增速開始放緩,有的加盟商甚至出現了虧損。眼看著行業變成紅海,進入價格“肉搏戰”,如何應對?2002年年底,高嘉蔓做出一項令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決定:放棄“漂亮寶貝”美飾業務。她停止“漂亮寶貝”在全國的美飾業務,但是承諾加盟商可以繼續使用“漂亮寶貝”品牌經營原有業務。在每一個認識高嘉蔓的人看來,她簡直是瘋了,不明白她為何要把漂亮寶貝如日中天的事業給停掉。“自廢武功”沒有想象得那麽從容,從2003年初到2004年底,公司的運營從盈利陷入虧損,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要賠上十幾萬。那段時間,高嘉蔓包里經常只有幾塊錢,每天都需要回父母家吃飯,洗澡時開始大把大把地掉頭發。做出決定時,高嘉蔓並未想到“放棄”也會如此艱難。但是,放棄美飾業務並不意味著放棄“漂亮寶貝”,就像她在博客中反複提到的:“有時,退也是一種前進”。兩年內,高嘉蔓不斷自我充電,參加專業培訓,潛心複盤五年來的創業歷程,籌劃“漂亮寶貝”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738

誰說投行末日來襲?看看華爾街漂亮的財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139

盡管此前受住房按揭業務冷淡和交易業務縮水預期的影響,財報季前華爾街銀行頗有些“黑雲壓城城欲摧”的狼狽。但過去一周內各大銀行財報接連超出預期,令市場也隨之長舒一口氣。本周的銀行財報雖然說不上靚麗奪目,但數字均高於預期,終讓人有了“守的雲開見日出”的感慨。幾乎所有的銀行財報公布後股價均在盤前上漲。一直為人們所擔心的交易業務並沒有想象中那麽糟,而且個別銀行的部門,如高盛的自營交易部門和摩根士丹利的財富管理部門更是有炫目表現,讓人眼前一亮。華爾街大行或將迎來最慘財報季?此前,由於超低波動性導致交易收入驟減,市場對華爾街二季度表現並不看好。而美股的超高估值也讓投資者尤為關註企業二季度財報,一旦企業的盈利不佳,失去支撐的美國股市大概就離下跌不遠了。今年以來,市場的超低波動性讓各大銀行的交易收入銳減。花旗(Citigroup Inc.)及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已經連續4個季度交易營收下滑,而以往交易業務都是這些大投行最賺錢的生意。早在兩個月前,摩根大通就已經發出警告,今年二季度的交易收入可能會同比大幅下滑20%。摩根大通目前是美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該行的聲明給華爾街的其他公司也敲響了警鐘。果不其然,一個月後花旗首席財務官John Gerspach也作出了類似的警告,他表示本季度交易收入最高將下跌25%。交易收入為什麽慘淡?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市場的低波動性,以及這背後的交易量暴跌。今年各類資產市場交易量較去年大幅下降,外匯市場交易量降幅最大,高達45%。對於交易員們來講,沒有了交易量,當然意味著傭金收入的減少。由於業績慘淡,摩根士丹利已經宣布在倫敦、紐約和多倫多的固定收益部門進行裁員。已經有報道稱高盛的固定收益部門也將開始裁員。二季度財報連超預期 一掃悲觀陰霾不過,隨後各大銀行公布的財報均超出預期,之前的悲觀陰霾一掃而空。幾乎所有的銀行財報公布後股價均在盤前上漲。一直為人們所擔心的交易業務並沒有想象中那麽糟,而且個別銀行的部門,如高盛的自營交易部門和摩根士丹利的財富管理部門更是有搶眼表現,讓人眼前一亮。我們將各家銀行二季度表現簡要整理如下:富國銀行:上周五富國銀行財報好於預期,銀行財報季迎來開門紅。今年第二季度該行實現凈利潤57億美元,同比增長近4%,折合每股盈利1.01美元,符合市場預期。營業收入211億美元,同比略有下降但好於預期。花旗集團:在周一公布的二季度財報中,花旗集團盈利和營收均好於預期。該行二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1.24美元,預期1.05美元。調整後營業收入193.75億美元,預期為188.1億美元。摩根大通:周二公布的摩根大通二季度財報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超出預期,股價盤前上漲2.3%。凈利潤60億美元,每股盈利1.46美元,去年同期凈利潤65億美元,每股盈利1.6美元。營業收入244.5億美元,雖然低於去年同期的252億美元,好於預期238億美元。高盛:同樣在周二公布的高盛二季度盈利和收入同比均上漲,輕松超出預期,盤前漲1.7%。凈利潤17.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5%,與今年一季度持平。每股盈利4.1美元,超出預期3.09美元。營業收入91.3億美元,超出預期79.8億美元。高盛二季度的靚麗財報,主要受益於自營交易業務強勢反彈。固定收益和資產管理部門收入較上季度均有所萎縮,機構客戶和投行部門收入基本持平,只有自營交易部門異軍突起,營收20.72億美元,同比暴漲46%,環比增長36%。美國銀行:周三美國銀行公布財報顯示,二季度每股收益(除訴訟費)0.41美元,遠超預期的0.29美元;營收219.6億美元,高於預期的216美元。凈利潤22.9億美元,不及去年同期40.1億。摩根士丹利:受益於財富管理、投行和股票交易部門的搶眼表現,摩根士丹利周四公布的二季度財報也大超預期。該行二季度凈利潤13億美元,合每股60美分,營業收入85億美元,同比暴增46%。此前,彭博分析師的預期為每股56美分和81.9億美元。摩根士丹利財報最大的兩點在於財富管理部門稅前利潤7.6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6.55億美元有較大提升。交易部門的營收為25億美元,略低於此前預期26.1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02

漂亮的一仗 易明的生活點滴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408445
 早就料到南華金融(0619)賣殼的消息「好使好用,長炒長有」。

  話說七月二十九日,時富金融(0510)宣布有一獨立第三方洽購其多數權益,復牌後股價由停牌前的0.226元飆升50%而高見0.34元,帶動南華金融的股價亦由0.168元飆升至高見0.203元,可惜早一日於0.167元買入了後者的我們只能獲取微利而已,於0.177元賣掉了。

  可是,經過兩周的消化,南華金融的股價又靜悄悄地跌到了0.157元的起步點,並於0.157-0.172元之間橫行了八天。我一直叫朋友於0.16元水平買入,靜候出售股權消息的進展。

  前天早上,該公司終於有了最新的消息,聲稱股權洽售仍在進行中,並把洽談時間延長至九月一日,我昨天才看到這段新聞,擔心其股價會被搶高。

  豈料昨天開市之後其股價竟然毫無動靜,更一度跌至0.159元,我不斷叫朋友們於0.16元接貨,自己亦接了一份。

  朋友們一面接貨,一面在埋怨為什麼其股價完全沒有動靜,我只能安撫大家,並於下午把那段新聞印出來供大家傳閱。奇怪的是,這段新聞一傳開去,其股價就開始有了動靜,由0.16元開始升到0.168元收市,我告訴大家,只要今天一開市其股價就高於0.17元那就對了,應可上見0.18元,今早果然如此,開市價已經成0.172元,結果所有人都獲了利,皆大歡喜。雖然大家大約於0.18元左右獲利,未能賣於更高價,眼見其股價曾經高見0.202元亦無奈,我又再次安撫大家,錢是賺不盡的,留一些給其他人賺吧!

  相信當中最開心的應該是我新認識的一位小妹妹了,昨天於0.16元買了十五萬股,今早竟於0.192元賣掉,一晚賺了四千八百元,這可是她從來未試過的經驗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12

國際藥廠、肝癌救星、金主、漂亮話術……完美劇本為何失靈?基亞股價「氣爆」幕後真相公開

2014-08-18  TWM
 
 

 

一顆還未取得藥證的肝癌藥,竟吸引超過600億元資金瘋狂追逐;然而,一份「期中分析」報告,一針刺破這場台灣生技大夢,從此,連續12根跌停板,終結了這場各方人馬穿梭其中的大戲。

《今週刊》抽絲剝繭,揭露基亞話術背後的真相。

製作人‧劉俞青 撰文‧賴筱凡 研究員‧蔡曜蓮一份在七月二十八日半夜悄悄發佈的肝癌新藥PI-88三期試驗「期中分析」報告,數字不如預期的結果,卻引爆台灣生技業的大「核爆」,不只基亞連續十二個交易日都跌停鎖死,市值蒸發超過三百億元,其他生技股也跟著被拖累。

八月七日,也是基亞連續苦吞九根跌停之後,基亞董事長張世忠選在台北南港辦公室,找了媒體私下會面,就為了宣佈重要訊息:基亞旗下子公司基亞疫苗決定引進策略性投資人,而這個策略投資人正是聯電持股三四%的迅捷投資公司。

消息一出,市場一片譁然。引人關注的不只入股時間點敏感,溢價幅度也驚人。由於基亞疫苗甫於六月十八日以每股十八元進行現增,相隔僅五十天,迅捷便以每股三十元取得基亞疫苗八%股權,溢價幅度高達六七%。

當晚,台灣資本市場傳言四起,聯電此舉到底為誰解套?才會選在基亞最危難的時刻,挺身表態支持,希望用利多消息來強化投資人對基亞的信心,外界都很好奇。

對此,聯電相關人士一口咬定,純粹只是看好蛋白質疫苗前景,才會投資。

事情演變至此,基亞風暴的受關注程度,被推上了最高點。股市各方勢力覬覦,再搭上澳洲國際藥廠與名醫光環,居然吹出基亞多達六百億元的大泡泡,到底基亞是怎麼樣的一家公司?PI-88又是怎麼樣的一顆藥?故事得從澳洲藥廠普基(Progen)開始說起。

一直以來,基亞手上的肝癌新藥PI-88,技術母公司源自於普基。多數投資人以為,普基是澳洲、美國都有掛牌的上市公司;然而,普基卻是不折不扣的台灣公司,不只一手操刀普基轉型的是台灣人,攤開普基前三十名大股東名單,超過半數股權也都由台灣人所持有。

疑點一:與澳洲買家關係?

兩公司交叉持股 張世忠還當過普基董事普基原本是一家工業上市公司,後來被旅澳華僑張榮基與當地台灣人合資買下,將普基轉型成為新藥公司。當時,普基最重要的產品就是自澳洲國家醫學院技轉來的一款新藥,也就是後來基亞的肝癌新藥PI-88。

由於新藥開發耗資費時,當時PI-88才剛展開一期臨床試驗,亟需人力、資金,張榮基遂返台募資、找人,才與云辰董事長張姿玲夫婦一拍即合;不只找來大同、力麗、幸福水泥一起投資六.五億元,張姿玲還說服原是慈濟大學醫學系系主任的哥哥張世忠加入。

普基將PI-88專利賣給基亞,轉由基亞負責進行PI-88二期臨床試驗,並以此換得基亞二○%股權;另外,若試驗成功,基亞可享有PI-88銷售的一五%權利金,基亞也以策略結盟的方式,成了普基最大股東,持有超過一三%股權。

按照交叉持股的情況來說,普基與基亞算是母子公司,兩家公司董事長同為張榮基,張世忠甚至還出任普基董事。直到○二年,基亞準備登錄興櫃,基於利益迴避原則,張榮基辭去基亞董座,一度還請來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短暫出任董事長,最後才由張世忠接手。

隨著基亞二期臨床試驗耗時多年,張世忠對外也鮮少再主動揭露這段歷史,但這段期間,普基一直是持有基亞兩成股權的大股東,而張世忠也出任普基董事。

○七年,基亞完成二期臨床試驗,普基決議以十億元買回PI-88專利權,自行完成三期臨床試驗,並出清手上基亞持股,張世忠才辭任普基董事與經理人,基亞持有的普基持股也降到只剩二.○三%,並保有未來PI-88上市銷售的一五%權利金。

光靠這筆交易,就讓基亞在興櫃疲弱不振的股價,短短兩個月內,從二十元急漲到七十二元,讓投資基亞多年卻看不到成績單的股東們,以為真的盼到春天來臨。

疑點二:新藥能賣到全球?

臨床只做台、中、韓 進不了歐美若你以為基亞與普基的關係,到這裡雙方各取所需就畫下句點,那可就錯了!由於普基三期臨床試驗進行不如預期,病患收案進度大幅落後,逼得基亞不得不要求普基將PI-88三期試驗交由基亞完成。至此,基亞才又重新拿回PI-88主導權,張世忠還對外宣稱,「普基是以嫁女兒的心境,深信基亞會是PI-88的最好歸宿」。

兜了一大圈,從澳洲、台灣,澳洲又回到台灣,外界看似遠在澳洲的專利買家,其實都是關係深厚的自家人。

基亞股價最高漲到四七九元,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核心價值就在於肝癌新藥PI-88。儘管張世忠從普基拿回專利後,宣稱基亞將握有更完整權利,可在全球進行三期臨床試驗;但開發了四年,基亞只拿到台灣、中國和韓國三地區的三期臨床試驗核准。

新藥研發最關鍵、被視為全球藥證指標的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卻只見基亞於一○年提出申請,遲遲未見核准三期臨床試驗下文。對此,基亞財務長歐朝銓澄清,「基亞確實有向美國FDA遞件,但考量歐美人種不同,故轉為聚焦亞洲市場。」基亞對外宣稱「PI-88在一二年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可是生技業內重量級大老炮轟:「有孤兒藥資格與核准做三期臨床,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歐朝銓解釋,基亞從未宣稱取得孤兒藥資格就等於三期臨床試驗核准,若造成投資人誤解,未來針對訊息揭露會有調整空間。但一般人不易辨別兩者差異,許多投資人誤以為,基亞手上已經握有全球藥證的入場券,甚至還估計這顆藥的「全球市場價值」。

疑點三:誇大新藥收益?

即使拿到藥證 後續投入的資金更多張世忠還屢屢拿德國藥廠拜耳手上的肝癌標靶用藥蕾莎瓦(Nexavar)做對比,點名PI-88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蕾莎瓦。然而,台灣工銀投顧協理羅敏菁就指出,「蕾莎瓦在○七年就拿到美國FDA與歐盟藥證,還在全球銷售,用途是末期肝癌殺掉癌細胞的標靶藥物。」可是,不僅美國FDA、歐盟尚未核准PI-88三期臨床試驗;就連PI-88的用途也是在於肝癌術後預防復發的藥物,屬於「輔助藥物」,根本無法與蕾莎瓦相提並論,羅敏菁更用「完全是不同跑道的兩種藥」來形容。

「拿蕾莎瓦的價格、市場來推估基亞,根本是誇大了好幾倍。」追蹤生技業多年的分析師說,電視上的投顧老師不斷用蕾莎瓦來對比PI-88,還說如果一顆蕾莎瓦健保藥價高達一千多元,一個月用藥就要三十萬元,全球七十萬名肝癌病人,只要PI-88拿下一成市場,以每年病人用藥費用約五十萬元來推估,一年就有三五○億元的營收。

「這種說法根本不負責任,即使明天就發藥證給基亞,再給它三年時間,稅後EPS(每股純益)也賺不到三元。」生技業內重量級大老不諱言,三期臨床試驗完成、拿到藥證後,上市銷售的行銷費用要花的錢更多,絕非拿到藥證就等著收錢。

疑點四:期中分析一定過?

想抄捷徑拿藥證 卻低估分析難度面對此一質疑,歐朝銓喊冤,生技新藥研發風險大,股價波動也高,著實無從針對每位投顧老師的說法澄清。

這兩年,基亞與張世忠家族大幅買進普基股權,看準的就是PI-88若能成功上市,普基將分得六%至一二%的權利金,市值卻僅一千一百萬美元,對比基亞市值高達六百億元,顯然不相對稱。

至於這次讓基亞泡沫「爆破」的主因──也就是難看的「期中報告」成績,某位生技業重量級大老直言,「基亞股價漲到四百元、市值膨脹到六百億元,公司迫不及待做『期中分析』,想告訴大家,如果期中分析數字很漂亮,基亞不用做完三期臨床,就能直接拿著『期中』數字去申請藥證;但他沒告訴投資人的是,全球靠著期中分析就拿到藥證的公司,可能五根手指就數得完。」期中分析數值揭曉的那晚,張世忠面對媒體詢問,也間接承認自己的「迫不及待」。他說:「期中分析並不一定要公開,但考量到三期臨床時間可能長達四、五年,花費太大;加上股東也很期待,才會決定用期中分析來縮短臨床時程和取得藥證時間。」「誇大」話術成了裹著蜜的劍,張世忠的醫師專業背景又加深了投資人的信賴,搭配股市大戶的「全力支持」與投顧名嘴的「大力喊盤」,讓基亞股價直奔四七九元。直到「期中分析」放榜的當天,多數人都還深信著,基亞新藥夢實現的那天會到來,而且會更早到來。

只是,他們沒料到的是,「期中分析」數據完全低於預期,基亞股價提前宣佈「氣爆」。當國王的新衣褪去,再度印證股市裡血淋淋的一面:沒有基本面支撐的公司,終究難逃市場長期的檢驗。

基亞

董事長:張世忠

資本額:13.9億元

近三年營收與獲利

營收

(億元)淨利

(億元)

2014Q10.86-1.18 20130.73-4.02 20121.342.69 20110.75-1.92

一個新藥美夢

讓股價暴起暴落

── 基亞近年股價走勢與大事紀

起步

2010/06/30

股價:25.36元

重新取回三期臨床試驗開發等完整權利

哄抬

2012/04/11

股價:66.6元

基亞宣佈,PI-88獲美國FDA認定,取得美國孤兒藥認定,市場開始預測PI-88的市場規模高達數百億元。

2012/05/30

股價:61.5元

傳言,市場主力在此階段介入,股價急漲。

急漲

2013/12/30

股價:199元

達到三期臨床試驗收案目標。張世忠表示3年內基亞將成為一個有6家掛牌公司的全方位生技集團。

2014/03/17

股價:247.5元

傳言市場另一派主力在此階段強力介入,股價再度上攻。

2014/05/07

股價:443.5元

宣佈將進行期中分析。

2014/07/24

股價:459元

傳Biogen將以100億美元收購。

暴跌

2014/07/28

股價:407元

期中分析公佈,不如預期。

2014/08/07

股價:229.5元

泛聯電集團宣佈買入基亞子公司基亞疫苗8%股權。

揭開基亞漂亮話術 背後的祕密── 基亞遭外界質疑的言論與說明

遭質疑言論

為何已向FDA申請三期試驗,卻不說是否核准?

基亞於2010年8月向美國FDA提出PI-88抗肝癌第三期全球臨床試驗的申請,卻未有下文說明是否通過。

基亞說明

確實有向美國FDA申請三期臨床試驗,但考量歐美人種不同,加上八成肝癌病患集中於亞洲,因為公司策略轉向聚焦亞洲臨床試驗,遂無再更新進度。

遭質疑言論

為何聲稱與普基非關係人,卻持股普基近3成?

早期張世忠曾出任普基董事,雙方並交叉持股。後來基亞掛牌時,稱雙方非關係人,2013年基亞卻持股普基近3成。

基亞說明

目前基亞確實持有普基3成股權,但係因考量PI-88三期試驗即將完成,普基將為基亞生產PI-88,因而參與普基增資。

遭質疑言論

為何取得歐、美孤兒藥資格,卻不說三期試驗未核准?

基亞於2010年6月與2012年4月,分別獲得歐盟與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但取得孤兒藥資格乃須進行三期臨床試驗,基亞未提及歐美三期臨床試驗仍未獲准。

基亞說明

取得孤兒藥資格確實不等於獲得三期臨床試驗核准,這部分資訊未來會再揭露得更完整。

遭質疑言論

為何敢說全球市佔率可達6成?

基亞稱PI-88最大競爭者來自拜耳藥廠蕾莎瓦,因此,全球市場規模,每年達19億美元,預估市佔率達6成。但蕾莎瓦已取得歐盟與美國FDA藥證,並在全球90多個國家核准上市,而PI-88只獲台、韓、中國核准三期臨床試驗。

基亞說明

基亞握有PI-88全球銷售權,目前三期臨床試驗確實聚焦於亞洲市場;惟全球八成肝癌病患集中於亞洲,因此初估將可涵蓋大部分市場,未來歐美部分將採取授權方式。

遭質疑言論

為何才剛收完病人,一年就能拿藥證?

基亞去年底對外公告,已達成預定500名病人收案目標,如試驗結果符合預期,最快將於2014年申請藥證。但此前提為「期中分析」數據過關,才得以於今年申請藥證。

基亞說明

由於台灣TFDA已展開審查,所以,當時進度估計確實是以「期中分析」數據過關的假設為前提。

整理:賴筱凡

「期中分析」沒過 該怎麼辦?

這次的基亞三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未過關,就像一個學生只考了59分,按照新藥臨床試驗規定,未來基亞「期末分析」要過關,不只要考60分,還要比60分更好,達到期中數值的兩倍才算過關,因此PI-88在期末分析要順利過關的難度更高了。

原來,澳洲買家是「自己人」──基亞、普基交叉持股、專利權交易歷程1998普基董事長張榮基返台募資。

1999基亞成立,普基以20%技術股成為基亞原始股東,由張榮基出任董事長。

2002基亞持股普基13.3%,成為最大股東,兩家公司交叉持股。

為迴避利益衝突,基亞董事長改由張世忠出任。

2007普基以10億美元向基亞買回PI-88專利權,並進行三期臨床試驗。

2010基亞又取回PI-88全球三期臨床試驗專利權2013基亞、子公司TBG與張姿玲、黃子亮夫婦持有逾28%股權,成為普基最大股東。

整理:賴筱凡

這些基金持有基亞 災情慘重── 截至今年6月底持有基亞的基金與近日跌幅

基金佔基金

淨資產

比率(%)持有基亞

股數(千股)7/25至今

跌幅(%)

寶富櫃6.00647.80 新光店頭7.781256.30 日盛首選5.971195.98 日盛上選5.223665.64 第一金店頭8.091025.54 台新大眾2.32125.20 日盛新台商7.42615.17 新光增長收益3.0975.10 新光台灣富貴3.52474.62 新光大三通2.72554.41

華南永昌

龍盈平衡2.5073.90 新光創新科技2.85703.82 新光傳產優勢4.25162.57 第一金中概平衡2.23142.34

華南永昌

前瞻科技3.35182.23 德信大發1.03202.08 日盛高科技1.43361.51 日盛基金1.16351.12 註:同時間大盤跌幅2.82%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投信投顧公會

金主、主力、媒體、名嘴

交織出的「基亞大夢」

8月7日下午,基亞重大訊息宣佈,旗下的子公司基亞疫苗要以每股30元的價格,引進「迅捷投資」作為策略性投資人,持股8%。

在基亞連吞九根跌停之後,這筆「適時」的投資挹注,隨即在市場上引發譁然,各種傳言揣測四起。但其中最大的爭議點在於,「迅捷為什麼要用高達67%的溢價買進?」原來,6月18日,基亞疫苗才剛剛辦理4億元的現金增資,發行價格每股18元;短短50天之後,迅捷就用溢價超過6成的30元買進。是迅捷太笨?還是另有其他目的?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的資料,聯電是迅捷投資的大股東,持股34%,而迅捷投資的舊址,就登記在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聯電的台北辦公室,與聯電的關係不言可喻。儘管第一時間聯電表示「對迅捷沒有控制權」,但這筆投資案仍然可能影響了聯電所有小股東的權益,聯電在迅捷董事會上對該投資案如何表態?應該對外說清楚,給聯電小股東一個交代。

面對外界質疑聲浪,聯電發言人劉啟東以「聯電不排除檢討未來是否持續投資迅捷公司之可能性」,作為回答。

但除了聯電的持股,迅捷投資者到底是誰?表面上董事長為聯電財務處出身的洪炳坤,但業內人士都認定,實際負責人就是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換句話說,迅捷正是洪嘉聰主導的投資公司。

洪嘉聰為何要幫基亞這個忙?當天同一時間,很多投資大戶的「Line群組」裡,都湧進了許多傳言。其中傳得最盛的,莫過於基亞想透過引進「聯電」集團的招牌,在隔天股市開盤打開跌停板。

但為什麼是洪嘉聰?事實上,洪嘉聰和一群投資界好友在台北市信義路上開設了「吉品魚翅海鮮」餐廳,是頗負盛名的高檔餐廳,而這群好友也因為經常一起投資,在股市被稱之為「吉品幫」。這一次,市場盛傳「吉品幫」也在基亞飆漲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許多人手上都曾經或仍然持有基亞股票。

洪嘉聰是否因此而「挹注」基亞?本刊求證吉品餐廳與洪嘉聰,均無法得到證實。

事實上,除了「吉品幫」,從主力、炒手、媒體、到股市名嘴,都在這次基亞風暴裡,參了一腳,例如鼎富證券前董事長、股市聞人賈文中的左右手彭文榮,在8月11、12日,原本無量跌停的基亞逐漸出現數百張交易的過程中,就扮演了金主的關鍵角色;而彭文榮早在2000年,基亞大股東云辰電子股價大漲時,也是云辰的監察人,雙方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

又例如,一直到這次基亞肝癌藥PI-88的期中分析失利之後,都還有某股市雜誌仍然大力看好,也被外界認定是一路以來,唱旺基亞股價的重要推手之一。

一顆尚未取得藥證的新藥,在台灣股市呼風喚雨,吸引超過600億元資金瘋狂追逐,所有主力、炒家、散戶集體陪葬,基亞暴起暴落的股價,再度見證股市裡人性貪婪醜惡的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00

【黑問專欄】雙十一:數據再漂亮又怎麽樣?草根創業者也是白忙一場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1/147637.html

i黑馬註:2014年11月11日,“雙十一”如約而至,據阿里巴巴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開始的兩分鐘里,天貓平臺的銷售額超過10億,再次刷新了“雙十一”的成交記錄,在華美繁榮的數字背後,有些店主卻感嘆淘寶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個淘寶了,對草根創業者也不過是春夢一場。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慕水

================================================================
這是從美的辭職創業的朋友的思考。
 
據說淘寶雙11做6年了。今年自己做了淘寶,在雙11前夕冒出的一些想法。
 
商業力量遇上互聯網
 
又到一年雙11。一年比一年熱鬧。

前年是京東阿里大戰,給全民普及了網購這一概念。

去年是阿里上市前遇到移動互聯網大潮,主打移動端成交額;

今年是阿里上市第一年,開始全球購物概念。

感嘆商業力量給人類帶來的無線創新能力,讓我們年年都有新玩法。
 
得佩服馬雲把一個普通的日子打造成這樣一個全民購物節。以致國家消費管理機構專門為這個節日制出臺一些商家規則。
 
線上京東、當當、蘇寧、國美、亞馬遜等等都沒有漏下的。

線下商城跟著大電商平臺玩不說,銀行理財、話費充值街邊小店都有雙11概念。

這就是商業遇上互聯網的影響力。每個個體或組織都充滿活力,沒有邊界,無限擴展,無限連接,成就一片又一片輝煌。
  
淘寶創業是一場夢,這個夢很難了,但還是要有的

淘寶創業曾經是幾年來多少草根的夢想。因為這是一個低起點,且相對公平的環境。也確實成就了不少人的創業夢想。不過今非昔比,當所有人都看好的時候,市場競爭必然很激烈了。
  
2008年前,用心堅持做的應該都不差;

2008年到2010年,有點營銷意識的花錢買點流量也還可以;

2011年後,競爭就很激烈了。

2012年後,傳統品牌加快上線,品牌積累和資源投入不是新品牌能比的。

多少草根夢碎,甚至因為擴大產能或囤貨積壓資金斷裂負債累累,後悔不該淘寶創業。
所以說,很多事不到最後不論輸贏。誰也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麽,特別是變化太快的今天。
 
自己今年4月辭職創業,也把淘寶當做一個渠道,給些基本的數據,讓大家知道線上成本未必比線下少多少:

一、很確定的成本:3600元/月

1、淘寶店鋪裝修600元/月:

旺鋪模板月租100元/月;

基礎裝飾圖片30張及不定期更新10張,美工設計費150元/P,攤下來500元/月;

2、產品上新500元/月:

照片拍攝:一款6張,150元/套;一年基本款式按30款,更新款按10款計算,款式應該算不錯了,攤下來500元/月;

產品美工:40款*6張/款=240款,按長期合作的美工,50元/P計算,攤下來1000元/月;

3、倉庫租金2000元/月:

線下需要店租和裝修費用,做淘寶怎樣省都得倉庫成本和辦公場所總是要的,怎樣省,2000元/月還是要的吧?

4、辦公成本:電腦設備、水電、寬帶等等,攤下來500元/月應該也是打底;

二、不確定的成本,估算5000元/月以上吧?

1、快遞成本:省下了電費,快遞是增加的,看做什麽產品了,平均8元/單起步價,小賣家更高是正常,當然這個越多說明銷售越好,那些天天做九塊九包郵的除外;

2、營銷費用:其他關鍵詞不知道,“安溪鐵觀音”這個詞在節日時候直通車價格可以到18元/下,就是淘寶搜索時,右側欄的位置,你點一下,賣家付款18元,不管有沒有成交。這個費用至高大家自己感受和心里默算了。另外,一般促銷又要美工作圖的!還有刷單成本(我相信所有平臺都有刷單的);

3、人工成本:別說一個人能搞定,一個人能搞定就說明銷售量很少,前面那些固定費用是不容易攤掉的。

這些成本已經很小農的算法了。自己反算一下自己產品的毛利率,就知道賣多少可以保本了。關鍵是還有一個坑:假如你很喜歡參加一些促銷活動,比如雙11,你不囤貨參加是沒有意義的,你囤貨賣不出去,意義是很大的,可能白幹一年。
 
算下來,淘寶真的不是當年的淘寶了。但是,淘寶渠道還是要用的。因為有消費積累記錄的作用,有積少成多的作用。產品(包含服務)真的好一點一點做好了,有足夠調性讓一小部分客戶掛念我們的時候,幸福就來了,因為互聯網聚少成多的能量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們來說,淘寶還是做的,但是剛開始更多是作為一個產品展示和最後成交的渠道,因為我們的消費者不可能只是本地客戶了。
 
淘寶或者雙11都代表一種夢想的可能
 
淘寶創業夢很難了,但是創業夢還是要有的。淘寶也好,雙11也好,只是都是相對公平自主環境下的創業可能。他們終有一天不會那麽輝煌,不過至少代表一種實現夢想的途徑。

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偉大,讓每個個體或組織用心做好自己,夢想就容易成真。現在淘寶可能很難了,但是移動互聯網又帶來了新機會,你的人品或形象就是最大的資源,可以和你匹配的社會其他資源做無限可能的整合。而互聯網則提供了你的品牌傳播的無限途徑。你看一個微博賬號一個微信號不也成就了很多人。

所以,夢想依舊,真誠做好自己,不小心夢想就成真了。
 
雙11只是一場夢。有人夢碎有人才開始夢。
 
作者微信/QQ:275661530微信公眾號:musunclub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歡迎點擊鏈接,向我們投稿!
http://ask.iheima.com/?/publish/articl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737

學會買只是第一步 賣得漂亮才能當贏家 非懂不可 賣股的智慧

2015-06-29  TWM

學會買只是第一步 賣得漂亮才能當贏家 非懂不可 賣股的智慧     

投資人往往把九成心力放在「選股」與「買進」這兩件事,往往忽略了「賣出」在成為贏家過程所扮演的角色,以下三個投資故事告訴我們,不論你是用功精進,買點掌握精準的投資人,或是對抓飆股具獨到功夫,喜歡精挑細選買便宜股的聰明投資人,如果不懂得「賣股的智慧」,到頭來財富仍是一場空。

製作人•謝富旭 撰文•謝富旭、林心怡、黃瑋瑜六月十八日,也就是裕隆汽車開完股東會的隔一天,楊媽媽以三十六元價位賣掉手上四十五張的裕隆股票。營業員在盤中通知她全數成交了,之前兩天裕隆連番大跌令她備受煎熬的壓力頓消,同時,一股悔恨之情卻油然而生。她悲鳴地說:「七十八元的裕隆我捨不得賣,腰斬之後我才來砍股票,我不知道要怎麼向我老公解釋!」股票投資逾十年的楊媽媽,雖然只是一介菜籃族,卻是一位與眾不同的菜籃族。為了投資股票,她不惜花數萬元的學費上投資理財課程,甚至戒掉了上癮多年的八點檔連續劇,改看財經節目。大學讀歷史系的她,不但對會計與財經名詞琅琅上口,甚至連希臘國債違約危機對金融市場的可能影響,都能提出令人瞠目結舌的精闢見解。

「每當老公拿到報紙,把要聞版與財經版抽出來,只看影劇版與體育版,有時我對他真的有點鄙視!」提到投資學習經驗時,她不經意地說道。

求救案例一:賣太晚!

菜籃族白忙一場,把「天龍股」抱成「病虎股」在楊媽媽身上,找不到投資輸家的特質。因為她用功(看了超過五十本財經與投資書籍)、她有一定的選股功力、她不貪心(不融資也不借錢投資)、她不炒短線、她有自己的主見(不亂聽明牌)、她勤勞又節儉,不買名牌而且衣著樸素。但擺在眼前的殘酷事實是,投資股票十年下來,雖然沒有大虧,卻小虧不斷。憑著堪稱精湛的選股功力,楊媽媽屢屢逮到飆股,卻不知怎麼搞的,經常從飆上天的「天龍股」抱成被打趴在地的「病虎股」,白忙一場。

裕隆汽車即是楊媽媽投資白忙一場的經典案例。二○一○年七月,她看好裕隆推出自有品牌納智捷汽車,「裕隆董事長嚴凱泰有野心,又具有執行力。裕隆土地資產龐大、財務健全,當時我以三十四元進場,我認為這個價位並沒有反映納智捷的未來潛力,這是一筆勝算極高的投資!」三十四元買進後,裕隆股價的走勢竟照著楊媽媽設定的劇本走,不到兩個月,裕隆股價一飛沖天,突破五十元價位。她秉持著強勢股加碼原則,又在五十四元處加買十五張。果不其然,第二次買進後,裕隆股價連番走高,隔年(一一年)七月,最高來到了七十八.七元,她在裕隆的帳上獲利高達一七○萬元,等於老公兩年的薪資收入。

不過,股價七十八元的裕隆,楊媽媽一張也沒賣,她形容當時的想法:「台灣一年汽車銷售量不過四十幾萬輛,中國一年賣出一千多萬輛,只要納智捷能奪下中國五%的市占率,裕隆豈不是賺翻了,股價鐵定可突破百元關卡!」可惜的是,接下來裕隆的股價並未照她的劇本走,台灣車市不僅陷入低迷,納智捷闖蕩中國市場的成績也不盡理想。可能是市場對納智捷自有品牌遲遲無法轉虧為盈漸感不耐,加上納智捷銷售不佳消息時有耳聞,裕隆股價今年連番破底,使得原本打算長期投資裕隆的楊媽媽,眼看著裕隆股價快跌破第一次大量買進的成本價,決定忍痛停損。

這五年投資裕隆,眼看逾百萬元獲利煙消雲散,最後竟還落得小虧二十幾萬元的命運出場,令她相當痛心。

楊媽媽自怨自嘆地說:「我自認為是用功的投資人,怎奈總是逃脫不了股票從『天堂』抱到『地獄』的宿命!」因為不單是裕隆,楊媽媽於○九年四月買進的欣興,亦從買進的二十三元抱到最高六十一元,最後竟以賣在二十四元出場。一三年三月以十六元買進的萬海,股價今年最高來到三十八.八元,她一張也沒賣,如今滑落至二十五元,令她扼腕。

今年初因看好Type C(連接埠)概念股,以五十三元買進創惟,短短三個月一路飆到七十六元,她也是一張沒賣,如今跌至五十元,令她頓足懊惱。

幾天前,楊媽媽陪老公觀看美洲盃足球錦標賽,她說:「好像是巴西對哥倫比亞吧,球技很厲害的巴西隊奮戰不懈,屢屢掌握控球權,無奈總是欠缺那臨門一腳,終場還是掛鴨蛋輸球了。」她洩氣地說:「看球時我有一種感覺,我就好像下場九十分鐘,滿場跑來跑去的巴西球員,累得要死,明明有很多機會可以射門得分,最後總是功敗垂成,抱個大鴨蛋回家!」「或許我真的不適合投資股票吧!」診斷:會買股只是徒弟,學會賣股才算真正出師在投資市場上,像楊媽媽一樣,學會選股、學會抓漂亮買點,但因不諳賣股之道,導致最後白忙一場的人不在少數。曾為上市公司操過盤,在台股打滾二十幾年的《一出手就獲利四○%》一書作者陳榮華說:「學會買股只是徒弟,學會賣股才算真正出師!」在大學股票社團擔任指導老師的他強調:「其實,大部分投資人把心力全部放在學習如何挑股,如何買股;殊不知,賣股學問遠比買股更深奧,更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投資股市,就好像行走江湖一樣,只會買,不會賣的投資人,彷彿就像只學了外功招式,完全沒有內力修為的『肉腳』,在江湖行走,等著被痛宰!」陳榮華說。

今年一至六月上旬,陳榮華交易了九檔股票,其中五檔賺錢,三檔賠錢,一檔損益兩平,勝率五五%。看似不算高的勝率,卻締造出整體投資組合三五%的報酬率,同期間,加權指數僅微漲○.二%。

陳榮華把這張亮麗的成績單,歸功於「懂得賣」。舉今年三月二十四日以六十元買進的日友為例,股價發動後,他一直秉持著「只要不跌破前波大量對應的K棒最低點就續抱」這個原則操作。直到四月二十八日拉出一根長上影線收黑,出現近期以來的大量,且隔天K棒開低收低,於是在九十元獲利出場。除此之外,紡織股宏益讓他大賺五七%,致伸獲利三二%。

陳榮華解釋,跌破前波出大量K棒最低點,就要出場,主要是因為前波出大量對應的K棒,往往代表的是中長線買盤的成本,而該K棒最低點,則可視為股價是否能守住中長線多頭的重要防線。因此,如果股價跌破此低點,就會引發破底殺盤的賣壓,如同兩軍作戰的其中一方防線失守,所引起的潰堤效應。

雖然這個操作方法,有時候會讓陳榮華過於提早獲利了結(如今年的宏益,賣在三十元,後續漲至三十八元),但他認為,股市沒有一種方法是絕對萬無一失的,尤其是技術分析,追求的是勝率的提高,而非百分百的勝率。而這一套「跌破前波大量對應K棒最低點就賣」的方法,大體上總是能讓他賺到還算滿意的波段,或者在股價大跌之前賣出。

比如今年四月三十日,加權指數跌破於四月二十日所創造出大量一六四九億元的九八三九點,收在九八二○點,他以此嗅出大盤多方敗象,大舉減碼持股,躲過後來多達五百點的跌幅,提早將手上持股獲利了結。

因此,如果楊媽媽能早幾年學會這個方法的話,她買的裕隆照理來說,應該至少能賣在六十一元上下的價位,獲利依然能維持百萬元水準,而不致落到小虧二十萬元,抱股五年卻白忙一場。

求救案例二:賣太早!

白領逮到飆股,卻賺不到二%就早早洗出場「去年初,我就開始看好中國股市的長多走勢,理由有三:第一、大國股市走多頭不會只有一年。理由二、上海A股可望納入MSCI指數(摩根士丹利全球指數),引導國際資金進入;理由三、中國利率高達五%,銀行存準率高達十八%,還有引導國內資金進場的充足政策工具……。」分析頭頭是道的是一家上市電子公司的邱副總,他不僅是財經學系科班出身,十幾年來的電子產業職涯經驗,也助他培養出一股敏銳的投資嗅覺。職場上,邱副總已屬於人生勝利組,想當然耳這種白領菁英,也應該是投資勝利組才對吧!

「那麼,副總一定在中國股市斬獲不少吧?」面對記者的提問,邱副總臉色轉紅不好意思地說:「有小賺一點啦,我二十九.五元買進FB上證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三十.一元出場,報酬率接近二%。」接著他抱怨:「要不是一月十九日那天陸股大跌被洗掉的話,我的FB上證放到現在,可是獲利三○%以上,至少賺三百萬元。」像邱副總一樣,好不容易逮住飆馬股,卻不諳駕馭股價劇烈震盪的野性,被早早洗出場,之後只能望著扶搖直上的股價乾瞪眼的人,恐怕不在少數。

「飆馬股之所以難以駕馭,就在於當資金簇擁推升股價時,往往難以用理性的分析來判斷。」「就算你拿到財務金融學或會計學雙博士學位,也無法判斷一檔飆馬股會漲到何時才罷休?」《麥克風的股市求生手冊》作者,目前在國內一家電源供應器製造商擔任主管的陳彥文說道。

診斷:主力想法難捉摸,看季線比較抱得住年僅三十三歲的陳彥文靠著薪水投入,沒有「富爸爸」的幫忙,投資十年下來,已具有超過一千萬元操作部位的資金實力,持股較滿時的一二年,當年所領的股息超過七十萬元。多年來,他秉持著嚴格的基本面選股原則:如過去三年淨值報酬率要高於一五%、長期負債占總資產比率要小於一○%,買進的本益比要低於八倍,或股價淨值比小於○.八倍以下等。

陳彥文的投資相當分散,投入的資金總是分配在十至十五檔的持股,他謙虛地說:「我的選股功力僅能算是平平,每年組合中的個股有賺有賠,並非每檔都賺錢,即使有賺錢的股票,報酬率也大多在一○%上下。」然而近五年來,陳彥文卻能維持股票年均報酬率一五%的水準,他歸功於逮到飆股時,比較能夠抱牢。

比如說今年的紡織股宏益、去年的科誠、前年的飛捷科技、更早些時候的伸興,皆是他賺到五○%至一○○%不等的代表作。他透露,這五年來,投資不下五、六十檔股票,抓到所謂的「飆股」(指獲利五○%以上)不過七至八檔,只從中把握住四至五檔,就對當年度報酬率的貢獻匪淺。

陳彥文駕馭「飆馬股」的訣竅,在於「股價發動漲勢後,不破季線前,就不賣;跌破季線,再賣。」他進一步解釋,資金與主力的想法是難以用正統投資學理解的,「遇到飆馬股,我就把基本分析先擺一邊,變身成技術分析派,等跌破季線後再賣。有時候,股價跌破季線不到三天又站回季線,我則視為是假跌破,甚至再買回來。當然,買不回來的例子也是有的,如金洲。」陳彥文舉今年逮到的宏益這檔紡織股指出:「去年約十元買它,是因為股價淨值比僅○.六倍,每年配息還不錯,EPS(每股稅後純益)穩定地低速成長,是我眼中標準的『菸屁股』(編按:指股價雖便宜,但欠缺成長性的公司)股票。」「沒想到它竟在今年狂飆,大部分人認為,雖然第一季EPS達○.六六元,了不起今年EPS賺二.六元,漲到二十六元,本益比來到十倍時,應賣掉落袋為安,但這種基本面思考往往錯失飆馬股,買到飆馬股最好不對股價預設立場!」因為遵循季線操作原則,陳彥文手上的宏益一張未賣,該股已漲至四十元。

回到邱副總的FB上證案例,如果依循飆馬股以季線進出原則,或許他就能賣在四十元,賺進與他無緣的三百萬元股市財富。

求救案例三:捨不得賣!

上班族明知空頭來臨,死抱不放大虧九%逮到飆馬股,不要預設股價,依循季線操作比較容易賺到大波段。同樣的道理,許多人在大盤明明已經轉空的情況下,不但不知道要賣出減碼,甚至空手接下墜的白刃,企圖撿便宜,則是第三種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

在媒體界工作的李先生,就是這種錯誤的最佳寫照。李先生買股算是謀定而後動的人,平日他總是盯緊精挑細選過的好股名單,隨時留意有沒有「跳樓大拍賣」的機會,五月二十七日,「好股名單」中的志超跌破四十五元,他認為機會來了。

李先生當時是這麼分析的:「第一、我至少蒐集志超六份報告,對今年EPS預估的中間值是五.九元,股價四十五元,等於預估本益比僅七.六倍。第二、志超今年配三.五元現金股利,殖利率高達七.七%。第三、從技術線型來看,志超從五十八.三元高點下跌兩個多月進行整理以來,MACD(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柱狀體由負翻正,日KD值呈低檔黃金交叉,醞釀反彈契機。第四、志超是我的Lucky股,前兩次操作都賺錢,這一次應該贏面不小……。」李先生分析得條理分明,簡直是滴水不露,基本面與技術面都兼顧到了,但他千算萬算之餘,竟漏算了大盤多空。當時大盤正從高檔拉回進行季線攻防,在外資期貨空單壓境下,市場氣氛偏空,於是他在五月二十七日以四十五元買進的志超,竟在一周內,即六月三日滑落至四十三.七元。

診斷:空頭來襲時,眾人皆跌,便宜貨不會獨漲李先生不該犯的錯誤在於,大盤明明已在六月三日這一天因季線失守,加上跌破上升趨勢線已經確定短期內轉為空頭,他明知這個事實,卻選擇死抱持股,不僅志超,連當時一併逢低買進的微星、瀚荃等電子股也不願賣出減碼。他解釋說:「我認為我買的價位夠便宜,可以拗下去!」六月十日,全數公布電子股五月分業績壞得讓市場心驚驚,連一向穩健的志超,五月營收年增率竟負一八%,股價再度重挫,瀕臨四十元大關保衛戰。

李先生受不了,決定停損出場,賣在四○.六元;但如果他懂得大盤轉空就賣,志超或許可賣在四十四元價位,僅小虧二%,而不是後來的大虧九%。他懊惱地說:「技不如人啊!」凱基投顧董事長杜金龍指出,當大盤走弱時,即使投資人選到飆股,短時間或許能逆勢上漲,但若大盤持續破底走空,即使是強勢股也恐難抵擋「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拖累,更何況像志超、瀚荃這種率先大盤下跌的弱勢股,可能更為弱勢。

杜金龍解釋,大盤的季線可視為多頭 「生命線」,一旦正式跌破,就有轉空疑慮,若陸續跌破盤整頸線與半年線即轉空,跌破年線後,則「多轉空」態勢更為確立,從他過去對台股研究的實證經驗來看,通常大盤由多頭進入空頭,同時跌破年線(目前為九三二四點)時,依空頭弱、中、強會出現三種跌幅,分別是八.三三%、二七.四%、五七.四%。取弱級修正八.三三%計算,修正滿足點為八五四七點。︹計算方式:9324×(100%-8.33%)=8547〕面對大盤可能的空頭來臨,杜金龍建議操作應盡量保守,不要還天真地以為「眾人股票皆下跌,我撿的便宜貨會獨漲」這種事,持股最好低於二成,如果台股反彈至九五○○點反而應持續減碼,找破線的弱勢股放空,也是一條可行之路。

認清楚這三種賣出的錯誤,不僅可以克服「賣太晚」、「賣太早」的毛病,擴大獲利,在空頭來臨時,更是一條自保之道。投資,千萬別輕忽賣出的智慧,培養好賣出的智慧,才算是練功出師,能夠守住獲利,迎接財富的投資人。

常犯賣股錯誤1

賣太晚!原本大賺的股票,竟落得賠錢34元 買進30張,看好納智捷發展78.7元 以後改叫我「股神」36元 搞不好連30元都守不住,全賣掉保命再說54元 加碼15張,完全照我的劇本走60元 這只是長多中的正常回檔50元 巴菲特說長期投資才是王道40元 已經跌很深了,反彈至50元再賣吧

如何避免賣太晚

心法1:不要高估自己長期投資一檔股票的能力與耐心。

心法2:可用基本面來選股或找買點,但不要輕忽運用技術面賣出的重要性。

心法3:股價前波出大量的K棒低點被跌破了,代表長線的多頭防線潰敗失守,股價短期內急殺機率高。

達人解方

跌破前波大量對應K線的最低點,先賣再說

陳榮華

曾任公司操盤手,今年獲利35%,

大盤僅漲0.2%

常犯賣股錯誤2

賣太早!逮到飆馬股,竟只小賺出場29.5元 看好中國長多走勢,買進300張30.1元 一日內暴跌逾9%,被嚇破膽,以30.1元賣出,賺18萬元40元 如果不賣太早,迄今可獲利逾300萬元

達人解方

長線看好的個股,應該跌破季線再賣

陳彥文

年領70萬元股息的33歲上班族、《麥克風的股市求生手冊》作者

如何避免賣太早

心法1:抓到飆股時,不要對股價會漲到哪裡預設立場。這時候,用基本面判斷賣點容易有盲點,應輔以技術面,選擇跌破上升趨勢線、季線或年線作為賣點。

心法2:盤中價跌破季線(趨勢線或年線)不算真正跌破,收盤價跌破較具參考性。

心法3:如果收盤價跌破季線(趨勢線或年線),三日後旋即站回,不妨可視為假跌破,持股可買回。反之,如果三日內站不回,不應該再戀棧。

常犯賣股錯誤3

捨不得賣!大盤轉空時,捨不得調節手上股票,大跌時才來懊惱46元 基於股價跌深,今年預估EPS可達5元以上,MACD柱狀體由負轉正,日KD低檔黃金交叉後向上,買進20張43.7元 加權指數已跌破上升趨勢線,無視大盤轉空仍捨不得停損40.6元 市場空頭氣焰高張,志超5月營收年衰退高達18.5%,忍痛賣在40.6元

如何戒除捨不得賣

心法1:覆巢之下無完卵,不要以為大盤走空,只有你手上的股票還會漲。

心法2:大盤趨勢走空時,如為短線操作,持股頂多維持兩成。

心法3:不要以為中小型股腰斬或大型股跌三成就會打底,不對底部預設立場。俟技術線型與指標打底時,再撿便宜貨也不遲。

達人解方

大盤季線有如多頭「生命線」,跌破就有轉空疑慮

杜金龍

凱基投顧董事長、台股多空計量研究權威大盤走空頭,強勢股也難擋「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拖累,弱勢股則將更為弱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