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影響我非常深的兩本好書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773

巴黎:


幾天前開始看芒格的《窮查理宝典》,非常高興這不是一本投資工具書,因為"證券分析"已經令我忙過不堪。

第一眼就發覺非常奇妙,因為作者全書都在說兩個概念,多於一般的投資技巧,而巧合兩個都是自已多年一直希望增進的知識領域:

1. 我們的世界是一個整體系統,而非分割;
2. 我們的心理存著很多缺陷。

李路在中文版序說,芒格是首個在二十年前提出系統思考學說的人。巴黎不知道是否,但是我也是在多年前前看過一本影響自已很大的類似書,這本書叫"第五項修煉",The fifth discipline,是一本有關系統學說的書。

這本書引導巴黎分析事情會以一個綜錯交替的整體而非獨立分割直線方式進行,因為前者才是我們現處的真實的社會。

書中舉出很多因為獨立分割看事情產生的社會悲劇,作者非常推崇"道德經",也提到第六十四章節,我看完全書,也愛上了道德經這一章,之後就成為自已的人生目標,我的站內也常常提到這章的其中幾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慎終如此!

另 一本是Stanford University  Philip G. Zimbardo教授的 Psychology and Life的 中譯本,由游恆山編譯,書名叫"心理學"。這本書令我認識人類、或所有有機體的天生的限制,或因求生本能引致的心理盲點,這種人性心理盲點給人類的災難的 例子都很活生生。
雖然這本書非常厚,接近三吋,但因為例子非常有趣,例如有一種蟲,是可以透過吃下另一條蟲,而得到它的知識,有這些例子,看這本書就不覺得很困難。

很多人說芒格的《窮查理宝典》很難看得明白。以往我遇到這種問題時也曾經懷疑自已是否有閱讀困難,後來我問問幾個愛閱讀的朋友的經驗,又看完那本"心理學",知道那是很正常才安心。

巴黎看書時非常渴望了解作者為何有他自已的結論,多於那個結論。所以很多時就不知不覺把書內引另一本書的引文的書也買下來,這才令我知道作者的思路。久而久之,自已就買到成屋書。

如果你沒有看過一些有關系統思考學的書籍,例如上述的"第五項修煉",或另一些有關於心理學的書本,你可能不知芒格有關這兩方面對投資的關連的思路,他的想法的基礎,與及結論是否有說服力,或者有關的限制,你便會失去很多看芒格的書時應有的樂趣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62

耕到深的狠勁!

2013-02-25  TCW
 
 

 

我不是個貪心的人,自知沒有「樣樣通」的能力,一旦決定投入一件事情,必當全力把它做到最好,才肯放過自己。這是我的習慣,有好處,自然也有局限。

好處在於,只要把一個東西的邊邊角角摸到熟透,就能產生獨特的手感。這種手感,很難言傳。譬如同樣的場景,同樣五十個字,為什麼在有些人的筆下能揪心,有些人卻搔不到癢處?對照兩者文句,裡頭該有的人、事、物都有,甚至動作的形容詞也一樣,但僅前後句對調,或多了幾個標點符號、刪了幾個贅字,文章的氣味就大不相同。

這能教嗎?我嘗試過,能領悟者不多。多數人認為這是小節,沒必要斟酌;少數識得其中差別者,則因經驗不夠多,掌握得自然不純熟。

這算一種技能嗎?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說,這,是一個人的「火候」。同一種技能,人人都會,但會到什麼程度,大不相同;就像從一粒沙可以看到一個宇宙,當你越往裡頭鑽研,越能窺其堂奧。火候深者,看事情不只看表面,也不會只計較短期效益,這,也叫「層次」。

一個工作者的火候深淺,決定了作品的級數,當達到精品等級,自然不須被秤斤論兩以價格計,而能被以價值溝通。

有自覺格局大者,不耐煩往一件事的深裡鑽,他想,若為了最後那僅僅一分,卻要耗費十倍的時間去突破,極不划算。我的體會是,這並非傻蛋在吹毛求疵,因為LV與二線品牌的差距,有時就在那一分裡。

這期封面故事,是一部精彩的職人傳記。他們學歷不高,但都有一個狠勁,為了那最後的一分,願意耗上別人不願付出的代價。譬如不懂英文的阿三師,曾連續八年,每半年出國一次,砸下所有,跑遍四大洲,只為尋得修車材料;國中畢業的阿謐師,是林百里等人指定的木工,他永遠都在想最好的答案,也常跑到泰姬瑪哈陵,盯著一片剝落的磚,思考前人如何蓋出這麼偉大的建築……。

他們能出頭天,就像一棵棵高大的樹木,在長成前,那底下的一方土壤必須被深耕。唯有深耕,才能讓土壤夠鬆厚,飽含水分與空氣,醞釀成小水庫、小肥料庫;也唯有深耕,才能讓樹根往更深處發展,提供日後不斷向上突破的支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60

房價直追北上深的廈門重啟限購 一大波城市或將跟進

近年來二線城市房價上漲最迅猛、房價最高的廈門終於重啟限購了。

廈門房價直追北上深

8月31日早間,廈門國土局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稱,廈門市自9月5日起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對以下三種類型居民家庭,暫停在本行政區域內向其銷售建築面積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

一、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

二、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

三、無法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該政策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

這也是廈門時隔2年之後重啟限購舉措,而且該舉措與上一輪限購基本一致。2014年8月,廈門島外四區解除限購政策,島內兩區高端新建商品住房不再執行限購措施。至2015年1月,廈門商品房限購政策全面取消。

在取消限購的這2年來,廈門房價持續向上,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廈門樓市開啟新一輪的快速上漲行情。

相比2014年中,廈門的房價普遍上漲六七成。來自安溪的陳先生2014年中在廈門杏林灣入手了一套80多平的二手房,當時均價是1.8萬,如今已經漲到了3.1萬左右;位於廈門遠郊的翔安中澳城項目,在2014年底開盤的時候價格僅為7000多,現如今該樓盤單價已經超過2萬了,不到兩年時間就上漲了200%。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上漲最高的廈門7月份上漲了4.6%。從最近多月數據看,廈門漲幅連續排名在前兩名,廈門與合肥持續領先全國漲幅。

表1 今年3月以來房價上漲前三名情況

新建商品房住宅

漲幅第一

漲幅第二

漲幅第三

3月

廈門5.4%

合肥4.6%

上海4.3%

4月

合肥5.8%

廈門5.3%

南京4.4%

5月

廈門5.5%

合肥5.1%

南京4.1%

6月

合肥4.9%

廈門4.7%

南京4%

7月

廈門4.6%

合肥4.2%

南京3.6%

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的數據顯示,7月廈門房價均價為32537元/平方米,超過一線城市廣州1萬多元,高居全國第四,直追北上深。

 

表2: 7月中國房價最貴前10名城市

排名

城市名稱

平均房價(元/㎡)

1

深圳

50,842

2

北京

47,619

3

上海

43,052

4

廈門

32,537

5

南京

21,695

6

廣州

21,443

7

杭州

19,386

8

珠海

18,948

9

天津

18,887

10

三亞

17,659

(數據來源:中國房價行情平臺)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住房按揭貸款報告》顯示,以居民家庭購置100平方米/套的住房為例,按首付25%、按揭30年計算,5月份,廈門購房者需要付首付款71萬,月供達10792元,僅次於深圳、上海、北京,高居全國第四。

外貿出口是廈門的重點行業。“廈門這邊從事外貿工作的很多人月薪也就五六千左右,比深圳廣州等地都有不小的距離,很多人現在就是不吃不喝也無法供起房子。”在廈門一家外貿出口公司工作的周紅說。

“在廈門房價已經漲到這麽一個高點的時候再來出限購政策,有點晚了”,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早在2014年二線城市紛紛取消限購政策的時候,他就認為不光是四大一城市,至少包括廈門、南京在內的十個左右的二線城市不應該取消限購,因為這些城市的庫存本來就很小,土地供應嚴重不足。

張大偉說,這些城市的政策本來應該“一直高壓”,而不是去庫存的問題,但當時就是一刀切,把他們限購政策都放開了。“其實當時就可以預料到,他們放開後,再加上信貸這麽松,這些城市房價必然會爆發的。”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廈門的限購力度並不算大,效果也會比較有限,因為即便是在上一輪限購期間,廈門的房價也經歷了快速上漲。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廈門此類政策出臺後,離婚潮現象在廈門也可能會出現。

此外,由於144平方米以上的住宅不限購,業內人士分析,也有可能導致改善性需求擠壓到144平米以上的大戶型。後續的供給、土地出讓的時候對大戶型的比例不加限制的話,那麽就會導致大戶型供應增加,反過頭來中小戶型的剛需供給更加緊缺。

一大波城市或跟進

實際上,在廈門之前,已有個別房價高漲的二三線城市出臺了一些限購舉措。比如,此前7月,河北省廊坊轄下的三河市相關部門(三河市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發布通知,自7月7日起,三河市二手房將進行限購,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一套住房,且購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8月蘇州出臺的限購政策提出,非本市戶籍居民購買第一套住房,不受任何限制。非本市戶籍購買第二套住房,必須提供繳納證明或社保證明。不過,這樣的政策力度實在太小。“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都算不上是限購政策。”張大偉說。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隨著市場熱度的回升地王的頻現,地價超房價“面粉貴過面包”的怪象也成為常態。今年上半年,盡管部分地區已經出臺地產調控措施,比如合肥、蘇州、南京等,但是,這些政策大部分較為“溫和”,並未從根本上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未起到防止樓市過熱與房價過快上漲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政策加碼到限購也就成為必然。嚴躍進分析,從後續市場走向看,包括南京、廊坊、燕郊、天津、合肥、武漢、鄭州、昆山、杭州、福州、東莞、惠州、珠海等城市的限購可能性比較大。此類城市炒房現象比較嚴重,而且房價增幅過快,都有可能出臺各類版本的限購做法。

不過,即便熱點二線城市和環一線城市地區陸續跟進,後續市場的矛盾焦點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對這些城市來說,最根本的還是庫存和供應的問題。”嚴躍進說,像二線四小龍,由於庫存量太小,如果僅僅是限貸收緊,供應沒有跟上,那麽到了“金九銀十”的成交旺季,房價仍存在繼續上漲的可能。

中國社科院城市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教授告訴本報,從目前經驗來看,凡是房地產市場比較平穩,都是土地供應比較寬松的,土地供應節奏比較好。如果政府不是想把土地價格推高,而是想讓經濟健康平穩的話,政府應該是有操作的辦法。土地供應充足十分重要。

張大偉說,此輪一二線城市快速上漲的根源是資金潮下的資產荒。現在的市場基礎與上一輪的市場基礎都不同的,當時的限購可以把資金擠到實體經濟等其他領域去,現在的問題是,實體制造和以及其他產業產能過剩很厲害,可投資的領域有限,而房地產的“地王”還在一直出,因此限購政策效果會十分有限。

他認為,對於已經經歷過2011年來多年限購的市場購房者來說,除非信貸收緊,否則抑制作用非常有限。“如果信貸不收緊,這一政策很快將被市場消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55

對話爾冬升:其實我沒有“三少爺情結”,倒是有很深的“徐克情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01/160127.shtml

對話爾冬升:其實我沒有“三少爺情結”,倒是有很深的“徐克情結”
每經影視 每經影視

對話爾冬升:其實我沒有“三少爺情結”,倒是有很深的“徐克情結”

要說情結,我倒是有“徐克情結”。他是我非常尊敬的導演。之前有幾次都沒有合作成,我跟他說過如果到三次沒有合作,以後就不要合作了,咱們就單純做朋友吧。所以這次還是爭取到了和徐克的合作,我還是很開心的。

本文系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丁舟洋。

那是種很痛快的時代,快意恩仇,敢愛敢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古龍小說《三少爺的劍》的開篇。“我寫的就是那個江湖,和那個江湖里的人。”

1977年,香港邵氏兄弟將《三少爺的劍》搬上大銀幕,江湖大俠“神劍山莊三少爺”的故事,激起了無數70、80後年少時的“武俠夢”。主演“三少爺”的,是出身電影世家的“公子”——年僅19歲的爾冬升。因為這部電影,爾冬升一戰成名。

52cf3da_副本

▲1977年,爾冬升主演的武俠片《三少爺的劍》海報

而爾冬升更多的被現在觀眾們記住的,是他的導演身份。演了十年的古裝“大俠”,爾冬升在上世紀80年代末轉型導演。《新不了情》《旺角黑夜》《門徒》……到去年上映的《我不是路人甲》,都出自他手,他也數度捧起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金杯。

時隔近40年,爾冬升再度與《三少爺的劍》結緣。由他執導,由徐克監制,由博納影業集團出品的這部武俠電影,上映再即。很多看著“爾冬升版三少爺”長大的觀眾們,溫暖的懷舊感油然而生。

但令人意外的是,讓大家記憶猶新的“三少爺”爾冬升本人,卻稱自己並沒有太深的“三少爺情結”。再拍《三少爺的劍》,倒是更因為爾冬升的“徐克情結”。

9627d7e

▲爾冬升接受每經影視采訪(每經影視攝影)

坐在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對面,關於他的電影、關於他也曾有過也不知何時會再度陷入的困惑和迷茫、關於中國電影行業的盛世與隱憂……爾冬升沒有一絲矯情與閃爍,通通坦然道出。

就像是江湖里的真正大俠,身懷絕技、千帆過盡,卻又通透豁達、謙和赤誠。

1.徐克情結

“我本來以為自己就是個完美主義,認識爾導之後才意識到我不算完美主義,他才是完美主義。”《三少爺的劍》主演江一燕對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說,“每個人都被他罵過。”

addc2a2

▲新版《三少爺的劍》江一燕造型高冷

在爾冬升的要求下,即便是當天沒有戲份的明星,也必須來到拍攝現場。這種紮實的老派港片作風,在現下浮躁的影視圈里,實在難得。

每經影視:您個人偏好關註底層人物命運的現實主義電影題材。您也曾經說,當武俠片演員的時候並不開心。那又是為什麽,您會願意把當時覺得“不爽”且又不是現實題材的《三少爺的劍》拿出來拍?

爾冬升:我剛剛入行的時候,就碰到了香港武俠片的潮流。我是中學畢業入行的,我當年也是新潮青年,本來想搞樂隊,我是拿吉他的,結果卻拿起了“劍”。因為我那時候年紀很小,進了邵氏公司,去了一個“老人”的世界,所以那段時間並不是很享受。

至於我做導演拍寫實片,也是成長的過程,這是個人的興趣問題。這次這個故事其實也是把一些現代人的感情放在了里面,我不覺得它是一個古裝片。我一直覺得人可能過去三千年就是科技進步了,其實人性是一樣的,人性就是這樣。

每經影視:其實您對自己在77版的《三少爺的劍》中的表現並不滿意?

爾冬升: 我以前那個版是不行的,因為當年我才19歲,是一個小孩在演戲裝大人。他怎麽能懂得“三少爺”想隱退江湖的那種心境呢。

2bd9355

▲1977年版《三少爺的劍》中爾冬升一臉稚氣

我這次拍完《三少爺的劍》有點後悔的就是,提醒了大家我的年齡,而且提醒我自己已經是一個歷史人物了(笑)。

其實我那部77年的《三少爺》拍完之後只我看過一次。很多演員是有心理障礙的,不能看自己演的戲,比如劉青雲也是跟我一樣的,看到自己的戲馬上換臺,我不知道為什麽有這個心態。

所以,其實現在這版並沒有受到三十多年前那一版的影響。我們連上一版的劇本都沒有看,就重新再做一次,跟那部戲沒有什麽關聯。

每經影視:能不能談一下和徐克的合作?

爾冬升:很多人問我,重拍《三少爺的劍》是不是自己的“情結”。其實我個人還真沒有什麽“三少爺”情結。2000年的時候,覺得古龍先生寫的這個故事適合拍電影,當時是想由徐克來導演,我來監制。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也沒拍成。

38645e3

▲徐克在電影《三少爺的劍》首映紅毯活動上亮相(東方IC/圖)

要說情結,我倒是有“徐克情結”。他是我非常尊敬的導演。之前有幾次都沒有合作成,我跟他說過如果到三次沒有合作,以後就不要合作了,咱們就單純做朋友吧。所以這次還是爭取到了和徐克的合作,我還是很開心的。

2.變與不變

但對於這樣一部跨越時代的武俠戲在面對觀眾之際,爾冬升還是有忐忑。要說什麽時候什麽樣類型的電影會更有市場,爾冬升直言,“真的看不清。中國電影市場變化和發展太快。我還是只能按我自己的創作方式來。”

每經影視:新舊兩個版本的《三少爺的劍》相隔了將近40年,現在來講中國這樣的武俠電影發展到什麽階段?

爾冬升:我都很難分析的。我跟很多朋友都說,現在都沒有專家的。以前我對於自己的工作,都不會往前想太長的,我就安排9個月以內的工作,可能比較合適。因為一年半以後的事情誰也都不知道。

00e9c4f

▲新版《三少爺的劍》三少爺飾演者林更新

那現在的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發展,我認為看3個月都看不透,最多看6個月,這個變化太大了。

每經影視:制作您此前並不擅長的3D電影,困難嗎?

爾冬升:這是一部真正的3D拍攝電影,不是之後的2D轉3D。對於我這種對新數碼科技不太感興趣的人來說,需要克服很多難題。在這方面,徐克幫了我很大的忙,我很感謝他。

而且我做了以後才知道,拍這種大型武俠3D電影太費精力了。因為它的後期比拍攝還難,籌備就很難了,要半年多時間,拍攝要6個月,後期要弄兩年。

0e349e8

▲新版《三少爺的劍》“燕十三”何潤東綠水湖悲愴棄劍

在中國的電影行業現狀下,我覺得我們已經盡力了。這部電影制作總成本1億元左右,演員片酬占比還不到20%。已經是非常正常的比例了。

從行業發展來講,如果還是照原來一樣全部把錢砸到請明星上,那其實在整個質量上是很糟糕的,這個大家都知道。現在是由於沒有辦法,太多的熱錢進來,很多人有虛榮的成分在里面。現在已經在調整了,雖然好一點了,但我還是希望它快點調整,要不然的話很危險。

每經影視:近十年來我們看到大量的香港電影人“北上”,您也是,一半時間都在北京了。您怎麽看這種趨勢?尤其今年有一種香港電影人在內地大爆發的感覺。

爾冬升: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去年是資本市場在內地電影行業的大爆發之年。很多年輕的香港導演、內地導演都在研究市場,我跟他們說,我們群里都不談這些,只談劇本。我們還是先把劇本弄好,做我們的專業把戲拍好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交給發行公司、投資公司。因為我們就是創作者。

5fc0dcf

▲新版《三少爺的劍》百花林終極對決

我也相信觀眾是進步很快的,內地電影市場還是會轉回正常,這一點我自己是不擔心的。可能因為中國市場太大了,每個事情出來就呈現很爆發,所以大家很緊張。

在我個人來說,按照我們自己的方法繼續拍就可以了。

爾冬升 徐克 電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724

本科生在北上廣深的就業比例持續下降,新一線城市受青睞

隨著新一線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對人才的爭奪,本科畢業生在北上廣深的就業比例持續下降。

麥可思研究院日前發布《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91.9%。從近5年數據來看,本科畢業生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28.2%下降到2017屆的22.3%。

除了應屆畢業生之外,畢業半年後曾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本科生在3年後又離開的比例,從2012屆的13.7%上升到了2014屆的21.7%。湧入新一線城市就業的外省本科畢業生占比不斷上升,2015-2017屆的比例分別為28.2%、32.0%、35.6%,其中,在杭州就業的近三屆本科畢業生中外省人占比最高,為55.3%。

此前5月底,智聯招聘發布的一份“2018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力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從歷年數據來看,自2014年以來,期望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就業的應屆畢業生比例處於不斷下降的狀態,在新一線城市持續推出的人才吸引政策,和新興產業迅速崛起的影響下,大學生求職已經不再盲目崇拜一線城市的光環。

在2018年應屆畢業生眼中,期望就業地比例最高的依然是新一線城市,例如成都、杭州、重慶、武漢等地,占比為40.18%,同比上升了2.68%。二線城市的獲青睞程度有所上升,占比為25.94%,同比上升了4.74%。

畢業生對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的青睞度為何不斷提升?一方面是因為一線城市較大的生活壓力。另一方面則是新一線城市自身近幾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的發展,再加上從去年開始的人才爭奪戰,對畢業生的吸引力不斷上升。

以武漢為例,在武漢大學工作的周老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十幾二十年前留在武漢工作的畢業生絕大多數選擇在體制內,如公務員、事業單位,去企業的也大多是到武鋼、武船等大國企,但如今留在武漢的畢業生大多數是到東湖高新區的上市公司上班,收入也較高。

武漢名校華中科技大學的2017年研究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2017選擇在湖北省就業的達到了45.56%,為主要就業省份,該比例連續4年超過了40%。而到北上廣地區就業的研究生占比22.75%,僅為湖北的一半。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說,隨著一線城市房價、教育、交通等各種要素成本的上升,不少新一線城市通過基礎設施的改善,通過人才新政、創新驅動等吸引大量人才流入,戶籍留人與產業留人相互促進,通過競爭快速發展,新一線城市更獲得人才的青睞。

在西安,此前5月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7年3月1日實施戶籍新政以來,截至目前已新遷入落戶64.5萬人,相當於一年遷入一個中等城市。其中僅2018年第一季度,西安自市外遷入落戶人口達到24.49萬,超過去年全年的戶籍人口增長數。

除了人才爭奪,不少新一線城市如武漢、西安等通過發展校友經濟,不僅帶來了大量投資,更為大學生留在這個城市提供更多載體平臺,激發了城市發展新活力。目前,武漢、西安的校友經濟模式已吸引多個城市複制。比如,成都已明確提出“蓉歸故里”計劃,沈陽已開展“三引三回”活動(即引老鄉回家鄉、引校友回沈陽、引戰友回駐地活動)。

最新的例子是南京,根據當地媒體報道,上個月南京組團專門赴武漢和西安兩地調研學習。該市正在籌備校友經濟大會,同時借鑒武漢、西安等地成熟做法,進一步挖潛校友經濟,助力創新名城建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803

蔡東豪專欄:對財經界影響至深的案件

1 : GS(14)@2011-10-26 00:23:2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736325

2011年 9月 17日,香港法律專業學會舉辦了一場講座,主題是「上海地產案的反思」,主講者是前的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黎壽昌。講座本安排在普通會議室舉行,但由於法律界反應踴躍,後來改去會展舉行,據聞出席人數接近 1000人。
法律界人士對這個講座這麼感興趣,是因為上海地產案代表法律界,以至財經界從業員都知道,但又不會深入談論的一宗案件。案件太震撼,判決對香港財經界影響至深,從判案至今,每當有人提起「上海地產」 4個字,大家都會靜下來,心照了,不用說細節,因為說出來只會令大家心裏不舒服。我甚至認為,這案件令財經界分為兩個時期:「上海地產前」和「上海地產後」,上海地產案後所有事不再一樣。
這個講座吸引之處是,黎壽昌是上海地產案被判入獄的 6個專業人士其中一個。上海地產案發生前,黎壽昌是的近律師事務所最資深的合夥人之一,他活躍參與政府和法律界公職,在法律界知名度很高。由高處跌入深淵,噩夢過後,大部份人選擇平靜地過新生活,但黎壽昌願意站在 1000人(而且是對法律最有看法的同業)面前,公開談自己的經歷,需要不凡的勇氣。
我未受過專業法律訓練,不直接認識案中任何一個人,但這幾年來我一直跟進這宗案件的發展,吸引着我的是案情太似曾認識,我很容易便了解到這案件的關鍵。這案件又多共鳴又不遙遠,被判入獄的人可以是我的朋友,或者可以是……
先回顧上海地產案。上海地產案的主角是曾被稱為「上海首富」的周正毅,案情是 2002年周正毅向中銀香港借 22億元,用作收購上市公司建聯通( 067,後改名為上海地產)。建聯通是一個現金殼,周正毅隱瞞證監會、港交所、建聯通小股東,沒有在收購通告中披露,在完成收購建聯通後,打算安排建聯通收購多個周正毅自己持有的內地物業,然後還款給中銀香港。基本上周正毅是借用中銀香港的貸款走了一個圈,即是玩空手道。
玩空手道這行為是港交所不會容許,假如港交所知道周正毅收購後會掏空建聯通的現金,來當作收購建聯通之資金,根本不會批准周正毅收購建聯通。控方提供大量證據,指證周正毅串同多位公司高層、律師、銀行家等專業人士詐騙和發佈假資料,關鍵是收購通告中有不符合事實的聲明。
黎壽昌等 6名專業人士,在建聯通收購中分別代表周正毅和中銀香港,全部在 2008年 9月在區域法院被判罪名成立,入獄 12個月至 33個月。被告向上訴法院上訴,上訴法院維持原判,最後被告上訴至終審法院,案件在今年 7月審結,黎壽昌等被告獲判無罪。

沒有收受個人利益下判入獄

這宗案件轟動財經界,銀行家和律師替客戶處理個案,在沒有收受個人利益的情況下,被判入獄,在香港沒有先例。法官判詞也指專業人士被告是為爭生意而犯案,並無個人利益。法官指,專業人士被告初時或者未知悉周正毅的不誠實動機,但當他們接觸周正毅及商討收購計劃後,以他們的專業知識,沒理由不質疑周正毅的行為應是一名騙徒,也沒理由不知道周正毅收購建聯通的空手道計劃。
我的非專業解讀是,即使在狹窄的法律條文中過到關,當大量證據顯示專業人士應該要知道一些事情,便不可能只顧自己負責範圍的一小塊,假裝看不到全局。當資料顯示,這件事情正走向可能會犯法的方向,具備專業知識的人士有責任告發並且叫停,這是控方的主要論點。至於辯方則因為各被告的位置和參與程度不同,各人提出不同的自辯。
案件判決後,財經界譁然,震撼程度大至難以形容,原來專業人士會因為自己的專業判斷,不是收受不正當利益,而要入獄。這些入獄的專業人士,全部在行內有江湖地位,是很多人認識,甚至是受尊重的人物。專業人士做錯事,罰錢釘牌是一回事,坐監完全是另一回事,這些人只是為公司賺取正常收入,表面上只是做專業人士份內應做的事,但後果竟然如此難以想像。對大部份人來說,坐監是懲罰打家劫舍、偷扼拐騙的壞人,怎可能是黎壽昌。

「上海地產」成「會坐監」代號

可是,細看案情和法官判詞,財經界心裏卻充滿矛盾。事後看,周正毅的空手道大計太清晰,明顯至些少煙幕也懶得去製造,而且收購文件的確存在失實資料。想到這裏,財經界心裏抖顫:「我以前都給予過這類意見,唯一分別是我沒被人捉到。」財經界對入獄的專業人士表達的情感,撇開司法公正與否,是萬分同情。
上海地產案對財經界有兩個深遠影響:第一、專業人士不敢再博。「上海地產」這 4個字不時會在中環會議室出現,背景通常是,客戶要求專業人士在港交所上市條例或證監會收購合併條例中鑽空子,想辦法繞過一些障礙,達到一些目的。會議進行到某階段,專業人士彈出一句「這可能是上海地產」,所有人立刻靜下來,轉談其他話題,或無癮地提早散會。
上海地產案之前,專業人士要婉轉地提點客戶,不可太直接,其實他們最想在客戶面前大喝一聲:「會坐監㗎」,但很多時難以啟齒。今日「上海地產」已成為真的會坐監的代號,這 4個字一出,大家立即變得收斂。不少專業人士以上海地產案作為培訓新人的課程,教訓是千萬不要以為可瞞天過海,很多時是因為其他人日後出事引至爆煲,後果是不知連累多少人。
第二、是財經界不再信甚麼內地首富。其實不只是不信內地首富,面對任何身份不明的客戶,也要打醒精神,或者最簡單的處理方法是,不接受有危險的客戶的委託。特別是一些客戶似已有了全盤計劃,但選擇只告訴專業人士計劃某部份。當專業人士對客戶猶豫,上海地產案即時在腦海泛起,坐在枱的另一面,假如是翻版周正毅,應怎辦?
上海地產案後,我認為辦法有兩個:閣下有資格說不的話,快快說不;沒資格說不的話,就詐病、放假或製造一些可以甩身的衝突,總之遠離這客戶。
專業人士會被判坐監的恐懼,間接地打擊企業管治改革。多年來企業管治改革者一直想推動一項改變,就是為港交所上市條例加入法律約束力( Statutory backing),有必要時加入刑事責任。上市條例欠缺約束力,是改革者最詬病的地方。上市條例實為冇牙老虎,以最受關注的上市公司不及時披露股價敏感資料為例,犯事者最多是被公開譴責,最嚴重懲罰是日後禁止擔任上市公司董事,欠實質阻嚇作用。

上市條例實為冇牙老虎

兩三年前改革者曾佔上風,當時有大型企業爆出醜聞,民意可能支持較嚴厲的法規,改革者以為可推動政府,克服利益集團的阻力,一舉立法。但可能受到上海地產案的影響,專業人士被判入獄的可能性太恐怖了,利益集團空前團結地,把上市條例法定化的建議打垮。
今年 6月,經過多年擾攘後,上市公司披露股價敏感資料的立法草案正式刊憲,最快明年中實施,草案棄用刑事罰則,最高罰則是罰款 800萬元。財經界人士大都認為,上海地產案把刑事化的可能性變得真實,是改革失敗的原因之一,想不到上市條例化經過多年爭拗,最後敗在周正毅手上。
上海地產案中專業人士在刑滿出獄之後,把案件上訴至終審法院,今年 7月終院裁定被告上訴得直,撤銷所有控罪。黎壽昌等被告上訴至終院時,全部已在獄中服滿刑期,為的是討回公道。據出席黎壽昌講座人士指,講座最感人場面,是黎壽昌在台上感謝在場的太太。
蔡東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3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