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從小會計到身價百億元的鴻海大掌櫃 黃秋蓮 讓郭台銘信任三十年的祕密

2010-8-2  TWM





郭台銘出資拍攝的《白銀帝國》電影中描述的山西票號的掌櫃制度,可說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最重要的專業經理人文化濫觴。在現實世界中,營收達二兆元的鴻海帝國,同樣也有一位「大掌櫃」——總財務長黃秋蓮,她是什麼樣的人,為何可以得到郭台銘的完全信任?

撰文‧賴筱凡

七月二十三日的夜晚,位在台北縣土城、號令全球近九十萬名員工的鴻海總部大樓燈火依舊通明;這個晚上主人郭台銘並不在家,總財務長黃秋蓮則仍在加班。

鴻海支出 大小錢都要她同意此時黃秋蓮正在為鴻海是否要重啟高達十億美元的可轉換公司債(ECB)案忙碌著,她不僅對外代表郭台銘召開記者會,為身心俱疲的郭台銘發言,對內還必須管控每一塊錢、每一張分紅股票的進出,她是誰?為何可以成為台灣首富最信賴的大掌櫃?

郭 台銘出資拍攝的《白銀帝國》電影中描述中國最早的商業銀行——山西票號的掌櫃制度,可能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最重要的專業經理人文化濫觴。營收達二兆元的鴻 海帝國,同樣也有一位「大掌櫃」——總財務長黃秋蓮。「有時候連郭台銘決定的投資案,如果沒有『錢媽媽』(黃秋蓮的暱稱)的同意,也有可能被打回票。」一 位鴻海集團高層透露黃秋蓮不為人知的影響力。

身為全球最大的EMS(專業電子代工)廠總財務長,黃秋蓮掌管著兩兆元營收,是一家台灣營收最多、轉投資最龐雜的上市公司;然而,她的學歷卻是所有台灣上市櫃公司財務長中,最不起眼的。

對比動輒國外留學的會計學、財務金融學博士,或是擁有國際會計師證照、漂亮外商銀行背景的財務長,黃秋蓮僅靠著高商畢業的學歷,卻能掌控鴻海帝國財務大權,可說是個異數。

她不僅掌控鴻海帝國的金脈,公司任何一筆支出,都要經過她的同意,連郭台銘的私人財產也是交由她掌管,「從付幾百元的路邊攤小吃費用到買一架十億元的私人飛機,郭台銘都要向錢媽媽開口要錢。」郭台銘幕僚透露郭台銘對黃秋蓮的信賴程度。

黃秋蓮之所以會有如此的影響力,最主要是她與郭台銘一起創業的革命感情。

三十六年前,出身台北望族的黃秋蓮,還只是一家小會計師公司的會計,她是郭台銘已故妻子林淑如的阿姨。在郭台銘決定出來創業之初,黃秋蓮還曾借錢給他,後來也因而進入鴻海做會計工作,一度還與林淑如一同管帳。

黃秋蓮曾提過,當鴻海還是塑膠小工廠時,每當遇到出貨的忙碌期間,連她也得跟著作業員一起包裝趕貨。就是這樣看著鴻海從無到有,從小公司變龍頭大廠,鴻海的每一筆財務、帳款,沒人比黃秋蓮更熟悉。

「你去攤開鴻海的年報看看,那個股權架構之複雜,一層一層透過海外投資公司交叉持股,誰看得懂啊?大概只有黃秋蓮自己。」金融圈裡的人士透露,替鴻海架起這複雜股權結構的正是黃秋蓮。

不 只管錢 營運決策也有她的影子在黃秋蓮的眼皮下,旗下每家公司各自有獨立的財務長,「但只要是比較大的案子,牽涉到用錢、籌資,甚至是上市掛牌,都得要黃秋蓮同 意。」業界人士說,黃秋蓮之所以被鴻海員工稱為「錢媽媽」,意思就是要從鴻海出去的每一分錢,都得經過她的手;就連子公司、孫公司掛牌,要選哪家券商作承 銷,都得經她點頭同意。因為每個環節,都牽涉到鴻海的布局和關係的建立。

其實,黃秋蓮在鴻海集團內的角色,一直很令人玩味。她既是掌管鴻海集團財務的重要大臣,卻又時常見到她穿梭在各廠區之間,她不只管錢,也管集團各子公司、孫公司大將軍的績效表現。

據 了解,黃秋蓮掌管的「總經管」主要就是管錢及績效,而績效最主要就是關係年底的股票分紅,「鴻海數十位專業大將軍,最重視的就是年底的股票分紅,除了郭台 銘以外,只有錢媽媽有分配股票的權力,一句話就影響數百萬元分紅,大家莫不對錢媽媽必恭必敬!」一位已退休的鴻海副總級大將回憶指出。

「錢媽媽」雖然大權在握,卻不會恃寵而驕,即使每天在鐵血管理的郭台銘身邊,對待同事也不會亂發脾氣,甚至還會在郭台銘發脾氣罵人後,發揮調和的功能,安慰被罵的大將,扮演凝聚集團士氣的功能。

從 一家黑手中小企業到橫跨五大洲的代工帝國,黃秋蓮的掌櫃地位可以屹立三十多年,除了信任外,一位鴻海高層親身觀察指出,「她的學習能力超強,就像郭董一 樣,她也有吸星大法。」所謂的吸星大法,就是吸收別人的專業能力轉化為自己的。因為是全球最大代工企業,最好的投資銀行、財顧公司都想做鴻海的生意,一天 到晚主動找她做簡報,「她看得多,加上聰明過人,吸收起來就變成她自己的,很多投資、籌資方案,最後都由她自己設計再找人執行。」這位人士指出。

隨著鴻海壯大,黃秋蓮須有助手幫忙打理龐大的資金及管理工作;而這個人,就是鴻海會計長李金明,以及財務部主管的黃德才。兩人過去曾是台灣飛利浦的同事,並先後當過美國大通銀行的高階主管,與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的財務長。

完全信賴 甚至就是郭台銘分身一九九七年郭台銘挖角李金明後,黃德才後來也進入鴻海;兩位擁有漂亮學經歷的會計金融專才,非但完全無法撼動黃秋蓮的「大掌櫃」地位,還成為她的最佳助手。

而黃秋蓮底下帶出的人馬,日後也都在鴻海帝國身居要津。像李金明,不僅負責管理鴻海的財務,甚至小至鴻海深圳龍華廠區的園區美化、商店街招商,他都親力親為,目前更身兼富士康中國區行政總經理一職。至於鴻海募資、購併,則由黃德才管轄,負責聽取他們倆匯報的,就是黃秋蓮。

黃 秋蓮與郭台銘的關係緊密,從一個集團內部流傳的小故事就可知道。前兩年,龍華廠區商店街一個店家,在續約時不肯降價給員工多一點的優惠,最後被黃秋蓮視為 釘子戶,硬是拔除。但沒料到,這個店家就等在龍華廠區內,見郭台銘「擱轎陳情」,還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封信,要告「御狀」。

為了這件事情,郭台銘特地將黃秋蓮與身兼富士康中國區行政總經理的李金明、副總經理黃德才全叫來,聽完黃秋蓮的解釋後,郭台銘把手上的信揉掉,「這種信我連看都不用看,只要是對的事情,我都支持你們。」這充分展現郭台銘對黃秋蓮的信任。

跟 著郭台銘一起打拚三十六年,郭台銘身價高達一四○○億元,成為台灣首富,黃秋蓮與丈夫鴻海副總裁游象富的身價也水漲船高,成為百億元夫妻。依據鴻海財報, 黃秋蓮與游象富在鴻海擁有一.一一%的股權,是僅次於郭台銘的第二大個人股東;依照目前股價計算,這位鴻海大掌櫃的身價至少就高達一百二十二億元!

一位鴻海高層指出,黃秋蓮大半生都奉獻給鴻海,投資也都是鴻海集團的股票,黃秋蓮與郭台銘其實早已是命運共同體。

近來,鴻海因員工墜樓事件,在兩岸面對巨大壓力,這位「錢媽媽」成為郭台銘的替身,首度跳出來舉行記者會,在鏡頭前激動、哽咽,不只是為了郭台銘,也是為了自己親手拉拔長大的鴻海集團。

黃秋蓮

現職:鴻海集團總財務長

學歷:高商畢業

經歷:興順會計師事務所、鴻海會計經理婚姻:丈夫游象富為鴻海副總裁,是鴻海僅次於郭台銘,身價最高的夫妻檔,握有鴻海1.11%股權,價值高達122.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1

鴻海大電視計畫 為何壓寶36歲神秘小子?

2013-01-07   TCW
 
 

 

一個極限運動小子所創辦的攝影機公司GoPro,竟能讓台灣製造業龍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掏出兩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十八億元),只為買下它八.八八%的股份!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九日,美國耶誕假期前夕,一封鴻海的公告,讓GoPro這家罕為台灣人所知的公司聲名大譟。根據彭博(Bloomberg)的估算,該公司市值達二十二億五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五十二億元),幾乎與全球第三大PC品牌廠宏?痋]Acer)的市值新台幣六百九十億元,不相上下。

郭台銘甚至罕見的親自加入GoPro董事會,他在鴻海與GoPro聯合發表的新聞稿中表示:「當我第一次看到伍德曼(Nick Woodman,GoPro創辦人)的時候,我馬上就意識到眼前這個人是個傑出的企業家,他絕對有能力在這個產業中成功。」

這筆交易,也讓年僅三十六歲的GoPro執行長伍德曼一夕之間躋身彭博全球富豪榜。根據紐約一家金融資訊公司PrivCo Media LLC的研究,伍德曼持股GoPro七七%,身價至少在十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百億元)以上。

一個從海裡迸出的靈感為何沒有相機可以拍下衝浪英姿?

這個神秘的年輕富豪是誰?他創辦的公司,到底賣的是什麼?

時間回到二○○二年,剛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拿到視覺藝術學位的伍德曼,正處在人生中最大的低潮。他在校時所創立的一家網路行銷公司FunBug,敵不過網路泡沫化的威力而倒閉,原本捧著鈔票上門的創投反變成恐怖債主。

「那是一個糟透的經驗,你明知道自己在對的趨勢上,卻因為市場崩潰而失敗。我想盡辦法保住投資人的錢,最後卻連我自己都失去工作,」伍德曼在接受《企業 》雜誌(Inc.)訪問時說。

心灰意冷之下,他離開加州,當起背包客,跑到東南亞散心,沒想到,就在衝浪的時候,一個價值二十億美元的創業靈感跳進腦海。

伍德曼想把自己在海浪中穿梭的英姿、看到的景致,拍攝下來給朋友們看,卻發現沒有一台攝像機能夠滿足他的需求。他試著把拍立得裝上防水外殼,用橡皮筋綁在頭上與手腕上,結果相機不是被水沖走,就是因為綁不牢而不斷敲到自己的頭。

﹁為何沒有人做出可以在運動時穿戴的攝影機?﹂伍德曼想:「這就是我下一個事業!」然而,有了點子,還得有資金。前一次創業經驗,讓伍德曼決心不再跟創投拿錢。

學珠寶設計的女友、現任妻子吉兒.伍德曼(Gill Woodman),當時拿著幾條峇里島當地的手工貝殼吊飾回來,稍加改造一下,就成為極富質感的配件。他立刻嗅到商機,拿著僅剩的存款,到市場以一條不到兩美元的價格大肆蒐購,每個款式都買六百條。接著回到加州,花兩個月的時間加工,開著一台休旅車,沿著海岸線,以一條六十美元的價格叫賣,用將近三十倍的報酬率,大賺一筆。

「尼克(即伍德曼)的哲學向來都是『要就做大,不然就回家』(Go big or go home),」吉兒說。這筆錢,再加上與母親借來的三萬五千美元,就成了GoPro的創業基金。

一個非主流的成功策略在運動用品店銷售,沒有大廠發覺

一開始,他把重心放在設計出一個牢固的相機肩帶上。但是深入研究後,伍德曼才發現,沒有一台相機可以承受衝浪時的水花與高速衝擊。「我花了兩年的時間,逛遍所有的相機展覽會場,每個攤位都逛了兩次以上,就是找不到一台夠堅固的玩意,」伍德曼說,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要開的不是肩帶公司,而是相機公司。

二○○三年時,市場上並沒有類似產品,伍德曼只好自己用塑膠板、膠水與電動工具改造一台三十五毫米膠卷相機,做出一個簡單的模型,然後上網找了一家報價最低的中國代工廠,把模型寄過去,同時電匯了五千美元,請對方幫忙代工生產。匯款的那一刻他默默祈禱:「希望這家公司不是什麼山寨版的騙子。」

幸好,這是一家合法的公司,GoPro的生產線順利啟動。二○○四年,在一個運動用品展上,伍德曼做成了第一筆生意:一個日本通路商下了一百台的訂單,這讓他大為振奮。有了現金的收入,他投入更多資源,把膠卷相機換成數位攝影機,並強化收音功能,讓高空彈跳與高速賽車時呼嘯而過的風聲噪音,都可以被消除,GoPro的產品在運動愛好者間逐漸傳開。

「在GoPro之前,沒有任何一台攝影機可以提供如此不受空間限制的拍攝功能,更不用說它的價格便宜到可以把它當成拋棄式產品,」艾美獎最佳攝影得主卡薩格蘭蒂(Andy Casagrande IV)在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訪問時說。同樣一台可潛水用的攝影機,日商索尼(Sony)的售價要一千美元以上,而且只能手持,無法適應快速運動或惡劣環境,但GoPro只要三百美元。

「他們的路數很特別,跟一般主流的相機廠不一樣,」全球最大相機製造商在台代工廠、佳凌科技總經理劉嘉彬觀察,GoPro的技術並不難,其他品牌廠也可以輕易做到,只是他挑了一個非主流的利基市場,而且還神不知鬼不覺的從運動用品店這個通路切入,完全不被大廠注意。

一個網路時代的轉捩點自拍影片風潮,帶動業績成長三倍

但便宜或利基市場並不是他成功的原因,真正的轉捩點發生在二○○六年。當時Google買下YouTube,所有人都可以把自己拍攝的影片上傳到網路分享給他人時,GoPro的機會就來了。

他們推出了「英雄」(Hero)系列機種,加上寬視角的魚眼鏡頭,讓每個動作在鏡頭上看起來更加清晰,被拍攝者看起來更像「英雄」。那一年,GoPro的業績成長超過三倍。

本身就是個極限運動玩家的伍德曼很快就意識到,自己所賣的不只是攝影機,而是一種「心靈體驗」(teleportation)。他在會議室的白板上畫出一個逆時針方向的圓圈,依序是「捕捉」(capture)、「創造」(creation)、「傳播」(broadcast)、「認同」(recognition)。

「攝影的功能在於捕捉畫面,經過人的創造,網路的傳播,最後讓觀眾產生認同,」伍德曼解釋,如果能讓人透過攝影機,拍攝出優質的內容,獲得正面的回饋,那麼我們就能賣出更多的攝影機,上傳更多內容,吸引更多人觀看,創造出一個源源不絕的獲利模式,「這個,就是GoPro的DNA!」

從那一刻起,整個團隊就把自己的定位從「硬體製造商」改為「內容創造者」。為了使拍攝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伍德曼買下一間擁有3D攝影技術的公司,結合自行開發的軟體,讓玩家可以用其產品捕捉到更加立體的畫面。

一個結合社群的大商機能讓玩家輕鬆剪輯影片,隨時上傳

他們編寫軟體,加裝無線傳輸功能,讓玩家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編輯、剪接拍攝下來的影片,並立即透過網路分享。

他們甚至抓住蘋果(Apple)iPhone所帶動的App狂潮,做出可以用手機控制攝影機的應用程式,讓玩家可以輕易的連結手機與攝影機,隨時預覽、上傳所拍下的內容。

「智慧型手機是我們的好朋友,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率連結社群網路,讓玩家更方便的分享內容,」GoPro技術長鮑默(Stephen Baumer)說。

這個圍繞著逆時針方向設計出來的軟體主軸,成為GoPro的成功方程式(見圖)。根據Google統計,過去一年每二.五分鐘就有一支影片透過GoPro上傳到YouTube上。拜臉書(Facebook)的傳播效應所賜,一支自行車手在環繞非洲旅程中被突然竄出的鹿撞倒的影片,短短一個月內創造了一千二百萬次的點閱率。這讓GoPro的品牌從少數的極限運動玩家群,迅速擴散到一般大眾市場。

根據彭博的報導,GoPro年營收從二○一一年二億五千萬美元,今年暴增為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七十四億元)。研究機構NPD資深分析師卡汀(Liz Cutting)指出,過去十二個月,整體攝像機市場被智慧型手機打到衰退三○%,只有GoPro還在逆勢成長。

「這種透過社交網路所建立的品牌忠誠度,是競爭者難以複製或跨越的門檻,」卡汀說。

當索尼、佳能(Canon)等日系大廠把注意力放在規格與技術,堅守高階精品化路線,GoPro卻反過來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先用低成本做出產品,滿足其社交分享的需求,再回頭改良技術。根據美國專業科技網站TechCrunch的測試,GoPro最新產品已經可以做到四K(四倍Full HD)超高解析度。

一位熟悉鴻海的人士指出,郭台銘就是看到GoPro所拍攝的極限運動畫面,可以立即傳輸到七十吋大電視上,因而大為驚艷,立即拍板決定入股。

二○一一年,為了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伍德曼打破自己的原則,釋出一四%的股權,接受迪士尼(Walt Disney Co.)等五家公司投資,做為日後購併公司或擴張規模用的作戰基金;與鴻海的合作,也是基於未來發展的考量。

「我們每天想的不是賺錢,而是如何才能夠黏著使用者,」伍德曼說:「鴻海與GoPro都看見同樣的未來,個人化的內容擷取與娛樂,將在我們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資料顯示,雖然迪士尼和其他企業都有投資,但是只有開放鴻海進入董事會。

當創意十足的三十六歲衝浪小子,與六十歲的鐵血元帥攜手,未來雙方會擦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確實令人期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41

關於Lending Club相關的問題探討(回應海大yanhaijin) MCorleone

來源: http://xueqiu.com/7256490752/34272604

@yanhaijin 海大,今天有人在群里貼出了你在微博上關於$Lending Club(LC)$ 的幾個問題的思考,我就鬥膽來嘗試著回答一下,請海大指點賜教。


海大:Lending Club之思考一:LC作為借款人與出借人之間交易的平臺,是否會面臨著重大的moral hazard?真正的平臺該neutral,如證券交易所,平臺並不對發行的證券作出價值判斷,買賣雙方自願達成交易。而LC的借款人篩選是由LC進行,風險卻由出借人承擔。在好摘的果子摘完之後,LC有重大的道德風險。

MC: 平臺就是平臺,當然不會承擔風險,就像眾籌平臺一樣,大家會把項目給你放到網上,你自己來選,你投了錢項目沒做成風險當然你來承擔。作為一個平臺,他幫你篩選,給你劃分貸款人的信用等級,風險高的利率高,收益高,你來自己選擇到底要把自己的錢借給誰,風險收益正比,自負盈虧,沒什麽不對。再舉個例子,比如銀行的理財產品(第三方或者自營),你去銀行買理財產品,理財產品虧了,難道你要找銀行要不成?個人認為不存在道德風險。

海大:Lending Club之思考二:潛在市場到底多大?路演中提及第一個目標市場是revolving 消費者信貸8000多億,而目前LC只有50億,所以空間很大?同時LC提到,借款人的條件是工作7年、年收入在7萬2千,FlCO打分700以上!而且按照我的理解,這部分人未被銀行滿足的貸款才是目標市場!可見潛在市場被嚴重誇大了!

MC:海大的數據貌似有些問題,招股書里我記得說是FICO 660分以上; 截止到9/30/2014,公司已經通過平臺發放$62億貸款。看看這幾年的增長速度就知道市場有多大了,一般傳統商業銀行是不會給你我這樣的中層階級發放無抵押貸款,要記住是無抵押貸款哦,(除去信用卡),信用卡申請的時候一般也是要看你信用分數,總資產以及收入,信用卡也會受到額度的限制,特別是剛開始申請的時候。信用卡的利率20%左右,無論你信用是好還是壞,這跟LC總體是差不多的,現在40%-60%的貸款人的利率在16%-24%,跟信用卡相比較起來,LC還是很有競爭力的。除去個人無抵押貸款以外,SBA(small business association) loan 中小型企業貸款,教育(參見sofi,目前最大的學生貸款公司,著名風險投資家陳一舟是投資人還是董事會成員 $人人(RENN)$ )已經醫療醫生貸款的市場是巨大的哦。我們銀行最近這幾年也在嘗試做SBA, 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醫生診所的貸款,我們是為了分散風險。但是這部分的業務非常少,因為他們這些人基本上很難有抵押物,比如醫生,花個幾十萬萬美元讀完醫學院,怎麽可能再讓她拿出固定資產做抵押貸款呢?所以這些專業人士對於LC來說是非常理想的顧客。所以我一點都不擔心潛在市場的大小,可能會有些誇大,但不過分。

海大:LC之思考三:搶奪既有市場,現在的參與者會反撲嗎?變革者鮮有直接參與現有市場的競爭的,更多是開辟一個最開始認為是niche 的市場,逐步變為mainstream,革命原有市場。當然也有蘋果這樣強大的的變革者,直接在原市場中革命。嚴重依賴現有金融體系的LC的生態有多大程度經得起傳統金融機構的反擊


MC: 從發展到現在公司的增長就已經說明了這個市場的巨大型,也同時可以看出他們的business model跟傳統銀行業是完全不一樣的:LC是無抵押貸款,銀行是抵押貸款(90%以上)。我本人就在美國這邊的商業銀行工作,我所在的部門是科技和生物醫藥貸款部門,這個部門在商業銀行中已經是相對比較激進的了,但是我們在做貸款的時候最首要看的並不是公司未來的現金流,而是要先看公司的抵押物;個人借款(除了信用卡)想在銀行借無抵押貸款是基本上不可能的。銀行是不會給個人或者中小型企業提供無抵押貸款的,LC和銀行搶奪的市場不一樣,如果銀行開始提供無抵押貸款,FDIC以及監管機構是不會同意的,銀行的貸款務是相當保守的,因為銀行的存款都是老百姓的錢,這部分記在資產負債表的負債那一項,這些錢拿出去放貸款,除了問題他們是必須要負責任的。LC模式跟普通商業銀行模式,針對的目標市場完全不一樣,所以傳統銀行業的反撲對他們影響是非常有限的,除非整個金融系統的規則發生改變。

海大:假設LC未來3年發放貸款繼續100%,之後50%CAGR,2020平臺發放100B貸款,公司收入6B,按公司長期目標40%EBlTDAM,凈利潤15.5億,給予當年20倍PE,市值30B,較目前空間2倍!這是非常樂觀的情形了!

估值方面稍微有點不同意,還是估值方法的問題,目前估值方式都是用EV/Origination估值,以後等公司成熟起來以後開始穩定盈利後會用海大的P/E估值才會比較合理。未來幾年估計還是會用EV/Origination估值。如果股價漲到30,對應市值是112億美元(忽略現金和負債先),給0.9x multiple,對應貸款額度是124億美元,截止到9/30/2014,total origination 到達65億美元,也就是公司的第四季度新增貸款要比之前合起來總多接近一倍。所以30這個價位目前來看是極度不合理的,建議大家賺了就跑吧。

我29的時候沒跑,你們跑了嗎?[吐血][吐血]

歡迎海大及大家補充指正。

想看具體怎麽估值的請看另外一篇文章。
LC分析貼: http://xueqiu.com/7256490752/profile

$Virgin America(VA)$ $Habit Restaurants(HABT)$ $特斯拉電動車(TSLA)$ $阿里巴巴(BABA)$ $Cyber-Ark Software(CYBR)$ $Wayfair(W)$ $唯品會(VIPS)$ $ Juno Therapeutics (JUNO)$ GoPro(GPR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39

上海大數據交易中心4月初掛牌 人大代表建議制定大數據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57719.html

上海大數據交易中心4月初掛牌 人大代表建議制定大數據法

一財網 胥會雲 2016-03-05 09:36:00

上海數據資源豐富,已經積累並繼續產生龐大的數據資源。比如,上海擁有世界最大的醫聯數據共享系統,包含了近40家市級醫院,接入了200多個系統,有4000余萬的患者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還有4800萬張交通卡、每天30GB交通流量信息數據,亞洲第二的證券交易額,世界第一的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等

上海市大數據交易中心將於4月初掛牌,並采用會員制的方式運作。

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邵誌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用於交易的數據有很多,包括來自於通訊運營商的數據,廣告類、能源類的數據,以及市場采集的各種數據。

邵誌清對記者說,交易中心采用的是國有控股、市場化運營的方式,股東包括上海信投、申能集團以及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等。

3月4日下午,上海代表團在駐地進行議案集中會簽,邵誌清帶來的是“關於制定大數據法的議案”。

邵誌清說,大數據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大數據發展已成為國家戰略,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

研究資料顯示,2011至2015年全球大數據產業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30%,其中中國市場增速高達50%。預計2016至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仍將保持30%以上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是同期IT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的兩倍(12%)。邵誌清說,未來5-10年是大數據發展的時間窗口。

隨著“互聯網+”的推進,大數據產業的價值正在凸顯。2015年4月14日,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落戶貴陽,此後,不少城市設立或者醞釀設立大數據交易系統。

此前,上海市副市長周波在參加上海市十四屆人大第四次會議時表示,上海設立大數據交易中心,不簡單追求時間上的第一,而是追求質量上第一,規模上第一。

上海數據資源豐富,已經積累並繼續產生龐大的數據資源。比如,上海擁有世界最大的醫聯數據共享系統,包含了近40家市級醫院,接入了200多個系統,有4000余萬的患者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還有4800萬張交通卡、每天30GB交通流量信息數據,亞洲第二的證券交易額,世界第一的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等。

雖然大數據發展已經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但也存在一些主要問題和不足。

比如,數據資源要素使用不足。公共數據資源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門、公用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數據開放程度不夠,而市場數據資源的的流通性不夠,因為缺乏流通規則,無法深入加工應用。

同時,大數據深度應用少。雖然業界普遍認為大數據應用和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但現階段金融、商貿、交通、醫療、先進制造、能源等行業缺乏應用。

最後,則是大數據產業集聚度不高、創業氛圍不夠活躍。邵誌清說,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全國大數據企業僅有400余家,大數據產業發展較好的園區數量甚少。

此外,產業政策、知識產權、技術標準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差距。大數據交易也涉及許多新的理論問題需要解決。

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高富平此前就表示,大數據交易中的各種數據需要清晰界定,弄清楚來源及其合法性,是否涉及個人信息、商業秘密、國家秘密等。如果涉及個人隱私信息、商業秘密和國家秘密信息,那麽該數據不可交易;如果涉及個人信息,那麽需要進行去身份化處理,才能進入交易。這是大數據交易最難的部分,需要進行研究,制定詳細的規則才能進行。

再比如,數據的使用不具有排他性,如何界定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使用人與其他使用人之間關系,就需要建立數據交易規則。

為了促進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邵誌清認為,迫切需要制定相關法律,規範數據采集、流通與應用,保護數據產權、安全和隱私。

邵誌清建議,大數據法具體應該涵蓋的內容包括:規範政務數據共享開放和市場數據交易流通,統籌大數據資源;規範大數據服務於治理能力提升、民生改善和經濟轉型,促進大數據應用;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實現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產品突破,發展大數據產業;規範建設大數據功能型設施,加強數據采集和儲備;切實加強數據安全防護,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規範政府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標準體系,營造發展環境。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009

半年樓市盤點:沿海大賣 中西部冷熱不均

“去庫存”等政策激發購房者熱情,上半年銷售市場較為火爆。不過在整體火爆的情況下,各地市場的表現卻差異較大。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了23個省份上半年商品房銷售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情況(部分數據未公布或數據不詳的省份沒有納入統計),發現東部沿海一些省份樓市大賣,比如海南、浙江、江蘇、天津、廣東等。此外,受去庫存的影響,中部地區的山西、安徽和江西樓市也大幅跑贏全國。相對而言,西部省份的樓市增速普遍較低。

海南銷售增速領跑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6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6430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7.9%,增速比1~5月份回落5.3個百分點。2016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663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增速比1~5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銷售增速高於27.9%的省份,即跑贏全國增速。在本報統計的23個省份中,有9個省份的增速高於30%,其中東部沿海占據6個,剩下3個均來自中部。

這其中,海南省以64.3%的銷售增速位居各省份榜首。海南省人民政府秘書長陸誌遠說,在去房地產庫存方面,得益於海南省政府實施“兩個暫停”等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和各市縣、各有關部門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化解庫存壓力,全省房屋銷售面積增加,待售面積減少,去庫存成效明顯。截至6月末,海南全省商品住房庫存去化期降低到27個月,分別比去年12月末和今年3月末減少18和15個月。

易居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海南的經濟總量比較小,以旅遊和房地產等產業為主。在對房地產依賴程度較大的情況下,當房地產市場有較大波動時,區域經濟的波動也隨之增加。今年海南樓市整體表現不錯,海南的經濟表現也比較不錯。

海南省統計局分析,目前海南房地產企業開發總發展趨勢是好的,但在發展中也面臨困難。如有的企業房屋銷售良好、沒有庫存壓力,計劃開發後期建設,但因所在市縣屬於“兩個暫停”政策因素範圍,政府暫停批準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盡管企業投資積極性很高,新項目也暫時無法開工建設;也有某些企業自身因素,因前期的樓盤設計不合理,造成房屋銷售滯銷。

浙蘇粵大賣

海南銷售面積增速第一,但是樓市的總體體量還比較小。相比之下,浙江、江蘇和廣東等地樓市不但體量大,而且增速快,因而對全國樓市的成交貢獻更大。

浙江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浙江商品房銷售面積3849萬平方米,增長50%,增速僅次於海南;銷售額4249億元,增長58%。在江蘇,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6691.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4.4%。

在廣東,上半年商品房銷售持續暢旺,但受上年基數前低後高影響,銷售面積高速增長後增幅逐步回落。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商品房銷售面積6722.2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3%,增幅比一季度回落25.5個百分點,比2015年提高13.9個百分點。

從數據上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的銷售面積全國最大。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日報》稱,今年以來,樓市的區域分化十分明顯,包括深圳、廣州、珠海以及東莞、佛山的珠三角地區樓市都比較火爆,帶動了廣東樓市大幅回暖。

除了浙蘇粵,上半年樓市火爆的還有天津,天津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各項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商品房銷售升溫。房地產開發投資1202.33億元,增長15.6%;商品房銷售面積1008.17萬平方米,增長43.1%,比一季度加快24.6個百分點。

天津上半年樓市銷售面積大漲,與今年3、4月天津樓市的火熱有關。3月該市成交套數22865套,同比2015年3月暴漲202.5%,環比2月暴漲240.4%;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12484元/平方米,同比去年大漲17.6%,環比2月漲6.3%;成交量、成交金額、成交單價破歷史紀錄。4月份,成交環比增幅達到38.1%。

中西部冷熱不均

與沿海樓市總體火爆不同,上半年中西部的分化十分明顯,在部分中部省份樓市大賣的同時,也有部分中西部省份樓市增速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這其中,中西部有三個省的樓市銷售面積增速高於30%,均來自中部地區。例如,山西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增長47.7%和48.5%。截至6月底,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1663.3萬平方米,比年初減少152.7萬平方米,說明山西去庫存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另一個中部省份安徽在省城合肥的帶動下,樓市亦相當火爆。安徽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安徽商品房銷售面積3696萬平方米,增長40.1%,比一季度高15.1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2120.9億元,增長50.1%,比一季度高17.5個百分點。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4個月減少,6月末為2563.2萬平方米,比2月末減少169.2萬平方米。

相比之下,一些西部中西部省份的銷售面積增速則比較靠後,比如內蒙古、陜西、廣西、四川均在20%之下,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這說明,今年以來盡管樓市整體大幅回暖,但區域之間的分化仍十分明顯,東南沿海幾個省份的表現遠高於中西部。

而即便在各省內部,不同城市、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之間的分化也十分明顯。比如在陜西,西安的表現就明顯強於其他城市,西安市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占比進一步增加,上半年占全省的比重是72.2%,比一季度提高4個百分點,主導趨勢更加明顯。

此外,在銷售增速靠後的省份中,也有北京和上海這兩大一線城市。這主要是因為近幾年京滬相繼提出了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土地供應有限,尤其是今年京滬的樓市調控政策進一步收緊。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購房需求轉移到周圍的二三線城市。比如上半年北京周圍的廊坊和天津樓市成交火爆,量價齊升;上海的不少購買力也轉移到鄰近的昆山等地。

 

上半年部分省份樓市銷售及開發投資情況

省份

銷售面積(萬平方米)

銷售增幅

開發投資(億元)

投資增幅

海南

759.06

64.30%

809.55

10.10%

浙江

3849

50.00%

3504

-0.80%

山西

 

47.70%

556.9

6.30%

江蘇

6691.9

44.40%

4498.9

8.10%

天津

1008.17

43.10%

1202.33

15.60%

安徽

3696

40.10%

2191.5

8.70%

廣東

6722.22

39.30%

4512.99

20.80%

江西

1749.7

38.90%

768.3

19.80%

福建

2302.29

31.20%

2316.04

-0.70%

湖北

3021.21

28.50%

1959.73

4.30%

湖南

3099.09

28.20%

1278.49

7.80%

河南

3714.24

25.90%

2413.08

18.30%

甘肅

657.15

25.90%

350.45

18.30%

貴州

 

22.20%

1071.63

-0.10%

河北

2443

21.20%

2109.1

11.50%

重慶

2807.87

20.70%

1724.06

0.50%

上海

1199.6

18.20%

1685.31

8.70%

內蒙古

668.4

17.00%

406.8

1.30%

山東

4269.6

16.50%

2904.1

9.40%

陜西

1287.74

16.20%

1170.63

7.00%

廣西

1598.34

16.00%

941.68

17.60%

四川

3840.9

14.70%

2622.6

10.70%

北京

657.6

14.50%

1670.6

—7.6%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日報根據各省份統計局數據制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126

沿海大省曬半年報:山東掉隊了?

沿海經濟大省廣東、江蘇、山東等的你追我趕一向引人關註,上半年的數據顯示,粵蘇差距擴大,而山東與粵蘇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山東掉隊了嗎?

粵蘇差距擴大

盡管連續多年來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和第二經濟大省江蘇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甚至江蘇大有趕超廣東的態勢。但今年上半年,兩者之間的差距重新拉大。

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357.59億元,江蘇全省實現生產總值36531.7億元,廣東領先江蘇826億元。如果考慮廣東下半年GDP占全年比重較大這一特征,全年廣東領先江蘇的差距可能不止2500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歷史數據發現,2013年上半年、2014年上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廣東與江蘇兩省GDP相差分別為861億元、764億元、599億元,總體呈現逐步縮小的趨勢。不過到今年上半年,兩者之間的差距又拉大到了826億元。

實際上,廣東的反彈已有先兆。從全年數據來看,2008年廣東領先江蘇5814億元,其後7年的差距分別約5025億元、4587億元、4100億元、3100億元、3002億元、2704億元、2696億元。從數據上看,雖然差距在不斷縮小,但到2015年江蘇追趕的步伐已明顯放緩,2015年,江蘇與廣東的差距僅縮小了8億元。

江蘇追趕步伐放緩的一大原因在於,廣東的轉型升級步伐最早,經過多年的努力,廣東尤其是珠三角的轉型升級取得一定成效,經濟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

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財稅收入、工業利潤等幾個重要指標均大幅領先全國。上半年廣東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438.63億元,增長17.1%,比江蘇高了7.7個百分點。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621.52億元,增長15.8%,同比提高8.5個百分點。

廣東省統計局分析,從廣東工業化進程看,目前廣東正處於服務業加快發展的階段,服務業增長相對較快,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更加突出。上半年廣東第三產業增加值19456.69億元,增長8.7%,貢獻率為59.6%。

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追趕之後,江蘇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重要指標也在放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江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452.3億元,總量繼續位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長9.7%,同比回落1.2個百分點。如與東部地區主要省、市比較,江蘇投資增速僅高於上海,低於山東、廣東和浙江。

不過,廣東省統計局認為,雖然當前廣東經濟總體保持穩定,經濟增長新動能不斷增強,但也面臨不少困難,存在較大的下行壓力。其中之一便是市場需求仍然疲弱,外需未見明顯改善。

山東放緩

相比廣東和江蘇,曾一度與兩省並駕齊驅的北方沿海經濟大省山東,近年來與兩者的差距則不斷拉大。數據顯示,上半年山東全省實現GDP為31688.3億元, 比廣東和江蘇分別少5669億元和4843億元。而去年同期,山東比廣東、江蘇分別少4795億元和4194億元。由此可見,山東與粵蘇之間的差距在不斷拉大。

作為環渤海省份,在進入新世紀後的幾年,山東曾位居全國第二,並一度緊追廣東。但2009年山東不僅被江蘇反超,而且與前兩名廣東、江蘇的差距越來越大。

山東放緩的一大原因在於,作為北方經濟大省,山東的重化工業占比較高。十年前,當資源產品需求旺盛的時候,以能源重化工業為主的地方日子比較風光。山東的石油、煤炭、鋼鐵等能源重化產業占比不小,近年來隨著能源經濟的下行,山東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產業結構特點決定了市場化程度和轉型升級的速度。區域經濟專家胡曉登教授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相比廣東和江浙,山東原有的工業基礎比較好,以國有經濟為主,市場化程度不高。“市場化程度越高,產業轉型就越靈敏,轉型的效率就越高。山東的市場化程度與江浙、廣東差距越大,這幾年發展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說,產業結構是兩者差異的一大關鍵。重工業、國有經濟占比高的區域,近年來受到的影響就比較大。而民間資本發達的地區,目前的日子都比較好過。

以浙江為例,上半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37.9%,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提高3.8和9.5個百分點,對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60.7%。上半年,全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35.8%,比一季度提高6.2個百分點,阿里巴巴、網新等企業繼續發揮龍頭作用。信息經濟對浙江經濟發展作用不斷凸顯。

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第三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大,但無論是金融還是信息經濟等第三產業,山東與廣東和江浙均有較大差距。

此外,今年以來,在樓市回暖的過程中,區域之間的分化十分明顯。城鎮化率較低、缺少大城市的山東,在房地產市場的表現也遠不如粵蘇等地。數據顯示,上半年浙江、江蘇、廣東銷售面積增速分別達到了50%、44%和39.3%,而同期山東僅有16.5%,比全國平均水平還低11.4個百分點。

 

沿海經濟大省半年報

省份

上半年GDP

增速

廣東

37357.59

7.40%

江蘇

36531.7

8.20%

山東

31688.3

7.30%

浙江

20762

7.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96

午間公告 丨海大集團擬投資6億在榕江縣建豬苗場

海大集團:擬投資6億在榕江縣建豬苗場

海大集團下屬子公司廣州市益豚豬業投資有限公司與貴州省榕江縣人民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以自有資金6億元投資年產50萬頭的豬苗場及配套年產15萬噸飼料生產項目。

根據框架協議,該項目旨在發展新型“公司+農戶”無公害定單生豬環保養殖模式;公司負責飼養母豬、生產仔豬、規劃養殖小區、協助農戶建(家庭)農場和環保豬舍,為合作農戶提供健康仔豬、育肥飼料、藥品和疫苗、技術服務,扶持年出欄500-1000頭育肥豬的農戶500-1000戶參與項目建設。

公司表示,本次投資主要是利用當地地理優勢和豐富的農業資源,依公司戰略目標,進一步拓展無公害生豬健康養殖業務,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同時,本次投資還可以通過“公司+農戶”養殖經營模式,解決農戶缺技術、缺資金的養殖困境,拓寬農戶生產經營渠道、增加農戶收入,實現合作共贏。

菲利華:全資子公司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湖北菲利華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潛江菲利華石英玻璃材料有限公司”近日收到由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湖北省財政廳、湖北省國家稅務局、湖北省地方稅務局聯合頒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證書編號:GR201642000100,發證時間為2016年12月13日,有效期三年。

華峰氨綸:副總經理徐淑媛辭職

浙江華峰氨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於2017年2月20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徐淑媛女士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徐淑媛女士因個人原因請求辭去所擔任的副總經理職務。根據《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徐淑媛女士的辭職自辭職報告送達董事會時生效。

徐淑媛女士辭職後不再擔任本公司任何職務。公司董事會感謝徐淑媛女士在任職期間的勤勉工作。

天潤數娛:再融資新規影響不大,5月底前複牌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各項工作正在推進中,各中介機構對標的公司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交易方案仍在商討、論證階段。

鑒於該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為了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保證信息公平性,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及《中小企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14號:上市公司停複牌業務》等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停牌期間,公司根據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每五個交易日披露一次相關事項進展公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297

單季GDP首破萬億,浙江經濟增速領跑沿海大省

單季生產總值首次破萬億元的浙江,讓人們見識到了信息經濟的能力和潛力。

根據浙江省統計局的數據,初步核算,浙江一季度生產總值(GDP)為105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增速快於去年同期的7.2%和全年的7.5%,高於全國的6.9%。

這是浙江首次季度GDP跨過萬億元,成為廣東、江蘇、山東之後第4個單季GDP破萬億元的省份。雖然GDP不如其他三省,但浙江8%的GDP增速卻位居東部沿海經濟總量較大省份之首,也是多年來首次超過了廣東、山東和江蘇。

與此同時,浙江一季度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也高達18%,在四大東部沿海省份中位列第一。

分析浙江的一季度經濟數據可以發現,作為我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浙江的高端制造業和以信息經濟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保持著快速增長。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民營經濟是就業、科技創新的載體,浙江的民營經濟是我國最發達的,民營經濟體對市場也最為敏感,對資源配置最為高效。

浙江制造跨越小商品時代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里,浙江制造一直以小商品示人。不過,在經過多年轉型升級後,這一格局已經發生顯著變化,高端制造業在浙江生根發芽。

數據顯示,一季度浙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907億元,增長7.5%,這一增速為2014年以來的同期最高。其中,計算機通信等信息制造業增長25.8%,汽車制造業增長18.2%,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17.7%。海康威視、華三通信這樣的創新型企業最近幾年也脫穎而出,成為浙江著名的新興企業。

G20峰會上的歡迎晚宴絲綢菜單,呈現出浙江制造的頂尖技藝

在工業大市寧波,一季度全市工業增加值919.2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700.7億元,增長9.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

去年5月公布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6年~2018年)》提出,通過3年行動計劃的推進實施,加快提升浙江的本土制造能力和競爭力,努力推動本土制造邁向更高品質、更高水平,把“浙江制造”打造成中國制造的標桿。

制造業較快增長的同時,作為外貿依存度較高的省份,一季度浙江進出口總額5592億元,同比增長23.1%。其中,出口4134億元,增長15.8%;進口1457億元,增長49.7%。

浙江省信息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卓勇良對第一財經分析,49.7%的進口增速背後,主要是由於去年9月以來,國內工業複蘇,需求旺盛,企業開始積極補庫存,而浙江的港口是大宗商品集散地之一,在大宗商品上行期間,廠家的進口大幅增長。

信息經濟引領轉型升級

在工業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方向演進的過程中,以信息經濟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工業的升級又為現代服務業提供了發展的基礎。兩者相輔相成,堪稱是浙江經濟轉型升級和快速發展的“任督二脈”。

2017年的浙江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八大萬億產業:“大力發展信息、環保、健康、旅遊、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文化產業,推進各產業融合互動、業態創新,加快形成以八大萬億產業為支柱的產業體系。”

這其中,信息經濟的引領作用十分明顯。數據顯示,一季度,浙江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快於全省GDP增速2個百分點,並且占到了GDP的55.2%,實現了服務業占據GDP大半壁江山的局面。其中,金融、營利性服務業和非營利性服務業分別增長了6.6%、20.8%和8.9%。在營利性服務業中,信息經濟20.8%的增速表明,以信息經濟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在浙江已一馬當先,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浙江之所以擁有如此強大的現代服務業,以阿里巴巴等科技企業為代表的新實體經濟、戰略新興產業的帶動效應十分明顯。

根據杭州市統計局數據,“電商之都”一季度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614億元,增長22.2%。其中,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數字內容產業分別增長45.8%、45.3%和33.8%,雲計算與大數據、軟件與信息服務、集成電路產業分別增長28.3%、27.8%和24.3%。

阿里研究院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浙江11個地級市全部入圍2016年中國“電商百佳城市榜”;2015~2016年,全國返鄉電商創業最活躍的10個縣中,浙江有4個縣入圍,全國最多。

《人民日報》今年3月19日刊登頭版文章《浙江實體經濟正質變》稱,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新實體經濟正在迅速崛起。

報道中的一組數據頗為吸睛:阿里巴巴集團去年合計納稅238億元,帶動平臺納稅至少2000億元,相當於4000家大型商場的銷售體量,創造了超過3000萬個就業機會。

與此同時,浙江的快遞業在全國也有著突出地位。以“三通一達”(申通、中通、圓通、韻達)為首的桐廬籍民營快遞企業,目前就已占據全國快遞業近60%的市場份額。

“小黃人”物流智能分揀黑科技十足

高效的實體經濟

浙江的信息經濟領跑全國的秘訣是什麽?

丁長發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民營經濟是就業、科技創新的載體,浙江的民營經濟是我國最發達的,民營經濟體對市場最為敏感,對資源配置最高效。

在卓勇良看來,浙江是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地方。浙江的人文底蘊很濃厚,在經濟進入到轉型升級階段後,文教優勢也得以充分發揮。另外,政府提供的高效服務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浙江作為我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其經濟體是運行摩擦系數最小的省份。另一方面,政府通過簡政放權改革,降低社會辦事成本、運行成本、交易成本,最終降低的是經濟摩擦系數,從而提升實體經濟效率。

比如,浙江一直致力於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的省份。今年以來開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即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就是要倒逼各級政府部門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增強經濟社會活力。

螞蟻金服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浙江確立“最多跑一次”簡政放權改革目標後,螞蟻金服依托技術能力,通過和省政府及各地縣市政府部門的密切合作,在全省輸出實名認證、支付、信用、生物識別、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等各種技術能力。

“在這種寬松的環境中,企業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卓勇良說,浙江的區域經濟和產業特色也是浙江信息經濟領跑的基礎。比如浙江的快遞業在全國首屈一指,快遞業和電商之間相輔相成,它們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當然,目前浙江經濟運行也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任務艱巨。浙江省統計局指出,傳統行業轉型難度較大。一季度,規模以上制造業31個行業中,16個行業增加值增速低於5%甚至負增長。紡織、服裝、皮革、化工、化纖、造紙、橡膠塑料、非金屬礦物制品、有色金屬加工、農副食品加工等十大重點傳統制造業增加值總體雖有回升,但仍處低位。部分企業面臨結構調整的陣痛,經營困難,因此下一步仍然要大力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513

沿海大省紛紛加快高鐵建設 江蘇已組建千億級鐵路集團

隨著人口向大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集聚,高鐵、城際軌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東南沿海的江蘇、廣東等大省紛紛在加快高鐵、城際軌道的建設。

江蘇成立千億級鐵路集團

江蘇省政府日前發布《關於組建江蘇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通知》顯示,為探索高鐵自主規劃建設運營模式,江蘇省日前將現江蘇鐵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增資方式改建為江蘇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鐵路集團”),註冊資本在原有70億元的基礎上逐步增資到1200億元,近期按註冊資本950億元到位。江蘇鐵路集團為國有全資有限責任公司,由江蘇省委管理領導班子,由江蘇省國資委列名監管。

《通知》指出,江蘇鐵路集團作為以省為主投資鐵路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沿線綜合開發主體和國家幹線鐵路項目的省方出資主體,主要負責全省鐵路建設項目省級資本金籌措和相關債務融資;負責相關鐵路項目公司的組建,參與鐵路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負責組織開展以省投資為主鐵路項目的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及相關報審工作;負責自主建設鐵路項目建設管理;負責鐵路項目產權管理和運營管理,充分發揮出資主體職能,積極探索自建鐵路項目的自主運營模式;負責鐵路沿線土地等相關資源綜合開發,探索多元化經營路徑;負責鐵路建設發展基金的設立和管理運作。

此間的一大背景是江蘇交通運輸中長期存在鐵路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尤其是高鐵資源的不均衡發展,已經對江蘇區域協調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目前江蘇省高鐵集中於滬寧通道,基本為東西向,高鐵網尚未形成;過江通道不足,僅有兩處跨江鐵路橋,跨江能力嚴重不足。

根據媒體報道,江蘇鐵投公司人士表示,江蘇希望通過江蘇鐵路集團的成立,鐵路建設面向社會資本開放,以融資等方式籌措資金,自主建設鐵路,自主運營,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加速鐵路網尤其是高鐵在江蘇的覆蓋,解決鐵路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數據顯示,自2017年開始,江蘇已經開始大手筆投入鐵路建設。當年,江蘇投入1015億元,密集建設14條鐵路,構築“三縱四橫”快速鐵路網。2017年初江蘇全省集中開工的210個省級重大項目中,鐵路建設項目有10項。

另一方面,城市群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空間布局體現,其發展程度決定了一個區域參與全國甚至全球競爭的能力。目前江蘇正在大力打造揚子江城市群,作為城市群發展的基礎,高鐵、城際軌道將是未來城市群建設的一大重點。尤其是,相比公路運輸,高鐵、城際軌道交通具有運量大、準點和安全性高等特征,是一個城市群發展的基礎框架。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江蘇沿江八市內部交通,近六成是公路,鐵路分擔占23%。可見鐵路設施建設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樹華認為,以前沒有高鐵的時候,因為長江天塹等原因的限制,人員、要素的往來十分不方便,因此才形成了蘇南、蘇中、蘇北相對塊狀的梯次發展格局。現在通過加快高鐵網絡的建設,人員可以在1到2個小時內在城市群內部實現快速通達,從時空距離上為一體化提供了可能。

尤其是揚子江城市群產業結構在優化升級的過程中,高端資源要素的流通對大運量、快捷、準點、安全性高的交通需求更高,因此揚子江城市群是在順應產業升級情況下,依托高鐵環的框架,推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的過程。

沿海大省鐵路投資漸超公路

除了江蘇,包括廣東、浙江等沿海大省也在加快鐵路投資建設。

國家發改委近日已批複廣東省上報的《海峽西岸城市群粵東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粵東城際鐵路網規劃目標為:形成以汕頭、汕尾、潮州、揭陽為主要節點、覆蓋粵東地區主要城鎮的城際鐵路網絡,實現汕潮揭地區中心城市“半小時通勤圈”和粵東地區“一小時交通圈”,為粵東地區提供公交化的快捷城際旅客運輸服務。

按照批複,規劃項目總投資約1002億元。項目資本金比例為50%,由廣東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含鐵路發展基金)等出資建設,並按市場化原則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

其中,近期規劃建設“一線一環一射線”,即汕尾—汕頭—饒平、汕頭—潮州東—潮汕—潮汕機場—汕頭、潮汕機場—揭陽南城際鐵路,總里程320公里,總投資約691.9億元。遠期規劃形成“一線兩環兩射線”為骨架的城際鐵路網,總里程460公里。“一線”為汕尾—汕頭—饒平城際鐵路,“兩環”包括汕頭—潮州東—潮汕—潮汕機場—汕頭、汕頭—潮汕機場—揭陽南—普寧—汕頭城際鐵路,“兩射線”包括潮汕機場—揭陽南—揭陽北、普寧—惠來城際鐵路。

潮汕地區是我國人口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三市(汕頭、揭陽和潮州)常住人口合計達到了1432萬。長久以來,潮汕地區因為潮汕商幫而揚名海內外,不過潮汕本土的經濟發展卻一直較為緩慢。這其中,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相對滯後是一個重要原因。而加快打造粵東地區軌道交通網絡,是促進汕潮揭城市群建設,同城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有利於加速推進三市的一體化進程。

業內人士指出,粵東城際鐵路網規劃的編制和實施,是促進粵東地區一體化發展,支撐區域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和空間發展戰略的需要;是補齊城際交通短板,完善粵東地區綜合交通體系,適應城際客流增長、旅客運輸需求多元化的需要;是提升粵東地區資源集約利用水平,發揮交通引導效應,滿足粵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按照廣東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今年2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廣東省鐵路建設共完成投資額超過410億元,其中完成城際鐵路建設投資176.51億元、國鐵幹線項目234.49億元。廣東省今年鐵路建設投資額將超過500億元,比2017年增長約25%。

鐵路尤其是高鐵、城際軌道建設對廣東加快發展至關重要。今年全國“兩會”上,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廣東省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的分組討論會上直言“廣東省的高鐵已經落伍了”。他表示,廣東地區時速在350km以上的高鐵線路只有廣州—深圳—香港,以及武廣高鐵。但是廣東人口密集地區比如湛江和茂名等地,目前尚未通高鐵。

馬興瑞說,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城鄉統籌的機制,促進全省一體化發展,一是要優化區域格局,第二就是加快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建設,要加快推進廣州到汕頭、深圳到茂名、贛州到深圳、廣州到湛江等高鐵項目的建設,優化全省高速公路骨幹網絡。

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公路投資日漸飽和,相比之下,隨著城市群、大都市圈的建設,高鐵、城際軌道建設更為密集,鐵路投資甚至超越了公路投資。去年4月《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顯示,“十三五”時期全省共安排交通運輸重點建設項目投資約14600 億元,其中軌道交通約 6800 億元、公路約 6200 億元。軌道交通投資額超過了公路投資。

今年3月12日,山東省政府網站發布批複,確定組建山東鐵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註冊總股本暫定為460.54億元。批複文件指出,組建山東鐵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省級國家鐵路投資運營平臺,是落實國家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部署要求,提高鐵路建設運營管理專業化水平,加快實施山東高鐵規劃建設的重要舉措。

此前2月24日,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山東鐵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方案》,確定整合山東鐵投公司、濟青高鐵公司、魯南高鐵公司、鐵路基金公司等四個公司組建山東鐵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今後五年,山東將投資5550億元、新建高鐵3400公里。

在浙江,根據浙江省發改委發布的《鐵路2018年十大建設項目攻堅任務書》,今年該省將重點建設杭紹臺、杭溫高鐵等十大鐵路項目。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近幾年沿海大省鐵路投資如火如荼,占比不斷提高,有些甚至超過了對高速公路的投資,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高速公路建設發展較早,像一些人口稠密區域如長三角和珠三角,高速公路已日趨飽和。

另一方面,相比公路運輸,軌道交通具有運量大、準點和安全性高等特征,在沿海地區城市群加快建設的過程中,軌道交通重要性日益凸顯。高速公路以私家車為主,而軌道交通則是大運力的交通形態。在人口加快向城市群和都市圈集聚的過程中,高鐵、城際軌道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也正是沿海大省加快鐵路建設的關鍵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