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麻煩大了】泡面傳奇落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590

2014年9月2日,康師傅方便面在北京國際方便面展覽會上展出。(視覺中國/圖)

三年來,出身於臺灣鄉間的魏氏四兄弟已經聽慣了壞消息。再多一個似乎也無關緊要。

2016年5月26日晚,康師傅控股(00322.HK)公布第一季度業績,銷售額21億美元,同比下降9.5%;歸屬股東凈利潤5800萬美元,同比下降45.8%。其中銷售額占比最大的容器面、高價袋面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15.98%和36.91%。康師傅控股的大股東即為魏氏兄弟控制的頂新集團。

似乎很久沒聽到“康師傅,就是這個味”的叫賣聲了。康師傅仍占有大陸最大的方便面市場份額,但這個市場就像一根正在融化的冰棍——整個方便面市場銷量已經連續多年下滑。就連統一集團去年也不得不取消隨同方便面贈送的火腿腸,以圖扭虧。

更糟糕的是,多年前提到魏氏兄弟,人們多半會想到一個勵誌故事。但從2014年開始,他們卻有了無良商人的惡名。

從“賣油郎”到臺灣首富,魏氏四兄弟得益於最早走進大陸快消市場。1988年來大陸前,魏氏兄弟只有父親留下的一間鼎新油廠。他們最初到大陸賣的還是油——“頂好清香油”。三年花掉了四千萬投資,油生意宣告失敗。

幸運的是,他們接下來發現了讓大陸人當時倍感新奇的方便面生意。1990年代初,正值中國上億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徙大潮湧動之初,康師傅方便面這種便於攜帶的廉價食品立刻風靡一時。

旺旺的蔡衍明家族、統一的高清願家族也隨之而來,在剛剛走過短缺經濟的中國大陸市場,他們同樣賺得很開心。與那些給深圳河對岸帶去資本和管理經驗的香港企業家不同,臺灣商人深受日本影響,把商品行銷、設計的經驗帶來大陸。這時,距離第二代電子業臺商大舉進軍大陸還有七八年時間。

細數魏氏兄弟的成功秘訣,有一處值得一提——全產業鏈布局。其身後緊追不舍的統一采取的是抓住主業,配套外包的方式,而康師傅則自建配套、自建渠道,進入飲料業時,康師傅連包裝瓶、瓶標、瓶蓋都自己生產。這是它發現當時中國廉價勞動力所在多有的緣故。

可以類比的是,1995年創建於深圳的比亞迪公司,同樣采用了全產業鏈的方式,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優勢,先後在電池、IT、汽車等領域崛起。魏氏也是通過改進包裝技術,省出了巨額利潤。

魏氏控制的頂新集團還和大陸公司一樣熱愛多元化,樂購、味全、全家、德克士、康師傅面館、百事可樂,其觸角遍及快消、餐飲、零售業等諸多領域。在臺灣,頂新還進入電信、地產、公益等行業。

吊詭的是,魏氏兄弟的多元化原本是為企業尋找多個支點,但這樣做的壞處在於,只要一項業務出現醜聞,其對品牌的傷害也會嚴重波及其他業務。而這樣的事情真的就發生了。

從2013年底到2014年,頂新集團竟然三次卷入采購劣質油品事件。

臺灣辦案人員透露的案情更是火上澆油,魏家老二魏應交說過“我做的產品可以雙手奉給我父母吃”,但魏家廚房用的卻是進口橄欖油。

一步行差踏錯,幾乎萬劫不複。雖然針對這幾起事件,法院還未審結,但憤怒的臺灣人已經發起“滅頂行動”,試圖用腳投票,對魏氏旗下頂新集團趕盡殺絕。臺灣各界皆掀起抵制行動,甚至連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也發布公告,將頂新集團旗下相關產品全面預防性下架,全面抵制頂新集團旗下的康師傅以及德克士炸雞等產品。

輿論高壓下,頂新宣布全面退出臺灣油品市場,其各項子業務均受沖擊——投資的4G運營商電信之星遭民眾抵制、其擁有的臺北101大樓37.17%股權也被迫轉讓給外資。

康師傅控股旗下的大陸業務倒並未受到“滅頂行動”多大影響,其困窘多半是由中國大陸消費升級帶來的。方便面已經成為人們為了重拾記憶而偶然為之的選擇,互聯網公司投資帶動的外賣行業的興盛及多樣化的速凍食品,已經替代了方便面的位置。

魏家老四魏應行應該還記得,他1991年坐在中國大陸一列火車上,打開一盒來自臺灣的方便面吃,引來一車驚奇的目光。他在無意中啟動的泡面傳奇,二十多年後卻已蒙塵,時也運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