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旅遊籽】肯尼亞野鳥天堂 奈瓦沙湖探河馬

1 : GS(14)@2016-11-22 00:26:05

【旅遊籽:浪迹遊蹤】提到非洲肯尼亞,人人都說要去大草原看動物大遷徙兼想集郵看齊草原“Big5”(花豹、獅子、非洲象、非洲水牛和犀牛),其實除了這些指定動作外,還有湖區風光的另一種景致等着我們欣賞。大部份遊客會選擇遊覽以紅鶴和火烈鳥著名的納庫魯湖(Lake Nakuru),不過,當地朋友推介我到奈瓦沙湖(Lake Naivasha)去。「雖然你不會見到密集的火烈鳥佇立湖中,可是這裏的野鳥種類絕不比納庫魯湖少,且是河馬棲息地,風光截然不同。」肯尼亞朋友說。



奈瓦沙湖位於首都內羅畢西北約90公里,屬非洲大裂谷內的碳酸鈣湖,由首都前往,車程約1.5小時,不少遊客會把這裏安排為首站或最後一站的自然景點。一年四季都是遊奈瓦沙湖的合適時候,當中又以12月至3月及7月到10月為最佳時間,雨量較少,遊走比較方便。湖上的原住民主要為河馬,也是四百多種非洲野生候鳥棲息地。一般遊客專程前來,就是為了進行觀賞河馬的Boat Safari,順道看看各種平日難得一見的非洲野鳥。


400頭河馬聚居 笨頭笨腦極兇猛

河馬屬於半水生動物,牠們雖不擅長游泳,但喜歡保持身體濕潤,大部份時間愛待在水裏或泥沼中,故若在馬賽馬拉或其他大草原上,只有在河岸才有機會一窺河馬的影蹤;而在奈瓦沙湖,能看到河馬的機會率近乎為百分之百,皆因在約139平方公里的湖上,便聚居了約400頭河馬,分佈在各個湖岸角落。河馬喜歡群居,每個群族可有數頭至十數頭河馬聚在一起。牠們族群之間都已分好楚河漢界,互不侵犯,只在自己的範圍內捕獵,很少會走到人家的地頭搶食。要是問肯尼亞以草原湖泊為家的的馬賽人,東非自然界最兇猛的動物是甚麼?他們都會不約而同說出同一答案:「河馬。」別看牠們手腳粗短,仿似笨頭笨腦的樣子,卻是非洲動物界中攻擊力特強的動物之一,跑起來時速可達40公里!一般來說,河馬普遍食齋,但牠們卻很「玻璃心」,對周邊事物極為敏感,只要稍為感到自己受威脅,就不由分說撲上前主動攻擊。在非洲,河馬是有記錄中殺人最多的野生動物。我們坐在以摩打發動的小船上,穿上救生衣後出發。一路觀察岸邊範圍,已分別見到三、四群河馬在活動,每群約八至十頭聚在一起,部份河馬身邊更有小河馬同行。導遊說:「河馬的母性十分強,只要有年幼的孩子同行,牠們對周圍的動靜都會極度敏感,怕稚子受傷害,所以其他動物抑或人類,只要走得太近,河馬媽媽都會先發制人。」數年前,在奈瓦沙湖上就曾有一名遊客因把小船駛近小河馬拍攝,終被河馬媽媽襲擊致死。「不過,只要保持距離觀看,我們還是相當安全的。」導遊補充說。



居於奈瓦沙湖的河馬約有400頭,因為河馬對環境極為敏感兼攻擊力強,人們通常不會走近。

奈瓦沙湖是含有碳酸鈣的淡水湖,適合野鳥棲息,湖岸禿禿的樹椏上站滿不同的野鳥,有說不出的奇異感覺。

湖面比較寧靜,湖畔酒店各有小船可載遊客進行觀賞河馬的Boat Safari。


每艘艇可坐六至八人,一般要由下榻的酒店或旅行社代辦安排。

體形巨大的河馬泳術不佳,但牠們的皮膚需保持長期濕潤,故最喜歡在湖岸邊出沒。

鸕鶿擅於潛水,常愛低飛掠過水面找尋獵物。


非洲魚鷹顯身手 捉魚快狠準

奈沙湖內盛產非洲鯽魚及鱸魚,深得野鳥歡迎。在湖上棲息的野鳥便有350至400種。黃嘴䴉鶴(Yellow-Billed Stork)是湖中其中一位常客。長長的鳥喙呈鮮黃色,身手極為敏捷,是捉魚能手,還有一群群的非洲黑水鴨和鸕鶿也經常在湖上出現。湖上最叫人眼前一亮的,就是眼神銳利、動作敏捷的非洲魚鷹。牠們一般愛站在湖岸的樹枝上,只要一看到合適的魚,就會以極速突然向下俯衝,伸出爪子把魚抓牢,再帶回樹上才吃。導遊為了讓我們看清楚魚鷹的身手,特意從袋裏拿出一條鮮魚,口哨一吹以吸引魚鷹注意,隨即用力向遠方擲去。在我們眼睛還沒有跟得緊的兩三秒間,魚鷹已用雙爪在空中抓緊魚身,頭也不回的直飛遠方樹上,迅雷不及掩耳。我問導遊:「你們常常會這樣餵魚鷹嗎?」他說:「不。我們並不餵飼魚鷹,牠們向來只靠自己在湖中覓食,但魚鷹眼神銳利,只要看見合適獵物就會即刻下手。」導遊還說,他們把魚拿出來時也不敢在手上停留太久,以免魚鷹在電光火石間直撲手中,嚇一大跳,絕對是快、狠、準!奈瓦沙船上Safari一般為兩小時,遊湖岸之餘也會看看湖中心的小島,據說這是野生保護區,島上有長頸鹿、斑馬等聚居,我們還在岸邊草叢中看到一隻角馬(Wildebeest)在散步。由於小島屬私人擁有,我們都不能隨便登岸。奈瓦沙湖岸亦有紅鶴棲息,高峯時達千隻,但若一心想看紅鶴,還是建議到納庫魯湖去。



白鵜鶘在非洲湖區很常見,牠們會一群圍在一起覓食。

奈瓦沙湖常客紅鶴,惟數目不會太多。

非洲魚鷹身手敏捷,魚一拋上天空,旋即成為牠的囊中物。

奈瓦沙湖的船河之旅必須由當地導遊帶領。

野生斑馬羚羊 陪你打golf

奈瓦沙湖另一著名之處,是這裏為奥地利生物學家兼作家喬伊.阿當遜(Joy Adamson)在東非其中一個住過的地方。她和丈夫昔日的房子已改建成為Elsamere酒店,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入住,其他河畔住宿也有不少選擇,當中一家名為Great Rift Valley Lodge& Golf Resort的住宿,更適合一些喜歡打高爾夫球的朋友。肯尼亞曾受英國殖民統治洗禮,處處留下殖民風情。雖然殖民時代隨1963年肯尼亞宣告獨立而結束,惟肯尼亞境內仍有不少英國人留下來的英式俱樂部及高爾夫球球場。於2000年落成的Great Rift Valley Lodge&Golf Resort,便附設18洞的標準高爾夫球球場。前九個洞較為容易,可以邊打邊欣賞湖岸風光;第十至第十八洞則屬較具挑戰性,而全長654碼的第十七洞更是全肯尼亞高爾夫球球場中最長的果嶺,曾有資深高爾夫球客人謂最後四個洞是他到過的球場中最難打的四洞,甚具挑戰性。有趣的是,由於高爾夫球球場周邊是自然的山嶺草原,球場上不時會見斑馬聯群結隊走過,甚至在旁邊吃草。職員也不會特別驅趕這群原住民,反正當有人到球場打球,野生動物也會自動遠離。至於不諳高爾夫球者,則可以下榻在距離湖岸較近的住宿Simba Lodge Naivasha。其為一間融合東非特色及歐洲色彩的酒店,擁有偌大的草地,不時會見到一些野生動物如斑馬、羚羊等在草地休息。酒店職員說,因為這裏有人居住,猛獸如獅子及獵豹等都不會靠近,酒店草地反而成為他們避過猛獸襲擊的天堂,至少可以在這裏安安樂樂的午睡。職員說:「對遊客來說,晨早醒來露台外迎來一隻斑馬和羚羊都是有趣的事呢!」不過要注意的是,酒店並不建議遊客走近及觸碰野生動物,也希望遊客自律,不要餵飼。遠觀東非大陸上的各種野生動物,向來都是不變常規。在酒店呷着肯尼亞地道的咖啡,遠遠看着野生斑馬走過,體驗難忘啊!



湖岸的樹上常見當地人撿來動物頭骨做的裝飾。

高爾夫球球場周邊是自然的山嶺草原,球場上不時會見斑馬聯群結隊走過。

邊打高球邊欣賞湖岸風光,人生樂事。

Great Rift Valley Lodge& Golf Resort地址:North Lake Road, Naivasha, Kenya網址:http://www.heritage-eastafrica.com



Simba Lodge Naivasha地址:Naivasha Simba, Kenya網址:http://www.simbalodges.com



Travel Memo簽證:持BNO及特區護照均需簽證,可選擇於到埗後辦落地簽證,費用為50美元;也可到肯尼亞駐港領事館或於網上辦理,查詢:http://www.kenyaconsulate.org.hk機票:香港搭乘肯尼亞航空(Kenya Airways)直航首都內羅畢,中途需停曼谷,連稅價錢由6,182港元起,查詢:http://www.kenya-airways.com匯率:KES100約兌7.8港元查詢:肯尼亞旅遊局,網址:http://www.magicalkenya.com



記者、攝影:卓文慧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1/198382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576

臉部腫脹似河馬5歲怪病童靠膠管吊命

1 : GS(14)@2017-08-18 07:59:40

如果說因神經纖維瘤導致毀容的「象人」,是遭命運作弄,那麼「河馬童」,同樣是人間悲劇。湖北恩施有一名5歲男童,有一張極像「河馬」臉孔,皆因他自小便患上一種名為巨頜症的罕見病症,面部一天天腫脹起來,擠壓口鼻腔和食道,導致無法呼吸及用嘴吃飯,只能靠一根導管吊命。但他有空就拿手機自拍用修圖軟件把自己P成美顏,還咬字不清地說:「我想大口呼吸新鮮的空氣」。這名「河馬童」名叫田佳欣,和12歲的姐姐田娜與爸媽,居住在恩施巴東縣一處極簡陋的出租房間。內地傳媒記者日前到當地探訪佳欣,只見一根細細的管子他左臉一直連到嘴裏,整張臉比頭還大,與他瘦削的身材形成強烈反差。佳欣的父母白天都要上班,家裏就只有姐弟兩人。當時,佳欣在家中利用黑板粉筆學寫字,有時呼吸困難,會歇一會再寫。天性活潑的佳欣把字寫好,便拿起姐姐手機玩自拍,之後打開軟件開始修圖,在姐姐的教導下,很快就給自己「美顏」,搖着手機哈哈大笑。佳欣因面部腫脹擠壓食道無法進食,媽媽田淑升每天下班回家後就沖牛奶,然後用針筒往佳欣的嘴裏注射。「這孩子命真苦。」田淑升表示,佳欣一出生,便飽受病痛折磨,疝氣(小腸氣)、腸道扭曲再到巨頜症,長時間在生與死之間徘徊。去年11月,佳欣才順利完成第一次頜骨切除手術。但今年4月,「臉蛋腫脹」、「呼吸困難」這些症狀再次發作,而且更為嚴重。佳欣腫脹的臉蛋,很快把鼻孔擠成了兩個小孔,每吸一點氣如同打鼻鼾一般,隨時都有窒息可能。上月23日,田淑升帶上借來的5,000元(人民幣‧下同),孤身一人帶上佳欣輾轉千里到上海求醫。經過一天的路程,抵達醫院已是深夜11時,她帶着兒子在醫院大廳裡呆呆坐了一整夜。當時,她整晚沒合上眼,不時叫醒兒子,防止他睡熟時,鼻腔肌肉放鬆堵塞呼吸道。本月3日上午,佳欣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接受第二次巨頜症救治手術。專家們經會診,決定採用氣切術,插入氣切套管輔助呼吸。「這次手術只是緩解了小孩的呼吸困難,要徹底治癒需要分階段做頜骨切除和重建手術。」醫生表示,後續光醫療費用就要70萬元,讓田淑升幾乎絕望。田淑升來自農村,其丈夫還有殘疾,兩人每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只能勉強維持生活和補貼一般藥品費用,而且女兒上初中後開銷也會更大,根本沒有能力負擔佳欣的高昂治療費用。「我們有緣做佳欣的父母,就要好好保護他,再苦再累,也要治好他的病。」田淑升說,在上海手術後她就帶着佳欣回到老家。不管有多難,她和丈夫絕不會放棄治好小佳欣的希望。據悉,巴東當地有人,在網上作出呼籲,正為佳欣籌募手術費。《楚天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18/201253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1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