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你的生活 我的獲利生活產業正夯

2012-6-4  TWM




當電子股黯然低頭,同一時間,台灣生活類股最具代表的公司「誠品生活」登錄興櫃,甫上市不久的王品,股價維持四百多元,八十五度C也有二百多元;後續霹靂布袋戲、雄獅旅遊、台灣大車隊、克麗緹娜也要接棒掛牌,很顯然,一股新的趨勢在醞釀之中。

台灣資本市場即將揮別過去製造業、科技業至上的舊價值觀,走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過去不被重視的食、衣、住、行、育、樂「生活產業」,隨著大中華消費市場的形成,在中國內需市場龐大商機帶動下,即將躍上枱面,成為台股最吸睛的族群。

撰文.劉俞青、梁任瑋

研究員.孫蓉萍、楊卓翰、陳兆芬如果說,股市就代表一個國家經濟的櫥窗,那麼顯然有些事情要發生了。

台灣不含金融在內的服務業,占整體經濟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六成之多,但反映在資本市場上,不含電子及金融在內的股票,所占整體大盤市值,卻只有三成不到,顯然市場被嚴重扭曲。

影響市值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上市的家數不夠多,另一則是股價被嚴重低估。

台灣生活產業長期被市場漠視其實這兩個原因,只是雞生蛋或蛋生雞而已,說穿了是同一個原因,就是過去台灣的服務業長期被市場漠視,本益比不高,價值長期被壓抑,因此業者上市的意願自然不高,整體市值當然不大。

以去年七月在香港掛牌的高鑫零售(中國大潤發)為例,當時掛牌之後股價一路飆漲,最高時本益比高達五十多倍。但同一時間,台灣同類型的消費通路龍頭統一超商,本益比僅僅二十五倍,儘管當時統一超也已經踏上中國市場,還發出四年內要開出獲利的豪語,無奈市場就是不太買單。

不買單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市場慣用舊有的價值觀去評價。

不過,這個「習慣」了很久的價值觀,就要出現重大轉變。

今年三月王品掛牌,盤中股價一度飆上五百元,創下餐飲類股的新高價;隨後,「誠品生活」也以一五六元在興櫃掛牌,躋身「百元俱樂部」的高價股之列。其他如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台灣大車隊,在中國開多家旅館的富驛酒店,股價也都高掛七、八十元以上,即使是統一超,近一年多來股價也是一路漲,本益比節節攀高,顯然,市場已經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

此外,從去年以來,台股大盤一共跌了二一.一八%,但同一時間,與生活有關的「貿易百貨類股」跌幅只有一五%,相對抗跌。很顯然,台灣資本市場已悄悄走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有別於過去製造業、科技業至上,新一波的生活產業已然崛起。

好的生活產業是台灣國力的拓展什麼是生活產業?悠遊卡董事長、同時也是城市觀察家的劉奕成的注解是:「在『溫飽』的生活之上,再做『加值』的產業」,也就是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的產業。

他欣喜地說,總算有人看到這個新趨勢;因為早在台灣這波國片熱還沒燒旺之前,他就已經默默投資了多部電影,具有「育、樂」功能的電影,當然是生活產業的重要一環。

然而,依照這個說法,似乎滿街的餐飲、服飾店都是生活產業,豈不是你我都能跨業來做?事實並非如此。

觀察這個產業超過五年之久、參與八十五度C、王品投資的益鼎創投董事長邱德成說:「這個產業門檻之高,絕對不在科技業之下,每個能夠脫穎而出的佼佼者,都堪稱異數。」因為開一家小店或許不難,但要經營到跨入資本市場,成為一方之霸,可就不簡單了。

以投資眼光來看,能做到資本市場規模的生活產業,必須比「溫飽加值」更向上提升,「好的生活產業會對整個社會帶來很大的穩定力量,甚至於,是台灣國力的拓展。」邱德成一語道破生活產業真正的「門檻」。

例如誠品生活提供的人文空間,提供都市人沉澱心靈的幸福感,就是一股善美的社會力量;而誠品的文化氛圍,成為港澳及陸客來台取經的目標,也稱得上是台灣國力的延伸。

而在大台北街頭巷尾處處可見的台灣大車隊,有了它,婦女乘坐計程車時,多了安心;在車上掉了東西,也不用擔心。大陸知名作家韓寒今年五月來台旅行,不小心將手機遺失在車上,台灣大車隊的計程車司機主動送回;透過韓寒的文章,台灣計程車司機拾物不昧的美德,已傳揚到全中國。甚至於在網路上頗為叫好叫座的「愛情公寓」,讓寂寞空虛的飲食男女,感情有了依歸;這都是社會的安定力量。

再看看陪伴許多四、五年級生一路成長的「霹靂布袋戲」,即將走出台灣,踏上中國,何嘗不是台灣文化的拓展?至於以保養品直銷起家的克麗緹娜,已在中國遍布四千多個銷售據點,連遠在外蒙古的妙齡女郎,都知道這個來自台灣的保養品品牌。

能夠把再平凡不過的洗臉、穿衣、吃飯、搭車、看書、交朋友、玩遊戲,做到如此境界,才稱得上跨進生活產業,也才夠格進入資本市場。上述這些公司,都已經做好的準備,如無意外,在未來兩年之內,即將掛牌,成為台灣資本市場的一員。

這些公司,除了少數網路公司之外,大多數的成立時間都超過十五年;換句話說,有一群人,在台灣市場上默默耕耘多時,他們早就練好馬步,養兵千日,只是,之前的舞台不屬於他們。如今燈光打上,音樂響起,舞台布幕就要掀起。

有趣的是,這一群人的樣貌,與過去台灣資本市場多數出身工程師的科技業創業老闆,很不一樣。科技產業的老闆大多頂著光鮮的國外學歷,或者至少出身台清交;但生活產業的這一群老闆,非常在地、本土,他們不一定有耀眼的學歷,卻是捲起袖子,親自站在第一線,從庶民生活中,體驗出消費者真實的想法與需求,再創造最符合市場的產品。

決勝點在創新性、管理能力與兩岸布局︽今周刊︾此次走訪十餘家成功的生活產業業者,發現他們幾乎都具有草根特質。某一家興櫃股價已經逼近百元的老闆,甚至腳穿拖鞋、嘴邊殘留檳榔漬,但是言談間嗅覺敏銳,生意頭腦動得極快,是道地的「生意囝仔」。

不過,「生意囝仔歹生」,「生活產業的經營者要具備十八般武藝,才能長久穩定的走下去,否則恐怕淪為『蛋塔效應』(指一窩蜂投入,又很快失敗撤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表示,前陣子台灣掀起一股餐飲業掛牌熱,彷彿「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再過一陣子,可能又步上上一波電子股泡沫化後塵。服務業的優勝劣敗會越來越明顯,決勝點是創新性、管理能力與兩岸布局腳步。

例如每年到了夏天,路邊就會出現許多泡沫紅茶的小店家,而到了冬天,卻又不見蹤影。這些公司多如過江之鯽,想要通過資本市場的檢驗,幾乎不可能。台灣生活服務業必須朝向「創意商業化」、「企業資本化」,以凸顯「差異化」。黃齊元指出,台灣生活服務產業應透過觀光業帶動其他產業,例如「觀光+醫療」、「觀光+培訓」或「觀光+文化」;台灣應有不同於香港「購物天堂」的「健康度假」或「文化之旅」,創造獨特的極致消費者體驗。

即使如此,生活產業的經營者仍然要成功地挑戰三大關卡,才能長久穩定的走下去。

第一關:營收須達十億 九五%飲恨「『規模』是第一道關卡,」劉奕成認為,營收十億元是第一道門檻,跨得過這個門檻,代表公司已經具備一定的經濟規模,才能談未來。

光是這道關卡,大概已經刷掉九五%的生活產業。以屢屢成為「年輕人最愛創業」排行榜第一名的咖啡店為例,一家咖啡店月營業額如果可以達六十萬元已經相當不錯,若以此計算,必須開到近一四○家,年營業額才有十億元,談何容易?

即使是連續好幾年高踞奇摩拍賣網站女裝類第一名的「東京著衣」,生意好到嚇嚇叫,創辦人周品均近年來也有意引入創投資金或走入資本市場籌資;但去年「東京著衣」的營業額不過十億元左右。換句話說,在「東京著衣」以下的,規模都不夠。

即使過了規模這一關,還要能夠穩定獲利,這更困難,但霹靂國際多媒體和台灣大車隊辦到了。

第二關:須穩定獲利 難上加難老牌的霹靂布袋戲,曾經是很多人兒時的重要記憶,近幾年成功轉型為多角化經營,搭上電玩、動漫等各種年輕人的流行潮流,加上每周最新發行的DVD,透過全家便利商店通路上架,以饗「霹靂迷」,據了解,獲利非常好。

去年霹靂國際增資,中國信託創投、統一、全家等三大股東立刻捧著錢上門,成為霹靂國際的股東,據了解,還有幾家大型集團被婉拒在門外。

為了這件案子,幾次南下雲林虎尾,親自拜訪霹靂國際董事長黃文章的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說,霹靂國際具備獨占性、獲利穩定等各項條件,從投資角度看,是不可多得的好公司。中國信託也因為投資成為股東,順勢成為霹靂國際的輔導券商,預計今年下半年就會登錄興櫃。

至於台灣大車隊,成功地把滿街跑的計程車,整合成一個有上萬家「分店」的行動通路,成為第一家在興櫃掛牌的運輸服務業,而且獲利穩定,每年稅後純益都有三元以上水準,因此股價也不低,即使台股被證所稅打得抬不起頭,仍有七十元以上水準。

台灣大車隊和霹靂國際一樣,都具有相當的獨占性,難怪頗受市場青睞。據了解,台灣大車隊後續還要辦理增資,還未正式啟動,就已吸引一大堆國內外投資人聞香而至。

除了獲利穩定,有前景的生活產業也要具備「市場利基」。「如果你不能去大陸擴張,就要有本事把陸客搬過來。」黃齊元再三強調,生活產業最終一定要能賺「兩岸財」,才能在這場戰役中脫穎而出。

第三關:須抓住利基市場 實屬極品在對岸已經有四千個據點的克麗緹娜,已在許多內地人的心目中,種下牢不可破的「高檔保養品」印象,也因此獲得市場給予多好幾倍本益比的評價。今年三月底,克緹國際董事長陳武剛已經和富邦證正式簽約,預計明年正式掛牌。

值得注意的是,推動這一波生活產業排隊上市櫃浪潮,驅使大家不約而同大舉進入資本市場籌資的原因,許多都是為了「中國市場」。

雄獅旅遊董事長王文傑說,以目前大陸人士來台觀光的產業鏈,台灣旅行社不但是代工的最末端,而且附加價值非常有限。但隨著兩岸旅遊業持續開放,台灣旅遊業勢必走向「兩岸平台、全球架構」,因此,雄獅去年已取得中國外資旅行社執照,未來可望經營陸客赴世界各國觀光旅行。

「中國市場是台灣的六十倍大,依靠自有資金已不足以支撐長期投資所需的銀彈,也因此,走上資本市場已是一條必然之路。」王文傑說。台灣的旅行社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但國內市場終究只有二三○○萬人,如果可以把操作旅遊商品細膩的經驗放在中國需求強勁的出境、入境與國內市場,再加上陸客來台觀光的商機,產值將會相當豐厚;未來,有能力到中國大陸市場競逐的旅行業者才會勝出。

如今,一般台灣製造業的平均本益比,大約十至十五倍,「生活產業現在是黑板上最能創造話題的行業,如果你可以賣『台灣故事』,本益比至少有十五至二十倍;如果你又有『中國故事』,本益比可以衝到二十至二十五倍;如果可以像王品有『超級故事』的話,本益比更可以攀升至三十倍以上。」黃齊元直截了當給了這些生活產業評價。

事實上,即使如王品,它的「中國故事」也才剛剛要開始吟唱,成功尚在未定之天,市場評價到底對不對?太高還是太低?還有待時間證明。

不過,相較於鄰近的資本市場,例如在香港掛牌的高鑫零售,目前的股價將近十港幣,本益比高達四十八倍,這個價格的背後,隱含市場對其未來高度成長的期待。台灣的生活產業能否與之匹敵,只能靜待市場證實。

新產業尚在學習階段 有待市場考驗當然,對於這個初紅乍紫的新產業,台灣資本市場還在「學習階段」,摸索如何給予這個「新產業」評價,因而在現階段,很容易會有短暫的泡沫現象。

「別忘了,當年聯發科掛牌帶動的IC設計熱潮,曾經享受過最高將近一百倍的本益比,禾伸堂也曾經一度風光,成為多少人永遠的痛。」劉奕成提醒,所有新產業爆發的前兩年,市場易有溢美的想像、過度的期待。兩年之後,話題褪去,真正的產業價值才會浮現,屆時,市場還會重新「打成績」。

三十年前,政府幾乎傾盡所有資源挹注,培植了台灣的電子產業。但如今,生活產業幾乎是以「自給自足」的方式,自行踏出了第一步。

儘管如此,生活產業仍像初生的嬰兒一般,需要持續餵以奶水,包括政府政策資源、人才的培養、上下游產業的帶動提升等等,才能有更美好的未來。

政府必須覺醒,在證所稅、油電漲價的紛擾之外,還有更重要的產業政策,刻不容緩地等待推動,這才是台灣下一個美麗希望之所在。

生活產業價值長期被低估!

股票代號公司名資本額(億元)負責人5/29 股價(元)2012Q1

本益比(倍)

2912統一超103.90高清愿157.0025.04 4965商店街1.41詹宏志106.0021.82 5903全家22.30潘進丁144.0030.89 9943好樂迪14.70顏瓊章50.8010.19 1233天 仁9.05李明星49.1019.90 1259安 心2.94黃茂雄140.0023.37 2722夏 都7.70陳溪圳37.2020.38 2723F-美食13.44吳政學210.0024.06 2727王 品6.79戴勝益450.0038.31 2908特 力50.70李麗秋19.6515.20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鉅亨網未來,生活產業將大放異彩!

知名企業上市櫃或登錄興櫃一覽表

股票

代號公司名稱負責人資本額(億元)上市╱櫃進度備註N/A鼎王餐飲集團陳世明2券商輔導中知名麻辣鍋業者—六角國際王耀輝0.45券商輔導中手搖茶飲料品牌「日出茶太」

8433弘帆朱鵬飛62011/09登錄興櫃飾品製造商—東京著衣國際鄭景太1預計明年上市櫃國內最大女裝網站—風尚數位科技謝攸升1.68券商輔導中兩岸最大美妝網站FashionGuide —康迅數位蔡孟峯4.34券商輔導中購物網站 PayEasy

2730美麗信徐明潭3.062011/10登錄興櫃飯店2724F-富驛侯尊中2.692009/12登錄興櫃中國連鎖飯店2712遠雄悅來洪賢德9.5券商輔導中飯店2899台北金融大樓林鴻明147大股東頂新集團表示朝上市之路邁進台北101大樓8950悠活度假曾忠信10.2即將簽署輔導契約度假村2722夏都國際陳溪圳7.72012/3上市飯店

1599宏佳騰鍾杰霖3.552011/10登錄興櫃生產潮牌Aeon機車2640台灣大車隊林村田3.162011/07登錄興櫃,申請上櫃中國內最大計程車隊

5278尚凡資訊張家銘1.22012/05登錄興櫃,年底申請上櫃國內最大交友網站「愛情公寓」—痞客邦Pixnet何飛鵬0.91預計明年上市櫃部落格網站—愛評網何吉弘0.5預計3年後上市櫃知名餐飲評價網站

2719燦星國旅楊文芳3.442012/2上櫃旅行社業者5907大洋百貨顏思文18.22012/6回台上市中國連鎖百貨2926誠品生活吳清友4.12012/03登錄興櫃,申請上櫃中百貨賣場8359錢櫃練台生13.62012/05登錄興櫃KTV —霹靂國際多媒體黃文章3預計明年登錄興櫃布袋戲—雄獅旅行社王文傑8預計明年Q3掛牌旅行社業者—京站實業黃森義10預計明年Q3上市購物廣場

專家看生活產業大趨勢

劉奕成 悠遊卡董事長兼城市觀察家

對生活產業的注解

在「溫飽」之上再「加值」的產業

建議

規模太小、太分散,政府政策應鼓勵整合

看好或欣賞哪一家公司

台灣大車隊、霹靂國際

王文華夢想學校創辦人

對生活產業的注解

是對未來的擴展,且才剛開始,不是結束

建議

1. 上市只是開始

2. 老闆要調整心態

3.「專注經營」是最重要的事

看好或欣賞哪一家公司

樂見生活產業上市熱潮

吳一揆中信金總經理

對生活產業的注解

讓我們生活更美好!

建議

應該引進更多了解財務、管理的人,才能協助產業壯大

看好或欣賞哪一家公司

霹靂國際、引進「製片」概念的國片黃齊元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

對生活產業的注解

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到獨特的極致體驗

建議

應跳脫單地創新的心態,而在點與點連結中尋求最大的可能

看好或欣賞哪一家公司

英爵醫美診所、大洋百貨、克麗絲汀

邱德成益鼎創投董事長

對生活產業的注解

對社會產生穩定的力量,甚至是台灣國力的延伸!

建議

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政府資源應該給予大力扶植

看好或欣賞哪一家公司

1. 食品產業一定最有機會,找有好的管理的餐飲上游食材公司

2. 長期看護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9

文創股正夯 三招教你挑出潛力軍

2014-10-11  TCW
 
 

 

「潔西卡不要走!」在粉絲的呼喚聲中,韓國偶像團體「少女時代」成員潔西卡宣告退團,導致經紀公司SM娛樂市值兩天內蒸發新台幣二十億元,文創股的高波動風險可見一斑。

但,如果旗下藝人是永不嫌累、永不變老、永不脫團的布袋戲主角素還真,情形又會如何?

當霹靂國際這檔台灣首家「類迪士尼」股掛牌後,國內投資人才開始上投資文創股入門課。

生技股從小貓兩、三隻的慘澹經營,到塑造數檔百元股王,成了台股領漲族群,不過是兩、三年的事。如今文創股剛起步,就已被寄予接棒生技產業的厚望,讓霹靂在掛牌前被投資人搶破頭,公開申購中籤率不到二%,鎖住二百一十一億元資金。

然而,幸運中籤的霹靂新科股東,到底是能抱股賺翻天,還是像去年底文創股華研掛牌衝高之後,接著一路走跌,一年來跌幅超過四成,就連專業機構法人也都看法兩極。

留意兩風險:評價不易、各別差異大

原因出在文創股評價不易,台灣投資市場也缺乏經驗。專注於文創業創投的群眾募資平台FlyingV董事長林弘全分析,文創產業被寄予厚望,是因為營運潛藏爆發力。例如,迪士尼除了有穩定的動畫卡通收入,更大的獲利來源,是來自玩具、主題遊樂園等周邊商品的授權,「只要內容很強,從周邊商品賺錢簡直是無本生意。」

但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它所形塑出的無形資產,正是文創業最難被預測與評價的部分,而且文創公司各別差異極大,難有一體適用的評價法則。林弘全分析,華研是藝人經紀,霹靂是偶戲動漫,即將上興櫃的還有友松等戲劇製作公司,都是完全不同的經營模式。

就像生技股剛起步時,新藥、醫美等不同類型公司本益比無前例可循,但透過國外案例、本土經驗逐步建立評估標準。現在文創業也正由這些前鋒個股逐步打基礎。

去年底掛牌的華研與韓國SM娛樂一樣,公司獲利隨著藝人的人氣與吸金本領起伏,不時要蒙受藝人瞞婚、吸大麻等負面新聞的風險。華研剛掛牌時,本益比高達四十多倍,如今回到與SM娛樂相仿的二十多倍。

相較之下,甫掛牌的霹靂,與經營卡通人物的美國迪士尼、日本三麗鷗更為相似。卡通人物不鬧緋聞、不會生病,股價波動風險比藝人經紀公司小。

不過,霹靂七成營收來自固定的戲劇發行、三成營收來自授權(含周邊商品),與迪士尼的比重分布正好相反,未來必須朝向增加授權收入前進,要增加粉絲數量與黏度,才能提高授權金。

挑股三重點:看團隊、看人氣、估風險

事實上,分析霹靂的投資價值,正好能為小散戶們帶來文創投資入門課中的三大學習重點。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林淑婉分析,投資與否第一觀察重點,是團隊有沒有過成功的經驗。霹靂能順利掛牌,在於擁有布袋戲產業中很強的競爭力,應用在其他方面,若文創公司新劇集、電影是由賣座作品的導演執導,賺錢的機會就越高。

第二,要評估閱聽人有多少。除了受台灣本地觀眾歡迎,要分析內容是否易走向國際、大中華市場,語言與故事線轉換是否順暢。例,偶像劇打動女性也要讓男性埋單,只有江湖沒有文藝的布袋戲,如何男女老少咸宜?

第三,必須要有風險意識。十部電影可能僅一部賺大錢,代表有九部沒賺到錢,屬高風險高報酬行業,不熟悉此產業的投資人,必須評估自己承擔損失的能力。

霹靂目前營收來自每週買DVD的死忠客群,業績穩,但這利基市場在本土已難擴大,須向對岸敲門。霹靂很東方、很武俠,以年輕男性喜好為主的故事線不易吸引女性,閩南發音也成大中華市場障礙,國際化挑戰仍大。

霹靂掛牌價一百五十元,以去年每股獲利四.六三元換算,本益比達三十二倍,竟還比迪士尼的二十一倍高。國泰證期顧問處分析師謝柏垣指出,國內投資界給予高本益比,是寄望明年春節即將上映的3D布袋戲電影。

如今,米老鼠高齡八十六歲、凱蒂貓剛過四十大壽,素還真仍是二十六歲年輕人。霹靂上櫃取得國際化所需資金後,能否讓素還真如米老鼠般長壽,其3D偶動畫電影票房的中國表現,將是霹靂股價表現好壞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512

林鳳營品牌落漆 四方鮮乳、台大牧場正夯 想買得排隊 小廠鮮乳的三大優勢

2014-10-27  TCW
 
 

 

頂新魏家黑心油風波所及,林鳳營鮮乳也遭強力抵制,許多消費者開始轉向搶購自產自銷的小品牌鮮乳,不再以大品牌為唯一選擇。主婦聯盟與台大教授分析,小廠鮮乳有三大優勢,與大廠鮮乳相比,並不遜色。

撰文‧何欣潔

消費者抵制頂新魏家,集團旗下的味全林鳳營鮮乳也滯銷,買氣全都轉往其他品牌鮮乳。數波食安危機,改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不再一味相信大品牌就是品質保證,反而開始重視「小」品牌的好。

位於台北市區的台大牧場、主婦聯盟唯一指定購買的四方鮮乳,就是最近市場最夯的商品,想喝到台大鮮乳,必須早晨六點就開始排隊搶購;想喝四方鮮乳?可能想喝也喝不到。

「我們已經預告消費者,所有的訂單都必須等到十一月之後才出貨。」四方鮮乳創辦人蔡南說,這幾天接到許多訂單,但短時間內產量也不可能增加,搶購訂單只能一律往外推。

據農委會畜牧處統計,國內約有十二萬頭乳牛、五四四戶酪農戶,全年的生乳供應量約三十五萬公噸,均由乳品加工廠與酪農簽訂長期合約。其中與味全有長期契約關係的酪農戶計有一六八戶。在黑心油事件爆發之前,味全的供乳量占全台三四.九%,排名第一,其次是統一的三○.三%、光泉一九.一%、佳格四.九%與其他廠牌一○.八%。

農委會評估,受到消費者抵制味全影響,每日將有六十六公噸左右的生乳被迫囤積在乳品工廠裡,味全勢必釋出部分契約酪農的乳源,讓其他同業增加產量,紓解市場缺乳壓力。

四方鮮乳總經理特助蔡佐鴻也說,他和同業的確被告知,可以「分享」味全釋出的生乳,「林鳳營鮮乳其實品質沒問題,消費者的抵制,只是讓裝在『林鳳營』瓶內的鮮乳,改成『光泉』的牌子,喝到的鮮乳並無不同。」蔡佐鴻說。

目前並無證據顯示,林鳳營的鮮乳品質有太大問題,但因為「小」品牌的上游廠商較單純,讓消費者的信任度增加。主婦聯盟課長張雅雲表示,大乳品工廠的原料乳,來自全台一百多個牧場,收集至工廠後再混乳加工,品質控制較困難,「只要一個牧場出問題,整批牛奶都會受到汙染。」而像四方鮮乳、台大牧場這種從飼養牛到乳品加工、銷售都是自己來的品牌,還擁有哪些大廠難以取代的優勢,讓消費者趨之若鶩?

張雅雲表示,主婦聯盟當初選擇四方鮮乳為唯一指定鮮乳,便是看上四方採取「牧場自設加工廠」的經營模式。在四方,原料乳由自家牧場生產,從牛吃的草、牛舍環境衛生,包括擠牛乳的每個環節,都在自己控制範圍內。

優勢一:

乳品來源少,風險較低雖然現在隨著訂單成長,四方鮮乳已與另外七個衛星牧場契作收乳,但相對於大廠有上百家的上游酪農戶,品質風險仍相對較低。

「我們自己經營牧場,懂得觀察牧場環境、乳牛狀況,酪農想騙我們,沒這麼容易。」蔡佐鴻舉例,乳牛常見的肺結核,是人牛共通的疾病,萬一染病,可能就必須將鮮奶整批銷毀,有些酪農為了怕承擔損失,會選擇隱瞞病情,「雖然我們也不敢保證能百分之百揪出病牛,但沒養過牛的管理人員,可能更難看出端倪。」經營乳品加工二十年的專業,讓四方鮮乳雖已不完全是自產自銷、自家供應鮮乳模式,但經營者卻能定期到旗下牧場訪視,觀察生產情形。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陳明汝分析,小廠的好處與台大牧場類似,採用「一條龍」的方式生產,「牧場就在公館校區內,系上教授也有專業,我們對用藥、飼養過程都有嚴格把關,採用低溫殺菌,也有信心做到安全衛生。」

優勢二:

低溫殺菌,保存營養與風味在乳源管控擁有優勢之外,小廠、教學牧場也比大廠更有機會選擇HTST(高溫短時間)殺菌方法處理生乳,僅須加熱到攝氏八十至九十度,保留鮮奶最真實的風味與部分營養,這也是四方鮮乳受主婦聯盟青睞的原因之一。

陳明汝解釋,一般市售鮮乳採用UHT(超高溫瞬間)方式殺菌,加熱溫度超過攝氏一○○度,會讓鮮乳達到幾乎無菌狀態,但也會使鮮乳中的乳清蛋白、免疫球蛋白遭到破壞,「只要乳源好、生菌數量低,採取HTST方式加溫,的確能保留相對更多的營養。」但陳明汝也強調,鮮乳主要營養鈣質,無論是哪一種加熱方式都不會有太大差異。

UHT殺菌法可以確保安全,但會破壞營養;HTST殺菌法則必須冒著生菌數可能過高的風險,萬一不合格,整批牛奶都必須銷毀。「所以只有對生乳品質有信心的生產者才敢用這種方法。」陳明汝說。

陳明汝指出,UHT殺菌法會讓奶中醣類焦化,喝起來甜度增加,是台灣消費者較為習慣的風味,「但事實上,HTST的清淡風味,比較接近真正的奶味。」一般大廠為了避免鮮乳在運送過程中變質,多半選擇採用UHT加熱法,低溫加熱的清淡乳香,只有在少數價格較高的大廠品牌,或如四方、台大這種小品牌才能品嘗到。

優勢三:

推廣食農教育,維持品質除了殺菌方式不同,張雅雲認為,小廠牌牛乳當初為了生存,反而更努力推廣食農教育,可說是意外的收穫。「抵制林鳳營、搶購小廠鮮乳運動,其實意義不大,重點是在發現小廠優勢的過程中,消費者重新了解自己的食物。」蔡佐鴻說,四方鮮乳花費相當多力氣與消費者溝通,才能維持品牌的理想性格。「例如使用HTST殺菌的鮮乳風味清淡,曾經被客人質疑摻水稀釋,幸好有主婦聯盟一起努力向社員說明,才打開通路。」蔡佐鴻更舉例,一般酪農若遇到牛乳房發炎情形,多半會選擇施打抗生素,停藥一周後再重新出乳。但四方牧場卻以「用手將奶擠出來、協助乳牛自體消炎」的方式解決問題,讓風險降到最低,但這個方式會讓出貨時間有延遲風險。

所幸,透過主婦聯盟平台的教育,社員都知道這是「靠天吃飯」的畜牧業難以控制的風險。消費者願意耐心等,四方才可以堅持經營二十年。

當初的辛苦如今有回報,主婦聯盟甚至會在夏天缺乳期時,告訴社員改喝豆漿。「本來就不是天天都有鮮乳可以喝!」張雅雲說,台灣消費者早該學習這些知識,「不然恐怕永遠難以避免長期被廠商餵養、吃到黑心食品的風險。」不過,陳明汝也提醒,小廠雖然有優勢做到乳源管控、低溫殺菌,但檢驗能力可能也會相對較差,不如大廠設備精良,「小廠萬一乳源管控沒有做好,也是有風險的。」大、小廠各有優勢。

食安危機改變消費者慣常購買知名品牌的習慣,開始將目光轉向小品牌,這改變很具意義。如果消費者可因此對食物生產流程有更多認識、大廠無法再挾通路優勢壓縮小廠生存空間,那麼消費者才有可能改變台灣飲食市場的生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50

從教宗到創業家 看見非典型成功術正夯

2014-12-15  TCW

 

教宗、PayPal創辦人、烏拉圭總統,他們有什麼共同處?答案是:他們都顛覆傳統,重新定義世人眼中的「成功」。

教宗》說自己也是一般人坦承曾對女生動情,高喊同性戀無罪

以教宗來說,歷任教宗的形象是神聖不可侵犯,但現任教宗方濟各卻走下神壇,把自己當成一般人。他說:「教宗會哭、會笑、會睡覺,也是一般人。」

二○一三年初,他當選教宗時,就選了一個歷任教宗從沒用過的名字——方濟各(Pope Francis)。這個名字來自十三世紀一位擁抱貧窮、試圖建立「清貧教會」的聖徒;新教宗正是想效法八百年前的方濟各,讓教會成為「為窮人而設的教會」。

方濟各上任後,不入住專屬豪宅,而在市區租小公寓,自己煮飯,每天趕地鐵、公車上班,生日時還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來共進早餐。他說:「我的人民都很窮,我也是他們的一分子。」

對俗世情欲,方濟各也會用一般人眼光看待。他說年輕時在信奉上帝後,有次在叔叔婚禮上對一位年輕女孩一見鍾情,「我一個星期都無法靜心祈禱,每當要祈禱,這個女孩就浮現我心頭。」他認為即使神職人員,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這種事若一次都沒發生過,那才不正常。」

天主教認為同性戀有罪,方濟各對此卻相當開明:「若天主在創造人類時,願意冒險讓我們有自由意志,那我憑什麼介入?」

PayPal創辦人》做別人做不到的事鼓勵休學創業,別折騰自己賺辛苦錢

方濟各強調「入世」,讓外界對教宗的印象大為改觀。另一位創業家提爾(Peter Thiel),則是靠「做別人做不到的事」,顛覆人們對企業家的想像。

提爾是電子支付系統PayPal的創辦人,身價超過二十億美元的他,早在臉書還未出名時,就是其第一個外圍投資者。如今著名的科技新創公司,包括領英(LinkedIn)、Yelp,都曾接受過提爾的投資。

雖然身為創業者,整天和錢打交道,提爾卻喜歡談哲學。受到蘭德(Ayn Rand)哲學的影響,提爾是「自由意志主義」信徒,還寫過文章,探討這個主義如何運用在教育上。他還想征服死亡,於是捐錢給醫學研究機構,並打算在死後把遺體冷凍,等未來有了克服死亡技術後再解凍。

同時,提爾還想對抗繳稅,他花錢贊助「海上桃花源」,在這個海上人工島,沒有最低工資,沒有社會福利,沒有政府抽稅。事實上他當初創立PayPal,就有一個使命:打造一個新的網路貨幣來取代美元。正如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的評價:「只有提爾敢與眾不同。」

提爾的座右銘是「從零到一」——這也是他今年出版的一本新書書名。在他看來,一個人若只會做大家都知道怎麼做的事,這只是「從一到N」,只能在各路人馬競爭裡賺辛苦錢。只有創新是「從零到一」,也就是無中生有,做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才能壟斷市場。

當初提爾從史丹佛大學法學院畢業後,也想和別人走一樣的路,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助理;後來沒有如願,才走上創業之路。事後他回頭看,若當時到最高法院工作,他可能一生都在採錄證詞、草擬合約,而不是在創造新東西。

他因此反思:許多大學生付高學費讀名校,只為了當管理顧問或進投資銀行,做和別人一樣的事。競爭越來越多,收穫卻越來越少,「為什麼我們要這樣折騰自己?」

所以,提爾在致富後,成立「提爾獎學金」,鼓勵年輕人休學去創業、做研究、搞社會運動,這在美國引起批評,但在提爾看來,這才是「做別人做不到的事」。

烏拉圭總統》從左派變右派為從毒販手裡搶市場,力倡大麻合法

提爾靠著顛覆別人的想法,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而烏拉圭現任總統穆希卡(Jose Mujica),卻是顛覆他自己的信念,讓人們注意另一種「當總統」的方法。

今年已將近八十歲的穆希卡,年輕時就獻身左派革命,他在見過古巴革命領導人卡斯楚與格瓦拉後,立志要將烏拉圭改造成像古巴那樣的社會主義天堂。於是才三十歲出頭的穆希卡,就參加武裝游擊隊,中槍過六次,在監獄待了十四年。

但在二○○九年,當時已超過七十歲的穆希卡,披上了象徵烏拉圭總統的藍白腰帶。他上台不是靠槍,而是投身選戰獲勝。他不但早已放棄武裝革命的想法,畢生信仰左派馬克斯理論的他,在當總統後,推出諸多和右派經濟學家建議不謀而合的政策。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大麻合法化。在穆希卡推動下,烏拉圭成為全球第一個大麻完全合法的國家,理由是「我們要從毒販手裡把市場搶過來。」輿論擔心將有更多人使用毒品,但穆希卡卻認為,一九一三年,烏拉圭開放女性有離婚權利,當時人們也擔心家庭會消失、道德將淪喪,「這些言論如今看來多麼可笑。」

這位八十歲老總統思想的開放,還包括宣布同性戀與墮胎合法化,這在天主教勢力龐大的烏拉圭也是創舉。此外,穆希卡還把九成月薪捐給慈善機構,不住豪華總統官邸,卻住自己的小農場,開著已經快三十年的老爺車;他從不穿正式服裝,被稱為「全球最窮的總統」,但他甘之如飴。

非典型人的時代來了!越敢破框,越能在大環境生存下來

教宗方濟各、PayPal創辦人提爾、烏拉圭總統穆希卡,都是非典型的成功人物。他們為什麼能在這個時代出頭?

從達爾文演化論的觀點來看,當環境變化時,生物本身也必須進行變異,才有更大機會在生存競爭裡存活。

以方濟各來說,為什麼今天才出現一個對同性戀如此寬容的教宗?過去天主教不乏有人主張寬容同性戀,但這種主張並不適應當時的環境,所以同情同性戀的天主教人士,就在當時環境下被淘汰了。

如今,就如方濟各所說,「同性戀現象逐漸增加」,另一方面,信仰天主教人數也大幅成長,當中不乏有「同性戀」與「信徒」雙重身分的人,當這些人有了一定數目,天主教內部同情同性戀的人士,不但不會像過去一樣被淘汰,反而可能變成「適者」,在天主教內部生存下來。

因此,今天就算不是方濟各對同性戀寬容,明天仍會有下一任教宗做出相同主張。因為局限條件已變,過去同情同性戀者想當教宗,結果就是「不適者淘汰」;但今後同情同性戀的人,卻可能變成「適者」,在天主教內部生存下來。

提爾的崛起,也是同樣道理。像他這樣天馬行空的人,以前必定也出現過,但他們都沒在歷史上留名,因為在當時環境下,想把創意實現的門檻太高了。

如今網路出現、創投蓬勃,只要一個人的創意,能夠實現利潤,並懂得運用網路、創投等各項資源,就可能自創新局。如同提爾創辦PayPal,第一次成功就來自他和eBay的「超級賣家」做生意,這讓他因此搶占了一個小市場,最後逐步壯大。

穆希卡推動大麻合法化,也是如此。事實是,拉丁美洲花在打擊非法毒品的代價,已超過一兆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一兆元),成千上萬人還因此死亡。過去打擊毒品的代價很低,社會還可以承受,有人主張「大麻合法化」,最後只會被環境淘汰。但如今打擊毒品的代價,讓整個國家越來越難承受時,主張大麻合法化的人,就會在這個大環境下擁有相對優勢而生存下來。

從童子賢到教宗方濟各、創業家提爾,再到烏拉圭總統穆希卡,這些非典型成功人物,都印證了適者生存的法則: 當大環境變化越快,自身有能力應變的人,將有更大的生存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97

一個鍵,就能看出柯P會不會被網友罵 歐巴馬也在用「鄉民公關」正夯


2015-09-10  NM

它不是人,是用大數據做的社群口碑觀測系統;只要傳統公關四分之一時間,就能及時處理政治人物、企業危機。

「波卡事件」雖然落幕了,

但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麻

煩卻未了,因為他不僅把朝野議員都惹毛了,婦女、兒童等公民團體也得罪光了。

明明鄉民在網路上力挺柯

P,網民的民意不是站在他這邊嗎?為何柯文哲最後決定出來喊話止血?從過去一連串食安危機到現在波卡事件,鄉民強大的影響力,該如何解讀,已經成了一門鄉民公關(又稱社群公關)的新商機。

這個公關高手不是人,而是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在用,國外稱為「社群傾聽」(Social Listenig)的社群口碑觀測系統。由電腦透過大數據技術,讓老闆一鍵按下去,就能在數秒到一小時內,從臉書、PTT、部落格、各公開論壇等,一天產出六億個繁體中文字的海量資訊,幫忙蒐集情報,了解鄉民在想什麼,便於決策與危機處理。

重點,不只是跑資料,問題在如何解讀!

「如果柯P來問

我意見,我會告訴他,這次傷很大,」

國內臉書最大的社

群行為觀測系統

Qsearch創辦人周世恩說。

Qsearch在柯文哲

競選期間,幫忙

「算」出MG149事

件的網路民意走

向,進而讓柯陣營反擊致勝。

當周世恩看到波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他用系統幫柯P偷偷算,發現八月二十六日上午十點,東森新聞開出第一槍,「標題把極樂台北、AV和悠遊卡結合在一起,算是負面報導。」他持續觀測,「不到一個小時,其他媒體都跟進了,同樣都是偏負面報導,鄉民開始發表意見、轉貼。」

「分享」比讚更值得關注

再看東森新聞的報導在臉

書粉絲團獲得一千多個讚,一百二十三個分享,他心想「不妙」。為什麼?他說,臉書上按讚意義不大,但分享代表認同或是有意見。根據周世恩經驗,以一個粉絲超過十萬的粉絲團來說,一則貼文通常若有一百人按讚,這就表示有一百萬人次看到了(因為有人看過不見得會按讚):而一百個讚中若超過五個分享,就代表事情大條了。

照理說,東森這則新聞若有五十個分享,就足以代表紅色警戒,但其分享數居然是正常值的一倍之多。因此,周世恩光憑第一天第一則新聞的社群反應就判斷:柯P前景堪憂。

國內另一家社群行為觀測公司意藍,其創辦人楊立偉也緊盯波卡事件的社群進展,「宅男社群像是巴哈姆特(編按:國內最大遊戲論壇)當然百分之百支持你(柯)啊!你會以為支持自己的聲量很大,但別忘了剩下的全是反對方。」新創的Qsearch在MG149事件一戰成名,選舉結束後,客戶數從零增加到三十家,包括奧美、精英兩大公關公司,都找上門。

而老牌的意藍,十七年前從搜尋引擎起家,目前是台灣社群口碑觀測系統龍頭,二零一五年客戶家數整整比去年多了一倍,來到兩百家,客戶橫跨餐飲、媒體,連國安局都是他的客戶。

三步驟,六小時搞定危機在鄉民載舟覆舟時代,公關的危機處理能力與速度更顯重要。現在,鄉民公關可以在黃金六小時幫你危機處理。

以前,公關公司可能需要二十四小時,甚至兩、三天,但鄉民的怒氣和串聯,已不容老闆拖拉。一天的時間差,就足以毀滅一家公司,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頂新因毒油事件被抵制拒買,當公司主管在一天後才出面道歉,為時已晚,不僅公司關廠,最後牽連同集團的味全,拱手讓出全國最大乳品供應商地位。

「危機處理最耗時的就是蒐集與分析情報,」周世恩和楊立偉異口同聲的說。

第一步,只要一個按鍵,就可以在六秒到一個小時之內,把六億個中文字的網路社群掃過一遍,呈現在老闆面前的,是一張張曲線圖,讓你看見危機事件在社群聲量上的成長幅度與速度。

楊立偉說,傳統危機處理,光是找出問題所在而進行的電話訪問,就要耗去兩天。

第二步,它再花三至四小時產製報告。以意藍為例,擁有人工智慧的系統,會對鄉民意見進行語意和情緒分析,告訴你鄉民為什麼說我壞話?酸民的「酸度」有多高?是哪些人說得最兇?這些壞話已經擴散到什麼程度?

楊立偉舉了一個他印象深刻的例子:一家大型連鎖餐飲集團東部地區某家分店的營業額突然狂掉,總部百思不得其解,最後透過系統發現,原來是位消費者非常不滿服務,在網路發文串聯抵制拒吃,抵制活動連續發酵兩個月。總部最後找到了發文者帳號,循線聯絡本人,終於化解一場近乎倒店的危機。

第三步,也就是第六小時,即老闆依據上述情報召開策略會議,決定公司態度與回應方案。後續就回歸傳統公關做法:公司出面或發新聞稿道歉、接受退貨或是賠償等。

然而,數據不是萬能的,真正的公關,是人;只是在鄉民當道時代,要從海量資訊中挖出正確情報,回應策略才能先對一半。

文.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91

新科技人才正夯 薪水翻倍起跳!

2015-09-28  TWM

8月14日,宏達電宣布裁員, 當天就有新公司到現場拉布條搶人,這是新舊科技人才交替的場景, 硬體製造人才釋出,網路應用人才卻搶不到人。 企業紛紛搶進物聯網,即使是傳統產業也跟進, 新科技人才不再是科技業專屬。 這意味,在各行各業的你,也有機會成為職場熱門人才。

八月中旬,科技業陸續傳來裁員的壞消息!宏達電宣布裁員二千三百人,連中國的聯想集團也宣布要裁員三千兩百人,而韓國三星電子總部也預計裁員一成。似乎,就業冰河已經蔓延到過去一片榮景的全球科技業,令人惴惴不安。

然而,同樣也在八月,國內知名人力網站一○四人力銀行發布報告,透露晦暗的就業市場仍有一線曙光。這份報告用「新科技人才逆襲!」直接破題,指明市場上有一個未被填滿的人力缺口,反而成為職場當紅炸子雞。

報告來自一○四的人力資料庫與訪談上千家企業人資主管所得,提供以下三點觀察:全世界職場,正被他們改變……新科技人才供不應求 企業願意出高薪留人一、新科技人才職缺成長快速,兩年成長六七%,高於台灣整體就業職缺成長率的四五%。

一○四公共事務部經理張雅惠進一步說明,若特別抽出新科技人才中與物聯網相關的職缺,這兩年職缺成長率更達到三二七%,成長最驚人。

二、招募新科技人才企業,七八%招募不順利。

但是新科技人才雖然熱門,卻有三四%的企業表示招募非常不順利,另有三七%的企業表示不太順利,顯示市場呈現不對等的供需失衡。「市場上沒有跨界整合的人才」、「新創公司知名度低」、「公司薪酬偏低,無法吸引人才」是招募不順的三大主因。

三、企業平均願意加薪一三%反挖角。

好不容易找到的人才萬一被挖角,企業願意加碼多少薪水反挖角?一○四調查結果是一三%。

新科技人才職缺明顯成長、企業一才難求、進而願意加薪保住人才(雖然一三%反挖角加薪多半不能成功),在如今青年失業率突破一三%,苦勞低薪的時代,他們待價而沽的優勢的確令人羨慕。

什麼是「新」科技人才,相對於過去,又有什麼差別?

八月十四日宏達電宣布裁員,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投資的新創事業iCHEF(開發銷售點終端系統App),立馬就到宏達電門口拉布條做快閃面試。這個場景正是新舊人才交替最好的說明:手機市場下滑,大批硬體製造人才釋出,但網路應用相關人才卻找不到人。

九月初,之初創投(AppWorks)與九十七家公司聯合徵才,職缺數有六二○個,比去年暴增五倍。AppWorks創始人林之晨說:「所有產業都在轉型,零售業要做電子商務、銀行業要做Bank 3.0、媒體要做新媒體……,與網路相關的人才根本不夠用,人力結構嚴重失衡。」即使台灣網路產業走了十五年,但到現在才正要進入爆發期。

林之晨觀察,這三年,資工系畢業的新鮮人起薪從二.八萬至三.二萬元,一下子跳升到四.五萬至五萬元。他大膽預估,像台大資工系等一流大學畢業的新鮮人,三年內就會看到起薪突破十萬元的水準。

其實林之晨的預言頗得業內贊同,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說,未來五年電商人數缺二十萬名;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產學合作研究中心智慧維護系統中心主任李傑認為,台灣至少缺一.五萬名大數據人才。

他們,掌握物聯網、大數據未來……懂產業知識、又能分析龐雜資料的人超熱門一○四人力銀行研發處協理李魁林分析,推起這股新科技人才浪潮的動力,就是來自這兩年喊得響徹雲霄的物聯網與大數據。現在的穿戴式裝置能蒐集到過去無法想像的資訊,加上儲存與分析資料的技術日新月異,「現在企業取得各式各樣資訊的成本變得很低,數據一旦多樣又能分析,就有商業應用的價值。」李魁林說。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公開說,未來企業機會在DT(Data Technology),誰能從龐大的資料庫中梳理出脈絡,看出未來的趨勢,誰就是贏家。

簡單說,新科技人才主要就是軟體人才,更細一層看,這波新需求的核心,就是環繞著前端資料蒐集的端點(各式各樣的裝置服務)、雲端架構、能分析龐雜資料的大數據人才。

以一○四人力銀行來說,多年來他們專注在推薦工作給求職者,李魁林說:「我的部門目標,就是要幫求職者找到他們自己都沒想到的工作。」。每一個上網站求職的人,瀏覽的路徑都會被儲存記錄,「我們要從他們搜尋的方式、路徑,去推敲他們心中想找的工作,然後從資料庫中媒合適合的工作機會。」李魁林舉例,大家都知道,Netflix(提供網際網路隨選串流媒體播放、光碟線上出租)推薦功能很強,「能不能將Netflix的推薦演算法,套用在工作推薦上?」概念不難,就難在如何把Netflix推薦影片的演算參數轉換,這需要產業知識,才能置換成求職情境。

「一個懂產業知識又能看懂演算邏輯的人,就是我們現在很需要的新科技人才。」李魁林說。

新人才很夯,但大家更關心新科技人才會紅多久?會不會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進展而淘汰?

從這波傳統的銀行業、零售業,甚至服務業都跳下來搶人的趨勢,與過去純粹技術進展不同,這波已擴散到市場應用面。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昇瑋斬釘截鐵地說:「這是paradigm shif(典範轉移)。」林之晨認為:「產業結構與人力結構大調整。」從硬體人才轉到軟體人才,「連傳統行銷、業務等職位也要增添數位能力,成為i人才。」林之晨說。

他們,是企業轉型的關鍵……非科技業專屬 傳統產業更要靠新科技突圍國內知名的雄獅旅遊公司在二○一三年成立新部門「商業智慧部」,數位科技部副總經理王淑央解釋:「這個部門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從舊資料看到新商機。」比如說,他們追蹤台灣入出境管理資料,如果出入日本人數增加,回過頭來審視日本路線的產品銷售是否同步增加,再進一步解析產品數量、競爭力夠不夠?

目前這個部門人數為十五人,多來自商管與資訊背景的人。「商業背景主要與企畫人員對接,提供他們具有意義的數字觀察;資訊背景的人主要就是整理資料。」王淑央說,旅遊產品也算是遠期商品,國際匯率變動是他們營運最大的風險,萬一台幣貶,產品就可能賠錢,所以正積極透過各式各樣的資料庫,模擬出最佳的定價區間。

李魁林認為,台灣產業已經走到被迫轉型的路口,無論科技或傳產都要增進附加價值。物聯網與大數據提供一個機會,讓企業有新工具可以突破。換言之,這波新科技人才已是企業創新轉型的關鍵。

新科技人才全球都搶著要,李魁林就有親身經驗。「我的團隊就有資料科學家被中國挖走。」這位台大資工所博士的同事曾在趨勢科技待過一年,在一○四時,薪水超過十萬元,一年後,中國微軟研究院就用高出一倍的薪資把人挖走了。

他們,「錢」途無可限量……國際高薪挖角成常態 薪資成長名列前茅協助中興保全集團找人才的復興航空資訊長劉乃文說,暑假期間打電話給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前同事,問問看有沒有異動的打算。

沒想到對方回答,因為接受亞馬遜(Amazon)資料分析的職位,全家即將搬到加拿大。「全家都搬去,薪水一定是好的。」劉乃文說,台灣要找的一流新科技人才其實是與美國、中國競爭,薪水一定水漲船高。

根據美國專業科技人

其中,薪水最高就屬大數據人才,能夠做資料分析應用的人年薪約有十一.九萬至十六.八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六○萬至五百萬元)。而根據麥肯錫報告,美國大數據人才,到二○一八年還會有二十萬人的缺口。

「我們也要到全球去找人,」阿里巴巴集團數據委員會會長車品覺說。這位旗下管理超過三百人,單單數據分析就有一百多人的大數據專家,在資料愛好者年會上分享找人祕訣。他從阿里巴巴表現優異的員工資料分析,發現學校與華裔是重要因素,「我上LinkedIn找他人脈圈裡的朋友,同是這些學校畢業、姓氏明顯是華人,加上他很久不更新LinkedIn上的資料,因為優秀的人才不需要更新呢!」他笑著說。

台灣過去學校沒有訓練,即使近兩年開始有學校設立學分學程,但人力還來不及投入市場。「要立刻找到合用的人幾乎不可能。」李魁林說。而一流人才被國際挖走,台灣企業也紛紛調薪或廣開大門因應。換言之,在這人才轉型空窗期,抓緊機會,你也有可能晉升新科技人才。

「只要在學校曾經修過影像處理相關課程,不管是什麼學歷,只要能回答出很基本的概念,我們就會用。」立達軟體科技負責人李明達強調。這家台灣新創公司鎖定工業機器人,模擬人的眼睛,主要應用在晶圓檢測,挑出有瑕疵的產品。

你,也能搭上這波轉型列車!

人才難找,企業開大門 只要沾上邊就有機會雖說是工業機器人,但就是將晶圓拍照再送到電腦去運算比對,挑出有問題的產品,我們的機器人檢視準確度比人類肉眼要好上二十倍,如果半導體公司要提高良率,就會需要我們的產品。」李明達說。

目前製造業力推的無人化工廠、工業四.○,就需要各式各樣的工業機器人,李明達說:「影像處理當然是最重要的一環。」過去學校課程少有影像處理,有也只是選修,市場人才很缺乏。「現在哪可能挑學歷?只要你過去與影像沾上邊,進來我們會教你。」他說。

中興保全與立達科技有同樣求才煩惱。這三年,中興保全積極從保全跨入家庭照護,更進一步想透過物聯網技術整合智慧家庭服務,但在資料處理人才上卻遲遲無法到位。

「這三年,我們的位置從來沒有補滿,永遠就是缺二十多個人。」負責中興保全大數據處理的博訊科技董事長陳英俊很苦惱,「聯絡十個人,兩個說來面談,然後一個沒來,另一個進來後,三個月又跑掉了。」為了增加求才競爭力,中興保全特別調高新鮮人的薪資。「只要你不排斥寫程式,沒經驗也沒關係,我們會給機會,起薪就是四萬元。」陳英俊說他們的薪資一調再調,條件則是越放越寬。

你,該如何晉升新人才?

學會看資料說話 行銷人也可跨進科技領域既然機會之門敞開,我們該如何抓住熱潮,晉升新科技人才?如果想搭上這波人才列車,職位的工作者可以這樣規畫:IC設計師(從單一功能→單一晶片多功能):李魁林說,這是台灣原本就有的優勢人才,只不過因應各式各樣的穿戴式裝置,產品體積縮小,過去一個晶片一個功能的設計,必須變成單一晶片多功能。

「市場需求大於學校供給的量,未來在新科技領域中一樣很熱門。」行銷業務或產品經理(增加數位能力轉變成i人才):一個商業背景的人很難直接跳去寫程式,但是培養對資料的敏感度,則是跨入新科技人必要的途徑。

第一步,在思考上,就要丟掉靠過去憑經驗說話的習慣,改成看資料說話。

「現在,網路上的行為都可以被記錄分析,將來行銷業務的工作也會變成科技工作。」玉山銀行數位金融長李正國預言。他認為,過去行銷工作多半憑經驗產生的市場敏銳度,但現在靠著大量數據資料,對於趨勢判斷,電腦比人還精準。

阿里巴巴台灣區總經理傅紀清曾提到,在中國看到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商家老闆總會申請多個帳號,原來他們為了測試不同關鍵字,或不同行銷版位的訂單效果。當遇到沒資料時,會想盡辦法設計情境蒐集資料,就代表你已經具備看資料思考習慣的人。

資料科學家與資料分析師:這是新科技人才中最接近核心能力的人,也是因應大數據所新生的職位。

「大數據人才要有寫程式的能力、數學統計的技能、還要有專業的產業知識,譬如,你在銀行業就要有銀行的專業知識。」陳昇瑋說。但別緊張,「要同時在一個人身上,找到擁有這三種技能,很難,只要擁有其中兩種能力就已經很強了。」他說。所以,一位行銷業務或產品經理想跨入資料科學家,就必須在專業知識上再增加數理統計的概念。「至少,你要知道資料庫可以做出什麼分析,才不會被人呼攏。」相反的,一個資工背景、會寫程式的人,若要成為資料分析人才,就必須想辦法培養該產業的商業知識。

物聯網,帶動科技業到傳統產業全面洗牌,即使在傳統產業也能搭上新科技的列車。只要想學,網路上都有現成課程,想不想薪資三級跳,甚至變成全球性人才?新舊世界交替,機會留給願意跨界、勇於突破自己的人。

撰文/方德琳 研究員/吳沛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29

跟賣20年的套餐說再見,想吃什麼自己配麥當勞掀革命餐飲業客製菜單正夯

2015-12-14  TCW

麥當勞沒套餐了?打破二十年前自己導入的標準化供餐,不只要迎合自製菜單的潮流,也再度挑戰服務業大數據能耐。

「需要加點全餐嗎?配餐有

這四種可以選喔!」

指著餐台上的菜單圖卡,麥當勞門市人員正引導顧客熟悉新點餐方式。自十二月四日起,先選主餐再任選配餐的「自由配」,取代國人熟悉的「一號餐」、「一號餐」,台灣也成為繼日本等餐飲成熟市場後,麥當勞取消提供標準化套餐的地區。

終結標準化時代

下個十年,消費者自主抬頭點餐方式改變,麥脆雞等部分主食搭經典副餐的價格上調,引發外界變相漲價議論。

但更具指標性的是,麥當勞自一九九六年,推出薯條、可樂加漢堡「超值全餐」,套餐式的銷售形態,引發餐飲業界跟進,這個二十年來市場奉行的潛規則,也將隨著配餐可選擇沙拉加紅茶等,其他多元組合的「自由配」登場,再次引爆全新變革。

麥當勞終結標準化套餐的供餐模式,其實有脈絡可循。今年十一月,全新改版的兒童餐,從主餐、副餐到飲料,便是採行自行搭配方式。

無獨有偶,向來以套餐為旗下鄉品牌主力菜單形態的王品集團,十月底也在中國宣布,主打的西堤牛排,不再只提供標準化菜單,將試行單點、輕食與套餐並行的多元供餐模式,也呼應標準化套餐逐漸式微的趨勢。

王品董事長陳正輝在接受陸媒採訪時即表示,隨西式消費文化越來越成熟,人們更在乎健康與用餐時間的自主性,「套餐或許是過去十年成功的商業模武,但下一個十年不見得還會成功。」更值得探討的是,這樣一個向來以「簡單、快速」為服務核心的龍頭餐飲品牌,為何要「化簡為繁」,大玩菜單排列組合遊戲?顧客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點餐習慣,為什麼非改變不可?

打散傳統組合

主餐降價,扮吸客誘餌「營收進入高原期,又缺乏刺激成長的新明星商品,改變菜單組合有其必要性。」商發院副院長吳師豪認為,麥當勞身為跨國餐飲巨人,決策背後必有嚴密的科學管理依據。

以當年推出套餐為例,表面上提供消費者具價格競爭力的餐點,但財務目標是拉高客單價,藉以擴大採購規模、降低食材成本。

這回推「自由配」,則因沿用多時的套餐模武,主餐選項雖從最早六款擴增到十三款,但過於公武化,消費者新鮮感不再,為避免品牌老化,有發動變革的必要性,「出發點是創新,」他指出。

餐飲界人士則認為,麥當勞推出「自由配」可說一石二鳥。

除具創新話題性,從定價策略角度來看,推出「自由配」之際同步調降主餐價格,麥香魚單點從六十九元下修為四十九元,扮吸引顧客上門的「誘餌」,除降低價格門檻,也有擴大價格帶的效果。多元餐點組合帶來的新鮮感,則提高顧客短時間內,再次回購的動機,都帶來擴大營收的實質效果。

此外,從中長期品牌行銷的角度,淡化薯條、可樂在菜單中角色,形塑均衡飲食印象,擺脫垃圾食物的負面觀感,亦是品牌再造須思考的做法。

對此,麥當勞方面回應,多元菜單的供餐形態,出發點是滿足全客層、全時段的需求,並藉此帶動營收成長。過去八個月來,「自由配」在五十七家測試站店推出,獲半數以上消費者正面評價,是決定全面導入的原因。

與顧客共創菜單

客製化取向,考驗食材管理進一步分析,「自由配」也符合近年來,邀消費者共創(co-create)菜單或產品設計,創造商品價值慼的服務業潮流。例如旅遊業推出的「機加酒」行程組合,或便利商店推出DIY大亨堡,讓顧客動手加生菜、黃瓜等配料,都是自主權移交顧客,藉以提高滿意度的具體做法。

實證研究也顯示,顧客願意為自主選擇多付出代價。《哈佛商業評論》曾指出,只要

提供的選項

夠多,消費

者就算在自

動點餐螢幕

(Kiosk)前,

都傾向願意

付出較高的

消費金額。麥

當勞陸續於

美國、澳洲等

市場,推出

自創漢堡服

務(Create Your Taste),透過觸控點餐機,

有三種麵包、

三種起司、四

種蔬菜、八種

醬料和六種

配料,供客製選擇或加購,售價雖是普通漢堡兩倍,仍受到粉絲歡迎,亦驗證客製化的魅力。

吳師豪認為,台灣麥當勞「自由配」提供多達五十二種菜單組合,也可說是一種客製化服務。對品牌來說,漲價並非首要目的,更要觀察,顧客價值是否真正獲得提升,並展現在重複購買頻率,才是變革成敗的關鍵。

不過,對像麥當勞這樣,全球有超過三萬六千家分店的跨國餐飲集團來說,點餐形態調整,對內部系統運作來說,牽一髮動全身。

「受最大衝擊,是後台的食材供應和管理。」替港台近千家中小型餐廳,建置點餐資訊系統的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對此指出,對餐飲業後勤部門來說,提供標準化套餐的最大好處,是便於食材採購與成本管理。

改採「自由配」供餐後,廚房若要達到一樣的損耗與報廢管控,勢必得先強化日常顧客點餐資料的處理精確度,也就是進行更嚴密的大數據分析和預測,才不會因提高顧客自由度,導致食材成本隨之飆高。

就像是「蝴蝶效應」,一個看似簡單的點餐動作改變,麥當勞企圖改變的不只是速食消費習慣,更要建立看不到的雲端競爭門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91

中國拚小康社會 兩種標的正夯 核心策略 強調效益比追求規模重要



2015-11-09  TWM

在台股尋找純正的十三五概念股,難度較以往更高。投資人可行的替代方案, 是尋找服務業升級商機概念股,及以「中國聯盟」為依歸,與陸企聯手、共存共榮的標的。

「我來自上海,這裡是中國第一個限制購買車牌的城市;車牌數量是政府定好的,想買車的人,必須透過公開競價購買,現在車牌價格,已在八萬元人民幣左右,是全國公開競價最貴的城市。但如果你買的是電動車,車牌就免費,政府政策補貼,很明顯傾向新能源。」香港豐收投資董事暨投資組合經理人胡星,以他最熟悉的城市上海為例,分享對於中國十三五規畫的觀察心得:「確保六%以上的經濟成長率、發展服務業及國企改革是十三五重點;當然,新能源政策也是。」一五年即將結束,當中國經濟轉型列車,被牛市轉熊市的暴跌驚魂干擾後,投資人尋找機會的成功關鍵,就是釐清需求,緊跟著政策方向走。

升級概念標的》

二胎化、高齡化商機廣泛

以五中全會為例,一胎化全面解禁,就對各種產業與社會結構帶來巨大影響。「這次最大亮點,就在一胎化政策正式畫下句點,中國二胎化全面啟動。」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

受勞動人口銳減與高齡化影響,自一九七九年上路的一胎化政策,不得不走入歷史,沈松指出,「二胎化商機廣泛,從孕婦、產婦到嬰幼兒食衣住行育樂,乃至醫療、教育,皆需求大增;另外,高齡人口激增,養老、醫療服務及保健食品業,也將快速發展。」就在一胎化解禁隔日,港股蒙牛暴漲八%,台股麗嬰房、F-大地亮燈漲停,貝因美、伊利股份等A股二胎概念標的也大漲,就是最先反映利多的現象。

除了人口紅利不再,中國還需解決勞動力問題,因應經濟結構轉型。

「十三五肯定會大力發展服務業;現在中國利用機器人的規模,已是世界第一,超越日本。

製造業勞動力,多已外包給東南亞國家,或被機器人取代。人力需求逐漸轉向服務業,且工資水準可能更好,對消費支出也更有利。」胡星表示。

「以今年上半年來看,中國消費對經濟成長率貢獻達六成,先前陸股跌多,市場上還一度擔心會影響民間消費;其實,股市表現與消費關聯度低,只要可支配收入仍在增長,消費便可穩定攀升。換言之,工資才是重點,而以內需消費為主的經濟結構,目前還是易受季節性波動影響,須時間慢慢轉換。」胡星說。

不過,對台股投資人而言,能受惠十三五規畫的標的有限,「這可說明中國五中全會期間,台股表現為何如此淡定、缺乏激情;主因是能直接受惠的個股太少。」日盛新台商基金經理人林建良認為,當前布局中概股,現在觀念已與過去大不同,只有了解中國要什麼,才能賺到錢。

中國聯盟標的》

與狼共舞,才能分一杯羹他解釋,以前最「夯」的中概股,肯定要有零售通路,而且範圍越廣越吃香;但這幾年,受店租上漲、經濟成長步調放緩與電商衝擊,通路據點不再是金雞母,反而是拖累獲利的一大負擔。「中收股意思從『中國收成』,變成『中國店面收起來』;通路裁撤、虧損止血後,股價才有機會起死回生,中概股本質已截然不同。」林建良分析,從政府決策到企業經營,中國商機不再追求規模,而是強調效益,選股也正在朝著這項思惟轉變:「像五年前,十二五重點從『吃粗飽』到吃得精緻,現在則講究吃得養生、健康。」他指出,人有了錢就會注重保健,以此為核心,休閒運動、保健食品及餐飲服務族群,都可望因中國消費力提升雨露均霑。

跟著這些策略方針,由上而下的選股主軸為小康社會、全方位升級概念股;若是由下而上選股,就要以「中國聯盟」為依歸。

「過去看兩岸產業發展,有一很深的感觸,即台商須與陸企從競爭走向共生,才可能生存;也就是『與狼共舞』,在中國擴張時適時協助,不要對打,只能聯盟,才可能進一步壯大。」林建良表示,中國企業崛起速度驚人,台商與其正面迎戰,不如與中國企業聯手,貼緊當前政策搶生意,才有機會分到一杯羹。

他補充,「像面板這些過去靠中國讓利生存的產業,未來恐怕都活不久;只有靠品質、競爭力取勝的公司,才能存活。因此,讓中國依賴的標的,將可望持續發光發熱。」中國十三五規畫,必須在穩增長與經濟改革中找到平衡點;對台股投資人來說,走過十二五,迎向十三五,如何在投資選股上調整腳步,建立新觀念,將是重要課題。

撰文 / 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51

小工廠也能做 工業4.0正夯 紡織機、挖土機都加入的新製造業革命

2015-11-30  TCW

物聯網、雲端、大數據,正滲透到一般傳產,由德國發起的新一代工業革新,流傳到全世界,不只大企業,小工廠更該用「智慧製造」改變現況。

透過網路連結實體物品的物聯網,不只是科技業競逐的領域,近來也越來越多工廠導入,稱為「工業4.0」,為製造業帶來了革新。工業4.0發源地在德國,由政府主導,德國為了鞏固在工業領域的地位,結合產官學界的計畫正如火如茶進行著。

相對於德國將工業4.0定位在長期戰略計畫中,日本卻瀰漫著一股「別跟不上流行腳步」的焦躁感。今年五月以來,光是「效仿德國」的官方及民間團體便一個接一個相繼誕生,但都缺乏具體方向.甚至還有團體發問卷調查,詢問企業「下一步該做什麼?」

德商企管顧問巨擘羅蘭貝格公司(Roland Bergcr)日本聯合代表長島聰表示:「企業合作固然重要,但若只是大家靠在一起取暖就失去意義了。」為了不讓日本的工業4.0僅止於流行風潮,可以從下列三個工業4.0關鍵字實例,來思考企業能怎麼做。

關鍵字一:大規模訂製紡織廠用平板,做客製衣服

身上穿的連身洋裝,就顯示在眼前的螢幕上,只要滑動手上的平板電腦,就能改變螢幕上洋裝的顏色或花色。

這問約二十坪、位於福井市的服飾店Viscotecs,店內雖然只陳列了三十套洋裝,但是透過螢幕操作,卻能「試穿」高達一萬五千倍的四十七萬種款式洋裝。

一旦顧客選定喜歡的花色,訂單資料就會以半自動方式跑遍工廠的每個製程。大約三週後,顧客所訂製的洋裝就會送貨到府。秋冬季服飾每件約六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一萬六千元),雖然有點貴,但是讓客製化商品能在短期內交貨的生產體制,正是工業4.0中所謂的大規模訂製系統(Masscustomization)。

儘管不是知名品牌,卻因全新概念而獲消費者青睞,今年九月在東京兩家高島屋百貨分店設專櫃。

推出這項品牌的,是中型紡織企業世聯(Seiren)。該公司今年三月發布的二〇一四年度財報顯示,合併營收為一千零三十七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二百八十億元)。世聯專門生產布料供貨給世界連合、恩瓦德樫山等服飾大廠,也承攬服飾加工OEM業務,即所謂的「幕後功臣」;現在這個幕後功臣卻自創品牌,走向台前。世聯的會長兼執行長川田達男說:「透過和顧客直接面對面,我希望做出 『會大賣的商品 』,而不是

『可能會大賣的商品』。」

川田在一九六二年進入世聯時,當時的世聯還只是一家下游廠商,川田負責的工作就是乖乖聽從客戶指示,進行染色與加工業務。

由於當時紡織產業是日本的命脈,光靠加工就能從中獲利,然而當時還是新人的川田卻認為:「不能自己企畫開發,怎能稱得上是企業?」心中滿是無奈。

一九八七年他當上社長,開始拓展縫製與編織等周邊事業,同時開發名為Viscotecs的生產系統。利用像列印機一樣的機械,只針對需要的範圍進行花色印製,在當時可是劃時代的生產架構。

當時川田認為:「是時候該進行變革了,」於是勇敢的從B2B進軍到B2C。

雖然世聯也曾歷經轉型生產零售業者(SPA)失敗的教訓,但川田深信,其他競爭同業所沒有的大規模訂製系統,如果能好好運用成賣點,也許可打開全新的事業出口,因此就在今年投入自有品牌服飾的行列。

從加工廠變成製造廠,再從製造廠變身為品牌服飾商。正因為有明確的目標,才不覺得投入三百五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九十四億五千萬元)在IT設備與生產技術上是一件痛苦的事,也因此才能提早完成大規模訂製系統。預估三年後,光是Viscotecs品牌事業就能每年貢獻二十億至三十億日圓的營收。

關鍵字二:大數據挖土機裝威測器,施工更順

多台建機在原地旋轉、運作,揚起一團風沙,這裡是東京都某個大樓的施工現場。東急建設從今年秋天開始,運來多台裝有慼測器的挖土機等建設機具,在此實地運轉以進行新的實驗。

實驗用的建機總共有五台,以外掛方式裝上GPS(全球定位系統)等各種感測器與通訊晶片。這些裝置會自動將建機的所在地、運作情況、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氣溫和下雨與否等所有數據,統統蒐集起來形成大數據資料庫。如此一來就能隨時線上查詢、分析,讓施工更有效率。

東急建設二〇一四年度營收二千六百二十八億日圓,營業利益也高達六十億日圓,連續兩年成長,往後在東京奧運與東急集團澀谷再開發案的帶動下,預估將可參與許多大工程。但是在景氣熱絡的同時,也浮現出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人手不足。

東急建設土木本部環境技術部課長高倉望說:「過去有許多靠經驗計算出建機數量、運作情形及確切成本的人才,但這樣的人才正在逐漸減少。現在透過建機物聯網的技術活用,希望即使缺乏資深人才,也能精確算出成本價格。」

關鍵字三:智慧工廠機器連網,監督生產免在場

總公司在川崎市的JKB,是一家專門生產醫療儀器所需精密金屬沖壓零件的公司。其位在山形縣的工廠裡,所有沖壓機械全都連網到公司的生產系統。

沖壓師傅上班時,依照生產指令內容,將金屬模具安裝到沖壓機上,接著再將模具上的條碼及自己名字上的條碼讓機器掃描後,裝好材料就可以開始生產。生產數量不須人工輸入,沖壓機上的厭測器會自行記錄產量。

因此,無論在川崎辦公室或山形工廠,每個人都能查詢工廠生產的即時情況。這麼做的最大好處就是在多數人的監督下,不僅能改善交期延宕的情形,也可隨時因應客戶的各種查詢。

JKB是一家年營收數億日圓、作業員只有三十人左右的中小型企業。即使沒有雄厚的資本也能完成智慧工廠,背後是會長平井和夫所堅信的理念:「機械能夠做的事,就盡量讓機械自動化去做;剩下的事情就交由人類的智慧與努力來完成。」

物聯網很好用,但該怎麼用,企業在一窩蜂追求工業4.0潮流之前,該好好思考想達成什麼目的。(Nikkei Business (c)2015 Nikkc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59

VR正夯!NBA盟友用它募資、醫師用它救命 2016頭號盛事:你虛擬實境了沒?

2016-01-11  TCW

VR元年來了!沉浸式體驗讓使用者身歷其境,擴大感官享受,科技大咖用硬體打頭陣、軟體再跟上,一起養大商業「生態系」。你今天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簡稱VR)了嗎?」剛開幕的二○一六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揭示,手機,已經從發燒名單退場,全球科技圈最亮眼的明星,由虛擬實境接手了。

你可以看到,臉書、三星、Google、索尼、宏達電、微軟等大咖,全部一字排開,不管是頭盔還是眼鏡,他們競逐的是,一扇要把你從現實送入虛擬的魔幻之門。

你的魔幻,除了已經成為它們的股價漲幅,還將如何成為更現實的營收、獲利數字呢?

透過電腦運算模擬的虛擬世界,我置身海底沉船甲板,一隻大鯨魚從暗處出現,但我聽到身後有一股更低沈的聲音,轉身一看,一群尖嘴魚齜牙咧嘴朝我撲上。「啊!」我尖叫,拿下頭盔,回到現實世界,連忙坐在椅子上喘口氣。

這是記者親身體驗HTC的VR頭盔Vive的經驗,不難理解,為什麼HTC在全球都和遊戲業者結盟,因為,它帶來的是「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Display),也就是讓使用者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宮,都彷彿身歷其境。

如今,虛擬世界不再只是想像,也不再只是遊戲玩家的小天地,它,已經在你我生活中發生了。美國職籃NBA在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八日的開幕戰,就用VR技術轉播,其技術盟友NextVR,因此在首輪募資拿到三千零五十萬美元。

重要性遠大於電視機娛樂效果加倍,還能救命

「這改變了觀眾和(球員)動作之間的關係,」NBA勇士隊的共同執行董事長古柏(Peter Gnber)對《快公司》(Past Company)說,最重要的是,觀眾覺得他參與了球賽,「(VR)的重要性大過電視機了,是殺手級的應用。」不只是為娛樂增添看頭,它,還能救命。

美國CBS新聞網報導,邁阿密一間兒童醫院的外科團隊,利用Google一個售價僅二十美元的紙盒式VR頭盔Cardboard,在開刀前先透過影像進行虛擬手術,演練當中最難的部分,救了四個月大的小女嬰蒂根讓她得以跨過人生中的第一個新年。

投資變現得靠生態系硬體須汰換,人才要升級看起來,VR就要顛覆我們既有的世界了。我們離這一天好像很近,但是,這並不代表它馬上能實現商業化。科技大廠的投資要變現,恐怕沒這 容易。

擺在眼前的舊明星:智慧型手機,正可以告訴我們答案:生態系(ecosystem)。從二〇〇七年iPhone問世以來,智慧型手機到今年為止,全球出貨可能累積達百億台,每個地球人平均分配到一.三至一.四支。

動態競爭專家陳明哲在《哈佛商業評論》中的專欄已指出,智慧型手機兩大陣營,蘋果主導的iOS和Google主導的Android,有硬體製造商、軟體App,以及各式各樣的服務商,各自的關係有競爭、有互補、有合作,上下游鏈結,環環相扣,「商業生態系統,是一場足以超越產業疆界的競爭。」

「現在的VR尚未有足夠的生態系統,充其量,它現在只能被稱為企業的『升級方案』。」時刻旅行執行長李勁葦說。

二部VR遊戲,(容量)動輒一、兩百G,你需要的是四T到八T的硬碟;而電腦或是電視機螢幕,高畫質HD將無法應付,你需要的是四K,甚至要十幾K,」李勁葦說了一堆IT人員才懂的軟硬體規格,「還有顯示卡、鏡頭、軟體的解碼水準等……。」他要表達的重點是,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我們目前擁有的裝置,全都要汰換,因為,它們無法應付VR影片,否則,我們永遠不知道何謂沉浸式體驗。

但,目前全球適合播放VR的電腦僅一 %,這正是為何這場VR大戰由硬體先行,因為,沒有可完美呈現影片的硬體,再好的VR影片,觀眾連接近的機會都沒有。但,軟體內容也必須同步跟上,如NBA為了上述球賽,花了十八個月的準備時間,這不是鏡頭架上就好,鏡頭擺放位置、現場與後製人員訓練等,都要精心設計。

「未來,導演拍電影會變得很辛苦,觀眾不必跟著你的目光(鏡頭)往前走,他若轉身,你要給他看什麼?」鑽研VR軟體製作的優必達總經理郭榮昌說,這完全顛覆現在電影說故事的線性方式。

VR的生態系統現在是什麼模樣?和蘋果強勢主導iOS發展的路徑不同,投入VR的科技大廠,第一時間就拉幫結派,三星的裝置Gear VR結盟瞼書的平台Oculus,宏達電則向全球軟體開發者廣發英雄帖,其合作的中國網咖業者順網科技,過去三個月的股價因VR題材,已經漲了超過百分之百。

每一天,我們都會看到新的VR應用出現,這是二〇一六年被稱為VR元年之故。然而,商業世界的本質很簡單又很現實,當生態系成形,真正有賺頭的一天到來,VR才會從虛擬走向真實。

撰文者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1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