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最好的投资时代正在到来


From

http://www.p5w.net/newfortune/pexd/200812/t2069226.htm


这是全球经济的最坏时代,也是PE投资的最好时代。金融危机和信贷紧缩为PE创造了投资的黄金机会,随着投资价格的下降,一些活跃的外资PE正 在加紧寻找价廉物美的项目,本土PE也应当调整战略,在经济低潮期用投资加专业服务的方式寻找成长性强、抗行业周期影响的好项目,并在下一轮证券市场高潮 来临时实现上市退出。?陈玮/文

随着金融危机转为经济危机,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黑色十月”:覆盖23个地区主要股市的MSCI指数下跌20%以上,为该指数编制以来最大跌 幅;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4.6%,跌幅创14年之最。标准普尔的数据显示,全球股市市值10月蒸发5.79万亿美元,为历来表现最差。经济形势的发展让学 者们也大跌眼镜,我们无法用任何一种经济模型来预测每月甚至每周都在变化的市场,国际救援的资金都是以千万亿美元来计量。
对于PE来说,10 月以来听到的也都是坏消息。2008年第三季,中国PE市场的募资额较上季大幅回落83.7%,仅为4.92亿美元,新募基金数量比上季减少了一半。从投 资看,该季也一改往年逐季走高的趋势,投资案例数较上季减少了50起,投资金额只有7.88亿美元,比上季降低34.6%,同比则减少12.1%,为5年 来首度同比下滑。由于市场不景气,10月没有一只新股上市,国内IPO又进入真空期。PE的艰难时世又到来了吗?


最坏的经济周期还没到来,
最好的投资周期已经显现
现在判断这轮危机何时会有转机可 能还太早,从华尔街传递出来的坏消息现在还没有完结,昔日风光无限的投资银行家们今年和被三聚氰胺困扰的牛奶商们站在了一起,受到人们的拷问;西方很多国 家的实体经济已经到了衰退的边缘,频频传来的企业亏损、裁员及消费市场萎缩的消息令人相信,经济最坏的时期可能还没有到来。
但历史经验证明, 经济周期,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周期和PE的投资周期刚好相反,市场火热的时候往往项目价格高、投资者多、竞争激烈。反之,市场差的时候,即使好的项目,价格 也比较便宜,未来的盈利空间更大。一、二级市场的时间差,现在为PE投资带来了机会,理性的PE已经开始用“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来描述这一 特殊时期。有数据表明,6月以后,一些无名的、偏热的PE资金已经鲜有投资,或正在悄悄离场,而市场上活跃的PE则在加紧利用市场机会寻找“价廉物美”的 项目。由英联牵头的投资联盟刚刚向中国安博教育集团注资1亿美元,又联合华平基金向7天连锁酒店投资6500万美元。10月,英特尔投资在北京宣布三笔在 华新近投资项目,其中包括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创益科技、大容量电能储存设备生产商汇能公司;诺基亚则向亿动广告传媒进行了投资。近日,开 创奢侈品销售新模式的网络销售商钻石小鸟宣布获得联创策源、今日资本共计1亿元的第二轮注资。在刚刚结束融资的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第三期5800万美 元的融资中,也可以寻找到上海创业投资有限投资公司和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身影。
PE市场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投资价格开始下降,二级市 场的传导效应开始在一级市场显现。美国PE巨头百仕通集团(Black Stone)首席执行官苏世民(StephenA.Schwarzman)提醒投资者,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信贷紧缩正为PE创造了一个投资的黄金机会。
我们2008年5月做DD(审慎调查)的一个项目,以前是2008年9倍市盈率(PE)以下免谈,现在项目方主动上门把价格降到6倍,而且还可以商量。 这说明,“过冬论”之下,创业者的心态逐步调整到位,项目企业的融资期望降低,好的项目也开始便宜起来,PE投资更加容易了。前段时间有些很难见的好项目 的企业高管也开始回访PE,5倍左右的市盈率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在6月以前,项目企业的市盈率往往是2008年预测利润的10倍左右,一个Pre- IPO项目,如果投资者给出5倍的市盈率,项目企业只会嗤之以鼻。好东西还要有好的价格才是真的好,价格是决定项目成败和控制风险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经 济进入萧条期,对项目企业和PE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大家一起应对,对PE而言,只有和项目企业的创业者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大家才可能实现共赢。


真正的PE会显山露水
最近一个季度,虽然中国PE的投资规模降幅很大,但投资仍在进行,在低谷 中拣便宜货和抄底的队伍中,虽然有本土PE的身影,但主流还是经验老到的外资PE,甚至前些年很少在中国露面的外资PE机构,近期也开始在中国市场试水。 10月,瑞典殷拓集团等机构向湖南老百姓大药房投资8000万美元,成为目前国内医药连锁行业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连遭受次贷危机重创、被美国政府救助的 美国国际集团(AIG),也大手笔地向力帆集团投资了9000万美元。外资PE们敏锐的市场眼光和经验丰富的的投资策略,值得本土PE学习和思考。那些真 正有“本事”的PE机构,未来可能是这一轮行业调整的赢家。
首先,具有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的PE机构胜出的概率更大。特别在企业经营环境变差 的情况下,真正能在制订战略、规范发展、开拓市场、资金融通、人力资源、行业整合等方面帮到企业的PE们,由于可以提升项目企业的价值,最后肯定会获得好 的回报。在中国投资多年、经验丰富的那些品牌外资PE,以及经历了国内上一轮投资周期并坚持下来的本土PE机构,其投资经验和行业整合能力对企业的健康发 展有时比资金还重要。
其次,具有长远眼光、正确投资理念和良好决策机制的PE胜算更大。特别是那些著名的外资PE,已有多年的市场历练,大风 大浪见多了,机会的把握和风险的判断能力比本土PE更强。另一方面,它们往往更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一朝的得失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其价值观,见到好项目, 它们该出手时就出手,一点都不含糊。在2002-2004年的国内投资低潮期,外资PE在国内投资的项目创造的成功案例远比本土PE多得多。此外,恐怕也 是最关键的,外资PE有着本土PE羡慕的资金规模和决策模式,它们的基金量都相对较大,投资期长,对“LP出钱不管事,GP管事不出钱”的决策机制贯彻得 最彻底,GP可以从专业的眼光去考虑投资的事情。而不像本土PE,在现在的形势下,GP很大的精力要放在募集资金和安抚LP上,由于LP经常不按规则行 事,GP再有本事有时也只能玩“空手道”。
最后,拥有资金实力的PE未来会获得高额回报。特别是刚刚在2007年或2008年募完资金的外资 PE,由于许多资金来源是养老金、保险金等相对稳定和长期的基金平台,相对于国内PE,它们的资金优厚,弹药充足,比起可能会捉襟见肘的本土PE,投资就 有实力和规模。IDG、鼎晖、弘毅、赛富、今日资本等外资PE手中都握有10亿美元以上的基金,相比而言,本土PE的规模要小许多,更不要讲已经募集到资 金的本土PE还面临LP“断供”的风险。

历史将会重演:低潮期的投资都有较高回报
“在市盈 率低的时候投资,在市盈率高的时候退出”,是PE的赚钱之道。股神巴菲特也说过,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在别人恐惧时候要贪婪。PE是长线投资,同时也 是前瞻性的投资,真正的投资家要用独特和敏锐的眼光来判断经济周期和行业、项目的发展趋势。随着上证指数从2007年最高的6124点一路下跌,PE全民 化的热潮也随之冷却。热钱来得快,散得也快,这对那些真正的PE来说是件好事。如果把股指作为投资的指挥棒,PE一定会受重伤,那些在2007和2008 年以高价追逐Pre-IPO项目的PE,今后一段时间日子可能会很难过。
回顾一下本土PE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PE投资和退出与证券市场的有 趣关系(附图)。上一轮PE感到寒冷的季节(2002-2005年),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冬天,上证指数长期徘徊在1500点左右,股市萧条、没有全流 通、IPO停止、创业板无限期推迟,很多为创业板而生的PE离开了这个行当,而那时坚持投资的一些本土PE机构都在前两年的资本市场上获得了较好的回报, 如本土最大的PE机构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在低潮期的A区投资了潍柴动力、中材科技、同洲电子、科陆电子、远望谷、福晶科技等项目,最后在2006、 2007年股市好的B区实现了上市退出,获得了几倍、几十倍的投资回报,成为本土PE的翘楚。这种投资吻合了在PE低的时候投资(A区)、PE高的时候 (B区)退出的规则,投资的效益就会显现。目前,国内的证券市场又调整到了低位(C区),我们又看到了上一轮资本市场调整的现象。历史还会不会重复,PE 应该把这一时期看作萧条期还是投资期,同样值得本土PE们深思。




机会是跌出来的,历史往往会重演。我们已经看到政府大手笔的4万亿经济拯救计划,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也从从紧改成了积极,10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天津、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区都成立了数十亿元 的区域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开设创业板的呼声又日渐走高,中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重要引擎的地位没有改变。历史只给有准备的PE提供机会,好的投资时代正在来 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如果本土PE具备战略眼光,在现在经济调整的时期用投资加专业服务的方式去寻找成长性强、抗行业周期影响的好项目,并在下一轮证券 市场高潮来临时实现上市退出,就一定会迎来新的丰收季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3

英之見:個股風險正在上升 黃國英

2009-04-27  AppleDaily





 

投 資各師各法,利用數據模型以及技術分析作為出擊準則的大有人在。看似有客觀方法,但主觀判斷仍是非常重要。朋友的公司一向用同一個模型,換了主理人結果差 天共地。經驗不足的操盤手,利用上述交易系統最容易犯上的錯誤,是注碼不夠分散。集中可以提升回報,新手想爭取上位,加上不知天高地厚,萬佛朝宗是必然想 學的絕招。真正負責任的行內高手,卻會是相當分散,因為利用走勢作為出擊理據,其中一個弱點,是要買入一批不會太熟悉的公司,重注而遇上一個不幸的意外, 失誤之後便相當難追。最經典的說明,是蒙牛(2319)在毒奶事件後的暴挫,一下子輸五成以上,如果投入10%的注碼,組合損失5%,是一個甚大的負擔。 最近市況甚佳,明顯仍是逢低吸納,但已經陸續出現集資活動,最新的例子是創科(669),發行可換股債券之後,股價單日暴跌18%。在這個消息之前,走勢 節節上升,只看圖表,以為凌厲升勢必有後着。買個股的最大問題,是不能迴避非系統性風險,股市整體升溫,買中創科偏偏要慘敗。這個例子是一個警號,未來一 個月,類似情況相信陸續有來。後來者的價錢及市場反應,可能越來越差,所以投行及上市公司,一定會加速進行。

避開高負債上市公司

降 低風險有兩大法門,第一是熟讀上市公司資料,避開資產負債表偏弱的公司,希望趨吉避凶,但這種公司偏偏炒得最勁,如富力地產(2777)。第二就是分散, 散戶一般注碼不大,不容許分散到十隻以上股票,ETFs便成為出路。現時非系統性風險正在上升,字花比大細危險,小心!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 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0

英之見:個股風險正在上升 黃國英

2009-04-27  AppleDaily






 

投 資各師各法,利用數據模型以及技術分析作為出擊準則的大有人在。看似有客觀方法,但主觀判斷仍是非常重要。朋友的公司一向用同一個模型,換了主理人結果差 天共地。經驗不足的操盤手,利用上述交易系統最容易犯上的錯誤,是注碼不夠分散。集中可以提升回報,新手想爭取上位,加上不知天高地厚,萬佛朝宗是必然想 學的絕招。真正負責任的行內高手,卻會是相當分散,因為利用走勢作為出擊理據,其中一個弱點,是要買入一批不會太熟悉的公司,重注而遇上一個不幸的意外, 失誤之後便相當難追。最經典的說明,是蒙牛(2319)在毒奶事件後的暴挫,一下子輸五成以上,如果投入10%的注碼,組合損失5%,是一個甚大的負擔。 最近市況甚佳,明顯仍是逢低吸納,但已經陸續出現集資活動,最新的例子是創科(669),發行可換股債券之後,股價單日暴跌18%。在這個消息之前,走勢 節節上升,只看圖表,以為凌厲升勢必有後着。買個股的最大問題,是不能迴避非系統性風險,股市整體升溫,買中創科偏偏要慘敗。這個例子是一個警號,未來一 個月,類似情況相信陸續有來。後來者的價錢及市場反應,可能越來越差,所以投行及上市公司,一定會加速進行。

避開高負債上市公司

降 低風險有兩大法門,第一是熟讀上市公司資料,避開資產負債表偏弱的公司,希望趨吉避凶,但這種公司偏偏炒得最勁,如富力地產(2777)。第二就是分散, 散戶一般注碼不大,不容許分散到十隻以上股票,ETFs便成為出路。現時非系統性風險正在上升,字花比大細危險,小心!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 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52

《中国式价值投资》--永恒的正在进行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15bad0100jfmo.html


一部《葵花宝典》,引无数武林英雄竞折腰。历来,投资和投资机构成了股市的两大门 派,巴菲特和索罗斯各擅其雄,双峰并峙,在常人眼里竟似水火不相容。纵观中国证券市场二十年,从最初的完全投机到价值投资,再从价值投资到思考投机的核心 价值,诸多参与者一直都希望寻找到这样一部股市的《葵花宝典》。那么,吞吐万金的股市,是否有这样一部宝典?

 

  


在知名私募基金经理李驰看来,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他继《白话投资》之后新近推出的《中国式价值投资》。


 

 作者认为,巴菲特和索罗斯的理念 并不对立,反而有许多共同之处。他融合了两位大师的投资智慧,自创了“巴索组合拳”,推演出了中国式价值投资之道:即以巴菲特倡导的价值投资方法选择值得 投资的股票,以索罗斯宣扬的趋势和周期理论去选择合适的买卖时机。

 

 


 具体又该如何操作呢?“价值投资”其实很简单,就是发现好公司,在便宜的时候买,这就是价值投资的全部精华;而 “趋势和周期理论”则是为“低买高卖”服务的,讲究从大处着眼, 认准未来的大势和趋势,分清涨跌的概率和幅度,不计较一时涨跌,甚至有时还需要主动买套,以赢得主动。


 

 应用对趋势的预判来确定买卖时机,是作者从索罗斯那里吸取的“烽火台瞭望者”式经验。在中国,因为没有资本利得 税,所以短期买卖的成本不高,较西方国家更具备“低买高卖”的操作空间。巴菲特一般持股时间较长,也和股票收益要交税(持有时间越短,税率越高)有重大的 关系。

 

 总体而言,投资最重要的是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慌,在众口一词中淡定对待市场起伏,精选好股,择机出手,理性判断, 独立思考,才能实现资产不断增值,才能悟出投资之“道”。而事实上,许多投资者仅限于“术”的层面,费心寻找成功捷径和万能投资,其实是盲人摸象,走了误 区。

 

 李驰,现为深圳同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具有18年国内证券市场投资经验。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分析,于20078月出清 持有A股。

 

 对于后市,作者认为,只要具备几个条件,中国股市就会再次出现波澜壮阔的大牛市。首先就是房地产调控政策明朗,其 次欧洲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确定,再有就是中国农业银行顺利完成上市。只要这些事件都完成了,那么A股很有可能走出一波大牛市,沪指4000点 是完全可以看到的。《中国式价值投资》--永恒的正在进行时

 

 本书文笔不错,将深邃的投资理论、理性的投资行为和淡定的投资心态,以生动清新的比喻、跳跃戏谑的文字,娓娓道 来,让人感悟甚深。此外,作者还是一个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行者”,书中的许多插图就是作者带着投资之心所欣赏到的世界各地的美丽风景,让读者 在领悟“投资正道”之余,不免对投资给人带来的美好生活心生向往,这也算是作者对“中国式价值投资之道”有意无意的营销之道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句貌似不太准 确,加注一下:

   

同威最擅长的是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参与的、并将延续到生命终点的投资实 践活动[同威的首只二级市场阳光私募信托基金诞生于2008.08.08。附带说一句,国际基金评级机构对国际上(不含国内)五年内的基金业绩不做评级, 原因不言而喻];


 
   

同威最不擅长的就是各式营销之道。作者在书中与博客上只是一直在“现 身说法”明示一个事实[更多的人关注更多的是目前“丢人现眼”的短期业绩],那就是:任何一名本份而不过分聪明的投资人,都可以在中国通过长期坚持实践价 值投资,有能力轻松地过上“行万里路”的美好生活。

 
    《中国式价值投资》+本博客+不断动态延续中的公开业绩=永恒财富增值线路图的现在进行 时




“实业之心”正在冷却 吴晓波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3646

今年上半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是这样的:

年 初,我去瑞士苏黎世旅游,那是全球公认的居住环境最好、也是物价最为昂贵的城市。在苏黎世的中心商业街上,我赫然被橱窗里的一只压力锅给吸引住了。它呈醒 目的深蓝色,是德国双立人品牌,而让我停住的原因则是它的标价:290欧元。一只压力锅竟可售卖到如此高价,让我不由惊叹。谁料,与我同行的一位企业家朋 友告诉我,这只锅在国内中心城市的售价是3200元人民币,他的太太日前刚好看中一只。为了求证,我用手机把这只锅拍了下来。

凑巧的是,回 到国内的几天后,我在一次座谈会上碰到了一家民营压力锅企业的董事长,这家企业位于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县城,二十年前我曾经去那里采访过,当时还是一间很不 起眼的街道小厂,替沈阳的双喜牌压力锅做贴牌生产。近十多年,这家企业自立品牌,扩张发展,赫然已成国内行业冠军,其产量在全球也排第四。座谈期间,我把 手机中的照片给那位董事长看,提出的问题是,你的工厂能否生产出这样的高价产品?他回答说,质量和功能应该可以接近,可是价格却怎么也定不到那么高,最多 不过千元。

接着,他突然告诉我,现在,他最大的兴趣已经从做压力锅转到资本经营了,前年,他已经把企业的大部分股份出售给法国的一个家电集 团,得二十多亿元。我问,那么你现在正在做什么?他说,在家乡投资了一个岛,准备开发房地产和码头,政府对他非常支持,其盈利前景大大的好过生产压力锅。



我听到这里,百感交集。当时在座的还有一位老资格的经济学家,我对他说,看来中国人十年之内再也做不出一口好锅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被这只压力锅的故事所缠绕。脑海之中,二十年前那个简陋的街道小工厂与苏黎世大道上的橱窗交叠出现,让人莫名惆怅。二十年,一代人,好不容易做到全球第四,一朝出售,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到那个位置?

更让人担忧的问题是:在2010年的中国企业界,不愿意“再埋头做压力锅”的企业家到底有多少?

近 年以来,专心实业似乎已经是一件十分“落伍”的事情了。当年曾被视为偶像的松下幸之助、杰克·韦尔奇等实业家不再时髦,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巴菲特、索罗斯 和李嘉诚。“用钱生钱”显然比实业来得轻松愉快。我近期时常碰到一些仍在实业界打拼的企业家,纷纷萌生退意,向往去做一个投资家,或VC,或PE,总之不 愿意再干实业。

这些景象似乎在显示,当今是自1990年以来民营企业家士气最低迷的时期。

究其原因,简略而言大抵有三。

其一,资本市场(包括股权投资和经营房地产等等)的回报大大高于工业经营。

其二,传媒过分渲染投资神话,打开报纸网站,随处可见哪位投资家看中一家小公司,仅仅几年就得数十倍、成百倍回报的“神话”,实业之心,不禁荡漾。

其三,实业投资的宏观环境未得改善,特别是去年以来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极大地打击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这 种低迷的景象却与中国经济的实际需要产生了极大的落差。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被迫向内需化转型,而国内消费市场确乎也出现了旺盛之势,而这其实正 是实业家可以大展雄心的时刻。同时,中国的产业经济面临升级转型的重大时刻,更需要实业家全力以赴,加大投入。而当其时,却出现了投机之风,这不得不让人 生出无限的担忧。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经济要在全球竞争中有所作为,必须依赖实业经济的勃兴。当实业家都一一的被“逼”成了投资家,当“实业之心”一一冷却,那么,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又将从何说起?


陈天桥:盛大正在转型关键期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10/yMMDAwMDE5NjgyMw.html

在资本市场、业务扩张方面纵横开阖的盛大(Nasdaq:SNDA),9月9日公布半年成绩单。

在截至2010年6月30的第二季度,盛大实现净营收2.01亿美元,同比增长10.8%,环比增长3.9%。不过,盛大的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滑,其二季度净利为3.45亿美元,同比减少47%。

“在盛大笼络资源的过程中,比如视频和文学等业务的扩张,导致了利润下滑。”易观国际分析师玉轶认为,盛大目前正处于又一个阶段的投入期。

目 前,盛大的业务构成主要分为三大块:SDG(盛大游戏)、SDO(盛大在线)和其他业务。其中,网游等成熟业务正在面临下滑。盛大财报显示,二季度盛大游 戏营收1.64亿美元,环比减少2.1%;盛大在线营收3670万美元,较上季度减少2%;其他业务收入为3950万美元,较上季度增长42%,较去年同 期增长150%。列入“其它收入”的包括酷6传媒、盛大文学、棋牌游戏平台、电子竞技平台等几项业务的营收。

盛大网络董事长兼CEO陈天桥表示,“自去年我们分拆盛大游戏上市后,盛大网络就专注于建设和改善我们的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培育其他内容业务。”他同时提到,本季度其他业务的收入占盛大总收入的比例上升至19.7%,相比去年同期的8.7%,提高了一倍多。

不过,这部分业务营收增长的代价是大量的投入和净利的下滑。玉轶表示,“其他业务”由于基数小,所以增长比例相当可观,但是酷6等目前仍处于投入期,所以拖低了利润。

根据盛大旗下酷6传媒(Nasdaq:KUTV)不久前发布的财报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酷6净亏损1180万美元。

陈天桥指出,盛大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但这一时期将为盛大发展成为领先的“互动娱乐媒体企业”奠定基础。

事实上,除了盛大总体需要战略调整,发力新兴业务,其“发家业务”、主要收入来源——盛大游戏也面临同样的调整压力。9月9日上午,盛大游戏CEO谭群钊在北京表示,“目前从行业来说是调整期。需要产品线的升级换代,需要创新。现在我们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

目前,盛大游戏面临传统产品生命周期的问题。盛大游戏首席财务官魏诚枢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热血传奇》和《传奇世界》已经运营了很久,活跃用户和付费账户很稳定。但ARPU值的下降导致了营收的下滑。

对 此,谭群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新系列的产品能够逐步成为我们产品线的主流。”另外,盛大游戏于9月9日宣布与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联手组建一 家合资公司——北京易橙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以游戏运营和游戏媒体为主营业务。CNTV总经理汪文斌表示,“游戏是我们近期要开拓的业务方向。” 他认为这个合资公司能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把电视和网游结合起来。



A8电媒音乐:我们正在创立唱片业发行的新规则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13/2MMDAwMDE5NzE2MQ.html

见习记者 潘青萍/文

2009年,A8音乐实现全年7.07亿元的营业额,2010年上半年营收3.6亿元,实现同比增长23%。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旗下音乐网平台30万的音乐曲库,6000首的月平均歌曲上传量,6.5万首原创歌曲,以及1.6万活跃音乐创作人的基础之上。

目前,刘晓松的A8电媒音乐已成为中国数字音乐的领头羊。

2000年创立A8音乐的前身——华动飞天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展SP(电信增值服务)业务时,当时的刘晓松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公司会走上数字音乐这条路。

2008年,A8音乐在港股上市,即募集到1.73亿港元资金,成为中国首只以音乐概念股上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唱片业不景气的当下,刘晓松带着A8音乐为原创音乐找到了另一条出口。

刘晓松认为A8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创立了唱片业发行的新规则,“未来的音乐一定是电子化的,由于成本高和盗版影响,传统的CD模式音乐发行大部分是亏损的,A8这种电子音乐模式,会取代传统的唱片公司成为主流的唱片发行商。”

初创时期:移动增值服务起家

A8 音乐并非刘晓松的初次创业。在此之前,他曾有过自己的第一个公司——信力德系统有限公司。舍弃了清华博士学位的刘晓松狠狠地抓住了这次创业机会,凭借着对 信力德公司的妥善经营,在上世纪90年代,他已具备了千万身家。初次创业,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更让他收获了信心。

之后,他 将信力德公司转让出去,并到美国进行了考察。“当时是1999年,国内互联网才刚刚全面兴起,而美国的宽带已经非常普及,手机也有非常多的应用,我当时就 意识到,未来十年,电信公司传统的语音业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基于互联网和手机结合的数字业务则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0年5月,华动飞天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这家公司就是A8音乐的前身。公司主要运营基于互联网的手机PIM(个人信息管理)业务,专注做SP(移动增值业务)。

随后国内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让华动飞天迎来了高速的发展。之后3年,华动飞天先后与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CCTV-MTV音乐盛典、百事中国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多种渠道拓展无限增值服务,利用短信、彩信等业务,成为国内的大型SP之一。

然 而,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说到公司的发展方向,刘晓松曾表示:“在移动梦网出来前我们觉得移动增值业务非常有前途。”2000年12月,中国移动就已正式推 出了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梦网”业务,虽然SP的利润十分可观,但无线互联网行业的收入水平并不稳定,在运营商背后运作的华动飞天并没有机会进入行业金字塔 的塔尖。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晓松发现了彩铃业务的巨大发展空间。当时华动飞天在深圳当地的报纸上登了一个很小的广告,告知提供手机下载铃声,结果当天就有26万人次下载。于是,琳琅满目的铃声下载成了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向数字音乐公司转型

“做 SP时我们的业务增长很快,连续十四个月实现20%的增长,但是越是这样越觉得心慌,因为在整个无线增值的价值链中SP最缺乏核心竞争力,要想基业长青战 略转型势在必行。但SP的转型有其局限性,于是跟内容结合,不仅做一个发行平台、销售平台,而是新内容的原创平台就成为我们选择的方向。而做音乐是考虑到 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电媒音乐必将是大势所趋等原因决定切入的。”尽管公司的长期发展,刘晓松决定转型。

2004年,华动飞天推出了自己的原创音乐互动平台(UGC),并正式更名为A8音乐,开始转型为数字音乐公司,通过在网上推广原创音乐和发行音乐作品,获得mp3下载和铃声下载的收益,并与原创作者分成。

然而,公司的转型并不容易,原因主要来自于员工的阻力,“A8转型的时候很多员工都不理解,因为在音乐方面都不在行,他们不想干,这个怎么办,那我一句话,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或者你就离开。”

由于很多业务部门跟音乐没有关系,一旦转型一些员工就没了用武之地。这次转型过程员工流失约15%。

但在确定转型后,A8音乐的路子也走得更坚定,并且获得了新加坡TDF资本、英特尔投资、JAFCO亚洲、三菱UFJ证券以及IDG五家风险投资商共2000万美元的投资,为公司手机音乐业务发展募集到了资金。

接下来,A8音乐开始扩大自己的步伐,率先和华纳、环球、索尼、BMG和百代五大唱片公司签约,获得对方正版音乐的网上下载代理权,掌握了庞大的电子音乐内容。

2005年,A8音乐与多普达携手,推出了无线音乐门户客户端A8 BOX;2006年,率先在中国提供互联网“正版音乐服务”;2007年,发起“原创中国音乐基地工程计划”。至此,A8音乐已经完全走上了一条以音乐创 作、音乐制作和数字发行为核心的原创音乐产业链的道路。在2007年,A8音乐的净利润是5500万元。

双重压力下逆势上市

2008年,在信息产业等部门对SP行业的监管趋紧,以及移动运营商自身对SP深度参与的双重压力下,内地的SP市场持续降温。

在这个大背景下,2008年6月12日,A8音乐在香港逆势上市,从而备受关注。这次港股上市创造了多项纪录:香港第一只数字音乐概念股;内地第一个以数字音乐概念上市的公司;上市创造的128倍超额认购是H股今年以来新股最高超额认购。

上市募集到1.73亿港元的资金,也成为A8音乐持续为业绩做出诸多突破的底牌。A8音乐将其投入到了潜在收购、提升互动平台、进一步开发A8音乐在线系统和3G技术业务整合这四个领域。

随 后,内地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正式宣布加盟A8音乐,担任其音乐艺术战略顾问,亲自为以A8音乐平台实现自我价值的优秀创作人做指导,也提高了A8在原创音乐 领域的声誉。而在刘晓松的计划中,“原创音乐基地产业园将提供原创音乐平台,任何有音乐才华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一展身手”。

在不可阻挡 的发展趋势之下,A8音乐收益创历史新高,2008年全年达7亿元,较2007年飙升了147%。其中,音乐相关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的70%达4.95亿 元,原创音乐收益较2007年增长了270%至1.83亿元。2009年净利润为1.02亿元,较08年增长27%。

后转型时期:B2C模式——从运营商背后走出来

目前,A8音乐已经成为我国数字音乐领域的领头羊。然而,A8音乐2010年的中期财报却不容乐观,截止2010年6月30止6个月,收入约3.58亿元,较2009年同期增长23%;净利润人民币201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5%。

该财报表示,今年初,由于手机用户投诉相关移动增值服务的产品宣传误导及缺乏收费提示,移动增值服务的监管举措增加,拖累盈利下跌。

由此可知,A8音乐的非音乐业务仍然占据总收益的相当大比重。A8音乐表示,为对应盈利下跌,公司一方面已扩大与国际手机厂商的合作,期待营业额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已精简了移动增值服务30%的人手。

2009年,A8音乐将所有音乐及相关业务整合为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音乐云”业务,是一种B2C的业务模式。A8音乐将此作为集团的一个长期战略,旨在通过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的集中空间来存储自己的音乐,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透过任何设备检索或收听音乐。

刘晓松认为:“A8音乐的长期发展策略是要建立一套B2C的业务模式并直接拥有自己的客户群。通过音乐云及A8 Box综合娱乐平台,集团将向用户提供以音乐和音乐相关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

刘晓松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A8音乐要以内容为王。内容做得好就是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特别想看、特别想听。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才是内容赢了,才能使产业发展起来。”

目 前,A8音乐仍处在后转型期,在新业务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年初推出的手机软件“开心听”,现已拥有近2千万手机用户。但A8音乐称,这个手机软件完全是 免费的,公司并未从上面盈利。“以前都是躲在运营商背后做个人收费业务,而目前公司更注重发展音乐云的用户体验及功能,短期目标为吸纳忠实用户,希望未来 与运营商合作的同时,自己也可以直接接触客户。我们在新产品的研发上也吃过亏,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可借鉴的不多。”

据了解,音乐云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不会带来收益。面对移动增值服务行业竞争加剧、政策监管趋严,A8音乐将要如何在后转型期中实现中期财报里所承诺的改善公司营业额和利润,并使音乐云策略成为中国最出色以及最受欢迎的音乐服务,我们拭目以待。



一场正在秘密进行的谈判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15/1OMDAwMDIwMTE1OA_2.html

本报记者 郎朗 丁磊 广州、北京报道

在成功躲过了媒体聚光灯后,国美内战双方的谈判,终于拉开了序幕。

10月15日,一位国美电器(0493.HK)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在十一黄金周的短暂接触后,(贝恩董事总经理)竺稼、(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

和黄光裕家族的代表杜鹃、黄燕虹,10月14日在北京开始了新一轮的正式谈判,而且,目前双方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同日,一位黄光裕家族人士也向本报记者确认,国庆之后,杜鹃和陈晓一直在保持频繁接触。

国美电器372家未上市门店是否在11月1日从上市公司割裂,以及,黄光裕家族代表通过何种方式进入国美电器董事会,是杜鹃和竺稼在这场秘密进行的谈判中的两大议题。这位人士称,目前,在两大问题上,谈判的双方均已作出了一定的让步。

未上市门店共识

这位人士对本报记者称,“由于非上市门店的剥离对双方来说都将造成伤害,特别是对黄光裕家族来说,剥离将意味着这370家门店的经营可能暂时停止,因此,在谈判初期,双方就达成了非上市门店不剥离的共识。”

而 此前的8月30日,国美电器公告称,其于8月27日收到拥有并控制北京国美公司(非上市门店)的黄光裕家族发来的一封信函。信中表示,如果黄光裕家族8月 4日提出的五项议案在9月28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上全部未获通过,将终止上市公司与非上市部分之间的管理协议,终止托管关系。

8月30日,国美电器董事局向黄光裕家族发出一封“致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函”称,“接受贵司意见并在此同时通知贵司,我司决定将于2010年10月31日无条件终止执行相关协议,贵司于2010年11月1日起自行管理非上市公司业务。”

上 述国美电器内部人士表示,“事实上,不剥离未上市门店,对双方是共赢的选择。这也标志着,黄光裕家族已经开始恢复理智的合作。其实,最初黄光裕家族也并非 真想剥离这部分门店,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期内找到合适的经营管理人才,当时,只是为了恐吓投资者,在没有达到目的后,就自然也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问 题。”

9月28日之前,黄光裕家族拥有的未上市门店合计372家。2010年上半年,这372家未上市门店,合计实现销售额96.17亿元,而740家上市门店,则合计实现销售额248.73亿元。非上市门店数量为上市门店的50%,销售额仅为上市门店的38.66%。

据悉,在十一黄金周期间,非上市门店又新开出了10多家门店,而且,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50%左右,而大中电器的收入更是增长了87%,或许,良好的业绩也让黄光裕家族意识到与上市公司合作的重要性。

上述人士称,在黄金周后的谈判中,国美电器董事局方面已经站到了上风,因为对上市公司来说,非上市门店剥离,只是部分利润的损失并不会伤筋动骨。

不过,黄光裕家族方面此前已表示,其已经为自主管理未上市门店做好了准备。

争议董事局席位

而14日开始的正式谈判中,双方的另一个焦点话题,便是国美电器董事局的董事人选问题。

上述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此次谈判,延续了9月25、26日谈判的内容,陈晓提出了增加两位执行董事的方案,即黄家可以增加两位执行董事人选,而黄光裕家族也做出了让步,对于13位董事组成的架构表示了认可(不再要求撤换现任董事)。”

目 前,国美电器董事会的11名董事包括,竺稼等3名贝恩非执行董事,陈晓、伍健华、王俊洲、魏秋立、孙一丁等5名执行董事,以及3名独立董事。此前,黄光裕 家族曾多次表示,“创始股东目前虽持有公司35%的股权,但在董事局却没有任何代表权,这与贝恩享有上述权利(拥有3个董事会席位)的事实形成了鲜明的对 比”。

“但是,对于黄光裕家族此前提出的两名董事候选人黄燕虹和邹晓春,陈晓和竺稼方面表示并不认可,尤其是对缺乏管理经验的邹晓春表示了 反对。”这位人士称,黄光裕家族显然需要找到能让董事局接受的人选,才能打破坚冰。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董事人选问题,依然将是双方争议的焦点。

而对于陈晓个人的去留问题,黄光裕家族在谈判中,虽然依然坚持“要求陈晓走人”的态度,不过,黄光裕家族方面已不再坚持陈晓立刻离任,而同意“有一定的离开期限”。

但 这位人士对本报记者强调称,“陈总,是股东大会选出的执行董事,所以,他将会留下来,至于三年后是否离开,那还要看股东大会的决定。”在9月25日、26 日杜鹃、竺稼、陈晓等人的谈判中,陈晓也同样坚持要求“3年后离任”,但黄光裕家族认为时间太长,最终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对于此前关于“陈晓分阶段退出”的传闻,国美电器另一位人士称:“这纯粹是造谣,这样的条件,是陈总和贝恩投资都不可能答应的,如果公司业绩下降,陈总可能会选择离开,但是目前的业绩持续增长,陈总离开,不符合股东的要求。”

如今,鉴于国美电器股权层面的变数已经消除,陈晓正将更多的精力转向国美电器的经营业绩。此前,鉴于主要竞争对手苏宁的强势表现,贝恩还曾要求黄光裕家族,对以陈晓为代表的国美电器董事会提出的“新5年规划”进行修正、补充。




黄光裕家族代表邹晓春:正在寻求一揽子解决方案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21/5NMDAwMDIwMjA5NQ.html

国美电器(0493.HK)控制权之争的“未了局”仍在继续。

国美电器会否走向分裂、国美电器董事局的结构如何调整等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此前的10月15日,本报记者已独家获悉,14日,黄光裕家族、国美电器董事会、贝恩资本已经开始就上述内容进行新一轮的谈判。

此 前,一位国美电器内部人士曾对本报记者透露,就“非上市门店”和“董事会席位”问题,谈判各方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由于非上市门店的剥离对双方来说都将 造成伤害,因此,在谈判初期,双方就达成了非上市门店不剥离的共识”,“陈晓提出了增加两位执行董事的方案,即黄家可以增加两位执行董事人选,而黄光裕家 族也做出了让步,对于13位董事组成的架构表示了认可”。不过,这位人士也称,“但是,对于黄光裕家族此前提出的两名董事候选人黄燕虹和邹晓春,陈晓和竺 稼方面表示并不认可,尤其是对缺乏管理经验的邹晓春表示了反对。”

10月20日,针对上述问题,黄光裕家族推荐的候选执行董事邹晓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邹晓春称,“我们正在和贝恩、陈晓等进行多方谈判,寻求达成一揽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决方案”。据其透露,上述各方正在商讨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国美今后的经营发展战略、创始大股东在董事会的合理席位、非上市门店的统一经营等多个问题。

对于未上市门店,邹晓春向本报记者确认,在即将到来的11月1日,黄光裕家族不会将未上市门店从上市公司割裂。对于黄光裕家族是否会更换董事人选,邹晓春称,大股东将“再次提名我和黄燕虹女士出任国美董事”。

而对于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的去留问题,邹晓春称,陈晓的问题并非核心,关键的问题是,和谈多方就一揽子计划达成一致,单个问题的解决,并非解决国美电器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美分拆与否?

《21 世纪》:按照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双方原定的计划,11月1日,国美电器非上市门店可能从上市门店剥离,国美电器会否会真的出现分裂?大股东方面一直表示,不 会分裂国美,但如果因为诉求未能实现,而最终导致分裂的话,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分裂?大股东一方是否已经在为此做好准备?

邹晓春:我们创始大股东始终关注国美电器四个方面,一是保持行业的领导地位,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企业保持正确的战略发展方向,三是股东和董事局对公司实施有效的管理,四是企业业务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创始大股东于8月27日致国美的《关于附条件终止“非上市托管协议”的书面通知》,并不适用于9·28特别大会“部分议案获得通过”的情况。创始大股东会在综合考虑以上四点关注情况下,重新考虑非上市门店的独立经营问题。

《21世纪》:如果不分裂的话,国美电器的非上市门店会否将注入上市公司?注入的时间点是何时?上市公司将会通过“现金收购”还是“股票换购”的形式来合并未上市门店?

邹晓春:非上市门店的注入问题,需在解决创始大股东在董事局里的合理席位、重组国美董事局的前提下方能进行。因此,目前还没有任何成形的注入方案。

寻求一揽子计划

《21 世纪》:此前我们已经获知,大股东和贝恩正在和谈。你们与贝恩继续和谈的基础是什么?在和谈中,你们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去诉求在国美电器董事会的“合理权 利”?如果和谈不成,你们将采取怎样的进一步行动?“9·28”结束之时,国美电器大股东一方称,保留“重新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利。

邹晓春:创始大股东相信,强大、完整、盈利能力更强,继续保持行业领导地位的国美电器,符合包括创始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贝恩资本在内的全体股东的根本利益。

目前,创始大股东正在与相关各方积极斡旋和协商,希望在合理时间内,可以达成一个有法律约束效力的协议,以彻底解决国美目前面临的问题。

同时,创始大股东继续保留采取适当行动的权利,来确保国美稳定健康向前发展。

《21世纪》:此前我们获知,大股东一方和贝恩已经就“董事会架构问题”已基本达成了一致,具体的方向是,未来国美电器董事会将扩容到13人,增加两名由大股东推荐的董事。在董事会席位问题上,你们目前的诉求是怎样的?

邹晓春:在国美9·28特别大会之后,创始大股东的基本诉求没有改变。

现在,国美董事局里没有创始大股东的合理董事席位,创始大股东不能了解公司经营情况,也不能给予公司的意见。最近从媒体报道来看,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国美比苏宁的销售业绩增长要低一些,我们对此非常担忧。

创始大股东保持在董事局的合理董事席位,对公司和所有股东的利益都是至关重要的。

创始大股东认为,国美今后的经营发展战略、创始大股东在董事会的合理席位、非上市门店的统一经营等问题,需要各方在平等、诚意、共赢的原则下积极协商,共同找到一个符合国美长期稳定发展需要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21世纪》:此前有消息称,大股东提名的董事候选人黄燕虹将被张志铭替代。陈晓和贝恩方面,对你本人进入国美电器董事会也一直持反对态度,特别是对你在零售行业的从业经验提出质疑,大股东对董事人选的提名会否改变?

邹晓春:在公司里,我没有听到张志铭先生会接受创始大股东提名的说法,公司目前也没有这个计划。

在9.28会后,创始大股东已明确表示,希望有机会再次提名我和黄燕虹女士出任国美董事的意愿。我和黄燕虹女士都有为国美电器服务十年左右的工作经历,我们为国美电器贡献自己力量的心愿依然没有改变,所以,我们愿意继续接受创始大股东的提名,继续为国美服务。

(至于我的管理经验)我本人是执业了20年的证券专业律师,与国美集团有9年的业务合作关系,如果我有机会以董事身份服务国美,我会从法律的角度,以更理智、更专业的精神,严防企业的法律风险,加强企业的合规性工作。当然,我也会尊重所有股东的诉求,与其他董事合作。

《21世纪》:在陈晓的去留问题上,大股东目前的态度是什么?

邹晓春:陈晓的问题并非核心,关键的问题是,和谈多方就一揽子计划达成一致。单个问题的解决,并非解决国美电器未来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