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塌橋危情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82554&time=2011-07-22&cl=115&page=all

7月15日凌晨,杭州錢江三橋(西 興大橋)由北向南距離濱江轉盤不到800米處的引橋部分右側車道,部分橋面突然坍塌,一輛重型貨車因此墜落,造成人員受傷和車輛受損。該橋由香港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00097.HK,下稱恆基發展)與杭州市方面合營。

  杭州交通部門將事故的主要責任歸於貨車超載和養護不當,但多位專家表示,這座橋存在施工質量問題。

  五天後,7月20日下午,在事故現場可以看到,橋體的兩個橋墩間缺失了兩條十餘米長的橋樑,數十名工人正在清理從橋體墜落至下匝道的橋樑。斷橋處數百米開外的浙江省水電新村一區,便是該橋段施工方浙江省第一水電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辦公所在地。

  杭州市交通局新聞處一位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拆除和清理工作是從7月18日開始的。至於橋體斷裂處在拆除前是否有質量鑑定,該人士表示,杭州市安監局牽頭成立了事故調查組,相關資料已封存,目前不便公開。

  錢江三橋事故並非孤例。7月11日凌晨,江蘇鹽城境內328省道通榆河橋垮塌,兩輛貨車墜落,幸無人員傷亡;7月14日,福建武夷山公館大橋垮塌,造成1人死亡、22人受傷。與錢江三橋一樣,這兩座橋服役不過十餘年。

超載之過?

  錢江三橋是連接杭州老城區與濱江、蕭山兩區及蕭山國際機場的重要通道之一。該項目是浙江省政府核准的「四自」工程(自行貸款、自行建設、自行收 費、自行還貸),總投資8億元人民幣。大橋1993年11月開工,1996年底建成,1997年1月28日通車,1998年6月通過竣工驗收。該橋雙向6 車道,主橋1280米,南北高架引橋4420米,曾被譽為浙江首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斜拉索橋樑。

  對於錢江三橋垮塌的原因,杭州市交通局總工程師朱玉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一是貨車嚴重超載,二是引橋上鉸縫沒有及時修復,「橋樑的養護工作沒有到位,其業主單位杭州恆基錢江三橋有限公司有一定的責任,但最終的原因還有待綜合分析。」

  杭州交通部門提出的貨車超載,導致橋樑塌陷的說法,與當時在事故現場的一位小車司機的表述有所矛盾。這位司機對媒體表示,當天凌晨1點35分 許,他路過事故路段時,已看見前方橋面有一個六七米長、1米寬的裂口,他沒能完全剎住車,車子前部卡進裂口。正當他報警時,一輛運鋼板的半掛載重貨車經 過,貨車的車斗整個翻下了橋。

  錢江三橋建成後,車流量從初期的每天數千輛,猛增至目前的8萬餘輛。在2006年大修結束後,大橋限制時速為50公里-60公里,無法達到設計 時速70公里,並且禁止大貨車通行。一旦貨車違規上橋,車主將被處以罰款100元和扣分的處罰,如果超載30%以上,將被處以最高2000元的罰款。

  這種以罰代管的治理方式,增加了物流成本,也給交管部門帶來巨額收入,但並未有效阻止超載大貨車闖關,更無法避免事故的發生。據杭州交通部門統計,2011年2月-6月,共有3940輛55噸至100噸大貨車通過大橋。

  實際上,任何橋樑都會在設計中留出余量,超負荷運行的也絕不僅是錢江三橋。在杭州,建成更早的錢江一橋、二橋,都未像三橋這般疾病纏身。

誰建的橋

  當地居民對錢江三橋安危的擔心,更多源於2007年發生的兩起橋樑事故。

  2007年6月,一艘采砂船撞斷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廣東九江大橋,4車墜河,8人死亡;2007年8月,湖南鳳凰橋倒塌,64人遇難。

  杭州網友「天籟慧音」當時注意到,錢江三橋與這兩座橋建設方同為湖南路橋建設集團(下稱湖南路橋),遂在天涯論壇發帖稱錢江三橋危在旦夕。錢江三橋「危橋」之說此後不脛而走,還有人倡議「珍惜生命,遠離三橋」。

  錢江三橋塌陷後,湖南路橋通告稱,事故地段並非其承建施工。此乃實情。該橋主橋工程由湖南路橋承建,南北兩岸的高架引橋分別由浙江本地多家公司 承建,浙江省交通設計院監理公司承擔工程外部監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主橋部分比較複雜,業主方通常需要找更有實力的建設方,至於相對 簡單的引橋部分,就可能找省內的相關企業,在質量上也可能留下隱患。

  錢江三橋南岸引橋SYI標段,即這次坍塌的地方,由浙江省第一水電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該公司一位負責人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當時嚴格按照施工設計來施工,未分包給任何人,驗收時這一標段是優良工程,而主橋只是合格。

  杭州恆基錢江三橋有限公司是恆基發展旗下的公司,擁有錢江三橋60%的權益。7月15日,恆基發展給財新《新世紀》記者發來聲明稱,錢江三橋是其集團與杭州市政府屬下之杭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合營項目,目前正調查損毀之原因及評估其整體影響。

大修不斷

  居住在錢江三橋附近的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錢江三橋是政績工程,當時一個勁地搶進度,通車以來至少維修過三四次。一位橋樑專家也表示,橋樑的大修週期一般在15年到20年,不到十年就大修並不多見。

  參與了錢江三橋設計和施工監控的同濟大學橋樑工程系教授許俊說,該橋通車後不久橋面就出現裂縫,這些裂縫是影響橋樑結構和安全的最大問題。

  2005年9月,杭州市交通局決定對錢江三橋封閉大修,直到2006年4月17日才恢復雙向通車。半年後的2006年4月28日,杭州市交通局在淳安召開錢江三橋大修工程階段性工作總結會。

  根據杭州交通信息網公佈的會議紀要,大修主要針對的是湖南路橋負責的主橋。會議提出的下一階段工作重點包括:減載、加固與線型控制並重;大修費 用控制在3500萬元以內;對影響橋面車輛通行且對結構安全與耐久性有影響的缺陷要大修徹底;對不影響車輛通行又必須大修的可考慮分期實施。

  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錢曉倩教授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從這份資料來看,第一階段大修過程中的工作是有效的,但也發現了更多原來沒有發現的問題。

  從工作重點第一條看,加固措施會影響橋樑的設計線型,這肯定是已經出現了不符合原有線型的問題。從第三條看得更清楚,說明當年4月17日恢復通車時大修並不徹底,還存在影響車輛通行和結構安全的缺陷。

  2006年6月8日,杭州市交通局主持召開錢江三橋主橋大修工程第二階段相關問題研討會,提出了橋面混凝土鋪裝層缺陷、箱梁預應力不足等多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2006年10月30日,浙江省交通廳批覆稱,鑑於錢江三橋部分設計存在缺陷,同意主橋大修工程設計變更,包括調整橋面鋪裝結構形式、取消主跨體外預應力布設、橋面錨孔植筋等。

  錢曉倩認為,錢江三橋設計出問題的可能性很小,最重要的還是施工質量。這次引橋垮塌與主橋加固問題關聯也不大,只能說整個錢江三橋,包括連接部分,總體施工質量存在比較大的缺陷。「我個人對這個橋的定位是病橋,是不是危橋,要由檢定機構來檢定。」

  多家媒體質疑,2007年「落馬」的浙江省交通廳原廳長趙詹奇曾經擔任錢江三橋副總指揮,可能涉及工程腐敗。財新《新世紀》記者為此詢問了當時 負責審理趙詹奇案的浙江省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該法院人士表示,雖然錢江三橋是趙詹奇在杭州市交通局局長期間修建的,但他的腐敗問題沒有涉及此橋。

  一位已經退出橋樑業的人士表示,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就有能力修建南京長江大橋,該橋使用至今未曾傷筋動骨,而到了90年代橋樑業反而倒退。在他看來,中國橋樑工程行業出問題是必然的,現在不僅是最低價中標,而且這個最低價還要承擔腐敗的成本。

  「錢江三橋不會是最後一座塌掉的橋,尤其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建起來的橋,將來塌的會更多。」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