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鋼貿詐騙案情漸明 涉案團夥被指裡應外合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18/yNNDE3XzQzNTQyNQ.html

這是一場精心設計、裡應外合、放長線釣大魚的騙局。

5月17日,本報記者從多渠道獲悉,上海鋼貿詐騙案的涉案金額將不止3億元,十多家上海鋼貿公司被騙,為業內罕見詐騙案,目前公安部門正在取證。

本報記者還從多家被騙企業瞭解到,許根龍、高錦慧、高林森、王友軍等四位涉案人員已被公安機關拘留,其中,許根龍已被批捕。包括許根龍的妻子趙燕紅、妻弟趙德寶、上海誠瑪貿易負責人姚文章在內的多位涉案人員在逃。

多位知情人士稱,詐騙團夥冒用上海基礎工程有限公司的名義和項目行騙,許根龍本人為上海基礎工程公司離職員工。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市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前身是丹麥商人於1919年創辦的康益洋行,1953年收歸國有,現為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公司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 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專業承包一級等資質。

出乎鋼貿業內人士意料的是,許根龍等人設計的騙局長達兩年卻沒有被識破,並且滬上多家知名鋼貿公司集體被騙。

天衣無縫

目前,由於公安機關還在調查案件緣由,很多真實情況尚未浮出水面。

一家被騙企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許根龍等人假冒上海基礎工程公司之名已長達兩年多,之所以未被發現,是因為許根龍巧妙地利用上海基礎工程公司多位內部人士周旋,甚至令人懷疑「內部人士與許根龍等人勾結」。

「我們的合同都是在上海基礎工程公司的辦公室簽的,怎麼會想到是個騙局。」另一家被騙公司人士表示。

一家受騙企業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之所以懷疑上海基礎工程公司有人與許根龍等人勾結,是因為很多合同和交易是通過上海基礎工程公司內部人士完成。

「有一次,對方遲遲不結算,我們打電話去問上海基礎工程公司的於志華要錢,於說,款子已打給許根龍,還有一位姓莫的老總,多次為許根龍掩護。」知情人士稱。

多位受騙企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除了將鋼材運至詐騙團夥指定的倉庫,甚至還多次將鋼材直接運至工地。「我們還請上海基礎工程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出去玩,平時也相互宴請,根本意識不到被騙了。」

幾家被騙企業甚至與「上海基礎工程公司」保持了長達兩年多的業務往來,直到不久前,一家企業發現擔保公章系偽造,才捅破這場騙局。

目前,公安機關已要求上海基礎工程公司採購經理於志華、來平、上海基礎工程公司橋樑分公司有關人士等協助調查。此外,上海誠瑪貿易公司、上海輝凰貿易有限公司等有銷贓嫌疑的企業也正在被公安機關調查。

不過,另一家被騙金額較少且追回損失的企業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安機關尚未獲得明確證據證明上海基礎工程公司內部員工與許根龍勾結,「也可能是許根龍騙術太高強」。

罕見詐騙案

知情人士稱,滬上十多家「有頭有臉的鋼貿企業」被捲入詐騙案,該案件曝光後,在業內引起極大關注。

近年來,鋼貿行業發生多起詐騙案,但涉案金額一般為幾百萬至幾千萬不等。加上最近鋼貿業普遍面臨信貸信譽危機,陸續有銀行接到公安機關通報,反映部分鋼貿企業以鋼材市場為融資平台,通過虛假注資擔保公司,以抵押質押、重複抵押、互保聯保的方式,大量套(騙)取銀行貸款。

在此情況下,銀行紛紛收縮鋼貿領域的貸款,導致不少鋼貿企業面臨資金鏈危機,此次詐騙案更令行業神經緊繃。

「現在國內沒有比鋼貿業神經更敏感的行業了,已到了鶴唳風聲的地步了。」一家被騙企業人士表示。

另一家被騙金額較大的鋼貿企業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不少被騙企業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如果銀行斷貸,「自殺、跳樓也不難」。

此次詐騙不僅金額大,還席捲滬上多家在業內有影響力的企業。目前,這些被騙企業已報案,並盡最大努力追回損失。

不過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完全追回損失的可能性很小,因為不少資金已被轉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00

宏源證券案情再升級

2013-10-14  NCW
 
 

 

此案可能成為證券行業標誌性案件,為券商內部對結構性理財產品劣後級的投資

行為定性

◎ 本刊記者 劉冉 文liuran.blog.caixin.com 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的宏源證券(000562.SZ)四名高管是個案還是會進而牽涉更多業內人員?對於券商變相向內部員工輸送利益,解決薪酬限制的行為能否因此案而全面清理?

「案情還不明朗,需要有關部門的最終裁決。 」接近宏源證券的人士說。

針對宏源證券兩名高管被公安機關帶走調查一事,宏源證券於9月29日發佈重大事項公告 :2013年9月27日,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胡強,副總經理周棟因個人問題接受公安機關調查,並決定免去二人相關職務。該決定已由10月9日舉行的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現由公司董事長馮戎代行總經理職責。

9月30日,宏源證券開盤後股價如跳水般急速下挫,三分鐘內跌幅一度超過9%,逼近跌停。當日宏源證券報8.30 元,較前一交易日9.22元跌幅達9.98%。

國慶長假後,該股連續兩日小幅上揚,10月9日收於8.46元。

宏源證券10月9日晚亦公告,公司增加註冊資本金至39.72億元,並將股份總數擴為39.72億股。並稱,將發行公司債券總規模不超過50億元。

個人原因?

9月28日,宏源證券總經理助理薛志英在電話中向財新記者強調,胡、週二人是由於個人原因被調查,而非公司原因。

針對這種說法,一位券商人士反駁,「總經理和副總經理被抓與公司無關,莫非是臨時工?否則實在不好理解。 」公告中未提及的是,此前,9月10 日,宏源證券債券銷售交易部總經理陳智軍、副總經理葉凡已被公安機關帶走調查(相關報導見本刊2013年第36期「宏源證券利潤機器被查」 ) 。至此,宏源證券9月已有四人被帶走調查。

對此次胡、週二人被調查是否與9月10日債券銷售交易部兩名負責人被調查有關,宏源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公司還在調查中。而對於陳智軍、葉凡被調查的原因,宏源證券亦一直三緘其口,直至胡強、周棟被帶走,仍表示尚不清楚。

多個消息源表示陳、葉兩人涉案,為內部人士實名舉報,原因是插手管理並認購了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的次級檔,收益非常豐厚,涉嫌利益輸送,後由此牽出總經理胡強和分管自營業務的副總經理周棟。

從今年4月開始,審計署甘肅特派辦進駐宏源證券,從自查到審計,為時一個多月。起因是年初出現的一封實名舉報信,舉報宏源證券債券銷售交易部不但違規違法插手理財產品的債券交易,還自己認購相關理財產品,獲得高額回報。審計署根據線索進行了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具體涉及債券交易操盤部分是由陳智軍所在債券銷售交易部負責。這被認為違規違法。

接近宏源證券的知情人士稱,債券銷售交易部的不少員工都認購了該公司發行的債券類理財產品,數量不一。

2012年,宏源證券全年利潤為11億元,其中8億元來自於債券銷售交易部。

作為國企,宏源證券公開的激勵制度受制於財政部對金融機構限薪令。

宏源證券佔股超過60% 的大股東為建銀投資有限公司,2004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註冊資本206.9225億元,股東為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由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管理。

雖然陳智軍負責的部門業績出眾,人均利潤全公司最高,如果按市場標準,陳或可拿到至少幾千萬元的獎金,但在宏源證券頗難全部兌現。不過,陳年薪稅前過千萬元,在公司內部已是收入最高的骨幹。

券商內部員工半公開認購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以補貼員工薪酬,在業內也是公開的秘密。

一位證券公司債市人士表示,幾乎每家券商都有此類現象,但宏源的程度可能比較嚴重。 「這一般都屬於公司行為,因為只有公司同意了才可認購」 。

如果違規的話,只能說是當初設計的收益和風險嚴重不匹配,與市場行規相差太多,才可能被認定違規。雖然次級產品收益高,但風險也大。

內部認購乾坤

為何宏源證券因此遭到嚴查?

一位券商資管人士表示,理財產品會做成結構化產品,比如按行規做成1 ︰ 9資金配比,10% 是劣後級,或稱次級,收益率不設限; 90% 是資金池認購的優先級,相對風險較小,但收益率也被限定在一定範圍內,比如8%。對於10% 的劣後級,資金相當於獲得了9倍的槓桿,收益率做到60%-70%毫不奇怪 ;如果拿些好券,稍微放點槓桿,劣後級的收益率做到100%也不無可能。

宏源證券內部人士表示,債券銷售交易部員工認購的理財產品主要是劣後級,收益率很高,低的30%,高的能達到60%、70%甚至更高。

假設1億元資金,1000萬元內部認購,是劣後級 ;9000萬元是優先級,收益在8%。如果1億元資金實際運作的收益率達到15%,則收益1500萬元,9000 萬元的優先級對應收益在720萬元,而1000萬元對應的收益則為780萬元,收益率78%。當然,如果發生風險,也首先用劣後級的1000萬元來彌補虧損。

一位券商資管人士介紹,一般證券公司在設計結構性產品時,會先尋找劣後級投資人,如果找不到,券商會讓公司高管和中層幹部湊錢投資,投資金額並不高,有時幾十萬元或幾百萬元即可,內部人員只買部分該產品的劣後級,並把這部分與劣後級的其他部分進行區分,並且簽署一個補充協議作為劣後級裡的特殊項目,比如高收益低風險,但這部分協議肯定不會體現在資管計劃的書面文件中,而是作為私下協議,不予公開。

「正常這樣做,應該是不違規違法,因為資管產品的資金籌措都是一對一談判的,產品結構也是根據資金來設計的。 」該人士解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券商都這樣設計內部員工的認購。

他同時表示,理財產品一般分為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和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無論哪種,都需將產品計劃公開給投資者,這就保證無論優先級還是劣後級的投資者都是在知情的情況下與對方簽訂 協議。

他解釋,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在於,除了高管自籌的部分劣後級,另一部分的劣後級資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是公司用自有資金做了另一部分劣後級,就相當於高管們和公司做了一個不需公佈的私下協議,這就涉及到協議是否公平,雙方的風險和收益是否匹配。

如果公司對內發行產品的回報比從市場上購買有優惠,那就說明是另一部分劣後級出資人自身多承擔風險,並讓出收益。而有些券商甚至根本不需高管掏錢,完全由公司自有資金墊付,到時候照樣分紅,等於是空手套白狼。

「如果是民營企業,公司股東願意給管理層讓利,這是純粹的商業行為,無可厚非, 」該人士表示, 「如果股東有國有背景,並是上市公司,就涉嫌內部交易,侵佔公司財產,屬於違法行為。 」該人士解釋說,資管、券商、銀行,只要設計發行理財產品,都會涉及到內部認購的問題, 「我們的處理方法,就是內部認購的部分不與公司自有資金作任何交易。 」

少壯派落馬

1969年出生的胡強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碩士,南開大學在職經濟學博士,也是中國證監會註冊保薦代表人。胡強曾任國泰證券有限公司董事會執行局辦公室董事長秘書 ;光大證券有限公司北方總部助理總經理、副總經理,光大證券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總經理;中關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和紀委書記;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兼任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和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曾在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工作。於2007年10月加入宏源證券,擔任總經理。

宏源證券的部分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胡強業務能力非常強,加入宏源後大膽起用少壯派,其中陳智軍正是胡強2008年下半年從泰康人壽挖來的,並為其組建了新的部門——債券銷售交易部,允許其開展債券銷售業務,雖然與原有的固定收益部直接競爭,可業績也蒸蒸日上。但公司內部平行的兩個部門開展競爭業務,也引起過公司內部多次反對。

而一位胡強在光大證券的前同事表示,對胡強出事不感意外,稱他在光大證券擔任部門主管時, 「當部門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就申請調走。 」另一位宏源證券內部人士則稱,胡強在用人上喜歡拉幫結派,不太注意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1962年6月出生的宏源證券副總經理周棟,經濟學學士,曾任北京旅遊學院管理系講師,中國信達信託投資公司北京證券營業部副總經理、深圳證券營業部總經理、委託貸款部副總經理,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董事會秘書。

周棟目前在宏源證券是排名第四的副總經理,主管自營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02

雲南泛亞有色案情發布 實際控制人單九良等16人被批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650.html

雲南泛亞有色案情發布 實際控制人單九良等16人被批捕

雲南網 2016-02-05 19:46:00

2月5日,昆明市人民政府通報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犯罪有關情況。

2月5日,昆明市人民政府通報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犯罪有關情況。

通報稱,昆明等地公安機關自2015年12月1日起,對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明泛亞有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立案偵查,並對該公司密切關聯公司和授權服務機構依法開展調查。經初步調查:昆明泛亞有色於2012年4月擅自改變交易規則,推出“委托受托”業務,在未經相關部門審批的情況下,與雲南天浩稀貴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關聯公司,采取自買自賣手段,操控平臺價格,制造交易火爆假象,同時昆明泛亞有色統一印制大量宣傳材料,通過全國各地授權服務機構及公司網電部將“委托受托”業務包裝成“日金寶”、“日金計劃”等產品,承諾10%至13%固定年化收益率且收益與貨物漲跌無關,向社會不特定人群吸收存款,形成由其實際控制的“資金池”,套取大量現金。

截至目前,昆明泛亞有色實際控制人、公司董事長單九良等1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昆明市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與此案相關的一批犯罪嫌疑人被各地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強制措施。公安機關依法查封、凍結、扣押了一批涉案資產,並在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開展調查取證、甄別涉案資產等工作,全力以赴追贓挽損。

目前,案件正進一步偵辦中,希望廣大投資人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工作。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20

原中紀委處級幹部故意泄露案情 幫審查對象出謀劃策

4日晚8點,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播出中篇,其中袁衛華案是中央紀委機關查處的一起典型案件。專題片指出,袁衛華眾多違紀行為中最為突出、最為惡劣的問題,是故意泄露案情,將工作秘密拿來做交易,甚至幫審查對象出謀劃策。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篇

嚴防“燈下黑”

【解說】晚上9點,在北京平安大街上的這座辦公樓里,將近一半的辦公室仍然亮著燈,這樣的情況每天都是如此。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反腐敗鬥爭力度空前,各級紀委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廣大紀檢監察幹部認真履行職責,為正風反腐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有光的地方,也往往會有陰影。在紀檢監察隊伍中也有極少數人,在光與陰影之間,倒向了錯誤的方向,走上了腐敗的道路,嚴重損害紀檢監察隊伍的形象,影響人民群眾對反腐敗鬥爭的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明確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強化自我監督,嚴防“燈下黑”。

中央紀委堅決貫徹黨中央的要求,鐵面無私清理門戶,嚴肅查處害群之馬。同時從一個個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訓,找準監督執紀權力運行中的風險點,強化監督制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庭審現場紀實】

袁衛華: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和各位領導,我懷著無比沈痛的…

【解說】袁衛華案是中央紀委機關查處的一起典型案件。這名37歲的處級幹部雖然職級不高,但違紀行為卻非常嚴重和惡劣。袁衛華曾經是家鄉的高考狀元,北京大學法學院高材生,大學畢業後直接考入中央紀委機關工作,曾經參與查辦過慕綏新、馬向東、武長順等大案要案,也曾經立功受獎。他最後走向這個結局,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包括他自己。

【同期聲】袁衛華(中央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原副處長)

真的特別後悔做這些事情。一方面反腐敗,一方面腐敗,這個確實是自己覺得挺後悔,悔恨的一件事情。

【庭審現場紀實】

【解說】袁衛華眾多違紀行為中最為突出、最為惡劣的問題,是故意泄露案情。他不止一次將工作秘密拿來做交易,其中第一次發生在2004年,他主動向某副部級幹部泄露舉報內容。

【同期聲】袁衛華(中央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原副處長)

是舉報信,知道有這個事兒,我就先口頭給他講的。他說你能不能給我看一眼,我說行啊,我說哪天回去了我給你拿過來。我想和他處好關系,然後通過交往以後我希望通過找他要點工程。

【解說】這名副部級幹部任職的地區,屬於袁衛華所在的第六紀檢監察室對口聯系的地區之一,袁衛華因此有機會掌握反映該地區黨員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而第一次泄密,就換來了一個超乎他想象的大工程。

【同期聲】袁衛華(中央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原副處長)

他也是覺得我這個人可能未來會對他有用,所以他就願意用這個重量級的工程去和我交往。因為我也是很忐忑地和他交往,我是科級幹部,他是副部級幹部。但是在一張嘴的情況下,竟然我成功了,這樣就真的是有一種一發不可收的感覺了。

【解說】這就是袁衛華泄露問題線索交換來的第一個工程,這個保護區所有的基礎設施建設,被交給了袁衛華父親的工程隊。在兒子到中紀委工作之前,袁衛華的父親手下只有一支三五個人的小包工隊,只能承接一些防水、房屋翻修的小工程,但他兒子卻幫他逐漸成為當地有名的承攬工程專業戶。袁衛華則要求父親訂立遺囑,寫明“將家庭財產全部給大兒子袁衛華”。多年來,袁衛華利用自己的權力,承攬到總金額超過10億元的工程項目。

【解說】願意下本錢和袁衛華交往的領導幹部,自身往往存在問題,希望他在關鍵時候能給自己幫上忙。

【同期聲】侯鳳岐(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委原書記)

中紀委找我談話,我也心里沒底,不知道談什麽問題,所以我給他打電話,他當時也跟我說,說是沒啥,就是在調查某案過程中,有一個情節需要你證明,我從內心是表示感謝吧,那我們水利上有工程,就給他引薦。

【解說】袁衛華除了通過拿工程牟利,也收受大量財物。黨的十八大之後,他仍然沒有收斂、收手,泄密內容除了中管幹部的問題線索,還包括重要案件的初核方案、審計報告、調查報告等,甚至幫審查對象一起分析情況,出謀劃策。

【同期聲】穆紅玉(時任中央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主任)

袁衛華是典型的以案謀私,2014年到2015年,袁衛華在天津查辦相關案件,時任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的黃興國就主動地多次與袁衛華接觸,打探武長順案件、楊棟梁案件的相關信息,同時也套取、打探關於黃興國本人一些問題線索。袁衛華都一一奉告。為此黃興國多次地請袁衛華喝酒、吃飯,贈送名貴手表等貴重的禮物。

【解說】這類秘密的泄露都會對紀律審查工作帶來極大的阻礙甚至破壞,但在利益驅使下,袁衛華把紀律底線置之腦後。

【同期聲】穆紅玉(時任中央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主任)

這個例子也可以說明一些有問題的領導幹部心存僥幸,不是主動地向組織交心,向組織主動坦白自己存在的問題,而是往像袁衛華這樣的紀檢幹部身上靠,去貼,打探有關信息,試圖對抗組織的調查。

【解說】就在2015年被立案審查的前幾天,袁衛華還為父親運作拿到了兩個工程。他在違紀違法的道路上走得如此之遠、情節如此嚴重,令人震驚,也令人深思。

【同期聲】袁衛華(中央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原副處長)

我的求學之路是很順的,始終是第一第一第一第一,一直到北大。因為我當時對自己仕途的發展是一種比較快速的規劃,希望能夠盡快地進入處級這個崗位。但是這個目標情況之下,如果順便能生活更好,那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解說】對黨員幹部來說,失去了理想信念、丟掉了宗旨意識,也就失去了底線。袁衛華一方面把當大官當作人生追求,一方面又想著發大財,在這樣畸形、扭曲的人生觀驅動下,他對組織和紀律如此毫無敬畏,也就並不奇怪了。

袁衛華案的發生,提醒紀檢機關行使權力過程中有一個重要風險點,就是問題線索的管理。近年來,各級紀委查處的紀檢幹部違紀問題中,不少都與此相關。天津市紀委就發生了一個典型案例。

【同期聲】趙春陽(劉忠案專案組工作人員)

劉忠本人是信訪幹部,他能夠接到信件,看到信件,然後在這過程中,他就掌握一些信訪舉報信息,這個信息就成為他跟武長順進行利益交換的工具。

【解說】這個案子,是在對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長武長順案件進行調查的過程中被牽扯出來的。調查發現,天津市紀委信訪室原副主任劉忠收受武長順的財物,向他泄露舉報信息。武長順落馬前,在天津是極具權勢的人物,但號稱“武爺”的他卻人前人後對劉忠以哥們兒相待,十分熱情。

【同期聲】劉忠(天津市紀委信訪室原副主任)

我跟武長順的關系就像我上了高鐵一樣,我下不來了,速度太快了。當時認為跟他交往還特別高興,誰能跟武長順說句話,誰能請武長順吃頓飯,包括好多領導跟武長順吃頓飯,那都是好像是另眼看待的。

【解說】和武長順關系好,當時在劉忠看來是件有面子的事,並樂於在人前顯擺。而對於劉忠的請托,武長順從來是有求必應。

【同期聲】劉忠(天津市紀委信訪室原副主任)

我跟武長順的關系不是秘密的。他們別人辦不了,你看,我能辦,武長順買你賬。買賬的後面我們領導就說,以後別老跟他來往,他看你不就是你的位置嗎?我說我位置,一個幹來訪接待的有多少信息量啊,沒有什麽。

【解說】雖然領導進行了談話提醒,但劉忠並沒有就此收手,因為背後有私利作祟。武長順幫劉忠用低價買過房子,還幫劉忠的家人安排工作。當武長順開始向他打聽有沒有人舉報自己、是什麽內容時,劉忠自然也就全盤托出。

【同期聲】劉忠(天津市紀委信訪室原副主任)

他三番五次問我,我說也就是舉報你有生活作風問題,駕校的一個事,他說那我知道了。

【解說】信訪幹部看似權力不大,但能接觸到的信息卻很特殊。劉忠作為信訪部門的領導幹部,不僅像武長順這樣的領導幹部有意和他交往,還有一些商人為此和他拉近關系。

【同期聲】範金亮(涉案商人)

我就是感覺他頭銜應該能幫到我。他是舉報中心副主任,像政府的、國企、央企的一些黨員,肯定他能管得上他,打好關系,不就惦著多拿點活,多攬點工程。

【解說】就這樣,劉忠向錯誤的方向越走越遠。在向武長順泄露信息的同時,他也托武長順幫商人打招呼拿工程,並從中收受了商人數百萬元賄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同期聲】劉忠(天津市紀委信訪室原副主任)

自己偏差了,一步一步給你引到看守所來了,然後下一步給我就放監獄了。

【解說】收集和處置反映黨員幹部問題線索,是紀檢機關監督執紀問責的重要源頭,關乎著反腐敗的成效。中央紀委歷來對管理問題線索就有著嚴格的紀律要求,對於私存截留、擅自處置、通風報信等行為發現一起就嚴肅查處一起。針對案件暴露出來的問題,中央紀委對問題線索的管理和處置進行了重大改革,防範風險的發生。

黨的十八大之前,來自不同渠道的問題線索分散在各個紀檢監察室手里,從受理到處置都是由紀檢監察室操作。黨的十八大之後,中央紀委要求各渠道反映的問題線索統一交由案件監督管理室管理,同時每年進行線索大起底,要求各紀檢監察室清理掌握的問題線索,對處置流程作了詳細規定,並要求調取問題線索必須經過嚴格的報批程序,力求在每一個環節上將風險降低到最小。

【同期聲】韓晉萍(中央紀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副主任)

原來從接收開始,到決定怎麽處置,到最後處置到什麽程度,這個完全就是紀檢監察室自行決定了。現在這個線索處置它也是規定了非常詳細的流程,就是從承辦人開始一直到處里面,到室里面,還有到委部領導層層把關,這樣的話某一個人的意誌,他就不能夠決定這個線索的處置結論。

【解說】除了利用問題線索謀取私利,還有個別紀檢幹部在調查或審理違紀問題時,違反審查紀律,辦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嚴重危害了紀檢監察機關的公信力。

【同期聲】沈佳(內蒙古自治區紀委案件審理室原主任)

該查的我繞開,避重就輕我查一下,走人了。那你說他能不感激你嗎,但是這種感激你知我知,別人誰能知道呢?

【解說】2013年10月,一起內部人員違紀問題,震動了內蒙古自治區紀委。有人舉報自治區紀委案件審理室原主任沈佳收受賄賂為人抹案,情節十分惡劣。

【同期聲】劉貴春(沈佳案專案組工作人員)

我們在查處一個案件的過程中,有一個應該被處理的黨員幹部而沒被處理,我們找到這個人了解情況的時候,他主動舉報了沈佳,收受賄賂,把他從應該處理的名單中拿掉,所以說他沒被處理。我在跟常委會匯報的時候,所有的領導們都用不相信的眼光看著我,說會出現這種情況嗎?我們自己的人會這麽肆無忌憚?所以說誰都不相信,但是所有證據證明了這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腐敗問題。

【解說】沈佳先後在自治區紀委紀檢監察室、案件審理室擔任負責人,都是掌握執紀審查權的核心部門。經調查,他先後收受了45個人的97次賄賂,數額達兩千多萬。他的違紀違法事項之多,從調查案卷的體積就可見一斑,我們拍攝的這些還僅僅只是其中一部分。

【同期聲】李傑(時任內蒙古自治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廳廳長)

這個案件給我們的教訓太深刻了,紀律審查的各個環節一旦失去控制,以權謀私必然會發生。過去我們沒有意識到,紀檢監察機關權力濫用會產生如此嚴重的後果,他本身濫用權力,涉案金額如此巨大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庭審現場紀實】

審判長:被告人沈佳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

【解說】2016年8月,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判處沈佳無期徒刑。200多頁的判決書逐一認定了沈佳的52項犯罪事實,法院宣讀用了一個多小時。

【解說】沈佳作為紀檢幹部,熟悉各種調查方法、調查流程。他一邊濫用職權謀取利益,一邊用各種手段規避調查,掩蓋違紀行為。

【同期聲】劉貴春(沈佳案專案組工作人員)

他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用自己一萬塊錢的表換別人50萬塊錢的表,用10萬塊錢的車換別人50萬塊錢的車,他覺得收別人的錢是受賄,而換表這種方式是更好的掩護。我們問這個老板的時候,說你不知道有這麽大的差價嗎?他說我知道。他要能要我的錢,他就能給我辦事,值啊,就是這麽簡單。

【解說】沈佳掌握的權力,往往涉及對方的前途命運,因此被調查對象不惜重金拉攏,而沈佳自己也開口索要,毫不含糊。例如有一起案件中,一名國有礦業公司負責人牽涉其中,存在收受100萬元賄賂的情節,沈佳和他串通,讓他安排假證人,提供假口供應對調查,最終使得他免於被查處。事成之後,沈佳向該負責人索賄,一開口就要幾百萬。

【同期聲】王艾華(赤峰中色白音諾爾礦原總經理)

他說他要買房子。我說你買房子需要多少錢,後來他就說需要大約三四百萬,當時我說你這個太多了,你不能這麽著,這個錢太多了,他就有點跟我惱了,他說這點事都辦不了,一看我就得罪不起,完了就給他送去了。

【解說】王艾華送給沈佳300萬元,這300萬元的故事還沒有結束。過了一段時間,沈佳因為聽到一些風聲,擔心有風險。

【同期聲】沈佳(內蒙古自治區紀委案件審理室原主任)

檢察院可能要調查王艾華的事兒了,我聽到以後那肯定是越發害怕了。我讓我內弟,把那個錢原數就給他退回去了。

【同期聲】王艾華(赤峰中色白音諾爾礦原總經理)

過了一年半多的時間了,他又給我打電話,四月份,打電話意思這錢我還用。在我心里來講,紀檢委的幹部,是很神聖的,他們都應該要求都是很嚴格的。但是後來他呢,做了這事,我就覺得有點過。後來逼得我沒辦法,我就這麽想,反正你不是要嗎?那我就從賬戶里打過去了。

【解說】沈佳身處紀委核心部門卻如此肆意妄為,屬於典型的“燈下黑”現象,也警示著如果對“自己人”監督缺失,就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同期聲】李傑(時任內蒙古自治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廳廳長)

沈佳能利用紀律審查的權力謀取私利,也表明我們的檢查和審查的環節,好多環節都虛置化,我們是專責監督機關,結果我們內部的監督機制還不完善,我們必須破這個課題,使我們的權力制衡更科學有效,堅決防止各個環節上的個人和少數人說了算。

【解說】針對這些關鍵點和風險點,中央紀委不斷加強內控機制建設,嚴控決策權、審批權。在即將提交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審議的《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中,對線索處置、談話函詢、初步核實、立案審查、審理、監督管理等各個環節的程序、規則、權限,進行了嚴格的規定,為的就是加強監督制約,管住隊伍中的大多數,懲治極極少數。

【同期聲】張越(中央紀委第十二紀檢監察室副主任)

各個環節,各個程序,各個點位都有很細密的相應的制度規範,我就知道該怎麽做了,然後監督也知道如何去監督了,監督就不是一個虛的了,就會最大限度地保證執紀審查權能夠被公正履行。

【解說】在紀檢幹部違紀違法案件中,具有共性的問題,往往就是風險點的所在。除了跑風漏氣、以案謀私,另一個普遍現象就是以職務影響力謀私。在中央紀委查處的17名機關幹部中,不少人都在自己所聯系的地區,把謀利空間延伸到了紀檢之外的領域。由於手握執紀監督權,使得他們成為別有用心的人重點“圍獵”的對象。

曹立新,中央紀委法規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2014年被免職調查。他曾經在第六紀檢監察室工作十多年,長期聯系山西,而他的問題也主要出在山西。

【同期聲】曹春霞(中央紀委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工作人員)

曹立新他在聯系的地區辦了很多大案要案,是有相當影響力的,一些各懷心思的人紛紛地去拉攏和腐蝕他。

【解說】曹立新曾經是一名優秀的紀檢幹部,2008年的9.8山西襄汾特大尾礦庫潰壩事故調查,他是主要調查人員之一,在山西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他也曾經對自己嚴格要求,但遺憾的是,後來卻逐漸放松警惕,最終自身也全面“潰壩”。

【同期聲】曹立新(中央紀委法規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

自己的問題的發生確實是從這些小事,從吃喝,從收小的購物卡,從這些事情開始。教訓也是非常沈痛的,深刻的,現在非常後悔,非常後悔。

【解說】曹立新聯系山西期間,正處於山西政治生態惡化的時期。對於一些人想和自己拉近關系,曹立新並非完全沒有警惕,也曾經抵制過一些誘惑,但對於一些飯局吃請,他覺得礙於情面也不好拒絕。而後來主要的行賄人,幾乎都是通過飯局結識他的。

【同期聲】曹立新(中央紀委法規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

深入到地方來開展工作,特別涉及工作對象的,包括吃請,包括聚會,包括一塊喝茶這些事情是絕對應該是不應該參加,我就是後面沒有堅持不懈把這樣的事情做好,現在非常後悔,悔之晚矣。

【解說】這樣的飯局絕不只是吃飯這麽簡單,不少人懷著各自的心思而來。馮朝輝就是其中之一,他結交曹立新,打一開始就目的明確——幫助自己晉升職務。

【同期聲】馮朝輝(山西省交通廳高速公路管理局原紀委書記)

想一定把自己和他的感情也好關系也好拉近。經過臨汾這個襄汾潰壩事件,他在這負責查辦這個案子,在山西的影響已經很大了。只要他願意給山西省的任何一個領導打個招呼,那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解說】在飯局上結識曹立新後,馮朝輝經常找各種機會和他見面,從吃飯喝茶,到過年過節送卡送物,直到有一次直接送了十萬塊錢。

【同期聲】馮朝輝(山西省交通廳高速公路管理局原紀委書記)

當時也是死活不要,但是也是禁不住我硬勸,給他扔到車上我就走了嘛。

【解說】收下了第一個10萬,就有第二個、第三個。到曹立新被調查時,已經先後多次收受馮朝輝的錢財,而馮朝輝也通過他打招呼,獲得了職務上的提拔。最終,馮朝輝因其它問題被調查,也把曹立新交代了出來。

【同期聲】曹立新(中央紀委法規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

從客觀這個角度上那是次要的,更主要我覺得還是主觀上出了問題了。私心在作怪還是考慮到利益了,當時忘記了自己的職責,責任。在一生之中出現這樣的問題,這是非常大的,毀滅性的。

【解說】思想的堤壩一旦開了口子,潰壩的速度就是驚人的。曹立新卷入汙泥濁水之中,越陷越深,違紀違法事實包括收受好處為他人謀取職務晉升,甚至幫助他人逃避調查等情形。

【同期聲】曹春霞(中央紀委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工作人員)

幹部出問題組織肯定是有責任的,曹立新在山西長期出差辦案,確實對他的監管還是存在空白的,當時客觀上形成了一個機關管不著、地方不敢管的這麽一種狀態。一個紀檢幹部長期聯系一個地區或者長期聯系一個部門,時間久了的話結成了利益共同體,相互利用、相互壯膽,肆無忌憚。

【解說】針對發現的問題,中央紀委制定了各種具體規定,對機關幹部在地方的行為作出明確約束。

【同期聲】張越(中央紀委第十二紀檢監察室副主任)

未經領導批準,任何人不得與聯系地區的工作對象交往;不得向聯系地區發布指示,答複有關的咨詢和請示;不得與聯系地區的黨政領導幹部、私營企業主進行聯系。通過這些具體的規定,就在我們的幹部和聯系地區之間建立起一道防火墻,防火隔離墻。

【解說】除了加強管理監督,中央紀委常委會意識到,要防止權力被濫用,還需要進行組織制度創新,真正形成各環節之間相互制衡的權力結構。過去,對於所聯系的地區和部門,紀檢監察室承擔了多項職能,從對領導幹部的日常監督,到發現問題線索後決定是否立案審查,到立案之後的具體調查取證,都是由它負責,這意味著集多種權力於一身。權力有多大,風險就有多大。針對這一點,中央紀委明確提出了改革的構想和方向。問題線索管理權目前已經從紀檢監察室分離出來,改由案件監督管理室掌握。下一步,地市級以上紀委將探索把日常執紀監督的職能分離出來,成立專門的執紀監督部門來負責,紀檢監察室專司執紀審查,不固定聯系某一地區和部門,以避免長期接觸帶來利益瓜葛。同時,案件審理室作為最後一環,要充分發揮把關作用,對紀檢監察室審查的結論不是簡單信任,而是要認真審核、充分監督。每個環節各司其職,形成既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

【同期聲】羅東川(中央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

實際上權力給它做了一個切分,它就體現了一個權力的監督制衡,不是由一個部門把一個案件能夠主宰,整個過程能夠進行處理。比如說審理我就對你調查這些事實,包括你的取證,你的定性這些準不準,我還要來給你們把一道關,避免他在操作上,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有一些不合規定的東西在里面。

【解說】為了加大自我監督力度,近兩年還有一項重要舉措是開展“一案雙查”。在查處一個案件的過程中,既要查黨員領導幹部的違紀問題,又要查執紀過程中是否有違紀違規行為,一旦發現也要嚴肅問責。

【解說】2016年1月,四川省委原副書記、原省長魏宏被立案審查,作為一名落馬的省部級幹部,這一消息已經廣為人知。而並不廣為人知的是,2016年2月,中央紀委成立調查組,對魏宏和四川省資陽市原市委書記李佳案件開展了“一案雙查”。

【同期聲】李亞群(中央紀委第十一紀檢監察室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

我們在審查魏宏的問題的時候,發現魏宏對有關的違紀事實拒不承認,有的避重就輕,同時我們感覺到其中應該是曾經跟李佳進行過有關方面的信息溝通,李佳本人的口供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應該是在這個過程當中,跟魏宏有過這種信息方面的溝通,進行過串供。

【解說】李佳人在看守所看押,怎麽能和魏宏進行串供呢?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有“內鬼”幫忙,“一案雙查”由此展開。最終調查發現,檢察機關、公安機關有3名領導幹部從中幫助串供。此外,還查出四川省紀委調查李佳案的負責人李世成,曾三次和李佳單獨見面。

【同期聲】李世成(四川省紀委副書記)

我就很錯誤地認為,不涉及秘密就可以,確實沒有意識到,政治敏銳性就是不強。

【解說】李佳由於自身存在問題,聽到風聲後感到緊張,約李世成見面,想觀察和打聽自己是否會被調查。按照規定,調查人員如果要和調查對象接觸,一是要報經領導批準,二是必須有兩人以上,目的就是要嚴防跑風漏氣的可能。不管出於什麽原因違背程序和規定,就必須嚴肅問責。

【同期聲】李世成(四川省紀委副書記)

我當時的想法和行為是不對的,甚至是錯誤的,給我警告處分,我是服從這個處理決定的。我自己現在的工作當中遇到什麽問題,我就得在這方面多根弦,就得想一想。

【解說】在對魏宏、李佳案“一案雙查”的過程中,還發現省紀委存在違反程序和規定的問題。中央紀委責令四川省紀委以此為契機,對全省執紀工作展開專項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

【同期聲】鄧順貴(四川省紀委副書記)

我們查找出,從線索的處置、初核、立案,到審理,到移送,整個有16個方面的問題。省紀委常委會就決定,今年我們把它作為制度建設年,針對我們存在的問題,建章立制,來規範它。讓我們能夠更規範地進行紀律審查,這對我們的工作有好處。

【解說】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是一項要對全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重大任務,紀檢機關、紀檢幹部必須嚴格依規依紀監督執紀問責,才能確保從程序到實體的公平正義。

【同期聲】羅東川(中央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

反腐其實也是在按照規矩來辦,不能說是反腐什麽事兒都能幹,什麽手段都能用,我們這次新規則要規定的談話全程錄音錄像,這些方面是防範錯案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涉案款物我們也要審查,因為涉案款物在執紀審查當中它也是一個重要的部分。

【解說】涉案款物的管理,是社會關註的重要問題。其中違紀所得上繳國庫,違法所得隨案移送司法機關。

【同期聲】李淑梅(中央紀委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人員)

進入這個庫房的時候,首先要有雙人雙指紋的認證系統才能打開這個門。

記者:也就是說一個人不行?

李淑梅:一個人不能。

記者:兩個人手指指紋認證。

李淑梅:對,對,才能進入房間。

記者:這個是存涉案物品的?

李淑梅:對,我們這個涉案款物庫房是四角都有監控設備,能夠達到全方位無死角的工作狀態,隨時能夠回放,看到這里面的工作狀態。

記者:狀況是24小時,隨時都在監控下的?

李淑梅:對的,是的。而且要求我們這個庫房至少兩個人在這里面工作,單人是不允許的。

【解說】中央紀委對涉案款物管理過程進行了專門梳理,從中發現了40多個風險點,針對這些風險點制訂了詳細的涉案款物工作流程和工作規程。

【同期聲】李淑梅(中央紀委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人員)

(物品)一進來的時候都要再進行拍照。我們都是有不同的這個卡,我們這個物品接收的時候都是一案一賬,這是一個室里面的一個案子,一案一賬、一物一卡,所有東西都有自己的編號。

【解說】目前,對於涉案款物在隨案移送司法機關之前,中央紀委從現場暫扣,到交接、移送、保管,最終處置,全過程制定了詳細的制度要求。同時,涉案款物信息管理系統也正在建設中,從暫扣開始,所有信息都會上傳到數字化平臺,技術手段和制度管理相結合,保證對涉案款物全程有效監管。

不僅是在涉案款物管理上,對紀檢系統的各方面工作的內部監督,都將更多地借助科技的力量。從中央紀委貫通到縣級紀委的監督執紀信息管理系統已經建成,所有數據和工作進展情況每天進行更新。

【同期聲】馮效勇(中央紀委信息中心副主任)

這個系統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自動,所有的工作是自動抽取,自動上傳,自動計算,自動留痕,避免了人為的幹預。

【解說】這一系統已覆蓋中央紀委47家派駐紀檢組和省市縣三級紀委,即使是最偏遠的地方,只要點擊鼠標,那里的情況就一目了然,對於問題線索、紀律審查等各項工作,都可以動態跟蹤,實時監督。

【同期聲】馮效勇(中央紀委信息中心副主任)

我們信訪舉報的數據是實時更新的,各級紀委受理的信訪件在一分鐘之內就可以通過這個系統抽取到中央紀委。

比如說剛跳動的這一條就是河北省的一條舉報件。某個區縣受理了一封舉報件,它怎麽批辦的,以及它的辦理的時限的情況,上級是可以隨時來監督。那麽這封件一旦進入就永遠不能再撤銷或者刪除了,它就在我們這個系統里面全程留痕。原來這些信息都是各級紀委它自己受理,可能是紙質的,存放到自己的櫃子里文件櫃里,現在通過新的系統,防止瞞報或者是遲報,如果超期的話可以實時進行監督。

【解說】所有舉措的背後,體現出的是,紀檢監察機關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和擔當,努力建設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的過硬隊伍的決心。監督執紀問責的探照燈,不僅是照向別人,也在時時照向紀檢機關自己,靠自我監督,靠對風險點的嚴格管理,靠制約制衡的有效機制,靠科技水平的提升,讓權力的運行始終處於制度軌道上,位於光照亮的地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51

遭連番追問 以不能討論案情作擋箭牌 梁避談 廉署地震 UGL醜聞

1 : GS(14)@2016-07-15 05:06:35

■戴上道具眼鏡諷刺梁振英涉未有申報收取UGL巨款的梁國雄,昨在答問大會上離座抗議被逐離場。何家達攝


【立會答問大會】廉政公署「一姐」李寶蘭被指因調查特首梁振英涉嫌收取澳洲企業UGL5,000萬元沒有申報的案件,遭取消署任執行處首長繼而辭職,梁振英昨日在立法會答問大會多番被議員追問有否干預李寶蘭的任命、以及有否就收取5,000萬款項申報,惟梁振英堅稱不可能干預廉署工作之時,以不能討論案件細節為擋箭牌,多次迴避有否申報、交稅、甚至做特首時為UGL秘撈的幾大問題,反指議員揣測,對他不公道。記者:姚國雄


■梁振英昨在立會答問大會上迴避議員有關UGL醜聞的問題。


本屆立法會最後一次特首答問大會,議員追問的焦點落在梁振英盛傳干預廉署人事任命一事。多名議員不分黨派,針對梁振英的干預指控及UGL醜聞狙擊,促其交代。公民黨楊岳橋指廉署人事大地震,李寶蘭及首席調查主任高迪龍相繼離職,內部士氣低落,員工甚至杯葛晚宴,質問梁:「究竟喺上任之後有冇收過UGL錢?有冇向行政會議申報?係咪夠膽將同UGL嘅文件公開畀香港人睇,睇吓有冇貪污?」梁振英只稱,他不可能干預廉政公署的工作;又指任何人作出投訴後,廉署、投訴人和被投訴人都不能和不應討論細節。




議員嘆葬送廉署制度

民主黨涂謹申其後發問跟進,涂謹申指,由梁振英掌管的特首辦和行會秘書處,拖延一年均不提供梁振英的利益申報;又指李寶蘭被梁委任的白韞六逼走,梁早前更委任有嚴重政治偏向的譚惠珠,出任有權同意終止任何貪污案件調查的委員會主席,慨嘆港人對廉政公署的信任和制度,在梁振英手中葬送。梁振英卻反斥涂謹申「揣測」,指他的言論對廉署同事不公道;又稱李寶蘭被取消署任的前因後果和由誰負責,白韞六已解釋,他未有再多談。工黨張超雄追問時指,梁振英在UGL一事上已被廣泛質疑「沒有申報、沒有交稅」,雙方合約上的日期與梁任期重叠,梁擺明在「秘撈」,斥梁「巧言令色,閃爍其詞,語言偽術」,但張超雄不慎把UGL讀成UGC,即時成為梁振英再次迴避問題的話柄:「張超雄連間公司嘅名都講錯,說明張超雄對呢件事嘅認識」。梁強調,他與UGL的合約是一張離職協議,要求他不競爭、不挖角,但梁振英繼續迴避他到底有沒有申報收取5,000萬巨額款項、有沒有交稅與及做特首時是否秘撈的三大問題。面對多番追問,梁振英卻只以廉署正在調查為由擋箭牌,未有詳細交代,而且回覆時微笑;公民黨郭家麒斥梁振英不單未有正面回應收取UGL巨款問題,更批評他嘻皮笑臉,沒有一句真話,欲向梁遞上寫有「破壞廉政公署」字樣的紙牌抗議,最終被主席曾鈺成趕離會議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5/196957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751

控較輕罪名 換兇徒透露案情

1 : GS(14)@2016-09-09 05:08:23

海因里希因為認罪協議,由原本被控判刑較重的謀殺罪,變成被控刑期最高只有20年的藏有兒童色情物品罪,備受質疑。明尼蘇達州聯邦檢察員盧格爾強調,這是讓27年前的真相重見天日的最佳方法。韋特林的案件得以告破,主要是警方今年初,在另一宗比此案還要早9個月發生的性侵男童案證物上,找到海因里希的DNA,成功取得搜查令,發現他藏有大量兒童色情物品。警方早已認定兩宗案件有關聯,正苦惱如何舉證時,海因里希突然透過律師開條件,以供出韋特林一案案情、帶警方起回骸骨,換取不被起訴謀殺及綁架等嚴重罪名。盧格爾即時跟韋特林父母接觸,得二人同意下最終於上周二達成認罪協議。明尼蘇達州前聯邦檢察員赫弗爾芬格認為,「盧格爾的決定正確,若不及時把握機會這案件可能永遠沒法告破」,他認為20年刑期,已夠現年53歲的海因里希在獄中度過餘生。美聯社/美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8/197641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172

美屢洩案情掀外交風波英發火 停分享情報

1 : GS(14)@2017-05-27 00:06:36

■《紐時》刊登照片顯示可能是引爆器的物件染有血迹(左圖),而背包則嚴重損毀(右圖)。



【曼市恐襲】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的炸彈襲擊,炸出英美外交風波。周一晚恐襲後,當局全速徹查幕後黑手,但親密盟友美國一再扯後腿,把案情外洩,或妨礙調查,英方「大為光火」,決定中止跟美國分享本案情報。首相文翠珊昨更趁着到比利時出席北約峯會,向美國總統特朗普投訴。



英方官員震怒有因。襲擊發生不到24小時,美傳媒披露了疑犯阿貝迪身份,內政大臣盧綺婷表明「惱怒」,表示已向美國國安部長投訴,要求「勿再犯」。但美媒持續爆料,披露當局是經銀行卡及臉孔識別技術確定兇徒身份後,前日《紐約時報》更刊登8幅現場鑑證照片,對死者伏屍位置亦有清晰圖解。相信是搜證人員拍攝的照片,清楚可見Karrimor牌的藍色背包殘骸、炸彈內含的螺絲和螺絲帽,還有阿貝迪左手握住可能是引爆掣的物體,以及可能是啟動炸彈用的12伏特電池。


使用引爆器不尋常

報道指英方調查人員初步認為,炸彈是裝在輕巧金屬容器中、藏在黑色背心或放在藍色背包內。專家認為,製彈兇徒為免炸彈失效,特別用上比一般背包或背心炸彈所用更強的12伏特電池。緊急照明燈都是用這種電池。人肉炸彈使用引爆器亦不尋常;雖然由相片難以判定引爆器是否按掣、抑或有計時或無線訊號接收功能,但假如該物體確是引爆器,意味引爆炸彈的方法多於一個,比一般恐襲用炸彈精密得多。報道亦刊登圖解顯示死者伏屍位置,可見大部份死者是以炸彈爆炸位置為中心倒下,但可能屬兇徒的身軀卻在入口位置;有炸彈專家看圖估計,兇徒是被放在背包的炸彈炸飛,反映爆炸威力強大。


英斥損關係和調查

對於美媒再洩案情,英方相信「源自美國情報人員」,政府消息直斥「絕對不能接受」,曼市警方指這些照片令案中家屬不安。英國反恐警方昨天罕有譴責美方人員,強調保安夥伴間要能互信,若有人違背信賴,「就會損害關係,更損害調查……在重大反恐調查中、涉及擅自披露可能是證據的資料時,損害尤其大」。傳媒引述英國反恐消息指,當局現已中止與美國分享這宗案件的情報,直至「確定完全堵住外洩源頭」。特朗普回應事件指,非常珍惜美英特殊關係,他已要求司法部及相關部門全面檢討情報外洩情況,必定將涉事者繩之於法。《紐時》就為公開照片辯護,指做法負責任。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6/200340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0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