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根治金融業「大到不能倒」(下):狙擊TBTF v

本文作者為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紐約聯儲主席William C. Dudley。
前文請見根治金融業「大到不能倒」(上):何為TBTF?
如何解決「大到不能倒」問題
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 Frank Act)就是用來終結這個問題的,這個法案可以阻止美聯儲向單一金融機構進行注資或提供援助,防止它們最終變成「大到不能倒」的規模。但是僅僅阻止美聯儲的行動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多德-弗蘭克法案並沒有幫助減輕那些金融寡頭破產給社會帶來的災難,為了使不干預政策能持續可信並且與公眾利益保持一致,我們應當把分析大到不能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機構們追逐風險的動機放在解決問題的首要位置。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是減輕那些大型金融機構去追逐風險的動力,進而降低它們倒閉的概率。
其實政府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來降低金融機構倒閉的幾率,比如最近的一些監管措施正在要求以銀行為主的機構增強自身的資本以及流動性。在增加資本方面,巴塞爾III協議要求那些國際性的大型銀行控股類機構增加自身的資本並提高了資本質量,這確保了公司股東將在公司面臨虧損時比以往遭受更廣範圍的損失,這應該有效加強了我們市場的紀律。同時,一些一旦破產容易導致巨大負面影響的高風險銀行業務也被要求追加機構的自有資本金,這將會使得銀行改變其自身經營業務的模式。
除此之外,巴塞爾體制還明確地要求根據銀行規模的大小,結構的複雜程度,全球範圍內的風險敞口和可持續性來調整對資本金的要求,如果一家銀行被定義為全球範圍內大到不能倒,那麼它就要增加更多自由資本來對應其持有的風險加權資產。在國內,我們使用向前看的方法(Forward-Looking),利用壓力測試和CCAR項目對銀行資本進行評估,提高行業的透明度,也加強了市場幾率。
在流動性方面,根據巴塞爾對流動性比率的要求,銀行需要維持一個30天流動性緩衝空間,這將確保銀行在遭遇重大虧損後並暫時無法從市場集資的情況下,還能有足夠的流動性應付困難並爭取到解決問題的時間。有了這個緩衝隔層,銀行就不會被強制立即出售那些流動性低的資產,這會提高銀行的穩定性,否則大規模出售非流動性資產會導致資產價格暴跌,其它機構所持有的資產也會迅速貶值,進而加速拋售狂潮,引發惡性循環。
還有監管規定意在限制某些特殊的銀行業務。比如2010年通過的沃克爾規則禁止銀行從事高風險自營交易,反對商業銀行擁有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以此來降低銀行的交易風險。
方法二是設法減輕大型機構破產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因為無法確定具體多高的資本和流動性標準能夠有效將大型機構破產的概率降低至零,因此限制規模從目前來講不一定合適,所以將一部分工作重點轉移到盡力去減輕銀行破產所造成的衝擊影響也是可行的。
要實現第二條方法,一個簡單而有意義的步驟是組織那些規模大結構複雜的金融機構變得更大更複雜。多德-弗蘭克法案已經將銀行金融體系穩定性作為一個因素來考慮銀行併購事件的可行性。
第二個步驟是更好地去認知金融體系內部的關聯性以及一家機構如何通過破產將有毒資產傳導至整個社會。我們已經加強了這方面的監管,並且通過對擔保品要求的設置,減少了流向社會的負面效應。

通過讓大型金融企業和監管機構一起努力,大型金融機構倒閉給社會造成的代價至少可以被削減至比較低的程度,這個方案可以稱為「生存意願」,今年夏天,那些規模最大最重要的銀行紛紛向美聯儲和FDIC提交了它們的「生存意願」書,這樣監管機構就能清楚地明白如何在危急時刻讓這些機構有序破產。在我看來,要想實現那個最終極的理想目標-大型金融機構在適當的時候被允許申請破產同時不會對社會造成巨大負面影響,仍然很遙遠。我們依然需要對整個金融業的機構做出巨大調整,不過「生存意願書」已經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了,以後的路我們還會繼續走下去。
徹底根除
另外我還要強調一下三個領域的關鍵工作來努力徹底根治我們金融業「大到不能倒」的問題。
首先,監管機構目前正在致力於推動批發融資市場的改革,這個金融機構嚴重依賴的輸血市場在金融危機來臨時極其脆弱。改革內容包括對三方回購市場和貨幣市場基金制度的修正。
其次,金融市場基礎建設正在被加強來抵禦金融危機可能帶來的影響,支付交割系統協會和國際證券委員會組織(IOSCO)已經出台了一些關於加強金融市場基礎建設的國際準則。
最後,OTC衍生品市場的改革也在進行中,機構之間的衍生品敞口需要被削減,進而降低因一家倒閉而產生的連鎖反應。在今後所有標準化的利率,信用以及股本衍生品都需要通過中央交易對手(CCP)來進行清算,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相關交易需要向清算機構報告,信息也要被披露,這樣可以提高衍生品交易的透明性,降低危機的傳播效應。
未來的道路
儘管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前方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還需要加強國際間的合作,確保這種破產機制不會對全球經濟造成過大的衝擊,各監管機構也要做到各盡其職。
有些批評者認為應當直接把大型金融機構拆分成小機構小企業,並通過立法來將商業銀行與資本市場業務重新分開,再對銀行的規模發展施加一定限制,進而大幅縮減銀行的業務規模。我認為這麼做理論上可行,但是要放棄現在正在使用的方法有些為時過早,我們目前應該繼續堅持從削減銀行從事風險業務動機的和讓金融體系更強壯的角度出發來解決問題。
也就是說,重啟格拉斯-斯蒂格爾來限制銀行的規模和業務這個方法是有缺點的,在我看來,金融危機是否主要由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廢除導致尚不清楚,事實上,相比那些全能銀行,那些沒有商業銀行業務的獨立投資銀行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為脆弱,在批發融資市場崩盤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尤為明顯。
至於對規模施加限制,將導致我們依舊無法解決某些和銀行資產表規模不相干的問題,而且評估如何施加規模上限將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任何可用於解決「大到不能倒」的方案都會涉及改變金融市場機構和機構混業經營模式的複雜程度,而且這些變革絕對不會是從個別公司的利益出發,有些監管措施將會對某種服務形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大到不能倒」是個無法讓人接納的體制,好消息是目前有許多措施正在被實施來消除這個問題,壞消息是很多措施還處於起步階段。我希望即便是在危機結束後,人們逐漸淡忘掉當時的傷痛,我們解決這個毒瘤的決心和行動依舊不能絲毫減弱,必要的行動應該一直持續下去。(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02

根治金融業「大到不能倒」(上):何為TBTF?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173
譯者按:
關於「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簡稱TBTF)這個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被人們熟知的熱詞,一直被冠在許多巨型金融機構的頭銜上,但是隨著佔領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運動的爆發,社會對這個現象已經變得愈發不能容忍,納稅人的錢財被不斷用來打掃那些「視財如命」的銀行家們所製造的爛攤子,監管機構也面臨越來越高的呼聲和日益陡增的壓力來管理這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頭們。本文將分為上,下2個章節分篇介紹大到不能倒現象以及現任美國紐約聯儲主席Dudley所建議的根治辦法。
在開始前,建議讀者先瞭解一下最新的全球大到不能倒銀行名單。最近的更新中除了華爾街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外,我們注意到渣打銀行與中國銀行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而此前德國商業銀行和英國勞埃德銀行因在全球系統重要性的下降而被踢出了名單。
作者William C. Dudley前言:
關於「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首先我要談2個問題:其一,我們的社會是否能夠容忍金融業裡「大到不能倒」這個現象的存在?其二,如果第一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話,作為監管機構應該採取何種治理措施呢?
針對第一個問題,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們不能容忍金融體系裡某些企業存在大到不能倒現象,至少針對那些可以以任何形式運營並且受到相對較少監管的企業,是不能允許出現「大到不能倒」的。
第二個問題則比較有意思,應該採用何種辦法根治「大到不能倒」這個問題呢?現在我們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削弱大型金融機構去追逐大量系統性風險的動機,降低它們關門倒閉的幾率,進而壓低救助它們時所花費的巨大成本。那麼這種辦法是否合適呢?如果用另一種更直接的辦法,把那些最龐大的金融機構分拆成規模更小結構更簡單的個體,來降低「大到不能倒」現象的發生的幾率,這樣做又是否有效呢?
何謂「大到不能倒」?
導致「大到不能倒問題」的根源在於當今的社會和金融體系裡,一些龐大的金融機構的倒閉將會對外部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這些負面影響包括金融體系的穩定將被擾亂,進而導致金融業無法為家庭和商業提供信貸和其它最不可或缺的金融服務,當這樣的情景發生後,不僅是金融業遭到滅頂之災,我們的實體經濟也將受到打擊。

任何金融機構的倒閉崩塌都會對外界產生負面影響,但是對於那些規模巨大,結構複雜且內部敞口相互連接的機構來說,倒閉所產生的負面衝擊與機構本身的規模卻是不成比例的。也就是說金融機構關門倒閉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並不僅取決於其自身的規模,也與這些機構內部業務混合程度以及與其它機構之間風險敞口複雜的程度有關。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某家機構為整個國民經濟所提供金融服務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客戶取消與其合作關係並轉向其它金融機構的困難程度。另一個因素是倒閉的金融機構能夠產生多強的連鎖反應,比如因自身倒閉導致的交易對手的損失,其它槓桿率高的機構的折價出售資產,又或者是導致整個市場信心的喪失和崩潰。
所以當那些金融巨頭面臨倒閉風險,同時整個金融體系面臨巨大壓力的時候,監管者們所面臨的局勢是相當尷尬的,因為無所作為將會導致金融危機衝擊實體經濟,這樣所造成的代價就遠比為那些金融機構提供緊急流動性救助的成本要高得多。
事實上,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還享受著比其它競爭對手更低的融資成本,因為市場認為這樣的大型機構是安全的,至少是不會倒閉的。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導致這些機構用廉價資金去追求更高的風險進而將自身的槓桿變得越來越高,結構也越來越複雜。這樣的優勢也導致金融體系被人為地左右並逐漸被更大更複雜的金融機構統治,這已經與實體經濟的規模和發展速度相脫節。
目前有一點很明確,我不認為那些機構是故意去變成「大到不能倒」這樣的規模的,而且大到不能倒也並非導致市場崩盤的主要原因。導致金融危機的因素有許多,包括市場沒能充分理解創新型信用衍生產品和商業模型的風險,以及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金融機構所有權和實際控制權相分離。但話又說回來,「大到不能倒」這個現象的確增加了整個體系的風險係數,如果現在不能徹底解決,未來這個問題將變得更加嚴重。
「大到不能倒」為何變得如此嚴重?

其實「大到不能倒」並非近幾年衍生出來的什麼新詞,在1980年,美國存款擔保保險公司(FDIC)與其它監管機構出手干預並拯救了當時美國第7大銀行-伊力諾依大陸國民銀行(Continental Illinois),使其免於破產。當時的檢察官回憶說,如果政府放任允許該行申請破產保護,我們將極有可能面臨一場至少是在全國範圍內的金融危機,其影響範圍難以估量。
儘管在當時有11家銀行被列入「大到不能倒」的名單中,但是這個問題卻越來越嚴重,究其原因:
首先,那些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依然在不斷膨脹,其在整個銀行業的統治地位也在不斷鞏固。這可以歸咎於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阻止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混業經營)的廢止,資本市場的飛速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商業銀行業內的領頭羊地位也在不斷得到鞏固和加強,美國銀行通過160次不斷的兼併行動從1980年的230億資產發展到今天的2.2萬億美元。而證券行業內,一些合夥人制的企業變成了上市公司,這為它們從資本市場融資並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高盛在1999年上市的時候有15000名員工,總資產2500億美元,僅僅8年後,僱員擴大到35000人,總資產也達到1.1萬億美元。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葉,美國五大銀行的總資產規模佔到當時美國GDP的14%,到了2007年,這個比值達到49%,此外銀行的表外資產也在不斷膨脹。
其次,大型金融機構之間的內在關聯變得越來越複雜。商業銀行類的控股機構開始採用新的商業模式,向全能型銀行(Universal Banking)體系進發,同時交易業務也在迅速發展,特別是在場外OTC衍生品市場。在上世紀80年代,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全能型銀行既做商業銀行又做資本市場,到了2007年,市場湧現出了像花旗,摩根大通,瑞銀,瑞士信貸以及德意志銀行這樣的全能型機構。同一時期,包括外匯,利率互換,信用違約掉期等場外衍生品市場發展進一步擴大,這五大銀行所持有的場外衍生品資產總名義價值已經達到大約200萬億美元。

這段期間內,監管機構並沒有覺察到整個金融體系所積攢的風險,監管的力度也沒有隨整個金融體系的規模化,複雜化而加強。而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大到不能倒」的現象開始加劇,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在危機期間干預了市場為貝爾斯登提供擔保,防止了其發生無序性的破產,僅僅幾年前,貝爾斯登還無法登上「大到不能倒」的名單。
雷曼兄弟的破產及其所產生的連鎖反應向社會證明了對銀行倒閉無所作為的代價將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隨著雷曼的破產,大宗交易經紀商,場外衍生品,貨幣市場基金,回購以及批發融資市場均受到重創。更嚴重的是信心的流失摧毀了整個金融體系的信貸功能,拖累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並為全球經濟增加下行風險。
於是監管機構意識到了這有多麼可怕,於是美國財政部出手接管了AIG,並向整個金融體系注資,但這卻無形中加劇了問題:在摩根大通吞併了貝爾斯登和華盛頓互惠銀行後,其資產由2007年的1.5萬億美元猛增至今天的2.3萬億美元;同一時期,富國銀行在兼併了美聯銀行(Wachovia)後資產由5750億美元增加至1.3萬億美元;美國銀行吃掉了美林證券和Countrywide後資產由1.7萬億增至2.2萬億美元。毫無疑問,存活下來的銀行只會越變越大......
繼續閱讀請見《根治金融業「大到不能倒」(下):狙擊TBT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11

【社論】根治A股“炒殼” 新規僅是開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444.html

A股監管新思路正逐步顯現。繼上月以來收緊中概股回歸、研究改進退市機制、加強對忽悠式重組監管之後,證監會近日宣布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辦法》公開征求意見,這項重點針對借殼上市的監管規定,被稱為“史上最嚴”借殼上市新規,旨在根治“炒殼”惡疾與斬斷借殼灰色利益鏈。

A股“炒殼”之風由來已久。通常而言,一家公司上市一段時間後,因行業環境或自身經營等問題,喪失了持續盈利能力,不具備繼續上市條件,理應退出上市。然而,自1993年《公司法》確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二十余年以來滬深兩市退市公司不過70余家,大部分瀕臨退市的公司,都通過各種途徑臨門一腳恢複持續盈利能力,繼續留在A股市場,這其中最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重大資產重組讓其他企業借殼上市。而暫未尋獲合適資產註入的部分公司,依舊可以通過財務等手段避開退市制度,以“殼”的形態寄生於A股市場,因新股上市不甚暢通,“殼”資源在A股大行其道,往往被惡炒到十幾億甚至數十億的高價。

證監會對於借殼上市監管一直頗為嚴厲,早在2013年就提出借殼上市條件與IPO標準等同,但隨著各類“花樣借殼”出現,以及有上市通道供不應求,借殼上市以及相伴隨的突擊入股、估值過高、利益輸送等問題屢受詬病,監管層雖多次出手但效果一直不甚理想。

從內容上看,此次借殼新規不僅在量化標準上增加了指標,還規定原主營業務不能變化,且對於實際控制人不變、“二股東”上位方式,新規從“股本比例”、“董事會構成”、“管理層控制”三個維度完善控制權變更認定標準,此外還直接取消了重組上市的配套融資。可以說,通過上述約束,絕大部分借殼上市將被“封殺”,特別是此前盛傳的互聯網金融、遊戲、影視、VR四行業跨界借殼,已幾無可能。

實質上,此次借殼新規與監管層此前提出的收緊中概股回歸和整頓忽悠式重組一脈相承,一同展現了劉士余履新證監會後的監管新思路。在A股市場亂象頻出的當下,監管層這些舉措體現了治亂決心,是其行政職能題中應有之義,對於A股市場健康發展亦多有裨益。一如證監會發言人鄧舸所言,新規旨在給“炒殼”降溫,促進市場估值體系的理性修複,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實體經濟。

然而,“收緊”、“限制”、“嚴堵”之類的監管措施,短期看可以令“炒殼”等概念炒作降溫、防範風險於一時,但將時間拉長,不排除市場隨後會出現應對規則的新“玩法”,如針對借殼新規有可能代之以老股轉讓、代持監管等形式,且企業上市需求與上市渠道狹窄的根本矛盾並沒有解決,截至6月16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達814家,創出新高,按照今年上半年僅60余家的速度,欲從正常渠道上市,排隊時間之長可以想見。

不過,對於當前頗為敏感且絕大多數股票,尤其是中小盤估值不低的A股市場,過快地放行新股,可能造成的市場整體重心下移,甚至大幅波動引發系統性風險,更是監管層所擔憂的,這也是此前發出“註冊制緩行”聲音所著重考慮的。

當然,從長遠來看,A股改革最重要的是搭建基礎制度,完善進入與退出機制,建立防範風險的長效機制,令概念炒作之類的惡習無生存土壤。如新股發行註冊制,雖然立即推出為時尚早,與目前市場諸多尚未成熟的機制不相適宜,但無疑是A股市場化改革最為重要的方向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47

江蘇銀行上市首日“秒停” 根治炒新唯有註冊制

時隔多日,A股再度迎來巨無霸新股掛牌上市——截至8月2日收盤總市值達千億的江蘇銀行。作為一只新股,上市首日上演漲幅44%的“秒停”,似乎不足為奇。不過這種情況發生在江蘇銀行身上則顯得有些令人頗費思量。

從估值來看,江蘇銀行發行價格為6.27元/股,對應的發行前的市盈率為6.88倍,發行後的市盈率為7.64倍,明顯高於銀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6.1倍,與同為大型城商行的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估值相當。而在8月2日漲停之後,江蘇銀行估值則超過10倍,遠高於同行業水平,且眾所周知,銀行業盈利模式大同小異,很難有多少個體獨特的“想象空間”。

而且,在江蘇銀行上市交易之前,出現了IPO新政之下罕見的一幕:中簽和獲得配售的投資者出現了327.6萬股、共計金額2054萬元未繳款的情況。這其中包含3家機構: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的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企業年金計劃獲配16595股;中海積極增利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獲配22373股;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全國社保基金四零九組合獲配97386股。與此同時,從分析師們對於江蘇銀行未來的估值和市場表現來看,甚至出現個別券商給出的估值區間下限低於發行價,這在新股之中亦頗為鮮見。

為何明知估值偏高還會出現搶籌?這得從A股市場一直以來惡炒新股的“慣例”說起。2015年上半年,隨著牛市股指叠創新高,新股上市後漲停板數量也是你追我趕。多則如暴風科技這類並無多少業績和前景的公司,能一口氣走出三十多個漲停;大市值新股如東方證券,能在發行價相對合理的基礎上,再漲200%,市值一度躋身券商行業前列。當然,時過境遷,這些個股大多跌下神壇,上述的暴風科技和東方證券,如今股價僅為最高點的三分之一,但一次又一次的血淋淋教訓,依舊不能阻止市場對於新股的追逐。

實質上,A股市場惡炒的並不止新股,還有如並購重組、各類似是而非的概念。就並購重組而言,多數情況下,不論被並購資產如何、估值溢價幾何,方案一出,複牌先拉幾個漲停;概念炒作則是A股多年來的頑疾,往往此起彼伏。

A股市場這些亂象,成為了劉士余執掌證監會以來打擊的重點。從收緊中概股回歸,到整頓“忽悠式”重組,再到出臺借殼新規和強令欣泰電氣退市,無不顯示監管層治亂的決心。然而,僅僅依靠“限制”、“收緊”等監管措施,可以令相關概念炒作降溫、防範風險於一時,但在這些問題的根源未能解決的基礎上,不但A股亂象此起彼伏的現狀難以改觀,且長期看,亂象叢生的土壤依舊存在,上述舉措也不符合市場化改革的方向。

至於如何根治這些亂象,實施註冊制改革似乎只此一招。因為只有實施註冊制,才能在A股市場激發優勝劣汰,一旦上市門檻不再如此嚴格,借殼炒作、惡炒新股這類亂象便可迎刃而解。

而且,註冊制還可以解決資本市場多年來的大難題——IPO堰塞湖現象。根據證監會網站信息,截至2016年7月28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868家,其中,已過會113家,未過會755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693家,中止審查企業62家。根據普華永道的研究報告,2016年上半年A股IPO數量和融資金額同比均出現了大幅下滑,A股市場完成了61宗IPO交易,融資總額288億元人民幣,較2015年同期分別下滑了67%和80%。

也就是說,按照目前半年61家的節奏,消化這些企業要6年以上。而且,由於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不夠完善,企業上市融資渠道難以分流。很明顯的是,資本市場最大的功能即是融資,一旦融資功能受到制約,資本市場的意義自然大減。

如今,註冊制改革在監管者的表述中越來越謹慎,甚至被無限期推延。究其原因,是監管層擔心一旦實施註冊制,整個市場的估值會下移,從而危及到銀行、券商、基金子公司等金融機構入市的資金,這些資金往往帶有杠桿,一旦股市估值重點下移,這些資金的安全性受到挑戰,甚至會危及整個金融市場的安全。

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目前A股市場確實有不少金融機構入市的杠桿資金,如傘形信托、銀行理財資金,這些資金規模有多大,目前暫時沒有權威數據發布。但因為市場擴容而讓這些資金的安全性受到影響,責任不應該推到註冊制身上。而且,監管層急需要做的是,讓杠桿資金撤出A股市場,讓註冊制實施後會危及金融市場安全的擔憂不複存在。(作者系本報評論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62

fb教主夫婦捐234億盼根治所有病

1 : GS(14)@2016-09-23 08:09:46

■朱克伯格和太太Priscilla捐巨款冀兒童在無病痛世界成長。



「facebook教主」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與太太Priscilla Chan前日在美國三藩市,宣佈名下慈善基金「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的最新計劃,將在未來10年捐出30億美元(234億港元)資助醫學研究,希望在本世紀內、女兒Max的有生之年,人類能夠治療、控制或預防所有疾病,人類平均壽命達100歲。



朱克伯格表示:「這是一項宏大的目標,但我們花了數年跟相信這是可行的專家討論後,決定放手去做。」他以顯微鏡和基因測序為例,指出「綜觀科學史,大部份的突破都建基於新科技發明」,又指過去人們用在治療病人的費用,比起投放在科研以減少人們患病的經費,足足多出50倍,深信只要有正確的科技,就能克服癌症、心臟病、傳染病和神經系統疾病四大導致死亡的元凶。他希望能拋磚引玉,吸引包括來自各國政府等更多資金參與。



■朱克伯格夫婦去年喜獲千金。

■Biohub致力研究醫治頑疾。


望本世紀結束前達成

Priscilla發言時激動得熱淚盈眶,「我們對人體和疾病、醫藥背後的科學,以至減輕痛苦的局限,都了解得不透徹。我們希望把界限推得更遠」。她解釋,即使能根治所有疾病,亦不代表兒童不會生病,但目的是令他們病得更少、病情更輕。本身任職兒科醫生的Priscilla相信是促成計劃重要推手,她感慨地說:「我曾與很多家庭,在醫療和科學可突破的界限前碰壁。我要告訴這些家庭確診白血病的噩耗,或是我們沒有能力救活他們的孩子。」二人期望在「今個世紀結束前」,達成治療所有疾病目標。新計劃包括出資6,000萬美元(4.68億港元),成立「Biohub」生物科學研究中心,集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柏克萊分校及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之力,研究醫學科技。
Biohub初步會推出「細胞圖譜」(Cell Atlas)及「傳染病倡議」(Infectious Disease)兩大項目,前者是羅列控制主要器官的細胞供研究使用,後者為對付愛滋病、伊波拉、寨卡等病毒發展新的工具、測試、疫苗及策略。


蓋茨讚「大膽有雄心」

微軟創辦人蓋茨在現場聽取朱克伯格夫婦的演說後,讚揚他們作出「非常大膽和有雄心」的挑戰,「毫無疑問他們會有所建樹」,又相信二人會「啟發一整代的慈善家,去做了不起的事情」。「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是朱克伯格夫妻去年12月誕下女兒Max後,承諾捐出持有的99%fb股份(價值約3,500億港元)成立。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3/197790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76

【專題籽】醫生:紅斑狼瘡沒法根治 要先控制病情

1 : GS(14)@2017-10-22 17:03:27

養和醫院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嘉恩



【專題籽:胚芽故事】養和醫院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嘉恩指出,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即免疫系統非正常地攻擊自身正常組織。症狀可能發生於全身各處,包含關節、皮膚、腎、血球、心臟和肺。一般而言,女性患有紅斑狼瘡的風險會較男性高點,尤其是青春期後、更年期前的階段,荷爾蒙會高點,雌激素會影響到紅斑狼瘡的出現。紫外線同樣會影響皮膚,令皮膚產生抗原性質,其後身體誤以為抗原性質是敵人,對抗時亦會誘發病情。至於如何察覺得到自己患有紅斑狼瘡?就要視乎影響到哪個部位,一般病症是容易累、掉頭髮、口長飛滋,最明顯的就是影響到皮膚,臉上長有蝴蝶斑或身體上長有盤狀狼瘡。另外影響較多的會是關節,例如類風濕關節炎會引起關節痛。腎臟亦是其中一個最容易受影響的器官,大概有七成病人會有狼瘡腎炎。那麼,紅斑狼瘡可否醫治?陳嘉恩醫生表示:「說是醫治的話,不如說是先控制病情,當情況穩定下來,便會慢慢減藥。」紅斑狼瘡暫時沒有辦法完全根治,壓力、荷爾蒙等問題亦有機會令病情復發,因此要注意多休息、多運動,才能增強免疫系統。



記者:莊芷君攝影:周芝瑩編輯:翟純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18/201858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0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