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柳傳志:「寒冬」至少三年 李華華

2008-12-02  AppleDaily

 

金 融寒冬會持續幾耐,大多數人都估計至少一年,但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更保守,認為「三年以上的思想準備還是很必要的」。他一年前已發出「寒冬警告」,而一 年後他的看法更悲觀。內地傳媒引述柳傳志表示,「那個(一年前)冬天跟今天的感覺是不同的,比如說把零上四度叫過冬,今天大概是零下15度東北的冬天」。 在他眼中,一年前所預期的冬天,其實是一個暖冬。點解寒冬會咁漫長,他話國際之間形勢大變,華爾街的投資銀行一夜崩潰,歐洲正陷入衰退,而畢竟中國出口拉 動經濟的比例仍相當大,加上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國際金融會直接影響中國,這種影響可能會很巨大。他的結論是「所有的問題要有一個消化過程,我覺得三年能 好就挺樂觀了,三年真的就不算是甚麼太不好的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9

柳传志预计联想今年继续亏损 明年扭亏为盈


From

http://tech.sina.com.cn/it/2009-02-11/08132811982.shtml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1日早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联想周二表示,该公司将把业务重点放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以及低价计算机上,以在2010年扭亏为盈。

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预计今年联想将继续亏损,并表示2009、2010财年不会派发股息,“利用现金储备派发股息是不恰当的。我们将在2010年扭亏为盈,届时情况会逐步好转。”

上周,柳传志重新出任联想董事局主席。联想第一财季亏损了9670万美元。数据显示,去年联想发货量增长了8%,宏碁发货量增长了53%,惠普和戴尔发货量分别增长了13%和11%。据IDC称,去年联想全球市场份额约为7.5%。

柳传志表示,“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冲击更大,中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中国政府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将有利于联想扩大在中国的优势,“中国的市场机遇在不断增长。”

柳传志称,联想预计将于2010年开始盈利,收购将是联想拓展新兴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IDC表示,今年全球PC发货量将增长3.8%,但分析师估计联想营收将下滑15.3%,全球市场份额将进一步萎缩。分析师还预计,在未来5个季度中,联想将有4个季度亏损,其中本季度将亏损1.536亿美元。(志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29

聯想唔夠飽中環在線:柳傳志復出撲饅頭 李華華


2009-02-11 AppleDaily








內地IT企業教父柳傳志為咗「命根」聯想集團(992)復出,做非執行主席,成效係點,仲有待時間驗證,但金融海嘯再次引起坊間質疑,聯想係唔係行錯國際戰略呢一步棋?

宏願做百年老店

內 地《第一財經日報》訪問咗柳傳志,佢老人家堅持,無悔「走出去」併購美國IBM嘅個人電腦業務,之不過,佢話融合過程係要交學費嘅,一來有語言問題;二來 條路行嚟跌跌撞撞,營業額起起伏伏,仍未達標,「本來要五個饅頭才能飽,現在吃了兩、三個饅頭,可能快到了第四個」,睇嚟,集團仲有一段時間至飽,但起碼 已經睇到聯想有食飽(營業額達標)嘅希望。柳傳志又講到,以前聯想都曾經遇到呢啲大風浪,甚至係沒頂之災,但佢有信心憑經驗帶領聯想走出今次困境,邁向偉 大嘅國際化公司。乜嘢為之「偉大」?就係壽命要長過百歲,仲要對社會有更大影響力同埋財務回報。嘩!屈指一算,聯想o依家得嗰25歲,真係前路遙遙……

開會、專訪冇時停

食 飽先可以瞓,聯想仲未食飽,柳傳志又點會有覺好瞓。話說集團上個禮拜四宣佈管理層大執位,同日下晝3點仲公佈第三季度業績,柳傳志嗰陣身在紐約,已經係凌 晨一兩點鐘,唔單止要主持電話業績記者會,又要接受國內外傳媒個別訪問,之後仲馬不停蹄同集團董事開會,搞到成晚冇瞓覺。後生仔捱一晚半晚無所謂,但對於 行年快將65歲嘅柳傳志嚟講,都咪話唔辛苦。華華希望佢保重身體啦。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33

柳传志:联想控股审慎考虑回归A股市场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311/21025963269.shtml


  联想控股或将考虑香港发债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王昊、桂涛、常璐)“联想相当大的市场是在中国国内,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在国内的股市发行股票,但是在目前形势下,董事会会再做新的考虑。”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11日在两会新闻中心接受集体采访时表示。

  今年2月,柳传志重掌联想。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作为中国最大的IT企业,联想采取怎样的投资战略,如何稳住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这些话题是现场中外记者们的关注焦点。

  柳传志说,联想是否回归A股市场还要等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

  他还希望尽早设立中国资本市场创业板。“创业板的出台越早越好,对风险投资而言同样是越早越好,这有利于推动中国高科(4.31,0.02,0.47%)技成果及时转换为生产力,更有利于支持中小高科技企业的融资。” 柳传志说。

  他介绍,联想企业有两个投资领域,一是风险投资,二是私募股权基金。对于联想的风险投资而言,资金在投入项目之后的退出,主要选择在国外上市。

  “因此对选择对象,对投入资金都有极大的不便,创业板的出台越早越好。”他说。

  柳传志说,联想对风险投资和私募资金提前进行了布局和安排,提前募集到18亿美元和5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柳传志强调,联想集团目前没有研究过在香港发行债券的问题,但是联想集团的母公司联想控股可能有所考虑。

  “现在有一些相当不错的项目,如果有机会的话,联想控股还是很愿意在香港发债的,在这方面有很多内容可以选择。”他说。

  关于联想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权衡国内和国外的电脑市场,柳传志说,国际金融危机虽然还不见底,但联想一方面稳定海外高端市场,另一方面满足消费类市场低档产品需求的战略不会有变动,只会加强。

  柳传志说,对于PC产品,国内出现了新的市场需求。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电脑产品的国内市场自然显得比重更大,尤其是在“电脑下乡”方面有新的市场需求,国内市场的营业额也会更大。

  他说,“电脑下乡”对联想而言是件“不简单”的事情,需要做三方面努力。首先是要保证消费渠道畅通,“要让农民想买的时候能够买得到”;第二,服务网点要足够;第三,保证培训网点的普及。

  至于海外市场,柳传志誓言“绝不放弃”。他说,并购IBM之后,联想要巩固欧美国家大客户市场,要“高举”ThinkPad这个品牌的大旗,要保证企业毛利,要保证营业额不能下降。

  柳传志坦言,作为并购海外知名电脑品牌的国内企业,联想在海外市场的挑战首先来自维持国外大客户的品牌认同,其次是“买回来的员工队伍会不会稳定,中国员工能不能很好地和他们合作”,最后是“业务整合和文化磨合”。

  “西方人与中国人一起合作,怎样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和统一的价值观,这需要有耐心和高度。一个企业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若想实现成功,这个是最大的难题。”他说。

  不过,柳传志对联想的未来充满信心。“如果和同行业比,一年之内,联想就会有明显的进步。”他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14

联想巨亏 柳传志立翻身军令状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5-22/HTML_NT2IHCP96QAB.html


5月21日,香港,联想年度财报会在此召开。

2.26亿美元亏损,联想史上最高亏损记录。这是65岁的柳传志再次代表联想集团,向公众提交的联想成绩单。

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声音低沉。他说,CEO、CFO刚刚提交的财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份不能让投资者满意的财报”。

巨亏虽然在第三财季就已经接近1亿美元,但是第四季度的进一步亏损,使得联想的历史上最大亏损无法挽回。

联想财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的第四季度销售额下降25.8%,达到28亿美元,由此造成的亏损达2.64亿美元。

2月份重新出山的柳传志,正好经历了联想史上最艰难的一个财季。

向以善于表达著称的柳传志,此次发言却出人意料的简短,前后不到五分钟。柳传志最后表示,以他与杨元庆为首的管理层承诺,今后每年、每季都会向投资提交一份逐步改善的财报。

史上最亏的数据背后,仍须耐人寻味解读。隐藏在财报中的数据,似乎也在暗示,柳传志已经把最坏的结果留在了08/09财年。

有 两个数据,让全年亏损2.26亿美元不是那么真实 需要分析。一个是2009年1月公布的联想全球资源重组计划,其1.46亿美元的重组费用在这个财年扣除;另一个也是与此相关的一笔7100万美元的一次 性项目扣除。两个数据加总就达2.17亿美元。几乎与这个亏损相当。

费用被扣除了,但是由此产生的节约收入,联想在财报中却给出了乐观预计:一年节约3亿美元费用。

节流是为了提高效率,但市场更看重进一步的开源能力。“三到五年内,联想将彻底改头换面。”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柳传志说。

不管如何,对于联想这个财年来说,全财年亏损2.26亿美元,也使得净利润较上一财年减少6.91亿美元。“这除了经济大环境不好外,也有联想自己的原因,这是主要的原因。”柳传志对此毫不讳言。

财报会后,身在香港的杨元庆与柳传志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随后,杨元庆携高级副总裁陈绍鹏再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我们的CEO杨元庆已经看到了这些行业巨变,也进行了分析,正与许多行业人士制定未来的规划。”柳传志告诉本报记者。

利润、营收、销量三降

“接下来,联想将实现全球所有区域赢利,再下来,实现全球所有区域持续赢利,再下来,实现联想全球实现净利润超过4%,并且是可持续的。”去年发布财报时,还是联想集团董事长的杨元庆充满乐观。

5月21公布的数据让这个计划几乎全泡汤。

联想全球四大区域,除大中华区赢利约为3.54亿美元外,均出现亏损。其中美洲区亏损约为1.3亿美元,上年同期是盈利约8900万美元;欧洲、中东及非洲区亏损约为1.84亿美元,而去年同期是盈利1.23亿美元。亚太区(不包含大中华区)亏损约为1.23亿美元。

4%是个临界点,电脑生意才是一个好生意,可以持续做下去的生意这是杨元庆的认识论,他说:到了那时候,才可以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已经获得成功。去年这时候,杨元庆觉得离收购IBM成功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三大区域的失守,让联想2008/2009财年营收、利润双降。期内,联想集团营收约为149亿美元,去年同期约为164亿美元;亏损约为2.26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约为4.85亿美元。这就是净利润较上一财年减少6.91亿美元的由来。

除净利润骤降外,上述分区销售额,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利润、营收、销量三降,这在联想集团历史上尚属首次。

除 了区域业绩普降外,联想两大产品线,即台式机与笔记本也出现利润、营收、销量三降。财报显示,期内联想台式电脑销售约为59.06亿美元,个人笔记本电脑 营收约为87.30亿美元。上年同期,台式机营收约为66.99亿美元,笔记本营收约为94.22亿美元。营收下降受电脑价格下降与销量下降双重影响,季 内联想电脑销量下降8.2%,但联想营收却下降超过10%。

期内联想电脑销量下降速度超过全球降速,联想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电脑销量下降约为7%,联想为8.2%。

联想大中华区仍然是净利润与营收的支撑,联想在这一区域的表现优于竞争对手。上述财报显示:财年第四季度,大中华区销售额为12亿美元,占集团全球总销售额43.6%。季内,联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提升了1.1%升至26.7%。这进一步巩固了联想在区内的领导地位。

修正战略强化执行力

柳传志认为,联想财报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联想金融危机,二是联想自己的原因。

柳传志复出当天,联想公布了第三季度(10-12月)财报,财报显示,季内联想集团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年比年下降5%,营收下降20%,亏损约9700万美元。面对公司创纪录亏损,柳传志在发给联想员工的一份邮件中称:联想又一次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财报显示,第四季度销售额年比减少25.8%至28亿美元,亏损约7100万美元,计入1.16亿美元重组费用及其他项目亏损,联想单季除税前亏损为2.68亿美元。连续两季出现亏损,除了2003年多元化失败之外,联想历史上尚无其他先例。

柳传志认为,由于联想的业务结构,此次金融危机对联想的影响尤其巨大,联想集团海外客户主要是商用客户,区域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比如欧美地区。经济危机到来时,商业客户首先削减的是IT开支,其次才是裁员,然后才是压缩其他开支。

柳传志还表示,发达国家是经济危机的重灾区,联想海外业务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联想海外业务遭受双重打击,因而出现亏损。

联想自己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联想并购IBM之后战略出了问题,二是执行力出了问题。并购完IBM之后,联想的战略设计稳定发达国家市场,稳定住高端市场,这使得联想在消费市场、新兴市场乏力。

柳传志上任后,重新制定了联想的战略,新战略分三点,一是稳住发达国家的业务,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二是开拓新兴国家的市场(印度、巴西、俄罗斯等),三是(在海外)开发商用客户之外的消费类客户,开发消费类客户是联想的优势。

这三点,回任CEO的杨元庆形容为:左拳护右拳。

右拳即新兴市场与消费类业务。联想之前的战略是防守型的,强调稳步前进,柳传志的新战略是进攻性,强调迅速占领市场。

杨元庆表示,新班子已经组建完成,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执行力问题。柳传志2月5日复出,3月25日宣布组建新班子,组建新班子是柳传志接手联想动的第一刀。新班子组建后,联想日常管理业务由新的“八人团”负责。

八人团中,其中CEO杨元庆负责总体战略执行,还负责推动联想信息化;COO Rory Read负责日常运营,同时还兼管拉美市场;高级副总裁陈绍鹏和Milko Van Duijl分别负责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前端营销;高级副总裁刘军和Fran O′ Sullivan则分别负责后端的消费和商用产品线;CFO黄伟明和人力资源负责人Kenneth Dipietro负责人力及财务资源调整。

新班子特别强调了执行力,特别消费类产品与新兴市场的执行力,分别由干将刘军与陈绍鹏负责。

危机、变局与未来

从现在起,联想每一季度,每一年都要有不同的变化。2月5日柳复出时如是表示。

随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柳也表示:去年董事会决定由我出任董事长,由杨元庆转任CEO,那将是联想摆脱困境的起点,未来三到五年内,联想的股价,联想的管理与文化,联想在市场上的地位,都会有根本的改变。

PC行业利润越来越低,联想的未来在哪里?这是业界一直质问联想的问题。柳传志说:这个行业继续这么做下去,利润会继续下降,这个行业也没什么前景。

他接着说:现在这个行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上网本,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将极大的改变产业生态。

情形也如下发展。PC产业正经历其产生以来从未发生过的变化。这个变化的显著特征是上游芯片厂商,操作系统厂商的垄断优势将不复存在。Wintel统治PC时代,缘于市场垄断地位的确立。

在上网本、3G电脑里面,操作系统可以用微软的windows,也可以用谷歌的antroid,苹果的Mac,或者linux,甚至中移动的OMS,芯片可以用英特尔,也可以用ARM,甚至联发科的山寨机芯片。

柳认为,未来的电脑供应商、软件服务商,会融合;原来由CPU、操作系统主导的产业链会发生变化,这将带来整个行业的变化。

柳对此保持的乐观是:在这个行业发生变化的过程,将给联想、给中国企业带来许多机会。格局打破之后,产业链内的话语权将向产业链的其他环节移动,联想的未来即是在产业巨变的过程中重新定位。

“不久的将来,你们将在市场上看到众多的由联想推出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杨元庆告诉本报记者,“新规划既包括公司战略,也包括产品战略。”

杨元庆没有透露具体的产品规划。作为一个互联网、移动接入设备提供商,不是柳传志计划的全部。

“未来大有可为,但最重要的是把碗里的饭吃到口,然后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还想锅外的。”柳传志说。

柳传志所谓碗里的饭,是随着移动互联网,3G的兴起,新兴市场的崛起,联想可提供更多的终端设备,锅里、甚至锅外的饭,是Wintel时代之后,软件商、运营商、服务商、设备商融合之后,联想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31

柳传志迈向巴菲特的一小步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17/HTML_VUMSJGJDA6N9.html


巴菲特如此描述价值投资:希望你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股票仅仅是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凭证,相反我希望你将自己想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你愿意无限期的投资,就像你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合伙拥有的一个农场或一套公寓。

现在,联想控股以及柳传志则向“巴菲特”迈出了正式的一小步:物美。

今年6月,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从联想控股的角度讲,未来会有些产业是愿意长期持有的。”联想控股层面未来的架构,与复星“会有某些相似性”。

“靠朋友、中介甚至媒体介绍”的机会主义打法,不是联想系的风格。柳传志在迈出一小步后,将如何系统迈向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联想控股将如何试水直投,如何循序渐进?又会对哪些行业感兴趣?什么样条件的企业会被纳入其核心业务?

我们对于“联想系”近两年来的观察,以及对联想投资、弘毅投资、联想控股相关负责人的数次采访,或许在此可以提供一些猜想的空间。

联想系PE舰队

“联想之星”项目则正式把联想控股直投业务推向了前台。2009年7月联想之星一期结业,联想控股投资了其中的两个项目,虽然资金量比较小,不如投资物美那样轰动一时。

2008年末,吴亦兵出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一职,联想控股的直接投资计划就已经呼之欲出。柳传志在前次接受本报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在重返联想集团董事长岗位之前的重要工作,就是在和吴亦兵进行交接。

吴亦兵原来是麦肯锡的全球资深董事、亚太区并购整合业务总经理。在联想集团并购IBMPC业务时,他就以麦肯锡顾问的身份经历了联想谈判和收购的全过程。此后吴亦兵借调联想集团,先后担任过联想集团首席整合官、首席战略官、首席转型官兼首席信息官。

“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养的是猪,到时候肯定要卖。联想控股这边则是既养儿子又养猪。”如果有潜力成为联想控股的核心业务的,“可以买回来长期持有”;如果进一步能找到合适的人,也不排除“培养成联想控股的一个分支”。

“ 控股做直投,也是一步步来的。”柳传志说。2000年开始联想控股就以联想投资为平台切入VC,2003年又做了PE基金弘毅投资。目前联想投资所投公司 超过80家,弘毅也投了23家企业。“他们一做好,给了我一定的想法。”柳传志说,“他们都投了一些很好的企业,为什么我们不能留?”

联想 控股自此也从旗下这两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LP(Limited Partners,有限合伙人,一般是投资人)进一步跨越到了所有者的角色。“控股本身就有直接投资能力”,柳传志说,此后联想控股层面就形成了控股作为 航空母舰,而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以护卫舰姿态出现的PE直投战队,覆盖了从种子期到并购的所有产品线。

猜想一:投资倾向

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这是联想的风格。2001年,联想投资成立之时,内部就“做VC还是做孵化器”形成了分歧,因为联想两样都没有做过。

在最近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联想投资执行董事刘二海问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8年前,互联网泡沫破灭时,哀鸿遍野。那时你居然要做联想投资,为什么?”朱立南回答说,创业企业一般都缺钱、缺经验、缺资源,而“联想还好,这些都具备”。于是联想投资最终定位VC。

联想所熟知的TMT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联想投资的主要投资方向。尽管早在2002年联想投资就开始尝试做一些非IT行业投资,但比例直至其四期基金才与TMT领域投资不相上下。

但在有意无意之间,柳传志已经透露出了对其他一些特殊行业的兴趣。“金融是好行业,在中国还有巨大空间,应该往里进入。”他认为环保、能源则是另一个好机会。理由很简单,“中国未来肯定是能源消耗大国,核能之外的其他清洁能源也肯定有机会。”现在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行业,“中国要跳脱出组装环节”冲动使得纵向的产业链也充满了投资机会。

医药健康领域或许也是联想控股直投的目标领域。“像医院这样的医疗组织;医疗器械;保健体系建设,只要国家下决心,市场规模是非常大的。”柳传志说,能否形成具象的消费支撑,则还要看国家体制改革、国家初始投入情况。

而显然柳传志基于互联网的一些新兴商业模式也非常有兴趣。“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现在到了所有互联网模式开始结果子的时候了。”他认为互联网在行业内渗透之后,会产生巨大的商业效应,比如电子商务。淘宝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其2008年的交易额上千亿。

猜想二:小碎步向前?

对于直投业务,联想控股一以贯之地审慎乐观。

去 年下半年其内部开始考虑做直投,是基于“联想投资和弘毅业务都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了”。而2002年也有过这样的一次讨论,当时联想控股决定做PE投资。当 时“基于国企重组、国退民进,为早期Buyout释放了机会”。但是是以联想投资为载体,VC和PE一起做,还是另起炉灶?最终决定找赵令欢筹建弘毅投 资。

经历当时决定的朱立南说,“我当时的想法,联想投资做VC只有2年多时间,对这个行业的规则还不了解。”而VC和PE的基础知识和具体投资都不一样。时机未到而贸然猛进,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联想投资和弘毅的发展过程,也注定了联想控股对直投的资金投入不会是爆炸性的,很可能是以5年为周期,进行先期试水。

联想投资的一期基金只有3500万美元;以并购为主的弘毅一期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美元。而2008年联想投资的四期基金规模超过4亿美元,弘毅去年新募的美元基金逼近14亿美元,同时又拿到了社保20亿元成立了一只50亿元的人民币基金。

此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说:从柳总的角度看,他是恨不得放更多的钱进来的。“但最开始的基金有探路的性质”,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而无论是联想投资还是弘毅的一期基金,全部来自联想控股。柳传志不希望拿别人的钱练手。

柳传志“摸着石头过河”的风格,在联想投资从“草莽”走向成熟就是最好的印证。对光桥的投资犯错,令柳传志记忆犹新,“我们自己违反了投资纪律”,联想投资向这个企业投入了基金总规模的1/10,结果亏了20%。“只有事实摆在面前时,才最有震撼力。”

但建立起如同联想投资、弘毅的“系统打法”需要时间,这种在内部组织结构上形成不同垂直小组,在1-2个合伙人带领下对选定的人做具体的投资分析的方法是否适合控股做直投,也需要摸索。

猜想三:人为重?

联想控股的直投,是否也会延续联想系投资的原则,“先找好人,再看好事”?

在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CFO王能光看了,联想投资看重的是“事为先,人为重”。即不追求短期套利,更看重基本面和中长期发展潜力,强调核心团队的上进心和事业心,记忆社会责任感。“联想的标准不是能做好业务的就是好团队,而是要创业团队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命。”

尽管所覆盖的投资阶段不同、投资重点领域也不尽相同,但弘毅的定位和联想投资相差并不大。“弘毅的定位,就是要他们投资的企业,都是巴菲特喜欢的企 业。即使弘毅退出了这企业依然很好,这样的企业弘毅才能投。”柳传志说。而在投资物美的新闻发布会上,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也说,即使2007年弘毅也没有 去追Pre-IPO的企业。

“对企业家的要求,如果是投了以后,将来要成为联想控股的核心资产的,那要求肯定是高的。”柳传志说,“非得联 想集团、联想投资、弘毅投资的人一样,这就是我们选择的标准。”而在一开始,“最起码我们看到的主要方面不能有重大缺陷。”而对于孵化器企业,“就没有那 么高的要求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56

泛海27.55亿入股联想控股 柳传志筹谋上市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09/20090909024934886.html


每经记者  任思强  发自北京

        不出意料,中国泛海集团以27.55亿元的交易价格,成为联想控股的第三大股东。业内预期,新股东的加盟将推开联想控股在金融、能源和房地产三个领域的大门。

        “ 联想团队是一群高理想、高追求、高智商的年轻人的结合,但这只是结合,目前还不是一支真正的军队,还不是一个斯巴达克方阵。”昨日,柳传志面对5位联想控 股旗下子公司高级职业经理人,由衷感言,“我下定决心,要把这支队伍带好,这是我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最重要职责之一。”

        据透露,柳传志对联想控股的未来上市也已提前筹谋。

将拓展五大领域

        昨日,柳传志以“一拍即合”形容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卢志强的此次加盟。此次股权转让后,联想控股新的股权结构为国科控股占36%,仍为联想控股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占35%,中国泛海占29%。

        同时,联想控股公布了新董事会成员名单。包括柳传志、国科控股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邓麦村、原联想控股董事长曾茂朝、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卢志强和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朱立南,柳传志担任新一任董事长。

        同 时,联想控股发布了“未来5年投资约100亿元发展核心资产”的战略计划。并将联想控股的直投业务关注于清洁能源及环保、新材料、高科技、金融服务,以及 与内需相关的行业等五个领域。同时,以“联想之星”为平台,联想控股直接投资也进行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推动和早期科研成果的孵化。

“上市是第一愿景”

        联想控股旗下包括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和融科置地五家子公司,其中融科置地主要投资中国房地产领域。这与泛海集团旗下房地产业务存在竞争。

        对此,柳传志表示,泛海入股联想控股的主要目的是支持联想控股按照自己原定的战略方向发展。但在这个发展战略中,有若干项和泛海是可以合作的,比如说房地产项目,当然具体个案要跟泛海的管理层考虑联合行动。

        “联想控股将以上市为公司未来发展的第一愿景,上市将提供更充分的资金平台和建立长期激励机制。”昨日,柳传志表示,“我们五年将投入100亿元,收购大吨位的核心资产,联想控股将上市,这些不同的核心资产也将不断上市。”

        不过,由于目前内地还不允许这种母子公司同时上市的形式,所以联想控股将选择在香港挂牌上市。柳传志也表示,如果未来A股市场能在机制上发生变化,将为公司上市提供更大的空间。

        昨日,融科置地方面负责人表示,将在近期内实现A股上市,该公司目前已经聘请保荐人和承销团队,但尚未提交上市申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4

复制巴菲特模式 柳传志的新长征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9/HTML_M5G9ECICI0VG.html


9月8日,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对联想控股来了一次总检阅:陈绍鹏、陈浩、陈国栋、赵令欢、林杨、吴亦兵先后走上前台,代表联想集团、联想投资、融科置地、弘毅投资、神州数码、联想直投做公司介绍。

回顾来路,展望前程,坐在台下的柳传志心情一定很不平静。往事历历,联想过去25年经历种种辉煌与坎坷一页页从脑海中翻过。

1984 年,联想从中科院创业时,是一间小平房,其前身是计算所传达室。2000年,在人民大会堂,联想分拆,柳传志交旗,旗下公司已经包括联想集团、神州数码。 2004年,联想20周年大会,旗下新添了联想投资、弘毅投资、融科置地。年年事不同,如今又新添了联想直投公司。

柳传志壮志不减当年,就在受任联想控股董事长的当天,这位65岁的创业者旋即宣布了联想控股的新战略,开始了自己的新征程。他这样描述自己的新目标:把联想控股打造成像巴菲特集团、或长江实业那样的旗舰。

这是他的第二次创业。要成功,柳传志面临许多挑战,其中包括产权问题、公司社会化问题,一如当年。柳传志认为自己已经跨出了第一步——当天,泛海集团宣布参股联想控股。柳传志说:这件事的重要意义可与1993年联想成立职工持股会相比。

7年后,也就是2000年,通过员工持股会,联想创业元老640人获得了联想35%的股权。

类巴菲特模式

有 人认为,联想控股的新战略是一个类似于瑞典银瑞达集团的架构:通过一家控股公司,进行广泛的企业投资。银瑞达是一家重要投资集团,持有瑞典国内外一些重要 公司,包括制药商阿斯利康(AstraZeneca)及爱立信的股份。同时,银瑞达集团旗下还拥有直接投资、私募、风险投资基金。

负责联想直投业务的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吴亦兵认为,联想控股与银瑞达存在区别,它更像巴菲特的投资模式,或者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他解释,银瑞达对所投公司占股较小,而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巴菲特对所投资公司的持股比例相对较高。

柳传志说,联想控股制定新战略时,曾经对全球一些公司进行了考察,看哪些公司更适合联想控股的模式。

他说,尽管联想控股会向全球先进的公司学习,但联想控股有自己的独特的地方,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联想有浓厚的产业背景,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运营经验,联想控股、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在投资中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即将管理、运营经验输向这些公司。

柳传志认为,联想的独特背景使得联想投资拥有自己的优势:以弘毅投资为例,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很多投资公司所投对象都消失了,但弘毅投资的公司所投的数十家公司中,30%处于快速发展态势,50%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仅有两家公司遇到了问题。

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告诉记者,危机发生后,弘毅投资的咨询团队进驻这两家公司,帮助这两公司调低目标,节省预算,强化管理。在联想的帮助下,这两家公司没有像大多数公司一样倒掉,而是坚强地生存了下来。

上市是长期目标

类巴菲特模式必须拥有与之相对应的治理机制,这是联想所缺失的,就像1993年以前的联想。

从联想创立到1993年成立联想建立员工持股会,迈出产权改革的第一步,柳传志用了9年时间。最终股权流通,联想又用了7年。从2000年联想分拆,联想控股成立,到引进泛海集团,完善联想控股治理结构,柳传志同样用了9年时间。最终实现股权流通,柳还需要时间。

联想控股成立之际,640名创业者通过联想控股持有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股份,上述两家公司全部为上市公司。2001年融科置地成立,随后,2003年联想投资成立,2006年弘毅投资成立,2009年联想控股直投业务成立。

目前,创业元老通过联想职工持股会拥有对联想投资、弘毅投资、融科置地、以及联想直投业务的分红权、投票权,但这些权益不能流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一是必须对职工持股进行公司化处理,二是联想控股实现上市。

柳传志解释:目前,联想员工持股会中,个人不能处理所持股权,必须通过理事会才能进行处理。联想员工持股会由柳传志任理事长,刚刚卸任的联想控股董事长曾茂朝任副理事长,此外,理事会还包括一些理事。公司化之后,个人可以处理这些股权,进行交易。

交易需要解决估值、需要渠道,而最便捷的就是上市。柳传志说:未来不排除上市,但目前没有计划。

上市除了解决上述问题,还能解决联想控股新骨干员工的激励问题。接受采访时,柳传志指着坐在旁边的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说:“他来联想较早,有股份,但他们两人(即吴亦兵与赵令欢)没有。”他说,未来将与国科控股、泛海集团协商激励问题。

柳传志说:只有物质激励才能长期,才能制度化,才能吸引优秀人才。联想控股目前有一大批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年轻人,他们均来自国内外一些顶级的投资公司。他说,会把激励问题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小心地去做。

65岁的柳传志还有另外一方面的考虑:联想控股的利益可能兑现之后,才能让老人心甘情愿地退居二线。2000年,杨元庆、郭为接班,李勤、曹之江等创业元老退居二线,原因是他们已经在联想职工持股会中拥有股份。

引进泛海集团对于联想实现上述目标十分重要。柳传志说:就像1993年,没有人能看出联想职工持股会的价值,也看不出其对联想业务有何正面影响,直到7年后,员工权益实现,联想顺利交班,人们才发现其意义。

柳传志说,联想控股国内上市面临政策障碍,中国证监会要求子公司与母公司不能同时上市,但在香港上市完全没有障碍。

站好最后一岗

8日当天,联想控股董事长还宣布了新的董事会构成:董事长柳传志、董事卢志强、邓麦村、朱立南、曾茂朝,共5人。此次改组前,联想控股董事会共由7名成员,分别是董事长曾茂朝、副董事长柳传志,董事邓麦村、朱立南、杨柏龄、李勤、陈国栋。

同时,联想控股组成了新的监事会,监事会主席为李青,监事会成员包括李勤、王军、于振。

经过此轮改组,柳传志仍然兼任总裁。此前,有猜测认为,柳传志任董事长之后,将改组联想控股管理层,选出新的联想控股总裁,总裁人选将在朱立南、吴亦兵、赵令欢等数位少帅中间产生。这样,柳传志将逐渐隐身幕后,过一个“快乐老头”的生活

此前,柳传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希望退休后做一个快乐的老头。兼任总裁,代表柳传志退出一线尚需时日。

国科控股总经理邓麦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泛海集团入股,联想控股刚刚改组完董事会,总裁需要董事会聘任,这是下一步考虑的事情,目前还没有考虑此事。

柳传志说,目前还没有考虑继任者的事情,退休会在一个年龄区间内进行。此前,柳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70岁左右退居二线,以10年为区间,那么其将会在65岁至75岁之间。

对于继任者的要求,柳传志表示:目光远大,认同联想的核心价值观,认同联想的方法论。

联想的核心价值观包括,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求实,进取,诚信;要以人为本,调动骨干员工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要心胸宽广。柳说,除了上述品德上的要求外,还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迅速适应新的领域,面对新的竞争。

不到最后一刻,柳传志不会决定自己的继任者。对于挑选继任者的方法,柳传志说,联想一贯的原则是在赛马中识别好马,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既要能沟通,又要能执行。

尽管没有公布退居二线的具体时间,但柳传志说,现在是站好最后一岗,为年轻人把平台建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4

“天可憐見"柳傳志 吳曉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77cc60100epb7.html


 

 

說,“今天看 來,我們做了一件非常重要而又聰明的事。因爲當時大家分的是一張空餅,誰也 不會計較,如果在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張很大的餅,再來讨論方案就會困難一百倍了。”言辭之中,分明是百般的僥幸。 2000年,正是在這個方案基礎上,35%的分紅權又在柳傳志的努力下變成了股權,而當時正是全球網絡股破滅的一年也是聯想經營非常困難的一年。 而2009年的今天,聯想出讓29%的股權,又處在聯想經營非常困難的時刻,柳傳志在轉讓時機上的拿捏非常人可比拟。 再說人選。聯想在股權挂牌時提出的條件幾乎是專門爲泛海所設計的。如果從戰略投資人的角度來看的話,泛海集團對于聯想來講是四個字來形容,叫做“可有可無 ”。所謂“可有”,是因爲泛海是中國老資格的民營企業,資産規模非常大,董事長盧志強是全國工商聯的副主席,全國政協的常委,所以說是一個根正苗紅的民營 企業,所謂“可無”,泛海的産業主要是房地産業和金融業,跟聯想幾乎沒有産業銜接的可能。而從現在公布的入股協定來看,未來五年内泛海不得幹預聯想現在的 經營戰略。 所以,從時機和人選的選擇來講,這一次的轉讓是典型的柳式轉讓。在柳傳志的經營管理思想中,有一條很出名的表述是“看中目标拐大彎”。以今看來,在他拐過 的所有大彎中,産權改造無疑是最大、也是時間最長的一個。 議論至此,其實一個問題已經逼到了喉嚨口:既然柳傳志團隊對聯想的貢獻那麽大、信心那麽足,既然中科院已決意把聯想的部分股份出售,爲什麽不直接就讓柳傳 志團隊來認購呢,比如讓聯想職工持股會也參與競購,或者

上周,中國商業界最大的新聞是聯想控股的股權轉讓。據北京産權交易所透露,這家曾經在2008年進入《财富》全球500強的著名企業将29%股權挂牌出售,價格爲27.55億元人民币,最終,泛海集團成爲唯一一家符合條件的受讓方。

這是一起典型的“柳傳志式”的轉讓。

對于65歲的柳傳志來講,聯想的産權改造是他終身最大的一件事情,而且他必須在未來的五年内徹底的解決它。而聯想的産權改造會有很多的困難,第一:規模太 大,出讓價格的高低,非常容易引起大的争議,第二:進來的那個民營資本,不能夠幹擾到現在聯想業已形成的經理人治理結構,所以時機和人選的選擇變得非常的 關鍵。



先說時機。聯想自1984年成立以來,是一家百分百的國有企業,柳傳志一直在爲聯想的股份清晰做努力。1994年2月,聯想在香港聯交所挂牌上市,柳傳志 乘機提出了一個“股份制改造的方案”,按此方案的設想,聯想資産的55%歸國家所有,45%歸于員工。對于這個方案,中國科學院沒有異議,但是卻立即被财 政部和國有資産管理局打回,畢竟在當時,如此大膽的股權清晰尚無先例,誰也不敢擔當“國有資産流失”的罪名。柳傳志當即退而求其次,他提出了紅利分配的方 案:65%歸中科院,35%歸員工。在這一部分,中科院有完全的決定權,開明的院長周光召對聯想情有獨鍾,很快同意了這個方案。

在當時,聯想身陷重圍,未來混沌而黯淡,這些數字都是“紙上财富”,并無現成利益,因此,從中科院的領導到企業的員工,都沒有把它當作一回事。10年後, 柳傳志說,“今天看來,我們做了一件非常重要而又聰明的事。因爲當時大家分的是一張空餅,誰也不會計較,如果在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張很大的餅,再來讨論方 案就會困難一百倍了。”言辭之中,分明是百般的僥幸。

2000年,正是在這個方案基礎上,35%的分紅權又在柳傳志的努力下變成了股權,而當時正是全球網絡股破滅的一年也是聯想經營非常困難的一年。

說,“今天看 來,我們做了一件非常重要而又聰明的事。因爲當時大家分的是一張空餅,誰也 不會計較,如果在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張很大的餅,再來讨論方案就會困難一百倍了。”言辭之中,分明是百般的僥幸。 2000年,正是在這個方案基礎上,35%的分紅權又在柳傳志的努力下變成了股權,而當時正是全球網絡股破滅的一年也是聯想經營非常困難的一年。 而2009年的今天,聯想出讓29%的股權,又處在聯想經營非常困難的時刻,柳傳志在轉讓時機上的拿捏非常人可比拟。 再說人選。聯想在股權挂牌時提出的條件幾乎是專門爲泛海所設計的。如果從戰略投資人的角度來看的話,泛海集團對于聯想來講是四個字來形容,叫做“可有可無 ”。所謂“可有”,是因爲泛海是中國老資格的民營企業,資産規模非常大,董事長盧志強是全國工商聯的副主席,全國政協的常委,所以說是一個根正苗紅的民營 企業,所謂“可無”,泛海的産業主要是房地産業和金融業,跟聯想幾乎沒有産業銜接的可能。而從現在公布的入股協定來看,未來五年内泛海不得幹預聯想現在的 經營戰略。 所以,從時機和人選的選擇來講,這一次的轉讓是典型的柳式轉讓。在柳傳志的經營管理思想中,有一條很出名的表述是“看中目标拐大彎”。以今看來,在他拐過 的所有大彎中,産權改造無疑是最大、也是時間最長的一個。 議論至此,其實一個問題已經逼到了喉嚨口:既然柳傳志團隊對聯想的貢獻那麽大、信心那麽足,既然中科院已決意把聯想的部分股份出售,爲什麽不直接就讓柳傳 志團隊來認購呢,比如讓聯想職工持股會也參與競購,或者

而2009年的今天,聯想出讓29%的股權,又處在聯想經營非常困難的時刻,柳傳志在轉讓時機上的拿捏非常人可比拟。

再說人選。聯想在股權挂牌時提出的條件幾乎是專門爲泛海所設計的。如果從戰略投資人的角度來看的話,泛海集團對于聯想來講是四個字來形容,叫做“可有可無 ”。所謂“可有”,是因爲泛海是中國老資格的民營企業,資産規模非常大,董事長盧志強是全國工商聯的副主席,全國政協的常委,所以說是一個根正苗紅的民營 企業,所謂“可無”,泛海的産業主要是房地産業和金融業,跟聯想幾乎沒有産業銜接的可能。而從現在公布的入股協定來看,未來五年内泛海不得幹預聯想現在的經營戰略。

說,“今天看 來,我們做了一件非常重要而又聰明的事。因爲當時大家分的是一張空餅,誰也 不會計較,如果在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張很大的餅,再來讨論方案就會困難一百倍了。”言辭之中,分明是百般的僥幸。 2000年,正是在這個方案基礎上,35%的分紅權又在柳傳志的努力下變成了股權,而當時正是全球網絡股破滅的一年也是聯想經營非常困難的一年。 而2009年的今天,聯想出讓29%的股權,又處在聯想經營非常困難的時刻,柳傳志在轉讓時機上的拿捏非常人可比拟。 再說人選。聯想在股權挂牌時提出的條件幾乎是專門爲泛海所設計的。如果從戰略投資人的角度來看的話,泛海集團對于聯想來講是四個字來形容,叫做“可有可無 ”。所謂“可有”,是因爲泛海是中國老資格的民營企業,資産規模非常大,董事長盧志強是全國工商聯的副主席,全國政協的常委,所以說是一個根正苗紅的民營 企業,所謂“可無”,泛海的産業主要是房地産業和金融業,跟聯想幾乎沒有産業銜接的可能。而從現在公布的入股協定來看,未來五年内泛海不得幹預聯想現在的 經營戰略。 所以,從時機和人選的選擇來講,這一次的轉讓是典型的柳式轉讓。在柳傳志的經營管理思想中,有一條很出名的表述是“看中目标拐大彎”。以今看來,在他拐過 的所有大彎中,産權改造無疑是最大、也是時間最長的一個。 議論至此,其實一個問題已經逼到了喉嚨口:既然柳傳志團隊對聯想的貢獻那麽大、信心那麽足,既然中科院已決意把聯想的部分股份出售,爲什麽不直接就讓柳傳 志團隊來認購呢,比如讓聯想職工持股會也參與競購,或者

所以,從時機和人選的選擇來講,這一次的轉讓是典型的柳式轉讓。在柳傳志的經營管理思想中,有一條很出名的表述是“看中目标拐大彎”。以今看來,在他拐過的所有大彎中,産權改造無疑是最大、也是時間最長的一個。

議論至此,其實一個問題已經逼到了喉嚨口:既然柳傳志團隊對聯想的貢獻那麽大、信心那麽足,既然中科院已決意把聯想的部分股份出售,爲什麽不直接就讓柳傳 志團隊來認購呢,比如讓聯想職工持股會也參與競購,或者允許柳團隊另組投資人組合來競購呢?爲什麽需要到馬路上去拉一家不相幹的企業進來,而且還要以如何 “唯一設定”的方式售定呢?

這樣的問号,在過去十年的中國産權改革中實在是出現了無數次,健力寶的李經緯這樣問過,長虹的倪潤峰這樣問過,科龍的潘甯這樣問過,春蘭的陶建幸這樣問過,海爾的張瑞敏也這樣問過。

說,“今天看 來,我們做了一件非常重要而又聰明的事。因爲當時大家分的是一張空餅,誰也 不會計較,如果在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張很大的餅,再來讨論方案就會困難一百倍了。”言辭之中,分明是百般的僥幸。 2000年,正是在這個方案基礎上,35%的分紅權又在柳傳志的努力下變成了股權,而當時正是全球網絡股破滅的一年也是聯想經營非常困難的一年。 而2009年的今天,聯想出讓29%的股權,又處在聯想經營非常困難的時刻,柳傳志在轉讓時機上的拿捏非常人可比拟。 再說人選。聯想在股權挂牌時提出的條件幾乎是專門爲泛海所設計的。如果從戰略投資人的角度來看的話,泛海集團對于聯想來講是四個字來形容,叫做“可有可無 ”。所謂“可有”,是因爲泛海是中國老資格的民營企業,資産規模非常大,董事長盧志強是全國工商聯的副主席,全國政協的常委,所以說是一個根正苗紅的民營 企業,所謂“可無”,泛海的産業主要是房地産業和金融業,跟聯想幾乎沒有産業銜接的可能。而從現在公布的入股協定來看,未來五年内泛海不得幹預聯想現在的 經營戰略。 所以,從時機和人選的選擇來講,這一次的轉讓是典型的柳式轉讓。在柳傳志的經營管理思想中,有一條很出名的表述是“看中目标拐大彎”。以今看來,在他拐過 的所有大彎中,産權改造無疑是最大、也是時間最長的一個。 議論至此,其實一個問題已經逼到了喉嚨口:既然柳傳志團隊對聯想的貢獻那麽大、信心那麽足,既然中科院已決意把聯想的部分股份出售,爲什麽不直接就讓柳傳 志團隊來認購呢,比如讓聯想職工持股會也參與競購,或者

可惜,欄杆拍遍,竟無人應對。

柳傳志是企業界出了名的“君子”,向以儒家自許。二十多年來,爲了聯想的“産權自由”動足了腦筋,在這一過程中,他首先必須保持“回避”的姿态以自淨,同 時,他卻又必須爲這家公司的興衰賭上一生的心血和信用。而也許,正是因爲他的堅忍意識以及“拐大彎”的智慧,才讓聯想能一次次的成爲“僥幸”的特例。

中國企業家的這種生存狀态也許隻有用元曲裏的那句哀歎詞來形容――真正是允 許 柳團隊另組投資人組合來競購呢?爲什麽需要到馬路上去拉一家不相幹的企業進來,而且還要以如何“唯一設定”的方式售定呢? 這樣的問号,在過去十年的中國産權改革中實在是出現了無數次,健力寶的李經緯這樣問過,長虹的倪潤峰這樣問過,科龍的潘甯這樣問過,春蘭的陶建幸這樣問 過,海爾的張瑞敏也這樣問過。 可惜,欄杆拍遍,竟無人應對。 柳傳志是企業界出了名的“君子”,向以儒家自許。二十多年來,爲了聯想的“産權自由”動足了腦筋,在這一過程中,他首先必須保持“回避”的姿态以自淨,同 時,他卻又必須爲這家公司的興衰賭上一生的心血和信用。而也許,正是因爲他的堅忍意識以及“拐大彎”的智慧,才讓聯想能一次次的成爲“僥幸”的特例。 中國企業家的這種生存狀态也許隻有用元曲裏的那句哀歎詞來形容――真正是“天可憐見也”。 柳傳志式的“天可憐見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9

虎的转身:郭台铭、柳传志和施振荣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14/HTML_C0RKLA58I1P9.html


接到可以采访郭台铭先生的电话时,还是蛮意外的。这位全球“代工之王”似乎并不愿意正面在媒体面前曝光,更几乎没有接受过大陆媒体的采访。

2008、 2009年对于郭台铭而言,是段“多事之秋”,人生的新惊喜和生意上的意外几乎都在这一年多不断出现,逃税传闻、接班人、股价下跌等一系列问题,让鸿海系 几度被打上问号。而信奉“英雄都是死在战场上的,而不是回来拿勋章的”郭台铭,更是取消了2008年提前退休的计划,重新站岗,回到每天工作15小时的鸿 海系掌门人的位置。

“不仅仅是喜欢,更是责任”,郭台铭用此来回应,并声称“成功是要有毅力的”。

50分钟的采访,“亲和”是我们对郭台铭的一致评价,其回答问题语速平缓,从其回答问题的灵巧和幽默度,足见应对媒体的经验丰富,但一说到和公司、生意、富士康相关的关键点的时候,肃穆、霸气和决断之威刹那般地在其脸上飞闪过。

但在我们的观察和理解中,我们更认为,郭台铭自身也在寻求转型。

此次投资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是郭台铭在投资领域的又一尝试,对移动互联、电子商务和云计算,郭台铭表示“很看好”,且操作的方式很有社会意义,是大力以资金支持,并表态期许很高。

我 们观察认为,郭台铭尚处在“转身”的过程之中,其是否转型做投资、以及怎样做,至少目前还未看到系统性的策略,尚是零散的表现,或许我们可以大胆猜想的 是,这位“全球代工之王”其实在心底已经认真考虑此事了,但是正如他一贯的风格,在真正下定决心、认定时机成熟之前,他是不会大肆张扬的;但以“专注”著 称的郭台铭先生一旦做出决策,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是会很漂亮精彩。

采访郭台铭的第二天,正好是联想控股的新战略发布会,对柳传志先生我们做了今年的第三次采访。

和郭台铭相比,柳传志的转身路径就更为成型,同样是从“贸工技”起家的联想PC,已经让柳传志培养的新生代的领军人接替,虽然二次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但柳传志的主要时间和精力,还是在其人生第二阶段的创业:联想控股。

从联想投资,到弘毅投资,再到今天的联想控股,这条路上,一步一试,最终走出了一条有新联想特色的投资道路。

通过投资的方式,可进可退。进,则增资使之为核心资产、主业资产;退,则可卖出股权,至少可以保证财务上的获利;再退一步,即使有失败的投资案例,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毕竟,任何一个投资基金,哪怕是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都会有不成功的案例。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柳传志等一批创业经验丰富的第一代企业管理者,可以将自身多年积累的做好中国公司的经验教训,延续和传授给有需要的企业,以资金和智力注入的方式,帮助企业做大。从这一点来讲,智力和经验延续的意义,比资金投资的意义更大。

柳传志先生的这种做法,使我不自然想起另外一位台湾企业界的前辈:宏基创始人施振荣先生。

大约在一个多月之前,我们采访了施振荣先生。施先生在台湾被称为IT黄埔军校的校长,宏基系为台湾的IT界培养了一代人才,退休后的施振荣先生开启了被称为“智慧银行”的智融极端,同时也转身做投资,是智基创投的最早LP。

施振荣先生转身做投资的风格,和之前做企业的风格很相像:小碎步前进。纵观其投资的几期基金,都是单笔投资额不大、但投资密度和频率较大;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施振荣注重对细节的关注和尽可能的亲力其为的参与。

如果要我还是用一些比喻来形容这三位长者,郭台铭依然是“虎与狐”的结合,坚韧中淬入灵巧;柳传志先生更像是位横刀跨马的将军,大气、自信、磅礴,不用说话也有语言;施振荣先生如瘦金体书法,精致、细密、含蓄,柔中带刚。

有 意思的是,柳传志、施振荣、郭台铭,都有着“二度出山”的经历。柳传志在今年再度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时,用“只要联想需要我,赴汤蹈火我都要走下去 ”;2000年宏基内外毛肚交集,业绩走到谷底,已经退休的施振荣“面临比原先大十倍的挑战”也要再度走到前台,再造宏基;这次鸿海系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等外部挑战,原本计划在2008年找到“第二春”并可以退休享受人生的郭台铭再次站到战场上。

顺 便八卦一下,碰到了一位与郭台铭熟稔的中国企业家,这位企业家笑言,“这次见到郭台铭,发现他越活越年轻,连白头发都少了”,我们几位采访郭台铭的记者, 也都一致认为,郭先生的气场,一点不见年龄的痕迹;65岁的柳传志在接受采访时笑称,高尔夫进步到100杆,是其心愿;施振荣的高尔夫怎样?下周有幸见到 施振荣先生,应该顺便问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