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讀書劄記150514革命的俄羅斯﹙三﹚杜馬 與 斯托雷平改革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5/14/%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0514%e9%9d%a9%e5%91%bd%e7%9a%84%e4%bf%84%e7%be%85%e6%96%af%ef%b9%99%e4%b8%89%ef%b9%9a%e6%9d%9c%e9%a6%ac-%e8%88%87-%e6%96%af%e6%89%98%e9%9b%b7%e5%b9%b3%e6%94%b9/

誌士幽人莫嘆嗟 古來材大難為用
讀書劄記150514
革命的俄羅斯﹙三﹚杜馬 與 斯托雷平改革
執筆人:蟬

俄國「十月革命」與「血腥星期日」相隔了十多年。 期間仿西方國會組織「杜馬Duma」為何沒有成功? 著名的俄國首相 斯托雷平在這一系列事件中又扮演著甚麼角色? 本文將簡短講述Figes對十月革命的近因觀點。

〈偽眾議院:杜馬〉
第一屆杜馬於1906年4月成立, 從來實行君主專政的俄羅斯首次有了民選國會。但是杜馬的權限相當模糊, 議員雖然認為杜馬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構,但在沙皇眼中卻只是一個僅負責提供政策意見的政治妥協物***

按照1905年公佈的俄國基本法,沙皇保留著行政、武裝部隊、包括交戰和媾和在內的外交政策、王位繼承、帝國法院和領地等方面的權力,而且宗教事務也在其掌握之中。 杜馬有權立法和通過財政預算,但近半的國家預算如軍事、法庭和國債都不包括在內。
而與杜馬成對的“上議院”,則早由 亞歷山大一世時期成立的「國務委員會Council of State」扮演。國務委員會由權貴組成,近半議員由沙皇每年任命,並與杜馬擁有對等的權力。

最關鍵的是,沙皇有權隨時召開和解散杜馬***,只需在解散時決定重選程序的時間便可。 而在杜馬閉會期間,沙皇可在緊急情況下發佈具有法律效力的臨時敕令ukazes,即使敕令程序上需要由下屆杜馬追認。
故此杜馬與西歐的 “君主立憲制” 議會有著極大的差距。

杜馬有著極其複雜且限制重重的選舉制度,明顯向皇室親信傾斜,但是理論上幾乎所有俄國人都有參選的資格。 俄國之所以在初次杜馬選舉時很大程度實現公民普選權,除為了安撫民眾情緒,還因為政府錯估老百姓會將選票投向親沙皇和右派分子,結果當然事與願違。

〈斯托雷平登場〉
與政府預測的剛好相反,在497個議席當中,124席由泛左派人士勝出,112席由無黨派人士贏得,而心存改革的「立憲民主黨Kadets」則獲得184席大勝。 Kadets提出對沙皇政權不切實際的改革主張,要求當屆政府請辭,再由杜馬委任新任領導,並向杜馬負責。***

第一屆杜馬在73天內開會40次,在毫無成果的情況下被 尼古拉二世解散。Kadets對沙皇的決定極度不滿,在芬蘭維堡簽署宣言,譴責政府並號召人民進行消極抵抗,拒絕繳稅和服兵役。 結果與會代表被政府拘捕監禁,並喪失下屆杜馬的參選資格。

沙皇於1906年7月委任 彼得‧斯托雷平 Pyotr Stolypin 為首相***。 斯氏1903年出任Saratov省省長,因堅決鎮壓農民叛亂獲得 尼古拉二世信任,拜相前任職內務大臣。 斯氏以鐵腕手段聞名於世,當時的絞刑臺繩索被稱為「斯托雷平領帶」;而將革命分子運往西伯利亞的火車則被稱作「斯托雷平列車Stolypin Carriages」

然而斯托雷平並非徒具鉄腕而不懂政務, 他提出的土地改革是俄國史上首次,也是最後一次土地改革。 史家一般正面評價他的土地改革理論,認為這是俄國最後避免流血革命而實行政制改革的機會,然而他的努力仍以失敗告終。

〈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
俄國在19世紀中期解放農奴,很多農田都實行所謂的「obshchina制」。 農奴解放後缺乏經濟能力,無法離開原有的土地,當時很多土地都由整條農村擁有,即 “集合擁有collective ownership”。 村民每年獲分發一片耕地,並將部分農穫交與農民合作社。 對於個別農民而言,農地並非他們的私人財產,他們每年所耕種的地塊也不相同。

斯托雷平認為俄國的重大內在矛盾在於人民對國家欠缺歸屬感, 認為國家是沙皇的私產,他們只是在上面討生活的人。 本身利益真正受到國家照顧的只有極少數貴族階層。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斯氏的改革目標便是為俄國建立一個新的社會階層:農民地主。***** 透過將農村合作社的土地權益轉換為村外的空地,或用以整合其他村內地塊。為了配合整個土地改革計劃,政府立法成立「農民土地銀行」,提供低息貸款,鼓勵農民走出農村合作社,成為國家的擁有者。

然而農民對於改革抱有相當大的懷疑,害怕新土地的條件比現在的還要差。*** 加上村內的文化壓力和牢固的人際關係,極少農民自願參與改革。 據統計1915年以前6百萬份的土地整合申請當中,有1/3的申請人自行退出;而當中獲得通過的1百萬份申請,有2/3是政府當局強迫合作社就範的。
十月革命前夕,約有15%的農民家庭轉耕私有土地,令擁有財產的農民家庭佔整體比例提高至30%。

Figes認為「斯托雷平改革」雖然目光遠大且對癥下藥,但他對俄國社會狀況的判斷有著根本性的落差: 斯氏認為農民之所以貧困是因為合作農村形式效益低落,難以改善生產,只要將合作農村模式打破,便能改變一切。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合作農村是因為農民太貧窮才形成,它是一種 “均貧制度”,而平均主義反倒是他們維持糊口生計的最佳策略。*****

要打破這種根本性的社會困局本來已經極為艱難,而斯托雷平在推動過程中卻維持他一貫的鐵腕手法,不惜兩度解散杜馬謀求通過土地改革法案。 結果除了令土地改革在政黨間不受歡迎,改革賦與人民的社會地位和財產權也令沙皇感到非常不安。
的確,斯托雷平將改革視為國家進步的必然步伐,而不是將其視為延續沙皇統治的手段。**** 這種基本價值上的分歧,由斯托雷平下臺後政府立即將改革叫停可見一斑。

參考:
《Revolutionary Russia: 1891-1991》(2014) Orlando Figes
《俄羅斯史A History of Russia》(2005) Riasanovsky & Steinber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541

讀書劄記150514革命的俄羅斯﹙三﹚杜馬 與 斯托雷平改革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5/14/%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0514%e9%9d%a9%e5%91%bd%e7%9a%84%e4%bf%84%e7%be%85%e6%96%af%ef%b9%99%e4%b8%89%ef%b9%9a%e6%9d%9c%e9%a6%ac-%e8%88%87-%e6%96%af%e6%89%98%e9%9b%b7%e5%b9%b3%e6%94%b9/

誌士幽人莫嘆嗟 古來材大難為用
讀書劄記150514
革命的俄羅斯﹙三﹚杜馬 與 斯托雷平改革
執筆人:蟬

俄國「十月革命」與「血腥星期日」相隔了十多年。 期間仿西方國會組織「杜馬Duma」為何沒有成功? 著名的俄國首相 斯托雷平在這一系列事件中又扮演著甚麼角色? 本文將簡短講述Figes對十月革命的近因觀點。

〈偽眾議院:杜馬〉
第一屆杜馬於1906年4月成立, 從來實行君主專政的俄羅斯首次有了民選國會。但是杜馬的權限相當模糊, 議員雖然認為杜馬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構,但在沙皇眼中卻只是一個僅負責提供政策意見的政治妥協物***

按照1905年公佈的俄國基本法,沙皇保留著行政、武裝部隊、包括交戰和媾和在內的外交政策、王位繼承、帝國法院和領地等方面的權力,而且宗教事務也在其掌握之中。 杜馬有權立法和通過財政預算,但近半的國家預算如軍事、法庭和國債都不包括在內。
而與杜馬成對的“上議院”,則早由 亞歷山大一世時期成立的「國務委員會Council of State」扮演。國務委員會由權貴組成,近半議員由沙皇每年任命,並與杜馬擁有對等的權力。

最關鍵的是,沙皇有權隨時召開和解散杜馬***,只需在解散時決定重選程序的時間便可。 而在杜馬閉會期間,沙皇可在緊急情況下發佈具有法律效力的臨時敕令ukazes,即使敕令程序上需要由下屆杜馬追認。
故此杜馬與西歐的 “君主立憲制” 議會有著極大的差距。

杜馬有著極其複雜且限制重重的選舉制度,明顯向皇室親信傾斜,但是理論上幾乎所有俄國人都有參選的資格。 俄國之所以在初次杜馬選舉時很大程度實現公民普選權,除為了安撫民眾情緒,還因為政府錯估老百姓會將選票投向親沙皇和右派分子,結果當然事與願違。

〈斯托雷平登場〉
與政府預測的剛好相反,在497個議席當中,124席由泛左派人士勝出,112席由無黨派人士贏得,而心存改革的「立憲民主黨Kadets」則獲得184席大勝。 Kadets提出對沙皇政權不切實際的改革主張,要求當屆政府請辭,再由杜馬委任新任領導,並向杜馬負責。***

第一屆杜馬在73天內開會40次,在毫無成果的情況下被 尼古拉二世解散。Kadets對沙皇的決定極度不滿,在芬蘭維堡簽署宣言,譴責政府並號召人民進行消極抵抗,拒絕繳稅和服兵役。 結果與會代表被政府拘捕監禁,並喪失下屆杜馬的參選資格。

沙皇於1906年7月委任 彼得‧斯托雷平 Pyotr Stolypin 為首相***。 斯氏1903年出任Saratov省省長,因堅決鎮壓農民叛亂獲得 尼古拉二世信任,拜相前任職內務大臣。 斯氏以鐵腕手段聞名於世,當時的絞刑臺繩索被稱為「斯托雷平領帶」;而將革命分子運往西伯利亞的火車則被稱作「斯托雷平列車Stolypin Carriages」

然而斯托雷平並非徒具鉄腕而不懂政務, 他提出的土地改革是俄國史上首次,也是最後一次土地改革。 史家一般正面評價他的土地改革理論,認為這是俄國最後避免流血革命而實行政制改革的機會,然而他的努力仍以失敗告終。

〈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
俄國在19世紀中期解放農奴,很多農田都實行所謂的「obshchina制」。 農奴解放後缺乏經濟能力,無法離開原有的土地,當時很多土地都由整條農村擁有,即 “集合擁有collective ownership”。 村民每年獲分發一片耕地,並將部分農穫交與農民合作社。 對於個別農民而言,農地並非他們的私人財產,他們每年所耕種的地塊也不相同。

斯托雷平認為俄國的重大內在矛盾在於人民對國家欠缺歸屬感, 認為國家是沙皇的私產,他們只是在上面討生活的人。 本身利益真正受到國家照顧的只有極少數貴族階層。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斯氏的改革目標便是為俄國建立一個新的社會階層:農民地主。***** 透過將農村合作社的土地權益轉換為村外的空地,或用以整合其他村內地塊。為了配合整個土地改革計劃,政府立法成立「農民土地銀行」,提供低息貸款,鼓勵農民走出農村合作社,成為國家的擁有者。

然而農民對於改革抱有相當大的懷疑,害怕新土地的條件比現在的還要差。*** 加上村內的文化壓力和牢固的人際關係,極少農民自願參與改革。 據統計1915年以前6百萬份的土地整合申請當中,有1/3的申請人自行退出;而當中獲得通過的1百萬份申請,有2/3是政府當局強迫合作社就範的。
十月革命前夕,約有15%的農民家庭轉耕私有土地,令擁有財產的農民家庭佔整體比例提高至30%。

Figes認為「斯托雷平改革」雖然目光遠大且對癥下藥,但他對俄國社會狀況的判斷有著根本性的落差: 斯氏認為農民之所以貧困是因為合作農村形式效益低落,難以改善生產,只要將合作農村模式打破,便能改變一切。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合作農村是因為農民太貧窮才形成,它是一種 “均貧制度”,而平均主義反倒是他們維持糊口生計的最佳策略。*****

要打破這種根本性的社會困局本來已經極為艱難,而斯托雷平在推動過程中卻維持他一貫的鐵腕手法,不惜兩度解散杜馬謀求通過土地改革法案。 結果除了令土地改革在政黨間不受歡迎,改革賦與人民的社會地位和財產權也令沙皇感到非常不安。
的確,斯托雷平將改革視為國家進步的必然步伐,而不是將其視為延續沙皇統治的手段。**** 這種基本價值上的分歧,由斯托雷平下臺後政府立即將改革叫停可見一斑。

參考:
《Revolutionary Russia: 1891-1991》(2014) Orlando Figes
《俄羅斯史A History of Russia》(2005) Riasanovsky & Steinber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914

統俄黨杜馬選舉大勝 普京2018年連任總統妥妥的?

俄羅斯總統普京支持的統一俄羅斯黨(下稱“統俄黨”)在此次俄國家杜馬選舉中成功保持了第一大黨的地位。

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俄羅斯媒體引俄中央選舉委員會的消息稱,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90%的投票結果統計結束後,統俄黨的得票率為54.21%,在225個選區中的203個保持領先。

統俄黨的勝利和普京目前在俄羅斯的高支持率分不開,而統俄黨保持杜馬第一大黨的地位也被視為普京贏得2018年連任選舉的起點。

“生活不容易”

當地時間18日晚間,投票站關閉幾分鐘後,普京就對統俄黨黨員發表講話,他說盡管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導致俄羅斯經濟增長放緩,但勝利表明選民仍然信任統俄黨。

西方媒體評論稱,盡管普京尚未確認將尋求連任,但其幕僚很可能將此次國家杜馬選舉結果作為普京2018年連任選舉的極佳出發點。

“我們可以確定地說,統俄黨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普京和俄羅斯總理、統俄黨主席梅德韋傑夫一起出現在該黨總部,“我們知道,人們的生活不容易,問題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也很多。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獲得了現在的結果。”

普京所說的“生活不容易”被廣泛解讀為當前疲軟的俄羅斯經濟。原油價格下跌,加之西方的制裁令俄羅斯經濟遭到雙重打擊。2015年,俄羅斯經濟增速同比下滑3.7%,今年第一季度萎縮1.2%,今年第二季度略有好轉,萎縮0.6%。截至第二季度,俄經濟已連續18個月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稱,俄經濟今年將萎縮1.2%。

另據美媒報道,俄羅斯政府應急備用金 “雨天基金”本月減少到322億美元,為2年前的三分之一左右,有分析師預測,今年底該基金可能減少到150億美元,進而消耗殆盡。

為刺激經濟,當地時間16日,俄央行宣布將關鍵利率從10.5%下調至10%,今年6月俄央行已將關鍵利率下調了0.5個百分點至10.5%。俄央行行長納比烏琳娜(Elvira Nabiullina)表示,下調利率是為了支持經濟活動中的借貸活動。

根據俄媒引述俄國家自動化系統“選舉”數據,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統俄黨的投票率為47.93%穩居第一;俄共排名第二,得票率為13.53%;俄自由民主黨排名第三,得票率為13.28%;“公正俄羅斯”得票率為6.19%。其他政黨均未突破5%(進入杜馬)和3%(有權獲得國家財政資助)的門檻。

統俄黨在203個選區領先,“公正俄羅斯”和俄共候選人分別在7個選區領先,俄自由民主黨在5個選區領先。

普京效應

“杜馬”一詞是俄文音譯“議會”的意思,國家杜馬是俄常設立法機構,由450名代表組成,主要負責起草和制定國家法律,審議總統對政府總理的任命等問題。2008年,時任俄總統梅德韋傑夫簽署憲法修正案,將總統任期由4年延長至6年,國家杜馬任期由4年延長至5年。

2014年2月,俄國家杜馬通過普京提交的恢複國家杜馬混合選舉制的法案。因此,此次選舉實行混合選舉制,即在總共450個議席中,一半議席按照政黨比例代表制選舉產生,另外一半議席則在單席位選區中選舉產生,在全國設立225個選區,每個選區選舉產生一名。在2011年的國家杜馬選舉中,統俄黨獲得了49%的支持率。

統俄黨的勝利和普京分不開。有民調顯示,目前普京的個人支持率高達80%。有政治觀察家稱,俄羅斯選民並沒有發現能替代普京和統俄黨的更好的選擇。在此次杜馬選舉開始前,俄羅斯的幾大政黨都加強了宣傳攻勢,但仍未能動搖統俄黨的地位。

住在俄羅斯西部城市薩蘭斯克的65歲退休工人科爾薩克(Yevgeny Korsak)說,自己將票投給了統俄黨,“因為它強有力”。

今年9月,普京在接受采訪被問及是否參加2018年總統選舉時表示,討論總統大選時機還不成熟,要等到9月杜馬選舉後再看。他稱,2018年的總統大選如何進行,誰參與進去,都取決於任務和目標的完成情況。

而從去年開始,普京就逐漸著手進行大範圍的人事調換,核心圈子的一些老友相繼離開。最早的跡象之一是,去年10月,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原總裁亞庫寧宣布辭職;接著今年5月普京的親信、年屆70的聯邦保衛局局長尤金·穆洛夫(Yevgeny Murov)被默默無聞的副手德米特里·科契納夫取代;8月,總統辦公廳主任伊萬諾夫(Sergei Ivanov)的職務被解除。有俄羅斯政治觀察家稱,普京正在重新打造他的核心圈子,讓那些可以信任和容易控制,且不會危及其政府合法性的新夥伴進入圈子。

西方媒體將此次選舉稱為2018年俄羅斯總統選舉的預演,唯一公開批評普京的反對黨支持率未能達到進入國家杜馬需要的底線5%。如果普京成功連任,他將成為除了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外,在任時間最長的俄羅斯領導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536

俄正式公布國家杜馬選舉結果 450席位統俄黨占343個

23日據新華社消息,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23日正式公布了新一屆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選舉結果,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獲得343個席位,成為國家杜馬第一大黨。

俄中央選舉委員會副主席布拉耶夫說,根據選舉結果,在國家杜馬共450個席位中,統一俄羅斯黨獲得343個席位,俄羅斯共產黨獲得42個席位,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和公正俄羅斯黨分別獲得39個和23個席位,其余3個席位分別由兩個政黨和一位無黨派人士獲得。

與上一屆俄國家杜馬選舉相比,統一俄羅斯黨本屆席位大幅增加,席位超過俄“憲法多數”,即300個議席,因此該黨可以憑借一黨之力修訂憲法,否決對俄總統的彈劾。

而統俄黨保持杜馬第一大黨的地位也被視為普京贏得2018年連任選舉的起點。德國新聞電視臺稱,盡管經濟形勢不佳,但普京的支持率保持穩定。如果杜馬選舉順利,將為普京掃除競選下任總統的一大障礙。若普京能在今後兩年提升國內經濟,2018年連任幾乎不會有問題。

國家杜馬是俄羅斯常設立法機構,由450名議員組成,主要負責起草和制定國家法律,審議總統對政府總理的任命和決定對總統的信任問題等。本屆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投票18日舉行,俄登記選民近1.12億,投票率接近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2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