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圖窮匕見? 中恆與步長決裂之後 ——戰友老木頭舊文欣賞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vg1.html

中恆跟步長確實有一腿?要不不可能把商標標進步長兩字。而且特別明顯,咋一看還以為是步長的!
中恆集團和步長集團 血栓通和丹紅沒有競爭嗎? 
紅一方面軍 2011.04.30 老木頭
 
有博友說中恆集團的血栓通和步長的丹紅沒有競爭關係,但是我知道的完全不一樣,他們肯定會形成競爭,至於步長為什麼要替中恆賣血栓通我是無法理解的,但是大家看看丹紅和血栓通的說明書就知道他們的功能是不是一樣的了,雖然成分不一樣但是功能主治完全一樣。
丹紅注射液
【漢語拼音】
Danhong 
Zhusheye
【成份】
丹參、紅花。
【性狀】
本品為紅棕色的澄明液體。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通脈舒絡。用於瘀血閉阻所致的胸痺及中風,證見:胸痛,胸悶,心悸,口眼歪斜,言語蹇澀,肢體麻木,活動不利等症;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腦病、腦血栓。

血栓通說明書:
【藥品名稱】
品名:注射用血栓通(凍干)
商品名:
漢語拼音:ZhusheyongXueshuantong
劑型:注射劑(凍干)
【成分】三七總皂苷。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無定形粉末或疏鬆固體狀物,味苦、微甘;有引濕性。
【功能主治】活血袪瘀,通脈活絡,中風偏癱,胸痺心痛及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症。

看看上面的功能主治,只是表達稍有不同,但是功效完全相同,你說說他們會不會形成競爭呢?步長是更願意買自己的丹紅還是願意賣血栓通呢?難道這是步長為中恆設置的陷阱?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56

投資總結2011——老木頭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zt9.html

今年開始正式寫博,也可以算是投資元年。

因為前幾年生活花費太高,沒有多少剩餘資金,不過經過努力,生活條件取得大幅提升。當然離不開家人幫助,在這裡表示感謝,感謝可愛老婆,敬愛的父母,無私的岳父母的支持,使得我這個一窮二白小夥通過不斷的努力,通過知識和智慧,以及正確的理念和果斷的選擇。讓自己的家庭從無房無車到不當房奴的情況下住寬敞的房子,並且有著自己的小車,車是2年前分期付款買的,2年時間負擔不小,不過目前款已經還完。然而房和車並不是我的最終目的,他只是必需品。

10-11年把小房產變賣以合適的價格買入更大的房子,由60平變成150平,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但是背負了不少的銀行貸款。因為去年寶寶的出生需要岳父母一起住好相互照顧,並且岳父母的房子太老舊,沒有陽光照射所以把把他們的那套房子賣掉做首付,然後貸款買房,這樣房子變大了,他們也能住得更舒適。但每個月我需要承擔扣除公積金自動還款後的商業貸款3400元左右(哈哈,出手及時,我當時以7.5折的價格貸款,隨後就貸款利率就漲到110%了)。而我們的婚房也是60平,寶寶出生後房子就顯得特別擁擠,我們跟岳父母一起住後就把婚房出租了。一年房租15000元還得交物業,暖氣費,還面臨不斷更換租客耽誤租期這樣一年也就13000塊錢左右,如果租客頻繁的替換可能還會收到更低的年租金,並且影響鄰居生活。

因此今年4-6月份,我進行了一次資產置換,通過網絡查詢,幾個小時就找到幾個目標,於是第二天就去考察,當天就跟對方簽約。簽約後賣房卻不是很順利,賣了2月,也從最初的中介評估價72萬降到了66.5萬的價格賣出(07年買入的時候花了首付20萬,除去貸款後這樣算起來淨資產收益率能達到100%以上了,我想其中有很大部分是槓桿的作用)。並以41萬的價格買入一間小商舖,加上各種費用大概總價格需要48萬。還掉公積金貸款15萬,剩餘3.5萬,商舖目前淨年收益4.4萬,達到9%以上的收益率是一筆非常合適的交易(其實最開始根據我的考察租金大概能收到15%,但是交易成本增加,並且適當的給租客優惠收益率明顯下降,我的租客已經租這個店舖7年了,去年以2600元跟原房主租的,所以不能漲太多。)。但商舖的租金目前相對可比店舖偏低,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商舖租金完全覆蓋了住房所需每月貸款,做到了以房養房。這樣每個月都有現金流流入股票投資。

11年股票投資收益:

A股盈虧率
   

-13.93%
   

 

B 股盈虧率                   0.8%

總盈虧率                      -12%(總虧損/(年初資產+新投入資產))

總加權盈虧                    -17%(總虧損/(2年初資產+新投入資產))*          

摩擦成本
   

0.30%
   

換手率
   

17%
   
       
 

我獲得現金的方式基本上決定了我的投資資金不能是固定的,而是以定投的方式買入股票,這樣在年終算自己的收益也是一件相對費力的事情。可能存在誤差,但是希望結果儘量能反映我的投資實情。

先說股票買賣原則,儘量便宜的價格買入優秀的公司,如果關注的股票價格相對波動太大做適當的轉換,但是儘量避免交易。減少賣出交易次數,減少摩擦成本。這樣更能夠提高準確率。其實買股票就應該像買商舖一樣,得看地段(護城河),商舖開發商管理收費(管理層),租金和投入比(市盈率),升值潛力(成長性)。但最重要的是要便宜的價格買入容易出租的商舖。

今年主要投資幾個股票:(我從股票交易軟件上截圖的,買入操作時軟件就自動標識為B,賣出為S)這個圖看不到買入數量,但能看到我買入的節奏和價格,當然便宜的時候且有錢的時候就多買,貴的時候就少買,誰更合適買誰。

招商銀行  年漲幅 -5.94%,今年只有買入,沒有賣出。

興業銀行  年漲幅 -5.07%,今年只有買入,沒有賣出。

貴州茅台:貴州茅台有一次賣出操作202元賣出換成萬科A.

萬科A:今年進行了少量買入,並且在辦了B股賬戶後換成了萬科B以萬科A7.1的價格換成7.18港幣的萬科B.

萬科B:有一次買入,由萬科A換入。

蘇寧電器:這股票是今年爭議最大的股票,但是作為長期投資者,我仍然對蘇寧充滿信心,但是他的價格遠沒有銀行這麼低估,所以只佔我總投入的百分之幾。

杭汽輪B:開B股賬戶後,進行杭汽輪B買入操作,杭汽輪B屬於有護城河,淨資產收益率高,市盈率低的股票。

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都屬於保險股,但是對於誰好誰壞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但是我卻說不清楚,所以少量參與。

上面是中國人壽的操作。下面是中國平安的操作,先買的平安,後來人壽價格下跌巨大換入人壽,後來人壽價格回來,賣了人壽,因這時候平安下跌了很大。

巨星科技:期間極少量投入巨星科技,因銀行家太便宜,相對價格巨星科技太高所以賣出,賣出後中小板及創業板迎來了大幅下跌,便宜才是硬道理,如果沒有安全邊際是非常可怕的 。

其中A股佔總資產的85%,B股佔15%左右。

2011年總的賣出次數非常少,這主要得益於對價值投資理念的不斷學習。在市場劇烈波動的情況下不因為市場的波動影響投資計劃,對安全邊際,逆向投資以及對公司的分析更深刻,這些都必須感謝新浪博客,這一年結識不少志同道合的投資戰友,2011年是價值投資者抱團取暖的一年。是不斷播種的一年。今年學習了不少博客的文章,自己也發表了幾篇博文。得到了一些博友的認可,目前博客關注:老木頭投資總結2011

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來年還得不斷學習,與博友們一起進步。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順利,投資理論和實踐更上一層樓!

老木頭

201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07

什麼木頭值多少錢誰說了算?——「國家紅木標準」制定前後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417

中國人認為有重量的東西都有價值,所以東西一定要「重」,這是中國硬木流行並珍貴起來的原因之一。

重新認識到硬木的珍貴後,大部分中國人並不知道木頭和木頭之間的區別,這讓硬木成為惡意炒作的對象。

國家頒佈的紅木標準,不能為藏家認同,也不能為廠家認同,前者認為所謂的科學手段並不科學,後者認為「自己的紅木怎麼沒在標準裡」。

市面上流通著五花八門的木頭標準,標準的背後,是一串串利益鏈。

中國所有軟性木材都是科學命名:榆木家具是榆樹木材做的,核桃木家具取材自核桃樹,但古代中國的硬木木材,在科學分類上都找不出。

「沒有一棵樹叫黃花梨樹,沒有一棵樹叫紫檀樹,沒有一棵樹叫烏樹。為什麼呢?中國早期所有硬木進來時,來的時候就是木頭了。」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說。

這些沉而貴重的木頭,並非中國本土出產。當時的文人憑自己的感受對木頭做出非常直觀的命名,命名多半與木頭色澤相關:剖開是黃的,就叫黃花梨;剖開是黑的,就是烏木。

黑色的紫檀不叫黑檀,是因為剛剖開時這種木頭是紫紅色的,時間長氧化後才成了黑的。

進口的黃花梨在清乾隆年間大肆使用後就沒有了,海南黃花梨又運不出來,就用紅木代替,人們對紅木的關注才多起來。

1985年,王世襄編著的《明式家具珍賞》出版,木頭販子按圖索驥,開始將木頭家具走私到國外,同時也讓海南黃花梨身價暴漲。1987年,林業部把海南黃花梨的樹種命名為「絳香黃檀」,其木材則依然統稱為「海南黃花梨」。

重新認識到硬木的珍貴後,大部分中國人並不確切知道木頭和木頭之間的區別。對木頭認識的模糊性,使硬木成了惡意炒作的對象。

海南黃花梨從2002年的每噸2萬,炒到2012年最高2000萬一噸——此前木材每斤價格不過一元。為了避免惡意炒作,王世襄曾建議國家能為紅木製定一個官方標準,但這並非易事。

是「紅木標準」,不是「硬木標準」

1998年,中國林業科學院副研究員楊家駒接到上級要求,為紅木製定一個國家級標準。

「上面只給了1000元經費,在職的不願意搞,就把我這個退休的找來了。」楊家駒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1928年出生的楊家駒,專著涉及核工業、軍事以及橋樑用木等,此前楊家駒對紅木沒有任何涉獵。

他很快發現,作為一個科學家,研究紅木時,他面對著科學外的巨大困難:中國人不瞭解硬木,沒人確切知道這些木頭來源於什麼樹種。

思考了很久,楊家駒決定採用國際通用的一種木材顯微鏡來鑑定哪些硬木可以稱為名貴木材。

他花了兩個月從北京一路南下到廣州,從故宮和各家老字號工廠取得木材樣本。1000元的研究經費根本負擔不起昂貴木材,他的木樣大多來自故宮建築修繕後的剩木和工廠的廢料。

把這些木材做成切片,在顯微鏡下觀測組織構造,再根據觀測到的特徵對照植物學分類,為木頭尋找它所屬樹木的名稱。根據經驗與學識,楊家駒把昂貴的硬木劃分為5屬8類33種。

慎重起見,他還按這33個樹種的拉丁文名,向美國一家收藏樹木標本的博物館要來了對應樣本,進行二次對照。

兩年後,楊家駒初步確立了自己的硬木系統。為這個標準命名時,他迎來了一個新困難,「中國傳統硬木」並不是一個學術名詞。楊家駒思考很久,最終決定叫「紅木標準」,而不是「硬木標準」。

「紅木」在古代並不是硬木的統稱,而是與它們平行的木種,是紫檀和黃花梨逐漸消失後,出現的替代它們的木頭。但「硬木」的名稱和英文「Hardwood」重合——國外所有闊葉樹都統稱「硬木」。

「市場已經大量地把硬木統稱為紅木,把這些硬木製作的家具統稱為紅木家具。」楊家駒決定給這個標準命名《紅木》。「紅木」這個名字在拉丁文里根本不存在,就用拼音「Hongmu」。

「隨著傳統硬木材料被消耗殆盡,哪個東西能進入名貴硬木標準,身價就會漲得非常快,很多非洲劣質的木頭,後面綴上黃花梨字樣,就賣得很高很好。」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藏家說。

「事實上非洲木頭很少能有昂貴的價值,」馬未都說,「世界上最好的木材來自東南亞。黃花梨等硬木之所以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是它的木性決定的——它外觀與脾 氣都特好。我們看到的一些南美和非洲木,往往表面看著好,但內在特別不好。容易開裂、變形,內應力不好,按過去工匠的說法就是性大,脾氣大。」
「科學」與「文學」之爭

楊家駒深信自己代表了科學:「以前紅木都是故宮的那批文人雅士搞出來的學術,他們只懂造型與工藝,不能從科學的層面研究木頭。」

當楊家駒用植物學的方法制定了紅木標準,進而強迫市場使用這種方式對紅木進行命名與分類後,他受到了很多質疑,馬未都是其中一個。

馬未都主張用文學與美學詮釋中國硬木,他認為中國硬木從誕生起就屬於文學範疇,用科學解釋文學是無力的。

「很多人不懂科學,就認為科學高高在上。但科學在社會學金字塔中是最底層的。科學上面是文學,再上面是美學、哲學、玄學……科學可以學,越往上越不 能學。」在馬未都看來,用科學研究紅木這個「文學事物」,就像用最先進的計算機來解釋唐詩哪個好哪個不好,「研究的結果就是個笑話」。

與此同時,這份標準要求所有的商家出售家具時,必須寫上科學的木材樹種名稱,問題隨之出現。「即便我把名字寫上去了,你也沒法鑑定。」馬未都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世界上鮮有機構可以僅僅通過一塊細小的木片就準確判斷它的樹種。美國農業部下屬的木材解剖研究中心認為:在高放大倍率顯微鏡下通過解剖學特徵來鑑 定,準確度往往只能達到「屬」。一般只有熱帶樹種可準確至亞屬,在罕有的案例中,溫帶木材才可至亞屬。而在楊家駒頒佈的「國家紅木標準」中,硬木的明確樹 種名稱有33種。

紅木標準頒佈後,很多人請楊家駒所在的研究所鑑定木頭。經歷很多艱難的嘗試後,楊家駒也承認,用這種方法做到準確是「非常困難」的事。

「紅木標準」背後的利益

中國人對一種事物的愛與追求往往是毀滅性的。中國市場大部分優良硬木來自老撾、印度與緬甸,東南亞很多森林因此荒蕪。大部分國家對木材出口閉關,市場上很多昂貴木材都通過走私獲得。

商家不斷哄抬黃花梨的價格,為證明這種木材的稀缺,往往把黃花梨的生長期說成500年以上。

「海南黃花梨100年左右就已經長到了自己的極限。它的壽命一般是500年,但成長期是100年,這就像你20歲已經不再生長,但你能活80歲。很多商家偷換了壽命與成長期的概念,故意把它說成是很難成材的與稀少的。事實上,海南黃花梨並沒有稀缺到這個程度。」馬未都說。

在楊家駒沒有主動申請的情況下,《紅木》標準獲得了2001年第一屆中國國家標準獎三等獎。「這個獎的獲得者大部分跟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是對吃、穿、用的東西的一個全面評價。」楊家駒說。

從誕生初始,這份旨在規定哪些木材才是中國傳統硬木的標準,主要用途並非體現在學術界,而更多是用於規範市場與指導消費。

紅木曾是個小行業,不太多的資金就能控制整個盤子,最終操縱價格。紅木的身價一般只是一些小集團的利益,利益爭奪的關鍵,就是他們囤的木頭能不能被界定為名貴木材。

楊家駒研究紅木的兩年裡,向上遞交了兩次意見稿,等待國家的修改意見。這段時間,很多工廠對他的研究結果迫不及待,這些工廠大部分是楊去取樣的老字號工廠。在正式稿頒發之前,他們就已經用意見稿去面對市場了。

「買的人不知道,賣的人也不知道,他們很急,說我就執行你的徵求意見稿了。」楊家駒說,市場混亂,對工廠而言,如果自己的木頭得到國家認可,就能順理成章地讓消費者接受自己的價格。

《紅木》國家標準後,出現了很多新的硬木標準,這些標準的關鍵都是旨在自己增加新木種。

楊家駒辦公桌上,一本《中國深色名貴硬木家具標準》規定了三類昂貴硬木。楊家駒的「紅木」只是其中之一,另兩類是新木種。這個標準不再由林業部制定,而是與市場更加密切的輕工業聯合會。在贊助方中,南通紫光藝術品等品牌赫然其上。

楊家駒指著這個標準封面上方的編號說:「這只是行業標準,國家沒有批准。只有我的標準才是國家惟一真正批准的。」

「標準頒發後,很多人希望我增加種類,我拒絕了。」楊家駒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擴大紅木樹種範圍這件事上,他與廠家產生了極大分歧。「如果標準要修 訂,只能是故宮發現了一個新木頭種類,或者民間發現了一個真正文物性質的新品種。如果只是商家想增加,那不可能,你即使增加國家也不承認。」

不過2012年出台的一部《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已然被圈內人稱作「新國標」。

這份新標準終止了楊家駒對紅木的細化,較為寬泛地指出:在選擇紅木家具用材時,可以不斷擴展使用新的樹種資源,包括欠知名樹種資源。也就是說,更多出身不明的樹種、木材,將成為新的「紅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94

天地俠影案件被要求補充偵查 自由老木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1250490102e9tj.html
【財新網】(記者 張冰)因質疑上市公司廣匯能源財務問題被羈押的投資人汪煒華(網名天地俠影),至今已經被羈押了5個月。目前,公安機關初步提出五個方面問題,以說明汪煒華侵害了廣匯能源的商業信譽。

  2014年2月,此案被提交給檢察院,後因證據不充分,又退回公安局進行補充偵查。

  一朝入獄

  汪煒華,現年43歲,是移民澳大利亞的中國人。他自稱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和研究者,曾留學墨爾本大學,投資澳洲能源行業多年。從2012年秋天開始,汪煒華在雪球、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質疑廣匯能源。其網名「天地俠影」在投資人群中頗有幾分影響力。

  廣匯能源是一家民企,總部在新疆,其大股東廣彙集團持有上市公司廣匯能源近45%的股份。廣匯能源上市之初,是一家從事花崗岩石材加工業務的公司,2007年開始,經過與控股股東廣彙集團的資產重組,先後剝離了非能源業務,2009年起置入LNG、石油開發等資產後,股價一飛衝天,市盈率一度高達40倍以上,遠遠高於傳統能源企業如冀中能源(000937.SZ)、中國神華(601088.SH)等10倍左右的市盈率。市場人士一度無不以發掘到廣匯能源這樣的黑馬公司作為成功的象徵。

  但汪煒華多次公開質疑廣匯能源,並一直懷疑廣匯能源在通過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融資融券炒作自己的股票。2013年8月,汪煒華指出廣匯能源借錢給與新疆銘建,而新疆銘建的法人代表正是廣匯能源的第四大股東張建國,他懷疑另有隱情;這尤令廣匯能源不滿。汪煒華還向證監會實名舉報廣匯能源,並公開表示開始擔憂自身的安全。

  2013年10月12日上午10點20分,天地俠影微博稱:「警察來了。」此後就再無消息。事後財新記者獲悉,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當時將汪煒華拘留在烏魯木齊市天山看守所,罪名是涉嫌「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同年11月15日,汪煒華被正式批捕,逮捕依據變成了「涉嫌損害商業信譽」。

  五大指控

  根據財新記者的瞭解,公安局前期主要提出五方面事實,以支持汪煒華侵害了廣匯能源的商業信譽的判斷。

  其一是汪煒華博客上的文章《廣匯能源資本巨像即將坍塌》。汪煒華在博客中分析稱,「廣匯露天煤炭開採的巨額剝離費用,竟納入未來長期逐年攤銷,煤炭露天開採,總是不斷剝離的,而不是一步到位,把礦區的剝離層先一鍋端全部挖掉。」以此指出廣匯能源調節利潤表。

  而公安方面則認為,煤礦的建設、生產、採礦特性,由於新會計準則未有針對煤礦企業具體核算辦法,一般採用行業通行辦法解決核算。廣匯能源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避免會計核算期間,剝離量和採礦量不匹配造成財務數據的不可比。汪煒華質疑的剝離率(即開採時剝離的覆蓋物和埋藏的礦石量相比的數值)達到8的結論屬於虛假事實,損害了廣匯能源在證券市場的信譽。

  其二是汪煒華質疑廣匯能源停牌一週的問題。汪煒華認為,廣匯能源停牌一週是要保護40多億元的市場融資盤,以及廣彙集團自身的高比例股票質押,「這是赤裸裸的廣匯操縱自身公司股價的行為」。

  公安機關則認為,犯罪嫌疑人汪煒華在未經科學調研的情況下,武斷做出廣匯能源操縱自身股價的結論,其文章經過多家媒體轉載後,造成市場負面影響巨大。2013年7月29日,廣匯能源復牌跌幅6.86%,當日市值蒸發32.6億,給廣匯能源和投資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其三是針對汪煒華質疑廣匯能源曲線買賣自家股票,涉嫌嚴重違規。汪煒華主要質疑廣匯能源向張建國名下的其他公司輸入資金4.5億元,以張建國的名義違規買賣廣匯能源的股票。

  公安機關則認為,張建國既不是發起股東,也不是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管,張建國買賣股票行為和廣匯能源沒有關係。張建國和名下這些公司的借款和張建國買賣股票的行為沒有關係,反映不出張建國個人使用上市公司借款買賣廣匯能源股票。因此汪煒華是在未做任何調研的情況下,惡意歪曲,認為廣匯能源在買賣自家股票,用這一虛擬事實嚴重誤導了投資者,損害了廣匯能源的商業信譽。

  其四,關於哈薩克斯坦東哈油田沒有油事情。汪煒華2012年12月一篇《越來越有意思了,東哈沒石油?!》的文章稱,哈薩克斯坦東部沒有油氣資源分佈。這句話引自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撰寫的一篇題為《哈薩克斯坦石油與天然氣的開發現狀》的文章。

  公安機關認為,2009年廣匯能源根據國家能源戰略在哈薩克斯坦投資能源,為自身發展的主要方向,經過了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外管局、以及哈薩克斯坦能源部、反壟斷部門的審批。針對哈薩克斯坦油氣項目的進程,廣匯能源已經公告數十次,汪煒華在不顧事實的情況下,未經考證,仍然轉載他人文章,斷言哈薩克斯坦東哈州沒有石油天然氣油氣,其言論含沙射影,暗示了廣匯能源公司在哈薩克斯坦東哈州的投資存在問題,必然會嚴重誤導廣大投資者,致使廣匯能源的投資價值大打折扣,從而嚴重損害了廣匯能源的商業信譽。

  第五個,是汪煒華「黑幫廣匯」的言論。主要是成都蜀城貨運有限公司和廣匯能源發生債務糾紛,並被廣匯能源解除合同。汪煒華在微博上稱「如果可以,找別的活拉吧,給廣匯干,幹得越多,虧得越大。廣匯就是一家地道的黑幫企業,哪怕這家公司公開上市已久,哪怕市值遭市場追捧,排名中國A股第41名。廣匯的萬丈光芒,就只是中國資本流氓市場裡的一塊又黑又髒的遮羞布。」

  公安機關認為汪煒華這是使用赤裸裸的語言,在其博客中發表歪曲事實的報導,詆毀廣匯能源,致使廣匯能源在其官網上數次發佈澄清公告,嚴重損害了廣匯能的商業信譽,給部分廣匯能源的投資者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律師的辯護

  汪煒華的辯護律師認為,損害商業信譽罪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必須具有損害他人商業信譽的故意,客觀上要求行為人必須有「捏造並散佈虛偽事實」的客觀行為。而汪煒華主觀上並無損害廣匯能源商業信譽的故意,客觀上,關鍵是汪煒華的結論性觀點所依據的事實是否是汪煒華無中生有肆意捏造的。

  律師認為,汪煒華得出的結論,是依據公開的信息(且主要是廣匯能源的公告)經過自身的分析判斷形成自己的觀點。至於觀點是否正確,均不應當構成犯罪。律師的辯護意見是,本案指控汪煒華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應當無罪釋放。

  2013年3月25日,廣匯能源沖高至14.65元每股,此後股價持續調整。2014年3月14日,廣匯能源報收7.27元,市值近乎腰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440

木頭公園:回歸企業本質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5/147492.html

i黑馬:木頭公園能不能作為一個企業的”官網”存在?木頭公園作為一個線上運營的家具品牌,究竟是否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木頭公園不能作為一個自營的網站存在,那麽,木頭公園應該如何來做一個網上電商平臺呢?

 
\記得首次知道木頭公園是在微博上的一組圖片,一看就明白這是年輕人的思想和行為,一種超越家具傳統的設計和展示,而且還具有互聯網因素。所以在我這個一般記不住家具品牌的大腦里,一下子就記住了木頭公園。

這應該屬於定位學理論所說的“占據消費者心智空間”的效應。

當然,作為一個家居電商的觀察者喜歡木頭公園,與木頭公園聚焦的目標用戶喜歡它的產品並願意購買,可能還有相當的距離。

我們把木頭公園介紹給大家,是想通過這個創業案例,來深入探討一下以上這段距離怎麽走的問題。

就我自己的主觀判斷,木頭公園是一個由年輕設計師設計的、具有時代氣息和個性化的實木家具網站。個性設計、年青氣息,外加互聯網營銷。這就使得木頭公園遠離傳統家具營銷的原點,有了自己獨特的品牌定位。

但是,木頭公園卻必須面臨以下幾個問題:1)網站的定位是什麽:平臺還是自營?2)網站的流量增長路徑應該如何?3)網站如何獲取可持續增長的核心競爭力?

定位垂直平臺

木頭公園自身的定位是一家”設計師原創實木家具平臺”。”木頭公園擁有自己的設計師團隊,並聯合國內外知名設計師,將優秀的創意實現成為實際的家具商品。”

我們看到,雖然說木頭公園自稱自己是”平臺”,但基本上還屬於企業的”官網”,網上銷售的基本上都是自己設計師設計的家具產品。所以木頭公園更像是一個自營的垂直家具網站。

除去一開始就決定做平臺的網站外,其他網站幾乎都經歷過這樣的糾結:究竟是做平臺還是做一個垂直的自營網站?平臺能夠做大,卻有可能失去控制;做自營的垂直網站,網站上產品數量有限,因而轉化率上不去,網站的銷量增長很快就有限制。

但是垂直自營網站更專業,更聚焦。

作為木頭公園,可能選擇性並沒有那麽自由。將木頭公園限制為一個企業的”官網”,木頭公園在競爭中似乎並沒有什麽優勢:1)作為一個新品牌,線下絕對比不過傳統家具品牌。即使在設計上略占上風,但卻不是絕對領先;2)因自身的設計特點卻不能走草根路線,所以線上無法與草根家具品牌相競爭;3)作為一種獨特設計的實木家具品牌,線上需求量本來就不大,所以流量可能成問題,並且流量成本會很高;4)如果依靠線下傳統方式獲取流量,卻似乎又回到了”解放前”,互聯網的因素蕩然無存。

這實際是木頭公園運營模式的批判式思考:木頭公園究竟能不能作為一個企業的”官網”存在?木頭公園作為一個線上運營的家具品牌,究竟是否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木頭公園不能作為一個自營的網站存在,那麽,木頭公園應該如何來做一個網上電商平臺呢?

其實,如果我們不改變木頭公園的幾個基本屬性:時代氣息、個性設計、互聯網因素,等等,我們可能立即想到了設計師平臺:一個能夠讓家具設計師展示自己設計產品並銷售的線上電商平臺,加之以實木家具著名企業華日家具所支持的家具加工生產,就形成一個具有相當特色和一定競爭優勢的實木原創設計家具平臺。

這是一個連接設計師和喜歡個性化設計家具消費者的平臺。一方面,它給廣大家具設計師一個獨立創作和展示的空間,華日家具的生產支持使得這些設計師能夠實現自己的個性化設計而將設計轉化為家具產品;另一方面,這個平臺還滿足了一小部分喜歡個性化設計家具的消費者的需求。

雖然這個市場可能不是很大,但卻是一項供給很稀缺且有一定成長空間的買賣,很適合木頭公園的定位和發展。最近新浪家居組織了一次設計師大賽。如果這些設計師和他們的設計作品都搬到木頭公園這個平臺上來,一定會給木頭公園增添更多內容,也給這些參賽設計師一個很好展示其設計作品的平臺。

一個平臺,設計師和消費者都有需求。長期耕作,木頭公園應該擁有穩定發展的前景。

線上流量的悖論

接下來是每個家具電商企業所面臨的最關鍵問題:流量哪里來?木頭公園從初期發展到成熟,其流量增長的路徑應該是怎樣的?

過去我們都認為做電商就是線上做流量,但這個觀點似乎已經行不通了,原因很簡單:線上流量越來越難做,而且也越來越昂貴。最近我在一個行業電商會議上說:如果一個剛起步的家具電商企業想要做線上流量,講關系不如齊家網,百度就是齊家網的股東;做SEM的技術不如美樂樂,百度多次組織其大客戶走進美樂樂參觀學習;做自然流量也做不過土巴兔,土巴兔已經開始形成家裝消費精準流量入口。更進一步,如果比流量投入,哪家剛起步的公司可以和以上三家家居電商的巨頭相比呢?它們背後都有巨額資本支撐,而且個個都是SEM/SEO的技術高手。

對家居電商來說,現今線上流量的壟斷已經開始形成,用傳統套路在線上引流的代價將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難做。

我曾經對一些在掙紮做線上流量的企業說:既然線上流量這麽難做,那又何必繼續糾結線上流量呢?此話對木頭公園也適用。

傳統在線上就是引流銷售的觀念正在被嚴峻的事實打破。這是好事,這樣就可以滅掉那些企圖依靠網絡銷售一夜致富的夢想。

在我看來,其實網站的流量增長,絕不是用SEM做出來的,它必須經歷一個漫長的流量增長和沈澱的螺旋上升的發展過程。上面我們提到的齊家網、美樂樂和土巴兔,沒有一個是一夜成長起來的。即使化巨資做SEM獲得暫時的流量,如果沒有這個螺旋上升的沈澱發展過程,流量轉化率不可能理想,同時流量也不可能持續增長。

事實上,我們已經開始把思想從做電商回歸到做企業的本質上來。對木頭公園來說,就是回歸企業定位的原點,忘掉電商,忘掉線上流量,重新思考企業發展的出路和方向。

回歸本質

木頭公園的定位優勢在哪里?就是時尚的個性化的設計師平臺。既是設計師的平臺,那就徹底打好設計師這張牌,在設計師的主旋律中獲得品牌的沈澱以及流量的增長,獲得差異化發展的競爭優勢。

這里我們就不具體談及木頭公園應該如何獲得流量的增長,但是有一點值得指出的是,既然要打設計師這張牌,而且未來面對的是一個具有個性化需求的小眾群體,那麽利用互聯網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來打造設計師明星+粉絲的社群可能會成為構建未來獲取沈澱式增長流量的關鍵。

以互聯網信息溝通工具打造設計師+粉絲的社會關系網絡、以設計師個性化原創設計為主題打造個性化的家具產品、加之以華日家具個性化加工生產能力為依托,木頭公園有希望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的道路來。

但是,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毅力,還需要高超的運營能力。

本文經品途網授權轉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901

該說再見了。。【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封筆之作】 自由老木頭

來源: http://xueqiu.com/7952175174/34289337

原文作者
http://xueqiu.com/n/ruibeier
 20年前我剛入行時,一位前輩告訴我,他說他爺爺曾和他說:“好男人戰爭年代要當兵,和平年代要炒股”,這句話初聽起來會讓人笑,但這背後其實隱含了一個哲理:就是男人在戰爭年代當兵報效祖國,這是男人的事業,而和平年代從事金融業同樣也是男人頂天立地的大事。資本市場不同於賭場,這個市場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同樣我也認為是公正的。也許有人說A股市場不規範的事情太多了,何來公平、公正?其實非也,我做過蹲證券營業部大廳的散戶(大學畢業後有幾個月我泡在證券營業部大廳),我也做過十余年的券商分析師,我還做過8、9年的投資機構,所以我對這個市場到底公平與否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雖然A股市場暫時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規範之舉,但世界上哪個市場就完全公平?A股市場上機構的資金實力是對市場走勢有很大影響,但市場規律性的東西最終仍無法改變,這就好比說這一年來很多價值投資者總念叨的那句話:“市場的理性從不會缺席,至多是遲到”。在新浪開博已經一年了,開這個“博”其實主因是此前我在某金融論壇里看到價值投資者被眾多投機炒家肆意羞辱,當時銀行股的市場表現又確實不爭氣,搞的很多銀粉在羞辱聲中自己都擡不起頭。俺出於打抱不平的想法,開始幫銀粉和一大幫銀黑吵嘴,而俺想著反正吵架也要找論據,索性把論據歸納整理下放博客上,這樣也許我的投資理念可以交流給眾多股市新人,或者是還在走彎路的半新不舊的人?雖然這些理念不見得正確,但至少也不會有大錯。
       我踏入金融行業已經23年了,目前仍活躍在A股市場上再比我資歷老的人屈指可數了,但還是有,誰?安妮,我當年是聽安妮的股評成長起來的(安妮同期的名人還有陳剛),而南雷(雷立軍)北雲(趙笑雲)則都是後期很久的人物了。1995年前後,安妮在中央廣播電臺證券之聲欄目里講解市場、分析市場熱點對我那代投資人影響極大,我清楚的記得安妮當年大力推薦深長城、新大洲、深發展、四川長虹、江蘇春蘭等績優股,而當年這些股票也確實給力,一漲就是近10倍,所以安妮的理念對當時剛踏入金融行業的俺觸動極大,讓俺在剛入行沒幾年時,就深刻理解了價值投資的意義。幾年前我沒退休時,有幾次開會及會後吃飯時,我見到安妮大姐,我只默默的端詳這位慈祥的大姐,但我沒敢告訴她我是聽她股評成長起來的。
       俺想起進金融行業,是緣於大學畢業前某天在學校看到的一份報紙,上面有篇文章說華爾街的理財師年薪百萬美元。當時報紙上那篇文章對誘惑極大,因俺大學里學的是有色冶金專業,之所以選這個專業,是俺那教育戰線工作數十年的父親幫俺選擇的專業,他老人家認為經濟越發展,有色冶金行業就越重要。沒錯,事實是這樣,可俺的性格放蕩不堪,俺這樣的性格根本不適合在廠礦企業工作。於是俺在大學里從入學成績排專業前列,到畢業時開始倒數幾名,等畢業時我一度驚喜自己居然拿到了學士學位,因為原本我以為自己是要肄業的。畢業回到家里時,俺父親看著俺哭了,說:“兒子啊,你沒學會吸毒已經很難得了”。沒錯,俺讀書的那個邊陲城市在那個年代就已經毒品泛濫,當時俺從雞頭跑到雞屁股,原因是俺想著只要離家遠,只要我父母跟蹤不到我,那我不管去哪里都行。可當俺入學後並了解到有色冶金專業是怎麽回事後,俺開始自暴自棄,打架鬥毆是家常便飯,甚至連老師都照打,半夜無聊時跑到教師宿舍區把教工的雞籠子整個擡走,然後送飯店去,拿多余的活雞充當加工費,而打架打的離譜了,派出所的緊閉室也蹲過了,打食堂工人打到全部食堂罷工,所以讀書那些年俺就幾乎沒啥壞事沒做過,當然男女之事真的沒做過,因那時沒有網絡,根本還不懂啥是男女之事。為此,系里老師“表揚”我,說我是“一條魚腥了一鍋湯”,搞的我畢業N多年了都從不參加任何校友會活動。但2009年春節,俺自駕去雲南遊玩時,還是回到校園里看了下,因那畢竟是我的母校,當時是春節放寒假,校園里沒人,只有梅花綻放,俺在當年讀書時經常停留的校園角落靜坐了很久。
       畢業後,俺開始挖苦心思想進金融行業,那時書店里沒啥金融方面的書籍,當時俺是抱著臺灣張齡松寫的《股票操作學》去了解金融知識,開始階段在期貨行業混了幾年,那年代國內各地區雨後春筍般出現一批從事外盤期貨交易的期貨公司(事後知道都是對賭的黑期貨公司),當時交易品種主要是SP500指數期貨、恒指期貨,美國豬腩、日本幹繭、日本紅小豆等期貨交易品種。期貨行業的那幾年對俺刺激很大,某省級金屬材料公司7000萬資金在俺和客戶的手里輸了出去(輸這麽多也不完全怪我,開始是我指導客戶操作,後來客戶覺得期貨簡單,於是自己親自亂來),當時還有一位殘疾人客戶,30萬資金開戶,也是初期我操作,後來客戶覺得期貨很刺激,於是主業放棄了,開始全身心炒期貨,最後由我幫下單變為他自己下單了,再然後的結果是爆倉,不斷的補保證金。而補保證金時開始是幾萬幾萬的補,後來是幾千幾千的補,再後來是幾百幾百的補,再再後來是客戶消失了。為什麽出現這樣的情況?當年從事外盤交易的期貨公司都是與客戶對賭,那個年代沒有網絡,金融信息極其匱乏,期貨公司內只有臺終端機能接受路透社的金融信息,而我們期貨經紀人就靠盲人摸象,根據K線亂搞,客戶對期貨交易也從不熟到逐漸熟悉,最後大多都開始親自上陣,這樣就更加快了爆倉死亡的進度。
       期貨行業的從業經歷讓俺深刻理解了金融風險,當俺最終認識到期貨行業極其混亂,了解到從事外盤交易的期貨公司都是對賭後,俺下定決心退出期貨口,轉券商行業。但那年代券商行業也極其難進,俺還記得海通、南方證券等員工都分房子,行業的福利待遇極高。那時下單要用筆填寫交易單據,如果開通電話委托還要繳納每月20元的管理費,後來逐漸有了無盤站(用小鍵盤下單)。因為進券商無門,俺只有先去證券咨詢公司。在證券咨詢公司期間,俺不斷往三大報投稿(中證報、上證報、證券時報),然後俺拿著報紙上很多俺的文章去證券公司應聘,這樣終於俺如願進到券商行業。俺進到那券商行業後,在行業內首創了盤中咨詢點評活動,就是通過營業部的廣播系統,在市場交易時段內即時性的對市場熱點、走勢進行點評分析。俺剛開始搞這活動時,營業部里所有股民都楞住了,因為那時股民從沒感受過交易時段有分析師能就市場熱點、走勢等做即時點評分析的。進入到券商行業後,俺開始在各級電視臺、電臺里做股評(當年的股評是正統的,電臺和電視臺要給我們稿費,不是現在這樣做股評要給電視臺交包欄目時段的費用)。1998年前後,每周五最重要的時間段(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要回顧一周,然後展望後面),俺在某省級電臺和北京的水工兩人,俺講前面15分鐘,水工講後面15分鐘。那時俺不斷提醒股民減持四川長虹和深發展,當時這兩只票是從7、8元上攻到60元,然後回檔到40元區域休整,當時滿市場的言論都認為長虹和發展休整後要展開第二波更大的攻勢,但俺當時沒這樣認為,俺不斷提醒股民要清倉退出,結果俺提醒長虹、發展要減倉後,這兩只票並沒有馬上下跌,相反還漲了幾天,於是有聽眾打電話投訴我,說我是胡說八道。可沒多久,長虹從40元區域不但沒有進行第二波上攻,相反是直線滑落到不足5元位置處,股民這才知道我沒坑他們。我說這個是想說什麽?我是想說分析師要有良心!因為市場上的股民已經很可憐了,那時券商還沒有什麽研究報告、策略分析報告等,所有股民對市場的認識幾乎都要從電臺、電視臺的股評人嘴里得到,或從三大報上去看文章,所以股評人知識水平能力如何、道德良心如何,會影響到千家萬戶。而我自己清楚的知道:在俺從業這20年里,俺從來沒有昧著良心坑過任何散戶,俺一直以來做人的原則是:要麽別說,要說就要說實話。
       自進入券商行業後,俺很快電臺有聲、電視有影,報紙有名,於是開始了俺在券商行業流竄達十余年的經歷,當然那之後不是我去找券商,是其他券商主動找我。所以在券商行業謀職的十幾年里,俺呆過的券商有4、5家之多,基本是每家券商只幹幾年,然後其他家券商給更優厚的條件後,俺就跳槽(但現在回頭看,所謂的更優惠條件其實都是蠅頭小利)。在券商行業工作期間,俺的主職是分析師,有時也幫券商自營部門操作分倉盤(當年券商坐莊是名正言順的),我操作過的分倉盤有虹橋機場、銅都銅業、北大車行、哈醫藥、人福科技、也管過三駕馬車的新疆屯河、湘火炬、合金投資等,當然那時俺是授命負責管公司自營盤分散在俺所在營業部的賬戶,而那年代券商的自營盤其實基本都是坐莊幹,2000年前後整頓證券行業,券商坐莊行為開始被明令禁止。
       2001年俺因特殊原因南下,在南方的一券商,這也是俺在券商里工作年限最大的一次。2005年,俺因為特殊原因從此告別券商行業(原因有點特殊,大概是俺在這券商工作時,控制的資金量大了點,個別票的流通盤被俺拿的多了些,快超過流通盤的50%了,但俺是價值投資,沒對敲,更沒操縱股價,只是俺把低估的票買完後,在中高位把它推薦給公募基金了,公募也認同,公募接過籌碼後繼續價值投資)。2007年俺組建自己的投資公司,後面這些我不方便說了。。。。2013年初,俺選擇了退休養老,雖然我年齡不老。盡管俺退出金融行業的一線,但無法完全割舍和行業的聯系。2011年初,俺把大頭資金轉投到PE領域(私募股權基金),由此躲過了A股市場2011、2012年的大跌,但二級市場仍留部分資金,主要是我不想讓自己的腦袋生銹,畢竟二級市場是我的老本行,所以我開始成為“職業投資人”。不管是什麽投資人,我都經常告誡身邊朋友:投資是要賺自己能看得見的利潤!如果投資實業,我們一般都要對準備投資的行業做詳盡分析,比如分析產品或服務的市場需求情況、競爭對手的占有率、產品銷售情況、銷售利潤率、市場風險等。但很多人買股票,往往只隨意根據K線技術形態,或者看到股價有資金推動跡象就貿然跟進。這樣,往往是買進之後都還不清楚上市公司是做什麽的,甚至是財務指標情況都沒搞清楚,幾十萬甚至幾百萬資金這樣就隨意打了進去,這是幹嘛?是在賭場押大小?而即使是押大小也要做分析啊。而實際上投資很難嗎?投資確實是簡單的事情,但你要明白市場的機理,越是無效的市場機會就越大,我們需要做的是選擇被市場低估的品種,買進然後耐心持有並等待市場發掘其價值。2003年底時,俺留意到某港口機械行業公司正處於行業發展蒸蒸日上階段,因為當時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正如火如荼,這公司因訂單量巨大,產能嚴重不足,不得不擴建大型生產基地,公司業績更是連年增長。這公司當年總股本是4.56億,流通A股不到1億,前十名股東然只有一家公募基金持有很小數量的流通A股,研究透了這家公司後,俺全倉拿了這票,從2004年初到2006年8月,全倉持有近3年時間,從這公司全部流通A盤只有0.88億股拿到流通A股變成10.88億股。在俺持有這票的三年時間里,其經歷過兩次10送10、一次10送5分紅送股,又經歷了股改對價的每10股對2.5股,最終全倉持有的利潤達5倍。在俺全倉減持出來後,這票在2007年牛市後半程里,從俺減持的價格起又漲4倍,也即這公司的股票在這輪牛市里實際漲幅是20倍。俺之所以退出這票是因為又找了新的低估品種,這是一家資源類的公司,當時股價6元,因2007年牛市里市場熱炒的一個重要題材就是炒作資源類公司的股票,如山東黃金、鹽湖鉀肥等都是當年市場超級明星股,俺看中的票是有木材資源的公司,俺6元進場,股價到25元處時公募基金也發現了這票的投資價值,公募進場後其最終股價上漲到40元。也即2004-2007年這幾年里,俺合計也就買過兩、三只股票,但每只票都是全倉買入,最終獲取的利潤是25倍。所以,在資本市場上如何獲取投資收益?其實就是尋找價值被低估的品種,下狠手,重倉持有,然後耐心持股,直到其低估的價值被市場發現並被市場發掘為止。如果你持有的票長期得不到市場認同,那很大可能性是你錯估了其價值,因為如果價值真被市場低估,那麽市場最終絕對不會錯過對這金子的發掘。為何要重倉並耐心持有?投資領域有句名言:“雞蛋不能往一個籃子里放”,但我每次出去講課(主要是給銀行理財經理講課)都是告訴學員雞蛋必須往一個籃子里面放,包括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資大師,真正讓他們獲得超額收益的其實都是他們重倉的那幾只股票,但這些投資大師的資金是幾百億美元的規模,我們的資金是多少?重倉一只看好的品種,如果它上漲3倍,那麽總賬戶資產就上漲3倍,如果倉位過於分散,即使有幾只票大漲,對你總資產收益其實沒大幫助。所以很多年來在券商做分析師時,我如果想知道客戶是否賺錢,我一般就問拿了多少只股票?如果客戶說拿了十幾、二十幾只股票,那不用再問了,這客戶是賠錢的。為何要耐心持有?任何一輪大級別的行情里,持股不動的收益往往是利潤最大的收益,以前市場有句俗語:“股票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先漲後漲之分”,當然股票確實是有好壞之分,但在兵荒馬亂,以惡性炒作為特點的A股市場上,確實無論什麽股票最終都要得到爆炒,但A股市場規範後,也許這樣的情況會少很多。
       經常有人問我,你的投資理念是怎麽形成的?我每次都笑答:“我在券商行業那麽多年,股民怎麽賺錢我沒學到,但股民怎麽虧錢我都清楚”。沒錯,A股市場基本是5年消滅一批投資者,我經常更正身邊人關於“炒股票”的說法,我每次都告訴他們“股票是投資的,股票不是炒的”。投資是件快樂的事情,看一只股票的走勢,不要總象散戶一樣天天盼著自己所持的股票每天都大漲,那是不現實的事情,投資要換位思考,就是多站在做盤角度去著想,也就是多站在機構的角度去想股價應該怎麽走,這樣往往可以讓自己有更大的視野。另外,要明白和理解市場的運作機理,千萬別以為每天漲停的票那麽多,所以想著靠投機、想著每天都能抓漲停而迅速獲取暴利,這不是你能擁有的本事。投資要明白的道理是:一把鋸子放在眼前,不要總去琢磨每個鋸齒有多深,每個鋸齒有多高,如果忽略每個鋸齒只看整個鋸身,那投資確實是快樂、簡單的事情。而如果你過於糾纏細節,那麽永遠不可能擁有好的心態,這樣也就很難獲取到真正超額收益,即使僥幸賺錢,我也無法認為你最終能鎖定這些利潤。
       好,回顧一下在新浪開博的這一年時間里,俺問心無愧的認為俺沒坑過任何讀者,發這博客俺還有個目的,就是身邊人經常問我投資方面的事情,我懶得每次都去解釋,所以我把自己對市場的理解發博客上,然後每遇到朋友問我時,我都是直接把博客地址丟過去,讓對方自己看,我的想法是看得懂就知道怎麽投資,看不懂那我也沒辦法了,因為一直以來我很少回答別人買什麽股票的問題,我始終認為與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為市場的機理搞不明白,那麽一次兩次我可以讓你賺錢,但我不可能永遠管下去,那以後怎麽辦?再把利潤吐回市場?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1qydi.html 
       本文發於2013年12月27日,這是當時在某金融論壇上和別人吵架的帖子,當時市場對優先股的了解還不多,優先股細則更沒出臺,所以當時對優先股的理解現在看是錯誤的,包括後來實際發行采用的方式都和一年前我們想的完全不同;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1qydo.html 
       本文發於2013年12月27日,當時優先股剛提出,市場上很多人斷章取義,認為政府是把優先股制度作為又一種掠奪市場的工具。當時,市場對優先股到底怎麽發行還沒有搞明白怎麽回事,所以誤解很多,這文章的內容也是在那金融論壇上和別人吵架的帖子內容。
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1qz9f.html 
       本文發於2013年12月29日,當時俺對銀行股未來走勢的預期,俺認為2014年度內優秀的股份制銀行應該可以看30-50%的漲幅,幾大國有行應該有15-30%的漲幅,實際情況是從3月份起,整個銀行股板塊開始異動。
4、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1r14i.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月1日,是某金融論壇上有銀黑說銀行股市值太大,資金根本拉不起來,當時俺駁斥對方的言論,就是談銀行股的實際流通市值到底多大。
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1r3gp.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月5日,當時銀行股被公募基金狂甩,股價不斷下行,面對銀黑的猖獗和嘲諷,銀粉普遍承受著屈辱,俺公開提出俺就要當腦殘銀粉。
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1r4sq.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月8日,銀行股在基金的拋售下股價大幅走低,為了給價值投資者打氣,俺闡明2014年就是銀行股翻身元年,部分銀行股有望在2014年上漲50%。
7、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1sbsj.html 
       本文發於2014年3月22日,面對A股市場長期熊市,對如何激活市場,俺指出如果想把市場搞活,上交所不如就直接從銀行股下手,因只有銀行股上漲,才能把市場的估值重心提上去。而實際2014年行情啟動,正是從銀行、券商股開始啟動。
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1so3q.html 
      本文發於2014年4月8日,鎖定籌碼,賺俺看得見的利潤。
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1t1u3.html 
       本文發於2014年4月27日,面對公募基金一季報里繼續減持銀行股及大藍籌股票,然後去追創業板小票,面對公墓基金這樣的操作方向,很多銀粉也開始擔心藍籌股到底能否得到市場認可?為此俺從公募基金倉位配置上做分析,告訴價值投資者公募想再砸藍籌股已經沒能力砸了。 
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1txgm.html 
       本文發於2014年6月15日,當時市場上國泰君安的400點反彈觀點成為市場的笑柄,安信證券則猖狂的反複大唱“孔雀東南飛”,然後又無恥的又來“再飛一會”的觀點,所謂的“東南飛”意思是往屏幕的右下角飛,因地圖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東南飛”就是不斷的屏幕的右下角飛,就是不斷下跌的意思,面對安信這樣無知的理論,俺實在看不下去了,怕投資人真的安信證券觀點誤導下然後在2000點割肉,所以俺只能靠自己有限的呼聲提醒有緣人“2000點是世紀大底,一定要珍惜”。
1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uyvj.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uzqg.html 
       本文分別發於2014年7月26日和8月2日,寫這部長篇的目的,是從市場機理方面想把A股市場是怎麽回事告訴讀者,同時用各種數據分析、周邊市場情況等說明銀行股、藍籌股的巨大投資價值,及用A股歷史上無數案例,說明價值投資對投資人的意義。這篇文章耗費俺2個月時間,直到把俺寫到天昏地暗的程度,可最後還沒完全寫完。
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0sk.html 
       本文發於2014年8月15日,針對很多人提出的銀行股漲10倍是否是天方夜譚時,俺用數據告訴投資者,銀行股上漲N倍與A股市場市值沒矛盾,並且俺也指出銀行股必須要漲。
1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1sk.html 
       本文發於2014年8月29日,在銀行股小幅上行後開始橫盤整理,但橫盤後股價再度走低,此時滿市場又開始唱空銀行股,當浦發滑落至9.36元時,俺闡明無需擔心,這個位置是補倉的好區域,次日起,銀行股的股價開始探底回升。
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35x.html 
       本文發於2014年9月10日,面對公募基金不斷拋售藍籌股,然後拼命紮堆創業板市場,並且創業板指數不斷上行,市場再度開始迷茫到底是選成長股還是選擇藍籌股的關鍵時點,俺再次闡明:藍籌股才是牛市的源動力,並且投資藍籌股才可以獲得真正大的投資收益,同時用各種歷史數據闡明每次大級別行情里,只有藍籌股才能給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
 
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462.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6nq.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a7a.html 
       這三篇文章分別發於2014年9月17日、10月22日、11月14日,因滬港通實施後,對A股市場會產生很大影響,外資的投資理念將逐漸改變A股市場,但外資到底是什麽理念?外資對新興市場到底有什麽影響?這三篇文章從外資對臺灣、韓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影響做全面分析,然後俺給出的結論是:外資進場後會以遊資藍籌股為主要投資對象,尤其是上證50指數中權值最大的成份股。而A股市場上證50的成份股中權重大的多是金融股,也即滬港通實施後,金融股將有非常好的表現。 
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48u.html 
       本文發於2014年9月18日,在滬港通開通倒計時階段,滬港通實施後,外資到底會買什麽股票?很多券商策略給出的分析結果是買香港市場沒有稀缺資源股?其實這是無稽之談,外資只會買權重股,尤其是銀行股,因銀行股本來就是上證50指數的權重股。而事實上滬港通從11月17日開通後,到12月19日這一個月里,買入的主要品種確實就是上證50指數的大權值股票,如中國平安、招行、中信證券、茅臺、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上海汽車等。
17、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5t4.html 
       本文發表於2014年10月9日,銀行股開始拉平臺後,這已經是典型的上攻中繼形態,機構資金在這平臺上連續打壓吸籌,並且在資金流向上,銀行股及各類大盤藍籌股已經連續幾個月位居資金流向排名的前列,並且,上證50的成份股更是顯現出明顯的資金大規模在流入的跡象,雖然這段時間銀行股及大盤藍籌股的股價都沒有像樣的表現,但行業及板塊資金流向其實已經折射出這是大戰前的沈寂,如上證50指數的成份股如浦發、民生、中國聯通、招商證券、光大銀行、海通證券、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建築、交通銀行、光大證券等連續數天排名資金流向排名前列。終於,從10月31日起,券商和銀行股、保險股紛紛開始旱地拔蔥揭竿而起,可這段時間里,超級機構一直在加倉,而散戶一直在減倉,散戶們,你把廉價籌碼拱手相讓,難道市場沒給你大戰就要爆發的信號?
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5uu.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0月10日,A股市場的藍籌股暴動行情就要啟動,可很多中小散戶投資者卻繼續跟隨敗家的公募基金湧入創業板,並且跟公募基金一起舉啞鈴,並且還有大部分中小投資者繼續追逐題材概念股,上面已經都發文件等要加強退市制度,要疏導市場的投資理念,可為什麽還有那麽多散戶追隨垃圾股、概念股、題材股的炒作?俺在這文章里再次苦口婆心的告誡您:走價值投資之路,投資那些低估值的藍籌。
1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798.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0月31日淩晨2點,面對大戰前的沈寂,俺再次發文提醒要高度重視市場中眾多優質藍籌股的投資價值,並且引用各種市場數據,闡明上市公司利潤的增幅其實就是股價的漲幅,這篇文章發出7小時後,也就是10月31日上午9:30分起,平均5倍市盈率的銀行股開始大幅上攻,俺在大戰序幕拉開幾個月前就用各種數據講藍籌股的投資價值,然後在行情啟動前數天明確告訴散戶千萬不要當韭菜,千萬不要讓市場機構給當韭菜給割了,再然後又在大戰爆發前的7小時再次提醒一定要盯緊市場上的低估值藍籌股,並且俺還說了怎麽操作,就是選市盈率低的優質藍籌票,買進去,捂住即可。
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8gr.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1月10日淩晨,俺提醒銀行股再次加倉的時機到了,這一天銀行股開始跳空上行。
2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a85.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1月14日,有關滬港通外資投資A股市場的資本利得稅明確了,因為此前QFII時代,資本利得稅一直懸而未決,這也是外資針對A股市場投資最為擔心的事情,但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規定出臺後,這從跟不上解決了外資的顧忌,可當時市場上很多擡杠子者認為“暫時不收”,那說明以後還是要收,所以這是利空。而俺看到市場上那麽昏庸者這樣的言論時,俺是哭笑不得,這些人的神誌是否清楚我無法辨別,但我確定這幫攪屎棍類型的投資者在投資生涯中可能很難賺取到應有的利潤,因這類人對市場的機理屁都不懂,他們唯一會做的就是歪曲政策。11月14日稅務總局出臺滬港通外資的資本利得稅規定後,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11月21日A股市場即拉開牛市序幕。
2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agh.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1月16日,就是滬港通開通前一天,俺怕各位搞不清楚滬港通實施後,外資會買啥,所以再次用數據告訴市場,外資要買上證50指數的成份股。因很多外資是參考富時50指數的成份股來選股,那麽富時50指數含深圳市場,但這次是滬港通,不是深港通,所以外資會按富時50指數的成份股權重來選擇標的,而扣除深市股票的富時50指數,其實基本就是上證50指數的成份股,所以俺用安碩A50ETF、南方A50ETF倉位的持股名單做詳細說明外資進來後要買啥,而實際上滬港通實施後,外資實際買的正好就是這些股票。
2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ai8.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1月17日,即滬港通實施後的第一天,A股市場高開低走,此前媒體言論是一邊倒的看好滬港通開通後的市場走勢,但滬港通真正開通後市場沒有出現國內投資者預期的那種外資高位接盤的情形,媒體又開始唱衰滬港通,面對這樣的情況,俺提出滬港通實施初期市場怎麽走並不重要,同時闡明這幾天即使弱勢,但對後續市場走勢其實沒任何影響。
24、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al0.html 
       本人發於2014年11月18日,是滬港通實施後的第二天,這一天里A股市場繼續大幅下挫,媒體也再度唱空滬港通,很多投資人看到滬港通實施2天後市場的慘淡情形開始悲觀失望,俺不得不再次發文,告誡投資者平常心對待市場,並且指明A股市場的大牛市已經拉開序幕,同時指出外資的投資手法和我們想象的不同,外資不擅長追高買入,相反弱勢市場才是外資真正大買的開始,而A股市場的牛市趨勢已經確認,我們需要的只是持股耐心等待。
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bx8.html 
       本人發於2014年11月30日,原本這篇文章我是準備發在銀行股啟動前,但因各種原因我一直沒完成稿件,這篇文章的觀點,主要是告誡投資者,銀行股是市場的基石,銀行股能否啟動的背後是有很多資金博弈的因素在制約銀行板塊的走向,但因為俺的懶散,這篇文章一直沒有寫完,後來俺懶得再寫了,索性把半截的文章發了出來。當然,結論性的東西我在這篇文章里沒有寫,但其實結論我已經在此前的文章里數次表達過觀點了,就是銀行股的投資價值已經凸顯無疑。
2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c3m.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2月2日,面對銀行股的崛起,很多市場人士大罵銀行股不應該走強,甚至很多意誌不堅定的銀粉也把堅守了數年的銀行股籌碼輕易拱手相讓出去,這個時候是買還是賣?俺只能用加杠桿來表明俺對這階段銀行股操作方向的態度。
27、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cae.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2月4日,俺含蓄的指出再加倉的話,俺只敢琢磨二線藍籌股了,意思很明確就是銀行股短線拉的太急了,也即需要適當註意一下銀行股的短期風險。
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cku.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2月8日,券商股、銀行股連續拔高,市場成交量連續放大,俺解答了幾個市場最為關心的問題,市場對銀行股的走勢痛罵者眾多,而持有銀行股的銀粉則是打雞血一樣興奮,但俺用實際操作的行為提醒市場銀行股需要調整了,俺說的明確,再加倉暫時不考慮繼續追銀行股了。果不其然,12月9日銀行股一根長陰下來,這根長陰一度擊碎了很多人的夢想。
29、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cml.html 
       本人發表於2014年12月9日,券商股暴跌、銀行股當天暴跌,市場怕了,很多人甚至認為A股的天要塌了,面對金融股這樣的狂跌,俺說了,洗洗更健康,這樣跌的話,我又可以買了。那麽俺買沒?俺確實又買了。
30、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cr3.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2月11日,對於滬港通實施18個交易日後,外資到底買啥了?俺給了總結,外資買的就是俺說的那些東西,但這篇文章結論我沒寫,其實寫不寫也沒大必要了,最後的結果就是外資買這些大權重股票越買越多,然後這些股票的市值占A股市場總市值的占比將越來越高,因為現在滬港通實施後進來的還都是蝦兵蟹將,真正重量級角色還都沒來,那麽等2015年A股市場加入MSCI指數後,真正大級別的機構進來還是買這些,那麽結論是什麽?結論就是拿住這些股票,然後坐享超額收益就是了。為啥是超額收益?因現在這些股票即使股價再上去一倍,難道估值就高了?現在漲只是補欠賬而已,以後公司利潤增長,這個利潤增長最後也是要體現在股價上的。但這個體現在股價上,是一波行情直接上去?不是,要有震蕩,但這個震蕩你能把握住嗎?
3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di6.html 
       本文發於2014年12月17日,銀行股調整結束後又開始蠢蠢欲動,但很多銀行股的持有者已經快拿不住籌碼了,然後讓俺發博,俺說啥呢,說幾句話表示個態度?好吧,12月4日俺說了再加倉的話,俺選二線藍籌,那麽俺12月5日確實選了青島海爾。12月9日銀行股暴跌後,市場開始恐慌了,俺說了洗洗更健康,並且說明了這樣跌的話,俺又可以買了,當然俺也確實買了,因俺出了海爾重新加了銀行,因興業又到了我此前制定好的回到5倍pe我就買的區域,既然到了我就買唄,因為股市就這麽點事,沒什麽複雜的。
       好了,回顧這一年以來俺在博客上發的這30篇文章,俺該說的理念也說了,前段時間市場迷茫時在關鍵時點俺該提醒的也都提醒了。但俺一直以來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因此前我從不在網絡上談關於投資的話題,這一年來俺之所以在網絡上談投資方面的話題,就是因為我前面說的,在某金融論壇上,價值投資者被投機客們肆意嘲笑、諷刺及挖苦,俺當時實在看不下去才出來說話。但這不是俺的風格,因一直以來俺幾乎從不接受任何媒體采訪,目的就是想平淡做人,現在俺人已退休,但追求的是隱居生活。而俺在A股市場最讓人迷茫的階段里,已經把該做的事情都做了,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俺已經把漁授予了所有朋友,俺希望各位在未來的投資生涯中,能學會分析市場的方法,然後自己多動腦筋去分析市場,因為投資本是輕松快樂的事情,只有這樣,您才能更快的成長起來。另外,這里的舊文全都保留,各位朋友以後向查找舊文都不影響的。
       在這里,俺和大家誠懇的說聲再見,包括我文中提到的那金融論壇,俺同樣封筆,最後祝各位在未來的投資生涯中都能取得好的收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1250490102v9ap.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42

也論風險與回撤 自由老木頭

來源: http://xueqiu.com/7952175174/36088342

論風險與回撤
我認為風險來自於對企業給予過高的價格以及企業業績出現不可逆的下降也可以說是因為企業內部因素以及外部環境變化導致企業競爭力不複存在造成。價格的大幅波動或者回撤並不是投資者關心的風險。比如說1倍PB購買了招商銀行,招商銀行經營競爭力無任何異常情況下或者是只是短時的業績波動造成其股價跌至0.8倍PB,作為投資者會認為這是風險還是機遇呢?如果股價從0.8PB漲到1.2PB我們是不是覺得應該賣出?不賣出的話可能再跌回0.8PB,這是一個巨大的回撤,但是這是風險嗎?我認為真正的風險是我7倍PB購買了招商銀行,雖然它能漲到9倍PB,但價格遠遠超過了他的價值。或者我買的招商銀行因為管理不善或者外部因素導致業績大幅下跌並且無法在短時間恢複。導致招商銀行競爭力大幅下降。
@DAVID自由之路 談到風險與就是回撤說到:“從結果導向來講,我認為收益率低回撤就是低風險投資,或者更直白一點說,就是賺到手的錢,大部分要揣進腰包,只能有一小部分還給市場。而我的所有投資模型,就是在低回撤的基礎上,盡可能追求高收益,也就是低風險高收益。”我認為他可能是他站的立場不一樣,因為他不是一個普通股投資者,而是一個低風險投資者。他並不在乎股票真正的價值,只需要取得自己的部分利潤。比如他做的可轉債投資,購買低於一百元的中行轉債可以不考慮中行的價值,只需要考慮中行轉債最大回撤可能是多少,如果他買了130的中行轉債他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巨大的風險。但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我們無法確定最大的回撤會是多少,因為市場是瘋狂的。 所以回撤自然不應該成為我們眼中的風險。
雪球多一些這樣的討論比成天說某某股票是不是能買,明天會不會漲有意義多了。
希望@黃建平 @釋老毛 @雲蒙 @平淡平安 @管我財 @東博老股民 @那一水的魚 @不明真相的群眾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 @sosme @耐力投資 @逍遙狂客 @小小辛巴 @陳紹霞 @微光破曉 @renjunjie @唐朝 @唐史主任司馬遷  等等能參與討論,我覺得你們眼中的風險可能也不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996

招行行長田慧宇:我們已經在暴風眼裡 自由老木頭

http://xueqiu.com/7952175174/36519462
招行行長田慧宇:我們已經在暴風眼裡
2015-02-11 09:11 來源: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形勢判斷和整體戰略。①整體形勢判斷:第一,暴風雨已經來臨。第二,現在開始真正做金融。第三,行業依然會有巨大的結構性機會。②招行零售傳統優勢為支點,跳出零售看零售,不僅資源傾斜,一體兩翼,實現價值鏈延伸。未來方向是海外和資本市場。③看長遠也看1-3年,強調資產組織經營能力。

零售規劃。提出輕型銀行,強調成長。主要壓力來自運營成本。如何實現輕:①運營輕,網點輕,小而密、小而美,定位獲客、複雜合同簽署等服務。作業輕,作業流程全部無紙化,客戶體驗好,全部後台節省成本,後台效率提升。集中運營,後台集中運行和總行直營模式。今年推出直營模式,很多業務總行直營。如閃電貸,利用手機平台直接給客戶授信,大數據測算存量客戶授信額度,客戶貸款需要5分鐘到賬,提升自身流量變現能力。②資本輕,取消零售信貸規模意識,通過證券化解決規模問題,特別是信用卡。③更快。第一是表內表外資產規模增長要快,第二,收入增長快,財富管理未來巨大的增長空間,1月中收數據增長形勢非常好且可以持續,財富管理增長尤其好。第三,客群成長快,中高端客戶持續提升,互聯網低成本獲取年輕客戶,目前很大。

互聯網金融佈局兩個重點:圍繞移動端, 整個組織架構經營管理都要靠近互聯網。發展互聯網的核心如何流量變成有粘性客戶流量。主要虛擬賬戶,兩個舉措,一個是i理財。隨著監管放鬆,正在開發,即將面世基於手機的。第二,一閃通。開通一閃通虛擬賬戶後,不到招行就可以成為招行客戶,實現徹底實現無卡化,透過支付把虛擬賬戶做活,一閃通在招行ATM體現和閃付POS支付,都可以線上線下打通。目前主要障礙NFC障礙。

組織架構變革,去年主要總行層面組織構架已經完成,今年重點分行專業化。①分行集約化,扁平化和專業化改革。今年開始做, 第一批11家分行,其他分行第二批。重點是對公,分行要建立產品和客戶團隊,如提升專業化能力,支行專注零售,並對流程、IT、考核績效進行調整。②去年總行的架構變革。(a)招行零售業務長期累計體系化的競爭能力,體系相對完整,組織架構改革會影響到零售,動的不大。(b)公司總部兩個,交易銀行和投行,交易銀行:現金管理,貿易融資和跨境業務,以及智慧供應鏈,投行:資本市場生態圈對接。(3)同業:資產管理和機構市場交易。資產管理,零售強與資產管理很大關係,資產管理規模過萬億,排在第三第四,很大的優化空間,最後都回到資產組織經營能力。

資產全年擺佈:零售資源持續傾斜,力推資產證券化取消規模意識;對公全面轉向核心客戶和資本市場對接。①零售業務今年取消信貸規模意識,通過證券化解決規模問題。信用卡和住房按揭都是重要的方面,去年零售佔增量貸款過半,這種未來會持續,且信用卡資產證券化推進得到監管認可。②傳統對公:全面轉向經營核心對公客戶,集中存量中的優質客戶,不看行業看公司,從非主辦行到主辦行。對公延伸到資本市場對接和資產管理機構合作。

安邦是財務投資者。目前沒有考慮引入互聯網股東合作。

田行長發言:

首先,對形式判斷:第一,暴風雨已經來臨。第二,現在開始真正玩金融了。第三,雖然整個行業發展不會像以往溫室束縛環境,依然會有巨大的結構性機會。

未來銀行要把握結構性機會的能力。招商銀行(600036)比較幸運,為這一天做了十年努力,這一天到來,我們發現我們轉型這個時候要發揮作用。去年提出一體兩翼,輕型銀行,依託既有轉型的結果,在此基礎上深化轉型。一體兩翼、輕型銀行概念和內容大家都很熟悉,現在不是要講故事,是把故事變成實實在在的動作。從去年開始,我們重點不是在提出戰略,而是在找到戰略轉型方向後,研究怎樣實現他。也有人跟我說過去十年銀行太舒服了,過去我當分行行長怎樣招人,主要看社會關係看有沒有存款,以存款為中心的經營邏輯主導中國商業銀行,放貸款無需專業,當時面臨普遍性機會,過去十年二十年很多銀行講轉型,沒有實際行動,賺錢太容易了,現在不行了。現在在戰略上主動,早動作。

既要看長遠也要看未來1-3年,未來1-3年對我們來說要解決什麼問題,第一,對經濟來講三期疊加需要消化,對商業銀行來說消化同質化競爭積累下的東西,包括不良資產,在這個時期,各家銀行說要高速增長不太可能,除非財務遊戲,除非同質化競爭,東西差不多。第二,有沒有嚴重的或先天缺陷,文化、企業治理等等。第三,在此基礎上,看這家銀行有沒有一點特點,在未來的三年之內,盡快形成新的特點。第四,銀行適應市場化的能力,大環境已經市場化已經放開了,我認為利率實際上已經市場化了,利率市場化意味著保護沒有了。像政府一樣管理銀行是不行的,市場化也意味著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未來三年最多五年就管用。用這幾條衡量我們再是有信心的。

Q1:您覺得新的形勢下有什麼新的特點?零售業務、IT和服務原有的優勢很明確,新的環境下很多互聯網挑戰,零售IT怎樣擴大和鞏固優勢,以往估值很高,後來08、09年有所削弱,未來怎樣面臨這樣的挑戰?

A:過去的十年為我們積累了新的戰略轉型的支點,我們講二次轉型,繼續零售業務優勢發揮出來,的市場環境優勢發揮,一定跳出零售看零售,第一代轉型,主要資源傾斜抓團隊轉產品等,捨棄眼前為未來做準備。過去十年就夠了,未來十年僅僅做這些不夠,跳出零售看零售,模式一體兩翼。

升級方向:一是海外市場,一是資本市場,這兩者僅僅靠零售自身是完成不了的。或者說,過去十年零售優勢要延伸價值鏈,對零售本身來說是一個提升,對整個招商銀行的價值也是個提升,使得比較容易從整體上把握未來的機會。很多人看到資本市場的機會,很多人看到海外中國人走出去機會,原來商業銀行隊伍對資本市場不熟悉,我們與資本市場對接靠零售,強大的渠道銷售能力,和資產的組織和經營能力對接,價值鏈連接起來了。這使我們具體的做法。

是否把信用卡或其他零售部分單獨子公司或拆分上市?

我去年講了個故事,安徽人賣豬肉7.3毛一斤,骨頭肉都在裡面,在上海上大學,買豬肉,上海大排小排分著賣,一頭豬賣的肯定比安徽人貴。我們也有大排小排,下一步看看怎麼賣法。

我們是否考慮自己做互聯網公司?或者買或者收購?

可以做,監管沒有障礙,有障礙也可以繞過。關鍵是做什麼,我們已經和中國聯通(600050)做消費金融公司,前海在籌備4月份也開業。所有不管銀行也好,BAT,互聯網目前更多講故事階段。

怎樣理解暴風雨?

我們已經在暴風眼裡,一個是經濟往下走,尋找新常態,還是動態探底的過程。對銀行資產質量可能有壓力,同質化競爭。80年代美國,利率市場化已經是暴風雨了,80年代到現在美國銀行發展多麼驚心動魄,洗牌啊,洗牌不是暴風雨嗎?

Q2:我們也做了一些研究,互聯網機構的客戶的獲取,過去幾年招行零售客戶增長情況,能否在客戶獲取能否加速起來,信用卡業務,不管阿里也好,微眾銀行也好看,也在做信用卡業務,市場很擔心,零售銀行在這一輪BAT受到的衝擊最大的,我們怎樣應對?沒有看到殺手鐧?招行也在做各種各樣的努力?能否改變格局?

首先將BAT,流量和平台,流量變現有了可能,但這種可能變成現實有很多方式,可能資金變現玩金融,流量與銀行做股權,或者回頭做金融基礎設施,都有可能。目前他們也在尋找,目前互聯網金融主要是支付,更多風險更高更複雜的結構。

對我們來說,整個招商銀行要按互聯網平台數據流量,按這個邏輯變得輕型化。我們這些分散的佈局和創新都有,每個點都在做,做到一定時候量變到質變,互聯網本身就是迭代創新。比如我們的手機銀行交易客戶數1000萬,信用卡的掌上生活綁定客戶1000萬,我們最大弱勢,沒法解決交易頻度和流量和粘度的問題,是否來做帶來流量的東西,目前這個可能性不是很大。踏踏實實把手上事情做好,沒準到時發展有一天,發現再是要合作,專業做到機制,合作就有本錢。整個平台化,要流量要,大數據,整體招行經營管理的輕,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互聯網,對外積極尋找合縱連橫的機會, 兩邊的專業能力對衝起來,現在我們也在尋找機會,比如消費金融公司,有各種想法能否實現看機會。

Q3:新常態對對公和零售,零售現階段ROE還是更低的,未來1-3年過程中怎樣平衡長短期和資本分配?未來資產配置和風險收益,大的思路?

A:改革的東西每天都有新東西,也是暴風雨來臨的一個方面,整個資產負債結構,大的經營邏看,我們今年開始把資產和組織經營能力擺上日程,以存款為中心的經營邏輯發生變化,這是一個巨大變化。當年招商銀行零售業務轉型也從觀念,當時各家看存款,跳出儲蓄存款,看AUM,關鍵值變動,後來一系列的變化。我在別的銀行看招行的數據,頭半年AUM上儲蓄存款下,半年後比翼雙飛。總行對分行的考核調整了,我們當時在分行就羨慕,總行就糾結, 一個動作招行領先五年。

今年開始,我們意識到,過去我們沒有擺脫存款中心,現在我們調整圍繞資產組織和經營,兩個資產負債表,一個是小的資產負債表,還有大的客戶資產負債表。

大的來講,投行資產管理,中介的轉型,依託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這塊更多看資本市場。

還有傳統資產負債表的三類,個人企業和政府,機會比較多個人的,是招行的優勢市場給我們的機會,資源配置我們更向零售傾斜,去年2400億的貸款新增,零售佔了一半強,今年還會,未來一直會這樣,負債方主要看低成本負債,特別是人民銀行同業調整後,存款沒有姓資姓社,只有來源概念,看看成本,穩定的經營邏輯做了調整,過一段時間會顯現,會資產質量和流動管理上在NIM一系列財務指標都有顯現。

我比較樂觀,即使經濟6%,對招行機會充足的。全國市場份額3%不到,未來機會仍然很大,僅把零售做好就是很好的機會,以此為依託延伸價值鏈連接,傳統業務也有機會的,我們剛把非社業務招標拿下來了,總後在各家銀行存款5-6千億。

Q4:其他同業也在積極推進零售業務,重兵佈局,比別人做的更多更好的地方,還需要介紹下,06-07年招行最受認可,12年金融改革,民生和平安受到更多關注,現在我們大家更多關注後面發生什麼,今天到底發生什麼,新的情況和風格?

劉建軍:田行長到任零售重視,提出輕型銀行,如何實現輕,在輕的模式下,實現好增長,如何實現服務升級。

如何實現輕,零售銀行有很多的優勢,資本和息差等,主要壓力來自運營成本。如果運營成本取得突破,未來能很好地表現。

如何實現輕:運營輕,網點要輕,小而密、小而美,未來一個銀行完全靠線上可見未來還是不行,增加客戶選擇和信心。網點未來功能,交易替代趨勢,獲客、複雜合同簽署等。規劃:小網點有人有櫃檯,現金遠程vtm,30-50平方米,一年30多萬,相當一塊廣告牌,服務功能很好,未來實現24小時。作業輕,作業流程全部無紙化,客戶體驗號,全部後台節省成本,後台操作量提升160筆提升200筆,提高效率。集中運營,小微等集中後台審批、運營,今年提出新的直營模式,很多業務總行直營模式。如閃電貸,利用手機平台直接給客戶授信提供貸款,後台十來個人,大數據存量客戶跑出授信額度,客戶只需要5分鐘到賬。比如過去貴賓客戶服務,客戶經理包辦,我們現在把流程分割,授信部分拿到後台,一個客戶經理500戶現在爭取到800戶,管戶效率提升,客戶體驗不下降。服務模式提升,主要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交易平台向客戶溝通轉變交易轉變,移動互聯網上理財配置,填上參數,進行自助理財,更輕的管戶。移動運營商研發5G,溝通暢通,這是未來更好的服務模式,每天招商銀行流量600萬,最大的是手機的,著力把這個流量變成銷售能力。資本輕,取消零售信貸規模意識,通過證券化解決規模問題。(去年我們跟銀監會溝通,第一批做了信用卡資產證券化,第二批他們誰分期不能做中州,今年分期收入從非息調到利息,主動做了調整,這樣信用卡的資產可以證券化,敞開了做一年1千2,1千3都可以,銀監會已經認可,可以做了。只要那風險控制好了,就可以循環。

更快,第一,資產規模增長要快,表內表外,主要風險防範,利用數據分析客戶信用。第二,收入增長快,財富管理未來巨大的增長空間,1月中收數據增長形式非常好,而且可以持續,財富管理增長特別好,1月已經完成去年基金銷售收入的一半。第三,客群,傳統客群維持提高能力,更多互聯網借助別人的流量實現我們客群,我們零售移動互聯網的規劃做法,我們目前每年客群500萬一年,未來田行能否800-1000萬。

互聯網,如何流量變成有粘性客戶流量。放3千元很容易,怎樣成為主要資產戶。虛擬賬戶兩個舉措,一個是I理財。原來i理財客戶,現在監管放鬆,正在開發,即將面世基於手機的。第二,電子一卡通,老卡客戶直接推過來,1500萬非借記卡賬戶也推過來,如果沒有支付功能,開通一閃通,開通虛擬賬戶後,開通一閃通,線上線下打通。不到招行就可以成為招行客戶,實現徹底實現無卡化,和虛擬賬戶對接,把虛擬賬戶做活,一閃通在招行ATM體現和閃付POS支付都可以。目前主要障礙,國內三款手機NFC終端國內,目前正在談apple pay。我們考慮了二維碼和NFC模式,認為NFC更好。央行支持NFC,我們跟銀聯積極推進這個事情。這塊沒有技術壁壘,主要搶佔先機,後面的人肯定要跟。

互聯網企業利用市值優勢,不在乎短期盈利,迅速獲客,營銷費用大量投入,迅速獲客,第二步再變現環節,按部就班的模式,是否會被其他機構用更激進的優勢,使得我們技術上的領先不能轉化為客戶上的領先,如東財和同花順(300033)?市場擔心銀行的思維模式是否行得通?網上銀行微眾銀行,客戶很多營銷發紅包?如我們的信用卡成為錢包裡第一張卡,如果不花財務資源把市場佔據到,未來可能無法佔據優勢?所以大家擔心在消費零售這個領域看不到突破的地方?是否有必要在長尾人群爭奪?建議拼還是要拿出財務資源來?

如果市場放開,我們沒有差異。現在銀行有強實名和弱實名的差異。互聯網可以做我們不能,如果放開,我們希望先出來。如果我們能集中資源肯定有更好效果,比如四大行比我們客戶多,百度調查,我們手機銀行第二。中高端我們有時難以撼動,年輕的客群我們利用互聯網思維,以前被困住手腳,以前管制很多。還是要爭奪長尾客戶的,年輕人是招商的目標人群,是輕模式,基於網絡,還是想拼一下。

舉個例子,房地產簡單吧,建行房地產做的最好,90年代成立兩個銀泰,每個是三個億,買地就好了。那時候萬科幾百萬。但是現在銀泰沒有了。隔行如隔山,互聯網做金融也不容易,至少羊裡面的最後一個,就成了。我選擇的領域做到最好,互聯網網的思維,數據分析都是可以用的,三表做風險管理,三流做風險管理,至少小數據是可以用的。很多把客戶搬上網,用更輕的模式運營,能做到都不得了。還是我說的三條,能做好已經最好的銀行。

銀行砸錢未必值得,互聯網變現有不確定性,比如很多網絡回歸線下。

Q5:安邦情況?是否引入戰略投資者做網絡金融?

安邦是財務投資者,我跟他溝通的情況。我們人手足夠,只是聽上去沒那麼,我們還是眼前踏踏實實做好,現實組織架構等提升,好的想法沒人實現,眼到了手到不了。

Q6:資產方面安排,過去幾年也有發力,除了傳統信貸,其它資產領域會做什麼重點會放在那裡,重點資產,重點側重領域,同業或零售,或行業的情況?

A:這是很實在的是,眼前吃飯的東西。今年我們在這塊做了很詳細的安排:首先在傳統的方面,零售業務優勢戰略支點,信用卡是很重要方面,住房按揭是重要的方面、傳統對公核心客戶,全面轉向經營核心對公客戶,集中存量客戶。存量客戶有很多優質客戶。

核心客戶更多看客戶,不是看行業,再傳統行業也有優質,再新興也有爛客戶,像國家產業政策做信貸很危險,更多一個點一個點的看,從更根本上調整。原來拼盤,小三比較多,主辦行較少,必須做主辦行,做資源組織者,投行怎樣做的。

第二,延伸到資本市場對接和資產管理機構合作,商業銀行沒有這樣能力,真正優秀的也不多,我們自己做了微創新和所有優秀資產管理業務合作,合作的方式比較有意思,這個路子我們已經開始走了,通過他們和資本市場對接起來,做結構化融資等等是藍海,最後要的專業能力,隊伍一兩年能培養出來的,原來更多的坐在家裡,銷售能力強,變成渠道了,不能只做渠道,渠道的能力要變現,支點是什麼,零售強大的銷售能力,上游稍微走一點,價值就體現出來,不止支撐資產組織能力提高,零售能力也完成升級,零售業務在這個過程中也完成升級服務。

要做到這些,管理變革,全行的組織架構改革,分行的隊伍要重新集結,這是實實在在要做的,否則永遠大腦和手是分離的。

Q7:更大的風險概念,整個招行接下來風險看法,重點關注的點?

A:銀行行業百年,短期看銀行乏善可陳,缺乏熱點,不影響價值。資產質量我們在消化,我們很坦率的說,國內銀行對小企業的服務目前沒有看到令人信服的模式,特別是經濟下行時期。另外,比例較高的,過剩產能消化也需要時間,消化不一定變成不良,亞健康特別的處理方式。這對各家行資產質量管理方面考驗,根本改變資產質量改變客戶結構,改變風險管理模式。同質化競爭,風險管理同質化,沒有管理,授權上調整沒有找到很好的方式。管理方式做變化已經開始,二次轉型一部分,風險管理調整優化,某些方面重新構建,如併購模式,一放就亂一收就死,再比如供應鏈,不是一種管理邏輯。過去的模式,風控和一線業務形成強博弈,肯定要出問題,這些我們都要調整。

Q8:互聯網金融和金融規則不同,銀行的優勢多兵種、體系化的兩大優勢,互聯網只能線上,銀行線上線下閉環。未來招商銀行互聯網金融藍圖擺佈?同業過了粗放階段,未來發展情況?

A:銀行幾百年不死,死的都是單一體系,如膠卷。第二,閉環,線上線下資源很好,單兵突破,我是以守為攻。

互聯網後面會討論招行的互聯網策略,本身大家都在探索,邊做邊看,二句話,圍繞移動端, 整個組織架構經營管理都要靠近互聯網。

關於同業,放在一翼,主要考慮幾個方面,同業客戶本身就是一類優質對公客戶,就像武警軍隊學校醫院,是對公一種客戶,只是服務方式與一般企業客戶的不同而已。現在的形勢下,可能是一種相對風險比較低的,同業某種意義比一般企業更多,風險過慮功能,不能做這個客戶群體看不見,比如銀行,比如保險,銀行對保險的綜合服務,可以合作的點很多,從這個角度看同業。我們講的是大同業的概念,包括基金,金融市場業務,利率和匯率市場化,這塊業務海外佔收入比很高,目前國內銀行沒有做起來,未來空間很大,有專業能力後豐富傳統業務的服務手段,如對企業風險管理的延伸品交易等。

第三,相對來說這類業務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業務,能幫助組織比較快的找到市場感覺。我們不能學狐狸鑽洞,躲避是不能解決問題。比如說這東西可能監管,完全市場化後,沒法躲避。第四,在資本市場生態圈找生意,傳統信貸以外的藍海商業銀行普遍不熟悉的,大資管生態圈必須要進去,一定要和投行券商基金等合作,延伸我的傳統優勢業務的價值鏈,零售端也要延伸過去。邏輯很清楚,一體兩翼,還有兩個發動機互聯網其一,另一個是零售嫁接的投行和資產管理。

Q9:組織架構的調整和考核?

A:未來很大變化,去年總行組織架構已經調整。零售體系,招行零售業務體系化的競爭能力,日積月累,長期沉澱下的東西,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招行的零售業務優勢體系化,包括隊伍管理念文化,零售體系相對完整,動的不大。組織架構改革會影響到零售。總行這塊我們去年已經調整,批發一塊傳統的對公業務,原來傳統對公,另一塊同業。

公司總部兩個,一個交易銀行,一個投行,組織架構設計代表了我們想做什麼,交易銀行:招行公司業務有很好的分散的專業能力,原來沒有整合好,第一現金管理,至少國內前兩名,貿易融資和跨境業務,這塊整合在一起,加上互聯網,公司業務承擔很重要向互聯網進軍的任務,去年的智慧供應鏈,銀行自己做的BAT做不了,核心企業平台上下游穿起來內部封閉的生態圈,子公司在內也是若干,公司業務進軍互聯網,走出了很現實的一部,傳統業務和互聯網結合的很緊密,交易銀行作為一個體系。投行就不說了,任務不僅是我們債券承銷更主要資產組織和經營打造,資本市場生態圈對接。

同業,一塊資產管理,一塊機構市場交易。資產管理,零售強於資產管理很大關係,資產管理規模過萬億,排在第三第四, 結構看,很大的優化空間,優化的程度取決於資產組織能力,最後所有都回到資產組織能力。

風險管理體系,按新的市場邏輯調整優化,有些可能要重建。這些是總行組織架構調整。

今年開始做分行,11家先做,總的來說:集約化,扁平化和專業化。重點是對公,分散在支行,游擊戰的模式必須退出,不管分行的阻力有多大,沒有退路,如果你分行改不了我幫你改。如果組織不保障,全部是空的。分行將來,若干產品和客戶團隊,產品交易銀行和投行,客戶按戰略客戶,本地有特點的行業客戶,分若干團隊包括小企業,不同客戶不同方式,支行網點一心一意做零售,我做過支行行長我知道,面對短期考核壓力,支行行長不會對零售多加關注的,改革既增強公司業務專業化能力,同時向零售進一步分配資源,所有網點,主要功能是零售業務,線下零售,線上總行解決,不是分行任務,分行做好落地服務。今年11家,第一批,做完後,總分兩批。總分支,流程變了,IT調整,考核,績效分配都要調整11家分行開始,明年全國徹底調整。要實在的東西,先把非核心的去IOE,現在所有的都是IBM的(一步一步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871

它把木頭小玩意 賣進歐美一線通路 知音文創靠「傳遞溫暖」熱銷四十年

2016-04-04  TWM

當鴻雁傳情的美事逐漸遠去,以卡片起家的知音文創,轉型做起木器與音樂鈴,短短四年,即占據了高端通路的一線位置,這家四十年的公司,是怎麼辦到的?

一頭黑熊騎著鮮紅色的鋼索單輪車,下方夾著「Wooderful Life」的木牌,呼嘯越過透明壓克力板圍起的展示櫃,那是一寸木偶們組成的童話世界,吊單槓的猴子、繞著城堡轉圈的馬車、邀請公主跳舞的王子……,駐足在櫥窗前觀看的人們,彷彿能聽見木偶們嘰嘰咕咕聊天的聲音。

逛進誠品禮品文具區,或桃園國際機場登機門附近的書店,對Wooderful Life應該不陌生;不管哪個通路,這個「會動的」原木音樂鈴展示櫃,總是能占據最顯眼的位置。

事實上,Wooderful Life是台灣品牌,且外銷全球超過二十個國家,從美國、英國、義大利,到中國、日本、新加坡,都打進在地的高端文具禮品通路,不但擁有獨立展示櫃,且採行賣斷方式,減少庫存風險,是年輕而成績斐然的MIT音樂鈴品牌。

才成立四年,就成功闖蕩國際市場的Wooderful Life,背後推手其實是四十歲的紙卡片大廠「知音文創」。

起家:賣手繪卡片

捧紅凱西、小淘氣插畫

說到知音,那小小的黑色八分音符Logo,幾乎就是六、七年級生童年流連文具店的鮮明回憶。創辦人賴銘德在一九七六年創業,當時只是個剛從復興商工畢業的毛頭小伙子,因為喜歡畫畫,誤打誤撞,以手繪小卡進入了文具禮品業。

他帶領的設計團隊,在八○年代創造了「凱西」、「小淘氣」等紅極一時的插畫角色,走紅程度絲毫不遜於現在的「爽啾饃」(指爽爽貓、掰掰啾啾與馬來饃三位插畫新勢力)。

四十年來,知音設計的卡片從傳統紙上插畫繪圖,延伸出立體雷射卡片、手工貼紙、紙膠帶等商品,穩居市場龍頭,但設計行銷總監劉米力不諱言:「台灣市場太小。」在台灣,卡片超過一百元就很難賣得動,但是知音能用網紗、珠花與碎布,在紙上創作出栩栩如生的芭蕾舞者,並把做工如此繁複的手工卡片,成功以設計、製造代工方式,外銷到歐美國家。

契機:開發木器禮品

帶動台灣音樂鈴機芯產業

許多國際品牌看準知音的設計能力紛紛下單,設計的卡片一張能賣到新台幣五百元!如今,「知音卡片的最大通路,在美國和英國。」知音第二代、品牌公關賴雅瑄說。

然而,拿到國外客戶卡片設計單的同時,知音其實和台灣文具禮品業一樣,也面臨中國與東南亞的強烈競爭。文具禮品業的產值逐年衰退,根據海關的進出口統計,二○一四年文具用品出口值僅四億元,相較○四年的一四○億元,相差達三十五倍!

面對競爭,知音積極尋找轉型的契機,賴銘德回溯多年來曾經設計過的各類素材,決定以木材獨有的溫暖質感,來開發立體的禮品品項。

一○年,知音鎖定木器與音樂鈴,從數百元的桌上文具,到千元上下的音樂鈴,「Wooderful Life」誕生了,知音產品線往高單價的木器禮品推進一大步。賴銘德之所以相中木製音樂鈴,還有一個感性的理由:希望藉由創造新品牌,帶動沒落的台灣音樂鈴機芯產業再造風華。

專營木器與音樂鈴的同業、南投敲敲木工房老闆施文傑觀察,Wooderful Life的創新,在於採用自動化克服高度勞力密集的木器製程,同時將「工藝品」定位的高價音樂鈴,轉化為現代消費者能接受的生活禮品,「知音用先進的車床機器取代人工,讓木器音樂鈴可以大量生產,壓低價格到千元左右,這很不得了!」木器設計繁複,知音在台北的設計團隊,也大幅由紙張往木器移動,目前旗下設計師超過六十位,其中就有三十五位設計師專注於木器開發。

利基:衝高出貨量

自行研發半自動化製程

設計師賴威宇說,從原木材的分料開始算起,每個音樂鈴平均至少需要約一百道的加工工序,多則二、三百道不等,「塑膠玩具只要注塑、射出,但木器得從一塊原木,裁切成以公分計算的零件。」賴威宇拿起手邊的美樂蒂(三麗鷗的卡通角色)舉例,在他眼裡,兔子等於一顆蛋形身體、蛋形頭部加上兩個長橢圓形耳朵,以及四個長形的手腳零件,「同樣產品也能請木工師傅全手工雕刻,但產量很難提高。」為了解決產量問題,知音在中國深圳廠成立金屬加工部門,機器都是買回來自己改造,設計出半自動化製程,產量因而調高為三到十倍,產品的競爭力自然非同小可。

也因為成功設計出半自動化製程,知音只花了四年時間,就成為音樂鈴機芯供應商台中協櫻精密工業的最大客戶,而一五年知音總營業額高達四億元,其中Wooderful Life就貢獻近三成,年出貨量高達百萬個,轉型成績斐然。

理念:學日本人求精細

從開發到生產密切結合

不過,本業不可偏廢,卡片、紙膠帶等紙品文具,仍然是知音的一大業務。

知音落實市場導向,不管是紙卡片還是木器禮品,行銷企畫團隊會針對下季度要銷售的通路,充分討論流行趨勢、定位、族群等,整理成完整的開發案給設計師參考,不放任設計師自溺地設計出一套商品,再強迫通路賣給消費者。曾經當過卡片設計師的賴雅瑄說,這樣做還能培養設計師的成本觀念。

在知音,設計部門猶如公司的大腦,新北市新店總部設有一間物料資料館,裡頭整整齊齊地存放著各式紙張、緞帶、布疋,甚至是網紗、水鑽、羽毛等材料,全盛時期的物料高達三萬五千筆,如今雖因往來廠商減少等緣故,仍有二萬五千筆物料,是卡片設計師們每天都要去尋找靈感的地方,被暱稱為「概念店」。

商品開發和生產要密切結合,其實是賴銘德與日本廠商合作二十多年學到的經驗,日本人要求精細舉世聞名,當初知音以設計為核心,製造外包給工廠,卻嘗到差點被倒債的苦頭,「不是自己的(工廠)就會有衝突。」賴雅瑄說。

後來賴銘德下定決心,到深圳設立手工紙品廠,日本廠商親自飛到工廠監督生產品質,讓他領悟:「做設計和做商品,品質皆須一致把關,設計漂亮、生產出的東西也好,才能真正打動消費者。」堅守傳遞感動的初心,知音的轉型故事,演繹出文創的真正價值。

知音文創

成立:1976年

創辦人:賴銘德

成績:2015年營業額4億元

撰文 / 鄧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621

漲姿勢了,華人科學家造出了透明木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094.html

木漿能造紙,精巧的技藝甚至能讓紙張薄如蟬翼,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找到了直接讓木頭變透明的方法,而且,領導該研究團隊的,是美國馬里蘭大學的一名華人科學家。

在5月4日出版的《先進材料》期刊上發表的一篇題為《高各向異性,高透明度木質複合材料(Highly Anisotropic, Highly Transparent Wood Composites)》的論文指出,通過一系列簡單的方法就能夠把木頭中的色素分離出來,經過處理的木板,透光率竟然高達90%。

“我們還在繼續優化透明木頭的制造工藝,離生活應該不會太遠。現在在想辦法把木頭做大。”該研究團隊的帶頭人,來自美國馬里蘭大學能源研究中心的終身教授胡良兵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右邊是一塊經過透明處理的木頭

把木頭變透明總共分幾步

這項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處理後變得透明的木材本質上仍然是木頭,但是絕緣度和硬度遠超過玻璃,相比塑料又更容易降解,還具有一些常用透明材料不具備的獨特光學特性。

上述論文的核心,介紹了把木頭變成窗玻璃般透明的幾個步驟。

首先,研究人員把一段木頭放進處於沸騰狀態的含有水、氫氧化鈉和其他化學物質的化學劑中浸泡兩個小時,這個過程可以將木質素從木頭的細胞壁中溶出。木質素是非常複雜的天然聚合物,在木質組織中起抗壓作用,通過形成交織網來硬化細胞壁。

而且,木質素的另一個重要的化學性質就是顯色反應,通過內含的特殊基團使木材產生顏色。換句話說,該物質一旦脫離木材,木材立刻轉而變白。

隨後,研究人員把已褪成白色的木材浸入環氧樹脂中,這個步驟既強化了木材的硬度,又立刻令木材變得透明。其中的原理跟木材本身的物質結構有關,也與環氧樹脂的特性有關。因為,即便顏色褪去,木材的內部結構仍保持不變,最主要的是,通過浸泡,木材里用於輸送養分的細小導管可以把環氧樹脂充分吸收進去,便能使光線從其中通過,利用環氧樹脂接近光學玻璃的折射率造成透明的效果。

比起玻璃,這種透明木材在受到一般程度的擠壓時不會碎裂。但是,這種新材料離實際運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目前,研究人員最多只能處理1厘米厚的小木塊。

期待該技術用於中國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材料行業業內人士處了解到,一個新材料從研發初期到最終投入商用,一般要經過可行性調查、設計與研發、工藝驗證、生產驗證、產品投放這幾個階段。而且每個階段中都會有技術評審,以確認技術路線是否可行。兩個階段中間還會有管理評審,決定是否要返回上一階段或進入下一階段,或者直接取消項目。材料研發要求一次到位,符合所有性能指標,一個環節不行,將會全盤皆輸。

胡良兵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透明木頭這項技術,“建築、汽車、日用品都有可能(運用)”。

此前,胡良兵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透明木頭是一種新的材料,集美觀和實用於一體,因此其應用前景比較看好。”而且,由於工藝沒有用到昂貴的試劑和儀器,這項研究的成本並不高,隨著技術的成熟,未來還會進一步降低。

論文第一作者,來自中國南京大學的訪問學者祝名偉舉例稱,透明木頭可以做桌子和書架等家具,也可以開發成透光、結實又防水的建築材料,還可以成為藝術家的創作原料。

對於是否考慮將這項技術與中國的科研團隊或者中國企業合作研究和開發,最終在中國實踐這項技術,胡良兵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是肯定的,我們期待和中國的合作。”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胡良兵教授目前帶領著一個名為“The Bing”的科研團隊,專註於以納米材料為基礎的能源器件和柔性電子器件的技術和基礎科學。目前的項目包括高性能、低成本的可擴展能源器件(包括柔性和可穿戴存儲設備),納米功能紙等。據媒體報道,2011年,胡良兵曾參與透明電池項目,成功開發出外形如“透明紗窗”的透明鋰離子電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1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