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全球每一百支網球拍 就有八十五支採用 耀億工業 一根線編織出十億營收

2011-5-23  TWM




耀億工業最初由代工鞋帶起家,偶然機會跨入球拍線領域後,成為國際品牌的重要夥伴。現在公司正式跨足女性內衣與車用內裝市場,進一步擴大原有的線材纖維技術,形成公司的競爭利基。

撰文‧周岐原

五月十六日,網球男單第二種子喬科維奇在羅馬名人賽打敗球王納達爾,為兩人本季的對決再添一筆輝煌戰績。有趣的是,這兩位宿敵手中的球拍線竟來自同一家台商;而且全球每一百支網球拍中,就有八十五支都採用這家台商的線材,這家台商叫做耀億工業。

來自彰化和美的耀億,是專攻人造纖維編a織的老牌企業,創業至今將近四十年,靠著不斷創新紡線技術,將原本單調的線材「變」出一系列產品:從釣魚線、球拍線到割草線一應俱全,如今公司已成為國際重要的線材業者。

很搶手 國際大廠爭相合作核心產品只是一根線,耀億的產業地位有多重要?來自美國的知名運動品牌Wilson、芬蘭漁具大廠RAPALA VMC,及近年快速崛起的法國球拍品牌Babolat,這些橫跨歐美的大品牌,都是耀億的客戶。隸屬豐田(TOYOTA)集團旗下的豐田通商看上這股潛 力,就在去年底參與耀億的私募案,以每股五十五元取得三%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任何產業,當國際大廠尋找代工夥伴,事先區隔合作對象、避免經營機密外流,早已形成默契;但在耀億的展示區內,卻能見到多家球拍及漁具 品牌的產品同時陳列,無形中打破了「不向對手協力廠下單」的市場通則。這說明耀億在線材產業的高競爭力,足以讓國際大廠改變原則、主動找上耀億談合作。

此外,全公司僅有三百名員工的耀億,光是研發部門就聘請了二十多人,占整體員工人數比率接近一成之多,對研發實力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總經理王贊景指出,由於釣魚線或網球拍線等線材產品,普遍朝高強度、特殊機能化發展,耀億作為專業的設計代工(ODM)廠,自然需要大量的研發人才,才能同時服務多組國際客戶,穩固訂單。

利潤高 跨入球拍線事業

憑著自行研發的線材製程,耀億成為國際品牌無法拒絕的合作夥伴;然而,將時間回溯四十年,民國六十年代,耀億切入線材市場的開端,卻簡陋得令人難以聯想。

「這(球拍線)是什麼樹脂做的?根本不知道,只能用聞的(猜測)。要怎麼做出來?更不知道,只好硬著頭皮試試看。」耀億董事長王昭仁拿起一支網球拍,回想著嘗試量產球拍線時的困惑。

四十多年前,王昭仁原本只是和美一家瓦斯行的老闆,為了增加收入,和家人抽空為鎮上的紡織業者代工、生產鞋帶。一次偶然機會中,撚紗業者拿著一根羽毛球拍線詢問王昭仁:「這種線,你會做嗎?」王昭仁拿起這根俗稱「牛筋線」的纖維仔細端詳,從此打開他對線材的興趣。

由於國內運動用品市場逐漸興起,當年從事羽毛球拍周邊產品製造的業者,普遍享有相當不錯的生產利潤。這讓王昭仁毅然決定出資五萬元,帶著二位兄弟投入線材事業。

王昭仁回憶,當時羽毛球拍由木框製成,品質要求並不精密,「只要外形相似就可以」,但產品暢銷程度是「工廠產能上限是多少支,就能賣出多少支」。因此經過摸索,王昭仁便找到合適的樹脂配方做成球拍線,進而在量產後大賺一筆。

然而,創業初期的好光景沒持續太久,當球拍主流由木框改為鐵框,耀億球拍線品質不佳的問題也立即浮現。為了提升利潤,耀億決定二度轉型,一方面引進尼龍線 抽絲機,確保線材品質穩定;二方面,耀億也嘗試在同樣生產線下擴大用途。由於線材性質相近,公司決定將第二波主力鎖定在釣魚用線,目前耀億的釣魚線產品在 美國已成為主流品牌之一。

擴戰場 切入女性內衣市場在第二代王贊景接班之後,耀億重啟轉型之路,不僅準備上櫃,也著手尋找其他紡織品的潛在商機。去年四月,耀億先購併品赫貿升公司,藉此取得切入女性內衣產品的關鍵技術;今年三月,耀億又宣布將百分之百收購深圳雅康寧公司的股權。

王贊景解釋,雅康寧擁有的彈力棉產品,能夠充分替代海綿的原有用途,對快速成長的女性內衣市場來說,是相當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因此去年雖受尼龍原料大漲及 匯損侵蝕獲利,耀億仍將進一步開發寢具、家用紡織品等市場,嘗試擴大經營規模。法人估計,第一季稅後EPS○.八九元的耀億,今年EPS有機會挑戰四至五 元。

「我們從沒離開纖維領域,還會持續擴展。」王贊景一再強調,創立四十多年的耀億,已經用購併吹響第三次轉型的前奏,除了球拍線、釣魚線,耀億也掌握了汽車內裝與女性內衣的市場,看來耀億的商機即將「由線成面」,向更廣的範圍擴張!

耀億工業

成立時間:1973年

資本額:4.0億元

董事長:王昭仁

主要產品:球拍線、釣魚線、單絲產品

第一季營收:3.3億元

第一季稅後EPS:0.89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17

姚余棟:經濟新動能要靠國家中心城市戰略 至少要有八個一線城市

何處尋找中國經濟新動能?是靠創新,靠世界貿易還是其他方式?

“中國經濟的新動能就是要靠國家中心城市戰略,現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還太少,至少要有八個一線城市。這是新動能所在。”1月7日,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姚余棟在深圳舉行的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2017年會上做出上述表示。

姚余棟認為,未來最有可能成為新一線城市的是成都和杭州。他表示,具體操作就是先把中心城市做好,同時把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和特色的小鎮基礎設施做好,城市交通做好,給中心城市更大的經濟關系權,就像當年打造深圳特區一樣,中心城市迅速崛起,通過輻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才能建成都市圈、經濟圈。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提議?姚余棟表示,現在城市規劃有“五龍治水”的問題:國家發改委有一個規劃,國土資源部有一個統一指標,住建部有一個城鄉規劃,交通為有交通規劃,環保部還有環保規劃。

他說,習總書記在2013年城鎮工作會議上指出,一定要一張藍圖幹到底。所以2014年國家發改委聯合幾部委,推出多規格試點。試點主要在28個縣級市,也有明顯成效。如果試點集中在縣級,市級再試點五年,等到擴大到中心城市的時候,城鎮化就進入尾聲了,來不及了。

所以,姚余棟建議,在現有28個縣級市的基礎上,升格為國家中心城市,讓多規合一首先在城市里試點。

姚余棟進行了一個測算,如果現在四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每個層級8000萬人,第二層級也是8000萬,這樣整個排下來八級城市,就是1020座城鎮,容納6.4億人,占比也不是很高的。所以4個一線城市是不夠的,不能滿足中國城鎮化需求,至少要有70%左右的人口在城市,也是新動能所在。所以,一定是8個一線城市,第一層級容納1.6億人以後,把國家中心城市設定好以後,下面自動生成,這樣整個會有9.6億人在城市,容納70%的人口,確定首位城市以後,就能把城鎮化帶動起來。

“以前忽略了機制,不知道誰帶誰,一定是中心城市帶動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帶動小城鎮,不是反之。”姚余棟說,“以前城鎮化的選擇,要麽大城鎮,要麽小城鎮,來回搖擺不定。總不定就把時間耽誤了。”

對於剛剛過去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姚余棟表示,輪廓已經非常清晰,要綜合利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而且把去庫存和促進人口城鎮化結合起來,形成互通互聯。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一定要連成網絡,提高三四線城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落實人口掛鉤,實施人口流動和分配指標。

“中央工作會議說得非常深遠,改變我們過去長期的格局,長期格局是這邊拼命要地,那邊人口流失,交通也沒有那麽好,所以各個城市都是大而全的。” 姚余棟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1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