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美元走強拉低 5月外儲掉頭向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814.html

5月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結束了連續兩月的上升掉頭下降,創下2011年12月以來的新低。在美聯儲7月加息預期強化的背景下,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流出,但中國外匯儲備的降幅仍好於市場預期。

央行數據顯示,5月的外匯儲備約3.2億美元,較4月份減少了約280億美元。不過以SDR計算的5月外匯儲備則扭轉了3個月的下降勢頭,較上月增加34.9億SDR。

分析人士認為,以美元計值的外匯儲備下降與上月美元指數大幅上升有關。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已經逐步減弱,市場正在適應新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美聯儲加息預期引起波動

據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5月的外匯儲備31917.36億美元,較4月份減少了279.6億美元。而SDR計算的外儲增至22751.33億SDR。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我國外匯儲備中約有三分之一是非美元資產,由於美元指數走強,按照時點進行匯兌折算,會使以美元計算的外儲數據減小。

他認為,280億美元的降幅並不算大,並且美元走強可能會隨著美聯儲加息落定而止步。“如果7月美聯儲加息概率很高的話,可能在此之前美元對其他貨幣會走強,雖然能走強多少還不確定,但只要在市場預期之內,就會比較穩定。”

5月,美聯儲加息預期再度升溫,美元指數由跌轉升,全月上漲3%,從月初的92.6升至95.8。但上周五,美國公布的5月非農就業報告顯示,非農新增就業僅3.8萬,創下近6年來最低水平,與“就業市場形勢繼續改善”的美聯儲加息前提條件相違。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外匯儲備再現負增長並不意外,5月匯率計值因素導致外儲減少250億美元左右。而美聯儲加息預期重新走強,也導致國際資本從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外流。他預計5月銀行結售匯逆差規模較4月略有擴大。

謝亞軒認為,上周美國非農數據表現欠佳,使得美聯儲加息預期趨於穩定,美元重新走軟,國際資本將再度重回新興市場。在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之前,中國的跨境資本流動以震蕩為主。未來兩個月需關註的風險事件包括英國脫歐公投和美聯儲兩次議息會議。

外儲變動趨於理性

5月的人民幣匯率對美元貶值1.5%,對主要新興市場貨幣有所升值。

謝亞軒認為,人民幣雖然對美元貶值,但外匯儲備的降幅不大,這反映出投資者對於匯率波動的適應力和耐受力增強,近期匯率波動更多是市場因素變化所驅動,而非大家習慣談及的所謂“政策引導”。

趙慶明也告訴記者,“市場已經不像去年8月、12月和今年1月那樣恐慌,尤其經過過去一段時間,市場對匯率形成機制有了充分了認識。”

他認為,央行在外匯市場是凈買入還是凈賣出也會影響到月度外匯儲備數據,從央行外匯占款看,央行對市場的介入程度在不斷減輕。但從企業、個人的購付匯行為看,央行外匯占款減少額仍會是逐步收窄的趨勢。

央行公布的資產負債表顯示,4月末,央行外匯占款為23.78萬億元,較3月份減少月544億元,連續6個月下滑。前3個月央行外匯占款分別減少約6445億元、2279億元和1447億元。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過去外匯儲備處於單邊增長狀態,如今適度有增有減是很好的現象,國際資本流動應該有進有出。她認為,比跨境資本投機更值得擔憂的是外貿不景氣,創造外匯動力不足,而使用外匯的能力在增強。

她也表示,我國經濟增速在世界範圍仍然相對較高,並且海外對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開放有較高的期望,中國吸納外資的能力在新興市場經濟體,甚至發達國家中具有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24

6月外儲增135億美元 重上3.2萬億關口:退歐未波及基本面

央行7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中國6月外匯儲備32051.62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34.26億美元。自今年3月份開始,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兩個月增加,5月掉頭下降後,6月再度回到外儲增加的軌道。

盡管退歐沖擊下人民幣短期存在一定的貶值壓力,但並沒有使6月的外儲數據進一步惡化。民生證券研究院宏觀研究員張瑜表示,退歐沖擊及後續不確定性會使得人民幣短期內有一定貶值壓力,但結售匯、貶值預期、進出口結售匯率等中微觀基本面並未跟隨惡化,情緒穩定,考慮到匯率兩條腿走路的新邏輯,本輪貶值壓力可控,央行應對更為從容。

二季度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逐月下跌,尤其是6月24日英國公投結果意外宣布脫歐,人民幣兌美元截至7月6日中午12點已累計下跌接近1.7%。

西班牙對外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夏樂在采訪中表示:“可能從6月份開始,外儲將重新進入一個下滑的周期,主要是在退歐影響下,人民幣面臨緩慢貶值壓力,資金外流可能重新啟動。”

但實際數據卻出人意料。對此,張瑜稱,貶值只是“數據上的”,“基本面”相關數據及情緒並未惡化。此次貶值與去年“8·11”和今年春節兩次貶值的最大不同在於,基本面並未同步惡化。從結售匯來看,結售匯差額持續縮窄:5月銀行結匯明顯上升體現私人部門持匯等漲的情緒有所緩解,結售匯差額縮窄,出口結匯率與進口售匯率背離縮窄。

國家外匯管理局不久前公布,2016年5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25億美元,環比下降47%,日均逆差連續5個月下降,跨境資本流動形勢連續第5個月改善,好於市場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08

人民幣貶值暫未加劇資本外流 6月外儲意外轉升

盡管6月末以來英國脫歐公投引發了人民幣快速貶值,但並未導致6月的中國外儲數據惡化。中國央行7日發布,中國6月外匯儲備32051.62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34.26億美元,重新站上32萬億美元關口。

分析人士認為,外匯儲備增加主要原因是國內資本流出壓力緩解,和去年“811”以及今年年初不同,此輪小幅貶值暫未引起基本面和市場情緒的變化。

資本外流緩解 外儲再上3.2萬億

7月7日,中國央行發布最新數據,6月外匯儲備32051.62億美元,較上月的31917.36億增加134.26億美元。今年3月開始,外儲扭轉了持續減少的局面,連續兩個月增加,上月掉頭下降後,本月再度增加。

知名外匯專家韓會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6月外匯儲備的增長主要還是因為國內資本外流形勢明顯緩解,加之目前國內嚴格的結售匯實需管理,企業購匯受到較大約束。在個人市場不爆發集中購匯的情況下,保持比較穩定的結售匯格局很正常。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英國脫歐公投發生在6月23日,人民幣的快速貶值從6月下旬才開始,很多企業和個人仍然在觀望,不能確定這輪貶值是否會變成長期趨勢,所以短期內未必會刺激大規模的購匯反應。不過,韓會師認為,若人民幣進一步貶值,這種觀望或許會逐漸轉化為貶值預期,有可能在7月刺激結售匯逆差擴張,同時給7月外儲帶來一定的壓力,對此要保持警惕。

但在正式數據發布之前,由於6月24日英國公投結果意外脫歐,導致了人民幣開始新一輪的快速貶值,市場一度猜測,6月的外儲數據恐進一步惡化。但結果反而增加。

西班牙對外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夏樂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中表示,“可能從6月份開始,外儲將重新進入一個下滑的周期,主要是在脫歐影響下,人民幣面臨緩慢貶值壓力,資金外流重新啟動。”

但實際數據卻出人意料。對此,民生證券研究院宏觀研究員張瑜稱,此次貶值與去年811和今年春年兩次貶值的最大不同在於,基本面並未同步惡化。從結售匯來看,結售匯差額持續縮窄;5月銀行結匯明顯上升體現私人部門持匯等漲的情緒有所緩解,結售匯差額縮窄,出口結匯率與進口售匯率背離縮窄。

國家外匯管理局不久前公布,2016年5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25億美元,環比下降47%,日均逆差連續5個月下降,跨境資本流動形勢連續第5個月改善,好於市場預期。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還有一個因素可能是境外長期機構投資者出於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要進入外匯市場購入人民幣,帶來外儲增加。

此外,匯率計值因素貢獻100億美元左右。6月日元升值6.7%,歐元對美元貶值0.2%,多幣種結構的外匯儲備中非美元貨幣匯兌折算因素為6月外儲正貢獻約100億美元。

穩定預期很關鍵

外匯儲備的增減主要決定因素是跨境資金的流動,而資金流向取決於人民幣匯率的預期。如專家所言,很多市場主體對這一輪貶值仍處於觀望,但這種觀望或許會進一步加劇貶值預期。

6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再次強調,中國無意通過人民幣匯率貶值提升貿易競爭力,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決定了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7月6日發布通知稱,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境外金融機構遠期購匯需繳納20%的外匯風險準備金。這被認為是抑制境外短期做空人民幣的一個有力手段,也體現出了央行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的決心。

張瑜表示,長期來看,國內經濟高增速、進出口貿易順差大、中美利差尚為正的背景下,人民幣並沒有長期貶值的基礎,沒有必要過度悲觀,要平常心看待人民幣加大波動,這是匯率形成機制更為市場化的表現。

謝亞軒稱,需要重視境外機構投資者配置人民幣的力量,該因素有望在下半年不斷發酵。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以及外匯和債券市場開放政策的推進,將帶來國外長期投資者增加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對中國外匯市場和債券市場都將產生顯著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12

7月外儲小降41億美元 主因央行外匯市場操作

央行日前公布最新外匯儲備數據,截至2016年7月31日,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010.57億美元,較6月底下降41.05億美元,降幅為0.1%。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國家外匯管理局了解到,7月外儲變動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了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解外匯供需平衡,以及貨幣、資產價格重估出現上升。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外儲下降反映了我國仍面臨著一定的跨境資金流出壓力,但從規模來看是可控的。

外儲小範圍波動

本報記者從外匯局了解到,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二是外匯儲備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三是由於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他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四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反之亦然。

對於7月末外匯儲備規模下降41億美元,外匯局方面表示,從7月份的情況看,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貨幣、資產價格重估出現上升,外匯儲備規模的小幅下降是上述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自今年3月份開始,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兩個月增加,5月掉頭下降後,6月再度回到外儲增加的軌道,並重返3.2萬億美元關口。

市場人士也認為,匯率變動影響料有限,不排除央行當月在掉期市場操作較多,增加其美元頭寸,給外儲“充值”。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7月上中旬開始,人民幣匯率由弱轉強。而本月外儲的降幅並未顯著擴大,意味著央行幹預外匯市場的力度有限。

與此同時,經謝亞軒測算,7月匯率計值因素的影響為+61億美元,如果扣除該因素,央行官方外匯儲備下降102億美元,降幅小於市場預期。

知名外匯專家韓會師表示,7月外儲下降41美元,這客觀上反映了我國仍然面臨一定的跨境資本流出壓力,但從規模上看是可控的,不會對儲備總體安全造成威脅。

“從儲備數據、7月外匯市場波動、儲備投資收益、儲備投資標的資產價格變化等多因素綜合考慮,預計7月我國銀行結售匯逆差可能在100億~200億美元之間,2016年結售匯逆差大幅萎縮的格局未發生變化。”韓會師認為。

“雖然人民幣面臨一定貶值壓力,但結售匯等基本面數據並未發生明顯惡化,且在監管層疏堵結合思路下,市場結售匯也沒有明顯偏離,因此外儲基本處於小波動範圍內。”法興銀行中國區環球市場交易部董事總經理何昕在近日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

今年以來,銀行結售匯逆差呈現逐步收窄的趨勢,5、6月銀行結售匯逆差逐步收窄至125億美元和128億美元,此前1月至4月,銀行結售匯逆差分別為544億、339億、364億和237億美元。

警惕貶值預期擡頭

7月人民幣匯率呈現先貶後升走勢,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出警示,外儲減少,資本外流有所加劇,側面體現出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擡頭的趨勢。

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專門指出,降準引起的負債減少需要通過資產方的調整來平衡。若頻繁降準會大量投放流動性,促使市場利率下行,加上其信號意義較強,容易強化對政策放松的預期,導致本幣貶值壓力加大,外匯儲備下降。

謝亞軒稱,上述解釋表明,匯率和資產價格仍是央行采用其他貨幣工具、延後降準時點的主要顧慮。匯率仍有貶值預期、跨境資本外流減緩導致降準工具使用的迫切性下降。

不過,在他看來,全球貨幣政策轉趨“保守”的方向變化,有助於在中期緩解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

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短期來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疊加外部環境動蕩帶來全球經濟放緩的可能性,使人民幣的壓力仍較大,需警惕人民幣貶值預期擡頭。

但另一方面,英國、日本貨幣進一步寬松也推遲了美聯儲加息的時間,這將有利於緩解人民幣匯率的壓力,對外儲也將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中長期看,維持年底人民幣中間價在6.8左右的判斷,預計四季度才是人民幣匯率和外儲壓力最大的時點。

法興銀行則認為,英國退出歐盟對中國實體經濟影響整體不大。盡管此時間不可避免將提升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和匯率的不確定性,但人民幣匯率應不會大幅貶值,且中長期看,或對人民幣國際化產生助力。中國央行或測試貶值限制,人民幣未來一年料貶值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59

中國7月外儲下降41.05億美元

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外匯儲備32010.57億美元, 6月末為32051.62美元,下降41.05億美元。

數據還顯示,7月末官方儲備資產中黃金儲備788億美元,6月末為774億美元;7月末黃金儲備5879萬盎司,6月末為5862萬盎司。

中國7月末外匯儲備22973.31億SDR,6月末為22912.93億SDR;7月末基金組織儲備頭寸100.39億美元,6月末報104.43億美元;7月末特別提款權100.95億美元,6月末報104.13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61

8月外儲再創新低 3萬億關口何去何從

中國人民銀行9月7日公布,2016年8月外匯儲備31851.67億美元,較上月減少近159億美元,連續兩個月減少,且降幅有所擴大。盡管如此,在業內人士看來,8月份資本流出的壓力較上月有所趨緩,但人民幣的貶值預期仍然存在。

今年以來,外匯儲備在3.1萬億~3.3萬億元之間呈現出小幅的有增有減。接下來,面對3萬億這個微妙的關口,業內人士表示,即便是跌破3萬億,中國外儲仍遠超安全線,但是,對於市場預期的管理卻不容忽視。

資本外流進一步緩解

央行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851.67億美元,較上月余額下降158.9億美元,降幅為0.5%,7月降幅為0.1%。SDR價的外匯儲備同樣負增長,8月末 為22843.5億SDR,7月為22973.3億SDR。

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主要包括,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外儲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主要貨幣的匯率波動等。

知名外匯專家韓會師告訴本報記者,8月份美元對主要貨幣的波動比較小,因此匯率方面的影響比較小,影響相對較大的可能是投資標的資產的估值變化,如8月美國國債收益率有所上揚,這會對儲備投資中的美國國債估值造成負面影響,但影響外匯儲備的因素還在銀行結售匯方面,也就是資本流出。

8月人民幣匯率在6.70之下窄幅震蕩,但貶值壓力仍未消散。另一方面, G20會議召開之前,不少市場主體認為,匯率維穩只是暫時現象,或許會在G20之後進一步貶值。這種心態作用之下,很容易刺激購匯、抑制結匯,從而導致外匯儲備的減少。

盡管從數字來看,外匯儲備余額進一步減少,而且降幅較上月有所擴大。不過,專家認為,這並不代表資本外流加劇,相反,資本外流的情況有所緩解。

7月份的銀行結售匯逆差317億美元。而8月外匯儲備減少159億,“就算是全部來自於銀行結售匯逆差,那也要比7月有很大程度的緩解。”韓會師對記者稱。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助理丁誌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8月外儲的小幅減少在情理之中。但並不一定代表資本外流壓力增大,而是反映了企業應對外匯管理變化的效果。

“有一個因素不得不考慮,那就是從去年四季度以來,當局加強了對資本流出的管理,尤其是對國內的機構、企業外匯的使用和匯出政策有所收緊,因此一部分企業不願意將外匯收入匯回國內,而是將美元滯留在境外循環使用。這一因素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境內外匯市場的供給,也造成了人民幣的走弱。”他說。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也對本報記者表示,“8月人民幣匯率、居民和企業資本流出的需求都保持了一定的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沒有出現過大幅度的變化。”他說。

外儲仍遠超安全線

外匯儲備是觀察匯率壓力和匯率走向的重要指標。“8·11”匯改以來,去年9月至今,外匯儲備余額總共下降了將近3300億。但最主要發生在去年的四季度以及今年的1月份。今年以來,外匯儲備呈現出小幅的有增有減,保持了相對的穩定。

1月份跌破3.3萬億至3.23萬億,2月繼續小幅下滑,3月和4月小幅反彈,5月跌至3.19萬億,6月卻意外掉頭重新站上3.2萬億關口,但7月和8月再次連續下滑。

在丁誌傑看來,這樣的變化或許是央行樂於看到的。首先,我國大體實現了國際收支的平衡,外匯儲備小幅有增有減。其次,人民幣匯率盡管存在一定的貶值壓力,但還是相對穩定,對外貿的壓力有所減輕。第三,外匯儲備仍在適度規模之上,但同時也停止了不必要的增長。

丁誌傑認為,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余額還是遠遠超過滿足基本需求的適度規模,還有很大的主動下降空間。

據丁誌傑測算,中國的外匯儲備的安全線在1.5萬億到2萬億足矣。這樣的數字來源於中國目前的對外凈債權1.6萬億,國際收支總體還有較大的順差等多種因素。

“中國的外匯儲備大幅超過適度規模帶來了很多問題,政府應該順勢把外儲降下來。不過,在這一過程中,和市場的溝通很重要。”丁誌傑強調稱。

不過,在不少專家看來,3萬億對於中國外匯儲備來說,仍然是一個比較微妙的轉折點。

“外儲是觀察匯率壓力和匯率走向的重要指標,如果跌破3萬億,或許會加速市場預期的自我實現,從而就會弱化外匯儲備對匯率的支撐作用。”趙慶明對本報記者稱。

韓會師對本報記者稱,3萬億美元對央行來說並非是一條必須要守的“紅線”,但市場對於外儲變化的反應,才更值得關註。“如果外儲跌破3萬億美元,央行發現市場投資者很在意,購匯規模快速增大,這就會變成一個關鍵的數字。但如果外儲一點一點下滑,且銀行結售匯逆差還能夠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那3萬億就不是一個必須堅守的陣地。”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900

10月外儲縮水457億美元:估值效應是主因 央行減少匯市幹預

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美元指數持續走高,其他貨幣相應貶值,估值效應和人民幣貶值預期下的資本外流帶來10月外匯儲備余額再度縮水。

中國人民銀行11月7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12萬億美元,相比9月末減少457.27億美元。

按SDR計值,10月末外匯儲備為22714.69億SDR,較9月末增加29.84億SDR。

這是今年以來外匯儲備連續第四個月下降,並創1月以來最大降幅,越來越逼近3萬億美元關口。有專家認為,3萬億是一個微妙的心理關口,一旦跌破3萬億,或許會導致市場貶值預期的加劇。

近日,有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央行未來或許會更關註維持外儲的穩定,畢竟3萬億關口對於市場預期至關重要。

估值效應是主因

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主要包括,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外儲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主要貨幣的匯率波動等。

10月,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下,美元指數上漲3.12%,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貶值1.28%,即期匯率更是貶值了1.49%,並在突破6.70關口後一度跌破6.78。全球主要貨幣中,歐元、日元、英鎊分別對美元貶值2.05%、3.02%和4.67%。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告訴本報,這主要導致兩方面效應:一個是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匯率貶值預期增加了國內企業和居民部門購匯的操作,央行為了實現穩定匯率目標,從而減少了外匯儲備。另外,和估值效應有很大關系,由於美元匯率指數的上升,也就意味著我國外匯儲備中投資在非美元貨幣的金融產品會相應地貶值3%左右,假定外匯儲備中1/3用非美元計價,折算回來,就損失300多億美元。“所以10月份減少的4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中,主要還是由於美元升值導致估值減少的因素影響。”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有鑫也認為,10月外匯儲備下降主因是估值效應,“貨幣匯率變動引起的外儲賬面價值減少金額約為322億美元,約占外儲降幅的71.2%。”此外,發達國家債券收益率走高債券價值下跌,致使債券投資出現賬面損失,當前中國持有美債規模為1.19萬億美元,約占外匯儲備的38%。

在此之前,瑞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以及經濟學家張寧在近日的報告中寫道,上月(10月)資本外流壓力加大,由於大部分貨幣兌美元走弱以及發達國家國債價格回落,預計10月約有450億美元的估值損失顯著拖累中國外匯儲備。結合其他因素,綜合預計10月外匯儲備將下跌500億美元,至3.11萬億美元。

渣打經濟學家Se Yan日前發表的報告中寫道,人民幣自10月1日納入SDR貨幣籃子正式生效後,人民銀行減少了在外匯市場的幹預;此外,10月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令中國外匯儲備中的美國債券價值下跌至少100億美元。

央行減少匯市幹預

王有鑫認為,前幾次相比,國慶以來的這一波人民幣貶值階段,央行立場和策略明顯不同,直接市場幹預減少,市場化手段增加,開始在境內市場用利率手段調匯率,而不是直接動用外匯儲備入市幹預。

其判斷依據是國慶之後央行主動下調中間價,公開市場操作通過凈回籠貨幣擡高短端市場利率,吸引資金流入,提高做空和資本外流的機會成本。10月份的外匯儲備數據驗證了這一結論,盡管10月份人民幣貶值幅度達到1.5%,但交易行為導致的外儲下降規模不到130億美元。考慮到交易變動包括兩方面,一是央行幹預市場的主動交易行為,另一方面是滿足企業和居民購匯需求的被動交易行為,9月份銀行結售匯存在逆差,因此,從這個角度考慮,央行主動交易行為導致的外儲下降規模有限,與一季度交易變動月均下降431億美元相比,幹預明顯減少。說明央行當前是主動為之,在美聯儲加息之前釋放貶值預期,輔以市場化手段穩定匯率。

瑞銀預測,美聯儲今年12月份將加息一次,明年加息一到兩次。汪濤認為,人民幣處於溫和的貶值中,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將繼續走強,維持今年底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貶至6.8,明年底貶至7.2的預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58

10月外儲下降457億美元 外匯局:美元走強、資產價格回調所致

截至2016年10月31日,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06.55億美元,較9月底下降457.27億美元,降幅為1.44%。10月末,外匯儲備規模降至2011年3月末以來最低。

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看,主要包括:(1)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2)外匯儲備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3)由於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他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4)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反之亦然。

外匯局相關負責人稱,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是上述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10月份的情況看,非美元貨幣對美元總體貶值,資產價格也出現回調,增大了規模下降的幅度。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10月份外匯儲備下降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外匯儲備中有很大一塊非美元計價金融產品,美元升值導致非美元計價產品估值損失。第二個原因是人民幣貶值走勢,企業和居民增加美元資產配置,增加購匯需求,導致外匯儲備減少。溫彬預測,11月份外匯儲備下降幅度將進一步收窄。

7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7758,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跌167點,較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跌218點。周一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7725,大幅調貶211點。

此前,外匯局公布的三季度國際收支初步數據也顯示,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712億美元。與二度相比資本項下逆差環比擴大近569億美元。外匯局發言人表示,資本項下逆差擴大的主要是境內主體積極配置對外資產。

招商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謝亞軒對本報記者表示,三季度資本項下逆差擴大主要是因為個人和企業對外增加資產配置。9月企業對外直接投資ODI規模雖然環比回落,但是廣義證券項下有300億美元左右投資增加。從其他國家經驗看,證券項下一個特點是波動較大,即便“深港通”開通,流出流入的規模都會有所上升。

雖然目前資本項目沒有完全開放,但是直接投資渠道、證券渠道與對外借債渠道都有相當大的額度,所以三季度資本項目逆差擴大,重要的推動因素便是境內主體積極配置對外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61

中國10月外儲降457億美元 連續第四個月縮水

中國10月外匯儲備3.12萬億美元,環比減少457億美元,連續第四個月縮水,降幅為1月份來最大,前值31664億美元。

以SDR計價,中國10月外匯儲備22714.69億SDR,環比增加29.84億SDR;前值22684.85億SDR。

(自2016年4月1日起,除按美元公布官方儲備資產外,增加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公布相關數據, 2016年10月 USD/SDR=0.727882)

中國10月黃金儲備753.48億美元,前值781.69億美元。中國10月黃金儲備5924萬盎司,前值5911萬盎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62

中國2016年12月外儲30105.2億美元 環比下降410億美元

央行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2016年12月外匯儲備30105.2億美元,較11月下降400億美元。

截至12月末黃金儲備678.78億美元,11月為697.85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人就2016年12月份外匯儲備規模變動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從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看,主要包括:(1)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2)外匯儲備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3)由於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它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4)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反之亦然。

從12月份的情況看,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非美元貨幣對美元總體貶值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影響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下降。

從全年的情況看,央行穩定人民幣匯率是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估值方面,非美元對美元總體貶值和資產價格變化也對外匯儲備規模造成影響。總體而言,2016年的全年降幅比上年同期少降了1928.12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1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