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德式休假」不妥協背後的奧祕 假期一年前就排定 隨意改變會遭白眼

2016-02-29  TWM

「德式休假」不妥協背後的奧祕德國人的嚴謹眾所周知,但每年十月就要喬好隔年一整年的假期,會不會太誇張了?遇上行動力超強、篤信「人算不如天算」的台灣人,兩邊都快抓狂……。

我們常常會聽到這句話:「計畫趕不上變化。」用這樣的思考模式與德國人交往或共事,很可能不是你被他非得按照行事曆來進行工作的方式逼瘋,就是他被你的變來變去搞到抓狂。每年年底前,當老德先生拿出次年的月曆來跟我確定假期時,我就感到德國人對這件事有多嚴謹。

過程是這樣:一張次年整年的行事曆,老德先生會在上頭註明他已經排好的休假時間。這些一圈圈分布在一整年不同的度假日期,是在辦公室和所有同事都喬好的輪休日。

與同事喬輪休時間的過程往往也很繁複,因為每個人會按其私人不同的狀況,與同事調度輪休;有些人雖是在這個聯邦州工作,但卻住在另一個聯邦州。

一轉念,拿回生活主導權還有,德國每個聯邦州的放假日都有些微的不同,於是同事有可能需要在特定的日期休假,以便符合另一個聯邦州的假日,這樣才能與家人配合。

或是有同事今年要去一個較遠的地方旅遊,而這趟旅程非得在某個時間內發生,那麼他就得提早把度假日訂下來,好讓其他同事重新安排各自的度假時間。

剛開始一定很不習慣,因為我們都把「計畫趕不上變化」視為理所當然,自然會對要提前——尤其是像德國人這樣,提早這麼多來計畫生活的習慣感到小題大作吧?

說實在,我也花了很久的時間才習慣。通常我可以在三個月前計畫一件事,這不就好了嗎?

「那可不行!」老德先生知道我的想法後,馬上抗議。他認為沒有足夠時間來計畫想做的事,根本無法把事情做好。而且長時間的計畫也可防止事情若有變化,還有足夠的時間來應變及補強。

「一定要那麼早就決定嗎?這樣不是太沒彈性了?」我看著次年的行事曆,一月到十二月,很多事都排定了,這樣人生會不會太不隨興了?

雖說少了點挑戰變化的失落,但我又從另一面看到提前計畫的好處:對次年計畫的事情提早一目了然,很清楚地知道要在何時開始執行這些事的準備工作。這種可以由自己計畫、掌握未來行程的確定感,似乎因為準備時間的拉長,讓我感到莫名安心!

潛規則,尊重他人的權益身旁的人都是以相同的認知排定計畫,也用尊重的態度讓排定的事情如期進行,發現提前排定計畫才是抵抗變化的最優方法!

這麼說來,以前的我似乎只是把自己安排的計畫拿來等著被別人變化,當別人不尊重地強迫我變化之後,我再來看看怎麼在零準備的情況中重新計畫。反觀德國人,卻是把變化也包含在提前的計畫之中,並且在遇到突發狀況時,事先對此做出防範的計畫…… 。

剛開始,我只好每年十月就準備想明年的行事曆,不然家人會覺得我都不清楚自己明年要做什麼。

我也發現,德國人事先訂下的計畫,不論是工作或度假,多半會認真執行,也因為這份認真,若有人該工作時卻跑去度假,或是該度假時卻要工作,都會讓德國人抓狂,認為這會使個人權益受到極大的侵犯及打擾!於是,明理的個人或雇主都不會隨便侵犯他人的權益,這是很基本的生活和工作規則。

(本文摘自「假期確認表」,孫蓉萍整理)

撰文 / 鄭華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26

微信“付費訂閱”悄悄內測,內容平臺會遭截胡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1/158076.shtml

微信“付費訂閱”悄悄內測,內容平臺會遭截胡嗎?
小馬宋小馬宋

微信“付費訂閱”悄悄內測,內容平臺會遭截胡嗎?

當年騰訊推出微信,直接幹掉了微信的前輩“米聊”,微信“付費訂閱”會不會截胡了其他內容平臺呢?

文章授權轉載自小馬宋(ID:zhongguowenlian

這幾天討論微信“付費訂閱”功能的突然多了起來,其實微信這個功能據說已經內測(或者說猶豫吧)快一年了。

有人會聯想到,當年騰訊推出微信,直接幹掉了微信的前輩“米聊”,微信“付費訂閱”會不會截胡了其他內容平臺呢?

我個人覺得不會,因為付費內容的本質與社交應用是兩回事。社交應用是一種商業模式,它遵循的規律是冪次定律,也就是說你的價值與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你用戶越多越有價值。那麽微信截胡米聊,其實就是靠快速獲得用戶的能力,這一方面得益於QQ多年的用戶積累,另一方面也是微信在互動上推出了新玩法。

付費內容則不是這樣的。內容就像是一部電影,理論上來說,電影是不屬於任何平臺的,優酷買了版權,大家就在優酷看,奇藝買了版權,大家就在奇藝看。所以微信付費訂閱的推出,只會讓優質內容的生產者獲得更多變現的渠道,但不會對現有內容平臺有多大沖擊。

而且,微信付費訂閱的內容交付,還是有其形式的限制。比如喜馬拉雅的內容是聲音,我可以連續收聽,對內容的搜索和訂閱都會比微信方便。微信公號的內容交付,到目前看,依然是圖文形式為最主流,這個形態也不可能在付費訂閱後產生大的變化。

所以,即使微信付費訂閱開通,其他內容平臺也不會有太大沖擊。首先是內容形式的不同,讓各個平臺產生了天然的壁壘。比如喜馬拉雅的聲音,得到的內容也是聲音為主,知乎、分答是問答,優酷奇藝是視頻,社群其實也可以算是付費內容,但形式更加複雜,kindle和多看是電子圖書。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在線教育內容,這些傳統上就一直收費,而且使用的工具更加複雜,微信不可能一夜之間做到如此大的改變。

其次,各家的對內容的定位也不同。優酷奇藝、喜馬拉雅,原則只是內容的分發平臺,自己生產的內容占很小一部分,而且以娛樂節目為主。知乎和分答,則是問答形式的UGC,更強調回答問題人的身份和專業性。研習社、插座學院的在線課程,則是聚焦在主題學習上。得到的內容,主要由專業編輯和聲優組織生產,其訂閱頻道則是通過專業編輯和行業專家共同打造,不僅是一種日更的產品,還是一個逐漸成型的社群運營。相信各位也可以想見,微信的付費訂閱內容會是什麽樣的產品。

第三,微信的付費訂閱僅僅是一種內容的交付形式而不是創造了一種新內容。之前微信的公號大V很多通過寫書變現,其實就是一種交付形式的不同,如果我把書里的內容連載,那就是一本每日一更的訂閱書。如果不用微信交付,那我就用別的形式去交付。所以,應該擔心的,是現在的內容形式可以用微信訂閱的方式交付的那些內容,因為那才是真的搶了別人的生意。比如文學的連載,會不會日後被微信蠶食?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用戶的遷移還是有一定成本的。

那麽,微信的付費訂閱難道沒有那麽大威力?

其實威力很大。我只是說,可能不會對其他平臺產生影響,但是公號的付費訂閱這種習慣,一旦被發掘出來,就像微信紅包讓中國人的移動支付活躍起來一樣,成為一個巨大的機會。

這將是優質內容生產者的春天。

但不要激動,這個機會並不屬於絕大多數人,不要開心地以為,微信開放了付費訂閱,你就要趕緊去做內容創業了。內容付費的機會是給那些常年堅持學習和寫作,具備內容創作能力的人準備的。既然我們老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你在這方面又沒有任何準備,湊啥熱鬧呢?

付費訂閱有問題嗎?

還是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很多內容生產者,是很在意自己的內容影響力的。付費訂閱之後,閱讀量是一定會成級數下降的,這是內容生產者直接用內容收割利益要付出的代價。你看和菜頭在“得到”開付費訂閱專欄後,還是會隔三差五在自己公號里更新文章,因為他還是放不下自己的影響力。所以這里面臨一個選擇,究竟是直接用內容變現,還是通過內容擴大影響力,然後找別的途徑變現。

比如,盜版的問題,按照我國創業者的習慣,付費內容一出,由於其盜版的難度極低,內容生產者又不具備系統的反盜版能力,即使你內心知道這是內容收費必須要接受的事實,絕大多數內容生產者還是內心很憤怒的。微信的原創保護無法完成這個使命,畢竟盜版者可以通過郵件、群組、圖片等各種手段出售。不要低估我國盜版者的智商,他們在如何耍小聰明這件事上還是很有水平的。

比如,在用戶的時間和註意力極度稀缺的情況下,付費訂閱會帶來一些別的後果。付費訂閱如果火了,將會是一個流量殺手,每篇文章的閱讀會給用戶帶來極大壓力。以前的免費訂閱,可以一目十行讀一篇文章,但這也算是一個閱讀量,現在付費訂閱後,免費訂閱的閱讀只能排在後面,那麽微信的流量會不會大幅降低?這會考驗微信的產品設計智慧。當然這個也不用太擔心,使用免費的自然比付費的要多很多。

再比如,以目前微信公號的內容來說,還都遠未達到收費內容的標準。不僅僅是原創與否,因為搜集和精選資訊本身也是有價值的。問題在於,一個可以收費的內容,看起來不是現在公號文章的樣子。收費內容需要格式標準化、讓用戶感知到價值、定期更新等等很多條件,所以說如果目前的公號作者想要去做收費內容,那一定是另起爐竈再去設計自己的付費訂閱內容。

文章的最後,表達我的幾個觀點:

1、為內容付費其實從來就是存在的,比如雜誌、書籍、有線電視月費、電影、培訓等等各種內容就一直是收費的。如果你要為別人生產付費內容,那就要借鑒此前這些收費內容的一些形式和方法。

2、微信的付費訂閱短期內不太可能有很大進展。畢竟讀者和作者都需要一個適應,而且很明顯,大部分作者是無法靠目前的文章形態收費的,內容產品的打磨和設計都是一個問題。但如果有人能夠提前做準備,就會收獲紅利。

3、付費訂閱絕對不會一統天下。這就像360免費之前的收費殺毒軟件一樣,早就明白過這些商業邏輯的人們,也會明白免費也有它的邏輯和道理。

4、微信付費訂閱,只是一種內容的交付方式,就像是我買一雙耐克鞋子,你是在天貓賣還是在商場賣,這個方式不是最重要的,耐克鞋其實是最重要的。所以好內容不會被渠道綁架。

微信付費內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56

“大選神算子”再度預言:特朗普可能會遭彈劾 

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只有很少的人預測特朗普能夠取勝。因為幾乎所有的民調和媒體都相信了希拉里的絕對領先形勢,除了首都華盛頓的美利堅大學政治歷史教授里特曼(Allan Lichtman)。

“大選神算子”

自1984年的總統大選以來,里特曼成功預測了每屆大選的結果,包括今年的大選。他在大選當夜前的預測是,特朗普會取得今年大選的勝利。里特曼的理論是,大選的結果主要是反映執政黨的表現,而因為美國國內對奧巴馬在第二任期各項政策的普遍不滿,很有可能意味著會將共和黨的特朗普送進白宮。

里特曼有一個“13個真還是假”的問題清單,通過回答這13個問題來判斷哪個政黨有可能在當年入主白宮。

本星期,里特曼又在接受美國媒體CNN采訪時做出了一項驚人預測:特朗普很有可能在任期內被國會彈劾。

“在他(特朗普)的一生中,他一直都遊走和徘徊在法律的邊緣。”里特曼說,“他的基金會在紐約州進行的是非法的慈善活動,他用慈善款項解決個人債務,他的非法辦學訴訟還沒有最後解決。”

當CNN的記者反問在共和黨已經掌控國會兩院的情況下,特朗普為什麽會被國會,也就是他的“自己人”彈劾的時候,里特曼給出的答案是,就是因為共和黨對特朗普一直存在懷疑和不滿才會彈劾他。因為“共和黨一直對特朗普感到緊張,他不是一個他們可以信任的人。共和黨不能控制他。所以,共和黨更喜歡在彈劾特朗普後,能讓特朗普副手彭斯那樣的完全可以預測的保守派共和黨人接手總統”。

特朗普會因為什麽被彈劾?

有關特朗普被彈劾的猜測,自他獲得大選勝利後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因為在明年1月21日的總統正式就職典禮舉行前,特朗普仍然需要以“當選總統”的身份去處理不止一項法律糾紛。

雖然如此,彈劾總統需要有非常充分的理由。根據美國憲法,只有在總統涉嫌從事了“叛國、腐敗和嚴重刑事犯罪以及不當行為”時才有可能被遞解進彈劾程序。而一旦總統有任何將被彈劾的跡象,都將在美國國內引起巨大的政治動蕩。

那麽,雖然還為時過早,並且嚴格來講他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總統,有哪些是可能讓特朗普“栽跟頭”的大事呢?

首先就是有關特朗普大學的詐騙案。盡管特朗普一直稱對於自己的這所已經關閉的大學,有無數的學生都給出了積極的評價,但事實卻是,有大批的學生已經向紐約上訴法庭遞交有關該大學涉嫌詐騙的訴訟,並且該案會在特朗普的正式就職典禮前開庭。審理該案的法官主張雙方和解,但特朗普一再表示“他絕對不會和解”。如果雙方最終無法達成和解,而特朗普大學詐騙罪名成立的話,特朗普本人也會因有關詐騙的罪名遭到國會成員促成有關彈劾的遞解程序。

此外,在過去的幾個月中,特朗普被10多名女性指控進行過性侵犯和不當性騷擾行為。雖然這些指控在競選的過程中沒有毀掉特朗普的白宮夢,但如果最終法庭認定特朗普性侵犯和性騷擾罪名成立的話,他也將有可能因此面臨彈劾的命運。

再有就是特朗普的家庭生意和他作為美國總統所存在的“利益沖突”。雖然特朗普多次指出,在當選總統後他會將全部生意通過信托的方式由他的子女們管理(真正的信托其實應該由第三方管理),但是,目前一直在特朗普過渡團隊中無處不在的特朗普子女們也被認為“能夠影響總統”。因此,“特朗普集團”作為私人商業公司過多卷入白宮議程,也被認為將是特朗普遭到各界爭議的嚴重問題。

此外,特朗普有意同俄羅斯交好,也是共和黨和民主黨都非常擔心的事。這其中包括特朗普多次公開贊揚普京,以及有報道說特朗普同俄羅斯投資者有緊密聯系。在美國情報機構此前發現有證據表明俄羅斯的黑客意圖幹涉美國大選後,如果特朗普在當選為美國總統後還不及時同俄羅斯劃清界限,以及讓他的商業同俄羅斯劃清界限,或者如果特朗普被發現卷入同俄羅斯有任何其他關聯的醜聞的話,一場彈劾恐怕也不可避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62

文翠珊開歐盟峯會遭孤立

1 : GS(14)@2016-12-17 23:54:12

【英國脫歐】歐盟前天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峯會,英國首相文翠珊亦有出席。不過會前文翠珊在場上想找人談話卻遭到冷待。另外27國及後亦達成共識,同意要在脫歐談判中團結對付英國,不讓英國取得甜頭,避免鼓勵其他國家脫歐。峯會主題是討論難民危機,議程並不包括英國脫歐。27國領袖入席時互相擁抱親吻,文翠珊站在中間,似是想找人攀談,但又無人理會。她左顧右盼,看起來相當尷尬,過了11秒後終放棄,直接坐下。


啟動脫歐即被追4,830億

27國領袖會後撇開文翠珊,舉行短暫非正式會談。他們同意要迫使英國加快脫歐程序,亦表明不會讓英國「又食又拎」,既要限制人口自由流動,卻同時留在歐洲單一市場。歐盟將派屆時的輪任主席國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的代表,以及歐盟的英國脫歐談判首席代表、法國前外長巴尼耶(Michel Barnier),與英國進行談判。據指,巴尼耶揚言當英國一啟動脫歐,就會向英國收取合共500億英鎊(約4,830億港元)的賬單,包括英國截至2020年為止要向歐盟支付的費用、未償還的貸款及擔保金等。英國《每日郵報》/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7/198682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3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