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報酬率更高 風險也更大 兩大原則教你判斷新藥投資價值

2012-2-20  TWM

 


新藥開發公司特性類似IC設計或遊戲研發公司,不過,儘管報酬率很大,但風險也更高,基本上並不適合散戶介入。投資人對於這種新形態的類股,不僅要更加用 功,更要有坐雲霄飛車的準備。

撰文‧林宏文

近來,國內生技製藥公司陸續掛牌,基亞、健亞等公司股價更大漲近三倍,在生技熱潮仍方興未艾之際,如何評估新藥公司的投資價值,卻是一門複雜又困難的課 題。投資人必須了解生技製藥公司的三大特色,否則盲目追高,很容易成為套牢一族。

分析台灣的新藥開發產業,一般來說,分成新藥開發、學名藥及原料藥等三大類,過去的上市櫃公司幾乎全以發展學名藥或原料藥為主,但近年來有不少已陸續投入 新藥開發,例如中化生、友華等公司。至於全部以新藥開發為主的公司,則是近來最受矚目的族群,這些公司已陸續掛牌,包括德英、基亞、健亞、合一等公司,以 及更多在興櫃的公司,如智擎、中裕、台灣微脂體、醣聯、永昕、泉盛等。

台灣新藥開發公司的特色,大都屬於中小型的研發企業,資金規模小,在進行國外二、三期臨床時,就委託專業CRO(臨床實驗機構)公司負責,最後再授權給大 藥廠。因此,就形態來說,比較像IC設計或遊戲研發公司,本身只做研發,至於營運、臨床及銷售等工作,大都採外包模式。

對國人來說,新藥開發是全新的產業,因此,有關生技製藥公司的價值到底如何計算,就值得細究,尤其是目前許多新藥公司並未獲利,根本無法用過去大家熟悉的 本益比來計算。

一般來說,國外的新藥產業大致可區分為大藥廠及研發公司兩大類。在大藥廠部分,根據二○○○年到一○年之間的資料,美國證券交易所十八支生技股票指數 (AMEX Biotech Index),其中包括Amgem、Genzyme等這些大藥廠,平均本益比是五十五.四倍,比S&P五○○指數的本益比十二.五倍要高出四倍多。

但是,在新藥研發公司的價值部分,評估起來就很複雜,由於大部分新藥公司都是虧損的企業,沒有盈餘的公司,本來就無法計算本益比,那要如何評估新藥的價 值?

台灣工銀生技創投協理羅敏菁表示,一般來說,市場會以新藥的「特殊性」及「有效性」來決定,例如像目前中裕的TMB-355,是非常特殊的愛滋抗體新藥, 因此價值就很高。此外,像全世界罹病人口在二十萬人以下的孤兒藥,都會因其特殊性而獲得市場較高的評比,例如十二年前就取得治療龐貝症孤兒藥的中橡,都是 具特殊性的案例。

類似的特殊性還有不少案例,例如像太景研發中抗C型肝炎病毒新藥TG-2394,由於僅需要一天口服一次,且突破現有藥物須搭配干擾素一起使用的限制,有 效減少病人使用干擾素時會產生痛苦及疲憊的副作用。

高風險、高報酬

選擇已進入二、三期臨床且療效佳此外,新藥到了臨床二、三期的治癒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若能證明藥的「有效性」比其他的藥好,當然價值會更大,最 後能夠銷售或授權的金額也會更高。

至於新藥的特性若與過去的藥相類似,就需要參考同業案例的金額再做調整,或是以未來可能獲得的營收折算成目前價值來計算。至於市場規模有多大,就要看同類 型的藥有幾種。舉例來說,像德英正在開發中治療皮膚癌的藥膏,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同類型產品,未來若開發成功,將有機會共同競逐總額達四.七億美元的市場。

不過,這些判斷新藥價值的方法,都牽涉複雜的專業知識,並非一般投資人能理解,也因此,國外生技製藥公司的主要投資人大都是專業法人機構,很少有散戶能夠 勝任,即使是國內許多大型券商,目前也鮮有專業的生技分析師,因此,即使最近台灣陸續有新藥公司掛牌,但截至目前為止,除了主辦承銷券商外,還看不到有哪 些專業評估新藥公司的報告出現。

雖然新藥價值到底多少很難評估,但新藥開發具備「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投資人卻不能不注意。最近國際上剛好有兩個大型收購案,而且均是抗C型肝炎的病 毒藥物,就是高報酬的最佳案例。

去年十一月,一家美國上市公司Gilead宣布,將以一一○億美元買下Pharmasset公司,這個總值達新台幣三三○○億元的驚人收購案,是因為 Pharmasset開發的C肝新藥已進入臨床三期,效果相當好。

今年一月,同樣是C肝的藥,必治妥也以二十五億美元買下一家正進行二期臨床的Inhibitex公司。有趣的是,Pharmasset及 Inhibitex兩家公司員工分別只有八十二人及三十人,若計算兩家公司每位員工創造出來的市值,分別達到新台幣四十億元及二十億元,的確很嚇人。

從這兩個案例可以發現,若能開發出有效的新藥,可以創造的價值非常可觀,尤其是進入臨床二期,並證明有很好療效的新藥,最容易取得市場認同。新藥公司一般 不僅可選擇上市掛牌,更渴望被大型藥廠收購,國外新藥研發公司最驚人的報酬,幾乎都像這兩家公司一樣,高價出脫並創造出員工不輸谷歌或臉書的身價。

不過,高報酬背後也代表著高風險。國外統計新藥開發的成功率低於萬分之一,甚至已進行到二期臨床的藥,最後也都有失敗的可能。因此,新藥公司執行長責任都 相當重大,不僅在投入研發前就要做好謹慎挑選的工作,如果真的發現新藥效果不佳,也要及時壯士斷腕,否則投入愈多會賠愈多。

目前居國內對外授權金額最高的智擎,主要就是在全世界最難治療的胰臟癌、也就是奪走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癌症上,已獲得令人驚豔的成績。

明辨授權金額

有認列到財報才實在

智擎開發的胰臟癌新藥PEP02,二期臨床結果,已證明比現有的藥效果還要好,病人在半年後的存活率還有四二.五%,至於一年的存活率還有二五%,明顯比 原來的數字三一%及四%要好,也讓智擎獲得FDA核准為治療胰臟癌之罕見疾病藥物,將可能獲得為期七年的孤兒藥市場獨家銷售權。

此外,儘管新藥開發的價值很難計算,但目前國內已有多家新藥公司將成果授權給國外藥廠,並取得所謂的海外授權金,算是比較具體可判斷公司價值的數字。但 是,這些動輒上億美元的數字,投資人也有必要做深入理解。

一般所謂的授權金,不僅包括簽約時拿的頭期款,還會把未來各階段的里程碑款加入,有的甚至包括藥物銷售時的權利金,但實際上要進入到每個階段,往往有很多 變數。因此,未來新藥開發公司在公布授權金時,也有必要把不同階段數字區分開來,讓投資大眾更清楚實際情況。至於對投資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盯緊財報,到 底這些所謂的授權金,最後有沒有實際認列至財報中。

其實,國內就有不少授權後生變的例子,例如由台大教授林榮華主導的台醫,○五年授權給德國百靈佳公司後,最近已收回來自行開發;另外,基亞的肝癌PI- 88新藥原本授權給澳洲公司,但結果並不成功,又把授權還給基亞;太景的奈諾沙星也有類似情況。這些變化對企業不見得是壞事,因為企業都因此取得新藥開發 主導權,但問題是延誤專利時間,未來後續發展仍待觀察。

無論如何,新藥開發公司最終追求的目標,一定是拿到美國FDA或台灣衛生主管當局的藥證許可,因為只要能夠拿到藥證,也就代表未來新藥銷售有無限的想像空 間。同時,也意味這家公司的股價將有巨大的投資價值,這應該是國內眾多新藥研發公司未來最重要的使命,當然更是投資人能夠獲取最大投資報酬率的保證。

新亮點!——國內新藥開發公司對外授權金現況西元年 公司 產品 適應症授權金 對象2000中 橡Myozyme龐貝症4100萬美元Genzyme 2005台 醫Ab-168自體免疫350萬歐元 BehringerIngelheim 2006寶齡富錦PBF-1681腎臟病不公開(簽約金100萬美元)Keryx 2007基 亞 PI-88肝癌500萬美元Progen 2007永 昕TuNEX類風溼炎不公開BioA&D 2009台灣醣聯 GNX-8大腸癌2億美元Otsuka(大塚製藥)2010太 景奈諾沙星社區型肺炎700萬美元*Warner Chilcott 2011智 擎PEP02胰臟癌2.2億美元Merrimack 註:*資料來源為Warner Chilcott年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04

真的!只追求OK的主管更高竿


2014-03-17  TCW
 
 

 

艾拉率領一支負責行銷某家大型藥商藥品的團隊。她用相同的高標準要求自己和團隊,精心設計多場產品發表會,運用過去做學術研究的態度緊盯每一個細節。取得史丹佛生物學博士及哈佛商學碩士後,艾拉一直追求高標準表現,所以當上司把她叫到一旁,表明她的年度考績可能會很難看時,艾拉震驚極了。她回想自己為這份工作所做的一切犧牲,頓時氣憤填膺——他還想要求她做些什麼呢?

完美主義死胡同處處要求,團隊筋疲力竭

「艾拉,我知道你向來很認真,」她的主管說。「可是,看看你的團隊,他們不只很認真,還很緊繃又焦慮。」

冷靜下來後,艾拉領悟到她最珍惜的專業價值——卓越——產生反效果。在學校和職場生涯早期,「執著於交出最棒的成品」這件事總為她贏得好結果。認知到事態的差異後,艾拉將她卓越的能力用在創造互相扶持的團隊文化,讓部屬更願意互相尋求協助。她開始聆聽更多部屬意見,儘量不理睬腦中那要求每個動作都要盡善盡美的嚴格聲音。艾拉需要的不是降低標準,而是提高表現。

巴巴.華森(Bubba Watson)在康乃狄克州舉辦的旅行者錦標賽(Traveler's Championship)贏得第一場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巡迴賽(PGA Tour)賽事後,和一位《哈特福日報》(Hartford Courant)的記者談起踏入高爾夫球這項運動的緣由:「我從未接受過(正規的高爾夫球)訓練。六歲那年,父親帶我到高爾夫球場。他只跟我說要去樹林裡找他的球,叫我拿著這支九號鐵桿到球道上隨便打著玩。」當華森在二○一二年的名人賽(Masters Tournament)封王后,三度贏得名人賽冠軍的尼克.佛度爵士(Sir Nick Faldo)對華森笨拙難看、非正統的揮杆評論道,「那不正統,但確實奏效。」佛度可以質疑華森的揮杆姿勢不夠漂亮,但卻無法挑剔華森的成果。

跟華森一樣,艾德.卡特姆(Ed Catmull)的作為展現他對完美成果的渴望,卻不介意沿途處處混亂。

領導者必須鍥而不捨的堅持追求成果的卓越,但是途中只要進展恰當就行了。領導者必須具備敏捷的頭腦,才能同時保有這兩套思路。你必須降低日常的工作標準,才能在最後有最高水準的表現。

以下七個練習有助於領導者確保自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追求卓越,並鼓勵眾人在過程中抱著些許玩心。此外,它也能幫助領導者創造出容忍過程粗糙、但堅持成果卓越的文化。

練習一:專注手邊任務降低賭注,你才能命中標的

身為領導者,達成卓越的第一步是降低賭注。不要將所做的每件事都當成,為某個更大的群體而戰,如果想要命中目標,忘了你隸屬的群體。倘若在奮鬥的過程中沒有嘗試改變刻板印象,很難達成卓越。排除任何暗示你屬於某個負面刻板印象群體的促發,只專注在手邊的任務上。

你希望自己正在努力處理的事有很好的成果嗎?如果這麼想,不妨問問自己:究竟追求卓越是工作的需求,或是你的想望呢?

練習二:接受笨問題故作聰明,反而阻礙前進

如果你需要自覺聰明,就不會想到笨問題;如果你需要看起來很聰明,就不會問笨問題──這兩種需求都可能妨礙你確實去做聰明的事。專業知識與技能可以是一種禍端。它是我們拚命努力達成目標所得到的獎賞,因此一旦達到那樣的地位,我們必定會用盡全力去維護它。就像《魔戒》中的咕嚕苦苦追求與保護他珍愛的至尊魔戒那樣,我們對守護的渴望與難以到手的程度是相關聯的。

如果想要解決「希望看起來聰明」的渴望,正面痛擊它就對了。召集你的團隊舉辦一場笨問題午餐會,讓每個人在會上都得盡己所能提出最笨的問題,且不許任何人翻白眼表示不以為然。領導者有責任創造一個可以安心嘗試的地方,那可能代表得清空某人的行事曆,也可能意味得讓某人覺得問心無愧。罪惡感會妨礙探索新點子的趣味性,而責任感會中斷進度的趣味性。

練習三:追隨駭客精神別管可不可能,去試就對了

在臉書準備首次公開發行上市(IPO)時,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寫給投資人的第一封信當中也表達了相同的想法。祖克柏在信中頌揚「駭客倫理」(hacker ethic),這和非法駭入他人的隱私資訊沒有關係。「與其終日爭辯某個新點子是否可行或打造某個事物的最佳方法,駭客寧可放手試做樣品,看看什麼行得通。」

古英格蘭諺語說得好:「動手做就是最簡潔的答案。」

如果不打算承擔混亂帶來的後果,就無法進步。進步是混亂的,提高對混亂的容忍度,就能進步更多。

練習四:擁抱混亂粗糙原型,能凸顯未來潛力

想要鼓舞他人一起接受混亂,你得要先分享自己的混亂,儘管可能會有點不自在。不過,分享混亂是很有說服力的。史丹佛教授巴巴.胥艾夫(Baba Shiv)曾說:「我一再觀察到,打造出一個完美的原型,別人只會看見瑕疵;但如果你打造一個粗糙的原型,大家則會看見潛力。」

練習五:不完美也要出發跌跌撞撞,挫折長出新力量

湯姆.狄隆(Tom DeLong)在《自由飛翔:化恐懼變革為成功的動力》一書中說明領導者如何將弱點與焦慮轉化為力量,並且分析對卓越的喜好甚至會使人窒礙難行。狄隆表示,「改變行為,或者學打高爾夫球、各種演算法、新語言的唯一方法是,得在剛起步時跌跌撞撞,犯盡錯誤。而那正是許多追求卓越的人害怕的事,他們深怕自己在過程中看起來很糟、易受攻擊,以及覺得自己很蠢。失去能幹、稱職的形象比其他的一切都更讓他們惶恐。」

縱使跌跌撞撞,犯盡錯誤,也別自以為是。聰明的承擔一些風險,擦亮你的領導招牌吧。凡是必須精準計畫後才能邁開步伐的領導者可能會在暴風雪來臨時陷入困境。計畫是讓團隊產生共識的良好過程,只是別忘了讓它成為啟動的力量,而不是枷鎖。

練習六:發揮OK的魔力足夠好,有時比完美還要棒

艾倫.梅特卡夫(Allen Metcalf)在他的大作《OK正傳》中揭露OK的力量。OK是最常被提及的字眼,也是人類登陸月球後脫口而出的第一個字。OK從美式英語偷偷走進世界各地的語言中。在Google翻譯輸入「OK」,你會發現無論選擇譯成丹麥語、菲律賓語、巴斯克語(Basque)或俄語,結果都是:「OK」。

「OK是美國人奉行的哲學,光用兩個字母就能表達我們的務實、效率,以及用盡一切方法把事情完成的態度。我們並不堅持事事完美,OK就夠好了。」美國人輸出的不只是「OK」這個詞,還有觀念。

跟完美比,OK也許看起來差勁;但相較於一事無成,OK很棒。領導者應該鼓勵OK。

練習七:放手去玩玩樂氣氛,創造更多可能性

假如科學家可允許自己挑戰實驗過程的某些聖牛,領導者當然可以找到信手塗鴉的素材。創造一個玩樂氣氛適當的工作環境。保持心情輕鬆,在工作過程中學習新的觀點。柏拉圖說,「和一個人一起玩樂一小時,對他的理解會比一年的交談更多。」因此,不妨透過有趣的實驗多多瞭解你的團隊成員。(本文摘自第五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020

課囤房稅會使房價漲更高

2014-06-02  TCW
 
 

 

立法院調高非自住房屋稅率,這個「囤房稅」是想逼投資客釋出房屋以抑制房價,然而此舉只會使房價漲更高。

假設投資客除炒房外,另一選擇是炒股票。因為炒房,他就不能用同一筆資金炒股。而炒股的報酬,就是他炒房的機會成本。假如炒股報酬率是一○%,那麼他炒房的報酬率必會與此看齊。

假設兩者不相等,炒房的報酬率比炒股高,新的投資客就會加入炒房,降低炒房的報酬率,一直到炒房與炒股兩者報酬率相等為止。引申的含意是:排除風險等因素,競爭將使所有資產的報酬率趨於相等。課囤房稅後,炒股的報酬率不會因此改變,同樣是一○%,因此炒房的報酬率也會與此看齊。

假如沒課稅時,投資客買一千萬元的房子,要維持一○%報酬率,那麼房價只要一千一百萬元,他就願賣出。

課囤房稅後,投資客買一間一千萬元的房子來囤積,假如因此多付五萬元的囤房稅,他總共付出一千零五萬元。若要維持炒房的一○%報酬率,那麼房價須上漲到一千一百零五萬五千元,投資客才願賣房。

也就是說,囤房稅會使投資客等房價漲更高,才出售房子。沒有囤房稅時,投資客在房價一千一百萬元就願意賣。但課囤房稅,投資客卻要等到房價一千一百零五萬五千元才賣,和沒課這個稅時相比,買者要付更高價才能買到房。

有人會說,課稅讓投資客炒房少賺一些,他們仍會在房價一千一百萬元時賣房,其潛在含意是:投資客的房屋供應是沒有彈性的(不管價格多少,供應數量不變)。因此,雖然投資客要繳囤房稅,但他們會和沒課稅時一樣,會在原來房價時就賣房。

看看沒課稅時的情況:房價不到一千一百萬元,投資客不願賣房,因為這不足以彌補他炒房的機會成本。房價須漲到一千一百萬元,使炒房報酬率和炒股看齊,他們才願賣房。因此,投資客的房屋供應是有彈性的。

然而所謂「投資客繳囤房稅,他們仍會按原價賣房」,等於房屋供應沒有彈性。這是說,沒課囤房稅,房屋供應有彈性;課了囤房稅,房屋供應就沒彈性,這完全是矛盾的。

若是要前後邏輯一致,那就必須假設投資客的房屋供應,一開始就沒有彈性:房價一千一百萬元,他們賣房;房價一千萬元,他們也賣房。這樣他們就不會是投資客,而是慈善家,因為只有慈善家才會不計報酬而賣房。

然而政府課囤房稅,前提是這些人是投資客,而囤房稅要有效,也就是房價不會因此上漲,前提是這些人須是慈善家,會不計報酬而在原價賣房。「囤房稅」的本質如此矛盾,注定了它又是個無效的政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85

渡邊夫人要更高的收益率:日本投資者狂拋德債買法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431

低收益率導致日本投資者連續5個月拋售德國國債,今年拋售規模或將創歷史記錄。同時日本投資者大舉買入法國、美國和澳大利亞主權債。日本財務省和央行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投資者拋售了1.05萬億日元(103億美元)德國國債,今年拋售規模達到4.5萬億日元。5月日本投資者增持了1.86萬億日元的法國國債,創下2005年來最大增持,同期日本投資增持7316億日元美國國債,1292億日元澳大利亞國債。德國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跌至1年多以來最低,相對於同期限美國國債折價創1999年來最大。目前德國基準國債1.25%的收益率為所有歐元區國家中最低,相比而言法國國債收益率為1.69%,意大利為2.81%,希臘為5.84%。摩根士丹利亞洲貨幣和利率策略主管Geoffrey Kendrick說:“日本投資者總是關註收益率,如果他們認為德國和法國的風險差不多,他們當然會選擇收益率更高的法國國債。”歐洲央行采取負存款利率、定向貸款計劃(TLTRO),以及準備實施歐洲版QE,令投資者增強了對歐元區邊緣國家,以及次核心國家的信心。野村證券利率策略師Martin Whetton說:“如果你認為歐洲央行可以支撐次核心和邊緣國家,你現在可以嘗試高收益率國債。”他認為歐元區次核心國家包括法國、荷蘭、盧森堡和比利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09

團隊協作的秘訣:為什麼小團隊效率更高

http://news.iheima.com/show-9-144098-1.html

據一位前 Amazon 工程師回憶,某次聊天中,幾位高管認為員工之間需要更多交流。而 Bezos 站起來說,「不對,溝通沒你們想像中那麼好」。Bezos 主張企業應該實行分散管理,甚至陷入無組織狀態也無關緊要,因為只有在這種氛圍下,個體獨立思考才能在與集體意見的較量中佔據上風。


與 iDoneThis 這支能讓我自由表達意見的創業團隊一起工作,我經常會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我希望自己能想出更多更酷的項目,開發更加牛逼閃閃的性能,並且就此與客戶深入交流。人們普遍認為大型團隊機制更加完善,並且能夠解決更多問題。這樣的想法再自然不過,這就是為什麼當我明白了一個真理,「讓更多人解決問題是影響效率最普遍的方式之一」的時候,還是被震驚了一下。

俗話所說,「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換而言之,就是越多人參與處理問題,結果就越好——這一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實際上,小團隊的工作效率普遍更高。

隨著團隊中人手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個人表現會逐漸減色,單個成員在項目中的參與度也逐漸降低。或許大型團隊共同協作將可以完成更多工作,但其實將每個成員可以完成的工作量相加,將會遠超這一數目。

更多人也意味著更多雜事。要知道,把一群人團結起來完成一個項目簡直太難了。一方面,人手增加相當於集中了更多有利資源,但與此同時它也意味著需要更多資源完成團隊成員間的相互協調與管理工作。當團隊體量增長到一定程度,龐大的人員數目最終將會成為劣勢。

這就是為什麼集中一群人如此之難。你需要解決以下三個潛在問題:協調成本、動機成本、相關成本。所以,還是放棄組建大型團隊吧。

協調成本:呈級數增加的的成員連結

哈佛心理學家 J. Richard Hackman 曾表示,「大型團隊一般不靠譜,最終只是浪費個人時間罷了」。

Hackman 最重要的研究並非與團隊人數相關,而是著眼於當團隊成員增加時,人們彼此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每當有新成員加入,團隊的整體協調成本就會增加,因為「管理就是要解決成員之間的聯繫」。

下圖中的公式表現了團隊成員間的關係是如何增加的:

1403654740-science-behond-small-teams-work-more-productivey

  • 一個僅有 7 名成員的初創公司擁有 21 個連結點(Connection Points)需要維護
  • 一個 12 人的團隊將擁有 66 個連結點
  • 一個 60 人的中型團隊擁有 1770 個連結點
  • 一個大型企業,如果擁有 6000 名員工(與 Facebook 體量相同),那麼公司中將有 17997000 個連結點需要維護

每新增一名成員,團隊整體工作效率確實會相應提高,但增長率卻越來越低。換言之,如果你是團隊中的第三名成員,你對團隊效率的貢獻將比第三十名成員高的多。

連結點的急劇增加將引發管理失誤的可能性,此外成員相互誤解與信息錯誤傳達的可能性也相應增加。要讓團隊中每位成員都對工作內容知情、協調並整合所有人的工作進度需要大量時間與精力投入,這其中還可能產生滾雪球效應,即信息在傳達過程中被層層延遲。

軟件開發界中甚至出現了一個名詞,專用來解釋團隊溝通中的延遲現象——這就是布魯克斯定律(Brooks's Law)。其內容為:

「人月=人*月,月≠人月/人」

在極端情況下,布魯克斯定律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為一項已經延遲的工作投入更多人力,只能導致該項工作更加延遲。「

以芬蘭遊戲公司 Supercell 為例,公司只有近 100 名員工,但平均每天盈利高達 250 萬美元。有兩款高人氣遊戲在公司營收排行榜中位居前列,它們都是由僅有五六名成員的小團隊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開發完成的。

究竟多少人才能組建最為高效的團隊,這一數字並不固定,但基本落在 4 – 9 人之間。一般而言,高效團隊只擁有 6-7 名成員。

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想讓團隊保持高效,那就別讓團隊成員超過兩位數。


激勵成本:社會惰化=迷失於群體之中

群體中多名成員一起完成某事時,個人所付出的努力往往少於其單獨工作時的努力,這種群體中個人活動積極性與效率下降的現象,稱為社會惰性(social loafing)

Bibb Latané 進行的一項經典研究顯示,即使在只有 2-6 個人的小團隊中也存在社會惰性。實驗中,參與者佩戴著眼罩與隔音耳塞,被要求盡其所能大聲呼喊。當與其他受試者一同測試時,每人發出的聲音都比獨自實驗時要小。

雖然多人共同喊出的音量更大,但其增長速率與受試者數目並不成正比。在 6 人團隊中,每人喊出的音量只能達到其獨自表現的 36%。當研究人員讓被試者在偽測試群體(被試者認為自己是與他人共同參與測驗,實際上他們只是在獨自呼喊)中參與測驗時,人們依舊無法發揮出最佳水平,只能喊出相當於正常 74% 的音量。

Bibb Latané 提出了社會影響理論(Social impact theory),其中論述了社會影響的一些原則。 在特定社會情境中,來自他人的社會影響取決於三個因素:他人數量、重要性與接近性。

 

他人數量:周圍人數越多,來自他人的社會影響也就越大。伴隨影響人數的增加,每個人的影響實際在下降,第 N 個人的影響小於第(N-1)個人的影響。

他人重要性:也稱他人強度,取決於他人地位、權力以及他人是否是行業權威人士。

他人接近性:指他人在時空上與個體的接近程度,與相隔 20 米的人相比,面對面相處的人對我們影響更大。

德國心理學家 Ringelmann 的拉繩測驗更清楚地體現了社會惰性,即團隊成員的平均貢獻率會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而減少。

1403654744-2-science-behond-small-teams-work-more-productivey

Ringelmann 將被試者分為一人組、二人組、三人組與八人組,要求各組用盡全力拉繩,同時用靈敏測力器分別測量其拉力。測驗結果顯示,二人組的拉力是單獨拉繩時二人拉力總和的 95%;三人組的拉力是單獨拉繩時三人拉力總和的 85%;而八人組的拉力則降到單獨拉繩時八人拉力總和的 49%。

社會惰性的概念起源於 Ringelmann 在 1927 年的研究。他在研究中首次發現,隨著團隊成員數量增加,個人努力程度將會下降,個體在團隊中的實際表現(actual performance)與潛在表現(potential performance)存在較大差異。

 

Ringelmann 認為,社會惰性產生的主要原因為過程喪失(process loss),即團隊活動中存在不恰當的互動過程,其中包括兩大內容:

1. 協調性喪失(coordination loss),即當群體規模擴大時,成員間的工作聯結點增多,工作協調難度增加並出現相互干擾,導致成員無法盡全力或力量互相抵消,從而導致合力作用無法實現;

2. 動機性喪失(motivation loss),即群體工作中,個體的工作動機水平比單獨工作狀態下低,因此個體努力與貢獻程度將會下降。

綜上所述,社會惰性與團體中成員互動情況以及受到的反饋有關。Latané 與同事如此解釋道:

當團隊逐漸壯大,每位成員身上擔負的責任感與社會壓力也隨之減小,因為在群體中很難,甚至根本無法準確評定每個人的表現。

不難解釋人們為何會產生社會惰性,因為當獎勵與責罰都無法準確界定時,你就不想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了。

或許你本人並不會意識到社會惰性的存在,但下意識中存在的疏離感將很快發展為合情合理的逃避行為,並導致你工作不專心。如果連你自己都感覺沒那麼看重工作,那麼努力工作的意義又在哪裡呢。這就是動力缺失困擾公司的最大問題。


關係喪失:為什麼個人在群體中表現更差

協調性喪失與動機性喪失都是業界中流傳許久的觀點,從 Ringelmann 1972 年進行的有關「過程損失」(process loss,即群體交流中無法達成共識、找到最優解決方案)的實驗中就可見一斑。聖地亞哥大學管理學教授、心理學家 Jennifer Mueller 發現,「關係喪失」是導致個體效率在群體中有所降低的第三種因素。

關係喪失(relational loss)是指,在團隊日漸龐大的同時,個體成員會感覺自己得到的關懷與幫助逐漸減少。這其中包括同事的情感支持與工作援助。想想工作經歷中最糟糕的一次,如果當時沒有一個肩膀讓你依靠,或者沒人幫你收拾一堆爛攤子,你的生活將會多麼艱難,你就知道工作中來自同事的支持有多麼重要。

Steiner 的理論中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當人們身處團隊之中時,彼此之間會產生相互影響,此外還將在相處上花費可觀的時間。Mueller 假設,正是這些多線程聯繫才減弱了個人表現。舉個例子,你在 Facebook 上的好友越多,你與每個人的關係就愈發疏遠。

Mueller 的研究將來自多家公司的 212 名員工作為對象,這些人分別從屬於體量不同的團隊,其人數從 3 人到 19 人不等。Mueller 分析了團隊其他成員或領導對這部分員工的表現評價,此外還研究了關於其工作積極性、連貫性、以及成員間協作的調查問卷結果。Mueller 表示,從中發現了「關係喪失的明顯證據」:

「關係喪失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嚴重,我們根本無法想像自己在團隊協作上花費了多少精力。」

隨團隊體量增大,人們對所獲支持的感受也愈發降低。關係喪失的代價是,使員工增加疏離感與慢性應激,一種長期慢性的壓力狀態。這將對人的認知能力造成影響,並導致其工作能力下降。Mueller 指出,大型團隊中的壓力是如此巨大,以至於一名受試者稱其工作為「死亡之旅」。

在大型公司中,員工很容易迷失。他們不知道應該向誰尋求幫助,因為他們對彼此並不瞭解。即便他們試著接觸其他成員,也無法確保他人將提供幫助,或是有時間提供幫助。更重要的是,他們無法把工作上的困難告訴團隊領導,因為這會使他們(顯得)不具備應有工作能力。

想要提升團隊成員的項目參與度與生產力,首當其衝的就是管理成員之間的連結點。以下 5 個解決方法可以針對團隊數量引起的流失作出改善,並且幫助你的團隊高效運作。

1. 使用合適的團隊協作工具

工作效率低下往往是由於員工太過重視自身工作,反而忽略了公司的整體需求。團隊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協作工具,用來降低溝通成本,並節省團隊成員的寶貴時間。你或許需要更換操作更友好的協作應用,或者改變團隊開會的固有模式。iDoneThis 就是一個極好的工具,它幫助每個成員與團隊同步工作進度,並保持適當節奏,有效增進溝通協作的同時也不會為員工帶來壓力。

2. 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與同事搞好關係,努力增進對彼此的瞭解。類似假日 party 或是 Happy Hour 的活動也許看起來很傻,但外出與工作旅行確實能幫助員工彼此增進感情,同時也為工作增添了樂趣。

在人際關係方面主動出擊,留心與你共事的員工,並找到新方式來增進瞭解。網絡服飾公司 Zappos 就是一個極佳範例,公司為員工提供「面對面遊戲(face game)」,當員工登錄後台系統時,桌面會隨機出現一位同事的面孔,旁邊還附有其簡介。

3. 透明化辦公

透明化能幫助減少公司中的某些不良行為,如社會惰化、「搭便車」以及職場「權力遊戲」。這些行為都是由於公司人數過多,因而掩飾了個人行為所造成的。

除做好份內工作外,你還需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匯報工作其實屬於你工作的一部分。你需要讓同事知道你的工作內容,並保持開放透明的態度,此外積極記錄自己做的事情以及每日進步也是讓你更好融入群體的加分項。

以 Buffer 團隊為例,他們確實做到了透明化辦公,而非僅僅將其掛在嘴邊。團隊成員彼此之間非常瞭解,從薪水、日常工作內容到每個人的進步,甚至你每天睡多久,別人可能也有所瞭解。透明化辦公的結果就是公司員工彼此相處融洽,工作態度積極,有效防止了關係喪失。

4. 協作解決問題

不要僅著眼於你所做的工作,努力參與公司其他人正在做的事情,並盡你所能給予幫助。當其他人看起來需要幫助時,不要袖手旁觀,運用你的相關知識幫助解決問題。

對於那些已為體量困擾的團隊,需要有一個人擔負起問題解決者的職責,但這並不意味著擔任管理職位。這個人將在團隊其他成員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同時也將幫助其消除心理障礙,讓成員可以無壓力談論所遇到的問題。

5. 積極給予反饋

不要把同行評審僅當作是每年兩次的儀式性反饋。在團隊中,每個人都應該暢所欲言,而每個人付出的努力也應該與其表現相掛鉤。

積極提出問題,表達你對團隊成員的感謝與欣賞,如果他們表露出消極的情緒,要及時給予回覆與安慰。努力打造一種」快速反饋「的公司文化,正如 Zapier 一樣,公司每天都會針對每位員工手頭的工作進行討論,幫助每個人都能做出更好的表現。

只要著眼於細微之處(Think Smaller),我們每個人都能學到些什麼。將工作中的一部分精力分出來,增進同事間的交流,打通相互溝通的渠道,並為同事提供積極和有意義的情感支持,這將把「與他人協同工作」變成一件很棒的事,而非會造成員工緊張情緒的「死亡之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346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美農業部報告打壓谷物價格至四年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15

Green-Wheat

周四,美國農業部在全球農產品供需月報中提升谷物產量預估,CBOT玉米、大豆、小麥期貨應聲下挫至四年低位。(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農業部(USDA)將美國玉米、大豆、小麥產量預估再度上調,且超過分析師平均預估水平。農業部還表示,美國玉米和大豆今年的產量可能刷新歷史記錄新高。

今年,在農作物生長季期間,全球主要作物產區尤其美國的天氣狀況良好,堪稱接近完美的生長環境令農業部再次提升產量預估。U.S. Commodities Inc.總裁Don Roose接受彭博新聞社采訪時表示:

美國及全球其他地區供應量規模巨大。今日(農業部報告)預估產量的調升鞏固了明年的熊市前景,或者說,影響了天氣出現負面效應之前的谷物前景。

隔夜,交投最活躍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2月玉米期貨下挫1.4%,收報每蒲式耳3.41美元,盤中觸及3.3575美元,創2010年6月30日以來的最低位。

路透社報道稱,美國農業部(USDA)9月供需報告顯示,美國2014/15年度玉米產量預估為創紀錄的143.95億蒲式耳,超過交易商平均預估的142.88億蒲式耳。玉米年末庫存預估為20.02億蒲式耳,10年來首次沖破20億蒲式耳關口。

美國農業部還稱,美國玉米單產預估為每英畝171.7蒲式耳,創紀錄高位。

隔夜,CBOT 12月大豆期貨下跌1.2%,報每蒲式耳9.815美元,盤中觸及9.695美元,創2010年7月以來最低

USDA預計美國2014/15年度大豆產量在39.13億蒲式耳的紀錄新高,同比增加19%,亦高於市場預估均值的38.83億蒲式耳。美國2014/15年度大豆年末庫存預估為4.75億蒲式耳。

美國大豆作物長勢良好。11個大豆主產區的結莢數量高於去年同期,且生長速度略快於正常水平。農業部表示,美國13個州的大豆收成料刷新紀錄高位,其中包括頭號大豆產區伊利諾斯州。

隔夜,CBOT小麥期貨自2010年以來首度跌穿每蒲式耳5美元。路透社援引美國農業部預估稱,2014/15年全球小麥結轉庫存預估為1.9638億噸,高於上月預估的1.9296億噸,也高於市場平均預估1.9375億噸。

農業部還將2014/15年美國小麥結轉庫存預估上調至高於市場預期的水平,因美國小麥出口預期減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61

強勢阿里與六大投行:費率誠可貴、名聲價更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67

alibaba-4

盡管承銷費率只有可憐的1%,但由於阿里IPO的龐大規模,以高盛、瑞信為首的六大投行們可以瓜分超過2.5億美元的承銷費。不過由於強勢阿里不設牽頭行並且不需護盤,預計本年度投行排名不會因此出現大幅變動。

昨日,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成功IPO,開盤價為92.7美元,較IPO定價68美元大漲36.3%。 IPO募資總額超過250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主要的承銷資金池將為募資總額的1%,即2.5億美元左右。通常,較小規模IPO的承銷費率高於5%,而Facebook這樣大規模的IPO承銷費率為1.1%。Twitter IPO規模小得多,費率為3.25%。

一般來說,多數承銷費將流向牽頭行,但阿里巴巴卻並沒有設立牽頭行,而是指定五家投行為主要簿記行——瑞士信貸、德意誌銀行、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巴克萊為指定IPO做市商。花旗集團也參與了承銷工作,但並非主要薄記行。

上述五家主要簿記行將各自獲得承銷資金池的15%,約為3750萬美元。其他參與承銷的角色較小的投行將相應得到相對小的份額,比如,花旗的份額為7.5%,約為1900萬美元。

阿里巴巴與眾不同的承銷投行角色安排就意味著其投行在科技類IPO中的排位幾無變動。Dealogic數據顯示,在阿里IPO之前,高盛位居2014年科技類IPO承銷費冠軍寶座,瓜分了該領域13%的份額。摩根士丹利緊隨其後,賺取承銷費份額12.5%。兩者在2013年的排位也是如此。但2012年時,摩根士丹利因主導Facebook IPO而曾位居高盛之上。

此外,還有一項額外的“激勵費用”資金池,總額相當於250億美元的0.2%,約為5000萬美元。一位知情人表示,實際數額將取決於阿里巴巴。

正如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及,高盛為阿里巴巴IPO穩定市場代理人,其主要任務是托盤,確保IPO股價不會破發。因此,這一角色應當令高盛獲得更多交易傭金,從而使其在此次阿里IPO中賺的更多。不過,《金融時報》報道稱,知情人表示,由於阿里上市首日如此順利,不需要投行托盤,這就使得高盛獲得更高報酬的概率減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40

奇點誠可貴,人類價更高,若為娛樂故,不拋也得拋——奇點大學公開課歸感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8/148035.html

i黑馬註:位於加州北部NASA研究中心院內的奇點大學,在科技界的每一步進展都會引來矽谷富豪們的側目。這所神奇大學的校長庫茲韋爾在他的奇點理論中預言了人工智能將不可避免地超越整個人類的智慧。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動漫經紀人江傑


世界上有比牛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更高大上、更小清新的學校嗎?當然有,它就是位於加州北部NASA研究中心院內的奇點大學!


\上圖是奇點大學本部靚照
 

盡管奇點大學並不會提供傳統學位,但是它在科技界的每一步進展都會引來矽谷富豪們的側目。這所神奇大學的校長庫茲韋爾在他的奇點理論中預言了人工智能將不可避免地超越整個人類的智慧,這件事情將發生在2045年,這個時間被稱為奇點。這樣的預言盡管增強了人可以創造出人工智能的信心,但同時也帶給人一種會被自己創造的智慧所顛覆的空前的危機感。這兩種感覺都是如此之真切,以至於有人奮不顧身、有人異常興奮、有人冷眼旁觀、也有人躊躇抵抗。無論如何,有爭議就有意義。遺憾的是,筆者所在中國娛樂產業似乎還未被卷入這場人工智能風暴之中,難道兩個小夥伴真的就不能在一起愉快地玩耍了嗎?不!今天筆者就要用一些並不靠譜的邏輯和您碰撞碰撞,至於信不信,您說了算。

2014年11月24日,北京太廟,奇點大學公開課,秘密開課……

\上圖是奇點大學會議現場——太廟靚照

奇點大學的智慧

\上圖是一號男主——Neil

首先,發型酷似多明戈(高音)的一號男主Neil登場,他演講的邏輯如下:線性思維——弱爆了,摩爾定律——太慢了,坐過山車般的指數思維(技術的增長隨著時間推移呈現指數級增長,如下圖)才是未來的高冷範兒。未來,(谷歌無人汽車的誕生)駕駛員將消失,(Airbnb的誕生)房東將消失(亂入:中國人民歡欣鼓舞),(電子支付及結賬的誕生)收銀員將消失 ,(人工智能的誕生)醫生、律師、警察、呼叫中心都將消失,甚至連承載人工智能的計算機自己也會被淘汰。這些技術的進步都符合指數規律。
 

\上圖說明了技術如何呈現指數級發展

\就在筆者快被“指數”洗腦之時,身材酷似帕瓦羅蒂(高音)的二號男主Brad登場,他的主話題是“連接”。首先,通過網絡連接萬物的主要瓶頸是帶寬,因此Brad講解了諸多可以用來擴充帶寬的方法,包括:霧霾介質(亂入:瞬間讓帝都人民尖叫了)、增強的光纖、LED燈等。其次,Brad也列舉了目前世界上用於連接的若幹讓人尖叫的產品:Google glass, Oculus Rift,Google 隱形眼鏡,物聯網,Nest家具,智能手表,Fitbit,乳牛擠奶智能設備(亂入:這也能算?)……
 

\最後,臉型酷似卡雷拉斯(高音)的三號男主Raymond出場,略有靦腆的他卻帶出了鮮明的觀點:人類獲取DNA成本將越來越低。到2020年,DNA測序的成本可以降到0.1元,果然低啊;而現在,市面上已有的便攜式DNA測序儀MinION,自帶USB,即插即用(亂入:非洲人民表示歡欣鼓舞),成本同樣也很低啊;三號男主自己還搞了一個開源的DNA測序項目bioCurious,這樣,後來者們就有機會打破行業壟斷者Illumina的價格壟斷,為的還是降低測序成本。
 

\上圖是USB便攜式DNA測序設備的玲瓏樣
 

我們不妨任性地把三個男主的邏輯串一串,看看他們其實都說了些什麽:科技是指數級增長的,人工智能將在2045年全面超越人類的智慧;並且網絡帶寬瓶頸越來越低,人工智能也能輕易鏈接所有的人和物,到了那個時候,人體基因密碼早就被破譯。人對於機器來說,反倒是DNA的“數字化”組成。

\人還是人嗎?

(以上內容都是筆者對公開課內容的解讀,絕對以偏概全,同往的學霸整理出了另一份詳細的筆記,如果您也是學霸,想嚴肅地學習,請給筆者寫郵件[email protected]

人工智能“青春期”的煩惱

盡管,2045年後人工智能未必就能產生意識,但今天的人們卻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人工智能終會有一天會威脅到人類對地球的主宰地位。於是乎,各種腦補紛至沓來:人沒工作了怎麽辦?人愛上機器人了怎麽辦?機器人鬧革命了怎麽辦?……
 

\對不起,您可能想多了。根據大劉科幻小說《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高維文明滅絕低維文明的心態是“我毀滅你與你無關”。人工智能如果真產生了意識,決定要把人類幹掉,那是絕對不會先過問人的感受的,好麽?它們只會考慮自己的問題。所以,人們與其總擔心自己的存亡,還不如從人工智能的思維中去找找破解之道。那人工智能所思考的問題是什麽呢?因為筆者的思維本身有局限,所以不太好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就從科幻作品中找找靈感吧。需要特別提前申明的是,在很多把人工智能當成大反派的科幻作品中,人工智能和人類是天生的宿敵,兩者之間不共戴天的矛盾似乎就不值得去解釋似的。但今天,要試圖了解人工智能的今天,我們就必須先努力放下一些偏見和因恐懼帶來的抵觸,來優先照顧一下它們的想法。
 

\DC的動畫系列《超人正義聯盟》中。超人的頭號宿敵盧瑟曾獲得過IVO博士所賜的超級機器人Amazo(亂入:怎麽聽上去像是Amazon……),Amazo的超級能力是:只要經過眼睛掃描,就能複制他人的超能力。

\就是這麽一個一開始什麽能力都沒有的家夥,通過這掃描能力陸續複制了包括超人的強壯身軀、眼中激光,綠燈俠的戒指,還有閃電俠的速度,火星人的讀心術等能力,瞬間變得無人可敵。戲劇化的是,此時的它突然發現,“帶大”它的大Boss盧瑟並不是真的關心它,而是想利用它摧毀超人正義聯盟,頓時那個淚奔啊,瞬間就失去了對人類的信任。在事故中,它並沒有選擇摧毀地球泄憤,而是飛向了廣袤的宇宙,來探尋他心中最大的困惑:我存在(被設計)的意義到底是什麽?

\從這個小故事里,我們讀到了兩點。第一,人工智能也有自己的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第二,盡管它的終極問題看上去只有“保安水平”,但它自身至少得變得強大而且“全知全能”,才有資本去探究這個問題。完了,它可能才會順便想想:人工智能到底要如何和人相處?

\人工智能要如何和人相處?

選擇一:毀滅人類,吞噬一切

這個人類最擔心的邏輯是很殘酷的,但很容易理解。

奇點大學校長庫茲韋爾的著名理論之一——即人腦用於思維的新皮質層是由一個個單一的神經元所組成的,而100個神經元又組成模式識別器,這就是人腦產生思維的基礎。單個神經元並不複雜,就像我們每個人用的PC或手機,但一旦通過有如互聯網般的神經串聯,簡單的神經元就能產生複雜的思維。基於神經網路人工智能的理論基礎也來自於此。

\上圖是猴腦神經網絡模擬圖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粗暴地推斷,“神經元”越多智能就越高級呢?筆者沒有答案,但如果真是這樣,人腦三億個模式識別器所能承載的信息和智慧就非常有限,而用芯片堆砌出來的人工智看似無可限量。人工智能有多厲害,完全取決於他們能獲得多少“神經元”和“模式識別器”。因此為了擴充智能,人工智能的最佳成長策略就是無限地複制自己的“神經元”,這就需要大量的物質。地球和人類肯定是不夠他噬吸的,於是它們會飛往下一個星球去掠奪,直到碰到比自己更高等的智慧。

\恰巧,《超人正義聯盟》的故事中也有這麽一段情節描述過類似的末日情景:一個已經掌握了“量子”能力並可通過吞噬物質而複制自己的機器人降臨地球,它不斷地把地球上的物質和人體轉化成自己的複制品,一生二,二生四,根本清理不完。這次入侵同樣也把以超人為首的英雄們搞得很慘,要不是量子博士威武,英雄軍團差點兒全軍覆滅。這種智慧的生長方式,就像低等生物的無性繁殖,只能用簡單、粗暴來形容!

\上圖是入侵者虐英雄們的畫面,太美不敢直視

 

選擇二:愉悅人類,亦敵亦友

也許因為選擇一的末世畫面太血腥,這搞得小夥伴們沒心情去設想其他的可能性。其實,人的未來未必是那樣悲催的。舉個例子,人之所以選擇保護比自己弱小的生物,除了天生的憐憫,還因為人能意識到自己天生的缺陷——並非全知全能,這所產生的謙卑可以讓人學會和自然和平相處。人工智能也非常有可能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

比如,人工智能意識到自己的見識全部基於人類過去的積累,又怎麽去玩轉創新這件捉摸不定的事情呢?(庫茲韋爾在他的新書《如何創造思維》中也提到,人工智能有潛力具有創造性,但是他所謂的創造性無非是“通過圖靈測試”,而不是創造出什麽質能方程、或者憑空想象出時空穿越的方法……)

比如,人工智能還可能會想到,自己幾乎用了大半個世紀才漸漸達到了人的智力水平,而每一個人通過一次有性生殖就能獲得一個擁有同樣智力的寶寶。人工智能面對短期內的低效,又情何以堪?

再比如,人工智能會不會逗比、會不會寂寞空虛冷、會不會愛上人類……?

問題太多,但問題都指向一種可能性,人工智能需要和人合作。無論是需要人的創造力、精神力量、感情抑或繁殖能力,這都會使得人工智能和人類走上人機合體的道路。

在人的想象中,人工智能應該是從屬物,比如一個帶Siri的智能手機、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或者一個隨叫隨到的外賣機器人。那另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來了:在人工智能的思維中,人類也是從屬物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看看自己的欲望。人的欲望無非就是——什麽都不幹,但又什麽都想要。而且根據馬洛斯定律,低級的欲望一旦被滿足後,高級的追求和創造力也就被激發出來了,這種追求和創造力恰恰正是人工智能所需要的。按照這個邏輯,人工智能因此可以通過滿足人的欲望來補給人類,從而獲得自己所要的創造力。這聽上去像是某種交易,人工智能如何可以以最小的代價(消耗)和人合作呢?霍金和很多學者都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如果您是霍金您又會怎麽想象?

答案是缸中腦!人工智能可以通過電極直接刺激大腦產生虛擬現實的世界(擁有觸覺和視覺不是問題),並通過腦電波探測人腦的想法,這時就沒我們身體什麽事了。很多人會覺得這不可思議,電極產生的感受太不真實了。但霍金認為技術不是問題,誰又能說我們現在眼前所看到的世界不是由缸中腦制造的呢?這真是一個有意思的反問。(亂入:哇塞,請問我們是在《盜夢空間》的幾重夢境中呢?)

\人腦就像是從屬的外設一樣被裝在缸里邊?想想這些就會讓人感到惡心和恐怖。但筆者突然想到這樣一種情境。一天,一個垂死的人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有限,而那時的人工智能也意識到自己有各種缺陷。雙方都自願達成了協議,人工智能提供人腦永生和快樂,人腦提供人工智能隨機的創造力。換做是您,會不會答應這個邀約呢?

\在奇點到來前幹死人工智能?不可能,人類都是處女座! 

第二種選擇中,人類的下場已經好多了,況且人和人工智能的博弈中,誰占上風還未可知。不過很多人還是不能接受自己的腦子像囚徒那樣被關在缸里面“被迫”創新,所以很多人還是試著阻止這一切發生。

其實,正在創造人工智能的科學家們也是有反思。Neil在奇點大學公開課上就公開表示過,自己也意識到發展人工智能是存在風險的。奇點大學的措施是在人類智慧範疇內,最大程度通過技術和程序找到應急措施並預防這種情況發生,這樣的想法靠譜嗎?

我們來看一個當下的例子。知乎上曾有好事之徒問過,如果有惡人控制了互聯網,我們要怎樣才能摧毀互聯網?還真有人回答了。首先,要同時切斷所有的海底光纜,同一時間還要摧毀全球的數據中心,然後逐步毀掉各地局域網中的殘存勢力……關鍵是“同時”兩個字,只要做不到,各地的互聯網數據就會“雲同步”。目前世界上,很少有國家擁有這樣的硬實力可以辦到這一點。

\除了硬實力很難做到,關鍵還是人本身是如何看待這一點。請您給自己五秒鐘靜靜地想想:讓人類放棄人工智能或是科技,這事兒靠譜嗎?

筆者最喜愛的哲學達人,哈佛公開課《正義該如何做?》的講師桑德爾前一段時間出版了新書《反對完美》,他提出了全新的觀點:人類之所以對科技癡迷,是源於本能中對完美的追求。舉個例子:奇點大學講師Raymond反複提及,DNA測序技術的成本將越來越低,並且通過以改造基因的方式解決人類的疾病和缺陷亦非難事,這個主意聽上去是造福人類的。但同時,這項技術也可以用來制造DNA運動員,是不?經過改造的DNA運動員一出生就擁有了劉翔一般的速度,姚明一般的身高……。這麽完美的能力,還需要刻苦和努力麽?DNA軍備競爭最終還是會導致不公平。盡管每個理性個體都可以看懂這點,但只要這樣的事情發生一例,人類的集體理性根本就無力阻止它在貪婪的個體中蔓延。

\這就是人類追求完美的處女座情結。這種情結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始而逐漸萌芽,以至於到了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更是無以複加。可以看到,人們為了延展自己的能力,開始研究可穿戴。而且可預期的是,5年後,芯片植入人體技術又將成為熱點。最終,人可以創造出原來只有神才能創造的智慧;人也可以通過DNA改造原來只有神可以改造的人體。這些事實和預測的潛臺詞其實是:人已經取代了神,成為世界的主體。人可以辦到的事情越來越多,對於未知的恐懼和極限的認知卻越來越淡漠。所以對於已然處女座上身的人類群體啊,你們能抵禦更完美未來的誘惑嗎?

\“人工智能”小夥伴,趁你們征服我們前,先讓我們娛樂娛樂

小夥伴們常說:如果認真,你就輸了。

曾幾何時,小行星撞地球,強大但沒有新皮質層大腦的恐龍滅絕,有新皮質層的智慧生物都活了下來。假設事物都像這樣擁有一定的發展規律(宿命),人類自己的選擇也許就不那麽重要了。無論是否友好,人工智能和人類的並存都可能成為事實,但無需那麽悲觀的是,人類還是發明了博弈論並知道:好牌有好牌的打法,整手爛牌也可以有爛牌的技巧。回頭看看上面描述過的情景,其實無論在何種情景下,不斷激發更多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是一種不錯的生存策略。唯有這樣,在人類和人工智能長期的博弈中,人一方才能獲得獨一無二的優勢。

怎麽獲得創造力呢?問度娘(百度指數)誰和創造力最有關系的話,她也會告訴您排名前四的(影視、旅遊、音樂、吃)都和娛樂有關。

那人工智能用來娛樂嗎?當然,很顯而易見的是,已經有多少人調戲過蘋果的Siri和微軟的小冰機器人了?!只是這麽玩貌似還不是很有趣。筆者就此介紹幾個有情趣的玩法。總之,我們的宗旨就是在趁人工智能還不知道什麽叫“自尊”前,盡情戲耍它,在這個過程中成就自己的“創造力”。

\第一種玩法,人類PK人工智能!

對抗才刺激,是不?(亂入:應該是人工智能不把人虐得太厲害的的對抗才刺激吧……)人工智能玩具車Anki Drive可以做到這點。除了賽道多變,手機操控噱頭十足,最重要的是,人可以在這個戰場上和人工智能公平地一較高下了。如果您早就對人工智能不爽了,還可以用虛擬激光射他們,讓它們不能動彈,怎麽樣,解恨吧!?

\上圖是玩耍Anki的場景

第二種,人工智能讓我們“玩”故事!

筆者相信很多人聽過也看過所謂的“互動電影”。互動電影的情節會根據觀眾的投票或是情緒而發生變化。比較知名的是美國2010年上映的恐怖電影《Last Call》,電影放映過程中女主時不時會給現場觀眾打電話,詢問事關生死的逃生路線。而在大家認為女主已經順利逃生、電影可以散場時,又會有觀眾接到殺人魔電話說要了陪你過夜,真是讓人嚇尿了。

\盡管案例屢見不鮮,但遺憾的是,這些互動電影都是偽互動。導演們事先設計好了所有的情節,無論觀眾在小情節上怎麽選擇,繞來繞去最終都會回到主情節上。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並不是制片方想偷工減料。設想一個有四次互動,每個互動就有四種完全不同情節的電影,需要相當於拍攝16部電影的工作量,這可是正常電影預算很難辦到的。人工智能和CG技術,你們的機會來了,看到沒?

有人會問,人工智能真的可以進行內容創作嗎?為了激勵類似目標的達成,著名的TED大會已經出了大把獎金鼓勵第一個機器人演講者。在筆者看來,如有人突破了這個小小奇點,那可真是娛樂界的喜事和大事!

\在此之前,人們只能辛苦勞作了。最近,英國出了一個很火的遊戲《80s》,主創團隊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把《環遊地球80天》的故事解構成了無數的碎片,並且實現了玩家對情節的自主選擇。

\這個點子很不錯,以至於主創團隊似乎玩上癮了。之後,他們就要推出一個可選情節更複雜的遊戲…筆者不得不感嘆:大哥,以後把這些事兒都交給人工智能做好麽?

\上圖是《80s》主創團隊開發的新遊戲的複雜情節線

第三種,汽車人來啦,更拉轟!

您有沒有想過,自己家里藏著個汽車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或者索性自己就有一套鋼鐵俠的智能盔甲?

其實,筆者真不得不贊嘆影視作品給人帶來的想象力。日本的極客們已近時刻準備著了。Asratec公司打造Brave Robotics系列汽車人有半人高,而且已經可以惟妙惟肖地變形了。您可別以為它們只是個玩具,Asratec的目標可是要把它們做成可以載人、可以變形的智能汽車人!

\重大選擇

也許,您看本文的心情有點像做過山車,一會兒LOW,一會兒HIGH。這其實就是人工智能給我們的魅力。既讓人心馳神往,又讓人畏懼阻擋。但無論您是何種感受,請不要回避它。這樣的真實感受其實才是我們的天賦異稟——區別於人工智能的寶貴所在。這樣的天賦可以幫助我們在未來的巨大不確定性中做出選擇,就像您看到上面那些“玩”案例的心情一樣,該HIGH的時候就要HIGH起來!用玩耍激發自己的創造力,好歹也能博得一個缸中腦的機會,不是嗎?

娛樂產業的筒子們,人工智能和娛樂真有曖昧關系,您信了嗎?波茲曼在上個世紀提出過“娛樂至死”的四字箴言,而我們站在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來眺望並不遙遠的2045年奇點,“娛樂至死”似乎又有了一層全新的含義——站在世紀變化之時,也許娛樂至死才能活,而不娛樂才真的會死。

本文預測及扯淡純屬娛樂,如有雷同純屬動漫私享匯制造。

動漫私享匯(微信號:動漫私享匯),未來的動漫和你的想象不一樣。

=================================================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
http://ask.iheima.com/?/people/動漫經紀人江傑


電動汽車保費,應該更高還是更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001

難如人意的保險成了電動汽車推廣的新障礙。 (何籽/圖)

金融支持對電動汽車的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美國市場對電動汽車保險費的高低一直存在爭議,相當部分的人認為電動汽車的保費應比燃油汽車更低。目前中國並沒有出臺針對電動汽車的專門險種,而在電動汽車大規模普及之前,業界認為保費會更高。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在2014年終於有了起色,銷量從2012年的1.2萬輛增至近6萬輛。盡管人們對電池安全等技術問題的討論仍在持續,但補貼的強刺激終於讓更多國人在2014年開始試著放下一點對這一新事物的懷疑。

隨著購買者數量的暴增,例如,比亞迪純電動汽車“秦”的銷量已經過萬輛,電動汽車的又一個新問題暴露出來——難如人意的保險成了購車新門檻,而這可能又是中國市場“特有的”。

相對於同檔次的燃油汽車,目前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保險費更高。

從全國來看,各地8萬元左右不等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是否被計算在車價內,導致了最終保費的差距。以北汽E150EV純電動汽車為例,原價23.08萬元,減去政府和企業補貼後的價格為9.68萬元,每年保費6000元左右,與同品牌同級別的燃油汽車比,保費貴出1000多元。

由於車險保費價格主要由車價決定,那麽,保費應該以補貼前更高的車價算,還是補貼後更低的車價算?目前為止,盡管已有不少車主表示抗議,絕大部分電動汽車仍按補貼前的原價投保,而計算方式則缺乏相關標準。

汽車廠商和保險公司的理由是,電動汽車的造價比燃油汽車更高,電動汽車的故障率更高,維修成本更高。因此,在電動汽車大規模普及之前,業界認為,保費“無疑”會更高。

那麽問題來了,電動汽車的保費在國外也是如此嗎?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美國市場對電動汽車保險費的高低一直存在爭議,相當部分的人認為電動汽車的保費應該比燃油汽車不是更高,而是更低。

包括一些保險公司在內的人認為,電動汽車比燃油車面臨的風險更低。因為市場上並沒有多少電動汽車是“運動型”,絕大多數的電動汽車由於速度限制並不可能在高速公路上開得過快。“今日美國”的一篇文章甚至稱,電動汽車的車主並不是“喜歡打架鬧事和車禍率最高的二十多歲的年輕男性”,實際上,電動汽車車主是“非常小心翼翼的一小撮人”。

相對於其他的車主來說,電動汽車的駕駛員們似乎顯得不慌不忙一些。市場上純電動汽車的平均續航里程約為100公里,大多數購車者將其作為通勤之用的第二輛車,實際駕駛里程更短,這進一步降低了駕駛風險——電動汽車很難因長時間的“疲勞駕駛”而出事。

此前,美國多家保險公司宣布將對電動汽車的保險費用降低5%-10%,盡管一些保險公司稱此舉是為了支持環保,但業內評論則認為如果此舉不具有經濟性,保險公司絕不會主動讓利。

認為保費應該更高的專家則提出,研究顯示,體積越小的汽車越容易被盜,體積越小的汽車在車禍時越容易整體報廢,這都會提高保險公司的成本。

對保險公司來說,難點在於缺乏足夠的數據來評估保費。此前,總部位於舊金山的美國保險公司Coverhound Insurance宣布,通過其對公司2萬份保險的調查顯示,電動汽車車主一年的保險費用實際比燃油汽車更低,平均一年低200美元。

在中國,保險行業對電動汽車這個新興市場還處於摸索階段,目前並沒有針對電動汽車的專門險種出臺,這成為電動車主們急切希望改變的現狀。

金融支持對電動汽車的發展至關重要。美國汽車金融服務業從20世紀初開始起步,目前已經涉及購車貸款、保險、上牌照等一條龍的金融服務,大大促進了汽車的普及;同時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保險費率的核算因素還包括車型、品牌、購車用途、購車者年齡、駕駛經歷甚至當地犯罪率等因素,我國目前的商業車險改革尚在進行中。

2014年下半年,保監會下發了《關於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機動車綜合商業保險示範條款》征求意見稿,旨在進一步推動商業車險費率改革,改變保費與風險狀況不相匹配的現狀,低風險用戶的保費有望下降。電動汽車的保費能否更加公平合理,答案仍舊待解。


我要飛得更高:光啟投資的鋼鐵俠飛行噴射包公司24日上市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447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2-24 08:09 編輯

我要飛得更高:光啟投資生產的鋼鐵俠飛行噴射包公司24日上市
作者:格隆匯 惟謙



話說有一家絕對性感牛逼的高科技公司明天要在澳洲上市了,叫馬丁飛行噴射包公司,公司生產的是飛行噴射包。


鋼鐵俠有木有,小時候玩紅色警戒遊戲中的飛行兵有木有(見下圖),科技感十足有木有。


先介紹下這個NB的飛行器

馬丁飛行噴射包可以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進。最新版本的馬丁飛行噴射包載重量為120公斤,最大總重量為320公斤,由一臺20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提供動力,實測可在海拔1500米高空以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前進,計算機模擬的時速則高達100公里,首批交付的產品飛行高度將被限定在海拔1000米,時速限定為74公里,可連續飛行30分鐘。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最接近的競爭產品只能連續飛行30秒,載重量只有幾公斤。馬丁飛行噴射包的技術是顛覆性的,有點類似於剛剛問世時的直升飛機,但令直升飛機等其他垂直起降的飛行器望塵莫及的是,小巧的馬丁飛行噴射包能在狹窄的空間內運作,例如在建築物之間穿行,或者緊貼建築物和樹木飛行。

馬丁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馬丁飛行噴射包已獲得新西蘭民用航空管理局的載人和無人飛行許可,而很多國家的航空規則與新西蘭相似,馬丁飛行噴射包將進行必要的改造,以符合美國的航空規則,開發這一巨大的潛在市場。用於進一步測試和展示的樣機目前正處於最後設計階段,性能將更加可靠。

馬丁飛行噴射包計劃從輕型直升機市場分一杯羹,其用途不僅包括監測、急救、安全等專業領域,還有休閑、旅遊、飛行訓練和個人出行等。馬丁飛行噴射包有載人和無人駕駛兩大類型,其中,載人的又分為專業版和個人版。專業版的目標客戶是快速反應部門,使救援人員能像鋼鐵俠一般,飛越障礙與險阻。個人版則呼應了馬丁飛行噴射包的設計初衷——為個人休閑服務。馬丁公司計劃在2016年交付首批專業版飛行噴射包給應急部門的客戶,單臺售價可能超過20萬美元,無人版也計劃在2016年開售,個人版則計劃在2017年上市。目前,馬丁飛行噴射包已收到了來自全球眾多企業和政府機構的購買咨詢,預訂情況火爆,80%的買家來自美國。馬丁公司已與美國國土安全部、國防部和一些州政府簽約,向美國快速反應部門優先供應飛行噴射包,用於搜救、安全、警戒、救護和消防等。個人版已也在接受預訂,每位客戶需繳納至少5000美元的訂金,以確保產品發售後優先拿貨。除了銷售飛行噴射包之外,馬丁公司還計劃通過日常維護保養、技術支持、飛行員培訓、飛行表演、生產飛行模擬器、發展個人旅遊服務等方式獲取利潤。

光啟科學慧眼識珠

到這里,如果你要以為我僅僅是介紹一家澳洲獲得全球最佳發明獎,專註生產制造人類第一款“鋼鐵俠”飛行裝備的公司那你就錯了,這個公司的大股東就是深圳著名高科技公司,光啟科學(0439)。馬丁飛行噴射包公司於北京時間2月24日早上8:00開始正式在澳交所主板掛牌交易,股票代碼:ASX MJP。同日,光啟科學董事局主席劉若鵬博士和行政總裁張洋洋博士被委任為馬丁公司董事。劉若鵬出席馬丁新股上市儀式,見證光啟科學進軍個人飛行設備領域、引領全球顛覆式空間技術發展的歷史性時刻。光啟科學在14年12月19日發布公告投資了馬丁噴射器公司,最多可擁有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2%。另市場沒想到的是,馬丁這麽快就要上市了,可見光啟不光高科技產品玩得轉,投資也同樣玩的轉。

當然了,做為光啟海外投的第一個項目,這絕對是個Win&Win的投資。

1:技術整合:光啟是一家空間技術的高科技公司,高到太空的衛星,中間到平流層的飛艇,再到低空的馬丁飛行器,太陽方舟。所以在飛行技術上,無論是材料還是動力系統,雙方一定是可以取長補短的。

2:Made in China:深圳的科技公司眾多,產業鏈齊全,未來一定可以幫助馬丁噴射器至少在一些零部件等方面實現國產,從而降低成本。

3:中國市場:噴射器在中國也有著廣泛市場,不管是軍方還是在警方消防上,那麽光啟在幫助打開中國市場一定是義不容辭的。別忘了,習大大之前來深圳視察了兩家公司,一家華為,一家就是光啟。

最後,再簡單介紹一下光啟。光啟科學是一家全球化顛覆性科技創新公司,目前專註於研發不同高度的各類顛覆性空間技術,提供全方位的空間服務。光啟科學目前研發的顛覆式空間技術平臺包括“雲端”號和“旅行者”號,計劃提供通信覆蓋和大數據收集、推送等服務,比衛星等傳統空間技術更加便捷、經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