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象限思考—王曉璐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e3uj.html
20年前考過GRE,那時候沒錢,沒有獎學金就沒法去留學,不像現在的小朋友,啥成績都不要美國學校都肯錄取──人家圖的是你的錢。如今中國父母,人傻錢多。一大把父母哭著喊著要給美國學校捐款好讓自己孩子去上學。

 

話說這西方教育和考試,考知識點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靠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拔高點說是智商和能力。那邊不大丁點的孩子都知道用邏輯推理,知道畫個 圖表,條分縷析把事情解釋清楚。而方法論,恰恰是國內教育最缺乏的。這是老祖宗故意的,愚民政策的結果呢還是其他原因?總之,蠻可悲的。

 

記得30年前剛上大學的時候,班主任給我和小昭同學一本科學方法論的書,讓我們一週後寫讀書筆記。當時腦子就懵了,聞所未聞嘛。咋寫?你讓我解一道數學題我會,方法論,這是什麼東東?

 

多年以後,讀芒格的《人類心理誤判》、《槍炮細菌鋼鐵》等,慢慢領悟當時已過而立之年的老師,對我們懷有怎樣的期待,對方法論的認識上升到怎樣的高度!可惜插過隊,改革開放後第一批上大學的班主任,卻英年早逝於異國他鄉。至今記得她寫得一手好字,大氣!

 

說到股票市場,最簡單的一個方法是畫四個象限,很多時候能輕易把問題看清楚說明白。例如,市盈率vs市值;毛利vs周轉;等等。

 

市盈率低市值小的,在A股基本不存在,可見泡沫大;港股大把仙股,市盈率低市值也小,PB也是零點幾倍,要麼是老千股,要麼是邊緣化的,要麼是夕陽產業 的,要麼是管理層老朽到不可救藥的,總之便宜通常有便宜的原因。在A股這個大染缸裡腦子被扭曲的人,去到港股,會發現便宜東西太多了。往往要經歷好幾次痛 苦教訓才知道,光便宜是沒用的。便宜背後的殺機太大了。當然,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大公司,如恆安等,也是從小公司成長而來的,港股有一些,例如李氏大藥廠、 譚木匠、寶光等都是業務穩健,估值低,市值小的公司,這樣的素質和成長性如果放在A股上,怎麼也要給二三十倍市盈率的。沙裡淘金的眼光很重要。兩年前的同 仁堂科技也是便宜得一塌糊塗。

 

高市值低市盈率,一如大把的銀行股,只說明行業到了頂峰,不再有趨勢性機會。不明白這一點,就完全看不懂這幾年的行情。遺憾的是,自己往往被所謂的低市盈 率這個「便宜」矇騙,沒想到地下室還有好幾層。沃爾瑪、可口可樂十年沒漲,也都是因為成長性放緩,本行業遭到其他行業的挑戰,例如電商、其他健康飲料的衝 擊等等。蘋果的市盈率可是夠便宜的,但市值夠大。美國股市上,4000—5000億美元的市值是天花板。曾經的微軟,是何等的壟斷?人類歷史上還沒有過比 它更壟斷的,前景更加無邊界、商業模式更好的公司了吧。看看微軟最高的市值,再想想蘋果、google的市值,對我們的啟發太大啦。市盈率這個拐棍,太單 一,太片面了。

 

高市值高市盈率,還用問麼?2008年的萬科,市值超美國所有地產公司,還有當年的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石油。教訓夠充分了吧。

 

中高市盈率中低市值,貌似市場給予成長股的美好預期。只不過要辨別真假成長股和成長的階段。在高市盈率階段買入成長股,動輒股價腰斬也不是新鮮事,就算後來漲上去了,這波折也夠嗆呢。

 

毛利和周轉,如同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可兼得的。高毛利公司通常低周轉,高周轉公司通常低毛利。上帝是公平的,不是麼?毛利在30%左右的公司 快消品公司,如果周轉再提不起來,哪它還能靠啥存活呢?毛利在70—80%的公司,再提升毛利的空間還有麼?不擴大量,還想幹啥?張裕本身不應該是奢侈品 的定位,卻享有了如此高的毛利,可見上下游便宜佔盡,今後唯有以量補價。高毛利公司,除非有獨特護城河,否則一定有競爭對手進來,早晚而已。一大把服裝企 業,憑什麼高毛利?女人對鞋不忠,對衣飾也是一樣的。足夠差異化的市場通常是細分小市場。行業發展初期的高毛利,只是暫時現象,只不過賣方通常都線性外 推。

 

明白這些簡單道理,至少會知道上市公司到底是自己糊塗還是存心想忽悠投資者。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能用緊急和重要這兩個維度把時間管理好,把儘可能多的時間用於重要的事情,儘可能少化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凡事作好安排,把緊急的事情早早處理好,不至於拖到迫在眉睫,變成耗費時間的大事。聚沙成塔,時間管理好了,生活和工作的效率會提高很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52

王曉璐之資產負債表遠比損益表重要 明月秋風

http://xueqiu.com/3712385667/23349448
資產負債表遠比損益表重要(2012-12-24 13:46:32)
今年通過雨潤、廣匯,學習了資產負債表的重要性,並付出代價,相信這代價會記牢。

之前雖然知道體檢結果比跑步成績重要,但僥倖心理或者說觀察的視點始終沒有調整到正確的焦點,所以資產負債表總是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Mark一下新浪博客的文章,作者枯榮,反思了對雨潤的投資。轉帖如下:

第一、一家業務前景光明、實力雄厚的公司遇到不道德的管理層,最終仍然是後者佔據上風。公司股權結構必須合理,而不是一家獨大,缺乏外部股東的監督制衡。儘管對於雨潤食品的實際調研反覆證明公司的基礎業務是真實存在的。

第二、絕對迴避資本開支持續超過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的公司,無論其業務前景多麼光明,公司管理層看起來多麼雄心壯志,業績看起來如何高速增長!事實一再證明,這樣的公司是容易出現問題的,例如超大現代就是個血淋淋的虛假成長案例。

第三、如果在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持續增長的同時,高資本開支和對應的不斷再融資同時出現,那麼出現道德風險的概率很高。

第四、再感嘆一下,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所以,知人固不易!不得不反思一下,特別是對知名的民營企業家,包括張近東先生。民營企業家市值做到幾百億上千億後,實質上已經身不由己了,這裡面參雜了太多非經營性的因素。

第五、對於民營企業而言,會計報表上的淨利潤不可靠,經營性現金流也不可靠,唯一可靠的是兩點:自由現金流持續增長(真實有錢流入)+不融資下的穩定派息(這些錢是真實,且能流向投資者)。國企這方面的風險反而相對較弱,國企主要還是利益分配和管理效率問題,現在還要加上政策風險問題。再反思下再融資的看法,最優秀的投資標的是不需要融資的,但是畢竟數量極少。需要再融資的公司,要看其投入產出效率,例如投入資本回報率能否持續穩定。

反思了很多,對於雨潤而言,目前股權結構正在發生改變,實業資本和投資資本前期低位介入不少,但是問題是對於祝這樣強勢背景的公司,外部股東的制衡力量究竟有多少,還是個疑問。毫無疑問,剔除公司治理問題,公司基礎業務目前的估值顯然是大幅低估的。但是,自我感覺,這種低估可能是靠不住的。與狼共舞看起來不是個好策略。於是剛剛看到雨潤的持續關聯採購協議,這可能導致利益輸送。按照修改後2015年的採購關聯交易上限超過了2011年採購量的34%。這意味著,對於上游的原材料成本已經很難進行評估。希望特別股東大會能否決這個議案。雨潤的未來只有當股權結構發生轉變,才有光明前景,否則,只能為這次投資記提「資產減值準備」。

年底,康美事件再次做了附註。這些年來,從藍田股份、銀廣夏,到今年系列明星股爆煲,看來資本市場的沖頭是永遠斬不完的,大家慢慢長記性吧。連香港這樣對民企很謹慎的地方,爆煲一樣很多。

想來那些成功躲過世通、安然血光之災的人,並非運氣好,乃是謹記「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又進一步想,「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道理人人都懂,為何還是有人一再鋌而走險,挑戰極限呢?看來,從根子上說,就是一個「貪」字,認為自己足夠好運。還有呢,就是過於自信,剛愎自用,認為自己能識破企業的這些把戲,甚至輕易相信了不道德的管理層。看資產負債表不是件複雜的事情,略長點心眼,企業的那些作假還是蠻明顯的,不合常識的。

今年是學習「舍」、學習做減法的一年。多半是因為熊市的關係吧。

Mark一下,給某老友發了短信,互勉「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