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MUSK說要帶領我們移民火星,這一次我信了!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4682939
如果一個人只比你好一點,你會嫉妒他。如果他比你好很多,你會羨慕他,如果他超越所有人,你只能崇拜他!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思維方式和深度的差別,你之所以是你自己,做著現在這份工作,擁有現在這樣的生活,完全是自己思維能力的產物。今天週末看了TED上關於MUSK的一段採訪,他系統的談到了旗下三家公司TESLA,SOLAR CITY和SPACE X所提供的價值。用三個完全不同的公司勾畫出了他腦海裡的一個更大的世界。(這段視頻網上都有,建議各位都可以找來看看)

MUSK的過人之處就是可以看到當前社會中運行效率低下的地方,然後想方設法用自己可以做到的方式去改變這種低效率的模式。從ZIP2開始,一個為新聞機構開發的在線內容出版軟件。1999年,Compaq以3.07億美元現金和3400萬美元股票期權收購了ZIP2。PAYPAL是以在線的方式提高了金融流通的效率。如此說來,很多人10多年來就已經在享用著MUSK提供的服務。無論是用ZIP2壓縮文件,還是通過PAYPAL在ebay上購物。尤其對我這個至今PAYPAL賬戶裡有筆8年前在英國時期ebay賣東西有筆未轉出資金的人更是體會深刻。

偉大的發明家首先都是教育家。產品創造出來只是開始,如何讓民眾習慣用先進的方式替代舊有的模式,是一個長期教育的過程。如果MUSK成年後立即就要去實現帶領大夥移民火星的夢想,那麼現在估計已經淪落街頭領著救濟,是個渾身酒氣的流浪漢。MUSK把自己腦海裡的巨大的畫面,分解成一塊塊可被大眾理解的拼圖,無論是從技術可操作性還是民眾接受程度上,都只是一次進步一點,讓每一次的成功都成為下一步的奠基。

$特斯拉電動車(TSLA)$ TESLA汽車也是MUSK另外一次對低效率產品的狙擊。傳統的汽油發動機燃燒效率只有20%,柴油只有30%。很多人說電動汽車的充電也是來自燃燒化石原料,但是大型發電廠通過大型設備對化石燃料的利用率可以達到60%。所以就算電動汽車的電力是來自於燃燒化石原料,依然有至少一倍的能源效率提高。而TESLA在製造工藝上的創新設計是基於「電動車」的模式,傳統汽車廠商依然在製造「電動汽車」。所以就算TESLA的電池非常重,但是通過車身和能源管理系統的優化,依然可以達到很高的能源利用效率。85KW型設計行駛里程為480公里,有的TESLA車主自己測試最長距離可以達到670公里。當然這個也像節油大賽一樣是節電大賽的結果。但依然可以讓我們看到電子化產品在效率提升上相對於傳統的物理燃燒已經是火藥和冷兵器的差異了。

MUSK的另外一家公司$SolarCity(SCTY)$ SOLAR CITY,外界看都是太陽能服務提供商,但是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SCTY是一家類金融新能源平台提供商。SCTY的對手是傳統的壟斷公共事業服務公司。發動的是一場民眾與傳統壟斷寡頭的能源對抗賽。從來對自己家電費沒有議價能力的單一住戶,現在可以通過SOLAR CITY所提供的太陽能方案把能源支出的自主性第一次掌握在自己手裡。分佈式太陽能,就好像3D打印機對傳統大規模製造業的影響一樣。單一個體就好像蜂巢裡的蜜蜂,個體擁有獨立的自主性,但是又通過某種聯繫把個體行為最終形成合力。產生的結果比傳統的大型規模化標準方案更能有效利用能源。

另外SCTY更像是一個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池子,在對SCTY的分析過程中,腦海裡突然冒出另一個公司的名字「GEICO」關於GEICO的介紹可參閱以下文字:

1951年,巴菲特還是格雷厄姆的學生時,就狂熱地模仿格雷厄姆。他在格雷厄姆的公司持有的股票上都投了資,還在《名人詞典》上查到格雷厄姆是GEICO的主席。於是,巴菲特在一個週六到GEICO總部拜訪,碰巧遇上正在加班的董事長助理戴維森,長談了4個小時——「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下午」。隨後,巴菲特用大部分資產——約1萬美元買進GEICO。第二年,賺了將近50%就全賣了。20年後,這些股票的市值竟高達130萬美元。

「這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教訓,就是絕對不能賣出一家顯而易見的卓越公司的股票。」巴菲特說。

1976年,巴菲特已身家上億美元。而GEICO管理層在保險理賠成本評估上犯了一連串的錯誤,幾乎導致瀕臨破產。巴菲特果斷出手,至1980年底一共僅投資4570萬美元,就擁有了該公司33.3%的股權。1976年繼任的CEO拜恩最終使GEICO轉危為安。到1995年,巴菲特投資GEICO的股票已增值50倍,賺了23億美元。同時由於公司不斷回購股票,其持股比例增至51%。就在這一年,巴菲特又支付了23億美元收購了GEICO的其餘股權,使其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可以說,是GEICO令巴菲特洞悉了保險業的秘密。在此基礎上,巴菲特構築了自己的保險帝國,並進入再保險領域。保險業不僅成為其「利潤奶牛」,而且為其提供了巨量的浮存金。

巴菲特曾說:「40年裡的職業生涯裡,只有12個投資決策,使他擁有現在的地位」。那麼,買入GEICO應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GEICO是巴菲特的「初戀」,更是他一生的「好運
」。

巴菲特老師GRAHAM對GEICO的投資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投資之一,之前GRAHAM的年複合增長率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直到GEICO的出現,在這筆投資上,GRAHAM獲得了超過200倍的回報。如果說保險公司的商業模式,是依附傳統行業產生源源不斷現金流的企業,那麼SCTY未來相對於MUSK就好像GEICO相對於巴菲特。一個永續的低息現金流池子。SCTY的租賃業務毛利率高達45-70%,40%的收入是預付款。未來MUSK再有新的投資,包括龐大的外星移民計劃,SCTY都會是資金提供方。【關於SCTY的深入分析擇日再談】

第三家公司就是SPACE X,短期內都不會上市的公司。SPACE X的過人之處在網上大家可以找到錄像。在傳統的空間運輸中,燃料成本只佔整體成本的0.3%。當前的太空發射基本屬於一次性材料消耗。回收的火箭部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翻新,基本上跟製造一個新的火箭一樣。就好如「如果每次從深圳做飛機去北京,飛機落地後航空公司都要把飛機報廢掉買個新的,然後再把成本均攤到每張機票一樣。」有興趣的可以計算一下一張機票的應該以什麼價格銷售。 SPACE X的創新之處就在於發射上天的火箭,可以精確的通過軌道引導,原封不動的降落回到發射基地,(網上有視頻,大開眼界)這樣每次發射需要準備的時間就是再次加滿燃料的時間而已。MUSK再一次看到了傳統行業效率低下的地方,然後以新的方式徹底扭轉之前的能源利用方式,而這一切看似已經顛覆性的創新,實際是在為未來更長遠的計劃在鋪路。如果MUSK的目的只是為了把衛星送到空間軌道,那麼MUSK的方式估計也不會比NASA高明多少,而MUSK的最終目的遠不止NASA所做的事,從一個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導致一開始就必須以一種革命性的全新方式大幅提高當前的運作效率。

如果說TESLA的競爭對手是傳統的民營汽車廠商,SCTY的競爭對手是壟斷能源企業,那麼SPACE X的競爭就是以NASA為代表的國家競爭。MUSK從小就勵志要從南非移民到美國其實也是很早就意識到,只有在美國這種自由市場的國家裡,自己的理想才會更接近於現實。如果一個13歲的小孩說自己的理想是讓人類移民火星,那麼你會誇他很有想像力。如果一個30歲的人這麼對你說,你肯定覺得他腦子不正常。而這一次MUSK說要最終要帶領人類實現移民其他的星球,我心悅誠服的投以信任票,並且好像13歲孩子觀看魔術師表演一樣,期盼著MUSK的盒子裡下一次能帶給我們什麼驚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82

常識的力量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5523506
「常識」這個概念如今經常在耳邊響起,觀點也彷彿有自己的潮流週期。在各種人生理論,成功法則,心靈雞湯受到脈衝式追捧後,普羅大眾突然欣喜的發現成功密碼就隱藏在自己身邊。人們湧向書店,購買各種「常識類」書籍,如發現新大陸般的從新審視司空見慣的事物。內心發出一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唏噓。尤其是在投資領域,常識之詞不絕於耳,彷彿只要分得清東西南北,就可以在股票市場檢閱自己的判斷力,之前的各種錯誤都在於自己沒有重視「常識」。人群恍然大悟,與其在投資中「過度思考」不如依靠本能判斷來的直接痛快。如果以此為結論那麼難免有些樂觀過度,畢竟大多數人的常識只是停留在不可直接飲用開水的階段。

投資的偽善之處在於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然後用很長的時間週期去證明。如果是在賭場上,那麼對錯與否在開牌後就真相大白。而股票市場總是在波動中反覆,所以對錯與否很多時候都模凌兩可。無論結果如何都可以給自己在各類投資書籍中找到對應的解藥,大多數時候,投資就像是永遠不會揭盲的賭博。人們在市場中樂此不疲,可以一直把自己糊弄下去。

就像對上市公司的理解每個人各有不同,對「常識」的理解每個人也都是依據自己不同的知識圈做出千差萬別的結論。《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電影其實就很好的說明了「常識」的力量和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印度青年傑瑪•馬利克還差一個問題就能贏得2千萬盧比。他是怎麼做到的?A:他作弊;B:他幸運;C:他是天才;D:一切命中注定。傑瑪•馬利克在已經贏得1千萬盧比的情況下被警方以欺詐罪逮捕,嚴刑拷問下傑瑪說出他獲得1千萬盧比的真相——他確實知道答案,因為答案就隱藏在他人生的經歷中!而那些不具備同樣「常識」的電視觀眾,只會覺得傑瑪•馬利克贏得比賽是因為作弊或者是幸運而已。

由於工作的便利,經常有幸與投資和人生中獲得不俗成就的人士進行深入交流。不同人生之間的差異,來自於在人生中相同場景下做出了不同的決定。每個人在有限的人生中,各種機會都會湧現在眼前,就好像只要做股票有一定年限,誰都買過10倍股一樣,但是最終賺到10倍的卻鳳毛麟角。這個時候我通常對於他們導致成功判斷力的依據是什麼都懷有深厚的興趣。答案都十分簡單:「商品十分熱銷…在人群中大量使用,等等」。TESLA 的CEO ELON MUSK之前有一個採訪,主持人問他在那麼多成功的創業項目中是如何做決定的,他說了很多學習物理對自己的好處,就是可以通過物理的角度思考問題。就好像一個大的容器,裡邊包涵了各種因素,但是從物理的角度,會讓這個大容器內的各種因素揮發,升騰出去,而留在容器底部的,往往就是事物的本質,這個也許就是MUSK看到「常識」的方式。

對用戶手機需求「常識」理解的不同從黑莓手機和iPhone的差異可以看出思考深度所產生的巨大差異。黑莓手機無疑是做過大範圍用戶需求調研的,用戶需要快速輸入方式,需要長待機時間,需要明亮的屏幕。所以黑莓生產出了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帶鍵盤的長待機智能手機。從滿足用戶的角度,黑莓其實是非常成功的,2011年黑莓佔北美智能手機市場50%的份額,尤其是在911期間美國電話網絡中斷,黑莓自己的通訊系統依然保持暢通,無疑贏得了追求穩定,安全用戶的信賴。而在JOBS看來,用戶需要全鍵盤輸入,並不等於在手機狹小的空間上安裝一個鍵盤,如果手機可以提供豐富的娛樂,用戶也不會介意每天對自己手機充電。就算價格高達600美金,比起豐富的內容和良好的體驗,用戶依然會覺得物有所值。而這一切在微軟的CEO鮑爾默看來是大大超越他對手機「常識」的理解。網上有一段iphone剛上市的時候對鮑爾默的採訪,他用他慣常的譏諷方式對iPhone進行了調侃,但最終結果是他剛剛宣佈自己默然離職和JOBS去世2年後iPhone 5S依然破紀錄的銷售。

對用戶需求「常識」的理解差異產生三種不同的產品,隨著時間的推移把三家公司帶到了截然不同的境地。2011年的巨頭,現在進入了破產結算階段。桌面時代的霸主現在身陷自己製造的泥潭。而一個CEO去世2年的公司,剛剛取代可口可樂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品牌。 這一切的差異並不是來自於創始人之間巨大的智力差異,也不是因為某公司掌握了大大領先對手的先進技術。最終的差異來自於對客戶相同需求理解的不同。而客戶需求只要委託市場調研公司,花上一點錢,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調查反饋。如果「常識」真的就像百科中解釋的那樣(眾所周知的知識,一般的知識。一是指與生俱來、毋須特別學習的判斷能力,或是眾人皆知、無須解釋或加以論證的知識)那麼三家公司應該生產出完全一樣的產品,而實際上正是對常識理解的差異,導致結果的巨大差異。當人們需要依據既有事實做出判斷和選擇的時候,人生不同經歷所積累起來的常識之間的細微差異,往往是導致結果是巨大成功還是徹底失敗的決定性因素。

如何打開自己的視野,以合理的方式積累自己對「常識」性問題的認知,也許比考CFA或拿個MBA學位在增加自己判斷力上更有幫組。對「常識」性問題的認知能力,對需要經常做出判斷性選擇的工作是決定性的。在這個充分包裝的社會,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舞台上賣力的演出,自己親眼所見未必是事實的真相。去偽留真的能力更是彌足珍貴。MUSK通過物理的方式,JOBS通過禪修和早期參加迷幻派對的經歷找到了穿越迷霧的方法。如果只是通過可被記錄下來的知識學習技巧性能力,那麼很大程度上與通過書本學習游泳差不了太多。對常識的判斷和判斷之後的堅持,看似人人皆可嘗試。而來自於不同厚度人生經歷中所提煉出的「常識性」差異,最終導致你我是身陷囚徒困境的賭徒而不得知,還是穿越迷霧抓住了事物的本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18

做一個被動的主動投資者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5990200
余曉光 2013年11月

「守株待兔」也許是用來來比喻如何在股票市場中選擇投資標的最多的詞語。但這個前提是要確定自己的樹在合適的位置,或者有足夠多的樹去彌補概率上的缺失。無論處於何種市場狀態,每年都會有那麼幾隻在視野內的股票取得了超越大盤數倍的回報,平均每3年就會有1,2只股票表現猶如「神一般的存在」像彗星劃過夜空般的讓整個市場為之激動,顛覆不少人的投資觀。如果投資者只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當年漲幅良好的股票。每到年底的時候各種懊悔湧上心頭,內心把大話西遊的台詞默念萬遍「曾經有一分真摯的股票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再買一次的機會,我會說:我要買。如果非要在這股票上加上一個數量,我希望滿倉!」

無論當年投資收益如何出色,到了年底總會有那麼幾個「追悔莫及」湧上心頭,如果陷入這種思維泥潭,對未來的投資業績無任何正面作用,因為人不可能通過概率性的偶發事件形成可持續獲利的投資邏輯。股票市場中的週期波動的不同,就好比大海中的漣漪,波浪,潮汐,海嘯一樣自有內在的規律。根據歷史經驗指導未來,對於缺乏前瞻性的人就是刻舟求劍。而那些每日在亢奮中追漲殺跌,快進快出的交易者,好比頭頂臉盆,試圖接住天上所有掉落的雨水,結果往往是汗水比雨水更多。

在日常工作週而復始的損耗中,如何不讓自己思維沉淪。在排山倒海的投資標的中,如何能控制損耗的同時博取儘量大的收益。在我看來,這就是投資最重要的事。

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和判斷力的差異,導致每個投資者的收益水平千差萬別,有的人看似並無花費太多精力,取得的收益水平卻高於那些每日東奔西跑,朝六晚九的人。就好像在學校裡有的人看似從來不看書,居然每次考試都排名靠前,他的學習方法自然會籠罩上一層神秘色彩。但如果以此為榜樣放棄刻苦努力,並幻想學習成績可以上去,那就是愚蠢裡的愚蠢了。

投資裡有全職投資者和業餘投資者之分,就說明投資這項活動歸根結底是被很多人當做全日制工作和事業去做的。既然是一份工作或者事業,那肯定就有可以被總結的地方。我因小時候發育比較早,很早就接觸股票,初中就已經大量閱讀巴菲特,格雷勒姆,索羅斯等投資書籍,認識我的人也許知道我英文名字叫Benjamin,這個是高中時候起的,其實就來源於Benjamin Graham。但是自從中學畢業後我就很少讀關於投資的書籍了,因為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如果要考好小學一年級的期末考試,最好去學小學三年級的知識。價值投資之所以被奉若神明傳播四海的一個非常核心的因素就是價值投資的方法是很容易被文字記錄下來的。翻譯也很簡單,基本都是白話文,看似人人都可從之。而價值投資追尋主觀事實和客觀分析,很容易形成自上而下的邏輯通路,讓人像閱讀說明書一樣按步驟操作。但是就像說明書一樣,可被記錄下來的都是那些可被歸納總結的結論,而導致這種結論產生的起因卻被人忽略掉了。如果讀過期貨方面的書《幽靈的禮物》,《期貨交易策略》,《1000%的男人》不會產生讀價值投資書籍被打通經脈的暢快感,把書中的經驗轉換為自身的操作更是無從談起。因為就算是畢加索,達芬奇合力出一本關於如何繪畫的書,也一定是從最基本的鉛筆構圖,靜物臨摹談起。但是沒有美術專業的學生讀完畢加索的書會覺得自己可以成為畢加索。但每一個讀完巴菲特書的人都覺得自己可以試一試。

既然投資可以稱為工作或者事業,而這種工作的核心技藝是無法通過文字被完整的記錄下來,那麼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外部事物和其他行業的工作去觀察去印證,去反推論投資中重要的地方。就好比通過鏡子反射外部的陽光照射岩洞內永遠未被陽光照射到的縫隙。一個好的投資者一定是善於觀察的旁觀者。通過觀察和佐證那些可被記錄和總結下來的其他工作經驗,其重要性不亞於思考投資本身。

週末在家上網看書,這張照片讓我視線駐足很久。Garry Winogrand(對攝影有興趣的可以網上檢索)的徠卡M4,注意,常年高強度的使用在相機的壓片板上磨出清晰的35mm底片印跡,到他去世時,他拍攝了大約30萬張照片。攝影大師的工作展現在公眾視野內的只是那些被發表上大眾刊物的照片。而導致這些照片成為不朽之作的原因除了可被看到的辛勤,居然也被這LEICA M4的壓片板無意中記錄下來。這讓我聯想到達摩面壁於嵩山少林寺,歷時九年。除了奠定了少林武術的基礎。而岩洞內石壁因氣場所形成的人形印記和這個LEICA相機壓片板上形成的膠片印記如出一轍。
查看原图
如果我現在寫的是一本投資書,那麼我很可能總結出Garry Winogrand 拍攝30萬張照片,那麼一卷膠卷36張,推算出一共是8333卷,除以365天,就是22年時間。讀者看完結論就是「一天一個卷,22年成為攝影大師」。然後立志成為攝影大師人,每天背著照相機,以每天一個卷的速度,拍攝著貓啊,狗啊,上班路上的人啊,然後思考著22年後,自己步入攝影大師時刻的獲獎感言。等等,這聽起來感覺像個笑話?這種套到別的工作上簡直是個笑話的行為,套到投資上居然對很多人顯得合情合理。

如果我真的要把這個故事寫的儘量靠譜一點,內容大概是:雖然Garry 每天都會把相機隨身攜帶,但是他大量的拍攝任務是在特定時期內高強度完成的。也許在一年內的大多數時間,Garry 都在做著處理之前拍攝的後期工作。而只有當那些真正激動人心的時刻發生的時候,Garry會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現場,然後在短短幾天內拍攝數百卷膠卷,然後工作的重心又回到平淡繁瑣的後期處理上。如果以這樣的方式描寫攝影大師的日常工作,也許更貼近現實生活,但是導致最終是成為攝影工人還是留下不朽作品的攝影大師,差別也許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麼大。人與大猩猩基因上的差別只有2%,而畫家和畫師在技術上的差別也許連2%都沒有。

但投資有一個與其他行業顯著的差異,在其他行業,無論你是畫家還是畫師,是開影樓還是攝影大師,都是一個可持續謀生的手段。而在投資世界裡,奉行著贏家通吃的法則。可直接做對比的就是賭場業務,看賭場報表VIP廳(場外交易)每次博弈,賭場比一般賭客在贏率上有3%的優勢。而在大廳(散戶大廳),賭場的贏面是VIP廳的十倍。看過賭場報表的人,只要腦子沒壞掉,應該對賭博就自動免疫了。
查看原图
但不幸的,大多數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中的行為與賭博無異。所以賭場法則同樣適用於股票市場。其他行業混口飯吃並不太難,但股票市場從長期來看,要麼磨練技藝找到讓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核心價值,要麼隨著浪潮起伏,並最終消散在浪花裡。

通過對其他行業工作的觀察,尤其是那種技巧性很強,並有一定偶發因素的工作。做一個「被動的主動投資者」也許是我這種並無天賦異稟的投資者所能想到最好的選擇。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精力,不要追逐那些轉迅即逝的機遇,把實力留存到激動人心的時刻,再使勁全力給予一擊。就好像老巴曾經說過:投資跟棒球有很多相似之處,而投資比棒球好的地方在於我不擊球並不會被三振出局,而只有等到那個完美的拋球出現的時候,再狠狠的擊出一個全壘打。而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我需要思考的是,當你平常並不揮舞球棒,當那個完美拋球出現的時候,你如何還能保有力氣和應由的技巧擊打出漂亮的全壘打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785

TESLA Q3業績會點評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6006514
$特斯拉電動車(TSLA)$ TESLA Q3出來後盤後大跌,並且成交量也不小。從業績會紀要可以看到ELON確實是一個非常理性科學家思維方式的人,換了別的公司CEO早就在各種畫餅各種忽悠。ELON只是重申去年Q3,Q4里邊相同的觀點。無論股價是漲上天還是跌下來。ELON一直保持觀點的一致性還是非常讓人欣賞的。

在會議中,繼續提到除去ZEV收入,銷售毛利在Q4達到25%的目標,其實這個目標在去年就被多次提到。TESLA車再好,說一千道一萬,本質還是一個產品銷售型的公司。一個25%毛利的汽車產品,淨利潤不會超過10%,今年銷售2W多台車,能賺多少錢一算就清楚。

另外關於3W美金汽車的未來發展,ELON多次提到了租賃模式,還拿出了姐妹公司$SolarCity(SCTY)$ 做了對比。這就延伸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買MODEL S的人在美國無論還是什麼地方都是富人無疑,在美國奔馳S500也就是這個價格區間。而當下降到3W美金的時候,就要從一個潮流產品進入到一個徹底實用領域。而這一定要建立在大量的配套公共充電設備,當然這些工作TESLA也是在加緊旗鼓。而ELON大談電動車租賃,其實核心我覺得是美國二手車從置估值的問題。汽油車沒有電池的問題,早已經形成完整的評估體系,而電動車很大一部分的價值是電池,二手電動車電池如何被估值應該是大大影響TESLA汽車在二手市場裡的的表現的。如果在二手市場無人問津,那勢必對3W美元價位汽車的銷售構成很大影響,就好像幾十年前的膠片相機還有人要,幾年前的數碼相機無人問津一樣。而租賃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了。當然有效的充電網絡在美國是比較容易實現,而TESLA產能上來後,全球其他地方的充電設備配套是否可以跟上,也是個疑問?畢竟當前訂單超過60%來自海外市場。

當然好的地方是與松下簽訂新的電池供應合約,未來在電池供應上應該是有保障的。其實資本市場自有資本市場的邏輯。對新興投資標的的判斷上,沒有任何人和機構可以判斷TESLA 十年後會怎麼樣,但是資本市場奉行股價先行的原則。無論TESLA十年後是巨大成功還是破產,先把股價推到一個若干年後成功的估值基礎上兌現了再說。如果後期收入無法跟上估值回落的速度,那最好的例子就是前2年的新浪,如果業績增速高於估值的回落,那麼股價會進入慢牛的狀態。當然如果前期用力過猛,看看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危機後,這十年不少公司的收入早已提升了數十倍,但是股價卻再也沒有創下2000年後的新高了。從會議中,台上的主角給力哥ELON由始至終都很清醒,但台下看戲的觀眾不少卻被自己的掌聲淹沒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875

GTAT,光伏+藍寶石折射出何種光芒?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6173388
余曉光 2013年11月

[本人完全是技術小白,這篇文章的目的只為拋磚引玉,希望在光伏,藍寶石,多晶硅產業中的技術專家們,可以多提供見解,修正對GTAT的判斷]

投資標的的出現通常是隨機的,有偶發性,就像去年我看NG的節目發現TESLA一樣。GTAT也在是我瀏覽光伏行業網站突然察覺到也許是個機會。在錯過很多大牛股之後除了確定自己的理解力有很大的侷限性外,更多的是對自己不夠勤奮的譴責。因為只要掌握分析能力,任何一個有價值的標的,優秀的投資者應該都會產生相識的結論。當然最終投資與否有很多因素影響。而比其他人更早看到這個機會,通過勤奮是可以彌補智力的短板。
查看原圖
(GTAT主要產品線)

GT Advanced Technologies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多晶硅料生產技術,多晶鑄錠爐系統,以及藍寶石晶體生長系統和材料供應商,致力於太陽能、LED和其它專業市場。主要產品包括:多晶硅料生產的設備和工程服務、 HiCz單晶爐設備和材料、藍寶石長晶爐和材料。

查看原圖
GTAT(極特先進科技)對國內光伏企業影響非常大。2010年,GTAT的多晶硅爐子中國的市場佔有率高達70%。2012年,中國收入佔比依然高達51.8%。因為下游產能過剩,公司去年四季度對其鑄錠爐及庫存備件進行清貨處理,退出鑄錠爐業務給公司帶來1.4億美元減值。2012年11月份,公司宣佈實施戰略性裁員,裁員比例將達到25%。公司表示,裁員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每年1300萬美元的開支。另外在2013年中,GTAT又進行了管理層從組,把旗下的業務結構從新進行了梳理。

(GT Advanced Technologies精簡管理層 )
http://www.solarzoom.com/thread-246540-1-1.html 

查看原圖
PV多晶硅爐子在2009-2011的財政年裡,佔據了超過一半收入,而2012年開始因為光伏產能過剩,導致PV收入大幅度減少。藍寶石業務和多晶硅業務現在佔2013年收入的主要部分。雖然當前GTAT在多晶硅爐子業務的的收入持續減少,但是並沒有阻礙GTAT在這光伏生產技術的持續研發。

查看原圖
作為上游生產設備(技術)提供商,持續的研發投入,是GTAT在這個行業耕耘40年而不衰的原因。我本身並不喜歡製造業,畢竟製造業逃不開的產業週期。通常製造業都需要經歷週而復始的需求引起的產能擴張擴張,一窩蜂導致產能過剩,需求萎縮開工不足產業衰退的惡性循環。在40年的歷史中,GTAT作為製造設備生產商,持續收購(研發)最先進的技術,是戰勝產業週期,經久不衰的必要保障。

查看原圖
GTAT 2013年中庫存7億美金,多晶硅和藍寶石各佔一半。PV業務因為年初做了一次大的銷庫存,佔比已經非常小。而在庫存中,未發貨訂單佔了5.16億,客戶押金1.11億,整體表現健康。

根據GTAT的技術路徑,目前GEN 7的爐子(國內普遍GEN 5)可以在多晶硅價格小於14美金的時候保持生產企業的盈利能力。GEN 7產能比起第一代產品有10倍的提高,同時能耗下降60%。在過去的四、五年裡,憑藉DSS長晶系統的穩定性和良好的性能確立了市場的領導地位。世界上大多數的多晶硅片的生產都由DSS長晶爐生產(存量3300台)。  

DSS晶體生長技術實際上是過去幾年裡的主流晶體生長技術,但鑑於多晶硅產能已處於過剩狀態,未來對多晶硅新產能的投資會非常有限。從長遠發展來看,技術轉型正在發生,一是減少光伏技術的造價(降低製造成本),另一個是提高電池的效率。考慮到這個問題,GTAT將研發資源投入HiCz下一代晶體生長技術上。  

在多晶與單晶的未來發展趨勢上,GTAT認為N型電池效率更高,考慮到它的優點,太陽能電池製造商會在這方面繼續跟進,生產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產品。N型太陽能電池會逐漸成為行業標準,這也就意味著更上游的製造商需要最適合生產N型電池的高質量、低成本材料。GTAT認為HiCz這種技術,能夠以有競爭力的價位生產材料。當然,使用DSS多晶硅鑄錠爐生產硅錠的方式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GTAT在Q3季度會議中預計光伏上游2014年下半年會走出低谷。HiCz技術可以達到24~25%的電池轉換效率。遠高於現在20%單晶(17~18%多晶硅)的轉換率。而光伏這幾十年的發展在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上也走出了自己的摩爾定律。效率每提升1%,成本下降7%。HiCz技術的設備有望在2014年下半年推出市場。

另外,2012年GTAT從Twin Creeks收購了Hyperion資產。Hyperion技術能將光伏電池的成本降低一半,讓太陽能真正能對化學燃料的統治發起挑戰。

太陽能電池基礎材料晶體硅片的傳統製造方法,是將硅柱體切割成200微米厚的硅片,製造過程會浪費掉一半的硅。硅片的厚度如果低於200微米,則容易斷裂。但在理論上,硅片的厚度可以達到20到30微米。Twin Creeks的工藝可以高效的製造20微米厚的硅片,基本不會造成浪費。它使用了氫離子加速器,讓每瓦成本降低至40美分,相比之下目前最廉價的太陽能電池成本是每瓦80美分。Twin Creeks的技術能減少九成的硅需求。如果我是$保利協鑫能源(03800)$ 的股東,看到這裡肯定會感到不安。

GTAT預計,Twin Creeks獨特的Hyperion離子注入機技術將能夠廣泛應用於功率半導體工程基板以及太陽能薄晶片的生產。此外,極特還計劃開發用於蓋板和觸摸屏設備等應用的薄藍寶石基板。Hyperion離子注入機能夠儘可能地避免使用切片鋸,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完全不必切割晶片,從而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GTAT開發部執行副總裁Vikram Singh表示:「Hyperion獨特的離子源和光束線設計將能實現市場上各種不同的剝離應用,使薄硅、碳化硅、藍寶石、鍺和其他晶體材料基板在性能和成本上取得突破。有了Hyperion,我們將能大量生產出厚度最佳的基板,而這是其他離子注入技術無法做到的。」

GTAT的目標是2015年把Hyperion技術推向市場。

GTAT在Q3會議中透露與蘋果簽訂5.78億的合作辦廠協議,是近期暴漲的主要原因,比起其他硬件廠商只打雷不下雨與蘋果的傳聞。GTAT和蘋果簽訂的合同無疑是實打實對未來收入的保證。而此項合作讓GTAT的商業模式從之前的設備供應商,向原材料供應商轉變。藍寶石玻璃作為世界上硬度僅次於鑽石的材料,已經大範圍應用在IPHONE 4S,5的攝像頭玻璃上,而5S的TOUCH按鈕也是使用藍寶石材料。

(GTAT藍寶石和康寧大猩猩玻璃對比)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wMzUyMzA4.html 

如果結合之前的新聞蘋果把VERTU手機藍寶石人才吸納過去幫助開發適合蘋果的產品。並且蘋果和GT合作之前一個月,康寧剛宣佈入股一家和三星的合作工廠。從產業鏈控制和供應安全的角度,蘋果完全有理由開發康寧之外的玻璃供應商,而藍寶石已經從IPHONE 4,5時代安裝在攝像頭前,進展到5S的TOUCH按鍵。未來是否成為新一代高端IPHONE的前面板,也是完全可期的。


本次合作中,Apple采支付預付款方式購買設備,該投資金額高,顯示Apple所需的產能龐大,若無預付款預購設備的話,一般藍寶石廠商很難一次將資金投入量產千台以上長晶爐。而Apple合作對象選擇GTAT,因為該公司可以生產200公斤藍寶石晶體,且其晶體形狀為圓柱型,在對切時,適合作大尺寸屏幕保護層。

查看原圖
如上所述,倘若5.78億美元全數購買長晶爐設備,DIGITIMES Research預估將達1,927~2,890台,DIGITIMES Research以5吋手機為計算基礎,若以業界平均產能估算,保守值將為3,379萬片、樂觀值將為5,056萬片;若全數藍寶石爐可生產200公斤晶體,則產能將可擴增為2倍。

以Apple全年手機出貨量比較,無法全數使用藍寶石材料,因供貨缺口達約5成;倘若Apple將手機分為高檔及入門機型,預計最快2014年新款手機將有機會採用藍寶石玻璃面板。目前全球超過900家公司都用過GTAT的藍寶石材料,覆蓋最傳統的工業、航天、醫療等領域。

查看原圖
公司預計今年收入在2.9-3.2億美金之間,毛利率30-32%,NON-GAAP EPS 虧40-50美分,當前股價在10美金(市值12億)。

在預測2014年營收時,公司給出的營收預測為6-8億美元,其中80%的銷售額要歸功於藍寶石業務。這意味著GT的藍寶石業務將在2014年為公司帶來4.8-6.4億美元的營收,比2013年的營收提升了幾乎20倍。而毛利率因為大量供應給蘋果的關係,下降為25-27%。具體的NON-GAAP EPS指引GTAT會在2013 Q4的季度會議中給出。(分析師預期40美分)

另外GTAT預計2015年收入會突破10億美金,2016年收入介於12-16億美金之間,毛利率保持25-30%。公司預計2016年每股EPS NON-GAAP大於1美金。

GTAT的風險就是收入不達預期,因為2012年底的時候GTAT給出的2013指引是5-6億美金(實際2013年只有3億左右)。

隨著2014年GTAT開始向蘋果供貨,下半年光伏上游在新技術的拉動下需求復甦,(如果轉換效率提高並且能耗降低,光伏生產商必須採購新設備或者對舊設備升級已保持自己在行業內不輸人後,任何的技術進步和設備升級都會帶來廠商的財務支出,製造業是絕對的苦逼行業)。

GTAT在2014年還是很值得期待的。畢竟2013年PV業務已經爛成渣。而整個2013年度GTAT業務梳理,管理架構的轉型(止損)也是2014,2015收入結構健康持續的保證。GTAT之前是技術創新驅動型企業,而與蘋果的供應合同導致GTAT從一直以來的設備供應商向下游產品生產商轉型。從業務長期經營角度,也可以避免之前光伏製造業強週期的興衰交替。收入應該也會比過往更加平穩一些,而如果蘋果採用藍寶石生產設備和藍寶石玻璃面板導致競爭對手效仿引起藍寶石需求爆增,GTAT此時肯定是站在了風口,而這其中的技術路線細節還需要進一步分析,但蘋果既然已經用實際行動進行投資,GTAT的未來也許會比之前的光伏更燦爛一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253

比特幣是投機世界最新的發明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6406431
余曉光 2013年12月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上兩個著名的投機事件,南海泡沫和鬱金香泡沫。

[南海泡沫]
1711年,南海公司在英國註冊,它獲得英國政府所給的專營和當時西班牙殖民地的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貿易權。

當時西班牙不允許這些殖民地和外國人交易,南海公司僅被允許做奴隸運送的交易,利潤還要和西班牙政府分成,一開始,南海公司就騙投資者會有源源不斷的黃金和白銀從南美洲運來,民眾也期待著西班牙政府總有一天會開通貿易。公司不斷散佈西班牙政府開放貿易的謠言,其間民眾聽說就西班牙政府已經同意南海公司在秘魯開闢一塊營運基地等等。黃金白銀從南美滾滾而來的美景佔據每位股票持有人的想像。到1720年,南海公司的股票達到每股1000英鎊,在半年間升八倍,一夜橫財的故事總是那麼吸引人。當時,社會風氣發展到不擁有南海股票就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地步。在最高潮時,南海公司的股票總值是全歐洲現金流通量的五倍!

[鬱金香泡沫]
最初的時候,就像所有的賭博狂潮一樣,人們全部都信心十足,每個人都從鬱金香交易中嘗到甜頭,一個個腰包都鼓溜起來。人們前仆後繼,一個跟著一個衝進了鬱金香交易中心,就像一群群蒼蠅圍著蜜罐團團轉一樣。每個人都認為對鬱金香的熱情會永遠持續下去,而財富會源源不斷地湧入荷蘭,無論對鬱金香開出多麼高的天價,人們都會毫不猶豫照單全付。

歐洲的富人們云集在祖德·茲海灘,而窮困將會從荷蘭的國土上徹底消失掉。貴族、市民、農民、技術工人、女傭人甚至煙囪清潔工和年邁的洗衣婦都下海來「玩」鬱金香。各色人等,不分高低貴賤,全部將自己的財產變賣掉,換成現金,投資於鬱金香。外國人也被鬱金香狂潮弄得暈頭轉向,滾滾金錢狂流從世界各地湧向荷蘭。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再度上漲,而且升幅可觀。房屋和土地,各種各樣的奢侈品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然而,到了最後,比較謹慎小心的人們開始思考了,他們認為這種狂熱不可能永久地持續下去。富裕的人們不再將買來的鬱金香種在自家的花園裡,而是轉手以高價將他們賣掉,靠差價賺取利潤。看起來,注定有人要接最後一棒接力棒,並且承擔可怕的損失。

很多擁有鬱金香球莖的人發現自己太窮了,於是,他們想拿出球莖來賣錢,卻無人肯買,即使他們的出價只有原來買價的四分之一,仍然無人問津。人們的信心被催毀了,巨大的恐慌抓住了每一個交易者的心。
--------------------------------------------------------------------------------------------------------------------

歷史雖不完全相似,但總是在不停地輪迴。在投機的世界裡除了黃金這種幾乎永遠不會自我損耗的金屬,被投機的商品本身總有幾大硬傷。

我的理解投機可以被定位成:當商品的交換不以商品本身的使用價值為目的,而是以交換商品價格本身而驅動的交易行為,可被稱為投機。引起投機事件本身的持續影響力,是投機事件持續時間的重要因素。當故事本身已經無法自圓其說,虛漲的價格泡沫必然破裂。而投機之所以事後對參與投機的個體傷害巨大是因為價格的上漲需要眾人在不停的商品交換中逐步抬高價格,而價格的下跌只需抬價的動力減弱或者消失,只要有一個恐慌型的報價,就足以引發全部投機參與者的價格損失。

在傳統的世界裡,無論是南海泡沫還是鬱金香狂潮。故事的可持續性都無法逃脫物理的限制。哪怕在18世紀,遠洋的帆船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把屬於另一塊大陸的信息帶到歐洲。或者被貴族鎖在保險櫃裡的鬱金香球根因為時間而變質腐爛。皇帝的新衣,總是會被人發現。但騙子的世界總是在進化,無論是誰總是在歷史的教訓中成長。通過純粹的價格哄抬,參與者本身就在進行著一場自我毀滅的盛宴。但是後人通過對歷史投機事件的改良,產生了一些降低自我毀滅的遊戲-----傳銷。

傳銷相對於價格投機的進化是多方面的。首先商品價格受到了限制,其次商品的擁有者只能向不擁有商品的對象進行銷售。多餘的商品只會在你自家的倉庫中壞掉,而不會在交易所中從新流通。這是一個閉環的生態系統。無論是商品還是信息的流通只存在於兩個人之間,這就從根本上避免了群體性的行為對群體自身的影響。哪怕商品最終流通到了一個沒有任何銷售能力的人手中,那麼無法銷售的傷害也只被一個人消化掉了。而商品的價格是穩定的(損失有限),商品的流通是單線程的(供應有限)。

後來傳銷商品又進一步進化。畢竟生產一些莫名其妙的化妝品還是需要成本,被人抓住還留下證據。不如虛構一些資本故事來的直接。還能消除不必要的中間環節,讓故事本身作為吸引投資的載體,而傳播的渠道依然是單線程的閉環生態系統。這樣就算被人發現,也因為本身參與人員都已經付出金錢時間成本,而故事的可持續性來自新進入的「會員」,對已經參與的人員,投資有限而收入無限的預期本身就有足夠的吸引力,讓群體為了這共同的事業抵禦外部世界的「理智」。這就是當前在北海所謂的北部灣發展計劃。

當投機的遊戲裡是以商品交換作為媒介,那麼故事的可持續性受到商品本身的保質期,供求關係的影響。但是當投機的遊戲裡是以繼續遊戲本身作為媒介,那麼遊戲本身的生命力就以源源不斷的玩家息息相關。只要可以吸引到持續不斷參與遊戲,那麼遊戲就可以繼續玩下去。

而比特幣相對於投機的世界,為什麼說是一個偉大的明發,是因為比特幣消除了很多弱勢交易者的短板,讓所有交易者在一個公平的交易體系下進行遊戲。就好像股票交易,為什麼有的公司股票幾萬美金,有的公司股票幾美分?有的公司股票未來會大漲,有的會大跌?因為從交易者的角度,不同的股票雖然現在已經純粹是一些電子化的數字,但是本身的價值是依附於電子標籤背後的實業。你的股票叫伯克希爾哈撒韋,那麼一份電子標籤所代表的實業就是十幾萬美金。而如果你的股票有作假的歷史污點,那麼這份電子標籤的價值不會高於一份虛擬遊戲的道具。而這種差異尤其是相對信息渠道弱,分析能力差的交易者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當有人是根據核心數據分析作出的投資決策,這個行為本身在獲利的概率上就比一般人高出太多了。股票市場的各種先天的,後天的不公平,導致不同的交易者有的盈利,有的虧損。而比特幣從源頭消除了這種差異。

比特幣等於無國界的股票,不依附於任何實體。人們之所以會買是因為覺得可以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別人(聽起來很耳熟)。股票的道理也是一樣,沒有人會買入自己覺得會下跌的股票,每一個人哪怕事後看多麼白痴,都是覺得持有的股票在以後會被人以更高的價格交易,無論持有股票的時間是幾分鐘還是幾十年。而人們作出這種依據的判斷千差萬別。既然信息是如此的不對稱,如果消除這種不對稱,反而把所有參與者都拉到了一個公平的交易基礎之上。這聽起來多麼美妙,無論是博士學位還是小學畢業,無論你是訓練有素還是菜鳥一隻,通過比特幣,優勢會被磨平,不足會被彌補。每一個交易者都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下作出自己的判斷。這聽起來美妙的不像真的。

但比特幣的致命之處恰恰是比特幣本身為了彌補缺點而設計出來的優勢。本身不依附任何實業基礎。一個比特幣是一萬美金,還是一美分,完全是交易者主觀決定的,是一種供需關係下產生的交換價值。而一場遊戲能否被繼續下去,如果動力是來自於新進入遊戲者的數量。那麼參與遊戲玩家的耐心,無形中就是這場遊戲的倒計時。

在虛擬世界的發展中,人類最終會找到評估虛擬資產的工具(遊戲道具?...)。而虛擬資產的交換是否需要從新創造一種「貨」幣?或是以現在QQ幣,遊戲幣這種虛擬儲值卡的方式運行?當原始人開始以石頭交換石頭,貝殼交換貝殼以求換得更多的石頭和貝殼。現代人開始交換的叫比特幣。起碼相比搬運石頭和貝殼,現代人節約了不少的體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12

量化投資大師詹姆斯·西蒙斯經典演講:數學,常識和運氣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7423929
新財富雜誌

  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1938 年-)是美國的數學家、投資家和慈善家。作為最偉大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他是量化投資的傳奇人物。西蒙斯1958年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1962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曾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陳-西蒙斯形式就是以陳省身和他的名字命名的。1976年,西蒙斯摘得數學界的皇冠——全美維布倫(Veblen )獎,其個人數學事業的成就也就此達到頂峰。之後,西蒙斯轉入金融界,於 1978 年開設了私人投資基金 Limroy,5 年後創立文藝復興科技公司,並推出公司旗艦產品——大獎章Medallion 基金。西蒙斯領導Medallion 對沖基金會以電腦運算為主導,運用數學模型在全球各種市場上進行短線交易。1989 年到2009年間,他操盤的大獎章基金平均年回報率高達 35 %,較同期標普500指數年均回報率高 20 多個百分點,比「金融大鱷」 索羅斯和「股神」巴菲特的操盤表現都高出10餘個百分點。即便是在次貸危機爆發的2007年,該基金的回報率仍高達85%。用數學模型捕捉市場機會,由電腦作出交易決策,是這位超級投資者成功的秘訣。

  

  西蒙斯一直對其投資策略諱莫如深,2009年夏天退休後更是深居簡出。本篇報告主要是根據詹姆斯·西蒙斯退休後在麻省理工學院講座的內容翻譯而來,時間為2010 年底。詹姆斯·西蒙斯在這次講座中講述了他自己如何從一名數學天才成為量化投資大師的傳奇人生,關乎數學,關乎常識,關乎運氣。

  

  一、徜徉在數學世界的各個維度,成為數學家

  

  1.1 年少壯志-進 MIT 學數學

  

  這真是一個很長的介紹(講座開始有MIT 理學院院長卡斯德及伊斯辛德教授的開場白介紹,報告中省略該部分)。因為我之前還在擔心我的演講可能太長了,他正好講了一半的時間,所以我能夠專注利用下一半時間,把所有我要講的東西在所允許的時間裡全部傳達出來。實際上,我真的非常高興能夠站在這裡,我相信我以前曾經在這個教室呆過,它看上去很熟悉。除了 MIT,其他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許多變化。我老是想回到這裡,而且我住在這附近。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總是想來到這裡學習數學,我現在告訴你們我通向MIT 的有趣之路。在我 14 歲時候,一個聖誕節前我得到了一份工作,在假期花園的設備供給處,它現在可能還存在。我在一個地下室工作,負責把所有用具放好。我處理的很差勁,我不知道那些東西究竟該放到什麼地方,他們似乎一點規律性都沒有。他們對我的工作很不滿意並且降了我的職務。你們可以通過降職想像他們的情緒。我被降職去拖地板。我很喜歡這個工作,因為這個很簡單,我不需要動腦子,我可以走動並且思考。走動,思考,而且他們還付我錢。然而聖誕節最終到了,那個工作也該結束了。這個地下室是由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經營的,他們在那裡工作,在要跟我說再見的時候他們當然想儘量顯得對我好點,他們問我將來有什麼打算,我說我想來 MIT 學數學。他們認為那是他們所聽說過的最最滑稽的一件事兒了,那個男的甚至連該把東西放在哪裡也不記得了。

  

  1.2 與衛斯理大學失之交臂,最終還是選了MIT 數學

  

  其實我愚弄了他們,我申請了 MIT,而且我被錄取了,但後來我接到了衛斯理大學的一個電話(Wesleyan University )。我從來就沒聽說過衛斯理大學,我那時只是個高中生,我知道的很少。他們說:「我聽說過你,我們非常希望你能夠申請衛斯理大學。」我覺得這個聽上去似乎不錯,所以我答應了他們。他們就告訴我需要在週末的時候過來,他們要幫我準備這個準備那個,我要上這個課那個課什麼的,所以我星期五就必須去衛斯理做這些。不管怎樣,衛斯理是個非常漂亮的地方,自己的好奇心和這個地方的美讓我感到似乎飄飄然了,我申請了衛斯理大學,然而最終我沒被錄取上。最後我沒有任何選擇了,我命中注定要來到這裡。所以不管怎樣我都來了,我還選了數學,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

  

  1.3 影響我職業生涯的數學家和聰明敢闖的大學朋友

  

  我的職業生涯在那裡發生了轉折。我那個時候遇見了 Warren Ambrose,一個非常喜歡啟發人的數學家,可能有一些老員工還記得 Ambrose。那個時候我還不認識伊斯辛德,不過我還記得在校園角落有個這樣的房間,我知道它在 1971 年就消失了。那個時候是 1956年或1957年左右,它在早上開放,我們有時候去那兒吃個三明治什麼的。有一天凌晨,Ambrose 突然走了進來,還有辛德也和他在一起,那個時候 Ambrose差不多 50 歲。他們進來,穿的像個孩子似的,圍著桌子坐下來,忙著討論數學工作。我想這是世界上最酷的一件事了。這是怎樣的一種愜意的生活呀!就是早上來到這裡,和你的朋友一起一邊喝咖啡一邊研究數學,那個時候可能還會抽幾支煙,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那似乎是世界上最好的職業。我於是追求了這樣一種職業。是的,我是經常打撲克,除了 Ambrose 和辛德,我還在 MIT交了另外兩個朋友,是兩個來自英屬哥倫比亞的男孩。當我們畢業的時候,有人曾問過我,我們那個時候是否真的騎著摩托車去了巴西。是的,那是事實,我和我的哥倫比亞的朋友騎著小型摩托車從波士頓去了 Bogota(波哥大,哥倫比亞首都), 那次旅行我能夠活下來真是個奇蹟!但是我們的確抵達了英屬哥倫比亞,這件事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為我從來都沒想過我有一天會去加拿大,而現在我居然到了哥倫比亞。在那個時候,波哥大還是個不發達城市,那個時候你似乎能夠做任何事情,任何的商業都有可能在哥倫比亞變得繁榮起來,因為他們那個時候還沒有這些商業活動。另外,這些和我一起在 MIT讀書的男孩子們是非常聰明的,我之所以知道是因為他們經常在玩撲克的時候贏我,他們很可能會成為很成功的商人,而結果也正如我所料,過一會兒我們還會再詳細地講這些。

  

  1.4 商業上小試牛刀

  

  不管怎樣,我畢業之後去伯克利讀了博士,在那裡我遇到了我的論文導師 Berg Kaster,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然後我回到 MIT來教書。後來我說服了我的哥倫比亞朋友,我認為他們應該開始做一些生意,因為他們天生就應該幹這一行,而且我之後也會下海。我後來的確照做了,但是直到我們發現一些其他可以著手做的生意的時候我才會離開。那個時候我沒有錢,也沒有名氣,現在想來可能不行。無論如何,他們不想拋棄我。然而在那兩個星期裡,我們的確找到了一些可以做的生意。我開始做了一個生意並且賺了一些錢,我父親當時也投資了一些錢,那些錢後來為我職業生涯的轉變奠定了基礎。我在 MIT教書的時候,我通過借錢對我的生意做投資。幾年過去了,我需要開始還貸,就像所有其他的企業剛剛起步一樣,我們開始期望 18 個月以後就可以有紅利可分,我們對自己的公司報了太高的期望。不過我們最終還是得到了紅利,但那是在幾年之後,不過這些紅利數目還是相當可觀的。

  

  1.5 國防分析學院工作期間數學研究達到了巔峰,但因不懂人情世故被解僱

  

  我需要還掉一部分債務,所以我去了位於新澤西普林斯頓的美國國防分析學院,那個時候分析學院還是普林斯頓大學校園相連的一個部分,但是他們做的是政府的秘密工作,他們付的工資很高,而且你可以有一半時間做自己的數學研究,另一半時間幫他們做事。不管是什麼事,都要使用到電腦,那是個秘密,我不想在這裡討論這些。他們知道,我也知道。我喜歡這件事,也很喜歡這份工作,況且我做的也不差。我很喜歡設計模型然後把它們寫成程序。當然程序不是我寫的,不知道是他們哪個人寫的,把它們編成程序然後對這些模型進行測試,看看哪些有用哪些沒用。那個時候我的數學研究做得也相當的不錯,最後在那個期間我還獲得了維布倫獎,我解決了一個幾何學上的比較重要的問題,我的一切都進展得很順利。

  

  然而,那個時候正在進行越南戰爭。這個機構的主席,他的職位在我當地老闆的上面兩級,他寫了一篇關於這次戰爭的很激進的文章,反正我覺得是比較激進的,刊登在了紐約時代的雜誌版上面,說的是我們會怎麼樣贏得這場戰爭,說是勝利已經不遠了,都是這些類似的事情,我不大同意他的看法,我們做的工作與越南戰爭無關,但是對於我們的頭頭寫了這樣一篇文章我覺得很不自在,所以我後來給紐約時代週刊寫了一封信,表達了我的觀點,結果他們發表了,幾個星期後刊登在同樣的週末版上。我於是被列在了監視名單上,我自己甚至都不知道我被列上了監視名單。幾個月後有一個人來找我,他是新聞雜誌的一個報導員,他在寫一篇關於那些在國防分析學院工作但是反對這次戰爭的文章,他正在為找一個合適的人做採訪而發愁,但是他聽說了我,他讀了我的文章,並且問我他是否可以採訪我。我說當然可以!你們可以看得出我當時是個多麼精通世故的人(反語)!他問我做什麼工作,我如實回答了他。我說既然他們說可以允許我一半時間幫他們工作一半時間做我自己的數學研究,那我的原則就是在現在我完全只做我自己的研究,不過我會記錄下我時間的利用情況,等戰爭結束了我將會花同樣多的時間去做他們的工作,這就是我的工作方法。我覺得這個回答其實很合理。

  

  後來我回去告訴了我當地的老闆,我做了一件比較聰明的事,只是有些說晚了,那就是告訴我的當地的老闆說我接受了這次採訪。我的老闆問我,你真的接受採訪了?你都說了些什麼?我回答說我說了哪些。他說我最好給 Teller 打個電話,他拿起了電話打給了總負責人 Teller,但是電話那邊沒有聲音,他沒聽到 Teller 在說什麼,他掛掉了電話說:「你被解僱了。」 「什麼,我被解僱了?」「是的,你被解僱了。」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被解僱。我說我是個「永久成員」,那是我的頭銜(笑)。他說讓他來告訴我這之間的區別,當我開始工作的時候我是個「暫時性成員」,但是當我被解僱後,我就會成為一個 「永久成員」。 「暫時性成員」有個協議(contract)。我想這恐怕的確是這樣,當我開始工作的時候我要簽一份協議,但當我被解僱的時候,我不需要簽什麼協議。所以那是我不太順的一年,但是我並沒有很焦慮。

  

  1.6 成為石溪大學的數學系主任

  

  我的確沒有採取他(伊斯辛德)的意見,我接受了石溪大學提供的職位,我認為成為一個炒別人魷魚的人要比被別人炒魷魚要好。的確,雖然很遺憾,但是那個時候我的確要炒很多人的魷魚。這個數學系開始很差,但是我們招了很多人,後來我們的確做得很好,我們把它打造成了一個很好的部門,在陳(陳省身先生)的幫助下,我在那裡的數學研究成果最後在物理學領域也變得非常有用。我是在那裡學會了我們數學家所稱的纖維叢連接性和物理中所謂的規範場論之間明顯的關係。於是我回了 MIT,實際上不是MIT,只是在某個咖啡廳裡,把關係解釋給伊斯辛德聽。那是一次令人激動的討論,可能與大多數在咖啡廳進行的討論一樣,關於物理學的演變,以及它與數學幾何學方面逐漸地互相靠攏。從今天來看,實際上它們真的有極大的共通之處。

  

  二、數學家的華麗轉身,成為傳奇的量化投資大師

  

  2.1 從數學家到投資家的轉換

  

  那些的確都是美好的時光,但是正如他所說,後來我的確因為被一個問題困擾而變得比較灰心,我想去證明一些數——無理數,我想你們都知道無理數的概念,可能一個數是有理數還是無理數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在這個問題當中,這個概念卻有許多其他的意義。我完全不能夠勝任這個問題。這是個好問題,無理數直到現在仍然是數學界的研究問題之一,至今無人解決。不管怎樣,我變得很氣餒,而且我那個時候作為有過錯的一方正在辦離婚,但是我同時在新的婚姻面前也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和我當時的新女朋友結婚。她現在正坐在下面。而且我的南美洲的生意也開始派紅利了,而且是相當可觀的數目,所以我獲得了一大筆錢。我把那筆錢投資出去,而且我發現我在投資方面做得並不差。所有的這一切讓我意識到現在是該改變一些東西的時候了。那是在 1976 年,我剛剛 38 歲。我以為我會一輩子都做一個數學家,不過真的,從18 歲開始我就這麼認為。我想我花了近20 年的時間來進行這個遊戲,但是後來我決定開始轉向做投資。

  

  2.2 幸運的投資生涯,開頭偏重基本面交易

  

  我從來沒想過要把數學運用到投資當中。當你讀報紙的時候,你認為你自己做得不錯,我們的確做得還不錯。但是一段時間以後,我開始蒐集一些數據,我想有一些東西是可以模型化的,就像我們曾經在 IDA (美國國防分析學院)做的一樣。所以我從IDA找來了全世界最好的模型創建者,Lenny。在 IDA 的時候我們一起構建模型。Lenny開始和我一起創建模型,但是我卻一直在做交易。Lenny 似乎對建模越來越不感興趣,而是經常會去閱讀一些新聞,那個時候新聞還是一捲一捲的那種,你把它撕開然後讀新聞。Lenny 並沒有在想怎麼建模而是一直在讀新聞。然後他會形成自己的觀點比如說市場會上漲,市場會下跌之類,都是關於外匯和債券的一些東西。然後我開始發現有很多時候他的分析是對的。我說:「好的,你是運用的什麼模型?不妨我們用它來賺點錢吧。」我們的回報率很高,從我問「你運用的什麼模型」開始的兩年裡,我們把我們投資者的錢變成了剛開始的 12 倍,那還是扣除了其他費用的。聽上去我們做得不錯,我們也是極其幸運的,你們看那個上面寫著一個詞就是「幸運」(指著上面的 ppt ),或者說「好運」,我們當然很多時候是比較幸運,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的運氣也的確很好。當時在我的腦海裡想的仍然是我可不想只去建模,但是另外其他的人可以專門建模。,Jim Max,一個很著名的數學家,離開了石溪大學後加入了我們,他的確建了一些模型。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我們把基本面交易(fundamental trading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和所有其他的投資方式結合在一起,我們一直在不斷創造出新的更有效的模型。

  

  2.3 投資轉向完全依賴模型交易,成為模型大師

  

  最終,大概 10 年後我發現,其實如果你做fundamental trading,那麼某一天當你醒來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是個天才,你的頭寸總是朝利於你的方向發展,你覺得自己很聰明,你也會看見自己一夜之間賺很多錢。然而第二天,所有的頭寸都朝著不利於你的方向走,你覺得自己像個傻瓜。我們這方面做得還行,但只是這種情況好像不應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因為膽顫心驚)。

  

  既然我們會做模型,那就不妨跟著模型走。所以,在 1988 年的時候,我決定百分之百的依靠模型交易。而且從那時起,我們一直都這麼做。一些公司也運用模型,然而它們的宗旨是,他們有一個模型,用這個模型得出的結論給交易員提供參考意見,如果他們贊成這個結論那就照著執行,如果他們不讚成那就不執行。這不是科學,你不可能模擬出 13 年前當你看見市場行情數據時的那種感覺。而且回溯測試(Back test )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如果你要是真的靠模型去交易,那就完全遵照模型說的去做,不管你認為那個模型有多聰明或者是多傻,這後來被證實是一個很正確的決定。所以我們建立了一個百分之百依靠電腦模型做交易的公司,做的業務從我前面提到過的外匯,金融工具,逐漸發展到股票以及其他一切可以交易的,流動性強的東西。那個時候,為了得到數據,我們派人去美聯儲影印利率的歷史數據,那些數據在其他地方找不到,你也不可能簡單地從網上買到。為了得到區域性數據,我們必須要手工蒐集大量的數據,而且我們確實做到了。

  

  逐漸地,我們變得更加聰明了,那些模型也變得越來越有效,我們還招進了越來越多人,伊斯辛德說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數學團隊,我認為這不完全正確。從其他方面來講,這個團隊也不差,我們招了很多很聰明及擅長這些工作的人。我們從 1988 年開始創建大獎章基金(Medallion fund ),1993 年我們不再接受幫外界投資的新業務,只有僱員才能夠投資。2002 年時,我們把所有外界投資業務剝離出 Medallion fund,2005 年時將其買斷(buyout )。從那時起的五年內,Medallion fund 就完全歸我們的職員所擁有,至今大概有 300 名僱員有 Medallion fund 的所有權。

  

  2.4 成功的秘訣

  

  人們經常問我有什麼秘訣,因為我們不是這世界上唯一一個做數量分析的公司,我們不是唯一一個通過建模來交易的公司,我剛剛批判性地評價了一些運用模型交易的公司。我們公司顯然運行得比其他的公司要更好,我們的確創下了很多交易方面的記錄。

  

  人們總是在問,到底是什麼秘訣?當然是有秘訣的,我當然不會告訴你們各種預測性的參量等等,那些比如說 ……不,我不會告訴你們的,那是他們研究的東西。但是,真正地訣竅其實是,我們的起點是一群一流的科學家,他們完成的是一流的工作。因為我們公司一開始就圍繞一些非常優秀的科學家創建,他們都是經過相應考核的,也一直和公司在一起。第二個方面就是我們給我們的員工提供非常好的基礎設施,一直有人告訴我他們從來沒見過一個比在我們公司工作更方便的公司了,那些數據的尋找都異常的方便。下面這裡坐著我們的一位校友,我之前剛見過,雖然我不會建議他這麼做,但是如果他想要的話,他可以去試一試我們的系統。而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保持著一個開放的氛圍,我認為做大規模研究的最好方法就是儘可能地確保每個人都知道其他人在做什麼,至少是做到越快讓大家知道越好。有的時候你可能有一個想法想自己保留,但是很快你就覺得不想讓自己看上去像個白痴一樣,越快越好,開始告訴其他人你在幹什麼,因為那樣才能最快地刺激你一些事情,沒有分隔,沒有小集體。比如說,認為是我們幾個人建立的系統,我們應該得到相應的回報,這一類的事情決不會發生。每個星期我們的研究員就會聚一次,討論新的想法,而且最好是能夠用到實踐當中去的想法。所以這是一個寬鬆的,開放的環境,你的工資是基於公司整體利潤的,而不是根據你個人自己的工作的,每個人的工資都給來自於任何一個其他人的成功。不過沒有任何一項政策能單獨使效果達到最好,而是需要所有政策都能成功地結合在一起。出色的員工,很棒的基礎設施,開放的環境,並且儘量讓每個人據整體的表現獲得薪資。這個方法很有效,而且將一直有效,並且靠著它我們賺了很多錢,足夠多的錢。

  

  三、成功之後的忙碌-慷慨的慈善家

  

  3.1 創建基金會,支持基礎科學研究及跨學科研究

  

  之後我們創建了一個基金會,是我的妻子和我在 1994 年創立的,剛開始只是以她的化妝間為辦公室,是嗎?(問台下他的妻子)有一個小盒子,還有很大的文件夾。她的化妝間不大,那是個總部,後面逐漸地向外擴展。她先雇了一些人,然後又招了更多的人。因此我們有了一個基金會,而且在很快地擴大,不僅僅是從我們給出的錢的數量上來講,也從機構運作的成熟程度上來講。這非常好,我的第一份職業是一個數學家,我的第二分職業是成為一個商人,我的第三個職業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做一個慈善家。那我們的基金會都做些什麼呢?我想我們的基金會是少數幾個幾乎完全對基礎科學做投資的基金會之一。我們支持基礎數學,基礎物理,還有很多生物方面研究,但是最普遍的是一些跨學科的研究。我們有一個研究自閉症的項目,非常的有意思,它嘗試著用電腦從基因方面來分析這種情況,以發現不正常的大腦是怎樣工作的。所以我們主要集中於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瑪麗蓮和我都認為這麼做很好。我們同樣也做其他的事情,但是其他的事是小規模的。如果單從對基礎科學的投資規模上講,應該還沒有一個基金的規模能夠與我們相比。首先,我們給相關機構提供錢,我們幫助MIT提供資金給我們數學系的教授做科研。但是最近幾年我們更加集中於建立數學,物理學和生命科學之間的橋樑,以及事件研究機構等,這些都對我們很重要,自閉症的研究也很重要。現在我們更加注重於數學和物理學研究,關注個人項目。MIT 在理論計算機科學方面有所實踐,那也是他們唯一的實踐,他們知道我知道這一切。不過這是一個不錯的應用,我承認應該還有其他地方需要這樣的實踐,理論計算機科學也將會拓展到其他方面,這就是我們基金會在做的一些事。

  

  

  3.2 創建 Math for America

  

  我在 2009 年從基金會退休,但是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忙。人們常說你都退休了,怎麼可能會很忙,但是實際上我真的非常非常忙。為了提高數學教學水平,我們在幾年之前創建了 Math for America。每個人都很關心美國孩子的數學教育問題。我們有我們自己的觀點。我們通常狹義的觀點是,我們的老師懂數學。你會說當然了。但是很讓人吃驚的是,尤其是當你上了中學的時候,你會發現大部分的數學老師數學懂得卻不多。這不是一個很有效的環境,至少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科學或者任何其他東西的興趣時表現更加明顯。當你選了意大利語的課時,你不想要一個母語是中文的人來教你,你想要一個母語是意大利語的人來教你,雖然他們都能讀意大利文,他會說我學過意大利文,你們不用擔心,但是你卻在想,不,我想要一個母語是意大利語的人來教我,但是實際上孩子們別無選擇。為什麼我們沒有足夠的教師來教這些孩子們課程呢?為什麼我們沒有足夠的真正懂數學和其他科學的老師來教他們呢?其中一種回答就是如果他們真的懂這門學科,那他們可以帶著同樣多的知識去 Google, Goldman Sachs 或者什麼其他地方。因為現在的世界變得更加數量化,經濟也比三四十年之前更多地建立在數量化的方法上。即使他們適合做老師,但因為存在著薪資水平以及名譽地位的不同,他們也會被其他地方挖走,你很少看見這些人留在課堂上面授課。所以我們必須使這個職位變得更加吸引人,這也就是說給他們發更高的工資,也正是我們在紐約和幾個其他城市通過我們的項目正在做的,給老師們更多的尊重,並提供更多的支持。只要我們給他或者她多支付 25%的薪酬,讓他們感覺到不一樣。一下子,這個職業就變得更加好了。如果我們讓這個職業變得更加吸引人了,那就會有人追求這個職業。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那情況將會變得很糟糕。所以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考慮的問題。

  

  四、西蒙斯的指導性原則

  

  作為總結,當我告訴我的妻子我將會在這次演講中說些什麼的時候,她說,你應該以一些道理來結束你的演講。實際上我沒有什麼道理要告訴你們的。她確信只要我拚命地想,一定能夠想到一些道理。我想我的確是有一些道理要講,或者說是一些指導性原則而已,「道理」這個詞似乎有點太嚴肅了,但是我會告訴你們一些我自己認為比較好的的指導性原則。有一件事我經常做的就是嘗試一些新的事情。我經常喜歡嘗試一些新的事情,我不想和大部隊一起跑,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跑得太慢了。如果 N個人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在同一時間做同一件事,對於我,我想我會成為最後一個做完事情的人,我絕對不會贏得這場比賽。但是如果你在同一時間要去想一個新的問題,或者有一種和其他人不同的新的方法,也許那會給你一個機會,所以,嘗試著做一些新的事情。第二,盡你所能和最優秀的人合作。當你發現一個很不錯的人,並且能夠與你一起合作做一些不尋常的事,你要嘗試著找一些方法一起去做,因為這會擴大你的視野,讓你從中得到一些好處,而且和很棒的人一起工作也很有意思。我還要說下 「被美麗指引」,我認為每一件事都有它美的一面,至少對於我來說是這樣。你可能會問,建一家交易公司有什麼美的一面呢?它美就美在做正確的事,找一群正確的人,用正確的方法把事情做正確。如果你認為你是第一個這麼做並且做正確的人,我想你就是做對了,這種感覺非常的好,把事情做正確是一件很美的事。同樣,人們沒想過,其實解決數學問題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所以「被美麗指引」是一個很不錯的指導性原則。然後我還寫了,不要放棄,至少嘗試著不要放棄,有時花很長時間去做一件事是正確的。最後,讓我們期盼一點點好運。那麼今天我的演講就到此結束了。

  

  問答

  

  Q1:Jim, 我的問題是,在經濟學當中,有的時候有一些假設前提,比如說對於非凸的生產曲線有完全競爭假設,在金融市場上有完美流動性假設,在效率問題上有對稱信息。那麼在文藝復興科技公司,你們有離散數學小組嗎?你們會同時留意肥尾分佈風險以及連續性方差嗎?

  

  A:這真是一系列很專業的問題,而且是我意料之中的。我的回答是,是的,我們關注你所提到的所有這些風險。肥尾分佈風險只是告訴我們,金融市場上的信息分佈不是簡單的正態分佈,那個市場上的尾巴顯然沒有內幕人員看到的尾巴偏離的大。所以,我們知道所有的這些,並且懂得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其實,我們會仔細考量所有們所能想到的並且能考察的因素,直到現在我們的方法也基本上是正確的。

  

  Q2:你認為高頻交易是有益社會的嗎?如果是這樣,你覺得有多少?

  

  A:這個問題是問,是否認為高頻交易是有益社會的,如果是,有多少,有多少是指什麼?是你能從中賺取多少錢還是它有多大的作用?(笑)我認為高頻交易是個中性詞,當然也是有益社會的。事實情況是,隨著市場變得電子化,電腦被用來提出價格,接受訂單和做一切其他的事。市場流動性也因此已經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買賣差價一直在縮小。曾經,那些站在交易所地面上的專家們是做市商,他們通常要求很大的買賣差價,一旦出現問題,他們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有了電子交易之後,它能夠使交易變的迅速,這樣就會使買賣差價變小,也會使市場影響力變小,這兩種影響並存。當你買股票的時候,通常你付的錢比折中價稍微高一點,當你賣股票的時候,你付的錢比折中價稍微低一點,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你卻是市場的推動者。如果你買 100股也許你不會推動市場變化。如果你買 10 萬股,你也許會推動市場變化,到底會移動多少呢?如果你是這個市場上的唯一一個買家,你會帶動整個市場跟你一起發生顯著的變化。如果有很多個買家存在,但是你是唯一的一個賣家的話,10萬股也會很容易地被市場消化掉。交易量越多對市場越好,而這些大交易量是由高頻交易員創造的。因此通過研究發現,因為高頻交易,買賣差價和市場影響力下降了很多。所以,如果你認為高市場流通性是有益社會的,那麼高頻交易也可以說是有益社會的。如果要問它有什麼缺點,那缺點就是它會造成市場崩潰。幾個月之前,市場在幾分鐘內經歷了劇烈的震動,但是很快市場就回到了原來的正常水平,但是這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點。在 1987年, 股票市場在半天之內猛跌了 25%,而且直到 6個月之後市場才恢復過來,那是因為市場的另一邊是空的。剛才提到的那個市場波動之所以很快恢復過來是因為那只是市場上的某一個交易人犯了一個錯誤,或者是某個人下的單太大了,所以市場上有些恐慌情緒,導致市場下跌 3%。我當時被震驚了,不知道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很快,很多的交易訂單又進入了市場,在十分鐘內市場就恢復了過來,這是給市場造成了一些不穩定,但是這與 1987 年的市場崩潰完全是兩碼事。所以以上就是我對一個很短的問題的一個很長的作答。是的,我認為高頻交易是有益社會的,我認為那些反對它的人是錯的。

  

  Q3:你在 fundamental trading中獲得的經驗如何影響你在文藝復興科技公司的建模過程?

  

  A:的確,我在 fundamental trading 獲得的經驗教會了我一些在建模時要注意的東西。當我們建模時,我們儘量保持越原始越好,我們嘗試著通過直接閱讀從市場上觀察來的數據來建模。我承認我以前的經歷對我的後來的工作是有影響的。我認為即使你是做數量分析的,能夠在做純數量分析之前在交易市場上獲得一點經驗是很不錯的選擇。

  

  Q4:人們應該更加關注哪些經濟指標?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看到國債數據的時候,我們發現那個數字是所有美國人工資總和的兩倍,而這些是我們都需要清還的債務,我知道我們應該減小這個數據。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看待分析這些數據呢?我們應該怎麼去看待 650億的 CDO?

  

  A: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困擾著美國,它也困擾著世界上許多其他的國家,政府借了很多的債,導致資產負債表的不平衡。很顯然,美國正在進入經濟的一個衰退期,我們正忙著去保釋那些大的銀行,這些錢到底被花到哪裡了呢?到底這會導致什麼?我認為你所提到的事情是的確值得關注的事,國債佔 GNP的比率現在甚至變得比二戰剛剛結束時的數字還高,而且我們從來就沒能還清這筆債。但是我們所做的是讓 GDP不斷地增長,所以分母在不斷地變大,我想不久我們的國債會得到控制的。在任何情況下,我覺得沒有任何因素比保持增長更重要的了,但是我不認為美國正在往促進經濟增長這條路上走,因為也許我們應該印更多的鈔票,建更多的基礎設施,把錢投入到現在還落後的地方去,讓更多的人能夠找到一份工作,讓我們自己處於更好的位置,即使這會造成一定的通貨膨脹,但通脹並不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這次的金融危機之所以讓美國人變得更窮了,是因為大家的住房的價值變低了,而美國人最大的資產往往是他們的房產,他們以不斷增長的房價作抵押來融資,這也造成了當時經濟的過熱增長,但最終這種增長停止了。所以我們有兩件不容樂觀的事在發生,人們的資產負債表就此被摧毀了,他們的資產下降了,但是他們同時卻要還債。資產負債表的災難不是一兩天就能修復的,我認為要在這個基礎上重新恢復,我們得花上好幾年的時間。那麼我們的政府做的究竟是對還是錯?我反正不是這屆政府的熱衷支持者。我不太支持這次的稅改方案,除了(台下有人鼓掌),有個人為我鼓掌(笑),實際上對像我這樣的富人減稅是毫無意義的,對台下的某些人也是毫無意義的。但是這的確是我們應該付出的代價,因為我們有一個比較靦腆的總統,這是我們為保持目前失業率,並且保證我們對窮人實行減稅所付出的代價,但是從另一方面看,這不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也許我們會創造一些增長。我的觀點是,經濟增長,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需要的,我寧願承受高的通貨膨脹也不願意犧牲經濟增長。我們經常說我們讓美元保值,但是如果你連工作都沒有了,誰又真正在乎這通貨膨脹呢?一個高價的美元永遠不會解決 20%的高失業率問題。

  

  Q5:有人說數量是分析模型的某些缺陷導致這次的經濟危機,你是怎麼認為的?

  

  A:不對,我認為數量分析模型和這次經濟衰退沒有任何關係。經濟衰退的發生是因為貸款是建立在不良資產作抵押的基礎上的,而這些貸款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為有一個能夠接受他們的市場存在,次級貸款讓你能夠貸款給一些你做夢都沒有想到過會借錢給他們的人。如果你叔叔說:「別擔心,你來借錢,我來買這些交易憑證。」你回答說:「好的,叔叔,如果你來買走我的這些交易憑證,那我就把錢借給他們。」於是,你把錢借了出去,又把交易憑證賣給了你叔叔,這些交易憑證又被證券化,而且在天黑之前被蓋上了 AAA的章。是誰在做這件事呢?是那些評級機構。(他們給這些證券評成 AAA要麼是因為實際情況如此而把它們評成了 AAA級),我想大部分情況還是屬於這種情況的(此處反諷),但也可能因為他們的費用收入是從這些證券發行商領的,這些證券發行商如果不能保證自己得到 AAA的評級,他們也就不會發行這些債券,所以這是一條產業鏈。在過去,你如果向銀行借錢,那借錢的對象真的是銀行,銀行會認真檢查你的抵押品價值,它們希望你能夠如期償還,所以銀行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證你能按時還款。但是現在呢?銀行借完錢給你後的一微秒不到就將這個債務憑證轉手賣給了其他人。所以這些和數量分析模型沒有任何的關係。的確,數量分析模型是設計了一系列的抵押憑證,但是這背後的概率數據又是多大呢?一個在 8年內在 4個城市換過 7個工作的人的還款概率是多少呢?任何一個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個概率接近於零。但是這個事實卻沒有被考慮之後運用到的概率數據之中。所以這就是我的回答。

  

  Q6: 當你創建模型來做市場交易,你會更加的側重於最基本的經濟指標和數據,還是更加側重於像 S&P500,金價這樣的價格行為?或者是兩者兼顧呢?

  

  A:我在我的演講之初提到過 Warren Ambrose, 那個啟發了我的數學家,其實我不會回答你的問題。在我的職業生涯早期的某一天我曾經問過他:」Ambrose教授,你認為是精通地學習某一個領域的數學好還是泛泛地學習很多領域的數學好呢?」 教授回答說:「老套的話怎麼說都通。我們的討論結束了。」所以,其實這個問題沒有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所有的東西都是有用的,你的經濟學模型是有用的,那基本分析也是有用的,所以這些都是有用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05

奇虎高管解讀第四季度財報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8118936
2014年03月07日 新浪科技

  財報發佈後,奇虎360 CEO周鴻禕與聯席CFO姚玨,徐祚立出席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並回答分析師提問。

  以下為分析師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摩根士丹利(32.21, 0.37, 1.16%)分析師蒂莫西•陳(Timothy Chen):公司可能在哪些領域展開併購?國內和國外的市場上分別有哪些機會?收購的標準是什麼?

  周鴻禕:我們還是對市場中一切有可能的潛在的併購機會,都會認真地研究,探索可能性,但是目前中國互聯網市場的併購非常激烈,整個環境變化特別快,公司會根據自己的體量來堅持自己的併購策略,而不會跟著巨頭去逼到很高的價格,感到恐慌一樣的去收購很多資產。

  我們對併購最大的考慮還是團隊的整合和技術的創新性,從技術的創新性上來講,我們更在意這個團隊是否有比較好的產品和技術,能借助360的用戶平台把它放大,第二個,對於收購任何互聯網上的資產,如果沒有了團隊,沒有了對業務的理解,這個資產很快就會被浪費掉,所以能不能和團隊整合是我們最重要的考慮。

  摩根大通(59.4, 0.50, 0.85%)分析師亞歷克斯•姚(Alex Yao):我的問題關於公司手游分發的市場份額,最近公司的競爭者在分賬比例方面的行動特別積極,公司如何看待自己在這個市場上的市場份額?請展望一下今年分化業務的商業化情況。

  周鴻禕:公司目前在Android手游應用市場的份額肯定是最大的,儘管競爭對手不斷地給出各種奇奇怪怪的數字,但是只要你走訪幾個著名的手機遊戲公司,看看他們的營收和分發量在各個市場佔的比例,就可以證明我們當之無愧的領導地位。

  對手所謂的提高分賬比例等很多做法正是因為感覺到360在這方面的實力,但如果你真的去研究所謂分賬比例的修改,你會發現,我不客氣地講,有的像文字遊戲,就是說只是聽起來很好,但是真的你去問問這些遊戲的開發者,他們在某些平台上真的需要很多資源的時候,他的付出不僅僅是分賬比例,還有比如說推廣的費用,所以整個來講,手游廠商還是感覺在360的平台上,只要能得到量上的推廣,收益還是非常好的。

  最近為了鼓勵遊戲開發者在開始的時候得到用戶,去改善產品,公司宣佈是在50萬之內會把收入都分給開發者,我們堅信只有培養更多的創業創新的團隊來開發手機遊戲,讓手機遊戲有更多的內容不斷地湧現出來,市場會更加繁榮,這樣很難會有人去壟斷遊戲的內容。

  花旗集團分析師劉斌(Bin Liu,音譯):我的問題關於公司5700萬美元的一次性股權獎勵支出,這個支出的用途是什麼?公司今年完全稀釋後的股份情況是怎樣的?

  徐祚立:首先,這部分股權獎勵支出是一次性的,不會每季和每年都會出現,其次,這部分獎勵是董事會基於公司過去的表現,給予兩位聯合創立者的,是對這兩位創立者做出貢獻的肯定。

  至於由此產生股份,我相信已經計入第四季度完全稀釋後的股份數里面;因為公司的股價比較高,所以獎勵的股份數不是特別大,完全稀釋後只有100多萬股。

  瑞銀證券分析師埃裡卡•沃昆(Erica Werkun):剛才周鴻禕提到公司搜索和移動業務營收佔公司總營收比例超過30%,可否介紹一下公司在線廣告營收中,有多少由搜索業務貢獻?其中有沒有公司移動搜索平台的貢獻?手游貢獻有多少?

  徐祚立:四季度公司搜索和移動業務營收佔公司總營收比例均約為17%,目前移動搜索還沒有貢獻營收,所有的搜索營收都是來自PC端。移動業務營收主要來自廣告收入和互聯網增值服務,和上季度差不多。

  麥格理分析師邵炯(Jiong Shao):我想問一個互聯網金融的問題,公司主要競爭者都已經進入這個市場,公司有無此類計劃?

  周鴻禕:公司在互聯網金融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我的想法與其他互聯網巨頭不一樣,奇虎應該專注擅長的領域,一方面是把安全繼續做好,另外我們要做一些未來的事情,而不是大家都一窩蜂做的事情。公司也在跟一些公司在交流,如果有更創新的模式和產品,我們會考慮的,但是僅僅是目前這種利用流量賣基金的方式不是我們重點考慮的。

  隨著互聯網金融和手機支付發展越來越熱,大家就會關注是否安全的問題,360在這個方面的角色是讓大家更加安全地使用這些產品。

  美銀美林分析師梁偉亮(Eddie Leung):可否詳細分析一下公司的一季度營收預測,因為以往歷史來看,一季度通常是淡季,但是公司的預測有環比的增長?

  徐祚立:公司競爭對手對一季度的預測都有環比的下降,而奇虎預計一季度的營收將環比微增。無法給你具體的數字,但是傳統的廣告業務,導航營收一季度會有環比下降,搜索業務環比繼續增長。對總營收增長貢獻最大的是互聯網增值服務,也就是遊戲業務,因為遊戲業務一季度表現通常都不錯。

  高盛分析師方非(Fei Fang):公司的競爭對手百度預計今年增加銷售、一般及管理(SG&A)方面的費用將會大幅上升,360今年營銷方面的策略是什麼?會否增加預裝數量以及是否有其他大規模的品牌推廣方面的行動?

  周鴻禕:我們發現不光是百度,互聯網領域的主要企業都加大了在無線上的投入力度。當然我們也會加大力度,但在我們的理解裡,光是一味的靠推廣可能不能解決問題的。據我所知,某巨頭去年花了很多錢,推了很多軟件,有一定的安裝數量,但是根本就沒有活躍度,用戶就不用,360更願意花更多的錢在產品的創新和研發上,來提高用戶體驗。

  第二個,在無線互聯網上,你不需要同時做幾十個應用,它反而會分散公司的用戶群;公司的策略是集中精力把我們核心的無線應用做好,所以今年來講,我們會在推廣、研發和併購上比較均衡。

  瑞士信貸分析師韋迪(Dick Wei):互聯網公司今年都在加大投資,公司會否從中獲益?尤其是移動應用分發方面的服務定價將有怎樣的變化趨勢?

  周鴻禕:確實。

  徐祚立:是的,互聯網公司今年的營銷預算都非常大,公司的應用市場在廣告營收和得到收入分成方面都將獲益。

  服務定價方面,除了和少數開發者的特別協議,總體上公司的定價仍然是行業的平均標準。

  天灝資本分析師候天(Tian Hou): 公司的安全產品以及移動產品如何進入海外市場?

  周鴻禕:公司在國際拓展上,不會去推廣所有的產品,重點還是在安全方面;第二個,公司將會採用一個綜合的推廣方式,而不是簡單的花錢去捆綁。

  公司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會尋找不同的合作夥伴,比如在有些地區合作夥伴和我們有比較深入的合作;我們目前還處在國際拓展的初期,相信到今年年底會看到一些成果。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艾麗西亞•雅普(Alicia Yap):過去的互聯網併購市場非常活躍,公司預計未來兩三年互聯網行業的格局將有怎樣變化?360的行業定位是什麼?成長潛力如何?有沒有進入O2O領域上的計劃?

  周鴻禕:最近中國互聯網市場的競爭強度、烈度甚至都遠遠超過了美國互聯網,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但和美國互聯網最大的區別在於,美國互聯網公司很多併購都是在購買技術和未來,而中國互聯網巨頭的併購更多的是對已經被證明市場的瓜分和收割;所以我覺得兩三年以後,可能我們能看到的一些比較成熟的垂直市場肯定會被巨頭瓜分,但是我認為,兩三年以後最有前途的應該今天不熱門的,大家甚至沒有關注到的技術和產品創新,這也是我們所關注的領域。

  現在很多O2O公司都是我們的客戶,但這個領域確實離我們比較遠,所以我們不會介入這個領域,但是如果有一些垂直領域的策略投資機會,我們會考慮投資於這方面的企業,同時給他們一些流量的支持。

  派傑分析師辛西婭•孟(Cynthia Meng):我的問題和公司遊戲業務有關。可否介紹一下網頁遊戲,手機遊戲的收入貢獻比例?四季度增加的付費玩家中,移動端貢獻的有多少?遊戲發行平台業務方面,公司如何看待阿里巴巴進入手機遊戲分發市場?如何應對未來的競爭?

  徐祚立:四季度移動端收入佔總營收大約是17%,主要來自移動端廣告收入和遊戲收入。付費玩家數量在PC端基本沒有增長,或者說增長很小,所有新增的付費玩家都是來自於手游,三季度和四季度都是這樣的情況。

  周鴻禕:阿里巴巴宣佈做手機遊戲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更多的人進入這個市場會鼓勵更多的研發團隊,包括傳統遊戲公司都會轉向手游。目前,中國手游開發商數量已經在快速增加。

  在中國市場上,端游一年的產量比如可能只有100款,很容易被壟斷,但是手游一年可能推出幾千款甚至更多,整個市場將會變得更加活躍。當更多手游內容出來的時候,手游廠商還是會選擇幾家最大的發行渠道,而360目前是在安卓上最大的發行渠道,所以整體而言,對360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華興資本分析師斯蒂芬•張(Stephen Zhang):今年會有很多IPO,並且這些IPO的公司會選擇投資進行互聯網營銷,公司的產品服務和移動業務方面有沒有感受這種變化?另外,可否介紹一下公司移動端搜索的策略?

  周鴻禕:我們認為移動搜索非常重要,移動搜索有很多後台技術和我們的PC搜索是共享的,所以,在不斷改善PC搜索的同時,我們移動搜索產品質量也在提升。

  移動搜索和PC搜索的最大區別,一個是在產品形態上,一個是在用戶搜索的重點內容上。我們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研發,最近,我們發佈了移動搜索的產品,產品代碼是雷電。通過瀏覽器、手機桌面和手機助手,我們開始嘗試向用戶推廣我們的搜索。

  徐祚立:通過IPO的募資,估計這些公司會把營銷預算花到互聯網上,但是現在才是三月上旬,做評論為時尚早。

  86證券分析師趙春明(C. Ming Zhao):周總以前講過互聯網的收入模式有三種:廣告、遊戲和電商,公司在廣告和遊戲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電商方面有沒有什麼準備和打算?有一個相關的問題,市場上之前有謠言說阿里巴巴想投資於奇虎,好像有高管否認了這個新聞,與此相衝突的是,如果阿里巴巴真的話,會不會影響公司可能在電商方面的打算?想聽聽您的看法。

  周鴻禕:我發現就跟兩會一樣,最後一個問題總是很有挑戰(笑)。是這樣的,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中,電商,包括O2O也是電商,確實是很重要的一種模式,但是奇虎作為一個不斷追求創新和專注的公司,不可能什麼模式都去做;所以,我們還是會在安全的基礎之上,把遊戲的增值服務和基於搜索的廣告這兩件事做好,因為在這兩件事情上,奇虎的ARPU值在過去幾年裡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和互聯網巨頭相比,空間還非常大。我覺得公司可以不用再去考慮其他的方面。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你能不能做好一件事是由基因決定的;坦率的說,360可能沒有電商的基因,而且中國主要的電商夥伴,無論是淘寶,阿里巴巴,天貓,還是京東都是我們很好的夥伴,也都是我們的客戶,這些公司每年給360貢獻很多營收,我們給他們提供流量。我覺得這種合作關係就挺好的。

  至於您說的可能入股的謠言,其實我跟你一樣,聽到了很多傳言。昨天還有人求證說,是不是我們還要投資於某一個上市的公司,我覺得這些傳言都是表達了市場裡很多人的一種期望而已吧。我覺得公司還是要和所有的電商繼續保持一個友好的合作關係。(天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424

我們應該向優衣庫學習什麼?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8149142
作者:楊欽
$FASTRETAIL-DRS(06288)$

榜樣「值」得學習,偶像「得」到致敬。2014年伊始,我們之所以再次審視優衣庫,因為它身上的確有太多「值得」關注的理由,可以作為再怎麼解讀也不為過的公司範本。

理由一:能從一款標價為1900日元的搖粒絨外套裡擠出高達50%的毛利!這一條已足夠讓只有價格低,毛利也盡失的「中國製造」們汗顏。

理由二:就是這款高毛利低價格的搖粒絨外套曾推動了優衣庫在1999到2001年的三年裡,連續實現營收破1000億日元、2000億日元和4000億日元的三級跳。

這一條也足夠讓只有高價格,卻無銷售業績的中國品牌們汗顏。

理由三:從非標準化的服裝行業裡面挖掘出標準化的品類,借助全球供應鏈,利用品牌號召力和研發投入降低產品開發失敗的風險,將效率發揮到極致,從而也把價格降到極致。

要知道,搖粒絨外套不是極端案例,優衣庫的常規單品平均銷量也都在百萬件級別。

如果以上理由看完,仍然覺得優衣庫是不是被過多神話的話,那麼欽哥在這篇文章中一語點破:「優衣庫的成功,主要得益於廉價的中國製造,並在日本市場打贏了價格戰,而在此之前的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近20年。」

能夠在時間的洪流裡並經得起市場潮勢滌盪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類似優衣庫,「值得」關注公司list既有銀泰百貨、上品折扣這樣正在大膽試驗的傳統零售商,也有海爾、美邦這些仍然在大膽進擊的巨人,也有阿卡、花笙記這類具有強烈設計師風格,繼續有向上生長空間的新生品牌,還有黃藥師、木智工坊這一類具有濃郁互聯網原創氣質,卻肯花時間裡打磨的奇葩品牌。

當然,2014年會出現諸多新面孔、新趨勢、新變化,我們仍然會堅持一點,不為神話公司添柴,只為去魅後仍然值得關注的好公司加油、喝彩。

接下來請看欽哥認為優衣庫是值得關注好公司的總結是:

從1984年優衣庫第一家門店開張到現在優衣庫成功走向國際市場,我們認為優衣庫在這三十年裡就集中精力幹了一件low爆了的事情:把價格戰打到極致!

查看原图價格戰?Low爆了!

相信這會是很多電商人看到這個話題的第一反應。誠然,在滿世界充滿高大上話題的電商圈子裡談論這個話題似乎顯得不夠上檔次。但是,試問在自由競爭的前提下,哪一家企業逃得過價格的審判?價格作為市場經濟最核心的調節變量,是一切商業活動的準繩。

而且,接下來我想表達的觀點是,優衣庫的成功,主要得益於廉價的中國製造,在日本市場打贏了價格戰,而在此之前的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近20年。

優衣庫的商業邏輯:成本最低

其實,只需要兩個簡單的算術就能理解優衣庫的商業邏輯:

30萬/30/1900≒5

46769/365/5≒26

其中,「1900」是指搖粒絨外套的日元單價。這種外套在2000年前後由優衣庫推出,隨後風靡日本甚至全球市場。這款外套推動優衣庫在1999到2001年的三年裡,連續實現營收破1000億日元、2000億日元和4000億日元的三級跳。「30萬」指日本厚生勞動省發佈的2000年日本普通勞動者的月均工資30萬日元。

第一個算術的意思是一個日本普通勞動者一天的收入大約可以購買5件優衣庫的搖粒絨外套。

「46769」指的是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2年我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46769元/年。

第二個算術的意思是以購買力平價計,「中國版優衣庫」的搖粒絨外套的價格為每件26元。

當然,上述估算我們做了諸多簡化。比如說應該考慮城鄉的差異、中日兩國稅制的差異、居民消費習慣的差異等種種因素。但任誰也不能否認的是,優衣庫的衣服放在日本市場實在是太便宜了。

我們暫且不妨想當然的認為,在中國,把質量尚可的26元的搖粒絨外套賣到風靡全國不算難事。那麼試問誰有信心能從這26元的標籤價格里面擠出利潤來?

而優衣庫做到了,正因如此,優衣庫毫無疑問是一家成功的企業。在截止到2013年8月31日的這一財年裡,優衣庫的收入突破1萬億日元,優衣庫的淨利潤也達到了900億日元。而創始人柳井正借助優衣庫的成功穩坐日本首富的位置。

從1984年優衣庫第一家門店開張到現在優衣庫成功走向國際市場,我們認為優衣庫在這三十年裡就集中精力幹了一件low爆了的事情:把價格戰打到極致。

26元的外套目前在國內還很難實現,但優衣庫是如何讓售價僅為1900日元的搖粒絨外套實現盈利的呢?

答案非常簡單:即便售價只有1900日元,優衣庫的毛利仍然高達50%。

1900日元、26元人民幣、50%毛利,在牢記這些數據的前提下,我們再來揣摩優衣庫的發展策略:

優衣庫的目標是製造出所有人都可以穿的基本款衣服;優衣庫每年推出的服裝只有1000款,而其他同等規模的服裝品牌的SKU都能過萬;上世紀90年代,恰逢中國製造走向世界,優衣庫不失時機的把製造業務全部轉移到了中國,而當中國的人口紅利日漸消退,現在優衣庫正在考慮把生產基地往東南亞國家轉移;優衣庫的工廠只有70家左右,對比其他服裝巨頭的供應商都超過1000家;面料一直是優衣庫產品研發的重中之重,繼搖粒絨外套之後,優衣庫又先後推出了羊絨衫、HEATTECH、超輕薄羽絨服等基於面料的流行服裝;優衣庫的早期業態是郊區工廠店……

不難發現,優衣庫的所有發展策略都集中指向一點:從非標準化的服裝行業裡面挖掘出標準化的品類,借助全球供應鏈,利用品牌號召力和研發投入降低產品開發失敗的風險,將效率發揮到極致,從而也把價格降到極致。

瞭解了以上背景,我們再來歸納優衣庫的成功秘訣:它只不過是一台高效運轉的爆款製造機。與淘寶上動輒幾十萬銷量的爆款不同,優衣庫的神款銷量可以達到上億件,只是這種爆款要隔幾年才能遇到一次。但優衣庫的常規單品的平均銷量也都在百萬件級別。

Low,這還真是優衣庫直到現在的一個痛點。柳井正多次在年度報告中提到要提升優衣庫品牌美譽度。在日本市場,優衣庫的店舖形態從郊區店升級到市區街邊店,再到現在的百貨商場店。主流門店的面積也從最初的500㎡升級到後來的800㎡、1600㎡,甚至現在正在嘗試的3300㎡。在國際市場上,優衣庫直接高舉高打,以高達數千萬美元的單店成本在紐約、倫敦、上海等地開設全球旗艦店。待品牌形象建立起來以後再向周邊地區輻射。

提升的是品牌形象,但不變的是1900日元的搖粒絨外套。今天,優衣庫可以供我們解讀的角度太多了,畢竟這麼大個品牌,不可能一招鮮闖天下。如果說「低價」這個詞語太過負面的話,那麼用「高效的單品推送能力」來概括優衣庫的核心競爭力當不為過。

從這個角度來看,所有成功的消費品牌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價格戰的基礎上的。

比如說ZARA,它本質上不過是一台流水線式複製時尚的機器,它在與傳統的時尚行業打價格戰。

比如說淘寶,省掉傳統流通行業的層層代理環節以後,電子商務有能力向一切傳統商業開炮。

所以價格戰本身或許不是一件太上檔次的事情,但如果想要持續性的贏得價格戰,唯一的出路在於找到一種適合自身玩法的效率更高的商業模式。能把價格戰堅持幾十年的商業模式一定不Low。

工廠品牌:定義價格新底線

優衣庫定義了日本市場廉價基本款的價格底線。那麼,誰來定義中國電商各行業的價格底線呢?

在分析國內電商的價格戰之前,我們有必要劃定我們討論的邊界。

3C家電品類的價格戰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這些都是大行業大機會,品牌端和渠道端早已巨頭林立。對電商來說,這裡也是大投入、大產出的市場,只有巨頭才有資格把玩。目前來看,靠十億美金投入而砸成功的企業只有兩個:京東和小米,他們分別代表了渠道型和品牌型的電商玩家。其他企業要麼被掃地出門,要麼傍上了大樹。

化妝品、保健品等行業的價格戰同樣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原因在於這些行業的「銷售價格與成本無關」。對於家電品牌,我們關注它的渠道效率。對於服裝品牌,我們研究它的加價率。但是對化妝品而言,很難說研究這些指標有什麼意義。我們認為消費者對這些品牌的情感訴求大於功能訴求。九塊九包郵是由化妝品行業發明並且發揚光大的一種玩法。但是時至今日,也沒看到特別成功的九塊九品牌。

我們關注的行業主要是那些存在基本的功能需求,而且上游品牌競爭格局尚未定型的行業,如鞋服箱包、母嬰食品、家居建材等類目。

研究了大量類目在線上的發展軌跡以後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個行業在高速發展時期,必然伴隨著價格的快速下滑。而當行業發展相對成熟以後,價格也隨之趨穩。

任何一個行業,上線初期的參考標的都是對應的傳統行業,價格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參考指標。而在大多數行業,電子商務相對於傳統行業都存在著較大的成本優勢。於是,這些行業的試水者有能力把商品賣得比傳統行業更便宜一些。我們把它定義為價格戰的第一階段:電子商務打傳統行業,電子商務存在基因優勢。

但是當線上市場被引爆以後,大量賣家的湧入使得價格戰不再侷限於業態之間的競爭,而是業態內部,賣家與賣家之間的競爭。這一時期的價格戰將會變得白熱化,價格下降的極限也就代表了電商的極限。我們稱之為價格戰的第二階段。

所以,一個行業電子商務發展成熟的過程,就是商品價格從傳統行業的極限打到電子商務的極限的過程。二者之間的差別代表了兩種業態在經營效率上的差距。

比如說家紡、食品、內衣等類目,近年來的增長速度都非常搶眼。而這些類目的商品成交價格每年也都以超過10%的速度下滑。線上線下渠道效率的巨大差異使得電子商務在這些行業的想像空間特別大。

而男裝、女裝這些類目則基本結束了行業層面的價格戰。在經歷了之前多年的價格下滑之後,男裝的價格初步企穩。說明男裝行業的價格戰已達極限,男裝電商有望很快步入成熟期。

進入價格戰第二階段以後,所有行業都面臨著一個困惑,那就是行業價格的底線由誰來定義?

如果不考慮品牌溢價等其他因素,價格底線的決定者當然屬於上線的工廠,因為他們處於產業鏈的最上游。各類目都有大量工廠品牌上線,工廠品牌的觸網也都表現出了非常強的破壞力。拿男裝來說,襯衫、牛仔褲、休閒褲、T恤、外套、羽絨服等相對標準化的品類都湧現出了很多工廠品牌。他們在線上的快速崛起一度引起了平台的恐慌,因為這些品牌不斷刷新價格的底線,讓行業的競爭環境極速惡化。

在2013年,工廠品牌也都觸到了價格的極限,男裝價格下滑的勢頭得到制止。但是這些品牌共同定義的價格底線卻成為了所有品牌的「生命線」。在這一價格帶上,品牌可以實現銷售,但賺不了錢,更不要說進一步降價了。但如果提價的話,品牌的銷售應聲下跌。

這就是玩火的工廠品牌的悲哀。

我們應該向優衣庫學習什麼

優衣庫是爆款界的集大成者。所以如果你想玩爆款的話,優衣庫毫無疑問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但是優衣庫的爆款是從面料研發、產品設計、生產物流到終端陣列、導購促銷等全產業鏈高效配合的產物,目前國內還找不到有這實力的玩家。

親,你能做出26元的搖粒絨外套來嗎?如果不能,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優衣庫玩了幾十年爆款,越玩越大,越玩越賺錢,而你最終淪落到被爆款玩的地步。

而時至今日,優衣庫的能力圈已經超出了基本款,g.u.的成功是最好的證明。

g.u.是優衣庫旗下的一個低價快時尚品牌,與ZARA、H&M、Forever21的品牌定位相似。但是g.u.的產品價格只有優衣庫的一半。990日元的牛仔褲、Polo衫、連衣裙,490日元的T恤、衛衣,這些都是g.u.的主打品類。

在如此喪心病狂的低價面前,g.u.品牌還能盈利。2013財年,g.u.品牌實現了837億日元的銷售收入和76億日元的營業利潤,營業利潤率高達9.08%。所以,優衣庫不但能用這套玩法推爆款,還能用它來做快時尚。

用優衣庫自己的話說,研究和實踐了20多年的SPA模式以後,優衣庫對服裝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的把握都已經爐火純青。所以只要確定商業模式,不管是少款多量的基本款,還是多款少量的快時尚,優衣庫都能找到相應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對比來看,國內消費品行業的整體競爭層次還非常低。在線下傳統行業,生產商、品牌商、渠道商大多都是脫節的,各司其職,有分工但無協作。在電商行業,大多品牌也只是把線下的供應鏈照搬到了線上。倒是淘品牌將品牌和渠道有機的結合到了一起,部分品牌也在嘗試往上游供應鏈滲透。而我們反覆提及的工廠品牌,雖然他們的產品價格競爭力強,但這很難構成一個品牌的綜合競爭實力。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電商行業的各種紅利消耗待盡,電商企業之間的競爭將不斷升級。常規性的優勝劣汰將逼著商家往供應鏈的上下游滲透。而只有當企業對供應鏈全鏈條都有足夠強的掌控能力的時候,他才有條件建立基於商業模式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而那個時候,他才具備全面學習優衣庫的能力。

至於說價格戰怎麼打,那完全是商家自己的選擇。優衣庫是堅定不移的選擇了將低價進行到底。它活得很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06

巴菲特:金融危機將捲土重來,但並非現在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8271686
沃倫·巴菲特週五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如果近期全球股市從當前點位暴跌50%」,他將大吃一驚。

巴菲特預測稱,未來幾年「總會有那麼一天」金融危機將捲土重來。屆時,市場將遭受重創。然而,他並不認為那將很快發生。

未來的50年中,人們將作出瘋狂的舉動。不過,未來幾年這種事不大可能發生,畢竟投資者剛剛從2008年市場崩盤中緩過一口氣,大家還心有餘悸。

不過,他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自從閱讀了美國前財長蒂姆•蓋特納(Tim Geithner)撰寫的回憶錄的原始版本之後,巴菲特表示,現在看來,此前將2008年金融危機描述為「經濟史上的珍珠港事件」是有些輕描淡寫了。

總體上看,股神對美國還是很有信心的。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復甦,巴菲特相信「美國終將安然度過經濟危機。」自從2008年經濟下滑之後,他就看好美國經濟將回升。巴菲特提醒觀眾,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曾經四次暴跌50%,但最後總能再度上漲。

不過,他並不指望今年經濟能迅速回暖,相反,他認為今年經濟復甦的速度還是相對緩慢。

對於全球投資者關注的熱點事件,比如烏克蘭局勢緊繃、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巴菲特對CNBC表示,不會僅僅因為這兩件事拋售任何資產。

但巴菲特對市場長期前景還是很樂觀的。他對58歲的CNBC主持人Joe Kernen表示,

在你有生之年,將有望看到道指站上100,000點。但我就看不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4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